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集锦9篇

时间:2024-03-21 11:48:5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1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问题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00-01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制约的决定因素。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农产品质量差,农业市场风险较大。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资源 ,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提高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物化,促进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战略高新技术不断超越生物固有的生产潜能,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精确性的特点。农业科研综合实力不强,农业科研的调整还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常规技术研究多,技术引进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的问题.过去的农业高新技术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新技术竞争要求。必须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力度,重点发展农业科技整合能力,扩大发展规模。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资金不足,政府对农业技术成果的的支出不断减少,而且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不断下降,现代信息手段缺乏,缺乏高新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科技成果有多个,但转化率不高,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3.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创新体制主导模式自上而下,无法满足农民的真正需求。科研的一个通病还没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些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对科研投入经费有限,一些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还没有在科技创新进一步节约成本上节省资金,目前的各农业科研机构研究效率低、浪费大、推广之间不协调、创新过程不畅,农业新技术的供给与需求脱节严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落后,绝大部分依靠政府农业科研院所,工作性质不明确,导致农技推广人员人心不稳。

4.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投入产出不合理,农产品劳动生产效率低,很多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实现机械化作业,农业耕作手段落后,在农村农业必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利用市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较少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不断促进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实力的提高。

二、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1.建立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建设农业综合区划内优势。必须进一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加快农业把农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逐步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农业研究中心。通过建设新型机构,建立起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

2.推进农业产业化

科技创新体系从实际出发,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加速其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从而农业科技运行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改变农业科技模式和内容。发挥每个农业科技岗位的作用。把推动农技推广为重点,逐步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拓宽和推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3.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主体,推进科研单位与地方合作,构建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农业知识的顺利推广。重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要真正营造起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环境氛围,改进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特点的新活力。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具有长期性、区域性的基本特点。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其余技术推广体系转制为企业;建立咨询与中介机构,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机构的职能。

4.强化市场的主导地位

在农产品由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改革农业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发展的运营机制,将科技成果作为资本或股份投入,应以市场规律作为运行的准绳,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解决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才能为农民创造价值。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投入

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B370)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实现农业高效,毫无疑问必须依靠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原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难以为继的现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农村科技投入的重要载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农村科技的有效投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一、河南农业科技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要转化为农业经济,必需经过技术成果产生、成果推广和成果商品化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又必须由相应的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产后服务三个部门来完成,这样才能顺利转化,产生效益。然而,河南目前农业应用技术科研体系尚不健全,在税费改革后,问题尤其突出。基层技术推广部门人员、资金都得不到落实,工作陷入半瘫痪状态。相应的,农业技术设施也十分落后,基本上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上。

(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中,第一学历农业专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4.1%,多数推广人员没有受过农业院校的正规教育,加之50岁以上有工作能力,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全部退居二线,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年纪轻、经验少,学历高、素质低的不良现象,难以承担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任务。

(三)运行机制不活。一是缺乏激励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与农技推广部门的自身效益不协调。由于受现行制度局限,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和广大农技推广人员送科技到广大乡村田间,致富了千家万户,获得的效益回报却很低微,除成果在获奖时有少量奖金外,几乎得不到什么奖励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回报,推广效益与自身效益基本脱节,影响了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缺乏动力机制,“喂入式”的纯政府推广行为与市场机制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内在要求不协调,现行推广服务体系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模式,推广行为基本上是纯政府行为,是一种“喂入式”的推广方式,而现行农业经营体系又是分户经营,规模小且效益不明显。再加上农业本身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缺乏学科技、用科技的原动力,普及新技术难以成为农民的自身要求和自觉行动,没有产生拉力,形成了一种推而不拉、喂而不吃的尴尬局面;三是缺乏市场机制,由于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也没有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科研与推广,推广与生产之间也就没有完全按市场规律运行,行政计划还占有较大比重,导致成果与生产脱节,生产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率低,难以产生高效。

(四)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现有培训机构都在推广体系内,各级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的形式也是以短期为主,这样的培训体系不利于整个农技队伍的专业培训和全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二、农业科技投入效益分析理论综述

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是否进行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农业科技投入量的大小,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国外学者Griliches(1958),Akino,Masakatsu and Yujiro Hayami(1975)的研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公共农业科研的回报及其在生产者的分配问题上。Griliches(1958)发现,美国的杂交玉米技术具有很高的社会回报率;Akino,Masakatsu and YujiroHayami(1975)发现即使在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和美国,品种改良研究(比如水稻育种、家禽育种等)的社会回报率相当高,更不用说在发展中国家了。从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国际比较来看,学者Evenson(1997)对全世界375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研究结果的考察,得出农业科研投入的回报率高达49%。尽管这种结果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可能,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科研投入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世界上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此外,有些研究意识到了市场扭曲对农业科研回报的作用。Alston,Edwards and Freebairn(1988)注意到政府干预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的数量和利益分配的影响,他们认为,既然生产者从农业科研中得到的剩余会因政府的干预而改变,生产者也可能直接投资于农业科研或积极游说对政府农业科研提供资助,也就是说政府用于农业科研的财政支出受到生产者利益的影响。国内学者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研究上,樊胜根(1997)分别采用可变系数模型和固定系数模型对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年收益率很高,为 44%~169%。黄季、胡瑞法(2000)采用 CAPSIM模型对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率进行模拟推算得出:在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达到59.6%,而在市场不开放的条件下,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也达到55.8%。赵芝俊、张社梅(2005)采用CD生产函数计算了农业科研投入的总收益、边际收益和长期边际收益,计算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带来的总收益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边际收益和长期的边际收益在1998年达到最高值之后,一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在1994~2003年间,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内部边际利润率为76.22%。以上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统计口径的不同,其研究结论有所差异,但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益远远高于其他投资领域的预期收益是不争的事实。在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效益方面,高启杰(2002)对19年来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支出同农业产出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推广支出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农业推广活动与投入的影响在总体上是比较显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农业科技推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同时,不同时期政府农技推广投入增长率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密切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益进行了分析,朱晶(2003)提出了一种优化公共投资配置的方法,她认为,根据边际收益相等的原理配置公共科研投入可以使总收益极大化,优化公共投入不仅可以提高有限的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私人投入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朱亮(2006)认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是保障农业科研投入高效的关键,将政府计划指导为主的农业科研资源分配模式同市场发展目标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益。刘艳(2004)指出,要使农业科研投入产生经济效率,必须完善农业科研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经费的运作效率。

三、税费改革后河南农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

(一)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共同推进。一方面要通过深化农业科技制度改革,科学设置各方面的科技机构,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优化结构;同时,加快科技机构内部的机制转变,改革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扩大知识、劳动、资本等科技资源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建立现代、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

(二)国办科技与民办科技多元化发展。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低,归属于公益类事业。一方面需要由国家建立一个精干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另一方面必须注重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制定科技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民办科研,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营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的科技作用,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

(三)拓宽农技推广经费筹措渠道。现阶段,农技推广要继续坚持以政府支持的无偿服务为主,并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推进花钱买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由管理转向服务,并通过服务提高农技系统的服务能力。政府通过实行转移支付,重点用于弥补地方财政因税费改革造成的缺口,强化对农技推广一线人员的经费补贴,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正常运转所需之人头事业经费。要保证推广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逐步实行共担费用的农技推广方式,使农技推广经费在各受益者之间合理分摊,除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力度外,可以通过建立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对农民采用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入网的农民可以免费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无偿使用网络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优惠享受网络提供的生产资料,对一些经济效益大、技术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实行有偿服务,根据各地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制定公开、合理的收费标准,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村镇政府中介组织、专业生产组织等收取有偿服务费用。

(四)将农技推广经费编列政府财政预算。针对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公共财政应该将农技推广经费列入政府预算,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技系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从政策法律上明确规定,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经费由财政保障,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和必要的工作经费,由推广机构统筹使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推广体系,但政府投入不足,经费不能保障,由此造成农技推广体系的萎缩和农技人员的流失,与目前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应将农技推广经费列入各级地方政府预算,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正常运转。

(五)不断推进农技推广方式创新。在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向农民发放农技推广培训券等做法吸引农民参加培训,克服行政性推广模式的弊端。农技推广是经济问题,其实也是教育问题,推广有没有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是否真正了解和接受推广培训。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论述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时,提出了学券制,建议把竞争引入公立学校体系,在学券的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医治公立学校的集权过度症,适当遏制教育的滋长。税费改革后,许多对农业生产有较高积极性的农民却苦于培训费用高、培训效果差。我国政府如果能向农民发放数额不等的农技推广培训券,持培训券人员就可自主选择农技推广站点培训项目,并接受培训,根据培训券面值抵扣培训费用;同时,政府拨出与所发放的培训券总额大致相当的经费用于支付农民参加农技培训的优惠。具有资质的各类农技推广站点,都可到当地政府提出申请,为持培训优惠券的农民提供培训,并从政府手中领取到与培训券所等值的费用,农民的自主选择将促使农技推广站点努力完善自身的教育培训功能,办成农民所喜爱的培训技术实用见效的机构。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先红,杨华.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研世界,2009.3.

[2]张立冬,姜长云.农业科技投入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07.6.

[3]柏振忠,王红玲.新阶段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

[4]吕洪霞,丁文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5.6.

[5]胡瑞法,黄季煜,李立秋.中国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管理世界,2004.5.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3

关键词:农业科技 创新体系 政策环境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环境包括国际环境,政府及其创造的相关制度政策环境以及科技基础、教育基础、经济基础、文化环境以及产业结构和金融体系等。我国已经脱离了计划经济时代,采用间接调解的政策是政府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我们已经有了引导科技发展的科技政策,引导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但以引导科技作用于经济的过程为宗旨的创新政策却相对缺乏。研究创新体系,把系统创新作为重点,强调创新和技术发展是系统中各角色相互作用的结果,把政府作为核心要素,分析政府的行为和角色,使政府政策制定的注意力既注重“市场失灵”和市场环境建设,更注重“系统失灵”。

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环境建设的主体,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制度安排和激励环境的营造者,可称为“大政府”;二是代表政府行使农业科技管理职能的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可称为“小政府”。大政府主要通过科技立法和科研投入、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的应用来尽力营造有利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其行为特征是通过各种政策来间接影响科技资源的流动。小政府则具体承担农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和协调责任,主要通过战略规划、提供科技条件基础平台等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不同主体要素间的知识流动和资源整合。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其行为特征是依法行政,通过各种科技项目的规划、组织和实施来引导农业科技资源的集成整合和自主创新。确定政府调控的落脚点,使创新政策的制定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1 现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只有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并没有创新政策。所谓的科技政策,也主要是以计划形式出现的科技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台了许多创新政策,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活动。这些政策反映了我国政府干预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建设过程已从单一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向明确的创新政策转变,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个人的技术创新意识、动力、压力和能力明显加强,技术创新法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1.1 制度与政策

国务院于2006年1月9~11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期间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自主创新正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创新政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后,国务院于2006年2月16日又公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提供了政策保障。

(1)资金性政策

包括财政支持和金融扶持。其中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扶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两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扶持主要体现在技改贷款、科技贷款、创新基金和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的与农业科技创新有关的资金性政策都有很大的改善。

(2)人力智力性政策

首先是教育与培训。改革开放以来,与农业科技创新有关的教育与培训政策主要在于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突出强调创新教育。另外是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管理、奖励政策。农业知识产权主要包括版权及相关权利,商标、专利与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等。这些政策的不断完善都对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起到一定的作用。

(3)市场性政策

包括技术贸易政策和促进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政策。其中我国技术贸易政策主要包括技术引进政策、出口贸易政策、国内技术市场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中介服务体系政策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促进创新中介服务活动社会化:规范中介服务行业行为。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模式,完善农业推广服务网络。

1.2 法律体系

我国与创新有关的法律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颁布的,内容涉及教育、技术合同、标准化、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主要作用在于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创造,形成较完整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体系;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大大激励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鼓励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努力推动科技进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教育;维护社会公平竞争和保护环境,促进企业积极从事技术创新。

2 影响南京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政策探析

2007年8月南京市科技局的《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行动方案》,根据国家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的要求,制定了南京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行动的具体方案。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全市农村科技工作,围绕培育创新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扶持新兴产业、建设农村社区、造就新型农民等重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和人才进村入户、进社入企,加快农村科技进步步伐,提高农民自主增收和农村自主发展能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全面达小康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保障为指导思想。

2.1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南京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相对丰富的科技资源与相对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南京市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占R&D经费支出比例仅仅将近1%,表明了农业科研资金的来源单一,数量又少,但同时又必须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就需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同时还面临着多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科技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激励农业龙头企业的创新意识,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创新;科技服务业还不能使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要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相应的人才保障政策,激励政策缺乏。

2.2 原因探析

综合表1分析,政策调节失效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1)行政管理体制不顺是根本原因

政企不分现象从根本上还没有消除,企业还没有成为创

新的主体角色。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尽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研资金的投入及使用方向由政府说了算,而政府对市场需求的灵敏程度不及身处竞争中的企业,不能与市场及时接轨。造成科研成果与市场需要的脱节,从要素稀缺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型。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明显投入不足,科研骨干、科技企业家、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农民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更优惠的政策吸纳到农业科技人员队伍中才能增强创新能力。

(2)缺乏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

法律法规不完善,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政策的有力执行和资金的有效使用。政策的宣传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户作为最终政策的受益者。不了解政策,不能及时得到信息,造成了政策传达的无效或延迟,不利于对政策实施的效果实行反馈,同样不利于政策制定者实时控制及调节政策不当之处。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规范的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的法律政策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融资、税收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涉足农业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加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和技术市场的法制环境,修改完善《南京市科技进步条例》、《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和政策,推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的运行,促进技术产权交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贯彻执行《关于鼓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降低准入条件,简化相关手续,鼓励外来资金来宁设立研发机构。给予研发投资企业在税费方面的优惠。同时要积极探索一条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路径,将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移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以获取更多的生产成果。切实利用国家财政、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定的优惠政策,促进完善园区风险投资机制,创造良好的投融资发展环境,支持园区高科技企业发展,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速创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3.2 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

首先,要尽快调整农业科研机构,优化布局,完善科研机构整合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其次,要对科技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当前必须彻底改革农业科技立项、科研选题课题组织,成果评审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改变科技项目立项与委托机制、改革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借鉴国外科研项目、基金管理的经验来进行农业科研项目的宏观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机构的活力和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再次,要完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指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及其运行机理,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模式、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技术创新诱导模式和政府政策推动模式。以政府政策推动为主,综合采用其他技术创新模式,是生产和市场发展需要;此外,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包括科研、教育、推广三部门的协调和推广服务主体之间的协调,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成为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实施产学研畅通工程――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产学研合作是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等四个节点的全过程创新。处在科学创新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他三个阶段的主导是企业,企业才是创新执行的核心主体。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发挥南京高校科研院所比较多、高层次人才比较密集的优势,大力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吸纳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发展形成若干家自主创新能力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水平高、在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南京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着力解决产学研结合中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导在宁高校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发企业迫切需要的先进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寻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形成产学研互通工作网络和互惠互利双赢机制和符合市场规律的科技成果扩散、对接和转移机制,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及产业化。

3.4 大力推进人才高地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优化科技人员的分配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创业上有所突破,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用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冒险、容忍失败、宽容个性、不求全责备、鼓励冒尖、保护创新人才和大力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评价政策、分配政策、保障政策和奖励政策,健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改变南京的科技人才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现状,支持企业成为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吸纳的主体。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4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贯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通过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取得成效。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速度和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省亦如此。虽然近年来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此,必须切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及应用水平,以有效解决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辽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

多年来,辽宁省通过采取“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科技富民强县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丰收计划”、“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农业园区建设”、“作物新品种转让”等一系列举措以及实施“良种示范工程”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10年,全省向粮油主产区重点推介玉米、水稻、大豆优良品种94个,8种大田作物良种推广面积330万公顷,24种蔬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61万公顷,良种覆盖率达96.7%。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10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已覆盖全省所有耕地。集成推广日光温室建造、优良品种标准化生产和综合提质增效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推广面积达0.77万公顷。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辽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逐步形成。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品种改良中心和原种基地、农业科研试验站等一批科研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种养殖安全技术集成、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研制、农业生物与气象灾害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节水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立体种养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我们应当对当前辽宁及至全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有个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近些年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农业生产力仍不稳定,部分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依然偏紧,稍有闪失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等诸多矛盾和约束,我国农业还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的自主创新,加强和完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农业的产中环节,对产前、产后环节的投入明显不足,尤其是在中试转化以及产业化环节更加薄弱,不能有效地实现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科技资源配置不够集中,资金分配较为分散。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科研部门的技术创新手段落后,原创型农业技术创新少,重复或验证别人成果的较多,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弱,一些地方单纯追求项目的经济规模,忽视项目的自主创新绩效,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辽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发育不良,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人员素质较低、推广机制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实力

依靠科技发展农业,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动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应以农业高等院校和公益性科研机构为主体,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从事农业基础知识研究,实现农业知识创新。以科研机构为主体,整合高校和企业的力量,组建与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发展配套的科研中心从事农业应用技术研究,要在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储粮、粮食收储快速检测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相关的科研机构,从事农业技术熟化研究,为实现大面积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政府为主体,联合企业,建立区域性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农业技术市场,从事农业技术的传播,实现农业技术的转移。以农户和企业为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组织,从事农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造条件

根据农民需求的多样化和农业科技服务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大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此一要更新理念。改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方式、方法。要通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二要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建设培训,努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考试、竞争上岗。同时,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1、进一步整合资源。从理顺乡镇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入手,对乡、镇的各类农技推广站的管理逐步实现条块相结合。可将行业、专业相近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组建农业技术综合推广站,使其公益性与经营服务职能相分离。

2、加快构建政、事、企三分离的新型县级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建立县级农业监察大队,集中行使法律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种子管理、农药、化肥监督管理等职责;建立县级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行使动物防疫、检疫职责;建立县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行使农业公共信息服务职责;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行使农产品检验、监测职责。

3、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管理制度化、服务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正常的教育培训机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把那些文化程度高、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选拔到领导岗位。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为此,必须整合科技资源,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率。

4、积极探索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发挥农技推广主体作用的有效形式和保障机制。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真正实现农业科研、教育机构“上网”。建议在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设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赋予一定的推广职能,并拨付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鼓励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在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建立直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配套、集成创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成果。

5、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新。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应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农业发展,瞄准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选定一定数目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参与或联合其他推广主体共同完成。

(三)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创新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完善设备条件。着力培养一批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千家万户,认真调查研究,征求农民意见,并指导农民掌握好实用技术。为此,

1、坚持与加强科技特派员制度。这是在农业发展新形势下,把科技、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有效措施。

2、强化农业星火科技专家大院为现实服务功能。科研单位和大学的专家、教授将以大院为平台,直接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输送到农业生产者手中和农业生产第一线。

3、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结合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等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促使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科研成果进一步熟化、完善;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组装配套,集成创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

4、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手段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5

张桃林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他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不确定的挑战更加严峻,依靠农业科技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需求更加紧迫。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把握一号文件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路,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改革与创新,激发农业科技体系的内在活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和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张桃林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实现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进展新趋势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及高新技术和农业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防灾减灾、稳粮增产等重大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具体来说,要做好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三个调整”。一是由侧重生物技术研究向注重生物、农机及工程、材料、信息技术研究相结合、相融合的调整。二是由注重提高土地产出率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并重的调整。三是由注重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农业生产与农业多功能、多层次发展技术相统筹的调整。

二要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方式的转变。要积极适应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及方式的新变化,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技术源头供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加快构建“一体多元”、

“一性三化”的农技推广与服务新体系,即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推广体系,体现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和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6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7

1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加快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步伐。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可以有效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农村的农业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传统的农业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升农业发展,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生产,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只有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1.2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国的农业发展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要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必须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数量,解决农业产品供需矛盾,满足市场的需求。

1.3可以有效地提高新农村建设进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主要的推进手段,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增收渠道发生显著变化,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必须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1.4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差别较大,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和谐社会,一直是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果,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目标。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就不会出现农业科研成果的运用和推广,就不可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抑制。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才能更好的保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在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

2.1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充足的财政支撑可以保证我国农业科技持续有效的创新发展。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受国家整体财力不足的影响,长期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虽然我国一直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总体而言,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相对偏低,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投放总量相对不足,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缺乏资金保障,科技开发缺乏后劲。同时,我国农业科技资金大部分投向了传统农业,种植业比重过大,新兴农产品的资金投入不够,这严重抑制了我国新兴农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发展较晚,许多农业资金很难找准市场,使在农业科技活动中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现行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限制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增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结构发展不合理,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过低,不仅成为我国制约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瓶颈,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规模呈现上升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将技术创新和创新人员的相关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较多的集中在传统种植产业,而新兴农业人才相对偏少,农产品加工人才、农业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种技术人员缺失、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2.2科技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

者,同时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动者,农业科技人才是实用推广的重要技术保障,他们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水平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增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结构发展不合理,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过低,不仅成为我国制约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瓶颈,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规模呈现上升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将技术创新和创新人员的相关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较多的集中在传统种植产业,而新兴农业人才相对偏少,农产品加工人才、农业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种技术人员缺失、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2.3农民对新技术吸纳能力较差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知识转化的效果,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虽然现在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但是在农村居民中高中以上学历占比依然较低,农村居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技术停滞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支付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农业科技培训费用。这些障碍不利于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群体的形成,导致现有农业技术应用基础薄弱,以农业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4农业科技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科技体制的配合,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各部门管理混乱、职责定位不清等问题。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研工作取向发生偏差,研究取向并不是面向社会,而是面向上级有关单位,将争取科研资金做为首要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各科研机构缺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协作,造成科技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缺乏仃效的信息沟通,致使科研成果无法及时有效的推广和应川.不能形成相对稳定和规范的管理体制,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3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力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投人足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要不断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体系,完善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3.2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力支持。要对现有的农业科研机构进行改革,不断完善科研机构的设置,形成覆盖全面的科研体系。要建立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不断的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鼓励其参加学习并促进知识升级。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各类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同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强交流,通过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考核力度,按照课题和成果的完成程度以及社会效益、适用效果等指标进行考评,形成公正廉明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成长条件,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为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3.3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加速农业科技转化的主要力量。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居民接受新科研、新成果的能力。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落实领导责任制。要成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促进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更新,对农民当前在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了解问题所在。要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形成功能齐全的培训新体系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要不断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法。这样才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使农业科技得到更有效的推广和使用。

3.4完善农业科技体系运行机制健全农业科技组织管理运作体系,对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不断地改革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机制,改革现有机构设置隋况,形成合理的组织机构体系。要创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经营形式,充分发挥各类运行模式的效能,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与转化力度。各级地方科研机构要加强联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合作机制。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推广的主导作用,支持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了解“三农”发展过程的需求,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完善体系发展,不断整合各方力量,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运用率。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8

一、农业科技金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农业科技金融是一种基于科技金融理论、适应农业科技发展需求,通过主体、功能、结构、目标等创新性探索,运用于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的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同其他金融服务创新一样,农业科技金融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    

(一)农业科技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农业科技金融是指基于科技资金需求导向的金融政策和市场服务的资源融合体系,经济性与社会性目标相结合的金融供给模式。其目标取向是通过有效的金融服务,满足农业科技主体和农业发展创新性的资金需求,为构建农业增长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提供动力支持,最终实现现代农业要素的加快集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农业科技金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是要素融合性。农业科技金融是农业科技要素与金融要素有机结合的产物。    

2是主体双重性。农业科技金融是金融需求方与供给方的自主联姻,具有双主体性,即需求方与供给方。    

3是资金供给多元化。农业科技金融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单一的资金配置难以满足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供给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二)农业科技金融的构成要素    

农业科技金融的构成要素包括三大体系:一是投融资体系。针对科技创新主体资金需求量大、需求种类多、前期研发风险较高、有关专利贷款和中间业务需求旺盛的特点,建立了包括财政资金、项目资金、风投资金、商业融资等方面的投融资体系;二是支持服务体系。为实现投融资目标,农业科技金融应匹配相应的服务体系,在信贷担保、保险、业务合作等方面多途径探索、多主体联动,主要构成包括征信体系、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中介服务等;三是制度保障体系。针对农业科技金融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为保障其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性,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用制度保障来提升金融服务农业科技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调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介析    

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农业要成为强势产业并具备竞争优势,这是聚集和吸纳金融要素向农业科技领域配置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目前我国农业并不具备产业优势,科技创新效率和竞争力都不高。    

(一)农业产业规模与经营效率的制约    

从农业产业发展层面看,首先,农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较低。2015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55.8%,而欧洲同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75%,虽然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3%,但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林果业和设施农业机械化率在25-35%之间,棉花采摘机械化率仅为150%。其次,家庭分散经营导致土地经营规模受限。虽然经历了土地有偿流转的多年实践,但总体上农业小规模经营的现状并未改变。在土地规模经营尚未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进程加快,资本和机械替代劳动力劳动,将导致金融资本利率下降。土地经营规模小,既束缚了土地经营收益,又导致金融投入回报收窄与风险放大并存。

尽管国家一再倡导金融服务三农,但商业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逐利目标与支农导向不一致,因此,支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始终不高。获取金融服务对农业科技创新有效支持,必须改变农业小规模经营现状,拓展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空间。    

(二)供需制度融合机制不足    

从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层面看,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融合度不高。首农业科技创新频率和金融服务创新频率不同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面对的市场主体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只有不断产出创新成果,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整体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相对较快。而金融机构面对的市场主体不仅有农业,还有工业、商业、服务业等,服务农业科技的收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面对分业经营现状,出于规避市场风险的审慎考虑,针对农业科技的金融服务创新主动性不强,滞后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三、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   

2015年7月,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双创’支撑就业的金融支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战略定位,为构建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书记金融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农业科技金融的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    

(一)培育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    

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载体通常为农业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两部分,而金融机构往往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推广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重点,这是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金融与农业科技的对接模式。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极具活力,应成为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载体。    

(二)完善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    

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与制度安排滞后的矛盾,要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相关制度供给的顶层设计,提高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性。    

(三)以金融化运作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科技创新    

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导向功能,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在市场配置机制作用下,向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实现优化配置、提高效率的目标,既是农业科技创新金融化运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作用更好发挥的最佳结合点。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9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提出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等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实现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由以往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将农业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创新积极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农业经济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需要科技创新

由于科技发展滞后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中优质产品的比重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到2007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4%,相当于林业、牧业和渔业总和,林业比重只有3.8%。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35%左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产品增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2、发挥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需要科技创新

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资源紧张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和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极易出现生产上的大幅波动。此外,科技水平低而导致的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大障碍。

3、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科技创新

由于科技水平落后,我国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处于高能耗、强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状况。2005年我国化肥产量为4770万吨,2006年农药原剂为129.6万吨,其中有65%流入水中,导致水资源大面积污染,造成水生物绝灭,农业排水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污染源之一。由于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品及工业废弃如电池等对土壤的污染,致使农产品中有害有毒成分增加,既使得农产品失去了原有的口感和味道,更造成了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致病致癌,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同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遭遇“绿色壁垒”的严格限制,使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降低。

4、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需要科技创新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单产增速低。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单产水平降低。200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平均单产分别为415公斤、303公斤和360公斤,但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21%、20.92%和2.90%,年均增长率仅为0.51%、1.91%和0.28%,分别处于全世界的12、28和38位,仅相当于高产国家的64.9%、45.73%、33.55%。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世界22%的农业,但由于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同时也消耗世界20%的水资源和30%的化肥、农药。三是成果转化低。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我国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仅为48%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70%的科技贡献率差距很大。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当务之急。

二、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资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又一障碍。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够,机制不完善

在国家科技基础建设中,农业科技平台所占比重较低。截止到2009年,在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涉及农业领域的仅有23个,与农业作物育种和生物技术有关的仅有9个。在14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涉农的只有30个。国内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单位众多,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各自在封闭的系统内活动,互相之间缺乏优势互补的机制,总体运行效率较低。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方面还缺乏独特的核心技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

2、经费保障不力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GDP的0.43%,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3.29%和中等收入国家1.37%的平均水平。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设施条件简陋,无论是在试验条件、基础设施、科研力量,还是在承担课题和获得经费资助方面,都与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相距甚远。

3、我国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业科研力量的90%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55%又集中在种植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但真正投入生产使用的不超过三分之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难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水平低。另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中介市场落后也是造成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滞后的原因。

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路

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基础

(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成中央、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有机结合的布局合理、联合协作的具有国际优势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探索性,其成果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鼓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有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3)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更好地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产业的渗透,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发展环境,要尽快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和制定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对有重大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我国自行研制等品种资源,具有遗传基因研究价值等作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促进高技术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4)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吸引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正视农业科技的风险性、艰苦性特征,运用一流的待遇吸引和保留流动人才;其次,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理念,在创新科研成果的评价、个人业绩的考核、生活待遇的提高等方面运用现代激励理论,不断提高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2、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和推广体系

要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加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最后,要引导建立起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中心等,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建立紧密联系,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首先,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最后,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林鲁生: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

[2]庄甲: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党政干部学刊,2009(2).

[3]刘从政: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理论的创新与实践[J].思想研究,2009(2).

[4]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会[R].东南快报,2009.

[5]石蓉:关于现代农业的五大问题[J].农村经济,2009(2).

[6]郜燕群:浅谈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财经界,2006(12).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J].改革,2009(6).

[8]刘旭等: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荆州纵横,2009(7).

[9]王川: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