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集锦9篇

时间:2024-03-25 09:57:53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现代书法书法本体书法艺术书法创作

现代书法,是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书法领域的新概念,是相对于传统书法的新形式。对其诞生和发展作出分析、研究、探索和梳理,于当今书坛向纵深度发展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一、现代书法创作的界定

现代书法是现代化的书法,其现代性与传统性相对应,一些书法家借以西方视觉艺术的观念来改良中国的书法艺术,作为当代中国书法思潮下一种书法现象,虽然它在中国书法由古典向当代转型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不同视觉的尝试,然而现代书法是反书法传统本质而形成的艺术,是传统书法的变异,是反书法、非书法。因此现代书法只是区别于传统书法而临时取的名字。

二、现代书法创作的现状

纵观现代书法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开端,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较为活跃,到21世纪基本回归理性阶段。中国现代书法创作经过三十多年的艰难跋涉,已经取得了诸多成绩。现代书法创作的代表作品与代表创作模式到底有哪几种呢?这些创作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呢?

现代书法创作包括陈振濂倡导的“学院派”书法,通过嫁接、拼贴、做旧、装饰等方式进行创作,将传统书法改变为制作,使书法艺术转变为装饰艺术;洛齐、徐冰等人倡导的“书法主义”;王南溟创作的字球;宋冬的《水写日记》;朱青生在水中的书写以及以古干、黄苗子为代表的字画派;以邵岩等人为代表的字意派;以王冬龄等人为代表的词意派;以陈光武等人为代表的几何派;以张大我等人为代表的墨意派;以刘超人为代表的计算机书写等等。相悖于传统书法的现代书风,刻意把字写得东倒西歪、张牙舞爪,抱着“宁丑毋美”的心态完成书作,博人眼球。从当今的书法展览和大赛就可窥一斑,相当一部分的人群视装饰性元素为主,传统为辅,最终荣获大奖的也正是这部分人。这就迫使书家不惜一切精力开始研究各种装饰,甚至以西方的视觉艺术方法来改造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大陆以学院派书法为代表的展览馆书法体系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存在状态,因此,书法和大众生活时常出现断裂倾向。

不论现代书法的创作方式如何转变,它都离不开反传统书法本质这个主题。反书法本质思想来源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因此,现代书法创作首先要理解书法本质是什么。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刘纲纪、姜澄清、金学智、白谦慎、陈振濂、陈方既、周俊杰、李泽厚等人在书法美学的大讨论中解决了书法本质问题。其次,现代书法创作必须了解反本质主义的途径有哪些,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反书法本质的途径。反本质主义的代表性学术思想和派别是法国的解构主义,其最大贡献就是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它并非不讲道德,而是反统一的道德;并非否认既有真理,而是假设出多种真理并存的可能性,认同个人的价值观,尊重一切观察、接受、认同文化的角度、视野、情境和范式,崇尚个人的体验,尊重个人的背景,认同个人的意愿和喜好,充分认同人的个性在知识体系、生活情境、文化选择以及两性关系方面的优先地位。在仔细研究反本质的解构主义与相似家族理论之后,现代书法创作找到了三种基本创作模式:一是在承认书法本质存在的条件下把书法的某一属性无限放大,并弱化或忽略其他属性;其二是在承认书法本质存在的条件下把书法的若干属性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形式;其三是在不承认书法存在本质的情况下寻求书法与相邻艺术的相似点,并最终转化为艺术创作。

不论现代书法创作者是否研究过反本质主义理论,他们的现代书法创作途径都逃不出以上三种创作模式。不论现代书法创作者承认与否,他们的现代书法创作途径都与三种创作模式的其中之一存在暗合。

三、现代书法创作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书法最开始是模仿日本的现代书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书法无论从艺术形态还是文化指向上,都远远超越了曾经影响过中国现代书法的日本现代书法,而发展到今天的汉字艺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汉字作为艺术创作思维和语言工具的艺术系统。但是,自第十届国展往后的几年,现代书法创作逐渐走向式微。首先反映于曾经醉心现代书法的艺术家的创作转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们放弃了现代书法创新的实验,转向传统书法创作。其次,现代书法创作的式微反映于还在坚守现代书法创作的那批人再也不能继续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原因何在?

现代书法创作发展的致命来源于成就现代书法理论的反本质主义的致命。反本质主义途径有两种策略,一是在承认本质存在的基础上解构本质,二是在不承认本质存在的基础上寻求相似家族。本质属性的有限性决定第一种反本质途径的有限性,事物相似家族的有限性决定第二种反本质途径的有限性,当有限的反本质途径逐渐被发掘,而剩下的可发掘的反本质途径就越来越少。相应的,以反本质主义为基础的反书法本质的途径就越来越少。此外,艺术的新颖性决定现代书法创作模式的不可复制性,因此现代书法创作式微也就在所难免。

四、现代书法创作的未来

书法是文字的书写之法。狭义而言,书法主要包括了笔法、结构与章法,然而,古今书法家一直在寻求一种突破毛笔与宣纸之间关系的别样的书写汉字的范式。现代书法工具也适时地递进为书法的主体性工具,成为新型的书写工具。这其中包括了硬笔、喷枪、烙具、电脑仪器等新型书写工具,还包含有身体器官类的工具,如拳头、手指、脚趾、胡须、头发等。而体外工具则包括有挖掘机、动物等。诸多的书写工具和花样百出的书法载体组合成一种独特的新型的书法传播景观。现代书法突破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概念而走向新型的书法实验,不仅体现出书法的民间性诉求,也展示出书法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需求。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2

【关键词】文庙祭孔;古乐;礼乐并置;活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J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60-03

一、浏阳祭孔古乐简述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始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是浏阳礼乐局首任教习清监生邱之专为浏阳文庙祭祀孔子而创编的融礼、乐、歌、舞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祭孔仪式乐舞。浏阳祭孔古乐表演包括三个部分,歌工分两行手持物板站立演唱祭孔六乐章,乐生演奏八音古乐器,舞生则分别在第二至第四乐章以舞合乐。每次祭孔奏乐的开始时间为凌晨三时,历时两个小时,参加古乐表演的人数约为200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①浏阳祭孔古乐一直被称为“中国雅乐的活化石”。②历史上曾名扬天下,浏阳也因其独具特色的古乐得名“南方礼乐中心”。③1956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专家杨荫浏教授专程来到浏阳,用五线谱记录下了祭孔六乐章,这也是国内唯一记录完整的祭孔仪式音乐乐谱,现在曲阜孔庙祭孔亦引用浏阳古乐乐谱。早在20世纪80年代,浏阳文庙祭孔就得到了浏阳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关注,以浏阳首任文化馆馆长潘信之为首的一批文化人士也一直在为恢复及保护古乐积极奔走。2014年7月,浏阳祭孔古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浏阳祭孔古乐保护现状

由于清末之后时局动荡,浏阳古乐遗失及损毁情况严重。“在军阀混战期间,北军劫去一个极宝贵的玉质特磬,抗战时期乐器被埋在土里,以致原制的铜质‘凤箫’音质损坏,8个编钟被盗。1945年10月在耒阳的一次演出中又丢失了很多乐器。”④所以,1962年,虽有文化部拨款修复古乐器,但历经多年沧桑,浏阳祭孔古乐濒临消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专门组织祭孔古乐表演的浏阳礼乐局在解放后解散,古乐表演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组织机构,以及赖以生存的演出及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一些造诣颇高的歌工、乐生、舞生年事已高,相继离世,没有能力再从事古乐的教习和表演,以及培养通音律的古乐表演传承人,包括乐生对古乐器的演奏,歌生演唱歌曲的音准节奏,舞生动作的规范及统一,甚至通赞喊礼的腔调都面临消失的危险。目前浏阳祭孔古乐的传承人仅剩一位88岁高龄的邱少求老先生,表演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另外,修复各类古乐器、培养表演人员、恢复祭孔大典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撑,政府的专项拨款对于激活浏阳祭孔古乐来说是杯水车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浏阳古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即使是困难重重,浏阳市委、市政府对于浏阳祭孔古乐保护和管理工作一直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在成立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抢救保护工作组后,迅速制定了相关保护方案。同时,相关部门还发掘整理出近40万字的浏阳祭孔古乐资料,组织老佾生们录制了百余分钟的音像资料,为再现祭孔盛况提供了最直观的参照。

三、浏阳祭孔古乐活态保护内涵

浏阳祭孔古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关的保护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较为成熟的“活态保护”概念,无疑对浏阳祭孔古乐的后续发展,即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应用、提升及功能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活态保护强调的是‘非遗’的现代生存空间的构建和现代功能的运用,目的是帮助‘非遗’实现现代价值,也可理解为在对‘非遗’活态流变性认可的基础上,依托现代社会生存方式,构建‘非遗’新的生存空间,实现‘非遗’的现代价值,使‘非遗’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得以继续传承发展的一种保护方式。”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态保护”这一概念就得到了专家们的重视。⑥此后,诸多学者也都普遍认为“活态保护”是实现“非遗”保护和传承必不可少的途径。⑦

针对浏阳祭孔古乐这一类极具表演性、参与性、集体性及互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一直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毕竟过度开发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丧失原貌,甚至遭到破坏,使项目价值贬损。但是,在浏阳祭孔古乐本质属性下,由于当前经济文化大潮的影响,浏阳祭孔古乐需要在领悟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去亲自感受古乐。也正是由于这一属性,浏阳祭孔古乐的活态保护有了产业化发展的商机,将传统文化与浏阳祭孔古乐紧密结合并加以利用,依据自身特色发挥其文化资源产业化优势,这才是对浏阳祭孔古乐实现存续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浏阳祭孔古乐活态保护的有效方式。

四、浏阳祭孔古乐活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搭建与相关学校的教育传承联系

邱之在创编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之时,成立了专门掌管音乐教育和表演的浏阳礼乐局,该礼乐局不仅教学体制完善,规章制度严苛,个体分工也十分明确。通常在礼乐舞传承教习方面,需经过层层筛选,择优为用。自从礼乐局解散,专事音律的人员已不复存在,浏阳祭孔音乐面临活态传承的断裂,唯一一位参与过解放前祭祀大典的乐生邱少求老先生已是88岁高龄,实难参与演出。在采访邱老的过程中,老先生多次强调,祭孔音乐的传承,政府单一关注是远远不够的,乐器制作以及各类乐器的演奏技巧才是浏阳祭孔音乐活态传承的关键。

如今,祭孔活动的参演人员都是文化馆、体育局临时抽调的职工,现场采用音频播放,歌工、乐工“依葫芦画瓢”,未能真正表演出古乐之美。因此,在教育传承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两种路径,其一,与高校音乐专业建立联系,定期进行古乐舞的表演培训,保证音乐活态传承的专业水准。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都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表演功底,表演会更得心应手;其二,可以由政府或企业联合成立培训机构,或者政府指定培训机构,安排专业人员对幼儿进行祭孔音乐的教习,学费优于其他的音乐培训,并定期举办相关仪式活动,在活动内容、服饰、表演等方面吸引民众的关注。

(二)对浏阳祭孔古乐生存环境的构建

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浏阳文庙祭孔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只有祭孔场所―文庙,大部分盛器、古乐器早已损毁,服装、道具也已老旧无法使用。为了再现祭孔盛典,所需重建和改造的项目繁多,花费巨大,积极把握当下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时机,完成基础设施的重建和改造工作,恢复必备的一些盛器、乐器、服饰、道具,为祭孔礼乐的传承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其次在意识上引导礼乐并置,不宜有所偏颇。在中国早期礼制中,礼乐总是相伴出现的,浏阳文庙祭孔礼乐则不然,佾舞教春在邱之所编《律音汇考》序中描述“文庙向无乐舞。戊寅岁余同谷士与修邑乘得读颁定文庙乐章,谷士谓可遵而谱之也,余心志不忘。”⑧故邱之根据文庙乐章开始专事音律谱曲,自制古乐器,考究古舞谱,浏阳文庙祭孔大典才算真正意义上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乐文明。

作为“中国雅乐的活化石”,浏阳文庙祭孔古乐一直受到关注。1956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专家杨荫浏先生组织老佾生们于长沙表演,对六乐章的乐谱做了五线谱的详细记录;1962年文化部拨款修复古乐器,训练乐生进行表演,并由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录音;浏阳县还编印了《浏阳古乐资料》,将祭孔六乐章译成了简谱。很显然,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不能脱离礼制仪式而单独论之,因为即便有演唱、演奏、舞蹈等本体形态表演,却未能承载乐德、乐化等文化理念内涵,如此表演必定空洞乏味,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谓“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礼记注疏.卷二十》)。只有两者内外结合兼修,方具塑造人格之功能意义。所以,在活态保护方面一定要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礼制上要积极收集上古时代的相关祭祀史料,加大祭孔礼制的理论研究力度,最大限度发掘礼制仪式中仁以处人、见利思义、礼貌待人、学无止境、诚实不欺、宽以待人、廉洁奉公、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等优秀品质;多考察不同地方的祭孔大典,清楚自身特点,力求开创独具浏阳特色的祭孔大典,并使之逐步发展为浏阳特有的“名片”。

所以,作为用于仪式且固定化的礼乐,乐与礼制仪式要相须为用,并置互融,缺失了礼乐的任一方面而单独解读礼乐文明,都会导致曲解和误读。

再次,善用政府资源,同时吸收社会各级力量。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利益驱动下,个体或小团体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宣传所需费用惊人,时间和推广范围也无法保证。但是,以政府部门牵头,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达成一致,进行全方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不仅可以节约推广经费,而且还会提升宣传效果。通过媒体的立体式宣传,更容易将浏阳文庙祭孔礼乐带入公众视野,扩大社会影响力,为传承提供基本的人员保障。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主要思路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这也表明了政府具有所有权和主宰权,而“社会参与”通常只是“客串”或者“陪衬”,无法发挥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只有调动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将祭孔礼乐融入民众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完成祭孔礼乐文化的自我良性传承。因此,若能成立浏阳文庙祭孔有关礼或乐的大小民间协会,以定期集会的方式展现其风采,形成一个普通民众参与的运作机制,必能与政府主导的操作模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补。

最后是在本体形式上充分发挥祭孔节日及文化空间的作用。俗话说“活鱼要在水中看”,祭孔之礼乐就如同“活鱼”,祭孔活动就当属“活鱼”赖以生存之“水”。因此,祭孔活动是浏阳祭孔古乐的物质载体,也是浏阳祭孔古乐得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土壤。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号召通过节日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可见,保护和传承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每年定期开展春祭、秋祭、诞祭等祭孔活动,吸引,弘扬祭孔文化,如此才能将祭孔古乐生生不息传承下去,并且这种形式的保护有助于祭孔古乐的整体性保存,也利于实现祭孔活动的群体性传承。

(三)对浏阳祭孔古乐产业化途径的尝试

1.传统基点下的新型仪式开发。所谓传统基点下的新型仪式开发,是指所开发的项目有助于民众文化生活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是与时俱进的。对于浏阳祭孔古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确保建立在有效保护基础上,只有在良好的保护运行机制下才能开发能够持久延续的相关新型仪式和环节,如果只注重创新开发,遗忘传统之根,势必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在推广祭孔活动的同时,必须以传统祭孔礼乐为基点,再拓展新型的活动环节和仪式项目,使祭孔礼乐的活态保护具备更广阔的功能意义。

浏阳市政府在@一点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如开笔礼、场外朗诵等。虽然地方政府更倾向对项目旅游的发展,但客观上却为祭孔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尤其对祭孔文化内涵的挖掘更加深入。在保护传承中创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保持活力,同时通过仪式的增设,多方位诠释儒家文化内涵及孔子教诲,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厚重。从产业化角度出发,新型活动仪式的培训及参与都可以适当收取费用。

2.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下的古乐展演。浏阳祭孔古乐的展演必须依托文庙这一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因此,定期在浏阳文庙进行祭孔活动,将浏阳祭孔古乐呈现在世人面前。浏阳祭孔古乐与浏阳文庙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托特定的环境以及特定的祭孔时间,才能进行祭孔古乐的展演。当然,在浏阳文庙建筑、景观及其文化价值的多重影响下,浏阳祭孔古乐增添了文化韵味,且高质量的定期古乐展演也能吸引大量游客。如今,曲阜孔庙每年游客在500万人以上,浏阳即便以其十分之一即每年50万的游客量计算,古乐演奏门票按40元/人计算,仅门票一项,每年收入可达2000万元。⑨可见,这也是浏阳祭孔古乐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3.打造浏阳祭孔古乐的品牌特色。浏阳祭孔古乐在展演时,可能会促进一些物质性产品的生成,这些物质性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浏阳祭孔古乐,甚至成为其品牌标志。所以在发掘浏阳祭孔古乐典型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大众的生活需要及市场需求,制作出符合时代审美和消费特点的工艺产品,如各类古乐器的缩小版纪念品;身着演出服的各类玩偶;各类演出道具等。如此,不仅打造了浏阳祭孔古乐的品牌特色,也满足了游人购买浏阳当地纪念品的需求。此举也是浏阳祭孔古乐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

五、结语

浏阳祭孔古乐是依托浏阳祭孔活动而存在的,从社会生活角度来看,浏阳祭孔活动虽不是民众生活中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载体,却是普通民众所追求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古乐表演中,不仅寄托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也是民众精神追求下的一种情感表达。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盛行之势,发挥浏阳祭孔活动的平台优势,促进浏阳祭孔古乐项目的活态保护,最终实现浏阳祭孔古乐的完美呈现和持久延续。

注释:

①喻意志,章瑜.浏阳祭孔音乐初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2).

②朱用休,唐寿明.浏阳古乐――中国雅乐的活化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

③④⑨王娟.试论浏阳古乐及其开发构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⑤丁燕妮,郑耀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6).

⑥赵宋光.确立传统文化活态保护系统化机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

⑦王丽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可行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7.

⑧朱用休,唐寿明.浏阳古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3.

参考文献:

[1]朱用休,唐寿明.浏阳古乐[M].长沙:湖南文出版社,2012.

[2]张士闪,狄波.中国艺术民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方俊吉.认识孔子、孔庙及祭孔[M].高雄:高雄市文献委员会,2008.

[4]邹律资.湖南文庙与书院:儒家文化的载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5]柳雯.论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现代旅游业[J].新疆社会科学,2007(4).

[6]唐红炬.文庙的保护和利用:应在冲突中寻求和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6).

[7]廖国强.文庙与云南文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6(2).

作者简介: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3

【关键词】古装历史剧 文化传承 文化教育 社会化

在众多电视剧类型中,古装历史剧是影响最深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类型片。影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具有商品属性、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及文化艺术属性。在当前文化经济环境下,古装历史剧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即文化传承与文化教育的责任呢?

针对古装历史剧文化教育责任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关于中国历史知识的题目,受访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不超过30%,而之前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四个城市的14―28岁之间的1065名青少年问卷调查得知,按满分100分计算,全体受访者所得的平均分数仅为27.69分;按60分为及格分,全体受访者的及格率只有15%。调查结果显示,在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主要途径中,影视剧超过历史课本、史书、网络以及其他方式,占到了20.6%。以上调查事实说明了两点:一是目前我国的青年学子历史知识较为缺乏;二是影视剧是人们了解历史事实和感悟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古装历史剧应当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以及文化教育的作用。

古装历史剧的定义不甚相同。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的由杨秉林主编的《电视词典》中释文“历史剧――以历史时间和任务为基本材料而创作的电视剧。这种电视剧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可以容许适当的虚构,但剧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符合历史史实”。①从艺术门类和表现手法上来说,历史剧本质上是借助于电子化的声像符号系统这种艺术语言载体和电视屏幕上演剧这种艺术叙事载体对客观社会生活进行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艺术样式,一种演剧艺术作品。②我们所指的古装历史剧时间上是在民国之前,除了历史正剧如《雍正王朝》等,也包括戏说类如《戏说乾隆》等。在我国,围绕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问题,一直都有争论。历史剧应该完全真实地反映历史还是可以虚构,学者均认同历史剧可以用“艺术”去“演绎”历史。历史剧如何在尊重历史与艺术虚构之间追寻其社会价值的提升,承担起它对传承文化以及文化教育的责任呢?

自1980年由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录制的单本剧《鹊桥山》以来,我国的历史剧长兴不衰。1989年,《三国演义》在央视开播,取得了空前的收视成绩。从那时起,“古装历史剧”成了中国电视圈里公认的投资最大、收益最高的电视剧类型。这种历史剧经久不衰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历史经验和教训是现实的借鉴,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有对新鲜的、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审美追求与渴望。更重要的是,尊重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是每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必需。

但在历史剧发展的同时,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题材单调重复。国产热播古装历史剧,大都是讲述王朝兴衰,帝王奋斗或者后宫争斗。从传播效果看,由于王朝故事的久远以及表现手法的局限,观众产生了收视疲倦,一味重复的题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二是古装历史剧难以与历史史实相匹配,引起观众和学者的不满,尤其是针对与史实相悖的地方。三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兼顾。许多影视剧为了收视率,不惜大投资、大明星、长剧集、反复重拍,结果是浪费资源,观众却不买账。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历史古装剧,如2006年热播的韩国历史剧 《大长今》几乎创造了中韩两国的收视奇迹。首先从取材上它的入手点是一个宫女,而非中国剧目中常见的帝王后妃,贴近大多数现代人的平等观念。二是它以饮食、医学为载体,既吻合了当代人健康生活理念,也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展现了出来。反观中国古装历史剧,大多讲述帝王后妃的豪华生活以及争权夺利,缺乏现代社会理念和生活气息。三是《大长今》中穿插的权利争斗,也是着眼于人性的角度。另外,大长今这一人物在史书上并无大量记载,编剧可以进行大量的创作,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所以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优秀历史剧,都是在历史和神韵上最大限度接近当时的社会面貌,情节契合当代人的心理和文化需求。美国学者赖特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四种社会功能: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和提供娱乐。影视剧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提供娱乐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但是其社会化功能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化指的是个体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一个人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适应人类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并且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完成了社会化。③影视剧既然成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途径,无疑将承担起社会化的功能,它所传播的内容将对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产生重要影响。古装历史剧所承载的历史史实、历史文化以及历史观等,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判断、道德取向以及审美情趣,都会对受众产生重要影响。

古装历史剧,一方面可以直观地反映历史,由于影视所特有的表现手法,能描绘出具体的历史情景,较之书写词语,它更易于我们像透过一扇窗子一样直接凝视过去的事件,身临其境地感受其人其事。④另外一方面,它比电影的播出时间持续性要强,所以影响范围更广、时间更长。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先秦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中医文化,饮食文化、各种民间艺术等。一部优秀的展现中国文化的电视剧,定能使中国的优秀文化散发出更加持久的魅力。然而,透过一些古装历史剧,它们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因素却微乎其微。我国的热播剧大都以帝王后妃为题材,而以表现某一文化现象的剧目大都是小成本、小制作的戏说类,很少将其提到“正剧”的高度,很难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现在一些古装历史剧遭到观众抵制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其缺乏文化内涵,观众难以获得真正的精神享受。

从受众角度看,观众收看影视剧或是为了休闲娱乐,或是了解信息,或是审美思考。在审美以及引发人们思考上,历史古装剧应该多下功夫,它所特有的服装、环境、人文气息应当成为其特色。在文化传承和教育作用上,较其他剧有难以替代的作用。而现在许多古装历史剧被戏称为穿着古代衣服的现代戏,失去了它本身的创作意义。

影视剧品味的提升,将促进大众品味的提升;大众品味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影视剧自身文化艺术品味的提升,形成影视剧创作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影视剧创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化、人文素养,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另外,在影视剧的审查方面,鼓励以文化为主题的古装历史剧的创作,为此类作品创造宽松的环境。古装历史剧只有拍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受到观众欢迎,也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才能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①②曾庆瑞:《电视剧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P448,P453

③赵春梅,《影视剧的社会功能与审查》,《北京电影学院报》,2003年第5期

④罗伯特.A.罗森斯通:《影像中的历史、词语中的历史――反思历史真正进入电影的可能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4

【关键词】古典舞剑舞;剑术;传承

本论文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项目“中国古典舞剑舞的历史与现代传承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N132)

中国古代剑舞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断代的现象故现代古典舞剑舞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重构,在建构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础之上通过吸收戏曲舞蹈中的“剑舞”和学习借鉴中国传统剑术而发展建立起来的,自此剑舞成为了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戏曲中的剑舞和武术中的剑术区别较大,戏曲的剑多为木质剑并为戏曲人物角色而服务,而剑术中的剑一般金属质地更贴近古代剑舞的剑且剑术的身法以及剑法特点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和时代精神,剑舞其前身本为剑术,是舞蹈与剑术的结合,对剑术艺术化的升华结晶,最终成为武舞的重要代表之一。当今中国古典舞在继承中主要以武术中的剑术为主,而戏曲中的剑舞为辅。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实践发展,中国古典舞剑舞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创作中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训练体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的剑舞作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剑舞演员。与此同时剑舞发展逐渐的到达了一定的瓶颈时期,此瓶颈所呈现的问题所在为剑舞格调品格不足,对传统剑术的继承较大导致忽视对传统古典风格意味的探寻不够,注重剑法技能忽视文化属性,最终形成的表演风格单一、古典意味不强。本文拟从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对古代剑舞传承挖掘与探究寻找中国古典舞剑舞的发展之道,不仅关注剑法技术技能的专业价值,而且强调外在形式下的文化属性。

一、 探寻古代剑舞溯源之本

古代剑舞虽然发展到明清时期独立的舞蹈样式消亡了,但其古代文物、文献典籍等史料记载中存有大量的古代剑舞形态舞姿和精神风貌及文论描述。为探寻古代剑舞继承之本源提供了发展研究的可能性和依据性。每个时代艺术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整个文化时代背景的母系统,同样古典舞剑舞的精神品格和风格特征这个子系统深深被时代母系统的哲学思潮、礼仪制度、传统习俗、等影响着,在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文物图像两者相互印证下对古代剑舞的形态审美进行追寻。文献和图像相互印证,成为中国古典舞建构者们的重要途径:依据文字文献,解决舞姿图像内容,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古代舞蹈图像置于历史场景中研究,获得那一时代舞蹈的审美特质;依据图像文献,运用“图像证史”的方法阐释舞姿图像的意义和价值。追寻本源探究历史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史料包含有:古典美学、古典绘画、古代思想史、古典雕塑、传统书法、古典诗词、古典雅乐等各门相邻文化艺术,以此进一步了解背后的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对古代舞蹈史料进行发掘与解读,含有古代乐舞史、剑术和剑舞史、相关剑的考古文物等。

从古代历史汉和唐两个发展的时代高峰期入手,从夏商周到汉代才真正的形成奠定了汉文化的基调,社会经济繁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汉代宫廷雅乐很好的继承了周代六大舞和六小舞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和补充,与此同时民间俗乐俗舞繁荣发展,汉代剑的用途十分广泛,杀伤兵器、身份象征、娱乐表演、礼仪祭祀等,战争兵器中刀慢慢取代了剑,但剑的地位和功能并没有减退,反而成为身份的重要象征并成为舞台表演的重要道具,此时剑舞才真正进入了舞蹈表演的舞台。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朝代,文化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舞蹈艺术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唐代是继汉代之后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乐舞体制分为坐立部伎,舞蹈性质分为健舞和软舞,并成立宫廷职业的乐舞机构教坊、宜春院等管理,艺术水平较高表演风格多样。唐代的剑舞慢慢融入到普通大众之中,剑的功能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身份象征转化为表现性),主要用于欣赏娱乐之用。

二、 化武为舞――从剑术到剑舞

从古至今,武舞不分家同源不同流,剑术与剑舞更是有着必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先有剑再到剑术最后至剑舞,剑舞是在剑术的基础之上进行舞蹈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古代剑舞是武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剑舞的发展在原有剑术剑法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定的发展演变,这种发展和演变不再是为了技击攻防而是对剑可舞性的拓展更加注重美感和韵律,从剑术升华为剑舞,剑舞在继承剑术的基础之上又凸显出剑舞的风格特点,其风格追求形似游龙变若飞凤。

近代的传统剑术是在古代剑术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多种剑术套路,种类繁多,故有“刀如猛虎,剑似飞凤”的美誉。传统剑术流派众多其风格特点鲜明,身法韵律丰富而多变。几大传统剑术套路:武当剑、太极剑、八卦剑、醉剑、七星剑、八仙剑、蛇形剑、双手剑等。剑术套路根据表演形式和风格特点大概可以总结为四类:1、势剑;2、行剑;3、绵剑;4、醉剑。

势剑也称工架剑、站剑,是以造型、姿势工架为主,静中有动,动静相兼,一招一式,端端正正,规规矩矩,节奏性强,桩步稳固,劲力饱满。规格则要求端庄势正,造型优美,剑法准确,表现剑法的清脆、干净、稳、准、狠,以功力见长,平衡工作较多。在造型舞姿的雕塑性中求得姿势美。此类最具代表性则为:国家竞赛剑术套路和少林剑。

行剑多走势少停势,动中有静,是以流动的身法、剑法为主。以连绵不断的步法变化和身法韵律中完成剑法,如武当丹鼎行剑,以太极腰、八卦步为主,优美潇洒,灵活多变,动作自然有力,动静相兼,避实就虚。其剑法奇巧善变,集各家各派剑法之长,为武当各派剑术之根本,内含“空中舞剑”“地盘旋剑”“人中合剑”等概括,天、地、人三盘剑法(三盘:天、地、人;九派剑法:丹鼎、清虚、天罡、太乙、青龙、八卦、青峰、太极、青冥剑法,以上剑法都属于武当丹派行剑,讲究一剑多用,变在动中,奇正相生,如龙之行,首尾相应,刚柔相济。)在演练时不停不滞,气度祥和;上下进退,步法稳健;似虎踞龙形,速小绵软,剑法迂转,身剑合一,如影随形;洒脱自然,轻盈飘逸。基本上保留了传统剑法的原始面貌和风格特点。此类代表性的剑术套路为蛇形剑、武当丹鼎剑、八卦剑等。

绵剑柔和蕴藉,缓慢平稳,自始至终,连绵相属,刚柔并济,姿势中正平稳,动作柔和,连贯圆活,刚柔相济,轻灵沉着。太极剑中的不少流派的剑术特点皆为绵剑。此剑法兼具有太极拳和剑术两者的风格特点,动作舒展连绵,刚柔并济,形神兼备。

醉剑是酒文化与剑术的完美结合体,风格独特,是以武术剑法动作为素材,用醉态形式来表现的另类剑法套路。适合于各种表演性的场合,如在戏曲、舞蹈、电影等艺术门类中都有有所借鉴和体现。醉剑的风格特点:人醉心不醉,醉中有剑,在形醉的姿态中完成各种剑法,时醉时醒,飘忽不定,快慢相兼不停转换无规律可循。这种独特的剑术表演方式细化为三类表演风格:一是注重形态的模拟,滑稽可笑给人一种喜剧感;二是注重剑法技术,在醉态中表现各种复杂的剑法,呈现高超的剑法剑技;三是形态和剑法两者并重,既有醉态的模拟又有丰富高超的剑法。练法要求神似而非形似,心动形随,步随剑活,身剑合一,形醉意清。

以上四类剑术套路中风格特点各有不同,但在差异中有存在其共性:飘逸、潇洒、敏捷、轻快,各种体势的剑术套路为剑舞的舞台表演呈现提供了诸多素材,剑术中丰富的身法和剑法的变化为剑舞的风格性塑造和表演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依据性,如武当丹鼎行剑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故其风格追求圆游、空灵、飘逸的境界,这种风格特点与剑舞所追求的飘逸潇洒的性格化表演是一致的,其中还有有所转化和编排,从舞蹈的视角化武为舞,从剑术到剑舞的艺术化处理,剑术中的身法动作和剑法剑技构成了剑舞编创重构的素材资源库,从中进行提炼、分类、组合,最终更好的服务于剑舞的舞台表演。

结语

现代古典舞剑舞对中国古代剑舞的历史和传承研究从以下两个路径开始:一是对古代文献典籍中相关部分的充分搜集以及对古代文物进行考古研究,并系统整理研究,对剑舞的审美风格的流变进行研究;二是化武为舞,将传统剑术套路进行提炼加工,提取素材进行重新的编排和整理,凸显剑舞风格化的同时还不失剑本身的武的成分。结合当今考古学的新发现,从中筛选出与中国古典舞剑舞的有关信息。不仅要充分熟悉这些资料,更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辨析,客观又清晰地阐述中国古典舞剑舞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时代特色,描绘出中国古典舞剑舞发展的历史画卷。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5

1.(2013・广东文综卷・32)2013年1月,教育部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说明书法教育的重要性,④正确。同时,甲的观点有合理性,但①“根源”表述错误;乙认为浪费时间,明显对书法教育认识不足,②分析正确;③观点太绝对,不选。答案选D。

2.(2013・福建文综卷・2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解析: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A正确。中国式过年与科技发展、民族和睦没有直接联系,B、D不选。C错在“文化之大全”上。

3.(2013・北京文综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 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 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 和而不同

解析:题干强调绘画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有创新精神,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C正确。A强调文化的独特性,B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D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所以A、B、D与题干指向无关。

4.[2013・江苏政治卷・34(1)]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解析:解答时,首先要从乡村入手,把乡村与乡村中蕴涵的文化联系起来,然后从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乡村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的作用可以从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2013・安徽文综卷・38(3)]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紧紧抓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关键句,指向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主要从以上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考点精讲】

一、继承与发展――辩证继承文化与促进文化发展

1.内涵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3.特点

(1)继承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正确态度

(1)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6.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7.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二、文化创新――不竭源泉动力与基本途径方向

1.源泉动力

(1)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的主体。

4.创新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创新途径

【应试策略】

掌握本专题内容,首先,明确一个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把握两种积累:文化的发展,包括横向积累即文化传播,纵向积累即文化继承;理解三大措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途径;处理四大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其次,要特别关注重大文化活动、文化实践以及各地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着眼于“大立意,小切口”的思维方式,重点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

【创新演练】

1.目前,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正在筹划赴法国、德国的巡演计划,要让传统的昆曲艺术“姹紫嫣红开遍”。此举

①有利于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 ②是吸收外来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 ③是中外文化实现完全融合的契机 ④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2.2013年5月9日,台湾竞争力论坛了第二季“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结果,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

A.特有继承性

B.社会历史性

C.相对稳定性D.鲜明民族性

3.“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鼓响则城门关闭,宵禁人息”,2013年4月1日起,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恢复每日“晨钟暮鼓”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该仪式意在说明

A.新的传媒不能完全代替旧传媒

B.传统文化更能让人们产生共鸣

C.儒家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精华

D.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的继承

4.扬州在古城保护中,“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精致、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扬州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浓缩为12个字: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这揭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C.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

D.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5.下列选项能够为漫画所反映的文化道理提供有力佐证的是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充足条件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3D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推动了3D电影的飞速发展;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3D技术带来的变化体现了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D.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7.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④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8.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一书中指出: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同样,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随着经济崛起,中国感觉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文化"走出去",中国其他方面的“走出去”已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比如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是对外在世界的威胁等。所以,这些年中国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国外,包括孔子学院、各种形式的“媒体走出去”项目等。

(1)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加快改革开放对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

(2)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1.C 我们应该吸收的是外来优秀文化成果,②说法错误。③错在“完全融合”。

2.D 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3.D 该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所以,A项不合题意;B项错在“更能”;C项错误,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4.C A、B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扬州是如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以,D项排除。

5.C 读漫画中的文字可知,漫画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体现不出。

6.D “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

7.B 列宁的这段话强调了无产阶级文化与旧文化的历史联系,①④是其应有的启示。②③与题意不符。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孝文化;传播;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18-02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孝文化在社会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逐渐淡薄,传承逐渐退化,实践逐渐受到轻视。有鉴于此,必须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高孝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深度和广度,从而实现孝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性,提升大学生的孝文化素质。

一、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孝文化传播困境

(一)认知困境

由于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利益群体与阶层的不断分化、新时代的人们自主性增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逐渐淡漠,导致作为中国优秀文化和社会优良传统的孝文化在大学生中认知模糊。济宁学院大学生被调查数据中:能够说出五种(或五段)以上古人孝文化经典格言的大学生仅占20%左右,能够清晰说明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脉络的不足17%,能够具体对于“孝”和“顺”二字进行语言学系统文字解释的约占12%。这些调查数据说明,即使处在儒家圣地曲阜的济宁学院的大学生群体对于孝文化的认知也是比较有限的。

(二)实践困境

大学生群体对于孝文化绝不仅仅在于了解与认知,更重要的还在于在社会、在家庭中身体力行地实践,但是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孝文化实践同样甚不乐观。对于“如果发现老年人跌倒了,你是否无条件去扶起他(她)”,大多数大学生(超过72%)对此持否定态度,只有少部分大学生持有“先拍照再去扶老人”或“直接拨打110或120”,“无条件去扶起老人”不超过5%,在小群体半提纲式访谈中甚至持有“不去扶起老人”观点的为100%。对于“你多长时间与父母交流”的问题中,每周超过3次的大学生比例仅为11%,每周1次以上仅为26%,承认“与父母交流经常不通畅”的大学生比例为则为27%,认为“与父母存在代沟,思想观点差距大”的则高达45%。

(三)传承困境

由于认知淡漠和实践的弱化,导致孝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承遇到严重的约束瓶颈,部分大学生对于孝文化传承持有怀疑或轻视态度,在新时代的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够积极主动。在“你是否熟知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56%大学生选择否定答案;“你是否了解《新二十四孝》的内容”调查中,23%的大学生选择“不了解”,45%的大学生选择“不完全了解”;在“你是否主动去阅读《孝经》等古代孝文化典籍”,54%选择否定选项;在“你对于传统孝文化怎样评价”的问题上,18%的大学生选择“仅仅是古代的文化”,13%的大学生选择“在新时代已经不太适用”。

大学生群体对于孝文化的文化内涵认知不清晰,对于孝文化的具体实践不主动,对于孝文化的文化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消极,存在着认知困境、实践困境与传承困境,亟需加以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在这些方面,新媒体恰恰具有宣传教育的传播优势。

二、新媒体传播孝文化的优势

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拥有量最大、普及率最高、使用率最频繁的群体,是对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思想影响最深入的传播媒介,能够有效地破解孝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困境、实践困境与传承困境。

(一)深化孝文化认知

对于文化的深入认知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教育,而且要求这种宣传教育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由于新媒体(网络、智能手机、“三网合一”的媒介融合传播平台等)集成了文字语言、图像视频、短信通话等传统媒体的多种功能(例如传统书籍只能具备文字功能、收音机只能具备言语功能),具有视觉、听觉等多种生理感受的综合刺激效果;并且由于新媒体具有传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的特点,因此新媒体的生动丰富性在孝文化的传播中愈来愈占据主要地位。通过新媒体的丰富生动与大信息量的传播,孝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会极大提高孝文化传播的效果与效率。

(二)强化孝文化实践

孝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践行孝文化理念、付诸于实践中。新媒体具有虚拟性,但是同样具备虚实转化的空间与发展前途。在新媒体传播时,通过虚拟性大学生获得了孝文化的文化认知与文化内涵、文化理念,促使他们对于新媒体传播中的正能量信息和孝文化传统实践的案例进行反省与思考,深入学习我国孝文化经典论述(如我国儒家典籍和历史有关案例论述)与深度理解我国孝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形成较为深厚的孝文化素养;同时通过新媒体的虚实转化优势,在生活中践行孝文化,首先针对自己的父母和长辈的孝文化实践,并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在社会中形成人人敬老、护老、助老的良好文化氛围。这种虚拟与现实的传播的结合,对于孝文化的弘扬和建设具有很大的强化作用。

(三)促进孝文化传承

毋庸讳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精华与糟粕之分,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对于我国传统孝文化我们也要辩证地去认知、实践,更重要的是在新的社会语境中、在新媒体的传播新模式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孝文化在新时代、新传播中实现新发展、发展新受众。这需要我们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新方式、新手段,拓展传播新途径,扩大传播新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孝文化传播中,这一点尤为重要,从传播方式来说,新媒体具备互动性,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相反馈与相互促进;从传播途径来说,新媒体具有广泛性,能够实现多路径的综合性和全覆盖传播;从传播群体来说,新媒体具备大众性以及分众性相结合的特点,能够实现全体性与分众针对性的优势。这些特点对于孝文化的高效传播、广泛传播具有促进作用。

三、新媒体传播孝文化的措施

(一)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丰富生动性优势深化认知

首先要做到孝文化传播内容的丰富完善,扩大孝文化传播的信息量。曾经讲到“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我们要利用古代有关典籍、案例资料进行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转化,把古代书籍文字、图像雕塑、历史传说等珍贵的历史文献以及实物进行数字化转换和保存,进行数字化内容的传播,对于新媒体传播来说,“数字化使其成为可能”[2],数字化是新媒体独特的信息存贮技术和传播平台的支撑;其次,要实现孝文化传播载体的媒介融合。传统媒体各具优势,即使在新媒体广泛普及和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也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存在的价值,指出:“大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1],整合各种媒体的优势,如“三网合一”等媒介载体的充分融合,使得孝文化信息的丰富性与表现形式获得更大发展与更大拓宽。这些传播信息与传播载体各有优势,但是只要通过媒介融合、综合利用,就能够使得孝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方方面面,使得孝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潜移默化,取得孝文化传播的强效果。

(二)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虚实转化性优势强化实践

使孝文化从古代书籍资料中走出来,走到线上仅仅是孝文化传播的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使得大学生经过选择、利用、吸收与实践,走进现实生活,新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人际交流的时尚手段,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3]。新媒体可以首先充分利用开辟孝文化网络课堂,同时积极开展孝文化社会实践。例如微信圈中关于孝文化实践的心得与实践活动经验的交流,以及通过新媒体实践中的宣传、跟进报道、采访记录、辑整理与宣传,都可以吸收大量大学生参与和互动,使得大学生能够感到新媒体在孝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参与感、成就感,使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者”[4],在这种虚拟与现实的互动中身受孝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同时,在自己的生活中,利用新媒体主动学习孝文化、与父母长辈进行文化思想的交流,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宣传理念,也会使得大学生在选择接触中领会孝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践行与弘扬。

(三)利用新媒体传播的拓展创新性优势促进传承

文化传承是孝文化传播的目的所在,因此首先开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在传播学意义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是孝文化在大学生传播中的三种主要途径,我们既要综合这三种路径,也要对于三种路径分别赋予传播和传承的意义和任务,使得大学生个人、学生群体、高校组织、大众传媒之间构成立体网络式的“传播合力”机制;其次要拓展文化传承的新群体,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体使用与接收宣传的重点人群,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思想与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我们既要针对不同接受特点、不同心理性格、不同文化背景,采取分众化的传播方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时也要基于统摄多元化思想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强化宣传教育,涉及到孝文化方方面面进行“友善”理念的尊敬老人的品德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是大学生在孝文化传承中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法则。

孝文化应该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基本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认知学习孝文化、传承孝文化、践行孝文化,而这是孝文化传播中新媒体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荷)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7

关键词:古城保护;文化遗产;平遥

Abstract: With the protection of Pingyao Ancient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should respect science, follow natural law,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continuously make innovations and explore various reasonable utilization methods on the premises of earnestly 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so as to bring new blood and energy to the ancient city with a history of one thousand years and blaze a trail characterizing of benign circulation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ancient city protection;cultural heritage;Pingyao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6-45(4)

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县城的原型,也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内陆小城从默默无闻到盛誉斐然,命运沉浮多舛,经历了困惑、迷茫、柳暗花明和繁荣似锦的巨大变化,也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回顾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尊重科学,顺应规律,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思路,在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合理利用方式,才能为千年古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这样。

一、保护与发展失衡曾使平遥古城陷入困境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晋中盆地,自古以来人多地少,土地瘠薄。因地处东、西、南、北交通要冲,历史上曾是北京与长安两大古都之间的中部都邑,所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平遥古城形成商品集散市场,久盛不衰。明清时期晋商之旅崛起,更让平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重镇,一度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

平遥古城由鼎盛转向衰落起始于清代末年。清末以来将近一百年时间,先是平遥金融票号受外国资本的冲击,接着同蒲铁路建成通车进而削弱了平遥原有的交通优势,导致经济衰微,开始走下坡路。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平遥不在国家计划重点发展工业的城市之列,它的经济仍以农业生产为主,仅有少量工业。同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计划经济体制弱化了平遥古城商品集散和强势贸易的职能,致使市场萎缩,工业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即使在古城以内也还居住着大量农户,饲养着各类牲畜家禽,就像农村集镇式的聚落一般。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平遥在产业发展、生产经营、交通运输、文化教育以及居住生活需求和消费观念等方面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现代化、复杂化的趋向。这一阶段虽然平遥已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规划,但是一方面保护资金杯水车薪,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认识能力所限,人们往往把古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截然对立起来,要么认为古城保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主张对古城拆迁改造,引进资金和项目,加快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么担心经济社会发展会给古城带来破坏,反对在古城引进资金开发建设。于是在长期困惑和迷茫中,导致平遥古城陷入了保护与发展两难的境地。结果古城文物和大量历史建筑不断毁坏,街巷污水横流,环境脏乱不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活力,整座古城很不景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的1994年,平遥县财政收入仅4444万元,而财政支出则达5002万元,显示吃饭财政入不敷出。其中旅游门票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只有18万元。面对这种窘迫状况,单从技术层面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规划提出的保护措施,对于遏制平遥古城损毁和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矛盾,显得苍白无力和束手无策。

二、保护与发展并举引领平遥走出新路

1992年末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我们开始认真分析平遥古城保护现状,反思历史经验和教训,终于意识到平遥古城深陷困境的根本症结是人们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认识的缺失,人为地把历史名城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导致历史文化名城陷入了两难之地。因此必须改变僵化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思路,才能柳暗花明,为这座古城注入新的活力。于是我写了《对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考》一文,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应走“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路子,很快得到了国务院和省、部领导的重视。随后山西省建设厅会同省文物局、平遥县委、县政府,对这一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按照新的理念和思路制定了《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从而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上焕发了生机。在《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举获得成功。如今平遥、丽江、苏州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路是完全行之有效的。平遥古城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护成功的范例。

根据《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确定的“全面保护、突出重点、抢救第一、综合整治”的原则以及“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平遥古城东、南、西三个新区已经初步建成,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职能陆续从古城内疏解出来。在县委、县政府机关带领下,已有85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迁出古城,直接拉动了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使常住在古城内的5.5万人减少到约3.5万人,降低了人口密度,减轻了对古城的压力和环境污染。同时重点维修了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全面整治了历史街区,恢复了传统历史风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平遥县还利用古城文化遗产新辟了中国票号博物馆、中国古代吏治博物馆、平遥推光漆器艺术馆、明清家具展示馆和镖局、书画社等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展销中心,商家酒肆和民俗宾馆数不胜数,再现了古城昔日繁华。新思路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为古城居民和农户进城发展旅游服务业提供了各种就业门路。目前从事旅游事业的人数已多达6万多人。

平遥古城已经成为晋商文化旅游的中心城市。申遗成功短暂10年,旅游景点已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几十个,共接待游客836万人,门票收入4.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其中2008年游客数量最多,突破了110万人,不含民营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为8500万元,相当于申报世界遗产前的472倍。平遥县财政收入也增长到77937万元,比申遗前的1994年提高了16.54倍,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得到实惠的古城居民也都自发地修缮、保护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看好平遥发展势头的外来投资者争先恐后,纷至沓来。同样是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创新思路前后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

三、古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

平遥古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体现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它所遵循的“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路,基于客观地认识保护与发展是历史文化名城普遍存在的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固有矛盾,相辅相成,不应偏失。实际上,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既要传承历史文脉,也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1.坚持以动态观促进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属性不但包括历史遗产的真实性,而且具有历史文脉的传承性和存续方式的动态性。任何一座历史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时空过程,都需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逐步丰富和雕琢。年代越悠久,文化遗产越丰厚。城市既然是文化的载体,它所遗存和传承的必然会是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而不是定格在某一个历史的瞬间。同时每一座历史城市又是一个社会生活空间和一个动态环境。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而在现存建筑遗产中既有北汉天会年间的镇国寺、金代的文庙大成殿、元代的清虚观、明代的城墙和双林寺,也有重修于清代的城隍庙、市楼和大量民居。就在传统的明清商业街上,还建有民国初期的民居建筑。可见历史文化名城和同样列为珍贵文物的馆藏器物在存续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区别。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是为了静止地守住历史遗产,而是要延续和传承它的历史文脉。只有不断为它注入生机和活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遗产保护,促进遗产永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终极目标。

2.辨证认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传承的同一性

历史文化虽然与现代文明存在着很大差异,表现为截然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排除文化的相融性,尤其对于同一民族的文化,在现代思想理念、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社会价值、艺术鉴赏、技术传承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必然融合着优秀历史文化的精髓。这种同一性的遗传基因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之根。它完全可以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动态过程中,使现代城市发展体现出历史文化的特色和风韵。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生命力能够得到延续的根本所在,也是能够使保护与发展兼得并举成为现实的关键。平遥票号诞生在清道光年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营发展,虽说现在已经变成历史,可是它所创造的股份制管理、两权分离模式至今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还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历史街区那种宜人的尺度、四合院营造的恬静环境与中和之美,对于我们今天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以及现代审美意义,仍然一脉相承。正是由于对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传承之间存在着的同一性、相融性和延续性的认识,我们才能采取辨证的态度,为保护平遥古城创新了一条新路。

3.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与发展之间如同皮和毛的关系。皮是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平遥古城之所以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因为它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真实、保存完整。如果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失去了真实性,名城的珍贵价值也将不复存在,名城魅力就会消失。可见平遥古城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能否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切实有效保护。1997年12月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为了使它的保护与发展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相适应,按照《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的框架,促成了地方性法规《平遥古城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接着平遥县政府修编了《平遥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平遥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和柳根街新区规划。这些法规与规划进一步体现了保护与发展“全面协调、并举兼得”的理念和思路,对于有机疏解古城职能,合理组织古城道路交通,降低古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划定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对重点文物、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整体风貌以及古城内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和建筑高度、体量、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风貌等,分别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4.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遗产利用方面

《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尊重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代,创造未来。在解决保护与发展的固有矛盾时注重其协调性,避免冲突,寻找合理方法,使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经过对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入发掘和对现实经济社会需要的研究,发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结合点在于遗产利用。向生物界用进废退的规律一样,必须想方设法为那些不再用作原来用途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寻找合适用途,赋予新的功能,使新用途和新功能既可以体现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其文脉,又可以直接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为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注入活力和生机。在历史文化遗产中,有些只能观瞻,不便实用;有些虽能实用,但使用的方式有所不同;有些只可体验感受,有些仅有纪念意义。十年来通过逐步研究和探索,在平遥古城遗产利用方面大体采用了四种途径,表现为不同方式。

一是观瞻方式,主要适于镇国寺、双林寺、文庙大成殿、清虚观、日升昌票号、县衙署等文物建筑,完全按照原貌修缮保护,供游客观瞻鉴赏和考察研究,展示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

二是实用方式,主要适于可以直接使用的传统民居等历史建筑,按照对它们更新利用的功能需要,可以分成延续原功能、贴近原功能、更新原功能三类利用途径,如永隆号推光漆器艺术馆、明清家具展示馆等。

三是体验方式,主要利用传统民居开设民俗宾馆、客栈、酒肆、茶社,使人从中领略传统起居生活形态的感受。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8

关键词:传承,创新,城市雕塑,创作途径

 

0.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雕塑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其优秀的雕塑作品对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树立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城市欣赏雕塑,怀念历史,感受当代,展望未来,已经成了一些城市群众生活的重要内容;雕塑也体现着各自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平庸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占据了城市空间,运用现代的金属材质,配有现代光电设备,但 效果则相反,群众为之一片否定声。城市雕塑具有公共性质,其作品只能为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否则就会带来相应的损害。

艺术都是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的,雕塑艺术也不例外。回顾雕塑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从考古的实物中看到,不同时代作品的相似之处,便是传承;因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的不同之处,便是创新。雕塑艺术沿着传承和创新的创作途径走到了今天,还要走向明天,因为这是一条科学的、规律性的正确途径。那么,当代城市为什么会有平庸的雕塑作品出现呢?这是当代城市雕塑创作中的焦点问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通过考古实物,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实在而普遍的现象,就是雕塑作品都具有形、意为内含的艺术美,都具有其欣赏性的使用价值。如与封建皇帝相关的龙形雕塑,其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意志、情感在于使天下百姓意识皇权的神圣、至尊,威严不可冒犯。历史上的雕塑作品承载着历史发展的时空、内容、情感,是历史的载体,其丰富性不容一一举例,但不表达思想情感,没有艺术性使用价值的雕塑作品是不存在的。将考古现象同当代城市雕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相比较,产生平庸、无用的城市雕塑的原因在于创作脱离了城市的实际需要,创作的作品起不到城市雕塑应有的作用。

城市不需要的雕塑作品,在浪费相应的公共资源,影响城市形象,影响群众的视觉以及心理感受。从雕塑发展历史,当代城市雕塑创作中的现状以及城市雕塑作品是否有社会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的角度看,城市雕塑创作只有在传承、创新中符合城市持续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信息交流以及城市雕塑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城市的时念、精神、思想、情感,才能避免平庸之作,创作出具有城市雕塑特殊使用价值的优秀作品。

1.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

城市发展需要雕塑,雕塑在城市发展中得到了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科技论文,传承。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变化、地理形状复杂,城市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风雨的洗礼中,形成各自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建筑及其布局。城市整体形象雕塑或是散落在城中的局部雕塑,都应该是具有城市个性特征的精神、理念、思想、情感、意志及生活的体现,并从这些方面推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广州的五羊雕塑,在意识领域永远引领城市稻谷丰登、丰衣足食。深圳的拓荒牛雕塑,表现了城市发展的时代精神和奋斗理念、信念,是深圳建设奇迹的精神体现。这种城市发展的建设精神信念,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现在是,将来也是,因为理想社会是富有活力的,没有活力就无法发展。朝鲜平壤市的千里马雕塑,不只引领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国家、民族在向前发展。可见,好的城市雕塑应具有推动城市发展的永恒性特点。科技论文,传承。

2.城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城市群众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发展的动力,也是享受城市物质、文化生活的主体。科技论文,传承。城市雕塑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以及思想、意志、情感,让群众在欣赏城市雕塑的过程中精神愉悦,受到教育,受到精神鼓舞,使城市群众在发展城市的生活、工作中,为城市的整体建设贡献力量。城市的综合发展,不仅使群众有了精神愉悦的生活环境,同时提高了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陕西咸阳中华广场中的秦始皇雕像,西安的“丝绸群雕”等,让群众感受到民族历史的悠久,民族文化的深远以及现代雕塑的精湛技术。西安大雁塔景区的关中群众生活群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反映了八百里秦川的群众生活特点(如图1),外地旅游者无不为之完美、风趣而惊奇,喜悦;本地群众则为自己生活中的情景以雕塑形式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富有情趣而喜悦。这种反映生活情趣的雕塑带给人以喜悦、幸福感,同时从雕塑的角度对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以新材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现代精神,展望未来的雕塑作品。这类作品给群众以现代科技、时代精神同雕塑艺术结合的思想感受,同时启迪人们奔向未来的意志。城市要繁荣、要发展,群众享受文化艺术的同时,在思想方面也需要有所启示,以便在精神方面同城市的进步保持一致。

图1大雁塔广场《母子挑水》雕像

The statue named 《the mother and the son carrying the water together》of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Square

3. 城市文化艺术信息交流的需要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使城市的文化艺术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城市需要文化艺术信息交流,文化艺术信息交流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精神、物质文明建设,推动城市的发展。雕塑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及信息传递功能,在城市文化艺术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一原因,雕塑成了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城市发展中才出现了雕塑创作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城市雕塑的信息交流中,首先是雕塑本身主题、题材、思想、情感的传递;其次是雕塑标志性特征的相关信息传递,即通过雕塑而涉及到城市相关的历史、人文、自然、社会信息。再次是在城市社会的各种活动中,雕塑信息所产生的功能性效应。生活中,雷锋雕像会给人以“做好事不留名”的温馨感,使人在语言、行动方面表现出助人为乐的精神。科技论文,传承。还有前面提到的五羊雕塑、拓荒牛雕塑(如图2),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塑以及国外城市的自由女神、千里马、海的女儿等,都在传递着城市以及国家、民族的相关信息。

图2深圳“拓荒牛”雕塑

The statuenamed《the bull》of Shenzhen city

4.城市雕塑自身发展的需要

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功能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并将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发展。当代城市雕塑正是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促进城市建设中得到发展的。这说明雕塑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同时说明城市雕塑的产生、发展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艺术根源。城市雕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产生的必要性是由各种社会条件决定的,从这个角度讲,城市雕塑创作本身就具有目的性,任务性及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因此,城市雕塑本身也需要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发展。社会、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殊性因素决定了城市雕塑文化艺术的特点。当前是一个知识、科技、艺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众多的艺术流派、创作风格,使艺术创作领域呈现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现状。科技论文,传承。科技论文,传承。城市雕塑因各城市的创作因素不同,而呈现出整体性的主题、题材广泛,思想情感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的景象。现代高科技手段,新材质的运用,对城市雕塑作品的文化艺术效果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雕塑与城市景观紧密结合,对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物质、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总之,现代城市雕塑表现的思想性、艺术性、科技性、前瞻性水准在不断提高,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城市雕塑发展的现状、趋向性,使城市雕塑不断向更高水准发展,城市雕塑在创作中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无疑是创作优秀城市雕塑作品的重要因素。

结语

城市雕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代城市雕塑创作根据城市发展,群众生活,信息交流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途径,进行有效的传承、创新,就能创作出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为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抚顺市雷锋雕塑——雷锋公园雕塑http://tieba.baidu.com/f?kz=291109110

[2]秦岁明,王荣,郭霖蓉──现代户外广告设计创意的多维化途径[EBOL]包装工程,2010,7 http://www.baidu.com/s?wd=http%3A%2F%2Fwww.p-pack.cn%2Flunwen%2FBZGC201014-26.html[3]深圳市《拓荒牛》雕塑http://hi.baidu.com/%B4%B4%D4%EC%BF%EC%C0%D6%D3%EB%C4%FA%CD%AC%D4%DA/blog/item/6398e9036c60f282d43f7cf1.html

[4]李勇.世界雕塑史话[J].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12

[5]汝信.中国雕塑艺术史[J].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0,11;333,334

[6]胥建国.精神与情感——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J].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

[7]范海鹏.留住你,永恒的时空——诉说三维雕塑世界[J].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

[8]王少军.认识雕塑[J].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

[9]王其钧.中国古代雕塑精品读解[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4

[10]许正龙.雕塑构造[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

[11]蔺宝钢,陈雪华.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

[12]美国自由女神雕像http://baike.baidu.com/view/7678.htm

[13]朝鲜千里马纪念碑http://baike.baidu.com/view/987363.htm

[14]丹麦海的女儿http://baike.baidu.com/view/6431.html?tp=0_01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9

【关键词】古建筑;现代建筑;途径

前言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取古建筑的精髓是我国建筑领域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材料应用的日新月异,设计者有责任科学地将先辈经千百年锤炼的建筑文化精髓——中国古建筑艺术与现代结构技术、工艺、材料相结合,使建筑业得到更广阔地发展。

1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现状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国内建筑市场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首先传统的中国居住建筑,无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与现代住宅的功能要求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比较大的矛盾。其次,其结构形式又是以木结构为主,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都有先天不足。另外,北方的四合院需要相当的占地面积,南方的天井围合院落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因此,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既不能照搬,也不容易借鉴。这些还只是客观因素。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富人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如对中国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那样强烈的自信心。从中国各地城市建设情况看,在新建筑的设计中缺乏考虑民俗和地方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复制品。长期下去,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有丧失的危险。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到旅游景点上去了解中国经典的建筑文化的碎片了。城市建设现在基本上错走了一条全盘西化,千城一面的路子,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来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沉重打击。现代建筑除了全盘套用西方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的同时,也存在着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刻意的原版抄袭古建筑。特别是在一些景区或者城市的公共地带,我们都可以见到很多仿古的建筑体。这并不是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发扬与运用,而是误解了何为传统建筑风格,何为地方特色。

2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意义

中国古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在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媒介中,古建筑的发展有着其生命的印记,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观的物化,了解建筑的内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的审美和思想、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是一种精神特质的体现和升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可以体现一种精神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融合和整合。我们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理解、提炼并有机地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建筑既简洁明朗、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又具有真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为原则,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和简化,并得到提高和升华,创造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中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设计理念。

3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途径

3.1将环境、建筑、文化相融合建造“城市特色树”

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机”,很“辩证”。说到底,是环境决定文化,但环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决定文化。相对于文化而言,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和母体,已建成的建筑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化的主体;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的结合,能让建筑更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环境、建筑、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特色树”,即“环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两者的营养吸收与供给,“建筑之枝叶”才能繁茂,“城市树”才会有茁壮的活力和由茁壮焕发出来的魅力。可见,环境的美来之于建筑的美,建筑的魂取之于文化的魂。

3.2将古建筑元素的内涵融于现代建筑中

在现代建筑设计时,应该有机地吸收中国古代建筑中对“天时、地利、人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应用,将环境与物质技术处理与运用,完美的统一起来。现代建筑中的传统元素的应用并非单纯的仿古,而是应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通过建筑中的传统元素表达出来。对待建筑传统,我们不能局限于形式层面,不应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继承,而应延展中国建筑优秀文化传统,将重点放在深层内涵的精神继承。

3.3将古建筑元素灵活的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清晰地表达建筑的所指,体现建筑造型的传统意味。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中,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来部分的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如传统建筑的屋顶、檐部、柱头、窗套和等部分,并严格的遵守传统的做法和比例。这是中国建筑师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最先选择采用的手法之一。可以把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后应用到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窗口、入口和楼梯间等处,并真实的反映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种手法抽象而现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理应继承和发扬传统,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复制传统。一方面,我们要从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中汲取养分,吸收精华,与当代建筑和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更好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传统是发展的、逐渐演进的,并在不断的制作当中。我们继承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正是在创造和丰富传统,努力建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3.4合理创新,增强意识

也就是说要合理创新并加强保护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意识。我们在传承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要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够更好的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我们也要树立起保护传统建筑风格的意识,在这样一种意识下,才有可能在现代建筑之中合理的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更好的体现出地方文化与地方特色。

3.5将有形空间进行拓展对无形空间进行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