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农业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4-03-30 17:57:04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链;区域分工;协作

一、农业产业链培育中区域分工和协作的作用

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关联所形成的产业链,具体来说,农业产业链应当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基本环节。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生产迂回程度显著提高,其生产过程被逐渐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环节。农业分工的细化与交易的频繁发生使得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在区域分工和协作中以何种组织形式优化行业生产要素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于是,围绕农业产业链而出现的区域分工和协作便应运而生。农业产业链本身便是区域分工和协作的产物,而区域分工和协作又推动农业产业链走向成熟。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中的区域分工和协作已是农业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有助农业企业降低生产或经营成本

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普遍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农业生产的高成本时代。若农业生产效益无法有效提高,便会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除需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拓展农业产业链并提高附加值外,充分整合农业自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要素优势,利用农业产业链优势有效控制成本,便成为培育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农业产业链下,从农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充分利用自身的要素优势参与农业发展,保证各环节成本降到最低水平。[1](P151)比如,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各地出产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差别较大,而东部一些人口稠密的农业发达地区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既有技术,也有资金,若将农产品区域种植优势和东部工业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本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便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本。

(二)有利于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传统农业种植利润微薄本,导致大量农民宁愿背景离乡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出现农业投入减少甚至抛荒现象。目前,我国对农田抛荒的具体数额尚无全国性明确统计,而一些地区的统计令人触目惊心。太原理工大学的一位学生曾对家乡湖南省常宁市的耕地抛荒现象作过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常宁市的土地抛荒现象有三种类型,即季节性抛荒、阶段性抛荒和永久性抛荒。调查者通过对常宁市兰江乡三个村五个村民小组进行土地抛荒抽样调查和实地察看后发现,该地的农村耕地平均抛荒率为16.38%。[2]实际上,因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粮贱伤农已是普遍现象。以水稻为例,一般水稻市场售价为2元,除去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成本,根本无利可图。在此背景下,立足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拓展农业产业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提高其附加值,成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三)有助培育农业区域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

我国农业种植的区域自然分工决定了各地可以依托各自的农产品生产优势培育区域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农业科技、人才和资金的跨区域配置,在培育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同时加强农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和协作,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逐步树立起区域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的品牌形象。如龙口粉丝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成为龙口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而且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龙口粉丝不仅有效拓展了绿豆和豌豆等农产品种植的产业链,而且企业在发展中通过融资、技术创新和人才聚集体现出区域分工与协作。[3](P78)目前,龙口粉丝因产量巨大,本地所需绿豆和豌豆等原材料基本依靠从区域外购进,其企业佣工也多为来自省内外各地的民工。当然,龙口粉丝在企业发展初期主要是利用本地适宜种植绿豆和豌豆的自然安地理条件以及本地微生物体系独特和自然气候条件适宜粉丝加工的区位优势。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以产业链推动区域分工和协作面临的困难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推进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并以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拓展农业产业链并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我国农业振兴的必然出路。农业种植的自然区域条件以及农业企业发展的要素配置决定了不同地区在农业产业链培育中既有各自优势,也存在先天不足。为此,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农业产业链打造为契机,加强区域分工和协作,便成为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基本需要。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在区域分工和协作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规模化经营面对困难

农产品种植是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也是基础环节,而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求农业种植改变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种植形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甚至是标准化种植,以保证所提供的农产品能够符合企业加工要求,并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目前,我国农村耕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使用权归农户,而其所有权归集体。此种土地制度固然有其确立的时代背景,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其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农村耕地的规模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已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然需要。[4](P6)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依然存在体制僵化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现实中农村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发展。

(二)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产生本质来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成果与农业结合的必然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开展区域性分工和行业内分工并不断拓展和优化产业链,从根本上来说靠得是现代农业科技以及农产品加工相关科技成果的运用,靠得是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自主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并提高附加值。以葡萄酒为例,众所周知,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如法国的波尔多,其从葡萄种植、加工到葡萄酒的销售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而维持这条产业链存在并不断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除波尔多地区适宜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外,还与法国不断应用现代科技更新葡萄酒酿造工艺和将现代农业科技注入葡萄酒生产的产业链中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科技投入不高,科研人才匮乏,导致其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同时其多缺乏明确的品牌培育意识,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培育以及产业内部的区域分工和协作。

(三)农产品安全问题凸显,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现代农业无论其产业链延伸有多长,区域分工和协作如何细化精微,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并在流通环节保证服务质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一般属于快速消费品,故其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并对产业链中的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农业产业链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从农产品种植到加工和销售链条的每个环节。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违规化学品使用、食品添加剂用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问题不断见诸媒体,不仅透支着我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信誉,而且容易造成社会群体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还说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依然有待健全,从行业标准制定、安全保护立法、监督管理机制到监管执法力度都有大量工作需要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行业引导规范法规的不健全也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现代农业发展中产业链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优化路径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要立足不断健全的市场要素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拥有清晰的产业链要求,本质是一种商品化的农业经济。农业产业链的打造及其依赖发展的市场要素机制的不断健全,需要打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业协同机制的优化。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的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已成为我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出路,面对其存在的土地资源整合、科技含量低、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其他问题,我国可以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产业链下区域分工和协作的关键在于打破有利于农村产业培育的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限制。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我国投资规模放缓,国内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相对过剩时期。同时,我国农业科技的积累及其在一些地区的应用不仅形成了诸多颇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带,而且拥有一批产业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农业企业。然而,农业生产要素跨区域整合的主要困难一般来自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对此,我国要积极推进农村耕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的合法流转奠定法律基础。同时,我国还要引导和鼓励农村和企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的合理方式,如成立农村土地生产合作社、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和为失地农民在相关企业提供工作岗位等。[5](P22)此外,我国还可以积极推广“企业+农户”的农业生产合作模式,企业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市场,由农户为企业进行定向种植,双方可基于市场价格以及预期约定一个基本收购价。

(二)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展以及区域农业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深化,直接动力来自于农业产业发育及其市场机制的健全,根本动力是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中应用推广的结果。因而,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不断深化区域分工与协作,我国还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我国要引导农业企业重视农业科技研发,为农业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在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协同发展中,政府要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铺设桥梁,构建协同共进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同时,我国还要依托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当中,如有些企业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而农户可以在为农业企业提供农产品等原材料的前提下享受企业的科技扶持服务。另外,区域内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要积极深入农村,将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农业生产直接结合在一起,在推广农业科技和利农惠农的过程中不断培育自身的科研实力,并凝练一支高质量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三)立足区域分工与协同,将品牌打造融入产业链培育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可对现代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形成极大的溢出式发展效应。对于农业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来说,品牌打造尤其重要。在一定区域内,农产品或农业企业品牌不一定需要太多,围绕某几种或某几类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形成几个具有区域乃至全国知名度的品牌便可以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产业链的培育和分工与协同的深化形成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国地域辽阔,依托各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以及相关企业应当将区域分工和协同的深化以及产业链培育的各个环节整合到区域农业产业或者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当中,争取形成区域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或品牌企业。在产业链延伸和区域分工与协同中,农业企业是品牌培育的主体。围绕农业生产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要形成品牌培育的合力,从农产品种植到产品加工再到流通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形成明确且一致的品牌培育意识。[6](P85)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河北;环京津区域;休闲农业

《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将河北环京津的27个县(市、区)划定为都市现代农业区,并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基本建设内容。河北环京津区域具有良好的发展休闲农业基础、丰厚的农业旅游资源,当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区时机难得。但是,也要看到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与北京、天津既存在协作、分工,同时也存在激烈竞争。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要发挥后发优势,立足特色,与京津协同,走一条创新型发展道路。

一、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

(一)良好的区位优势

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处于京津的边缘区域,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公路、航空路网日益密集,基本都能便捷快速通达这些县(市、区)。而环首都经济圈具有无可比拟的要素吸引与经济辐射的作用。[1]伴随整个京津冀区域现代城市群的崛起,不仅京津等大都市对休闲农业需求猛增,同时河北自身的大中城市,周边山西、辽宁、内蒙古所属的大中城市对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休闲农业需求也在猛增。

(二)丰厚的休闲农业资源优势

京津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等,但是缺失农地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而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海洋等多样的农地资源,为发展多样化休闲农业创造了基本条件。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普遍都具有丰厚特色农产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是休闲农业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叠加。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不仅具有丰厚的农业资源,同时往往与旅游资源、民俗资源及其他文化资源叠加融合在一起。

二、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劣势

(一)产品和服务的精致化不够

目前,本区域提供的主要是鲜食果蔬的采摘,能采摘的果蔬种类与京津郊县趋同。由于品牌意识不强、宣传不够,没能将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有效呈现出来。在发展过程中,对乡土文化、本土风俗挖掘不够,不能与特色农产品开发糅合在一起形成地域特色文化服务产品。所提供休闲农业项目较为趋同,同一地域,各经营主体提供的休闲产品与服务相似,且往往都是低端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粗糙型产品和服务。

(二)产业层次低

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的农业休闲产业还没有充分开发,仍然处在起步阶段。目前,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内的休闲农业都散落在各处的采摘园、农家乐民俗村,缺失高档的综合休闲设施农业园区。创意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不突出,还不能与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是制约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开发本地休闲资源的重要因素。相对京津,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仍然落后、配备不足。普遍存在通达困难,道路狭窄、客运班线少,不通火车等制约因素。在很多休闲农业园区及周边地域基础设施条件落后,难以满足游客对游玩舒适度的基本要求,难以吸引游客来持续地进行休闲体验。

三、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机遇

(一)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迅速崛起

伴随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正在迅速崛起,不断攀升的城镇人口将创造对休闲型都市农业的巨大消费需求。2015年末,北京的常住人口达到了2170.5万人,天津的常住人口达到了1546.9万人,河北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3811.2万人。城镇居民休闲意识提高,对回归自然、田园体验、放松身心的渴望迫切。[2]在市场选择上,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二)环京津区域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目前,伴随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推进,环京津畅通、快捷、安全的交通网络体系正在加快形成。新一轮铁路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三地将持续建设完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地铁四层轨道网,京津冀节点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功能逐步强化。城际铁路网将成为京津冀主要城市群间的绿色通道。京津冀之间众多的断头路逐步在打通,瓶颈路正在拓宽改造。京津冀区域交通智能化示范区建设正在同步进行。

(三)京津冀休闲农业优势互补

目前,京津冀联合推出了十余条旅游休闲农业精品线路。这些精品线路集中了京津冀三地突出的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并具有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等特点。在这些旅游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之中,河北环京津区域凭借区位优势往往都是其中重要的节点。未来随着更多的精品线路的推出,河北环京津区域的休闲旅游农业对线路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四、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挑战

(一)来自北京休闲农业的竞争

北京所属相邻县市区一般休闲农业开发较早,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更高端,休闲产品更为丰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更好,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更完善,休闲旅游服务更到位,与京津都市距离更近,更便捷前往。北京培育出一批北京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探索建立了“北京最美的乡村”、星级“观光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休闲农业品牌。

(二)来自天津休闲农业的竞争

天津市休闲农业也呈现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态势。目前,已经规划建设9条观光线路,拥有蓟州区、西青区两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部级示范区,建成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突出,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休闲农业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培训成效明显。

五、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的策略

(一)产品和服务创新策略

河北环京津区域要积极培育“星图式”适度规模的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园区。在园区内,种植养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地域特色农产品,展示其产出过程,强化特色优质农产品及初加工产品的有效供给。休闲农业经营者引入现代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更为广泛地使用现代绿色或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精准化生产流程、构造标准化生产过程。以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媒+农业创意主题+特色活动来满足都市消费者对休闲农业差异化需求。

(二)产业创新发展策略

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要加快休闲农业产业升级,促使本区域内休闲农业产业向高价值产业转型。休闲农业产业升级必然遵循起始、发展、问题、突破、升级的螺旋式升级路径。[3]结合本地域特色,推进休闲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从农业主题公园、观光农场、度假休闲农庄、市民农园到传统农耕体验、乡村美食与节庆文化产业都可以依据本地实际择机发展。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科技、文化、信息密集型产业转型。做好区域内休闲农业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休闲农业与配套的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休闲服务业、健康养老业一体化推进。

(三)运营方式创新发展策略

探索构建多样化“互联网+休闲农业”运营方式,鼓励休闲农业经营者推行互联网与休闲农业深度融合的较为成熟运营方式。鼓励休闲农业经营者依托商业平台建立商业网站,展示清晰、准确并附有吸引力的休闲农产品与服务,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网络营销和线下交易的前导易。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与休闲农业融合。要有效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及飞信等移动社交平台,来进行产品和服务展示与交易信息的传播。

(四)与京津竞合创新发展策略

京津冀农业生产、农业文化一脉相承,农业资源、农村风俗、农业生态环境相通。因此,在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内要加快实现与京津协作、竞争、互利创新式发展。在环京津大都市区内,统一塑造休闲农业品牌形象。要建立健全由三地农业主管部门牵头的环京津大都市现代农业区休闲农业协同发展沟通机制。京津冀联合编制和实施“环京津大都市现代农业区休闲农业统一开发规划”。

(五)农业生态与乡村风貌保护策略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传统民俗的现代化传承、乡土人文风情的延续是吸引游客休闲观光的卖点,因此在河北的环京津区域必须处理好现代化开发与原生态保护关系。要坚决避免大片开发、大面积现代化建筑群对休闲农业核心区的自然景观与传统风貌的破坏。休闲农业核心区的服务设施也力求精巧化,与核心区的景观风格一致。大力推进河北环京津区域的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规模化连片发展,做好特色休闲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的串联集聚。

[参考文献]

[1]王丽丽,王锦旺,蔡丽红.河北省体闲农业发展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3):109-114.

[2]蒋颖,聂华.休闲农业市场客源行为分析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1):405-411.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 乡镇;农业区域化;发展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26-01

农业区域化的深入实施,可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基层必须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按照“大基地、广带动、强服务、求双赢”的工作思路,把深入实施农业区域化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向纵深发展和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的重要抓手,高起点扎实推进区域化建设各项工作[1-2]。

1 乡镇农业区域化发展模式

1.1 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模式

乡镇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点发展企业自属基地,严格按区域化生产要求进行操作,建立农业特区,成立企业自属基地。同时抓好老基地上档升级,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认证,着力培植精品菜,主攻出口蔬菜和大城市高端市场,逐步竖起自有品牌;另一方面把搞好基础设施配套作为提高区域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基地管理房,整修基地道路,栽植各类树木,新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输变电设备,架设线路。通过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基地形象,为扩大基地规模打下良好基础。

1.2 成立品牌农业办公室模式

设立品牌农业办公室,明确职责任务。重点解决企业部分农产品“有名无牌”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培育注册市场前景较为广阔、美誉度较高的当地品牌。同时,积极地整合农业资源,在离城区较近的农村,发展休闲农业,探索以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经营,先发展起示范园,建立“休闲农庄”,吸引城区人自己种菜吃,变成城里人的周末休闲菜园。

1.3 依托企业做大基地模式

根据农民群众的种植传统,发挥原有基地优势,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有效运行机制,扩大区域化基地面积,统筹规划农产品种植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逐步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化建设基地模式,以基地引领群众种植结构的调整,扩大基地种植面积,并严格按区域化生产要求进行操作,重点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和发展自属示范基地,申报国家检验检疫部门认证。

1.4 结成共同体谋求双赢模式

在区域化建设过程中,引导企业在不断扩大基地种植面积的同时,严格按国际标准规范使用农药、化肥,实行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进行标准化生产,努力降低药残和肥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靠质量赢信誉,向质量要效益。改变原来企业与农民之间你种我收的供求关系,引导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转变经营模式,对化学药品的投入从用量、品种和时间上进行严格控制,并对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进行统一调控,以达到同种同收同获利的目的。

1.5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在抓好企业自备基地和订单基地的同时,重点发展土地合作社、种养协会等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营业大厅,出台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发展土地合作社、种养协会,扩大区域化基地。围绕推进区域化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新路子[3-4]。特别是以企业为依托,以建立土地合作社为新型载体,以规模经营为发展方向,完善土地流转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农业区域化向深层次发展。由土地合作社牵头将农户的土地流转到企业,企业为本社成员及时提供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及技术指导,并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统一供应化肥、农药、种子、技术指导、收购加工等“五统一”监控管理,统一调控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产品收获后,由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同时扣除企业先前投入的资金。这样,社员除获取土地租金外,产品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增加农民收入。

2 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基地建设规模受限,土地流转困难

在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基地,推进区域化建设过程中,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生产管理难以统一,土地产出效益低等实际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园区建设中首先面临的是土地问题。由于受土地因素的制约,加之群众认识不够,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园区规模发展受到限制。园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健全,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有限,导致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档次不高,不能形成强大的带动力与辐射力,难以满足园区的发展需要。部分群众对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2 农业品牌意识不强,资金和人才缺乏

农业品牌创建较少,部级出口品牌仍是空白,且农民的品牌创建意识不强,部分企业缺乏品牌营销战略意识。园区建设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人才,发展科技含量不高。合作社受资金有限、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存在着规模不一、经济实力不强、章程的内容与执行不规范的问题。

3 发展对策

3.1 搭建合作桥梁,提升集约经营效益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新途径,发挥基地优势,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姻”,走集约经营的路子。完善土地流转模式和运行机制,以规模经营为发展方向,以建立土地合作社为新型载体,与企业搞好对接,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扩大辐射带动面。一是发展股份合作型组织。以企业为依托,由企业与出地村联合成立土地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社,将土地向企业集中流转,企业负责为本社成员及时提供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并对生产实行全程监控管理。收获后按合同实行保护价统一收购。农民可实现地租、市场差价和工资3种收入。二是发展企业带动型组织。由龙头企业牵头创办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签订产销合同,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三是发展政府引导型组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村里的能人和种养大户成立专业协会,由协会自我管理,规范运作,发挥作用,与企业同向发展。

3.2 完善服务体系,提供强力服务支撑

一方面,抓培训提高。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110”服务为核心,搭建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平台积极宣传上级的法规政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企业和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种植水平;另一方面,抓化学投入品管理,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定期开展化学投入品管理专项行动,建立完善的生产、销售追溯体系,确保化学投入品的使用规范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保证企业有安全稳定的高端产品货源,实现企业与农民之间的互利共赢。一是搞好技术培训。农民对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掌握以及对标准化生产行政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必须长期不懈地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可充分利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及培训资料、举办各类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宣传培训,为区域化管理提供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二是发挥政府职能。成立区域化管理办公室,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110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区域化建设工作规划协调、科技服务等工作,完善其功能配套。在基地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咨询等服务。同时,在基地办公区分别建立合作社办公室,配齐档案橱、办公桌椅等设施,使农民在田间地头就能得到优质的服务。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管理办法,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开展化学投入品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净化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实行两条腿走路,在扩大出口占领国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内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场。

3.3 增加投入,激活机制

建设农业园区,采用“政府搭台,社会联手,企业唱戏,开发主体多元化”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同时,加大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制定鼓励政策,使农民变消极为积极,支持和参与农业园区建设。探索土地折价入股,激发农民建设园区的热情。

4 参考文献

[1] 沈根华,杨文华,韩源.农业区域化可持续发展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2004(7):16-19,1.

[2] 张新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 专业 建设 模式

1999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农村区域发展这一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日益深入,在科教兴农战略指导下,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因此农业技术和实用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广西财经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是目前广西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学校。

一、广西农村人才需求情况

由于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广西区内,少部分学生在区外就业。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广西区内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坚持以农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统筹城乡人才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推进城镇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到2015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7万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等诸多利好政策背景下,广西农村与农业发展对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接受农村发展调查分析、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党政机关和涉农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企业和农协的组织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农村发展概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与营销等。

从三年来的专业实际发展来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农村区域发展方向),基本形成了“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相关领域内的学术成果明显增加等等。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如专业特色仍不突出;部分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缺乏认同感,基于这种心理和观念,专业学习主动性稍不足;师资队伍有待于加强,主要表现为相关研究专业师资不足,教师进修和实践机会不多;实践性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升引导不足等方面。

三、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客观认识,树立专业认同感和信心

出于调剂的因素、对专业前景的设想因素及亲朋好友、社会观念影响的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部分同学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同感不强。学校和老师要积极、客观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需要进行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专业介绍,尽量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以树立专业发展的信心和保持积极身上的学习态度。

(二)根据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广西地方特色与财经特色

迄今国内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高等学校有四十余所,其中较集中地属于农林类大学、综合性大学及财经类院校这几类。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其他高校比较起来,广西财经学院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之前没有开设过农业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所以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也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特色建设中应该参照两个原则,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作为唯一一所开设该专业的广西高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的选择都应该突出广西的地域特征;二是突出财经特色,与农林类大学不同的是,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得天独厚,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集结全校优势教学资源探索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多层次教师团队

现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是来自经济系,虽然近两年引进了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但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来看,师资相对薄弱。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高水平人才,提升专业建设的高度与层次;二是加快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化与调整,着眼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点、本校特色及现有教师研究方向,安排和鼓励教师进修和参与社会实践;三是打造研究团队,团队建设要力求层次性与长效性,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客座教授、兼职研究人员及吸纳对本专业发展有意向的年轻教师来加快团队建设速度。

(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验室和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突破口

实践教学是突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色的重要环节。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基础认识性实践、专业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四个模块。在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实训课教学及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与不足;上述四个模块的实施过程尽量与专业建设研究项目对接,使教学实践活动、研究团队、实训基地、专业特色等方面内容相衔接,研发模拟实验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专业实习力度,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加强与企业、农业相关部门及农村信用社等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实习合作工作机制,力求实习环节的制度性和延续性。

(五)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

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在关注和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为学生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和引导。首先确立合理课程体系,科学安排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比例,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专业兴趣的培养;提倡学生以课程论文、调查报告为依托,学习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积累科研成果,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在研究领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结合就业前景与要求准备相关考试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学生提高学历层次,开设研究生考试相关辅导,介绍国内学科前沿的高校,提高学生考研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许文娟,侯立白,贾燕.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5(7):55-57.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就业;新疆

基金项目:2012年新疆财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市场导向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2日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今后不仅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量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基本原理,微观方面懂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宏观方面能把握区域发展战略的综合性的技术人才。为适应这种变化,教育部于1998年适应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而设立了“农村区域发展”这一个新型农业本科专业。到2009年,全国共有4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此专业。2009年9月经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新疆财经大学设立该专业。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知还存在一定误区,学生的就业问题值得关注。

一、新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判断

(一)毕业生人数。2013年全疆2013年全疆高校毕业生7.38万人,比2012年增加5,413人,据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预测,2014年新疆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2013年。这就意味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必须面临更多的就业竞争。

(二)主要竞争对手。由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属财经类院校涉农管理学专业,所以主要竞争对手为本校财经类、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同时还有来自部分农学专业的毕业生的竞争。

(三)工作意向及就业单位。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来说,由于专业限制导致就业领域不够宽广,有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根本不招收,同时由于新疆的具体形势还不够稳定,所以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单位也大都在北疆各城市和乡村。

(四)新疆的发展趋势及政府相关政策导向。对于新疆这片仍处于需要大力发展的区域来说,农村的发展也必将成为重点。对于新疆当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言,国家和新疆有关政府一定会针对发展重点制定相关政策,增加就业岗位,这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来说是一个大好形势。

二、新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包括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国家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导向,以及学校的特殊宣传和扶持。这三项直接决定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外在因素。

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考虑到把新疆的长久发展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确确实实将岗位分离开来,连同企事业单位找寻真正适合并且对其本身发展有很大推动力的岗位,给该专业的毕业生以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促进新疆的更快更好发展。同时,学校也应发挥其宣传作用,向单位联系和介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导向和专业优势技能,从而最大化地促进新专业的就业。

(二)自身因素。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深刻领悟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真正该考虑到的是如何发挥自己的才能,为自己的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和空间,同时更应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懂得与人交往,得到更多的内在条件来应对新时期的就业压力。作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更多的应该考虑到基层工作,不仅因为那里有很多的就业岗位可以选择,更是因为那里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我们所学。同时,对于快速发展的新疆来说,南疆的就业空间更是广阔,虽然条件艰苦但那里的发展将会是跨越式的,将会更能发挥出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我们以后的就业是很有帮助的。

(三)专业因素。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而言,由于专业较新,在新疆的培养目标仍处于探索阶段,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能力不够了解,加之专业就业领域过浅,这些都导致该专业的就业必须要认清当前新疆发展趋势,并牢牢认识到该专业的能力,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为就业提供更大的机会。

三、新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新疆农村发展面临的人才需求现状。对于新疆的特殊区域经济情况而言,由于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条件较差,因此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这就导致了人才从农村输送向城市却没有反补农村人才缺乏的情况出现。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新疆必然要走城镇化的道路,这就意味着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必然需要一大批既懂得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又能掌握农村建设管理的人才。这证明了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农村的发展前景是宽广的,是很有前途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疆乡镇公务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70%左右,领导干部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60%左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就新疆而言,农村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并不高,这可能将导致管理水平变得较低。在新疆今后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的是一大批思想解放、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高技术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新疆的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涉农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现状。就新疆财经大学而言,大部分用人企业的招聘会都是奔着会计、财务管理和金融类等优势专业的毕业生而来,这导致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成为了一个无人问津的专业,但这并不表示企事业单位不需要该专业的毕业生。关键在于必须要认清该专业的优势在于同时掌握了涉农经济学和涉农企业管理两方面的知识技能,这对于部分企业的岗位是很适合的,尤其是一些涉农企业。因为随着当今生活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早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范畴,而是融合了社会学、生态学、食品加工学、经济学、发展学等多方面内容。对于新疆仍处于主要靠农业产业和农产品销售为主导的具体情况来看,如何运用经济学和农业管理知识去处理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流通,以及分析发展趋势就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因此,新疆涉农企业的发展必将缺少不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支撑,“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也一定能够在这些用人单位发挥功不可没的贡献。

四、新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及表现

根据对新疆财经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两个毕业生班的调查可以得出,该专业的就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就业人数的增多。自从2000年以来,新疆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3年新疆毕业生的人数是7.38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很多不限专业的工作,往往一个岗位就有上百甚至上千的人去竞争,这对于“农村区域发展”这个在新疆有着弱势的专业是很不利的。对于“农村区域发展”这个新出现在新疆的专业来说,要正视自己的就业方向,避开和选择就业难单位是关键之点。

(二)政府单位和企业招收专业局限。根据调查情况来看,所有的学生都反映报考公务员和银行时非常难以找到与该专业相符的岗位。甚至许多不限专业的岗位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都不予通过审核。企业的招聘会也大都招聘会计、财务管理以及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生的招聘也定位在销售岗位上,这对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热情和信心是很不利的,将会严重影响此专业今后的发展。

(三)社会认知度缺乏。用人单位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识很缺乏,来新疆财经大学招聘的企业认为该专业应该去从事有关农业方面的领域,而有关农业的单位却又认为该专业毕业于财经类院校,相比他们更愿意招收农业大学的学生。

(四)专业名称定位了该专业的就业领域。部分学生认为,“农村区域发展”这几个字直接就让用人单位将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定位到了农村。同时,专业名称也不便于社会认知和传播。

(五)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认知模糊。大多数毕业生对于自己大学四年所学习的知识认知很模糊,认为所学内容太过繁杂,缺乏专业培养特色,没有很好地根据专业的名称去确定培养目标。导致就业竞争中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

(六)学校对专业发展不注重。对于新疆唯一的财经类院校而言,新疆财经大学更多的是注重相关优势专业的培养和发展,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缺乏应有的新专业扶持和宣传。

五、促进新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思路及措施

(一)促进就业的基本思路。首先应着重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知识,注重实践教学,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打造成不仅各项专业和基础知识扎实,而且具有本专业特色和职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次,学校应组织学生,加大力度给予其相应的就业指导,并就当前的就业形势给予学生以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就业的严峻性。同时,学校也应增强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重视程度,尤其对于新疆财经大学“农村区域发展”这一新兴学科更应支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第一届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最后,学校应做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宣传力度,联系部分有关专业所学知识的企业来校招聘,让社会和用人单位能认识到这个专业的学生的能力和发展空间,从而确定是否招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

(二)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

1、办好区域特色明显的专业。根据新疆的具体情况而言,需要的是一大批拥有实践能力,并且能适应新疆艰苦农村条件的农村管理人才。因此,要办好有新疆特色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必须定位在实践能力的着重培养和有关新疆特殊情况的课程设立上。学校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以此增加专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课程也应多考虑新疆的特殊情况,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从而增加学生的交流能力。

2、争取“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发展的院校支持

(1)院校领导部门树立“全方位推销学生”的观念。这一观念是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的一个创新,它意味着院校应当从招生开始,直至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利用一切手段和机会,将自己的产品――毕业生推向有利于他们人生长远发展的社会区位。如果说国家重点支持的重点院校仍然可以“关门办学”、“待价而沽”,那么面向激烈市场竞争的普通省属院校,就不可能完全照办国家重点院校“关门办学”的老方法,而是必须直面市场竞争,通过校内教育和校外促销,帮助毕业生获得尽可能有利的社会发展区位。

(2)教育学生树立“全学程自我推销”观念。中国高等教育进入21世纪,一个最大变革就是学生就业社会化、市场化。毕业生要获得有利的个人发展社会区位,就必须动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高考报自愿开始树立“全学程自我推销”意识和观念,打破传统的求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在四年的学习锻炼实践中积极主动培养和历练“自我推广”意识与能力,从而达到“上学有目的、学习有方向、学成有用途”。

(3)重视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投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一个以社会实践为主的专业,因此,对于实践的投入对该专业的学生能力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实践投入主要涉及学生参与“农村区域发展”实践必要经费投入,到周围农村基层做调查问卷的路费投入等。

(4)积极创造良好的“农村区域发展”研究环境。在这方面,主要涉及两类工作:一是“农村区域发展”研究机构建设,在这方面,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设有专门的“农村区域发展”教研室,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构条件;二是学校启动、校外争取专门的“农村区域发展”研究课题。由于传统上“农村”与“农民”问题无专门机构负责,从而造成“农村区域发展”研究长期人为忽视,为解决这一“制度供给短缺”问题,建议学校可以专项支持部分“农村区域发展”研究课题,为今后争取校外课题创造有利基础条件。

3、加强专业宣传,增强社会理解和认同的途径

(1)利用各种场合与机会,宣传“农村区域发展”问题重要性。这种宣传机会院校领导比较多,如有可能,应加以利用。当然,这首先需要领导理解这一专业的独特社会需要和功能地位,否则,就毫无意义。

(2)学校对新专业的发展做宣传。作为新出现在新疆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而言,大多数疆内企业和单位对该专业的了解很少,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大多数企业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所以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农村”二字理解为农民、村官等。因此,学校的宣传对于企业的认知起着确定性的作用。

(3)院部推荐部分优秀毕业生就业,从而增加社会认同。学院应根据部分学生大学期间的表现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到农村的相关领域工作学习,通过实际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增强社会的认识程度。

4、塑造本专业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特色。只有本事够踏实才能应变各种挑战,专业的学生自身能力和特色的塑造才是最尤为重要的。各班班主任,学院教务处应从上大学开始就教育学生要提高自我能力,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专业课程,逐步引导学生提高自我培养意识,最终实现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特色的凝聚。

主要参考文献:

[1]许秀川.“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定量研究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农业;信息化;支农资金

一、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中国关于农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的盲目性,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民增收的进程;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邓培军、陈一智的《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得出结论: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其相关系数为0.733,说明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农业生产总值将提高0.733%。农业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农业投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0.1318%、0.157%、0.469%、0.096%。wWw.lw881.com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资本投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信息化却是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1]。

(三)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群众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信息观念淡薄,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需求等等。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1.提供多样型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类型应多样化,如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及时传递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各种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及多层次描述,建立各种索引,为三农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咨询、网上导航和专题检索等服务。及时更新,农业专题数据库建成后,最重要的是数据更新,才能保证它的可用性、连续性和竞争力,数据库才有活力。

2.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业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尤为重要,需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素质队伍,加强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目前虽然农村用户对信息有较强需求,但是中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应从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人手,借助现代视听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农村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今天信息就是生产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区域信息站要借助于现代化传输媒介,实行远程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拉近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与农民的距离,在农业生产与需求之间搭建起一座新桥梁,帮助农民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农业新的跨越。

由浙江师范大学承担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所取得的成果有,作物优异基因的发掘:开展作物优异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等相关研究;通过自主克隆或横向合作获得并利用有价值的功能基因。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2]。这些新技术成果需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4.为政府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农业信息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调研和信息决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全局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综合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此外,农业信息数据库应逐步加大农业数字化资源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有计划、有目的满足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

二、农业信息化与支农资金

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惠农政策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利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发展农业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内容是以反映当地各类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为主;政府投入这部分支农资金支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为支农资金整合高效利用导航

农业信息化帮助政府为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提供依据,为整合支农资金提供导向。改变支农资金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入重复、交叉,支农资金支出科目设置不够科学现象,力求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最大化。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由分散式的项目建设转变为集中的产业建设,把地域性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接起来,推进规模农业,从广泛性扶持向择优集中扶持方向发展,发挥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实现规模效益。

三、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一)农业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培育出农业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使之产生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区域中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还有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区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要提高农业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随着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区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和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农业区域的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因此,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是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2]。

(二)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区域经济提供特色数据信息支持。农业信息化要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导航。由于农业地方文献具备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信息化特色数据库应根据当地的地域状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立足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如农作物品种数据库,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农业商情等2.为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产品提供推广平台。如浙江省有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多样决定其农产品类型多,品种丰富,可向旅游者提供当地农副产品多样,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省内农村观光资源类型多样,有乌镇、南浔、西塘等江南水乡古镇[3];区域信息站可以利用自身网络平台推广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及其他农业区域经济产品,以此带动相关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湖南师范大学王爽英等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借助di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的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4]。这样的信息应依赖农业信息化及时反馈给农业决策部门,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地方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要做好地区农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正确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部门结构及作物结构;为区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作出一定贡献。

4.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农业信息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为区域经济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能力。

四、结语

中国农业经济要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的需要,谋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寻找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争得一定份额。要想实现这洋的目标,都离不开信息支持,因此农业信息化对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培军,陈一智.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38-340.

[2]吉宏,杨太康,龙瑜.中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5,(15):50-51.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7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部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得出三明市农业在经济中仍然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低下,农业增长缓慢,制约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基础差,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三明处于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一直都处于传统的粗放型耕作,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各种历史因素都给三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加上农村人口众多,大量的闲余劳动力,给基础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农业主要以原始的粗放型耕种为主,而且农作

物生产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力水平。而这种低效率生产的循环往复,将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第二,没有充分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各县特色未能实现其规模化,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实现,农业附加值低。三明的农业主要作物仍然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但分布零散,主要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没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区的农业地区优势,发展规模生产,对林业、牧业、渔业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生产单一使得农业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性增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实现,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为农业提供的机械设施较少,没能够真正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政府的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农业的服务不到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到位。各种经济特产的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未能实现经济潜力的纵向挖掘,在引导和制定政策整合各项资源中,政府应该起到其重要的服务功能。对教育和产业引导方面的服务性功能不足。因此,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所在。

第四,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更显得重要。而如今整个农业体系中,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而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足。根据三明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其中工业投资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增长.%,R&D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政策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面的各种原因分析知,解决农业问题迫在眉睫。有以下措施值得考虑: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相匹配的特色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变种植结构单一化现象。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向相关县市学习,如漳州市,对各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县县有特产”的局势,如平和县(蜜柚与香蕉)、漳浦(海水养殖)、南靖(花卉)等。实现农业管理模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三明地区的多山地丘陵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业、渔业牧业等。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把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小农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

第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政策的支持。要实现农业的生产,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引入外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引入外资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的销售问题,真正的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台海优势和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各项有利政策措施,开展闽台合作;利用侨乡优势,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照顾;扶持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增加农业的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农民小额贷款业务。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8

关键词:农业竞争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农业;绿色交易平台;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1.5;F321;F3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664-06

中国农业的发展政策空间和基础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工业规模扩张的排挤,导致国内的小麦、棉花、亚麻、羊毛和鲜奶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已失去了原有的比较优势,大米、肉类和柑橘的比较优势也正在缩小[1]。中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过多地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而忽略了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和产业政策上的协同与创新,致使部分农产品开发停滞,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失衡,难以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的形势下,如何利用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生产配置,发挥农业规模化生产与差异化生产的竞争潜力,分享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是中国涉农企业及地方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欧美国家主要通过生产技术创新,以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代替劳动密集型的方式,产生要素密集度逆转的产业升级;或者通过农业扶持政策和法律措施,确保农业生产稳定与农民收入的增长,并引导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流通,从而促进农业竞争优势的发展[2,3]。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样需要优惠的政策支持、不断地创新和严格的质量标准,然而现有的WTO框架对政府采用直接农业补贴和政策优惠的限制越来越严,在这种情况下更应探索以技术创新和农产品质量提升为主、政策优惠和直接补贴为辅的新型农业竞争优势发展模式。当前需要明确中国区域农业竞争优势发展方式在理论研究上与实践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保证所提出的新型农业竞争优势发展模式能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具体环境,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为此,文章将从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培植、演化与发展三个角度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从而总结出导致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弱化及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发展潜力不足的原因,进而结合国内外区域农业竞争优势发展的实践,提出能有效提升中国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新型发展模式。

1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竞争优势培植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假设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资源禀赋既定,各个国家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比较优势。基于该理论,孙瑞玲[4]提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农业发展战略。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在寻找贸易的源泉、解释贸易的商品与要素模式以及分析贸易利益的分配时,除了选择比较优势农产品外,不可能做出其他的选择,而该结论与世界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例如,中国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就长期存在分离的现象[4]。相对而言,波特[5]的竞争优势理论更能反映和解释现实农业竞争优势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因此多数研究认为,基于竞争优势构建农业发展的战略更具有合理性。然而,竞争优势理论实质上并未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单独地用比较优势或者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区域农业的竞争优势都难免有失偏颇[6]。

农业产业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评价是应用两种优势理论的基础。目前确定国际比较优势的主要方法有显示比较优势法(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净出口指数法(Net export)、劳动密集指数法(Labor intensity indices)和国内资源成本法(Domestic resource)等[7];而在分析区域产业优势时,则经常使用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来大致判断区域的优势产业,利用区位商也可以大致判断农业区域的优势产业,但区位商存在比较指标和核算内容均显单一的缺陷。事实上,农业竞争优势可以表现在集中度、效率优势以及规模优势等方面,这些优势与产品结构、产业化程度、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8]。因此,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评价应该是涉及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过程,任何单一的评价指标都不能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区域的竞争优势。基于这种考虑,在评价过程中,一方面可引入偏离份额分析法[9,10],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相对于上一级区域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等,再以综合评价理论为基础分析区域农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如果要评价区域竞争优势纵向提升的潜力和效率,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构建出某种动态相对产出效率核算模型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现代贸易理论认为,农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依赖于规模经济,并需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差异化程度,然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竞争优势的形成。为此,价值链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理论等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如何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问题[11]。相关研究表明,农业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包括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结构以及农产品的差异性与趣味性等,而这些直接来源受到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政府支持、劳动者素质、自然资源以及高标准需求等因素的影响[12],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需要以完善这些影响因素为前提。价值链理论则将农业产业链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认为竞争优势的培植和转化需要确定和改造农产品价值链中的重点环节。波特[13]的“钻石模型”是农业竞争优势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工具,现在大量研究侧重于分析“钻石模型”涉及的四个要素以及两个辅助因素,并结合中国农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现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例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和观念创新,提高价格竞争优势和非价格竞争优势;制定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合作型流通组织,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发展品牌农业等[14]。这些对策对完善农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要素、强化农业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环节都有重要的作用,但相关研究对支持各种对策实施的方法体系考虑不足,并未系统地考虑各种对策间的协同或排斥关系以及实施的环境等问题,也未明确对策的作用效果与区域农业竞争优势提升的内在联系。

2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演化路径

培植和维持区域农业竞争优势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关于区域农业竞争优势形成的路径和长期发展战略等问题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杨秀蓉[15]主张竞争优势的发展应保持已有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通过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将外生比较优势升华为内生的比较优势,以形成规模经济和特色农业,并引入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方式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孙瑞玲[4]认为,应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基础、政府强制性变迁为主导,以“名优新品种引进”为突破口,以“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为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其次,以“包装传统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并以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形成。高峰等[12]提出,通过发挥农村当地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吸引企业的不断加入,形成以农业基地为中心,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金融等辅助机构共同参与的集群经济,实现农业经济自主化和市场化。归纳这些观点可知,农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基本路径是:首先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各种农产品产业链,继而在资源禀赋允许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其后再通过“钻石体系”中的六个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产业集群,促使其产生难以模仿的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16],即遵循着比较优势发挥、规模经济形成、交易费用推进、竞争优势维系和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过程。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界定,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与互补机构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而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形成的有机整体[17]。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至辅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其发展不仅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交易费用、形成区域农业品牌优势,还有利于改善城乡之间的生态环境、加速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新企业的形成;反过来也会不断激活“钻石体系”的各个关键要素。

由此可见,区域竞争优势演化的路径在理论界基本上能达成共识,并且多数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建立和发展是提升农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以及涉农企业的战略规划应以促进或适应区域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目标。然而,这种演化路径中的各个演化阶段是否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什么是驱动区域农业竞争优势演化的持续动力、是否存在一种长效的战略机制能保证区域农业竞争优势能按照标准的演化路径顺利进行等问题,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3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发展

产业集群现象是企业区位选择的结果,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获得优惠政策支持以及知识的聚集和产生溢出效应等,就有动机向农业基地聚集。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一些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例如,河北省清河县羊绒集镇的羊绒、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斗南村的花卉、山东省金乡县的大蒜等[18]。这些产业集群都是以某种农产品为核心,集中了专业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以及科研、服务机构,以专业化和规模化取得独特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依赖单一的资源优势,对集群外部综合资源的优势利用不足,因而其竞争优势的发展受限,主要问题有:①农产品产业链条短,衍生企业数量受限,并且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②产业结构严重趋同,无法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而仓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将大幅度影响当前农产品的产量水平[19];③集群内信息不通畅,导致集群中企业合作关系不稳定,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价值链体系;④过分强调农业产业链的纵向连接,而忽视了居于同一环节上各主体的横向联系和产业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致使农业与其相关联的产业、服务部门、研究机构等联系不紧密、整体发展缺乏协调性[20]。由此可见,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并不一定能促进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当然,农业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优势提升的贡献也存在大量的支持证据,主要表现为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运输成本以及产业链上的交易成本;规模化的生产有利于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高度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获得了差异化优势;协同创新网络体系能加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的开发,形成垄断性的技术优势等[12]。总之,从实践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建立与区域竞争优势的提升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农业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的互动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以解决农业产业集群是否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企业资源的聚集在短时间内构建起来、其形成是否必须要以区域竞争优势的发展作为基础、区域竞争优势又如何反作用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等问题。

事实上,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需要将劳动力、土地资源、技术、资本与市场等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理顺政府、生产企业或农户、流通企业、农业R&D机构等农业经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农业产业集群发挥优势的关键。目前,关于农业经济主体的研究主要以分析其组成元素、各元素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主,还缺乏对主体协同推进循环经济优势型机理的分析,缺乏对协同推进下的企业竞争力优势获取的分析[21]。因此,在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种经济主体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选择适当的利益联结模式(例如合同模式、买断模式、公司与农户共同组建合作社、企业化利益联结以及股份制模式等[22]),实现集群内各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帕累托改进,从而促进区域农业主体竞争优势的整合与协同。所以多条供应链在一定地理空间的局部集中就可能推动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化,进而构成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同样,农业产业集群内通常会包含多条通过不同组织形式连接起来的,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产业链条,而且各产业链条上经济主体会通过产业价值链与非产业价值链的联系、双边与多边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网络体系[23]。因此,可以认为供应链关系也是农业产业集群内部的基本经济关系。基于这种理念,农业经济主体利益联结模式的选择和设计可以以供应链网络的管理模式为基础,考虑各农业经济主体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其业务活动在成本支出及利益形成过程中的关联程度,进而参考供应链环境下的利益冲突管理方法[24],设计出农业经济主体间的优化利益联结模式。

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种要素成本会明显上升,急需加强集群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否则竞争优势将难以为继。因此,需要通过辅助机构和农业经济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以保持区域农业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此外,跨区域经营是区域农业产业集群规模或竞争优势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灵活地处理与不同区域中的农户、涉农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此时,集群管理模式的创新将是突破集群竞争优势发展瓶颈的关键。目前在工业企业领域中备受推崇的虚拟企业经营模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参考。虚拟企业是具有不同核心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组建的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动态联合体[25]。这种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企业的价值链结构,实现了各种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能使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跟踪市场动向,实现敏捷化制造[26]。当农业产业集群建立起明显的竞争优势后,农业产业集群内的经济主体可按照虚拟企业的经营模式与外部实体进行广泛的合作,以此来突破集群内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瓶颈,实现区域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溢出。

4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已在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培植、演化及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它们对理解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产生、演化过程、发现和解决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诸多问题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中国部分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和现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发展潜力不足的客观形势分析,国内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和管理实践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在理论方面侧重于对表面问题、问题成因、基本演化规律和解决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与总结,对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可操作性的方法体系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等考虑较少。具体表现为:①多数文献孤立地分析导致比较优势弱化和竞争优势发展潜力不足的各种原因,并未将各种影响因素置于竞争优势培植的具体环境中系统地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比较优势弱化与竞争优势发展潜力不足的影响程度;②相关研究对农业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多,缺少针对不同农业产业集群的对比研究,未能反映不同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异质性竞争优势或竞争优势趋同的原因,不能深刻揭示农业产业集群产生的机理;③针对农业产业化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研究虽然从宏观政策、管理模式、支持技术、经营理念等层面提出了较全面的对策,但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体系,没有系统性地考虑各种对策间的相关性,以及对策在实施过程中对区域农业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并缺乏对各种对策实施效果的实证检验;④相关研究对农业集群产生的路径基本达成了共识,但仍未提出促进区域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有效突破口和长期的战略动力机制,尚未明确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演化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关系。

2)在管理实践方面,过度地依赖单一的优势资源进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或规模的扩张,导致竞争优势弱化和发展潜力不足。具体表现为:①多数农产品价值链中的基地建设、营销、生产运营、技术创新、社会资源利用等环节存在缺陷;②政府过多的干预和“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发展模式使部分区域在优势农产品规模化过程中同质性明显,造成恶性价格竞争,比较优势日益下降,缺乏进一步形成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③现有农业产业集群的主体职能不明确,组织结构及配套的支持体系不健全,难以发挥农业产业集群应有的规模优势和外部效应;④竞争优势发展过程中过度地依赖单一的优势资源,长期忽略农业产业集群或区域内部经济主体间的共生关系,缺乏必要的共享平台、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来支撑多种关键资源的集成。

总之,中国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发展规划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长期有效的战略导向,进而造成发展实践中片面地追求各类农业产业集群形态和规模上的发展,而忽略了支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辅助机构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经验积累与创新建设。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依赖于产业集群外部经济性、合作效率以及技术创新潜力的发挥,但是中国新兴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却缺少必要基础条件的持续支撑,这必然导致建立在单一优势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逐渐丧失,而新兴农业产业集群也难以突破资源依赖型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区域农业竞争优势培植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从微观上需要企业改变其独立竞争的经营哲学和运行模式[27],从宏观上需要政府系统地进行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创新。政府首先需要以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为基础,做好长远的区域专业化生产的规划,引导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拉开与同类产品的质量距离;其次,要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及准公共物品或服务,适时引导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企业进入和发展,并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创新型的研究与开发[28]。最后,政府还需要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产前、产中以及产后服务的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是,政府行为的重点应该是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引导和宏观政策上的支持,尽量少给予农产品出口方面的直接补贴。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行政力量干预反而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化选择,使得农产品供给结构趋同;所以,区域农业经济主体的创新和发展应该是促进区域农业竞争优势提升的主要动力。波特等[29]认为,如果企业用他们选择核心业务那样的方法和框架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机会,就会发现社会责任可能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潜在机会。实践研究同时也表明,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相结合,可以成为促进农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支撑点[30]。基于这种观念,企业实体应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认证、产品标准化、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服务的主体,可采用业务流程改造、纵向联盟、横向一体化等方式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而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则是农业企业协同发展的自然结果。但是,从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看,农业区域内企业间缺乏合作与协同是农业集群发展的根本问题,Aciksoz建议[31],应该在农业集群内建立“公共-私有合作关系与知识机构(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ogether with knowledge institutes)”相结合的营销组织,而这种组织可视为绿色交易平台性组织的基本表现形式。事实上,欧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实践已表明,绿色交易平台性组织的建立有助于产生规模化的市场渠道、紧密的合作组织结构、信息共享和信任机制以及公共的支持环境等,并且由平台性组织而引起的交易模式变革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32]。虽然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具体背景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但总体市场环境和影响产业优势的要素基本是类似的,只是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与政策导向中产生的效果不同。因此,一方面国内外的实证经验和政策规划可以作为提高中国农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战略指导;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根植性,仍然有必要结合中国的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客观条件,从多要素组合和强调整体功能的角度,提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方法及对应的管理措施。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9

关键词: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4SJD645

中图分类号: C961;F1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26

1 对于农业高技能人才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

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农业发展目前为止还不符合现代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努力把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中央精神付诸于实践,以“促进农业”和“科学与教育”为目标,经过有关人员对农业现况的分析,农业高技能人员是农村发展的支柱,进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的基本要求。但目前的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还不够强大,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还不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业高技能人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业技术缺少创新战略

农业创新战略是实现创新投入的关键因素,因此采取不同的策略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创新绩效。为此,我们探讨了两种创新战略,即渐进式创新战略和创新突破战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采用渐进式创新模式,而中国企业在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渐进式创新模式,对技术突破创新仍然很低。故要想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新的进步,需要我们积极调整创新战略模式,有针对性的促进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1.2 专业结构不合理,配置不能得到合理的分配

就专业结构来看,粮食、园艺、植物保护等传统的专业人才所占比例较多,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真正使用农业科技去发展农业的人才屈指可数,导致传统农业依旧占据农业总体很大一部分,新型农业技术不能及时应用到位。从学历职称结构上来看,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更多。从年龄结构比例上来看,“断层”现象普遍,具体表现为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在人才配置方面,农业技术人员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几乎全部转移到乡政府的行政工作岗位上了,造成严重缺乏农业乡镇级的人才。

1.3 经济投入不足,待遇较为不合理

虽然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解决了人员编制和工资的等方面的问题,但工作的经费来源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由于资金过少,在农业科技推广上投入的资金就较少。这种情况大大影响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热情,极不利于农业科技人才对农业和农村事务发展。

1.4 缺乏有效的培训

农业技术人员的自主学习、实践和培训等组织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教育和培训的刚性制度,在资金不足或工作人员短缺等问题的情况下,造成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2 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农业方面的科技人员、包括促进型的科技人才与技术方面的实用型人才,在农业经济中发挥着决定性因素。如今国家要求快速推进农村走工业化、城市化之路,快速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建设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经济的快速转型需要加快农业科技人员的改造,优化结构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村经济在加速分化,增加对农业科技人才需求是服务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是农业的发展在不断扩大,从以前的粮食,畜牧型农业向多功能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的需求从过去的农产品向环保的食品安全领域发展;二是农业产业链在不断延伸,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加速。改变了过去的简单种植生产过程,促进现在的生产及加工农产品的方式,流通物资,销售成品,建立市场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农业的增长从之前的温饱型农业到现在迈向大农业,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人员与技术人员在不断的进行着研发和创新;四是农业市场水平在不断提高。由过去的封闭,独立的农业逐渐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合作的农业发展,与农业家庭更紧密地接触,加强交流。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改变结构性失调的情况。

2.2 农业的科技发展需要农业技术人才水准不断增强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越来越大。说到底市场竞争比较的是农业的科技含量,谁生产的质量好,成本低,谁做的农产品就将拥有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农产品,不但不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甚至国内市场也难以保持。由此可见,研究和生产农产品的关键,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员。现在好多农业的龙头企业,就是因为在激烈的农业市场竞争中人才缺乏,高科技农业发展不起来,被迫被兼并或破产。从农业科技人才的分析,需要越来越强的复合型人才,既熟悉和了解农业专业知识,而且还熟练运用国际规则,这就需要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如今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农业人才在显著减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农业科技人才流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技术人才已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这种趋势充分表明,随着外向型农业在不断的快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农业科技人员的要求也必须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