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4-05 03:08:49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1

[关键词]改革;《实践论》;《矛盾论》

[中图分类号]B013;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16)01-0012-0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同年又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无论是“决定”抑或是“说明”中都饱含了哲学思维和哲学意蕴。《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最为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篇哲学著作,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永恒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试图通过对《两论》、《决定》、《说明》的文本分析,基于《两论》的哲学思维去思考全面深化改革学说的哲学内涵。

一、为什么改———坚持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把握改革的历史性、必然性、规律性

(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历史性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在《实践论》中深刻阐述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即辩证唯物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它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1]286认识有正误之分,对客观或主观世界的改造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正是在对和错的认识矛盾中,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认识才得以不断进步、趋向理性。改革也是一个不断实践、认识的动态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面貌,抑或是社会和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深刻变化,其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决定》在第一部分即对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做了充分肯定,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国家命运、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抉择”和“重要法宝”。[2]在《说明》中也强调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经过实践和历史证明的。[3]因此,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具有实践证明的历史性的,其饱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2.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人们的认识运动不断向前推移和发展。《决定》中用三个“永无止境”强调了实践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个重要性和延续性。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们通过不断反复的社会实践逐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由表及里形成质的飞跃从而达到理性认知。[1]289这种理性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实践和认识都是永无止境、循环往复的。认识的无限性也决定了改革的永无止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实践发展从而推动更加理性的认识。在《说明》中说到:“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3]这既强调了改革的必然性,也突出了改革的历史性,改革是没有完成时的,也即意味着改革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正是在这矛盾和斗争的不断进行中、在这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中,人们的认识才不断地向前推移和发展,国家和社会也才不断地进步和繁荣。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改革的历史性和过程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必然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贯穿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在《矛盾论》第二部分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并赋予矛盾普遍性问题的两方面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322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是什么时期,矛盾都普遍存在。在《说明》一文中谈到:“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3]当今的中国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改革的道路上也是矛盾重重、阻碍多多。但正是因为矛盾斗争运动才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变化发展,也正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才决定了改革的必然性。当然,矛盾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某个矛盾后可能又会出现新的矛盾,也正是在这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发展,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不断解决或缓和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2.矛盾的特殊性具有多种情形。在《矛盾论》的第三部分中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并阐明了矛盾特殊性的五种情形,同时强调研究矛盾的特性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对具体的事物必须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多重矛盾,在《说明》中列举了发展方式、城乡差距、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社会矛盾并特别强调了一些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所导致的官民矛盾。[3]每一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每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方面也具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98因此,面对当前中国的诸多社会矛盾,也必须针对不同的问题和矛盾来具体分析,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制定具体举措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矛盾斗争,针对矛盾的多种情形运用不同的改革手段和方式以缓和、解决矛盾,同时制定改革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制定和实行改革的相关举措时也需根据矛盾的转化而灵活转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也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性的印证。

(三)实践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规律性

1.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实践论》生动完整地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改革开放正是一个伟大的、成功的实践,在改革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揭示出了改革的规律性。在《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3]实行改革开放是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的真理,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改革开放继承坚持的需要,也是继续通过改革实践去进一步认识和发现真理的需求。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帮助我们探索出重要的发展规律。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便曾提出“不坚持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在《说明》一文中也引用了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以进一步强调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规律性,这是不仅是历史经验的证明和现实需要的结合,更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

2.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论》的文末总结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1]305结合中国改革实际,通过改革积累经验、探寻规律同时又进一步在改革实践中来检验它们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些经验和规律。《决定》一文的开头即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2]改革开放是实践证明了的决定中国命运以及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抉择,也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正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即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立、形成、发展的,其都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而全面深化改革学说的提出也正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践行。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不断证实和发展真理,也正是改革规律性的生动体现。

二、改什么———坚持对立统一法则和知行统一观,明确改革的方向、内容、对象

(一)矛盾性质———改革方向

在《矛盾论》第六部分阐明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分析了认识矛盾对抗形式的重要意义,并指明解决矛盾的办法是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或者说,矛盾性质的差异决定了解决矛盾方法的差异。[1]318所谓改革,其实质就是在解决矛盾,解决矛盾的前提需要明晰矛盾的性质,那么改革的前提则需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矛盾及其性质明确改革方向。曾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对抗性的,而社会主义存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1]320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虽存在诸多矛盾,但都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其矛盾性质决定我们的改革方向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邓小平曾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4]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它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在《决定》中也提出要建立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同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也是对正确方向和道路的进一步明确。

(二)矛盾状态———改革内容

在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后,接下来则要讨论改革到底要“改什么”,即改革的内容是什么,这对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实行改革是必然的、是毋庸置疑的,但具体要改什么则是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国家国情和社会矛盾而变化制定的。那么如何回答“改什么”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则需明晰目前社会的矛盾状态。《矛盾论》第五部分讨论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问题,任何事物运动都包含静止和变动两种状态,也即任何矛盾都存在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状态相互结合构成了事物的一切矛盾运动。当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事实上处于一种既适应又不适应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部分适应而部分又不适应的状态。根据这种矛盾状态来确定改革内容,即是要改革那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保留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部分,即明确“改什么”,也明晰“不改什么”。《决定》中包括除开头和结尾的16个大部分,分了三大板块确定了60条改革任务和300多项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内容事实上也都是根据矛盾状态来调节矛盾的体现。

(三)知行统一———改革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在讨论深化改革的问题,改革的内容包含甚广,改革的手段形式多样,但有一个宗旨始终未变,即我们国家的改革的改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而是制度的具体形式,这不仅是对改革方向的清晰指明,也是对改革对象的深刻明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容与对象虽可合二为一,但依然有区别。改革的内容可能随时展而不断变更,但改革的对象是亘古不变的,其对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形式,改革也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全面深化改革更是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知行统一观的运用。在《实践论》中深刻分析讨论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并总结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即知行统一。结合知行统一观来分析当前改革对象的确定,我们不难回答。这既是我们在实践中所认识和发现的真理,也是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的真理,对于改革对象的认识我们已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发展到了理性认识,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主动飞跃,同时又从理性认识中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这也正是实践和认识的结合的体现,是知和行的统一的体现。

三、怎么改———坚持矛盾运动和实践认识规律,制定改革具体措施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理论思想指导改革

1.实践是人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论》第一段即说到:“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1]290并强调:“马克思主义者是把人类的生产活动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1]290实践是人的实践,认识也是人的认识,离开了人自身、离开了人类社会一切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人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说明》中谈到如何改革时强调一定要走群众路线,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来改革。”[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无论改什么、怎么改,首要关键即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分旧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一直所坚持的哲学基础。《决定》中每一部分、每一段落、每一项具体改革措施都深深体现出对人民群众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尊重,改革的目的也即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要将改革的一切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这正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尊重与发挥,是对人的实践性和主体性的推动与发展。

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决定》在开篇第一部分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要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2]无论是治国执政或是改革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指导思想。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一直坚持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执政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多次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也一直坚持并延续着。在《实践论》中一方面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论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性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理论若不能结合实践,那么就会变成空洞、抽象,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理论;实践若不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那么就会变成盲目、冲动,没有任何价值存在的实践。因此,改革必须要有重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真正地推动改革发展、实现改革成效,也才能真正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成员,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二)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围绕重大课题、抓关键问题推动改革

1.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在《实践论》的第七部分结论中总结到:“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1]299并强调这不仅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人类思维的根本法则。同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对立统一的法则,运用辩证思维促进各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抓住和把握改革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实践论》的第四部分中,全面论述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强调研究任何问题、任何过程,都要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全力捉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更快速、更合理、更科学地解决矛盾问题。强调,“我们要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3]这些关键和突出问题正是改革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把经济体制的改革作为重点,把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改革的核心,这些都是对矛盾原理的生动把握和诠释。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涵盖甚广,涉及到经济、市场、政府等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的改革手段和方式。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那么对于不同的矛盾该如何去应对和解决呢?在《矛盾论》第三部分“矛盾特殊性”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哲学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矛盾的具体特性作具体的分析,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和一而概论性。《决定》一文中罗列了数百条具体改革措施和方案,这也正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在《说明》的第二部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作了进一步说明,全会的决定是以重大关键问题为提纲,按条条谋篇布局,在《决定》的第二至第十五部分中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六个方面,具体部署了相关任务和措施,具体包括6条经济方面,3条政治方面,2条社会方面,文化、生态、国防、军队方面各一条,当然这只是分总体,其中还涵盖着若干条具体措施。这些都是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生动验证。

(三)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实践论》中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做了深刻完整的阐述,要求确立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矛盾论》中又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第一部分中讨论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对立宇宙观,要求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改革实际,联系《决定》全文,也深深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灵活运用。在《说明》中在谈到“关于讨论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时提出了三点意见,并对第三点做出特别解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整个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的,不是单个领域或方面的改革,要统筹规划,关注整体发展。[3]也就是说,改革在注重实践性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整体协同性和系统协调性,即要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用孤立和静止观点的看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纵向深入的贯穿,也是对横向延生的拓展;既要做到对局部发展的关注,也要做到对整体全局的把控,饱含丰富哲学思维,是对辩证唯物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与灵活运用。

2.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统一。在《实践论》的最后部分对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作了生动总结和深刻阐述,对实践改造世界问题作了具体说明和论述。人类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即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实质上也是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既是对自己的认识能力的改造,也是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改造。[1]309全面深化改革其实也就是对人类世界的一种改造,既包括客观世界也包括主观世界,是对二者的结合统一。《决定》中提出了六个“紧紧围绕”,其中一个即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正是对主观世界改造的生动体现,其实也推动着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两者是互相联结、互相推动的。改革表面上看来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与发展,实际是上更是对人的主观世界的积极改造与推动,本质上是都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332.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3-19.

[3].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13(22):19-27.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2

改革是贯穿全会精神的红线和最鲜明的主题词

中国崛起的历程告诉我们,改革就是生产力,改革决定了中国的命运。2万多字的《决定》,有137次提到改革,从“改革”一词的频率上可以看出,改革是《决定》最鲜明的主题词。事实上,35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从精神价值的积累和传承来看,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基于新的历史起点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可以说是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对症下药,充分显示了党的政治智慧和极大的勇气,凸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决心。全会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涵盖了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决定》对谁来改、怎么改、改什么、目标如何做出了规划,不仅向中国人民,也向世界明确展示了改革的未来路线图和时间表,改革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空前。

就改革的力度而言,全会对改革做了总动员和总部署。既规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又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指出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改革的广度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单方面某个领域的改革,而是“五位一体”加上军队国防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等领域的总体改革,旨在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和现代化伟大工程统一起来;就改革的深度来讲,是在利益矛盾交织的深水区里搞改革,触及的都是发展中积累的“硬骨头”,是在改革攻坚期必须破除的瓶颈和利益藩篱,是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其复杂性空前,其产生的影响必将深远。《决定》指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尽管改革由问题倒逼推动,但对我党而言却是自觉的,是党的使命和科学执政理念的自觉,这种自觉使我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拐点时刻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改革的自觉体现为明确的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清晰的改革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感召力的改革价值诉求: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经过35年的不断深入,当前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继续深化改革需要立体推进、多力并举。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不单纯是生态领域,而是一种全面性的改革。在横向上,生态文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自身,有利于经济改革全面出击、齐头并进,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短板”。在纵向上,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可避免因返工“补课”迟滞改革进程。其关联性还表现在国际上有利于增强话语权和提升设置议题的能力,重视生态保护有利于与世界发展接轨,这不仅有利于突破“工业文明高墙”的制约瓶颈,而且在溢出效应上还惠及左邻右舍,有利于营造和平共赢的周边环境。35年来,我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决定》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

《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不是具体操作规范,我们必须把握和领会其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决定》坚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有力地回应了社会上普遍关切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深刻剖析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决定》落实了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向全党部署改革的各项任务并提出重大举措。其核心要义是明确了改革的价值坐标和评价标准,旨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建设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把改革成果落实到制度上,发展才有可持续的基础,《决定》中183次提到制度。改革主要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来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说明中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只有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才能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全会在制度建设上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党第一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施政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执行能力的体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党的治国理政的新方略,旨在实现党、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制度的完善,进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所谓治理现代化就是在国家治理中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可以说,这是全会最重要的理论创新之处,它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发展程度的提高。《决定》的核心要义还体现在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使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的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价值诉求。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改革才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改革中找准利益固化的突破点。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的追求目标,现实中存在的诸多不良现象是发展中的问题,也要在发展中解决。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动摇,既要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蛋糕分好。改革社会发展中不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好地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益,使人民更公平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但绝不是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现实条件下,怎样冲破既得利益阶层的阻力是改革的关键,这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建立一个统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层次权威性协调机制和工作机构,进行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中央提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深入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基于各领域在发展中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任何改革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就不能再单纯地摸着石头过河,而要与顶层设计相结合。因此,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以保证改革的设计、协调、推进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落实,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这表明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组合拳”的方式来改变此前改革“单兵突进”的局面,以统筹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决定》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决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来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领会全会的基本精神,既要牢牢把握总任务,又要明确重点。在《决定》中经济出现了74次,提到市场81次。《决定》提出的15项改革任务,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可以说,经济改革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全会从六方面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为深化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党对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定位的新认知,进一步明晰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标志着我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反映了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和政府各司其责,“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这种新的认识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这是全会的又一巨大理论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3

1.文化体制改革是应对全球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加强与国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提高“软实力”,就要改革文化体制,提高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要改革文化体制,提高文化竞争力,改善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理论上的支撑。首先,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制定需要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成果可以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很多鉴戒,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有相交的部分,但文化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具有诸多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特征,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不能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替代,而且由于这种改革的风险性更强,这就要求理论准备要更加充分与成熟。其次,文化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整体系统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通过近些年来学术界与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行业研究成果比较多,整体研究比较少;二是整体研究限于观点的陈述,论证比较单薄。第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研究迫切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理论文化战线的一贯政策,也是繁荣文化艺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的一大法宝。

2.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需要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该目标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这表明,我国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也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统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我国的改革都是不完整的。并且,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其中,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又制约或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做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会使我们在文化建设上有一个高的起点,尽快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文化水平,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促进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建设。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顺应历史的要求,反映时代的呼声,总结实践的新经验,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建设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立足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体系中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之一。江泽民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精辟地概括为“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批判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到古为今用。

总之,学术界普遍认为,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向深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层面遭遇的困难和障碍的增多,在理论层面寻求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思路成为客观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不能发展,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来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市场,提高文化竞争力。以下就是笔者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对策

1.创新理论,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国家文化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依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我国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文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一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无论是文化建设形态还是文化发展道路,无论是共公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产业管理,我国文化管理理论都面临着一个全面创新的任务。如果不能在关于国家文化管理目的、政府文化职能、公共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之间建立起科学边界,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道路等根本理论问题上取得文化管理理论的突破,不能为我国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全新的合法性依据,文化体制改革会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深化人们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 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现状与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的形势不相适应,诸多不适应己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强化政府在文化宏观管理领域作用

加强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文化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应该体现在政府应始终注意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建立保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管理,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的文化宏观领导体制。文化的产业属性也要求对于文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整体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因此,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和文化市场信息,制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运用综合手段,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培育文化产业区块,支持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发挥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以减少市场失灵的不利影响。

总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明确要求,这必然要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终点。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毋庸置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李怀亮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2]文化产业竞争力花建、巫志南、郭洁敏、王国荣、吴文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3]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谢名家等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4]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朱希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4

这是为十的胜利召开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纲领,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员。讲话拉开了人们期盼已久的迎接党十的亮丽序幕,吹响迈向新征程的前进号角。

7月23日上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颜晓峰教授认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将是新世纪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为十胜利召开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纲领,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员。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是讲话的主题。讲话强调:“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列车驶向远方的坚实轨道,是中国航船驶向成功彼岸的可靠航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路,逆转就要失败;这条道路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路,逆转就是倒退;这条道路是充满光明前景的路,逆转就丧失动力。学习讲话,就要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研究员认为,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拉开了人们期盼已久的迎接党的十的亮丽序幕。

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及其思想是在2003年提出的,到今天已经有10个年头。作为进入21世纪我们党最重要的创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经过近10年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历史视野、未来意识来把握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运用党的指导思想,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做到科学发展,最根本的是转变发展方式,使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未来的改革发展将更加注重目的性。正如总书记所说,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坚持改革不动摇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认为,这个讲话体系宏富、博大精深,观点鲜明、思想深邃,讲话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光辉历程,高度肯定了我们的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后,最近十年则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明确阐述了“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的任务,它涵盖到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机构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等数十个方面。归结起来,我们党已经确立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这分别代表着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实现“富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实现“民主”,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实现“文明”,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实现“和谐”。我们党还提出了“深化改革”要实行“改革顶层设计”,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我国全面改革。改革虽已历经30多年,但绝不能放松放弃,而要进一步抓紧抓实。这次同志在讲话中再次突出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新形势 新任务 新机遇 新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春涛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十分鼓舞人心,吹响迈向新征程的前进号角。

讲话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均前所未有,“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定位是准确的,很振奋人心。讲话指出了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即“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2017年距2020年仅有3年,所以近5年是一个关键期。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5

【关键词】容错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 探索性失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部分党员干部在改革难度大、要求高的现实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双重压力下,产生了“不吃、不拿、也不干”的畏难心理和消极情绪,而“做多错多”的改革者迫切需要打破“洗碗效应”,减少探索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对政治生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出现和利益关系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改革探索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逻辑既不合理也不科学,还会挫伤干部的改革热情。为了解决干部思想负担问题,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正确区分和对待干部在改革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的性质,强调要“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做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改革发展是靠干部和群众不断的实践探索实现的,卸下思想包袱,大胆改革创新要以对待“探索性失误”的宽容态度和制度保障为基础。“容错机制”就是要用制度为真正的改革创新者减轻思想负担,使敢于创新的领导干部“轻装上阵”,勇于面对改革和创新中的“硬骨头”。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要求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走岔路、弯路甚至错路。苛求改革道路上毫不犯错,既不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继续推进。构建容错机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结论和必然选择。

事物是在矛盾不断出现、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矛盾关系的复杂运动和不断变化使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失误与错误不可能完全避免。正确地认识和解决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矛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矛盾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就是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满足经济基础发展需求的过程。矛盾斗争的永恒性决定了改革与创新没有完成时。首先,矛盾的暴露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是在矛盾双方的不断斗争中逐渐显现的。在矛盾关系尚未充分显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未被充分认识和把握的阶段,改革创新实践中出现失误不可避免。其次,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导致改革和创新失败。全面深化改革要触碰到许多牵扯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受到多重矛盾关系运动的影响和制约。化解这些矛盾要求改革创新者具有注重全局规划的能力,具备化解多种矛盾的高超技巧。再次,矛盾关系不断变化与发展可能造成改革失败。矛盾运动是无止境的,在实践过程中,随着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涌现,原本是次要的、起非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可能上升为主要矛盾,甚至成为决定改革创新成败的关键。矛盾关系和地位的变化使改革创新实践存在出现失误和错误的客观可能性。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首先,认识的发展是由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决定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客观物质条件无时无刻都在发展变化,事物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认识体现出不断接近客观世界的发展趋向。“因此,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受到双重困难的困扰,并且按其本性来说,只能通过一个无限渐进的前进过程而实现。”①其次,认识的提高是主观世界更加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的发展过程。事物的本质不是直接表现为真相,在去伪存真和由表及里的过程中,错误的认知产生有着客观必然性。我们“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出差错,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道路行进,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没有得到它”。②改革创新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等待认识水平上升到理性认识、各种矛盾充分显现后再进行改革与创新只会错过改革的大好时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中的空想,而是注重知行之间辩证关系的实践智慧。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吸取和借鉴实践过程中获得宝贵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运动中获取真知,进一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更是实践的,绝对真理是在相对真理的发现和发展中实现的。实践探索中的失误是改革经验量的积累过程,成功与失败的尝试同样是发展和建设的宝贵财富,正是在大胆试错和经验积累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使全面深化改革得以推进。在先行先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才会日益准确地把握客观实际,提高对现今国情的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实践中有可能“摸错石头”,对于勇于探索的先行者所犯的错误采取宽容态度合情合理。

工人阶级执政党历史进程的理论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处理自身的失误和错误是逐步走向制度化的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认识到正确对待犯错误同志问题的重要性。第一,指出,人是难免要犯错误的,经验积累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必然的。要宽容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允许他们改正错误,继续革命。如果革命者犯了错误就全盘否定甚至杀掉,只会使革命者的斗志和革命的信心湮灭于恐怖的气氛之中,必将导致革命的失败。第二,辩证地分析了错误的两重性,强调用辩证的方法划清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界限。“共产党人不要怕犯错误。错误有两重性。错误一方面损害党,损害人民;另一方面是好教员,很好地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对革命有好处。失败是成功之母。”③第三,在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问题上,要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人改正错误并从中取得教训。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正确把握当时干部思想认识与改革开放之间矛盾,鼓励干部要甩掉思想包袱,大胆尝试。邓小平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经验就会一天比一天丰富,越来越多。”④正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把握,改革开放才能在步履维艰中前行,也正是邓小平的关心和鼓励,改革开放把中国拉入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

构建容错机制是在继承和发展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提出的新举措,是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处理改革探索中所犯的错误是关系到改革能否继续前行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这两个不同时期虽然有着重大的区别,但本质上都是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伟大实践。正是前三十年的摸索和试错为后三十年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中国的改革创新者们在实践探索中砥砺前行,成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成就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否定探索中的失误就是否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承认改革道路上客观存在的失误与错误需要政治勇气,宽容错误则需要政治魄力。不容许改革创新中存在探索性失误无疑是给改革创新者们带上了“紧箍咒”,禁锢住了全面深化改革前行的脚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现实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发展必然是曲折中的艰难前行。在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斗争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逐步凸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改革成为了社会共同的利益诉求。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变革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变革意味着利益的调整和关系的断裂与重构。面对深层次矛盾的逐步凸显和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改革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干扰和阻挠,改革与创新的阵痛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继续发展进程中客观存在的,忽视或者无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失败。新旧力量的交锋体现在社会发展上就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曲折前进的过程,加之各种不可抗力的出现使改革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与倒退。如同在前进道路上遇到挫折便放弃前行一样,不容许改革创新者探索中出现失误与失败同样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新常态下新矛盾与新问题的出现呼吁构建容错机制以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经济新常态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全面深化改革带来了许多不曾认识到的或认识不够深入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构建容错机制才能化解“成长的烦恼”,增强社会活力,拓宽创新的道路。认识的不断深化通过具体的改革实践获得,矛盾的解决有待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和问题的日益凸显。“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⑤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前车之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进。改革创新是探索新路,新路就要披荆斩棘,就要勇于面对探索中的弯路和错路。

解决干部在实践中的思想问题是构建容错机制的关键问题和首要问题。在深化改革问题上,首先是要让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抓住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着力点。改革不可能是没有任何风险的,打破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并非易事。积极主动地克服思想局限,大胆地改革和创新并非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冒进,改革举措经过审慎研究、反复论证后就要大胆尝试。因此,在逻辑上和初衷上,构建容错机制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鼓励干部大胆尝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容错机制明确了适用范围、配套制度、划分依据与标准、免责程序等,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处理干部探索性失误思想的系统化、规范化。容错机制不是权力滥用者的遮羞布,更不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者的挡箭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党中央一方面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另一方面强调正确认识和对待领导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主张对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做到“三个区分开来”,⑥这是工人阶级执政党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处理错误和失误问题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标志。

致力于在实践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容错机制

错误是指实践主体的认识或行为与客观实际不相吻合或吻合程度较低。主客观不一致是常态化的,出现主客体严重错位可能是主体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客体变化发展的结果。错误与真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对既绝对又相对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认识的目的在于对真理的追求,追求真理有时恰恰是通过一系列的错误实现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走向真理的必由之路。容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对改革创新者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先行先试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从轻、减轻或免于处分。

构建容错机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构建容错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实际相结合做出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得以继续推进的重要保证。容错是系统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没有容错机制的系统必然是僵化而脆弱的。第二,构建容错机制是党在处理干部错误问题上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敢于承认错误,勇于纠正错误,是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也是永葆先进性的一大法宝。第三,容错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倡导实践精神的制度化表现。改革与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直接动力,容错是规范、解放这种力量的制度化保证,是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的矫正器、助推器。

构建容错机制是符合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正确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情势下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构建容错机制任重道远。容错机制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错误和失误,“三个区分开来”为我们界定错误的性质指明了总体方向,但还有许多相关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处理容错机制与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之间的矛盾,试错的成本由谁承担,免责与追责由谁认定,如何有机结合容错与纠错机制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都需要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对建立容错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距离容错机制的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容错机制的构建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来守住改革创新行为的法律、纪律、政策和道德底线。只有各种机制之间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构成一整套的制度体系,才会使容错机制真正落地实施。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勇于探索和创新难能可贵,在探索中防错、认错、纠错才能不辜负人民赋予的权力,才能增强自身的政治生命力。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研究方向立项课题“系列重要讲话中阐述的重大战略思想”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5ZDA005)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9页。

③《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7页。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6

亮点1: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决定》起草和修改的亲身参与者,您认为《决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对于《决定》的特点和蕴含的思想,我认为主要有五点:

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这次把改革的时间目标定位在2020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一致,也是这个道理。

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都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有两个原则让我记忆深刻,一是只写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对于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弱化改革举措的,除非理由特别充足,一般不接受。而增加的改革内容,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我听到很多参会人员说,没想到,很意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气魄。

五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这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亮点2: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方式法治化,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记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理解这一新提法?

杨伟民:这是《决定》的亮点之一,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过去我们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角度提出的。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这样,发展的目标与制度的目标就衔接起来了。

我对这个新目标有几层理解:第一,内涵是全面的,是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治理体制;第二,制度是成熟的,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社会制度是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体制,而不是缺乏定势、变来变去的体制机制;第三,主体是多元的,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因而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这次提出的协商民主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第四,方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亮点3: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改革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记者: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过去的表述是基础性作用。一词之变的意义在哪里?

杨伟民:从“基础”到“决定”,2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与1992年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这一论断具有同等历史地位,将发挥同样的巨大作用。1992年的重大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会同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20年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这一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遵循。基础性作用,给人的理解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个力量在配置资源,那只能是政府。另外,过去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理解,似乎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1992年以来,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虽然在表述上有所调整,但主要是对市场作用“量”的调整、程度的加强,没有质的变化。《决定》2个字的改动,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决定性”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前一段时间,大家对改革的突破口、重点等有很多讨论,有的认为是财税体制,有的认为是金融体制,有的认为是土地制度等。这些改革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理论上还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据此设计出各领域的经济体制也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此为标尺,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这一论断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核心问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过多有关。比如产能过剩,除了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干预,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钢铁、水泥、玻璃、造船以及风电、太阳能,都是政府关照较多的行业,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轻纺、电器、轻工等产能过剩并不严重。

既然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内涵、一般规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论障碍,在理论上承认这一规律,在实践上遵循这一规律。

亮点4:清晰界定政府职能和作用。5项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记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后,政府应该做些什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杨伟民: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行,没有政府的作用也不行。但是,要认识到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内涵的不同。就资源配置而言,政府是引导和影响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

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并存的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我认为可以概括为5项职能,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与以前对政府职能的界定相比,《决定》没有提经济调节,因为这个概念过于宽泛。调节什么,怎么调节,并不明确,给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留下的空间较大,也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相矛盾。《决定》还强化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针对性。理论上说公共服务可以包括环境保护,但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有必要单独列出。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干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不是越位,而是远没有到位。

亮点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老大、老二之分了,深化国企改革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

记者: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这方面有什么突破和创新?

杨伟民:我们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过去,我们认为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后来承认是组成部分,但加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这个前提,似乎总有一部分是违法的。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障碍,“玻璃门”、“旋转门”等,根子在于思想上,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地位上。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有很多新的突破和创新,我的学习体会是,主要体现了一个基本精神和理念,就是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

一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也讲过“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来没有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起讲,而这次放在一起,十分鲜明,没有老大、老二之分了。

二是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市场监管、依法监管等各方面,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7

[关键词]深化改革;治国理政;转型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21 ― 0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红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认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新思维、新论断,反映了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

一、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认知的理性飞跃

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抉择。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步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这十年既有对过去多年改革的历史继承,又有别于过去30多年,甚至与新世纪头10年发展也存在明显不同。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近52万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指出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的问题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时刻萦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肩头,“危机”转型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迈过这道历史大坎亟待实现重要变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站在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关键选择和战略抉择。

从时代背景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同志谈及改革开放认为它是中国的第三次伟大革命,在经历过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之后,时下经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第三次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改革开放是持续的历史过程,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所处的新的历史节点,是改革的升华阶段。

从推进路径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系统的战略设计。透过《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的问题远比以往的想象更为复杂,在经过35年改革开放之后,那些能够改、容易改的重大问题和难题,或然被改掉了,或然演化为新的内部矛盾成为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新问题、新难题,这些因素使全面深化改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基于这样的判断,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从单方管控到全面治理:改革目标的科学提升

(一)治理目标科学化。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十二届三中全会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经济体制改革,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再到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既要对内改革,又要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上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化了对改革目标的科学认识,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现代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国家治理能力通常讲,是一个国家依据制度构筑的治理体系管理社会事务的方式方法,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各项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众多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是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综合体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二者紧密作用,相辅相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国家有序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治理主体多元化。在传统三大管理主体中,政府凭借权力资源优势笼络着各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权力过大,干涉市场与社会行为,极易诱发权力寻租,且造成政府失灵等多种不良后果。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刻的治理思维和路径,《决定》强调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经济层面,既改变过去那种政府进干涉市场行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发挥市场失灵由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仅仅把政府限制为有限政府,政府职责是宏观调控。政府、社会、市场三者良性互动,互相共促。

三、从单兵突进到统筹发展:深化改革的路径判断

随着现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融汇不断深化,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不同领域的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快有慢,但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而不能各自为政、畸轻畸重。只有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五位一体”总布局只有相互补充,共同运行,统筹发展,才能使全面深化改革有根可循,才能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这个氛围在“三个进一步”中逐步形成。

一是要进一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统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切实起到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仍占有主导地位,改革并不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实行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调控措施,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至后,十五大、十六大、十七都按照这个要求精心配置市场资源。在新的历史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决定性作用基于对经济总量大但创新活力不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大而不强的科学判断准确地讲就是要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聚集。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城乡发展机制体制,统筹完善解放生产力的科学布局。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现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产业优势、生产要素的差异逐步拉大,广大农村与城市、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基础不均衡态势日益突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推动更多优质生产要素和先进生产力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国民经济布局更加均衡、更加合理,形成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进一步推动改革社会分配制度,统筹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标准,十报告把人民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决策科学的核心标准,现阶段改革社会分配体制机制,在迈向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进程中,在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发展和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题中之义。

四、从权力悬浮到制度定型:深化改革的组织保障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深刻地道出了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时间路线图。我们不能不承认,《决定》从战术上保证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改变了以前政策更换频繁,权力悬浮而改革如昙花一现的情景,要从制度这个根本上使全面深化改革逐步走向成熟。

一是深化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勇于承担改革成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能丢,它是我们深化改革的根基。着力发展仍然是化解我国现实矛盾最有力的武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战略判断不能丢,发展的核心要着力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更不能丢。改革必然付出代价,付出成本,但是要把成本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允许改革试点的步伐再大一些,一切改革要以群众为核心,要坚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精髓不断解放生产力,推进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积极主动推动改革。

二是深化改革,要坚定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不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走老路行不通,全部摒弃亦行不通,既要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又要借鉴国外有效经验,为我所用,整体推进、科学规划,切实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才会有落脚点。深化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联系,凝聚共识形成动力推动改革不断攻坚克难。

三是深化改革,要勇于权力下移,破除权力坚冰。为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设立两个重要机构(一是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二是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和三个垂直系统(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省以下司法垂直系统)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坚决得以贯彻落实,破除既得利益者的阻扰,突破利益藩篱。

〔参 考 文 献〕

〔1〕.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08-12-18 .

〔2〕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人民网,2013-11-12.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人民网,2013-11-15.

〔4〕林振义.如何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2-02.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8

2004年起,社会上关于改革问题和方向的激烈论争,被媒体认为是继1982年到1984年的第一次大争论、1989年到1992年第二次大争论之后的“第三次改革论争”。从起初的经济学界内部在关于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争论,到后来扩大到教育、房产、医疗、法律等各个层面的全民参与的大论争,论争的关键性认知差异,出现在,一方认为,问题是由于市场化改革所致,必须全面后转;另一方认为,这是改革不彻底、在继续深化改革的方向上有所偏差所致,必须全面加速推进改革,调整[!]方向。

我个人认为,贫富差距的悬殊、房价不停飙升、医疗体制改革偏失、教育产业等改革不彻底和改革方向偏差导致的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正是引起公众广泛参与“第三次大论争”的动因。

随着经济学界郎咸平和顾雏军关于国企改革的激烈争论,越来越多的学者、教育家、商企业界人士参与到论争中来。社会上不断涌现由百姓“仇富”情绪和行为所致的暴力事件;房地产界出现了任志强关于“富人区”和“穷人区”、“我们只给富人盖房子”的大炮式的言论;教育领域,对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化的关注空前的高涨;“看不起病,去不起医院”等百姓生活中切实的问题,摆在了这次论争的显着位置。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文化 改革 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08-0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克服旧有文化体制弊端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对于社会文化事业的管理,长期实行的是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体制。这种体制在历史上的一定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群众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是为了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出路。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才能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需要。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该目标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这表明,我国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也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统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我国的改革都是不完整的。并且,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其中,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又制约或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面向世界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做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会使我们在文化建设上有一个高的起点,尽快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文化水平,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促进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建设。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顺应历史的要求,反映时代的呼声,总结实践的新经验,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建设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立足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体系中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之一。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精辟地概括为“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批判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到古为今用。

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向深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层面遭遇的困难和障碍的增多,在理论层面寻求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思路成为客观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不能发展,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市场,提高文化竞争力。以下就是笔者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对策建议。

1.创新理论,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国家文化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依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我国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文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一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无论是文化建设形态还是文化发展道路,无论是公共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产业管理,我国文化管理理论都面临着一个全面创新的任务。如果不能在关于国家文化管理目的、政府文化职能、公共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之间建立起科学边界,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道路等根本理论问题上取得文化理论的突破,不能为我国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全新的合法性依据,文化体制改革会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深化人们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现状与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的形势不相适应,诸多不适应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强化政府在文化宏观管理领域作用。加强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文化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应该体现在政府应始终注意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建立保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管理,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的文化宏观领导体制。文化的产业属性也要求对于文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整体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因此,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和文化市场信息,制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运用综合手段,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培育文化产业区块,支持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发挥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以减少市场失灵的不利影响。

总之,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C012]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花建,巫志南,郭洁敏,王国荣,吴文娟.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谢名家.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朱希祥.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