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3 09:46:51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1

我国素有礼仪传统,在古代及近、现代的典籍中,有浩繁的礼仪、礼节知识,现代社会,越是竞争激烈,越是要靠礼貌、谦和协调关系。搜集、整理、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中“礼”的范畴和现代礼仪的规范,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取得他人认可、获得成功的金钥匙。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礼仪的影响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现代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形成礼仪的前提。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说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论语》中还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养成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形态——凡是不合于“礼”的行为应该自觉摒弃。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指出,做儿女的,从小时候起,就应熟习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学习礼节仪文之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家训”、“学规”中,也都有大量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比如,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现代礼仪中的“礼”是“礼节”,强调的是尊重对方,体现出内在的人格修养;“仪”是“仪式”指外在的表现形式,即内心的尊重要体现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做到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获得他人的好感。但礼仪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与自身修养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修养与他的礼仪水平是成正比的。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人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 “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修养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形成的前提。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者相互促进,在形成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礼”的概念虽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但它始终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现代生活中,这些礼的准则同样适用,比如,现代礼仪强调个人美好的内心世界,通过优雅的举止、礼貌的言行、富于风采的仪表显示出来,讲究礼仪,不仅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形象和内在素养,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古至今,礼仪一直都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社交场所,朋友聚会、商务交往,我们如何做受欢迎的人?

 

……

 

所有这些问题都和传统文化有着内在而直接的联系,因为儒家思想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情感,而礼仪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礼仪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二、现代礼仪与传统文化的差异

 

现代社会,礼仪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所产生的一定形式。

 

1.相对于传统文化,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已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述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和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它已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文化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礼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达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继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时,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体现现代礼仪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三、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现代礼仪中,礼仪是礼节与仪表的结合,它是一系列建立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善良、高效和逻辑的基础上的传统习俗。“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仪”是指仪式。“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为使各种人能愉快融洽地一起相处,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这就是礼仪。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被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被称为礼貌。

 

这一切已说明,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同样强调个人外在的仪容、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礼记·大学篇》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向我们展示了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联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 “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类似的表述还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念头都能真诚,而不自欺,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合乎信,也能够真诚地待人接物,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情况。“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修于内而形于外,修于心而笃于行”。孔子说:“礼者,敬人也。”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现代礼仪教育中的规范在这些方面和传统文化恰恰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就在于 “修身”二字。

 

现代礼仪的内涵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灵魂,现代礼仪是传统文化发扬的保证。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礼”;大学生;礼仪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49-02

中国,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中国人,历代传承着古国所赋予的博大精深的文明。而文明是一种文化奠基,从古至今,不断更新。方才有了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不断进步的中国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作为在“礼仪之邦”美誉熏陶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应把“礼”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并且肩负起传承“礼”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礼”文化传统中,对于“礼”的定义不胜枚举。“礼”的内涵包括礼节、礼仪、礼貌以及礼宾。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礼节往往无形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的过程中,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问候、相互致意以及相互祝愿。礼节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面貌,更能突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其次,礼仪有形的存在于一切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它所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礼仪不仅可以直接表现一个人的外在形态,更能间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再次,礼貌可以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礼貌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所传递的友善与尊重,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最后,礼宾大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接待服务中,礼宾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热情好客的积极态度,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了解了“礼”的概念以及其表现形式。可以看到“礼”文化涉及的范围广、产生作用大。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交交流的始终。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中国“礼”文化传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具有积极影响

朱平的《“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一文中提到了“礼”的教化问题。论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身体教育、行为教养是人类文化的最基本开端,人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是从最初的言谈举止、体态行为等“礼貌”培养走进人类文化生活的。”古有《弟子规》,“规”字即是准则,准则即是“礼”的教化。“冠必正、纽必结”,告诉我们衣冠必须整洁,纽扣必须系上。这是从“礼貌”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不仅体现着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能彰显出一个人所受的“礼”的教化。然而,不同的场合又要求穿着不同的衣服,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步从容、立端正”,告诉我们走路步伐应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这是从体态行为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良好的体态行为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全方面发展,更能体现对他人所给予的尊重感。然而,对于长辈、晚辈以及同辈,我们又将表现不同的体态行为,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府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老师授予我们的知识,却逐渐对中国“礼”文化传统越来淡化。往往只懂其思想,而忽略其精髓。

二、大学生是中国“礼”文化传统的必然传承者

“礼仪之邦”这四个字,是每个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然而,它是否仅仅适用于三纲五常的古代社会?它是否仅仅是一纸空文?它是否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思想?王兰芳的《“明礼诚信”―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强调“礼”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该文主要讨论大学生应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礼”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它所反映的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这种思想道德素质与我们自身的礼仪修养息息相关。修养,是从内而外所形成的。然而“礼仪”就是提升自我们修养的途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然而,这种传承需要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从自我形象做起,从自我管理做起,从自我行为做起。当代大学生要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国“礼”文化的重任,让“礼仪之邦”这四个大字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学习传承“礼”文化传统对大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现实作用

徐红的《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大学生形象礼仪是增强个人竞争力的必备砝码。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就是自己的名片。它包括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3]而其中所提到的内在修养是与“礼”文化密不可分的。通过此观点可以得出,注重个人的礼仪修养,是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必备技能。由此可见,中国“礼”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即将面临面试、求职的种种考验。重视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形象往往可以另我们出类拔萃。在面试中,“形象礼仪”往往可以影响我们求职的成功与否。(1)面试时所穿着的服装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大方得体,并且需要符合所面试的环境。倘若穿着生活装或者居家装,会显得稍显随便。同时,也会给面试官留下消极的印象。(2)面试时的体态行为同样有着一定的要求,正如《弟子规》中所提到的“立端正”,它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积极的精神面貌。倘若弓背、站立不正,则会为自己的礼仪形象大打折扣。(3)面试时需注意自己的言谈,既不能太过夸赞自己,也不能保持缄默。由此可见,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当代社会提升自我形象。另外,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社会交往的礼仪同样影响着我们的个人形象。步入社会,我们将会接触形形的人,而良好的礼仪修养的体现则是区别于他人的象征。然而,言谈举止则是个人礼仪修养的体现。我们应时刻把“文明”二字牢记于心、应把“礼”文化给予我们的要求牢记于心、应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牢记于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大学生,“礼”文化将使我们受益匪浅。首先,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规范我们的行为礼仪。其次,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升华我们的思想礼仪。最后,它影响我们的礼仪修养和个人形象,促进我们个人的发展。因此,良好的礼仪修养将会成为我们个人发展中的风帆,引导我们诠释个人的精彩。

中国,享有美誉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的“礼”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它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一个人衡量其道德素质的标尺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修养将成为我们个人发展道路上的垫脚石。反之,则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传承“礼”文化是我们年青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

本文是南昌航空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从中国“礼”文化传统看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问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平.“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09).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3

中职院校礼仪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随着中职院校的教育水平近几年来得到了飞速提升,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精髓,同时让其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好地掌握礼仪课程的重点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中职礼仪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中职院校礼仪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解析

从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通过中华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继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内涵不断深厚,且具备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并凸显出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民族精神。

而中国传统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深渊的影响。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中职院校礼仪课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体会到礼仪课程真正内涵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礼仪课程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将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职院校礼仪教学现状分析

1.中职院校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知识

相比于普通的中等院校学生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入学初期的综合分数较低,知识基础较为浅薄,这也是造成目前中职院校生源质量差的主要因素。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便是培养技术型的中级人才,并让学生掌握一门特殊的技能,以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但在中职院校进行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学生为了日后获得从业机会,便会满目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了解、掌握,只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从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接触。这种教育模式以及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专业技能,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感、道德品质,也会对其全面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2.教师没有充分理解礼仪课程的内涵

根据目前中职院校的利益课程教学情况来看,中职院校在开展利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教授的大多是常用的礼仪知识,例如用餐、就坐、社交礼仪、着装礼仪等。这些教学内容缺乏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知识将表面的礼仪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这样的礼仪知识只是在表面做出相应的礼仪动作,并没有深刻掌握到礼仪课程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其没有对礼仪课程的群进行充分理解,便无法在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外来文化影响因素

目前由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并对外来文化产生了高度认同。个别学生由于盲目追求个性,推崇庆祝西方的节日,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不积极去探寻。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往来程度不断加深,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学生向往西方的生活、交往。这些都是降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职礼仪教学中渗透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中职礼仪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学的内涵升华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教学便应提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礼貌、友好地对待他人,并做到和谐共处、互相谦让。中职院校虽然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进行了规范,但这种要求过于强制性,学生被动、强迫地接受学校的硬性规定,并不能发自内心接收礼仪课程的知识。因此,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中职院校的礼仪教学内涵进行升华,便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自内心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遵守,并做到了良好的日常行为、礼仪规范。教师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礼仪的核心便是尊重,要让学生做到每一件事都应将尊重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因此教师在进行礼仪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对学生传输礼仪相关的表面知识,应在礼仪规范教学过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才能让学生将礼仪的规范以及真正意义充分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之间更加团结,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古人采用传统礼仪与人相处的视频,并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还可以将古代的礼仪规范,结合礼仪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共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礼仪的魅力,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并提升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

2.在礼仪教学课堂中对学生潜移默化渗透传统文化

在中职礼仪教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由浅及深的方式,要在礼仪教学课堂中逐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礼仪课程具备的特点,结合传统文化为学生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从而突破说教式教学的弊端,教师还应将传统文化融合到礼仪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全方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利益概念的过程中,可对礼仪的由来以及发展过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中国是礼仪之邦,并是人类在礼仪、礼节方面的重要发源地,礼仪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这便会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让其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与自豪,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加深其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结语

在中职礼仪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充分掌握礼仪课程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教师观。因此教师应加强礼仪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职礼仪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燕.浅论高职院校礼仪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才智,2015(23):47.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弘扬传统文化;文明礼仪习惯;教育之根本

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礼仪一直被当作人生的基础课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仪发展史。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在我们课题研究带动下,作为班主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累传统礼仪文化,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之根本

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文明礼仪之根本教育。

《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现在重新复习诵读,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文明礼仪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1.开展丰富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弘扬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我班从三月份开始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如:“征集文明礼仪班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会”、“文明礼仪小品”展演活动、“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和“文明礼仪书法比赛”活动。活动中,人人参与,个个都当演员,人人都背诗歌,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又生动的对自己和同学进行了教育。活动中,我们讨论出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训,评选了最佳演员、最佳课本剧、最具创意奖、最佳演讲能手、小小书法家等多个奖项。这一系列的活动增加了孩子们的荣誉感,加深了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力争要做校园“文明礼仪小标兵”。

2.利用节日,开展“我是优秀好少年”系列少先队活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我号召孩子们在家做优秀好少年,为母亲做一件事,感恩母亲做孝顺父母的好少年;植树节,我号召学生栽花、植树,美化环境,做心系祖国和他人的好少年。愚人节,我让孩子们谈“愚人”和“被愚”的感受,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要做诚实的好少年。

这些多彩的活动丰富了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促进了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

三、抓住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文明礼仪教育

在教学中创设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例如,的《七律长征》,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立足常规管理,常抓住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青马工程;大学生;礼仪教育

作者简介:沈慧(1982-),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42-02

2007年5月15日,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201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等部分阐述了文明礼仪教育相关的精神和要求,这个战略主题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从不同侧面把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到了国家教育战略层面。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应对这种挑战,抓好育人的工作,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礼仪,在高校中全面开展礼仪教育,传播礼仪精神及文化,完善大学生人格,实现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求真、向善、爱美、知羞、知耻、知丑,使优良的道德品质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和实践者,成为一批批既懂礼节又有文化、既学识广博又踏实肯干的新一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青马工程”为平台开展礼仪教育,不仅能为社会培养知书达理、道德高尚的高素质公民,更重要的是能在个人修养、严格自律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高校开展礼仪教育积累更多经验,推动高校“青马工程”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涵

1.关于“礼”与“仪”的阐释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预热”机构,国家的将来需要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道德素质来成就。礼仪教育能够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最终促进他们的社会化,使他们成为能够为党、为国家倾力奋斗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它的核心之意是“尊重”;[1]“仪”是指人的容貌和举止,是表达尊重的具体形式及方式。总之,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礼”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必须要完备,才称得上是一个成年之人。[3]

2.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界定

有学者曾指出,礼仪教育与学科教育应当处于同样的地位,而且礼仪教育还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综合反映。高校礼仪教育要以培养现代公民为目标,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培养方向,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更要立足于挖掘继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从而塑造优秀的现代公民,成为坚定的共产党的青年一代接班人。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传承礼仪文化的重任,当代大学生,理所应当培养出良好的社交处世能力,这不仅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为了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拒绝诱惑,理清思路,坚定信念,成为新一代的有志青年,为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既要注重礼仪理论知识的传授,多读经典,扎实礼仪文化根基;又要从“礼”与“仪”结合的角度,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及方式,有效设置课程,体现礼仪教育的时代气息,激发大学生学习礼仪的乐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践行礼仪教育应该身边做起,学会以尊重他人为起点,以提高自尊心为基础,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理解礼仪的要求,展现文明的形象,从而内化成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在“青马工程”中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不足

目前,大学生礼仪教育内容缺乏体系,脱离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根基;大学生礼仪教育组织缺乏力度,课程设置不合理,一般高校基本把礼仪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对这些课程考核不严;大学生礼仪教育手段单一,缺乏实践环境,没有实训室或社会实践基地。这些都阻碍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开展。当下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状况随处可见,“知”“行”分离日益严重。

就大学生个人而言,新时期大学生不了解传统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知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文化所包含的精深内涵,脱离传统文化根基的礼仪教育运用起来相对比较虚假,言谈举止或显苍白无力。其次,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文明意识淡薄,对礼仪重要性认识不足,并自行放低了对礼仪的标准和要求。还有,大学生本是知识分子的一员,可是如今部分大学生斯文不再,礼仪素养低下。最后,当代大学生礼仪践行手足无措。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相关的礼仪知识,然而及时的实践却受到了影响,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相矛盾。[4]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无法把握好“度”,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行降低了礼仪实施的标准,甚至曲解了礼仪实施的目的。[5]新时期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青马工程”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引导性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成型,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青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让他们重新界定自己的“三观”,为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而且能为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发展和规范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拓展。

在高校实施“青马工程”,是为了在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高校开展礼仪教育,是为了通过让大学生熟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掌握礼仪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明确责任意识。两者的结合点就是,通过教育,使他们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前在大学生当中存在的礼仪缺失现象的本质、成因及其危害,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我们现有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加深对当前高校礼仪教育的了解,从而自觉践行礼仪文明,形成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以“青马工程”为平台推进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

1.在入学教育中打好基础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入大学的第一课,旨在帮助新生尽快转换角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爱校意识,建立校园和集体归属感,认识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学会规划大学生涯,促进身心健康,树立全新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此,“青马工程”的实施平台成为入学教育的基点,而且这一系列入学教育内容中也都渗透着礼仪教育的精神和内涵。在入学教育中,有了“青马工程“这一理论平台作方向指引,充实了礼仪教育的内容、提升了礼仪教育的品质。

(1)在入学教育的校史校情教育中,通过参观校园、学唱校歌,倡导优良学风、校风,使学生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坚定爱校、护校的理念,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做文明有礼的学校主人。

(2)在校纪校规教育中,通过《学生手册》的学习,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教育新生积极参加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纪律观念,把礼仪规范内化成一种道德要求。

(3)在素质拓展教育中,通过新生适应性讲座,告诉学生们怎么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怎么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大学生,怎么做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大学生。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心态,努力适应全新环境,鼓励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党员,并时常以党员的身份约束和提醒自己,遵纪守法,文明守礼。

(4)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开展有关“就业”“职业”观念的教育,借以大量社会实例,在帮助新生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观念和能力准备教育中,努力使“青马工程”这个理论指引平台成为高校大学生走入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优势,把这些具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培养成能担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在课堂教育中引领主导

以“青马工程”为平台推进大学生礼仪教育在课堂中的体现,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系统的礼仪文化教育为着眼点。

大学期间安排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基础类必修课程,高校也专门设置了《现代礼仪》、《大学生礼仪文化》等礼仪类选修课程,这两类课程贯穿大学四年。理论学习涉及到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基础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礼仪文明教育等。这有助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用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把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基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的规范教育引领校园文化思潮;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建高效的精神文明家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实守信教育带动校园文化风尚,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道德境界。将“青马工程”的宗旨要求贯穿于礼仪教育的始终,既丰富了大学生的“三观”和“四信”道德内涵,又教会了他们如何文明有礼,为人处事,塑造形象,立志在新的世纪里为国家繁荣富强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在实践教育中深化内涵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在温室中培育出来,需要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大学生礼仪教育也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和锻炼才能发挥作用。在“青马工程”中开展礼仪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活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深入开展各类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礼仪教育渠道,丰富礼仪教育内容,增强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实现礼仪教育的长效性。

精品校园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礼仪教育发挥实践性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性、信念和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和推广。[6]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以及先进的主流文化能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造就品德高尚、智能结构合理、个性鲜明、富有创新精神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这与“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一致。因此,高校应把“青马工程”融合到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积极创造机会将大学生礼仪教育融入到实践中,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还可以通过礼仪教育方面的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读书报告、政策宣传、演讲辩论等形式把礼仪知识广泛渗透到文化活动中去,同时也赋予校园文化活动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特色。这样,良好的校园文化礼仪环境不仅可以为礼仪知识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与“青马工程”在工作内容上有互动、工作对象上有对应、工作程序上有相似、培养方式上有共性,两者统一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的实现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杨丹.对目前我国高校深入礼仪教学创新的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2]论礼仪教育——高校德育不可忽视的领域[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9,(4).

[3]魏伟.论传统古训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弟子规》、《格言联璧》培养大学生处世能力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仪文化;和谐社会

礼仪文化使人类的社会交往在一定规范内进行,使社会关系更趋和谐。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来看,礼仪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无论是从礼仪文化的本质还是从其发挥的功能来看,以“和”为中心的礼仪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并构成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形势与社会背景下,礼仪文化建设既要汲取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也要寻求创新性的发展。

一、 礼仪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和谐文化

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中相互交流情感信息时所借助的某种原则和方法的综合,它与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相联系,反映着社会文明风尚的程度,既具有一种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惯用形式。它源承于中国几千年的“和”文化思想。“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形成了繁多的仪式和在日常生活中区别尊卑等级、协调人际关系的礼节规则,有了内容比较完备的礼仪体系。透视这浩翰的礼仪体系,无论是做人之道、从业之道、治国之道,还是日常行为的规范、人际关系的协调、社会秩序的稳定,都包含着最为关键的要素,即“和谐”。

二、建设礼仪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礼仪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文化标志着社会的文明进程。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礼仪文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这一方面取决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程度,同时礼仪文化又不断地被总结、提升、传承和发展,反过来成为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科技、文化、教育都日益趋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礼仪文化作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古代传统礼仪以“致中和”为主体,推崇仁敬、正义、诚信、辞让、慈孝,在此基础上,新型的礼仪文化更为注重民主与文明。一般而言,礼仪文化的内容有三个来源:一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所包含的传统礼仪文化资源;二是当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三是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现代礼仪文化既要继承中华礼仪传统,同时也要在与其他文明的学习交融中不断推进。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矛盾、价值观冲突、道德失范等问题,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礼仪文化及观念的树立,将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多渠道推进礼仪文化建设

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礼仪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当代道德规范和礼仪形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总体而言,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

1.家庭教育是礼仪文化的启蒙阶段

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极为重视,将礼仪教育视为少年儿童的必修功课。孔子就曾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不学礼,无以立”。朱熹曾在《童蒙须知》中从礼服冠履、言行步趋、洒扫涓洁、写字读书等方面对儿童礼仪作出过严格规定,明代王阳明也将学习礼仪列为儿童每日的必修课程。虽然当代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礼仪教化已不及古代社会繁琐和严格,但礼仪教育仍然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渗透入生活能力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家庭教育是人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要求从儿童启蒙阶段抓起,将礼仪内化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

2.学校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规范化阶段

学校教育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仅要在学前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注重礼仪教育,同时也应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礼仪文化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从其适用性来看,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礼仪文化,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也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修养和素质。

3.社会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深化与践行阶段

可以通过政府、大众传媒、单位以及社区予以引导推进。政府在礼仪文化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文化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此外,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化单位,在宣传礼仪文明、建立良好风气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单位和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可以组织职工或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董建华.儒家文化与秘书[J].当代秘书,2003(4).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 传统 习俗 丧礼 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5-0110-08

一、引言: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张力

近30年来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乡村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日常生活日益与城市和市场连为一体,乡村的关系结构逐渐从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农民的价值观念也越来越与市场经济接轨。当代乡村的巨大变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侧面。由于现代化具有一体化取向,所以现代化进程不仅使中国经济社会日渐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趋同,而且也使乡村社会日益具备了明显的现代城市文化特征。

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正经历着复杂的消解和流变,相对封闭的乡村社区开始解体,传统文化和地方信仰的生存空间也被严重挤压。而尤为严峻的是,在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的迅猛浪潮中,现代的、异域的、城市的文化强势来袭并笼罩万端,从而使当代社会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同质化倾向。由此,中国社会和传统也潜伏着丧失自我、丧失主体的风险。传统是现存的过去,是“活着的过去”。[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3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传统的在场,同时却又真切地发现传统的缺位。造成其间矛盾张力的根源在哪里,特别作为“活”的文化传统留存在哪里呢?在经典古籍中还是在文物遗迹中?其实,典籍、古迹只是过去留存至今的物质载体,如果不与我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交汇,不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很难说它们就是“活”着的过去、就是传统。

一般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习惯和节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信仰的集中体现。然而,近几年,“洋节”纷至沓来,其势头甚至超过了本土节庆,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这些节庆活动无论如何改头换面,其坚硬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内核还是强势袭来,发起了一场静悄悄的思想革命;在“洋节”的影响下,本土节庆的文化内涵也不知不觉演变为市场营销招牌,节庆几乎变成了商业消费狂欢。本土的民俗节庆式微,节庆的传统根基被改变,连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春节也变了,“回家过年”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年味淡了”是许多人的深刻感受。城市如此,乡村亦然。因此,中国社会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融入全球体系,同时似乎也使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征愈来愈淹没在现代性的潮流中而变得隐晦不明了。尤其是历经多次政治运动冲击而顽强坚守的丧葬礼仪也出现了诸多变化,突出表现是当前乡村的丧事喜办现象。狂歌劲舞、戏剧电影,现代化的娱乐元素嵌入丧事活动,传统在哀伤悼亡、庄严肃穆的丧礼中似乎也被迫谢幕了。

尽管“传统-现代”二分法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是这一分类框架对于描述当前中国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状仍有参考意义。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探索,由此在一定时期内,舶来的现代性与本土传统事实上形成一种二元格局。中国社会之乡土性的消解与流变,表明传统与现代之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现代性的长足进展,势必会屏蔽传统的影响力。现代的欢腾与传统的落寞,两相对照的张力,折射出传统的现代命运问题。

二、“被遗忘”是传统在当代的另一种存续形态

传统的现代命运问题,本质上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多年来中外学者的思考和探索一直没有中断,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种立场: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折衷主义。激进主义者认为传统是现代化的障碍,应当被坚决清除;保守主义者则视现代化为洪水猛兽,坚决要求维护传统;而折衷主义者希望避免走极端,主张在保留传统、改造传统的基础上使传统融入现代化之中,从而发展出新型现代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与出路,百余年来思想家们也基本上秉持了如上三种立场。而在当代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阶段,舶来的现代化狂飙突进,使得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丧失主体、丧失自我的风险也日益紧迫,于是抢救保护传统文化、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以打造新型现代化的行动应运而生。在这一立场的关照之下,“传统的现代转化”与“现代的传统再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在理论层面的主张认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能够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故而应当在现代化进程中主动作出创造性转换,以融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使传统成为现代性的有机构成。参见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364页;叶启政:《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1页。海外华人学者的这一思路得到大陆学者的积极响应,他们也主张反思传统、开发传统,从而建构新型的现代化。在实践层面的操作则是复活传统或者发明传统,再现古典文本中的行动、礼仪和物事,如读经、举行成人礼、推广唐装汉服、祭祀往圣先贤,开发保护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等,赋予传统不同于以往的新含义,“参照旧形式来回应新形势”,从而使现代获得了传统底蕴和文化认同。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传统不仅是“活着的过去”,还是一种被知觉到的过去,它保存在人们的回忆和著作之中。[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9页。因此,“传统的现代转化”与“现代的传统再造”,乃是基于一个未曾言明的前提:传统对现代不仅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能够被人们清晰感知和认识的,也意味着传统本身是被人们清晰感知和认识的。换言之,无论是典籍文本记录的传统,还是仪式行动再现的传统,都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被作为客体,在文化复兴的旗帜下为人们所有意凸显的传统,即使它们在某些时空之中曾经被迫销声匿迹,但在人们的意识中仍是有着清晰记忆的。王铭铭:《灵验的“遗产”――围绕一个村神及其仪式的考察》,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9页。同时,不论是应当坚决抛弃的传统,还是应该必须维护的传统,乃至需要创造性转化的传统,都是作为明确的被审视对象而存在,而为人们所清晰感知。

然而,传统必定总是能够被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知觉到吗?笔者以为,除了在人们的意识中有着清晰记忆和感知的传统之外,还存在着人们日用而不知、习焉不察的传统,在生活世界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其实,文化可以被创生,也可能死亡。过去的文化不能延续到现在,就是“死”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继续“活”在当下,则成为传统。更多的情况是,一种文化系统内部,有的成分死亡了,有的成分延续下来,还有的成分表面上似乎消逝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死”,而是仍旧“活着”,只不过在人们的社会记忆或群体意识中痕迹模糊了。因此,被知觉到的传统固然是“活着的过去”,但并不是“活在当下的过去”的全部。如果人们清晰地感知和认识到的传统可以称之为“有形传统”,那么人们习焉不察、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则可以称之为“隐形传统”,或者“被遗忘的传统”。需要说明的是,“隐形”只是一种单纯的状态描述,而“被遗忘”则进一步凸显出传统与“人”的关系,传统之于“人”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传统对当代社会和人的影响与作用,因而强调以“被遗忘”作为话语焦点。

实际上,那些独具民族性的文化传统,除了记录在典籍文献中、定格在文物遗迹中,更多的是留存在生活世界和民俗习惯中。当代社会的许多民俗习惯源远流长,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早已积淀为中国人的族群心理和文化基因,只不过人们习焉不察、日用而不知,成为“被遗忘的传统”。发现或揭示“被遗忘的传统”,表明传统在当代社会的存续形态并不纯粹唯一,除了可感可知的面向,更有社会无意识的面向,也由此进一步表明,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并未真的谢幕,而是存续于生活世界。

三、丧礼习俗中传统“被遗忘”的若干例证

关于传统的解析讨论,国外学者已提出多重角度和分类,如希尔斯的“实质性传统”、霍布斯鲍姆的“被发明的传统”、芮德菲尔德的“大传统-小传统”等。本文使用“被遗忘的传统”一词,是缘于笔者在考察当代丧礼习俗时发现,生活中的传统常常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而现有的相关分类和概念并未涉及这样一种存续形态的传统,于是笔者以“被遗忘的传统”一词来指标。下面就以若干丧礼习俗为例证来予以说明。

其一,晋陕蒙冀毗邻地域的叫夜习俗。

在晋陕蒙冀的毗邻地域,亲人去世后要举行招魂仪式,当地称之为叫夜。在笔者的故乡中县,叫夜于出殡的前一天晚上举行。当晚,亡人子孙来到远离村庄的庙宇或十字路口,焚香奠酒、烧化纸钱,还要焚烧一头纸驴和一个牵驴的纸人。然后人们在鼓乐伴奏声中打道回府,孝男孝女一边大放悲声,一边“叫”着“达达回家”或者“妈妈回家”之类。叫夜归来之后,紧接着进行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重启棺盖,揭去亡人脸上覆盖的苫面纸,子孙得以最后一次觌面亡亲。然后棺盖重新盖上,且加固钉实不再开启。

该招魂仪式为何被称为“叫夜”?人们在仪式中的所作所为又用意为何?就笔者多年来所了解的情况而言,中县当地年轻人对叫夜的确切意义大多一无所知,即使是年长者也说不出所以然。此外,笔者查阅了一些近年编撰的县志和民俗研究成果,然而这些文献大多语焉不详、含糊其辞,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查阅文献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山西盂县的告庙与中县的叫夜颇为相似。告庙仪式中也要焚烧一匹纸马和一个牵马纸人,告庙归来也要重启棺盖,除去亡亲脸上覆盖的苫面纸,观察亡亲的仪容变化。按照讲述者的说法,告庙是孝子代替亡亲向五道将军报到,观察亡亲仪容的变化情况,是为了确认死者是否真正进入阴间而被五道接收。张石山、鲁顺民:《寿终正寝》,《名作欣赏》2013年第22期。不过,何种仪容状况表明亡亲已被五道接收?何种状况又表明未被接收?难得其详。实际上,告庙是在入殓之后,而入殓必须是在亲人气绝之后,气绝表明已经身亡。既然死亡已经被确认,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再次开棺确认了。由此可见,盂县丧礼的告庙,其意义也已经被遗忘了。人们沿袭祖辈的习俗举行仪式,但对于仪式背后的意义同样不甚了了。

笔者认为,叫夜或告庙实际上与古代“复”礼一脉相承。“复”是一种招魂仪式,郑玄曰:“复者,庶其生也。”(《礼记正义・丧大记》)叫夜仪式的各种规则、器物等无不围绕死者的灵魂复归而设置,尤其是仪式尾声的重启棺盖,其目的就是检验叫夜招魂之后,亡亲是否最终起死回生、死而复苏,表达了子孙爱亲、孝亲的伦理之道。关于叫夜的思想文化意义,笔者在《传统、日常生活与社会思想的民间形态》一文有详述。因此,叫夜是一种根深流广的传统,虽然其思想文化意义在历史长河中已被遗忘,但是它仍深深地扎根于日常生活之中。

其二,陕西周至、户县等地的“家祭礼”。

在陕西周至、户县等地的乡村,丧事流程中有一个环节被称为“家祭礼”,举行时间为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据一份田野资料的描述,当天晚上,孝子在唢呐手、喇叭手的陪同下赴自家祖坟请灵,祖灵归来之后进行家祭,主要仪程如下:醒神、上香,献爵、献馔、献文(孝子念祭父文),焚文,孝子落泪,奏乐,劝馔、伺神,最后鼓乐登堂,着落侑食。冯娴:《流动的秦腔――对陕西周至流动戏班的考察》,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从这一仪程透露的讯息来看,此“家祭礼”的核心要旨是,亲人去世,孝子迎归祖先之灵,在告慰祖先的同时送别死者,使死者之魂加入祖先神灵的行列。

据民国《重修T县志》云,当地丧祭之礼主要仿照《家礼》而行。庞文中:《重修T县志》,西安艺林书社,1925年,卷四之第9页。T,今作“周至”。不过,在朱熹《家礼》规划的丧礼仪程中并没有家祭礼环节,而从此“家祭礼”告慰祖宗神灵、送别亡亲之魂的意涵来看,反而与《家礼》中迁柩环节的朝祖、祖奠颇为相似。其实,家祭礼并不是丧仪的构成环节,而是属于另一种礼仪范畴――祭礼。家祭是在特定岁时节令举行的追思先人、告慰祖宗的仪典,主要场所为家庙、祠堂或先人坟茔。李旭:《宋代家祭礼及家祭形态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14年第2期。陆游《示儿》诗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对未来的殷切期望,也表明家祭并不是近在眼前的丧仪环节。将家祭嵌入丧仪流程之中,虽然保留了祭祖的内容,但是仪式的意义却变得难以理解。因为丧事是以刚刚过世的亲人为中心,家祭则是以早先亡故的祖宗为对象。从哀悼亡亲大幅度跳跃到追思祖先,又在祭祖中夹杂着悼亡,使得礼仪的对象和适应性变得混乱。然而,古人对于礼仪的应用对象和适用范围有着严格规定,如此才能够分别等差、确定秩序,才能够在特定的场合表达对应的情感。因此,尽管当地称这个仪节为家祭,但其意义显然已经不是原生的家祭礼。或者是人们误认为这个仪节是家祭礼,或者是用家祭的仪程形式表达某种意义,但其意义已经被遗忘了。

另有研究者认为,此“家祭礼”实际上是虞祭,因为二者的仪式相同。于佳彬:《虞祭考》,《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不过,按照经典礼仪要求,虞祭是在亡人下葬之后举行的一种安魂仪式,虽然仍是在善后丧事,但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是祭礼的范畴了。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5页。在亡人还没有下葬就举行虞祭,显然与经典礼仪的规定不符,是“不懂”礼义的表现。所以,尽管此一仪式与虞祭非常相似,但二者显然不能混为一谈。事实上,与此“家祭礼”颇为类似的一套仪式和仪程,在高陵县等地区则被用为丧礼中的“题主”,即题写死者的神灵牌位。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9页。而在山西省《河曲县志》中,题主仪式就被称为“家祭”。周绍卿:《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37页。

由此,这一丧仪环节可能既非家祭,也非虞祭,只是在仪程上类似家祭或虞祭。之所以被视为家祭或虞祭,说明人们对于礼仪的真正含义并不清楚,只是出于表意的需要,于是张冠李戴,将某种类似的仪式移植过来,致使仪式与意义各说自话。不过,虽然这一仪式与原生的古礼相去甚远,其仪程与礼义也名实不符,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明其义却遵行如仪,正可见传统在当代社会之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其三,湖南乡村的招魂习俗与文公礼。

为过世不久的死者招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丧葬习俗,相传楚辞名篇《招魂》就是这一习俗的集中体现。在当代湖南乡村,为死者招魂仍然是丧仪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当地丧葬礼仪中,还普遍尊奉一个颇具地域信仰色彩的神o――文公,在丧事初期要“请文公”,在出殡之际要 “送文公”,请或者送,都是为了祈求文公驱邪辟鬼、护佑生灵。不过,无论是招魂仪式还是文公信仰,其仪式意义或信仰所指都是捍格难解、模糊不清的。

招魂是湖南乡村丧礼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不止一次:首先小殓之后即进行招魂,第二天晚上再去土地庙招魂,成服之后还要举行招魂开方。那么,招魂意欲何为?在小殓之后,孝子颂读招魂告文,告诫亡亲东有大海、西有流沙,南方炎热、北方寒冷,所以“魂兮归来,无上彼苍兮,无下幽都兮,入此室宁以静”,招魂似乎仅是为了让亡魂回家。而在丧事第二天傍晚,道士带领孝眷去土地庙招魂,则明确表示是“接亡魂回府”。在成服之后更为隆重的招魂开方仪式上,术士诵读词、赞、偈等祝辞,希望亡魂不要误入歧途,而应在仙童的指引下叶落归根,陟降于自家庭中。因此,此地丧仪中招魂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亡魂回家。然而,这一诉求却颇为费解,因为“引魂回家”对于灵魂与肉体之间的联系问题并未触及。日常生活中流行的叫魂习俗,目的是使失魂者恢复健康,而前文论及的“复”――为新亡者招魂,目的是使之起死回生,即不论是为活人叫魂,还是为死者招魂,都是希望散逸的灵魂回归肉身,使魂魄合一,进而使机体再现本然状态。显然,湖南乡村丧礼的招魂只是为魂归故里,而对于更为原始的意义――死而复生,则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失或遗忘了。

民间术士据以办理丧事的秘笈显示,湖南乡村丧祭活动也深受朱熹《家礼》的影响,综合丧祭过程中各个仪节上诵读的《请文公文》《祭文公文》《送文公文》和《文公偈》等祝辞来看,文公就是指编撰《朱子家礼》、逝后被尊为朱文公的宋代思想家朱熹。但是就在一则《请文公文》中,一面声称“濂洛关闽”“夫子”,一面却又将文公指认为周文王和周公。周本寿:《民间国学手抄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第237、82、142页。于是文公到底为谁,变得扑朔迷离。当然,这种错讹和矛盾最初可能是由于编撰者的学识所限,只能望文生义、以讹传讹。但是作为丧祭礼仪的操作秘笈,这些材料能够长久流传,又表明这些文辞只是丧祭仪式的应景之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地丧礼仪节的具体意义在相当程度上被遗忘了,人们只是在道徒、术士的指挥下遵照成例、按照习俗办理丧事。至于文公为谁,实在无关宏旨,亦无需弄个水落石出、名实相符。

其实,在民间社会专门从事丧祭礼仪活动的术士、道徒,本质上与上古时期的巫、觋、祝、史等神职人员无不同。本来“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礼记・郊特牲》),再加上这些人的专长、特长就是礼俗仪节的安排调度而非文化意义的阐扬宣讲,所以照本宣科、按章办事,而不必追究招魂、文公的本原意义,于是丧祭的传统意义就以“被遗忘的”状态存续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被遗忘的传统”之日常存续形态解析

以上所论叫夜、告庙、招魂、请送文公和所谓“家祭”习俗,都不是晚近形成的传统,而是有久远的历史。尽管这些习俗在现代化大潮中能够坚守延续,然而其背后的意义却被遗忘了,成为“事可陈,义难知”的传统。笔者虽然力图揭示这些习俗的思想文化意义,但这既非笔者学力所能,也非本文主旨所在。本文旨在通过以上习俗和仪式在当代社会的表现形态,来说明传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存续形态。

与时令节庆不同,丧俗仪节并不遵照时序节奏而周期性轮回,而总是伴随着日常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终结而即时上演。对于特定的个人、家庭来说,死亡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件,丧事活动当然也不构成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常态。然而,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集合体,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结局,所以在社会的一定区域范围之内,丧俗仪节的频繁重复也是生活的常态,由此形成绵延不断的“流”,与日常生活形成高度同步。同时,丧俗仪节的意义虽在历史长河中大多隐而不彰了,但意义塑造的载体却成为传统,仍旧“活”在当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实践。由此,丧俗与生活的同步性、对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使得以丧俗仪节为对象来考察传统在生活世界的绵延存续形态成为可能。

在先秦时期,丧祭就是极为重要的礼仪规范,《仪礼》《礼记》等典籍中明文规定了各个社会等级的丧祭规格和流程。不过,生活实践中的丧祭却要面对各种现实条件,所以从典籍文本到生活实践,总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调整或修改,以迁就现实条件的客观限制。这也表现为从礼到俗的转变。从礼到俗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转变,本身包含着屈服、妥协以适应或迎合民众要求的倾向,所以也是一个被加工改造的过程,一个真义被遗忘的过程。从礼到俗的转变过程中,从此地习俗转换为彼地习俗的过程中,原本名称、仪程和意义统一的仪式,在时空播迁中逐渐名实分离,特别是仪式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最终成为日用而不知的隐形传统。只是在偶尔需要追问仪式意义的时候,人们才按照各自的理解,赋予仪式各种想象的意义。此外,在时空变迁中,构成仪式的众多要素可能被重组、被简化,也可能被遗忘、被发明,由此仪式本身也会随之出现相应变化,时日既久,变化既多,从而使得特定仪式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以致于后世人们希望借助仪式表达的意义,与仪式的本原意义可能已经是方凿圆枘,尽管其间的捍格不通之处不大会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情感表达。

那么,丧俗、信仰与仪式的思想文化意义被遗忘,何以就是传统被遗忘了?其间的逻辑关联是什么呢?当前,丧俗是传统的典型表现形式,二者具有同一性,即丧俗是传统的具象载体,传统是丧俗的抽象概指。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作用于人们感知意识系统的是具象的丧俗而非抽象的传统。丧俗的意义被遗忘,意味着其在日常生活中“有名无实”:人们只是重复丧俗的仪程,而并不刻意追索其意义。由此,本来包含着丰富内涵的丧俗仪式,蜕变成了一种“无意义”的行动形式。另外,传统是一个抽象概念,远不如丧俗具象实在,它常作为一种非世俗的、非生活的能指,隶属于少数专家学者的思维意识和话语系统,而游离在大多数人的话语与观念之外。诚如希尔斯的发现,社会中大多数信仰传统是含混的,人们对其尊奉的传统大都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4页。

实际上,上文叫夜、告庙、招魂等丧俗仪式的意义,是研究者根据资料文献以及人们一知半解的传闻和揣测得出的分析推理结果,而不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明确感知意识到的内容。学者的意义探求只是“研究的逻辑”而非“生活的逻辑”,即无论研究者是否切实揭示了那些丧俗仪式的思想文化意义,对那些丧俗仪式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存续并不具有实质性影响,“研究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并不必然发生交互作用。对于学者之外的普通人来说,丧俗的意义是含混的,传统的内容是模糊的。丧俗所表征的传统在相当程度上“活”在人们的意识之外。这就是说,虽然人们跳不出传统的手掌心,但是传统并非总是时时在场,当传统的载体成为有名无实的形式之时,传统也就在人们的意识中被屏蔽而隐而不彰了。因此,丧俗仪式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在”状态,表明了传统之生活形态与学理形态的分离状态,并进一步凸显出传统之无意识的、被遗忘的存续形态。

换言之,在当代乡村社会中,丧祭虽然是最具传统气质和文化特色的事项,然而丧祭习俗的思想文化意义基本上被遗忘了。人们只是在特定的时日或者特定的情境中,按照世代相传的习俗举行相应的仪式或活动,至于仪式和习俗的确切意义,人们无从知晓也并不特别较真。诚如费孝通所言,乡土社会的人们只需按照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就足以应付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无需追问为什么。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2页。人们坚持叫夜、告庙、招魂,坚持“家祭”,坚持请送文公,虽然并不一定清楚仪式的意义,也不一定明确要通过仪式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或诉求,但是即使是懵懵懂懂、不明就里,也不能不履行仪程。当然,这些习俗的表现形式也在随着社会环境、价值潮流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即无论如何变化调整,怎么革故鼎新,都不能不进行叫夜、招魂,不能不举行“家祭”,也不能不请送文公,这背后实际上是传统的惯性力量的影响和作用,是人们对“从来如此”的自觉服膺和遵从。

叫夜、告庙、招魂和请送文公等习俗从过去延续至今,虽然在时空流转变换中其思想文化意义被遗忘了,但人们仍旧一丝不苟地遵行其仪节和程式,又无不是对其意义的实践和履行,其思想文化意义并不因为不被人们清晰地认知就失去影响力了。人们自觉地延续传承着丧祭的仪轨程式,同时不自觉地实践重复着丧祭的文化意涵。由此,以上丧礼习俗就以具体的民俗事象,例证说明了“被遗忘的传统”,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别一种存续形态。这种存续形态表明,“被遗忘的传统”就寄寓在人们的行动之中,却游离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其表征的思想文化意义曾经为人知悉,但是在时空的流转变换中,逐渐被扭曲、被遮蔽而淡出社会记忆,而在潜意识层面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动。

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实质、中国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相当程度上包含着“无意识”的传统内容。丧礼习俗只是“被遗忘的传统”的典型例证,在日常生活的其他习俗、信仰和仪式中,甚至在人们惯常的观念和行动中,其实也隐匿着让人不易觉察的传统痕迹。人们或者司空见惯,并不去追问这种传统的意义和内涵,或者日用而不知,并没有意识到其是一种沿袭已久的传统,但是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并不会比那些“有形传统”的影响弱多少。

五、“被遗忘的传统”与几个类似概念的对照分析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礼仪教育 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规范常被视作人生之本、立业之基。在现代社会,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礼仪教育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总体而言,传统礼仪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 

 

一、家庭教育:礼仪教育启蒙 

 

相对学校、社会的教育而言,在礼仪教育中,家庭的教育处于基础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他们在家庭中生活和活动,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各种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人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具体可由以下四方面着手: 

 

1 重点突出爱心教育。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2 紧抓日常行为规范。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留意典型的日常小事,让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孩子指明方向。同时,还要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 

 

3 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许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中,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 

 

二、学校教育:礼仪教育规范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贯穿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不仅要在学前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注重礼仪教育,同时也应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礼仪文化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从其适用性来看,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礼仪文化,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也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修养和素质。 

 

1 开设礼仪教育课程。通过开设礼仪课,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将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际技巧、指导学生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定期安排礼仪知识讲座,讲授礼仪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帮助学生做到知礼、重礼,并通过各种场合不断练习,养成习礼、守礼的良好习惯。 

 

2 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制度。学校要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制度,将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实行长效机制,做到全员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3 开展校园礼仪活动。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其中“礼”的达到要靠“乐”,孔子说的乐是广义的,不仅包括音乐,而且包括诗歌、舞蹈,简言之,即艺术化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引导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养成礼仪习惯。如开展礼仪知识竞赛、举办讲座、演讲比赛、礼仪辩论,讲礼仪故事,成立演出队,自编节目如小品、哑剧等进行以礼仪为内容的文艺演出。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生动性、直观性,能激励学生效法礼仪行为,既提高活动的文化层次,又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还能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而言之,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创新方法,做好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 

 

4 教师礼仪率先垂范。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常常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评论,因此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传,正人必先正己的道理,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质,尊重爱护学生,服饰整洁,举止大方,行为检点,于无声中将礼仪传递给学生。正如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因此,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坚持做到课堂上用文明语言上课,平时言谈举止当楷模。 

5 创新礼仪教学方法。礼仪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必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教学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期确保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这其中包括:(1)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在课堂上全班讨论。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对案例分析的点评与总结,不应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即兴发挥能力及较强的控制局面的应变能力,所以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陷入尴尬的无法控制的局面。(2)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要求,设定区别于常规课堂形式模拟某种特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或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切身体会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此教学法趣味性、可视性强,可形成立面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性强,可促进每位学生积极溶入教学情景中。在实施这种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设计一个情景,如应聘面试、推销产品、接待客人等,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自己设计台词、活动内容,演示合乎礼仪规范的活动,老师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最后结合礼仪知识强调礼仪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内在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使教学更生动直观,取得了预期效果。(3)实践教学法。礼仪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艺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礼仪课程的了解和热爱,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声誉,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礼仪知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三、社会教育:礼仪教育实践 

 

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宋朝的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说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社会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深化与践行阶段,可以通过政府、大众传媒、社区和家庭予以引导推进。 

 

1 政府。政府在礼仪文化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文化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进一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规范文明礼仪行为,塑造人人讲文明、守礼仪、重诚信、团结友善、热情好客、亲和融洽的良好形象,营造文明和谐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一是崇尚礼仪的舆论氛围。城市主要地区、繁华大街要设立公益广告、宣传橱窗和宣传栏,利用多种载体、手段宣传文明礼仪,倡导文明新风。二是繁荣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净化文化市场,发展各类群众文化事业,形成覆盖全市的文化活动网络。三是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动党政军民、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努力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四是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要做好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管理和监督工作,努力形成崇尚礼仪、争先创优的育人氛围。 

 

2 大众传媒。礼仪的作用发挥是靠人们自觉来维持的,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化单位,在宣传礼仪文明、建立良好风气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3 社区和家庭。创建文明社区。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以组织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应广泛开展“创文明社区、做社区主人”和“绿色社区”“社区志愿者”等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文明社区。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9

文质彬彬曾经是我们的形象,传统节日是我们的归属,但在100年的时间里,我们渐渐地模糊了自己的标识,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和归属。社会在失范,而国人开始感到焦虑。

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说,无论是“戊戌”维新变法、还是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和“现代化”对立起来。把中国的传统礼仪当作了“现代化”的敌人,使人们认为中国传统礼仪这套旧东西都没有用了。

但我们遗失的礼仪却在韩国、日本、香港、台湾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与延续。一百年过去了,传统并没有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而事实上西方的文化也没有最终解决我们的问题。国人开始反省并重新省视我们的传统,礼仪仅仅只是束缚和糟粕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些传统的节日,延续着国人共同的情感和归属;生老嫁娶的祖宗礼仪,以神圣庄严的仪式让人们体会孝道、情谊和责任;温良恭俭的行为方式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和谐……

虽然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礼仪中的很多东西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消逝,但优秀的传统是有生命力的,即便遭受打击和摧毁,也必然会因为某种需要而重生。当然,传统的并不都是精华。我们可以从古代的礼仪文化中找到它们合理的内核,然后摸索出适应当代生活的形式。社会一直在变,现代社会生活已经与古代社会的生活完全迥异,将古代的仪式强加于现代的生活是不现实的。我们的任务在于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而非拘谨于形式。《礼记》说,礼的最高境界是“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德才是礼的内核。

所以,我们不主张简单的复古,或一味地鼓吹古代礼仪,但在对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进行重塑,使传统中的精华在现代文明中得到良好的承接,却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