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 ISSN:1674-4756

  • CN:11-5689/R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论著
1-3

4-N-亚硝基甲基氨-1-(3-吡啶基)丁酮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桢; 程哲; 王茜; 贾留群; 代灵灵; 景晓刚; 蒋天赐; 施洋峰; 王欢; 安琳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50052

摘要:目的研究4-N-亚硝基甲基氨-1-(3-吡啶基)丁酮对3_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含3%4-N-亚硝基甲基氨-1-(3-吡啶基)丁酮的培养基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分别收集培养1周、2周、3周的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特性,Hoee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对照组A549细胞培养3周后吸光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F=0.554,P=0.650),经4-N-亚硝基甲基氨.1.(3-吡啶基)丁酮处理1周、2周、3周后A549细胞吸光度分别为(0.516±0.007)、(0.485±0.005)、(0.432±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804,P〈0.001),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吸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着4-N.亚硝基甲基氨-1-(3-吡啶基)丁酮对A549细胞作用时间的增加,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加,分别为(22.28±1.58)%、(27.06±0.70)%、(34.6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77,P〈0.001)。4.N.亚硝基甲基氨.1-(3-吡啶基)丁酮可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6.32±0.93)%、(22.92±1.11)%、(29.88±0.81)%,与对照组[(10.22±1.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171,P〈0.001)。结论4-N-亚硝基甲基氨-1-(3-吡啶基)丁酮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4-6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近期影响的研究

作者:朱彦红; 武利萍; 杨文义; 魏书堂; 韩大正 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开封475001

摘要: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将脐血干细胞经肝动脉途径移植入患者体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分别于移植前及移植后第2、4、8、12、24周检测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移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乏力、腹胀、纳差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自移植术后第4周始患者的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Ⅲ型前胶原逐渐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逐渐增高,至移植术后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改善更明显(P〈0.01);至移植术后第24周,除血清白蛋白水平略下降外,余监测指标较移植术后第12周略增高,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自术后第4周起水平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近期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在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第24周时可能是再次移植的最佳时机。

7-10

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Caveoline-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作者:王丹萍; 韩坤 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4620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研室

摘要:目的观察在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疼痛模型中不同作用时间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Caveolin-1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选取2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50mg/kg氯化钠注射液;余30只腹腔注射50mg/kg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注射STZ1周后,测大鼠尾静脉随机血糖,〉16.7mmol/L者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2周后,测定糖尿病大鼠的50%机械缩足阈值(PWT),将50%机械缩足阈值〈4g的大鼠作为糖尿病神经痛造模成功大鼠。于注射STZ后4、6、8周每组选取5只大鼠,处死取第5腰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Caveolin-1的表达量。结果STZ造模后4、6、8周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Caveoline.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了(144.40±6.04)%、(105.50±5.12)%、(177.80±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根神经节处Caveoline-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了(128.60±6.51)%、(160.00±6.72)%、(120.10±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神经损伤引起的慢性痛可诱导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Caveolin-1的表达量的增加。

11-14

CHEK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的易感性

作者:刘海峰; 杨林; 张文刚; 郭宝峰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 041000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EK2)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等位基因扩增-聚合酶链反应(ASA—PCR)方法,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200例乳腺癌患者(病例组)和200例非乳腺癌患者(对照组)CHEK2基因rs17878974和rsl7883911基因型的分布,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CHEK2基因rs17878974基因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0.041,P=0.839);T、C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0.377,P=0.539)。rs17883911基因位点A/A、A/G、G/G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22,P〈0.001);G、A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15,P〈0.001,oR=1.804,95%CI:1.308~2.488)。结论CHEK2基因rsl7878974多态性不能增加女性乳腺癌的易感性,rs17878974多态性可能增加女性乳腺癌的易感性。

15-18

影响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靳红岩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030009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87例恶性血液病接受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化疗后发生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8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有47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6.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感染率最高,感染率为24.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感染的比例最多,为40.4%;47例感染患者分离出5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57.6%,革兰阳性(G+)球菌占28.8%,真菌占13.5%,;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683)、吸烟指数(OR=3.217)、血清白蛋白(OR=2.764)、粒细胞绝对值(OR=4.525)、ECOG评分(OR=3.136)、QOL评分(OR=2.87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1.864)、住院天数(OR=3.871)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多种混合高危因素可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应针对性地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控制各种易感因素,以降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19-21

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价值

作者:廖艳琴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277101

摘要:目的对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32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两组均静脉滴注盐酸丙卡特罗2.0g,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小剂量氨溴索,观察组应用氨溴索,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老年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白细胞计数(WBC)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P02(80.30±9.26)mmHg(1mmHg:0.133kPa)、PCO,(45.53±4.27)mmHg及WBC(8.85±3.62)×109/L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70.33±8.75)mmHg、PCO,(51.61±5.40)mmHg72.WBC(10.81±4.00)×108/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氨溴索相比,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对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及保护作用。

21-23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李永锋; 许志强; 韩鹏; 连晓峰; 李勇; 张海瑞; 贾民勇; 申玲君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 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根据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OSAS)和对照组(未合并OSAS)。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并对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脂及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SAS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P〈0.05),而是否合并OSAS与糖尿病肾病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OSAS易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造成不利影响,且会造成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上升,建议在日常治疗中对其加以合理控制。

24-26

左卡尼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浆NT—proBNP及心功能影响的随访观察

作者:袁书刚 单位: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 461000

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2周后分析患者血浆NT-proBNP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水平,并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同时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问卷表(MLHFQ)、6min步行实验(6MWD)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TGF-8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EF、CO显著较高,观察组LVED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LHFQ评分及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可有效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改善心功能,但联合左卡尼汀后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27-29

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控脂控压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亚兰 单位:山西煤炭中心医院体检部; 太原030006

摘要: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控脂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MS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控脂控压效果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相关指标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腹围及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G、TC、FBG、BMI水平均显著降低,腹围显著减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G(1.41±0.16)mmol/L、TC(4.30±0.69)mmol/L、FBG(4.18±0.79)mmol/L、BMI(22。06±1.71)kg/m:水平显著降低,腹围(96.91±3.46)em显著减小(P〈0.05);两组治疗前SBP、DBP、FINS、HOMA-IR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113.54±18.46)mmHg、DBP(73.73±12.16)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INS(17.56±4.23)mU/L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IR(-3.534-0.9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明显改善MS的多种异常代谢,对患者控脂控压效果显著,同时可明显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30-32

血钾浓度对心肌梗死急性期预后的预测分析

作者:寇民生; 耿丽群; 耿爱群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 河南漯河462000;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摘要:目的探讨钾离子水平对心肌梗死急性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正常血钾组、轻度升高组、明显升高组。观察三组患者急性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其急性期预后的差异。结果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死亡发生率在血钾明显升高组分别为68%、80%、60%、80%,其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35.7%、10.7%、3.6%、3.6%)和轻度升高组(60%、32%、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梗死急性期血钾浓度升高是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反映心肌梗死急性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梗死时应密切监测血清钾离子水平。

32-34

瓣膜病对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房颤复发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垒; 李允; 常晓杰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 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病对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房颤复发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房颤患者70例,按照是否合并瓣膜病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合并瓣膜病组)和对照组50例(无瓣膜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两组患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其BNP浓度及房颤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左房直径[(47.9±10.5)mm]、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浓度[(631.7±553.9pg/m1)]明显高于对照组[(38.9±7.6)mm、(319.5±387.6)pg/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复发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瓣膜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上升,且患者存在更高的房颤复发风险,建议将复律前血浆BNP浓度变化情况作为患者房颤复发风险的评估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35-36

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丁华永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 463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高血压患者104例,根据血尿酸检测值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每组52例。比较两组超声检测结果及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水平。结果高尿酸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1.0mm、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为71.15%、73.08%、48.08%,均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P-选择素、GMP-140、血栓素B2水平均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增强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37-39

PLR、NLR、APRI指数、FIB-4指数对丙肝病毒清除的预测意义

作者:陈会枝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值(APRI指数)和FIB-4指数对丙肝病毒清除的预测意义。方法对比分析9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PLR、NLR、APRI、FIB-4。同时进一步分组对比分析不同丙肝患者的各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丙肝患者APRI、FIB-4升高,NLR降低,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组分析,病毒清除患者PLR明显高于未治疗和治疗后病毒未清除患者。结论PLR、NLR、APRI、FIB-4均与丙肝病毒清除存在一定关联,合理运用可帮助临床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39-41

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作者:翟兴菊 单位: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451200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异甘草酸镁和熊去氧胆酸对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肿瘤患者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经病理学确诊并行化疗的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预防组(观察组)和异甘草酸镁预防组(对照组),每组40例。在化疗前1天以及化疗后1周送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肝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80例患者中出现肝功能异常17例,其中观察组5例(12.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出现I度毒性反应3例(7.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ALT、AST、TBiL、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化疗前后肝功能生化各指标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异甘草酸镁和熊去氧胆酸可有效地预防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

42-43

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雪贞 单位: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461700

摘要: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Hp相关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