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技术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4-03-26 14:41:54

农业技术研究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1

1.1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基层推广体系待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法律上也规定推广经费由政府财政划拨,问题在于目前农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如其他行业,以至于许多地方对农业还不够重视,投入到基层乡镇农业部门经费少,人员工资较低,造成基层农业推广体系还不完善。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卸包袱”,将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推向市场,有的甚至将服务部门拍卖,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或抽调去拆迁、招商,已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虽然一些农技部门经营农资,少数农技人员开展有偿的指导咨询服务,但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够满足生产上对科技的需要。

1.2农业种植效益低、规模小

(1)农产品价格低,引起农业种植比较效益低。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小面积上很难看到明显效益。对农民而言,只有当一项科技成果能为其家庭创造高的效益时,才会主动采纳应用。在种植效益不明显的情况下,农户对农业科技的应用表现热情不高,影响到科技采用率。

(2)当前各地农业生产还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同时也不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农业技术。如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等。

1.3农业成果与生产需求不对应

技术推广针对性不强,导致技术与产业割裂。农民需要的是效益好、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技术。一些科研单位往往缺乏市场调研,不知道农民在想什么,研究的成果同生产需求相互不对应,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有效地推广。如对水稻高产研究,农民不仅仅需要高产,而且需要优质,需要通过优质来创造好的效益[3]。

1.4基层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基层推广队伍不稳定,知识机构老化,素质相对下降。

(1)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优秀专业人员少,大多是转岗来的非专业人员。

(2)大多数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

(3)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主要从事粮食作物栽培、育种和管理的技术推广工作,而从事园艺、蔬菜等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推广人员少,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多样化发展的要求[4]。

1.5农民文化底子薄,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科研成果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它。目前,大多数有文化的农村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现从事农业生产大都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和妇女,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由于文化底子薄,经济基础差,存在着科技意识不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2对策建议

2.1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等同其他行业一样重视农业,加大对推广经费的投入,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完善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建立新型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为主导,企业和农民组织广泛参与,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按照经营性职能与公益性职能相分离的原则,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把乡镇农技站重新收归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把农技人员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从单纯经营中解脱出来,使其能够安心地从事技术工作。并对这部分承担公益性职能的人员,财政要保证他们的工资和正常推广事业经费[5]。

2.2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1)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针对农户经营规模偏小的实际,在农户自愿的条件下,采取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有序的流转,使地块相对连片集中到种植大户手中,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规模产生的效益,刺激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应用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如马鞍镇现已有水稻种植大户20个,面积都在15hm2以上。通过水稻适度规模方式经营,水稻种植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水稻机插秧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和病虫综防技术等已得到种植大户的广泛应用。

(2)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规模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实施如竹镇、马集和冶山等镇万倾良田项目,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农业技术。如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等。

2.3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激发农民应用新技术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激发农民应用新技术。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积极申报高效农业项目,以项目促进保护地设施栽培,引导农民自觉应用新技术。支持农民无息贷款资金,增加农民经济实力,提高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认真做好当前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项目,促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和机插秧技术推广。在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项目实施的5年来,六合区的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机械化耕作、收割已达100%,设施农业已占全区农业种植面积40%以上。

2.4科研与生产联结,促进技术有效推广

科研单位要加强市场调研,研究的成果要同生产需求相对应,让成果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有效地推广。根据农民想什么、农民的需要,研究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技术。如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农民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式来管理施肥,实用可操作性好,深受群众欢迎。另外,科研与生产部门紧密联结,根据市场机制的要求,利用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业科研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户的互利合作制度,逐步形成生产服务指导联合体,有效调动农民接纳农业科技的主动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效益。如马鞍镇勤丰蔬菜合作社,与农业科研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民结成互惠互利的生产联合体,有效地促进农民自愿应用无公害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加快该镇蔬菜产业发展,提高了蔬菜种植效益[5]。

2.5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推广效率

要持续不断、有计划地对在职的推广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也应出台相关“英才计划”政策,吸引各类农业院校农业人才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不断充实推广队伍。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技术方面的多向性,在培养大宗作物的技术推广人才的同时,也要培养能够掌握运用非大宗作物技术的农技复合人才,如蔬菜、园艺类和农产品加工等人才。不仅要懂得粮食作物的技术推广,同时也要掌握该地区特色农业的技术推广。如马鞍镇的现代特色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在重视稻、麦、油生产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掌握蔬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2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也就是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动机械、化肥和农药等,以获得农业的高产。这种做法,实现了农业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对农业发展起着增长作用,解决现面临的“三农”问题,又能对生态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并朝着资源多功能分配和利用,循环式发展,多种产业共同受益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是个衡量尺度。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新型生态农业还需不断深入发展,遍及各个县市。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从当前的农业生产来看,新型生态农业已有所体现与发展。林下养殖酒是一个典型例子,将养殖业与林业种植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仅仅以林业为主或仅仅以养殖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形成了具有多种物质循环的关系和物质多级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副产品在林业中得到普遍利用,这使得养殖产业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又开发了林业生产。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向生态农业的调整力度,将能很有效的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农村劳动力外流,由于农村土地有限,收入少,使得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在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很普通。如果新型生态农业在各乡镇各村发展起来,不仅仅是现有的粮食种植为主,同时,蔬菜、花卉、烟叶、果树等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种植业与饲养业以及其他有利产业结合发展,使人民真正走上“小康”富裕之路。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3

关键词:农业技术;公共性;研发主体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技术的公共性是造成它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的原因。在政府的高程度的介入下,农业技术的公共性就越强。这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的内在规律。也可以说,想要考察农业技术研发活动主体地位,就要考察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公共性。简要的说,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公共性已经成为农业技术研发活动主体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因此,研究农业技术公共性的意义,以及其研发主体的细节变得十分重要。由于农业技术公共性及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深入其中透彻研究其意义是很好的方法。

1 农业技术公共性及其具体分类

1.1 专有性农业技术

专有性农业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有明确私人产权的农业技术。这在所有农业技术中占有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地位。专有性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新品种权、农业专利权、农产品商标权等,最重要的是包括着农业技术机密。这也是专有性农业技术的精髓。试想,没有农业技术机密的专有性农业技术,其“专有性”就存在着水分。专有性农业技术的具体内容也是应该进行深入了解的。植物新品种权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植物新品种权主要是养育种植者的保护措施与权力。在现有状态下,国际上普遍对植物新品种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在不同的国家领域,对此技术有着不同的保护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明文规定,植物新品种凡是经过人工培育具有新颖性和稳定性等特性的并符合条件的,都享有排他的专有权。此专有权主要体现在生产权、销售权、使用权等方面。国家也严格规定,凡是未经许可,以商业目的进行生产、销售的,全部要负完全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国家对其专有权的保护力度。品种所有人还享有许可他人生产的权利,并可以通过许可获得相关的经济收益。除了植物新品种权,专业性农业技术甚至还享有专利权和商标权。这样的做法可谓将专有性农业技术进行了严密的保护。但事实上,尽管国家对专有性农业技术进行了周到的保护,但由于农业产品的公共属性,这类产权或多或少还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专有性农业技术的公共性例子。笔者试举例说明专有性农业技术其中含有公共性的例子。在我国有关法规中,规定了植物新品种可以被用作公益性活动,例如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可以不经过品种权人员的许可,并有不向其支付使用费的权利。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审批机关还有着实施植物新品种强制许可的权利,但需付给品种权人合理的使用费。由此可见,即便是专有性农业技术,也存在着公共性的性质。

1.2 半公共性农业技术

从字面上解释,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就是指一些农业技术只能获取一半的产权。实际上,通常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只有一部分人共有其产权,但其产权却对其他人具有排他性。按照相关的专业叙述,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就是指一个群体所获得的共同利益,而生产成本、成员特点都具有排他的性质。可以说,半公共性农业技术与全公共性农业技术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范围的量化上。半公共性农业技术是指在有限范围内共同享有的农业技术,而公共性农业技术则在“范围”内的基础上进行了无限的扩大。

1.3 公共性农业技术

公共性农业技术也就是农业技术中最基本的级别,直接为农业技术的开发和进行商业活动的措施进行基础的技术知识提供。公共性农业技术的主要形式是以学术论文、著作为根本的农业著作权。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公共性农业技术虽然具有知识产权的特征,但这些技术知识不能直接进行商业化活动,因此不能申请专利。这就导致了其根本特性,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的使用该知识。公共性农业技术不能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它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也正因为如此,企业很少从事这类技术的研究。但是,公共性农业技术虽然没有很强的利润可图,但是其公益性是其他农业技术所不及的。

2 农业技术的研发主体

2.1 专有性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分析

专有性农业技术由于其几乎没有公共性,往往能够带来较大的效益。因此,企业就成为它合适的研发主体。特别是比较容易获得专利的领域。在我国专有性农业技术的现状下,大部分研发主体都是私人企业。

2.2 半公共性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分析

半公共性农业技术,是指有限范围内的共同享有的农业技术。由于其具备一定的公共性,因此,立足于现状,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应当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性机制。一些符合国家农业技术发展战略的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就更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也应该给予扶助。一些时而特殊地理位置的半农业共性技术在以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条件下,更能发挥其特殊优势。

2.3 农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主体分析

由于其并不具备有丝毫的排他性,因此,对于私人企业来讲,没有利润可图。因此,政府应该成为其研发主体,这不仅能填补企业研发投入的空白,还可以趋近专有性农业技术的创新,有利于农业技术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共性不同的农业技术中,研发主体也不尽相同。应该在立足于基本状况的情况下,找出适合其公共性的研发主体,这样农业技术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爱青.农业技术的公共性及其研发主体的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04).

[2] 李伟.简析云南省农业技术现状[J].科技与生活,2011(04).

[3] 杜艳艳.国内外设施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10(04).

[4] 张欣悦.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与发展前景[J].现代化农业,2006(08).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4

在农业技术教育方面,1949年10月,国家设立农业部,由其中的研究教育司负责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相关事项。到1955年,建立了27所部属高等农业院校,其中有研究室10个,发展成约有5460多名教师的农业教学队伍[1](P58)。在农业科研机构方面,国家首先在农业部下设林业部、农垦部、水产部等,并在各部下成立了林业科学研究所、水产科学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然后依据当时的行政划分,在7大行政区设立综合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即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华南和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最后在省、市、县设立适应地方农业特点的农技研究和试验机构,如镇江蚕业研究所、西安农具研究所、兴城棉作试验场、兰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等。到1957年,已经形成了6个大区研究所和169个省、地研究所(试验场、站)以及11个学科、专业所构成的较为完备的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技术的推广也十分重要,因为农业技术只有在实践中被充分地扩散,才能变成实际的生产力。萨克斯等人指出:非洲之所以长久贫困,技术扩散缓慢是一个重要原因[2]。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农村成为小农经济的大海,而这些小农基本都是教育水平很低、极为贫困的小农,政府明确认识到仅依靠小农无法完成农业技术的迅速推广,因此农业部通过不断制定相关政策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1952年农业部制定的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目标是:以县为单位,照顾经济区划,平均每666.67公顷设立一个综合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以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技术员为骨干”的技术推广网络。1953年全国农技推广站和农事试验性质的农场分别有232和2170个[1](P69)。1954年,农业部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进一步充实了如何改进农技推广工作的政策。1955年,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尽快建立深入乡村、靠近农民的基层推广组织,要迅速壮大推广队伍,技术先进的农民、农校毕业生等都可担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上述密集出台的系列措施大大加快了农村基层推广机构的建设,“全国到1954年底有55%的县和10%的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建站4549个,配备职工32740人,每6.67万公顷播种面积有17.24名农技推广人员;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1646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配有技术干部94219人,除边远山区外,基本做到了一区一站,每6.67万公顷播种面积有农技人员46.07人。”[1](P70)

二、建国初期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体系的运行特点

建国初期的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呈现出政府主导下的层级化运作与群众广泛参与这两个特点。

(一)政府主导下的层级化运作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经历了和合作化运动,各级政府在农业发展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政府的干预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由于国家在农村构建了广泛而有效的基层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到基层组织再到农户,自上而下存在着高效畅通的信息流。何朝银通过对石城县档案的研究发现,中央的政策和决议传达到农户的速度之快、时间之及时令人吃惊。他以《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为例加以说明,1955年11月9日全国人大通过该草案,1955年11月11日,签发了《国务院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通知》,而在同一天,石城县档案已有《委员会通知<55>石农第083号》:石城县人民委员会,接中华人民共和国<55>国秘云字第024号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通知[3]。如此高效的信息传递保证了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体系在政府主导下的高效运行。在农业技术的研究方面,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农业部等中央农业研究机构的领导下,省、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地方农业研究机构进行农业技术研究工作;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从中央的行政机构和农业研究机构,经过地方政府和地方农业研究机构,以及农村基层行政组织和经济组织,最后到达农业活动的从事者———农户,农业技术通过密集出台的政策和文件进行推广,体现出鲜明的层级化运作的特点。

(二)群众广泛参与农技革新和推广

中国共产党在以往革命战争时期,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放手发动群众,这一经验在建国后被推广到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建国初期农业技术推广也不例外,广泛发动群众来参与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下面以群众性选种、积肥运动来说明这一特点。

1.群众性选种运动

种子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建国初期是我国种子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虽从国外引进了水稻、小麦、棉花等一些作物品种,但是产量的提高主要是从改良现有的作物入手。1950年农业部召开农业技术会议,提出要“总结群众选种经验”,发动家家选种,户户留种。1951年农业部提出的五年良种普及计划强调“用由下而上的评选良种,由上而下的普及良种的方法,达到真正普及的目的。”[4]即发动广大群众进行选种和换种,开展群众性的品种改良运动。群众性选种运动是从普选和评选两个层面进行的。普选就是发动群众从他们种植作物的收获物中选出肥大的、无病的,作为好种子单独收割和贮存;评选就是各地以县为单位、以乡为基础评选地方优良品种,成立选种委员会,有组织有领导地从全县境内各种不同的品种中,由乡到县逐级评比,评选出好品种。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就地繁殖、就地推广;另一方面送省农场等研究机构进行试验,利用杂交改良等技术更换地方品种。群众性选种运动选出了一批优良品种,如普遍推广的碧玛一号小麦良种,在陕西关中等地,亩产可增加10-100斤,1953年全国种植面积300多万亩,1956年迅速扩大到5500多万亩[5]。系统选育的早籼稻品种陆财号和矮脚南特、徐州438等小麦良种也都得到大面积推广。

2.群众性积肥运动

增施肥料是提高地力的有效办法之一,上世纪50年代国家始终贯彻“农家肥料为主,商品肥料为辅”,领导各地开展群众性积肥运动,大大扩大了肥源和肥量。全国农业第一次工作会议要求老解放区在1950年要增施15%的肥料,新解放区也要增加。为此,国家采取了各种相关措施:要求农民“家家养猪,修圈积肥”;供销合作社及时向农民提供豆饼;进行各种肥料有效成分的测定,指导农民“要根据不同土壤和作物的需要来确定施肥的次数和数量”;大力推广绿肥的栽培;提出肥料工作要“就地取材,就地加工”[6]。1952年全国施肥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0%,1957年扩大到85%以上。一般每亩施肥量由1952年1500斤上下增加到2500斤左右,不少丰产地区超过万斤以上[7](P65)。在群众性积肥运动和劳动竞赛中,创造和总结了很多新的更有效的施肥方法和技术。如河南省偃师县韩俊昌,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创造出玉米“三攻”施肥法,即重施基肥攻苗,追施拔节肥攻杆,巧施孕穗肥攻穗,获得夏玉米每亩621公斤的高产纪录[8]。

三、建国初期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运行的效果分析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5

关键词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99-0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作为用水大户,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1]。该文阐述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节水农业进行展望。

1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传统的农业节水技术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是在传统节水技术上发展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使现代节水技术更纯熟。

1.1 生物节水技术

生物节水技术种类繁多,包括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节水抗旱作物及采用RDI调亏灌溉、ARDI分根区交替灌溉、PRD部分根干燥的以植物生理需水调控为基础的非充分灌溉技术等。这些节水技术既可明显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也可抗旱、杀虫防病,已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澳大利亚等推广应用,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应用。这些技术在大量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水分蒸腾时,并没有降低作物产量[2]。

1.2 农艺节水技术

农艺节水技术包括农田保水蓄水、合理节水耕作与栽培、适水种植、水肥耦合、抗旱作物品种选育、作物合理布局、培肥地力等技术,是利用耕作、覆盖措施和化学制剂进行调控,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3]。研究表明,采用合理耕作、水肥耦合、化学制剂调控等措施可节水30%。农艺节水技术具有保土保肥保温、调节田间小气候、灌水均匀、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等优点,可使作物增产20% 以上。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通过修建水库、池塘、水窖等水利工程,再结合深松深耕、以肥调水、合理控制作物群体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可确保作物的高产稳产,并保证作物的品质[3]。

1.3 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技术是结合了最新技术的一种节水技术,包括高分子技术、信息技术、现代高新科技等,以减少灌溉时出现的水量损失。工程节水技术就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和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创制出多功能、低能耗、智能化、环保化的节水灌溉系统,从而实现精量灌溉节水。为了减少农田输水系统水量损失,许多国家采用机械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管网化的灌溉输水系统,将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渠道防渗系统,研究出具有防渗、抗冻胀性能的复合衬砌的工程结构,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土壤固化剂和固化土复合材料,并利用工程技术对雨水、污水、咸水、大气水等非常规水的开发利用。

1.4 水管理节水技术

水管理节水技术就是利用3S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对作物进行水分监测与信息采集,对作物生长进行决策模拟,对农田信息实时采集,实现灌溉用水管理的现代化、高效化和自动化,满足对灌溉系统管理的灵活、精准和快捷的要求,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4]。利用水管理节水技术,在灌区采用多种水源进行灌溉,如利用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灌溉、咸水淡化灌溉、收集雨水灌溉等,合理利用和配置灌区的土壤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最大限度地利用灌区的一切水资源,既满足作物对水的要求,也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2 对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展望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是传统节水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渗透的特点,如涉及作物学、生物学、水利工程学、土壤学、材料学、遗传学、数学和化学等学科,利用水利、农艺、高分子材料、信息、计算机、化工、生物工程技术等多,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中,借助土壤水动力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理论、现代数学方法及计算模型等,通过对“土壤—植物—大气”中水分和养分转化过程的定量研究,制定符合农田情况的水肥调控机制,使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成为一门理论基础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严谨科学。

在今后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中,应对如作物高效用水与生理调控、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准灌溉、农田水肥调控与作物高效节水栽培等前沿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并继续重点研究如田间节水灌溉、灌溉系统监控与调配、农艺节水、新型节水材料与产品、水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等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关键技术,建立适合国情的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3 参考文献

[1]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EB/OL].(2012-12-15)[2013-07-08].http:///main/hhmh/zwgk/rdzz/4_37918/Default.shtml.

[2] 吴普特,冯浩,牛文全,等.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研发重点[J].中国工程科学,2007,9(2):12-18.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6

关键词: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一、引言

现代农业是农民获得并学会使用优良的新生产要素的结果。先进的农业技术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要素。就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而言,政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方式,通过选定的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达到持续稳定增加农产品数量的目标。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量已成熟的适用技术没有得到充分推广和应用。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主要职能是完成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任务,而非考虑农民是否需要这些技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笔者选择安徽省芜湖县就农技推广问题进行了1年多的实地调查。芜湖县古称鸠兹,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是传统的鱼米之乡。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本身的问题,芜湖县全额拨款单位的农技人员每年每人有约5 000元财政开口子费无法保证。在此背景下,全县镇级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约有1/3。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乡镇综合站只能眼睁睁看着“网破、线断、人散”,而“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的农民,也只能是望眼欲穿。

综观目前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自上而下的视角,多数是从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方面进行研究,而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从种田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在对草根访谈和调查基础上的研究寥寥可数。而且,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研究长期以来仿佛成了经济学的专门领域,就目前搜索到的文献而言,尚未发现社会学者和社会学视角专门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的。而事实上,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是非常需要社会学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要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视角,尤其要充分应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按照社会学家共同体(Sociologist Community)的研究范式进行调查和分析,因为农业技术的最终采用者和使用者都是种田农民。正是在这种研究范式下,笔者开始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访谈了大量的草根阶层——种田农民,了解他们对农业技术的实际需求,同时对县农委等推广农业技术部门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推广农业技术的一般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视角,分析目前农业技术的“需求—供给”关系。

二、种田农民的农技需求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需求”是“供给”的基本动力。如果种田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无甚需求,那么再好的供给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实际情况恰恰是,种田农民“求技如渴”,但往往又只能“望梅止渴”。

实地调查发现,如何科学施肥和科学治虫正是严重困扰种田农民的大问题。种田大户老王有77.8亩农田,2005年种植的单季稻仅防治病虫害农药成本就花费2万元,亩产只有200多公斤,亏本2万多元。2006年经过当地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只用了4 800多元的农药,每亩产量达到410公斤,增收2万多元。有农业技术指导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而没有农业技术指导的一年则是歉收的一年,前后就是4万元的差距。

如何科学施肥与如何科学治虫已经不是困扰某个或者某些地区农民的区域现象和特殊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全国现象和一般问题。仅以如何科学治虫为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诞生,并开始在全国农村推广,但是这项关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老技术推广了20多年还没有推广到位。关于种田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政府部门并非不知晓,农业技术也并非没有推广,其症结在于:如果政府花了大量力气所推广的农业技术不是种田农民所需求的,那么再多的投入恐怕也会“一无是处”。

三、农业技术的供给

一是请科研院校的农业专家来为种田农民讲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县科协领导认为,不少专家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把农业生产者当作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看待,所讲授的农业技术往往高深莫测,理论与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脱节。

5年前,在HLG的林业交易会上,我们请AH农学院的一个教授作苗木技术方面的报告。该教授主要讲了苗木的概念,苗木培养要与气候和土壤相适宜等问题。他讲的都是大的方向上的东西,但是自始自终没有讲到具体的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可能苗木承包大户需要一些,但是小规模的苗木生产者也许根本就不需要。(县科协何先生访谈)

二是赠送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光盘资料。县科协每年要举行“送科技下乡”活动2~3次,主要是送种子、农技资料等。近些年,还送电脑、农技光盘等,作为种田大户查询农业技术资料以及了解市场行情的工具。然而,所送的电脑多半成了村里的办公设施。并非村组织要“占为己有”,而是种田大户确实没法用,因为他们多数并不具备操作电脑以及运用电脑进而把握市场行情的操作能力。

三是由县农委、农机局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县农机局王局长说,局里一年到头都在忙。因为部门职能关系,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这些只能满足种田大户的某些需求,而不能对个体的农业经营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也就是说,这只能照顾到某一点或某些点,而无法覆盖到广大农业生产者这个面。

四是由县镇两级农技推广部门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全县有农技推广中心等14个技术服务机构,124个村也都有农技服务组织,但多数人员在编不在岗。另外,农技推广部门的“老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因为体制方面原因,大部分农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农业部门工作。1997年以后,该县县镇两级农技推广单位就没有补充新的农业院校学生。农业技术推广者知识老化,难以胜任当前的农技推广工作。

五、结论

农技“需求—供给”矛盾有着诸多层面原因,既有技术推广体制层面的原因,也有具体的微观层面原因,根源则在于没有把握目前种田农民的实际需求。

一是因为专家的理论性太强,种田农民无法直接运用他们所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科研专家的技术在理论上有很多的优点,或经由技术专家直接指导的试验田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往往缺乏在普通农田推广的具体经验,或缺乏在一个新的地区推广的经验。直接向农民推广这样的农业技术,往往会水土不服。

二是因为语言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障碍。我国农村方言庞杂,如果农业技术推广者不熟悉地方语言,就不可能与当地的种田农民建立沟通与对话的平台,技术推广因此可能会遭遇困境。

三是农技推广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行为从根本上造成了技术推广的障碍。现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情况非常普遍。据金羊网转载《人民日报》的报道称,某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一公司打着“送科技下乡”的旗号,联合向农民兜售化肥,将2元钱一袋的肥士特“988”卖到10元钱,并且大作不实宣传。L镇种田农民告诉笔者,虚借农技推广之名搞推销化肥与农药之实的情况并不鲜见。

县政协网有关数据显示,全县城乡适龄劳动者中小学、初中、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劳动力总数23.2%、69.63%和7.17%,外出就业比例很高(占62%)。而外出就业的是身强力壮的农村精英,文化水平相对要高。因此,种田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操作难度较高的农业技术难以掌握。在具体农技推广的时候,如果不对种田农民的实际特征加以重视,农技推广必然搁浅。因此,技术是否实用是推广能否富有成效的分水岭。

四、“需求—供给”矛盾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涉及相应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从农业技术是否被采用的角度而言,种田农民是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因为政府部门的农技推广效果以及科研单位的农技成果转化效果归根结底都要由种田农民的实际采用及操作来确认。

技术进步机制有政府主导型、市场诱导型和双轨协调型三种类型。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都是政府主导型。但政府主导型机制缺陷越来越大,一是容易造成技术产品的供求脱节,其表现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二是农业技术的研究者、采用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当前,应该重视市场诱导型技术进步机制,树立“种田农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安排什么样的供给”的理念,而不是“供给—需求”传统理念。同时,种田农民的实际技术需求以及实际操作效果应及时反馈给推广部门和科研单位。唯此,才能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7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熵值法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迅速[1]。我国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科技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2]。然而,仍有多种因素制约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受这些因素影响很大,故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2文献综述

2.1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

向仕容、罗华伟分析研究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在其运行机制中构建博弈矩阵[4]。李博等研究发现,推广主体不同,所运行的推广机制也会有所不同[5]。周娟指出,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更适合以最接近农村和农民的基层政府为主导,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整合、引导和支持作用,发挥农村社区的组织作用,发挥农民拥有地方性知识和实践的优势、作为主体的参与监督的作用,以及自我吸收和改进的积极性,实现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权利自主性[6]。2.2国外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经过梳理各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研究,发现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独具特色,历时200a多,主要采取的是“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7,8]。整体来说,西方的农业技术推广早已走向产业化模式和合作化模式的道路,其中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加工或销售,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当作是一项系统的农村教育工程[9]。

3指标体系构建

3.1指标构建原则

3.1.1针对性原则各区域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条件各不相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专业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构建指标体系时应符合针对性原则。3.1.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在构建时应采用数据获取方便、来源可靠的项作为指标,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操作性,同时要检验指标是否存在交叉重复,不能量化的因素也要尽可能的兼顾到[10]。3.1.3可比性原则农业技术推广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空间环境的差异性。为了区别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性,需要建立定量化评价指标[11]。

3.2指标设计

根据以上原则,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众多的农业推广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后,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4实证分析

4.1评价方法与步骤

为使论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更具专业性和合理性,采用以下方法把原始数据转换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正项型指标: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子对农业技术推广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见表1。设有m个评价项目,n个评价指标,xij是第i个评价项的第j个指标值(1≤i≤m1≤j≤n)。建立原始矩阵[15]:将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矩阵:为了使问卷可信有效,笔者在收集问卷数据后,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用科伦巴赫(Cronbach'sα)一致性系数来进行效度检验,根据α系数的检验标准可知,α值越高,表明问卷设计可靠性越大。问卷信度系数为0.777,大于0.7,各个维度的α系数也均大于0.7,说明研究数据总体与维度信度较好,基于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将得到具有可靠性的结果。效度分析中KMO值为0.738,表明数据亦具有较高效度[13]。使用熵值法对推广能力等总共4项进行权重计算,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推广能力、推广效果、推广满意度、推广创新度4项,其权重值分别是0.252、0.216、0.294、0.238。各项指标的权重都在0.250附近,分布比较均匀。综合得出,在重要性程度方面,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推广满意度、推广能力、推广创新度、推广效果。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各维度二级指标的权重值,综合得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表,见表4[15]。

4.2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根据绩效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结合平度市农技推广实际情况,得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评价得分汇总表,如表5所示。笔者认为平度市农业技术推广在推广能力、推广方式方面应重点关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保障情况、乡镇农机推广机构设施条件、技术推广信息化水平。

5改进建议

从国家层面来看,“三农”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平度市应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人才的契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平度基层工作;近年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已经逐渐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平度市应建立完善相应的推广机制。

6结论与展望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8

1.1理论模型及变量选择

1.1.1理论模型

从生产函数入手,可以定义技术创新函数为:Q=F(K,L,W)[2],但是在特别研究外资研发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前提下,技术创新函数可以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模型,定义出一个反映技术创新的函数,即技术创新产出模型为:Q=AKαLβWθ其中,Q表示技术创新产出;K表示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如研发费用的投入;L表示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如研发人员的投入;W表示影响技术创新的其它因素,如跨国农业公司在华的研发投入等;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α、β、θ分别表示各个变量的弹性系数。为了分析方便,将上述公式转化为对数形式为:Ln(Q)=C+αLn(K)+βLn(L)+θLn(W)+e其中,Ln(Q)为技术创新产出;Ln(K)为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Ln(L)为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Ln(W)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其它因素,C为对数方程的常数项,α、β、θ为截距项和回归系数,e为误差项。

1.1.2变量选择

衡量国家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新产品销售额”或“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新产品销售额”是表征产品创新的主要指标,专利申请量则是表征研发创新的首选目标。当我们选定农业经济作为分析对象时,上述两个指标中“新产品的销售额”是很难得到的,而农业专利申请量则容易获得,并且能够直接反映研发活动的结果,故在本文选定“农业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国家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而“农业发明专利”是最能反映农业研发活动的产出水平,所以选择“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来表征我国农业研发创新产出的指标。在“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人员投入”方面,分别选取“农业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与“农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来作为技术创新产出模型的自变量。而对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研发投入,可作为模型中的其它因素被引入到模型中。由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研发人员的数据没办法得到,故选取“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研发的指标,而且这两个指标分别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的途径来影响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因为没有跨国公司在我国农业领域的研发人员的数据,所以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通过“人才流动效应”的途径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造成的影响不能显示出来。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产生的溢出效应[3]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对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促进作用:①示范效应: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研发机构,可以使本国研发机构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科研管理技术和经验,并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东道国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②竞争效应: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研发投资给东道国带来很大的技术压力,进而促使本土企业或其它单位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③人才流动效应: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研发投资必定引起双方人才的流动,这些人员在跨国公司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到东道国的企业或科研单位,提高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所以本文中选择的变量只能表示“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但这并不影响分析的结果。

1.2计量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模型为:Ln(PGN)i=C+αLn(KGN)i+βLn(LGN)i+θLn(EGW)i+ρLn(PGW)i+ei其中:Ln(PGN)i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其指标选用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Ln(KGN)i为我国农业研发经费的投入水平;Ln(LGN)i为我国农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Ln(EGW)i为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入,这里选用的是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在内的三资企业)的研发投入;Ln(PGW)i为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α、β、θ、ρ分别为截距项和回归系数,C为对数方程的常数项,ei为误差项。

2数据来源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2.1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数据的处理说明如下:

(1)本论文中国内农业专利和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农业专利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根据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PatentClassi-fication,简称IPC)方法,对1991—2007年间我国公布的专利申请说明书中IPC分类号含有A01(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的全部专利进行检索得到的。

(2)我国农业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2002—2007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而1991—2001的数据是根据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中“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科技活动课题经费内部支出”的25%计算得到的,其中“科技活动课题经费内部支出”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对于我国农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由于1991—1993年的数据缺失,故这几年的数据是根据1994—2007年农业研发人员的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得到的。

(4)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在这两个年鉴中,我国农业总的研发投入是可以按经费来源划分出来的,所以用我国农业总的研发投入减去我国国内的农业研发经费投入,便得到了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入数据。

(5)各项数据按照统计口径,已作了调整处理。

2.2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对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首先要对数据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一步考察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对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验证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对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何种方向和何种程度的影响。我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多次修订了知识产权的各种法律法规,尤其是专利法的修订,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专利申请量急剧增长,这就吸引了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和增加了专利申请量。利用eviews6.0做出来的散点图。从图1可以看出,1991—2007年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资之间,存在着变化趋势的高度一致性,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这种相关关系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究竟是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引起了跨国农业公司的在中国的研发投资,还是跨国农业公司的研发投资的增长,引起了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抑或两者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因果关系?对这些问题需作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下面我们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两者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并提出两个原假设:H01: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EGW不是引起国内农业发明申请量PGN变化的Granger原因;H02:国内农业发明申请量PGN不是引起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EGW变化的Granger原因。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方法(注:已对EGW、PGN进行了单位根平稳性的修正,这里的两个变量已不存在单位根;我们选取的滞后长度为3),通过eviews6.0得出以下的检验结果。由于R2=0.999268,且F=4097.140>F0.05(4,12)=3.26,故可认为方程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在总体上呈现着显著关系,而且各个解释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所以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也是显著的。为了检验建立的模型参数的稳定性,这里采取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利用eviews6.0对方程进行邹氏(Chow)稳定性检验,将时间序列以1999年为分割点,分为1991—1999年和1999—2007年两个时期进行检验。F统计量对应的P值(0.2168>0.05),可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由此可知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PGN和KGN、LGN、EGW、PGW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产出函数模型)Ln(PGN)i=C+αLn(KGN)i+βLn(LGN)i+θLn(EGW)i+ρLn(PGW)i+ei,在不同时期(1991—1999年和1999—2007年)没有什么不同,即认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模型结构是稳定的。,对于假设1,F=2.54146,其相应的概率为0.17>显著性水平0.05,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并不是影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原因。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有依靠自主创新的能力,其国外在东道国的技术开发并不是影响东道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对于假设2,F=13.3779,其相应的概率为0.008<0.05,所以接受原假设,说明我国的农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是引起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研发投资的原因,这与上述的分析一致。也就是说,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以及我国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越来越好,是吸引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的原因。以上分析说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并不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但这并不代表外资的投入对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没有影响。下面利用回归的方法,定量说明跨国农业公司的研发投入,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3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3.1计量模型检验

基于上述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方程进行异方差以及序列相关性的修正。

3.2检验结果分析

(1)从以上的计量方程,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农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主要贡献因素是农业研发人员,而研发经费对农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其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在3.74左右。从这一点来看,研发经费成为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主要瓶颈,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对农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少,而且没有有效地利用,这与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2004年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04年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发达国家为200%,发展中国家为50%,世界平均水平为100%,而中国仅为25%,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15%,仅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半,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而中国又是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发展农业的国家,其政府投资的农业科技经费才为农业生产总值的25%,这是有悖常理的。

(2)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对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在上述方程中,外资研发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64,在这里,可以认为外资的研发经费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一种“示范效应”,也就是说“示范效应”的弹性系数是0.64。这说明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会给我国的技术创新产出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跨国农业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可能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通过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我国更多的创新产出,促进新产品销售额的增加,农业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增加等。二是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农业专利申请量代表着一种“竞争效应”,这种“竞争效应”对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产出起到了一种负面的影响。从上述回归方程可以看到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农业专利申请量PGW,不仅它的回归系数是负的,而且它的弹性系数也是负的,所以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专利申请量给我国农业产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由于跨国农业公司的技术一般都很先进,它们的产品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最终会把我国的农业产品排挤出农业市场。享有“蔬菜之乡”美誉的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基地,现在80%以上的蔬菜种子被国外的跨国种业公司所垄断,仅瑞士的先正达就掌握着山东寿光50%的蔬菜种子贸易,所以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专利申请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一把无形的利剑,一不小心就会使我国的农业市场成为跨国农业公司的争夺品,而在这种争夺之中,我国由于农业技术落后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4结论及建议

本文把农业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1—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定量研究了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选取“我国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因变量,代表技术创新产出。在选取自变量时,分别用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研发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代表自身的技术创新资金和技术创新人员。除此之外,由于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的具体数据无法获得,故采用农业“三资企业研发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和“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指标,分别度量跨国农业公司研发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的途径,对我国本土农业技术创新造成的影响效果。由于“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人员的数量”无法得到,所以本文没有把此变量包括进来。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业技术研究范文9

摘 要: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尤其在我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小,这就更需要有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好给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还能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研究,探讨一下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农业种植;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3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西方欧美国家,已经把现代化技术广泛的应用到了农业种植领域中,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保证了农业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强化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有效促进农业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1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1.1 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现在,信息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应用到了许多领域,而且都给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就具有了可行性。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不仅能及时发现并分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精准的调控种植环境和条件,有效的提高农业产量。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农民在农业种植中一旦有什么问题都可已在数据库中搜索和分析,有利于提高农业种植水平,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

1.2 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属于生物工程的研究范畴,所以加强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十分必要。目前,生物工程技术已经在我国农业种植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组织栽培、生物杀虫、转基因等技术上,比如花肥的应用等,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种植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1.3 遥感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还可通过遥感技术云平台获取农作物影像数据,包括农作物生长情况、预报预测农作物病虫害等。用遥感技术还可以进行农业灾害评估:比如干旱程度,农作物发病,蝗虫灾害,一般通过检测土壤湿度和农作物叶绿素,叶黄素进行评估受害程度以及受害面积;农作物估产:包括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动态监测、种植 面积测算、单位面积产量估测和总产量估测,属于定量遥感,通过NDVI,叶面积指数反演或正演获得。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2.1.1 现代化技术提高了农业种植的产量

由于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广泛应用,通过杂交等手段,培育出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对环境条条件的要求没那么严苛,大大提高了农业种植的生产效率。

2.1.2 现代化技术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作物的生长都要受到时间的限制,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打破这一限制。比如现在最常见的蔬菜大棚技术,可以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农作物,无论什么季节都可以吃到想要的瓜果蔬菜,使人的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这种蔬菜大棚有很多优势,其内部温度湿度等条件都可以自行调节,这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更加有利。

2.2 不利影响

2.2.1 造成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种植都在过分的单一追求产量,这就导致了在种植过程中盲目滥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长期、大量的使用严重污染了土壤环境,使土壤条件不断恶化,反而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此外,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渗入地下,污染的地下水源,这些受污染的地下水,在被人类发掘使用,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质量。

2.2.2 造成土地盐碱化

在农业种植中,灌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加快了灌溉的速率,而合理科学的灌溉不仅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还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保护土壤环境。但是,一旦出现过度灌溉,就会加速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流失,进而引发土地的盐碱化,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3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种植中,现代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进,这就是需要国家技术部门以及全体农业种植工作者共同努力,更好的提高农业产量,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