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05-26 15:29:38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1

【关 键 词】区域 发展战略 演进 发展趋势

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解决好区域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区域内和区域间竞争优势的发挥,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焦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性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各省市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差异研究以及区域发展研究趋势研究。

一、地方性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部分区域的快速发展,各省市逐步将“区域发展战略”作为其地方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各地方学者根据当地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的特点,相应地,提出了加快地方性区域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对策建议。如,沈正平,储胜金(2007)认为,江苏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与“‘三沿’、‘四沿’战略”,将全省的“经济板块”与“产业或经济轴线”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板块经济”与“轴线产业或经济”相互渗透、融合,大大促进了“块块”与“条条”、“网络”与“轴线”的有机统一[1]。魏晓蓉(2010)认为,甘肃要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总体框架内,充分利用好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宏观环境,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新能源产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从而推动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2]。周园、马廷玉(2011)针对“十二五”时期辽宁发展规划,提出树立区域经济发展新理念、强化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强“三大板块”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3]。

此外,学者还针对某些区域差距的形成以及区域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如汤茂林、姚士谋(1997)从区位条件、历史基础、政策因素、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南北区域差异的特征和成因,论证了苏中苏北的相对优势,并提出了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若干战略[4]。张谋贵(2008)采用人均GDP(静态)和经济增长率(动态)两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考察了安徽省经济与长三角地区的关系程度以及长三角经济对安徽经济的相关和影响程度。认为,安徽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紧密,已形成了较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同时,长三角地区对安徽地区形成了经济的扩散与辐射[5]。

可见,立足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区域发展特点以及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等客观或主观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不同地区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可行的地方性区域发展战略。

二、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研究

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阶段划分来看,主要是“两观点、三分法”。两观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大都是在十六大之前,在当时还未正式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五个统筹”,所以,没有考虑到“统筹发展战略”这一阶段。因此,在现在看来,这种阶段划分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另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战略(效率导向,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六五—七五)—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差距,八五—九五)—统筹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十五—今)三个阶段。如,刘霞[6](2007)、高新才[7](2008)、王泽强[8](2009)等认为,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效率优先”和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使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试图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这时战略重点转向了如何实现“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则更加注重公平,突出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公平性问题。

可见,上述的两种观点,主要是由于时间段截取上有差异,导致在区域发展战略演进阶段的划分上也有所不同,但其观点的实质是相同的,认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各个阶段的调整与完善,是以调整和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为核心的,换句话说,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就是,如何分析和把握我国区域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协调中逐步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发展的动态平衡而非静态平衡,追求和探索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之路,即寻求平衡与不平衡的最佳“结合点”。

三、区域发展战略差异分析研究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发生很大变化。“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同时,导致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差距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急剧扩大。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对策和措施。

(一)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差距状况分析

对于我国区域差距的分析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差距发生变化的拐点等问题,还未形成共识。原因在于,学者们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采用的方法、选取的指标以及观察的地域和时段也不相同。例如,周民良[9](1998)、陈秀山等[10](2004)认为,全国区域差距的扩大趋势,不仅表现在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而且同省市内各区域间的差距也日益明显。李二玲(2002)认为,我国南北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而东西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呈扩大趋势。1993年以后,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趋同[11]。管卫华等(2005)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波动在近期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12]。吴桂珍(2006)认为,1978-1990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呈下降趋势,并且在1990年时降至谷底;1990年以后,相对差距又开始上升,到1998年相对差距达到最大;1998年以后呈波动的下降态势([13]。蒲小川(2007)认为,1949—1978年区域差距较大,1979—1992年区域差距开始缩小,2001年开始区域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4]。

(二)关于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就研究方法而言,学者们主要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如,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等。在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区域差距不断变化的原因,学者们又采用了区域经济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如,魏后凯(1992)“运用威廉姆逊系数作为衡量区域间协调程度的指标[15];金相郁、郝寿义(2006)利用CV、HHCI、TEC、MLD分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包括省际发展差距和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16];陈伟雄(2011)运用Theil系数分解法,探讨了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的轨迹、不同空间层次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及其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17]。

就指标体系而言,学者们主要采用综合指标体系,如韦伟采用人均NI、生产率、地区经济结构、市场发育水平四项指标等;胡鞍钢以人均GDP为主,以人文发展指标为重要补充。综合我国理论界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选取计量指标[18]:一是总体指标;二是复合指标,包括人均指标、静态比较指标和系数指标见表。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计量指标分类[18]

通过以上文献的总结,发现我国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以及其成因分析目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的设定以及研究的深浅程度也有所不同。虽然在对省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研究上某些学者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却进行未量化研究。

(三)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差距形成的原因

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地域差异说、政策倾斜说、增长方式与增长机制说和综合说四种观点。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持综合观点的学者较多。如夏永祥(1994)认为,区域差异是由客观性因素(地理位置等)、国家宏观区域政策、经济结构、人口素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造成的[19];周民良(1998)认为区域差距的形成,是非国有制经济发育程度、经济结构、投资规模、市场发育程度、区域政策倾斜、区位、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0];在覃成林(2001)的著作中,作者从发展基础、倾斜的政策面、体制环境与竞争力、要素单向流动、经济结构的效率五大方面,分析了区域差距的成因[21];刘夏明等(2004)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中,相对较为全面地总结分析了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22]。

由此可见,对区域发展差异成因的认识和分析综合起来看,基本上涉及了影响区域发展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即从历史基础、区位和环境、资源投入、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人口素质、区域政策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可以看出以上涉及的成因分析各有侧重点,同时反映出区域发展差异成因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从均衡发展战略到不均衡发展战略再到统筹发展战略的转变。客观地讲,这些战略模式的转变,都是基于我国不同时期区域发展的内外环境而提出的,在战略转变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如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区域发展未来研究的热点体现在:区域发展带来的区域创新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区域发展新问题的研究、加快区域发展带来的区域空间格局新问题研究,等等。

参考文献:

[1]沈正平,储胜金.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D].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2]魏晓蓉.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的动力机制探讨[J].开发研究,2010(5).

[3]周园,马廷玉.“十二五”时期辽宁区域发展战略探讨[J].辽宁经济,2011(8).

[4]汤茂林,姚士谋.江苏省中北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兼论江苏省的南北差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8)(增刊)。

[5]张谋贵.区域发展战略实证研究——以安徽东向战略为例[J].统计教育,2008(11).

[6]刘霞.均衡·非均衡·协调·统筹——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经济师,2007(1).

[7]高新才.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8]王泽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回顾及展望——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分析视角[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2).

[9]周良民.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J].开发研究,1998(4).

[10]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11]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1).

[12]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13]吴桂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实证研究[D].博士论文,2006.

[14]蒲小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因素研究[D].博士论文,2007.

[15]魏后凯.论我国区际收入差距的变动格局[J].经济研究,1992(4).

[16]金相郁,郝寿义.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经纬,2006(7).

[17]陈伟雄.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演进的实证分析及经验总结[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2).

[18]张友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1,46。

[19]夏永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11)

[20]周民良.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J].开发研究,1998(4).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2

关键词:长株潭 物流发展 战略

长株潭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简化而来。长株潭三市同处湘江中游,横贯湘南、湘中、湘北、其核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呈“品”字形相距30公里左右,组成一个金三角,是湖南的心脏地带,也是湖南的经济中心。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聚散功能强劲,增长潜力较强。长株潭城市群GDP始终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长株潭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额的37.9%,实现GDP346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长株潭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趋势,进出口规模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迫切需要“巨大”物流渠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心城市的建立,区域城市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现代物流,以适应经济圈的发展。长株潭要建成湖南经济中心,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物流。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织和理顺供应链关系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制定一个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的物流发展战略。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才能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才能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才能解决好城市积聚的原材料、产成品如何快捷、经济、安全地发运到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地方的难题,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在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城市整体经济才能提高。

1 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作为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湖南省新一轮投资热点。《湖南省2003-2007年重大建设项目表》中,涉及物流及市场的项目25项,总投资39亿元。为进一步促进湖南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27日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的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和国际国内的同行比较依旧比较落后,并存在以下不足。

1.1 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设施不足且陈旧老化,三市中在交通运输、邮政等传统物流基础设施上没有形成协调一致,长株潭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低。另外,长株潭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物流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2 长株潭三市物流业相互协调性差 物流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无论哪个环节受阻,都将直接影响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三市中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且三市各搞各的物流建设,自我循环,造成了三市中一边是资源闲置,一边是重复建设,谈不上整个区域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此,长株潭经济区相互间协调性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三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长沙做为省会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但与株洲、湘潭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协调发展的精神。地区效率的不一致,导致长株潭整个地区物流效率下降。

1.3 物流业缺乏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长株潭经济区在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为促进三市经济的融合,总体构想是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基础设施、市场、产业、城市体系一体化,物流业在国外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着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区域经济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作用。但长株潭整个经济区对现代物流业认识仍不够,表现在对现代物流业投资不足,特别是银行信贷没有向物流业倾斜;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未形成,也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的总体规划。

1.4 物流人才缺乏 长株潭经济区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该区域从事物流研究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很少,虽然一些部门和企业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但是许多环节、部门处在极其落后的技术水平。虽然湖南有几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有物流相关专业,毕业后的人才都流向了沿海城市场,使长株潭区域人才仍处于贫乏状态,物流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短期培训这一方式来实现。

2 加快发展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和措施

2.1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交通是物流的基础,长株潭地区交通网比较发达,有利于本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京广铁路经株洲,东连浙赣线、西接湘黔线,石长铁路则与枝柳线相连,株六复线也已建成开通;公路线汇集了106、107、319、320等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航运较为便利,黄花国际机场开通了近40条国际国内航线;水运方面,湘江连接长株潭三市与长江汇合。今后,长株潭经济区交通网络规划,除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外,要突出以市际交通和市区交通为重点,特别是尽快建成长株潭城际轻轨,构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航运以及城市道路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2.2 长株潭经济区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2.2.1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搞好经济区内现代物流业的分工 长株潭经济区在一体化建设中,要搞好区域物流系统的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又不与区域的物流脱节,才能建设成一个低成本高产出,循环畅通的物流体系。长沙是省会,又是该经济区的商业经济中心,高等院校较多,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应侧重于物流服务业的建设,把该市定位为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的科研开发和教育培训基地;株洲是交通枢纽,株洲和湘潭还是工业重镇,因此,这两市应定位为区域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基地、包装中心、计量检测中心、装卸配送中心和物流机械制造中心。

2.2.2 形成统一的物流资源管理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期长、规模经济明显,牵涉范围广的产业,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株潭经济区内各自为政的状况。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该经济区域物流业的效率和规模经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在进行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中,一般都采取建立物流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长株潭经济区的现代物流的协调控制可借鉴这种方法,建立长株潭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只有统一调配整个经济区有限的物流资源,综合开发物流市场,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流体系。

2.2.3 长株潭经济区建立统一的物流中心 为了实现物流在三市范围的合理流通和物流据点的合理布局,形成一个区域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可以在三市建立一个区域统一的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商品周转、分检、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值,克服在长株潭区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所以它起着商品周转中心、商品分检中心、商品保管中心、商品在库管理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的作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也可通过这一物流中心的市场发展,使各区域获取、享受分工和流通比较利益,促进产业技术在空间的传播。

2.3 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为长株潭经济区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该经济区的企业必将经历从“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资源转向“横向一体化”阶段,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而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给其他专业企业,因此,专门化的物流企业的组建势在必行。长株潭经济区正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应利用这个契机,引导企业解放思想,结合改组、改制、改造,组建一批上规模的骨干物流企业,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筹资渠道,更新改造设备,实现信息管理技术升级换代,促进物流企业增强经营能力,同时还应保留一批运作灵活的企业作为补充,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要。

2.4 重视物流现代化的管理和人才培养 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物流教育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业从业人员执行资格制度。同时,应开展物流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逐步了解这一新兴产业。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切实高好职工队伍的培训,积极吸收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只要把培训人才和引进人才、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才能提高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本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军.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物流科技,2007(30).

[2]张思军.长株潭物流一体化战略探讨.物流技术,2006(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3

【关键词】区域扶贫 经济发展 连片特困区

一、引言

区域发展需要必要的条件基础和综合性要素的合理配置,更需要持续的外部投入与区域发展机理培育。区域不发达或者区域贫困往往就是区域发展条件或者发展机理缺失的结果,而如实实现解困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学所面对的国际性难题。

我国区域贫困地区由于其发展条件和机理的相似,导致区域贫困出现相对集中和连片化现象。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我国至今有十多个大面积连片贫困地区。其中,地处我国北方中西部内陆的吕梁山片区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涉及陕西和山西两省多个地市和县区,其中陕西省吕梁山片区位于榆林市境内,属于该片区中部偏西区段,区域生态环境基础更为脆弱,治理改造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解除区域贫困,全面推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相关战略性规划,为全国连片贫困区域发展和解困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国家和相关省市区地方出台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如《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年)》、《关于编制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的通知》等,为本片区的区域发展与解困提供了直接指导和具体落实举措。

二、区域发展与扶贫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发展经济学关于区域发展问题的见解

1. 区域发展的概念

区域经济增长指区域在一定时期实际的货物和劳务产出的增长,确切的说是指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而区域发展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指一定区域不断进步着的经济演化过程,即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及观念意识的变化的持续的经济成长过程。它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不发展的状况逐渐转变或消失,即低下的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沉重的人口压力渐渐减轻,比较严重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的形势逐步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趋于减小,特殊的贸易格局转为正常。区域发展意味着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等情况的改善。而贫困的减轻不只是就收入增加而言,还有营养的改善、健康增进、受教育机会增多,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的普及和提高。

2.区域发展的要素与条件

17 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学说奠定了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都认为劳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 19 世纪 30 年代,工业革命在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或即将完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一些经济学家逐渐地认识到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哈罗德―多马模型( Harrod,1939; Domar,1946) 就是典型的以劳动和资本作为促进增长的两种因素而构建的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在该模型中资本和劳动不能互相替代。Solow( 1956) 摒弃了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但是仍然将它们都看作外生的。Cass( 1965) 和 Koopmans( 1965) 在 Ramsey( 1928) 消费者最优模型的基础上创立了储蓄率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从此,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达到了顶峰。Solow( 1957) 第一次将技术进步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上都指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意义。Arrow( 1962) 将“干中学”的思想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把技术进步看作普通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成为众多内生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模型的思想源头。相对于传统的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无疑前进了一步,但是却忽视了更通常的人力资本要素,一些学者认为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而且还包括人力资本。Uzawa( 1965) 将人力资本要素引入到经济增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本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用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来解释技术进步。

人口要素对经济增长也有着影响。马尔萨斯( 1798) 认为,当人均收入超过其均衡水平时,死亡率下降的同时生育率将会上升; 反之亦然。因此,长期内每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将会收敛到其静态的均衡水平,这就是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

制度经济学一直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根本性作用,改变了以往经济增长理论将制度看作外生变量的传统。North & Thowmas( 1973) 与 North( 1981) 通过研究历史,论证了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缩小个人行为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异,从而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奥尔森( 1982) 则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出发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最终根源聚集到分利集团上。Acemogluet al. ( 2002a,2002b) 沿袭了诺斯、奥尔森等人的思路,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区域发展的不同模式特征

区域发展的驱动机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

要素投入的驱动模式。要素投入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模式。中间产品投入对某些部门来说,形成了其需求市场,对另外一些部门来说,又形成了其投入的要素。

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模式。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或几个部门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模式。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4. 区域发展的分阶段特征

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过各种各样的阶段理论。如德国经济学家夏毕尔(K?Bucher)把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及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希尔德布兰德(B?hildebrand)也划分三个阶段:即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二战以后胡佛和费歇尔以及罗斯托等人也提出了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以及补充论述中把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 传统社会阶段。他认为近代科学结束生产以前的实惠就是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为主是主要特征。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认为这是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本质就是”把投资率提高到经济地、大量地和明显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

(二)区域贫困问题的理论学说及措施

1. 区域贫困的内涵与特征

贫困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表现为贫困人口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达到最低生活标准,缺衣少吃,难以维持自身简单在生产。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区域贫困是指特定的经济发展区域内,人们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现金、生活条件、闲暇活动、舒适,参加某些活动和受教育的机会所处的状态,是区域内不同人群或社区境遇相比较面临得出的概念。

2. 区域贫困的主要机理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贫困地区往往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不佳,这使得交通通讯条件落后,自我发展困难。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生产力低下,影响了资本积累,造成了所谓的“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穷”即“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的历史因素。贫困的建国之初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造成城乡差距拉大形成“城乡二元节结构”;改革开放之后东部沿海率先获得了优惠政策,形成要素“洼地”,造成了东西部差距拉大。历史因素也是早就农村和西部地区普遍的因素。

教育水平低下。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重要的途径。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那有重大的作用,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个人劳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提高劳动报酬。教育缺失,人民文化素质低下会导致生产力难以提高,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窗口”无法把握,难以摆脱恶性循环。

不合理人口增长。根据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贫困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和人力资本的稀缺难以应用现代技术,以致经济增长速度慢于人口增长速度,形成低水平均衡。

制度与文化限制。贫困地区人们的社会心里、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方面也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低教育水平导致思想观念禁锢保守对先进事物接受能力差,原有生产方式惯性强。长期习惯于自给自足经济,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差。在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人民负担沉重且缺乏保障。

3. 区域贫困的解脱(lock out)基本条件与过程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Ragnar Nurkse (1953) 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陷阱”理论,该理论主要从资本供给与资本需求这两个方面探讨贫困产生机理,认为贫困主要根源于资本缺乏。因此扶贫应当着眼于通过改变外部投入打破恶性循环。此后,美国经济学家 Richard?R?Nelson (1956)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阐述了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与产出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人口增长最终将会抵消人均收入的增长,从而形成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最终导致贫困。扶贫计划中应该注意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的配合。英国经济学家 Harvey Leibenstein(1957)则提出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现象,认为人均收入过低与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不发达地区要想摆脱贫困,必须设法保证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以产生所谓“临界最小努力”,简言之,即通过大量投资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在强调资本重要性之余,学者们逐渐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贫困考量因素。在舒尔茨(1965)的《贫困经济学》一书中,他将资本区分为“常规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类,并认为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

4. 区域扶贫的主要模式

依据不同的标准,扶贫模式有不同的分类。

按扶贫主体不同划分,可分为四种:一是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即是指在扶贫活动中政府占主导地位,主要由政府提供各种扶贫要素,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主来组织开展扶贫活动的一种扶贫行为;二是企业主导型扶贫模式。这是指在扶贫活动中企业占主导地位,由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扶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行为;三是对口扶贫。即是指发达地区及其有关单位与贫困地区及其有关单位结成相对固定的帮扶关系,通过优势互补,在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带动下,使贫困地区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四是民间扶贫。这是指民间组织自发开展的扶贫活动。

按扶贫主体作用于扶贫客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两种模式。救济式扶贫模式指的是扶贫主体直接向扶贫客体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或现金,以帮助贫困人口渡过难关,也称“输血”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指的是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提高教育和文化科技水平,以促使贫困地区和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扶贫行为方式,也称“造血”式扶贫模式。

参考文献:

[1]Harrod,R.F.(1939): 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 In : Economic Journal,vol.49,1939:14~33.

[2]Domar,E.(1946):Capital Expansion, Rate of Growth and Employment.In:Econometrica,Vol.14,1946: 137~14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52-02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口和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技术素养的提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1] 而地方高校是区域人口和劳动力的提高文化、科学和技术素养的主要通道。可见,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也应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保障地方高校强盛的生命力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地方高等学校的区域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方高校逐步成为了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如产业规划、工业布局、农业产业开发等等重大的地方性课题的研究,还需要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切实地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2]。

2.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合理化,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区域社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归根结底,取决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直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不重视区域社会自身的智力开发,单靠外部的物质、技术与人才的输入是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的。

3.有力促进区域文化的更新

发展区域文化事业需要提供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而地方高校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地方高校一方面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递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具有促进区域文化繁荣的功能。首先,地方高校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事业繁荣可以较好地满足区域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区域社会成员丰富的精神生活又可以转化为推动区域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其次,地方高校能有力促进区域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区域文化观念是区域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区域社会变迁的导向与先声。区域文化观念更新,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社会变革引起的,但地方高校促进区域文化观念的正向变迁,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科技的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实现,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科技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要造就这样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必须依赖于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与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二,地方高校能直接创造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为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最便捷的通道,是区域发展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能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加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3]。

二、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转变陈腐观念,合理定位

大学定位主要包括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规模、服务面向等方面。而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大而全,争一流”和“重攀比、轻特色”的倾向,模式趋同,目标不明,要么是办学目标定得过高,脱离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要么是盲目模仿,贪大求全。然而,“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 [4] 许多地方高校并未立足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而是热衷于设置重复率很高的热门专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对地方高校的定位而言,最为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类型方面一般应确立为教学型大学。教学是地方高校的绝对工作中心,教学是其第一任务。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师资条件、办学环境、办学实力等方面都相对有限,应当也只能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2)人才培养方面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点任务。(3)在服务方向上必须坚持地方性,面向地方、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高校的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4)在办学特色上加强特色建设是地方高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地方高校而言,培育特色、发展特色、造就新的增长点,是地方高校发展之战略,是地方高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5]。

2.瞄准区域市场,调整专业

长期以来,中国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其专业设置的理念及调整的力度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专业设置贪大求全,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等等。许多地方高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区域市场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使得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新专业,对于一些陈旧过时的传统专业要及时调整。“由于革新和技术进步,经济领域将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专业人才。” [6] 为保证专业设置紧贴区域市场,适应区域社会需求,地方高校还必须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使设置的新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此,一方面要吸收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等参加,加强对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的研究,共同搞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开放办学,主动走入市场,同区域社会广泛联系,加强对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改革与调整的研究,深入了解人才需求信息,考察人才需求动向与数量 [7]。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所设专业真正适应区域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3.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偏重社会科学导致劳动市场上现有的毕业生类别失衡,使毕业生和雇主对高等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质量感到失望。” [6] 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对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地方高校要培养真正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产学研相结合,首先,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使科研导向和科研发展策略紧贴市场,使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得以及时转化。其次,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走出去,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开放力度,把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在服务地方上多下工夫;通过开放,人才和信息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可以实现共享,高校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学习与就业关系更密切,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

4.服务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区域社会的进步和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8] 目前,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93%,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服务的理念,将办学宗旨定位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既是时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应强调其地方性,在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地方高校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开拓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空间。地方高校要面向区域办学,区域有多大,“校园”就要有多大 [9]。这样,地方高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地方输送各行各业人才,使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逐步完善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体系,开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6.

[2]李清山.实施“三个战略”办好地方性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3]周平,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1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5]杨科正.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2-123.

[7]王成涛,张健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5

关键词:城乡统筹;流域经济;贫困地区发展 

一、流域概念与流域经济 

 

流域(drainage basin)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它既是一个水文单元空间,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空间,更是一个经济体系空间。流域空间有可能会跨越不同的行政边界,可能形成跨越几种差别性地方发展政策的区域性空间。在当下中国超常规快速城市化的语境中,从流域的角度来整体性地思考流域流经地区的发展问题,可以弥补目前基于条块分割的规划和发展模式的不足。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它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流域内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开放互利的经济区域。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划经济,流域经济更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协作性和整体性。要搞好流域经济,必须做好流域的综合发展规划,从整个流域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开始,进行环境保护规划、空间综合管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控制。 

 

二、流域综合发展规划 

 

流域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国土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是以江河流域为范围,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放和综合利用。狭义的流域规划是以江河本身的治理开发和流域的水利开发为目标,包括干、支流梯级布置、水库群规划、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工程、相关枢纽建筑配置、水资源利用、水土资源平衡、农林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内容。广义的流域规划是指流域综合发展规划,涵盖整个流域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布局、上下游产业动态关系、主体功能区划分、流域转移支付政策等内容。 

流域综合发展规划需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整体与局部、干流与支流、上游与下游、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梳理好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渔业、旅游等产业之间的关系。科学的流域综合发展规划是落实“五个统筹”的规划,在流域范围内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流域规划是反gdp崇拜的规划,是在公平的前提下兼顾效率的规划,是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增长的规划,是注重地域差异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约束的规划。 

三、城乡统筹视野下的流域规划理论 

 

(一)流域共生理论 

流域共生是指在流域范围内城乡不同系统的单元之间信息交流、物质交换、能量传导以及合作模式的形成和运行过程。城乡发展的阶段模式经历了依存(农业社会)、统治(工业社会)、融合(工业化中期)和一体化(后工业社会)四个阶段,由生产力向生产关系的范畴逐渐过渡,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的过渡过程。在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不再是剪刀差作用下的二元空间①,而是环境关联、产业联动、生态共生、上下游市场资源与要素互补的整体性流域空间。从流域共生理论出发,对流域流经的不同行政区域的城乡规划进行统筹和协调十分必要。以流域共生理论为指导,在流域城镇体系的建立、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上下游发展的时序等方面,皆需要进行长远的、全局的、整体的思考,避免就事论事、行政区划本位、任期本位地看待问题。流域公共资源需要共享,劳动力、资金、技术、政策诸要素需要统筹考虑,重大项目要避免重复性、同质性、竞争性建设,实现流域发展外部性的最大化。 

 

(二)产业关联理论 

依托流域空间体系,产业梯度势能差通过资本投资、技术传播和劳动力转移推动经济要素实现空间的转移与扩散,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产业的关联与集聚。通常情况下流域上游对下游的优势体现在水资源洁净度、能源充裕度、劳动力价格差异度、初级产品丰富程度方面,因而成为水资源、能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输出地。下游对上游的优势体现在技术资源、融资渠道、资金来源、产品加工能力等方面,因而成为技术、资本、次级产品或终端产品的输出地。自觉地重视上下游产业关联有助于流域产业的有效集聚和有序集聚,使城乡的各要素市场产生良性互动,流域内的就业问题、税收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污染治理和排放问题都可以得到统筹考虑和解决。 

在产业关联理论中,上下游之间关系的“半流域保护理论”和不同支流之间的“选择性流域保护理论”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前者是上游布局清洁产业,下游布局有排放限制的产业;后者是把有轻度污染的产业选择性地集中在某一支流上,有助于保护其他支流的水资源和提高该支流污水治理的效率。在流域产业布局中有的支流旅游资源丰富,那么休闲观光产业就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其他对该产业有负面影响的如采矿、化工、冶炼等就得让位。流域产业关联发展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有效有序集聚、做大做强和差异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三)效益补偿理论 

理论上讲,流域的上下游具有同等发展的权利。然而,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角度来讲,上游的开发限制多,下游的开发限制小,下游的开发强度、产业多样性、产业开发密度、产业规模都要高于上游的相关指标。上游区域为了整个流域的发展必须自觉地做出让步和牺牲,而它的主动约束行为所带来的开发权损失应该从下游的开发权转移收益中得到补偿。流域发展的上下游之间的公平利益关系只有通过转移支付政策才能实现。同样情况也适用于选择性流域开发过程:污染重但gdp产出高的支流应该对排放少但gdp产出低的支流实现效益补偿和转移支付。 

 

(四)流域可持续理论 

流域的可持续理论是建立在流域的人一人关系、人一地关系、地一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人一人关系是流域内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的关系,人一地关系是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地一地关系是流域内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在流域范围内考虑基于人口有序流动和就业平衡的城镇化模式是建立和谐的人一人关系的基础。在流域范围内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对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矿产资源分布区进行强制性保护,对自然山地、水体、绿地的自觉维护,是建立永续的人一地关系的前提。在流域范围内协调不同行政区的利益,放弃自我本位的利己主义思想,站在流域的高度考虑科学发展的问题,是实现共生的地一地关系的条件。 

流域可持续发展是流域内全面的、长远的、整体的发展,其中对弱势人群、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关注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地区流域发展来说,教育、技术、政策、观念和资金的帮助和支持是必要的。 

 

四、贫困地区流域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 

 

(一)政策驱动战略 

贫困地区是市场要素不活跃、市场机制未发育的地区。因此该类地区的发展,显然政策驱动是首要战略。对于某些贫困地区,各种级别的优惠政策不少,比如对于大宁河流域的贫困地区可以享用的优惠政策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直辖政策、库区建设政策、移民政策、对口扶贫支援政策等。虽然优惠政策众多,光靠政策驱动的单一要素发展该地区是远远不够的。政策驱动是发动机和孵化器,关键是要发动市场要素和孵化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需要“看不见的手”的配合。要带动“看不见的手”介入大宁河流域的整体发展,流域规划的作用是巨大的。政策驱动下的流域综合发展规划,是贫困地区流域发展的行动愿景、技术支持和法制保障。在政策驱动下科学地规划、广泛地宣传、实效地服务、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协作是大宁河流域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资金的运用战略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政策性资金是不少的。比如包括巫溪在内的渝东北连片贫困地区,每年各种财政拨款和政策资金都向它们倾斜,如库区环保资金、高山移民资金、退耕还林资金、防洪建设资金和部级市级的扶贫基金、教育资金等,然而该地区发展依然缓慢。贫困地区至上而下的拨款推动的城市建设,起点低、目的单一、复合效应差、操作粗放。这些扶贫帮助没有起到足够的边际效应放大作用和后续带动作用,也没有得到市场力量的配合和民间力量至下而上的跟进。战略上没有整体思路,空间上没有统筹布局,时间上没有有序安排。 

中央政府也意识到原来的扶贫政策需加以改进。近年来,扶贫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包括:由过去单纯分散救济的扶贫方法向经济开发扶贫方式转变②;从单纯依靠政府系统向主要依靠经济组织转变;从资金单项输入向资金、技术物资、培训相结合输入配套转变。 

 

(三)其他思考 

在观念方面,要认识到对贫困地区流域发展做减法也是一种发展。在上游和支流减少人口数量(向下游和干流的发达地区转移人口),减少建设用地(退耕还林)也是一种发展。对于生态承载力和产业承载力弱的地区,减少其发展的压力,外迁人口、退耕还林、退厂进园、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精明的策略。 

在教育方面,对贫困地区流域发展要加大投入,从人一人关系来说,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要输在起点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让贫困地区的后代先在知识上先脱贫。 

在基础设施方面,对贫困地区流域发展要先行。很多贫困地区公共财政匮乏,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可达性差,对外通勤时间成本太高。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贷款、国外长期低息援助基金、国债和地方债募集资金要向贫困地区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在城镇发展思路上,集约化有序发展很重要。该策略可以提高贫困地区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减少基础设施投入,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保护生态环境和解决就业问题。 

 

五、案例研究:重庆巫溪大宁河流域贫困地区发展思考 

 

重庆市是一个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具有省域特征的直辖市。都市区发展条件和水平可与中国东部沿海相比,渝西地区与国家中部地区类似,库区与渝东南相当于中国西部的情况。重庆市委、市政府在此背景下针对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③。巫溪县属于“一圈两翼”中的渝东北翼,是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县,同时也是部级贫困县④。它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全县幅员4030平方公里,总人口5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其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太小;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落后;重点产业支撑作用乏力,兴县支柱产业尚未形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城镇就业再就业困难,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较大。巫溪的发展受交通瓶颈的制约严重。目前境内无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大宁河航道的运力有限,标准太低。县城到重庆至少需8小时车程。 

巫溪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红池坝森林公园为有国家4a级风景区),文化深厚(巫巴文化、盐文化、医药文化),生态环境良好(连同神农架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涵养源组成部分)。由于水运交通的衰落,受制于交通瓶颈和区位劣势,大宁河流域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庆主城和库区其他段的发展。然而近期规划中过境的奉溪高速公路、安常铁路、渝东北支线机场将给该区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在城乡统筹的政策背景下,从流域经济的角度思考该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流域经济作为巫溪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 

与巫溪相关的流域体系从大到小分为三级:长江流域、大宁河流域、白杨河流域,也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级别的流域经济体系。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为部级,大宁河流域为地区级(二三峡库区),白杨河流域为县域级。流域空间的统筹实际上也是政策的统筹、经济的统筹、社会发展的统筹。流域流经不同的经济类型、开发模式、发展水平的行政区域,是很好的城乡统筹的思考对象。 

巫溪的旅游业、生态林业、绿色农业、中药材产业、民俗文化产业、手工业、巫文化产业等都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借助参加巫溪马镇坝新区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机会,我们试图思考在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能否有全面促进巫溪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而发展该地区的流域经济是研究思考后的答案。 

该思路是点线面流域一体化发展思路:即培养开发点、延伸发展线、扩展增长面。流域经济开发点由巫溪水城(旅游基础设施)和五个集镇(五多金花式的差异化小镇)共六个点组成;流域经济发展线为柏杨河流域为主体的流域产业链;流域经济增长面为依托流域往纵深腹地发展的整个带状山谷用地,从而复兴巫溪桃源峡郡的历史美名。 

通过流域经济战略,统筹城市经济、集镇经济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即老城组团、马镇坝组团、赵家坝组团、凤凰组团的城市经济,五个集镇的集镇经济以及腹地的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区域发展,发挥生态休闲经济的优势,整合区域的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使县城、集镇、中心村、农村居民点纳入到流域产业链中来;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产业孵化,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区域发展信心和居民幸福指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目前经济尚落后但文明深厚地区进行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建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发展,利用网络和媒体工具让世界了解巫溪源远流长的巫文化、盐文化、药文化,神秘的神农架风光、秀美的大宁河风光、红池坝高山草甸风光,让巫溪走向世界。 

 

(二)流域经济与渝东北贫困地区空间发展战略 

结合项目调研对大宁河支流柏杨河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三个河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结果具有启发意义。上游凤凰段是农耕段,处在未城市化期;中游马镇坝段是待开发段,处在城市化预备期;下游 

快接入大宁河的赵家坝段则是建成区,处在已城市化阶段。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的调查发现三减三增现象:生态当量递减,人工痕迹递增;物种多样性递减,热岛效应递增;亲水性递减,工程性递增。上游凤凰段体现的是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经济,下游赵家坝段体现的是高密度、粗放、低质量、赤裸裸的房地产经济,而中游马镇坝段基本上有大半还是处女地,如何策划和定位是规划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的思路是借未来5年交通大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整合县域现有的旅游资源,在马镇坝新区进行巫溪水城和休闲驿站建设,打造柏扬河流域城乡旅游的中心基础设施。 

结合项目思考,笔者认为渝东北连片贫困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流域经济的统筹功能:在空间上对流域沿线开放空间进行整体性利用,兼顾防洪、生态涵养、市民日常休闲和游客观光旅游的功能;在时间上注重近期建设规划项目的带动作用,孵化作用;在战术上必须结合高水平规划、地方自然资源利用、地方适用技术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发掘等综合手段相结合;充分用好每年各种财政拨款和政策资金,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市场力量和民间力量的配合;充分利用重点项目起到产业孵化和带动作用。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三个战略 

重庆巫溪柏杨河流域在城市段流经四个组团:凤凰段、马镇坝段、赵家坝段和老城段。老城组团城区狭小,地势陡峭,房屋密集,人车混杂,具有交通瓶颈,发展策略为减容、增绿、留白;赵家坝组团已基本建设完成,具有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瓶颈,用地局限;马镇坝组团具有后发优势,总体规划规定的3,92平方公里,在13年集聚5万人;凤凰组团是丁业组团。近期建设主要进行城市化的区域是马镇坝新区组团。我们对地方政府提出的马镇坝新区战略包括三个部分:流域战略、新城战略、复合地产战略。 

流域战略不是孤立看待马镇坝新区,而是把马镇坝放到整个柏杨河流域,把马镇坝打造成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的一个重要结点。通过马镇坝的建设带动柏杨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建设。 

新城战略是利用马镇坝组团的建设进行县城空间结构的调整,交通结构的梳理,产业结构的更新,文化结构的创造,综合地经营城市。巫溪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分散,配套设施不全,需统筹县域旅游资源,整体推广。在马镇坝组团营建巫溪水城作为休闲驿站,携柏杨河滨河美食街、巫文化风情街、巫溪风情酒店、经济型民俗酒店、巫文化特色街坊,作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为统筹城乡发展打前战。 

复合地产战略是希望统筹土地经济和产业经济。土地经济增长与固定人口增长相关,产业经济增长与流动人口增长相关。土地经济规模与固定人口规模相关,产业经济规模与流动人口规模相关。按照重庆“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巫溪县城人口要从6万人增加到12万人,县域人口从44万人减少到38万人。巫溪县城固定人口基数少,而且在“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规划中县城增加6万,县域人口减少6万,因此土地经济增长有限。相比在交通瓶颈突破后,旅游潜力大,流动人口增长潜力大,产业经济发展前景好。土地经济是稀缺的、泡沫的、不可复制和再生的,旅游产业经济是长效的、可持续的、循环的。因此我们建议政府要根据巫溪的特殊情况预留一定比例的旅游产业用地,适当降低房地产开发的用地比例。 

 

(四)基于流域经济理念的马镇坝新区建设规划 

在明确了流域战略、新城战略、复合地产战略后,近期的工作为统筹土地经济和产业经济,打造开发点,培育发展线,形成增长面。开发点具体表现为巫风旅游度假水城项目,发展线具体表现为柏杨河流域旅游产品线示范段项目,增长面具体表现为峡郡人居环境样板项目。我们进行了巫溪城市化和产业化的战略研究,去四川平乐古镇进行了针对性调研,对渝东北的旅游、产业、文化、景观、流域进行了专项调查,对马镇坝新区开发强度、空间品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入思考,还对建筑风格、景观特征、场所精神,开发主体、盈利模式、永续发展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其中巫溪水城是项目规划的一个重点,希望开创一箭多雕的多赢局面。通过巫溪水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一个综合性的休闲驿站,建设一个生态绿岛和巫文化度假胜地,作为巫溪地方经济的助推器和特色产业的孵化器。水城的发展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主要以高档商务活动、旅游及休闲度假旅游集散中转为市场目标,同时兼顾大众休闲旅游市场,使之成为巫溪经济增长的增长极,成为巫溪新城名片。实行分期建设,前期先行进行水城特色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中期推动地产开发,市场力量跟进;后期倡导地产与旅游结合,旅游复合地产多赢,按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当地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发展的信心,实现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集体的自豪感。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认为,我们应该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考虑。将局部地段的发展放人更大的整体的区域中是很有必要的。流域的视野就是一种整体观的视野。城市和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规划和区域统筹是应对巨大不确定性的复杂性科学。选择准确的思考和研究的切入点很重要。针对以渝东北连片贫困地区的问题为导向,以流域经济为切入点,通过类似巫溪水城这样的重点项目作为开发点,带动流域产业链作为发展线,并结合类似马镇坝样板段人居环境作为增长面,以点、线、面一体化的流域发展思路来统筹城乡的发展是笔者的核心观点。随着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深化,“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的落实与深入,衷心期盼巫溪大宁河流域及其柏杨河流域经济能够形成规模效应,马镇坝新区战略能够实现,渝东北连片贫困地区的人们也能够早日跨入小康。 

 

参考文献: 

[1]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1):32-38。 

[2]黄天其。重庆近郊开发及有关问题的研讨[j],重庆城市科学,1986(3):10-13。 

[3]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巫溪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汇报文本(2007—2020)[r].200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6

关键词:跨区域;商业银行;市场绩效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diversific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listed commercial banksin Shanghai and Shenzhen.We choose ROE to be performance standards of these companies .We find that the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 Equity and firm diversification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his find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diversification results in signification costs for films .We also find commercial banks will benefits more if they diversificate in the three sorts of cities than diversificate casuall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diversification and bank's capital scales are negatively related.

Key Words:diversification,commercial banks,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61-04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对国民经济活动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经济现象。

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趋势明显加速,在2005年资产规模前50强的银行中,跨区域发展的商业银行占86%,而同期上市商业银行全部为跨区域发展企业。鉴于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商业银行该不该选择跨区域战略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文献中存在着多元化战略对企业市场绩效影响的大量研究,其中也包括行业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但企业经营业务的地理空间分布结构对各类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尽管国内已有少量跨区域发展对企业市场绩效影响的研究,却缺乏对上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系统实证分析。本文以2005―2007年全部上市商业银行为基准样本,收集了上市商业银行规范的跨区域发展数据,研究了跨区域发展对银行市场绩效的影响。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分布与格局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区域市场划分

参照芮明杰(2008)等分析我国区域市场时的划分方法,本文按三种口径划分我国金融市场:第一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以城市为基本单位。第二是经济意义上的,从经济发展基本面以及金融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将全国金融市场分解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三种城市类型。具体来说,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5年公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将北京、上海等城市作为一线城市,而将金融生态环境前10名的城市如苏州、南京作为二线城市,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中等以上城市作为三线城市。第三是地理区位意义上的,为凸显三大城市群的特殊性,将全国金融市场划分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其他4个区域。由于第二种口径与目前产业界普遍流行的提法一致,同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也更为明显,所以将其作为本文跨区域发展分析的主要依据。

(二)我国金融市场不均衡发展的格局

本文在分析一线市场时,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包括在内。在选择二线市场时,兼顾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成熟度以及地理区域分布。经多方权衡,选择天津、苏州、南京、成都作为二线城市,大连、中山、镇江、重庆作为三线城市。本部分数据依据《中国经济年鉴(2007)》、《中国金融年鉴(2007)》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整理而得。

1. 一二三线城市在金融市场大小上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但增长趋势相反。这里选用各城市存款金额衡量其金融市场大小。从2006年统计数据来看,一线城市金融机构存款金额平均为19775亿元,二线城市平均为4799亿元,三线城市为2937.6亿元,一线城市平均为二线城市的4-5倍,三线城市的6-7倍。但同时二线、三线城市市场规模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06年二线、三线城市增长率分别为11%、15%,远超过一线城市6%的增长速度。

2. 一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差异还体现在各自的市场竞争不同。从各地金融机构注册数量看,2006年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平均有563家,二线城市平均有285家,三线城市有127家,因此可以看出一线城市“高手云集”,竞争异常激烈,二线城市近年来也有众多实力雄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抢滩,三线城市竞争激烈程度则小很多。另外,金融市场竞争还体现在商业银行与股市、证券市场的竞争中。由于一线二线城市相对三线城市而言,股市、证券市场较为成熟,资金分流能力显著,从而加剧了市场竞争。

3. 各类城市金融市场不平衡发展的格局还体现在其盈利能力的差异上。这里选用金融业的增加值衡量金融市场的盈利能力。一线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平均为613.17亿元,二线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平均为312.7亿元,三线城市为113.2亿元,一线城市金融市场盈利能力是二线城市的2-3倍,是三线城市的5-6倍。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的增加值增长率为15.6%,显著高于二线、三线城市的8.67%和7.56%。

三、样本数据与模型设定

(一)样本选取

跨区域发展主要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在成长和发展中面对的战略选择。为此,本文的实证研究聚焦在沪深上市的金融企业身上,当然,这也是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的考虑。本文对上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构造通过以下过程:(1)金融板块的选择遵循申银万国公司的行业分类法,提取金融大类下沪深两市所有的A股上市商业银行,对于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值,根据有关金融专家的意见加以修正,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2)提取了这些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主要数据。之所以选择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主要考虑到数据的时效性,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3)考虑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全国的业务网点基本铺设完毕,其市场绩效与跨区域发展关系不大,因此,本文的分析样本不包括这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本文以下的实证中,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利用2007年全部上市商业银行最近三年数据。所有公司层面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资讯及各公司年报,分析软件是SPSS12.0。

(二)主要变量设定

1. 被解释变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变量设定。国内外文献对于公司经营绩效的度量主要有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两种。会计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报酬率(ROE),市场指标主要有托宾Q值等。托宾Q值是指公司资产市值与重置资本的比值,由于重置资本很难计算,所以通常用资产的账面价值来代替。跨区域经营是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属于一种无形资产,它直接影响了有形资产的增减,而后者正是计算托宾Q值的分母,也就是说托宾Q值可反映出由于跨区域经营而带给公司的收益,因此国外学者广泛认为其对公司绩效衡量要优于财务指标和股市指标等衡量方法。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非流通股,市值很难估计,在这种情况下,Q值计算不很严格,因此并非一个合适的衡量。

2. 解释变量―跨区域发展程度的变量设定。本文借用文献中度量某公司收入在不同行业领域分布集中度的常用指标―Herfindahl指数,来衡量公司跨区域发展分布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第i个经营单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其值在0和1之间分布,当公司只在一个区域经营时,H值为1,H值越低代表公司跨区域发展程度越高。如前所述,对于跨区域发展的度量口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经济意义上的即He,si是商业银行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第二是行政区划的角度即Hl,si是第i个城市的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第三是地理区位的角度即Hg.,si是商业银行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其他4个区域的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

3. 控制变量设定。(1)本文对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考察,就需要控制企业总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因素。本文将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LOAR)作为控制变量加入。(2)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度来看,三大城市群即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无疑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如果企业的经营范围重点在这三大区域,那么其经营绩效可能会相对其他企业更好。同时,由于三大城市群集中了众多城市,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可能更为便利。为此,我们将这个因素考虑进方程。

(三)回归模型设定

在选取了以上的变量以后,具体的回归方程为

(1)ROE=a+b1He+b2LOAR+b3Size+b4dbh+b5dc+b6dz+c

(2)ROE=a+b1Hl+b2LOAR+b3Size+b4dbh+b5dc+b6dz+c

(3)ROE=a+b1Hg+b2LOAR+b3Size+b4dbh+b5dc+b6dz+c

鉴于本文对样本的选取符合面板数据的要求,而面板数据模型又被公认为是比普通回归更稳健的计量方法,因此本文的回归分析将以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为主。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Hausman检验选择其中最优的。

四、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实证结果分析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特点

从2007年全部上市商业银行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指标看,进入的城市类型(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平均为2.1个左右,进入的城市少则4、5个,多则数十个,表明:上市商业银行在这三年中基本都采取了跨区域发展战略。仔细观察He、Hl、Hg各值,可以看出,上市商业银行按经济意义理性分布营业网点要多于按地理大区分布网点或无规则地在各城市设置经营网点,且其标准差较小,作者认为其可能原因是商业银行基本都采取了经济意义上的跨区域发展。

(二)回归结果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本文首先以前述所有上市商业银行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方程回归。在对比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时,Hausman检验的结果无法拒绝原假设。为此,我们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与混合截面模型相比,根据LM和F检验,随机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也较好。对回归结果分析可以发现:

1. 跨区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影响为正。根据方程(1)的回归结果,He对ROE的影响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含义是其他条件相同,当商业银行过度集中在某类城市,则预期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较低,也就是说,当商业银行增加在一二三线城市之间进行的投资组合分散性,则会带来更高的净资产回报率。根据方程(2)的回归结果,Hl对ROE的影响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在行政区划意义上跨城市发展的分散性越大,越对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带来正面的影响。根据方程(3)的回归结果,Hg对ROE的影响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如果银行增加其业务在4大区域中进行跨区域投资组合的分散程度,会带来更好的经营绩效。

从He、Hl、Hg系数的大小对比看,He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系数的绝对值略高于Hg,而Hg又略高于Hl。这表明,企业如果更多按照一、二、三线城市类型,进行区域发展分散化,比企业不加选择地进行异地分布或按照地理大区的概念进行跨区域组合,对于企业净资产回报率的好处要更大一些。可能的解释是,从“风险―成本―收益”这个分析框架看,在不同城市之间商业银行的投资组合虽同样可以获取风险分摊、新增收益等好处,但如果跨区域的投资组合是在同类型(一二三线)城市之间进行,由于同类城市之间的风险相当,且市场关联度大,则其中得到的风险分散效应、规模扩张效应可能相对跨类型区域发展较小。同样道理,四大区域各自内部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性,彼此之间的关联度也较高,在单一区域内进行单一类型的跨城市发展,就可能不如进行不同大区域的组合更能分散风险和有利于扩张。但是,不同大区域地理上的距离又过于遥远,管理难度增大,各个大区域之间文化、消费、习惯差异过大,学习成本高,这样可能就不如偏重一个或两个地理大区域而更强调大区域内部进行跨类型组合的发展,以达到更好的经营效果。

2. Size对ROE的影响在3个方程中均为正,并且其在5%或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商业银行规模越大,其净资产报酬率越高。在同等跨区域发展布局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规模越强大,对总资产收益率有更大的正面影响。这与国内学术界定性研究银行跨区域发展资本规模与市场绩效结论相一致。

3. 对于代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最主要来源地的虚拟变量dbh、dc、dz,在3个方程中系数均为正,且dbh、dc的系数均在5%的条件下显著。这表明经营范围如果集中在环渤海或长三角区域,比在三大都市群以外的区域而言,银行的经营绩效要更好一些。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讨论了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对其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根据沪深两市商业银行2005-2007年的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主要发现:(1)有较充分的经验证据表明,跨区域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净效应为正。具体来说,在同等条件下,商业银行在一二三线城市经营布局越合理,区域分散化越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越高。(2)企业如果更多按照一二三线城市类型进行区域发展分散化,比企业不加选择地进行异地布局或按照地理大区的概念进行跨区域组合,对于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的正面影响要更大一些。(3)研究还发现,商业银行跨区域战略实施还有赖于其规模大小。跨区域意味着成本的升高,而过高的成本往往是小规模商业银行所难以接受的。

从上文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跨区域发展固然有风险,但有较充分的实证证据表明,在综合各种正负效应后,增加跨区域组合分散性,总体上会对上市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ROE)产生净的正面影响。(2)跨区域发展确实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好的资本收益,是做强做大的有效途径,条件成熟的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考虑跨区域发展战略。(3)商业银行在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时,应积极探索跨区域发展的城市目标对象、物业发展类型以及可行途径。正如本文所研究的,商业银行可以有意识地在一二三线城市之间进行投资组合,在这个基础上,跨一两个地理大区域。(4)财务风险的控制对于跨区域发展的商业银行很重要,而在跨区域发展的财务风险控制上,需要商业银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以及内部外部监督体系,防止因跨区域发展的盲目扩张而导致的资金链危机。(5)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方式选择上有内部扩张和外部并购等不同模式,由于新进入区域会带来大量的学习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并购当地在位企业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银行能够更快打破新的区域的进入壁垒,缩短进入周期,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0-15.

[2]陈汉文,邓顺勇.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变迁与改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54-75.

[3]张翼,刘巍,龚六堂.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5(05),122―135.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7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疆 区域经济

一、引言

主席分别于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该倡议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反响。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经济复苏乏力,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可以说,的上述倡议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蕴藏了巨大的机遇。

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北、中、南三条干线均途经新疆。历史上,新疆既是中国连通中亚、欧洲等地区的重要经济通道,也是各民族迁徙融合的走廊,各种不同的文明在此包容互鉴,不断融合。数千年前商队的驼铃穿越历史的风尘,依然响彻在耳旁。现代的新疆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框架下发挥区域经济中的核心优势,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是中国的重大外交和经济战略,以历史为切入点,核心内容是:第一,加强政策沟通;第二,加强道路联通;第三,加强贸易畅通;第四,加强货币流通;第五,加强民心相通。推行和落实该战略有利于提升中西部省份的对外开放与合作水平,推动产能转移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借此可扩大中国同欧亚地区国家的互利合作水平和政策对接,提升整个区域的经贸一体化水平,造福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

三、新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客观优势

(一)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新疆具备了坚实的经济发展客观基础,并以此带动工业和加工业的发展。新疆幅员辽阔,地广人稀,人口约2300万,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牧草地总面积 7.7亿亩,居全国第三位;全疆人均占有耕地3.12亩,为全国的2.1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值的2.3倍。地理和气候差异较大,“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特点使得南北疆气候迥异,具备发展不同形式经济的客观条件。新疆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特点有:矿产条件较好,矿种比较齐全,资源分布广泛。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居全国第2位;天然气探明储量居全国第1位;煤炭预测资源量居全国之首。此外,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二)地缘优势。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理位置重要,对参与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天然优势,能够发挥枢纽作用,成为横贯中西的纽带。新疆共与八个国家接壤,拥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同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开展合作及货物运输的重要陆路通道,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十分突出。新疆同中亚国家地理相近,人文相通,而中亚地区经济正处在复苏阶段,市场潜力很大,为新疆产品向西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新疆可成为向西开放的陆上通道和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前沿阵地。新疆也是能源和交通大通道,中亚石油管线导向新疆,在当地加工提炼后输往沿海能源需求较大省份。2016年新疆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共开行135列,实现了多点多线、常态化运营。

(三)战略优势。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新疆发展的国家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向西开放战略,巩固和加强了新疆作为向西开放桥头堡和战略枢纽的地位,为新疆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包括对口援疆政策。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更是为新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力地推动了新疆经济发展的体制创新、驱动创新。

四、新疆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层次仍然较低。虽然新疆建立了系统性的产业布局,但主要以能源开采和基础原材料供应为主,重工业基地仍然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深加工产值比重不足。

(二)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南疆明显落后于北疆。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特点、资源分布、产业布局、交通网络等因素,南疆目前仍以初级农业产业为主,北疆以重工业为主,内部特色平衡发展和产业升级尚有较大空间和潜力。

(三)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招商引资。新疆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族融合长期受到“”的影响和干扰,恐怖事件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疆的对外吸引力和投资,也不利于我西北边陲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五、关于新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落实,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深刻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内容,制定合理可行的新疆发展战略。目前,新疆已经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下一步需要以创新的思维、超前的规划、开放的心态、科学的决策,因地制宜、统筹协调,走出一条适合新疆、重点发展、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扩大开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协调好同周边西北省份经济协同发展的关系。西北五省虽然各有特点,但产业结构相似度很高。各省均希望借助落实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现本省经济的腾飞。比如,新疆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陕西拟建设“一高地”和“六中心”。甘肃拟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宁夏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基地。各省国家大战略框架下,制定各自行动计划和目标时,应推动区域内五省份的协调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各有所长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利于增强该地区整体竞争力。

(三)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稳定的目标,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要进一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构建和谐的各民族关系。依法治疆,增加民众的法律意识,依法坚决打击“”抬头。同时,做好自由、文化多样化、各民族融合等工作,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惠及各民族、各地区、各行业的改革,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民众生活,消除“”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消除影响稳定的不利因素。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实现新疆发展战略同周边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新疆坚实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基础,目前共建有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仅有的两个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因此,要进一步发挥新疆既有优势,同时积极研究周边国家的发展战略,如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提出的“光明之路”发展战略等,这些战略不是非此即彼的,不是零和游戏,应相向而行,而不是相互干扰,宜尽可能将这些战略对接,形成合力,减少对外合作的阻力,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和招商引资,推动装备、服务、标准、技术走出去,提升对外开放与合作水平,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区域经济合作平台。目前,在亚洲地区有很多区域性国际组织与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以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亚科技创新合作论坛等在新疆举行的经济论坛。其中,仅上合组织框架下就运行着28个常设合作机制,涉及海关、交通、信息、科技、跨境电子商务、经贸、银行、投资等多个领域。新疆应尽可能地参与其中,从官方到民间多层次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六、总结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盘大棋,新疆在落实该战略上具有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等诸多优势,但不足亦很突出,如何扬长避短,借机腾飞,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大智慧,大手笔,大决心。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拳头产业带动全面发展、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以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长远目标审视短期利益、以科学理念代替简单粗放。

相信,在党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疆一定能够再次焕发新的活力,让古丝绸之路上商队的驼铃声再次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内外。新疆一定能够再创新的辉煌,让世人铭记、让历史铭记。

参考文献:

[1]邢广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地缘格局[N],光明日报 ,2014-1-12

[2]冯浩:“一路一带”战略下国际通道建设问题的思考[J].综 合运输,2014(10):29-34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8

关键词:区域特色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产品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优质专用品种生产还较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还未形成,地区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把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这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扶持重点项目

一般来说,特色农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在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0类114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优先规划优势区,重点予以扶持建设,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外向型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关的基础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以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从而进一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在国家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开辟新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了《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年)》。《规划》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明确了各自的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来源包括中央补助投资、地方补助投资、企业自有资金及其他投资四个部分。中央补助投资重点支持五类示范项目:一是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围绕本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力,发展“龙型”经济。二是外向型农业示范项目。促进农业扩大对外开放和出口,发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农业适用新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种和先进工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项目。支持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项目发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二、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放缓,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而且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呈下降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我国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由于地域广阔的农村,还处于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状态,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与大规模产业开发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相对滞后,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所在,体现为农产品整体质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销路不畅等矛盾和困难。由于这些地域是农业产业化潜力和开展的重点区域,小农生产方式无疑是大规模产业开发的一大障碍。

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全球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是规模化和专业化,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含量低,相关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优种率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2002年2月,农业部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战略,指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以质取胜,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等四大发展战略,特别指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8.3%,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出口企业规模偏小,最初的巨额利润刺激众多民营企业加盟,容易引发无序竞争。

4.行业标准缺,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管理和市场规范。我国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国外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督,产品质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量等是主要因素。目前,虽然我国逐步对产品质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监控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还比较突出,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9

新常态下,国民旅游需求的增长与国家发展的需求相吻合,旅游业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旅游发展战略价值的到广泛认可和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激发旅游发展动力,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秦巴山脉地区历来是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该区域将成为影响中国整体发展的重大功能区域。而秦巴山脉所覆盖区域的西宁、西安、郑州、重庆等城市又是“一带一路”规划所提及的重要节点城市。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全域旅游强劲势头下秦巴山脉地区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秦巴山脉河南片区能否把握该机遇为中原崛起贡献力量,将取决于正确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概况

秦巴山脉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区域,共覆盖了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20多个区市地区,该区生态价值突出,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确定为生态功能区保育区。而河南片区是秦巴山脉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成分,涵盖河南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南阳市四个省辖市属的17个县(区、市),包括:洛阳的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平顶山的鲁山县、叶县,三门峡的陕州区、卢氏县、灵宝县,南阳的卧龙、南召县、镇平县、方城县、内乡县、淅川县和西峡县等。

从社会概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所覆盖的4个直辖市属17个县(区、市)总人口为1100万,占秦巴山脉地区总人口的19%,占河南总人口的11%。该区域面积近40000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4%。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89万、贫困村1270个,占河南省贫困人口的16%。该区域城镇化率较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4个省辖市内的城镇化率均低于河南省约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约20个百分点。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艰巨。

从经济概况来看:首先就产业结构而言,秦巴山脉河南片区17个县(区、市)的三次产业已经初步完善,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8.58亿元、1512.65亿元、1014.32亿元,分别占全省增加值的11.3%、8.5%、8.0%。就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情况而言,以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三次产业比重不尽合理,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拉动为主。17个县的GDP超过全国的仅有4个,其中以灵宝市为最高,超过全省的有6个,即该片区70%以上的县(区、市)人均生产总值都低于全省平均值。2015年各县(区、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GDP如表所示。

从生态环境状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强生态环境”特征突出,该区域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到51%,占整个秦巴山脉地区的10%,区域内有部级森林公园10个,部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

从旅游发展状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资源品味极高,以历史文化价值尤为突出,有遗址遗迹类资源543处(如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处(医圣张仲景祭祀等)。该区域文化底蕴深厚,融汇了以郑州为代表的中原黄河文化,以武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以西安市为代表的西北秦文化以及以商洛、汉中、安康为代表的巴蜀文化,四大文化在此处融汇贯通、交相辉映。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众多,17个县(区、市)共7230个单体资源,涵盖了8个主类,其中部分旅游资源级别较高(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处、省级88处),以平顶山鲁山县旅游资源数量最为众多,且以自然旅游资源居多,单体种类中以地文资源尤多。

三、基于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主体功能区定位

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是指,由经济发展状态(Di1)、社会发展状态(Di2)和生态发展状态(Di3)构成的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Di)在标识区域(Ri)内大体趋于相等。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可能由于社会或生态环境良好,而并不比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社会和生态环境不佳的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低。

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区域内各影响因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在空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根据这一模型形成的不同主题功能区可以实现各主体功能区的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环境各要素的适时转换,从而实现区域各空间综合发展状态的均衡和谐。

设区域Ri和区域Rj的人口总量为Pi和Pj,则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就是:

其中,Di、Dj、Pi、Pj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和当地人口总量;m=1,2,3...;Di1和Dj1是经济发展效益;Di2或Dj2是社会发展效益;Di3或Dj3是生态环境效益,该模型追求区域i和区域j的综合发展水平相当。

全域旅游的理念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也是在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情况下,旨在促进区域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缓解资源环境矛盾,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因此,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空间均衡模型进行改良,加入旅游要素,以期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打破各县区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小而全”的发展所带来的恶性竞争和无序开发,为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得到新的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即:

四、基于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的战略制定

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的提出是为了能够通过区域间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合理分配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与全域旅游“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的“八全”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全域旅游理念引领下,划分不同主体功能区,依据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结合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实际地理区位,实现该区域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17个县(区、市)的平均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为0.035,低于该值的县(区、市)为洛宁县、宜阳县、嵩县、汝阳县、鲁山、叶县、卧龙区、镇平县、方城县、淅川县。从行政区划与地理区位上来看,该10个县全部位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东半部分。从各指标情况来看,这10个县(区、市)均属于人口较多,经济发展状态相对落后的区域。高于平均综合发展状态人均水平值的县(区、市)有7个,为栾川、陕州区、灵宝市、卢氏县、南召县、内乡及西峡县。

从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看,洛宁县、宜阳县、汝阳县、卧龙区、镇平县、方城县、淅川县以及平顶山的鲁山、叶县属于重点开发区,应积极推进该区域的工业化进程,适度集中人口、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态势;充分挖掘区内生态与旅游资源优势,深度挖掘资源特色与文化品位,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践行全域旅游理念,该区域一直以来是重要的农业区域,应采取旅游+农业的模式,形成产业全域,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形成服务全域,创新旅游活动,形成天天有民俗、月月有节庆的时间全域;另外,该区域人口较多,应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教育体制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养知识型人才。

伏牛山主脉所经过的栾川,嵩县以及西峡、南召地区是拥有着最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的地区,该区域从生态涵养角度来看,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地区,因此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该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基于优越的生态条件及特色地域文化,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适度发展文化旅游及水经济产业,限制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保障该地区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灵宝、陕州区、卢氏县以及内乡县以应为优化开发区。该区域经济势能良好,环境承载力较高,经济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陇海铁路南缘(洛阳-三门峡-豫陕界段)。该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充分发挥良好的经济和区位优势,摆脱以往单纯以第二产业拉动的路径依赖,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充分利用现代产业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融合发展模式(互联网+),以旅游+的思维融合一、二、三产业,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抓住国家规划倾斜机遇,促进该区域健康持续发展。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