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质量标准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6-15 19:56:58

质量标准化论文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在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论文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综合性检验,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因此,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对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或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标准化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因此,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检查和修订标准,可以稳定地保持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问题

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提升的影响,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结合我校2009年以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毕业论文选题问题。如选题的范围、难度过大,导致论文工作量过大,论文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是选题偏易、重复、陈旧,工作量不足;或者选题偏离专业方向;或者课题研究无理论或应用价值;或者课题的名称不规范。

(2)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如缺乏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不合理,缺少理论分析和深度,没有联系实际,参考文献的引用、标注错误,论文题目和中文摘要的翻译错误等。

(3)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如论文抄袭严重,论文结构混乱,文题不符,无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编写不规范,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篇幅过短等。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方面的原因。

质量管理大师戴明说过:“80%的质量问题是管理者的问题”。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①没有制定毕业论文主要过程(或关键控制点)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毕业论文的主要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文献综述,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②没有对毕业论文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监督检查流于形式。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如前导课程设置不当,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等。

(2)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是对学生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教师方面的主要原因有:①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②教师指导能力的欠缺:如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③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时间不充裕等。

(3)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不重视,认为课程的意义不大;②学生急于找工作或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没有充足的时间;③学生自身能力欠缺:如专业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不足。

(4)环境方面的原因。①学校内部环境:如学校教风和学风较差,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科技文献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②学校外部环境:如社会上的就业压力,科研论文弄虚作假等。

3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高校应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具体质量问题,通过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基于标准化原理,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定毕业论文主要过程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

对毕业论文主要过程中成熟的重复性技术事项和管理事项,完全可以制定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对不成熟的重复性事项或临时事项,可以制定为管理制度或管理规定。如毕业论文格式标准、毕业论文质量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标准或奖惩制度、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毕业论文编写规定、毕业论文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最终检查制度、毕业论文评阅和盲审制度、毕业论文资料归档制度等。

(2)认真组织实施毕业论文的有关标准或制度。

学校、院系有关职能部门应认真组织毕业论文有关标准或制度的宣贯和培训,使指导教师和学生了解有关标准或制度的意义、内容和相关要求,并严格按标准或制度实施。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应以应用性研究课题为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限定在企业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规、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

(3)对毕业论文标准或制度的实施进行检查或监督。

学校、院系有关职能部门应对毕业论文进行阶段性检查,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毕业论文标准或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如我校以开题、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归档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基础,对毕业论文进行前期、中期和最终检查。检查的主体是学校督导团和院系两级主管部门。

(4)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指导水平。

一是采取激励措施,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或培训等,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指导水平。

(5)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二是在大一到大三阶段,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为毕业论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6)主动应对环境压力。

一是为应对学生的就业压力,缓解学生时间不充裕的状况,毕业论文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如我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课程设置在第八学期,但毕业论文的选题提前至第七学期中期进行,甚至可以提前到第六学期末进行。二是为了防止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可以利用系统对毕业论文进行防抄袭的抽查检测。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安全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标准化理论的应用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凸显。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纷纷开始将标准化应用到其管理中,尤其是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中,标准化理论的应用最为全面。而质量安全管理中由于应用了标准化理论,使得企业的生产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可以说,将标准化理论应用于质量安全管理中,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引用标准化理论所能够起到的作用

1.1 应用标准化可以有效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引入标准化,可以使得生产的规模和性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企业的生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优化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利于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就企业产品的出口来说,所要出口的产品必须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才能够顺利的实现出口。而要想使得出口的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就需要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同时将企业产品生产标准进行全面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能够为进口国家所接受,以保障产品出口的顺利。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保障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统一的标准,优化工艺流程,在每个生产环节上都要进行规范化处理,每一生产工序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来进行工作,只有保障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化的要求,才能够有效的保障企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赢得人们的信任,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1.2 有利于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有益循环。标准化的应用为质量安全管理建立了目标,只有质量符合标准化的要求,才能够推动企业的平稳发展。标准化的应用不仅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标准化理论贯穿质量安全管理的始终,将标准化理论全面的融合到质量安全管理中,有利于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有益循环。另外,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标准化,不仅能够将企业的生产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也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完善标准化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几点对策。就我国目前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来说,标准化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想有效保障企业生产的质量安全,就需要不断对标准化理论的应用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而完善标准化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 完善法律来对标准化管理进行有效的保障。我国针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也颁布了诸多的法律和法规,通过所建立的法律和法规初步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在初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项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中的不足也逐渐现象出来,其无法有效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要想加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就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标准法律体系,利用法律来实施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监督,以服务便民为宗旨,优化质量安全管理,从而使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这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将形成有效的推动。

2.2 提高工作的标准意识,加大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要想使得标准化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先要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意识,使得企业能够对标准化的重要性做到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相关部门可以顺利的开展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大力发展。另外,要注意加大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得标准化管理的范围不断拓展,提升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性,利用标准化来实现对企业相关机构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能够利用标准化来对企业的发展策略进行有效的制定,保障企业员工的待遇,合理的对企业的发展经费进行安排,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

2.3 健全体制,提高标准化质量安全管理的执行力。要增强标准化质量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必须优化管理工作流程。通过构建合理、适用的安全标准体系,发挥系统论中的系统优势,不但能够对性质、功能各异的安全标准进行有机组合,切实指导质量安全管理建设,还能够为确定未来相关标准的发展趋势,为安全管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规范基础。

2.4 引入ISO标准,推进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用标准化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领域,是一种科学实用的管理方法模式。在经济发展中,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为顾客提供稳定优质的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标准化理论应用于质量安全管理中,利用标准化来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推动企业经济的进步,同时也利用标准化来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循环,从而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就我国目前企业安全质量管理现状来说,标准化的应用还具有明显的不足,要想使得企业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从而使得标准化的应用可以发挥出其最佳的效果,进而为企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海.实施标准战略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J].交通标准化,2010(24).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标准化;旅游标准;标准化模型;标准化方法;旅游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8—0011—07

1 旅游标准化的实践

1.1旅游标准化的应用实践

近30年以来,我国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我国国家标准已超过2万项,地方标准超过1.6万项,企业标准超过100万项,标准化工作在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着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的对象逐步由工农业转向服务业,由产品标准转向程序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6年提出了“服务标准化”的理念,旅游行业标准成为标准化的新兴领域。

随着全国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我国旅游标准化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我国首次推出星级饭店评估标准,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建设开始启动。20多年来,旅游业标准在范围覆盖、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1月,我国旅游业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7项,标准制定日益加快,部分标准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颁布以后,全国共评出12930家星级饭店,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酒店业的水平;《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年施行以来,已评定出A级景区上千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旅游区(点)的管理和保护。1995年,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0)成立,主要负责国家旅游标准的制定工作;2009年,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提出要发挥标准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实施旅游标准化引领战略。

1.2旅游标准化的研究价值

旅游标准化是标准化学科的重要部分,涉及产品、服务及流程标准化等要素,具有典型的综合性、多样性特征,因而也是标准化中一个特别复杂的部分。在学科范畴上,旅游标准化从属于旅游与标准化的交叉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课题,对旅游服务业的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同时,旅游标准化的理论研究直接指向标准化科学中“多元性与单一性矛盾”的哲学命题,为之提供理论调和方法,有助于建构对复杂对象标准化的理论基础,发展和完善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其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旅游行业实施标准先导战略,搭建科学的标准体系,判别旅游标准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工具。正因为旅游标准化的研究承载了旅游业和标准化科学的双重理论价值,这个微小的、尚缺乏太多研究关注的细分领域值得进行更加精深的学术耕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标准化的方法、模型,构建旅游标准化的理论基石显得尤为必要,这有助于我们对旅游标准化的有效性进行甄别,使用正确的技术手段来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2 旅游标准化研究述评

2.1旅游标准化国内研究进展

随着标准化工作在旅游行业中日趋重要,对旅游标准化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加,国内学者对旅游标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区域与行业旅游标准化的对策性案例研究;对旅游行业标准化现状及必要性的论述;旅游标准化的国际比较;旅游标准化的构建理论。

研究者首先关注到的是旅游标准化的应用问题,为了实践需要,开始了一系列的对策性研究,包括旅游标准化现状、旅游标准化的必要性、旅游标准化发展阶段中的实践问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同时,针对标准化在区域旅游、旅游景区、饭店和专题旅游产品上的应用做了许多个案研究。在区域旅游的标准化应用方面,探讨了桂林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体系、长三角区域旅游标准的建设和运作机制、林芝地区建立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等地方性案例。在旅游产品的标准化方面,对旅游景区服务标准化、饭店标准化应用、旅游节庆标准化、乡村旅游标准化驯等进行了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案例。其次,学者们对国际旅游标准的比对研究较为关注,对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进行了探讨,对各国的标准化工作以及“绿色环球21”等国际标准进行了介绍和对比。随着旅游标准化实践案例的增加,现实矛盾与问题的累积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命题,研究开始上升到对标准化理论和模型的构建探索上来,目的是解决现实中重技术轻理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这些研究包括对构建标准体系结构的研究、生态旅游标准的模型构建,以及对标准构建程序、要素和层次的讨论。

2.2旅游标准化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主要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旅游标准化的必要性研究、旅游标准化的影响研究以及对标准化方法的改良三个方面。这些研究涉及旅游标准化对旅游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各相关利益者的调查,分析了旅游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情况,对生态旅游标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可行性和潜在障碍进行了分析。同时,国际学者也对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改进方法,包括对标准制定方法的回顾,寻求全球性标准的制定,对旅游认证标准含糊不清、评估方法反复无常现象的讨论,以及对标准化和定制化矛盾的探讨。

2.3研究阶段与实践问题

旅游标准化的学术研究整体数量较少,目前旅游标准化的研究中,对策性、应用性研究和个案研究居于主流,这主要是由标准化学科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导向决定的。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标准化意义的探讨,阐释标准化的必要性,以及针对个案和单一产品的对策性分析上。随着旅游标准化的现实应用价值凸显,已有更多的研究者将视野转向探讨旅游标准化的基础理论上来,试图对旅游标准化的过程、模型知其所以然,旅游标准化的研究已经从自发阶段转入到自觉应用阶段。

在我国的旅游标准化实践中,主要问题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准的有效性问题;二是标准的价值问题。现实中,标准失效、标准优劣判定难等成为旅游标准化实践中的普遍现象。具体来说,标准有效性问题体现在无法使用标准测量对象,出现了横向不可比的矛盾;标准的价值问题则体现在对象群体过窄,失去了标准化的价值,社会和经济效益低下。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标准化学科的基础理论息息相关。解决应用终端的矛盾,需要厘清理论的根基,正本清源。

笔者认为,标准价值问题需要解决标准化的同质性处理方法问题,而标准有效l生问题,需要解决标准适用模型的问题。同质性处理方法与模型选择是标准化科学的基础理论,通过旅游标准化案例归纳出的一般规律,能够普遍适用于标准化的实践。

3 标准化的同质化处理方法

本文通过对20多年来旅游标准及其认证过程的梳理,对一般标准化方法及模型进行了归纳。对各个旅游标准的“对象同质化”过程进行抽象和归纳,以获得对象同质化的一般模式(图1)。由于标准化科学中的“多元性与单一化矛盾”普遍存在,标准化方法可以说天生不适合衡量复杂样本。标准化的隐含前提是需要有足够多的同质性样本的存在,在某个确定的定性层面上进行比较。同一个样本,定性判断的层面不同,复杂性具有极大的差异。针对多元性和复杂性突出的旅游标准化对象进行标准衡量,对象抽象和简化是必须的前提。这个过程的典型有美国林务局的林地测评系统,其对复杂对象进行了抽象,将衡量对象尽量简化,只在简单要素构成的基础上进行形式美的判定,得到了稳定的标准化结果,具有横向评测的准确性。

同质化处理过程的价值在于对标准化对象进行性质上的框定,并确认是否具有标准化的价值,一般说来,含有大量样本的同质性对象是标准化的最好对象,最能够发挥标准化的效益。

在旅游标准中,“旅游景区A级标准”(拥有2万个以上的景区对象)、“旅游饭店星级标准”(拥有30万个以上的酒店对象)由于拥有大量的同质性个体,而发挥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对消费认知、行政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相对来说,“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内河旅游船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由于同质性个体较少,标准化价值相对较低(表1)。

4 标准化模型的选择

通过了同质化处理的标准化对象,就已转化为具有标准化价值的对象,可以进行标准化的模型构建,这就是本文下一步将要探讨的两种对立的标准化模型形式:“分解式”同质化对象的标准化模型和“围栏式”多维复合目标的标准化模型。

4.1“分解式”同质化对象的标准化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在已有的旅游标准化实践中,笔者观察到基本上所有的标准化项目都采用可拆分对象的“分解式”标准化模型(图2)。在这个模型之下,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标准”选择,甚至将其与标准化本身等同起来——通过德尔菲法横向分解对象特质,使用层次分析将特质垂直分解,赋权,然后制作评分表,貌似已经成为“规范”做法,其实不然。这种“横切+纵切”逻辑方法的运用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前提——衡量对象的整体特性等于分解特性的加总之和——即因变量之间完全独立,组合过程中既没有外部效应也不存在合成谬误。然而这一隐含前提在许多标准化项目中是完全不具备的,对模型前提条件的前置审核步骤的缺失,造成了大量旅游标准缺乏有效性,衡量的结果似是而非,出现了标准不准的情况,例如我国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受到诸多诟病即种因于此——分解的子项打分在加总的过程中出现了合成谬误。

从方法上来看,德尔菲法更适宜于中长期预测,可以说,这一方法就是因为该用途而被创造出来的,其内在的精髓是专家独立分析并多次修正。德尔菲法内在的逻辑是质性研究,试图通过多步骤的交互式性质判断,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的所有的变量。而层次分析则是通过定性的序列判断和权重识别,将定性结论向定量转化的方法。但这一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其只适合线性的、单一维度的测量。因而,对同质化对象标准化模型增加前置的条件审核,进行适用性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对不具备隐含前提条件的标准化对象,需要采用另外的模型和思路——这就是下文即将引入的“围栏式”多维复合目标的标准化模型。这一模型与可拆分对象的“分解式”标准化模型互斥,在标准化的模型选择中,两者必居其一。

4.2“围栏式”多维复合目标的标准化模型构建

“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为主导的单一维度标准化方法在实践中遇到的测量效度问题促使研究者转而开始审视这一模型的缺陷,并试图进行方法改良。为了适应某些对象多目标的衡量要求,需要在基于表现(Performance-based)的性能指标之外,涵盖更多的基于过程(Process-based)的管理、程序等性质的指标,实现多维标准的复合性。在此目标之下,必须摒弃简单的“打分表”综合分值衡量方式,而引入由多个“达标标准(Benchmark)”围合的多维复合目标标准化模型(图3)。在此模型中,只要分别达到有限维度的多个目标(每个目标都有最低基准值),即可判定对象通过标准认证程序,这个多维基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步提升到更高的修订标准(Future standard)。

生态旅游标准的制定是此类标准化模型的典型例子,标准化对象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目标,需要达到能源、管理、理念、行为、设施等多个复合目标,每个单一目标都成为样本是否达到生态旅游标准的约束性条件。例如,在东部华侨城案例等生态旅游标准化认证过程中,为了科学地衡量“生态旅游”这一综合、复杂、多元的目标,认证程序小组开始试用多维度的《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来衡量样本的达标程度,获得了有益的实证经验,之后,这种模型继续在云南省的普达措、普洱和西双版纳三个国家公园中得到进一步应用,多案例的成功实践是“围栏式”多维复合目标标准化模型的理论建构基础。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旅游标准化的实践归纳,从个别到一般,通过理论建构,搭建标准化的一般方法和模型,即一般的标准化项目需要经历两个程序:(1)前置的同质性定性判别步骤(判断对象的性质与标准化价值);(2)根据标准化目标的特质,确定使用可拆分对象是“分解式”标准化模型还是“围栏式”多维复合目标的标准化模型(两个模型间互斥)。这一方法和模型对一般性的标准化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90-02

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中,融入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无疑使其工作更加具备系统性与专业性,所以这就需要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从业工作者能够具备高度从业素质与社会责任感,有着踏实的工作上进心以及务实的工作态度,以此才能在ISO质量管理体系理论支持下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及工作水准。此外,处在目前国内产业化经济逐步提高及其自动化领域技术的愈发完善的趋势下,也无时无刻不在要求着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结合深刻的理论及基础方法作为指导其工作顺利进行的衡量标准。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则正是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执行依据与理论基础。

一、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理论基础简述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为客户服务着想、组织管理、强调集体参与、基本方法及原则、基本体系标准、应用管理、实践改革、以及决策安排等。也就是说,ISO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强调的是以执行文件及其实践理论、方法等的建立去为客户群体服务,逐步通过体系标准的改革、应用实践区展现其现代化全面、周到的服务,以满足质量管理基本标准,以此才能让客户群体放心、满意;其基本执行原则是深化改革及持续应用。如,根据产品提出一些质量要求,就完全可以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深化改革、实践来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与满意。

二、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内涵探究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侧重点强调的是质量方面涉及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服务以及组织指挥等活动的管理体系实践应用。同时,通过标准在内的联系要素的实践及改革,可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方针,进而达到质量生产与质量服务,使客户及产业双方都能满意。

ISO质量管理体系最为显著的特性就是其文件程序规范、完整、稳定,并且相关标准文件具备程序化性质。因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践的重要标志则是体系文件程序规范与完善;其主要体系构成要素则是信息载体与主要操作流程。而这些要素发挥作用时,这需要质量体系认证以及年度审核,进而才能决定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成果,是否利于其品牌效应扩张。

三、质量管理体系和档案管理的密切关系研究

(一)体系内容紧密关联

档案是直观反映组织机构单位的活动情况、归档、备查各种资料或文件的总称。因此,档案形成的主要来源自然是组织单位的一切活动作为载体,而直观的保存载体媒介则是图文、磁盘、以及电子媒介等特殊载体,且总体分为纸质载体与电子载体。因此,质量体系文件与档案记录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的关系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

(二)职责划分有区别及关联

档案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各自职责范畴划分清晰、明显,即档案管理自身自成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工作也包括档案管理。当然,两者在职责范畴、组织管理、管理方法等也各有不同,有着明显差异。但不可否认,ISO质量标准程序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在专业名词、学术用语等方面有很多内容也极为相似。所以,文件与记录的相当一部分工作流程实则也属于“档案”范畴。

(三)深化管理方法或管理手段

档案管理工作和质量体系标准有着重要衔接与工作业务上的交叉,两者之间正确实践应用,可起到良好的制约效果,达到两者体系内容的依存、辅助作用。因此,为了充分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加强程序文件及资料资源的整合至关重要。其需要不断深化文件生成、审核流程、统一格式等工作改进之处,使其更利于保全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档案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

档案管理体系工作内容本身具备严格的操作性、专业性以及系统性,而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标准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更能满足其现代化从业要求,真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效率,保证其执行成果完全实现有章可循与有据可依,进而能够使从业工作者责任明晰,更具高度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一套权责利清晰的现代化作业模式,不断促进从业水准与作业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在现代化档案管理中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具备的主要作用彰显在以下几方面。

(一)服务意识及质量观念的促成

凭借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其理论、执行原则、方法等的不断深化与实践应用,能够使现代化档案管理更能满足内业工作需求,同时能够按照指导原则全面完成质量服务,把服务工作重心对象前移,即强调面向大众,客户最终评价服务标准是否能够达到满意需求。

当然,处在当前新时期下,档案工作者自身也要正确树立从业观念,把质量服务工作做好,以此才能在服务工作实践开展过程中,对客户群体的服务满意程度做到知根知底,心里有数,挖掘出主要信息资源,利于内部体系工作内容的决策实现及改革。而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配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可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范畴内的资源优势,建设客户关系网,并利于工作者或员工的服务观念与意识的提高。

档案反馈的收集、分析与汇编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进程执行力度、开发质量的重要举措。凭借反馈信息的整理筹划、分析与加工汇编,能够及时掌握到市场发展建设需求,并使得档案工作的建设思路更加畅通,从而才能高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得资源充分利用而非闲置,服务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各组织主体。

(二)促进工作规范化

档案管理工作于ISO质量管理体系产业相关工作的服务宗旨及理念,必须具备超强的服务意识、工作责任观、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使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服务性第三方产业或者企事业等有关组织机构实现正规运作。以往,档案管理工作流程要经过繁缛的文件起草、删减修改、包括打印、传递、后续筹划及归档等都需要纸质载体。而经过现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配合现代信息化产业技术的强力支持,能够高效完成文件起草、索引、以及登记、统计筹划等工作流程,让繁缛的档案工作流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因此,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标准的实践开发运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办公效率及作业成果与质量。

(三)应用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保证信息资源完整可靠

信息资源是公司或者相关其他产业单位的重要宝贵资源。而档案信息资源更具绝密性,要求真实、完整、可靠、并且能够保证公司或者机构的正常运转,这样才能使自身组织单位保持良好竞争优势,利于企业资产的保全,使管理机制的实践性更加突出。同时,在档案管理业务工作方面,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作为方法、理论的技术支持,能够利于信息安全评估,降低决策不当造成的风险损益,实现全程控制化动态管理,保全信息资源的可控性与真实完整性。

五、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成果应用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措施探讨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保证工作执行成果

信息产业技术盛行的时代,档案管理的内需建设尤为重点,即档案管理内涵与外延服务强度逐步提升,信息属性已经成为时代反映档案实质的基本特征。光盘、刻录、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系统工作的辅助作用很大。也就是说,信息产业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各项作业执行的坚实后盾,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需摒弃传统僵化、桎梏的观念及意识,要具备科学的现代化从业思想观。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就是推行全新档案管理理念,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国际水准接轨,逐步更新观念及充实体系知识内容等,以此才能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的执行质量与效率。

(二)在档案管理中制定执行标准

档案的收入过程、启封、登记时间、包括借阅操作、归档审核等多个流程都要以质量管理作为依据与凭证。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档案从业工作,使档案管理更具现代化、专业化与系统化。

(三)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需强化从业人员工作素质

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工作流程、自身职业判断能力、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等进行效率化工作。否则,在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实践时,影响的是整个档案管理工作进度。因此,为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水准的提高,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自身专业深化、以及掌握各项产业资历技术等,以此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准,更好地将档案工作管理的职责、应用到实践中去。

六、结语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不断深化改革、实践应用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所具备的现实作用和指导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如何加强档案工作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组织能力、从业素质,不断提高基础专业技能显得异常重要。也就是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坚持“加强领导、上下联动、整体推行、积极创新”的基本执行方针,重视中高层干部示范作用以及落实全体人员的基础与参与作用,最终获得高效成果。

参考文献:

[1]汪洪源,孙静.基于ISO9001的ERP质量管理系统研究[J].前沿,2010,(1).

[2]阚喜全,施晓林.企业实施ISO9000族标准后继续贯彻“5S”管理的必要性[J].监督与选择,2008,(1).

[3]杨德宏,关保昌.总装直属部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思考[J].继续教育,2010,(1).

[4]姚辉.企业档案管理在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认证中的作用[J].机电兵船档案,2010,(1).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贸易 质量观 技术 生态 社会

一、国际贸易全质量观的相关综述

国内学者王忠敏(2012)认为标准的历史演化可分为朦胧、古典、传统、现代四个发展阶段,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服务标准相继出现,如社会责任、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标准。

关于生态标准是否要纳入质量标准,Baumol、Oates(1971)认为生态标准除了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可保护第三方免受那些在生产和消费商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政府通过实施标准,来限定那些造成负外部性的最大生产量或排放量,或者通过设定特定要求的产品标准,以减少产品使用或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Baumol、Oates(1988)指出环境规制将促进环保技术的提高,从而减少污染和使生产成本降低,因此质量标准中应融入生态标准。

关于社会标准是否要加入质量标准,Robert J Flanagan(2002)提出劳工标准可以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纳入贸易中进行研究。Robert M.Stern and Katherine Terrell(2003)也有相同的看法。吕忠梅(2008),赵国栋(2010)认为我国现行的生态标准没有以人体健康作为核心地位,存在灵魂的缺失,即重技术标准轻价值标准。陈佳贵(2009)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李明涓(2006)从贸易壁垒角度,王晓莉(2008)从番茄的技术标准演化出发,舒辉(2002)从国际规则出发,一致认为标准的社会性应当加强。伍世安(2012)从技术制度角度出发,认为当代国际关于技术制度的质量要求,已从技术标准向环保和社会标准延展,从商品的基本功能向附加功能甚至废弃回收功能延伸。

目前尚未发现直接与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演化相关的文献,而以绿色、蓝色贸易壁垒为研究对象的资料则较多。通过对质量标准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的综述,质量标准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也就是说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在传统的技术标准下加入生态、社会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相关经济理论与演化动因关系综述,得出比较优势较为适合解释国际质量标准演化之动因,这是由于比较优势是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并体现了相对价格对贸易的影响,并在制度变迁理论中相对价格对制度变迁也起到较大作用,故笔者对其综合之,得出比较优势(相对价格)为质量标准演化之动因,并产生规模经济。通过对质量标准演化趋势的综述,目前学界还未有在质量标准中加入生态、社会标准这一提法,但根据标准的发展情况,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已具备这一趋势,并将在商品的质量标准中得以体现。通过综述,还有以下不足或并未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是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为什么质量标准中要加入生态、社会要素,以及怎样科学制订质量标准的问题,以上问题都有待探讨。

本文以标准作为国际贸易质量研究的切入点,深入探讨和论证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的演化机理,把其表现形式概括为“三个维度、两个主体、一个动力”。演化路径具体有两条,第一条是质量标准的形成最初表现为以市场为主体的质量技术标准演化,产品将从中获得比较成本优势,第二条是质量标准的形成辅之以政府为主体的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标准演化,产品将从中获得比较竞争优势,两条路径协同演化。课题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该章系统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通过对质量标准概念的综述,关于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及分类。通过对演化动因及趋势的综述,同样未发现直接关于国际货物质量标准演化动因的分析,但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制度变迁中均有提及相对价格是经济演化的动因,而相对价格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为比较优势。关于演化主体,文献都指向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从演化趋势上看,质量标准的演化具有从质量技术标准演化为质量生态、社会标准的趋势。第二章为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概述。通过对质量标准的涵义、分类、作用的辨析,提出本文质量标准的分类方法,即商品的质量标准不仅包括质量技术标准,还包括质量生产过程标准,即质量生态标准、质量社会标准。质量技术标准、质量生态标准、质量社会标准共同构成商品质量标准体系,其中质量技术标准解决商品技术层面的问题,质量生态标准解决商品负外部性如何治理的问题,质量社会标准解决社会福利内部化的问题。第三章为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演化的回顾。通过历史、逻辑、实例描述,分别回顾了质量技术、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标准的演化过程,认为质量技术标准的演化具有“阶梯”形态,质量生态标准的演化具有“壳层”形态,质量社会标准的形成具有“塔状”形态。

二、质量观的定义

质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广泛地运用于商贸领域。科学质量观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商品的质量,从而促进商贸的发展。ISO(世界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给出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一定义是从 “特性”和 “要求”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描述质量的内容,即某种事物的“特性”满足某个群体“要求”的程度,满足的程度越高,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品质越高或是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品质低或差。

依据质量的定义,本文认为品质应包含供需两重含义。从供给面看,主要体现为商品品质标准;从需求面看,具体体现为品质要满足市场消费者对质量技术性、生态性、社会性的需求;通过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商品的质量。

三、质量观的演进回顾

(一)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的演进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品质技术标准则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规范的刻画,成为商品交换的必备要件之一。可见,商品的技术标准,自商品交换就已有之,《茶经》、《相马经》对之已有阐述。品质及技术标准的制定,能辅助企业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格,并使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品成分含量信息。

1.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演进的特点

遵循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演进路径,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到国际标准即完成一个周期。其中企业标准是技术标准的诞生期,行业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成长期,国家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成熟期,国际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消退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质技术标准都严格按照上述路径演进,这需要考虑技术标准演进的路径依赖程度。一旦某一技术标准被广泛模仿,被锁定。由于被消费者长期性的使用,即使出现了操作性更好的产品,也难以打破原有使用惯性。

2.技术标准检测项目日趋增多

以茶叶的技术标准为例。茶叶的品质标准最初是从对茶叶品质优次、真伪的鉴别到借鉴样品进行判别,随着人们对商品认识的提高,对卫生安全要求增强,使检测盒限制的项目增多,如放射性物质、金属元素和微生物等,目前已经列入进口货出口标准内。2000年7月,欧盟对产业的农残检验标准又有了更严格的规定,2006年9月欧洲茶叶委员会新颁布茶叶农残检验标准与之前的检验标准进行对照,涉及37个项目的修改,其中新增的农残检测项目有26个。以至于我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规范必须在原有茶叶生产标准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国外茶叶相关农残和重金属检验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我国茶叶商家的成本。

(二)国际贸易货物技术标准演进的规律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向国家标准的演进,隐藏其背后的主要推手是市场,主要动力是比较成本优势。假设某国某企业作为率先制定品质技术标准定的企业,其有两条道路的选择,一种是标准得到市场的认可,被同行业效仿,从而进一步演进为行业技术标准。第二种,标准没有跟随者,得不到市场的承认,该标准废止。

在第一种情况下,该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标准的指导下,形成规模化效应,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而形成国家标准。假设该行业为外贸型行业,由于国际标准时进行贸易的商品品质的重要参考,国家标准进一步形成国际标准。假设另一国某企业向某国家出口同类产品,则B国进入A国家的条件为达到或者超过始于某国的国际技术标准。

可见,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努力争取标准的话语权和制定权,在于这是其追求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反应,是其具有标准要素比较优势的体现。一个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成长为国际标准,一方面以为这该技术标准能更好地传播,其他企业随着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渐渐学习到了技术,但另一方面也以为这该企业的比较优势淡化,租值消散。

总之,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到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即完成了一个技术标准的生命周期,企业要想再次获得比较成本优势,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的竞赛如跷跷板一样,此消彼长,从而推动技术标准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质量标准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尤为明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进行了蒸汽机革命,生产技术标准得到了提高,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形成了较大的比较优势,雄踞世界霸主,德国美国在英国的高技术标准下,主动采取了超越战略,发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店里技术革命,使后来者居上,形成了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了贸易格局。

( 三)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把生态要素纳入生产和消费的决策过程,这一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谈论。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演进路径,与技术标准的形成路径不同,生态标准的形成具体表现为以政府或组织为主体的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演化过程,产品将从品质生态标准中获得比较优势。

由于生态要素具有公共物品和较强外部性的特征,故政府组织在生态标准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规制者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繁荣,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生态要素的稀缺性,国际组织作为规制者相继出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生物安全多边框架规则等国际标准给予应对。国际生态标准形成后,具有较高生态环保技术的区域合作组织处于提升产品比较竞争优势的目的,积极响应国际生态标准,制定区域生态标准,如欧洲共同体颁布的1-5个环境行动计划等。区域内部生态技术更为成熟的成员国依据自身的技术情况,推出国家生态标准以适应区域生态标准要求,如德国和法国的生态标准,如德国禁止进口海豹产品的法案,法国服装产品生产废物再循环法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质生态标准都能沿着上述路径演进。品质生态标准的形成机制表面上是贯彻国际生态环保,其实质为各组织和国家通过优势生态技术,谋求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但在生态换准上具有比较竞争劣势的国家或组织,则会选择拒不履行生态标准,并采用敷衍的态度。加之国际生态标准通常为推荐使用,即使违反相关标准也得不到相关制裁。并使比较利益双方在生态技术标准上形成马太效应。

(四)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

社会标准的概念源于国际公约中关于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社会保障等规定。199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世界职业安全卫生大会上,德国人金克尔提出应把环境保护、劳动条件、人权融入国际贸易准则规定,对不执行者要进行相关的贸易制裁,从而达到改善劳动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权利的目的。这种观点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国际社会制定社会福利相关标准的热潮。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社会标准的演进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演进路径,品质社会标准即要在产品当中,纳入社会标准的相关内容。目前不仅出现了国际性的OHSA8001标准,还出现了SA8000美国劳动标准甚至出现了玩具、化工、纺织等产品的社会标准认证。我国温州的一些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如报喜鸟、庄吉等纺织品生产厂在国际贸易中都接受了严格的社会责任审核具体包括员工福利待遇工资、寝室条件、劳动时间以及食堂等细节。虽然这些认证从表面上看,是契合国际推行社会标注的需要,但还是行者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其所要达目的并非制定标准的初衷。

总之,国际贸易的质量观不仅仅是单纯的谈技术质量,还谈及生态质量和社会质量共三方面的内容,不管是从生态环保,社会人文关怀来看,还是从破除贸易壁垒来看,实行国际贸易新质量观,即全质量观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巴里菲尔德、玛莎菲尔德.《环境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 商务印书馆 ,1982

[3]熊彼特(1912).《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版

[4]李春田.《标准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克努特.布林德.《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研究模式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016-02

中药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是长期中医临床实践的产物,其医用价值是不言而喻和毋庸质疑的。但使用现代方法阐释中药药效的机理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重大课题。张贵君教授在从事中药科学研究30余年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对中药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认识,首次阐述了中药药效组分是中药标准物质的基本概念,创建了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模式和技术路线,为解决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和实用技术的支持,为揭开中药疗效的奥秘和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1-3]。

1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起源与内涵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1]是在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实践中创立的新理论,这个理论与传统中药理论相吻合,对于指导中医药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将有助于实现对中药博大精深内涵的科学提升,有助于实现中药从传统到现代、从继承到发扬质的飞跃。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出:临床使用的中药是复方及其制剂,饮片是中药的起点和原料;中药是由药效组分和天然辅料组成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药的药效组分是由配伍组分饮片构成,这个配伍组分实际上是由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构成的;化学组分由化合物类别组分构成,化合物类别组分由多种化合物组成;信息物质组分由蛋白质类组分、核酸类组分和多糖类组分构成;各类组分不是简单的成分的堆积,而是各类成分按照自然形成的比例组合(药效组分)。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中药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将一直认为复杂的中药问题简单化了;同时解决了已经走入误区的中药标准物质的问题,为中药的科学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按照该理论,中药标准物质是在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中药药效组分”(也就是“组分中药”)。药效组分概念的提出,则预示着使用化学单体标化中药或作为中药标准物质的时代即将过去,标志着中药的传承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是中药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按照该理论,传统中药的提升产品是组分中药。

2 药效组分是中药的标准物质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中药的标准物质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价中药和控制中药的质量,并认定中药所含有的某单一或某几个化合物为其对照品(实际上的标准品),并载入国家的中药标准。用单一或某几个化合物为某中药的化学对照品,似乎有些不妥。这是因为中药所含的化学单体或某几个化合物不能标示中药的质量,确切地说不是标准物质,并与临床疗效相脱离。中药的标准物质应该是、也必须是中药的本身,中药既是药物,又是由配伍组分组成,那么中药的本身则是组分中药。

组分中药就是传统中药(复方)的药效组分,之所以称之为组分,是因为中药所含的配伍组分是相对稳定、有相对固定组成和含量比例关系的。药效组分基于传统有效的经方,与经方在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一致。组分中药的确证应以传统中药的功能与主治作为基础性验证指标。组分中药在配伍组分固定的情况下,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与经方的临床疗效一致。组分中药即是中药的标准物质。

3 组分中药研究模式[2]

组分中药研究模式可归纳为七个主要步骤,分别为:

3.1 传统标准中药的确定

传统标准中药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在临床使用的药物,符合传统用药的要求,属于经方。

3.2 药效组分分析

即对传统标准中药的药效组分进行分析,分析的供试品制备符合传统中药加工和制剂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药效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或鉴定,明确初步药效组分。

3.3 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

按照中药的功能和主治,首先设计初步药效组分的体外药效学辅助实验,并设空白对照组和传统标准中药对照组,初步验证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在药效上是否具有一致性或极相似性。如果没有一致性,再继续对药效组分进行分析,直至确定初步的药效组分。

3.4 药效组分体内代谢实验

在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基础上,设计药效组分动物体内及人体内的代谢实验,对初步确定的药效组分进行筛选和确证;并针对临床治疗的疾病进行相关的作用机理研究,对药效组分进行筛选。

3.5 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的等效性实验

取在体内代谢或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筛选的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在同条件下进行临床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大于或等于标准中药的基础上,确定组分中药的药效组分。

3.6 原料药药效组分的确定

选取10个含有该原料药的经方,考察原料药药效组分的变化范围,并结合传统中药的使用剂量等基本要素,参照功能和主治确定药效组分的药效范围。

3.7 组分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

在明确药效组分的基础上,明确主辅药效组分或天然辅料,建立质量控制的3项指标,即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有效性指标包括对药效组分或辅料组分的鉴别特征、含量测定、效价的测定及其测定方法,用药效组分的标示量,或生物效应鉴定指标等表示;安全性指标要明确药效组分的安全剂量范围,有害物质的限量等;稳定性指标包括药效组分的稳定性和贮藏期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两个标准:饮片标准和复方标准;为药材标准的建立和药用资源的确定提供依据。(图1)

4 中药发展与组分中药

中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即继承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中药事业,开发机理明确的创新药物,建立国际通用的质量标准。

组分中药是建立在中药药效组分的起点上提升的现代中药,是中药新药的研发方向。组分中药的研究模式从临床用药开始,又归结为让临床使用的药物符合中药继承和发展的科学规律,并将传统的中药配伍理论提升为药效组分理论,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中药研究模式。

组分中药的基本特征是药效物质组成及比例准确,标准物质明确,质量可控,与标准中药具有等效性。组分中药的诞生,预示着全面提高中药的质量科学发展观的雏形初现,必将促进中药研究的良性循环和中药产业的科学发展,中药国际化的日程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 张贵君,罗容,王奕洁.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与中药组分学[J].中药材,2007,(2):1-3.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本文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线索对文档一体化和文件中心进行分析指出了在我国进行文档一体化改革和建立文件中心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同时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二者进行比较进而指出文件中心是文档一体化之下当文件运动到暂时保存阶段时研究其保管方式、存放地址时的一种有益补充它不能也决不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的一种具体模式、方法。文档一体化是必由之路文件中心应在文档一体化的思路指导下建设。

一、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及其必要性

所谓文档一体化就是将目前档案工作现实中各机关相对分散独立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而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它们的理论依据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文件从其产生形成到最终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由于各阶段有其不同的价值、作用和特点各阶段文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保管地点和存放方式。国内外学者对周期理论阶段划分不一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比较合理的是国内学者陈兆??的四阶段划分法将文件的生命运动过程划分为制作阶段、现实使用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文件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连续的生命运动过程。而我国档案工作通过归档口的设置将文件的第一、二阶段作为文件将第三、四阶段作为档案并采取非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使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相对独立因此造成文档分离的不正常现象。要解决这一实际工作的难题必须实现文档一体化将文件和档案即将原来分离的二、三阶段揉合起来这种揉合是符合文件运动的特点的这两个阶段的文件都处于现行和半现行阶段都具有不稳定性、中间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都主要是为产生文件的机关、为发挥其原始价值服务的。从本质上四个阶段都是文件只是其价值、特点、存放地址不同因此文档一体化在现实中主要是对二、三阶段文件的一体化管理。

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保管场所其中暂时保存阶段文件尤为特殊这一阶段的文件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有的可能没有价值可以销毁有的一段时间内有价值然后再销毁有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将来还需要进馆保存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性的中间机构来专门对其进行整理、保管和利用。于是文件中心这一机构便应运而生了。国内外学者对文件中心的实践范围各说不一但其管理的对象、内容是一致的。

文档一体化和建立文件中心具有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确有必要呢?回答是肯定的。

文档分离带来大量的弊端造成大量失控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账外文件档案部门由此馆藏质量降低进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发挥参考服务作用导致档案部门信息服务功能降低也导致了档案部门地位的降低。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克服了以往工作环节、工作程序的重复雷同将文件和档案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加强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了档案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者提前介入文件的生命周期从信息源头做起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一致欢迎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为解决文档分离使电子时代档案工作从根本上动摇而提出的也是解决现实文档分离的根本办法。

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广泛流行的文件中心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能否在我国建立和推广至今在学术界仍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我国档案工作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管理机构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文件也经历着从现行文件阶段到机关档案室阶段再到档案馆档案阶段的生命运动过程也存在着类似文件中心的管理中间性过渡性半现行文件的机关档案室。然而笔者认为这并不排斥文件中心在我国建立推广只要注意文件中心的适用范围后文将详述它可以成为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有益补充。从目前试点的模式来看文件中心在我国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文件中心能改变中小机关档案工作薄弱的现状。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日益丰富的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做好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一、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

不断深化的工作实践证明,案卷材料收集的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而立卷方法问题与案卷装订质量问题则可能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因此,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以有利于档案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评估体系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毕业论文的完成,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文献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撰写论文的能力。毕业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也是对全程学习成果的一种综合检验。

一、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年来一些院校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分析总结,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关键步骤,毕业论文的选题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现在各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有些缺少工程实践经历,指导的毕业论文内容往往缺少实际工程背景,这就导致学生的研究内容没有实际工程作依托,研究方法和成果缺少工程实践的检验。这种与工程实践脱离,导致毕业论文选题不科学,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2、毕业论文指导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检查学生的技术路线、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再加上学生还处于找工作和研究生复试阶段,这就导致指导教师很难及时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这就致使有些毕业论文是在答辩前的一段时间内临时拼凑出来,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这些都会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产生重要影响。

3、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检验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手段。目前,对于毕业答辩,很多学校成立了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评定毕业论文成绩。有些答辩委员对学生所作的毕业论文内容不是特别熟悉,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指导教师虽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及内容比较了解,但各指导教师有时会对自己指导的学生给印象分和人情分。这些都会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评定。

二、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建立

针对前文提出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工程力学毕业论文的质量内涵及质量保障进行了研究。首先,要优化选题设计。对选题进行优化应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紧密围绕专业培养方向。(2)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实际。(3)选题应该注重设计内容与专业知识构成的联系。(4)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5)题目要尽量体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6)鼓励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其次,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这大体上应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1)建立科研队伍,加强培养科研能力。(2)进一步加强实践性环节的锻炼。(3)注重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与人格修养。

再次,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建立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要制定毕业论文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登记表、标准格式、答辩细则、成绩评定标准,明确学生、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职责,理清各自关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2)建立充满活力的动态质量监督机制。依据毕业论文阶段性任务进行检查,实行动态质量控制。(3)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质量评定办法。

因此,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应有以下几方面组成。在质量方针上,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质量目标上,要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在质量要素上,建立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要考虑论文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论文撰写质量、论文答辩质量、论文评定质量和组织管理质量等要素构成。

三、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指标评估等级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为了使毕业论文质量评估工作便于操作,评估标准中只设计了A级和C级,介于A级与C级标准之间的定为B级,低于C级的标准定为D级。其毕业论文质量评估标准如表1所示。

表1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估标准

序号评估指标评估内容A级标准C级标准1234论文选题指导思想选题应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选择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选题应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题目难度选题难度要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培养要求,要做到每人一题,并有相应的阶段性成果。选题难度要基本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培养要求,每个题目不超过3个人,并有相应的阶段性成果。题目

工作量预计正常完成毕业论文题目所要求的内容,至少需要12周的时间。预计正常完成毕业论文题目所要求的内容,至少需要8周的时间。结合实际论文选题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研究成果能应用于工程实践。论文选题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研究成果对工程实践具有参考价值。5678910能力水平综合运用

知识能力能够很好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毕业论文中。能够一般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毕业论文中。应用文献

资料能力能够独立、准确地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文献资料,并恰当地应用于论文写作中。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文献资料,并恰当地应用于论文写作中。设计(试验)

能力能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设计工程的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试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基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参与设计工程的实施方案。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试验基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计算分

析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工程进行简化,建立计算模型,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工程进行简化,建立计算模型,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外文运

用能力能够独立应用一门外语,对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能够应用一门外语,对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计算机

用能力能够按照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利用专业应用计算软件或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所要求的计算分析内容。能够按照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利用专业应用计算软件或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所要求的计算分析内容。111213写作质量论文结构论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论文结构尚可,基本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论文文笔论文文笔流畅、内容翔实。论文文笔尚可,基本做到文笔流畅、内容翔实。论文

规范化毕业论文中各种资料的运用和文献的引用符合本专业的标准,论文格式符合毕业论文规范要求。毕业论文中各种资料的运用和文献的引用基本符合本专业的标准,论文格式基本符合毕业论文规范要求。四、结语

总之,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只要高校各级师生、领导重视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科学合理组织,以严格求实的态度对待,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一定下会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津.毕业论文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J].高职教育,2002(6).11-13.

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考核标准;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1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06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考核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一种新型高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建的地方高校和近年来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高校,都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也称毕业实践环节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三个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的最为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敬业精神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毕业环节考核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毕业环节考核是反馈、检查、评价、监督、激励和导向教育的一种手段。考核评定将引导学生明了毕业实践环节的重点,使学生掌握识别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提高判断能力和应急能力。全面、正确、客观、公正地评定成绩,可以调动学生在毕业实践环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毕业考核的过程及结果是学生获得学分、取得学士学位,准予本科毕业的重要依据;毕业考核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综合知识技能的测评,可以检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考核评定贯穿毕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步骤,也是对高校毕业实践环节质量全面控制的一个过程,可以提高毕业实践环节的质量。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考核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目的狭窄

由于对毕业环节及考核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重结果轻过程,毕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训价值不高,考核办法缺乏创新、可行性差,实践教学资源欠缺,过程指导和管理不到位,毕业实践环节安排时间不充分、与就业考研时间冲突等问题,毕业环节被简化、流于形式、弱化或处于无序状态,考核评定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考核仅仅作为评定学生的手段,作为学生获取学分、评优和毕业学位、文聘的手段;考核评定成绩随意、不真实、不公正;不仅达不到毕业环节考核应有的目的、走过场、弄虚作假,影响教师指导和学生毕业实践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自身的评估和判断能力,对学校及教师产生怀疑,滋长一些不良的风气。

(二)考核内容片面

从考核指标所体现的内容来看,考核内容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情感、价值观。毕业论文形式质量是对论文的语言文字、结构层次以及规范性、标准性、可读性方面的要求。毕业论文的内在质量“主要涉及选题和成果价值”。论文的成果价值“主要体现出作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论点的创新性等方面”。笔者通过收集的72所本科高校毕业论文考核标准的内容分析发现,考核主要反映的是毕业论文(设计)“形式质量、内在质量和成果价值”内容,涉及态度、情感、价值观内容极少。

(三)考核方法单一

从毕业实践环节考核的具体方法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没有一个规范的考核大纲和考核标准,教师评定学生成绩主观性强,考核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文稿”式的方法,教师只是根据学生最后递交的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手册和实习鉴定表等纸质资料评定学生的实习成。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法也只限于学生所递交的文献综述、任务书、开题报告及毕业论文(设计)。

以上不管是定量还是定性方法,都是对学生纸质“文稿”的鉴定和评价,“考核还是处于学生学习结束后的一种事后评价方式,考核结果仅对考核前的学习效果有评价功效,对后续的学习生活没有起到激励作用。”这种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主观性强,方法单一;忽视个性化评价、忽视评价的情景性;重结果轻过程;成绩不真实、不公正。这样会挫伤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重视实习,不重视毕业论文研究,应付差事,论文抄袭,造成极坏的影响。

(四)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全面,缺乏可操作性

1.考核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环节中学生所要达到的素质要求,考核指标缺乏系统性。指导教师一般根据学生递交的质性材料给学生打出毕业实习成绩,且递交的都是一些“文稿”式的实习材料,缺乏其他形式的材料;毕业实习考核缺乏量化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反应的主要是知识技能的内容,缺乏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考核指标内容;大部分高校设计了结果性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缺乏阶段性、过程性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未见企业、单位和学生作为考核主体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表现为不全面、不系统。

2.考核指标不明确、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各高校一般都设计了毕业论文(设计)量化考核标准,但考核标准缺乏具体、明确的指标,根据指标要求打出分数,既没有层次程度的要求也没有权重的区分,评定时不好把握分数或等级,不明确、不具体,难免打出的分数带有主观性;有些高校设计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级标准,每一个等级都罗列不同的5―7条考核指标,根据这些考核指标最后给学生打出分数定出等级,这些指标在程度上有些差别,虽然设计的指标具有程度的区分,但每条指标缺乏权重的划分,难免打出的分数或等级带有主观性。

3.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据了解,许多高校确定的考核指标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过程,大多是参考别的院校考核指标再根据本校情况进行修订,或者由教务主管部门和各院系负责人制定,既不讨论也不实验,考核标准一旦制定,就长期使用。考核指标缺乏科学严谨的制定过程。

(五)考核主体单向、单一

通过对72所大学毕业环节考核文件的研究,只有2所大学有学生对指导论文质量反馈的评价量表,一所大学有学生自评量表。评价主体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评价,表现为教务主管部门(考核)各院系(考核)教师(考核) 学生这样单向的模式,学生没有参与评价。主要是学校内部教师、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参与的考核,未见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评价。

考核主体的单向度、单一化,忽视自我评价,不能有效发挥考核的反馈、激励、导向、预测、诊断等功能,不能充分调动考核主客体的积极性,由于行业、企业缺乏联系、缺乏参与考核,造成毕业环节选题不切实际、理论和实际脱节,设计成果无实用价值等。

(六)考核过程――重结果轻过程

经调查,一般毕业环节考核的过程是,由学校或教务主管部门、学院先制定毕业环节实施方案,各院系依据实施方案实施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于指导教师少,实习学生人数多,加上实习地点分散等问题,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很少对每一阶段和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核。毕业论文(设计)虽然安排了具体的指导教师,由于缺乏阶段性考核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等,仍然缺少对过程和阶段的考核监督。直到毕业环节完成后,才最后依据考核指标为学生打出成绩,评定等级或做出鉴定。指导教师不了解学生平时的表现,只能依据最后上交的资料或主观印象为学生评定成绩。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考核,带来了诸多问题: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和横向比较,忽略个体的进步情况;成绩和鉴定不真实、不公正,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重视毕业环节,不认真实习,应付差事。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环节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考核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为了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元化原则

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

(三)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原则

没有有效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毕业实践就会失控,考核监督应贯穿于毕业实践的全过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通过过程促结果,结果促过程。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方法适合于过程性的、个性化的评价,能反映评价对象的质的特点。定量方法适合于阶段性、终结性的评价,其优点是客观准确,避免主观性。二者各有优势利弊,两者结合有利于优势互补,全面客观准确的进行评价。

(五)公平、公正性原则

学生所做的水平与最后评定的成绩水平基本一致, 每个学生的成绩评定不含有任何歧视性成分,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恰当、真实的评价。

(六)科学性原则

制定的毕业环节考核标准、考核流程和操作方法、考核指标等都有科学依据,经得住推敲和论证。

(七)可操作性原则

制定的毕业环节考核标准具有实用性,确实考核具有指导作用。考核流程和操作方法可以在当前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真正得以实施。考核指标针对性强,考核方法实用,便于操作。

(八)规范性原则

考核减少主观性,考核过程严格规范,有标准、有指标,有章可循,有依据,有计划、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