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2-11 20:15:10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1

一、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课题组对保定某高校20xx届财经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大致了解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一)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与专业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83.3%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相符,16.7%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不相符。

2.选题的来源与内容。课题组统计调查问卷时,将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分为几个方面:(1)对社会某个经济现象或热点进行调查分析,例如《大学生网购市场营销对策研究》《康师傅方便面大学生市场营销对策研究》等。(2)对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丰宁富兴大酒店内部控制问题研究》《L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及防范》《X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北京新姿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建议》等。(3)对区域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涉县花椒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顺平县桃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满城县草莓产业化经营研究》《宽城满族自治县板栗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等。(4)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例如《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提升对策研究》《华谊兄弟融资问题研究》等。(5)泛泛地对某一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例如《我国中小型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探讨》《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等。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绝大多数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与专业目标相一致,而且绝大多数毕业论文是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或者实习单位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而撰写的,这与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硕士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硕士毕业论文的定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相符的。

 

(二)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1)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途径。调查结果显示,85.4%为互联网,44.8%为统计年鉴,39.2%为实习单位,16%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1.5%通过政府部门获得,13.9%通过亲戚或朋友提供。(2)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难度。调查结果显示,23.3%的毕业生认为难度较大,74%认为难度不大,2.7%认为比较容易。(3)论文撰写时间的充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9.7%的毕业生时间充裕,47.9%时间够用,2.4%时间不充裕。(4)撰写论文期间哪些事情耗用了毕业生的大量时间。调查结果显示,54.5%的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各种考试如考研、考公务员、考银行分别为24%、25%和11.8%,20.8%的毕业生选择其他。(5)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79.5%的毕业生态度认真,17%态度一般,0.3%态度不认真,3.1%心有余而力不足。(6)论文的写作难度。调查结果显示,11.8%的毕业生认为论文写作难度很大,55.9%认为写作难度较大,31.9%认为写作难度不大,0.3%认为论文容易写。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获取实际数据资料的难度不大,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取过多地依赖互联网,撰写论文的时间充裕或比较充裕,对待论文的态度认真,感觉撰写论文有一定难度,找工作、参加各种考试等牵扯了毕业生的精力。

(三)财经类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的收获。

1.撰写论文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28.8%的毕业生收获很大,66%收获较大,5.2%收获较小,没有收获的毕业生为0。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专业硕士,就业,调查分析

在如今这个社会竞争相当激烈的大环境下,只有拥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够更好的占有主动权,一个国家想要繁荣昌盛,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发展,同时,人才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文明、经济进步的重要保障,而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对社会的迅速发展更是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生的就业过程可以直观的对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进行检验。

1.1 毕业生的来源

通过对吉首大学近3届毕业的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情况进行整合分析,在 2013、2014 、2015年毕业的硕士毕业生中的生源地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表格显示,近三届毕业生生源来自农村的人数 49 人,占总体的 41%;来自于城镇的人数是 70 人,占总体人数的 59%。而在这些生源当中可以看出,考取该专业的学生从2013年来看,更多的是城镇的学生考取研究生,而到了2014年、2015年,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各占50%。

1.2 就业率

对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3、2014、2015届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近三年吉首大学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还是很高的,已就业人数均已超过占70%,未就业人数只有十多个人。

1.3 就业职业

专业硕士是国家为了培养高层次就业人才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可以从事各项体育工作的全方面人才,体育专业硕士的接收单位大多还是高等院校、教学培训机构,有少部分流向国家基层单位、部队、政府机关单位;从就业单位性质的调查来看,三届毕业生体育专业硕士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和其他与教学培训相关的的机构单位,高等院校占了47人,其他教学单位占了32人,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两项加起来占了总人数的66.3%,其中有5人进入机关单位工作、9人进入企业工作、14人在毕业的时候没有找到就业单位。

1.4 就业城乡分布

从表1毕业生的来源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有一半来自农村,一半来自诚镇,吉首大学地处于四省交界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学生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主要因素是被城市的生活节奏、发达程度、文化环境所吸引,对吉首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的城乡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了在城市工作,有78人,占了总人数的74.2%,而选择在乡镇工作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20%,而在农村工作的只有6人,占总人数的4%,城镇生源地的学生在完成硕士学业以后回到生源地工作的只占了一小部分,而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在毕业后有一部分选择回生源地所在的城市进行就业。但是硕士研究生对于城市工作的热衷,也给城市就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 影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2.1 社会需求对就业的影响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就业难

随着硕士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其就业问题也不断凸现出来。研究生就业问题不但关系到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下迫切的事情,本文对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旨在为问题的解决提出适切的建议。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1.人才相对过剩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03年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26万人,到201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58.4万人,10年间招生人数翻了一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5年开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就业率的情况。以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例,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而在研究生中,硕士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博士生,即硕士生就业率是最低的。另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有约160万研究生在校等待就业,每年毕业季就会新增50万硕士毕业生,而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对口岗位容纳新增毕业生。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过剩是存在一定的时空当中的,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对硕士生还是有很大的需求量。以重庆为例,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领域的缺口约为40万人。

2.人才供需失衡

高等教育机构不少专业培养的硕士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来源的高校,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造就了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但人才资源市场并不能容纳这么多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力过剩。而社会上急需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临床医学、护理学、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市场营销、建筑类、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的人员。

3.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硕士研究生相对本科生、专科生而言,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首先,体现在毕业生对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据调查,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期望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而中西部贫困地区则问津者少。毕业生涌入东部沿海地区,加剧了竞争性,增加了就业难度。其次,体现在毕业生对薪酬上的期望值上。据调查,42%的硕士对薪水的期望是3000-5000元,40%的人期望值为5000-8000元。而据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最近几年内硕士的平均月薪是3668元。可见,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值跟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二、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1.宏观层面

(1)国家整体就业环境及就业市场机制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直接原因。就业环境是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决定着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尤其是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企业纷纷倒闭,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外,我国的就业市场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我国的人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能实现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化。

(2)我国现实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是粗放型的,其追求的是一个量的增长,以致毕业生规模过于庞大。另外,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同,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学术研究教育,而一些国家则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职业进修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定义为学术研究教育,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课程,毕业生多面向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由于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人已饱和。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2.中观层面

(1)在培养方式上,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上课模式跟本科阶段基本一致,还停留在上课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也有限。在实践方面,缺乏实践平台、实验基地,大学与产业及研究所缺乏联系,产学研的链条断裂。在管理方式上,学生基本上处于“放养”的状态。教师带的学生多,加上教学、研究任务、行政领导职务,导师对学生疏于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甚微,以致培养的质量下降。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需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毕业生在能力与知识结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校存在只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或自身的发展来开设专业的情况,而没考虑市场的需求,以致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大量招收专业趋同的学生,培养出的人才无特色。甚至部分院校在师资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盲目扩招。加上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导致最终培养出的研究生无明显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3.微观层面

毕业生自身的能力与错误的择业观也是影响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科研能力及知识而言,硕士生与博士生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而部分硕士生为了文凭而文凭,对科研毫无兴趣可言,当面对高校或科研单位招聘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在实践能力上,由于硕士大多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的,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致硕士生跟本科生竞争时,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于后者。再则,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局限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意向上倾向于东部沿海大城市,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而对有很大需求量的小城镇、民营企业,大多数毕业生表示对此不予考虑。甚至有报道,某毕业生放话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也代表了部分毕业生畸形的就业心态。因此,研究生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

1.国家及政府层面

(1)研究生招生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应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

(2)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正确的政策导向,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针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歧视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规范和制约。其次,对研究生就业要进行合理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去中西部的小城市或城镇工作,鼓励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研究生进行创业。[1]

(3)对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或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硕士生是政府、社会和家庭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研究生本人和家庭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为此,政府在促进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责无旁贷。

2.高等教育机构

(1)高校现阶段应严格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局面,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高校应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不能片面追求数量,应强化过程管理,追求教育质量。严格学习过程管理,首先,及早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重视写作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国际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等。理论学习的同时,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更多的研究生深入企业、单位和基层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的目的。

(2)强化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真正的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招生、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建立对导师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对不合格的导师取消其带学生的资格。同时,加强对导师的培训,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以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3)根据学校实际,做出调整。研究型教育机构应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培养学术型硕士,在目标上,应追求质的提升而非量的增大。对于那些非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则应该考虑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专业学位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减少学术性研究生,扩招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生,能较好地应对当前就业问题。

(4)学校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首先,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从研究生处到职业指导中心,从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到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到导师,再到校外资源,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体系。[2]其次,开设就业方面的课程,诸如,礼仪培训、言语培训、面试课程等。再次,学校应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及时提供给学生,举办就业招聘会、宣传会等。

3.硕士研究生自身

首先,硕士研究生应正视当前就业形势,摆正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合理地规划职业,调整职业期待值。其次,毕业生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沟通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锻炼,修炼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树立竞争意识。[3]再次,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一边实践一边结合理论,不断地提升自己。复次,毕业生平时也要多注意搜集各个渠道的信息,听取导师的建议,多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沟通。最后,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破除专业对口观念、身份地位等级观念,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恩,杨元哗.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思考[J].教育

与职业,2007,(15).

[2] 宋智.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规模发展态势。精英教育逐渐演化为大众化教育,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针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凸显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了“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教育兴国”的基本要求。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现超常规模发展态势。到2009年,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4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4.95%。这种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由此,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任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下降趋势。

2 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社会需求;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9002105

一、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的现实困境

按照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模式是“学科―专业―方向”,[1]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沿袭的是该模式,即教育学―成人教育学―XX研究方向,这种线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供小于求或供求平衡的时代既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效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教育向市场逐步开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遇到发展的瓶颈,甚至影响到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的存亡。从学科建设的视角而言,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

1师资梯队结构失衡

对于成人教育学而言,学科研究梯队即师资梯队,它既是学科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的根本基础,没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梯队,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则是纸上谈兵。然而,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培养单位的研究梯队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衡现象:一是专业结构失衡。成人教育学师资队伍中教育学专业出身的人员偏少,而跨专业从事成人教育的人员偏多,这种失衡导致部分导师培养出的学生徘徊于成人教育学科的边缘,在学科归宿与社会实践上找不到存在感。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总体而言,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导师大多年龄为四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储备明显不足,青年研究人才的缺乏既无助于学科的持续发展,也易导致研究队伍缺乏创新能力与活力。中国成协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上专门针对此问题做过讨论,但尚未达成共识。三是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就全国范围而言,学术研究仍依靠四十岁以上的研究人员在苦苦支撑,而新人的成长似乎仍需漫长的等待。就培养单位而言,部分培养单位师资队伍滥竽充数,甚至存在导师学术研究态度与能力不及自己学生的情况。研究水平代表教师水平,教师水平直接影响人才质量。研究水平尽管如此重要,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似乎尚未引起成人教育学界的重视。成人教育研究主要关注实践领域的教师专业发展,鲜有关于导师队伍专业发展的探讨,即使成协组织的各类会议也对此问题有所回避。

2研究成果质量偏低

研究成果质量直接影响学科的社会贡献程度,它是“学科的学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的直接体现。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成果质量偏低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是学术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学科学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学术著作、报告或论文来体现。以“成人教育”为篇名,在中国知网可检索到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与报纸等文献近26000篇,这其中不包括标题中不含“成人教育”但内容是研究成人教育的成果。在贵州数字图书馆中仅输入“成人教育”查找书名,则能搜索到1500余本关于成人教育学的著作。这些足以证明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然而,就现实而言,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缺乏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仅有相对经典的译著,国家学术性较强的杂志也很少发表成人教育学相关论文。二是人才培养能力不强。人才培养能力在科研成果的层面上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成果来体现,已有的相关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人才培养评价探索偏少,尤其对人才质量标准探索少且不深入。人才质量标准的根源问题不受重视使得培养模式与评价的研究难以有显著成效。三是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偏低。成人教育本身是与社会现实关系紧密的专业,然而多数研究者仍把自己与学生关在书斋里研究,导致研究与现实社会脱离关系,研究成果难以为社会发展服务。

3人才培养惨淡经营

人才是保障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缺乏人才也就谈不上学科的发展,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都需要人才的支撑。成人教育学专业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平稳发展之后开始不景气,尽管各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努力放低标准,甚至提供各种学习条件吸引学生,但效果仍不尽人意:一是生源质量偏低。招生总数中第一志愿的占比是衡量生源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据了解,近两年来很难有培养单位在招生录取中第一志愿达到百分之百,而且大部分培养单位完全依靠调剂生运转,甚至有单位即使降低标准后调剂生也难以达到招生需求数。如某单位2016年招生总名额数为7个,第一志愿录取率为0,降低标准后招收调剂生也只收到3个。生源质量偏低的另一表现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成人教育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仍以非教育学专业为主,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的人数简直是凤毛麟角。二是培养过程艰辛。就读成人教育学的硕士研究生大多本科时所学专业为就业难的专业,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与社会管理等。该类学生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系统,进校后还需补习本科阶段的课程,严重影响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他们在经历本科毕业就业失败后,本寄希望于读硕士改变命运,但发现此专业并非其理想专业后,部分学生始终难以找到专业归宿感,也使培养过程难以实施。“改行和兼职的教师较多,此外在学科建设上有些学校学位点还存在‘只申不养’的情况”。[3]这使得本身陷入困境的成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雪上加霜。三是毕业生就业难。就业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最直接的标尺,成人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制约专业持续发展的难题。从政府事业单位公招需求专业而言,很少有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的需求,毕业生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岗位。从市场需求而言,成人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也难以在市场上找到与其专业较为对应的工作,甚至部分毕业生还需依托本科专业求职。二、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

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上述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学科与专业的存亡,因此,分析造成上述困境的成因,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如何找到合适的发展方略很有必要。

1专业设置模式具有局限性

受学科分类体系的影响,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专业设置遵循“教育学―成人教育学专业―成人职业教育方向”的思路。三者的知识基因都属教育学,且三者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越往后越强调实际运用。以此模式为依据,成人教育学属于招生专业,研究方向是成人教育招生专业的延伸,或者可视为是成人教育学二级学科知识体系在具体实践领域的运用研究。按照传统的研究方向设置逻辑,这本无可厚非,但实际问题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人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如成人教育基本原理、成人教育程教学论。由于成人教育学本身没有本科生,这类基础性研究方向培养的毕业生毕业去向很难定位。二是跨学科或专业的研究方向设置,如成人远程教育、成人职业教育。这本来是指向实践的专业,但培养定位与社会对人才的认可是脱节的,导致毕业生游离于两个专业之间,成人教育理论不扎实,远程教育知识掌握得也不够。且这种跨专业的设置模式还受制于导师自身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影响。这种模式在研究生教育初期确实能为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研究生教育扩张的时代,研究生不再是稀缺资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求”向“选”过度,社会更关注的是人才的实用性,而传统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其结果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就业难导致招生难,进而导致培养难,最终导致了当前的生存样态。

2人才质量标准不明晰

质量标准是人才培养实施与评估的基本参考依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确定的逻辑起点。人才质量标准确定不清,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则目标不明确,学生难以成才。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人才质量标准包括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及这些能力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同时这些能力必须是社会真实需求的。在此意义上的人才质量标准即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标准上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不明晰会造成三种影响:一是影响师资团队研究成果的水平。人才培养本身是为社会服务的,质量标准不清晰说明导师团队的研究思路与方向不明确,因此难以产出对社会有贡献的研究成果,反之,社会也不认可相应的研究成果。二是难以规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本身是过程性的工作,过程规范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标准不明确,使人才培养全过程缺乏明确的导向,因此,导师只能在培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喜好以及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调整培养的方向,学生则只能疲于应付各种调整策略。就目前而言,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事实上这也是所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未能体现出成人教育自身的特点。这种强调普适性的人才质量标准指导下毕业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社会自然难以接纳毕业生,最终导致学生不愿报考成人教育学专业。

3人才竞争力不高

人才培养的最终导向是服务于社会。毕业生能够就业是服务社会的最好方式,然而,成人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却不容乐观,这直接影响到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科地位、社会认可度与招生。同时,就业前景不明朗也影响导师队伍的培养激情与投入度。究其就业差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成人教育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机会很少。尽管存在所谓的继续教育学院,但事实上此类学院的工作只是管理工作,对研究性专业人员的需求很少。二是成人教育学与社会实践需求尚未很好地对接。实践领域中很少设置与成人教育学专业对应的人才机构,尽管部分地区零星地设置了社区学校、成人学校与老年学校等针对成人的教育机构,而事实上此类机构只需少数人员管理,成人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即使进入这些机构也只能作为管理者或研究者。三是毕业生可进入企事业,但企事业通常需要管理性专业人员与生产性专业人员。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作为生产性专业人员可能性很小,作为管理人员也难以在其中找到对应的位置。较为贴近的是人力资源工作,但从事这类岗位也仍需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竞争力低导致成人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应的工作。

4专业改革压力大

近年来关于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也受到了各硕士点的关注,两年一次的研究生工作培养会议足以说明相关研究者已经开始正视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然而,成人教育学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却是困难重重:一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点难找,现实中的成人教育领域目前似乎不愿意接受成人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如理论上高等教育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属于专业对口单位,但事实上高校的成人教育正在萎缩,甚至连现有人员都难以养活。农村地区针对农民的成人教育需求愈来愈大,然而农民教育主要由农村地区的各类管理与服务机构来开展,理论上虽然需要成人教育学专业人员的服务,但事实上各教育承担单位并没有这种需求。二是社会需求与人才之间的制度性障碍难以消除。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岗位的设置上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即使成人教育专业通过改革培养出社会实用的人才,也难以进入用人单位。三是部分成人教育学研究团队的导师本身的研究水平或专业基础知识较弱,他们大多都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很难去探索研究生培养改革。

三、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问题解决方略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实用,基于社会自身发展需求探讨成人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基于上述分析,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探索,这样成人教育学学科与专业发展才具有实践基础。

1探寻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

学科、专业与人才三者之间属依存关系,人才培养是核心,离开人才谈学科与专业建设则属空谈。换言之,人才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根本体现。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是与社会需求脱节,此问题的解决仍需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一是要深入研究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相关社会领域对成人教育相关人才的真实需求,在二者之间寻找新的增长点,为人才培养寻找出路。因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主要以理论需求为导向,因此需抛弃社会对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理论需求的观念。如传统专业设置过程中认为社会都在开展针对成人的远程教育,则从理论上设置成人远程教育研究方向,结果导致毕业生无法进入成人远程教育的相关行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改革要求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发展要深入实地调查社会的真实需求,在真实需求与学科专业之间建立流畅的人才流动机制,成人教育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才会有出路。另一方面,“跨学科的出现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在信息化时代文化整合潮流的影响下,传统的领域界限逐渐模糊,整个社会结构呈现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呈现‘再一体化’的特征,并且随着复杂性思维成为人类认识的新范式,科学发展也由分化走向融合,跨学科成为科学发展的新特征”。[4]在此意义上,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发展需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社会真实需求,跨越学科专业之间划分的理论壁垒,整合资源,共同探索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机制。尤其应加强与实践性强的技术类专业的联系,共建专业硕士点,加强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成人教育学专业发展仍固步自封,固守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最终必然遭到淘汰。三是要打通专业称谓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体制性壁垒,建立较为流畅的成人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渠道,使毕业生能在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中找到对应岗位。2制定可操作性的人才质量标准

学科专业增长点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以及人才的出口去向问题,人才质量标准关注的是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在新的增长点的基础上,首先需解决的是人才质量标准或规格问题。成人教育学相关专业的专家与行业的人员需共同研究并制定出明确的人才质量标准,人才质量标准的制定需关注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研究能力与学习能力。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标准需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结合成人教育学的专业特点来确定。实践操作能力是学生能在相关的专业实践领域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需要以改进或引领实践操作向高效发展为导向展开,既要考虑现实的操作性也需关注行业未来操作的发展性。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的能力,需要同时对基础性的研究能力与专业性的研究能力提出要求。学习能力是信息化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确定学习方向、自主寻求学习机会以及自我学习诊断等能力。人才质量标准的制定不能停留在宏观的层面,而应重视操作性,形成质量标准结构体系,使社会岗位的需求能在其中找到对应的构成要素,促进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联系。以明确的人才质量标准为指导,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更具操作性,导师的培养职责及学生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才能更加明确,可减少导师与学生的焦虑,使其在此领域潜心研究并提升自身的素养。

3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模式

现有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的师资队伍自身的专业结构主要偏向于理论性的文科专业,且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多数以几间自修室与资料室作为人才培养的硬件设施,因此,要培养与社会真实需求相符合的人才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鉴于此,需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联合培养模式:一是采用基于社会需求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培养模式,即与社会实用强的学科或专业联合培养人才,以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二是与行业协商,采用订单的模式共同培养人才。如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培养单位可与有人才需求的单位联系,以统招的形式或学位授予的形式,开展社会工作人员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三是整合成人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以师资资源整合为轴心,构建研究生培养联盟。“在坚持‘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前提下,合力进行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5]联盟可以在课程建设、教师互助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合作,或者建立必选式的访学机制。这样既可以促进全国范围内师生、师师与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整合研究与实践力量,共同促进学科专业发展。

4建立严格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6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適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國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為原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分析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都是对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但是层次不同。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是一种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人才培养要求,而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指向性。培养目标在实现同一教育目的上,不同学校会根据地区、学校、学科等的差异而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对于培养目标的概念,学界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培养目标是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规格,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对人才的要求”。[1]具体地讲,培养目标是对所培养人才素质结构的一种理想,是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基本环节有着根本的制约作用。[2]

从培养目标的概念可以看出,一个专业要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其一,教育目的,这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其二,社会需要,这是制约培养目标制定的直接因素,没有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其三,学科发展状况,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现状都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具体制定;其四,学生的发展诉求,培养目标的制定也应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现状及问题

1.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现状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写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规定为“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了解高等教育学及相关学科中主要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进行教育科研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工作”。各个学位授予点可在这一培养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制定适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具体的培养目标。当前我国各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从事高校教学人才;(2)从事高校管理工作;(3)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2.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既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结果之间的矛盾凸显。

随着高等教育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本学科研究生数量的增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毕业生的这种就业变化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不是相符的,而是相悖的。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1991年底,十年间,共招收研究生214名,其士生8名,硕士生166名,研究生班学生40名;已毕业的研究生113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82名;在学研究生96名,其士生6名,硕士生90名。[3]这一时期,无论是高等教育学博士毕业生,还是硕士毕业生,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在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等工作。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大大充实了各个高等教育所、高等教育学学位授予点,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相关的教学。这既符合当时学科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4]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而硕士研究生队伍充实了科研和教学力量,在本学科人才匮乏的时期,这有利于一个新兴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为高等教育科研、教学机构提供了大量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是相符的,这时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创新和研究能力强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教学人才是合理的。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高等教育学迅速发展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去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扩招以后就逐渐显得力不从心,既满足不了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的能力需要,又无法满足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要。自1999年到2003年,研究生教育规模年递增的平均速度是26.9%,199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2003年的招生规模是26.89万人。[5]与此同时,博士生招生数也在持续增加,2000年全国博士生招生数为25142人,到2003年博士生招生数已达到48740人。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社会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的需求标准。在2000年以前,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能进入高校进行与学科相关的研究或教学,而近几年来,只有博士学位的学生才有这样的资格。2000年之后,大部分毕业生至多只能进入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或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6]这样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就陷入了困境。学科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出现了矛盾,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另一方面,高校及高等教育的行政机构所需要的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才,本学科又无法提供。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越发严重,除了社会就业环境压力大之外,与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目标定位问题有关。舟已行而剑未动,“刻舟求剑”的故事给我们警示:社会不再给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提供教学、科研这样职位的机会。如果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仍然以科研、教学为主,那么这个目标对于就此结束学生生涯的研究生来说,如同空中楼阁,永远无法企及。一个偏离现实需要的目标形同摆设,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的盲目性,一只没有航向的帆,任何风向对它来说都是逆风。而高等教育学当前的培养定位就造成了目标的虚化性,进而造成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的盲目性,并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社会需求的脱离,也使得学科价值大打折扣。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和落脚点,建立在有偏差的目标定位上的人才培养是毫无质量可言的。

三、问题归因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创新 学位教育

根据教育部教发(2009)6号《关于做好200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09年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5万名,其中包括全日制MPAcc的招生。相对于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和在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MPAcc有其独特之处。第一,生源不同。从2009年以来招生的全日制MPAcc来看,学生大多数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学术型硕士的落榜生,受重视程度不高,生源质量不如学术型硕士的质量高。相对于在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MPAcc研究生大多数没有实践经验,往往理论知识丰富,实务经验匮乏。第二,培养目标不同。MPAcc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会计学理论,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相关法规,能够运用会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会计研究和处理会计实务,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三,就业方向不同。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从事会计的相关研究工作或是进一步攻读博士,而MPAcc毕业生一般是进入实务部门,从事实务性很强的会计相关工作。如果是在职不脱产攻读研究生,无论是单证的还是双证的,都只能算作“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毕业后需要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即现有单位)就业,无法通过双向选择方式进行工作,这是在职与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很重大的区别。

一、我国MPAcc教育发展现状及其意义

2009年以来,全日制专业硕士首次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专业硕士发展迅速,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有大幅度的增加。2011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是151.2万,其中学术型120.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2万人,增幅1%,专业学位30.5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1.6万人,增幅61.4%,到今年将占据硕士研究生数量的30%,全日制专业硕士3年内急速扩张。预计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将占研究生总招生的50%以上,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与此同时,全日制MPAcc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至2009年6月,全国共有全日制MPAcc培养单位28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共有107家院校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全国共有8972名考生报考全日制MPAcc,实际录取2784名(2011年9月份入学)。2012年全国共有26815名考生报考全日制MPAcc,预计录取3500—4000名。

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前任副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暨南大学MPAcc开学典礼上指出,办好MPAcc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这些高层次会计人才,必须系统掌握高级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等理论和技能,对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作为一种公认的“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日趋高标准和国际化。虽然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庞大,但是高水平的会计人才还不到10%,因此大力发展MPAcc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受过会计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将是我国会计队伍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和人力资源。为了我国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扩大MPAcc教育的招生规模,把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招生计划,全面发展全日制MPAcc教育,这不但适应了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培养会计人才的一种趋势。

与学术型会计硕士相比,MPAcc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实务,以培养适应会计行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2009年以前,MPAcc学员都是有工作经验的,毕业后只发硕士学位证书,而没有硕士学历证书,导致其社会认可度低。2009年以后,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级会计人员的需求,MPAcc开始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发“双证”,也就是毕业证和学位证。这就导致了学员的差别,一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将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培养模式,这给MPAcc教育带来了一次新的挑战。

二、我国全日制MPAcc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向不明确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全日制MPAcc指导方针,但是各个单位缺乏社会需求调查,不能很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学生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全日制MPAcc培养与实际市场需求相脱节,浪费了资源,同时也阻碍了我国MPAcc教育的快速发展。

2、培养方式单一

(1)缺乏案例教学。我国MPAcc教育起步晚,加上教育理念的限制,实行案例教学的高校很少。案例资源匮乏,各个院校也因建立案例档案成本高而放弃此种方法,成为我国MPAcc教育的一大障碍。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硕士毕业生;就业倾向;择业观念;就业困难;对策

一、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围绕其进行的研究也十分普遍。相对本科生的就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相关研究明显较少,而进行实际调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就更为少见。自研究生2009年扩招后,到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倍多。但是,从2009年到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就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求职择业,洞察并把握其就业倾向,从而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调节和就业指导,是高校、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做好的工作。

为此,笔者以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届硕士毕业生为例进行就业倾向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以下情况:(1)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什么问题?(2)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困难有哪些?(3)如何应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就业困难?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2013年3月5日到3月15日,笔者在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届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发放的45份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32份。笔者又于2013年3月24日到3月30日对这32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这32名参加者中,女生28人,男生4人;年龄最大35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25.5岁;工龄最长11年,最短0年,平均工龄0.8年;职业背景方面,24人本科毕业直接读研,8人工作后读研。本研究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验方法,并运用Spss统计程序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一)客观题统计结果及分析

1.择业观念方面

笔者将问卷调查中的“想去城市”、“首选行业”、“希望岗位”、“工作要求”四项代表择业观念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题目为1-4,结果如表1-4所示。

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想去城市(题目1)统计如下:

其中排在对工作要求第一条的项目情况如表5所示。

排在对工作要求最后一条的项目情况如表6所示。

硕士研究生倾向于留在沿海中小城市,做出此选择的毕业生有25人,占到78.1%(这可能与鲁东大学位于烟台有很大关系)。

根据以上统计,研究生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高而且稳定,有住房。“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等表明,研究生较为关注就业质量,而非仅仅以收入高低来衡量就业机会。

然而,硕士研究生存在过高强调就业质量的现象。通过对“首选行业”和“希望岗位”的统计,以及此后的访谈获知,硕士毕业生对高校和教学科研岗位的选择比重最大,其次则是公务员,而对于中学、市场等行业和岗位却不多关注,包括对就业地点选择上,内陆中小城市也几乎无人问津,所以“高不成、低不就”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更为常见。

2.就业困难方面

笔者将问卷调查中的“信息渠道”、“专业前景”、“了解形势”三项能反映就业难度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题目为5-7,结果见表7-9。

获得就业信息方面,尽管40.6%的硕士毕业生能够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此外的40.6%能够认为各地、学校和省教育厅就业网是有效的渠道,即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做到主动寻找就业信息,但仍能看到有18.8%的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仅通过学校公告、招聘会等方式被动获取。

对专业前景的了解程度,仅有5人,即15.6%的硕士毕业生认为自己十分了解,并保持关注最新动态发展,而其余84.4%则了解一般,甚至仍存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

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中,有50%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很难”,28.1%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就业较难,只有5人,即15.6%对“大部分人可以正常就业”有信心。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尽管日益严峻,却并未到绝大多数人无法就业的程度,虽然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长很快,但社会的招聘需求却并未饱和。统计结果中绝大多数人(84.4%)对就业没有信心,认为就业困难,这一方面与前文“择业观念”调查中硕士生就业过高强调就业质量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上文对专业前景了解情况的统计也能看出,这与大多数硕士生对自己专业前景不了解、不能保持关注最新动态发展也有关。

3.学生、社会应采取应对措施方面

题目8:影响就业的自身缺点(1―语言表达能力不好,2―语言读写技能不强,3―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4―讲课能力不强,5―人际沟通能力不强,6―缺乏面试技巧和相关就业知识,7―缺乏吃苦耐劳精神,8―缺乏主动性和竞争意识,9―缺乏克服困难精神,10―实践能力低下,只会纸上谈兵,11―不能正视严酷的社会现实,就业期望值高,12―文凭不够高,不够硬,13―在专业、兴趣及薪酬方面不知如何取舍,14―其他),调查结果如表10所示。

影响硕士生就业的自身缺点方面,频率的统计较为分散,相对比较集中的有:缺乏面试技巧和相关就业知识(43.8%),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40.6%),讲课能力不强(37.5%),人际沟通能力不强(34.4%),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34%)等。本题的设置除了做调研所用之外,也意在使硕士毕业生审视自己,正视缺点。以上统计可见,毕业生虽然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缺点有所了解,却对选项7(缺乏吃苦耐劳精神)、9(缺乏克服困难精神)、10(实践能力低下,只会纸上谈兵)较少涉及,而此三项却正是目前大学生尤其是硕士生所存在的显著缺点。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文中对“择业观念”和“就业困难”的统计结果,硕士生期待就业质量,却缺乏就业信心。

题目9:影响硕士生就业的外在因素(外因1―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岗位不足,外因2―扩招造成应届毕业研究生达到历史新高,外因3―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外因4―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外因5―就业政策的不利因素,外因6―招聘单位对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歧视,外因7―父母社会关系的缺乏,外因8―其他),统计结果见表11。

影响硕士生就业的外在因素方面,出现频率最高、统计较为集中的三项是:扩招造成应届硕士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71.9%),招聘单位对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歧视(65.6%),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59.4%)。第一项确实存在,近年来硕士生连续扩招,然而另外两项的较高频率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被调查者带有主观偏见的看法。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却未到对就业影响如此之大的程度。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应届硕士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充分。

(二)主观题统计结果分析

题目10:你是否比同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就业优势?你比他们具有哪些具体优势,请详述。

客观来讲,与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相比,硕士毕业生在学历、科研能力、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等几个方面更具优势,然而相应的劣势就是年龄较大,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务实态度较弱等。尤其作为非211、985院校的硕士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度更大,一方面用人单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院校歧视现象,而另一方面,硕士生自身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也并不乐观。

对该题作出回答的硕士毕业生尽管大多数认为其比本科生“具备优势”,但所谓的“优势”,即前文中的“学历、科研能力、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却不能充分在求职中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作出“不具备优势”的少数人的答案切中要害,篇幅虽小,却不乏客观、理性。

对本题的回答情况,与前文客观题目7“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的统计结果所体现出的硕士毕业生“绝大多数人(84.4%)对就业没有信心,认为就业困难”形成鲜明对比,却也印证了另一客观题“影响硕士生就业的自身缺点方面”统计结果的分析:硕士毕业生对自身优缺点审视程度不够,带有主观偏见,不能全面、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期待就业质量,却缺乏就业信心,而又一定程度上盲目乐观。

题目11:如果未能找到工作,你是否会选择自主创业?为什么?

选择“会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少,很容易理解,因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自主创业。从选择“会自主创业”的几个回答来看,自主创业更多的是未能顺利就业后的无奈之选。

绝大多数人选择“不会”或“不确定”,原因有“对个人要求较高,风险太大,缺乏资金、经验、胆识,无经商头脑,太操劳、不稳定,未做好心理准备,不了解国家相应的支持政策”等等。诚然,的确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但与前文客观题目4的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生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高而且稳定,有住房”遥相呼应,也再次折射出硕士毕业生在就业中寻求稳定、安逸的心态。而从另一个方面还能看出:学校对硕士生的创业指导、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其扶持力度的教育都较为欠缺。

题目12:你希望学校完善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学生回答反映出:高校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十分欠缺。由于多年来研究生总体就业形势较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无论在制度建设、岗位设置方面还是在实践经验方面都尚显不足,大多是照搬本科生就业指导的经验,没有形成针对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就业工作体系。

硕士研究生仍非常需要随着时展而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讲解,乃至创业指导,等等。

某些回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许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三、对 策

通过对被试进行的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对“硕士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什么问题,面临的就业困难有哪些?”做出了回答。就“如何应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就业困难?”这一问题,笔者根据以上定量及定性分析结果,首先对硕士毕业生的建议是:应当正视自身优缺点,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既不要悲观消极,又不能盲目乐观,要注意强化自身的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应当对就业质量保持适度关注,而不要过度强调,并克服就业中寻求稳定、安逸的心态。充分认知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对其最新发展变化保持密切关注,了解并把握就业形势,从而把握就业机会。此外,高校及政府有关部门既要在就业信息提供、优秀人才推介、往届校友交流、见习实习机会,以及多样性、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又要基于学生秉赋、学习目的及学习需要各不相同的事实,以人为本,引导硕士生自我定位。导师和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意愿,帮助其树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正确观念,尽量避免“随波逐流”和“逃避就业”式的读硕取向。同时,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做好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这不仅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择业心态、寻找自身发展与社会环境的最佳结合点,而且对于促进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科研实践与训练的机会。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较为单一,大多强调理论建树,却忽视其他能力培养,束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必定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因此,亟待革新当前“知识型”、“应试型”、“被动型”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参与为核心,充分调动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实训活动。唯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高度的认同,才可能提高研究生个体的学习、研究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就业技能。

当今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就业倾向问题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以问卷、访谈和Spss统计程序作为实证研究工具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进行调研,初步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仍有继续探索的广阔空间。在未来的调研中,笔者将进一步遴选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方法,精炼研究思路,以期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