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民政工作报告集锦9篇

时间:2023-01-04 16:50:30

民政工作报告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1

民政信访工作自查报告篇【一】

XX区民政局按照区委、区政府信访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区的稳定大局,积极做好来信来访和非正常人员上访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年度信访工作目标任务,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地贡献。现将我局20**年度群众及信访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

为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确保信访信息畅通无阻,我局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了工作责任。一是将群众和信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年已召开专题研究会18次。同时,将其纳入领导干部述职、目标管理和公务员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干部职工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及时调整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宗倏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兼职信访干部。建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各主要科室负责人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在国庆、西博会等特殊时期,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亲自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保障了敏感时期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有序开展。四是及时向社会公布领导接访时间、姓名职务等信息,确保了信访工作渠道畅通,形成了上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办的良好局面。

二、狠抓重点难点,着力做好信访处置工作

今年,我局接待的来信来访对象主要包括低保户、困难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现役军人、老复员军人、精减老职工等,主要反映生活、生产、医疗、子女教育、住房困难等问题。对此,局党组十分重视,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责令相关科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政策限期进行了逐一调查处理,确保矛盾不上交。二是对重点人员和重要事项均建立了台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到了95%。三是扎实做好上级批办的信访案件,做到了相关材料的规范齐全。100%实行了领导包案,到期查办率达到了100%,息诉息访率达到了90%。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复核复查案件办理,息诉息访率达到了80%。截止目前,我局共接处群众来信69件,办结率达100%;接待来访群众1200余人次,查办率100%。2017年,未出现越级、聚集上访的现象。

三、健全工作制度,确保信访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政治环境,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我局针对民政部门的特点,补充和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

一是学习培训制度。我局按照信访工作的要求,加强信访人员《信访条例》和民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并针对信访工作的特殊性,组织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关于做好信访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全局人员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二是首问责任制。设置了首问责任岗,建立了首问责任岗办理事项登记簿,做到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并对每一位来访群众办理事项有登记,并跟踪查办。同时,要求机关各科室、下属事业单位认真接待每一位群众的来访、来信,只要来(信)访群众问及到科室工作人员,大家都能耐心解答,来(信)访群众问及的问题不涉及到本科室,该工作人员也要把来(信)访群众带(转)到相关业务科室。

三是责任追究制。规定了回答来(信)访群众的问题,做到以政策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本进行查办、督办,要对自己说出的话、做的事负相关法律责任。

四是领导干部包案制。对群众来信、来访所涉及到问题和信案,领导干部都必须包干一查到底,必查清楚,并有结果。

五是信访登记及档案管理制度。局信访接待室和各业务科室均建立了来信来访登记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记录,转办时也做到有手续、有记载,避免了延误解决群众的问题。建立健全了信访档案管理制度,对办理完毕的信访案件的纸质和电子文档资料,及时进行了整理归档,做到了装订整齐、条目清楚。

六是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坚持定期分析研究信访情况,解决重大信访问题,及时妥善回复信访案件,做到信访工作有局领导分管,各科室有人兼管,具体案件有专人办理。

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落实网上信访工作

我局高度重视网上信访工作,为确保网上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专门配备了专职网上信访工作人员一名,配置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确保与网上信访工作相适应。健全完善了适应网上信访特点的工作机制和方便群众网上信访的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在第一时间内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认真及时办理书记区长信箱和来信来访网上信访工作平台转交办案件,结案率达到了100%。今年,我局共办理网上信访48件,办结率100%;

2017年度,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热情周到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己任,做到了信访案件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及时将矛盾解决在基层,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办、所、站)、本科室信访接处办结率达到了100%,群众满意度100%,圆满完成了信访工作目标任务。

民政信访工作自查报告篇【二】

一、 抓信访、保稳定,帮助基层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信访稳定工作一直是本系统的重点工作。尤其是我们下属的xxxxx,负债额度大,遗留问题多,职工上访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抓出成效,从我做起,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落实责任。总公司班子我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基层单位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信访稳定责任网,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稳定工作格局。与此同时,按照谁主管、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分兵把口,全面推行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出现问题以则追究。针对职工上访的热点、难点问题,我都能耐心接待,正确对待,自己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不推不脱,有难度的积极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都能给以明确解释和答复。本人全年共接访20余起,6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一年来,在信访工作上,我同班子成员一道,通过企业改制的形式,解决了xxxxx职工上访的问题;通过系统内部人员调转,解决了军转干部投保问题;通过提高清退职工生活补助金的办法,解决了xxxx清退老职工的上访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眼睛向下,关注民生,全年共积极筹措近14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退休职工工资、职工遗属补助、伤残人员工资、退休人员投保资金等,切实解决了这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做到了弱势群体得以安抚,信访稳定得到了改观,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全年没有出现越级访、群体访和进京访事件,保持了和谐稳定大局,信访稳定工作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得到了市里领导的高度认可。

二、招商引资、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年初以来,我们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系统所属单位场地大、厂房多等优势条件,广开渠道积极招商,经过多方努力,引进了xxxxxx生产项目一个,建设地点在xxxx院内,投资总额3000万元,已到位资金1127万元,现已投产达效。

在向上争取资金工作上,结合系统的实际,以xxx为依托,精心包装两个项目,一个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另一个是大豆新品种原育20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项目,项目申报后,经过我们积极努力,多方协调,向上争取资金30万元,为园区建设发展注入了经济活力,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的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资金工作任务。

三、园区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联乡包村抓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办公环境进一步改善

办公环境是一个单位的门面,也是工作人员的脸面,好的办公环境能够使人心情愉悦,工作舒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过去单位原办公楼设施老化,木窗年久失修,走廊无门,厕所、庭院脏乱,加之办公无电脑,办公环境很是一般。为了改善原有办公环境,今年,我们积极筹措资金6万余元,将公司的木窗更换成新型材质的塑钢窗,新安装了走廊防盗门,改造了厕所,美化了庭院,又新购置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既为职工提供了舒适美好的办公环境又使办公走向了自动化、现代化,办公环境的改善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办公费用。

六、党建工作进一步增强

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伟大工程,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我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学习,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按照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和部署,党委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握好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党员素质得到了提高。在整个学习实践过程中,召开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民本意识,破解发展难题,保持系统稳定为主题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为xxxx协调资金45万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进展。

二是抓作风,构建务实型机关。今年,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创建三满意机关活动,树立 说真话、办实事、讲团结、比奉献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真正做到了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把良好的机关作风化作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以狠刹四风(吃喝风、招待风、风、懈怠风)为重点的机关作风专项整顿活动,建立了相关机制,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干部素质,塑造了务实型机关形象。

三是抓堡垒,强化组织功能。在组织建设上,对到届的支部及时换届,强化组织功能,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在党员队伍建设上,针对全系统党员队伍老龄化情况,全年按计划发展了3名新党员,为党员队伍增添新鲜血液。在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定期培训以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任人唯贤、合理利用,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建立起一支团结、干事、务实、整体合力强的战斗集体。

四是抓党风,促进廉政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的宗旨观,制定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提高社会综合评价满意率为着眼点,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全年各级领导干部在廉政建设上没有出现问题。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2

乡镇民政工作是最基层的民政工作,直接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联接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是党和政府爱民、亲民、为民的窗口。因此,加强基层民政机构和民政队伍建设,是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民为本战略思路的重要环节。

(一)当前乡镇民政工作的新特点

一是在乡镇政府职能中的地位得到充分凸现和发挥。2015年以来,我国进行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内容的乡镇机构改革,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有效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基层自治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确定了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巩固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随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在以立足农村,为民服务的乡镇政府职能中,民政工作不断得到凸现,民政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二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声望。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意识,真正做到了“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近年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救助、救灾救济、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建设、民间组织培育、婚姻登记,社会救助管理等,特别是当前正在深入落实的农村低保工作,民政部门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三是新的挑战伴随着新的机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乡镇民政工作要实现从传统工作方式向信息化、社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转变的现实挑战。作为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民政工作,必将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必将得到社会更广泛的参与和支持,这对我们更广泛的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更好的发挥民政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民政工作地位,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基层民政工作者要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切实履行好职责,不辱使命。

(二)当前乡镇民政建设与职能要求的不相适应

一是编制结构与职能作用不相适应。在乡镇机构改革后,有的地方乡镇的内设机构只有党政办、经济发展办和事务办,通常有1-2名专职或兼职民政工作人员在党政办或事务办内办公,有的乡镇只有1名专职或兼职民政工作人员,还身兼残联、侨办、林改、扶贫挂钩等职。这不仅难于高效履行好民政职能,同时也违反财务管理规定,一个人又当会计,又当出纳,难于保证大量民政资金的安全运行。部分乡镇民政工作处于“机构无帽子,门口无牌子,办公无章子,办事无票子”的“四无”状况。乡镇民政机构是民政工作的最基层,是掌握民情、倾听民声、反馈民意的“前沿阵地”,是把党和政府温暖送给广大困难群众的最前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战场”,目前机构不明确、编制不统一、基层民政队伍力量薄弱的现状,与党和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能不相适应。

二是工作条件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工作经费不足是乡镇民政部门最普遍、最头疼的事,民政各项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工作经费,如城乡低保、农村特困救助,灾害救助、民房恢复重建、拥军优属等工作的摸底调查、核实上报、建卡建档以及各类报表等都离不开人、财、物力的保障,但很多县乡财力十分有限,属保吃饭的财政,能够把需各级财政配套的经费落实都难以做到,解决基层民政工作经费就更无能为力了。办公用房不足也是乡镇民政部门最普遍的问题,乡镇民政办(所)或民政工作人员大多是和其他部门合用一间办公室,且部分民政工作人员本身就身兼数职,真正是“几块牌子、一个身子”;办公设备简陋直接影响乡镇民政工作的效率,除陈旧的桌、椅、档案柜>文秘站:交通方面也存在困难,民政工作人员深入村寨主要以步行、电瓶车为主,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工作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效快捷地履行民政工作职能。

三是队伍建设及工作手段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目前我镇民政工作人员共有4人,其中民政办主任为女性,已50多岁,1名大学生村官还有半年多到期,1名“三支一扶”人员才到乡镇几个月,还有1名返岗工资人员。而全镇现有城乡低保对象1991人,农村五保对象298人,仅2015年,发放低保金330.37万元,五保资金89.2万元,救助城乡患病困难对象41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40.4万元,民政对象数量多、情况复杂。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力量非常薄弱,民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平时还负责民族宗教、残联、侨联、值班等工作,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需要。

民政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结构偏低、流动性较大、对民政业务新技能掌握不到位,是制约乡镇民政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一部分民政工作人员年龄在45岁以上,大都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对民政工作全局性把握和现代办公设备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高标准地完成各项民政工

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尽管乡镇民政工作在人员力量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以“孺子牛”的精神,直接履行着为民解困的各项民政职能,但由于队伍力量薄弱而影响各项业务优质高效的完成。加强基层民政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已是基层民政工作一个不容回避、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争取设立乡镇民政所,以增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

在乡镇设立机构健全的民政所,建议按照辖区总人口万分之一的比例配备民政干部。并参照计生、财政等部门对乡镇所(办)的管理体制,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归口直接管理,或由县(市、区)民政局和乡镇对民政所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民政所负责人的任免须征得县(市、区)民政局的同意,民政干部的调动应报县区民政局备案,以保持基层民政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应当尽量减少兼职,切实解决民政工作有人办事、民政干部有时间办民政的事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建立健全以乡镇中心福利院为依托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性质为事业法人单位,履行农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维权援助等服务功能;在村(居)委会配备一名民政工作协管员,构建覆盖所有村(居)委会的民政工作网络,确保基层民政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盲点。

(二)改善乡镇民政所(办)的办公条件,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的办事效率。

一方面,整合乡镇民政现有资源,分类管理和营运。公共服务类设施严格按政策搞好服务,社会服务类设施推进社会化运作,市场服务类设施搞好有偿和低偿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造血”功能。另一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导县乡加大投入,配备相对统一的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和应急装备,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善乡镇民政部门的服务手段,增强应急能力。此外,在下达工作任务、分配专项资金时,各级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要给予适度的工作经费,以保证基层民政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开展工作。

(三)加大对乡镇民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基层民政队伍,是做好乡镇民政工作的重要条件。市民政局应负责对乡镇民政所长的培训,县区民政局应负责对乡镇民政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使他们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胜任本职工作。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3

县长孔禄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更是孕育希望的一年。一年来特别是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服务阳泉发展首善之区、跻身全省十强县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奋力开拓,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积极应对下行压力,经济实现稳步向好。坚持每月1日的入企服务对接会议、6日的财税工作会议、9日的经济运行分析会议、10日的光伏基地建设推进会议,综合协调调度,强化预警分析,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每周五重点工程项目挂图作战推进会,对重点工程进行包保,对重点企业、民营企业联系扶持,对各类待批项目开展大起底等活动,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缓中提质、稳步向好。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8.2亿元,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6.4亿元,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1亿元,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6亿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13元,增长5.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70元,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亿元,虽与同比有所下降,但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和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三保”目标。各项约束性指标、控制性指标和民生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二)全力推进产业转型,趋势性标志性积极变化立体呈现。把产业转型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1+6”产业提升工程,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建设126项,累计完成投资153.4亿元。

煤炭产业企稳回升。抢抓煤炭市场回暖良好机遇,强化管理,降本提效,全行业结束两年多的连续亏损,实现停亏增盈。矿井改造提升步伐加快。路家村煤业60万吨改扩建项目转入正常生产,辰通煤业60万吨改扩建项目完成土建和井巷工程,坤宁煤业120万吨新建项目完成前期工作;东坪、石店、跃进、常顺、皇后、大贤、秀南煤业分别建成全省一级或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炭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主体工程全部竣工。

电力产业多元发展。全县期盼、争取多年的事关我县产业转型的龙头工程——山西裕光盂县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获得核准,“五通一平”全面展开,最后一个许可程序——环境影响技术评审会正在太原召开,整个工程项目即可全面开工建设;鑫磊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广核三期2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全面建成;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一期50万千瓦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县获批的风电、光电、火电和煤层气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4万千瓦,新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向规模化坚实迈进。

现代农业特色初现。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43亿公斤,同比增长1.4%。设施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栽培分别达到3900亩、6万亩、50万平米;康泰来香菇畅销国外市场,新瑞利邦万头肉牛繁育一期工程全部建成,鑫源伟业5万只肉羊项目建成繁育;10余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513”工程目录,全县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11.29亿元。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20亩,完成水土流域治理22.9平方公里,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余处。全程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大力推进“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全县1600户、3548人实现当年脱贫。

旅游业发展提质上档。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启动《盂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北部四乡镇连片开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梁家寨生态旅游区开发前期工作顺利推进。藏山、水神山、奕丰生态园等重点景区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公司+农户”等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达到8个。成功举办以“魅力盂县、全景呈现”为主题的国庆黄金周旅游直通车惠民活动,游客接待量达到1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3%。推出县内生态观光、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等自助“一日游”“南北旅游带”“二日游”精品线路和五台山—大??氯?mdash;藏山—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四条外联精品线路,拉动助推了旅游发展,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60万人次,同比增长10%。

现代服务业积极催生。成立电子商务商会,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发展电商200余户、物流企业82户、电子体验店176个,电商发展指数在全省排名第6位。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金融助推,引导规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2016金秋+房展促销会,建立互联网“房源超市”,有效化解了房地产库存。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6.3亿元,同比增长7%,占到全县生产总值的36.2%,三次产业比例更加趋向合理。

(三)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着手修编《盂县城市总体规划》;永店坡老城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完成拆迁14.8万平米;香河南路大修和北草市巷等5条街巷改造全部完工;金龙广场二期完成前期工作;高城山路三期、文化中心广场路、迎宾大道、天然气公司至藏山游园外环公路及省道盂榆线绕城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大??⑽谟癖黄牢??〈?澄幕??访?澹?ǔ赡仙纭⑿×?鄣?个国家首批绿色村庄和观沟、张家垴等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完成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49.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850户。大力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对县城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全部施划交通标线,规划机动车停车位2500个;新购启用纯电动环保公交车60辆,新开通公交线路2条,新建公交站和公交候车亭31个;整刷更新户外广告、门店牌匾300余块,金龙街成为省级容貌示范街。河道清淤除障、乡村污水治理、垃圾清运等专项行动有效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观。龙华口水电站库区管理房建设、导流洞封堵等工程全部完工,具备分期蓄水条件。

(四)重点改革引向深入,开放引进对标前沿。以“一区三园”创新发展为突破,着力推进转型综改。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报告编制完成,中岚国际物流园奠基开工,牛村煤电化工业园和鑫磊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承接、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91项,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新增中小微企业385户、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527户。“营改增”新税制改革顺利完成,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金融创新积极推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2.98亿元,增长6.69%。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县科技孵化器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通过科技部第一批“星创天地”公示备案,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土地确权进入合同签订阶段,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全年流转土地5.4万亩,诸龙山国有林场主体改革顺利完成。梁家寨乡被确定为省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乡镇。户口迁移网上办理等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实施。积极开展向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对标”行动,开放引进力度加大,全年签订各类合作协议32项,协议利用外资183.5亿元,到位资金达到80亿元。

(五)安全生产创新加强,多领域呈现稳定好转。严格推行“三管三必管”和安全生产教育“七进”活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统筹抓好以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防火防汛、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实现了“零死亡”。持续保持打击私挖滥采高压态势,对非法违法采矿重拳出击,露头就打,维护了正常的矿业开采秩序。

(六)重拳强化生态环保,生态环境趋优向好。深入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和“六项整治”专项行动,60余个土法烧制矾石坑点,整治、查封、改造、拆除燃煤锅炉、非电燃煤锅炉、燃煤茶浴炉113台,关停、整改工业堆场污染企业35户,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041辆,全部取缔城内露天烧烤摊点,县城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57天,同比增加46天。环城、通道、荒山、景区、厂矿、乡村绿化“六大造林绿化”工程深入实施,全年完成造林3万亩。

(七)社会事业协调进步,民计民生进一步改善。克服财政减收、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全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公共财政支出的80%以上。就业再就业稳步扩大,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55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2200余人,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36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1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全面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财政补助标准,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实现应保尽保。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增乡镇敬老院2所,新建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0个。教育教学稳步提升,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和6所农村幼儿园新改扩建任务,特殊教育学校投入使用;高考本科二批(不含二本C类)以上人数达到963人,重点大学和名校录取取得新成效。卫计食药创新发展,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合作成立医疗联合体,打通了城乡居民在县内就能享受省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便利通道。新农合工作巩固提升,参合率达到99%以上。依法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开展“三无食品”和食品药品器械专项治理行动,确保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县文化中心完成主体和室外装饰装修,举办送戏下乡、消夏晚会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5600余场,新建1个乡镇笼式足球场和2个城内全民健身广场。我县作家贾彩青创作的《树世界》获得“赵树理中短篇报告文学奖”。

(八)民主法制全面加强,依法治理能力有效提升。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县政协履行职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5件,政协委员提案133件。扎实推进“法治盂县”建设,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启动开展“七五”普法,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推进综合改革,搬迁大厅,再造流程,严打谋私,及时调处群众诉求,事关群众利益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等发挥作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力度,强化预算资金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驰而不息反对“”,引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统计、信息、地震、档案、史志、残联、气象、宗教、法制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历史拐点。以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标志,我县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全县上下进一步强化了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县情特点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规律的认识,摆脱煤炭过度依赖、加快战略重点转移、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成为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开启了全面小康、振兴崛起的新征程。

困难中的转机来之不易,压力下的收获弥足珍贵。这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级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盂部队、武警官兵、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参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外来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县经济虽然呈现缓中提质、稳步向好,趋势性、标志性积极变化不断增多的良好势头,但我们更要清醒看到,我县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多年积累的“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一股独大”的体制性矛盾、创新不足的素质性矛盾远未从根本上解决,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特别是经济增长还缺乏大项目支撑、新要素新动能支撑,经济增长尚未保持合理区间,实体经济面临不少困难,企业亏损面较大,一些企业负债率偏高;财政收入出现过快下滑,“三保”压力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欠账较多,就业压力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私挖滥采、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风险隐患依然不少;发展环境还不优越,一些干部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一些部门和单位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不高、工作落实不力,等等。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的深化之年。按照我县“十三五”规划,明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2017年更是我县经济走出困境、全面建成小康盂县的攻坚之年和提速之年。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进程,支撑国内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几大动力均不同程度减弱,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同时,我们更要看到面临的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今年,中央在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同时,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将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我省围绕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将设立“促转型增动能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我市拥有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采煤沉陷区先进光伏技术示范基地和我县拥有的省级转型综改试点县、扩权强县试点县等众多政策支持;还有我县作为产煤大县,全国引导煤炭供需动态平衡的机制正在进一步形成,煤炭销售有望在合理价格上保持相对稳定,加之,山西裕光盂县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的核准获批和光伏发电、全域旅游等一批大型建设项目,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带来了众多利好。特别是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县干部群众精神状态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加快发展的思路创新提升,为我们塑造盂县美好形象、实现盂县振兴崛起汇聚了力量源泉、明确了引领路径。

总之,我们既要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防范风险、应对挑战,又要看到众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实现我县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全面转移,就一定能够趟出符合我县实际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市委“四大定位”的发展战略和县十三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全面落实年”活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全力促进经济稳步向好、民生不断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服务阳泉发展首善之区、跻身全省十强县而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待新统计口径出台后研究确定;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6%以上。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粉尘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待省、市确定后,分解下达执行,必须不折不扣完成。

2017年指标体系的确定,考虑了转型需要,突出了转型导向,体现了稳中求进。全县生产总值增速预期5%左右,旨在为转型和改革留出空间,夯实全面小康、振兴崛起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预期1.98%,主要考虑我县实体经济依然困难,财政增收因素不多,尽管增速不高,但其是在考虑抑制住去年出现的过快负增长的前提下确定的,仍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要摆脱过分追求增速的惯性,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把重点放在扩大产业投资、促进民间投资、补齐发展短板上。

各位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是重要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为了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为了明天,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坚决不要带血的GDP,不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GDP,不要掺假带水分的GDP,要努力创造有质量有效益真金白银的GDP,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的GDP,老百姓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和幸福感的GDP!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打造“四大板块”为主攻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产业转型的总体布局上,紧紧围绕构建清洁能源集聚园区、特色现代农业大县、全域旅游文化名县、晋东物流集散中心“四大板块”系列展开,引深推进“1+6”产业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产业转型。

打好“三去一降一补”组合拳。坚定去产能,按照淘汰末端、改造中端、发展高端的思路,对落后产能、无效产能、不安全产能要坚决退,对先进产能、安全合规产能要坚决进。年内关闭万和兴煤矿,淘汰落后产能60万吨,并严格执行煤炭企业276天工作日制度,合理调控煤炭产量。同时妥善处置部分“僵尸企业”。努力去库存,顺应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潮流,综合施策,打通去库存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购房的通道,打通去库存与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的通道,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货币化购置商品房安置力度,并与租赁商品房结合起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稳步去杠杆,制定《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鼓励和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财务费用过高的问题。引导金融机构、资产公司帮助企业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负债率,重点是推进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债转股工作,推进其他企业债务、资产重组,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要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畅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让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避免脱实向虚、脱实成虚。多措降成本,进一步落实各级对企业的减负政策,清理规范涉企税费、交易、物流、用费等收费。各类企业要加强科学管理,坚持“点点滴滴要效益,方方面面抓管理”,大力开展精细化生产和对标管理,健全完善以成本费用利润率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着力补短板,重点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短板上下功夫。

推进煤炭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先进产能占比,开工建设坤宁煤业120万吨现代化矿井,辰通煤业60万吨改扩建项目前半年投合试运行,玉泉煤业120万吨改扩建项目完成复工复建、投合试运行。提升洗选配煤占比,晋盂煤业集团300万吨配煤中心投入运行,谋划搞好鑫磊300万吨洗配煤中心建设。提升煤矿再生能力,推进晋盂煤业集团牵头开发梁家寨生态旅游区和中岚国际物流园项目建设。

加快电力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面开工建设山西裕光盂县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加快鑫磊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进度。完成采煤沉陷区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前半年并网发电;完成中广核四期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年内并网发电。

多层面拓展全域旅游。继续抓好旅游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工作,完成好《盂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盂县北部四乡镇连片旅游专项规划》,以北部四乡镇为突破,带动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以藏山、水神山为核心的人文景观旅游群,以大??氯?⒘?ㄉ健?镢?游?诵牡牧杭艺?厣?糜涡≌颍?匝阕友隆⒓馍轿?诵牡奶逵?菹芯肮勐糜稳?特别要围绕“山水大??杭艺?⒉厣揭桓鲇泄适碌牡胤健⒏叱巧剿?裆奖ü?铝遗?裘?矫?旅??⒈惫?绻庋阕友?rdquo;打造四大旅游板块,以知名景区带动边缘景点,以精品线路带活新建景观。各乡镇、村都要立足自身优势,突出“乡村游”“特色游”“农家乐”主题,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农耕体验等有特色、叫得响的旅游项目,推进农工、农商、农旅融合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载体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促进旅游和互联网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智能导游、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网络功能全覆盖。要以“仇犹故里、忠义藏山、清凉盂县”为主题,用好新媒体、互联网、高铁冠名等便捷高效的传播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宣传盂县旅游。按照省、市要求,抓好旅游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改造激活耐材化工。完善实施高铝耐材产业布局规划,推进仙人耐火园区和牛村、南娄两个耐材产业集聚区建设,抓好耐材重组。积极推进阳煤盂县化工碳素技改项目启动实施、恒耀化工4A沸石分子筛及联化多产品项目投产达效,尽快使化工产业给我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产业。加快推动物流、电子商务发展。推广盂品盂货“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网订自提”等配送方式,开展城乡共同配送、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规划建设3-4个大型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积极用好我市百度云计算中心的优势和相关政策,发展我县的大数据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产业,努力催生新兴业态。

各位代表,早日跻身全省十强、实现我县振兴崛起,关键在加快转型升级。我们要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细化产业发展目录,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有效破解“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形成经济增长的多业支撑,让我县经济这座大厦基础更加稳固、结构更加合理、竞争力真正强大,坚实地屹立在三晋大地上!

(二)以开发区建设为突破,引深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

实施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是今年省、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县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要以开发区建设为突破口,打造招商引资平台,推进新兴产业集聚,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抓好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按照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四管齐下”的方针,抓好“一区三园”规划建设,即以牛村煤电化工业园和中岚国际物流园为主体,整合鑫磊循环经济产业园,设立盂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抓好县城区域内46.6平方公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牛村煤电化工业园要深化煤电联营,促进煤—电—化工一体化发展,以现有项目带动园区建设;中岚国际物流园要加快“七通一平”建设,推进产业集聚,重点是“一个平台、三大板块”(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仓储物流板块、电子商务板块和加工贸易板块)。鑫磊循环经济产业园要在规划初步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要搞好开发区组织设置,推进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管理运行机制和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薪酬绩效工资制的“三化三制”改革,集中投融资平台、审批中心、招商局合署办公,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没有招商就没有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把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开发区布局建设抓好招商引资,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支撑平台。要继续开展向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全面“对标”行动,敢于为客商让利,敢于为客商优惠,敢于为客商便捷。重点在煤化工、文化旅游、信息产业、特色农业等行业领域,实施精准招商、全产业链招商、集群化招商。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太原都市区建设等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施专业队伍招商、委托招商、强化领导招商、拓展乡情招商、扩大展会招商,主动参与省际间的区域交流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广覆盖做好招商宣传和项目推介。全年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80个,合同签约协议利用外来资金150亿元,外来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

推进国企国资改革。针对我县国有集体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股权高度集中等问题,以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切入点,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特别是晋盂煤业集团要针对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以债转股为突破,建立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完成已改制、未完善的企业改制工作,有序推进县属商贸流通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资本退出。年内要重点抓好县五交化公司、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改制工作。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要围绕做多企业、做大企业、做优企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头戏”,抓数量、抓质量、抓改制、抓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各项政策措施,更好让民营经济享受同等政策支持,平等获得要素支撑,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要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对市场化运作的公共项目,积极推行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电力、旅游、物流、大数据等转型项目以及城市建设管理、环境整治等领域。要创优服务,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厚待三分,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要继续做好各类项目“大起底”和干部入企帮扶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加快推进“个转小、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年内培育“小升规”企业1家,新增中小微企业400家。要坚持“质量第一”“品牌为王”,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的优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盂县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最大限度盘活国有存量有效优质资产,发挥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项目投入。深度加强政、银、企、保合作交流和工作协调,创建银企定期信息交流平台,促进银企合作。完善支持担保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助保金贷款。要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新三板”、Q板上市。要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投资重点,抓紧储备、确定、包装一批既符合上级产业政策、又符合我县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国省资金投资我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确保金融稳定。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等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力争年内认定2家以上。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载体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强化人才招引培育、深化科技惠民富民等工作。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鼓励发明创造,全县有效发明专利保持在17件以上。

稳妥引深农村改革。重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清产核资,明晰农业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现的有效途径,推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进一步引深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改革。

各位代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上我们既需“补课”、又需“争先”,开放上既需引资、又需引智,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实施重点突破,为转型升级注入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

(三)以“三位一体”为支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继续按照中心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思路,城乡联动,产城融合,优化功能,美化环境,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搞上去。

高端化打造中心县城。突出宜居宜业宜游定位,制定完善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形成沟通古今、连通内外、产城融合、功能齐全、方便群众、人文自然交相辉映的科学合理的县城规划,做到多留遗产、少留遗憾,提升县城建设品位。要搞好县城路网规划。今后县城南北道路以我县的名山命名,由东向西分别为水神山路、李宾山路(县城南北大通道)、高城山路和藏山路;东西街道以我县的河流命名,由南向北分别为香河街(由二级路改造而成)、秀水街、金龙街和冷泉河街(由双阳线改造而成),形成畅通、便捷、安全、舒适的城市路网。在此基础上,由秀水街、李宾山路、金龙街、藏山路形成城市内环,由已建成的水神山路和已经改造的二级路、双阳线形成城市中环,由今年将规划建设的东外环(乌玉—牛村—石店)、西南外环(西小坪—南娄运煤专线)、西北外环(西小坪—芝土线—石店)货运专线形成52公里的县城大外环,形成纵横贯通、三环相绕的路网交通框架。

今年,县城高城山路、李宾山路、迎宾大道三条城市主干道和西南外环要建成通车,东外环、西北外环建设工程要全面开工。启动对县城棚户区域的南村、北村、北关、秀水村四个片区的综合改造,年内完成南村、北关两个片区的回迁安置。完成县文化中心广场路建设。启动香河、秀水河两河综合治理工程和金龙广场二期建设工程。完成龙华口水电站下闸蓄水。进一步抓好县城供水、排水、供暖管网主干和支线建设,完善公厕、绿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配合做好阳大铁路工程建设。整合县城镇执法大队、县环卫处等部门职能,组建县城乡建设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强化城市管理。启动部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打造宜居家园。

多样化建设特色小镇。把孙家庄、西烟、梁家寨、牛村、南娄、路家村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孙家庄镇要围绕与县城的同城化步伐,西烟镇要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文化重镇,梁家寨乡要围绕整体生态旅游水乡建设,牛村镇、南娄镇、路家村镇要围绕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功能集聚。要进一步改善乡村旅游交通路网,开工建设菩萨崖自然风景区和雁子崖风景区旅游公路工程。

个性化培育美丽乡村。以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省级示范县为重点,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深化农村“两治三改”(治水、治垃圾,改水、改气、改厕)工作,引深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和绿色村庄创建活动。深化搞好大??⑽谟竦裙糯迓浔;た?⒗?谩M瓿膳宓缆酚不?00公里,全县农村公路好路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创新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常态化、标准化,全面优化城乡环境。

各位代表,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品质、环境的优劣,直接关乎对外形象、关乎转型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努力使县城面貌“洗心革面”,城乡建设“脱胎换骨”!

(四)以脱贫攻坚为重点,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精准实施扶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年内完成脱贫人口2712人,退出贫困村24个。其中,通过发展生产脱贫1530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500人、生态补偿脱贫329人、发展教育脱贫135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218人。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攻坚的评估考核,压紧压实各乡镇、村和县直相关部门的责任。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和领导工作要实、任务责任要实、资金保障要实、督查验收要实的要求,坚决防止数字脱贫、弄虚作假,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按照稳定玉米、做精杂粮、做优果菜、做强畜牧、做好药材、延伸加工、搞好流通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扩大农产品精细加工规模,推进全产业链开发。粮食生产稳定在1亿公斤以上,确保粮食安全。全年新增设施蔬菜、商品蔬菜种植1100亩、中药材种植1万亩,食用菌种植稳定在50万平米。改造提质果园500亩、核桃种植2万亩。种植油牡丹3万亩、红薯1000亩。着力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年肉牛饲养量达到1.5万头、肉羊20万只、生猪20万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谷味天小杂粮加工、启耀中药材加工、孙家庄小杂粮加工等一批农产品优势加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积极发展流通型、服务型农业龙头企业,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全年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5万亩,完成3处膜下滴灌工程,新增节水面积2000亩,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处;引深推广玉米全程机械化项目,积极发展机械化家庭示范农场、示范合作社、示范农机大户;广泛实施玉米烘干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改良土质土壤;抓好国家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和4000亩深松整地作业,坚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生根。统筹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各位代表,“三农”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们要紧紧牵住脱贫攻坚这个“牛鼻子”,强农固本,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在奔小康的路上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一个贫困人口!

(五)以生态环保为抓手,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增强永续发展能力

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抓好源头治理、过程治理、重点治理、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综合防治大气污染。重点深化“降尘、治矸、管车、控煤、执法”等重要举措。降尘,县城及周边的所有建筑工地、市政工程、拆迁和土地整理项目等工地必须达到围挡、苫盖、硬化、洒水、冲洗“5个100%”的要求。所有煤场必须严格使用挡风抑尘设施和喷淋抑尘装置,全面推行封闭储煤场所。治矸,抓住全省生态恢复试点建设机遇,加大治理力度,根治矸石山污染问题。管车,继续推进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工作,加快推进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更新替代工作。控煤,严禁高硫分和高灰分劣质煤炭生产,加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散煤治理。严禁焦化等用煤企业使用劣质煤炭。执法,深入开展“铁腕治污”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并对重大环境问题整改不到位、履职不到位和监管责任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确保大气质量持续好转。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认真落实“水十条”要求,系统推进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污染综合防治,抓好龙华河、滹沱河等重点河流的保护工作。抓好工业点源深度水污染治理,全面取缔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水污染工业企业。

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进一步落实治理责任,创新治理模式,扎实做好西崖底、秋子峪2个村、381户、879名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工作。

进一步推进造林绿化。继续实施太行山绿化、京津冀防护林、县域内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工程,全年完成荒山绿化2万亩,乡村道路绿化70公里,义务植树90万株,四旁植树80万株,并高标准打造40个生态园林村。

各位代表,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顺应人民群众关切,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好家园!

(六)以“四铁”要求为标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要以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牢牢将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把减少一般事故、防止意外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作为铁的任务、铁的目标,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单位)主责、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管”的要求,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压紧压实企业和行业领域的部门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打击取缔,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持续高压打击私挖滥采。进一步引深开展打击私挖滥采攻坚战,坚持以乡镇为主体、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方针,引深乡镇长、派出所所长、国土所所长、供电所所长“四长”巡防机制,采取分片包点、每日巡查、突查暗访、专项整治、重点防范、联合执法等多种措施,对非法违法采矿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零容忍、严打击。进一步落实群众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全社会共同监督和管理,维护正常的矿业开采秩序。

着力创新社会治理。高度重视社会矛盾化解,有效防范各种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完善“天网”工程。创新网上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做好征地拆迁、企地矛盾、劳动关系、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和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妥善处理各类事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化平安盂县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我县安全稳定的局面来之不易。在转型综改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显得更为重要,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筑牢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的防线,为转型综改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倾力倾心改善民生

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领预期的方针,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着力稳定扩大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展能力提升、创业引领、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权益保护五项行动。扎实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4050”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销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9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入轨运行。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并轨,扩大社保覆盖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实现法定人群应保尽保。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改革试点步伐,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完成4所幼儿园新改扩建任务,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县二中、三中和西邢、西潘、牛村、北庄小学6所学校改扩建项目;财政新增支出600万元,用于支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职业教育新模式,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推进健康盂县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省人民医院托管县人民医院各项后续工作。完成县中医院新建工程,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食药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食药安全。

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城乡文化场所建设,县文化中心建成使用,推进乡村文体场所升级。继续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化网络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加快文化与旅游、信息、科技、金融等产业融合,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广播影视、文学创作,让盂县文化薪火传承、发扬光大。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政府系统和广大公务员要强化宗旨意识,忠实履行职责,坚决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的要求,切实加强人民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担当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人民政府建设。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各级政府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全面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及人民群众监督,加强与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持重大决策问计于民,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开展问政和评议活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全体政府公务人员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力推进人民政府建设。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县、乡两级政府都要普遍设立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要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在市场监管、卫生计生、文化旅游、商务流通、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六个领域探索推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等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加强法律援助工作。通过系统的法制建设,确保政府工作在法制的轨道上、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确保政府每一项工作都要经得起法律的考量和历史的检验,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效能政府建设。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努力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搞好对上级下放、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探索推行投资审批网上办理和并联审批。建立推行政府系统“13710”工作制度和工作日志制度,年内在县、乡两级政府全面建立电子督办平台,将重点工程项目、企业技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纳入平台管理,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见人见事、见根见果,抓细抓小、抓紧抓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效能政府建设。

加强担当政府建设。认真落实省、市、县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办法、支持干部改革创新合理容错办法,为担当的干部担当,对负责的干部负责,让广大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要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化管理,建立清晰明确可追溯的责任体系。健全重点工作督查机制,充实督查力量,强化督查职能,明确督点,盯住关键环节,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及时高效落实。推进追责问责制度化、常态化,对不作为、慢作为、不落实、假落实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全力推进担当政府建设。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4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年,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据初步核算*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01亿元(不含农垦),同比增长13.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8%、14.5%和13.3%。固定资产投资119.28亿元,增长15.4%。外商直接投资3.20亿美元,增长15.6%。财政总收入51.44亿元,增长20.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90亿元,增长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1元,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增长9.2%。整体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支柱产业发展加快。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工业发展年”成效明显,海汽三期扩建、药谷核心区建设、三星光纤光缆项目建设、亚太啤酒二期扩建、16万吨瓶级聚酯切片项目建设等进展顺利,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食品饮料、化纤纺织、烟酒等传统工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5.23亿元,增长14.1%。农业稳步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五统一分”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化农产品安全工作,已获得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市县称号,全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已达7.8万亩;造林2401公顷,超额完成省下达的造林任务;全力抓好禽流感预防,确保全市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成功举办海口市无疫区农业发展论坛暨招商会;着手羊山地区开发,促进农村协调发展;积极组织群众抗旱保生产,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7.8%。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健康岛”、“生态岛”、“无疫区”品牌,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参加上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大阪国际旅游展等国内外旅游活动,签署《泛珠三角区域(部分)城市旅游合作协议》,积极开拓客源市场。组织好第二届海口旅游商品展销会、首届中国青年欢乐节暨第五届海南岛欢乐节。全年旅游接待人数460.63万人次,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42.76亿元,增长20.1%。商贸业稳中见旺。新增30多家大中型网点、近百家连锁点,新增商业经营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2亿元,南海大道汽车交易一条街等专业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繁荣,销售畅旺。我市被评为全国市场运行监测先进单位。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02亿元,增长17.3%。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0.29亿元,增长45.4%;房屋施工面积547.32万平方米,增长36.1%;房屋销售面积107.72万平方米,增长12.60%;房屋销售总额24.10亿元,增长20.4%。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推行“阳光规划”工程,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完成南渡江滨江地带和东海岸城市设计国际招标,开展水系规划和城市公园系统规划,启动城中村改造规划。实施市政工程25项,其中新开工16项,续建9项,完成投资4.7亿元。1.38万亩土地已收归土地储备库。旧城区改造稳步推进,新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创新管理手段,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创建先进城市工作成效显著。200*年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知名度。

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国资委、商务局、发展和改革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安全生产监督局等机构设置和调整。推进城建系统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加快理顺市、区两级管理体制步伐。实行交、巡警合一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优化产权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全市开发区从22个压缩到3个。不断完善“政府入口、市场出口”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对社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复审制、回避制和分离制,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对外开放上新台阶。继续推行大项目招商战略,在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共组织参加7次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3个,投资额达127.74亿元。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已建立部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省级21个,市级13个,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4家,有力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建成农业科技“110”服务站8个。着力改善城乡学校的教学条件,投资1993万元,完成农村中小学2.8万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投资2945.4万元,完成28个布局调整项目,撤并调整156所农村初小和教学点。全面清理整顿医疗保健服务机构,依法取销156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药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期末人口出生率10.35‰,人口自然增长率7.14‰,被授予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文明生态村建设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文化、体育、统计、防震减灾、安全生产、外事侨务、双拥、广播电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切实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完成新打井及配套工程267宗,改善284个村庄、7.03万人的饮水条件,基本解决我市农村饮水难问题。改建、新建13条46.95公里乡村道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历年拖欠农民征地款4.3亿元的遗留问题。继续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农村扶贫帮困,受帮扶农村面貌明显改善。二是积极扶持弱势群体。共拨1722.7万元,对8万多户(次)城镇困难居民和11.7万多户(次)农村困难居民进行生活救助;减免城乡特困家庭子女近6000人的学杂费、课本费24.75万元,解决400多户特困户住房困难问题。千方百计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就业人员2.89万人,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三是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市3万多农村贫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金标准从80元提高到93元。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5.12亿元,正常支付全市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3.79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首期试点覆盖8个乡镇20多万农民,已有11.4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占应参加人数的60.1%。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妥善处理各类,及时发现与调解各类矛盾和问题,主动、耐心、细致地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修改地方性法规6件,清理政府规章34件、行政许可事项303项、行政许可实施主体39个、政府规范性文件163件,大大简化了审批程序。开展3个多月的整顿机关作风警示教育,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工作人员责任感明显增强。推进机关优质服务活动,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和执行难等突出问题*9熏提高机关服务质量与效率。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部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责任制。认真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复市人大代表建议233件及政协委员提案242件,办结率100%。完善投资环境监督专员制度,主动接受投资环境监督专员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新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行政能力建设。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口建设的投资者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200*年,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经济基础不扎实;二是农业仍然是整个经济的薄弱环节,农民收入不稳定;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小,投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四是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与省会城市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五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六是政府作风建设、行政效能和投资环境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七是体制创新力度不够,制度建设滞后,国企改革任务繁重,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们将高度关注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十五”计划、谋划“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景气度不断上升,发展思路更为清晰,人心已拢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内外环境都有利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市委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和加强“三农”工作,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新优势,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努力构建和谐海口,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工业化水平

要解决我市工业化水平低、经济总量偏小的矛盾,关键在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市场潜力、支撑海口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支柱产业。要以效益为导向,集中资源重点扶持汽车制造、制药、光纤光缆、化纤纺织、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热带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8亿元,同比增长15%。

加快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汽车工业发展。尽快落实海汽三期扩建项目征地工作,确保总投资25亿元的19个汽车配套项目如期开工,力争使海汽成为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大型企业。迅速做大药谷。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药谷核心区一期工程,力争万特、海灵化学、信邦、康力元等5家企业投产,力促齐鲁制药等5家企业尽快开工建设;抓紧解决申请二期入驻药谷的15家企业的用地问题。做强光纤光缆产业。全力做好三星光纤光缆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加快发展化纤产业。推动16万吨瓶级聚酯切片项目建设,扩大化纤产业规模。

抓紧招商项目落实。要加强招商项目的筛选,抓好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落实,彻底解决招商有项目、落户无土地的问题。对所有签约项目实行“三定”:定项目责任人,定跟踪服务责任,定工作进度。对投资金额较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实行市领导跟踪联系制度。其它项目按照“谁签约、谁跟进”和“项目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到主管部门。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需要政府解决的各种问题,真正使重点项目招进来、扎下根、建设快、发展好。

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今年全省实施的“十项工程”,涉及海口的就有六项。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海口资源、人才、产业、环境等优势,积极谋划生态环保、油气和油气化工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力争在相关产业方面有所作为。要做好工业西移规划,利用三港合一的契机,引导工业项目向西部转移,逐步建成我市西部邻港工业园区,以港兴市。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的要求,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今年要力争完成农业生产总值37亿元,同比增长8%。

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政策,落实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拓宽支农资金渠道。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点发展冬季瓜菜、热带水果、花卉、海淡水养殖、中深海捕捞等,形成“一镇一品”格局。发挥我市“无疫区、无公害”的生态品牌优势,努力扩大畜禽产品的生产,力争今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建立农产品标准化评价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高标准建设无公害畜禽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以企业带基地,以基地带农户,努力构建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羊山地区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实用长效的原则,大力实施千里乡村道路建设工程、“511工程”(连续5年,每年综合整治11个大田洋)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工程,突出抓好农村道路、水利、沼气、供电、广播电视通讯等“五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今年财政安排200万元,完成尚未通车的18个自然村的道路建设,实现我市农村道路村村通的目标。立足羊山地区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火山岩特色经济,提高羊山地区发展速度和效益,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发展打工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建立市、区发展打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引导、组织农民外出务工,鼓励发展劳务中介机构,扩大对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劳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力争全年完成3万人次的培训、4000人劳务输出任务。

当前,在谋划全年“三农”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做好抗旱工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三)引进消费需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做强旅游娱乐业。做好编制海口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休闲娱乐业指导目录、旅游业应急预案等基础性工作。创新旅游促销方式,政府的资源主要放在城市形象营销和打造城市名片上,旅游企业的资源则主要放在与资源市场有关的项目上,提升旅游促销整体水平和效能。要统筹全市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体育资源,统筹旅游和娱乐企业资源,搭建海口市景区管理和旅游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加快景区(点)建设,尽快形成一批能留得住消费者的景点和项目。培育和扶持高尔夫等康体娱乐产业,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旅游演艺活动,丰富海口的夜间文化娱乐生活,把海口打造成“娱乐之都”。成立专业节庆会展机构,高水准策划活动,保证每月都有节庆促销活动。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积极组织“打造中国旅游名城,开展旅游优质服务年”活动,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今年旅游业完成接待过夜人数力争达到510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0%。人均逗留天数和人均消费水平都要有明显增加和上升。

做旺商贸业。依托港口、机场、铁路、公路,进一步完善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加快城市结构性贸易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南海大道汽车销售一条街、海南GSP医药城、海南第一物流中心及建材陶瓷、花卉等批发市场建设。继续完善商业网点规划,重点做好乡镇商业网点和城市新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及旧城区商业网点改造规划。培育大型商业流通企业集团,鼓励、扶持优势商贸企业加快规模化发展。建立放心安全的市场消费环境。运用市场机制激活消费和引导消费需求,活跃城乡市场。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达到113亿元。

做精房地产业。按照“从严控制、适度发展、限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以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为契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居住环境优势,做精房地产业。提高房地产开发的品质。鼓励支持整体规划、成片开发、规模发展,改变房地产小、散、乱的发展格局,使粗放式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向集约化、精品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转变。加强用地管理。严格依照政策法规,强化土地管理,优化用地结构,制定房地产项目用地的商务条件和技术条件,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门槛。严格控制商品房用地的供给,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从今年起沿海一线地不再搞商品房开发。创新和完善土地储备机制,加紧依法回收闲置建设用地,增加土地储备量。积极处置半拉子工程,促成146项半拉子工程复工建设。加大房地产供给的调控力度,培育大众房地产市场,规范、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在海口市半拉子工程和闲置楼盘没有消化之前,对商品房批建面积实施总量控制。

做活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康体保健产业和教育产业。加快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歌剧院前期论证等准备工作。积极开发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文体产品,创造条件吸引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在海口举办,活跃文化体育市场。充分利用全市医疗卫生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国内外资金到海口设立康复疗养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产业发展。今年要成立市政府控股的投融资公司,统筹社会领域的政府性投资,加大对上述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发展金融、中介、信息和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化水平

在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我市城市化步伐。要以创建一流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优化城市规划,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下大力气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中心城市功能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品位高的省会城市。

完善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位。今年要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的四层次管理体制,成立海口市规划委员会,对重大城市规划项目实行票决制审批。出台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进一步明确海口城市规划的标准体系、基本色调和建筑风格,推出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城市名片类建筑,提高城市文化含量,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增加绿地面积、增加视觉通道、降低容积率、降低密度,提高城市环境和视觉质量。政府要通过规划把更多的城市空间留给市民,把最好的视觉资源留给百姓,把最适宜休闲旅游的区域让给游客,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坚持公共利益至上。

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海口作为省会城市,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本着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集中财力完成几个久拖未结又直接影响民生的项目建设,减少半拉子工程,确保龙昆南路、南海大道(二期)、城西路、凤翔路改造以及美舍河整治等续建工程按时完工。分清轻重缓急,先办群众最急需的事,尽快打通城市主要通道,完成街巷路灯改造等“民心工程”。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操作,加强业主资格认证,推行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科学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坚决做到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的不准开工,配套资金不闭合的不准开工,项目和资金管理不规范的不准开工。

高效管理城市,优化人居环境。城市管理水平偏低,已经成为影响我市综合发展效益的重要因素和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要下大力抓好城市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重点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开展违章建筑整治和交通秩序整治。要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和办法,从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园林绿化、市容管理、交通管理、社区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海口市情的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逐步推行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城市管理,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管理混乱的局面。

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统筹城镇规划,通盘考虑城市建成区与周边中心镇的建设,促进城市建成区基础设施向小城镇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加大对小城镇、村庄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集镇、城市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五)加大体制创新力度,增强发展动力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改革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大,我们要以制度创新为根本,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本着以存量换增量、以增量促发展和优质资产优先重组的原则,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加快椰岛、椰树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改制重组,加快城建、交通、公共事业、旅游等系统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积极引进外资、社会资金或民营企业参与改造、改制和重组。认真贯彻落实《海口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真正实现民营企业与外资和国有企业享受同等机会和市场条件,各部门要多服务少干预,多设路标少设路障,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组织体制改革。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积极稳妥分类推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创新财税管理机制,加强公共财政建设,继续推行收支两条线财政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进一步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资金流建设,完善公共设施项目政府投资补偿机制,降低政府负债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应有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继续完善和推广“五统一分”经营模式,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有效调动、整合相关资源,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社会事业现代化。

进一步扩大开放。创新招商引资方法方式,实施重点产业、重点对象、重点区域招商,强化园区的招商载体功能,做好项目储备,重视前期工作,扩大招商引资成效。积极参与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加强与港澳等地区的产业互动。利用海南航权开放的契机,加快海口市对外开放步伐。力争全年实现口岸出口3.8亿美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亿元,增长15%。

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发展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有形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培育各类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继续加大食品、药品、农资、劳动力等市场秩序整顿力度,加强社会管理,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传销、偷逃骗税、非法用工、非法中介行为。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海口

在全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把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年,我市社会事业和为民办实事支出的增幅,将高于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切实加强我市实用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举全市之力,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发挥市科技顾问委员会和院士工作站智力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巩固和发展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用新技术改造提升食品饮料、纺织化纤等传统支柱产业。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完善农业科技服务“110”体系。

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我们要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发展。今年要全面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对海口市城市文化的内涵结构、活动形态、空间布局等进行周密的规划。抓好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危房改造,促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从今年起对我市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让全市所有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得起学;推动发展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围绕市场、产业办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受教育者的素质。推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项目,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认真做好海口医疗卫生规划,优化配置城镇医疗卫生资源,抓紧完成镇卫生院D级危房改造工作,年内争取完成全市三分之一卫生院的改、扩建任务;抓紧完成市人民医院改造和120急救网络建设,启动市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完善卫生监督体系,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探索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进一步做好民政、双拥、国防、外事侨务和民族宗教等社会各项工作。

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着重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平等互爱、团结互助、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今年要完成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选址和前期论证工作。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推进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手拉手”、“希望工程”、“扶残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大力树立创优争先、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决破除迷信。

做好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好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海口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加快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就业引导、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办好城乡劳务市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力争达到2.75万个。不断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重点解决就业难、就医难、入学难、住房难、养老难等困难问题。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稽执法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对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保持社会保险资金正常支付,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确保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应参加人数的70%,力争覆盖全市。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认真实施《海口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海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蓝天、碧水、安静”三大工程,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一控双达标”成果。采取分区处理污水和生态化处理垃圾的方式,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南渡江、美舍河、东西湖、红城湖、大同沟等江、河、湖、渠的水体整治,加大演丰镇和三江镇的湿地、东寨港部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大“五大道路”出口造林、路边林、村边林建设,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加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从重打击非法抽取地下水、乱挖河沙、乱采石、烧山毁林、捕杀珍稀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遏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积极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报告制度、论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听证制度,广泛听取专家学者、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行重要行政事项公示制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办理和落实“两会”代表提案、建议和议案,坚持政府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建设;积极做好地方政府立法工作,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来访来信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及时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坚决铲除“黄赌毒”社会丑陋现象,严厉打击“两抢”、涉毒、涉枪和暴力犯罪等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力争各类案件发生率增幅控制在8%以内。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和防火防灾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

三、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今年是我省“投资环境建设年”。我市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抓好执行和落实,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发展优势。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改变“以批代管”、“只批不管”的管理方式,加快审批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把能下放给各区管理的事权交给各区,把不该由政府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使政府的职能尽快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行政审批实行目录化管理,执行同一审批标准,增强透明度,并逐步由“指令性”管理转变为“禁令性”管理。尽快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审批事项的内容、程序、权限、时限、收费、结果“六公开”。

加快制度建设,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水平。政府对人民权利的保护是最好的公共服务,政府要公开承诺公共服务的质量。政府的统筹决策要事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成本和效益进行估算。重大决策项目要有告示制度,建立、健全有社会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咨询委员会和政策听证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信息披露作用。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行政问责机制,欢迎社会各界以社会发展指标考核政府的政绩。认真落实市政府近期颁布的《海口市人民政府会议制度》、《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定》、《海口市城市规划审批管理规程》等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

加强政风建设,优化行政环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减少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以贯彻《海南省行政首长问责暂行规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投资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的监督力度,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疏于管理等问题进行问责;对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效率低下、办事推诿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将采取严厉的措施。谁破坏海口发展环境,谁将付出沉重代价。设立市长接待日制度,听取企业、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5

现在,我代表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一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基本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县生产总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8%,第二产业增长8%,第三产业增长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43万元,增长7.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亿元,增长8.2%;各项贷款余额7.2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23元,增长8.2%。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是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取消农业特产税,下调农业税税率一个百分点,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县财政安排资金119万元对乡镇因税费改革减收部分实行了全额转移支付,安排48万元对种粮农民给予良种补贴和超级稻示范种植补贴,安排137万元支持抗旱。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安排90万元支持养殖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县水产品加工1366吨。三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安排20万元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外出务工农民3000人,农民打工收入达1800万元。四是抓好“一池三改”。完成“一池三改”3900户,累计13600户。五是认真实施“三集中”扶贫工作机制。整合扶贫办等8个部门的资金,集中投向3个贫困乡镇和民族地区,主要建设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农机、乡企、人畜饮水等项目和发展经济作物。解决了一批贫困人口的行路难、用水难问题,有668户、3740人住上了新房。扶持贫困地区种植橡胶5800亩、芒果5000亩、槟榔2000亩,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六是加快林业发展,全县共造林18500亩,森林覆盖率达53.5%。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优势产业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一是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拓展远海作业和推广深水网箱养鱼。水产品总产量7.8万吨,产值5.9亿元,分别增长18%和5%。二是做好冬季瓜菜文章。推广大棚无土栽培技术,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4.8万亩,总产量22万吨,分别增长4.3%和5.7%。三是扩大热作、水果种植面积。热作和水果收获面积10.2万亩,产值1.7亿元,分别增长2.7%和17%。四是加快畜牧业发展,以养猪为重点,培育养猪专业户51户,新增养猪3.1万头。肉类总产量9250吨,增长14.2%。

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建制冰厂,拓展毛毯厂、藤竹厂的生产业务,毛毯、藤竹、椰棕制品销路看好。小鱼干加工持续上扬。工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19.5%。这是我县近几年来工业产值增长率首次突破两位数。

高标准建设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加强市场促销和市场监管。建设了香水湾度假酒店、分界洲海上娱乐项目,扩建土福湾世知度假村第三期工程和南湾猴岛观光项目。旅游接待人数2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642万元,分别增长67.5%和31.5%。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等行业持续走旺。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除险加固小南平水库、文罗长甬水库,防渗硬化干、分、支渠29公里,全面维修干、分、支渠86条,47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500亩,恢复灌溉面积3000亩,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高标准整治2个大田洋,面积2.49万亩。2004年,我县获省农田水利建设二等奖。二是搞好道路、饮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隆广等乡镇23条乡村道路的修建,硬化了陵城至黎安、丽斯花园至安马、高速路至香水湾等3条公路,解决了一批群众行路难问题。建成农村供水项目12个,解决3.7万人卫生饮水问题。新增30个自然村通电,电网覆盖率97%。三是加强市政设施建设。修建农械厂生活区排水沟、新村镇革命路和中山路排水沟,建设了粮油小区、文化路商住区、工商行两侧旧城改造等一批项目,增强陵水经济发展的活力。

(四)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按照县委的部署,重点抓好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教育综合试点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认真抓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已完成确权发证面积157.6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加大处置闲置建设用地力度,已落实212宗、4.3万亩土地的处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订了县机械工程公司、县医药联合总公司的改制方案,处理好陵水桃园糖厂申请破产事宜,并对全县国有企业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推动企业挖潜改造。农村教育综合试点改革稳步推进,撤销乡镇学区,设立12个中心校,整合46所小学,成立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公开招聘130名教师,实行校长聘任制、教师末位分流制,实施多劳多酬的教职工工资制度。此外,医疗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税改革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组团参加“珠洽会”、“海洽会”和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大力推介我县招商项目。全年共接待国内外客商81人次,洽谈项目10个,已动工兴建的项目5个,总投资3750万元;已达成意向的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7亿元,陵水投资开发前景看好。

(五)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坚持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去年,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郑重承诺的10件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落实。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参加养老保险单位345个,参加医疗保险人数9278人。抓好城乡低保工作,新增城市低保对象2077人,农村低保对象2150人。县财政安排683万元,解决离退休人员2863人次社会保险遗留问题。安排86万元,解决拖欠企业干部工资、医疗费、养老保险问题。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落实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调整为统一加浮动50%的标准。关心弱势群体生活,发放救灾救济款149.5万元,救济粮65万斤,解决了4450户、20500人缺粮问题。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拨款50万元,创建县级文明生态村11个。认真清理拖欠工程款,还历年拖欠的工程款377万元。

(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作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制定了《陵水黎族自治县农村教育发展十年规划》。“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年检复查,适龄儿童入学率99.8%,适龄少年接受初中教育完成率97.4%。同时,投入资金560万元,改造学校危房,面积8615平方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投入206万元,建设县疾病控制大楼和改造县医院传染病区。完善4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完成7所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创建2所乡镇爱婴医院。抓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和无偿献血工作。2004年,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和无偿献血工作获省的表彰。

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积极开展“三月三”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送电影、送戏下乡,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对音像、出租店、网吧等文化营业场所进行专项治理。初步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平台建设,启动乡镇有线电视的整合并网工作。群众体育不断发展,在2004年的省运会上,我县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7.33‰,出生人口性别比114.5,符合法定生育率97.5%。2004年,我县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提前一年进入先进县的行列。

(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健全民主法制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228项,保留132项,取消96项,减少了审批事项。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14件,政协委员提案52件。加大审计、监察力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开展医药市场、生产销售伪劣食品、走私物品、教育乱收费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整顿,不断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等侵财多发性犯罪和涉枪犯罪等专项整治活动,获得全省破案竞赛二等奖。狠抓禁毒斗争工作,受到省禁毒委的通报表彰。在全省率先开通公安信息接入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活动,整治了一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加强工作,建立县领导接待日制度,成立五个专项工作小组,处理突出问题及,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有力地维护了我县社会的稳定。

(八)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行政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便于群众知情和监督,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政风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办实事,求实效。

坚持把倡导执行文化作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重点,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决定,对各项工作建立了部门牵头负责制和政府领导批示事项跟踪督办制。全年县政府会议决定和县委、县政府领导批示的事项1094件,绝大多数都在限期内得到落实。通过倡导政府执行文化,政府机关干部的执行理念、抓落实的意识明显增强,政府的诚信度明显提高。

过去的一年,我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政、民族宗教、档案、史志、统计、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工商、金融、气象、防震减灾、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边防、消防和双拥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县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陵人民、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陵水建设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人民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仍薄弱,农村水、路、电问题和民房改造还没有完全解决;处置闲置土地进展缓慢,土地征用中还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政府机关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形式主义、作风不扎实的现象仍然存在。我们要迎难而上,兴利除弊,开拓创新,努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二、*年的主要任务

*年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农业税,加大对良种补贴、渔民造大船补贴、深水养殖的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术水平。同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着市场需求,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培育壮大农业经济增长点。依托海洋资源,加快发展远海捕捞业和深水养殖业。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捕捞企业入户我县参与开发远海渔场,增加捕捞产量。逐步扩大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规模,今年力争达到50组。尽快启动新村中心渔港建设,有计划地综合开发海洋滩涂资源。调整优化种植业品种结构。以科技联结活动为载体,扩大芒果种植面积。扶持本号等乡镇农民种植槟榔和橡胶。大力推广无土栽培瓜菜,带动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的冬季瓜菜。继续扶持“十户千头,百户百头”养猪专业户,推动养猪业发展,不断壮大畜牧业。

着力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发源、鑫凤凰、美田等公司发展设施农业,深圳中海油养殖公司发展深水养殖业,鲁宏、松正等公司发展热带水果种植业,台新海味馆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

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围绕瓜菜、水果、水产品、畜禽等优势产品,制定不同等级质量安全和市场准入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尽快建立和完善一批果菜地方标准,不断完善快速检测网络,推行农产品例行监测制度和市场准入、准出制度,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和生产规模,加强包装创新,打出陵水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坚持宣传发动和引导扶持相结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发展打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搞好组织协调和服务,今年争取实现劳务输出*0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走装等水库的除险加固,黎万、十三跨等干渠防渗硬化,各乡镇要硬化分支渠1—2公里。继续整治大田洋,改善排灌系统。坚持抗旱保增收,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大力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努力解决人畜饮水难问题。加强乡村公路、城乡道路的建设,搞好北斗至英州长35公里的道路硬化建设,争取建设16条乡村公路。进一步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成农村电网第三期改造任务,争取实现全县自然村全部通电。

(二)加快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增加财政收入

加快旅游景区规划编制速度。按照高水平规划,打造精品旅游的思路,在做好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同时,重新修编《陵水黎族自治县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香水湾B区、土福湾旅游区、赤岭旅游区、高峰温泉旅游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切实抓好景区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我县景区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有相当部分的闲置土地未落实处置,影响了我县旅游开发。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与法院沟通、协调,加快依法查封闲置建设用地的处置,今年底前要全面完成景区闲置土地的处置任务。对景区内续建的土福湾世知度假村第三期工程、香水湾度假酒店第二期工程、香水湾大酒店、分界洲岛第二期工程、南湾猴岛扩建等项目,旅游、招商、建环等部门要跟踪服务,促使项目早日建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开展旅游市场促销。精心策划促销活动,开拓岛外旅游市场,努力实现观光旅游逐步转为休闲度假游。下大决心整顿旅游市场,强化旅游部门的市场监管和按市场机制引导发展的职责,严厉查处产品质量问题和哄抬标价、敲诈游客等行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争取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陵水来。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新的旅游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和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质量,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水平,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三)高度重视农副产品加工业,提升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编制工业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规划在发展工业中的主导作用,要着手编制《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工业用地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村镇、英州镇总体规划完成后工业用地小区规划。规划完成后加紧按照规划和用地计划要求报批,形成政府土地储备。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理成若干个项目用地,以项目带土地,促进工业的发展。

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尽快出台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多元资本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土地使用、水电供给等方面给予优惠,搭建加快发展工业的平台,大力引进无污染的工业项目在我县落户。今年要抓好英州保健食品厂、英州海产品包装厂、英州对虾冷冻厂、果蔬综合加工厂、50万只蛋加工厂的建设工作。同时,要切实抓好新水厂的建设工作,上半年一定要动工兴建。

大力扶持现有的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要关注现有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规模以上的毛毯厂、藤竹厂等9家工业企业,要加大服务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支持他们围绕着市场需求,加强技术改造,推出优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生态县进程

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按照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的思路,加快小城镇规划编制进度,抓好桃万、安马路两旁和陵河右岸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搞好桃万农贸市场等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建设,推进光坡、本号等乡镇建设,要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渔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结合起来,今年要动工兴建陵河右岸防洪堤第一期工程。

继续推进生态县建设。认真实施《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按时完成省下达我县的各项指标任务。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认真抓好退耕还林、城边林、路边林和海防林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以文明生态村为示范点,倡导农村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注重治理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和噪音污染,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五)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大力推进农村。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纠正超期承包行为,合理进行土地流转,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面完成80宗、6282亩有争议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改革征地制度,规范征地程序,积极探索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以存量换增量,以增量促发展的方针,探索建立国有控股企业新路子,用好企业破产、兼并政策,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改造和发展国有企业。今年要抓好机械工程公司、医药联合总公司的改制工作。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新机制。全面清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严格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完善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努力推进国家公职人员福利待遇货币化,逐步规范津贴补贴发放。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围绕我县旅游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继续推动大公司进入,实行大项目带动,加强与外地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省政府举办的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努力推动在建项目建设,特别在旅游业和工业方面,要重视规模,努力形成产业链。鼓励乡镇、经济部门开展招商活动,做好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争取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陵水投资建设。

(六)高度重视财税金融工作,为加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强化财税征管。加大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税收管理,继续抓好零星税源的征收,加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征收,不断完善政府非税收入征缴管理,确保及时足额入库。大力支持外来客商和本地群众发展含税的产业,积极培育税源。坚持依法治税,全面清理欠税“钉子户”,清理税收“死角”,坚决打击偷漏骗税等违法行为。不断完善会计委派制度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学校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银企合作。政府要搭建银行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促进金融部门和企业合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以及对政府经营城市土地储备开发项目的信贷支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动我县经济的发展。

(七)切实做好就业和保障工作,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及建设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一条街等形式,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抓好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工作,鼓励自主创业,今年要新增就业3000人。

认真抓好保障工作。在巩固发展国有企业保险的同时,尽快把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入社会保险范畴。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把我县城乡新增的特困群众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继续实施“三集中”扶贫。进一步整合扶贫发展资金,集中用于贫困地区的道路、水利、教育、卫生、民房改造和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抓好10个贫困行政村的整村推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

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救灾救济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今年计划建设4个救助站。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清理拖欠农民耕地补偿款和建设领域的工程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认真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维护群众的利益。

(八)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教育发展和改革。继续抓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实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加快发展高中和幼儿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切实抓好陵水中学、职业中专、民族中学、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集中力量搞好新村中心小学等6所小学的标准化建设。实行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让全县所有的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得起学。抓好校舍危房改造,今年要改造危房8000平方米。

加快科技进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的应用范围。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110”的作用,把实用的科技带给农民。继续开展芒果科技联结活动,使更多的农民从中享受实惠。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今年计划培训45期,25000人次。

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搞好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增添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不断规范医疗市场。抓好无偿献血工作,继续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促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发展。

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修缮“陵水县苏维埃旧址”,新建县文化馆,进一步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加快广播电视设备的更新,整合乡镇有线电视网络资源。鼓励多元化投资文化产业,努力使文体产业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领导,层层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技术服务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工作。加大经费投入,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努力推动计划生育工作上新的台阶。

(九)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诚信企业、文明家庭活动。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社会国防意识,支持驻陵部队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努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

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支持人民政协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协商的职能。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厂务、校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打击和预防并举的方针,深入开展以打击“两抢一盗”等侵财多发性犯罪、犯罪、经济犯罪以及追捕逃犯、侦破命案为重点的整治活动,加大公安机关办案经费的投入,搞好“治安信息村村通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全员收戒吸毒人员的目标,积极创建“无毒县”。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维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既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预防和处置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要制订全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责任,预防和及时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今年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抓紧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编制工作,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成为体现“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三、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环境

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制定《陵水黎族自治县行政首长问责暂行规定》,从今年开始,对县政府所属部门和乡、镇政府行政首长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和处置不当等行为进行问责。县政府常务会议视其情节轻重,对被问责的行政首长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作出检查、责令公开道歉、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等问责处理,督促行政机关首长依法正确履行职责,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提高行政效率。

建立投资环境社会考评制度。从今年开始,每年四季度在全县组织企业和社会对县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单位开展评议活动。评议活动采取发放表格、无记名投票方式。在综合企业和社会评议结果的基础上,将县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单位的服务水平情况在全县政府系统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连续两年评议中问题反映突出的部门和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启动行政首长问责程序;作出重要贡献的应予以奖励。要坚决纠正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不正之风,对违法违纪、破坏投资环境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审批事项的内容、程序、权限、时限、收费、结果等“六公开”制度。发展和改革、建设与国土环境资源等审批事项较多的部门,要逐步实行集中审批、联合审批、统一审批等快捷有效的审批方式。县和乡镇领导对重点项目和重要事项要专人负责、主管部门领导全程跟踪服务,不能因为政府工作不到位影响项目进展。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6

县人民政府县长叶建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凝心聚力促发展,尽心竭力惠民生,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和“十三五”良好开局。

——抓经济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系列政策,全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优化。初步统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8.9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28.4亿元,年均增长8.4%;财政收入由2.3亿元提高到4.3亿元,年均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由20.1亿元提高到41.6亿元,年均增长15.6%;游客接待量由767.1万人次提高到14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56.8亿元提高到10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4亿元提高到11.8亿元,年均增长16.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459元提高到25174元,年均增长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800元提高到12912元,年均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16.5∶48.5∶35调整为13.1∶42∶44.9。我县先后跻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荣获全省文明县城、全省平安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县、全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全省无示范县、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抓改革促开放,体制机制日益健全。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先后获批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县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首批通过省验收,典型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农村土地流转6.6万亩,流转率达56%。田川土地股份合作试点模式得到省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星光试点顺利推进。古民居产权流转改革首批试点挂牌成交,退耕还林地林种(树种)调优2.9万亩。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成,银行业金融机构达8家,新增惠农金融服务室64家,10家企业在省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开展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成功组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纵深展开,“三个清单”公布实施,行政权力事项精简60.6%,行政审批项目精简36.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趋于优化。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组建完成,遗产办实现高配,柯村乡撤乡建镇。职务职级并行、养老保险并轨、商事制度、公务用车、户籍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改革全面展开。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执行趋于规范。发展开放型经济,招商引资成果凸显,悦榕集团、康师傅控股、今典集团等知名企业先后入驻,累计新签项目258个,到位资金120.4亿元。国际山地车公开赛、国际乡村摄影大展、格兰枫度公路自行车赛、徒步露营大会等赛事、活动连续举办,我县入选“皖南(县城)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抓转型促升级,产业质效稳步提高。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先后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意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4105”行动计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逐年完善特色种养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扶持政策,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达6.7亿元,年均增长4.3%,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23家。新增省级家庭农场、示范专业合作社各6家,明智茶林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示范社,有农优质粮油生产联合体被列为首批省级示范联合体。改造低产茶园2万亩,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5000亩,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5.1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2万亩,种植优质粮油2.1万亩。创建茶叶、粮油大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个,初步建成农产品追溯系统。发展高标准大棚蔬菜1780亩,横岗、朱村蔬菜基地跻身部级标准园。保护开发地方遗传资源,黄姑河光唇鱼保护区获评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山黑鸡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整治加固山塘、碣坝554处,改造末级渠系5万亩,荣获省“江淮杯”农田水利建设银奖。特色工业转型发展。规上工业企业达4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6亿元,年均增长10%。引进康师傅瓶装水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增旺荣电子等百万元以上税收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名牌5个,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家。改善园区基础设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清野茶厂等7家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园区企业达60家。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8.9亿元,年均增长10.9%。组建徽黄旅游集团,完成西递旅游公司改革,整合卢村、塔川、关麓等景区,集团下辖景区达10个,打鼓岭、屏山景区晋升4A,五溪山、桃花源长廊跻身省级水利风景区,与途家、景域等知名企业全面合作。西递石林、守拙园等新景区正式营业,滑翔伞基地、房车营地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悦榕庄、红树林等高端度假酒店成功入驻,御前侍卫、驿境等精品民宿广受青睐,获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8家、省星级农家乐43家。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宏村阿菊》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突出精准营销,加强网络营销,与携程、阿里等专业网络平台深度合作,“世外桃源、画里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具影响力。

——抓统筹促协调,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促进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同步提升。《黟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30)》获批实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8个乡镇总体规划、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陆续完成。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街区晋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北街、直街综合整治有序展开,“九街十三巷”修缮改造基本结束,古城历史风貌逐步恢复。龙川广场、黟县茶城等项目顺利完成,城南商住综合区功能不断改善。城东“一桥两带六路”如期竣工,新区建设初具规模。一水厂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管道燃气等一批城镇公共服务项目相继建成,新建供水管网40公里、雨污水管网39.8公里,新增绿地8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扩大到5.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0.5%。黄祁高速公路(黟县段)建成通车,歙黟一级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改造提升国省干线35公里、县乡公路87公里,完成农村畅通工程55.7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6座,通达能力大幅提升。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累计投入10.9亿元保护利用古村落17个、单体古建筑265处,宏村消防安防系统投入使用。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31个,总量位居全省前茅、全市第一。实施美丽乡村整县推进工程,整合8.2亿元整治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3个、自然村90个,建设中心村27个,省级中心村达标验收9个。推进“一控双拆”和“三线三边整治”,关键区域控制和全域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开展新安江、太平湖流域综合治理,整治农村沟河93条(段),漳水城区段、渔亭段治理全面完成。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0.7平方公里。出台《加强田园风光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意见》,强化重点区域观赏性经济作物种植,诗词歌赋般意境更具神韵。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建巩固绿色质量提升点208个、2万亩,人工造林2.6万亩,森林经营16.8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4个、森林村庄40个、森林长廊3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获评省级森林城市。

——抓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保障民生,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80%以上。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4.3亿元,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连年获评全市民生工程先进县。拓宽就业渠道,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5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4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安排实物配租保障性住房768户,发放租赁住房补贴639.6万元,改造农村危房7274户、棚户区380户。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4.1万人。城乡低保补助分别提高57.1%和108.7%。坚持精准扶贫,开展整村推进和百村千户双联工程,启动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整合资金2.3亿元,实施项目431个,贫困发生率由12.5%下降至2.5%。碧阳小学、文体科普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大楼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通过评估,黟县中学、黟县职业学校跨入省示范行列。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建立省级非遗传习基地2个,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传承人10人。县图书馆升级为国家一级馆,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加大科技创新,申报专利179件。精品社区全面建成,郭门美丽社区示范点建设快速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实现乡镇、社区全覆盖。“六五”普法通过验收。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圆满完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铸安行动”扎实开展。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县综治维稳工作中心顺利建成。强化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前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金玉琴、全国模范教师胡飞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王时期等先进典型。强化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实现连续47年无责任退兵。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老干部、关工委工作不断加强。物价、气象、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地震、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工作扎实推进。工会、文联、红十字、新闻出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抓作风促效能,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取得了一批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打造学习型政府,健全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工作例会政策学习解读制度,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系列重要讲话及省市会议精神,领会要义,指导实践。修订《县政府工作规则》,出台《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的实施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政府类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监管、二级机构管理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构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先后出台《政府类投资项目建设流程规范》《政府类小额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规定并狠抓落实,政府类投资项目招投标资金节约率、标前预审核减率、决算审计核减率有效提高,工程变更金额占中标金额比例大幅降低,国有资产处置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进一步规范。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51次,研究议题307个。围绕“聚焦发展、聚焦发展环境”,实施“5+2”政府提速工程,制定《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完成政务服务中心改扩建,行政效能持续提升。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监督,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20件、政协提案255件,办理质量和满意率进一步提高。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三公”经费持续下降,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进一步精简。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驰而不息纠“”、转作风,全面整改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5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5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29起。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起步之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的背景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18个重点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品牌、扩大产业效益。坚持招大引强,成功签约屏山文旅综合开发等10个亿元项目。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会战”,狠抓新项目开工、在建项目进度、竣工项目达产,做实黄景昌、池黄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中央专项建设基金1.6亿元。推行“旅游+”主线,徽黄集团改革步伐加快,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集团所辖景区实现门票收入5603万元,总资产达7亿元。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处罚权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杭州G20畅游黄山”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首届西递音乐节、写生艺术节等赛事、活动成功举办。我县入选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荣获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称号。西递、宏村成为第三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宏村·奇墅湖部级水利风景区成功创建,塔川国家森林公园通过专家评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坚持新型工业化主线,对3家“市级队”、8家“县级队”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文学艺术奖评选正式启动。宏村艺术小镇、西递遗产小镇进入全市首批特色小镇行列,宏村艺术小镇跻身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名录。获评省级千年古镇3个、古村5个。实施脱贫攻坚,出台“1+15+4”政策体系,10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66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1424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实现稳定脱贫1996人、贫困村出列6个,涌现出黄忠诚等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推进大星山体滑坡、桃源洞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治理,加快芦碣桥、查碣坝等水毁工程建设,178户、242幢水毁农房重建按期完工。

各位代表!

回首过去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黟县发展的驻黟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过去五年,我们经历宏观环境新变化、经受复杂局面新考验,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坚持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凝聚团结拼搏的强大力量。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实践证明,以团结为旗帜,才能汇聚力量;以事业为追求,才能接续奋斗。我们坚持行胜于言、为民务实,增强富民强县的行动自觉。“实干、担当”成为最强音,把过去五年干成又一个可观可感的“黄金发展期”,全县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实践证明,以群众为中心,才能赢得民心;以实干为导向,才能创造实绩。我们坚持改革创新、负重拼搏,焕发迎难而上的昂扬斗志。紧扣高点定位,开展对标找差,自觉用新理念引领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县上下苦干实干的氛围日益浓厚。实践证明,以发展为基调,才能焕发激情;以创新为动能,才能跨越前行。我们坚持融合发展、彰显特色,保持执着奋进的战略定力。在发展路径上形成高度共识,厚重资源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最大优势,探索出了独具黟县特色的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之路。实践证明,以县情为基点,才能找准方向;以特色为追求,才能行稳致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持续增长后劲乏力;城乡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偏低,县城首位度、集聚度不高;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党员干部不会为、不敢为、不想为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思想作风和群众观念需要进一步改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县人民和各位代表的期望与重托!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加快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经济正处新方位,前进道路上充满重重挑战,世界经济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困难;但同时又富含种种机遇:旅游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国家把旅游业作为稳增长的新支点,依托绝佳自然风光和厚重文化底蕴,我县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我县绿色生态优势必将向经济优势加速转变;综合交通条件日趋完善,对外时空距离不断拉近,我县必将在迎接辐射中获取更多动能;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开创了全新局面,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更加美好前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总之,风险不可忽视,信心不可动摇。只要我们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就一定能把黟县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文化名县、创新活县、开放兴县“五大战略”,全力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区建设”,进一步聚焦发展、聚焦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世外桃源、画里乡村”主题形象,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00亿元以上,累计利用县外资金7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9∶41∶50。

——努力打造三化同步、地方特色鲜明的县域发展新平台。坚持“新型工业化”主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协同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方向不动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促进一二三产交叉互融,形成协调发展、一体推进、独具黟县特色的整体格局。

——努力筑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乡村旅游新高地。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黄山国家公园等战略机遇,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加快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提速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跨越。全区域营造旅游环境,全领域融汇旅游要素,全产业强化旅游引领,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成果,齐心发展全域旅游,合力打造全景黟县,现代服务业和旅游经济指标增速保持省、市上游水平,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努力建造生态宜人、内涵品质跃升的美丽城乡新家园。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更加健全,科学适度利用的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到100%。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黟县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路更畅,城市功能更优,乡村质态更佳。

——努力创造民生幸福、百姓充分认可的全面小康新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面脱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健康黟县建设取得实效。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人民民主更加健全,群众权益切实保障,社会指标走在全省前列。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0%,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努力营造科学传承、彰显时代精神的社会文明新风尚。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弘扬,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改革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行政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更加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步伐加快,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显著提高。“七五普法”全面展开,平安黟县、法治黟县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安定有序、文明和谐、充满活力。

三、2017年的主要工作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进一步聚焦发展、聚焦发展环境,全力推动经济实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协调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献礼。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以内。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要素驱动,着力加快发展步伐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落地见效,提速项目建设,提高有效投入,提升招商水平,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聚焦项目助推发展。强化项目支撑,遵循“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和“四督四保”要求,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确保8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8亿元。做实项目前期,强化跟踪服务,力促西递“自在谷”、五溪山茶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健全领导联系、分类调度、定期督查等工作机制,加快旺荣电子(二期)、宏村艺术小镇等项目建设进度。对照年度目标,倒排工期计划,压实包保责任,确保韩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沃阁驿墅度假酒店等项目竣工达效。紧盯国家、省、市政策走向和投资导向,立足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谋划储备一批“大新专”项目,形成梯次接续、压茬实施的良性格局。

聚焦招商提质发展。突出五大片区和18个重点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新签招商项目50个,引进内资增长14%,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注重挑商选资和招大引强,侧重考量客商资信资质、资历资本等关键要素,切实提高招商精准性和实效性。推行以商引商、二次招商,围绕现有龙头企业、低效闲置资源,着力在链条延伸、嫁接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不断提高产业集聚效益。加强跟踪服务,积极对接北京复华、上海景域、深圳中青宝、太平洋建设等知名企业,力促秀里特色小镇群、航天主题公园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完善招商考评机制,坚持领导招商、全员招商,真正形成合力共抓的良好氛围。

聚焦政策保障发展。出台《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办法》,细化落实“去降补”、振兴实体经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国企国资改革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瞄准发展导向、政策走向和资金投向,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等支持,确保全年对上争资增长10%。强化金融支撑,推进“4321”政银担合作机制,扩大“税融通”业务,发挥续贷过桥资金作用。健全县级配套政策体系,壮大产业发展资金池,抓好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创业扶持、政务服务提速等重点工作,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全域旅游,着力推进服务业升级

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新起点,按照“全域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旅游+”行动计划,加快从景点观光游向全域度假游转变,确保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

构筑发展格局。完成《黟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黟县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古城业态打造,建设怀旧主题休闲街区,力争北街文化旅游街区5月正式开街。以宏村印象等项目为平台,围绕摄影、写生产业,建设艺术交流创作基地,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进“艺术+生态+旅游”联动发展。以“百匠堂”等项目为载体,挖掘徽文化内涵,延伸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影响力,塑造西递文化旅游典范,创建全省首批旅游小镇。启动帐篷客酒店建设,推进关麓合作项目,辐射带动西武片区整体开发。发挥黟西北生态优势,推出徒步穿越、溯溪、探险等体旅结合产品。适时修复渔亭古街、古码头,开发洪星杨树湾、方坑民宿群,逐步补齐全域旅游短板。

提升消费业态。做强徽黄集团,深化“1+4+N”发展战略,加强与途家、景域、天语和声等业内名企合作,确保集团经营收入突破7000万元。助推京黟公司重组,启动红树林度假酒店、东榕酒店建设,提速悦榕庄(二期)、碧山休闲度假酒店项目进度,建成沃阁驿墅酒店、徽黄途家斯维登酒店。突出差异化方向,强化业态植入,着力打造石林花海观赏景区、木坑森林公园度假景区、卢村田园人家休闲景区、屏山写生艺术体验景区,发展特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力推柯村红色旅游、西递婚俗“私人订制”,提高滑翔伞基地、房车营地运营水平,打造精品美宿集群,加快农家乐提星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健康养生、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

创新品牌营销。加强与安徽卫视等重点媒体、新浪等门户网站合作,强化“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形象宣传。扩大摄影大展、山地车系列赛、乡村音乐节、写生艺术节等赛事、活动影响,积极打造自主品牌。细分目标市场,拓展营销渠道,实施精准营销,进一步巩固重点市场、发展新兴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突出网络营销,策划线上线下推广活动,推出多样化产品组合。拓展与携程、驴妈妈等专业网站的合作,提升同程、阿里旅游旗舰店运营水平,引导游客消费需求。

优化服务环境。启动黄山168国际徒步探险基地(黟县段)建设,探索重要节点自行车租赁系统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标识标牌系统,逐步构建自驾游-骑行游-徒步游“三位一体”全域旅游交通网络。实施自助旅游“五个一”工程,建设汽车露营地、自助服务点,实现4A以上景区免费无线网络覆盖,着力满足自助出游需求。提速“厕所革命”,健全管护机制,提升旅游厕所6座。规范民宿建设运营,开展打鼓岭景区“诚信菜单”等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创建一批标准化旅游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从业人员。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整治重点景区市场秩序,推进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提高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切实营造“舒畅舒适舒心”的旅游综合环境。

三、突出绿色增效,着力壮大现代农业

深化结构调整,坚持绿色发展,实施特色品牌提升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土地确权成果应用,实行土地经营权动态管理,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平台。推广田川土地股份合作试点模式,支持有条件乡镇开展试点。用好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一批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联合体。整合经营主体农机资源,组建服务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突出现代技术应用,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物联网试点,培育职业农民80人、科技示范户100户。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确保主要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500万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开展农产品全产业链追溯,扩大“三品一标”认证规模,力促农产品检测站乡镇全覆盖。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八小”工程,启动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完善特色种养业扶持政策,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统防统治茶园2万亩,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00亩、机采茶1.5万亩。实行粮油托管式生产,建设优质粮油生态农业示范区,打响有农等优质粮油品牌。提升商品蔬菜基地,培育蔬菜小品种批发产地。推广综合性蚕业农场,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益。发展中药材育苗基地,种植中草药2000亩。壮大林下经济,丰富林下种养模式,实施林下经济示范项目5个。适度扩大生态养殖规模,强化地方优质资源保护开发,饲养皖南花猪及其商品猪4.2万头、黄山黑鸡30万羽,发展泉水鱼池80口,创建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1个。深化农旅结合,积极打造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业专业村。

打造美丽乡村样板。按照“点上出彩、线上提升、面上改观”要求,实施整县推进工程。整合中国传统村落和新安江、太平湖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启动渔亭镇等4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碧山等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确保柯村镇等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胡门等7个中心村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加强后期管护,健全奖补机制,推进民主决策,激发群众自主参建热情。依托资源优势,创建省市“一村一品”特色示范专业村。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有序推开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四、突出方式转变,着力发展新型工业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速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品升级,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发展特色工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市级队”“县级队”工业企业为龙头,聚焦重点产业,助力绿色食品产业崛起、机械电子产业集聚、信息科技产业发展、旅游商品产业延伸,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围绕继电器、轴承和橡塑新材料,瞄准行业先进标准,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抓好旺荣电子产业园(二期)、桃源罐头技改、金莱福LED照明灯具等重点项目,加快形成工业发展新动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倡导“工匠精神”,加大品牌创新力度,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名优产品。

推进工业招商。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完成省级经济开发区去筹工作,增强承载能力。开展精准招商,围绕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力争全年引进工业企业5家,到位资金3亿元、增长7%。出台“腾笼换鸟”办法,置换低效闲置资产,鼓励企业通过转让、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嫁接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力促资源配置效率回升。

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增强部门服务主动性和实效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倡导“机器换人”,提高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缓解企业用工困难。发挥银企交流平台和诚信融资担保公司作用,破解企业融资瓶颈。强化政策扶持,综合运用“一企一策”、“县级队”帮扶、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等措施,激发企业发展内动力,培育一批“市级队”企业。突出重点领域监测协调,加强经济运行科学调度,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五、突出城乡一体,着力优化宜居环境

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竞相发展、差异发展、协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城市。

注重规划科学引领。编制县域空间规划,颁布县城控规通则,加快城东、城西北控制性详规、绿地景观、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中心村、中国传统村落等规划,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建设体系。注重衔接融合,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综合交通等“多规合一”。科学运用规划成果,加强城乡空间资源、特色风貌、历史文脉等管控,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

加快县域建设步伐。扩大城镇建设投入,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增长10%。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为核心,强力推进北街、直街综合整治,逐步恢复横沟弦原貌,启动漳河水岸一体化项目,提高古城旅游吸引力和承载力。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推进城西路网建设,完善城区道路排水系统,提升中心城区生活环境。围绕特色小镇规划,突出产业定位,制定配套政策,提速宏村印象、1047商贸街区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产、城、人、文”一体的综合发展平台,确保宏村艺术小镇核心区基本建成,西递遗产小镇申报第二批国家特色小镇,关麓漫居小镇、古城慢生活小镇展开建设。保持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健全安全高效综合交通网络,启动G530国道新改建工程,续建歙黟一级公路(界首段),抓好黄景昌高铁(黟县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池黄高铁过境设站,着力提高县域通道快速通达能力。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强化市政管理,推进“三线地埋”、人行道提升等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开展户外广告、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等专项整治,维护公共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实施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打造智慧城市。引导合理消费,切实防控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整治改造老旧小区,改进小区物业管理,力争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80%。强化建筑市场监管,完善扬尘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规范建筑垃圾处理。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守耕地红线,加大土地复垦治理,保持耕地占补平衡。严格落实宅基地审批制度,规范农村建房管理。持续开展全域环境整治行动,努力消除“脏乱差”痼疾,进一步改观城乡面貌。

六、突出资源保护,着力彰显县域特色

秉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理念,加强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制,全力防治环境污染,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拓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开展增绿增效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000亩、森林经营3万亩,创建省级绿化长廊示范段5公里。实施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工程,严格林木采伐管理,严控森林资源消耗。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严格实施环境主体功能区划,划定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地域生态保护红线并强化保护,加快建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体系。抓实田园风光保护利用,巩固31个油菜种植重点区域,扩大观赏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河长”负责制,深化新安江、太平湖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漳河上游湿地建设、清溪河二期综合整治。加强河道管理,重拳打击非法采砂采石、药鱼电鱼等违法行为。抓好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力争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流域的水质达Ⅱ类标准。提高大气污染监测能力,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加强工业废气、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等综合治理,控制常规污染物总量,确保全县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实行《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实施土壤修复工程,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4种空间形态、12种单体形态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编制西递、宏村、南屏古建筑群保护规划,启动西递、南屏古村落“百项工程”消防项目,修缮南湖书院、桃李园等重点国保古建筑,完成屏山、龙江、柯村等省保集中成片村落项目。巩固古民居产权流转改革试点成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古建筑保护利用。推行活态传承,深入挖掘、科学利用徽州壁画、徽州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部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实现“零”的突破。加强非遗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促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

七、突出民生改善,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惠民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维护社会安定祥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民生需求,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着力抓好省、市民生工程实施,进一步加大建后管养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建立督查机制,做好绩效评价。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就业政策和环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成技能培训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抓好保障性住房分配、租赁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完成棚户区改造125户、农村危房改造500户,解决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建设运营,发展慈善事业,关爱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加大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力度,提高五保低保供养标准,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速脱贫攻坚进程。围绕“四个全覆盖”,坚持“四个精准”,深入实施“十大工程”,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1939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7个贫困村出列,落细落准落实脱贫攻坚任务。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制度,强化督查考核,层层压实责任。突出产业扶贫,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构建稳定增收渠道。整合资金7000万元,实施到村到户项目80个,确保贫困村、贫困户项目全覆盖。推行政策兜底保障,推进健康脱贫,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减少因病致贫现象发生。开展脱贫成果“回头看”,确保稳定脱贫,阻止返贫。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原则,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建设城东幼儿园,完善城区学前教育布局。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推开教师无校籍管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积极创建省教育强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着力建设幸福家庭。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设施,建设宏村文化艺术中心、西递文化遗产中心,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农村延伸,健全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下乡活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继续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做好人民武装、双拥、编制、审计、物价、地方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消防、人民防空、地震、防灾减灾等工作。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黟县、法治黟县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筑牢社会稳定防线,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扩点提面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努力做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开展“七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县,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行网上,实行诉访分离,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八、突出效能提升,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职责使命扛肩上,把百姓忧乐放心头,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履职。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将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改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勤勉履职。尊崇党规,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围绕“聚焦发展,聚焦发展环境”,持续推进政府提速工程和机关效能建设,加快工作节奏,弘扬担当精神,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营造察实情、重实干、求实效的浓厚氛围。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者撑腰,给创新者鼓劲,让全体工作人员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7

县人民政府县长王世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十二届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突出“振兴崛起、跨越赶超、构建和谐、实现富裕”主题,紧紧围绕“依托一条走廊、构建三大基地”基本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拼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积极应对挑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中心,主动适应把握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科学施策、精准发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跨越、质效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态势。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五年来,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3.12亿元增长到24.05亿元,年均增速11.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9:69.8:21.3。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4.4亿元,年均增速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1%;五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68亿元,环比增长3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8亿元,年均增长1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555元和11597元,年均增长10.5%、21.4%,收入比由2011年的3.9:1缩小到2.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8%,突破亿元大关;游客接待量从85万人次增至472万人次,年均增长40.9%,旅游总收入由6.77亿元增加到32.3亿元,年均增长36.7%。城镇化率由29.2%提高到37.5%。在全省2015年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总体排位中提升19位,位居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第5位,全州第2位。

生态农业增产增效。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增量提质,加快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复垦1982亩,改造中低产田3400亩,建设农田水利渠系270公里,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规范发展专合组织248个,兴办家庭农场20个,建成“一乡一园”33个。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实现全域化,特色水(干)果基地达到2.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含复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3个,规模以上养殖大户突破2000户,百里优质特色生态农产品供给区基本成型。12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建成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扎实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成功创建全省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连续3年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和农牧民增收先进县。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互联网+农业”助力增收成效明显,网销指数居高原藏区第二、川藏高原地区第一。

循环工业稳中有进。坚持生态与经济齐抓共举,优化存量、培育增量,清洁能源、食品加工、循环工业“三位一体”的工业体系构架成型。深挖水电潜力,卡子、老君沟、芦杆桥等电站相继建成发电,全县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47.5亿度。加强园区平台建设,先后投入4893万元,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米老头食品加工项目落地建设,高污染企业理县铁合金厂成功转型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长化宏光盐化工、宏昌晶体、协鑫硅业实现集群发展,形成循环闭合工业链条,产能效益不断提升。

全域旅游强势崛起。加快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建设,助推旅游拓景扩容、提档升级。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毕棚沟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古尔沟温泉小镇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米亚罗、孟屯河谷旅游开发项目签约落地。成功举办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和2016四川红叶生态文化旅游节,旅游业态文态更加丰富。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5个、精品村寨11个,涉旅经营户达到742家,旅游接待床位突破2.2万张。成功创建四川省旅游强县、乡村旅游强县、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投资消费拉动有力。坚持以项目为支撑,持续扩大投资规模,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发展后劲不断夯实。汶马高速(理县段)累计完成投资69.2亿元。新建(提升)通村公路406.4公里,建设桥梁34座,安装农村道路安保设施192.2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造)输变电站14座,架设线路332公里,四川藏区首座220KV智能变电站(沙坝变电站)建成投运,电力网络结构更加完善。通信覆盖水平不断提升,通宽带行政村(社区)达到76个,宽带用户1.2万户。全力扩大消费,建成乡镇农产品集中交易点13个,物流企业代办点达到9家,金融网点全域覆盖,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产业欣欣向荣。

生态基础更加坚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巩固。扎实开展杂谷脑河流域综合治理,天保二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等工程深入推进,管护森林面积达178.7万亩,新增退耕还林3500亩,实施工程造林3200亩,封山育林20000亩。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32处,新建河堤13.2公里,疏浚河道13.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03.5平方公里。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节能减排取得实效。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创建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44个、生态家园5335户。

二、全力改善民生,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民生改善为导向,累计投入资金18.85亿元,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全面发力。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来抓,巩固高半山农村综合扶贫开发、特困群体帮扶成果,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贫困对象,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计划、“七大行动”和“2+9”连沟连片扶贫行动,开展17项专项扶贫,打好“1+12”扶贫攻坚组合拳。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0617人减少到目前的1342人,16个贫困村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89%,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累计投入5.3亿元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州率先推行“一村一幼”,率先运行数字校园平台,率先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教育惠民深入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惠及1370人,“三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助学帮困等政策全面落实。尊师重教氛围浓厚,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232人次,36名教师荣获终身从教奖,个人最高奖励达10万元。加强师资培养,开展教师培训8000余人次,14项教学科研课题获省州奖励;强化与北师大、北京四中等部级重点名校合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活力迸发。

医疗卫生服务更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国家复核评估;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三个百分百”目标,全面取消西药药品加成。1小时医疗服务圈和半小时卫生应急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大力推进分级诊疗,转诊率同比下降11.3%。医保体系全域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99.67%。县疾控中心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疾控机构。推进慢病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民体检全面推行,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义诊巡诊2.7万人次,健康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3岁,较2011年提高1.5岁。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文化惠民扎实推进。藏羌文化走廊建设进程加快,成功申报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个,非遗传承人达95人。完成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4处,省级7处。桃坪羌寨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村村通”、“村村响”工程6886套,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花儿纳吉赛歌节、若木纽节、??褰诘让袼孜幕?疃?昴晖瞥鲁鲂拢?豆徘忌裨稀贰锻捅?∠蟆返缺就撂厣?囊掌放撇欢嫌肯郑?褐谖幕?疃?岣欢嗖剩??臼迪治幕?疃??蚧?L逵?枋┎欢贤晟疲?逵?菝夥芽?牛??窠∩砘疃?钊肟?埂?/p> 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全面实施“五险统征”,“五大保险”参保达2.48万人次,较2011年增加6038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7万人。城乡医疗救助13987人次。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260元、150元/月,实行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临时生活救助、失地农民社会保险等政策全面落实。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大重点群体扶助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711个,城镇新增就业3290人,劳务转移输出3.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3亿元。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险搬迁157户,实施藏区新居470户,棚户区综合整治受益580户,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群众基本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三、深化改革落地,开放发展彰显活力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勇于下深水解难题,全面落实国家改革战略,以改革破除发展束缚,以开放整合集聚资源,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不断激活。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更加优化。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全面实行零基预算。“营改增”全面铺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有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流转林权19宗,流转面积672.2亩;政策性森林保险续保面积184.4万亩;国有林场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申报各类专利42件,获州科技进步奖6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行政权力4799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24项,政府职能职权更加清晰;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颁发全州首张“二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市场主体五年净增2028户、增幅达183%。

招商引资落地生根。扎实开展多元招商,鼓励返乡创业,积极参加西博会等投资洽谈活动。以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全方位推进建链、强链、补链招商,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升招商引资的层次和质量。加强协调服务,完善要素保障,签约项目11个,川发展、米老头等一批知名企业投资项目顺利落地,到位资金32.3亿元。

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加强与遂宁市对口支援合作,加大人才交流培训,实施“1+5”项目,建立“校校合作”、“院院帮扶”机制。扎实推进与浙江台州、金华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扶贫项目8个,总投资3852万元。启动总医院帮扶理县医院五年计划。与香港博阳医疗集团签订500万元的战略支持协议。与州农行、移动、铁塔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合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依法治理,稳定基础不断夯实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县呈现团结稳定、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

法治创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方略深入实施,基层法治创建不断深化。“六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七五”普法全面启动,公民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加强社区矫正,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33名,重新犯罪率为零。法律服务广域覆盖,有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成国家、省级司法所2个,省、州法治示范村4个、法治示范校2个,获评州级法治示范县。

民族宗教和睦和顺。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广泛开展。实施少数民族发展项目59个,补助资金3800余万元。创建州级民族团结模范村(社区)13个,一批模范个人受到表彰,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寺庙全面实现“五通、四有、三覆盖”,平安和谐寺庙创建全覆盖。

安全生产持续向好。成功创建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展有序,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扎实有效,各项控制指标持续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各类应急救援队伍79支、1569人,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处置“5·12”梭罗沟雪崩、“7·10”特大泥石流等突发事件。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旗帜鲜明、扎实深入地做好反分维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打响禁毒人民战争,开展汶马高速治安整治和打击盗抢汽车犯罪等专项行动,破获刑事案件211起,处理各类违法人员264人。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00起。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精神富足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基石。

五、牢记服务宗旨,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重点,不断加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及时修订政府工作规则及配套制度,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落实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主动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71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27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9%。建成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累计办结群众及企业来件5.47万件,现场办结率达100%。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政风行风持续好转。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强化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廉洁政府建设取得实效。

过去五年,其他各项事业统筹推进,县档案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粮食、妇女儿童、红十字会、老龄、外事台侨、残疾人、保密、县志、供销、气象、邮政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实效,军民共建、优抚安置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各位代表!五年艰辛奋战,五年伟大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以善学善思善谋划的睿智,敢闯敢试敢突破的勇气,创造性地探索符合理县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必须坚定不移地保持发展定力,持续做大经济总量,调优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在全力赶超中深化改革,在改革创新中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浙江、遂宁等地对口支援、倾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各人民团体,向驻县人民、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理县发展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属于过去,挑战赋予担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足仍是最大县情;产业层次较低、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依然存在;交通、农田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民生改善任务繁重,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质量亟待提高;社会矛盾隐患和各类风险交织,利益诉求多元,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政府效能建设和勤政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我们将突出问题导向,努力解难题、补短板、强服务,把政府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新一届政府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绘就了理县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克难攻坚、绿色崛起,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理县的新征程,为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我们既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也要看到理县独特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承前启后、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谱写理县发展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州委、县委的部署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小康目标,以深入实施“重点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先行地、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地、绿色生态产品供给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福地“三地一区”建设,着力构建幸福美丽理县。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力争突破3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突破2亿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8%,旅游人次突破1000万;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为顺利实现奋斗目标,我们将深刻分析和把握理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要求,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坚持调结构、提质量,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致力于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转方式、调结构,确保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促进生态经济跨越发展切入点,着力抓实全域旅游提升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游、文化游、康养游,构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同步推进特色旅游景区和旅游小镇建设,力争创建1个国家5A景区、2个4A景区。着力抓实绿色农业增效工程,壮大“绿色菜、特色果、生态畜”,突出农业专合组织与龙头企业作用发挥,构建高原生态特色农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集约绿色工业,完善循环产业链条,壮大绿色食品加工业,推动发展“飞地经济”。培育壮大建筑业。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引领新供给、培育新动力,让经济发展在增量提质中实现绿色崛起。

坚持惠民生、增福祉,踏上幸福理县新征程。着力抓实脱贫奔康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7年提前脱贫摘帽。着力抓实综合交通建设工程,构建“两轴一环”交通体系,力争2019年汶马高速(理县段)建成通车,理小路、理黑路基本贯通,力争建成上孟-米亚罗内环线。统筹推进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综合承载能力。以均衡为重点提升基础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让教育更合乎“守护家园、传承文化”的社会需要。健全“基本医疗服务、全民健康管理、医疗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加快建设健康理县。健全更加公平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让民生改善在精细服务中实现普惠共享。

坚持守红线、建屏障,汇聚绿色发展新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理县发展的“生命线”,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助推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努力构建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生态理县。着力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快建设以“最美国道317”为载体的“绿色走廊”,森林覆盖率达到43.8%。加大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量实现预期目标。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完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确保建成部级园林城市、部级生态县,让生态建设在治理修复中实现战略支撑。

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增强加快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深度聚焦并推动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充分释放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立足全州东南前沿区位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视野,不断深化与对口援建省市及成渝地区的交流合作,引资引智引平台,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合作共赢,让改革开放在深度拓展中实现破局革新。

坚持尚法治、筑和谐,迈出团结进步新步伐。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着力抓实法治理县建设工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抓实乡风文明创建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有效巩固民族团结局面,力争一大批村寨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让社会治理在良法善治中实现标本兼治。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县人民政府干事创业的起始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2017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紧扣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摘帽年”、“政府效能提升年”为主线,以“重点工程”为抓手,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扎实抓好各项工作。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突破2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力争达到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18%,旅游人次突破5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全年目标,我们将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脱贫攻坚,夺取攻城拔寨决定胜利

深入落实脱贫帮扶行动。以脱贫奔康攻坚工程为抓手,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脱贫目标,认真落实“六个一”帮扶责任,坚持群众主体,完善社会帮扶、对口帮扶、定点帮扶措施。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重点实施产业发展、就业促进、基础设施、移民搬迁、政策兜底、医疗教育等扶贫举措,确保到2017年底,实现20个贫困村退出,1192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县顺利“摘帽”。

加快连沟连片区域脱贫。坚持以连沟连片扶贫开发带动整体全面脱贫,深入推进“2+9”区域扶贫,采取“大片带小片、小片带贫困村”的模式,扩大扶贫开发辐射效应。依托高半山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提升基础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增强脱贫攻坚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蒲溪、下孟整乡脱贫,建成薛城甲米塔子等9个连片脱贫示范区。

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着力在加快进度、提高实效和创新机制上体现精准和领跑,打造旅游扶贫、医疗扶贫、电商扶贫、文化扶贫等品牌。完善第三方评价、督查考核、动态管理等机制,确保脱真贫、真脱贫。立足长期稳定脱贫,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走出一条具有理县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

二、着力产业培育,推动绿色经济提质增效

全力发展全域旅游。坚持“三态融合、三微联动”,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旅游十三五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米亚罗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实施。强化产业扶持和业态创新,提升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毕棚沟景区品质,加快米亚罗红叶景区、古尔沟温泉小镇二期、孟屯河谷开发,启动甲司口冰川、凉台沟旅游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旅游驿站和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设,构建点线面有机统一的旅游供给格局。推进旅游经营主体诚信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加快搭建“智慧旅游”平台,提高旅游信息化能力。推动主题宣传与节庆营销相结合,持续扩大红叶温泉品牌影响力,增强文化旅游对外吸引力。突出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助推养老康养、交通物流、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强化连片统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现村村有集体经济。持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现代农业标准化进程。健全片区农技服务机制,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深化“农超对接”、“农旅联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力争农村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2亿元,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

做优集约绿色工业。加快两岔口、大阪召电站建设,探索直供用电模式,提高水电服务县域发展能力。积极对接成阿、德阿工业园区,加快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开发模式,实现飞地企业“零”突破。稳定园区企业运行,启动协鑫硅业冶金法高纯硅项目技改,力争硅粉制备、余热发电项目上马。完成长化宏光盐化工氯酸盐装置技改。督促高原绿谷优化运营模式、实施精准营销,米老头食品加工企业投产增效,发展壮大孟屯泰康,形成绿色食品加工集聚发展态势。

三、着力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推进绿色走廊建设。深入落实“绿化全川”行动,大力实施天保二期、川区生态保护、草原生态补奖等工程,封山育林5000亩,禁牧休牧112万亩。重点打造绿化景观,加强村社进出道路、集中居住点、房前屋后、休闲地绿化,持续扩大县域绿地面积,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汶马高速(理县段)出入口景观设计,强化国道317沿线环境保护,着力建设杂谷脑河流域最美生态景观,力争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省生态旅游强县。

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坚持“源头保护、系统恢复、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建设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和应急排危,推进三岔沟、凉台沟防洪治理,新建杂谷脑河二期堤防工程。大力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治理项目,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水生态综合治理,切实增强生态涵养功能。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加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严格执行国家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落实环境网格化管理和排污许可管理等制度,强化重点工程环境执法,防止噪声、水、大气及扬尘污染。

四、着力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完成新型城镇化、县城综合管廊、绿地建设等规划编制,编制完成7个传统村落村庄风貌保护规划,探索民族地区“多规合一”,实现规划编制全域覆盖。围绕规划和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和实施县城绿道、健康步道等项目。维护规划权威,严格执行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依法打击违规违法建设行为,提高城乡建管水平。

逐步完善交通体系。加强协调服务,全力推进汶马高速、理小路、理黑路项目建设。启动上孟-米亚罗国营牧场道路建设,推进薛孟路改造,加快构建县域交通内环线。完善村道养护体系,提升交通安全通行能力。实施东山、二古溪通村道路硬化项目,确保贫困村通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通景区直通车。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加快推进米桃灌区水利工程,大力推广微灌、喷灌技术,提高农田灌溉能力。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成果,建成县城供水净化工程。完成54个村农网升级改造。围绕建设“智慧理县”,优化全县宽带网络布局和传输效率,力争实现4G网络城镇区域全覆盖。

打造高原特色城乡。推进高原特色城镇化,提升县城、做大集镇、建美村寨。以增强县城承载能力为核心,合理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完成杂谷脑镇棚户区改造,加快建设“景城一体”县城。完善集镇服务功能,提升藏羌特色风貌,全力推动米亚罗、古尔沟、薛城、桃坪等特色魅力小镇建设。推进朴头乡、上孟乡撤乡建镇。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0个,大力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整合藏区新居、扶贫新村等项目,集中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寨。

五、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巩固“一村一幼”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做优学前教育,做强小学初中教育,做特高中教育。确保3-6岁幼儿入园率达98%,初中入学率达100%,逐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提高校园网络化水平,推进数字校园深度运用。狠抓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开展订单式职业教育。提升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双语教学。全面落实助学济困政策,实现困难学生帮扶全覆盖。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确保杂谷脑小学、朴头小学成功创建全省应急管理示范校。

加快建设健康理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远程医疗会诊应用,狠抓中藏医特色专科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推进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创建。实施“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年”行动,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超过95%,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深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规范双向转诊,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80%。加强健康管理,持续开展全民健康体检,强化医疗卫生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建设,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稳步实施二孩政策,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人口发展质量。

优化社会保障服务。认真贯彻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进失地农民、农民工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扩大“五项保险”参保范围,巩固参保率,提高续保率。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提高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强化城乡居民低保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完成20个日间照料中心功能提升。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藏区新居、易地搬迁等项目建设,保障群众安居需求。

激发就业创业活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引领40名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进居家灵活就业,鼓励自主择业,支持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低收入家庭、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0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100人。

推动文化惠民富民。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入开展“爱国爱党、爱村爱家”和“孝善吉祥谷、和美新理县”活动,培养道德自觉和文明风尚。完善村规民约,创建28个省、州级“四好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启动多门吉祥塔修缮工程,打造羌绣、羌戏、唐卡等一批特色文化产品。扎实开展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力争完成“三馆”建设,数字影院实现运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六、着力改革破局,加速释放创新开放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鼓励产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组织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国有林场综合改革。积极探索PPP项目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县城司改制。

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与金华、遂宁对口支援合作,广泛深化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实现互利共赢。与周边县建立区域联动机制,深化交通建设、产业发展领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的良好格局。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搭建完善政银企对接交流平台,突出产业基金放大效益,持续开展小额贷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深度拓展通讯服务合作,努力打造全州信息化发展先导区。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立足优势资源,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力促更多项目签约落地。引进、培育建筑企业3家,推动建筑业加快发展。继续实施“返乡创业”工程,积极参加“西博会”、“农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大型投资促进活动,引进重大项目1个,签约资金5亿元。健全招商项目违约清退机制,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七、着力深化治理,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

扎实推进依法治理。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积极创建法治示范单位。健全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规范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制度。全面完成大数据平台建设,提高执法办案信息化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巩固禁毒人民战争成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平安和谐寺庙创建提标升级。完善提升寺庙基础设施,落实寺庙僧人普惠性政策,推动僧人养老、医疗保障“全覆盖”。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构建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减少一般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健全应急指挥平台,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着力效能提升,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以更高标准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政府及其部门职责法定化。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推进执法公开,提高规范化执法水平。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水平。

以更实举措强化高效服务。深入开展“政府效能提升年”行动,加大“放管服”力度,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完善“三张清单”,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完善县、乡、村三级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加强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社会监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以政府的效能指数提升全县的发展指数。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8

二oo九年1-6月,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州民政局的关心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民政工作任务和县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为一方平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云发[1999]10号)精神和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考核责任书》,我局与县委、县人民政府签订了《责任书》。现将我局半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指导,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坚持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加大预防力度,狠抓任务落实,以实际行动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

我局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结合民政工作的实际,建立健全民政工作议事规程,不断充实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使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民政工作的始终。

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局领导本着管住班子,带好队伍的原则,坚持召开“三会一课”、民主监督制度和建立职工学习日制度等内部管理机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三、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信访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局领导始终高度重视,严肃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基本做到让信访者满意。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调查了解下拔的民政款物的落实,对每一次下拔的民政款物要请示分管领导同意,时常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民政资金管理使用,发现违纪违法案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9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__年工作回顾

__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深化转型的内在要求,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攻坚克难、负重奋进,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着力稳增长,区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各业经济运行稳定。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6.5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3.7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4亿元、增长12%;到位注册外资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其中出口15亿美元、增长8%;服务外包合同总金额14.1亿美元、业务执行额11.2亿美元、离岸合同金额8.8亿美元、离岸执行额7.2亿美元,增幅均超25%;旅游总收入153亿元,接待游客1178万人;农业总收入3.9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0.6:47.4:52。

规模经济支撑明显。预计4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区工业总量的75%,其中34家“扶大扶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7.5%。281家重点规模服务业企业完成应税营销657亿元,其中2家企业应税营销超百亿元。灵山公司成为“十大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新增2家企业报会待审、1家企业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2家企业启动股改,2家企业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

财政收入增长平稳。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增长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5亿元、增长5.9%,其中制造业完成税收40.3亿元,华瑞制药、工装自控2家企业税收超亿元;“房建”两业完成税收31.5亿元、增长10%;经营业完成税收21.2亿元、增长12%;IC与工业设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完成税收6.1亿元、增长18%;楼宇经济完成税收6亿元,广电传媒大厦、联创大厦等楼宇税收超5000万元。全区可用财力超500万元的村(社区)新增 8个、总数达48个,村(社)均财力达572万元、增长8%。

二、着力调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快步迈进

科技创新不断深化。预计全年全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6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8%,规模企业研发机构建成率达87.2%,完成专利申请8500件、发明专利授权4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5件。新引进“东方硅谷”企业40家,新增国家“”人才8名、省“双创”人才8名。推进产业发展基金专业化托管、市场化运作,全区重点园区中小科技企业专业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我区连续6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项目引育高效实施。全年累计引进企业1491家、注册资本达112亿元。签约重大项目57只、总投资达739亿元,其中总投资360亿元的万达文旅城项目谈成落户。强化项目推进,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增长18%,其中工业投入60亿元、增长17.7%,服务业投入275亿元、增长30%,社会资本占全区总投入比重达70%,无锡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基础设施、耿湾小镇、永瀚科技、胡埭汽车城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新兴产业加快壮大。预计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210亿元、增长17%,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业务收入73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40%。“530”及“东方硅谷”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5亿元,培育拓邦新材料等超亿元企业4家。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一期正式开园,传感中心二期、K-Park服务中心、蠡湖科创中心等楼宇建成启用,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传感中心一期、创意园三期、龙山大厦等载体招商有序推进。

三、着力优环境,城乡建设管理克难求进

城乡建设日趋深入。规范征收拆迁,公园路、税校地块、小桃园等5个 国土征收项目顺利推进。强攻拆迁“清点”,信成道等26个扫尾项目全面完成。全年涉拆建筑签约110万㎡、拆除80万㎡。加快安置进程,新开工水乡苑四期等安置房108万㎡,交付安置房源15445套、193万㎡,压降全过渡户4123户,办理初始登记20456套、转移登记6000套。强化住房保障,盘活存量安置房源,落实公租房200套、经济适用房500套、限价商品房500套。深化片区开发,河埒片区控规完成动态更新,宏源、格兰等地块完成出让,荣御华府等项目顺利推进。加快道路建设,杨胡路、刘闾路、住友一支路等建成通车。

城市管理日趋精细。开展“太湖杯”城管创优、“两整两创”和城市区域整治、整改、整理、整洁“四整”等专项活动,调整城管行政执法体制,推进城管“大联动”、“网格化”,强化道路管养分类考核,实施社区环境连片整治,启动“最美山村”建设,加强垃圾机械化收集后续管理。全年完成村庄环境整治195个、背街小巷整治9条、街景改造2处,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点11个,拆除违建5万㎡,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生态环境日趋优美。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建成“两型社会”示范街道、森林镇各1个,省、市级绿色社区各2个。推进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全年减排COD183吨。新建蓝藻作业平台3个,打捞藻水77.9万吨,顺利实现太湖安全度夏。抓好河道治理,清淤河道15条,实施方桥浜、庙泾浜等21条黑臭河道整治。落实排水达标区长效管理。完成造林绿化3164亩,建成区新增绿地226万㎡,绿化覆盖率达40%。

四、着力促和谐,民生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全面完成45万㎡旧住宅区改造等10件2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万人次,扶持自主创业1187人、带动就业8569人,落实公益性岗位和社保“两项补贴”1.28亿元。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60元。居民医保参保缴费12.2万人,新增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2681人。开展“一帮一、献爱心”等活动,募集慈善基金2550万元。全年发放低保金、尊老金、残疾人专项救助金等4000余万元。为787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给六种特定对象购买“安康关爱”保险。区社会福利中心、蓝天养老院等一批养老服务机构投入运营,新增床位1929张,建成省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城市社区小型托老所1家。

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育英融创小学等4所学校和区教育康复中心建成投用,蠡园中学、渔港片区小学建设顺利推进,我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区”等5项省级以上创建验收,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完成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建成12条健康步道,市急救中心太湖分站投用,建成省“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阖闾城遗址公园晋升部级文保单位,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完成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湖帆船赛等体育精品赛事,成功开展全国书法小品大赛、百姓大舞台、“光影之夏·追梦之旅”和“灵山·为爱行走”等文化活动。建成区妇儿活动中心,通过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中期评估,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9%。

社区建设扎实开展。强化社区管理,104个参选的村(居)委会完成换届,协民社区成为全省首个“电子投票”直选试点。开展和谐示范、综合减灾、五星级等社区创建活动,蠡桥社区获评部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拓展社区服务,积极推进“政社互动”、“三社联动”,推行“开放空间”自治模式,社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工服务中心管理逐步规范,蠡园街道睦邻中心、万科社区生活馆投入运营,培育社会组织89个,评选“梦想空间”青少年服务计划等公益“微创投”项目30个。

五、着力维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

安全生产持续强化。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活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国家安全社区建设,有效压降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全年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986家、整改重大隐患91处,事故伤亡人数比上年下降10.8%。从快从严处置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全年检查“三品一械”单位1186家,未发生影响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综合治理不断深入。扎实开展“平安滨湖”等系列创建,加快实施“感知安保”和技防社区、技防入户等工程,全力遏制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年警情同比下降2.8%。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启动建设,特殊人群社区矫正GPS覆盖 率达100%。全面深化依法治区,“法治镇(街道)”、“法治机关”创建有序推进,太湖街道法润园、蠡园街道法治工业园正式启用,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社区(村)24个。

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加强动态信息预警,重点做好敏感时期维稳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网格化排查机制,化解矛盾纠纷1950起,调处突出矛盾649起,有效防范和处置。加快推进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完成稳评项目252个。开展“进京非访处置化解年”活动,强化领导下访、约访等“四访一包”机制,化解重点事项和历史积案50件、终结51件。

六、着力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改进

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加强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深化,14家单位被评为省文明单位,6个社区被评为省文明社区。“六五”普法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应援尽援。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118件,答复率、满意率均达100%。行政复议案件审结率和行政首长应诉率均达100%。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行政服务不断优化。开展“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专项活动,完善领导挂钩、定期会办、跟踪督查、效能监察等机制,违法建设、无证无照经营等“六个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受理各类事项48.5万件,按期办结率达100%。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全国试点工作通过验收。畅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公众诉求渠道,受理综合电子工单6131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廉洁从政不断强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和区委“二十二条具体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续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切实提高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规划、用地、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政府投资、工程审计、国资监管等行政行为更加规范。

一年来,全区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统计、物价、妇儿、青少年、关工委、档案、史志、侨台、民族宗教、双拥共建、机关事务、应急管理、外事接待、人防、工会、科普、红十字、退管、对口支援与合作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有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对政府工作尽职履责、参政议政给予热情支持与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向驻区、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滨湖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要求十分迫切,发展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行业下行和资源环境制约的双重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深化改革创新和持续改善民生的双重任务较为繁重,工作举措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进拆迁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责任依然突出,破解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双重能力还需增强,作风效能有待进一步改进。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在新的一年中,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解决。

__年工作任务

__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突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改革创新中实现突破,在务实工作中完成任务,全力将滨湖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__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贯彻落实区委三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总体目标,突出改革创新、市场导向、项目抓手、惠民宗旨、效能支撑,全力推动全区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奋力开创滨湖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__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到位注册外资2.8亿美元;出口总额增长4%;旅游总收入164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安置房新开工面积50万㎡,竣工交付1万套;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68%;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量质并升,更大力度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四轮驱动”,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形成企业优质、效益良好、发展持续的都市经济格局。优化提升制造业基地、老工业团地、科技型园区,突出“稳心留根”,着力提高产出,打造“滨湖制造”升级版。突出品质和效益,注重品牌引入,丰富业态功能,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打造与 城市核心功能区相适应的各类配套服务。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分类管理,实行差别扶持,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切实提高新兴产业贡献份额。依托山水资源,紧扣“一城一岛”,大力发展佛教文化、吴地文化、工商文化、影视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拓展休闲农业旅游,加快构建“滨湖山水文化旅游圈”。

加快优质企业培育。加大“2345”工程等重点企业服务力度,推动发展要素向主导产业倾斜,进一步夯实滨湖经济发展根基。推动工业企业高效发展,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增产扩能、技术改造、提升水平,力争新增产值超5亿元企业3家、税收超5000万元企业2家。推动服务业企业提升发展,大力推进“主辅分离”、“营改增”,积极引导连锁经营,鼓励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力争新增应税营销超亿元企业10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8家。推动新兴产业企业规模发展,激励多元投入,鼓励产业嫁接,加快做大做强,力争新增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2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8家。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家、股改企业3家、“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企业5家。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树立“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好项目促进好发展”理念,全面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时间到点的推进机制,重点推动万达文旅城、耿湾小镇、雅居乐等单体投资超20亿元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重点促进振华轿车、贝斯特科技、蠡湖叶轮等超亿元工业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重点争取胡埭高卡、蠡园开发区RBD等项目谈成落地。力争全年新引进单体投资超10亿元项目5个、新落户企业总部15个。在建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29个、超亿元项目148个,确保当年完成投资368亿元。

加快财税收入增长。切实提升楼宇经济贡献份额,加大“三创”载体、商务楼宇、配套用房招商推介力度,力争全区各类载体租售率达80%、新增税收7.2亿元、单幢楼宇税收超亿元实现“零突破”。切实提升无锡经济开发区的贡献份额,加快东扩区入驻企业开工建设、竣工达产步伐,尽快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切实提升院所经济贡献份额,发挥驻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机构的资源优势,加快民品化、本地化、产业化进程,力争院所经济税收总量达2.5亿元。切实提升营业税及“营改增”等税源的贡献份额,加强对交通运输业、总部关联类企业的引导、监控和争取。切实提升经营性房产出租、股权转让等其它税源的贡献份额。

二、注重内外并举,更大力度激发改革开放活力

坚持改革推动。深入开展首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空间拓展、产业集聚、资源倾斜等方面探索实践、争取突破,促进全区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顺应“简政放权”要求,加强事权争取,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全方位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开展区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国资平台运营管理,建立区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国有资源、资产、资金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深入开展省级“政社互动”试点,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组织架构,明确社区工作内容,形成全区统筹、齐抓共管、系统推进的社区工作格局。

坚持开放带动。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强化跟踪服务,全力推进阿特拉斯、吉宝置业、兰桂坊、高岛屋等重点外资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5个。进一步加快外贸发展,引导企业巩固老市场、拓展新市场,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充分整合我区山水、影视、文化、旅游资源,统筹举办好太湖山水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湖湾新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坚持创新驱动。牢固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我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保障、重点突破”的发展格局。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国家“”人才3名、省“双创”人才5名,培育年业务收入超亿元“530”及“东方硅谷”企业5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加快创业投资发展集聚区建设,全力打造“滨湖生态安全金融区”。

三、注重建管并抓,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整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做好荣巷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华庄、雪浪、南泉、胡埭、马圩、美湖和蠡园开发区等地区规划深化和调整。全力推进太湖风景名胜区马山景区、梅梁湖景区详细规划编制。精心实施工业设计园中心广场、科教产业园二期等城市设计。切实加强重点地段、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优选和审查,加快塑造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形象。

突出拆安统筹。合力推进项目拆迁,规范实施土地征收,加大扫尾“清点”力度,全年完成各类拆迁60万㎡,重点推进万达文旅城、万顺道、震泽路等产业重大项目和市政重点工程征收拆迁。全力加快安置进程,年内竣工交付安置房1万套,完成初始登记3万套以上,重点推进仙河苑五期等安置小区建设。大力改善居住条件,加快旧住宅区改造步伐,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着力强化物业管理,建立健全安置型社区、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

突出城市管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切实优化“大联动”、“网格化”管理,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深入开展“太湖杯”城管创优、“两整两创”和城市区域整治、整改、整理、整洁“四整”等专项活动,着力解决违法建设、破墙开店、非法营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建筑市场、交通运输、人防等行业管理,完成航道管理体制调整。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加快形成道路绿化、街景亮化、环境美化、彰显文化、全区一体化的城市风貌。

突出片区改造。继续推进河埒、稻香、华庄、美湖、周新等片区改造,主动对上争取,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实施原财政局、上蒋巷等地块拆迁腾地,推动郁巷、前后街、蠡湖86号等地块出让,启动上海中城一期、格兰地块等项目开发建设,加快誉品路、陶巷路、仙蠡路、公园路等城市道路和唐巷、稻香等安置小区建设,努力将重点片区打造成为秩序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宜居福地。

四、注重标本并治,更大力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强化资源节约集约。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开展清洁能源推广、高耗企业整治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工作,年内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8个,万元GDP能耗下降3.5%。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争取用地规划调整,完善土地收储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行产业项目评审,妥善处置卫片执法,努力实现土地资源占用最小化、产出效益最大化。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环保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治理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完成企业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2家。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秸秆焚烧、城镇油烟污染整治,淘汰燃煤锅炉24台。加强河容岸貌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新沟河、骂蠡港河道综合整治等水利工程,实施梅园片区泄洪箱涵等清淤工程。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建设,开展“两型社会”、 低碳经济示范区、绿色社区(生态村)等创建,新建“两型社会”示范街道1个、示范社区4个。加大蓝藻打捞、湖泛巡查及应急处置力度,实施马山七里堤、闾江口捞藻设备设施改造等工程,确保太湖安全度夏。优化雪浪山等景区环境,全年全区完成造林绿化1000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积极创建部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重点区”。

五、注重协同并进,更大力度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__年将全力办好居住环境、生活配套、就业创业、养老服务、医疗健康、交通出行、区域市场、乡村风貌、百姓财产、教育设施等10件24项实事工程:(1)推进溪北新村等旧住宅区改造,确保完成40万㎡;完成万达小巷等9条背街小巷整治;完成壬港支浜等7条河道清淤;完成连大桥浜等3条黑臭河道治理。(2)实施马山地区4000户居民的液化气置换天然气工程;对住友家园等小区32公里的天然气陈旧管道进行改造更新。(3)开展免费创业培训1050人,扶持自主创业900人,实现带动就业5500人。(4)完成蠡园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建设;河埒养老服务中心交付使用,新增床位210张;为全区60岁以上劳模、低保老人、80岁以上老人等六类对象购买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险。(5)启动马山、胡埭、太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全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妇女病普查、新婚夫妇进行免费优生健康检查。(6)新增和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分别不少于1条,改善无锡经济开发区交通环境;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8.5公里、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10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00个。(7)改造提升梁南、溪南2家农贸市场;完成嶂市场整体搬迁改造;启动小桃园农贸市场建设。(8)完成马山和平“美丽乡村”和山水城董坞里“最美山村”建设。(9)为全区城乡居民购买住房财产保险;购买水稻、小麦、油菜等4000亩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10)启动胡埭中学新校区建设;完成东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体建设;完成河埒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

宽领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办瑞星小学、渔港片区小学和尚锦城幼儿园,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强化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全面完成4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区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和品牌专科建设,争创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强化文体阵地建设,办好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湖帆船赛、区第三届运动会等活动,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加大计生服务力度,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高人口素质。

广覆盖提升保障水平。抓好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次。抓好社保扩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净增缴费4500人。抓好弱势帮扶,加强低保兜底保障,做好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开展“安康关爱”、“公益结伴”行动,推进“爱心驿站”建设,强化残疾人保障。抓好养老服务,推进养老设施社会化,区社会福利中心争创省示范养老机构。抓好双拥优抚和慈善事业。抓好社区服务,推进“三社联动”、公益创投和社工继续教育,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30个,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多举措维护社会安宁。突出重点领域,夯实基层基础,落实“一岗双责”,推进专项整治,开展“打非治违”,狠抓隐患治理,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社区创建,推动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突出平安创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突出矛盾调解,健全专群结合、社政联动的大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突出稳控,全面落实“四项排查”,全力化解积案,不断提高案件停诉息访率。

六、注重“效”“能”并增,更大力度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更强责任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业监督作用。认真贯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办理落实区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区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和社情民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六五”普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的能力。

更实作风高效施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基层面临的发展难题,全力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强化现场办公服务,保障政府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规范科学、更加高效便民。严格执行公开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等效能建设制度,倡导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作风,激励多干事、褒奖干成事,查处乱作为、整治不作为,集中精力谋发展,不折不扣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