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经济增长集锦9篇

时间:2023-09-19 16:20:23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1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鉴定

所谓经济增长,指的是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固定时间段里,由于各种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提升,这就是经济增长,它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是否增长。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鉴定经济是否增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首先,该地区的中小型企业是否从过去传统的、分散式的形式变成现代型新企业。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企业效益提升了,经济自然也就有所发展。其次,三大产业之间的合理化,不存在某一产业特发达,而其他产业相对较弱的现象存在。再次,人们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同样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最后,人均收入分配相对合理,贫富差距缩小到一定的程度,也意味着经济的发展。

总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没有增长,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也就不会有所发展。

二、经济波动的含义及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

(一)经济波动的含义

生产力水平或高或低,经济增长率忽上忽下,也就是经济不能稳定的呈增长趋势,这种现象就叫经济波动。

(二)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

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有很多,基本上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1.资本性投入中的周期性波动

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很低,对增长的贡献微弱(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支持,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应该由要素投入增长的波动来说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供给稳定增长,劳动力成为要素投入增长波动的发动因素可能性不大。因此,是资本投入波动影响了要素投入波动并最终引发了国民经济波动。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另外一个因素,国家政治环境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缓慢。因此,一个稳定的政治区域,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这里,政治因素主要包括集权与放权的循环往复、政策变动、政治生活等。

3.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社会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特殊的经济产物也是促使经济波动的因素,存货变动、固定资产更新、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的波动。

三、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经济波动制约经济的增长

不管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经济波动的出现都是因为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不一致造成的,而这两者之间的不一致最终会对经济的运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经济的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发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当经济的需求量有所增加的时候,经济就会呈现出上升状况,而当总需求量降低的时候,经济也就会有所下降,同时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或者经济超速发展。因此,经济的波动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会对该地区的各行各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经济波动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出现经济增长

当然,经济波动不全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短期的经济波动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就是该地区在处理经济时有很多地方存在不当的地方,这时候也正是政府出面干预经济的时候。为了保证经济能够快速的恢复正常的运行状况,政府会使用一些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或者一些货币增长,来遏制经济的波动,使经济波动能够迅速的减小,从而最终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济波动对未来经济的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总之,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发达的一个标准,也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及质量。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稳定增长,才能够实现繁荣与富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经济忽上忽下的不稳定状况,这就是经济波动。当经济波动出现时,该地区的经济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经济波动也暴露了该地区的经济问题,当政府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遏制住经济波动的时候,也就会促进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陈彦斌,韩旭.中国经济波动可预测性的福利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02).

[2]黄瑞宝,马伟,刘彦军.膨胀型投资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3]饶晓辉,廖进球.递归偏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8(04).

[4]陈享光,袁辉.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 2009(06).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2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各地区总体运行平稳,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区域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万亿元、12.7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4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各地区存款平稳增长,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因而,在贯彻落实“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的要求基础上,提高区域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种背景形势,本文收集了中国1997~2013年衡量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值。并基于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参数的估计,具体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由此,提出强化区域金融作用的措施,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的文献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因而理论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熊彼特(1912)从银行和信用的角度说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家的创新,而企业家的创新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创造,并且指出运行良好的银行通过鉴别那些能成功地开发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的企业家,为其提供信贷从而刺激技术的进步,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帕特里克(1966)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两种模式,即“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引导型”模式较为普遍,而到了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需求跟随型”模式。麦金农和肖(1973)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应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Pagano(1993)基于内生凸性增长模型(AK模型)研究稳定状态下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社会的储蓄率、资本的配置效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等途径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King和Levine(1993)选取金融中介规模、银行信贷规模以及私营企业获取的信贷规模三个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对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从国外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的发展。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国内学者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撑。

2.国内的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这两个角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关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张企元(2006)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且中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同时,在分析金融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有赖于结构性的金融调控。胥嘉国(2006)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工具变量法(IV)估计结果进一步说明,金融发展在质的提高方面比量的扩张更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杨圣奎(201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1990~2008年间区域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区域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的支持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证实在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存在通过金融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赵本福等人(2013)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98~2010年30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从短期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方面,赵伟、马瑞永(2006)运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我国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78~1991年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迅速上升,之后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体表现出类似于经济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假说”的特征,并指出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李敬、冉光和、孙晓铎(2008)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对我国1978~2004年金融发展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进行了全面的度量,并运用R/S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主要源于城乡发展的差异,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一直位于高位状态,并且从未来的变动趋势来看,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未来总体上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田菁(2011)从部门和整体这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虽然稳定但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金融差异显著表现在金融发展的总量上,因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文献梳理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区域金融的发展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导致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不同。本文尝试从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这三方面分析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一)区域金融规模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金融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数量的递增、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等途径得以实现。一般而言,金融规模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会相应地增加。因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金融规模的支持。表1给出了我国2005~2013年东、中、西、东北地区的GDP与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由此简要地说明区域金融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由表1可以看出:①从纵向来看,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而相应的GDP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区域金融资产规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区域金融资产的增长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②从横向来看,2005~2013年间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即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但从理论上看,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区域金融效率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金融效率反映了金融发展水平,因而金融效率的高低将影响经济发展水平。Pagano(1993)内生凸性增长模型是将金融因素纳入到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模型之一,认为储蓄—投资转化率反映了金融市场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将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是将吸收的存款有效转化为贷款,进而投资于能产生回报率较高的领域,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因而,区域金融效率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区域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是相辅相成的,金融结构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和方式的变化。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说明区域金融结构支持区域经济增长。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因而,区域中长期贷款比例增加,可投资于固定资产项目的资金就相对越多,这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同样,区域间不同的金融结构将会对经济起到不一样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区域金融支撑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一)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在使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过程中,通过参考闵姣(2013)的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张亮(2013)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等多篇学术文章的基础上,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J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而在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上,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个方面指标:①区域金融规模指标,本文采用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提出来的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它指某一时点上一国的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的经济活动总量之比。对于欠发达省份,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并不发达,并根据数据的可得性,FIR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L)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D)之和与区域GDP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公式:FIR=(L+D)/地区GDP。②区域金融效率指标(LD),即将金融机构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公式:LD=L/D。③区域金融结构指标(RL),本文选用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值衡量,公式:RL=R/L,其中R表示中长期贷款。本文主要选取了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31个省市的1997~2013年17年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各地区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在实证检验前,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因而,首先对各指标取自然对数,分别命名为:LNRJGDP、LNFIR、LNLD、LNRL。

(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支持的实证检验

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由于面板数据反映了时间和截面空间的二维信息,因此,与时间序列数据相同,面板数据也可能存在单位根。为避免伪回归,确保回归结果的有效性,需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主要采取LLC检验和Fisher-ADF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由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指标序列均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即经济增长指标LNRJGDP、金融规模指标LNFIR、金融效率指标LNLD、金融结构指标LNRL均为平稳序列。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指标LNFIR为一阶单整,而经济增长指标LNRJGDP、金融效率指标LNLD、金融结构指标LNRL均为平稳序列。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2.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通过上述的分析,东部和中部地区的LNRJGDP、LNFIR、LNLD、LNRL均为平稳序列,而西部和东北地区除LNFIR为一阶单整外,其余变量也均为平稳序列。在此基础上,检验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本文主要采用Pedroni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表3的Pedroni检验结果可以看出:①东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除PanelADF和GroupADF的统计值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统计量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LNRJGDP、LNFIR、LNLD、LNRL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②中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anelv、Panelrho以及Grouprho的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③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除Panelv和GroupADF的统计值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统计量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西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④东北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anelrho、Grouprho以及GroupPP的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东北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对每一个区域而言,各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其结果更具有效性。

3.模型的选择与建立。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建立三种模型,即混合横截面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可依据Hausman检验统计量和伴随概率判断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并进一步依据F统计量检验建立混合模型还是固体效应模型。

4.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为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本文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市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LNFIR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而从LNFIR、LNLD、LNRL的回归系数可知,1997~2013年间,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而金融效率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并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主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可以发现金融规模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西部地区LNLD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但从LNLD和LNRL的回归系数看出,金融结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起主要的推动作用,而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影响。东北地区LNFIR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金融规模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却表现为抑制作用。

四、结论与启示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3

一、武钢集团经济区域的界定及意义

一个企业集团的经济区域状况,主要从生产规模、市场范围和经营领域几方面来考察。从生产规模上看,经济区域是指区域生产布局中企业集团的企业数量与质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从市场范围上看,经济区域是指企业集团的企业市场销售所涵盖的一切地区。从经营领域上看,经济区域是指企业集团的企业经营所涵盖的产业和数量和质量。这里,市场范围构成企业集团所处经济区域的广度,生产规模构成企业集团所处经济区域的宽度,经营领域构成企业集团所处经济区域的深度。将企业集团形象地刻画在三维坐标图中可以直观的形式给人们以生动启示。

武钢集团从生产规模上看,可以分为武汉青山经济区域、武汉汉阳经济区域和湖北黄石经济区域。1997年,青山经济区域产值占集团产值的95%;汉阳经济区域产值占集团产值的3·6%;黄石经济区域产值占集团产值的0·6%。从市场范围上看,青山经济区域的产品主要分布在国内的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和国外的东南亚市场,其中热卷、镀锌板、镀锡板、硅钢片所占市场份额较大。汉阳经济区域的产品也以中南、华东等地区为主,多以线材、螺纹钢为主要产品。黄石经济区域主要生产矿石辅料,为青山经济区域的冶炼厂家提供原燃料。从经营范围上看,青山经济区域初步形成了以钢铁产业为主、非钢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工程建设、机械制造、电气修造、综合利用、电子仪表、交通运输、冶金炉料、房地产业、商业贸易、金融证券等经营领域不断拓展。汉阳经济区域也在多种经营上下功夫,工程建设、商业贸易、综合利用等经营领域相继开发。黄石经济区域在铁矿石产量锐减的情况下,加大辅料的生产规模,利用矿山资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拓展经营领域。武钢集团从建厂直至如今,已经基本上形成以青山经济区域为“核心层”,以汉阳经济区域和黄石经济区域为“紧密层”,外加有直接经营联系的、分布更为广泛的经济区域的“松散层”的纵横发展格局,为集团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武钢集团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以1997年与1996年相比,武钢集团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9%,工业总产值增长7%。其中,青山经济区域分别增长3·7%和7·9%,汉阳经济区域增长为负数,黄石经济区域分别增长21%和0·01%。十分明显,武钢集团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青山经济区域增长的拉动,其他经济区域增长呈倒退和停滞状态。从销售收入变动率和工业总产值变动率来看(见下表),青山经济区域保持着一定的经济增长势头,其中,销售收入变动率和工业总产值变动率均大于1,说明规模和效益呈扩大趋势;另外,青山经济区域的工业总产值变动率高于销售收入变动率,说明规模扩大的趋势可能受到外部市场份额的限制,如果改变外部市场状况,青山经济区域整体水平可能继续提高。黄石经济区域的销售收入呈增长态势,其规模变动率大于1,但生产规模出现萎缩症状,增长小于1,呈负数,说明整体水平难以持续增长。汉阳经济区域无论从市场状况还是从生产状况均处于不良状况,规模变动率都小于1,增长呈负数,说明市场状况恶化还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生产,走出低谷困难重重。

汉阳经济区域和黄石经济区域的负面状况对于武钢集团整体水平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对集团规模的影响。从销售收入来看,汉阳经济区域和青山经济区域都是直接面对外部市场,是集团效益的两大主要来源,砍掉任何一块,就等于缩小了集团规模,这与壮大武钢集团的战略要求是相违背的,不利于整体经济利益增长。二是企业成本的影响。黄石经济区域的销售收入有近一半是内销收入,是为武钢集团成员企业服务的。减少这些销售收入可能增加集团成员企业的交易费用和采购成本,影响企业利润的增长。另外,还要看到武钢集团三大经济区域增长的不同特点:

(1)青山经济区域的产业集中度大大超过汉阳经济区域和黄石经济区域,其中青山经济区域的大型厂家占武钢集团全部大型厂矿的70%,而汉阳经济区域仅占10%,黄石经济区域仅占8%。而且,青山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较整齐,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电气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工业等专业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二大经济区域。是武钢集团发展壮大的根本基础。尽管汉阳经济区域也处在武汉工业密集带,但汉阳钢厂、汉口轧钢厂、武昌焦化厂和武冶设备公司各处一域,专业化和产品销售分散,企业之间经济技术联系较少,自成体系,经济效益很难上去。黄石经济区域远离武汉,地处边远地区,各企业不仅地理分散,而且产业单一、集中度低,经济效益也一直处于不高状况。

(2)青山经济区域的集团成员企业呈明显大型联合化特点。冶炼行业、轧钢行业、机械行业、交通运输业和电气行业资产实力、融资能力和市场占有率都较高,专业化和大型化色彩较浓。汉阳经济区域和黄石经济区域却呈明显中型化特点。经济区域由于地域分散、主业萎缩,依赖地方经济的扶植占较大成分,增长趋势可能向第三产业转化。

(3)青山经济区域增长是武钢集团的主业增长,在经济层次中属“核心层”。黄石经济区域增长是武钢集团的辅业增长,在经济层次中属“紧密层”。汉阳经济区域增长也是武钢集团的主业增长,但在经济层次中却属“紧密层”。这种层次性形成了武钢集团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区际分工格局。黄石经济区域的一部分增长依赖于青山经济区域的发展;汉阳经济区域的一部分产品是青山经济区域产品的延伸。这种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区际分工的现状既有促进集团经济整体保持增长的积极因素,又有阻碍集团经济整体保持增长的消极因素。化弊为利,合理配置资源,努力促进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保持武钢集团稳定增长的关键。

三、武钢集团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1·强调武钢集团区域经济的整体合作优势,促进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形成集团区域经济的整体战略和具体战术,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武钢集团只有在交易成本(即各种管理费用和关键费用)最低的条件下,企业产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内部市场化”是降低交易成本的较好办法。只有将经济区域内的企业联合起来,才可能达到现代企业“内部市场化”的要求。另外,只有在单位成本最低的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得规模带来好处。而“内部市场化”又是降低单位成本的较好办法。这些,都是企业集团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可以首先实现的。在技术上,各种实用技术只有在大范围内长时间运用,才可能让各种技术创新和技术人才适时脱颖而出。只有在最少阻力的便利沟通条件下(主要是地理条件),才能发挥作用。这些,也是企业集团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可以率先创造的。

在信息上,大型计算机网络的设置和运用,各种知识结构的创新和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只有在一定的区域内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少的成本。因此,强调武钢集团在生产规模上的区域化,将大中小型企业按专业化、系列化方向联合起来,有利于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青山经济区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冶炼——炼钢——轧钢联合体,机械制造联合体、电气修造联合体、建筑房产联合体,等等,这比单独企业更能得到集团的支持,获得较为有利的竞争优势和低成本条件。在金融上,只有将区域内各企业的财务集中起来,资金运作统一起来,才可能积聚起巨额投资基金,形成竞争力和资本实力,发挥武钢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杠杆作用。

2·强调集团经济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集团成员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地方经济的繁荣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地方优惠政策,实现区域经济主体与载体的共同发展由于汉阳经济区域和黄石经济区域存在跟青山经济区域不同的特点,因此,投入地方建设的侧重点和力度也应有所不同。应看到,武钢集团地处武汉中部经济带,而武汉中部经济带的产业重组、产品换代、环境改造、国土开发和市政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武钢集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区域产业和技术政策也为武钢集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例如,武汉市就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发行政府债券、出让土地使用权、建立重点工业产品结构调整专项基金,建立下岗职工救济金,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基金,重大技术消化吸收基金,对直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实行“购买补贴”等。随着这种区域经济对主体企业发展的助长因素的逐渐增强,为武钢集团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地处青山经济区域的青山区政府为营造区域软硬宽松环境,将其经济发展区从原来的200亩扩展了27倍,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武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率先在青山经济发展区注册,为进一步实现“借区”发展迈出了可喜一步。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4

国家陆续出台的13个区域规划包括《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如此众多数量的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是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更多区域增长极、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说。

自“振兴东北”战略提出后,辽宁、吉林、黑龙江的GDP跟6年前相比翻了一番,2009年辽宁省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全国排名第三。“‘振兴东北’战略使东北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很多东北民营企业已在全国享有知名度,比如沈阳远大,就是一个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也掀起了中部地区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增速最快的山西省,全省GDP完成4200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高出全国约6个百分点,湖北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高达15.7%,湖南省预计生产总值6700亿元,增长14%左右,地方政府都牢牢抓住了政策带来的良好机遇。

东部是中国经济引擎,近期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在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同时,还要求健全泛长三角合作机制。专家预测,长江经济带在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前后其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经济总量的50%。

随着西部区域规划的出台,西部也进入了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新的10年里,它将继续通过区域规划培养区域新增长极,打造“呼和浩特一包头――银川”等重点经济区域。

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

张茉楠表示,在中、东、西、北各区域整合和轮动过程中,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供应、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范围都越来越大,成为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有数据显示,今年1~4月,安徽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利用长三角地区资金891.2亿元,占利用省外资金58%,对安徽省实现利用省外资金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55.9%,意义重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刘志迎教授表示,该规划正是扩大了区域整合范围,带动了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也有着强大助推力。今年6月出台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除了对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和优化地区的开发提供更确切的政策依据,更提出要对需要保护的区域和生态比较脆弱的区域实行禁止开发或限制开发战略,促进了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完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出现了“生态经济区”字样,同样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在今年上半年该区域引进省外资金亿元以上的59个项目中,太阳能光伏、生物和新医药、现代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有24个,占到了总项目数的40.6%,为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全国将形成6个核心经济圈带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表示,随着区域发展中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全国将形成6个核心经济圈带。

杨开忠认为,在沿海区域,除环渤海经济圈将得到提升和拓展外,分别依托于长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东海经济圈、南海经济圈也将加速形成;而内地则将形成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昌九地区为依托的长江中上游经济带,以中原地区、关中地区以及国家能源基地为依托的黄河中游经济带和沿京广线经济带。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5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区域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可以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计量。而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指产出的增加,还要伴随着产出结构的改善和资源配置(投入结构)的优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社会体制进步、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区域市场结构的优化、居民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等。

我们认为,要考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找出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如图1所示。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生产要素的种类及其质与量。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原始生产要素的供给。斯密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的数量决定一国的产出。生产要素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投入要素的种类。主要包括:一是资本要素,主要来源于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二是劳动力要素,主要来源于区域内自有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如迁移和打工等因素;三是自然资源要素,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产的种类及丰富程度、气候等因素。

投入要素的数量。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增量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资本形成规模的最重要因素。在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投资又全部形成资本的前提下,资本形成规模便完全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相应的储蓄率,而储蓄率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对应的收入水平。

投入要素的质量。资本要素的质量主要指内涵型资本的形成,即在资本形成规模既定的前提下,资本形成对现代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取决于资本能否发挥综合效益,包括资本的投资选择和区域经济主体对资本的吸收能力。

生产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两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通。经济体制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很低,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但前苏联改革失败教训又证明短时期内完全的市场化,也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当前,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决定了我国在较长时期内的混合经济体制模式,即市场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这意味着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市场化进程会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细化,要素的流通、使用效率就会越高。

企业生产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促进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在微观层面上,要素最终要交由企业使用,而企业使用要素的效率同企业内部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技术模式下,各种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不同,技术要素主要分为:节约资本性技术,适用于资本稀缺的区域;节约资源性技术,适用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区域;节约劳动性技术,适用于劳动资源稀缺的区域。

政府调控。我国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其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三类:通过立法的手段制定成文的法律,如税法、反垄断法和普通法(包括财产权法、契约法、侵权法)等;对经济主体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或间接的宏观调控,甚至是直接组织公共生产;依靠社会力量,如民间行会、宗教团体等非政府性组织,运用伦理、道德、习惯等社会因素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结构及其空间格局。主要包括:一是区域产业结构,其一般趋势是第一产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有明显上升;二是区域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化造成不同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三是区域组织结构,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规划、经济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政策会更加合理化。

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不仅受区域内的因素影响,而且也受区域外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开放的区域中,经济增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流动及货物与服务的运动会使技术知识扩散,提高流入地区的生产能力。杜森伯利(J•S•Duesenberru)以19世纪的美国为例,利用两区域模型研究了产品输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诺斯(D.C.North)也认为,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方法与模型。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越是发达国家,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高。我们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贡献,进而测算全要素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假定技术进步是中性的,资本服务流量与资本存量成比例,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为:

Yt=A0λr1t+r2t2KαtLβt

其中α、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常数A0代表初始技术水平,

λr1t+r2t2为趋势变量,代表非线性的技术变化。其中t表示时间,r1,r2为时间参数。上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即为:

lnYt=lnA0+r1t+r2t2+αlnKt+βlnLt,当α+β=1,即规模报酬不变时,有:

ln(Yt/Lt)=lnA0+r1t+r2t2+αln(Kt/Lt)或

ln(Yt/Kt)=lnA0+r1t+r2t2+βln(Lt/Kt)

方程左端加入随机误差项及虚拟变量D1、D2,得到生产函数的线性回归方程:

ln(Yt/Lt)=lnA0+r1t+r2t2+αln(Kt/Lt)+D1+D2+υ①

ln(Yt/Kt)=lnA0+r1t+r2t2+βln(Lt/Kt)+D1+D2+υ②

定义全要素生产率为:

TFPt=Yt/(KαtL1-αt)③

全要素增长率为:

TFPt

tfpt=————-1④

TFPt-1

数据说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对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方法做出解释,具体数据从略。

产出数据。一般而言,衡量区域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地方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本文采用黑龙江省GDP数据,并按1990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

劳动投入数据。在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严格说,投入数据是一定时期该区域内要素提供的“服务流量”。它不仅取决于要素投入量,而且还与要素利用效率和要素的质量因素有关。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劳动报酬能较合理反应劳动投入量的变化。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分配体制不尽完善,这方面缺乏必要的统计资料。因此,本文的年劳动投入量为黑龙江省三次产业年初和年末就业人数的平均数。

资本投入数据。资本投入量为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存量,它既包括直接生产和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也包括为生活过程服务的各种劳务及福利设施资产。由于我国不存在真实资本存量数据,我们根据投资流量数据和永续盘存法构造黑龙江省资本存量数据(取年均资本存量作为样本值)。资本存量数据通过公式:Kt=(1-δ)Kt-1+It求得,其中Kt和It分别是t期的资本存量和投资,《黑龙江五十年》(1949—1999)公布了黑龙江省1952年以来“资本形成”的官方数据,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因素,本文的投资采用“资本形成”数据,固定资产投资采用“固定资产形成”数据。δ是固定资产折旧率,黑龙江省1978年以前固定资产年折旧率统计数据的缺失较为严重,考虑“一五”以后东三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高的特点,1978年以前的折旧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全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数据”,并估计缺失年份的折旧率得到;1978年以后的年折旧额,可以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获得,部分年份通过估计获得。基期年(1952年)的资本存量K0的确定,我们仿照美国学者珀金斯(1989)的假定(我国1953年的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比为3),设1953年黑龙江省的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比为3,计算K1953,进而得K0=(K1953-I1953)÷(1-g×δ),其中g为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占资本存量的比重,它通过计算1952-1955年黑龙江省固定资本形成额占资本形成额比重的平均数获得。

虚拟变量。D1代表上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制或破产对地区经济造成的影响,规定其值:1990年以前为1,1990-2003年为0;D2代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实行下岗分流(失业率增加)给地区经济造成的影响,经检验确定1998年为突变点,规定其值1998年以前为1,1998-2003年为0。

回归结果。我们用OLS法分别对①、②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各项的参数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资本的产出弹性α值为0.61,劳动的产出弹性β值为0.39。依据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③得到黑龙江省1983-2003年全要素测算值;同时依据公式④测算全要素增长率,如表2所示:

有关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对黑龙江省资本与劳动产出弹性的测算可以看出:1983-2003年期间黑龙江省资本产出弹性为0.61,劳动产出弹性为0.39,与全国资本、劳动产出弹性值大致相等。这种情况说明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而劳动力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较低。

通过表2可以看出:1983年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很大,从总体看呈上升态势,但从数值上看明显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3—1998年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在21.48-23.25之间)。从全要素增长率来看,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83—1984年全要素增长率为正值,其原因是1983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同时城市改革围绕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形成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经营机制,黑龙江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技术得到较快改进;1985—1991年黑龙江省全要素增长率基本为负值,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建成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逐渐走下坡路,国企改革尚处在探索阶段,地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技术出现落后,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1992—1999年全要素增长率为正值,但年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但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黑龙江全省上下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科学制定了“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目标,地方经济改革逐见成效;2000—2003年黑龙江省全要素增长率为正值,年增长速度在5%以上,速度明显加快,主要是由于国务院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再就业工程,特别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于1998年制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有关政策,这些政策加速了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凸现出全要素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对策

实施区域金融优惠政策,加速地方资本要素的积累与流通。资本要素向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地区资本积累和区域外资本的净流入。中央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时,可以实施地方信贷倾斜政策,适当调高享受优惠政策地区的储蓄存款利率,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贴现率,即地方银行增加的利息负担由中央财政补贴,这样既可以吸收地方居民储蓄及外来储蓄,扩大信贷资金规模,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又可以减轻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创新项目,通过鼓励银团贷款(其主要作用是增强信用识别、分散信贷风险,减少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联合金融服务等手段,发展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为区域资金积累提供支持。同时,要注重规范和发展民间资本市场,如优势企业可以建立联合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将中小型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基金公司进行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活跃区域金融市场;发展联合民营金融机构,包括股份制民营金融机构、城市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等,这样既可以利用闲置的民间资本,又可以提高区域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技术和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罗默(Romer,1986)认为,知识是非竞争性的产品,具有外部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使其自身形成收益递增,而且也使物质资本和劳动要素具有收益递增特性;帕克(1998)扩展了罗默(1990)的模型,认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政府研究也可导致经济增长;格洛姆和拉维库马尔(1997)利用交叠世代模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财政生产性支出模型,表明公共教育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可见,地方财政用于企业挖潜改造(技术设备的引进)、科学研究(R&D资本开发)、教育事业的支出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东北三省为例,如表3所示: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其用于科研、技术及教育的财政支出金额越高,反之科技和人力资本又会以收益递增的态势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适当调整本地区财政支出结构,注重对本地区公共人力资本、科技及教育事业的开发与支持,加大对相关项目的财政投入。

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结构及其空间格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组织管理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我们以东北三省2001—2002年三产结构比重(如表4)情况进行考察。

表4说明:一是三个省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较小,且呈逐年递减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其次。二是东北三省三次产业结构趋同,这就要求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财政支出方面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生产要素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另一方面,东北三省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时,不但要注重产业间的分工协作,更要注重产业内部的协作,防止因“大而全,小而全”引发同类产业间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克莱因著,沈利生等译.经济理论与经济计量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敬水主编.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曲振涛,李海舰主编.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马拴友著.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5.秦耀辰著.区域系统模型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张金锁,康凯编著.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7.毛军.我国资本存量估算方法比较与重估(J).河南社会科学,2005.3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6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7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8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9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金融相关比率

abstract:wit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financ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panel data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error corrected model, the paper observes the different mutual func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tratification plane. it finds out the disparity of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function. it proposes that in different regionsthe financial industry development should be given different treatment.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regional difference;fir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提供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金融发展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方面。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要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因此,探求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及时总结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经验进而指导落后地区,调整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制定适合区域金融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或资金优势,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笔者把我国分东南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两个区域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寻求适合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结构和金融政策,提高我国金融整体竞争力,使金融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是大国经济发展非均衡的表现。由于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由于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金融运行必然具有区域性的不平衡特点。区域金融有其自身特点,表现为区域金融的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环境差异性等属性。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双向作用关系。

(一)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发展形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禀赋之一。区域金融发展的程度,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以及区际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并且,区域金融所能提供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增加区域资本的投入。区域金融发展能够增加储蓄规模,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同时区域金融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2)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金融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进程,不仅为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强的资金支持,也推动了科技成果迅速传播、普及,加速向生产力的转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

区域金融差异形成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1)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但会引起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增长,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会改善金融交易者的交易地位,使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满意程度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引起金融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引起融资结构和金融资源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金融效率。(2)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导致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随着货币信用体系的发展,独立生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并在经济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区域差异的实证计算

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能性等原则,选取人均gdp环比增长率(y)衡量经济增长,用金融相关比率[1](f)(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与gdp之比)反映金融发展,同时引入控制变量:投资指标(i)(用各地区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表示)、对外贸易指标(x)(用人均进出口总额表示)和通货膨胀率(p)(用商品零售物价指数表示)。

选取1978-2005年东南部沿海地区(包括南部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海南和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和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的省际数据,为使各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以1978年为基年将上述指标指数化。

(一)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变量间协整的前提是各变量同阶单整,进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前必须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由于经济增长(y)、金融发展(f)、投资(i)、对外贸易(x)有时间趋势,所以对这三个变量单位根检验时选用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而通货膨胀率(p)没有时间趋势,故选用仅有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llc单位根检验[2]、ips单位根检验[3]和mw单位根检验[4]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计算结果(表1、表2)表明两大区域的经济增长(y)、金融发展(f)、投资(i)、通货膨胀率(p)均表现为一阶单整i(1),因此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可能。

 

注:*表示在1%的检验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表示在5%的检验水平上具有显著性。检验滞后阶数根据赤池信息准则来选择。

(二)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长期因果关系的检验

运用engle and granger(1987)提出的两步检验法[5]进行协整分析,并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判断经济增长(y)与金融发展(f)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3)说明: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f)与经济增长(y)之间长期内互为因果;西部地区金融发展(f)是经济增长(y)的长期原因,但经济增长(y)不是金融发展(f)的长期原因。

利用最小二乘回归,东南部沿海地区可以得到两个协整方程式(1)和(2),西部地区得到一个协整方程式(3):

yi=0.7643f+0.3379i+0.4785x+0.3024p+ci(1)

fi=0.4571y+0.3379i+0.6124x-0.2208p+ci(2)

yi=0.6357f+0.1259i+0.3649x+0.2859x+0.2859p+ci(3)

由式(1)和(3)可以看出,金融发展(f)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643、0.6357,说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西部地区显著。但由于时间跨度较小,需要运用误差纠正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因果关系分析来进一步检验这三个协整方程的可靠性。

(三)面板数据误差纠正模型及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运用误差纠正模型(简称emc)对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间的短期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滞后项m定为2),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见表4、5。由于ecmi项回归系数分别为0.0379和1.8941, 显著不为0,误差纠正机制发生,即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进一步得到证实。同时,ft-1和ft-2回归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yt-1和yt-1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其它变量回归系数也大多在5%水平上显著,故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短期因果关系。 

同样的方法检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是否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原因,估计结果见表6。 项回归系数为0.1243,其概率值为0.0018,显著不为0,误差纠正机制发生,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进一步得到证实。而其它变量除了pt-1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均不显著,所以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短期因果关系不成立。

计算结果显示,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相关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又具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

造成上面结果的原因[6]可能是:金融改革滞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形成事实的“二元金融体制”,

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市场金融程度占支配地位,而西部地区的计划金融成分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机构组成结构丰富,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大部分新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绝大多

数外资银行机构都设在该地区,由此构成东南部沿海地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所以,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西部,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均存在互动关系;而西部地区金融体系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金融业仍处在较封闭的垄断状态,金融开放性和竞争性差,金融创新能力弱。另外,由于西部地区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企业规模较小,吸纳生产性投资的能力差。虽然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短期的效果却不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能带动金融发展,导致西部资金向东部倒流。

四、政策建议

(一)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推进我国金融区域化发展

1.实施差异性的金融货币政策。国家在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及利率、信贷等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时必须正视东西部差异,做到差别对待。由人民银行总行按主要区域确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刺激欠发达地区活跃金融和增加投资;实行差别的再贷款政策,在再贷款的规模、期限和利率上向西部地区倾斜;实施差别的再贴现政策,可以在再贴现的规模和条件上给予支行一定的区域决策权,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向。

2.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对策。首先,建立金融合作区。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在各地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在金融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和监管下,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合理分工,使东南部沿海地区尽早形成市场化金融运作方式,形成资金流通最畅、资金使用效率最高、金融机构合作最广的区域性金融体系。其次,鼓励金融创新。创新是促进金融结构优化,推动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监管部门应更新监管理念,既要通过适度监管防范创新风险,又要注意保护和激励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热情。只要创新合法合规,有利于金融发展,监管部门就应鼓励和支持。第三,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民间资本投资对于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消费、投资与就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后一段时间,民间资本的投资将继续发展,并呈现出新的态势与特点。加大金融等服务业领域的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重要作用是东南部沿海地区金融融资方式的一大趋势。最后,应进一步鼓励民营资本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资本经营方式进入金融业,大力发展民间金融,组建地方中小银行,发挥民营金融机构的地缘优势与增长活力,降低对当地中小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不断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3.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对策。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就要调整西部金融战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础上,以区域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发展。首先,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银行,以更为灵活的政策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西部区域性银行的建立有助于区域内部金融资源的整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资金运用的倾向性,避免资金的流失。其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增强地方政府干预地方经济的能力。西部政府债券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增加地方政府的经济自主权,同时有利于资金在西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和分配。第三,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引导股份制、外资银行在欠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以国有金融机构为基础,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最后,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同时改善西部地区金融生态,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留住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金融结构合理化,构建东、西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投融资机制、市场机制和协调发展机制。

1.优化金融地域结构,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中国金融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协调且呈逐步加剧之势。因此,校正城乡金融的结构性偏差,逐步改善中国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理所当然应成为优化金融结构的重点。如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允许现有的股份制银行设立县域分支机构、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理顺邮政储蓄存款机制、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等。同时,政府应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大局出发,从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尽快制定全面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实施规划。应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对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实现在目标一致前提下的各类金融的协调配合和功能互补。

2.优化社会融资方式结构,促进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协调发展。实现中国金融体制转换,使市场更好地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应加快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改变资本市场结构失衡的现状。建立规范的场外交易市场,为众多不具备中小企业板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融资平台。

3.优化金融开放结构,促进金融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金融开放是金融发展的助推剂,扩大金融开放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推进金融的对内开放。金融对内开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给内资和外资相同的“国民待遇”。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和业务,也应该对内资开放。二是给国内各种经济成分以相同的“国民待遇”。应消除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为非国有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尽快设立民营银行,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体系的所有制结构。应放松金融业务管制,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允许金融机构在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下进行业务拓展和业务交叉,以便为将来实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创造条件;应弱化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价格管制,加快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使金融机构享有充分的利率确定权和金融产品定价权。

参考文献:

[1]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im,s.k.,pesaran,h.m.,shin,y..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z].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etrics,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7.

[3] im,s.k.,pesaran,h.m.,shin,y. . 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3 (115) :53-74.

[4] maddala,g.s.,wu,s.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t root tests with panel data and a new simple test[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9(61):63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