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营养安全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6-29 04:12:28

营养安全论文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1

1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内涵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涵盖和涉及的分支学科多。该专业主要研究食品卫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等,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加以监管,保障食品的卫生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体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促进人体的健康。涉及的产业多、领域广,要求相关人才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疾病的营养防治,掌握饮食辅助疗法,能够对食物中的基本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同时掌握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胜任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具有正确三观、良好道德品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1]。

2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要性

2.1保障食品卫生,营造健康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食品卫生也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苏丹红鸭蛋,染色馒头,水饺中的“霉青菜”,增加动物瘦肉量、降低成本的瘦肉精,回炉面包,毒生姜,豆腐中的吊白块,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以及近来的塑化剂事件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给人们造成了恐惧心理,给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影响,从侧面反映了当今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水土污染、农药和花费的滥用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性问题。强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一系列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造成的恐慌,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健康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2]。

2.2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设了医学专业类的食品营养专业。目前我国培养的相关人才大多在医院的营养保健科工作,而面向普通大众的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稀少,这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相悖。近年来,我国政府将改善民众营养健康水平指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而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止要求卫生安全,更要求其具有营养价值。以此,应从分子水平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完善现代食品营养理论,阐述食品对人体病理状态的治疗功效和影响,研发新型营养补充剂和健康食品等[3]。

2.3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相连甚密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卫生饮食的重要性。人类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食物中的毒有害物质极易因富集作用而大量富集于人体。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卫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重食品的卫生安全而忽视食品的营养品质是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中存在的一大误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污染,同时也涉及食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的问题。食品必须含有基本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食品的营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缺失,会导致人体疾病。只有对营养和卫生同时加以管制,才能全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发展有效措施

3.1提高对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视程度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涵盖和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餐饮、烹饪与营养科学、医学营养以及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因此,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高等院校、相关企业乃至全社会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对于社会层面而言,要时刻保持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历程的宣传和报道,保证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为民众了解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提供便捷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对于高等院校和学科相关部门企业,应着重于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的充足、技术的先进和硬件设施的完备等,以此来全方面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条件,最大程度上优化学科建设环境。

3.2提高学科人才队伍的专业性,提高学科整体发展水平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不够重视,专业人才缺失,工作效率低,导致我国食品卫生问题频发。因此,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及时补充和储备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帮助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形成完善的体系化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模式,体现出发展与建设该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降低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使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另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严格把控,选拔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科的创新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科的创新发展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内部及有关学科发展单位对食品安全教育、食品营养和食品监管制度等分支学科的人才教育工作。对于高等院校,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能够有效为学科建设提供动力。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以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学习,完善知识体系,使现有教师都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标准,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提高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的占比,适当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能力,建设专业的教学人才团队。

3.3开展社会性普及教育,提高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目前我国社会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现状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低,这极不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全方位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积极在普通群众中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和知识的普及,加大力度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社会各领域对学科的接受度。这一措施有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相关认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减低社会因素的阻力。此外,加大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力度,促使国内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和理论性指导,进而在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工作和相关企业间形成稳定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和流通[4]。

3.4调整、优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设计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因此,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现有的学科基础,调整和优化发展方向,逐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使高校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教学质量,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搭配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保留相应的自学空间,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难点问题上,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复合型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营养与食品安全是目前影响国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针对目前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积极探索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新型发展道路,为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晶.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的发展及其必要性[J].食品界,2017(6):36.

[2]李海萍.探究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3):196.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2

自“有机农业”出现以来,其产品是否“更营养”的问题就一直争论激烈。许多关于有机农业的研究也致力于比较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的差异,不过一直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美国农业部一直公开申明,不对有机产品是否更有营养和更安全发表评论,也不允许宣传有机产品相对于常规产品的优势。他们的逻辑是:没有靠谱的证据,不允许想当然地乱说;如果消费者“相信”它更好,那是他们的自由。

尽管如此,广大消费者还是希望有一个“是”或者“不是”的结论。前段时间,英国食品标准局委托伦敦卫生与热带医药学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该机构的几位研究者广泛地搜索了国际学术界最常用的学术文献数据库,并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人员联系,请他们提供补充的研究论文,最后获得了过去50年间发表的162篇比较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营养成分差异的论文。然而,这些论文中有许多存在着研究缺陷,研究者认为这样有缺陷的研究不能说明问题,就把它们剔除了。最后,剩下了55项高质量的研究。“高质量”意味着满足这些条件:清楚地说明了所采用的“有机”生产方式;提供了确定的物种名称;清楚地说明了对什么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描述了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说明了所采用的数据统计方法。

他们把这些研究中检测过的几百种营养成分分为11类,对所有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8类营养成分的含量在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中没有差异,而其他的三类营养成分中,常规产品的氮元素含量高一些,而磷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低一些。三种成分的差异都在百分之几的范围内。但是,这三种成分上的差异并不带来营养意义上的差异――比如说,我们并不能说含氮量高或者含磷量低表示营养好还是不好。所以,他们的结论是“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在营养方面没有差异”。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3

一、调查过程

为了进一步修改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河套学院食品教研室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2012年对2010届、2011届和2012届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138名毕业生进行了职业岗位调查,涵盖区内外66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对学生从事岗位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完善2013届和2014届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2010届、2011届和2012届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岗位调查。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对138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发放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调查表138分。由于是应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可保证所有问卷全部收回。

二、结果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实习岗位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从调查结果(表1、表2)可以看出有47.3%的毕业生在本专业岗位上工作或实习,52.7%学生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还不到一半。毕业生的实习岗位主要集中在食品检测和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这两个岗位上,各占43.07%和24.62%;从事食品营养、食品研发与加工、食品销售岗位的人数较少,分别占10.77%、7.69%和9.23%。有三名毕业生在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仅占4.62%。毕业生从事岗位分布如图1更为直观。

根据毕业生反馈工作或实习企业人才需求结果(表3、图2)表明目前食品企业对食品检测和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人才需求量很大,有80%的食品企业需要食品检测人才,需求人数占需求总人数的40.1%;对食品企业管理、食品加工、食品营销等人才的需求量也有一定增加;特别是食品营养岗位需求较为明显。分析职业岗位分布和人才需求的主要原因和社会需求有关,食品质量问题迫在眉睫,因此食品检测和质量控制人才需求量很大,现在食品企业数目很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比例较大,食品加工和销售也需要较多的人才,至于营养方面,由于人们认识不足和社会服务较少,所以目前需求相对较少。

图2 近几年食品企业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比例

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未来人才需求预测

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调研发现,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变化,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和营销等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一)食品营养方向人才需求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指出: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与膳食营养密切相关的疾病日益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结合我国食物资源的具体情况,大力开展营养工作,引导我国居民参与及改善营养膳食搭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因此,需要大量的食品营养人才如公共营养师、营养配菜师等满足社会需求。

(二)食品检测方向人才需求

2005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食品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必须取得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资质,食品检验人员实行职(执)业资格管理制度。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对食品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人才缺口达80万。培养优秀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的人才势在必行,功在千秋。

(三)食品相关方面人才需求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将是有机化、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振奋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与食品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配方的研究与生产人员也是市场和社会需要的。

四、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分析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际有机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全面分析社会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通过岗位群进一步确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一)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分析

通过表4、表5可以看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对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目前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明确也比较完善,根据以上对社会需求及毕业生两个方面的分析,为以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较为全面的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第五届食品安全论坛.技术创新与食品安全分论坛.中国包装工业,2013(13)

[2]顾仁勇,颜文斌.中小型食品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2(11),251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军营;安全文化;战斗力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19-02

军营安全文化是军营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军营安全文化建设,有益于增强官兵的安全意识,筑牢安全发展理念,培育官兵的安全素质,浓厚部队的安全氛围,确保部队安全发展。新形势下,如何紧紧围绕强军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军营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是摆在各级面前,必须加强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军营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军营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在军营这个特殊领域的延伸,其既有地方安全文化的有益营养,又有我军独特军营文化的深厚背景。相应的,军营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军营安全文化是指有利于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有利于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部队的安全发展,而且富有军营特色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制度财富的总和。可以说,军营安全文化既是一种思维理念,也是一种价值体系,还是一种行为准则。

军营安全文化具有四个鲜明特征:第一,军营安全文化是战斗的文化。战斗力建设始终是军队所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战斗性是军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显著标志,军营安全文化也不例外。因此,建设军营安全文化,必须用战斗力标准统一建设思想、衡量建设措施、检验建设成效,必须始终坚持安全标准服从战斗力标准,决不能离开战斗力讲安全,决不能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第二,军营安全文化是和谐的文化。和谐是安全发展的基础。一个单位和谐,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官兵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才能多出成绩少出问题。相反,如果一个单位不和谐,官兵心情压抑、关系紧张,就可能在工作中出现空挡和漏洞,就必然会引发一些安全问题。所以,军营安全文化就是要通过文化与安全的融合,从改变人的人格、道德、伦理等人文因素入手,以人的心灵和谐来最终实现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理念、所追求的和谐状态。毫无疑问,和谐是军营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军营安全文化是创新的文化。目前,我军正在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诱发部队各类矛盾、事故的因素明显增多。比如,部队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武器装备系统越来越复杂,伴随着军事效益的不断提升,军事活动的风险性明显增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事故的强度、烈度大幅增高。形势任务当前,要求在构建军营安全文化时必须与时俱进,在观念、体制、内容和形式上都要积极创新。第四,军营安全文化是群众的文化。安全工作涉及全体官兵的根本利益,不是哪一级、哪一个人的需求,事关每一名官兵的生命安危;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靠少数人做是断然不行的,必须靠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只有来源于广大官兵,才能被广大官兵最广泛地接受。因此,军营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始终扎根于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坚持从官兵中来,到官兵中去,依靠广大官兵,服务广大官兵,始终体现很强的群众性。

二、军营安全文化在促进军队安全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一)思想导向作用

官兵的一切行为都受思想理念支配。理念的生成及正确与否,与官兵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军营安全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官兵树立“用发展来牵引安全,用发展来提升安全,用发展来确保安全,在发展中实现安全”的理念,培养官兵的安全责任感,使官兵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等趋向一致,进而增强官兵身体力行促进部队安全发展的自觉性。

(二)精神激励作用

军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其间充满了困难和挑战,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激励和支撑。军营安全文化恰恰具有激发军人思想、情感、意志、斗志、决心、信心等精神因素的效能,可激励官兵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创新手段。军营安全文化所蕴含的军魂意识、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及牺牲奉献精神,能有效改变官兵的不良习惯,提高官兵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的内在动力,为官兵克服重重困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三)军心凝聚作用

军营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保护官兵和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军营安全文化通过倡导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不断增强军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军队建设过程中发挥统一思想、规范行动、凝聚军心的功能。通过点滴小事的积累和安全文化的渗透,使官兵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同军队的安全目标一致起来,形成共同的安全需求,这些共同的安全需求将个人与军队集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官兵的思想达到高度一致,全体官兵聚沙成塔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履职尽责促进安全发展。

(四)行为约束作用

军营安全文化对官兵行为的约束作用,与传统的管理理论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有本质的不同,文化约束更体现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中,是一种软约束。试想,无论你是否从事专门的安全工作,当你身处一个安全已成为全体官兵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时,你的所作所为、所想所言如果不利于部队安全发展,你自然就会有所收敛,倘若你表现出来,不管你是官是兵,职位高低,都可能会被人视为不道德、没文化、欠修养的人,都会让你无地自容,自惭形秽,不得不自我反省、修正。如果说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强制的、立竿见影的、被动意义上的,那么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具有其他约束所无法替代的效果。

(五)文化传承作用

方法或经验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但文化一旦形成,便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地固定。这种固定,就是文化的一种传承功能。军营安全文化蕴于军队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军事训练的一招一式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之中、在严格系统的管理之中不断得到传承,这种传承的过程就是一代代官兵安全文化品格塑造的过程。可以说,从传承的角度讲,构建军营安全文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军营安全文化必将辐射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升部队建设水平。

三、构建军营安全文化的主要途径

(一)坚持教育为先,加强军营安全文化宣传

我军在几十年来的安全建设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安全法规制度、安全行为规范、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奋斗目标等各种安全文化,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教育和宣传才能深入人心。因此,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一切宣传教育形式来传播军营安全文化,对于加强军营安全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加强安全思想的宣传教育。采取安全口号宣传、安全警句征集、安全漫画展评、安全文艺演出等直观式、表演式、感悟式的宣传教育形式,明事于理,寓教于乐,强化官兵的安全意识,树牢官兵的安全观念。二要加强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专题教育和“法规在手中,安全在心中”读书演讲活动,强化官兵的遵章守纪意识,培养官兵的安全行为习惯。三要加强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编印下发《安全知识手册》、《安全防护常识汇编》等学习资料,定期开展安全专题研讨、讲座和交流等活动,教会官兵应知应会的安全常识,提高官兵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军营安全文化培训

官兵素质是实现军营安全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官兵安全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要突出培训的全面性。在培训内容上要全面广泛,包括安全法规、制度、常识和技能等方面,做到不留“空项”;在培训对象上要全员参与,不分岗位、专业和部职别,全体官兵人人都要参与,做到不留“空位”;在培训环节上要全程落实,无论时间再紧、工作再忙、任务再重,都要抓一个完整的“封闭圈”,做到不留“空隙”。二要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创新安全培训模式,注重把安全培训从传统的“我说你听”向互动参与、相互讨论转变,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种教学模式转变,从课堂向现场转变,从理论向实践转变,不断提高军营安全文化培训质量和官兵的安全文化素质。三要注重培训的实效性。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领导帮带、结对互助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抓好学习培训,广泛开展集中研讨、经验交流、难题会诊、知识竞赛等安全文化培训活动,使广大官兵实现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思想跨越。

(三)坚持活动牵引,营造军营安全文化氛围

军营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方法和载体,通过官兵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把军营安全文化融入日常管理和行为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要广泛开展安全竞赛活动。以“百日安全无事故”、“优秀安全员评比”等竞赛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安全业务比武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安全特色活动,把官兵吸引到安全活动中来,营造军营安全文化的氛围。二要广泛开展安全实践活动。应不断拓宽安全教育渠道,及时与驻地先进安全工作企事业单位联合开辟“安全教育实践基地”,适时组织官兵与企事业单位开展现场观摩、参观见学、军民共创安全等实践性教育活动,让官兵在安全实践中提高安全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安全养成。三要广泛开展安全联防活动。在纵向上健全党委统揽、分管专司、机关合力、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在横向上发挥党团组织、军人委员会、“三互”小组的协同作用;同时要借助社会、家庭的力量抓好联防联控,努力构建全员发动、上下互动、军地联动等群管群防的安全网络。

(四)坚持科学管理,健全军营安全文化机制

军营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保证军营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强力推动和组织发动,必须以制度来保障,以机制来规范。一要完善组织领导机制。要把军营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党委议事日程,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并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团以上单位应设立安全文化领导小组,各基层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完善组织领导机制,确保军营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运行。二要完善检查考评机制。要定期自上而下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安全法规学习宣传、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安全竞赛活动开展等军营安全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和评估,并定期组织通报讲评,保证军营安全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三要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各级应把军营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双争”范畴,与单位评先评优和个人成长进步挂钩,并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对军营安全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军营安全文化建设不力的,要严格责任追究,以此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激发各级抓好军营安全文化建设的热情。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5

关键词:学前营养学 课堂 注意力

学前营养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解六大营养素、食物的营养成分、如何简单地搭配幼儿饮食以及幼儿食品安全等问题。课程中涉及的营养素知识较为专业和枯燥,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问题,往往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持续不长。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学前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一、扎实备课,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食品营养渐渐为人熟知,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食品营养的科学研究中,因此食品营养的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新老交替中。这就要求教师的每一次备课都应查阅最新的文献,对旧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更新,并将新的科研知识带入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以保证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较高,就是因为在校有实际的操练,而不是死读书。因此任课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幼儿园中仔细观察配餐员、营养师及保育员在学前营养上的操作,将观察到的知识总结归纳,既可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又穿插到模拟演练里。

二、让课堂内容贴近生活,以实例为主

如果单独讲解学前营养课程的基础内容往往会很枯燥、乏味,学生也很容易走神,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教师利用实例引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讲营养缺乏症时,教师可以将学龄前儿童缺乏症的照片、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记忆。在进行营养配餐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将相应的食物带到教室,让学生直接用实际食物进行搭配。

三、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是新时代教师上课必备的教具。PPT是比较简单的教学软件,上课期间利用多媒体播放PPT可以使知识点更加清晰,学生可以明确地将重点内容在笔记上标注出来。这样省去了教师书写黑板的时间。省略的时间可以安排更多的教学内容,以丰富课堂的知识点教学。

除了课件,在课堂上也可以放映一些短片,比如,根据营养素缺乏时出现的身体状况,帮助学生更确切地了解学前营养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搜集幼儿食品安全的新闻短片,让学生了解到,在实际生活里,若幼儿园学前儿童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会引起怎样的危害。

四、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一般的课堂时间为4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全都集中于听课上,尤其是时间越往后,学生越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刚开始上课的30分钟就成为讲课的关键时间。首先,利用5分钟将上节课讲的重点知识复习一下,帮助学生重复记忆;接下来,可以用25分钟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接受新课能力较强,记忆新课内容速度较快。这样充分利用好课堂的黄金时间能做到事半功倍,学生在课上掌握知识点,课下就不用吃力地复习、记忆了。

除了每一节课的时间安排要合理之外,一个学期的课程在计划安排时也要科学。学期初,一般是学生认真听讲的时候,这段时间适合安排理论课时。学期后半部分,可以安排一些模拟演练和参观学习。这是学生较为松散的时间段,并且开始厌烦规矩的上课要求。这样通过演练和参观的安排,可让学生产生新的好奇心,继续带着兴趣学习知识。

五、模拟演练,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整个课程安排中,一定要有模拟演练。而模拟演练对于坐不住的学生来说,反而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喜欢动手操作的能力。课程中可以模拟在幼儿园中,为不同状况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配餐;在幼儿食品采购、保存、烹调方面该如何选择。在演练中还可以出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这样可以考验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模拟演练要求学生扮演幼儿,扮演的幼儿先提出营养方面的问题,再由其他学生解决问题,这不仅锻炼了模拟营养配餐的学生,还考验了扮演幼儿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

六、参观幼儿园工作环境,以实际情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在参观幼儿园时着重看一下营养师及配餐员的工作。当学生看到营养师能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儿童身体的需要,合理搭配出营养餐时,会产生一种崇拜心理,他们会希望自己也能如此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教师就可以利用此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本课内容。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6

三个工作主题:世博、稳定、改革

二项重要工作:企业文化提炼——统一思想

发展战略调整——明确方向

五个完善:针对桥隧路桥设施管养

六个突破:针对企业经营管理

一个目标及三个主题:

稳定改革世博年:稳定为中心,夯实公司管理基础,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一切工作在确保二个稳定(员工队伍稳定、桥隧路桥设施管养的稳定)的前提下展开;

指令性改革过程中力求上述二个稳定:

迎世博、保世博工作稳定有序推进。

以传承为基础,以改进为手段。

二项重点工作:

一、 企业文化的提炼和提升——原属优势内容进一步升华,以便更好地统一大家的思想和对工作的认识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有企业文化在其内涵和外延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四越”精神必须发扬,但要脚踏实地,不搞空中楼阁。提炼出内部员工、外部社会和顾客对公司切身感受的企业文化,广大员工共识并付诸于行动的企业文化,这样上下才能步调一致,共克时限。

培植企业文化:六道法:知道、明道、悟道、行道、修道、传道,不断培育、完善、提升、实践,大家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大家的企业文化。大家应成为企业文化的悟道、行道、修道和企业文化的修道士。

1、 通过企业文化大讨论,以达到统一的思想、教育员工、净化环境、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激励辐射之目的。

2、 梳理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定位、企业品牌、完善并明确相关能使广大员工予以接受的具体内容。

3、 细化并赋予桥隧公司文化新内容,营造民主、信赖、富有人本精神的企业文化。坚持三益并重(员工利益、企业社会效益和企业经营效益),倡导管理上以人(公司员工和社会相关顾客)为本(尊重人、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提高人,人性化管理,满足人的合理要求)、工作上以质(设施管养质量和员工工作质量)为本、经营上以信(人品、产品值得信赖)为本、绩效上以赢(多方共赢)为本的工作氛围。同时,明确以下相应文化内容并予以宣传并影响广大员工;

1)、学习文化:以提高人的学习实践能力为核心,创建学习型企业,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注重企业学习氛围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营建,将学习个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找出企业关键的知识资产,将其组合加以管理,建立鼓励学习和知识交流的环境。同时,加强员工各类分层综合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不持续学习(文化知识、科学理论、处事技能)、终生学习(退休后上老年大学)、相互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他人之长。)、多种类型学习(理论、文化、技能、观察思考、讨论思考、讨论研究、方法改进过程中)。

2)、质量文化: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以质为本”,从广义范围出发,注重工作质量的保证,做任何事追求完美、卓越。质量文化影响的对象是“二品”——人品和产品。质量文化的作用在于对影响产品质量和事施加影响,通过提升人的品质来提高产品质量。a)将质量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全体人员的行为准则中;b)培育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分散作业尤其重要);c)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

3)、安全文化:树立大安全观,除人身安全、生产安全、养护施工作业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外,还有桥隧路设施结构安全、防恐安保、综合治理工作。我们的安全工作不仅在员工八小时上班时间内予以落实,而且还要延伸到八小时外对员工社会角色的关注,关注员工的生存、生活安全。

4)、创新文化: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强化激励力度,挖掘全体员工创造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和全面质量管理及qc小组活动。不断增强问题意识、改进意识,不断开展“改进型”活动,采取技术措施,推进机械化养护作业,使公司形成用创新的方法达到有挑战目标的管理氛围,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工作方法追求卓越。创新无处不在,办要有创新之心,必有创新之举。

5)沟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管理层和被管理的沟通,培养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制度形式明确沟通渠道(合理化建议、恳谈会、揭短会,拜好会、意见箱,员工接待日等),形成“精诚合作,上下共识,积极沟通,相互谦让”的良好氛围。另外,相关方的沟通交流机制正常运行。

6)合作(协作)文化:抱成团才能的战斗力。共事是一种缘份。相互补台、相互帮助是工作之需,也是做人之需(行善积德)。与人方便与人方便。“以信为本”,诚信待人,心胸坦荡。(企业是一个家庭,和睦相处,形成合力,方能百战不殆。)

7)服务文化:以顾客为焦点,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从追求服务满意向创造满意顾客的“以信为本”的经营观转变,主动为客户排忧解难,“借路施工”,文明养护,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通行顾客,追求“养护零缺陷,服务零距离”的工作境界。内部服务重点提倡,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相互服务,创造满意员工。 [1]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8)共赢文化:和谐共赢,科学发展。全体员工(不管层级)、相关方、政府、社会、代业主共赢,共建共享。

9)执行文化:把担任的岗位工作、工作任务的接受视作承诺,在履行职责、兑现自己承诺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决不找任何借口;要讲到做到,决不言行不一。

10)危机文化:一帆风顺时要有危机感,危机来临前要有予见并且要有应对策略,危机到来时要有效面对。日常要有危机感及竞争意识、pk意识。

4.强化企业形象管理,完善企业形象设计系统(cis)(包括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和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等)。

将企业的理念与特征以视觉化、规格化及系统化,以塑造具体企业形象,将企业经营活动、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媒体传达给社会公众。通过理念识别(明确企业使命、目标、精神、价值观)、活动识别(动态的企业形象管理,规划企业内部的组织教育、人员行为管理和外部社会活动等)、视觉识别(静态的识别符号:司标、标准字、标准色、宣传口号、象征图案统一。并应用于信封、报告纸、办公环境布置、对外宣传等)等三方面的工作实现企业形象设计系统(cis)的运作。

可先易后难,从视觉识别开始,明确相应静态识别符号等内容,并从办公环境布置起步,然后理念、活动识别系统同步跟上,与大讨论、企业价值观梳理、文化细节三阶段相对应。

二、 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以便大家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

待公司隶属关系变更改革方案确定并实施后,总体明确公司发展的规模度(管养设施量、经营收入、人才要求、经营业务范围等)。最适合的是最好的,避免企业“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明确完善调整后的公司愿景目标、组织架构、有效的策略和高效的管理流程。练好内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软(管理)、硬(技术)实力,可能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方向。

做到企业科学发展,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品牌打造和市场份额,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品牌打造、市场份额相统一。

五个完善:

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思想(11项核心价值观:前瞻性领导、顾客驱动的卓越

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伙伴、敏捷性具、注重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注重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视野),完善五大管理体系以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为方向,特别在迎世博、保世博过程中,要确保大桥、隧道、高速公路设施完好、安全畅通。

1. 运营管理体系:

服务形象、服务措施落实的保证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专业公司为主,强化现场作业规范管理,人、责、事进一步细化明确,日常养护及时、快速、保质,全面实践公司“一畅、二优、三快”的服务承诺。

2. 专项工程管理体系:

公司与专业公司上下二级职责、流程及标准梳理完善。

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作业水平提升。

同时树立“借道施工”理念,注重文明施工。

3. 安全管理体系:

树立全面综合安全管理的“大安全”工作理念,强化“大安全”工作机制的构建。除人身安全、生产安全、养护施工作业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 ,还有二大项安全工作必须要抓好:一项是我们这个行业立身之本的桥隧路设施结构安全;另外一项是世博年各级领导必须作为重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的防恐安保、综合治理工作。我们的安全工作不仅在员工作八小时上班时间内予以落实,而且还要延伸到八小时外对员工社会角色的关注。公司各级管理层在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责任、制度、措施、经费、督查、违规处理六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4. 信息管理体系:

必须从软、硬件二个方面加以进一步完善。硬件上:整合改造桥隧公司局域网oa平台,做到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工作状态从平台查看,形成相互自然监督局面,注册公司ip地址,更新公司网页,改变公司信息平台传输方式,变微波传输为通过internet光纤线路传输。软件上:梳理完善公司信息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信息日常管理,公司信息中心从目前仅传递信息工作外,还要逐步做到履行监视、督查、控制、指挥职能。同时,通过公司信息平台有效收集基层员工真实心声及相关信息。

5.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体系:

恶劣气候及防恐安保突发事件必须做到快速、有效、安全处置。首先,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梳理完善,确保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其次,做好“事前”人防、物防、技防工作;第三,“事中”及时、安全、有效处置;第四,“事后”有效评审;第五,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和演练。

总之,要做到运营管理全天候、有特色,养护维修全方位、出精品,安全管理全覆盖、无有责事故,信息管理全过程、“耳聪目明”。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7

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展开进一步全面、深入的调查。

到底是几个试验?

8月1日,美国塔夫茨大学科研机构发表《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的论文。

论文中称,为了比较儿童摄入“黄金大米”、菠菜和β—胡萝卜素油胶囊对补充维生素A有何不同,美国塔夫茨大学、湖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浙江医学科学院等工作机构的研究人员于2008年共同在湖南省的一所小学进行试验,针对的是6~8岁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据报道,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表示,他本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课题负责人。该课题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获知我国儿童膳食中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最终获得的结果将作为评估我国儿童维生素A需要量、制定膳食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的重要基础数据。

疾控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荫士安研究员,考虑到其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与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负责的美国NIH项目均有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内容,故将两个项目的现场工作合并在一起进行。

疑问:既然是两个项目合并了,为什么只说了他本人主要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

项目资金支持来自何方?

湖南省衡阳市政府表示,该课题全程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专家进行指导,课题实施方案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湖南省疾控中心与衡南县疾控中心负责课题的实施。

在湖南省疾控中心出具的该项课题协议书上,协议书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分别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课题所需经费均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拨付,并非来自国外的科研机构。衡南县疾控中心出具的一份银行转账单也显示,付款人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荫士安在声明中也言之凿凿地说,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课题承担单位,项目实施是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进行,在实验室分析技术上得到了美国塔夫茨大学的支持。

疑问:既然是项目合并,为何不公开?是否存在隐瞒?将两个项目合并,为什么经费却全部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拨付?

是否涉及“黄金大米”?

据报道,涉及此事的三名中方研究员:湖南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胡余明、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和浙江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王茵均表示对黄金大米数据不知情。

疾控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在文章发表前就收到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通知,文章是经他签字同意后发表的。

疑问:既然看过了论文全文且签了字,为何荫士安此前表示自己对“黄金大米”数据不知情?

试验食材究竟谁提供?

此次事件争议的焦点就是在此次试验中,是否出现了关键性的食材“黄金大米”。

此前湖南省衡阳市政府发表声明称,通过调查,在衡南县江口中心小学进行的试验不是转基因试验,而是“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

湖南衡阳市政府表示,课题组所用的米、油、调味品均由衡南县疾控中心在衡阳市步步高超市采购;肉、禽蛋等生鲜食品由学校在江口镇采购;给学生吃的大米则是湖南省金健米业的“桃花香米”,不是“黄金大米”。

美国塔夫茨大学科研机构称,研究所用材料——“黄金大米”和菠菜都是在美国生产、处理和蒸煮,然后冷藏运至中国试验所在地加热后供小学生食用的。

疾控中心调查后称,研究中所用的有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菠菜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提供,并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于2008年5月从美国携带到湖南。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8

Abstract: Nutrition is the basis of health and is a major event about people''s livelihood. Food Nutrition is a branch subject of nutrition with strong utility and its experiment (practice) teach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nutrition-related professional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This article outlines its practical teaching ideas and content in our school, and points out the skills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further extension, with a view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utrition-related professionals'' training to better meet the social needs for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营养;实践教学;实验

Key words: nutrition;practice teaching;experiment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43-01

0 引言

营养是健康的保障,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1]。营养学包括人类营养学、公共营养学、临床营养学、妇幼营养学、食品营养学等多个分支。由于营养来自于食品,所以,也可以说食品营养学是其他营养学分支的基础部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虽然营养缺乏病有所改善,但钙缺乏和维生素A缺乏等依然普遍存在,而且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还呈上升趋势[2]。目前排名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以及消化道疾病都或多或少与营养因素相关。因此,要预防慢性病,保护人群健康,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营养意识、科学地引导居民采取合理的饮食行为。但目前我国居民营养知识还十分欠缺,急需更多有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去为社会大众服务。在本科营养人才培养中,《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就直接关系到这类人才的素质教育。

食品营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设计上一方面考虑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即理论对实验(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突出实验(践)对理论的强化和延伸,通过实验(践)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此,食品营养学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包含一般性的实验项目,并尽可能地开设一些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我校食品营养学实践教学活动逐步从室内发展到室外、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内容覆盖了从实验室分析、食谱设计,到社会营养调查、营养宣教和咨询等不同类型的系列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实验室分析

《食品营养学》实践教学中,营养素分析是最基本的实验。为了让学生了解营养评估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在前期营养素分析实验中首先安排了“食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以及“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两个实验。但营养学学习不仅要了解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还需要了解人群营养状况,因此,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又增加“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综合性实验,主要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围、不同部位皮褶厚度测量、以及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通过以上实验室分析和人体测量帮助学生掌握食物营养评价和人群营养评估的方法。

2 食谱设计

营养专业的学生以后面临的社会工作之一可能是指导人群如何合理地安排日常膳食,这就涉及到食谱编制。因此,学生在学完理论课之后,为了让其进一步应用营养学理论知识,实践教学计划中专门安排学生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开展食谱设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或身边的某年龄段人群编制食谱、并对所编制的食谱进行评价,该实践环节需要学生综合利用课堂讲授过的人群营养特点、营养素推荐供给量、营养素来源、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营养素热量计算等多个章节的基本理论。通过这一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并灵活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 社会营养调查

营养调查是营养评价的基本工作。在掌握了基本理论和食谱设计的技能之后,实践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社区、街道等场所开展为期两个星期的社会营养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实施现场调查,完成从最初的问卷设计、调查抽样、调查组织、到资料收集、问卷输机、统计分析以及调查报告撰写等整个过程,不仅全面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开展社会性工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4 营养宣教与咨询

在食品学院每年举办的“美食文化节”以及各种志愿者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营养知识宣传与营养咨询工作。这种类似于公共营养师职业的角色扮演,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书本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和实践,我们学校的《食品营养学》课程形成了从实验室检测现场调查、简单分析综合评价的双线梯度实践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实现本课程应知应会应用的技能培养目标。

当然,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营养专业人才,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实践教学中应用技能方向的培养,如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区教学点,课外开设开放性实验,走出实验室到社区,尝试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3];开展全校性营养学知识竞赛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组织和参与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社会上的营养相关事件,展开营养热点问题探讨,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总之,实践教学的机会越多、内容越丰富,学生学到的技能也就越扎实,越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柳春红,孙远明,王弘.关于创办公共营养本科专业的思考.中国科教创导刊,2010,8:5,7.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9

开幕式过后,大会组织的各个分论坛陆续展开。论坛的演讲嘉宾均是国内外知名的婴幼儿营养和食品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当中既有来自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中国机构的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等官方机构的代表,也有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者,同时还有来自新西兰、美国等地的国外专家。他们演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全球及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婴幼儿营养、食品安全及辅食添加等热点话题。各位发言专家学者就各自的专业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徐及先生论述了如何从强化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方面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食品部门面对的挑战;食品控制、可能造成食品的危害因素、消费者的特别关注点、常见的预防性措施等问题;还从国际贸易、食品法典、动植物检疫、技术贸易壁垒等方面分析了食品的重要问题。从以上分析可反映出建立并强化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如何强化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时又应该掌握原则和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且有着特殊性,必要时可以更多地寻求国际技术援助以更好地完善国家食品控制体系。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张志强处长在其发言中提到,食品卫生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重要技术手段,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标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民的健康保护。到目前为止,卫生部已制定了各类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四百多项,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其重视的程度。此外,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荫士安教授也对中国婴幼儿喂养与健康状况做了精辟的介绍。荫教授在总结时表示,随着爱婴医院的创建与完善,我国母乳喂养率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现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婴幼儿的哺养方式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例如婴幼儿贫血问题仍十分突出,这些都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会议期间,本刊记者与北京青年报记者、中国食品质量报记者等联合对享氏国际集团的高层进行了专访。

亨氏公司首席质量官Debbie Crosby女士阐释了亨氏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传统。她指出:

自公司成立135年以来,亨氏始终把质量和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公司创始人H.J.Heinz将最早生产的产品芥末就盛放在清澈透明的玻璃瓶里,让顾客能清清楚楚地看见里面只有纯芥末,没有掺假的木质纤维、萝卜和叶子。他还敦促美国政府为食品安全立法,从而促成了纯粹食物与药品法,而当时其他食品厂商都纷纷反对。我们的创始人遗留下来的传统直至今天还发扬光大。质量和食品安全仍是亨氏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产品的生命线。

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和流程需要在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过程控制和确认。亨氏将全球所有子公司的最佳做法都吸纳进来,与其全球所有的技术团队共享。如果在某地开发了更严格的法规程序,亨氏就会设法让其全球的生产都符合这些标准和程序。例如,在美国有“罐头食品低酸法规”,公司就设法在“全球灭菌操作手册”中使其成为标准规程。亨氏还在其全球所有生产厂家启动了过敏源控制行动。

作为今天亨氏的员工,我们有责任将保障食品安全的传统继承发扬,正如许多年前,Henry John Heinz所说:“将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亨氏营养研究所主席David.Yeung博士强调了食品安全在婴幼儿营养中的重要性。他谈到,婴幼儿是最敏感的消费者,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依赖于我们提供给他们营养的食物。同样重要的是以安全的方式把食物提供给婴儿,以确保不会对儿童(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风险。无论是家中自制的食物还是购买的食品,食物提供者都必须考虑到以下方面:营养成分、组织形态、过敏物质、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和其他杂质。食物提供者在保证达到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亨氏公司通过纯度保证计划,在婴幼儿食品生产的三个不同阶段对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进行了三重检测,本次阐述的目的就是描述食品企业如何保证给婴儿提供最佳营养的安全的食品。

亨氏联合有限公司总裁叶善妍女士向记者介绍:

1984年,美国亨氏食品集团与广东燕塘企业总公司及广东省联合食品企业中心组成合资企业――亨氏联合有限公司,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合资企业之一,公司专门从事婴儿营养米粉系列产品的生产。现在,该公司已为中国数千万的宝宝带来了各种优质婴儿米粉、营养饼干和瓶装婴儿食品等。自生产第一批产品以来,亨氏已经生产出5亿多盒的婴儿营养米粉以及一千五百多万瓶瓶装婴儿食品,产品深受父母们的信赖。

1995年,享氏联合有限公司更被国务院发展办公室评选为全国最大的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2001年,享氏联合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获得国际及国内认证管理部门授信认可的ISO9001(2000年版)双认证。2003年,亨氏联合有限公司荣获国际上权威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HACCP)”认证,再一次肯定了亨氏在保证其产品的卫生与质量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