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才培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9-22 02:05:25

人才培育论文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1

本文作者:吕海燕工作单位:浙江铁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后备干部后继乏人。从文化程度看,截至2012年4月,浙江铁发集团在岗职工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24人,大专文化程度352人,高中文化程度358人,中专文化程度18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66人,员工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并且各企业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之集团在培养后备干部方面难以做到统筹调配,企业之间后备干部均衡发展的难度较大。(2)学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匮乏。由于非运输企业人员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为吸纳安置的运输主业人员,少量为接受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总体性超员与结构性缺员的矛盾比较突出,表现为经营管理专业干部偏少,特别是建筑施工、信息技术、酒店管理、营销管理等人才缺乏,不少企业因人才短缺问题致使企业发展步入瓶颈期。(3)对人才培养缺乏整体规划和部署。尽管浙江铁发集团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从培训入手,出台了《浙江铁道发展集团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明确了员工教育培训的目标、职责、内容和形式,提出分级分层的培训特点,细化了集团与下属企业的培训职责,形成集团公司、子(分)公司两级培训体系;通过组织座谈会、大学生跟踪培养等措施了解员工的思想动向和工作表现等,但是这些举措缺少对实际效果的跟踪和考核,致使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另外,集团更注重对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培训,而忽视了对技能型人才、社会劳务工的继续教育培训。(4)干部管理机制不顺畅,人才流动机制乏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配备和选拔,主要采用组织选配方式,不能对经营班子进行及时调整,致使不少企业管理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另外,企业之间、地域之间的条件差异也是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

非运输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应强化人才培养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有机统一的认识,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思想。观念创新,首先应扭转片面的人才观,不能将人才培养范围局限在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上,而忽视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将人才培养范围仅局限于铁路职工,而忽视对社会劳务工的培养。所有具有职业素关于铁路非运输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吕海燕养和较高工作技能、能够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都应该视同企业人才,并进行培养。同时,非运输企业应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各企业党政任期工作目标,明确相应领导职责,定期组织检查考核,督促企业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人才支撑企业发展,企业发展造就人才,应形成企业与人才良性同步发展的良好氛围。(1)应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定和办法,在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人才提拔使用上摒弃“论资排辈”的思想,在待遇分配上减少“平均主义”,在考核奖励上杜绝“好人思想”,逐步营造出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浓厚的人才培养氛围。(2)掌握企业现有的人才资源情况,研究和制定切合实际的企业人才培养规划。职能部门应对每一位员工进行专业指导,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特长,结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做好其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使人才“各行其道”,形成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职位晋升轨道。(3)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跟踪机制。经营班子成员应与本企业的人才进行结对培养,充分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包括技术发明、项目开发、工作表现、思想动态等,有针对性地挖掘、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多岗位锻炼。职能部门应根据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工作,通过跟踪考核、论证,对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其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整。(4)制定相应的人才激励政策,做好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工作。对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奖励、激励政策,如物质奖励、职务提升、旅游、出差、培训、岗位交流、压任务等手段,另外还需要适当的关爱和情感投入,以增强其工作动力。(1)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集中资源优势,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建立相应的岗位交流、岗位轮换、挂职锻炼、集团委派等制度,冲破企业、地域之间的差异,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交流,尽可能地实现人才资源最大化利用。(2)设置攻关项目或课题,抽调相应的专业技术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课题攻关小组,既可解决集团和企业层面的经营、管理及技术上的难题,又能实现管理和技术交流,以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便于集团内部企业文化的交融。(3)加强人才培养的系统培训工作,完善集团内部培训师制度。有针对性地优化和丰富培训的内容及形式,注重对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员工自学成才。(4)加强对社会劳务工的培训。浙江铁发集团从业人员中有1/5以上是社会劳务工,应将其同步纳入全员培训范围。同时对具有特殊才能或专业特长的社会劳务工,可考虑使其同步享受相应的人才培养政策,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2

1.1访谈法

针对宁夏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进行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中从在的问题,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在基础教育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访谈记录.

1.2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宁夏基础体育教育体育教师结构能力的研究总结归纳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通过对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找出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能力需求相关的需求进行修改和提出建议.

1.3观察法

对宁夏中小学基础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具体的人才培养现状及执行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宁夏基础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教师能力结构分析

2.1.1体育教学思想观念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新课标下基础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要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是手段,指导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达到愉悦身心是目的,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从思想上有根本的转变认真深刻的理解新的课程标准.

2.1.2专业教学能力

新的基础教学改革强调体育教师要具备很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规范的体育技能,体育教学使实践性较强的认知过程,扎实的专业素质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教育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障,从师技能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条件,在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规范的技能,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的教学能力.

2.1.3教育科学知识

体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的教学过程,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明确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合理关系以及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恰当的处理好教师教育能力与体育教学特殊性的关系,掌握体育教师教学的专业从师技能,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体育教师教育学科知识.

2.1.4基础科学研究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根据三级管理体制.体育教教师要认真思考钻研地方特色、教学条件环境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组织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力.在从事基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善于总结、认真钻研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创新和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对体育教学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2.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2.1体育教学思想观念;任然没有转变虽然“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已经确立,但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内涵,他们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甚了解,竞技技能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理解,对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缺乏钻研.作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生应该全面的了解教学一线的基本现状和要求.

2.2.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

是为宁夏地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师范类专业,对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得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而是笼统的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课程体系庞杂,专业化程度较低.教师的专业化其实是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而体育教师专业化也要求课程设置专业化.

2.2.2.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基本技术、技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体育运动技能,实践课程较少不能很好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技能是体育运动的基本,专项选修课程开设时间少,没有培养学生的特长技能,尤其是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基础课程学时数太少,学生没有掌握运动基本技能,体育学科知识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选修课的种类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2.2.2.2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支撑,体育教师的从师技能决定着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组织教学、整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等方面设置课程所占比重太小.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很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实践活动较少,导致了他们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很差,无法很快适应基础教学,角色的转变也慢,与人合作的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与评价能力、写作、阅读及言语表达能力欠缺.这主要是因为学校轻实践,不注重教育实习.目前各国都是采用分散和集中,见习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宁夏各高校则只有第七或第八学期的一次集中实习时间只有10周左右,况且也不重视与实习学校的沟通和指导,实习效果不好学生没有很好的进入教学角色.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目前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学

在教育观念上不统一.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只注重学生双基的学习和培养,缺乏新课标下对“健康第一”思想观念的理解.

3.1.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

育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不重视.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具备更加专业化有实践能力的人,而宁夏高等院校培养的体育教师在专业结构上没有针对性.体育教师缺乏实践能力教师教育能力.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育在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培养不一致.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教学实践能力等体育教师能力结构上没有很好的与基础体育教学衔接.

3.2建议

3.2.1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从教育

观念和教育思想上对新课标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进行思想转变,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重新认识,理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涵.在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深刻思考通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使学身体和心理有效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把学生从事新课标下的基础体育教学的目标内涵作为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要素.

3.2.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张载;教育思想;艺术人才培养

张载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及“关学”思想的创始人,不仅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说对宋明理学的建立及宋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教育家的张载,一生致力于重教兴学、孜孜著述,通过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系列的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于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尊德性”与“道学问”的道德教育思想

张载继承发展了孔孟的仁智统一原则,并逐渐演变为“尊德性”与“道学问”德智统一的德育原则。张载认为,人的不断完善体现在“自明诚”与“自诚明”相结合的修养过程中。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学者必须从道德修养入手,净化心灵、平静情绪,通过心灵的领悟来穷尽对知识的追求。张载还强调,“道学问”即“自明诚”———“自明诚者,先穷理以至于尽性也,谓先从学问理,以推达于天性也”[1]330。告诫所有学者要从客观知识、真理入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个人内在修养,提升道德水平,最终实现由外向内的自我完善。张载认为“道学问”与“尊德性”、“自明诚”与“自诚明”相互促进,道德修养离不开文化素质的提升,文化素质的提升又依赖于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两者脱节,只重视智力发展,道德品质缺失,即使聪慧过人也与豺狼禽兽无异。张载的德智统一观,继承和发展了孔孟之学,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使人“成德为圣”,即教育就是使人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这是对教育伦理价值的终极揭示,符合教育观念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反观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受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法的传授,忽略了道德教育对于健全人格的影响。大多数艺术院校只关注专业教育,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学校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专业课成绩,道德教育常常被视为第二课堂甚至是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没有纳入艺术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忽视道德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价值取向、道德意志的深远影响。长此以往,高校培养出的学生要么有才无德,要么缺才缺德,只会是技法熟练的“匠人”而非“大师”,德育教育的缺失致使高校艺术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按照张载的德育教育观,在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价值,让教育价值回归人的全面发展的本真。因此,艺术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处理好“德”与“智”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坚持德育为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教育价值观。

二、学“为人”、“贤人”、“圣人”的教育目的论

张载根据“变化气质”、“善反本性”的思想,提出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学“为人”、“贤人”、“圣人”。学“为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张载提出,人应当通过教育学习,改变不善的气质之性,回归人的本然之性,使人成其为“人”。学者必须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有“仁人”之心,懂得爱人,善待别人。“贤人”、“君子”是教育的第二个层次,他认为“贤人”应该具有“成身成性”之功,要培养人具有“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的品格。“学必如圣人”是教育目的论的最高层次,即尽善尽美、无物无我、既知天道、又尽善性的完美境界。这一目标并非抽象化、理想化,而是我们所说的德才兼备、言行一致、利济民生、道济天下的现实中的“圣人”。在张载看来,“圣人”通过自身学习已经克服了“气质之性”中的恶,实现纯粹的自然本性中的善,“知天”就是充分发挥天的德性,懂得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因此,“圣人”能将天地之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所有的德行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能,他一再强调能够“乐己行德”就能达到“天人合一”。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修养格局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提出的“天地境界”与张载的“天人合一”具有一致性。冯友兰认为:“一个人因为所处境界不同,其举止态度表现于外者亦不同,即道学家所谓的气象。一个人所处境界不同,其心理状态亦不同,此不同心理状态即怀抱、胸襟或胸怀。”[2]因此,境界的提升就是胸怀或胸襟的扩大。按照张载的教育目的论,艺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尽善尽美的“圣人”,即真正的艺术大师。而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只有在懂得做人道理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学者、君子、圣人的状态。因此,要将“修养成性”的格局观贯穿于艺术人才培养的始终,提升艺术生的道德修养,树立“穷理知性”和“知理成性”的人生境界,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宽阔胸襟、境界非凡,拥有深厚人生感和艺术感的艺术巨人。

三、“尚礼”、“重实”、“致用”的教育实践论

张载首先强调学礼的重要性,将礼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通过礼的学习熏陶,使学生持礼成性,守礼进德,最终达到成“圣人”的教育目的。他强调,学者要想有所成,必须践行“克己从礼”的自我教育,最终实现“不为外物所役”、“无物我之私”的高度自觉的精神境界。张载认为接下来学《易》,它记载了天地变化、万物运行的天道,反映了人事通变、天下治乱的人道,揭示了自然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他重视自然知识的掌握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重实”、“致用”,善于理论思维的学者。张载认为还要学习《论》、《孟》、《诗》、《书》、《大学》、《中庸》等书,他认为这些书皆出圣门,一样都不可少读。这些经典古籍在实现培养“圣人”的目标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张载培养“圣人”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以重实、致用为宗旨,重视自然科学,突出对现实社会的改造意义。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重实致用的思想同样具有深远意义。在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穷理知性”,将知识彻底掌握消化,还要躬行实践,将自己的思想、灵感转化为生产力,教育学生能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更强的学科,要教育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实践—学习—再实践。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还要不断加强艺术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总之,张载的人才教育体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教育意见及主张,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其教养结合、政教统一的教育观,多层次的教育目的论,敢于探索求新的为学精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等,都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对于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亦有借鉴、继承价值。因此,我们应秉承“古为今用”的原则,汲取其中有益的思想为当下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4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美术绘画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和竞赛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虽然各院校在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上略有差别,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本专业的就业面向是:中小学、企事业、群众团体的美术教师或管理工作。从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对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简化版本,没有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目前,我国开办美术教育专业的高校很多,有专门的美术学院和艺术学院,有部属师范大学、有省属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还有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这么多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其办学层次、专业侧重、办学能力都不尽相同,各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几乎相同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同类型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而有所差别才对。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如果不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方向,盲目地向本科层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靠拢,是不切合实际的,更是没有出路的。伴随着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的教育师资培养任务也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并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学前和初等教育的师资。从近几年麦可思研究院编制的就业蓝皮书中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被看好,在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中列第9位。在报告中也同时指出,高职高专专业中的学前教育类和中小学教育类专业就业满意度较高,就业后行业转换率较低,就业前景被普遍看好。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紧紧把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方向,把培养目标的定位调整为培养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美术教师以及社会美术活动人才。

2 关于人才质量观念的更新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要走有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就需要更新质量观念,根据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树立恰当的人才质量观。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经历了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并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改变教育的体制和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越来越多地被熟知和接受,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属于边缘的范畴,学生选择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而不是情愿。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真正喜欢美术和有从事美术教育这一职业,更多的原因是文化课程成绩低而不得已选择了美术专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高专的艺术类专业(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等)成为一些低分考生的“收容站”。我们的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是实施立足于学科本位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生怕学不足;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教育本位、素质本位的口号也越来越响亮,生怕学不宽;这都直接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观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高度职业适应性,这就需要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下足功夫,高等职业教育更要考虑的应该是学不学的专的问题。文化课成绩偏低、美术技能基础弱,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遍状况。这种情况造成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下组织教学难度大,教学质量难保障。我们也看到,文化课程偏低的学生普遍的表现出对技术技能类项目的一种爱好,对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的热情超过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换个说法:这些学生“爱玩”。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特征,依据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3 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5

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七个要素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在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的保障下促进各类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进行持续改进,最终保证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实现培养目标。该培养体系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以能力培养为牵引,同时遵循面向行业企业开放的新观念,及时获取工程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信息,培养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知识体系为中心到能力达成为目标的转变。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指针,贯穿于培养过程的始终,课程体系的设置、软硬件条件的支持、师资队伍的配备等都是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目标既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也要体现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具备的能力和事业发展的预期,避免口号式的描述。必须是明确的、可衡量的、公开的,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定位,明确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与性质、主要的社会竞争优势。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家长、老师、用人单位等了解培养目标,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毕业生反馈等方式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培养目标的修订。

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即出口要求,是本专业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支撑。毕业要求要依据培养目标来制定,即每一项毕业要求要支持培养目标中相应能力的达成,还要覆盖认证标准中所列出的10条基本要求。毕业要求对日常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即每项要求不是凭空想象,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承担,同时还要有相应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其达成度。例如毕业要求第一条“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和工程职业道德”,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思想、邓小平理论、专业课导论以及听取相关报告等教学活动来获得,并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根据试卷及考试成绩进行达成度的评价。

3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依托,具体包括课程名称、性质、课时、学分、考核形式、课程大纲、教学计划等。课程体系要根据毕业要求进行设置,并满足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及补充标准的要求,其中专业类课程应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特点进行设置,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要科学、合理、完整,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涵盖通识课程、学科大类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交叉与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等,使学生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每门课程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具备哪些知识、获得哪些能力,进而支撑毕业要求的哪些能力和培养目标哪些内容的实现。课程体系要全部覆盖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听取他们的建议,才能培养与时俱进的、企业真正需要的毕业生。

4师资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吸引优秀师资,关注教师发展,稳定师资队伍。制定合理的职称评聘、岗位考核、奖惩激励等机制,鼓励教师投身教学一线,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工程开发、培训进修、对外交流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由于工程教育的特性,教师除了数量和结构满足教学需要外,还要求一定比例的教师具有工程背景,即不仅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娴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目前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因此,要创造条件安排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和工程单位挂职锻炼,还要积极聘请企业或行业界高水平专家作为兼职教师走进课堂。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明确自身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承担的责任,从规范教学过程的每项活动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5支持条件

支持条件的作用是有利于学生达成预期培养目标,包括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教学经费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等,还包括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支持条件是教学过程得以实施的基础,是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基础,除要满足教学需要外,还要满足《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及专业的特殊规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保证这些资源在本科生教育中得到有效利用。

6持续改进

专业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活动实施持续有效地改进。持续改进主要通过各种评估与评价来实现,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改进措施之后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价,形成闭环,进入持续改进的循环。评价机制包括: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对主要教学环节设置明确的质量要求,规定每个环节的主要执行者与责任者,并定期进行评估,如学期教学情况检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领导专家和教学督导听课,以及各种专项评估;如教材选用审核、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监控、实验室专项评估、毕业实习专项评估等。这属于校内循环系统,主要评估毕业生每项能力要求的达成度,并根据评价反馈改进培养过程和毕业要求。

(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用人单位评价制度,邀请校友、家长、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座谈,以及开展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这属于校外循环系统,主要评估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根据评价反馈改进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

(3)进行课程评价,通过考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实现课内循环,评估每门课程是否达到出口要求,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活动。持续改进除了从教学管理制度上进行规范外,还要在各环节建立规范的文档记录制度。从工程教育的认证标准可以看出,很多地方除了要求建立评价制度外,关键是提供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做了,且进行了整改。如培养目标达成评价记录、课程评价记录、学生指导工作的评价及改进记录等。

二、结语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6

(一)我国没有系统性的体育场馆的物业管理体系。据体院项目组调查,全国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只有约15所,大部分物业管理专业都是高职院校,且其物业管理专业或方向培养目标多为“培养从事物业管理的实用型人才。针对的就业领域多为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从事房地产的管理、销售、经纪、估价等工作。”安排的专业课程多为与房地产挂钩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建筑施工、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市场营销、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屋建筑结构与识图、小区智能化管理等课程,与体育场馆的物业管理还是有所差别的。(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高校体育场馆占全部体育场馆的80%以上,而体育院校的体育场馆在设计、建造、使用、器械等方面都相对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对学生学习体育场馆的物业管理提供了硬件条件;体育学院的教师相对其他的体育场馆人员更具有场馆使用经验,同时体育产业教研室的学者对体育场馆的研究也相对深入,能够把握学科前沿,对学生学习体育场馆的物业管理提供了软件条件。(三)促进体育与管理融合。体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知识,管理的知识也要渗透到体育方面才能越来越适应社会。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到启蒙和引导的作用,能够让更多的体育人学会管理,并能实际应用,更能推动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四)充实、完善体育场馆人才培养方案。河北体育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于2013年已申请成功,在其培养方案方面还欠成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项目以专业型体育场馆物业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为本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成熟化、系统化提供有益借鉴。(五)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全国体育场馆的普查显示,到2003年底,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超过85万个,其中64种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914.5亿元。与1995年第四次普查数据相比,场地面积增加了11.8亿平方米。2013年末开始的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河北省的数据中,体育场馆有6万个左右,其中非标场地1万个左右,这些场地从业人数7万人,体育场馆的专门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体育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探索

(一)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要求。在国家政策方针允许以及育人的条件下,强调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向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理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业管理(体育场馆方向)实务和专业管理基本技能,有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强调就业方向为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划、维护。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包括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政治、心理和身体素质是前提和基础,同时强调需掌握的内容,包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方向前沿知识,并且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二)课程教学。物业管理专业是根据体育场馆物业管理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实现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技能训练。1.学期课程安排。按照“专业招生,分段教学,院企联合,分流培养”的基本思路,前二年(1~4)学期课程设置按照专业统一开设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第三年(5~6)开设专业课程,从第七学期开始分流,同时院企联合培养,将学生分配到与学校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学习。2.主要课程设置。主要课程应当有针对性地设置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正常毕业会取得“管理学”学位,但同时方向为体育场馆物业管理专业方向,因此要进行两方面的合理侧重,开设财会基础、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运筹学、经济法、体育产业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以及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育场馆赛事筹办、体育场馆建造、体育设施的维修与维护、体育营销、体育赞助与广告、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消费者行为学、体育商务策划与文案写作、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体育经济学等课程。为了拓宽学生就业适应面,配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而设置的选修课程。这部分的课程应当是对学生、人才市场、高校一线教师以及相关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充分补充物业管理专业体育场馆物业管理方向的主干课程,同时满足社会对学生知识的要求而进行,还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主要包括:体育文化、服务营销、体育公共关系、体育经济实务、体育市场调查与分析、企业伦理学、ERP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等。3.实践教学。河北体育学院的实践教学合作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全国的主流高尔夫球俱乐部、健身俱乐部、户外拓展基地以及正在协商的体育器械公司、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本专业特点,熟悉实习单位(部门)的基本概况、工作流程等,通过顶岗实习、教师深入基地进行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

三、结语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7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应与时俱进的进行的应改革与发展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设置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考虑当前我国所特有的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和幼儿科学素养的早期介入的需要以及幼儿的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需要,这三方面的社会需求十分紧迫。根据市场经济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当今社会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服务社会市场型人才,并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的、结合提升职业能力的理论基础知识后,经过分方向的专业培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相信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为之服务的。因此,本研究与当前社会需求挂钩,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以服务为基本导向,在科学素养、心理素质、城镇化需求等方面改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服务为导向的在培养人才规格和课程设置的对应、课堂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对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着重大的意义。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服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改革对策

2.1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素质发展”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方向改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素质教育蓬勃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幼儿期作为个体成长的最初时期,是个体素质,尤其心理素质萌发和培养的关键时期。脑科学和心理科学从不同角度证明,幼儿时期是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个体整体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从教育实践上看,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其立足点在于优化人的心理素质。幼儿虽然经验不足,身心未成熟,但其心理结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塑性,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于培养准幼儿教师的摇篮———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有必要专门开设幼儿心理素质发展方向培养专业的幼儿心理素质老师,服务于当前的幼教一线,避免幼儿期心理问题的发生。

2.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才培养方向改革

目前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氛围中,科学教育作为培养科技人才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手段,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人的科学素养位列世界落后行列、发展的水平较低且一直停滞不前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国人的担心和忧虑,纷纷找原因想策略,而究其根源,是对科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幼儿阶段,进行科学素养早期介入不够。幼儿期是人的各方面素质发展和萌芽的关键时期,幼儿期的科学启蒙当然就成为能否诞生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所以,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科学领域教育:“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这一时期的教育要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的跟在于教师,教育的质量在于教师的质量。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影响重大。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科学素养。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来源是职前培养,应加强对于幼儿教师科学素养职前培养。应重点改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人才培养方向。

2.3改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城镇化需求”方面的人才培养方向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8

绥化市北林区2002年与2010年相比,幼儿师资的学历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其中本科学历的人数增加了520%,大专学历的人数增加了70%,中专学历人数增加了73%,高中以下学历的人数减少了33%。不难看出,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幼儿教师的数量增加了96%,在增加的150人中本科、大专和中专学历分别占了31%、31%、38%,纵向比较本科学历增加最多,而高中以下学历明显减少。另外,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此次调研还反映出一些问题,诸如北林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非常普遍,幼儿教师缺乏等。综上所述,绥化市北林区学前教育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诸如学前教育机构增多,幼儿教师数量增加、学历提高,幼儿数量增多,早期教育逐渐兴起等。但同时市场也客观地传达出这样的信息,随着绥化市北林区人口由28万猛增至40万,在园幼儿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市场对于幼教人才的现实需求将会给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换言之,市场在追求幼儿教师数量的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绥化市迫切需要专业技能过硬、育人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上手即能用的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

二、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在了解、掌握市场需求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的内容。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确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先进的育人理念、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过硬的专业技能,能为绥化市及其周边市、县、乡镇广大地区的幼儿园、早教机构服务的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培养规格是“够用、会用、适用及适当地引领”,够用是指基本理论够用即可,会用指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适用指能适应地方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当然,在密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同时,还要适当的引领,由于培养人才的特殊性,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之地,除了迎合市场,还应适当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职能,即一种正确的引领、导向作用。

三、课程设置彰显特色

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依据培养目标中“基本理论够用即可”的原则,在专业课的设置中保留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游戏论等必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删除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理论性很强,又和某些专业课程有交叉的,不是专业必须的课程。增加了蒙台梭利教育概论等教法类课程,整合了美术、书法课,将其整合为一门课程———学前美术基础训练课程。同时,在专业必修课中突出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如幼儿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在艺术类课程中突出专业指向性,学习内容有所侧重,如学前美术基础训练课主要是针对儿童简笔画、儿童水彩画、钢笔字、粉笔字等方面进行训练;琴法课则侧重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在专业选修课的模块中突出三个方向,即早期教育方向的课程有早期儿童教育指导、婴儿认知发展与训练等;亲子教育方面的课程有亲子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针对绥化市域内学前特殊儿童的增加,特别是自闭症儿童、聋生的增多,又增设了学前特殊教育方向的选修模块,如自闭症概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等。

四、全面突出教学实践

1.实践教学

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中,实践教学的课时数至少要达到三分之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甚至要达到二分之一,实践教学的安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常性地安排见习。根据课程内容,只要教学需要,经常性地安排学生见习,不集中见习,甚至可以第一节课在幼儿园,第二节课在课堂上讨论,及时理解、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理论。而且见习的安排突出计划性,要求在教学周历和教案中有明确体现。

(2)注重实习的实效性。加强实习的管理,注重实习的时效性,保证实习的时间和质量,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实习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其中第一周为集中见习周;第二周为观摩学习周,由所在单位的实习指导教师讲解幼儿园的常规教学、生活管理等,然后进行语文、数学、感统训练等各类教学观摩;其余5个半月的时间为学生上岗执教实习。作为高校为学生配备的指导教师每周至少有次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实习结束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给出相应的学分。

(3)聘请业内专家讲学与顶岗支教。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中,可以聘请当地资深的幼儿园园长、妇幼保健院的院长等业内专家进行实战经验、案例的讲学。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聘请全国知名的幼教专家讲学。事实上,顶岗支教也是一项实践教学的内容,即在大三的下学期选拔学习优秀、专业技能强的尖子生到绥化市下辖的乡镇即边远的、条件艰苦的地方幼儿园支教,以支援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

2.社会实践

以就业为导向,定期去当地幼儿教育机构摸底、调研、做兼职、做义工等,时刻把握学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动态,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对学生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即一线幼儿教师必备的讲、弹、跳、画、字、工六项基本技能。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每个学期都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案、有实施。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技能的训练,除了专业课的训练之外,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学期都开展幼儿教师六项技能的评比活动。如课堂教学、书法、简笔画、玩教具制作、幼儿歌曲的比赛等,学生在比赛结束后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的学分。

六、突出为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人才培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一、与时俱进,广开思路

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国内掀起英语热、许多国家也掀起了汉语热,造就了语言学习的大环境。这对传统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冲击。广西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系的通道上,随着东盟的成立和经济圈的形成,多语种外语人才急需的形势逼人,这是外语教育的历史机遇。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5周年。前身是广西农业学校,是全国重点中专学校。2002年10月升格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学一贯为单一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入校到毕业,学生旨在完成一般的听、说、写、译几项功能的学习与提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只有少数学生能在走向岗位后仍为从事的专业继续学习。

2002年起,南宁被定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历年来,越南在广西的贸易额不断扩大,中国与越南的外企不断增多,通过广西的中越贸易、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势头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经济大潮,外语人才短缺,学校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于2004年开设、招收越南语专业,并派学生前往越南留学,造就一批既懂汉语又掌握越南语的人才,今年第一批毕业生已在越南及国内的企事业单位发挥他们的才干。面对中国与东南亚合作(十加一)、交流及商贸发展的强大势头,学校又在筹划开设泰语、日语等专业。

2005年我校又招收了商务英语专业,把英语学习定位在商贸服务领域上,让语言与专业技能结合,显然,能在企业独当一面的人才,是商贸界最需要的。换言之,毕业生就业率将是很高的。第一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非常努力,他们将于2008年1月进行顶岗实习。

二、走访企业专家及本校的商贸管理系的领导及专业教师,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学计划是关键。商务英语的教学计划除了语言学之外,还涉及到贸易、财会、管理、法律的诸多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领域。我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以“英语交际能力+商务管理与业务操作能力+综合能力”为模式,英语交际能力方面的课程有: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会话、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会话等;商务管理与业务操作能力方面的课程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报关理论与实务、单证实务操作、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法等课程;综合能力方面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文秘等。课程设置中,聘请企业专家来校参与讨论,吸收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另外还征求了商贸管理系有关领导及教师的意见,在商务管理与业务操作能力专业教育中,如何与英语教育结合上,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三、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业务处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体现高技能就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时间,我校本着高职高专教育深入改革的精神,进行校企合作,开展就业式订单教育的探索。现已经与台北年兴纺织公司及浙江省安吉县人才市场中心实现了订单办学。

企业的基本状况:

1.台北年兴纺织公司。台北年兴纺织公司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和中美洲尼加拉瓜都有分公司,非洲也有它的分公司。产品出口世界各地,该公司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利润逐年上升,台北年兴纺织公司董事长陈荣秋指出:“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成衣厂的竞赛,未来三年将会移转到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年兴在三年内,越南将由两个厂扩增到六个厂,并把中美洲及非洲的获利与效率,复制到越南,预期三年后,年兴年获利可望回到四年前20亿元。”无疑,该公司对商务英语及小语种人才必然有大量的需求,今年招收2000多名技术管理人员和翻译,以后每年都要引进人才。

2.浙江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浙江安吉县有许多合资企业,如: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安吉还对国内其他竹产地起到辐射作用,让那里的老百姓成为安吉竹经济的受益者。据统计,现在安吉每年要消耗竹材1.1亿支,而安吉当地产量仅有2700万支,也就是说有75%左右的竹子要从外地引进。“现在我们的企业已经到江西、福建、广西等竹资源丰富地,建立竹原料粗加工基地”。陈林泉如是说。

据统计,安吉全县有50多家企业、3000多人活跃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南等省合作开发竹产业,已建立原料基地50多万亩,投资总额3750万元,年产值14949万元。

高效环保的竹产业还造就了安吉的绿水青山,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去年6月,安吉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全国生态县”。万顷竹海使安吉成为旅游胜地,“大竹海、生态游、农家乐”成了安吉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2006年,该县竹业旅游收入达到5.6亿元,游客数量达到320多万,而且以每年40%的速度在递增。因此安吉县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商贸企业管理,及掌握英语的商贸知识人才,我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适合在这些企业就业发展。通过反复商讨,我校已与当地人才交流中心达成了协议,今年12月送部分学生前往当地合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间,除了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外,还要逐步熟悉、了解、掌握所在公司的业务知识及管理知识,力争经过三个月左右的实践,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在考察期间,我们还就教学计划的制定,征求了当地企业家们的意见,集思广益,逐步完善教学计划。

3.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经过考察,我们了解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外资、合资、外国的公司,或有意开拓国外市场的中资企业,学历起点是大专层次,岗位群广泛,职务多为涉外业务助理、外国客户服务、外资业务员、商务秘书和商务文员等业务。

四、国际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实现我校的办学目标,外语系与本校的国际交流处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出国留学的建议,经领导研究,已同意我们提出的建议,这是外语系实现教学计划的强大保证。目前,在广西商务英语专业出国留学(尤其是高职高专)还是首创。寻求留学的学校也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合作国家的语言环境,应该是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并且合作的学校有商务管理专业;二是要考虑学生的经济情况,如澳大利亚等一些西方国家担保费就要20多万元,显然没有几个学生的家庭能够提供得起这笔费用,所以与这些国家寻求合作伙伴是不现实的。

(一)实地考察,确定合作伙伴

2007年3月,由外语系提出合作办学的方案,即,第五学期去国外留学半年。如果允许,学生又愿意的话,留学结束后,可以在留学的国家工作。经领导研究决定,于2007年6月,我校组成了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团长的四人代表团前往菲律宾、泰国的有关高校进行考察,先后对菲律宾的爱瑞来诺大学、菲律宾大学、菲律宾师范大学及泰国的革勒大学、皇家理工大学等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比较及谈判,最后与菲律宾的爱瑞来诺大学及泰国的革勒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我校的学生于第五学期在这两所大学留学。从收费情况、办学条件、系部设置来看,这两所大学比较适合我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这两所学校的副校长及有关老师在7月初、7月中旬分别来我校进行了回访,同时也看望了我校前往留学的学生,今年8月1日已有部分学生前往菲律宾的爱瑞来诺大学留学。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留学期间的规章制度

1.学生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爱国主义是出国留学生必备的品格。

2.要自觉遵守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到异国他乡留学,遵守他国的法律法规就是对留学国家和人民的尊重,留学生的言行、表现,代表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如果连他国的法律法规都无法遵守,我们将取消学生的留学资格,令其回国。

3.学生的自强、自爱、自尊、自信。在任何国度都极其重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尊敬师长、与同学和谐相处,要学会扬长避短,培养自己独特的自信心。只有不断更新、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适合于时代的发展,从而充满活力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抱负。

【参考文献】

[1]刘春林.校企合作,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J].现代教育企业,2006,(11).

[2]冯勇哲.谈一谈新时代的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