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口流动趋势集锦9篇

时间:2024-03-30 17:57:04

人口流动趋势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1

随着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城镇通过积极引进工业进行现代化改革,其中珠三角小城镇的发展程度居于前列。随着产业的升级转型和发展方向的改变,现阶段流动人口向外转移是珠三角发达小城镇面临的新常态,目前规划对于该趋势应对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研究对其他工业化小城镇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形势,通过分析珠三角发达小城镇的典型案例――中山市小榄镇当前劳动力转移趋势以及流动人口的结构,利用规划手法解决当前发达小城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珠三角;小城镇;新常态;小榄镇

1. 背景

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海陆交通便利。珠三角是整个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一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是在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探路。珠三角地区在曾经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发展主要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来支撑。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少,已经不能支持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作为珠三角的主要支撑产业继续发展。

按照国家的整体部署,珠三角已经开始经行产业布局优化,随着产业的梯度转移,一些相对传统、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世界工厂”逐步转变为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聚集区[1]。相应的,作为当前珠三角地区承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地区,发达小城镇产业转型的形势更加突出明显。

2. 当前珠三角人口流动趋势

2.1 转型中劳动力的转移形势

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人口结构的变迁不可避免。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迁移到广东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镇乡地区[2],但是到2010年,小城镇开始从人口主要的流入地逐渐开始转变成为人口流出地。珠三角城市演化形势由“小聚集、大分散”转变为“小分散、大聚集”。

人口总量上的变化,更深层次在于人口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流动建设者由08年增长达到顶峰后逐年下降,开始外流。流动人口外迁的原因有二,少部分通过积分入户等手段转变为户籍人口,大部分仍是外迁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的人口外流。但这种人口的流动并不是单向进行的,小榄镇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引入高科技含量的产业,或是转变为以研发、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这意味着在淘汰低素质劳动力的同时,也引入了高等复合型人才。

2.2 人口流动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结构转型的日益完善,相对于过去人口增长的高速,以小榄为代表的发达小城镇在产业转型后人口的增速将会放缓,开始出现人口外流现象。究其原因是通过产业转型,人口转变趋势是降低数量,提高素质。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陆搬迁以及产业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的原因[3]。以后一段时间内、珠三角地区发达小城镇流出人口数量将会大于流入的数量。且由于珠三角地区的生育率长期走低。影响人口数量主要原因是人口的机械迁移,按照现有趋势继续发展,一段时间后劳动力饱和之后,人口结构将趋于稳定水平。为了适应当前这种人口构成的新变化,在规划层面上以何种手段适应这种新形势,是当前研究较空白的部分。

3. 结合当前形势解决发达小城镇中规划的具体问题

(1)缓解现有用地规模偏大,土地供给紧张的矛盾。

受到以前珠三角经济粗放发展的影响,城市总体规划在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时,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就高不就低;调整幅度也都是取上不取下,造成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增幅过大以及现有用地规模偏大。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珠三角部分小城镇开始出现无地可用的现象[5]。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小榄镇城市建设用地2012年为54.6平方公里,但新一轮《中山市小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2020年的建设用地控制在55平方公里,相当于未来8年的建设用地只有0.4平方公里,按照小榄现在的发展速度,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针对现阶段储备用地不足的问题,规划应考虑流动人口减少这一趋势,考虑减少城市新建用地规模,甚至可以考虑缩小现有用地规模,利用存量规划甚至是减量规划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此基础上追求建设质量的提高,实现集约用地的目标,避免发展后期无地可用的局面。

(2)充分考虑流动人口转移趋势的影响进行工业配套住区规划

通过对小榄镇数据的分析,可知人口结构二元化明显,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各占一半比重,流动人口在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方面与常住人口有很大差别。研究可知,在工业发达的小城镇中,流动人口在城镇建成区内分布广、密度大,其中城镇中心工业区的流动人口密度最高,商业区和城镇工业区次之[8]。居住区的流动人口密度较低,但随着流动人口开始外溢,加上部分流动人口通过买房落户等手段转变为城市户籍人口,搬入居民区,工厂周围的所居住的人口将逐渐减少。所以现阶段的为中心工业配套的居住指标较大,这是不符合珠三角发达小城镇当前发展趋势的[6]。

规划应考虑适量减少工业区配套住区比例,避免形成城镇居住中心和工业区居住中的的二元结构,人为割裂城镇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之间的交流,让外来务工人员把工厂配套住区作为一个暂时落脚地而不是永久居住地,吸引外来人口向城市中心住区流动,更好的融入当地环境,而且随着流动人口的减少,城镇是有条件接纳部分外来人口的。

(3)解决现有居住用地比例偏大、质量偏低、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小榄镇现有居住用地呈现出布局缺乏体系而且绵延成片、且镇建设用地构成中居住用地比例过高的特点。 当前珠三角小城镇包含部分三类居住用地。占居住总用地的15%左右,该类用地未经合理规划,内部交通混杂,整体呈现出总体建设缺乏的态势,自发性的建设占多数,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这使得二类居住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规划居住用地时,要合理确定二类用地比例,满足日益增加的居住需求[7],且现阶段珠三角发达城镇建设用地预留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应从调整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用地分配结构入手。

4. 总结

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有特色有针对地利用规划手段解决城市问题。且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先行者、试验田。现阶段流动人口向小城镇外转移是进行产业转型的发达小城镇面临的新形势,目前规划应对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但现阶段此方面研究较为滞后。研究珠三角小城镇现阶段的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以及规划应对,正是将来所有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柱的小城镇转型中会面对到的问题。现阶段的对珠三角流动人口转移趋势外流的规划应对的研究,对以后其他工业化小城镇发展转型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樊士德,姜德波. 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J].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4): 103-110.

[2] 李红锦,李胜会. 人口迁移承接与珠三角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演变的耦合[J]. 经济地理. 2013(08): 46-51.

[3] 郑真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我国流动人口变化及其政策启示[N]. 中国人口报, (3).

[4] 卢道典,黄金川,王俊. 广州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11): 57-63.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2

关键词:经济结构 人口流迁 经济发展

起伏不定—德国经济发展轨迹探析

德国经济曾经是推动欧洲经济发展的先锋,但近年来却始终徘徊在停滞的边缘,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德国经济疲软不振。自1990年统一到2001年,德国经历了四次经济衰退,其中1999-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2001年下半年经济严重衰退为第四次经济衰退。2001年,德国经济增速由2000年的3.0%急剧回落并步入轻度衰退,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结构老化;二是外部冲击;三是周期传导。因此,德国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方面进一步扩张力度,在不突破《马约》标准和财政赤字压力的前提下加大财政支出,2000年欧央行的四次减息对德国有较明显刺激作用;实行税改和减税政策刺激经济,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实现扩张性政策目标;调整劳资联盟关系,稳定和改善就业形势;积极参与国际协调等论文下载。

2003年德国经济跌至-0.2%,成为1993年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其难点主要表现在:2002年经济复苏目标已然落空,增长率仅为0.2%,居欧盟各国之末;失业规模居高不下,全年失业人数月均在406万规模上徘徊;财政赤字达772亿欧元,占GDP比重3.7%,突破《马约》标准。

2004年,德国经济逐渐复苏,GDP增长率达1.2%,继而经济增长趋于良好,特别是2006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加快,其主要动力则是来自德国。国内和国外需求同步增长,都对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见图1)。而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德国GDP增速至3.2%,成为近十年来增速最快的年份。当时德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如何削减政府财政支出,将负债率控制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范围内。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胀压力不容忽视,2006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约40%,铜等基本金属价格也大幅度上涨,欧元区年度通货膨胀率连续16个月超过欧洲央行2%的政策目标,2006年德国通胀率达1.8%,2007年更至2.3%,因此,防通胀也是德国经济的重要任务(见表1)。

2007年德国经济增速较上年下降至0.7%,2008年受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欧元升值和国际市场油价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明显减缓为1.3%,特别是2009年德国GDP创近40年最大降幅,为-5%。与此同时,2008年通胀率却不降反增至2.8%,经济形势较为严峻。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通胀率伴随经济增速的下降而明显降低(见图2)。

德国联邦经济部在2010年1月22日的“2009年度经济报告”预测2010年德国经济负增长2.25%,是德国史上经济下滑最快的一年。出口和企业设备投资将出现较大滑坡,分别较2009年下降8.9%和11.9%,失业人数将增加50万人,失业率上升至8.4%。

不规则运动—德国人口流迁状态分析

从人口总量来看,德国总人口在十年间经历了缓慢增加继而缓慢下降的趋势,据欧盟统计局统计,德国人口从2008年的8222万降低到了2009年的8200万,又减少了20万。根据数据分析,尽管联邦政府推出辅助年轻父母、鼓励生育的政策,但2009年德国的新生儿数字依然下降。据统计,2009年德国死亡人口数字还是高于新生儿,人口因此减少19万。同时,2009年从德国移出的人口数也高于移入人口。经测定,2030年、2050年,德国人口将分别递减至7720.3万和6874.3万人,仅相当于2010年预期人口规模的94%和84%,下降速度比较迅猛。届时,德国将陷入人口规模绝对短缺的境地,对其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或消极影响(陆军,2009)。

20世纪90年代至今,德国与外国之间的总的流迁人数不断呈现下降趋势,这一降幅在1998年接近最高,而总迁出人数几乎呈现相当的趋势,变化不大。但净迁移人数同总迁入趋势保持大体一致,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1991年至2007年间德国公民在德国与外国之间的流迁也呈现明显的特征,总迁入人口不断呈现下降的状态,而总迁出人数却缓慢上升,在2005年间迁出人口总数大于迁入人口总数,而德国种族被遣返迁入的人数与总迁入人数保持几乎平行的状态,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降幅较大(见图3)。

德国向海外移民的趋势上升,成为近年来人口下降的又一个漏出通道。2007年12月31日,在德国停留的外籍居民人数累计为6744.9千人。在来源结构上,较2006年呈现大幅增长的人口来源国包括保加利亚(19.9%)、卢森堡(13.3%)、罗马尼亚(15.3%)、黑山共和国(168%)和塞尔维亚(171%)。但是,德国与国外之间的人口流动数据显示,2006年移民海外的德国人超过返回德国的人数达到6.6万,2007年又有16.1万德国公民移民海外。从德国与国外之间人口流动的连续数据分析,德国跨国净移入人口的差值出现逐年递减的显著趋势。从国际人口迁移净变动的数量看,依靠移入人口弥补国内人口自然增长缺口的任务已经无法完成。

外国公民在德国和外国之间的流迁在1991-2007年间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迁出人数保持大致相当的数量,一直较为平稳,但寻求避难迁入的人数持续下降。德国流入人口除了劳工迁移、探亲等外,寻求避难迁入的人数也占相当的部分,只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处于困境的人数相对减少,而因为寻求避难而迁入德国的人口也相对下降(见图4、图5)。

德国经济发展与人口流迁定量关系分析

人口流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因素,世界各国的流迁趋势也有力的证明,流迁的趋势绝大多数是从相对落后、贫穷的地区,流向相对发达、富裕的地区。而且同时比较规律的是,流动人口的流动规模和流动频率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较好时期,经济增长率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环境呈现一种繁荣的面貌,此时人口流迁的规模和速度也逐渐增加。德国经济发展与其人口流迁的轨迹也充分的印证了上述论点。

2000年德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与此同时,人口流迁比率保持较高水平,达1.63%,但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国经济衰退,2001年德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由2000年3.2%降至1.2%,2002年降至0增长,2003年负增长,人口流迁比率也随经济下滑保持较低水平的平缓趋势,2001年为0.804%,2002年为0.65%。2004年虽然增长率不算高仅为1.2%,但在这轮经济周期中仍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人口流迁净迁移率也出现一个小高峰达0.957%,几近1%。2005年经济发展缓慢下滑降至0.29%,人口净流迁率也跌至几年来最低水平0.289%,但随着2006年经济增长至2.3%,人口净迁移率也升至1.927%,与经济发展状况保持一致(见图6)。

参考文献

1.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guoji/060102/11402778.html

2.2003年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kejianhome.com/lunwen/436/505/107380.html)

3.当前德国经济形势.bjwto.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084

4.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影响及分析.jxdoftec.gov.cn/swtnews/View.aspx?id=8129)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3

关键词:老龄化;财务质量;偿债能力

一、引言

石人炳(2002)采用刘敏(1999)的方法估计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比率①,并根据比率变动规律将人口“老龄化”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同样的,本文也采用相同的方法估计并划分中国人口“老龄化”阶段。统计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且速度日趋加快;2011年攀升至9.1%。根据George J.Stolrfitz(1992)、杜鹏(1994)等人的界定,中国已进入顶部“老龄化”阶段②。那么,人口“老龄化”进入顶部阶段即老龄化时代后,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究竟如本文研究并解释2005年③后中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动规律。

二、财务质量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研究的目的是挖掘历史统计数据的规律变动及规律变动拐点,特别是研究顶部“老龄化”阶段医药类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及财务变动趋势。张琰(2011)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客观描述了公司绩效,研究过程中则尽可能选取信息含量较多的财务变量,并借助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医药类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及变动趋势,而偿债能力作为反应公司财务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通过以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为例,并比较、解释不同子行业的财务变量在不同时期变动规律,从而判别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

自2005年以来,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逐渐提高。2007年前流动比率接近于2,2007年后流动比率上升至6.52,远大于流动比率的临界状态;七年中,最小的速动比率为1.43,其余年份的速动比率均大于临界值。截至2011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较2005年提高了2.23倍,速动比率提高了2.59倍。“老龄化”背景下,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将进一步提升,流动性风险进一步下降。

另外,我们发现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大多数行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不但未出现下降现象,反而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充分体现了医药类行业“弱周期”的特点。2010年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较“次贷”危机前提高了71.5%。医药类上市公司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标准差较“次贷”危机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两指标分别较危机前提高了165%、152%。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出现了分化,部分公司的竞争优势得以强化,部分公司的竞争优势却出现了削弱现象。行业分化的原因在于2010年新增了医药类上市公司,并且部分企业预期到“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规划出台后将使部分行业得到政府支持的力度增强。那么,具体又是哪些子行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发生了大幅变化呢?

资料来源:国泰安数据库

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变动幅度最大的子行业是化学制药子行业,其次是生物制药行业;波动比率最小的是其它医药、医疗行业。2011年,流动比率最大的是生物制药行业,主要是因为2010、2011中国A股市场增加了新上市的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从而导致生物制药行业流动比率高于其它几个子行业。中药行业的流动比率则相对稳定,行业新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中药行业流动比率的变动充分体现了中药行业业务质量正处于逐渐变好的趋势。

化学制药子行业流动比率与速动比例大幅波动的原因在于化学制药研发费用占比相对于中药行业与其他医药、医疗子行业高,并且波动幅度较大。另外,化学制药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高,在整个医药行业中属于高投入的子行业。研发与固定资产投入导致化学制药子行业偿债能力的波动幅度较大。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资产负债率波动幅度相对于其它子行业来说相对较大,这主要源于此行业公司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大量的企业上市未满3年时间,企业依然处于寻找运营规律的过程中,从而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出现大幅波动的现象。其它医药、医疗行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例波动较小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上市时间相对较长,且上市公司多属医药商业,固定资产投入相对较小,从而导偿债能力波动幅度较小。

中药行业的资产负债率随着人口老龄化比率的逐步提高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特别地,资产负债率的波动率也随着人口老龄化比率变动速率的变化而发生大幅波动。虽然,《“十二五”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规划》出台后,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现象。

我们通过观察医药行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析其流动性风险变动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或资产负债率的变动趋势均显示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正在逐渐提高,部分子行业受到政府相关政策刺激后,财务质量提高速度显著高于其它各个子行业。特别的,中药类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提高速度显著快于其它子行业。无论是在“十二五”规划出台前还是出台后,中药类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均在稳步提升,并且中药行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资产负债率的标准差表明,说明其流动性风险远小于其它几个子行业的流动性风险。

三、研究结论

老龄化时代下中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逐渐提高,特别是中药类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稳步提升,偿债能力的各项财务指标均出现了稳定增长的趋势。在配方、工艺受到保护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使中药行业进入了稳定增长的轨道。药品类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医疗器械行业的财务质量也将进入大幅提高的阶段。(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石人炳,《老年型人口的三个亚型的划分及其意义》,人口学刊,2002

[2]易晓文,《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实证分析》,温州大学学报,2008

[3]张琰,《医药类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1

[4]George J. Stolnitz‘Demographic Cause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Population Aging’,1992.

注解:

①〖ZK(#〗老龄化比例=65岁人口数量/人口总量

②顶部人口“老龄化”阶段的 “老龄化”比例大约等于7%,又称为老龄化时代。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4

泰州市海陵区预防保健办公室,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 目的 了解泰州市海陵区近6年来的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传染病类别构成,分析流行特征和规律, 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χ2趋势检验及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8—2013年泰州市海陵区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5种12062例,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共6233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共5829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中,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痢疾为主要的前5位病种,占总报告数的89.36%,报告发病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χ2=495.75,P<0.01)。丙类法定传染病中,手足口病、流感、流腮、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风疹为主要的前5位病种,占总报告数的98.44%,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7.21,P<0.01)。6年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报告发病总数的30.95%,报告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χ2=184.03,P<0.01);肠道传染病占报告发病总数的45.01%,呈现出上升的趋势(χ2=24.26,P<0.01);呼吸道传染病占报告发病总数的23.62%,呈下降的趋势(χ2=400.38,P<0.01);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累计报告发病28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0.23%。结论 2008—2013年间,泰州市海陵区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居报告的前三位,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流感、流腮居报告的前三位。不同类别传染病发病趋势中,肠道传染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应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加强手足口病、梅毒等主要病种的综合防治工作。

[

关键词 ] 法定传染病;趋势分析;发病率;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1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15-03

[作者简介] 张学凤(1977-),女,江苏泰州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

[通讯简介] 周锦江(1975-),男,江苏泰州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

为了解泰州市海陵区近6年来的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传染病类别构成,分析流行特征和规律,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海陵区2008—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疫情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Excel软件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 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率对样本特征及调查指标进行描述,用Epi info 6.04进行率的比较和χ2趋势检验。

2 结果

2.1 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

该区2008—2013年累计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12062例,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共6233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共5829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69.25/10万;死亡9例,其中,狂犬病患者5例,肺结核病患者3例,艾滋病患者1例。乙类传染病以2008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59.22/10万,经趋势检验,2008—2013年间,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χ2=495.75 P<0.01)。丙类传染病以2008年最低,为130.37/10万,2009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75.58/10万,2008—2013年期间,各年度发病率虽有波动,但仍呈上升趋势(χ2=7.21,P<0.01)。各年度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见表1。

2.2 主要报告病种构成情况

2008—2013年间,报告的乙类法定传染病中,各年度前5位病种位次虽有所不同,但以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痢疾为主,这5种传染病占总报告数的89.36%(表2)。丙类法定传染病中,以手足口病发病为主要病种,占总报告数的79.77%;前5位病种以为手足口病、流感、流腮、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风疹为主,这5种传染病占总报告数的98.44%(表3)。

2.3法定传染病及其他监测传染病分类构成情况

2.3.1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6年累计报告发病3733例,占法定传染病及其他监测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30.95%,年报告发病率以2008年最高,为196.95/10万,2013年最低,为73.91/10万,经趋势检验,2008—2013年间,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χ2=184.03,P<0.01)。见表4。其中,梅毒报告1710例,占该类传染病的45.81%,年均发病率为66.52/10万;乙肝报告1331例,占该类传染病的35.65%,年均发病率为81.78/10万。

2.3.2 肠道传染病 6年累计报告发病5429例,占法定传染病及其它监测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45.01%,年度报告发病率以2011年最高,为253.63/10万,2008年最低,为135.09/10万,经趋势检验,2008—2013年间,肠道传染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χ2=24.26,P<0.01)。见表4。其中,手足口病报告4650例,占该类传染病的85.65%,年均发病率为180.90/10万。

2.3.3呼吸道传染病 6年累计报告发病2849例,占法定传染病及其它监测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23.62%,年度报告发病率以2009年最高,为32.33/10万,2011年最低,为15.47/10万,经趋势检验,2008—2013年间,呼吸道传染病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χ2=400.38,P<0.01)。见表4。其中,肺结核报告1338例,占该类传染病的46.96%,年均发病率为52.05/10万;流感报告446例,占该类传染病的15.65%,年均发病率为17.35/10万;甲型H1N1流感报告300例,占该类传染病的10.53%,年均发病率为11.67/10万。

2.3.4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 6年累计报告发病28例,占法定传染病及其它监测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0.23%,各年度报告发病率未呈现出上升或下降趋势(χ2=0.37,P>0.05)。见表4。其中,疟疾报告22例,占该类传染病的78.57%,年均发病率为0.86/10万。

2.3.5其他传染病 此类传染病包括我省一些重点监测类传染病,如水痘、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2008—2013年累计报告发病23例,占法定传染病及其它监测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0.19%。见表4。

3讨论

由分析结果可知,该区2008—2013年期间,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处于132.74/10万~359.22/10万之间,报告发病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1);同期,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各年度虽有波动,但仍呈上升趋势(P<0.01)。主要是因为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开始纳入监测报告范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报告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监测力度不断加大。因此,在加强乙类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同时,丙类传染病的报告和应急处置应受到更多的重视[1]。

6年来,海陵区乙类传染病发病前五位以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痢疾为主,这一结果与周锦江[1]的报道有了新的变化,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居该区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与陆明霞[2]的报道相一致。因此,需继续加强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性病门诊的诊疗活动,推广安全套的使用[3]。病毒性肝炎一直以来是该区发病的前五位病种, 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的77.56%。应认真落实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加强监测,推进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疫苗接种工作[4]。

肠道传染病发病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报告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45.01%。其中,手足口病报告4650例, 年均发病率为180.90/10万,分别占肠道传染病发病数的85.65%和总发病数的38.55%,高于周边地区的年均发病率[5];手足口病已成为影响该区总发病率变化趋势的主要病种。在当前手足口病疫苗未推向社会之前,规范做好幼托机构的手足口病疫情处置,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仍应是防范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肺结核报告病例的减少。在国家实施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特别是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工作后,结核病的治愈率得到显著提高,肺结核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6]。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染病谱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新发传染病如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不断出现,应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的变化,及时调查防控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手足口病、梅毒等主要病种的综合防治工作,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与暴发。

[

参考文献]

[1] 周锦江.2004—2007年泰州市海陵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9,11(2):15-16.

[2] 陆明霞,杜国明,邱海岩,等.张家港市2005—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4,16(1):3-5.

[3] 周锦江.泰州市海陵区2006—2012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3,15(3):1-2.

[4] 孙荣贵.兴化市2007—2011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5):46-47.

[5] 李锦成,朱道建,黄瑶.扬州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研制,2014,30(2):212-213.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5

关键词: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区域效应;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139-06

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005年流动人口为14 735万人。1990-2005年间中国流动人口增长了11 32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8%。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特定时期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也是未来影响全国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组资料来源于以下几方面:①2001―2008年宁波市北仑区麻疹年报表;②麻疹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结果、主动监测报表; ③麻疹监测系统和网络直报系统网资料;④麻疹疫情处理相关资料。本地户籍人口和外地户籍人口资料均来源于北仑区公安局,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各年龄组构成比估算各年龄段年平均人口数。

1.2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photoshop绘图和χ2检验进行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

2001―2008年北仑区麻疹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流行曲线呈明显的锯齿状,在2003年、2005年、2008年出现阶段性高峰,本地与外地人口发病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性。全区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54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25/10万,其中本地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8.9/10万,外地人口年平均发病率11.62/10万,无麻疹爆发发疫情,见图1。

2.2地区分布

全区共有6个街道、3个乡镇、1个大榭开发区,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发病数最多的为新矸街道181例,占发病总数的33.52%,其次是大矸、小港(戚家山),发病数分别为119例、110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2.04%、20.37%。

2.3 季节分布

我区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季节高峰,以11、12月份为发病的低谷期,1月份开始发病率曲线呈上升趋势,3―4月份时到达高峰期,发病数占流行期间发病数的50.65%,7月份以后发病率曲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8月份以后基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中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发病呈现的季节高峰基本保持一致性(图2)。

2.4人群分布

2.4.1 性别、年龄分布2001―2008年全区共有麻疹病人540,其中男性296,占54.81%;女性244,占45.19%,男女性别比例为1.211。发病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年龄75岁。其中20岁以上成人组发病最多,为287例,占发病总数的53.15%;其次是9月龄~7周岁组和

2.4.2职业分布病例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和工人,发病数分别为190例、122例,分别占发病数的35.19% 、22.59%,其次是家务及待业、农民、学生,发病数为58例、47例、35例,分别占发病数的10.74%、8.7%、6.48%。

2.4.3发病与免疫的关系2001年以来发生的540例麻疹病人中 ,无免疫史的有288例,占发病总数的53.33%; 免疫史不详有208例,占发病总数的38.52% ;有一剂次免疫史、二剂次及以上免疫史的病例是37例、7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85%、1.3%。

2.4..4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全区报告确诊流动人口麻疹293例,占发病总数的54.26%,主要集中在新矸、大矸、小港和戚家山4个街道。上述街道共发病数为410例,其中外来人口有264例,占其中的64.39%,上述街道内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麻疹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46.32,P

3讨论

我区自1985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但近几年有明显地回升趋势。麻疹流行特征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发病时间看,3―4月为发病高峰,呈现疫苗时代麻疹发病的季节特征[1] 。每隔2~3年就会出现一次发病高峰,而且波峰强度越来越高,近年正值麻疹流行年期间,麻疹发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今后需加强的工作:①提高并保持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的及时率和高覆盖率,加强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维持冷链正常运转,提高初免成功率。②针对9月龄~19周岁年龄组外来人口发病数明显高于本地人口的现象,应以外来民工子弟托幼机构和学校为工作重点,定期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工作;针对散居儿童和工人高发的特点,适时在中小学新生和企业新职工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工作;针对近年麻疹发病的双向位移现象[2],有必要对特定人群(育龄妇女、高中生)进行麻疹预防接种。③充分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提高对麻疹病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加强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麻疹病例的工作,充分发挥村级卫生联络员,完善现场建卡模式[3],适当开展对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免疫学效果监测,通过血清抗体水平对易感人群开展疫苗补种。④调整免疫程序,针对近年来<8月龄发病人数不断上升,可以考虑将麻疹疫苗初免年龄由8月龄提前到6月龄或者更早,儿童再在18月龄时需加强免疫1次[4]

4参考文献

[1]孔繁钧.两个85%实现后继续抓好计免的设想[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特刊10):245-247.

[2]马玉杰,王华庆,安志杰,等.黑龙江省麻疹流行状况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17(1):45-46

[3] 徐国丰,等。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场建卡”管理方式效果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2006,8:410-411.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7

[关键词] 新常态;区域物流;Theil指数;区域差异;结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s empirically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5, by means of Theil index from the two-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31 provinces and eight integrated economic zo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is balanced under the new normal, regional differences still exi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grasp the policy advantages, speed up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mote the industrial linkage and logistics rationalization; guide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regional logistics; encourage innovation, promot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by innovation-driven,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under the new normal.

Key words: new normal, regional logistics, Theil index, regional difference, conclusions,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大动脉,其发展水平已是一个地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各地区宏观环境的不同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域物流的发展并不均衡,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物流发展差异问题,已成为研究区域物流经济属性的核心内容,对其展开研究,有助于寻找改善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的途径,促进区域物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物流业也要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发挥其“第三利润源泉”的增长机制。在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业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也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因此,研究新常态下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与协调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少有涉及,多侧重于企业物流等微观层面;国内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热潮,学术界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研究也有了不少的成果,主要有:张广胜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区域物流能力的发展差异,发现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总体趋势;崔园园、宋炳良采用Theil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25城市物流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十年间长三角地区物流总体差异较小,但呈现扩大趋势;鄢飞运用变异系数法与灰色关联法,墓婺2钜臁⑾喽圆钜炝礁鼋嵌榷晕夜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李剑、姜宝运用主成分析法、Theil指数分别对我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物流发展综合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港口物流发展区域差异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

综上所述,相关学者在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实证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思路与方法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借鉴。基于此,本文以我国31省市和经济区为研究单元,采用2000-2015年的数据,运用Theil指数探究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并提出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对策。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单元

现有的研究多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或东、中、西部与东北四大区域进行分析,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这两种区域划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提出了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在东、中、西部与东北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划分为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综合经济区分别是:东北综合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经济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大西南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大西北经济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新划分的综合经济区令政策制定更符合当今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和要求,也更可行,能够改变区域划分过于宏观或微观所导致的不足。因此,本文以我国31省市与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单元,从省域与综合经济区的“二维视角”来分析2000-2015年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趋势。

(二)指标选择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用来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三个:物流业增加值、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田慧丽认为,一般学术研究中常用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此外,考虑到国内外学术界强调人均发展指标重要性的主流意识,使用人均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可以使不同区域的研究样本更具可比性。因此,本文选择货物周转量和常住人口数作为测度指标。

(三)研究方法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常用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测度方法有:Gini系数、Theil指数、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比较而言,Theil指数在空间分解方面表现更优,因此,本文依然运用Theil指数展开研究。

Theil指数是由Theil和Henri于1967年提出的一个不平等指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差异问题的实证研究。通常,区域差异越大,Theil指数也就越大,反之亦然。Theil指数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空间可分解特性,可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可以分别考察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

式中,n表示省域数,y表示k省的货物周转量,y表示全国的货物周转量,p表示k省的常住人口数,p表示全国的总人口数。

Theil指数的空间分解过程如下:

四、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实证分析中所使用的货物周转量与常住人口数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01-2016年的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测度

根据公式(1)-(4)测算总体差异并分解,计算结果见表1与表1(续)。

(三)结果分析

根据表1、表1(续)绘制图1与图2,图1描述了2000-2015年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变化趋势,图2描述了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与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

1.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分析。

从图1来看,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大致呈现出先起伏上升,后快速下降,再缓慢回升的动态趋势。这个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即2007年。在2007年之前,总体差异虽有较大的波动,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2007年之后,总体差异开始急剧下降,尤以2008年的下降幅度最大,并于2013年达到最低值,此后总体差异有小幅回升。由此可见,2000-2015年间,以2007年为分界点,总体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而且,当前的总体差异已处于低位运行,新常态下我国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明显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物流业已较好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2.区域物流总体差异的空间分解

基于Theil指数的空间可分解特性,我国区域物流的总体差异可依据综合经济区的划分进一步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结果见表1和图1。

从表1可以看出,区域内差异是区域间差异的1.59~2.41倍,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介于61%~71%之间,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介于29%~39%之间。这说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小。从图1还可以看出,区域内差异呈现出与总体差异高度相似的动态变化趋势,而区域间差异与总体差异的动态变化趋势的相似性相对较低。综上所述,可以研判,基于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我国区域物流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是次要因素。

3.综合经济区物流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从图2来看,2000-2015年八个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差别明显,其中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与东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波动幅度较大,其余五个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变化幅度较小,且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具体来说,以下四个区域差异的变化特征较为明显:东北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扩大趋势明显;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远大于上升幅度;东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呈现先大幅下降后小幅回升的动态趋势;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波动幅度最小,且基本处于同时段所有区域差异中的最低值。

(四)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总体差异的明显缩小,表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物流趋于均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物流业已较好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第二,基于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我国区域物流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是次要因素。第三,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变化趋势差别明显,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

五、新常态下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抓住政策优势,加快区域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翼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将有效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区域之间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从体制上打破部门分割与地区封锁给物流发展带来的壁垒,优化区域内的物流资源配置。

(二)多产业联动,推进物流合理化

我国物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非合理化的物流现象,衍生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服务能力不足等弊端。物流业要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积极联动,共同推进物流合理化与标准化。

(三)引导物流企业升级转型,发展区域物流龙头企业

物流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通过发展电商物流、绿色物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倡导供应链管理思想等途径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要围绕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具有行业模范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物流龙头企业,要求龙头企业能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在经营、竞争中提炼服务特色,积极参与区域内外竞争。

(四)鼓励创新,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在新常态的发展路径中,物流业的发展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我国物流业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不断推进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物流服务品质,促进物流业高效、安全发展。政府要在政策上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比如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更要以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林琳.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5,6(2):37-39

[2]张广胜.区域物流能力发展差异研究[J].价格月刊,2013(438):8-11

[3]崔园园,宋炳良.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6):93-95

[4]鄢飞.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17):82-88

[5]李剑,姜宝.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水运,2016,37(6):12-14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8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76-0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出疹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自2008年5月2日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以来,该病在河南省呈持续高发态势[1]。本文通过对2009-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选取“现住址”为洛阳市,按发病日期进行统计。

1.2 诊断标准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手足口病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

1.3 病原学检测 采集手足口病病人发病3日内咽拭子、粪便或肛拭子标本,以及疱疹液标本。由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R实验室,参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规定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1.4 资料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 检验(P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发病趋势与城乡分布 2009年至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呈现升高、维持、下降的趋势(见表1)。2010年发病率最高,2013年发病率最低。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7399例,其中重症1959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24%。2010年重症病例比例最高,2009年重症病例比例最低。死亡病例3例(2009年死亡2例,2010年死亡1例),病死率0.08‰。洛阳市9县6区均有病例报告,但城市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县(农村地区)发病率。

表1 2009-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疫情统计表

2.1.2 人群分布

2.1.2.1 性别分布:男性22784例,女性14615例,性别比1.56∶1。

2.1.2.2 年龄分布: 6岁以下儿童占96.83%(36214/37399),其中3岁及以下儿童占87.33%(32661/37399)。0岁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29%(3101/37399),1岁组占32.79%(12264/37399),2岁组占28.16%(10533/37399),3岁组占18.08%(6763/37399)。

2.1.2.3 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0.91%(26518/37399),其次是幼托儿童,占26.73%(9995/37399)。

2.1.3 季节分布 除2009年发病高峰为4月外,其它年份发病高峰均为5月。发病主要集中在4至6月,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55.02%(20577/37399)。

2.2 病原学检测

2009-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2904例(见表2)。其中EV71(肠道病毒71型)占50.76%,其他肠道病毒占32.58%,Cox A16(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占16.67%。从病原学构成比来看,EV71所占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Cox A16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其他肠道病毒比例2010年和2011年有所下降,随后又呈上升趋势。

表2 2009年至2013年洛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统计表

2.3 重症病例特征

报告重症病例1959例,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1.16%,性别比为1.58∶1。重症病例中EV71所占比例为79.06%,而普通病例为3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97.05,P=0.00)。

2.4 死亡病例特征

死亡病例3例,其中2009年报告2例,2010年报告1例。3例均均为1岁儿童组EV71感染重症病例。从发病至死亡时间分别为1天、3天和4天。

3 讨论

2009至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呈升高、维持、下降趋势,2013年下降明显,符合传染病流行规律,也与防控措施采取有关。城市区发病率高于县(市),可能与人口密度大,接触机会多有关[2]。另外,洛阳市发病最高的吉利区和老城区相对其他城市区城乡结合部面积较大,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家长和幼儿教师防病意识较差可能也与发病有关。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其次是托幼儿童。托幼机构儿童密切接触,可能是主要发病原因。散居儿童发病主要是卫生习惯差,近期到人员聚集场所或接触到手足口病儿童等有关[3]。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孩相对女孩卫生习惯较差,活动范围大,接触感染手足口病机会较多有关[4]。

2009年至2013年手足口病原学检测显示EV71为主要感染病毒[5],但有逐步下降的趋势,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且与普通病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EV71感染是造成重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EV71的重症病例和危重病人病情进展迅速,医疗救治存在很大难度[6]。大多数死亡病例死于发病后5天内[7],就诊是否及时是造成重症和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防控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对儿童家长、监护人和幼教老师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病意识,使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同时,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加强病原学检测,力争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检测,掌握病毒毒株的流行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医疗机构应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提高重症病例救治率,降低重症病例病死率。总之,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彦霞,许汴利,陈豪敏,等.河南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761-762.

[2] 王英,潘静彬,王世文.2008-2009年全国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应对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10):774-776.

[3] 秦淑文,吕华坤,缪梓萍,等.浙江省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11(9):871-874.

[4] 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 973-976.

[5] 王燕.手足口病病原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4): 1724-1725.

人口流动趋势范文9

不久前,中行行长肖钢发表署名文章抨击银行理财产品,称其为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沿着肖行长的思路深究一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水池里隐含三类风险,其一是地方政府的融资担保,其二是信托产品的亏损引发到期能否兑付之忧,其三是银行系统本身的隐形坏账。

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有多种操作方式,透明度很低,但由于普遍认为地方政府不会破产,银行通常会允许延期支付,或者借新还旧,所以风险可在城镇化驱动土地升值的趋势中部分化解,直到土地升值的趋势逆转时才会真正浮出水面。信托产品中的亏损主要发生在股票市场内外,以信托方式募集的3~5年期私募股权基金将在今后两年内集中到期,若股票市场的发行速度放慢或发行价格过低,这些信托基金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并将使所投项目的“浮亏”显现。以信托和银行配套组成的基金若投资于股票市场,基金存续时间多数是在18~24个月,期内股市跌跌不休,业内专家多数误判,基金业绩亏损多、盈利少,也面临到期兑付之忧。比较而言,近期风险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远期风险将在于城镇化的趋势。

股市三次跌破沪指两千点后强势上升,这就是我讲的“慢牛行情”。在我看来,“影子银行”的三大风险已经体现在股市之中了,特别是银行股的超低估值。近期股市上升会使二级市场信托基金的兑付风险有所缓解,但是中国的城镇化已掀开一幕最后的疯狂,各地政府像当年的“”一样开发投资,这种趋势若进一步失控,一些中小城镇会相继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从而将过度开发的投资风险转化为银行体系的呆坏账,这才是“影子银行”背后的高风险!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化率从20%到35%,大城小镇房价普涨;第二阶段,城市化率从35%到50%,大城大涨,小镇小涨,个别例外;第三阶段,城市化率从50%到65%以上,大城疯涨,小镇不涨甚至暴跌。因为在城市房地产的价格背后是人口与货币的流动,是城市化空间的稀缺性,所以人来疯涨,人去楼空。在美欧已结束城市化的国家中都有一些“鬼城”,这些人口外流的城市,房价极低,就业机会很少,这就是我常说的“去城市化”。外流的人口进入其他城市,可称之为“再城市化”,所以中国经济在未来的10~15年间将同时存在三个趋势:城市化、去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可想而知,在那些就业减少、人口外流的城市,房地产价格必然下跌。房地产的价格下跌必将导致银行抵押资产的整体贬值,地方政府借新还旧的融资链条就会局部崩溃,这就是泡沫经济将来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我常说:出来混的,总要有人还!但由于“混”的是这一代人,“还”的是另一代人,货币化的财富就这样“斗转星移”,把前一代人的风险转移到了下一代人身上。过去人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我告诉你历史的真相是:前人负债,后人还债。然而,后人不仅不会抱怨,还要感谢前一代人留下的负债资产,因为在货币量增长不可逆的趋势下,全社会债务总量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一般会趋于下降。前一代人用“命”去抵押债务资产,后一代人用“纸”来兑付到期债务,而资产却会在流动中增值并代代相传。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财富传承的方式必然带来财富的两极分化,因为人口与货币的流动必然导致财富的积聚集中。在泡沫经济的大宏观市场中,资产泡沫不断地升腾,破灭,再升腾,再破灭,周而复始;金融业不断地创造跨时空的货币交易,从而让时间和空间成为分配和再分配风险财富的载体。所以在城市化的完成阶段,财富两极分化,国家“重整山河”,每一个城市经营者在重大决策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哪些城市可能已经不再具备开发或投资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