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职护理专业集锦9篇

时间:2022-12-01 23:49:04

高职护理专业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1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某民办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女生参与研究,最终共有420名护理专业女生(平均年龄为19.91岁)、112名医学检验技术女生(平均年龄为20.95岁)提交了调查问卷,调查时研究对象正在准备毕业实习。

(二)研究工具

使用董薇修订的《民办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该量表共包含自我发展取向、地位与经济收益取向、社会贡献取向、成就感取向、薪酬福利及声望取向、兴趣性格取向、职业前景取向、规范道德取向、轻松稳定舒适取向等9个维度,共31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不重要”计1分,“重要”计5分。量表各项目的因素负荷都高于0.4,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9-0.86之间,这说明量表的信度良好。量表各维度与效度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都表明量表的效度良好。

(三)研究方法

施测时,通过问卷星网站向被试发送问卷连接,被试使用手机、电脑等填写并提交问卷。为保证数据质量,问卷回收完成之后,剔除了回答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问卷,剔除了填写用时过短或过长的问卷。

(四)统计方法

本研究的所得数据使用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

(一)护理专业女生职业价值观及各维度得分

护理专业女生职业价值观总分为103.29±15.64,各维度得分见表1。

(二)护理、检验专业女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对护理、检验专业女生在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规范道德取向、社会贡献取向等维度上,检验专业女生的得分,显著大于护理专业女生的得分。结果见表2。

三、?论

本研究发现护理专业女生在职业价值观的规范道德取向、社会贡献取向上的得分都显著小于检验专业女生的得分。这一结果可能与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有关。

在教学过程中,各专业学生除了毕业实习之外,还要不定期地接受临床见习等临床实践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与患者直接接触,而检验专业的学生与患者接触地较少。在当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与患者接触越多,与患者产生的矛盾就可能越多。

已有研究表明,高职女生的价值观主要受职业的声望地位、保健与发展因素的影响,她们在择业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2]。同时女生在选择工作时往往更喜欢安稳的工作,不希望产生过多的矛盾,也不希望卷入与社会规范不符的行为当中。

这些因素都导致护理专业女生在选择工作时,较之与患者接触较少的检验专业女生,较少地考虑工作当中的规范道德因素,她们为奉献社会的热情也有可能因此减弱。

因此,在针对护理专业女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多向他们传达充满社会正能量的信息,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社会规范,遵守医学伦理,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2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就业;调查

Abstract:To know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accepted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accurate 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and career guidance,707 nursing students are collected. The rate of students from the suburba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s 86.8%,while the eight urban districts is 13.2%;the average employment rate is 99.89%,and job suited rate is 98.0%;92.5% of nursing students work at the front-line in general hospitals that are third-class; and the rate of students admitted to the undergraduate is only 0.7%. Nursing graduates accepted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mainly from the suburba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Beijing.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job suited rate are high. The students' position is in general hospitals that are third-class. The students who choose to continue their studies are rare.

Key words: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Nursing major; Employment; Investigation

目前,我国护理专业整体水平以中、大专学历为主,高层次人才缺乏。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是以培养现代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的的职业专科教育。其以市场为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正处于大力发展和进一步深化的阶段。为优化护理专业队伍结构,加快专科护理的发展,完善专科护士的培养,需加强对护理专业人才流向的研究[1,2]。本文对北京市某学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了解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单位、是否选择深造等信息,为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整体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学院2009~2013届高职高专护理专业707例毕业生。所有毕业生均达到学校相关规定,如期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书。

1.2方法 收集教科办记录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就业单位名称和级别等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和统计。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

2结果

被调查的707例毕业生中,男生105例,占14.9%,女生602例,占85.1%;年龄在21~24岁。其中,2009届毕业生114例,占16.1%;2010届毕业生118例,占16.7%;2011届毕业生151例,占21.4%;2012届毕业生146例,占20.7%;2013届毕业生178例,占25.2%。

2.1毕业生生源地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生源地为郊区、县(大兴区、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房山区、怀柔区、平谷区、门头沟区、密云县、延庆县)的人数为614例,占86.8%;为城八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的人数为93例,占13.2%。毕业生生源地以郊区、县为主。各届毕业生生源地情况,见表1。

2.2毕业生就业工作单位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92.5%的毕业生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工作;5.3%的毕业生在二级及一级医院工作。选择专生本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仅占0.7%。各届毕业生所在机构类别情况,见表2。

3讨论

3.1毕业生生源数呈总体增长的趋势,并以远郊区县生源为主 21世纪以来,随着医药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教育的招生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博研究生4个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以中专为主体的护理教育层次结构,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为我国护理教育突出问题之一。北京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源呈总体增长趋势,符合我国护理学历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尽管护理教育的总体规模及高层次规模都在逐步扩大,但中专教育的规模仍然过大,护理资源的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3]。国家卫生部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再次把护理人才定位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出应动态调整教育招生规模和学历层次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预计,北京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源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是从生源地看,5届毕业生皆以十个郊区、县为主,占86.8%;而城八区仅占13.2%。这种现象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教学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与城八区相比较,郊区、县经济相对落后,家庭以社会中低收入的普通家庭为主,教育教学规模及硬件设施较薄弱,本科及以上高校生源较低,造成此类地区高职高专生源比例增加。根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护士学历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8.8%。可见,即使是城八区的本科及以上医学院校生源,选择护理专业所占比例仍很小。他们普遍会选择其它更加热门的医学专业,如临床、检验、影像等。

3.2毕业生就业定位主要是三级综合性医院 毕业生就业领域以城区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占92.5%;而到社区、农村的很少。护士人力资源工作领域分布不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和技能是其就业优势。其属于劳动技能型人才,有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较强,工作作风踏实,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等特点,受到医疗卫生单位广泛欢迎。但是,随着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给北京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压力。据调查,2010~2012年北京市三级医院招聘的护士学历以大专为主,占64.30%;本科学历护士已经达到20.36%。未来5年计划招聘护士数量逐年增多,同时呈现出专科生逐年减少、本科生逐年增加的趋势[4]。对于护理本科生而言,高职高专类学生入学"门槛"较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就业竞争中将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他们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就业形势也会逐渐严峻起来。由此可见,一方面,国家倡导扩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规模;一方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高竞争,甚至就业困难等问题。这种矛盾现象说明,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自身存在一定问题。其教育规模增长和教育质量发展不协调,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等问题。因此,必须适度控制专业发展规模,努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让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地胜任各类医疗岗位工作。

3.3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很小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护士学历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8,7%,大专学历占 42.5%,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8%。中专、大专学历所占比例较大。大量在职护士是通过成人教育获得本科学历的。北京市某学院5届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继续深造的仅占0.7%。主要原因是,目前该专业就业情况比较乐观,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毕业后马上就业。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市场需求的变化,医疗卫生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在继续深造方面的就业指导,使其更好得适应将来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姜小鹰.我国护理专业发展与护士队伍建设[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

[2]胡雯斐.关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就业情况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3):30-31.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3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069-01

一、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管理模式的目标导向不清;针对高等护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与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需求的矛盾;院校管理缺乏专业特色等是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市场导向性原则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是高职教育产生发展的基础,更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不断扩大完善的客观要求。学生管理工作更要立足现实,服务于地方经济,这是实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管理目的的关键。

2.系统性原则

不同年级的护生对专业认知、学习目标、心理需求各不相同,这决定了护生管理的阶段性、连续性和规律性。针对不同年级的目标群体制定管理方案,形成一个关联学生三年学习生活管理的系统,如: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护理专业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加强技能操作训练;对三年级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就业指导,深入各实习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指导。

3.目标导向性原则

护理专业学生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护理技能,顺利实现顶岗就业。学生管理工作应注重对护士技能操作的要求,对护士礼仪、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考取“双证书”或“多证书”,实现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三、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和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1.以市场为导向,明确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

围绕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级护理技能型人才这一终极目标,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为切合点,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内涵,把学生工作做细、做深,实现专业学习、实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的。

2.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针对护理专业女生人数多,思想状况隐蔽性较强,矛盾问题易于延后等特点。借助护士技能操作大赛,护士礼仪大赛,南丁格尔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的贯穿,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观念和职业素养,把学生和其所关心的问题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中心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

3.拓宽学生管理思路、挖掘学生管理新方法,建设专兼结合的学生管理队伍

大力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交流学习,在传承和创新中寻找本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选择部分专业老师担任兼职辅导员,促使教学和管理的紧密结合,在学生管理中突出专业特色,在专业学习里融入政治思想理论。

4.丰富和完善“三三制”辅导员工作制模式内涵,实现学生管理的全院总动员

丰富和完善“三三制”辅导员管理模式,实现“人际、人事、人居”的和谐境界。继续在配足专兼职辅导员的基础上,吸纳相关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一是实施特聘辅导员制度,凡学院副处级以上干部都应到班级担任特聘辅导员,指导、协助专职辅导员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二是实行班级导师制度,选聘专业课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课外辅导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三是实行辅导员助理制度。

5.抓住新生入校和毕业实习的有利契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做好新生的护理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专业现状,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实习、毕业阶段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时期。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和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学生及时了解现状,提前做好实习、就业心理准备。引导实习生、毕业生及时更新职业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6.学校与社会联手,建立校医合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双向互动机制

把医院文化和对护士职业道德要求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校医共同育人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4

关键词:高职护理;就业问题;思考

高级护工作为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其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只要学生做到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到工作岗位中一定会脱颖而出,就业问题也不复存在。需要的是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达成就业目标,只要确立人生目标,再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就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1]下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高职教育形势分析

(一)明确就业动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这句话用于军事方面,但是清楚地分析当前的就业需求会对就业率有显著的提升。高级护理职业是当前较为抢手的行业,作为稀缺人才,学生应该抓住就业趋势,选择好专业,做好今后的学习规划,学习好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扎实基础,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明确就业动向,把握当前形势。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前很多高职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尤其作为当代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是迫不得已选择了高护学校,勉强毕业之后,更是对前途无限的担忧,每天没有明确的目标,心理承受能力较小,承受不了压力,尤其面对就业,很多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很高,加之很多学生好高骛远,所以无法选择最佳的工作。[2]总是生活在理想和幻想中的学生,一直在家长的羽翼之下,从来没有体会过生活的压力,所以在校期间,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高职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思想。

(三)实践教育的安排

当前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使学生对今后从业的事项有更明确的认识,也可以对今后的业务更熟悉。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一些机构合作,让学生事先对今后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足够地熟悉以及熟练整个业务过程,才能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教师也要时刻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要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当前国家护理人才的稀缺,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最终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二、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一)就业课堂的开展

高职学生大多从小处在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对压力以及挫折的承受能力非常弱,如何正确地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当前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学校应定期开设心理辅导课堂以及心理讲座,为今后学生更好地工作奠定基础。就业课堂的开展也是十分关键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让学生自主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制定职业目标。

(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教育当中重要的一点。当前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前通常处于迷茫状态,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而在即将面临就业时又一头雾水,这是非常被动的,所以要打破这种僵局,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鼓励并且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3]当前学校缺乏专业规划人员,教师的素质也有待提升。学校方面需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们也要时刻关注当前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借鉴教学经验,时刻让自己保持最佳的教学状态。

(三)个性化教学模式

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习能力。目前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等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游戏,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高护是当前比较稀缺的,但是很多学生对其没有合理的认识,导致就业人员缺失。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职人员,首先需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明确职业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确今后的职业意义,正确面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秉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时刻提升自己的思想。只有对专业认同,才能为职业生涯设计比较实际和清晰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向俊蓓.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6(7):70-71.

[2]邵路才,孟德喜,陈建松.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J].今日湖北旬刊,2015(11).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5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33-03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大力提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出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以及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及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确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的内容是制订教学计划,而在制定前必须首先确定培养目标。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通过校院联合共建护理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正确定位高职护理教育目标。盛似春等[2]依据“能力本位”理论,确定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医院和社区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护理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在医院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和在社区进行防、护、保、康综合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涂明华等[3]也通过大量研究提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并制订出详细的人才业务规格。总之,大部分院校都是基于临床实践需求提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侧重点不同,但大都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最终确定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

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素养是用人单位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各高职高专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护理专业的发展入手,教育学生热爱护理专业;从护理专业实践入手,教育学生热爱护理工作;并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让学生首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实践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江西中医院专科学校熊建萍等[4]始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护生的思想道德、仪表举止、形体健美等方面尽可能符合护理岗位的要求。

三、优化课程设置

1.根据专业需求重组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应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能满足临床护理实践需求即可,很多院校据此进行了改革。例如张琳[5]代表的宁夏医学院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合并为《正常人体学》,将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学的合并为《疾病学基础》;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6]也整合了部分基础课程,如《人体结构学》(包括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治疗学基础》(包括药理学、外科学总论);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7]整合出《人体结构机能学》和《病原生物学》两门基础课。为了更加体现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理念,一些院校开设了《护理药物学》的课程,在药理学教学中增加用药护理知识及对病人的用药指导,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用药能力。

2.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增大相应学时。新的生物医学模式、护理理念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要求把病人当做生物―心理―社会的人进行护理。因此,护士除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外,更需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8]。目前,各院校开设了护理礼仪、护理美学或护理行为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与法学、护理管理学、人际沟通、护理教育学、健康教育、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研究与论文写作等许多人文课程,将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教育中,达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统一的目的。

3.重组护理专业临床课。一些院校将临床护理课按生命周期设置,分为儿童护理、母婴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4门课程,更多用于五年一贯制或对口高职的教学。这种课程将各部分知识综合成较大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应该是有很大的推广前景,但对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院校从内容上对临床护理课进行优化,更加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如将很多机理性的知识删掉,增加了与护理操作、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法律伦理等有关的可操作性和实用的知识,并由此开发了很多教材。

4.专业化方向的设置。很多院校除了开设内、外、妇、儿、急救等专业课程外,还开展了护理专业方向培训如ICU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新生儿护理、老年护理、透析护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手术室护理、助产士、口腔护理、造口护理、美容技术、中医护理、英语护理、日语护理等[9]。

5.重视双证教育。很多院校都非常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平时教学的融合,并且毕业前举办辅导班,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毕业时不但能够取得毕业证,而且能够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获得上岗资格。

四、强化实践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

很多学校都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多学校从第一学期起,开设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到校内的实训基地和医院见习,开始工学结合,使其尽快体验护士角色;第二年专业技能实训、临床见习时间达到1/2以上;第三年以顶岗实习为主,穿插理论学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知识、早期接触临床,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又如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0]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建设,制定了护理专业课实训大纲和实纲,并配有实训技能辅导教材,通过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专向护理技术训练,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要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滨州职业学院[11]缩小课堂与工作现场的差距,让学生多接触临床的实际工作,把课程开到医院去,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该学院还创设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如老年公寓,拓宽了学生服务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很多院校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更多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灌输式”教学向“引导式”教学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上,理论课大多采用了板书、多媒体或二者结合的手段;实践教学除了常规的实验用物外,很多院校都在积极购置先进的基础和综合训练模型,如智能数字网络交互急救模拟系统、心肺听诊教师学生一体机教学实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立“高仿真”医院,贴近岗位,满足实训需求。

六、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

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成效如何,必须通过一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以利进一步的完善。目前,各院校主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教育界同行评价;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评价;就业率统计;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如冯惠先等[6]报告了参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试验班理论、实践考核成绩,素质考核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班;90%的试验班毕业生也对自身的工作态度、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评价良好;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都普遍对试验班的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又如江西省中医院专科学校[12]通过“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了一批批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用人单位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生上岗过渡期短,动手能力强,一次性就业率率从70%~80%提升到98%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也从原来的不到80%提高到95%。由此看来,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正趋于完善,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如光注重就业率还不够,就业质量也很重要,它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性的评价。

七、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

实施改革的院校大都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等方面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师资方面强调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打造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的具体措施为一是从医院选拔中、高级职称的护理技术人员担任临床课教师,各学校比例不同,有的可达临床课教师总数的80%;二是培养校内教师到医院顶岗工作;三是支持附属医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获得高校任职资格;四是请医院护理专家到校举办学术讲座,介绍护理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2.积极构建院内外实训基地。如滨州职业学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虚拟病房、虚拟医院和虚拟实训中心;院外构建互惠多赢的实训基地即学院和医院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基地。

3.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和规范化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加大管理执行力度,如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建立教学督导制;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建立信息反馈制、质量评估制等;制定学分制实施条例、实施学分制管理等。

综上所述,各个院校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系的完善、具体的实施、评价和改革的保障方面努力,争取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校院联合共建共管共享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1,25(7):1771-1772.

[2]盛似春,张明群.“2+1”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105-107.

[3]涂明华,沈宁,戴宝珍,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1-3.

[4]熊建萍,曾晓英,李如竹,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120-122.

[5]张琳.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38-39.

[6]冯惠先,简亚平.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14-15.

[7]杨丽艳,李英丽.邹继华,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1):16-17.

[8]任志英,邵越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改革的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16-18.

[9]周志红.构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8(1):87-89.

[10]何旭辉,吴艳,张玉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27-29.

[11]徐红,王开贞.高职护理专业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63-64.

[12]李如竹,江跃华,曾晓英.“六位一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562-563.

[13]张少羽.构建“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92-94.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FIB070317)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6

摘 要:目的 了解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度。方法 用问卷调查法对600名护理专I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度调查。结果 2011级、2013级、2015级3个不同年级均有70%以上的学生报考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大部分学生就读护理专业主要是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护理专业80%以上是亲友的决定,3个不同年级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护士社会地位高、护士福利待遇高、护理工作辛苦和压力大的认识,2015级均明显高于2011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学生 专业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45-02

专业认知简单说就是对专业的认识、对专业工作性质的认识。对专业具有全面清晰认识是学好专业的前提,对专业的认知既是学生形成积极专业情感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的必要条件。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存在一定偏见,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导致部分学生入学后学习成绩不理想[1]。为学校有针对性在专业教育中采取干预措施、使学生对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认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性,笔者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对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开展了护理专业认知现状的专项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600名,15级(一年级,新生)学生200名,13级(三年级,毕业实习前)学生200名,11级(五年级,毕业实习后)200名。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相关资料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共8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题。问卷调查前先向护生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及填写要求,问卷独立完成,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100.0%。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015级、2013级和2011级护生对专业的认知度见表1,3个不同年级均有70%以上的学生就读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说明社会对护理专业是比较认同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填报了第一志愿;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热爱该专业,仅有11%~16%,可见大部分学生就读护理专业并非是热爱护理专业,而主要是考虑毕业后的就业,因此,80%以上选择护理专业是亲友的决定,并且3个不同年级学生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护士社会地位高、护士福利待遇高、护理工作辛苦和压力大的认识, 2015级的比例均明显高于2011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专业就业率高,护理工作稳定在社会上基本达成了共识,这也是近年来护理专业始终是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的主要因素。但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在16~21岁左右,社会阅历尚浅,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易受环境影响,故报考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受亲友影响、易就业都与学生受到社会影响有关。随着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经过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的经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不断提高,有了更深理解,故有了毕业实习经历的2011级学生对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认为护士社会地位高、护士福利待遇高、护理工作辛苦和压力大的认识与2015级、2013级的在校生有了许多不同看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卫生职业学校在招生前尚需进一步加强招生宣传工作,通过媒体、网络、招生咨询等途径宣传专业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专业特点,使学生在报考前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工作内容、毕业后就业去向等内容有比较全面了解[2]。同时,学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应有针对性对护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习专业的自觉性,对护理工作具有良好认识。

总之,卫生学校要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力度,借助媒体大力宣扬护理行业的独立性、科学性、严谨性、综合性、挑战性,人们对护理职业的视听,并要加强专业教育,提高护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为稳定护理队伍、提高职业信心、为今后职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7

1.1护生的实习意识淡化

就业是当前毕业生最为关心的问题,许多护理专业的实习生也会受这样大流思想的影响在就业上花很多心思,这样一来难免就会降低其对实习的重视度,也就往往出现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思想不积极、工作态度不认真等情况,对于工作以及实习老师交代的任务只是处于应付的状态,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错失锻炼和培养自己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

1.2正常的实习教学秩序影响

一般情况下,实习生到医院实习报道的时间主要是每年的六七月份,但是在八月后许多学生都会以要考试的理由而不参加实习,到了十月份,实习生们又开始为自己的就业着急,四个月下来,将精力主要放在实习上的学生少之又少,医院安排的值班轮流表就难以实施,岗位上无人的情况屡有发生,无法保证足够的实习时间,实习的时候精神又不够集中,这都对医院的实习教学秩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实习的教学质量也就难以提高。

1.3学生的服务意识不强

服务性强和工作强度大是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就必须要有忘我意识和服务精神。但是在当前的实习学生中,90后占多数,这些90后在家里多娇生惯养,往往都是受别人的照顾,因此缺乏为病人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就出现了许多不愿为病人服务的情况,这都会使实习带队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1.4影响护理专业毕业实习质量因素的多元化

随着近几年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不断加强,护理专业的毕业实习人数也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也就造成了该专业实习教学资源的不足,这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在获得实践经验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难题,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减少,对实习生管理的规范也难以进行。

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模式的创新

2.1管理原则的创新

2.1.1“三定”

(1)定实习方案。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管理方案,就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是:实习基地相关资源的利用要合理,对临床实践的教育和考核管理要加强,对实习教学的时间、条件以及最终质量要予以保证等。(2)定实习内容。在确定学生实习内容的时候,要以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培养目标以及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实习医院实际提供的岗位数量为基础,并集中体现该专业的特点和实践中的要点。另外还要在实习内容中优化当前护理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手段,提高实践的可操作性。(3)定实习管理措施。为了保证实习方案和实纲的教学任务也能够顺利实施和完成,需要制定适宜的实习管理方案。为此,就要在实习医院数量要求以及带队教师质量要求得以满足的条件下,对实习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规范的工作标准,提高实习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使其能够顺利得以开展。

2.1.2“三选”

(1)选择实习医院。不同医院在设备技术以及管理的特色水平水平上都存在差距,这都会影响学生实习乃至之后的工作态度和水平。因此要谨慎选择实习医院,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兼顾医院的“软件”和“硬件”,从医院的规模、教学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这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2)选择带教老师。在当前护理模式的转变中,对临床带教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情况满足新要求带出更高质量的学生,带教老师就一定要学习护理领域的新概念新知识。(3)选择实习学生。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要将学生按照岗位的要求进行分类,在分类时要以各实习医院的性质和层次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为依据,以此对学生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的结果,让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到先进的医院和特色医院进行实习。以此实现实习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实习岗位。

2.1.3“三管”

(1)实习前管理。系专业主任、专业教师以及带教老师应在实习前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合理落实学生的实习岗位,主要方法有:下点查岗、进行实习医院单位的座谈会以及进行相关工作会议等。(2)实习过程管理。护理系在选派带队教师对学生工作进行管理时,要选择具有丰富实习经验以及较强责任感的老师。在实习过程中要经常下到各实习医院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情况,学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以及医院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要求和评价。在对学生知识技能予以重视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3)实习效果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带教老师、医院病人、实习班次安排情况以及主要设备仪器和药品等进行介绍时,最好是由学生所在的科室护士长进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强他们的实习信心。并由科室的带教组长对专科操作进行示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同时还要熟悉运用一项专科的操作。

2.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过程的创新

(1)实习前要调节好心理、情绪、调养好身体。在实习前,学生们已经在学校经过了几年的刻苦学习,因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但是在到医院实习后,学生们角色、所处的环境以及学习的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中,许多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怕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怕无法与病人好好合作相处、怕会受到带教老师的批评,这些想法都会对学生的情绪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过度阶段,学生一定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加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顺利完成实习中的各项工作,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接受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实习前要通过理论与操作考试。为了使学生在实习前可以从各方面适应临床,学校应在考试前开放护理实训中心,为学生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知识提供机会,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学生护理管理部门的干部和值班的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的辅导,让他们能够顺利通过学校的各项考试和考察,顺利进入到临床实习阶段。另外对于理论考试或操作测试等不合格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将其临床实习机会延迟,继续强化他们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直到符合实习单位的要求时再让其进入临床岗位。(3)实习中要巩固理论知识。在临床岗位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实际操作技能上,往往忽略理论的学习。为了在实践的过程中保证学生进行理论的学习,学校以及实习医院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书面的实习日记,并由各组的实定时完成实习月度汇报表格的填写,并在一定时间内安排一次理论考试。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来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汇总的理论知识能力,也为学生之后的职业护士考试打下基础。

2.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评价的创新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8

【关键词】构建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 教学体系

引言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高专教育影响最大的课程之一。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以此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讨论稿)》 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它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

一、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体系构建背景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高职护理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其中设置了高级护理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并且护理系部在校生人数众多,有部分院校还专门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或开办了英语护理专业试点班级。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外承诺,外资医院准入,外资医院和国内三甲医院对具有国际护理水平的护士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如何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外语技能和国际化水平已成为我国护理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医护人才国际化的发展,促进医护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国际人才联合协会联合推出了全国医护英语综合等级证书考试,该考试由医护英语水平考试(Medical English Test System , 简称METS )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PETS)两部分组成,侧重在考查应试人员公共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考查医护专业英语的水平,以考促学,引进国外先进的医护理念,使我国的医护水准尽快与国际接轨 。

二、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体系构建基础

专业英语, 简称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Hutchinson T Waters(1987) 等曾给ESP做出过明确的定义:“ESP不应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或教学法,它不包括某一特定的教材,事实上,它是一种探讨基于各种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方法”。其教学具有鲜明的学科针对性。ESP学习者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ESP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ESP教学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掌握英语主要是在某一特定专业范围内使用,以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即学习者的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不能分开。构建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体系正是基于ESP基础之上,以METS和PETS为指导,进行教学的整合优化,体现于教学内容之教材选定和编写、教学方法之探索和革新和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整合等方面。

三、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体系构建框架

(一)教学内容之教材选定和编写

开设高职护理英语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后,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英语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护理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因此英语教材的选择要充分体现护理英语特有的规律性,突出英语在护理领域实际运用的特色。专项阅读材料、听力材料、口语材料、写作材料应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要。具体而言,教材内容应能全面系统体现护理英语特色,应有书面材料和生动形象典型性强的音像材料相结合。所以选择并使用合适教材并非易事。因此我们进行了教材编写的尝试。教材以“实用性、新颖性、知识性”为指导准则,侧重于英语知识在护理实践中的实际运用。该书前十个单元以贯穿护理工作的基本场景为主线,前六个单元模拟为门诊部分的挂号、问诊、化验、取药、急诊、保健指导等情境,后四个单元模拟为住院部分的住院、查房、手术、出院等情境;最后两个单元为拓展部分,主题分别为死亡和医护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每个单元由精读文章、专业词汇、口语实践、课后练习、写作指导、补充阅读材料构成。此书《实用临床医护英语口语》已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8年6月出版,在2009年3月―2009年7月我院2008级护理313和314班试点使用 ,学生对教材反映不错。另外,目前医学科学飞速发展,新词汇、新发现层出不穷,教学内容还可以由教师不断在网上下载更新,及时补充。

(二)教学方法之探索和革新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属于行业英语教学阶段,教学方法和模式应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要强调护理英语技能教学。其次应突出英语在护理专业中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对护理英语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了解。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可全面实施导学模式,教学重点在于把英语作为一种学习掌握护理知识的语言工具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护理英语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开展教学,使教学场景真实化、逼真化;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互动与协作学习,使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三)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整合

教师素质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加强护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尤显重要。按照护理英语的听说、阅读、写作教学的需要,可对英语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和专业分工。学院可为英语教师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听取或自学一些医学背景知识和基本护理知识课程,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获取护理专业证书。 同时,英语教师也可根据护理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到涉外护理医院进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

结语

我国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符合市场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和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一种全新的适合高职护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王才仁. ESP的理论与实践 [M].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3.

高职护理专业范文9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结合;途径

一、当下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形式

当前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方式,体现在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和考试方向上,这三个部分组成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各个部分的重要内容。

(一)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

护理作为特殊的行业,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还需要评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但是在中高职衔接培养的过程中,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缺乏一个连贯的、不断纵深的培养体系,使得在教学内容上造成相同内容重复讲授的情况。

(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象

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在招生对象中有明显的不同。中职院校在目前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招生数量,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招收的学生学习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接受新知识,往往质量不高。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一般为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应通过统一考试进行录取,并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向招录不同方向的学生,从而可选拔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扎实、自我社会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

(三)高职人才衔接的考试方向

在招录学生时,很多高职院校可通过单独招生考试来自主命题,根据专业设置不同的试题。一般的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这三个基本知识学科,再加上专业综合能力考试。专业综合能力考试主要是针对选择方向设置题目,一般包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

二、护理专业中高职人才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中高职人才衔接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充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但是在人才衔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结构、培养人才方向、教学内容等方面。

(一)护理专业中高职人才结构断裂严重,影响中高职人才的顺利衔接

在我国,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的理论和职业知识及操作能力。通过招录高水平的人才,让高职教育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发展,实现人才的有效发展。但是在中职教育中,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具备丰富的自我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但基础理论、人文素养及学习思维等方面存在不足。然而,在高等教育的普通高中人才方面,他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给大学输送具备扎实学术知识理论的学生,促进他们在大学中更好地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普通高中没有针对高职教育培养具备职业素质的人才,没有充分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中职教育学生没有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普通高中没有具备职业技能专业素质,从而造成高职人才结构出现断裂,缺乏适合的生源来满足职业教育要求。

(二)护理专业培养人才方向衔接不到位,影响人才的充分发展

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方向,是让学生成为具备高等职业能力,能够充分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实现高职院校人才的高端化。但是在中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他们的主要培养方向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懂得应当如何操作来完成专业知识需求,在教学中更多的内容体现在实践操作中,针对其基本理论知识,各个部分知识的联系内容不到位。这就造成中职院校学生不具备内在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能很好达到高职教育所需人才的水平,从而出现人才培养方向偏差,影响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步伐。

(三)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衔接不到位,知识断层存在较大问题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过程中,这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和提高。中职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学,体现在专业实践操作、基本操作步骤中,但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和内在基本原理教育的偏少,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教育后,不知道操作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理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内容重复、内容断层的问题。例如,一些内容重复教学,一些内容基本没有涉及,造成该传授的知识没有得到较大程度的传授,在已理解的知识上浪费宝贵的时间,从而导致高职教育目标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实现,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可见,为了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必然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让学生能够从低层次水平逐步过渡到高层次水平,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快速发展。

三、护理专业中做好中高职衔接的对策

针对中高职在人才衔接、培养方向衔接、教学内容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更切合实际操作的解决途径,以让中高职的衔接更顺畅,为更好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做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人才分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护理专业高职院校学生招录水平不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结构的分离和提高。针对中职学生,加大基础知识教学力度,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基本逻辑和原理,充分提高综合能力。针对普通高中学生,在职业基础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训上下大力度,让这些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向,让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护理知识学习。

(二)人才培养方向上进行有序衔接

中职护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能够在社会上进行基本医疗操作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高职护理教学,则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护理领域具有较大作为的护理人才,是具备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能够解决医院、卫生机构、门诊问题的基本医学知识,还要在自我领域进行创新发展,更好地提高护理行业的基本水准。所以,在人才培养方向衔接方面,明确他们之间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差距,知道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来解决培养方向的代沟。同时,高职教育一定要基于中职教育进行创新,充分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和实践技能,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努力做好培养人才的阶梯式教学,避免出现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培养方向出现断层的现象,从而影响人才培养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努力做好护理专业中高职教学课程的衔接

教学内容是培养职业素质人才的重要核心。只有做好两者间教学内容的衔接,才能更好地发展人才,提升人才质量。所以,在教学计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有合理的逻辑性,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空缺,充分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教学内容布局一定要合理,实现知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教学。这就需要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职教育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要做到不同课程不同对待,针对公共课程适当降低其学习深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学习和挖掘。在高职教育中,加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深化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深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护理专业领域进行自我发展,促进护理专业水平朝着更高层次发展。这既能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还可以增加实践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松.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075-1077.

[2]芦京昌.关于中高职衔接工作的若干思考[J].职教论坛,2013,(1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