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3-12 07:11:11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1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精神分析学人物分析

一、作家作品介绍

1.作家介绍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的力作。卡森是美国上世纪40年代具有较大影响的南方女作家,她的小说怪诞离奇,颇具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在她的带有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小说中,主人公大部分是生理残缺和心理病态者。在不无极端的表现形式下,她已超越了地方主义乃至美国主义,成为世界上所有孤独者和异化者的代言人,在以揭示心灵阴暗面为主体的南方文学作品中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1]。她在文学上最大的成就在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她的主要作品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心是孤独的猎手》、《金色瞳仁的印象》、《婚礼的成员》、《没有指针的钟》等。

2.作品介绍

《伤心咖啡馆之歌》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沉闷的南方小镇上两男一女之间的三角畸恋。个性和外表颇为男性化的爱米利亚小姐是小镇上最富有的女人,为人冷漠苛刻。几年前,镇上的恶棍青年马文・马西曾经迷恋上了爱米利亚并决心为她而痛改前非;不料,他在婚后十天内受尽冷落并最终被赶出家门,不久便因谋杀和抢劫罪坐牢。一天傍晚,丑陋的罗锅李蒙来到爱米利亚的杂货铺,自称表兄与之攀亲,却意外地被爱米利亚收留,从此小镇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爱米利亚为了取悦李蒙表兄,将杂货铺改成了咖啡馆,小镇居民们于是有了聚会娱乐的场所。六年以后,李蒙被出狱归来的马文吸引,两个人联手处处与爱米利亚作对,爱米利亚只得同马文约定日期在咖啡馆决斗。就在爱米利亚即将取胜的一刻,李蒙猛扑上来将她打倒在地。随后,马文和李蒙两个人捣毁了咖啡馆,携财物离开小镇。梦想幻灭的爱米利亚从此隐居,小镇又重新恢复了原先的沉闷状态。

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一位奥地利心理医生,他采用精神分析法来治疗精神病人,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此分析法涉及人的意识、下意识和自由联想的问题,所以不仅医学、心理学、哲学对它感兴趣,而且文学艺术也与它有密切的关系。弗洛伊德自己也说过:“精神分析法,绝不只是运用精神病范围内,也可以运用去解决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问题。”

弗洛伊德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弗洛伊德影响文学,同时文学也影响着弗洛伊德,他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19世纪风行的浪漫主义诗歌.严格说来,弗洛伊德并没有出过一部论文学的专著,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量列举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的可行性,而他的这些分析文学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2.精神分析学对文学的影响

弗洛伊德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创作的动因――力比多;

(2)创作活动――无意识或自由联想;

(3)人物的塑造――“升华说”;

(4)创作主题和批评方法――“俄狄浦斯情节”;

(5)文艺创作与梦;

(6)艺术家与精神病[2]。

本文主要从第一点和第四点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创作的动因――力比多理论

力比多是一种“性的能量”(sexual energy),是饥渴能量(hunger energy)的一种形式。按照弗的说法,文学创作的动因就是力比多,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因为要满足他们的“本能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中最强烈的就是,即力比多的主要成分[3]。这时就要引进三个概念:伊底(Id),自我和超我。“按照弗的界定,力比多的满足至少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心理结构中的理智力量(自我和超我)的调节来克服这种原欲,这主要发生在禁欲时代或传统文明的国度;二是像艺术家一样,将其转移到其他目标上,或升华为艺术形象和高雅的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三是最原始也是最容易实行的一种办法,就是将这种力比多欲望投射到异性对象上去,当这种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退却,力比多再次被带回到自我中去”[4]。

4.创作主题和批评方法――“情节”概念的引入

包括恋母情节(Oedipus complex),恋父情节(Electra complex)和自恋情节。

我们着重解释恋父情节。弗是这样进一步阐述的:“女孩最初常以父亲作为自己的对象,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孩子也相应作出反应,女儿就想占据母亲的位置。这些亲子关系和孩子之间产生的性感,不仅带有柔情意味,而且带有敌对的色彩。”[5]

按照弗的原意,女孩子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父亲,但是这种欲望产生于孩提时代的无意识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和良知的制约,这种恋父情节便得到克服,男女青年便把爱投射到自己的青年伴侣身上。

三、《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人物分析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窥见爱米利亚小姐身上的恋父因素。爱米利亚小姐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母亲,她是父亲一手带大的。他们父女相依为命,几乎与外界没有什么接触,因此就会导致在此阶段爱米利亚小姐的恋父因素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在她爱上罗锅之后,谈论自己的父亲成了她最大的爱好,并强调爸爸在她小时候常叫她“小妞”,并且在父亲死后,其房间也保留原样,还经常亲自打扫并且精心布置(自己的房间很简陋),后来又让至爱罗锅住进父亲的房间,并且把纪念父亲的物品送给罗锅。此外,爱米利亚小姐还经常用父亲的烟斗吸烟,而且时不时地还模仿父亲的言行。种种迹象表明,爱米利亚小姐的性格中着实存在恋父的影子,正恰好吻合了弗的恋父情节。

爱米利亚小姐是个孤独的人,这种孤独感在她父亲逝世后达到顶峰,爱米利亚小姐最终陷入双重焦虑,按照弗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缺失亲人的孤独和没有的抑郁,前者可以慢慢克服并恢复心理的平衡,后者则会导致一个正常的人产生变态心理。而此时,爱米利亚小姐应该要“找一个男人”,以填补丧父后造成的巨大感情空白。因此她接受了马文・马西的求婚,尽管并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但是爱米利亚小姐的悲剧在于,由于过于刻板的生活,伊底(Id)此时早已消失在精神领域中,自我也深受压抑,难以张扬,人已经失去了七情六欲,成了异化的产物。这样就导致了结婚后爱米利亚不跟新郎同房,结婚三天就把新郎打下床,并且最后导致新郎进牢房,结束了其十天的荒诞婚姻生活。

爱米利亚小姐在经历这次的失败婚姻后,伊底已经退却,在其遇到罗锅后实现本我的回归,实现了伊底的投射,即爱上罗锅。在罗锅背叛了自己后,即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力比多被带回到自我中去,也就是爱米利亚小姐又回到了原始的孤独状态。此阶段爱米利亚小姐的爱情失败也体现了力比多的压抑(repression),投射(projection)和退却(regression)的过程。

马文・马西是本地最俊美的男子,尽管他本性邪恶,名声坏,但还是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仰慕他。在爱上爱米利亚小姐之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滥情主义者,他对年轻女孩的求爱来者不拒,以宣泄他那体内过剩的力比多能量。因此,在遇到爱米利亚小姐之前,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他真正爱上了爱米利亚小姐,并且决定改过自新。但在她身上,马文体内的力比多能量得不到正常的投射,因此又回归在本我的性格,成了闻名当地的大恶棍,最后还进了监狱。弗认为,伊底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冲破制约达到理想的彼岸,要么退回去成为自己的囚徒[6]。而马文诚然属于后者,成为了自己的囚徒。

罗锅名叫李蒙,因为其驼背而被称为罗锅。他自称是爱米利亚小姐的亲戚,来投奔她。出人意料的是爱米利亚小姐接受了他,并且还爱上了他,罗锅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她的宠爱,最后却爱上了服刑回来的马文,并且两人设计打败了爱米利亚小姐,之后双双离开了小镇。但是马文最后把罗锅卖给了马戏团。在罗锅身上,伊底的投射也得不到满足,因此也退却成为自己的囚徒,成为了牺牲品。

四、结语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在西方文学史上确实是罕见的。当年弗洛伊德主义异军突起,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心理学,在一片欢呼声和咒骂声中幸存了下来。不管今天的精神分析学批评家的理论与其创始人的学说相差甚远,他们也不愿意抛掉“弗洛伊德主义”这个称号,足见该理论的生命力。本文用这一理论的两个方面来分析《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旨在进一步理解此部小说,并且为该理论的传承献上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90.

[2]王宁.文学与精神分析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8-14.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旧译本第70、71页;原著英译本第131、132页.

[4]特里・伊格尔顿著.王逢振译.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47-189.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2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拓展

陈鹤琴是我国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不仅创立了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系,还建立了儿童教育研究室、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玩具工厂,同时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完成了他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20世纪50年代初,陈鹤琴结合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从新生到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已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认为儿童具有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等特点,若能根据这些幼儿的心理实行教育,则必有良好的效果。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在他所提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中,首先提出的仍然是“要对于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作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使其课程论思想更趋全面、系统。其中十大原则为: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是发展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是配合形势实际需要的,而不是脱离现实的;是适合儿童心身发展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的;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陈鹤琴把一生奉献给了儿童及儿童教育事业。其开创并奠基的儿童教育理论是对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爱的教育理论的胜利

爱的教育理论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西方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近代的裴斯泰洛齐,到留下名著《爱的教育》的亚米契斯,形成了绵延不断的爱的教育理论传统。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爱乃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江苏教育》(小学版)1963年第5期发表了古平、徐文合写的《育苗人》,介绍当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的教育经验。随后,又修改成《斯霞和孩子》,于同年5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该文介绍斯霞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由于当时全国正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所以,同年10月起该文引发教育界对“爱的教育”的讨论和批判。一时无限上纲上线,政治批判代替了学术争论。1979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代表教育部宣布:1963年批判“母爱教育”是错误的,予以彻底平反。1979年5月,斯霞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当一名“园丁”,为祖国辛勤培养“花朵”是非常光荣的。教师爱学生,“并不是出自个人的狭隘的感情,而是建立在教师对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上面的。是在履行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感情”。1983年,斯霞再次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光是一般母亲对子女那样的爱。而是人民教师接受党的委托去教育培养下一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只让他们吃饱,穿暖,睡好,玩好,那只是生活上的照顾,更不是一味迁就,无原则地溺爱,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此外,她还认为“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思想和品质,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同志在《斯霞教育文集》上写道:把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倾注于自己的学生,这是人民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同志称:“斯霞同志是小学教育中的梅兰芳。”斯霞老师的“母爱、童心”教育思想,是对爱的教育理论的深刻诠释和高度升华。历史表明,从1963年到文化大革命,对“爱的教育”的彻底否定,给整个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取、剖析和反思。教育中有爱,且是大爱:有爱的教育理论,才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三、情境教育理论的探索

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吸纳、借鉴古今中外合理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当代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在其中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生动的发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模式。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并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独特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关、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即儿童的脑是敏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环境;儿童的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不断提高神经元联结的频率;儿童的脑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积极情感伴随的学习活动可获高效。情境教育正是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赶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交织着当代中国日益强盛的爱国情怀。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指出:虽然其中也借鉴了国外的理念,但李老师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本土化并且丰富、拓展了,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情境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流派。

四、学科教学理论的成长

对于辛勤耕耘于基础教育园地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课堂便是其教学实践的沃土了,在这个园地的沃土中生长绽放的理论之花,当然便散发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具有蓬勃而顽强的生命活力。

分散识字教学理论: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斯霞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据研究,分散识字具有独特的优越之处:(1)分散识字既能突出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又能为语言训练提供许多有利条件;(2)分散识字便于联系儿童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启发儿童深刻理解词义,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词的逻辑记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C3)分散识字有充分的巩固联系机会;(4)分散识字便于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而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斯霞的影响下,“分散识字”成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大流派,对推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功不可没!

尝试教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要点有:明确一个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理解两个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培养三种精神: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促进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太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掌握五种操作模式:一种基本式(七步教学程序)加四种变式(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课外预习补充式)。运用六条教学原则:尝试指导原则、即时矫正原则、问题新颖原则、准备铺垫原则、合作互助原则、民主和谐原则。重视七个达到尝试成功的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语文教育链理论:特级教师洪宗礼依据“五说”语文课程建构观。尝试把语文的要素与其构成关系、规律、序列,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地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支解语文是不足取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则是不客观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多维度认识语文教育,从而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这里的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能力;能力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促进知识技能与思维同步发展,酿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且标。构建语文教育“链”,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忽视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或断裂,都会使语文教学停留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五、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揭示了基础教育的性质,概括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富有影响的素质教育模式。如: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3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帝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同教学重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学课文,要求:1.出声地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课文。2.想一想,刚才老师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通过读书解决。

三、细读课文,分出段落。

1.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2.讨论明确。板书:离岸告别沿途所见心中所想3.提问:在记叙这些内容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请把这句话画下来。(画后明确这句话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小结:“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体会重点。

1.思考:“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找出来。明确: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2.结合课文说说“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3.讲读第一段。①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在离岸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从哪一句描写中最能看出?②明确:“我”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从描写“我”流泪一句话中最能看出。③思考讨论:把“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一句改成“我流泪了”,好不好?为什么?(打幻灯,将这两句话写在幻灯片上,供学生比较、讨论。)板书:润湿滴模糊依依惜别④此时,千言万语说不出,都倾吐在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中。可见,通过这句话作者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祖国的依依惜别之情。

4.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第二、三段,重点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第二、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体会重点。

导言:上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一段,我们知道,当船离岸的时刻,郑振铎——这个热血的爱国志士对祖国产生了深深的惜别之情。现在,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呢?

1.讲读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思考: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先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让学生讨论,并从中体会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与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无限留恋之情。板书:一草一木无限留恋

③此时,文中又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想想这句话在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④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四自然段。同学们,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分别的时刻,“我”是多么不忍离去啊!此时,船离祖国渐渐地远了,“我”思绪万千,“我”感到自己的离去是不负责任的,自己是一个罪人。同学们,你认为“我”是不是不负责任?是不是罪人?为什么?(联系第六自然段,理解上述问题:首先抓装终将”、“暂别”等词语,以及离国的目的去体会“我”不是罪人。其次,要讲清“更好的战斗的武器”不是指飞机大炮,而是指革命斗争的理论与经验。)既然“我”不是不负责任的,不是罪人,“我”为什么还这样说呢?

教师小结:这是一种内疚的心情,是对祖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深深热爱之情的表现。

⑤一想到离国的目的,“我”的感情还只是停留于对祖国的惜别之情上吗?请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从中感到“我”对祖国怀有怎样的感情呢?(教师范读,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情感。

⑥讨论,从希望和誓言中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盼望建立新中国的感情,以及为了祖国而献身的战斗豪情。板书:希望誓言战斗豪情。

⑦此时,文中再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七——九三个自然段。

二、整体回归,总结中心。

1.这篇课文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每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全文强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板书:热爱祖国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简评]本份教案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通过本课书的教学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述目标全面、准确,符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

特别应指出的是:在教学目标中确定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及朗读能力的训练,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由以理解内容为核心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转化。教案设计了学生自学的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与讨论,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近几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文章不是很多,一些研究大都是散落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中,很少有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出版的专著微乎其微。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

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很多。如列宁指出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情感上、意识上、行为上的热爱及其实践。”[1]他还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2]根据列宁对爱国主义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对爱国主义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在《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提出,“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爱国主义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3]并且吴潜涛教授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朱桂莲在其所著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书中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相关论述,朱桂莲认为,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界定,至少应涵盖以下两个大的层面“:一是爱国主义与祖国关系的层面,二是爱国主义与世界关系的层面。”[4]并且提出了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进一步界定“,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深切热爱之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人们深层的政治和道德品质,而且是一种能胸怀世界、兼顾国际利益并能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情感、行为、思想观念和精神。”[5]

二、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研究

卢书欣在《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提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高涨与爱国情怀的淡化共存;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选择出现矛盾;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存在着盲目性与不成熟。”[6]孙祥军在《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中提出,“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在态度和心理上存在偏差;爱国主义教育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7]上述学者从大学生自身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角度,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主要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冯喆在《全球化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提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却从未放弃过,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更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它的开放性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说和思潮不断地传播,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战中,各种思想的混战产生激烈的火花。”[8]从全球化角度来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各种挑战。郑胜水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理国的路径研究》中提出,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决定了新媒体既没有对“时间的倚重”,也没有对“空间的倚重”,表现出“超时空性”。这种“超时空性”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掌握高端信息传媒技术的西方国家在现存的国际信息传播秩序中,更容易地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处于信息技术低端的发展中国家的人们。”[9]而且从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理国教育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爱国情感产生的影响,对大学生爱国思想意识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理国行为的影响。上述学者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因素作为出发点,探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途径的研究

王恩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探索》中提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好互联网,建设好网上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爱国主义氛围。”[10]张莉在《论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提出,“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发挥社会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从小处着手,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宏观情境。”[11]周传和在《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色》中提出应该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要始终注意突出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一切这个灵魂,进行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12]上述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五、结语

从上面论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一些尚需探索的问题,如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途径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缺乏实际的操作性,缺乏时代特点。因此,现阶段要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从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学者们和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们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切实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实践的稳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8.

[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

[3]吴潜涛,杨峻岭.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9~11.

[4]朱桂莲著.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5]朱桂莲著.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

[6]卢书欣.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1(3):39~40.

[7]孙祥军.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1~73.

[8]冯喆.全球化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12~13.

[9]郑胜水.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理国的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3:22.

[10]王恩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5):117~118.

[11]张莉.论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5):100~103.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保护;引导;大学生;爱国热情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5-0073-01

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和纵容下,达赖集团精心策划和组织了拉萨烧得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严重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给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此后,北京运会圣火在伦敦、巴黎等城市传递时遭遇“”,分子的捣乱破坏。两方一些国家政要和媒体纵容这种破坏活动并发表对华不友好言论,激起海内外华人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强烈愤慨。可以说,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其中不理性的因素居多。更多的是狭隘的爱国主义,或者说是走向了恐怖主义。因此,如何保护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理性的表达爱国热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鼓励和肯定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认同感的凝聚作用

面对国际敌对势力的不法言论和行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如火山般进发。我们为广大青年学生的浓浓爱国热情感到深深的敬佩和震撼,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呵护的。广大青年学生普遍希望获取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自尊心很强,只要学校和社会说话做事的方法稍微有点不对头,就会触动他们年轻的神经,引发他们的内心波动。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站在平等的高度上,尊重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格、爱好,不能动辄对其进行批评教训。美同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而言,所谓赏识就是对他们给予肯定,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口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广大青年学生得到了学校核社会的认同以后,他们所从属的群体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就会得到空前的共鸣和凝聚,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使得爱国热情得到了保护和延续。

二、通过正当途径宣泄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实践体验的塑造作用

随着事件的逐步深入,群情激昂的广大青年学生的情绪也会达到高点。这就好比引弓待发,如果最后不发出去,广大青年学生的信心会遭遇到重大挫折。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正当途径宣泄这样的情绪。实践体验是最好的选择。实践体验是将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行动意志过程,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唯一途径。学校和社会首先要给广大青年学生确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后选好为实现此目标所需要塑造的靶行为、选好塑造的起点和逐渐逼近最终目标应采取的步骤。例如:在校园内组织演讲、辩论赛、签名或划定线路的示威游行等。通过亲身经历,体验信息处理的过程,充分获得内在的直接经验。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逐步形成行为习惯的动力定型,从而使爱国主义深深扎根在心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6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性国家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在发生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切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到形成民族、国家之后,随着人们对个人和祖国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河、同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把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为自己的职责,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奉献一切。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使大学生具有忧国、报国的情怀,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这种以热爱祖国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实践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是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爱国主义正是激励全体人民、凝聚全民族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巨大动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引导他们把这种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奋发读书、努力成才的具体的行动,有助于大学生为全面建设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1、加强课堂内容,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

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对接,精选爱国主义素材进行教育教学,是体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重点。学校要利用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四门课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重视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要作用,这同时对教师人格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在授课过程中,除了用知识本身的价值去吸引、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之外,更应该根据爱国主义的内容,把知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培养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其次,教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重点学习与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熟读中外历史,搜集革命英雄,先锋模范的事迹材料,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功效。

最后,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在言行之中体现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言传身教,达到增强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的目的。

3、加强特色教学,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魅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特色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01-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大学生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近年来,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探索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专项研究课题,受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大学生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爱国程度直接决定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深入分析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探索研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所必须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是凝聚人民、感召人民、动员人民的“根基”力量,这种力量具体而言,既是一种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政治思想、文化道德、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之中的意识观念,也是人们在自我价值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间深厚联系的情感认识,还是人们在履行自身对祖国发展、民族富强的高度责任过程中体现的行动与实践,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和提高其爱国主义觉悟,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根本要求,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树立其振兴祖国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爱国心理及行为特点现状

对大学生爱国心理及行为特点的调研主要是从学生个人爱国情怀和高校爱国教育成效两个方面进行的。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将现状总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大学生爱国心理成熟,意识较强。多数大学生都比较关心国家政治形势和民族兴衰荣辱,具有较为清晰的鉴别能力,能够用理性观点看待国家安全、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等舆论热点问题,在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和采取爱国行为时不盲目,对国家发展具有高度的认同感。

其次,少数学生因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偏差,出现了爱国情感的两极化,即部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有所淡化,不关心国家大事,另一部分学生则爱国热情过于偏激,反应强烈,不能理性地冷静面对时事热点。

最后,爱国主义教育的现有途径较为丰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普遍采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两课理论教育,系统地完善了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体系,塑造了良好的爱国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另外,高校在日常学生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新生入学初期的军事训练,大型集会活动前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利用重要纪念日举办演讲、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等爱国教育基地和观看爱国影片,通过校园广播、期刊、展板和宣传栏进行爱国主义引导等,让学生在校园中能随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熏陶,坚定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三、当前大学生爱国教育存在的不足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透过问卷答案,我们也能发现高校在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表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较为传统和深奥,时代感和现实感不强,脱离了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这些积极传统的教育形式对于思想活跃、个性独立、价值观念不断更新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显得肤浅而形式。很多教育活动开展的很红、很专,但收到的成效仅停留在抽象、空泛的表面,不能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例如考试内容基本死记硬背,考完就抛之脑后;学习活动繁冗死板,学生越参与越抵触。

其次,表现在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的心理和态度较为被动,主观性不强。一直以来,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受教育群体的需求不够重视的现象,很少切实关注学生的内在价值追求和求学渴望,多数教育者采用“说教”的正面灌输方式,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更不会去主动探索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果,阻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

四、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

(一)爱国教育内容全面化

爱国教育必须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教育方式。当前,两课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要强化对基本国情、价值观念、优良传统和历史荣辱的教育,注重与现实结合,让学生客观认识实际国情和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两课教学是基础,但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局限于马克思主义概论、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近代史等常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密切联系国家发展的实际,宣传富有爱国情怀的先进事迹,展现国家飞速发展的卓越成就,弘扬充满积极正面的社会能量,这些都是十分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内容。就调研结果来看,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度比较高,生动的事实和典型的数字使爱国教育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更能有效的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爱国情怀。

此外,爱国是一个宏大而又具体的概念,不仅要渗透到思想教育和学科教学中,更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爱国首要知国,知国必先知史,近年来越来越火的中华文化和国学知识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博大精深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灿烂瑰宝,通过增强他们对民族历史和祖国文化的认识,可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国外文化教育,构建一个可以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外国思想与文化观念的平台,学生通过对比能更好的了解外国与本国在发展理念、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即强化了国富民强的自豪意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强化了内忧外敌的忧患意识,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从而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到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振兴祖国发展上来。

(二)爱国教育方式的现代化

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发展迅猛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强大力量给思想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大量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文化、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涌入不断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民族认知和道德准则。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所带来的各种机遇,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多、影响大的特点,已然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在互联网上的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和鉴别力,让学生在活泼生动、奋发向上的积极氛围中及时了解国家的巨大成就,潜移默化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坚定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三)爱国教育主体多样化

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多为高校两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这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略显单薄。高校可以邀请一些先进模范和有关学者来校开设报告会和讲座,内容可涉及政治热点、国防知识、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受到更多、更新、更好的熏陶和感染。而作为爱国教育的受众群体,大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动员他们结合自身认识,以“教育者”的角色相互教育,宣传爱国观念,弘扬爱国热情,传播爱国思想,使他们更深入的认识到个人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所要担负的责任与使命。

(四)爱国教育途径实践化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实践中认识国情、树立爱国信念,在行动中磨炼意识、养成爱国品质。高校应充分利用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和实践调研等教育形式,组织大学生感受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把爱国主义教育从遥远的、空洞的理论认识拉回到鲜活的、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来,借助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报效祖国行动,坚定他们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发展目标的信心,实现学生们积极参与、自我教育、全面提高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雯姝,邓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主要视阀[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199):69-73.

[2]方凤玲.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彭鎏佳,唐戈.浅析网络时代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延边党校学报,2009,24(6).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8

【关键词】爱因斯坦;人生哲学;真理;人道主义;诙谐幽默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现代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的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富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科学哲学观、社会哲学观、宗教观、教育观和人生观等方面,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爱因斯坦的哲学观比较庞杂,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爱因斯坦作为一个唯物论者,在认识论上却摇摆于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有的学者认为,他的哲学是自发唯物论和怀疑论的结合;有的学者认为,他的哲学思想超出了唯物论的范畴,在认识论上达到了自觉......在此,笔者暂且撇开这些争论,以《爱因斯坦文集》为基础,就爱因斯坦追求真理的真诚态度、献身人类和平事业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富有魅力的人格特性三方面,从一种人生哲学的视角来试分析爱因斯坦的人生哲学观。

一、为真理而追求真理

埃里希·弗洛姆在《占有与生存》一书中说:“佛说,谁想要达到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不可以追求占有。”人们都会关切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动力促使爱因斯坦能够在科学的研究道路上长期不懈,并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笔者认为,除了基因遗传这种偶然性因素以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爱因斯坦追求真理的真诚态度,为真理而追求真理,而不是自命不凡的占有真理。爱因斯坦就是这种真理追求的践行者,从不被谬误和谎言吓到,也从未宣扬占有了真理。他认为,追求真理的欲望必须优先于其他的一切愿望,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为之自豪的最高品质。那种出于个人功利的目的进行科学研究的人,不承认追求真理和知识是人类最高和永恒的目标,是不值得受到人们尊重的。

在广义相对论完成和证实之前,爱因斯坦几乎全身心投入于科学研究之中,甚至疏忽了对亲人和朋友之间的观心。而在面对一些科学家的对其相对论的反驳和批判时,爱因斯坦坦然面对,他在1920年的召开的德国科学家年会的报纸结尾建议,届时召开一场关于相对论的辩论会,他说:“任何敢于直面科学讨论的人都可以在那里提出他的反驳。”并且爱因斯坦在坚信自己的立场的同时,对于相对论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相对论的基本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吗?自然界各种性质不同的场之间有没有相互联系性?这就是爱因斯坦一直在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广义相对论完成之际,他就提出,“特别是电磁场理论同引力场理论一起是否能为物理理论提供一个充分的基础,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同一场的探索,耗费了爱因斯坦大半身的精力,直到晚年,他仍然坚信:“我完成不了的工作,在将来会被重新发掘的。”事实证明许多科学家在他提出的设想的基础上取得了某些进展。

由于他所获得的成就及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使他成为世界的焦点,无论是新闻媒体、达官贵人以及那些对其理论一窍不通的人们,都想目睹爱因斯坦的风采。爱因斯坦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他对此极度厌恶,他曾向朋友抱怨说:“被媒体穷追不舍,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更不用说抽出时间做任何有价值的工作。”就前面所举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对科学抱着一种不懈的追求,将真理当作是自己内心真正的偶像,对大自然和科学抱着一种谦卑的态度。这种力量来源于他所奉行的“宇宙宗教情感”。这种宇宙宗教观不是对人格化的世俗的上帝的崇拜,而是一种超越事物性的信仰,他倾向于从理解自然和我们自身方面的弱点上保持敬畏、谦卑的态度。这种信仰赋予了他在科学研究以形式和灵感。只有那些在科学上付出巨大努力,表现出无私奉献的人,才会理解这种力量。“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合格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

二、献身人类和平事业的人道主义精神

爱因斯坦在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真理追求的同时,对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为人类正义和幸福英勇斗争,事实也是如此。他主张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对法西斯主义无比痛恨;反对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提倡民主平等与和谐,赢得了“世界公民”的美誉。

爱因斯坦有着复杂的公民身份,他曾经调侃说:“我的真正国籍是瑞士,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德国将为我是伟大的德国人而欢呼,法国将称我为世界公民。如果是错误的,法国人将称我是德国人,德国人将称我是犹太人。”然而对于一个热爱世界人民,将自己视为国际公民的人来说,人道主义比公民的身份更加重要。爱因斯坦总是站在人类长远的利益和幸福福祉的角度来关心世界,为世界和平奔走呼号。

原子弹的诞生和军事上的运用,更加强化了爱因斯坦长期以来对某种世界联邦的支持。爱因斯坦认为由于进攻性武器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建立一个世界组织来保护人类的安全也就变得愈来愈迫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热情地提倡在世界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组织。他所要建立的是一种“超国家”的“世界政府”,而不是一个充当着各个国家调停者身份的“国际”组织。这个世界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有严格的控制,限制在军事和国际关系上。只有在人权遭到严重侵犯的地方,这个超国家的政府才有权介入国家的内部事务。同时为了防止世界政府变成暴力组织,必须定力相应的国际法规,并且民主决策权应该由世界政府人民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

由于爱因斯坦一直以来的世界公民的身份,以及一种对全世界人民的认同感,促使其对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厌恶。他认为真正的民主者很少将国家视为神圣,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虑能为人类文明事业做些什么,而不是去考虑能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什么?对于法西斯的那种极端的国家崇拜和国家主义,以及科学家们在政治问题是明哲保身态度,他都进行着坚决地、无畏和严肃地斗争。同时,他对于受压迫民族和人民的反抗斗争持支持的态度。在1922年底,爱因斯坦来到中国上海,看到辛勤劳动的中国人正饱受着沉重的灾难,“男男女女为每天五分钱的工资天天在敲石子”,这是多么的一副悲惨的景象,他谴责欧洲人在中国的压迫统治,呼吁被压迫的中国人站起来,用手中的武器来为民族正义而战。

爱因斯坦这种反对民族压迫的情感集中体现在他所从事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的反犹太主义开始抬头,爱因斯坦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犹太血统和归属。1922年德国外交部长拉特瑙惨遭暗杀,这个事情沉重打击了爱因斯坦,由此他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迈出了实际步伐。然而爱因斯坦所支持的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的主张,被认为是一种民族主义。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我们从爱因斯坦人道主义思想情感中进行简单分析并可知晓。爱因斯坦对于深受压迫的民族和人民抱有一种同情和怜悯之情,对压迫少数民族的行径无比痛恨,如果我们抛开爱因斯坦犹太人这个身份外衣,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爱因斯坦所提倡的犹太复国运动,也只是对于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甚至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否认自己存在“犹太人的观点”这样的事。他在巴勒斯坦重建的演讲中说,我们并不是企图建立一个政治社会,我们的目的是创建一个文化社会,为在许多国家里连生存都处于危险的犹太人取得自由权力而战。这就如同他对中国人民以及黑人的关怀是一样的。

三、富有魅力的人格特性

爱因斯坦为真理而追求真理,使他在科学事业上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为世界和谐正义而奔走,使他成为一名著名的人道主义这。如果说,他将宇宙奥秘的探索和世界和平的呼号,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和目标,那么,他富有魅力的伟大人格特性并是其获得成功,让人敬仰的基础。他的独立人格个性,幽默诙谐的生活态度就是其人格特征的典型表现。

在1934年出版的文集《我的世界观》上,爱因斯坦在通过对社会和个人关系的分析中,提出了具有独立人格的重要性。“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正像要是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的个性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一样。”由于当时的军国主义和国家崇拜主义以及经济上的压迫,许多科学家迫于权利的压力,在物质上甚至是精神上失去了独立个性。爱因斯坦深深地知道这种思想自由的重要性,他认为,希腊、欧洲、美洲文化的兴盛,个人得以在全人类的服务中自由的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前提就是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而爱因斯坦本人在追求这种个人思想自由和独立的表现形式是向往“孤独”。他总是喜欢扮演孤独者的角色,时常关顾思想的许多角落,却回避了心灵的内室。为何他对一般人会那样的和蔼,而对周围的人却显得有些冷漠,他似乎完全超然于他的环境。笔者认为,这种孤独于外界的超然状态是爱因斯坦一种科学研究的需要,这种孤独特性,能使他拒绝一切传统科学的束缚,回避亲密的情感关系而杂乱无章,所以他才能在打破传统的束缚中创立相对论。李醒民先生这么评价道:“孤独使他超脱于世俗,有一颗宁静的客观的立足点和观察视角,从而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

此外,爱因斯坦人格特性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的诙谐幽默。他深邃的眼神中视乎在用滑稽的眼光在看待周围的事物,他的谈笑有时像个天真的孩童,他简朴的生活、随意打扮的穿着以及蓬松的发型,这一切都充满着诙谐的气氛。爱因斯坦的家庭受法国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使得他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在遇到不快和挫折的时候,他可以避免过分的悲伤,而以一种超然心态来避免过分伤感。同时,他擅长于自我嘲讽,当其出名的时候,他认为人们对他过分赞扬和尊敬,对于反对个人崇拜的他,坦然面对,以一种自嘲的态度来化解这种无奈的情绪。他在一封信中写道:“自从出名以来,我变得越来越笨,当然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我却不得不以一种诙谐幽默的心情接受这一事实。”

爱因斯坦的人生哲学观为他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基础,他对科学事业的重大贡献和他在社会正义事业上所做出的卓越成就以及追求自由、诙谐幽默的人生观,就其价值来说是可相提并论的。爱因斯坦的这一人生哲学观,对于当代知识分子来说也是一种深刻的启示和鼓舞。

参考文献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F.赫尔内克,杨大伟译.爱因斯坦传[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79.

[3] 李醒民.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的人生哲学[J].科技导报,1997,12.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9

关键词:护理;仁爱行为;人文关怀;综述

延绵千年的中国传统儒家仁爱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伦理念,蕴生于此文化土壤上的中国传统医学、古代医家乃至古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其规范作用。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关怀可改善、维护、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目前,国内非常重视护理关怀行为的研究,特别是当代护理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仁爱理念、践行仁爱行为等方面尤为突出,因此本研究借古论今梳理中国传统儒家仁爱理念传承下发展而来的护理仁爱行为进行综述。

1定义

1.1仁爱行为的定义

孔子曰“仁者爱人”,以“爱”释“仁”;子路曰“仁者,使人爱己”;子贡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可见,古人对“仁”的认识、理解、诠释都围绕着“爱”展开[1-2]。孔子指出实现“仁”的前提即以“礼”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认为“仁”是“礼”的根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此为孔子实施“仁”的具体方法。因此,古人推崇的仁爱行为即针对当时社会礼制下形成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以“爱亲”推及“爱众”的行为体现,其核心为“仁”。

1.2护理仁爱行为的定义

“仁”由“人”和“二”构成,“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深刻寓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国际化理念认为:“仁爱”即仁爱仁慈,同情关怀。护理是最具人文关怀和温暖的特殊职业,是当代护理展现“医乃仁术”的具体表现,强调对病人的关爱、同情和照顾。因此,心中有“仁”是护理仁爱行为展现的前提,故定义: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环境中内化“仁爱”思想将“仁义”和“道德”贯穿于护理始终,以“仁爱”之心照顾病人健康,并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服务过程[3-4]。

2国内外对“爱”的理解

2.1国内“爱”的印证

2.1.1国内“爱”产生的背景《周易·贲辞》中的“刚柔交镨,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最早从“天文与人文”进行了探讨;孔子在春秋晚期开创了“仁爱”思想的先河并提出实行“仁”的外在行为准则,构建了基本精神价值向导[5-6]。《孟子·公孙丑》中的“人皆有不忍之心,皆有恻隐之心”,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人性的本善论。宋、元、明时期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思想,为儒家“泛爱众”思想成为现实提供了可能。程灏《识仁篇》中“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强调了“天人和一”孝悌仁爱。因此,自古不论时间的倒退与推移“仁爱”思想都一直根植于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并以“爱”为核心、以亲缘为纽带向周围人施予关爱[7]。2.1.2国内医学中“仁爱行为”的历史印证2.1.2.1“仁心”为源的行医准则“医乃仁术,活人为务”是我国古代医者的道德根基和行医准则。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要求医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瞻前顾后,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要以“至仁致善”之心全力救治。晋杨泉在《论医》中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宋代医家张杲提出“病人人身疾苦,与我无异”;明代医家龚延贤在《医家十要》中将“存仁心”至于之首提出“医存人心,乃是良箴”。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医者“仁心”,且不分昼夜寒暑,不避道路险阻,也存仁心赴救。中国传统医家仁爱强调“先知儒理,方知医理;先读儒书,再学医道”,“仁心”不仅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结晶,更是我国医学伦理的核心所在,因此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是医务工作者的行医前提与动力源泉。2.1.2.2“精深”为基的行医行为“艺也者,德之精华也”自古强调技艺示人的医术承载着医德的价值评判,蕴含着医德要求[5]。东汉张仲景提出“玄冥幽微,变化难极,非才高识妙者,无法明了其中之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医术乃“至精至微”的学问,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庸医速报》中指出“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浅”。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强调“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古代要求医者需领悟医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此,作为当代医者不仅要有“操术之工”,更要有“处心之慈”,拥有“医术专精”的行医行为才是当代医务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基础[7]。2.1.2.3“等心”为本的行医标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告诫医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宋代的《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要求行医要“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明代缪希雍在《祝医四则》中提出“等心施救,勿轻贫贱”。古代医家论断强调医务人员要怀有高度责任感,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平等之情,才能具备由内而外的“行仁趋向”,形成良好的医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是当代医务工作者的行医标准和根本。

2.2国外“爱”的印证

2.2.1国外“爱”产生的背景自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起“博爱”思想经过《旧约》到《新约》的逐渐丰富,成为代表西方文明的精髓和思想内核。从犹太民族的信仰、博爱、上帝,转化、扩展、转变为全体人民的信仰[8],从此“博爱”成为基督教思想发展的灵魂和最高阶段。基督教认为人与上帝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垂直过程,“爱上帝是一切爱的根源也是一切爱的基础”,从神爱、爱上帝、爱邻人、爱仇敌逐渐演变[8-9]。西方重视人的独立存在性和主体性,将人文与神相对应,体现“人文、责任、生命、德育”等。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渐融合,人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2.2国外医学中“关怀行为”的历史印证医学蕴含着多元的价值尺度和传统文化载体,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强调应时刻谨记医者父母也,己不正无以正人,授人以术离于德,无以行远。随着对人类生理结构的不断深入了解,对外部世界灾难及复杂社会关系的认识,引发了国外医学教育的重视,揭开了医学人文的面纱;为了恢复医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人文社会医学信仰成为核心,强调对“个性”的尊重和“生命”的敬畏。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外学者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进行融合,从人文课程设置、内容、方法进行了革新,重点培育具备“博爱”精神的医务工作者。

3护理仁爱行为的继承

3.1护理教育对仁爱行为的继承

国外人文价值教育被认为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10];国外学者指出人文关怀行为是可观察到的行为与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11];行为与人文价值表现为尊重、和谐人际关系、应对情感表达与沟通在实践人文关怀中的自我意识展现[12];关怀教育注重显性与隐性培育的结合,并证实其与关怀行为的维持至关重要[13];使护生快速调整、转换自我角色,养成一种固有关怀习惯和应用行为,帮助护生实践人文行为低风险设置[14];学者调查发现影响学生人文品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进校前的真实经历和处理这些经历的经验[14-15];并提出12条人文教育切实可行策略,包含强化人文课程、同理心、慎独精神等的培育[10];最终,通过实践行为记录、评审、模拟、考核、360度评价后给予学生关怀行为反馈性意见。中国儒家“仁爱”理念与护理倡导的关爱一脉相承,是我国护理人文教育深厚的道德文化内涵所在,是护理人文教育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16-17]。护理关怀行为指护士对护理关怀知-信-行的结合,通过提高关怀水平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关怀[18];而在校护生人文关怀素养是护理人才培育的难点和重点[19-22];为达成其目的,部分学者从不同时期人文环境养成教育促进护生关爱互动[23-26];从关怀行为认知和影响关怀行为因素进行研究及探讨[27-30];部分学者通过改变护理教学模式、构建“设境—激情—践行—导语”程序框架等从不同层面进行人文教育实践系列研究[31-33]。

3.2护士工作对仁爱行为的继承

国外学者认为关怀行为是医学教育的产物,是为病人提供照护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利他主义、人文主义体现诚信、尊重和同情[15];Watson指出博爱行为是护士在“哲学-伦理-认知领域的学习,再将伦理-道德-精神”二元论世界观进行统一[34];护理人文关怀包含护理照顾行为、态度与情感表达、谨言慎行的责任心,并通过护理伦理理论探讨现代西方关怀责任[35];指出护士关怀行为具体为眼神交流、触摸、音调整合等,需密切观察病人的情感、情绪、精神[10];从病人、护理人员不同个体需求层面证实其对关怀行为感知存在差异[36];Watson强调关怀是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和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又将人际关怀行为分为工具和表达,目的为满足病人各种需求[37-38]。国内学者重视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出关怀可改善和促进人类健康,建立信任关系、减少隔阂,是直接协助、支持及促进个人或团体的一种护理行为[39];强调儒家思想与护理文化的精髓即“关怀”与“仁爱”,对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患和谐等起非常重要的作用[40-41];分别从临床不同科室、疾病、角色、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了探讨[42-43];证实技能、经验、演示、告知是病人易感的关怀行为;部分护理管理者运用我国儒家仁爱理念以“仁”为本的内延外伸进行护理人文管理、群体关怀行为的探讨[44-45];不难发现,国内学者无论在何种角度的研究及探讨,其最终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依然是实现对生命的关怀。

4护理仁爱行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