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梦诗歌集锦9篇

时间:2022-10-20 03:35:14

中国梦诗歌

中国梦诗歌范文1

关键词:诗歌;民歌;真诗;自然美;和美;乐府诗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23-01

郭绍虞先生在《中国古代文论选》说:“李梦阳指出人民的歌声,从未绝息,慨叹于采风无人;而把当时民间流行的俗调理语,比之于国风,认为是发自性情之真,因俗成声,只有古今之殊,而无雅俗之辨。这种见解,足以使人耳目一新。”郭绍虞认为崇尚民歌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这是非常客观的事实。

一、李梦阳的民歌

李梦阳诗集《弘德集》序中,提出“真诗乃在民间”的诗学命题,这一理论在其后的诗文中被多次重申。他早年大量拟作汉魏乐府和民歌,记录了他在“真诗”道路上的努力探索。向民间寻求真诗是李梦阳诗歌崇尚真情的必然走向,“真诗”理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歌即自然美之歌

对于李梦阳提出民歌是真诗观点,他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其提出主要见于《诗集自序》。

序文中作者借王叔武之言表述自己的诗歌主张,认为民歌才是真正的诗,其言日:“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途粤而巷讴,劳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之谓风也。孔子曰:礼失而求诸野。今真诗乃在民间。”李梦阳认为,诗经中的风即是民歌,今之途粤、巷讴和风是一样的,都是天地自然之音,它们不同于文人学子的韵言,是真正的诗歌。李梦阳认为民歌是自然美之歌,我们可以称之为“民歌真诗说”。

(二)崇尚自然美的影响

我认为“民歌真诗说”具有重要的诗歌理论意义。

意义之一:古诗分类。

表面上看,“民歌真诗说”表现了作者对民歌艺术价值的肯定,是对民歌的推崇和赞美。但是,从文学历史角度看,“民歌真诗说”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正统地位,确立了与传统诗歌相对立的民歌旗帜,使古典诗歌明显的成为两大流派,即文人诗派和人民诗派。二大诗派的划分,使我们对古代诗歌的认识大大提高了。

人民诗歌,即诗经里的国风、汉代的乐府及各个时代的民歌。他是以比兴为主来判断民歌特征的。民歌在审美方面有夸张、浪漫、爱情、滑稽等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思想内容上,有爱热生活,积极向上或劳而不怨、善良纯粹的精神状态。这是文人诗歌难有的特点。他认为民歌毫无娇柔做作之态,是天地自然之音。

李梦阳的民歌真诗说,不仅是对民歌的赞扬,也从经验上给中国诗歌画了两个圈子。即文人诗歌圈和人民诗歌圈。把诗分为两类是对诗歌认识的一大进步,这对文学史、诗歌史、诗歌创作、诗歌研究等工作也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

意义之二:崇尚和美。

李梦阳认为民歌的最基本特征是有真情,真情使民歌有各地的俗语俗声,使民歌有各个时代的俗调俗谣;其次是民歌具有和谐之美,他赞扬民歌“长短疾徐无弗谐”,即是崇尚和谐之美。由此看出,李梦阳认为自然美也是和谐美的表现,自然美与和谐美是同一的。

这里顺便指出:明人极其重视民歌,几乎所有流派、所有重要诗人,以至于李贽、徐渭、冯梦龙等,皆有称赏民歌只论,皆以民歌申张各自的文学思想。如冯梦龙所辑的《挂枝儿》、《山歌》两部民歌集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世俗生话内容,表现出强烈的自在、自由的民间精神。

二、李梦阳的乐府诗

李梦阳《空同集》有乐府诗150首,《采菇曲》是比较有特色的诗篇,《叫天歌》、《内教场歌》、《豆娘子》等皆为名篇。

《采菇曲》两首,前一首写了两层情思,一层描写采菇的一个生活场景,采菇女相呼相唤、起得早、不怕霜寒露重,表现了采菇女喜欢采菇的喜悦心情。二层两句话,“蓝田白玉非无种,不似商山好威薇。”写采菇女认为秋菇如商山的好蔗薇一样,表现了采菇女对秋菇的珍爱感情。其诗意自然流畅,有种纯朴自然美。

《采菇曲》后一首亦写采菇女对秋菇的喜爱,“麦下秋霜菇菜多。”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表现了采菇女对秋菇的喜爱心情。“只愿年年河不波。”也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菇菜生长并能收获。《采菇曲》风格明亮,可以看出来李梦阳的乐府诗有种民歌风味,有种纯朴自然之美。

中国梦诗歌范文2

【考题】

例1 (2009江苏徐州)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

(2)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_______

例2(2009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例1取材于名著《繁星・春水》,运用教材而跳出教材,考查学生深度阅读名著的效果和迁移能力。参考答案:(1)冰心(谢婉莹)(2)比喻。人只有耐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才能迎来辉煌的成功。

例2考查的也是课内经典诗歌,围绕诗歌的知识点――语言、情感来设题,难度适当。参考答案:(1)“轻轻的我走了”与“我轻轻的走了”相比,前者在语言表达上强调“轻轻”两字,这样更能表达“我”不愿打扰梦中的康桥,凸显“我”离别时的惆怅之情。(2)诗人去寻梦,寻找的是他梦中的康桥,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是他康桥之梦诗意的再现,这里既有他昔日斑斓多彩的生活,又有他彩虹般美好的生活理想与梦幻,寄寓了他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爱。

【启示】

诗歌被排斥于中考试题之外造成了两方面的不公平:一是对诗歌这一文体本身不公平,二是对擅长诗歌的同学不公平。2009年出现在部分地区中考试卷中的现代诗阅读,让诗歌教学和爱好诗歌的同学看到了一线曙光。

中国梦诗歌范文3

摘 要:陆游的纪梦诗是诗人抒发爱国情感和理想追求一种特别方式。陆游之所以运用纪梦的表达方式,有其个人与时代的原因。对陆游的纪梦诗进行归类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纪梦诗的产生是诗人内在爱国情感的爆发,是其所处的南宋时代士人的文化心态的综合体现,是诗人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载体和外现。

纪梦诗在陆游的诗歌作品中占相当分量。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价说:“即如纪梦诗,核计全集,共99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①陆游的纪梦诗把追求宏伟理想的言志传统与炽热的情感抒发融为一体,将理想与梦幻完美融合,实现了情、志二者完美的艺术结合,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陆游之所以运用纪梦的表达方式,有其个人的原因,更是其所处的时代使然。本文对陆游的纪梦诗进行归类分析,认为诗人内在的爱国情感和他所处的南宋时代士人的文化心态及诗人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共同决定了其纪梦诗的产生。

纵观陆游的纪梦诗,大概有三种类型:

1.盼收复,梦北定的理想之梦。陆游出生于公元1125年。他降生的第二年,便发生了徽宗、钦宗被俘的“靖康之变”。公元1141年,即陆游十八岁时,南宋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南宋失去了淮河和大散关以北的大片国土。身负亡国之辱,面对大片国土的沦丧,陆游撕心裂肺,他日日企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收复故土。

陆游在《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写道:“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表现其屡遭挫折但始终没有被磨灭的光复故土的雄心壮志。《枕上》诗明白地表明了诗人急盼收复的心愿,诗曰:“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虫声憎好梦,灯影伴孤愁。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明年起飞将,更试北平秋。”诗作借用汉武帝时李广之事,希望南宋朝廷能起用良将,打退金兵,收复失地。

陆游常常借梦中的胜利来寄托恢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理想愿望。例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帐。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此诗为陆游四十九岁在四川嘉州时作。诗人做了一个痛快淋漓之梦:将士们顶风冒雪,英勇杀敌,一举恢复了太行、北岳直至天山的广阔地区,把金国侵略者的窟穴一扫而空,被解救的人民斗酒欢宴,高唱胜利的凯歌。这正是诗人日思梦想的场景。再如诗人作于八十四岁时的《异梦》: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

此时,诗人驰骋沙场的愿望早已落空。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却做了一场“异梦”,在梦中他披甲上阵,挥戈杀敌,战斗于敷水渔关一带,在悲壮慷慨的战歌声中恢复了中原故土。

陆游纪梦诗中的这类题材比较多,再如《记梦》:“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秋夜闻雨》:“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 《楼上醉书》:“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等等,都是诗人收复失地,北定中原的理想之梦。

2.寄托豪情壮志,怀念往昔战斗生活的追忆之梦。陆游从小好学不倦,攻书习剑,时刻准备报效祖国。他四十八岁那年,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他为幕府襄赞军务,他得以亲身参加了抗金队伍。诗人换上了戎装,驰骋在当时的国防前线南郑一带。但这段让陆游深感自豪光荣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由于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压制爱国将士的抗战活动,不到两年,王炎解职,陆游被调到后方成都,在范成大幕府任职。但陆游对这段“铁马秋风”、“气吞残虏”的戎马生涯终生难忘,他经常在诗歌中以写梦的方式来追忆这段军营的战斗生活,以此寄托诗人欲重返疆场、抗金救国的壮志豪情。试看其《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有怀》:

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雪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

此诗为陆游六十二岁在严州任上作。诗人梦中行进在南郑、小益之间,登上梁州西北的高台,望见点点报告平安的烽火,从遥远的骆谷传来。如此一梦,表达了诗人对当年战斗生活的怀念,寄托了他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的愿望。再如《秋晚登城北门》: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陆游借曹操当年军中赋诗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当年从军南郑的那段军旅生活的无限留恋,其军人的忧国报国之情真挚悲壮,震人肺腑。此类诗作还有《梦至小益》:“梦觉空山泪渍衿,西游岁月苦??。”《感旧》:“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建安遣兴》:“梦里都忘闽峤远,万人鼓吹入平凉。”等等。

3.抒发报国无期、壮志难酬的悲愤与哀怨的失望之梦。抗金救国、统一中原是陆游一生的理想与追求。然而生不逢时,陆游生活的时代朝廷腐败、不思光复。诗人虽胸怀大志,但始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不得已,他以诗鸣志。他用纪梦的方式来宣泄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如《残梦》诗:“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抒发的是一种报国无期,空老林泉的惆怅情怀。再如《二月一日夜梦》:

梦里遇奇士,高楼酣且歌。霸图轻管乐,王道探丘轲。大指如符券,微瑕互琢磨。相知殊恨晚,所得不胜多。胜算观天定,精忠压虏和。真当起莘渭,何止复关河。阵法参奇正,戎旃相荡摩。觉来空雨泣,壮志已蹉跎。

诗人在梦中淋漓报国,可惜醒来终觉是空梦一场。这类诗往往在发出“百年身易老,万里志空存”(《闻虏乱》)的感慨的同时,糅合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控诉和谴责,宣泄了诗人的悲愤与哀怨。再如《贫甚戏作绝句之六》:“可怜老境萧萧梦,常在荒山破驿中。”《晚泊》:“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等等。

陆游之所以用纪梦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他的理想、豪情与悲愤,既与他的个性、家庭教育有关,又与他所处的时代的士人的文化心态密切联系。同时,他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方法也决定了他对“纪梦”这种表达方式的选择。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首先,从根本上说,陆游纪梦诗的产生是其内在爱国情感的爆发与宣泄。陆游出生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爱国世家。他的祖父陆佃是个正直的中级官员,父亲陆宰也是一个以国家、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士大夫。陆游从小受到他们爱国思想的熏陶。后来陆游又投在极力主张抗金的爱国名士曾几的门下,再次接受了“抗金”、“雪国耻”思想的教育。曾几以人品高洁享誉当世。陆游在《曾文清公墓志铭》中说曾几“孝悌忠信,刚毅质直,笃于为义,勇于疾恶,是是非非,终身不假以色词。”②幼年时期的亡国之耻,少年时期的屈辱和约,家庭的爱国教育和恩师的人格魅力的熏陶极大地影响了少年的陆游,陆游必然会成长为一位伟大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始终洋溢着澎湃的爱国热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陆游浓厚的爱国情结自然就会转入到梦境中。他经常在梦中恢复中原,北伐抗金,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思的显露。诚如钱钟书对陆游的评价:“他看到一幅画马,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以至于“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③。

另一方面,陆游身怀强烈饱和的爱国热情,但是南宋王朝不思光复国土,士大夫苟且偷安,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现状使陆游报国理想的实现强烈受阻,满腔的忧愤必然造成他心理的严重失衡。这种境况下,诗人极需要寻找一种让心理得到宣泄和平衡的东西。陆游纪梦诗中“梦”意象的运用正好满足了诗人跃马疆场、杀敌报国的爱国志士的愿望,使诗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宽慰和满足。

“梦的一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中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④在梦境里,陆游的爱国情感得到充分的爆发与酣畅淋漓的宣泄。因此,陆游以“梦”意象建构他的爱国诗歌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纪梦诗是他所处的南宋时代士人的文化心态的综合体现。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宋朝是最为贫弱的一个朝代。北宋只是统一了中原和江南地区,其时北方及西北方有辽、西夏等政权与之对峙,而且辽曾多次打败北宋,强迫北宋称臣,年年进贡。至于金灭北宋,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更是莫大的民族耻辱。这与刚去不远的李唐时期四方来朝的强盛气象相形见绌,这样的国势自然在宋代士人的心中形成一种莫大的压抑。他们当中的有识之士,要求北伐,收复失地的壮举和呼声又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与迫害,因此更是心怀悲愤苦闷。报国无门的忧愤、无法雪洗的亡国之辱使宋代士人失去了唐代文人的那种马上取功名的张扬和豪情而变得理智、冷静与平和、淡泊。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两宋的士人形成一种特殊的矛盾的文化心态,他们在积极进取与消极隐退之间游离,在现实与梦幻之间徘徊。这种心绪必然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这个时期的诗词中出现大量的“梦”意象便是这种文化心态的反映。如位极人臣的晏殊有“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喜迁莺》),皇室后裔赵令?的“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西江月》),革新派王安石的“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诉衷情》)与反对派苏轼的“世事一场大梦,人间几度新凉”(《西江月》),矢志抗敌的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临江仙》)等等,都表达出了这个时代士人的心声。他们虽个人遭际千差万别,文化底蕴不尽相同,家庭环境也各有所异,但在作品中均运用“梦”意象来释怀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们都用“梦”意象来宣泄现实与梦想的错位,抒发心灵困境下的希望、回望与失望。可以说,两宋士人的文化心态基本上是游离于内敛与外露,旷达与怨怒之间。“梦”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正是宋代文人进与退、仕与隐之间的选择和表述。在“内”、“外”之间的冲突中,“梦”成了释放和消解矛盾情怀的缓冲地带。“梦是一个大剧场,布景、演员、提词者,舞台监督,剧本作者,观众,评论家,全都是做梦者自己。”⑤在宋代士人参与的这个“梦”的大剧场里,陆游并不孤独,陆游的纪梦诗正是这种文化心态的反映。

第三,陆游的纪梦诗是其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体现和载体。陆游在诗歌创作上向前贤学习,能够博采众长,融汇吸收。他学习杜甫写实的笔法,善于用高度概括和夹叙夹议的手法反映现实。他又学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使其诗歌具有强烈的抒彩。陆游的诗歌兼具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陆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梦”意象的频繁运用。他的纪梦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带有“李白式”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常常运用奇特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抒写自己的胸怀,借助梦境和醉境描述理想,飘逸奔放、境界阔大,具有李白的潇洒姿态和豪放气势。如在《神君歌》中,诗人通过梦境,运用丰富的想象,怀着炽热的心情讴歌了李冰这位”神君”。作品以“泰山可为砺,东海可扬尘。惟有壮士志,死生要一伸”开篇,意境开阔,气势高昂。从“我梦神君自天下”开始,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虚构了飞龙、鬼神、美人、金尊、翠杓、琵琶等一系列意象,一气呵成,给人以迷离恍惚、变幻纷呈之感,表现着思飘云外的浪漫风韵。作品最后以“生不封侯死庙食,丈人岂得抱志长默默”作结,既有慷慨激昂之情,但更多的是抑郁悲凉之感。全诗由豪壮雄肆自然过渡到摧颓衰飒,整体构思浑然贯通,寓变化于整饰,其刚雄俊迈之气,酷似李白。难怪陆游研究专家疾风说:“前人以为他的《对酒叹》等七古,置之李白集中不易辨认”⑥,也因为这样,陆游在当时便有“小太白”之称。

浪漫主义虽然与现实主义相对,但它们都是以“真”为审美核心的,而且浪漫主义所表达的内心世界要比现实主义真实得多。陆游正是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尽情淋漓地抒发他强烈的爱国理想和壮志不酬的悲愤。而他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量地使用“梦”意象。梦是表现人的真实心态的一种重要方式,写梦就是敢于触及人的心理最深也是最真的部位。纪梦诗的形式是浪漫和虚幻的,但情感却是现实和真实的。陆游纪梦诗的形成是他浪漫地表达他现实与真实情感的一个结果。

①[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②[宋]陆游.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渭南文集[c].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③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④(美)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三联书店,1987.

中国梦诗歌范文4

读《再别康桥》,许多人只将其当一首体现“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特征的经典离别诗来读,主题指向诗人对促使其精神觉醒、确立其人生取向的母校的依恋之情,这是不够完整的。

如果绕到诗歌文本的背后,看看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经历,我们会发现,这首诗中其实隐藏着一个秘密。要读懂诗中绚丽、哀婉而缠绵的意象,理解诗人挣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眷恋、不舍而惆怅的情感,诗中的“梦”是一个重要的抓手。诗人再临康桥,触景生情,文字背后究竟深藏着什么,玄机就在那“彩虹似的梦”里。康桥,是诗人梦开始的地方,“向青草更青处”是“寻梦”的方向,诗人要作别的也是曾经的梦幻。解读这首诗,如果能找到解梦的密码,也就能发掘隐匿于母校情背后的秘密,走进诗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那么,牵系着徐志摩情感的梦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是诗人的爱情之梦。

1920年,徐志摩违背父亲的意愿离开哥伦比亚大学来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当了特别进修生。在这里,他接受了文学的洗礼,开始步入文学殿堂;也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

对徐志摩来说,至美的康桥给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等,这些清新优美的意象营造了浪漫温馨的意境;“那河畔的金柳”和阴榆下都曾留下过徐志摩和林徽因恋爱的足迹。林徽因的确是徐志摩“康桥情结”的一个梦。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母校平凡的风景。因此,与其说《再别康桥》是对康桥的赞美,倒不如说是对爱情的歌颂。康桥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象征、爱的载体,这就是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隐匿于诗中的真正的秘密。

梦是美好的,但现实又是残酷的。1922年底徐志摩离开剑桥回国,他写《再会吧康桥》一诗相约:“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然而,“明春”徐志摩并没有回康桥。因为回国之后的林徽因斩断了这段恋情,与梁思成远赴北美求学。徐志摩理想中的爱破灭了,他一个人再回到康桥,依然“寻梦”,只是已“不能放歌”。

徐志摩注定是康桥的匆匆过客,也是才情女子林徽因爱情生活中的匆匆过客。康桥的这段情感生活是一段曼妙的插曲,让诗人难忘。他生命中的那抹“彩虹”“揉碎”在了现实的“浮藻间”,也“沉淀”在了梦里。

一直以为,“梦”是留存在徐志摩心中的母校的印象,是他曾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观;其实“梦”更应该是徐志摩一段往昔生活的甜蜜记忆。我们解开了梦的密码,发现了诗人隐藏于诗歌背后的那段刻骨的爱情故事,不禁再次轻吟起这首内涵丰富而情感复杂的孤独的情歌。

悄悄地,诗人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没能带走那个“彩虹似的梦”。

中国梦诗歌范文5

关键词:兰斯顿·休斯;哈莱姆;美国黑人梦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哈莱姆桂冠诗人”。

在长达四十多年的笔耕生涯中,休斯创作了50多部作品。休斯声称他的作品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是试图解释和说明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短诗“哈莱姆”所表达的美国梦的主题既贯串他的诗《延缓的梦之蒙太奇》(1951),也是休斯整个诗歌生涯的缩影。休斯,1951年出版的这部诗集,集中描写了二战后生活在哈莱姆的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美国梦如何受到了限制、被延缓以致最终消失的过程。

“哈莱姆”这首诗通过探究诸多被延缓的梦想所引起的社会后果,暗示社会上存在着不满与种族冲突,而正是这些不满与冲突最终导致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爆发并一直持续至今。“梦被延缓会如何?”通过开篇第一行警醒的一问引发了诗人勾画的一系列有关腐烂、污秽与凄凉的意象,表现了美国黑人心中的梦想所遭到的命运。虽然被延缓之梦的潜在后果只以个体形式影响个人,但是在诗的结尾,诗人指出,当绝望的情绪到处蔓延之时,黑人心中的美国梦或许会“爆炸”,导致社会和政治上更广泛的破坏。

传奇式的布鲁斯音乐家W.C.Han由曾经提到兰斯顿·休斯的短诗及其成就,认为休斯仅用四行诗就能说完莎士比亚通常要用两幕三场戏剧才能说完的话。Handy独到的见解道出了二十世纪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诗人运用着意安排的几个词就能创造出堆积如山的意义。1951年发表的“哈莱姆”一诗就是这样的一首诗,它通过一系列简短的、布鲁斯乐曲似的、发人深思的问题,来唤起近一个世纪的美国黑人史,以引发读者去深思诗中那些绝望和失望的意象。

Harlem

What happens to a dream deferred?

Does it dry up

like a raisin in the sun?

Or fester like a sore

And then ran?

Does it stink like.rotten meat?

Or crust and sugar over——

like a syrupy sweet?

May be it just sags

like a heavy load.

Or does it explode?

哈莱姆

梦被延缓会如何?

难道它会像

阳光下的葡萄一样被晒干?或者像疮一样——

化脓溃烂?

难道它会像腐肉般臭气熏天?

还是像腻人的点心——

裹一层皮而变甜?

也许它会像一副重担

把众人压倒。

或许它会爆?

在诗集页面上诗行的空间结构暗示着解读诗歌的方法,也就是通过一种组织安排,使诗歌获得意义的方法。休斯一开始提出的中心问题形成整首诗的基本结构。《延缓的梦之蒙太奇》诗集中“哈莱姆”这首诗的说话者,或许就是休斯本人,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大问题——“梦被延缓会如何?”全诗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延伸了这个问题:当数百万人的梦想被无限期延缓、中断时,人们和社会将会如何面对?通过邀请读者回答诗歌提出的这个问题,休斯请读者充当社会评论员和文化批评家的角色,思考黑人在社会上要经历的心理和情感环境,继续为平等主义的理想不断抗争。

诗人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引导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美国黑人“美国梦”的幻灭。一个独具匠心的意象通常能在我们的想象世界创造一幅精美的心理画卷,唤起我们一种或多种感官经验,从而传达或加强诗中的重要理念。诗中的第一个意象指出美国黑人的梦想就像葡萄干一样干涸了。葡萄是圆润、青翠、饱满、多汁、色香味俱全的水果。然而。葡萄就像黑人渴望平等的梦一样,一旦长久地被搁置,就会干涸,就不会有收获,就会慢慢变形、缩小,然后就不再那么诱人。1959年上演的由美国黑人剧作家洛林·汉斯伯里(Lorraine Hansberry)创作的著名戏剧《阳光下的葡萄干》,标题就来自休斯的这首诗。这个剧本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黑人家庭想方设法融入白人城市生活,但始终未能实现的故事。不仅如此,这出戏同样也在探寻美国黑人失去梦想和希望之后,所面临的危机和后果。

注意这一节诗行中的问句所包含的疾病和污秽的意象。其中肯定生活的意象明显缺失,这既是这首诗的方法,也为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令人烦扰的答案。下一节继续诗歌“沉重”。无望的语气和感受,有效地展现令人震惊的结局。由于读者受到鼓舞要回答诗歌提出的问题,诗歌坚持“问和答”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黑人的文化传统,其中传教士或市民领袖的“问话”常常可以期待能够从圣会或集会中获得回答。

诗中葡萄干的意象激起的是味觉和视觉形象,紧接着出现的“疮疤”形象传达的却是触觉和对身体的不良影响。疮疤存在于皮肤中,看得见,摸得着,还可能会转移到别处去。诗人正是通过把梦比作身体内的疮疤说明延缓的梦想就像疮疤一样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纵然我们可以忽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需要人们注意它的存在并期待着医治的疮疤,可那众多被忽视的疮疤就会导致感染甚至死亡。休斯认为未被注意的梦想不仅从外部来折磨人,也会使入的身体和心灵受到感染,慢慢地致人于死地。诗中“fester”这个词既包含“化脓、腐烂”之义,又表示。引起创痛、激起怨忿的含义;而“run”照字面意义指的是脓疮。在这里,休斯把单词“run”用作双关语,暗示梦想可以逃离,也可以像脓疮一样迅速扩散、蔓延。通过疮疤这个比喻,休斯提出忽视梦想的利害关系。

转贴于

为了调动读者所有的感觉器官,诗中的说话人接着谈到睡觉,认为延缓之梦会发臭。和疮疤不同,臭气不容忽视,人们不可能闻不到。除非彻底消除臭气的传播源,否则,气味是不会消失的。休斯通过腐肉的气味试图说明延缓之梦未经实现之前,会不断地纠缠着人们,使人厌恶,令人不适。就像葡萄干一样,腐肉不再新鲜,反而会臭气熏天。这个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美国黑人的梦想就像腐肉和污秽的观点。一些评论家认为休斯使用这个意象是因为在黑人聚居区的杂货店早卖给黑人的经常是腐肉,所以他们非常熟悉这种恶臭味,也熟悉这种恶臭所代表的污秽与不公。

在诗的第7、8两行“还是像腻人的点心——/裹一层皮而变甜?”这两句诗中,诗人逐步降低了人的梦想受阻碍或被忽视后所产生的那种灾难性后果。裹了一层糖皮的点心虽然不会像腐肉或疮疤那样致人于死地,但这个意象同样有着污秽、冷漠和腐烂的意味。甜点就像梦一样,刚开始时是人们急切渴望和期待的东西。可一旦长久地搁置未被使用,它就会腐烂,会在嘴里留下让人难受的气味。正如杰米(Onwuehekwa Jemie)所指出,诗中的“甜点”意象代表的可能是大多数美国黑人不可能实现的平等和成功之梦。美国梦由于长久地被搁置以致变成虚假的、永不兑现的承诺,因此美梦已经开始变质。

诗的第9、10两行“也许它会像一副重担把众人压倒”是这首诗中唯一不是问句的句子。休斯通过这个句子暗示:虽然疏忽人们的梦想可能产生出各种各样无法预见的恐慌,但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延缓之梦就犹如一担砖石那么沉重,可以从身体上和情感上把人压倒。

休斯在诗的最后一行运用斜体来突出和强调广大美国黑人的不满所产生的更大后果。最后一行虽然与上面几句一样是问句,但在这里诗人暗示,爆炸可能会发生,而那些处在爆炸附近的人和那些被爆炸影响的人都可能会被伤害或杀害。休斯暗示,延缓之梦在感染和烦扰那些备受挫折的做梦者的时候,不仅令他们悲伤,甚至会从根本上压垮他们,而那无处不在、像传染病一样到处蔓延的挫折感总有一天会伤害到每一个人。

纵观全诗,贯串始终最重要的主题就是“美国梦”一抓住机会、勤奋努力、享受成功。美国作为实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国家,其“美国梦”指的就是发财致富,拥有财富就能够买到房子、汽车、精美的食品,还可以花钱雇用到使人从繁杂枯燥的家务中解脱出来的佣人。这些物质用品清楚地表明了美国社会的目标:即人们把获得物质财富看作是无止境的,认为只要努力劳动,就能获得无尽的财富。那些从封闭经济体系国家移民到美国来的人。他们的才能在本国受到限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赚不到更多的钱,也存不了钱,他们辛苦地劳作一生也买不起某个居民区的住房;即便是十分辛苦地劳动,他们也会与刚开始时一样贫穷。对这些人来说,“美国梦”就代表着自由。休斯的这首“哈莱姆”诗就是一个美国人对美国自由之梦的反应。在他眼里,美国并不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国度,相反,生活在美国的黑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获得自由。兰斯顿·休斯常在他的诗歌中使用“梦想”这个词语来表达他社会平等的思想。这可能是因为这个词本身具有消除种族间界线的含义,而且把“渴望”这个词换成“梦想”之后,听上去不太具体,因而也就不那么具有威胁性。1924年,美国南方被分离,那些仇视黑人的群体开始有计划地屠杀黑人。休斯被一群黑人知识分子包围着,于是他表达了他的看法,他把梦想看作是一种身体的运动:“展开双臂/面对着太阳/跳舞!旋转!旋转!/直到快速运转的一天结束了”(“To fling my antis wlde/In the face of the sun,/Dance!Whirl!/Till the quick day is done.”)o 1932年他那首关于“梦想”的诗不是在表达他的个人梦想,而是在警告其他的美国黑人,要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一旦破灭,“生活就像是折断了羽翼的鸟儿/不再能飞翔”(“Life is a broden-winged bird/That cannot fly”),而且“生活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与冰雪冻在了一起”(“Life is a barren field/Frozen withs”)在比较这两种景象时,我们发现日益增强的挫折感在1951年的“哈莱姆”这首诗中增长许多倍。美国黑人在1924年看起来极有希望的自由行动的权利被阻碍、被延缓如此之久,以至于休斯不能像在“梦想”那首诗那样,把他所感受到的美国黑人普遍存在的挫折感隐藏下去,而是暗示“美国梦”中承诺的实现梦想的机会一再落空。

当休斯写这一首诗的时候,黑人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娱乐圈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联合部队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休斯不再需要压抑或者漠视美国黑人的挫折感。但是,正是由于黑人取得的这些成绩使种族隔离分子感到他们受到了威胁。于是,他们常以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为名义,以黑人的暴力倾向为理由,证明那些更为暴力、更加压迫性的针对黑人的法律是必要的。休斯在文学作品中很小心地处理那些涉及到黑人日益增强的愤怒话题,避免直截了当地表述那些问题,而任何不恰当的处理都有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发生。首先,他建议对待愤怒要有所保留,而不是直接走向愤怒;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对那些感受挫折的人来说并没有吸引力,但是他认为求助于愤怒于事无补。其次,他严密控制的客观语气清楚地表明这首诗并不支持任何暴力,他总可以找到理由来否认他的意图是要求人们去“爆炸”。

中国梦诗歌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学习动机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一、当下诗歌教学现状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学习动机的心理层面,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二、文本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称“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三、学习动机心理优化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1.目标预设,引起内部需要。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2.比较阅读,激感共鸣。“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 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高中诗歌教学,务必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前提和基础,是诗歌教学的先觉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国梦诗歌范文7

【关键词】 再别康桥;徐志摩

在英国剑桥留学的徐志摩,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的熏陶,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诗情真有些像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在他的思想上更是接受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执着追求“爱”、“自由”、“美”,以及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这些思想因素又使得诗人具备了与蓬勃向上的时代潮流相适应的气质,再加上诗人本身富有的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贡献以及不受羁绊的才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独有的特点:飞动飘逸。朱自清称其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的水”。

直到1931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徐志摩的创作数量颇丰,这些创作反映了徐志摩作为新月诗派盟主的成就,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从而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飞动飘逸”风格的作品就是《再别康桥》,尽管说对徐志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但是徐志摩的这首诗的美是大家公认的,徐志摩将离别时对母校的深情厚爱融进了悄然离别时康桥那美丽的景色之中,从而这首诗也成为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奠基之作。

而这首诗的美更是与众不同,它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美,又有着与古典诗词相似的意境美。

音乐美

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就自然的体现出格律诗的特点,这样在读诗的时候才会体会到音节之美,音韵之美,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效果体现。先看押韵,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一三句以六字为主,二四句以七个字为主,每节独立押韵,各节韵脚为:来,彩;酿,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是律诗特点的具体呈现,读来有韵律之感时时回荡,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流淌,悠远而绵长。体现出这首诗和谐的音节之美和时时存在的节奏,同时将诗人的情感描述的更为飘逸轻灵,在唇齿之间我们体会到了音韵的美,在心灵上飘散开去的是诗人那清浅的吟唱。诗歌的第二节是最为典型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节的韵是:ang。韵脚是娘、漾。读起来时加上诗人空灵的想象,将金柳比喻成新娘,给人心灵上投射了一道圣洁的光芒,带人进入那想象的境地,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康桥那不沾染红尘俗世的美。

回环往复。诗歌采用了《诗经.》的表现手法:重章复唱这一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就是将感情深化,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呼应。如果说《再别康桥》中间五节体现了音乐波动的美,那么这首尾呼应的两节则给了诗歌一个完整的音乐旋律(这也是徐志摩自己的话)。在“三美”的主张上将音乐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第一节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节的变动之处是第一节的两个“轻轻地的”在最后一节改成了两个“悄悄的”;第一节是“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给全诗以完整的生命,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使得全诗鲜活灵动起来,带动诗人的情感在淡淡的开头中轻巧柔和地引领到淡淡的结尾。此时,犹如一曲咏叹调,在一波三折后又归于飘逸的音节中,将全诗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诗人的情感又进一步推进,让人惆怅不已。

建筑美

这首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错开一节排列,第一节、第二节的一三句为六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的第一句为六七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六节、第七节、又回到和第一节一样的句子形式。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就像中国的建筑的风格一样,构成了一种对称、整饬之美、而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节都是这建筑的一部分,每一部分是那样的和谐统一。构架在一起,赋予了诗歌以灵魂。我们说建筑是有灵性的,有灵魂的。是因为在建筑的身上,我们看的的不是一块砖,一片瓦,一堆山石,而是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座有生命的房屋,不同的建筑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都是建筑者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倾注其中,融进建筑的灵魂看到的黑丝建筑者赋予建筑的灵性。同样的建筑者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灵魂也有尊卑贵贱之分。那么徐志摩就是拥有着飘逸空灵的灵魂的建筑师。他将自己的灵魂依附在一粒粒汉字之上,给这些方块字以生命,以感情喂筋骨,用心血浇灌,让我们看到了一座不同于尘世的殿堂。里面盛放的是一颗玲珑剔透的灵魂。

绘画美

徐志摩是一位丹青高手,但他的丹青是他的珠玑之字。可以说他和王维诗有着相通的地方。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徐志摩就是他的门徒。将这种画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说王维的诗是是中国水墨画,那么徐志摩就是水墨中间色彩,平和中见冲淡。诗歌的首节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想那时人与自然还是很和谐的,天自然是碧绿的干净透彻的蓝;云彩自然是大朵大朵的绒绒的慵懒的白。而此时诗人是满腹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离别很多的,“执手相看泪眼”,这是悲伤极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豪放极了。在徐志摩的笔下,也有悲伤,也有豪放,但这一切都在这大朵大朵自由自在随意而又慵懒的云彩上了。

一道彩虹从眼前闪过,而天空还有太阳,原来是拜伦潭,水面晃动,眼睛掠过,竟是涟漪泛起,波光粼粼。水面缓缓的,轻轻的,像是情人的呓语,不肯大声说,怕惊醒那美梦。那梦里,有诗人的年幼无知,有诗人的青葱年少,有诗人的背井离乡,有诗人的绮思幻梦更有诗人的满腔的柔情。没有石破天惊的惊涛骇浪,没有撕心裂肺的捶胸顿足,有的是梦,梦里离别的情怀是那样的渺远悠长,那样的难以企及。

泛舟寻梦而去,梦是无形的,朱自清的梦是“笼着一层轻纱的”,李清照的梦是“一帘幽梦”。徐志摩的梦是有色彩的,色彩斑斓的,他不甘心将自己的梦弄丢了,去,去找回自己的梦。放眼望去一船耀眼的星辉,一下子照亮了是人的心扉,光芒四射中诗人豁然开朗,前路虽不满是鸟语花香,但心里已是那么平静祥和。

就是这样的色彩,附着在一栋有灵魂的建筑上,形成了流动的音乐,平缓了我们的心灵,牵动了我们满腹的柔情,于是,那淡淡的惆怅在心头,缭绕不散。

中国梦诗歌范文8

一、营造氛围,交流情感

诗必因情而发。古人说诗言志,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在诗人被现实生活激发起沸腾的感情时写就的,作品“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何其芳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氛围和积极的情感活动。

如何才能做到营造好教学的氛围呢?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教师得借助表情、知识、手势等,以补语言的不足。其二,要重视对作品情感的深入理解和体验。只有遵循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再深入体验的原则,才有希望达到教学的艺术境界。

二、声情并茂,增强形象

诗歌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创作的结晶,都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的意境,三者有许多相通之处。诗可谱曲,可作画,画又可题诗。因此,诗歌教学中,以图像、乐曲配合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诗歌教学时配以图画、音乐,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1.以画配诗.

图画的直观性、形象性特征是作为教学辅助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有些诗即是画,画即是诗,“诗画一体”。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读诗想画,见画想诗,极为有益。

我在教学《惠崇》时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在品味诗意之际,教师已在用彩色粉笔以速描的方式勾勒出一幅简图。接着让学生面对面,按照教鞭指点的方向边看边诵,只给两分钟,学生就会背全诗,然后,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画面结合诗句,展开自由想象,在短时间内构思一段绘景的话语。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说:“透过一片青翠的竹林,有两三枝粉红的桃花分外耀眼……”

以画配诗,教学效果很好。但不是所有的画都能信手画来,有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制作相关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给学生予直观呈现,加深理解。例如在教学《早梅》时可以展示一组图片:雪地傲梅图、梅花怒放图、春日百花齐放图、及小鸟嘻戏的动画。课件形象地展现了诗歌所要表现的画面,使学生更易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主题。《题》、《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可以以画配诗。

教材所提供的插图是可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教学时可以作为帮助学生理解的有效手段之一。

2.以乐配诗

中国有着优秀的古典诗歌,也有着优秀的古典音乐,两者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都表现意境。在古诗词的教学之中可引入古典音乐这一资源,在音乐的氛围里学习古代诗歌,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可播放《十面埋伏》,那慷慨激昂的战斗氛围充满整个课堂,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人愿意战死沙场,却又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教学王昌龄的《出塞》时可播放《胡笳十八拍》展现塞外的空旷寂寥,有利于学生感受边塞诗的豪壮之美。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则可播放王菲的现代歌曲《水调歌头》让学生品味两种不同的滋味,以更好地感受词人的情怀。

音乐配合古诗词教学时,所选音乐必须与所教诗篇的情调、节奏相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辅助,决不可胡乱选一首歌或一首曲子就上,那样将得不偿失。

三、抽丝剥茧,质疑求真

一些古诗词作品中出现的词教材没有给出注释,这就留下了给学生下注的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注释的过程也正是研读领悟的过程。此过程也是一个抽丝剥茧,层层推理的过程,在学生给出注释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例如《破阵子》这首词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中的“梦回”一词教材并没有给出任何的注释,初读时有学生理解为“梦里回到”,也有学生理解为“梦中回来”即“梦醒”。教师随即组织学生分组研读讨论,学生依据自己的认识,查阅手头相关的资料,展开讨论,质疑求真。最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梦回”解释为“梦中回到”较为合理,并且列出四大理由:

1.写作此词时作者闲居于江西上饶,不在前线作战。

2.如作“梦醒”解释,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作何解释?

3.“可怜白发生”一句揭示了现实,如前边的内容可以解释为梦境,则梦境和现实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独创性。

4.作“梦中回到”有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能揭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这与本首词的主题相符合。

另有一些古诗词中的某些词存在着多种解释的可能性,也有人给出过新解,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让印发相关资料让学生质疑求真。如有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他先发下把“乌啼”、“江枫”、“愁眠”解释为“乌啼桥”、“江村桥”、“愁眠山”的新解和对新解的质疑,然后围绕对这三个词的正确理解上出了一堂生动的古诗词鉴赏课。学生面对除课本注释之外的两种解释一下子感到天地宽阔了许多,思维开阔了许多,对古诗词的认识也有了一个提升和飞跃。通过对诗的理解、对资料的充分利用、与同学的充分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新解是牵强附会,如果那样理解,诗意将汤然无存。

中国梦诗歌范文9

《红楼梦》是“文备众体”的百科全书。除了小说主体文字外,还有诗、词、曲、赋、歌、偈、谚、赞文、诔文、对联、匾额、灯谜、酒令、骈文等等,应有尽有。就诗而言,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体的,有应制体、联句体、仿古体等等,可谓丰富多彩,蔚为大观。

曹雪芹既是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伟大的诗人。

《红楼梦》诗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是按头制帽,二是谶语性质。

按头制帽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是《红楼梦》诗词最主要的特征。

如果把《红楼梦》中的诗词抽出来单独看,或者把《红楼梦》诗词看作是《曹雪芹诗集》,都不免低看了曹雪芹的诗歌水平。因为《红楼梦》中大部分的诗歌,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哪怕是一首并不高雅的诗,甚至是一支酒令,也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这样的诗歌创作起来更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曹雪芹的诗歌直逼李杜,不为妄言。

周汝昌先生曾说:“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词才正式成为小说内容的有机部分,用诗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即在其他小说里,诗词只是装饰品,而在《红楼梦》中,诗词成为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

在贾探春的倡议之下,贾宝玉和姐妹们成立了“海棠诗社”,一时间大观园里花团锦簇诗意盎然,成就了《红楼梦》中难得的盛事和少有的欢乐。大家都写《咏白海棠》,虽然同题限韵,但也各有不同。

贾探春写道:“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这是对她的肖像“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诗意再现,也是对她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形象阐述。

薛宝钗写道:“珍重芳姿昼掩门”,“淡极始知花更艳”。她是典型的封建淑女,自然是矜持内敛“珍重芳姿”;她寡语罕言安分随时,她朴素淡雅洁净无华,博得了贾府上上下下的称赞,自然是“淡极始知花更艳”。

林黛玉写道:“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仙子,在清冷的月宫,静静地缝缀白色的绢衣,仿佛看到一个孤女,在深秋的闺阁,默默地擦拭伤心的眼泪,这不就是林黛玉吗?

杜甫笔下的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笔下的秋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而林黛玉笔下的秋则只能是“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诗如其人”,然也。

不仅如此,就连谜语、酒令、花签也是“按头制帽”

贾政的谜语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是“砚台”。贾政不就是一块四四方方、硬硬帮帮的砚台吗?

宝钗的花签是“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的花签是“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这不正是两人的性格特征吗?

这就是“按头制帽,诗如其人”。

谶语性质

《红楼梦》中的很多诗词(甚至包括酒令、谜语)带有谶语的性质,即作者往往在诗中暗示人物的命运。

第五回被称为全书的总纲,就是因为“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巧妙而明确地指出了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作者给贾探春的判词。探春爽利果断,聪明能干,并且志向高远,想有一番作为,不幸的是生于末世,家族败落,又是姨娘所生,以庶出为耻,最终远嫁异乡,生离做了死别。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是贾惜春的判词。她看尽了“三春”(三个姐姐)的悲剧,经历了黛玉的惨死,虽是贵族千金,最终出家为尼。

《红楼梦》中最有名的画面、最美丽的场景、最诗意的行为、最悲伤的意境,莫过于“黛玉葬花”。而《葬花词》则是《红楼梦》诗词中最著名的作品,最含悲剧意味,最富文学色彩,最具谶语性质。

林黛玉去怡红院,正碰上两个小丫头拌嘴,不给她开门。第二天,黛玉一个人默默地来到和宝玉共同葬花的花冢前,边葬花,边哭泣,吟出一首《葬花词》。

字字含泪,句句泣血,既是黛玉形象的诗化,又是黛玉命运的谶语,成为横绝古今的“黛玉咏叹调”。

黛玉的形象,被缤纷落英映照得更有韵致;黛玉的命运,被落花残红衬托得更为凄惨。

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体弱多病,敏感多思,有爱而不得倾诉,爱的不确定与难以预料,使得黛玉愁绪满怀,终日以泪洗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黛玉不禁触景生情,悲从中来。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环境之严酷,人情之冷漠,使她寒冷不胜,哀动于衷。

《葬花词》不但抒发个人的哀愁,而且写出了生命的感伤。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人生的无常、无奈、悲伤、悲凉,无限无边,拥塞心头,“愁杀葬花人”。

更为深刻的是,由花及人,借花喻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葬人,花落人亡,我们已经分不清这是悼花还是自悼,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陪着黛玉流下酸楚的泪水。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黛玉这首诗,真的成了她命运的谶语。她如娇嫩的花朵,在“风刀霜剑”之夜,凄惨地凋落了。

不仅如此,《葬花词》也成为《红楼梦》中众多女子凄惨命运的谶语,正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就连谜语也具有谶语性质。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第二十二回众人猜谜语,元春的谜语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炮竹”。这首谜语诗就是贾府命运泰极否来、由盛转衰的谶语。

《红楼梦》的诗歌,除了服务人物塑造性格、谶语性质暗示命运,当然还有其他作用,如陈述本旨、深化主题、烘托氛围、托物言志、反映时代、推动情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