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51:2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1

关键词:中国;节日;风俗;传统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50-01

一、中国法定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时序构成规律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农耕文明的主导地位,较清晰地记录了历史轨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尊重人,但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本思想的表现。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按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熬腊八粥;送灶神;打扫扬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福;吃饺子、汤圆;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祭祖,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庆祝春节的意义在于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表达来年生活安定红火的美好愿望。

2.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然而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它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习俗,扫墓时,后人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先人墓地,将酒食供奉在亲人墓前,把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或青挂在坟上,磕头祭拜,最后将酒食吃掉回家。

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一项传统习俗酒食踏青。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新绿,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因此清明节又名“踏青节”。

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也成“端阳”。端午来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政治原因投江汨罗河自尽,楚国百姓往江里投下饭团、鸡蛋、倒入雄黄酒喂食鱼龙虾蟹,以免它们啃食屈原的身体。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真身。 由此形成了每年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纪念屈原。

4.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此夜,家人团聚,摆家宴、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糕点,仰望天空朗朗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二、变味的传统节日文化

今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渐渐偏离了原始的庆祝初衷,偷偷地变了味。春节走亲访友时,各家攀比小孩成绩的高低、送给后辈压岁钱的多少、送给亲友礼物的档次,大人麻将桌上论身手,小孩网上比游戏输赢。

中秋节成了商家进行月饼贩卖的战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价格高得离奇的月饼礼盒只为了以节日名义,满足公司拉拢客户、下级讨好上级、朋友维持变异友谊而存在。这点从商家在中秋节当日傍晚就开始大力打折促销几小时前还昂贵的月饼礼盒中不难看出。

三、造成传统节日文化没落的原因

1.媒体商家因利益原因,对于传统节日购备礼品、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宣传报道过于热情,使民众对于购物或赠送礼品的注意力多于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

2.现代国人赶时髦、追求时尚心理作祟,使得西方节日比传统节日日益在国内盛行;

3.当下独生子女大军来势汹汹,家庭观念淡薄,使得以人为本、以倡导家庭为本的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人心;

4.现代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以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都以公历时间为准。而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以中国农历或节气时间为准,使得绝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传统节日的在公历中的日期。

四、日益盛行的西方节日对于回归中国传统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程度大大提升,节日文化是其中引人注意的典型。近年,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日益盛行,庆祝程度已经超越了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端午节和重阳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威胁。热爱祖国就应该传承祖国的文化、保护文化的精髓,不要让传统的东西丢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要等到像“端午节”变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再来唏嘘感叹我国传统的流逝。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2

1、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有: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2、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3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贯穿于我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体现着中华各民族儿女对祖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传说故事以及历史人物都表达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处处彰显着爱国主义情怀。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具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端午节,人们一直都把端午节和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不仅如此,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也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佩香囊、吃粽子等作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这些习俗也都有其相关的起源传说,端午节的各项庆祝活动无一不蕴含着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烈士纪念馆、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人们纷纷到那里去缅怀先辈,寄托哀思,并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是对自己的民族和祖国深深的依恋之情,在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这种情感升华为爱国意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中国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的“文化渗透”,中华儿女更应该正确对待传统节日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加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民族性文化,它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共同发展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出了科学概括,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像春节,俗称“大年”,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在春节期间的普天同庆,家人聚在一起守岁、放鞭炮、吃饺子,中华人民如此,海外华侨也是如此。这充分说明了中华儿女无论在国内还是漂流海外,都会对中国传统节日魂牵梦绕,都有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以不同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和庆祝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春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象征“孝”的清明节和象征“忠”的端午节,这些都是传统节日中传统美德的体现。因此,通过让大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传统节日习俗,进而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国传统节日体现出“天人和谐”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和谐精神的一种重要形式。” 传统节日的主体是人,人际交往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传统节日具有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凝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功能。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开放、感情细腻丰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方面,传统节日可以增进大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中国传统节日重人伦,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睦,所谓“家和万事兴”,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传统节日为大学生提供了与家人情感交流的机会,亲朋欢聚,互送祝福。通过共同参与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彼此打破代沟隔阂、共同感悟亲情。例如,中秋之夜,亲人欢聚在一起,作诗、赏月,思念亲人,这些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轻一辈都会回家看望老人,给予关心等,这些习俗都体现了亲情在传统节日中的渗透。另一方面,传统节日还有利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部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冷淡。传统节日活动为大学生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组织节日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表达同学之间的友情,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促进大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关爱和宽容,有利于调节大学生人际关系,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有利于坚定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4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 高校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传统节日现状

在信息爆炸,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文化全球化现象日益明显,我们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冲击,特别是西方文化。“洋节”热闹的气氛确实很吸引当代的大学生,在那种氛围中,可以使年轻人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满足了年轻人的心理需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高校中中国传统节日的开展形式过于单调,难以引起人的兴趣。

近年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人们渐渐地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节日,它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的文化底蕴,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以及道德内涵。而就在学生们都比较熟悉的几个传统节日中,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只有食物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这几个节日的来历,背后的历史,以及内涵,知道的只有该节日对应的食物。比如大家只知道春节吃团年饭,却不知道它的来历,知道端午吃粽子,却不懂它背后的历史代表什么,知道中秋吃月饼,却不明白中秋节最根本想要传递的是家人团圆的内涵,如此一来在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只做到了“民以食为天”这一句古语。

2 高校主题活动意义

2.1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通常含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爱国的深刻内涵。如果把中国传统节日的这种思想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势必会激发教学对象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让大家知道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之情。由此让学生们继承这种爱国思想。

2.2 继承传统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比如尊老爱幼,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非常重视纲理伦常,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字经有言:“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而中华民族中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毫无疑问就是春节,其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家人团聚。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中秋节,无论是家人一起吃月饼,还是在一起赏月,其实要表达的也是合家团聚的美好愿望。

2.3 秉承中华传统理念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重视生命的存在,时时刻刻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重视生命的态度对于现代人生命意识的态度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很多人沉溺于享受生活,一旦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便觉得了无生趣,精神上缺乏信仰。而古代人这种社会责任感正是当代人应该学习的。所以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也可以让学生秉承中华传统理念。

2.4 对德育教育有帮助

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为当代社会培养人才。德育教育问题不但关系到学生的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也关系到学生的性格养成。但是因为高职高专类学校,创校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导致了该类院校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因此在校园中很多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轻视品德的培养。因此通过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教给学生们传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理念,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3 具体的作法

3.1 注意创新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是“洋节”在中国确实是越来越热,传统节日却越来越淡,这不得不说与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也是有关的,传统节日虽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却没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表现方式,缺乏浪漫情怀,因此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也是理所应当的,而“洋节”却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它富有浪漫情怀,也给了年轻人宣泄的空间。因此我们要想让传统节日真正地融入生活,就必须让其表现形式有所创新。

3.2 有所取舍

我国的传统节日加起来也有百个之多,因此在选择作为校园主题活动的时候必须做到有所取舍才能更好地突出目的,要做到在顾及教学目的和社会影响的同时拥有典型性。通常来讲高校选择大型的节日(春节、中秋、清明等)会好一些,因为这些节日本来就已深入人心,有大众的认可作为基础,再在其中融入教学理念,更容易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3.3 开展实践

当大家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寓乐于学,既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具体来说,可以在重阳节组织大家登高远眺,登高的同时体验文化内涵;在元宵节时组织大家动手做灯笼,然后精心举办一个灯展,灯展结束后评比最佳的灯笼,让大家切实地体会到元宵节的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灯展的过程中举办猜谜活动,猜中谜底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实践活动中,广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发地组织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参与这些活动。

3.4 开发教育意义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全能型人才,其中道德修养必不可少。具体说可以找到能体现对生命尊重的节日来表达,比如说重阳节的登高远眺,可以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风光,心胸也会感到宽广,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再比如说清明节的祭祀祖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不易,以此重新来审视自身,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这些传统节日本身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现如今不得不承认高校中有很多学生心理过于脆弱,承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打击,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建立有积极意义。

4 结束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在高校开展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是非常好的做法。在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来进行道德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让其在今后的道路中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5

【关键词】传统节日 大学生 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和大学生文化素养

(一)传统节日概述

“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头牙、寒食节 、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尾牙、祭灶、除夕等。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认知、情感、伦理道德和信仰价值观等四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基本知识丰富,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学艺术修养;从情感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节日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功能从认知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传统深厚,很好地传承了餐饮美食、风俗礼仪、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餐饮美食方面如春节的饺子、年糕,端午节的粽子等。风俗礼仪方面如春节要祭祀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等。伦理道德方面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传统美德等。文学艺术方面如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的诗词歌赋,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等民间艺术等。大学生通过教育学习或者通过亲身参与传统节日能很好地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传统节日的交流功能从情感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具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节阖家团圆、举国欢庆、邻里乡亲互相拜年,其乐融融;清明远足踏青、拜祭祖先,既体现了孝道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原有的以亲属、伦理关系为纽带的社交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少,需要更多的通过传统节日来增加亲友相聚的机会。传统节日的情感交流功能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更加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

(三)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从伦理道德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要求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礼”的规章和“乐”的法则,对民众进行礼乐教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礼乐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远足踏青、祭拜祖先之礼;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缅怀忠烈之礼等等。中华传统节日中所体现出的“仁义、忠孝、廉耻”等礼乐文化基本品格对指导我们现代生活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导国人尤其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伦理道德,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传统节日的凝聚功能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传统节日逐步成为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结晶,成为凝聚中华儿女民族感情的强大纽带。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树魂立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传统节日观调查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观现状,2012年3月份,笔者在宁波的四所高校(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5份,有效回收率97%。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45.8%,女生占54.2%。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占52.3%,理工科类占47.7%。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了情况。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24.2%的大学生能说出3—5个,50.5%的大学生能说出6—9个,其余25.3%的大学生能说出10个及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大学生中10.4%的能了解10个及以上,18.6%的能了解6—9个, 49.8%的能了解3—5个, 21.2%的了解1—2个。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途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65%)、亲身参与(54.4%)、媒体传播(39.8%)、学校教育(10.2%)和其他(13.7%)。这表明,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度较高,但了解较浅,不够深入和全面。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

(二)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常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98.2%)、中秋节(87.6%)、元宵节(85.1%)、端午节(59.7%)、清明节(54.3%)和七夕节(25.6%)。其他节日如腊八节、中元节等则参与较少或从不参与。大学生在过传统节日时,参与比例较高的传统节日习俗依次为: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贴春联,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七夕节与喜欢的人约会等,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则较少参与。这表明大学生能积极参与主要传统节日和坚持一部分传统节日习俗,但对于一些不是特别重大的传统节日和其他一些节日习俗参与相对较少。

(三)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基本态度

在调查中,大学生们均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大学生们也普遍表示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不够浓厚(47.8%),节日形式不够活泼有趣(32.3%),节日内涵的宣传和挖掘还不够(31.8%)。在对待中西方节日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示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喜爱,但同学们也普遍表示过西方节日只是对过传统节日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这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弘扬传统节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构建弘扬传统节日的大环境

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指的是老百姓是过节的主体,政府是节日的引导者与宣传者。一方面政府不要在老百姓过节的方式上给予过多地干涉,以保持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传统节日的引导和宣传,着重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1. 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政府要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具体来讲,就要保护和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物质、精神和仪式三方面的民族文化传统。如,物质方面对年画、生肖产品、中国结等节庆用品,饺子、年糕、汤圆等节日美食的文化内涵进行大力宣传;仪式方面可精心开展如舞龙舞狮、灯会、文化庙会等;精神方面要注意提炼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如春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聚的主题等。

2. 拓展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加强节日文化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主张“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娱乐是节日的灵魂”。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缺少轻松浪漫的娱乐氛围和大型欢庆活动。因此,政府要在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在节日文化的表现手段上,可在节庆文化产品、节庆用语、节日食品等方面推陈出新,如近些年清明节兴起的网络祭奠、将七夕节包装为“中国情人节”等,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此外,政府还应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让更多的人们体味到节庆的欢乐。

(二)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共同引导和谐的节日文化

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从前面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认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欠缺。

1. 高校要多开展节日实践活动,将节日教育与参与相结合

从调查得知,大学生节日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讲座、论坛等外,还要突出实践教育。如端午节的包粽子吃粽子活动,中秋节的赏月咏诗、文艺联欢活动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2. 家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加强亲情交流

相对于社会和学校而言,家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具备更好的亲情优势,具有言传身教和终身教育的特点。家长自身要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坚持传统节日习俗,从而使子女耳濡目染。此外,家长还要注意避免传统节日情感交流的庸俗化。如,“压岁钱”是极为普遍的岁时节令习俗,谓能压邪驱鬼,借以祝福,但现实社会生活中则异化为了一种攀比之风。家长应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节日文化环境。

(三)大学生要理性对待中西文化,通过“文化自觉”实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避免崇洋,又要有开放和兼容的气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觉”首先意味着要有“自知之明”,即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认同本国本民族的节日文化。其次意味着要承担“文化责任”,即要将节日文化的接受与传承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作为自身文化归属的一种象征。最后意味着“自我创建”,即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如,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和仪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生活观念和习惯相结合进行改良创新;将西方节日中欢乐有趣、注重交往交流等好的方面吸收借鉴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去等等。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增进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情感刍议[J].教育评论,2009(6).

[2]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J].理论界,2007(9).

[3]方敏.浅论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4]黄涛.保护传统节日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5]李心峰.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J].艺术百家,2012(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6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大学生;构成要素

1中国传统节日的构成要素

1.1习俗活动

习俗活动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这是区别一般节日的主要特征。在深层次的内容上,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重点的表现了我国民间的文化思想,代表着人们的愿望和喜好。一般情况下,这种思想文化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人们所进行的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相应的传达了人们所崇拜的观念。比如,社日活动的开展,就是集中而明显的将人们对土地的信仰表达出来了,这些所进行的活动中主要包括盖社屋和用社肉社酒敬神等。同时,习俗活动还相应的传达了一定的文化观念,是有效的进行文化观念传达和表现的仪式。这主要是因为习俗活动本身具存在非常重要的仪式活动,能够有效的起到象征性的作用。比如,端午所进行的赛龙舟表达的是送瘟疫的意思,重阳节登高所表达的意思就是送灾的意思。总的来说,习俗活动在其本身存在的基础上就具有一定的仪式,能够起到象征性的作用,而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只有通过习俗活动的开展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

1.2节期

在通俗的概念理解下,节期指的就是节日的时间,代表着传统节日所进行的具体日子。在节期的特点上,主要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和相对固定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总体上是不会改变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的传统节日都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其表现在节期上的变化就是出现了由时间较长向时间较短的发展过程,同时节期的不固定也逐渐的朝着固定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演变的过程中,促使其发生相应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为的安排。比如,传统节日中比较久远的节日伏日、春秋二社和腊月等,时间就随着社会发展逐渐的变得越来越短,最后直接就被人们定在某一个具体的日子。总之,节期是作为传统节日的一种时间表示形式而存在的,是其主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2高校传统节日的现状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比较形象的体现出我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同时,传统文化节日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对于我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但实际上的情况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大学生当中,正在逐渐的遭受淡化和削弱的惨况,相应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活动形式被无情的遗忘。就算是比较重要的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在大学生的观念里也渐渐的成为了一种以“吃”为主的节日,认识层面只简单的体现在表面的内容上。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西方节日方面,却表现得异常活跃,其出现的比较新颖的内容和节日的表达方式,逐渐的占领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力的满足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急需释放情绪、张扬自我个性的心理。这种现状的出现,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已渐渐地失去了与时代相容的趣味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承。比如,西方国家中所进行的情人节,每年的2月14日就成为了大学生或年青人最活跃的一天,各种各样的求爱方式层出不穷,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撩人眼球。可是相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就冷淡的多,大学生或年青人较少的庆祝,有的甚至干脆不过。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中国传统节日的逐渐淡化应当成为目前重点考虑的问题。

3中国传统节日对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也就是拥有文化功能。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对于现在的高校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传承人伦社会礼仪,培养大学生的修养

中国传统节日中所涉及到的民俗、信仰、美学观和道德伦理等,都是相互统一和发展着的,共同的存在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儒家伦理,这种伦理观念下所充满的都是人伦和仁爱的理念。那么,在这种重视科技发展、轻视精神教育的社会,高校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使大学生能够从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中,获得人伦和仁爱思想的熏陶,就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修养。同时,通过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也能够提高自身多方面的素质,从而改正对于西方文化的一些错误的认识,重新的回到良好的社会发展轨道上来。

3.2安顿身心构筑内容,调整大学生的心态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最终保留下来的文化一定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涵养的。在我国的岁时节目中,传统节日中存在的一些节目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共同的体系。中国传统节日节期的安排,是依照自然变化规律来进行,在其本身具有人文性的基础上又具备规律性。这方面的特性表明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具有安顿身心的力量,能够起到神性的构筑意义。那么,在高校的教学中融入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具体的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真、善、美,就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并激励学生去思考、观察,最终起到“养心”的作用,有效的调整大学生的心态。

4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节日是我国古老社会文明一直流传下来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相关素质方面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的重视传统节目文化的教育意义,让大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并形成对西方传统节日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计东邦.以传统节日激扬现代文明——宁夏开展“我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共产党人[J].2011,(05)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7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普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92-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来源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对故人的思念,对家人浓浓的爱。虽然传统节日各地的习俗略有不同,但却具有很强的内聚力,是举家、举国共度,与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同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在显示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包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包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追求;包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包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包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于探索等丰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休戚相关的,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亲情的凝聚力是内涵中的核心。

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现状

(一)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受到了大部分年轻人的追随和热捧,传统节日文化遭受到了边缘化。

1.不少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小学过度宣传西方节日。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和小学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对西方节日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圣诞节来临之际,提早分配家长、学生任务,购买圣诞树及其装饰品,装扮校园和班级教室,整个校园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氛围中,有部分学校特意选择在圣诞节这一天举办校园亲子活动,营造着浓浓亲情共度节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动地普及着西方节日,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圣诞节是可以和家人一起欢乐度过的,对来年的圣诞节充满了期待,间接推动了西方节日的盛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传承、讲究家庭和睦、注重家庭的传统节日文化却遭受到了冷遇,有年轻人甚至于不知道清明节是什么节日,具体是什么时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为什么会有赛龙舟的纪念活动。

2.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商家大肆渲染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氛围吸引消费群体,在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这天,不少商家都是通宵达旦地营业,在商场里安排专人装扮成圣诞老人,派发圣诞礼物,还进行整点促销活动,以此来刺激消费者消费;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圣诞节期间就是购物季,几乎是商场里全年的最大优惠季。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春节、中秋、端午节等节日,活动力度远不及西方节日期间,对于消费群体而言,商家的这种举动无疑加深了西方节日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

(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缺失的原因调查

1.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减弱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随着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城镇化过程,我们所熟悉的宋代作者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正成为我们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身处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之中,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紧凑起来,有人夸张的形容,我们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正在上班,难得有闲暇的时间亲近自然,感受怡然山水的惬意。即使在传统节日,奔波劳累的我们也喜欢用待在家里的方式悄然度过,传统节日成了普通平凡的一天,而忽略了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

2.物质的富足让我们平淡地面对传统节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美味的食品,也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才能够购买到相匹配的食品。那时的人们对中秋节印象深刻,期盼中秋的到来,一是这一天可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佳肴,二是这一天可以围坐在树下细细品尝香气四溢的月饼,听老一辈的人们讲述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当下经济的快速增长,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们眼花缭乱,食品早已超出了食用的功能,转而增加了许多趣味性、美观性等,月饼等与传统节日紧密相连的食品也不是在特定节日才有出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随时购买,再也不用期待节日才能一饱口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期盼。

3.交通通讯的发达让我们忽略了彼此的团聚。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描绘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期盼与亲人相聚的美好时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通讯便利,交通四通发达,高铁的建设让“才饮湘江水又食武昌鱼”变成了现实,一个电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网络视频仿佛亲人就在眼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变得不那么重要。不少地方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空穴老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不知不觉失去了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团聚的向心力,宅在自己独立的空间。

4.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西方文化正通过语言、影视动漫、交流访问等形式让我们远离传统文化。经济社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让英语成了国际通用语言,处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晋级评职称等不同阶段的人群,留学访问、对外交流合作等都需要学习英语,并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西方文化和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熏陶。

5.中国传统节日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是从小就知道的。不少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传统节日是中国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祖祖辈辈都在过,并且世代沿袭,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普及宣传和教育,人人都会熟悉和了解。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年青一代,在父辈的操持下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过传统节日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例外,只需要时间一到回家就好,一直在被动地与家人度过传统节日,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节日的文化底蕴和知晓节日日期。

三、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所折射出的精忠爱国、自强不息、和善有爱等文化精神,让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历经千年时代的洗礼而延续至今,蕴含强大的生命力。

(一)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承载每个中国人美好愿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传统节日文化是这一追求的有力支持。

春节是全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欢聚一堂,共同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对新生活的良好祝愿。以春节为载体,人们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和满足,中华儿女载歌载舞表达内心的喜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春节让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凝聚在一起,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清明节祭祀扫墓,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和缅怀之情,焕发出人们内心的同祖同宗,强烈的认同感和家族责任感。端午节蕴含的精忠爱国的思想,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同的传统节日共同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忆,唤起了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强烈认同,表现出强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不管身在何地,这种民族凝聚力将各族儿女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才有了落叶归根,故土难离,也更加激发了各族儿女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怀,激发起民族强烈的进取心,国家才能发展壮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节日最注重的是家庭的团结向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细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家庭和睦,而传统节日最注重的是家人的团结和睦,家人的相亲相爱,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优良传统是一致的。一个只有懂得关爱家人的人才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从而进一步提高处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认真践行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我们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协调功能。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是伴随着我国的农耕社会,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产生的,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传统节日协调安排自己的生活,张弛有度,较好地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

2.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约束功能。传统节日文化讲求的是对自然的崇尚、是内心对至善的渴求、是对先贤圣人的尊崇、是对仁爱伦理道德的推崇。人们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中,无形地接受和遵循着这些讲求,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

3.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纽带功能。传统节日文化在各地的表现形式和风俗习惯是有差异的,但在同一地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俗习惯是相类似的,该地区的人们以传统节日为纽带将情感联结在一起,保持共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中华民族而言,虽然炎黄子孙散布在世界各地,但传统节日的核心内涵是一样的,都有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全球华人心系祖国,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4.传统节日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传统节日文化以弘扬孝、礼、仁、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注重尊老爱幼,注重对先贤对德高望重者的尊敬,注重家庭的和睦,注重亲朋好友间的和谐共处,这些基本注重要求潜移默化地对人具有教育功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加强普及力度,让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顺应时展不断更新延续,展示中华民族良好的民族精神,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

参考文献:

[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赵红,祁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3]王文章.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调研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4]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德斌,杨军,袁永锋,等.解说中国系列:节日情韵・中国传统节庆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8

[论文摘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从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入手,探讨传统节日的文化特征,从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两方面研究应对措施,这对于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培养国民健康的文化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及其重要价值,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等部门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也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旨趣,有的学者已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开掘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成果或限于某个具体节日的发展趋势研究,或仅限于探究传统节日的德育功效等,缺少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的系统探讨。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有十余个古代大节日“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大力开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髓,既可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建设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

(一)开拓创新:天人合一,辞旧迎新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中,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以示祈求和感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先民们与自然始终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辞旧迎新,是春节所蕴含文化精神更为集中的体现。先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历来保持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节日传统,以期来年的耕作有更大发展和更好收成。同样,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也会保持这种良好愿望。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人庆祝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作者除旧布新决心变法的政治豪情,被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二)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慎终追远

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德育体系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就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通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可见,德育不可能是关于某种专门知识的专业化传授。以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不仅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存在,更是我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指在天地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之间,人是主导,人是目的,历来是我国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百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数节日里,都有祭祖的传统仪式,直接目的在于缅怀祖先,根本目的在于对后人责任意识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刚健有为

节日源于祖先的现实生活。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自然环境作斗争,同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养成了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富含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节日里美昧可口的食品、内容繁多的礼俗、生动活泼的娱乐,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如春节期间的掸尘习俗就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舞龙狮和赛龙舟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腊八节的来源中有“劝勤惩懒”的传说,每逢腊八煮粥喝,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这从反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贵和尚中,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我国的春节、元宵节,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大家同乐,一派升平,和谐欢乐。端午节则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人们通过举办赛龙舟、吃粽子,彰显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腊八节”的起源除了“劝勤惩懒”的传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起,即“援岳(飞)抗金”。据说,当时老百姓见岳家军被奸臣克扣军粮,自动煮粥支持岳家军抗金,表达了对权奸的憎恨,对民族英雄的爱戴。中秋节、春节等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秋节、春节等又被赋予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深层次内涵。如今,包括台湾的众多诗人、作家,都以中秋节的“月亮”为题材,表达乡思、乡恋。

二、利于道德教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能在民间广泛传播,除了儒学教化和政府推广的原因,传统节日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传统节日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俗形式,具有周期性和群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一)周期性和群众性

传统节日是以年为单位轮回进行的。由此,形成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民间,又散布、植根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普天同庆、人人共享,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这两个特点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不一定固守在课堂和说理的层面。传统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年四季的时空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道德教化。民众从小到大,年复一年不断地接受着道德传统的洗礼和熏陶。传统节日地域广泛,人们在无处不在的节日文化包围、簇拥下,可以不断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传统节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实际上,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群众文化,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社会价值,具有渗透性、隐含性,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传承性和变异性

传承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天然地具备了传承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社会,内含大量美好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或是歌颂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伸张正义、扬善除恶的精神,或是追求爱情、扬美抑丑,或是追求吉祥、祭神斗邪,无不表现出深沉真挚的民族情感。“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变异性则是绝对的。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必然因时、因需而变化发展。如祭祖、上坟等,节日文化最初包含大量的迷信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报本返始”的人文理性所取代。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从来都是顺乎人性、因势利导,巧妙地渗入思想深处,比硬性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三)综合性和实用性

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具有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从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绝非单一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传统节日文化的实用性则是指节庆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或是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或是在信仰崇拜中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或是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这两个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灵活多样,而非呆板的条条框框。传统节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道德信息和理念,使公众潜移默化的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掘利用的运行机制

传统节日蕴含着极为宝贵的传统德育内容和成熟的道德教化体系,使德育有了依托和根基,所以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社会、个人都应重视传统节Et的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一)导向机制:开掘传统节日德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俗文化,主要在民间生根发芽,但它却以其无处不在、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整体是根本性的东西,德育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必然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同。有鉴于此,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

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内的西方节日,正渐渐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西方节日绚丽的表现力,强劲的扩张力,很能引起青年们的关注和兴趣年轻人思想活泼,接受能力强,喜欢形式新颖、活动有趣的洋节日。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过于陈旧,由此,造成了传统节日缺乏活力的现象。所以,新时期,我国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让传统节日张扬生命不仅要让其在内容上、形式上吸引人,关键要让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做法,每个节日因为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如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精神。新时期的传统节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近几年的清明节就体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字眼是“低碳”的清明节,反对污染环境,注意保护生态,用校内集体“清明祭拜”、鲜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来代替传统的祭奠方式。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的活动规律,生动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开掘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道德教化的趋势,体现了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动力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文化加强了管理,效果很明显。陕西黄帝陵的按时祭拜,以及清明、端午、中秋从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此外,在新时期,国家应倡导和创新传统节日,赋予其时代性,增加其文化性,避免只是简单的节日重复。在这点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东南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韩国抢注“端午祭”并申遗成功,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从社会看,商家和媒体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并对其进行正确宣传和引导。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开始,各地区举办四大传统节日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和媒体不能因为私利,过分重视西方节日,而淡漠传统节日,这种厚此薄彼带来的不良效应是巨大的,尤其是会严重伤害普通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际上,如果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到位,同样会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效果。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9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传统节日;体现

中西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形成第过程。节日是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而需要纪念的日子,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该民族的每个民族节日, 都具体地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反映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西传统节日习俗差异直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的体现

1、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不同。除了共同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劳动节等,各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2、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因而有:“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终年劳作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 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再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西方国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例如,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庆形式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讲究合家团圆,带有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的封建社会特征例如中国的除夕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是家人团聚,不会邀请外人。而西方的节日,经常会邀请朋友共庆节日,表现出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如此。

4、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礼仪不同。中国的节日宴席,家族长辈或贵客一般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团团围坐在饭桌旁,有等级区分。餐桌上酒、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吃、喝,相互劝菜、夹菜和劝酒,有一种浓浓亲情的气氛。而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有“女士优先”的习惯,用餐时讲究坐姿端正,吃饭优雅,吃饭发出声音被视为粗鲁了。

5、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观念不同。吃喝是中国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良好愿望,认为通过饮食可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6、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饮食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看作头等大事。节日更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而且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饺子、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注重食物的营养,西方节日食品主要是烤火鸡、牛排、水果沙拉、甜,主要目的在形而不是吃。

7、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色彩不同。在中西传统节日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红色, 是中国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之意。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是“火”与“血”的同义, 象征残暴与杀戮。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常有悲凉之意,常用于丧葬礼中。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着纯洁、高雅、无邪, 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的产物,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8、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目的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都拜祭祖宗。祭祖活动、烧香拜佛是中国节日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出入顺顺利,长命百岁。西方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是敬神,感谢上帝的恩惠,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于人类。

中西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烧香祭祖,祈求吉祥幸福,以吃喝为主要内容,追求健康长寿,红色为节日的最爱。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以玩乐为主,注重于情感友谊,追求健康快乐,通过宗教活动和娱乐形式来实现。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形式,是由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决定。

二、中西文化相互参透

传统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但较为封闭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西方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上很好,节日娱乐性强,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中西文化传递的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如西方人上午见面说:“Good morning! ”,祝愿时说:“Good Luck!”。西方的新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Happy New Year !”,中国的春节,人们相互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有七夕节,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中元节,西方有万圣节,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中国有除夕夜,西方有平安夜。中国有农历新年,西方有圣诞节。中西之间有着不同之处也有天然相同之处,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随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同样得到世人的青睐。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交流的意义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中西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通过了解中西传统民族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达到更有效的融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魅力,中国人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克服陋习,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不迷失自我。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为中西文化交流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为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为人类平等、自由与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於奇.世界各国节日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 李露露.中国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 ].绥化师专学报,2003,( 1 ).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