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7 16:38:05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历程特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虽然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时间不长,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既是实现“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政策目标的基础,更是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加快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本质需求。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一)以双边经济协定为基础

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GDP增长占整个东亚的40%,中国已经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仅限于与相关国家签订经济协定。

1991年,中国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同时成为APEC成员。这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同年,在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上,中国开始与东盟对话。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意识日益增强。中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和力度,积极投入到区域经济合作之中。

(二)以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为基础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时期。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以APEC作为依托,通过APEC的集体和单边行动计划不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1993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创立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重要原则,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决心。

为了达到《茂物宣言》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目标,中国作出了一系列具体承诺和实际行动:从1995年11月起,中国开始降低关税的行动,到1996年,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由35.9%降到23%。1996年底,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1997年,APEC温哥华会议上,我国承诺在2005年前,将工业品平均关税税率降到10%左右,取消185个税号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个别产品到2007年),并逐步取消所有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非关税措施。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采取切实措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提高投资政策的透明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外国投资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些具体行动,既迎合了APEC的要求和宗旨,又为加入WTO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中国在这一阶段所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巩固和发展了与APEC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到2000年,我国同APEC成员的贸易总金额高达3445亿多美元,同比增长30%,占我国当年外贸总额的73%。APEC成员实际对华直接投资达301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74%。

(三)以WTO多边贸易体系为基础

加入WTO之前,中国与东亚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主要依靠投资导向和市场推动,开放的地区主义为宗旨,采取非歧视的原则,而政府并无突出的战略设计和干预。加入WTO以后,中国在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为了突破国际多边体制和区域经济集团的双重制约,避免被边缘化的风险,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制度性区域贸易安排。

2001年5月,中国正式加入《曼谷协定》,这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制度性区域安排。2005年《曼谷协定》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四轮关税减让的谈判。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1月,双方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并于2005年7月开始实施全面降税。2006年1月,我国对东盟所有国家的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东盟老成员也对我国的早期收获产品给予了零关税待遇。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并于2007年7月顺利实施。2006年11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7年7月,《中巴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进程全面启动。2008年4月7日,《中国和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此外,中国与新加坡、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冰岛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进行中,与日本、韩国、印度、挪威和秘鲁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的联合研究也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中国还不断加强各类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开发计划、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行动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从2001年中国加入《曼谷协定》,到2002年签订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定》,以至2005年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等国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协定的签订,中国的双边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在与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等国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及与海湾合作组织、南共体、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自由贸易区谈判过程中,都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对待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其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建设也越来越完善。

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把东亚区域合作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随着1997年“10+3”框架的形成,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作为东亚地区的制造业中心,中国把区域合作的重点放在东亚,既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

制度性合作与非制度性合作并举兼顾,多边和双边合作协调进行。就多边看,有WTO体系下的多边贸易自由化和APEC框架下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双边上,中国已经与东盟、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巴基斯坦、智利和新西兰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与东亚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相关协定也正在谈判之中。中国参与的制度性合作主要是东亚地区的“10+3”、“10+1”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同时,对东亚地区的非制度性合作,如:湄公河、图们江、环日本海、环渤海、环黄海等多个次区域合作,中国同样积极参与、鼓励和推动。

中国与现有的RTA对象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在中国贸易总量中仅占一个较小的比例。中国已经签署的中国—东盟、中智、中巴和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还有中国正在商谈的对象,如海湾合作组织和秘鲁等,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经济上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有利于贸易双方在RTA建设过程中,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来产生明显的贸易效应,还有助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参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展望

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外经济政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经济政策作了全面的阐述,指出: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世界发展格局之下,“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扩大市场准入,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

综上,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以及世界各国依靠地区优势,实现区域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选择。从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将以东亚地区为依托,在深化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针对不同地域、政治体制、经济构成以及文化宗教氛围的国家,开展更加务实而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2

关键词:次区域经济合作边界效应边界动力机制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两侧、地理相邻的一部分地区间跨国界和跨国境的经济合作,在地理范围上主要涉及国家边界两侧较小范围。所以,与普遍意义的经济合作相比,这种方式受国家边界效应的影响强烈。边界效应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是一种动力机制,边境区相互合作的经济行为体构成了弱化边界屏蔽效应增强中介效应的动力机制,对合作动力机制的分析为我们深入研究次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途径。

一、边界效应的双重性

边界是两个经济地域系统的分界线,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集中体现,国家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及边界两侧基础设施的不配套、海关规制的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加之信息传输的障碍,使其限制了跨边界生产要素、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它也是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接触面,由边界所带来的经济合作的机会,使边界两侧区域经济交往具有天然优势。对此我们将边界效应概括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

1.屏蔽效应。在著名经济学家埃文斯(Evans)的模型中,交易成本变量是屏蔽效应的主要原因,它可以单独解释46%的屏蔽效应。其中,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是屏蔽效应下交易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姆森认为,环境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经济行为体是“有限理性的”,也就是说,经济行为体收集与决策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做出理性选择是不可能的,而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善性。从边界屏蔽效应来看,跨边界信息的传递往往比一国内要困难的多,它阻碍了边界一侧经济行为体对另一侧信息的获得,比如,市场信息、合作方的资信水平等,增加了信息的不完善性和不对称性。此外,经济交往中主体的数量越多,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就越严重,交易的障碍和交易成本就越高。涉及边界提高交易成本并引起其屏蔽效应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家边界往往是不同语言、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分隔线。

2.中介效应。边界的中介效应是指它具有彼此接触和交流的空间中介功能。它通常是两国间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的中介面,是两国间接触和交往最频繁的地带。(1)自然地理的连续性往往使得跨境而居的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化习俗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中有许多属同一族系,具有边界无法阻碍的血缘关系,这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双方经济合作的交易成本。(2)资源要素禀赋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频率高,即区域间作用的强度随着区域间资源要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增大而增强。(3)过境需求的增大为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空前活跃的要素流动,将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当然,过境需求主要来自于边界口岸的腹地区域,因此边界区腹地范围的大小、边境口岸与腹地经济联系的强度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对边界口岸的过境需求的影响巨大。

二、边界效应的动力机制

边界效应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它带来了国家间贸易的增长,使过境需求更加旺盛,同时,经济行为体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市场和寻求生产要素,使得边界更容易利用其两侧的梯度势能,在这一过程中,边界势必由经济“分隔线”向经济“接触带”演化,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从而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而具体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各参与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1.中央政府。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接受其他国家资源要素的空间扩散或者向其他国家拓展市场,使其经济发展战略从内向转向外向,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进口依赖的保守型转向出口指向型,最后,除能使其自身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利用外,还可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在边界效应转化过程中,各参与国家中央政府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通过中央政府间的协调,为边界效应转化提供一个有利于降低跨边界经济交往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比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减小甚至取消、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都有利于降低边界的屏蔽效应。

2.地方政府。次区域经济合作参与方往往是一个国家的边缘区,地方政府一方面表现为加强相互协调,使彼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互配套,为跨边界经济交往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相互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和组织建设,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

3.企业。条件优越的成熟型企业往往不太热衷于国际化经营,而条件相对不太优越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则急于寻找资源、扩大市场,因而更易于从事国际化经营。边境地区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开展跨边界经济交往可以扩大市场和要素获取范围,改善生存环境,是其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次区域经济合作受边界影响强烈,边界效应分析框架可以为在理论上研究这样一种合作产生和发展的机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分析可见,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是国家边界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的转化,其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经济行为体。

三、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几点政策建议

1.在多边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双边合作地区,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该地区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待双边合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多边合作的开展就具有了较好的合作基础。

2.培养边境区相同的文化、社会属性,使经济交往的社会规则就明确化,经济主体对潜在的经济交往利润的分割就有着较好的包容和预期,交易成本就有可能趋于最小化。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际区域合作作为国际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形式,始终为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已经有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文献发表。早期的经济一体化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西欧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问题,并且更多地关注产品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消费者消费活动的跨国流动与影响方面,关税同盟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主要领域。维纳(Viner,1950)是关税同盟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分析了关税同盟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提出了贸易转移效应与贸易创造效应,他认为成员国的生产结构越是竞争性的,关税同盟增进福利的可能性越大。米德(Meade,1955)研究了经济联盟存在的问题,也对关税同盟理论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关税同盟对进出口商品的替代效应。

单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福利效应、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方面。有的学者(Krishna&Bhagwati,1997)研究在工业化限制条件下关税同盟福利增进的可能性,分析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追求非经济目标的国家之间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可能性及其福利效果。以Krugman(2003)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从贸易集团的角度分析了区域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有的学者(DouglasL.Tookey,2007,pp.191-208)从环境、安全角度分析特定国家(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问题。有的学者(AkiraKohsaka,2004)对东亚地区的区域金融合作进行了分析,认为1997年的亚洲今日危机为东亚的区域金融合作创造了机会,区域金融合作将让现在与未来金融结构得到强化,但区域金融合作将不会导致货币联盟。还有学者(ChyauTuanandLindaF.Ng,2001)以我国广东省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之间的区域分工合作为实证依据,研究了聚积经济的区域分工问题。日本西南学院小川雄平教授认为,“亚洲时代是亚洲地方发展的时代,地方的国际化可以迅速推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地方经济合作是尊重相互独立性、主体性的交流,是可以替代大垄断资本单方面强制推行的国际分工关系的经济交流”对跨国次区域合作实践的研究表明,有关合作区域在地理上接近、在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上的紧密结合是跨国次区域合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比较成功的跨国次区域产业转移都是在特殊的区域背景下实现的(Chen,1995;Wu,1995)。一方面表现了从成熟的经济增长中心向其地区的扩展;另一方面表明政府政策和地理接近性是形成国际性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重要推动力。国家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优惠政策等途径支持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紧邻高度发达大都市增长极地区)的区域发展,而且提供的投资环境与企业和民间转移产业的历史性需求相吻合(Chen,1995)。新马印尼(Sijori)增长三角中的三方合作伙伴在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上结合较好,因此,在资源开发、建立产业联系和市场联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Kettune,1995)

二、国内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是世界经济大趋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了如“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发展圈”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间合作有助于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核,加速区域经济板块的形成,进而提升整个大区域甚至全国的综合竞争力,这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学者们以上述三个区域为例对我国的区域合作进行了研究。

(一)关于区域合作模式研究

陈建军(2005)指出长三角区域在进行经济合作时不能简单的依靠行政、计划和政府间的协调手段,而是将政府的作用集中在撤除区域行政壁垒,提供区域无差异的公共产品,同时,在更多的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将企业推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台,利用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力量,促进地域间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推动地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刘宏松(2006)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因素、宗教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三个非经济约束条件与一体化进程中主导权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东亚地区在当前及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只能以三个“东盟10+1”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并列式发展的“三位并列式”模式推动自身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王胜今(1997)认为各国(地区)间经济、技术合作,首先是城市间的合作。他建议用交通网络、信息网络、旅游开发、人员交流、物资交流等将各城市间连结起来,探索出“地方城市间紧密合作型模式”。

(二)关于区域合作机制研究

肖金成(2007)认为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同时环渤海经济合作将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前提,环渤海地区合作的前提是要明确环渤海的整体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础强化它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金太军、张开平(2009)认为长三角现行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主要是地方政府顺应自身经济发展发起形成的,在推进交流、探讨一些共识性强、实施难度不高的项目合作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程永林(2008)认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能够顺利进展,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外,更需要建立大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与引导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王再文(2009)等在分析了欧盟区域合作的经验之后,以长三角地区合作为例,认为我国区域合作应建立多层治理体系,具体包括多方参与的合作机构,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个区域合作的协调和促进机构。

(三)关于区域合作对策研究

学者们在对区域合作对策研究时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产业协作领域和政府合作方面。首先是在产业协作领域,程云川,陈利君(2009)认为在区域合作中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加快区域相互开放步伐,打破区域封锁,建立共同市场,在区域内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刘姣兰(2006)认为广西在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合作时应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功能。同时应弱化行政区概念,组建跨地区企业战略联盟,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李斌、杨丽娟等(2007)在分析了泛珠三角进行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后,从分析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基础条件出发,对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组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实施产业合理空间定位、差异化发展、梯度转移等分工合作战略。

在政府合作方面,杨龙、戴扬(2009)认为地方政府合作可推动区域合作。地方政府合作应建立在关于合作的共识的基础之上;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是区域公共物品的联合提供,形成地方政府合作的机制。程必定(2009)以长三角的区域合作为例,认为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是培育和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关键。张可云(2004)认为环京区域在进行区域合作时必须从中央政府这个层次上解决区域管理制度基础问题,而在地方政府这个层次上切实转换与管属地区经济管理职能,引导企业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陈家海,王晓娟(2008)在对泛长三角合作中政府间协调机制的构建中认为对于跨地区协调机构不在于相当于什么级别,而在于参与协调的各方是否已将相关的权力“让渡”给了这个机构;跨地区协调机制的财力的主体功能应该是用于区域合作中受损方的补偿。孙华平、黄祖辉(2008)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日趋明显,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进行区域产业转移。在区域产业转移内外互动中,地方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

(四)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价问题

何一鸣、陈德宁(2008)提出了“制度创新-自由贸易-经济绩效”的分析框架,认为制度创新为解决复杂的区域统一市场交易时的合作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促进了由自由贸易引起的市场范围扩展,从而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滕丽、蔡砥(2008)认为区域溢出是一种外部性,无论是对外溢出还是获得溢出都不受市场调节,但区域合作的基础是发挥区域的正溢出,控制区域的负溢出。对广东而言,为了保证区域溢出的有效性,不仅要加强与地理邻近省区的合作,更应加强与经济发展水平邻近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发挥双方的相互正溢出效应。

(五)关于区域合作立法方面

韦以明、周毅(2006)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分析材料认为区城合作要经久不衰并实现多底,必须从区域协调层面上升到国家协调层面,淡化政策调整、强化法律调整。建议常委会制定《行业协会法》,促进区城合作机制的市场化,防范地方政府在“多边行政”期对经济事务的不当干预;同时建议对几部污染防治法作相应修改,并就处于大江大河中上游的民族自治地方与下游发达省份开展区域合作的补偿机制出台部门规章。陈妙英(2007)认为应建立泛珠三角区域争端解决机制,此机制包括协商、仲裁、执行三个阶段,她还认为在目前没有建立泛珠三角区域争端解决机制的情况下,司法协助不失为一个解决地区间争端的有效方式,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司法协助机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对区域合作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等。目前成立的国际区域合作组织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而国际区域合作面临的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是:新区域主义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开放性趋势日益增强;国际区域合作中非经济因素凸显;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复杂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扩大,亚太经合组织影响日益扩大等,区域经济合作也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主要方面。国内学者以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亚地区以及泛北部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何娣(2001)认为我国应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步伐,选择与我国成本差距大的国家组成贸易集团,即合作双方经济必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沈玉芳等(2000)从区域经济协作的角度研究了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袁庆林、周运锦(2005)认为红三角“发达地区窗口+欠发达地区”的合作模式,会对我国东中部交界地带的许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借鉴意义,并能为统筹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程永林(2009)认为市场主导型的合作模式是泛珠三角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具备长期绩效的前提条件。在实现路径上,需要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和协会生成的多头并进方式逐步完成。

四、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述评

国际区域合作的研究文献对区域合作的理论解释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领域,主要关注欧盟和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问题,以亚洲经济一体化为背景特别是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为经验背景的国际区域合作文献相对较少,也较为分散。无论是传统的国际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文献,还是新兴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文献,都缺乏对国际区域合作内在经济机制系统而深入的解释,对国际社会中的跨国区域合作现象的解释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国研究区域合作内容的文献,有些从政府、组织和企业的角度进行分类,有的从贸易、资金和技术的角度进行分类,虽然他们所论述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包含了区域合作的主要方面,但大多数研究对象都是国内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有很少的研究,同时对于区域合作法律健全问题关注较少。

参考文献:

1、华晓红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保建云.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孙海燕.区域合作国内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1).

4、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J].南通大学学报,2005(6).

5、刘宏松.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与当前模式选择[J].亚太经济,2006(3).

6、王胜今.迈向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关于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亚论坛,1997(4).

7、肖金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7(1).

8、金太军,张开平.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构建[J].晋阳学刊,2009(4).

9、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10).

10、王再文,李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当代经济管理,2009(9).

11、程云川,陈利君.区域合作中的产业转移问题――以泛珠三角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12、刘姣兰.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广西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合作[J].经济观察,2006(7).

13、李斌,杨丽娟等.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组织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7).

14、杨龙,戴扬.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J].西北师大学报,2009(9).

15、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2009(9).

16、张可云.环京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17、陈家海,王晓娟.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11).

18、孙华平,黄祖辉.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博弈[J].2008年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8(8).

19、何一鸣,陈德宁.制度创新、自由贸易与经济绩效――一个关于CEPA效应的经济分析与数值模拟[J].2008年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8(8).

20、滕丽,蔡砥.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的区域溢出关系分析[J].2008年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8(8).

21、韦以明,周毅.区域合作经济的国家立法回应――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主例[J].学术论坛,2006(10).

22、陈妙英.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

23、袁庆林,周运锦.红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8).

24、XiangmingChen.Theevolutionoffreeeconomiczonesandtherecentdevelopme-

ntofcross-nationalgrowthzon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1995(4).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4

关键词:实践教学;区域经济学;运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现实问题引起众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学引来了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传统的理论教学由于受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验证却无法做到,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教学则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特点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1.区域性

由于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的存在,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因此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必须与立足于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体现出地域特色。

2.综合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地理等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体现出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3.应用性

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回答。作为综合性应用科学,区域经济学最大的功用就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学可以为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各区域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营销、区域管制和区域形象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同时也能为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课程的应用性特征对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提出了内在要求

由于区域经济学学科所具备的综合性、应用性、区域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经济理论的同时加强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的教学由于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理论的讲授,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只是掌握了一些理论,而未掌握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特点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先把这个“实践”变成一个哲学的概念。其基本意义是指“行动”、“行为”及其结果。在《教育大辞典》中关于实践性教学的解释为:“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参与经济分析、解决经济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掌握经济理论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因此应该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具体区域问题中,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使理论得到了演绎,从而做到知识的深入浅出。因此,实践教学弥补了理论与实际之间差距,使学生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经济现象、思考经济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等,从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运用

根据笔者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体会,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应加强三个环节,两个能力的提高。三个环节是指:加强案例教学、实验课、实习基地的建设三个方面;两个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教与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用案例引入知识点

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经济学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科的基础,然而由于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选择恰当的案例引入知识点。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来展开,即所谓的“黑板经济学”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在案例教学中,通常是在课前将书面形式的案例素材交给学生阅读并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因此,组织好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加强案例教学,逐步达到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剖析区域经济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经济理论,并重点设置与本区域经济相关的专题,鼓励学生投身区域实践,主动学习,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走访的方式,关注区域经济热点问题,开扩经济视野,指导经济生活。

2.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定量性是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性,区域经济问题需要设计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区域经济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各种区域经济计量模型,以分析和揭示区域经济的总体变化,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外部联系。目前,有许多数学分析方法,如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都已在区域经济研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各种统计软件如EXCEL、SPSS、EVIEWS等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根据难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引入软件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区域差异的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差异很大,客观上形成了四个经济发展梯度。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梯度形成的原因,对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差异因素进行归类,找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前提。从搜集数据到模型的选择、指标的选择以及SPSS统计软件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能更好地增强区域教学的应用性。

3.加强专题研究,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那么不同的区域必然面临不同区域问题,如落后区域表现为经济结构落后;萧条地区则又表现为经济结构陈旧;过度繁荣地区表现为新旧产业同时并存,许多没有联系的部门仍然存在,不能带来集聚效益,反而带来臃肿、污染、运费昂贵、劳动力价格高等一系列城市病。因此可根据不同地域特色,开展专题研究,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理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写作中来,如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论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区域经济、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热情。

根据调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专题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等题目,学生进行专题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课题和项目,或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学生可以参与的课题,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因此区域经济学又是一门应用经济学,通过对区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环节

加强与校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验课的练习,学生的区域经济学的知识日渐丰富,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更快地掌握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专门安排集中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实验、模拟实习或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与基地的人员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并以此为平台让学生加入课题研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5.不断提高教师能力,科研促教学

加强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这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在教学能力上,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区域经济学知识,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区域经济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在授课时,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教学与科研要相辅相成,教师教学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要有原创性的认识和总结。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答,各种区域经济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支持,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就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建设中去,参与实践问题的解决,以实证研究提升理论水平。通过论文及课题的写作,加深教师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使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中更能做到有感而发,总结教学科研经验,这样实践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在区域经济教学中,需要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课程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案例分析与专题研究,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认真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为具备较强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关于区域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5).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丁生喜.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0(2).

[5]赵,颜蔚兰.浅析区域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优化[J].商业经济,2012(11).

[6]刘迎霞.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1(3).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5

关键词:区际经济合作;甘肃;浙江;博弈

中图分类号:F59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096-05

1.引言

区际分工与合作是区域经济间经济关系协调的一种必然要求与表现形式,是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限制的一种有效途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与经济主体追求地区比较利益必然导致区际经济合作。但由于分权体制下,各地区政府部门为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这对市场经济中的分工与协作机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抵制和阻碍。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各地方政府之间实际上一直在进行着政策博弈,以求得地方经济的更多发展空间和比较优势的长期存在。地方政府经常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市场封锁,对商品实行奖出限入,对要素实行限制流动。所以要打破这些阻碍区际合作的壁垒,不仅需要市场内部的力量,更需要政府在外部实施有效的政策策略,建立一种既有制度约束又有利益驱动作用的区际经济合作机制。

甘肃与浙江区际经济合作的协调组织――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是区际双方政府通过倡导的方式成立的松散型区际协调组织。这种形式尚处于初创探索阶段,其运作成效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特别是在当地政府行政力量过强的条件下,这种合作协调机制相当程度上受地方政府的控制范围过大,在某些方面必须借助于当地政府的政治权威来推进合作的协调组织工作。因此,甘肃与浙江区际经济合作协调机制由于受到政府权力控制的牵制,无论从协调的效率还是从协调的结果看,都难以突破性地推进区际合作的规范化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将甘肃与浙江的区际经济合作看成是两类地区政府部门之间的一个合作博弈,进一步揭示出甘肃与浙江的区际经济合作的内在机制。

2.文献综述

区际经济合作理论源于区域分工理论,早期的分工理论针对国际分工与贸易而提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成本直接比较,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发展专业生产,通过交易获取收益的,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之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够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但严格意义上讲,这两个理论不应属于区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但如果把区际间贸易看作生产要素的间接移动,区际经济合作看作生产要素的直接流动,那么这两个理论也属于区际经济合作的广义范畴。埃萨德(1965年)提出的要素替论认为在分析区际生产优势时,不能简单地按统一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必须按各区际最佳投入组合方式计算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在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由要素边际替代率和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共同决定。该理论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相近,结构类似的区域间的分工合作问题。波斯勒(1961)的技术差距理论指出能产生大量创新并生产新产品的区域,会获得在这些产品生产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是恒久的,但在其他区域能生产这些产品前存在着一个仿造滞后期。一旦仿造开始,创新区域就会逐渐丧失优势与该产品输出的主导地位。弗农(1966年)的产品周期理论则认为任何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这一周期可分为创新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且,该理论也是产业在区域间梯度转移的理论基础。克鲁格曼(1991年)的中心――理论是企业集群实践的基础,该理论认为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

与上述文献不同,俄林(1933)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将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的领域由产品拓展到生产要素,并认为正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地区之间的贸易格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能够改变地区要素禀赋的不足,提高地区生产效率。要素禀赋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自然要素和一般经济要素,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许多新要素很少涉及。但这一理论却为区际经济合作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随后,琼斯等(1996年)提出了区际比较利益论,认为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效益存在差异,一个区域内已有资源的集聚会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区域外部经济也会给区域内各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经济效益。区际间的外部经济不同会造成资源配置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因此,区际间生产要素禀赋与区域外部经济同等重要。

3.合作博弈模型分析

一个标准形式的博弈定义为:G(N,V)={S1,…Sn;b1,…bm;v1,…vn};Vi=fi{S1,…Sn;b1,…bm;}其中,N是非空的参与人集合,在本文中假设N=2,即甘肃与浙江两省的政府部门作为行为主体,分别设为参与人1和参与人2,S1,…Sn为N的一个子集(SN),b1,…bm为合作所达成的协议,Vi为第i个参与人的收益函数,其中i=1,2,并且,假设作为参与人的政府部门是有限理性的。

在这个二人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人或局中人都要考虑是单独行动还是与其他的参与人或局中人合作,因此,在合作博弈中,对每个参与人来讲,重要的不是他在其策略集中选取一个什么策略,而是是否要与另外一个参与人进行联盟,统一协调行动。所以,我们就需要引入收益函数来说明两个参与人合作的可能性。

在这个二人合作博弈中,参与人1和参与人2的收益分别为V1和V2,根据n人合作博弈的收益函数的定义:在P(N)上的一个实数V,其中V(i)表示参与人i通过协调其成员的策略所能保证得到的最大收益,i=1,2。同时,V(Φ)=0。因此,可知,在这个二人合作博弈中,参与人1和参与人2进行合作的收益至少与两个参与人单独行动时各自所得收益之和一样多,即V(参与人1∪参与人2)≥V(参与人1)+ V(参与人2),参与人1∩参与人2=ф,收益函数这一性质称为超可加性。

并且,如果对于参与人1和参与人2N,有

V(参与人1)+ V(参与人2)≤V(参与人1∪参与人2)+V(参与人1∩参与人2)

则称V为凸博弈。

对合作博弈中的参与人从合作的收益中各自分得份额,我们用X来表示,即X=(X1,X2)∈R+称为支付向量。

若满足

Xi≥V(i),i=1,2(1)

X1+X2=VN(2)

的支付向量称为合作博弈V的分配。

其中(1)式为个体理性条件,它表明每个参与人所获收益至少与其单独行动时所得的收益一样多,(2)式为集体理性条件,表明满足(2)式的支付向量使合作的参与人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合作带来的好处。因此,甘肃与浙江两省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收益矩阵为:

由收益矩阵可以看出,当博弈双方采取(合作,合作)策略时,双方获益均为最大;当博弈双方采取(合作,不合作)或(不合作,合作)策略时,采取合作的博弈方得到的收益最大,其收益为10,采取不合作的博弈方的收益为0;当博弈双方采取(不合作,不合作)策略时,博弈双方获得的收益均为0。

4.甘肃与浙江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比较优势分析

浙江与甘肃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具体来说,浙江具备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信息优势、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而甘肃则有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基础设施费用低、原材料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

4.1 浙江的比较优势

第一是观念与思想优势。观念与文化上的制约同样会影响发展。解放思想、观念创新是浙江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是全方位、多方面的,而这些创新都是以“观念创新”为前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的思维模式受到冲击,从而逐渐形成市场经济观念。浙江的观念创新总是由部分人根据市场的获利机会冲破原有制度安排的束缚开始的,每一项创新都给创新者带来超额利润,而甘肃人整体上观念比较保守,区域合作过程中排外的思想表现比较严重。因此,浙江在甘肃兴办的中小型企业就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值较少,产业层次较低。

第二是制度优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浙江在重构市场主体方面,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推动了所有制变革,这种坚持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一起发展的做法,使得浙江较早地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浙江现在是民营经济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第三是资金优势。在浙江省,银行虽然仍在国家的集中控制之下,但民间资金的充足、民间资本的活跃、民间融资的发达,仍居全国之冠。据世界银行考察组的调查,浙江民间资本不仅仅参与了普通农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而且已经参与了学校、医院及城乡基础设施和自来水、环保等公共物品领域,信用社和区域银行等金融机构、民航运输等战略行业的投资;2002年末,浙江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 233.7亿元,人均储蓄存款额为11 262.53元,而甘肃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1 042.22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为4 047.46元,浙江与甘肃相比,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相差4 191.4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相差7 215.07元,因此浙江省有较大的资金优势。

4.2 甘肃省的比较优势

第一是资源禀赋优势。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丰富的资源往往能促进经济的有序发展。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稀土产量居亚洲之首。而浙江自然资源比较匮乏,缺铁、缺煤、缺油、缺大宗原材料,被称为“资源小省”。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的匮乏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但是资源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仍然有重要影响。甘肃能源矿产资源十分富饶可以为冶金、建材、金属、石化等工业,尤其为重工业领域的区际合作提供不可替代的资源基础。

第二是劳动力优势。首先,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2000年,在人口总量上,浙江省人口总量为4 677万人,甘肃省人口总量为2 562万人,浙江人口总量比甘肃省多2 115万人,人口密度浙江是甘肃的8.3倍,但无业人员浙江省有430.9万人,而甘肃省有479万人,甘肃省的无业人员比浙江省的无业人员多48.1万人;其次,2000年甘肃省平均工资为7 913元,浙江省平均工资为13 076元,相差5 163元,可见,甘肃的劳动力价格远低于浙江,这也说明甘肃省比浙江省有劳动力优势。

第三是区位优势,甘肃省地处内陆,地域跨度大,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在一些地方由于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工业污染相对较小,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优良,是发展绿色牧业和生产绿色食品的优势区域。从土地资源的综合因素考虑,甘肃与浙江的区域经济合作适宜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

5.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

5.1 市场机制是促进甘肃与浙江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工具

市场机制是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力量。在成熟的市场机制下,政府或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政府的合作活动是追求社会效益,企业的合作活动则主要追求经济利益。其运行机制是: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动机,根据掌握的信息自主决策,搜寻并确定目标地区,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或成立新企业,从而实现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政府的作用是推动两省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保证,建立统一和开放的市场有待政府职能的转变,统一和开放的市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区域内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要消除在市场与区域之间有效配置资源的各种障碍和束缚,政府责无旁贷;区域经济合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推进,培育区域合作发展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有效协调区际利益关系,政府有责任协调区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也是推进区域合作的重要机制。

5.2 区域协调组织的兴起将是加快甘肃与浙江经济合作的扩展

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推进需要有相应的协调性组织作保证,这个组织可以是具有完整的制度化运作机构和必要的行政权力,也可以是非制度性的松散型组织如区域性联合商会或行业协会等。具体的运行机制是:首先,设在甘肃的经济合作协调组织,从甘肃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搜集招商引资的项目和有关投资环境与政策的信息,向浙江企业进行宣传。然后是计划到甘肃发展的浙江省的企业与设在甘肃的协调组织联系,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或合作伙伴,然后合作协调组织召集和主持两省合作企业业务磋商谈判会议,由经济合作的双方或多方专业人员参加,就合作的具体内容予以充分的论证、协商谈判,最后形成一个具体结果。合作双方有初步合作意向时,协调组织召集负责人决策会议,由合作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对上述磋商会议的结果达成最终的结论。最后,若在负责人决策会议上因特殊原因使合作协议难以达成,但双方企业合作意愿还在,或者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合作协议之外的纷争,经济协调组织可向甘肃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商谈结果,探索通过必要的制度创新解决问题的途径。经济协调组织还可以借助浙江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与甘肃政府进行交涉,寻求更好的政策选择。

5.3 甘肃与浙江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补偿机制

所谓“利益补偿机制”就是要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实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产业利益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这种“利益补偿机制”主要表现为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甘肃与浙江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把地区利益的补偿通过规范的利益转移来实现,并且,在“利益补偿机制”运行中,政府处于核心地位。在我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合作关系也变得十分复杂,仅靠合作双方的诚信是不能维持长期的合作局面的,因此,就需要有一种促进合作的利益补偿机制。在甘肃与浙江区域经济合作中,总体而言,要坚持政府部门合作为主,市场运作、企业和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使甘肃与浙江区域经济合作由以资本、项目合作为主转向人才、技术、品牌和管理合作层面,将甘肃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与浙江的技术、管理、资金结合在一起,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6.对策与建议

6.1 创新区域合作的制度性政策

为了从根本上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促成甘肃与浙江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考虑将一些地区的行政辖权与经济开发权适当分离。如选择某些资源相关的区域,由另一个具有资源开发条件和能力的行政区代管,选择那些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代管其周边的一个或若干个落后地区等,以打破传统的行政垄断型经济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和发达地区再发展的束缚,按区域经济的原则组织经济活动,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6.2 建立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要建立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权威性,即这类组织应该有中央政府明文认可,其体制和编制都应该有明文规定,这样才能有职有权,才能有所作为;二是规范性,即这类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章程;三是跨地区、行业性,即这类组织可以打破地域或行政区划的制约,成为一种特殊的在协调方面有职有权的经济协调机构;四是依托性,新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应主要协调和管理跨区域的重大工程项目,致力于为跨行政区域的经济体提供协调服务,培植跨地区的经济组织;五是非实体性,即这种组织一般是通过定期例会和重大项目协调,或重大事件协商的形式进行活动的。

6.3 通过对甘肃与浙江的产业链再造,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的增长效应

生产要素在区域的初始分配和再配置的地域空间差异性,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非均衡性,自然地理地势与运输条件的差异,政府能力与制度安排的地域空间演化的差异性,历史基础与文化的传统的地域空间差异,使甘肃与浙江的区位生产要素不同,导致生产成本、市场交易费用、经济收益等方面的区位差异,浙江成为优势区位,而甘肃是劣势区位。因此,甘肃与浙江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要求浙江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发挥各自核心专长,把一些产业链环节通过内部化方式转移到甘肃,充分利用甘肃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甘肃要从培育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有效利用甘肃上游(低端)产业比较优势,参与浙江的产业分工体系,通过两省产业链再造、重组,促进甘肃与浙江的产业一体化,形成不同区域优势产业链,以实现甘肃与浙江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比较优势充分发挥。

6.4 用政策推动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

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是指以几个区域地方政府为主体所进行的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包括区域之间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建立,重要资源或边界接壤地区的联合开发,以及跨区域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必须加以有效的利用。在我国企业发展的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从区域的全局利益出发,结合全国的经济整体发展的战略需要,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动。只要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对发展当地经济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是愿意积极地参与的。并且,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受市场机制的支配。中央政府应该从制定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的法律入手,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规定,做出明确的法律解释,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使之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护参与合作各方的正当权益,保护地方政府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组织作用,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6.5 实行重大项目区域承担制

为了使区域合作组织有职有权,保证一定的权威性,国家和中央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施行重大建设项目区域承担制。改变过去由各地争投资、争项目的单一渠道,规定一些大型项目通过区域合作竞标,通过区域合作完成,这样就会使区域合作建立在经济联系的坚实基础上。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开发项目,生态环境及流域治理项目,一些新兴产业的投资项目等都应该优先选择几个区域合作承担。从中央的政策导向上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深化和巩固。

参考文献:

[1]梁双陆,李娅.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J],经济问题探索,2005,(6).

[2]李燕.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以甘肃与浙江区域经济合作为例[D],2004,6.西北师范大学.

[3]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

[4]王维平.改进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4,(1).

[5]高新才.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2,9.

[6]克里斯汀・蒙特著,张琦译.博弈论与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4,(1).

[7]吴殿延等.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9.

[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1).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旅游资源、经济基础、交通设施、产业政策等基础条件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为区域内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可能性。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应从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建立共享信息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整体促销,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等方面展开。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该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导下,在经济区内培育一体化旅游市场,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是其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背景

1、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成立。2008年8月,由天水市旅游局发起,经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天水等六市旅游局共同协商,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间建立旅游友好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六城市间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西安市旅游局为常设执行主席方。这一组织的成立,使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被提上议程。

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西部[2009]500号,以下简称《关天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关天规划》明确要求: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了贯彻落实《关天规划》提出的这一产业政策,经济区内各大旅游城市展开联合行动。

3、西安、天水两市签署战略合作和旅游合作协议。2009年9月,西安市政府和天水市政府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市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和《旅游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将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构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旅游合作协议》的主题是:着力打造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力争开通两市旅游专列,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积极探索两地旅游一票制。

(二)关中—天水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不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赫希曼认为,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增长论主张集中有限的资金,扶持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资源状况来看,必须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而旅游业就是这样的产业。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综合关联效应,其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与之相关联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事业、住宿业、房地产业的提升,而且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联的铁路运输、餐饮、航空运输、批发和零售等产业的发展。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1955),后经布代维尔(法)、弗里德曼(美)、缪尔达尔(瑞典)等人丰富和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实施平衡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建设增长极的根本目的在于释放极点能量,以带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通过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以西安作为增长极,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释放核心区西安的经济能量,从而带动区内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点—轴”开发理论。完整提出“点一轴系统”理论的是我国着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内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积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点”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轴”指由交通、通信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已经在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中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同样具有非常 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4、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由弗里德曼(美)在1966年提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域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缘区域组成,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但这种空间结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从关天经济区的实际来看,西安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航空、铁路等交通条件及其在陕西省的重要政治地位,成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核心城市,周围的咸阳、渭南、宝鸡、天水等城市为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边缘区域,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

二、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合作基础

(一)旅游资源基础

关天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类型,既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众多的资源类型为旅游一体化整合、提高整体吸引力提供了基础,而其中最具优势的资源集中于历史人文方面,是国内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素包括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中国始祖文化,大地湾、北首岭、梁带村、半坡等原始遗迹文化,周秦汉唐等中国盛世文化,麦积山、法门寺、大雁塔、楼观台、龙门洞等宗教文化,以及关山、秦岭、渭河等山水文化。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可以根据区域文化特征,在产品及线路设计、形象塑造、营销宣传等方面,从大区域整体文化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性旅游形象。

(二)社会经济基础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第三个部级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各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川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油页岩资源储量大;宝鸡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精密磨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咸阳被誉为“中国第一”,拥有深厚的传统医学文化积淀,历史上名医药师荟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医学文化遗产,素有“医药保健城”的美称;渭南是陕西“粮仓”、“棉库”,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而今已成为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突出的农业优势使其被誉为中国“农科城”;天水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天水也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三)交通设施基础

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关天经济区交通设施良好,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是这一区域的铁路交通动脉,随着宝天高速的开通,高速公路也横贯这一地区。目前关中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畅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了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特别是西宝、郑西高铁的开通和对高速公路的改造,以及各重点旅游景区线路的完善,使经济区的旅游交通更为通畅。根据《关天规划》方案,关天经济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发展公路及铁路交通,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

(四)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旅游业是经济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陕西是我国现代旅游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而关中地区的旅游发展一直是陕西人文旅游的核心。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中地区各地都出台了支持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西安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主线,通过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一主导产业;渭南市发改委深入市内各景区景点调查研究,学习借鉴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渭南实际,提出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咸阳与西安合作建立“大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以提高自身旅游价值;宝鸡市在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成立文化旅游发展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招商引资项目;天水市通过制定高标准旅游规划、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加大对旅游的投资来确保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并且主动与关中地区各城市联系,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合作共同体。地方政府种种积极的产业政策成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

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较强,要想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区内各方必须用“大旅游、大发展”的思想指导旅游一体化发展,共同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统一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品牌,树立关天经济区旅游的整体形象。在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时,既充分体现各自的特色又能整合共同的优势,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借对方的资源优势来弥补自己的资源缺陷,共同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线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完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二)构建关中—天水无障碍旅游区

无障碍旅游是各旅游区为了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合作,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构建关天无障碍旅游区需做到以下几点。实现游客在关天经济区旅游过程完全无障碍,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达到同城旅游的效果;允许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旅行社在自己的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鼓励优秀旅游企业跨城市连锁经营;逐步取消关天经济区内的国内旅游地陪制、跨城市旅行 社组团及其他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在交通上,要突破行政区域界线,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主要景点、景区之间的高可达性,从而真正实现无障碍旅游和区域旅游的—体化。

(三)建立经济区共享信息市场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行为决策是否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展开,依赖于各合作方信息的对称性。因此,为了使区域旅游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各城市之间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要尽可能公开,以增加区域旅游合作的可预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相互信息封锁而导致的合作风险。各地应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应用系统的联通;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尽快建立跨省区、覆盖整个区域的旅游信息平台,保证游客在异地可直接了解到区域内任何一地的住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使各旅游城市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接待地,通过高效的信息平台,做到旅游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四)实现经济区旅游整体促销

要加强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推动各市旅游共同发展。以提升区域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把一些品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进行打包宣传促销。各市应积极组团参加对方城市主办的线路推介会、旅游文化节、旅游论坛等活动,相互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联合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同编印旅游地图、旅游指南、旅游画册,制作旅游光碟,合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积极利用政府信息网和旅游网,实现各市旅游网站友情链接,不定期区域旅游协作信息;对区域内各城市间旅游宣传片进行置换播出,让本市市民能够了解区域内其他城市最新的旅游资讯,激发市民旅游动机,实现客源互动;实现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交通等宣传促销互动,使旅游线路推介宣传品进大堂、宣传音像品进客房、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进商场、菜肴风味小吃进餐厅;在本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立区域旅游宣传咨询专柜,在星级酒店互相摆放对方城市的旅游宣传资料,扩大旅游宣传促销的覆盖面。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7

【关键词】 区域整合 最新进展 评述

区域整合是多种功能不同、性质不同的区域系统通过内外的协调机制,在不同纽带的连接下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大区域系统功能优化的协调过程,目标是追求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综合效益,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上对区域整合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自身理论发展和实践探讨方面都得到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国内理论在借鉴国际理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制度与市场等方面对我国区域整合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

一、国外区域整合理论的进展

区域整合理论是从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的,并且在拉美和东南亚的区域整合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丰富。进入21世纪,区域整合理论研究视角及范围更加宽泛。松野秀孝(Yoshimatsu Hidetaka)研究“10+3”(东盟十国加中日韩)区域整合的发展演变进程时,从社会共同准则和政治领导的角度,探讨了东亚区域整合的轨迹,认为虽然亚洲金融危机是促成东亚区域整合的直接因素,但是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准则――非正式,成为影响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方式和速度的关键性中间变量,同时,中国和日本所展现出来的政治领导作用成为支持东亚区域整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乌兹别克斯坦学者(Inomjon Bobokulov)认为区域整合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它的演变和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而不是一个一年或者特定十年的任务,它应该建立其存在于国际体系的残酷现实中的有效性。因此,区域整合是一项长期的计划,为了获得成功且有意义,它最终要迎合区域成员的利益。李察・吉布(Richard Gibb)通过比较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前后区域整合的情况,认为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区域一体化面临的许多关键挑战基本上仍然与在种族隔离时期是相同的;区内贸易仍不平衡和有限,区域的不平等等问题仍然很严重,区域一体化的体制结构复杂、混乱和充满了矛盾。安娜・玛格赫瑞提斯(Ana Margheritis)和马丁・马尔多纳多(Martin Maldonado)分析了欧洲一体化的经验,认为一体化进程的速度是不同的,并且由政策领域的一些重叠的(有时候是矛盾的)聚集机制起着促进推动的作用,也许这种一体化进程最强的根源来自于成员国间的承诺。他们认为在缺乏国家意愿的前提下,区域一体化可以凭借超前的内源性机制推动其一体化进程。区域整合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地区之间的FDI量、贸易量及合资项目活动,区域整合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因而各大经济组织追求更大范围的区域整合,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地区间的开放程度,反过来促进了区域整合,两者互为因果。Standaert Samuel,Agbetsiafa, Douglas研究了区域整合对区域福利的影响,指出以寻租为目的的区域整合会降低区域福利水平,阻碍区域间的贸易。

二、国内区域整合理论的进展

1、省际区域整合

省际区域整合主要指跨省的大城市群之间的区域合作,通过经济、交通、文化等的整合与联系形成的大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对长三角的研究多从政府行为入手,李广斌认为推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应从矫正地方政府不合理行为入手,从行政经济走向城市群经济是长三角的破题之作,同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职能回归也应受到重视。对珠三角的研究多从制度层面入手,杨爱平认为在珠三角一体化由“浅表一体化”向“深度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应进行系统的制度创新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程永林认为泛珠三角区域整合的内在动力机制是谋求通过内部融通与制度安排以及利益协调来实现区域的整体战略利益;也有学者从产业升级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马莉莉认为珠三角发展受政策变化的影响,产业升级是其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京津冀的研究多从区域整合模式方面展开,武剑等通过ESDA和CSDA技术对京津冀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找出京津冀发展症结,谋求京津冀一体化走出困境的路径;陈红霞综合考虑京津冀区域人口、经济、城镇和交通体系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地区发展定位,认为“三轴、四区、多中心、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的空间整合发展的可行方向。

2、城市区域整合

城市区域整合是临近城市之间的区域联合,这些城市群或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或者具有互补的产业结构而进行的经济联合。如环北部湾城市群、长株潭、中原城市群、苏锡常城市群。冯年华通过对苏锡常区域整合的条件和障碍因素分析,指出苏锡常区域整合的市场、科技创新和管理机制协调机制。蒋团标认为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有必要进行跨国的区域整合,以促进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刘洋等认为中部地区应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识,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来促使该地区经济崛起。

3、近域城市整合

近域城市整合指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城市之间通过区域合作来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成渝地区、广佛地区、合肥―芜湖地区、兰州―西宁地区。于涛方指出应强化区域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区域通廊道的带动作用。李晓晖等指出应明确广佛一体的总体空间结构、以综合的功能区划引导和促进两市功能分工协调、重点对两市整体发展的关键空间载体进行规划协调。李恕宏指出应打破行政区界限的刚性约束、加强合肥芜湖轴线整体规划、扩大产业整合力度、发挥双核中间城市的比较优势、整体推进合肥―芜湖发展轴建设。王海飞等强调兰州西宁双核战略、产业联动与整合战略、城市群战略、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实施。

三、国内外区域整合理论评述

从上述国内外区域整合理论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国际上对区域整合的研究集中于国家之间大尺度的区域合作研究,研究方向侧重于从地方主义、国际经济联系、国际义务、社团联系等方面切入自由贸易、国际经济整合、社会整合、政府政策等议题,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最直接的表现。而从最新的区域整合理论研究进展看,案例研究的面逐渐扩大,已经由关注欧盟整合的发展,延伸到东盟、东北亚和南非,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领域政策的协调与冲突的解决,关注整合动态的发展过程特征更为明显。

国内区域整合问题的研究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主,由于“京津冀”区域整合基础相对较低,近年来该地区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区域整合经验模式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研究多集中于中微观角度的省际整合及城市整合,研究方向侧重于从经济联系的市场作用和制度约束的政府作用入手,并借助于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力量。随着区域整合问题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趋势,对于区域经济整合研究及其模式演进下的相关要素的变化,产业对接与政策整合、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的整合也有所涉及。

四、展望

1、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区域整合中的作用

文化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见解与态度,是人们普遍持有的观念。文化习俗相近不仅有助于整合的顺利开展,而且在整合过程中起着作用和整合后期的保障作用。

2、关注“弱势群体”

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也是区域整合过程中的被动参与者,各级政府应针对区域整合过程中产生的农民土地问题、就业安置问题和拆迁安置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负起相应的责任。

3、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区域整合

区域整合不仅仅是经济的联合、产业的互补与交通设施的联通,还包括文化的碰撞、人口的流动、就业的结构性调整等,作为市场力与政府力之外的第三大力量,社会团体组织可以通过参与监督填补政府与市场的缺陷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4、建立区域整合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区域整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整合的效果进行准确的测评与检验,根据测评与检验结果,分别处理区域整合过程中的重点与非重点,有利于抓住区域整合的关键因素,从而加速区域整合进程,提高区域整合质量。

(注:基金项目:基于区域整合理论创新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以京津冀为例(10YJA790269)。)

【参考文献】

[1] Yoshimatsu Hidetaka,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s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ASEAN[J].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8,No.1 2006.

[2] Inomjon Bobokulov,Central Asia:is there an alternative to regional integration?[J].Central Asian Survey(MarchJune 2006) 25(1―2).

[3] Richard Gibb,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Post-apartheid Pouthern Africa[J].Tijdschrift c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07,Vol.98,No.4.

[4] Ana Margheritis and Martin Maldonado,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Hauled) Migration Policy:What Does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teach us?[J].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14:1 January 2007.

[5] Amzad Hossain Kamal Naser.Trade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GCC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slamic and Middle Eastern Finance and Management,2008.

[6] Agbetsiafa,Douglas K. Regional Integration,Trade Openness,And Economic Growth:Causality Evidence From UEMOA Countries[J].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2010(10).

[7] Standaert,Samuel;Rayp,Glenn. Rent Seeking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J].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2011.

[8] 李广斌、王勇、谷人旭、胡浩:由冲突到合作:长三角区域协调路径思考[J].江淮论坛,2008(4).

[9] 吴志强、王伟、李红卫、于涛方、王雷:长三角整合及其未来发展趋势――20年长三角地区边界、重心与结构的变化[J].城市规划学刊,2008(2).

[10] 杨爱平:从政治动员到制度建设:珠三角一体化中的政府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

[11] 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24(10).

[12] 马莉莉:珠三角的区域分化与协同[J].区域经济研究,2010,32(10).

[13] 武剑、杨爱婷:基于ESDA和CSDA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3).

[14] 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与研究,2010,17(5).

[15] 冯年华:苏锡常区域整合及其协调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3).

[16] 蒋团标:跨国区域整合视角下的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建构[J].城市与区域,2006(4).

[17] 于涛方:成渝地区空间结构及其整合研究[J].规划师,2006,22(9).

[18] 李晓晖、肖荣波、廖远涛、魏宗财:同城化下广佛区域发展的问题与规划对策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2).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发展脉络;理论体系;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段瑞君,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河南郑州450001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4-0005-04

一、引言

埃德加・胡佛在《区域经济学导论》中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空间’经济学,可以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概括”。胡佛所说的“什么”是指各类经济活动,“哪里”指的是就经济活动而论的区位或区域,“为什么”指的是经济学家的各种解释,“又该怎么办”就是根据经济解释而作的区域决策。可见,根据胡佛的定义,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及其区域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最年轻、最有生气的分支学科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而且实际应用也日渐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学具有多学科的协作优势。区域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融合了经济学、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生态学等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它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学忽视“空间”的缺陷,也摒弃了传统地理学片面研究空间问题,缺乏从人的行为和惯例对空间问题进行解释的弊端,同时还弥补了传统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从建筑物造型和美学角度研究城市和区域布局的片面性。可见,正是这些“扬弃”使区域经济学成为一门富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新兴学科。

20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学进入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理论与实践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学术层面看,很多权威学术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经常会有关于区域经济方面的学术论文,很多经济学刊物也都开辟了“区域经济学”专栏,很多学者出版了大量的区域经济学著作,每年也都会召开多场关于区域经济学方面的高级研讨会;从实践层面看,很多区域经济学问题,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差距、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等,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受到中央的重视,也是普通百姓关心的焦点,自然也成为决策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学科层面看,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经济类本科专业几乎都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全国已经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近30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由于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学科,毕业生适合在政府、高校、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行业等从事区域和城市规划、咨询服务、资本运营、技术支持等高层次经济决策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就业前景也很广泛。总之,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在我国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如果追溯区域经济学源头,它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区位研究

区域经济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的提出是由于当时城市农产品需求主要是靠城市周围的农村提供,所以在城市周围的农村存在如何种植农作物最经济合理的问题。杜能根据自己多年生产经营的经验,发现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有重大影响,提出了围绕城市,根据运输成本的大小,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成圈层分布的思想。19世纪中期后,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区位问题突显出来。20世纪初德国学者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他认为工业的区位选择着重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影响工厂区位的成本因素主要有运输成本、劳动费用和聚集因素,因此,企业应该选址在三个因素所决定的成本最小的地方。20世纪20年代之后,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对区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很多学者提出了区位理论,如贸易区位论、一般区位论、竞争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比较典型的是1939年德国学者廖什在《经济空间秩序》中提出的市场区位论,以利润最大化为基础。他认为合理的区位选择应该由产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决定,企业最佳的区位选择应该在足够的消费需求的地点。二战之后,区位研究从个别企业区位选择扩展到区位体系,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也不仅仅是成本最低或利润最高,而是综合因素最显著的区位。20世纪50年代,从区位研究中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区域研究,这时的研究也从微观领域扩展到了宏观领域。

(二)区域研究

20世纪50-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进人了“黄金时期”,西方各国把大量人财物投到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设施好的地方,一方面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产业和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造成了一些地方发展缓慢,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经济差距拉大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扩散,最终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影响。缪尔达尔(1957)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由于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问的不平衡。赫希曼(1958)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出现在所有地方,一旦增长极出现,经济增长会围绕增长极集中,扩大区域差距。弗里德曼(1966)提出中心一理论,认为当要素在某些地区聚集成累积发展之势,就会获得经济竞争优势,这些地区就会成为经济中心,没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就会变为地区,从而形成空间二元结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其他一些学者,如纳克斯、威廉姆森、布代维尔、卡尔多、弗农等也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理论,这些学者的理论观点成为区域经济学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政策等等,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前期的研究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不断自我强化的机制问题,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了《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建立了核心一边缘模型,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随后,经克鲁格曼、鲍德温、藤田、维纳布尔斯、福斯里德、马丁等学者发展,初步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新经济地理学借助规模收益递增、冰山运输成本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核心一

边缘模型、自由资本模型、自由企业家模型、资本创造模型、垂直联系模型、知识溢出模型等,把空间因素纳人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企业区位选择、产业分散与集中机制、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公共产品供给、税收政策与资本流动、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从而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已经处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三、区域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20世纪8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学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体系问题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学研究还只是局限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观点以及如何应用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解决我国的现实区域问题,例如,改革开放之初,根据邓小平的“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我国的区域发展开始由过去的“均衡布局”转变为非均衡发展,一些学者根据西方增长极理论,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强调工业首先集中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呈点状分布,工业通过交通线、动力线、运河线连接起来,形成轴,通过点轴带动经济发展。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梯度理论,关于如何梯度推进,存在较多争议,有的主张梯度推进、循序西移;有的主张跳跃式推进;有的主张立足东部、突破中部、循序西移等。此外,还有关于生产力布局的观点,如字形生产布局、字形生产布局、弓箭形生产布局以及关于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模式的理论观点等,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些理论观点还只是停留在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的对策性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区域政策的可操作性,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更缺乏微观的理论基础,而且理论观点也较为分散,还没有上升到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学科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点发展迅速,这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现实区域“热点”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区域学科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区域经济学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从学科设置方面看,目前高校区域经济学的学科设置较为杂乱,有些高校把区域经济学学科设在经济学院,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有些设在公共管理学院,如东北财经大学、人民大学等;还有高校设在地理学院,如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科设置的混乱也为某些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例如,由于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区域经济学设在公共管理学院的那些高校在申报硕士点和博士点就会面临尴尬,作为应用经济学科较难在管理类学院得到审批,因此,也会影响这些高校区域经济学教师的积极性。从教材内容方面看,高校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内容差异较大,各家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偏重于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介绍。有的偏重于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有的偏重于专题性区域研究,等等。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还没有得到公认的较为规范的教材框架。从教师队伍方面看,从事区域经济学的教师队伍较为复杂,有经济学出身的,有学地理学的,也有学区域科学的等,科研和教学队伍呈现多样化。由于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不同,也存在区域学者之间学术交流的障碍。

(三)教学问题

目前,高校经济类专业都普遍开设区域经济学课程,这也为推动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但是,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学内容方面看,一些教师在讲授区域经济学时,教学内容多是理论知识的教条式灌输,偏重于区域经济理论的解释,较少关注实际的应用,例如,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时,过多强调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较少关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把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化和定量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如何与我国现实区域问题相结合。由于过于强调理论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实际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难以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较为抽象的理论层面,这就会使学生们误以为区域经济学只是“空中楼阁”式的说教,这也与区域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目的相违背。从教学考核方面看,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的闭卷笔试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化,会造成学生只关注课本内容,学生靠的是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其他一些考核方式,如专题讨论、野外调研、科研论文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积极性。

四、区域经济学的改革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学的健康发展,适应解决中国现实区域问题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学加以改革。

(一)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首先,区域经济学要有微观理论基础。虽然区域经济学是偏重较为宏观的区域方面的研究,但是,我们知道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微观个体的行为选择基础之上,没有微观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结论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对策判断,很难提出有价值的东西。当前,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正是基于新古典的研究方法,以个体的行为选择为基础,通过完美的模型推导,得出具有很强解释能力的结论,中国学者在研究现实区域问题时也应该加以借鉴。其次,要有一定的研究范围。一个学科要有涵盖一定的研究领域,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较为混乱,似乎区域经济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还存在争议,例如,不同学者提出的区域和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就有几十种,这也使即将从事区域研究的人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术讨论,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加以界定,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学的健康发展。此外,还要联系中国现实的区域问题。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观点,否则,只能带上教条主义的性质,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当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沃土,只有与中国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规范学科发展

首先,针对不同高校将区域经济学学科设在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地理学院的情况,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学学科设在经济学院较为合理,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本质上是属于经济学范畴,区域经济学的逻辑路径是与经济学相一致的,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也是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分支学科,设在经济学院应该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其次,关于区域经济学教科书自成体系,

不同教材内容差异也很大的问题,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学教科书在内容上应该有所规范,虽然不可能要求不同的教科书在框架结构上相同,但是,对于区域经济学教科书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应该有所界定。同时,教科书要适应区域经济学定量化发展的趋势,注重实证方法的介绍以及实证方法的经济学含义和现实应用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科书中应该有丰富的实际案例,只有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才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区域经济理论的客观和实用。最后,对于区域经济学的教师队伍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不同学科的区域经济学教师的学术交流,通过进修、学术研讨、攻读学位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注重教学质量

区域经济学教学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果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就根本谈不上实际应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一个区域经济现象的解释会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因此,在对这些理论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不仅要介绍理论内容,也要分析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适用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对整个理论体系理解的目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定量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此外,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当前区域热点问题,紧紧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区域热点问题往往也是和区域经济理论联系最为密切的领域,通过区域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够使概念化的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能够加深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解,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区域经济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李晓西,郑贵斌.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安虎森,等.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区域行政 区域公共管理 多层次

【论文摘要】区域行政学和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新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合作问题,尤其是作为区域行政理论延伸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我国为了减少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应该在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的区域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学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行政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问题。

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区域行政理论

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经济区划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被行政区划肢解。而行政区划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因此,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是,它的研究对象又并不局限于单个的政府,而是主要关注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区域行政与区域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关系;但是区域经济与区域行政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区域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区域行政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立同级政府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并对其运行进行研究。同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政府间的协商机制、政府间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项目与运行管理机制、政府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这一研究论题下,还会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就中国现有的横向政府关系来看,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林尚立将它们概括为三种方式:一是城市政府联合体;二是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的联合;三是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区域行政可以就此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进而提出可行性措施。

区域行政学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交叉学科,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人的分析。目前,我国区域行政学的发展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横向的经济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利益协调机制正是区域行政学在实践上的反映。

二、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据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区域公共管理”这一学术概念,在《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一文中最早使用,该书作者从公共管理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角度提出,面对信息社会与全球化等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导人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区域管理的仓惭。因对于公共管理这一概念,国内外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扯与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决定区域行政必然走向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公共行政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有以下几个内涵: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组织网络化以及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和复杂起来,这给以区域政府为核心的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区域公共管理的系统研究,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甚至直接出谋划策,提出有的放矢的政策建议和方案咨询。

三、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

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打破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必要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上形成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实行多层次的协调互动。

1.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资源战略开发以及生产要素流通、区际贸易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区域的地理范围愈大,这类区际间的经济关系越复杂。但在我国现行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只有省一级的政府才有区际间经济关系调控管理权限,而经济区域尽管在整体上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却存在着区域性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如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无人主张,区域利益冲突缺乏协调解决的组织机构等,这都给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该机构的主要职能,一是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并报请国务院、全国人大审批;二是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三是统一管理区域发展专项基金;四是具体负责实施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五是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等等。

2.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尽管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方政府毕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如何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反映各地方政府意愿、能获得区域内各政府普遍认同的、具有民主的治理结构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则是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能够真正建立的关键。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双方如果试图通过第三方的介人来协调彼此间关系,必然会使交易费用增加。而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单单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成本太高,也难以达到目标。所以美国着名的新制度主义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指出,“我不同意如下的看法,即中央政府管理或私人产权是‘避免公用地灾难的唯一途径”’。他还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面临公用地两难处境的人们,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体制安排,来改变他们所处的情况的结构”。

因此,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应该成为协调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走出“公用地灾难”和“囚徒博弈困境”的必然选择。而实际上,由于资源察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降低交易费用,在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组织中,实现集体行动应该是可能的。

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职能必须强调其对于区域经济规划和建设的权限。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实施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等问题;统一制定符合本区域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制定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和政策措施,并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协助各市县制定地方性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规划与整体性规划有机衔接。在公共服务上,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立,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追加效益,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地方政府的重复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和布局。总之,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矛盾,有利于两者的相互协调。

3.鼓励建立各种跨地区的民间组织。各级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区域政府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民间组织推动经济合作,成本低、见效快,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有利于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积极推动民间力量的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