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究

时间:2022-02-26 09:20:22

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够灵活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水平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作者在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论述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SPOC课程。希望通过对SPOC课程内

关键词: 高职 计算机 课程改革

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究

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行业的深刻变革,目前,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极大地提升了行业的进步速度。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只有推动从教育的双向性上同时入手,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发挥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使教育更加契合时展对于人才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计算机基础课程既是人才培养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帮助学生适应网络时展,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和不足,只有切实做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才能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虽然目前我国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不断,新的课程组织形式不断出现,然而对于SPOC课程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却探讨甚少,为此,笔者从多个角度对目前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相关论述,希望能够提升SPOC的受关注程度和有效应用,从而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路。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分析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具有职业定向性

与普通高校的基础职业性和综合职业性教学特征相比,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它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岗位,对学生进行工作能力的训练,因此其教育的针对性更强,对于学生“职业性”的培养更加专注。高职计算机课程作为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立足于高职教育的这一特点,从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需求出发,做好职业调查和岗位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能够切实服务于职业发展的计算机基础技能,以实现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具有实践应用性

正是由于高职教育定位于“狭窄”范围内的学生就业需求,其教育的目标性较强,因此课程的设置宜专不宜广,应在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内,以实践机会的增加为条件,提升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保证其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适应性。为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不断提升这种实践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不断提升教学的效率。

(三)高职计算机教学组织开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产教结合的原则

高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怎样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地有所收获,正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对于高职计算机课程而言,其既要适应高职学生的这种特点,又要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目标,因此教学过程表现出了明显的以人为本原则和产教结合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不同的课程层次安排;所谓产教结合,就是加强课程组织与生产经营的联系,促使学习、生产和技术开发三位一体[1]。

二、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认识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典型的年龄特点和地域特点,据统计,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年龄较小且户籍地以农村居多,他们刚刚从学校的单纯环境中走出来,对于社会事物的了解不多,而在以往初中学校中接触的计算机知识也远远不能适应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辅助文化娱乐生活层面,对于计算机技术对职业发展的支撑性认识不足,因此在进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时候,他们的兴趣往往不高,注意力分散,很多基础性的办公软件操作技巧都掌握不牢,更不用说涉及未来专业发展的专业软件操作,这直接导致了其职业素养不高。

(二)教学指导思想落后

由于学校对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认识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的认识过于片面,没有形成学生计算机能力提高与未来就业成功率之间的直接关系,因此重视职业教学,但是却不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思维落后、方法落后,教学中的浅显、片面和过时问题较为严重。另外,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之下,计算机教师对于自身的工作也是得过且过,课程讲授中完全依赖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导致课程的实用性、发散性不足,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脱钩,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设施陈旧

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实践性,因此对于教学设施的依赖性较大,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以民办为主,因此规模小、教学经费紧张,这就使得多媒体教学设施陈旧,校园网络的建设落后,这严重削弱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

三、SPOC课程的内涵分析

基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将SPOC课程应用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当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SPOC概念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概念始于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a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秉承了MOOC先进的教学理念,且与MOOC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经常作为MOOC教学的有效补充。SPOC中的Small、Private分别与MOOC中的Massive、Open相对应,课程本身规模更小且私密性、针对性更强,它通过特定的条件限定,规定进入课程的学生身份,将课程的规模控制在几十人到几百人之间,从而有效保证课程入选者的出勤率、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从而使教学的实效性更加突出[2]。SPOC课程同样是一种网络教学资源,它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的课程讲座视频观看,课程材料提供,课后作业完成、参加在线讨论以及课程评价等,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课程学习途径。

(二)SOPC课程的优势

1.SPOC完美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SPOC课程率先在顶尖大学应用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证明了其在实际人才培养中的高价值性。SPOC跳出了传统在线课程的复制性(与实际课堂教学内容一致)特征,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和有效,同时通过在线课程的传授,打破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因此可以为学生以及社会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服务。与MOOC相比,SPOC课程的规模较小,因此针对性较强,它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以人为本地组织学生展开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SPOC课程的这一特征,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未来趋势,真正实现了优质课程的内在价值。2.SPOC模式的成本较低,且强调了知识产权价值,符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共享性的社会资源,优秀的SPOC课程能够成为高校的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通过用户的付费服务,学校可以取得除教学经费之外的更多收入,并将这部分收入应用到更加广泛的教学与科研当中,既能提高教育质量,又能降低教育成本。此外,对于一些经费不足、科研能力不足或者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而言,他们可以采用购买的形式取得SPOC课程,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教学目标,将这些课程更好地融入到教育建设和改革当中,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3.SPOC重新定义了教师的作用,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教师价值发挥与MOOC重复劳动式的教学方式相比,SPOC课程可以使教师最大程度地回归教育者的身份,回归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并针对传统教学方式中令其不满的成分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目前,已经由很多高校教师实现了MOOC与SPOC在工作中的综合利用:一方面,他们通过网络查找MOOC资源、定制MOOC课程,并将MOOC平台的课程资料整合进他们的实体课堂,进行重新的建构;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整理教学思路和教学结构,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制作适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的SPOC课程,并组织学生们展开学习活动。由此,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也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种多重身份的实现,在客观上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3]。4.SPOC更加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完成率与MOOC大规模的网上体验式教学有所不同,SPOC更加强调学生的获得感,它通过对于特定学生的严格挑选,并严格限制课程规模来保证教学的高出勤率和高完成率,从而增进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完整体验;与传统的课程相比,SPOC的课程材料针对性更强,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动力和能力的激发更加充分,因此产生了更为有效的学习效果。

四、SPOC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自从我国的天津大学第一次的SPOC课程开讲以来,我国各类高校纷纷开始了SPOC课程的有益尝试,目前,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的SPOC课程已经帮助学校突破了保守的教学模式,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异地教学,并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质性的自主学习而有所收获。但是与一流高校的积极尝试对比,我国高职院校在SPOC课程的发展上明显慢人一步,借助SPOC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现状并不理想。

(一)对于SPOC课程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不高

由于教育的职业针对性,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发展的过程当中,眼光狭隘,进取精神不足,它们单纯瞄准职业市场的浅层要求,却忽略了对其的深入研究。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没有认识到SPOC课程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很少或者几乎不进行类似的课程改革尝试,这就导致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僵化、死板,学生的获得感较低。

(二)SPOC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没有进行深度融合

计算机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性地利用计算机开展工作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只是一种能力培养,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培养。部分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开始尝试利用SPOC进行课程的改革,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由于课程模式和构建经验的不足,以及对于SPOC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甚至有些教师对SPOC持有怀疑态度,这直接导致了SPOC课程的应用成效不明显,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度不够。

(三)SPOC课程的课程建设和运营水平有待提高

SPOC课程作为一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视频课件制作、线上应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资源共享以及课程版权引进等形成一条龙的应用流程,制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也会产生较大的成本投入,很多高职院校无力承担,使得课程开发存在一定不足,课程运营中的线上线下融合度不够。

五、基于SPOC课程,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以翻转课堂模式为参照,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理念

所谓的翻转课堂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教师的作用则退位为引导者和点拨者。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之下,要想实现SPOC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充分应用,首先就要求我们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做好线上学习和线下辅导的有效结合。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和课堂练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展开预先的线上自学,从而使学生明确课程的主要目标以及自己自学过程中的困难点;接着,教师开始以SPOC内容为中心,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线下辅导工作,并针对不同能力学生中的不同操作技能要求,进行精准的讲解和把控,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强化。

(二)以人为本,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特色鲜明的SPOC课程

计算机基础教学强调实践性,高校计算机教师应该明确SPOC制作的目的和任务,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要求和兴趣,不断改良课程的组织形式,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不断提升SPOC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特色性,从而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和认可。1.坚持课程的制作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在进行SPOC制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课程制作的主题,而这一主题的选择,必须与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大纲和目标相匹配,与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相适应,从而保证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专业化。2.坚持课程的制作“以学习者为中心”素质教育讲究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高职院校的SPOC课程制作,也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深入了解学生计算机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等综合因素,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兴趣和将来就业方向制作他们真正需要的课程。3.坚持课程制作的微型化和简洁化原则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认知能力不高的特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SPOC课程必须坚持微型化和简洁化的原则,突出课程的小而精的特点,从而充分利用高职学生有效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实现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讲授,这既增加了课程的易学性,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做好教师培训,构建适应性强的高校计算机教师队伍

SPOC课程的制作主要依靠的教师,因此,高校应该注意做好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地在网络上探寻资源、查找资料,并利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视频的合理组合。另外,还要帮助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明确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目的,使其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做好课程设计,从而在SPOC的配合下,不断提升授课过程的精彩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兴波.基于SPOC的在线教育平台应用模式研究———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60-161.

[2]何健.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3):191-192.

[3]阚宝朋,刘英杰,杜文龙.SPOC环境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反思———以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7(6):44-47.

作者:阳明霞 张爱科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