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跨文化理论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7-15 16:27:43

跨文化理论论文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1

>> 口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日语口译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 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口译中跨文化交际差异的协调探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重要性 国际学术会议中的跨文化交际―关联理论为框架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口译中的运用初探 文化图式理论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论商务口译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从交际的视角研究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汉英口译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浅析国际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口译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浅谈口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失误 浅谈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Thomas,J.G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2).

[3] 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House,1983.

[4]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5] 赵彦春.翻译学归纳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 Sperber,D&Wilson,D.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7] 刘和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2

所谓跨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是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的管理过程。它要求管理者改变传统的单元文化的管理观念,把管理重心转向对企业所具有的多元文化的把握和文化差异的认识上,运用文化的协同作用,克服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使国际企业具有生机和活力。需要强调的是,跨文化管理,决不是文化的同一化,而是在保持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建立既有自己特色又充分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模式。

跨文化管理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外部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即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并且与企业打交道的供应者、顾客、竞争者、相关利益群体等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跨文化管理,即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的管理。

二、跨文化管理的特征

跨文化管理比其它企业的管理要困难得多,这是由跨文化管理的以下特征决定的。

1.人员结构多元化

人员结构一般分为母国员工、外派员工、本地员工和第三国员工。这些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语言使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有很大差异。即使全新的跨文化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后,这种企业文化内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着特征各异的各种民族文化模式。比如,欧美管理者的风格一般是开放和直截了当的,然而亚洲员工就会觉得这种风格不舒服。同样的要求和规定,不同文化的成员很可能按照不同的行为方式执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同样是沉默,来自一种民族文化的成员可能以此来表示支持和理解,而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人们则以此表示漠不关心,还有的文化很可能意味着反对。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与不同群体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以及存在的差异,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否则,就会引起沟通障碍,影响企业的发展。

2.经营环境的复杂性

跨文化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其它企业相比有很大差别。一般企业的经营环境比较单纯,企业所属成员不存在文化隔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也不存在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比较容易建立企业文化,也容易在管理方式、决策和执行方面取得共识。相反,跨文化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就要复杂得多,除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以外,企业成员在管理目标的期望上、经营观念上、管理协调的原则上,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风格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无形中就会导致企业管理中的混乱和冲突,使决策的执行和统一行动变得更加困难。即使建立起了新的企业文化,这种差异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继续存在。这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比较便宜的优势。

3.文化认同的过程性

跨文化企业中存在着差异较大甚至冲突的文化模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都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只有逐渐被人们理解和认识,进而产生关心、认同心理,才能取得共识,建立全新的共同的企业文化。因此,跨文化企业想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成员都要了解对方的文化模式,进行文化沟通以消除障碍,接受企业全新的特有文化。这个过程比较复杂。

4.管理难度增加

美国学者雷蒙德?A?诺伊等提出,在全球市场上,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最主要的因素是文化、人力资本、政治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这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及政策的指定变得更加复杂。比如:是否要招聘本地人员;如何招聘到优秀的人才;如何培训和管理外派人员;如何激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如何协调分属不同国家的两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等。

5.管理风险加大

劳动关系问题是跨国企业经营的重要问题,因为各国的法律、管理体系、劳动关系的背景都不同,因此,当管理人员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不为员工所接受时,就有可能导致管理失败的风险。

另外,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有可能面临组织风险和沟通风险。组织风险是企业在开展国际化业务经营时,由于各子市场和分支机构的分散与独特性,使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协调变得复杂而带来的风险;尤其是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和市场差异较大时,决策更为困难。沟通风险是管理人员面对不同文化、语言等沟通障碍,引起沟通误会,从而导致沟通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同时,沟通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三、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需要通过文化融合来规避和化解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寻找超越文化冲

突的公司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准则,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的独特文化。在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认识并协调文化差异

跨文化的认识具有两层基本涵义:第一,要认识他文化,必须首先理解自己的文化及其发展与变化、优势与不足。这是更好地认识、理解他文化,识别他文化之间差异的基础,以便扬己所长,补己之短。第二,寻找文化之间的“切点”。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本土文化的约束,站在不同的立场反观自身文化,并从中寻求本土文化和他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并且需要管理者作一个“文化差异最小化”的处理工作,管理者可以有意识地在企业内建立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有形或无形的跨文化传播组织或跨文化沟通渠道。

2.谨慎选择外派管理人员

跨文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不但要同具有不同文化、教育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员工打交道,而且还要对付各种政治、经济和法律因素。这些因素属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管理职能的履行方式有影响。因此,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便是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经营所在国的文化传统及其对商务活动影响的了解和认识。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对其属下员工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有深入的了解,能站在对方文化背景的立场上,来处理劳动关系问题。因为许多劳动关系纠纷的产生、劳资矛盾的激化并非是简单的双方在经济利益上博弈的失衡,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文化碰撞。而这种文化上的不协调,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根据咨询公司的调查,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一项失败的外派任职的直接损失在25-50万美元之间,而摩托罗拉公司估计的数字更高,一名失败的中层职员每年损失为7.5万美元,而3年期任职损失约为60-125万美元。除了在经济上损失之外,还有可能破坏跟东道国之间的关系,丢失业务机会。

这就要求从事跨国经营的管理人员应大量学习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制度,特别是要了解其社会文化环境的知识。最为根本的是,要求管理者必须摒弃狭隘主义,不能有民族自大的偏见,更不能用个人的眼光来看世界,而应当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和市场差异,尊重异国文化。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严格的选择程序,对挑选出的外派员工进行培训,以增强其跨文化工作能力。

3.实行管理本土化

跨国公司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跨国公司在经营中可以采用“本土化战略”:即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市场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并与东道国政府、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在人才使用上,除了包括尽可能雇佣本地员工,培养他们对公司的忠诚感之外,最重要的是聘用能够胜任的当地经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文化冲突,有利于公司开展各种业务。比如日本三洋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公司,其中三洋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是日本在中国的一家独资公司,就是实行本土化管理,尽量让本地优秀人才参与各种管理活动,目前本地员工已达到4500人。

4.跨文化培训

伦纳德·南德勒早就提出跨文化培训应当是人力资源发展的重心所在,它是解决文化差异、防止文化冲突的最有效手段。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这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有:①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的环境,发挥正常作用;②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③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凝聚力;④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⑤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另外,公司对员工提供的培训,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培训。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有两种基本的选择:一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部门进行培训;二是利用外部培训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进行培训。因为跨文化的培训并不涉及到技术或商业秘密,不少企业倾向于后一种选择。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或是一次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多,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培训成本。

参考文献:

[1]范静,秦霖:跨国公司文化管理[J].商业研究.2004(1)

[2]储冬红,郭睦庚:经济全球化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4(1)

[3]张素峰:国际化经营与跨文化管理[J].长江论坛.2003(4)

[4]于俊秋:克服跨国公司中的管理障碍,做好跨文化管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5]龙建辉:企业跨文化管理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6]杨晓玲:21世纪企业管理的创新--跨文化管理[J].企业经济.2004(9)

[7]杜娟:组织中的跨文化管理[J].新疆社会科学.2004(5)

[8]王帅,鲁浩,陈小毅:试论跨文化管理[J].江苏商论.2004(6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经营活动必然迅速发展,从而也加快了企业管理的国际化进程。由于国际化存在着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交叉现象,因而使人力资源管理除了体现传统管理方式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更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有必要对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研究。论文关键词: 跨文化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跨国企业 文化差异 跨文化又叫交叉文化,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跨文化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在人员选择与任用、工作分析、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和劳资管理等方面,根据文化差异的特点进行合理控制与管理。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通过相互适应、调整与整合而塑造出本组织企业文化,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与适用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单一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差别,它要考虑比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因素,包括更复杂的内容。 一、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 跨文化环境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语言、时间观念、合作观念、教育、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价值观 各国文化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人们的工作动机和价值观的不同。欧洲人特别注重权力和地位,因此他们的经营管理方式就比美国人的正式得多。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与成就,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比较容易的事并无多少兴趣,而对于困难具有勇气、相当的信心和冒险精神。日本人对于提升、金钱和奋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人们推测日本人的成就感与追求成就的动机或许是他们的驱动力。 (二)宗教及风俗习惯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次看,宗教影响着语言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其他大量的社会文化成分。从微观层次上看,宗教影响决定着一个社会中团体与个人的行为。只有了解某种宗教,才能更好地透视那些文化所表现出的内心世界或思想行为。其中,宗教禁忌是影响跨国公司管理最常见的因素。众所周知,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禁食牛肉,佛教徒不沾荤腥,伊斯兰教禁烟。宗教还给文化加上了精神和道德规范,提供活动准则;多数宗教都要求人们有公心,不贪婪,不冲动,从而使这些成为有关文化中的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习惯性的行为模式,是一定社会中大多数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俗、服饰文化习俗、送礼习俗、节日习俗以及经商习俗等。世界上不同国家风俗习惯千差万别,甚至在同一国家里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跨国公司经营的一项重要成本,其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业绩,因而也成为影响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因素。劳动力成本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包括薪酬、法定工资时间、假期和健康医疗服务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法律规定、民族习俗等有所不同,在以上构成劳动力成本的各个方面也会有所差别。以制造业工人为例,他们工作每小时薪酬以美元为单位,在墨西哥是1.51美元,在中国台湾是5.82美元,在英国是13.77美元,而在德国是31.88美元。各国的假期也不同,有的国家实行星期天放假的双休日制度。又如中国内地实行的是五一和国庆两个长假期,而香港地区在这期间仍然实行短假期制度,这时候同一公司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分公司之间沟通就会因为假期而出现阻塞。因此,劳动力成本将会导致公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上的不同。在那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国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都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为标准,尽量少聘请员工,他们会给予员工大量的培训,使员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4

跨文化适应理论模型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理论类型众多,许多跨文化心理学家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理论框架。这些理论框架的构建、验证和比较,有力地推动了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就目前而言,认可度较高且运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两种关于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维度模型,即单维度模型和双维度模型。(1)单维度模型:单维度模型理论认为,文化适应就是个体从原有文化逐渐被完全同化入东道国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单向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个体总是位于从完全的原有文化到完全的主流文化这样一个连续体的某一点上。[4]也就是说,个体会在逐渐接受东道国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失去其原来所属文化的特征。例如,依据这一理论模型可以预测,随着移民对东道国语言的掌握程度越高,他们的第一语言能力会日渐消失。美国的“熔炉论”(meltingpot)便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虽然这种单维度模型在20世纪早、中期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心理学家开始对它提出了挑战,纷纷提出了新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和研究模型。[5,6]他们认为,保持个体原有文化与接受主流文化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维度。一个维度的加强不一定意味着另一维度的减弱。(2)双维度模型: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瑞(JohnBerry)认为:文化适应具有两个基本维度,即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倾向性,以及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根据这两个基本维度,贝瑞区分出了四种文化适应策略:同化、分离、整合、边缘化。当个体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无意保持自身原有的文化认同,但积极地参与到与其他文化群体的互动交往中,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同化”;相反,当个体非常重视自己的原有文化,而尽量避免与其他文化群体的接触和交往时,他们采取的就是“分离”策略;当个体既重视保持自身原有的文化与身份认同,又注重与其他群体的互动交往时,他们采用了“整合”策略;而当个体既不重视保持自身文化,又无意与其他文化群体进行交流时,他们的文化适应策略就是“边缘化”。[7]贝瑞认为,个体对文化适应策略的选择对他们跨文化适应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很多研究者对贝瑞的双维度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多项研究发现,整合策略往往是最佳的文化适应策略,而边缘化是最差的策略选择;同化和分离策略居中。在一项关于来自13个国家的青年移民的跨文化适应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倾向于运用整合策略的移民在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上的状况最好,而那些对于自身文化取向模糊不清,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感到茫然的青年移民的适应状况最差。沃德(ColleenWard)和拉纳(Rana-Deuba)在她们关于尼泊尔国际义工跨文化适应的一项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对自身原有文化的高认同能够预测心理层次上更好的适应,而对东道国文化的高认同则意味着更少的社交困难。[8]此外,还有尼奇(NyguenH.H)等对生活在英美社区的越南青年的跨文化适应研究、[9]李(Lee)等对韩裔美国人的文化适应状况及策略选择的研究[10]等都分别从不同的具体文化场域有力地支持了贝瑞的双维度理论模型。另外,应该注意到,文化适应策略的选择还具有一定的情境依赖性。也就是说,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不同的时间段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例如,一个移民或旅居者很可能追求经济和工作上的同化、语言上的整合(双语)、婚姻上的分离(族内通婚)策略。阿连兹(Arends-Toth)和维杰威(VandeVijver)在对荷兰的土耳其移民文化适应维度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土耳其移民可能在公共领域选择同化或整合策略,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他们获得社会承认和事业上的成功,但是在家庭这种私人领域,他们则更愿意保持自身原有的文化传统。[11]总的来说,在当今的跨文化心理学领域,虽然仍有少部分研究支持单维度模型,但双维度理论模型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支持,并对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虽然随着心理学家对文化适应研究的深入,又出现了多维度模型和融合模型等多种理论框架。但就现阶段而言,后两种模型还缺乏足够的实证性证据。

跨文化接触的理论方法跨文化接触是文化适应理论的核心概念,目前关于跨文化接触与变迁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方法:文化学习法、压力—应对法及社会认同法。文化学习法主要是对跨文化接触和变迁中的行为进行分析,强调的是,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所必备的文化技能的习得过程。压力—应对法是强调文化接触与变化的情感因素;社会认同法主要关注的是认知因素,如人们感知和看待自我及他人的方法。(1)文化学习法:文化学习法的理论源于社会和实验心理学以及阿盖尔关于社会技能与人际交往行为的研究。[12]这一方法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跨文化适应困难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文化接触中的个体在处理日常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此,必须通过学习具体的文化和社会技能及行为来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学习法比较注重跨文化交际风格(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要素)、行为准则、社会习俗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效力的影响,同时也强调特定的文化知识、跨文化培训、外语能力水平、之前的出国经历、与东道国民的接触、文化距离以及文化认同这样一些因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减少接触中的困惑和不满。目前的一些研究已经考虑到成功的跨文化适应必须具有特定领域的技能。例如,国际留学生所需的学术技能和企业外派人员所需的工作技能等,如果发现了他们在这些领域的行为缺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训,以期缓解他们进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后的“不确定性”和由此引发的“焦虑感”。(2)压力—应对法:压力和应对理论源自系统论,认为跨文化接触中的压力是当个体面对跨文化适应困难,并且认为这些文化冲突和难题无法通过简单的行为变换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压力反应。[13]换句话说,该理论是将跨文化接触和变化看成本身能够产生压力的重要事件并要求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便能顺利的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个体会思考他们海外经历的意义,将他们所经历的生活变化看成是困难、危机或是机遇和挑战。不同个体对这些变化的评价结果是不同的。当个体将跨文化经历看做是困难重重、难以逾越的高山时,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而当个体将跨文化经历视作一种机遇或有趣的经历时,他们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可能会相对较少。而这种对生活变化的认知评估会受到跨文化经历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尤其是期望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程度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一些研究者指出,与实际经历一致的期望有助于人们进行调整,而期望与实际经历差别越大,心理调适和心理压力问题就会越大。为了应对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困难和压力,个体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心理调整。不同的研究者对应对方式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大多是基于他们各自的实证研究。迪亚兹(Diaz—Guerrero)将应对方式分为两类:积极应对(有计划的、主动积极地寻找解决适应压力的途径)和消极应对(更倾向于忍耐和自我调整)。[14]贝瑞在其研究中指出:这些应对策略只有在东道国对移民或旅居群体持正面的态度,且在愿意接受他们的情况下,才最为有效。否则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导致文化隔离的结果。此外,沃德和肯尼迪在对移居加拿大的英国人的应对策略和心理适应结果研究中发现,采用积极应对策略的英国移民的心理调适结果较好,而那些一味采用回避策略的人群的抑郁、沮丧等负面情绪的程度偏高。克洛斯对美国的国际学生以及伯恩、沃德对新西兰的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值得一提是另一种应对策略模型,即首要应对策略。首要应对策略主要是以任务为导向的行为,目的在于改变令人不快的环境中的负面因素。而次要策略更多的是涉及改变对压力事件和情境的认知与评价。沃德及其同事在对新加坡的东亚和欧美留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次要应对法能够帮助降低感知压力的程度,从而减轻抑郁、失望等症状。而首要应对策略(如积极应对和计划)相对来说不能对感知压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当然这些跨文化效力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加以验证。除了认知评估和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在压力和应对研究中一直被看成是跨文化过渡的主要手段和预测心理调整与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个体可以通过构建和维持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获得各种资源(包括物质、情感、技能、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支持。

社会支持来源非常广泛,从亲疏程度上讲,包括家庭、朋友、熟人、长辈、工作伙伴等;从文化身份上讲,包括来自本国人士和机构的支持,以及东道国人士和机构的支持。很多研究都表明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尤其是在有压力的情境下,社会支持的缺乏很容易导致个体一系列的心理压力、情感上的困惑和生活满意度的降低,甚至是更严重的心理疾病。[15]博赫纳和弗恩海姆等人对旅居者的朋友圈模式进行了研究,将其由里向外划分成三个圈,包括单一文化圈(主要由本国同胞组成)、双文化圈(包括提供职业、学业及生活帮助的东道国人士组成),以及多元文化圈(包括周围其他国家的旅居者)。这三种朋友圈对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都是必不可少的,各自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方式。[16](3)社会认同法:社会认同理论主要注重的是跨文化接触的社会认知方面,如知觉、态度、价值观、期望、归因等,而非外部的行为因素和内心情感,他们关注的是人们怎么看待自我和他人的问题。其中,文化/民族认同的变化是跨文化接触研究中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某文化或民族群体成员身份的承认(recognition)、分类(categorization)和认可(identification)。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有多种动态的复杂的因素影响着文化接触中的个体对其自身和他人民族/文化身份的定义、再定义和构建的过程。从个体层面上讲,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人格特征(包括敏感性,心态开放程度、灵活性和自信)、外语熟练程度等;在群体层面上主要包括移民动机和居留的稳定度等;从社会背景层面上看,这些因素还包括歧视与偏见以及社会的多元文化性。而身份认同的改变对个体的跨文化适应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泰吉尔(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是研究在文化适应中个体和群体的身份和群际关系最常用的理论框架之一,它认为民族中心主义不可避免,社会身份认同能够使个体在看待本群体时采取一种比别的群体更赞同的方式,将其作为提高个人自尊的一种手段。[17]与此不同,贝瑞提出的多元文化假设,主张集体自尊和安全感会导致更有力的群际感知和更高的外部群体容忍度。也就是说,某少数文化群体对自身传统文化越是自豪和欣赏,对保持自身文化越是有自信,那么他们就更容易与主流文化群体或其他少数文化群体互动交流,对异文化的宽容和理解程度也会相对高些。这一观点在文化适应研究中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另外,史蒂芬夫妇的整合威胁理论对于整个群际感知和关系(如偏见和歧视)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8]上述三种理论方法被沃德、博赫纳和弗恩海姆称为“文化适应的基本知识”(ABCsofacculturation)。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情感、行为和认知)出发对跨文化适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反映了跨文化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基本因素,三者互相联系,互有交集,共同影响着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和结果。影响跨文化适应的诸多因素跨文化适应的人群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移民(包括难民),另一类是短期居留者,通常被称为“旅居者”(sojourner),包括国际留学生、企业外派人员、访问学者、外交家、旅游者、军事人员等。从研究层面上讲,目前对跨文化适应层面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沃德及其同事的观点,他们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以情感反应为基础,主要指跨文化过渡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多从自尊和心理调适(对焦虑、抑郁等症状和身心疾病的调适)等方面来衡量。因此最适合运用压力—应对法进行分析;社会文化适应主要指的是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的能力,偏属于行为范畴,可通过文化学习法来了解。社会文化适应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如理解当地语言、交朋友、参加社会活动、处理好学习或工作相关的问题。当然,社会文化适应也包括对新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等深层文化因素的理解。同时马斯格特和沃德强调,社会文化适应不是要求国际学生一定得接受新文化当中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但是他们必须意识到这些价值观差异的存在,而且做好能有效应对这些差异和变化的充分准备。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跨文化适应结果包括文化和社会技能的提高,对新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和准则规范等的敏感度,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的习得等。当个体在文化上和社交上都有充分的准备时,他们就有能力在新的文化社会中保持积极健康的社会关系,取得学业或职业上的成功。例如,对于国际留学生而言,他们在出国时面临着如社会、经济地位下降,与父母、朋友分离,外语能力欠缺以及与母国文化背景相隔离等问题,这些问题给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沃德在其研究中对影响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论述。她认为心理适应主要受到人格特质、应对策略、社会支持的影响;社会文化适应主要受到在外居留时间、文化知识、语言能力和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陈慧等将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生活变化、在外居留时间、社会支持、文化距离、歧视与偏见;内部因素包括认知和评估方式、人格特征(如灵活性和自信、主动意识、敏感性、心态开放程度)、知识与技能、应对策略和人口统计学因素(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19]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目前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离开本民族聚居区,到内地汉语地区求学。他们对主流文化和教育环境的适应程度及其涵化策略的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持续发展。因此,深入了解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要适应困难,并据此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前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能够为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供许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例如,从涵化双维度理论的角度探讨涵化策略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从群体和个体层面考察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涵化压力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生活满意度与其文化适应结果的关系等。此外,Berry的涵化态度量表,Ward及其同事设计的涵化指数量表及社会文化适应量表(SCAS)等测量工具,题项设计合理且灵活,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与研究目的的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和调整,因此不断被应用于移民、留学生及西方社会少数民族等跨文化适应目标人群,并多次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这些相对比较成熟的量表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提供测量工具上的选择。

综上所述,西方跨文化心理学及跨文化交际等理论较为成熟。这些理论对中国跨文化适应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价值。如何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好地融合西方已有系统性理论与本土文化理论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使之不仅能够更加准确、深入地帮助阐释中国留学生及移民的跨文化经历研究,且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等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这也是今后该领域研究需要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

作者:谭瑜 常永才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教学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例如: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三、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Paulo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

四、非言语表达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例如: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在教学中不妨使用角色扮演可起到积极作用。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国外,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实践和复习所学内容;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细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给教师提供机会来观察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完成各类真实交际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学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教学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例如: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三、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Paulo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hTtP://Www.XcHeN.COm.cn

    四、非言语表达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例如: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在教学中不妨使用角色扮演可起到积极作用。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国外,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实践和复习所学内容;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细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给教师提供机会来观察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完成各类真实交际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学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随着 经济 全球化步伐的加速,企业经营活动向不同地区延伸,跨文化管理日益受到管 理学 界的重视。跨文化管理必须关注文化差异,对不同地域与群体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这是其研究的基点。而进行相对客观的文化比较,涉及不同文化的测量问题,这是跨 文化研究 的难点。文化协同管理的方法是利用文化差异和多元文化作为组织的资源和优势,创造出解决跨文化管理问题的双赢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企业经营活动向不同地区延伸,跨文化管理日益受到 管理学 界的重视。许多发展

跨 文化 管理 的难点:文化测量

跨文化管理的比较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的测量问题。文化测量是 企业文化 理论和实践发展有待深入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企业界关心的实务性课题,客观的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将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变革。在以测量的形式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相对来说比较易于操作,也能够使不同企业之间具有可比性。但由于文化本身涉及面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什么标准,如何进行企业文化测量层面成为跨文化管理的关键。

在跨 文化研究 中,很多学者们结合人类学、 社会 学 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工具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文化分析模式,这些模式分析了不同文化的基本变量或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下面结合目前最著名的仍在跨文化管理领域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的文化分析的经典模型对文化测量进行分析。

(一)文化人类学发展中的多维度企业文化测量模型研究

在文化学研究领域具有极高建树的荷兰学者霍夫斯坦特(hofstede)对企业文化的测量研究的基础是他对国家文化的已有研究。霍夫斯坦特通过文献回顾提出了明确的企业文化层次结构。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集体的思维模式,由价值观和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而实践部分由表及里又可以分为象征、英雄和仪式。基于这种思想,他提出了多维度企业文化模型(mmoc)。

在多维度企业文化模型里面,霍氏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他的研究主要根据管理层的判断来决定一个组织是否可以分成若干个文化同质的单元。他从企业文化本身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构建了以价值观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的企业文化测量问卷,其中价值观部分含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对安全的需要、以工作为中心和对权威的需要;实践部分则由六个独立的成对维度组成,名称为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员工导向与工作导向、本地化与专业化、开放与封闭、控制松散与控制严格、规范化与实用化;全部问卷共有135个题目。霍氏和他的研究小组在对 ibm 跨国公司 分布于 150 多个国家的子公司的 11.6万员工进行了问卷 调查 。在大量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 出权力距离感、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男性文化/女性文化、长期时间导向/短期时间导向五个文化维度,用来测度群体的文化特征。

霍氏的研究触及到企业文化的本身结构,也深入到人类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增加测量维度,构建了反映组织文化差异的多维度模型。这一模型在价值观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构建的维度结构较为全面和清晰,不足之处是其对价值观维度的确定受到许多研究者的质疑。

(二)关注契合度的企业文化描述量表研究

美国加州大学的chatman教授为了从契合度的途径研究人——组织契合和个体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组织价值观的ocp量表。完整的ocp量表由54个测量项目组成,分为7个维度,分别是革新性、稳定性、尊重员工、结果导向、注重细节、进取性和团队导向。

ocp量表的测量项目通过对学术和实务型文献的广泛回顾来获得,该量表经过对38名毕业生的访谈,获得了110多个用于描述价值观的题项,历时8年多,经过描述企业价值观、评估企业文化、评估个人文化、计算汇总等步骤,经过细致的筛选最终确定了54句关于价值观的陈述句用来评价企业文化。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策略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学》一书中,把管理与文化明确地联系起来。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生存和发展的,文化不仅制约着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制约着企业的管理。管理是因文化而异的,文化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模式的多样性。

一、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跨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是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的管理过程。它要求管理者改变传统的单元文化的管理观念,把管理重心转向对企业所具有的多元文化的把握和文化差异的认识上,运用文化的协同作用,克服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使国际企业具有生机和活力。需要强调的是,跨文化管理,决不是文化的同一化,而是在保持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建立既有自己特色又充分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模式。

跨文化管理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外部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即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并且与企业打交道的供应者、顾客、竞争者、相关利益群体等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跨文化管理,即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的管理。

二、跨文化管理的特征

跨文化管理比其它企业的管理要困难得多,这是由跨文化管理的以下特征决定的。

1.人员结构多元化

人员结构一般分为母国员工、外派员工、本地员工和第三国员工。这些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语言使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有很大差异。即使全新的跨文化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后,这种企业文化内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着特征各异的各种民族文化模式。比如,欧美管理者的风格一般是开放和直截了当的,然而亚洲员工就会觉得这种风格不舒服。同样的要求和规定,不同文化的成员很可能按照不同的行为方式执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同样是沉默,来自一种民族文化的成员可能以此来表示支持和理解,而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人们则以此表示漠不关心,还有的文化很可能意味着反对。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与不同群体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以及存在的差异,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否则,就会引起沟通障碍,影响企业的发展。

2.经营环境的复杂性

跨文化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其它企业相比有很大差别。一般企业的经营环境比较单纯,企业所属成员不存在文化隔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也不存在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比较容易建立企业文化,也容易在管理方式、决策和执行方面取得共识。相反,跨文化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就要复杂得多,除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以外,企业成员在管理目标的期望上、经营观念上、管理协调的原则上,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风格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无形中就会导致企业管理中的混乱和冲突,使决策的执行和统一行动变得更加困难。即使建立起了新的企业文化,这种差异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继续存在。这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比较便宜的优势。

3.文化认同的过程性

跨文化企业中存在着差异较大甚至冲突的文化模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都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只有逐渐被人们理解和认识,进而产生关心、认同心理,才能取得共识,建立全新的共同的企业文化。因此,跨文化企业想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成员都要了解对方的文化模式,进行文化沟通以消除障碍,接受企业全新的特有文化。这个过程比较复杂。

4.管理难度增加

美国学者雷蒙德.诺伊等提出,在全球市场上,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最主要的因素是文化、人力资本、政治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这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及政策的指定变得更加复杂。比如:是否要招聘本地人员;如何招聘到优秀的人才;如何培训和管理外派人员;如何激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如何协调分属不同国家的两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等。

5.管理风险加大

劳动关系问题是跨国企业经营的重要问题,因为各国的法律、管理体系、劳动关系的背景都不同,因此,当管理人员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不为员工所接受时,就有可能导致管理失败的风险。

另外,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有可能面临组织风险和沟通风险。组织风险是企业在开展国际化业务经营时,由于各子市场和分支机构的分散与独特性,使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协调变得复杂而带来的风险;尤其是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和市场差异较大时,决策更为困难。沟通风险是管理人员面对不同文化、语言等沟通障碍,引起沟通误会,从而导致沟通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同时,沟通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三、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需要通过文化融合来规避和化解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公司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准则,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的独特文化。在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认识并协调文化差异

跨文化的认识具有两层基本涵义:第一,要认识他文化,必须首先理解自己的文化及其发展与变化、优势与不足。这是更好地认识、理解他文化,识别他文化之间差异的基础,以便扬己所长,补己之短。第二,寻找文化之间的 “切点”。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本土文化的约束,站在不同的立场反观自身文化,并从中寻求本土文化和他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并且需要管理者作一个“文化差异最小化”的处理工作,管理者可以有意识地在企业内建立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有形或无形的跨文化传播组织或跨文化沟通渠道。

2.谨慎选择外派管理人员

跨文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不但要同具有不同文化、教育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员工打交道,而且还要对付各种政治、经济和法律因素。这些因素属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管理职能的履行方式有影响。因此,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便是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经营所在国的文化传统及其对商务活动影响的了解和认识。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对其属下员工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有深入的了解,能站在对方文化背景的立场上,来处理劳动关系问题。因为许多劳动关系纠纷的产生、劳资矛盾的激化并非是简单的双方在经济利益上博弈的失衡,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文化碰撞。而这种文化上的不协调,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根据咨询公司的调查,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一项失败的外派任职的直接损失在25-50万美元之间,而摩托罗拉公司估计的数字更高,一名失败的中层职员每年损失为7.5万美元,而3年期任职损失约为60-125万美元。除了在经济上损失之外,还有可能破坏跟东道国之间的关系,丢失业务机会。

这就要求从事跨国经营的管理人员应大量学习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制度,特别是要了解其社会文化环境的知识。最为根本的是,要求管理者必须摒弃狭隘主义,不能有民族自大的偏见,更不能用个人的眼光来看世界,而应当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和市场差异,尊重异国文化。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严格的选择程序,对挑选出的外派员工进行培训,以增强其跨文化工作能力。

3.实行管理本土化

跨国公司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跨国公司在经营中可以采用“本土化战略”:即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市场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并与东道国政府、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在人才使用上,除了包括尽可能雇佣本地员工,培养他们对公司的忠诚感之外,最重要的是聘用能够胜任的当地经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文化冲突,有利于公司开展各种业务。比如日本三洋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公司,其中三洋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是日本在中国的一家独资公司,就是实行本土化管理,尽量让本地优秀人才参与各种管理活动,目前本地员工已达到4500人。

4.跨文化培训

伦纳德·南德勒早就提出跨文化培训应当是人力资源发展的重心所在,它是解决文化差异、防止文化冲突的最有效手段。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这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有:①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的环境,发挥正常作用;②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③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凝聚力;④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⑤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另外,公司对员工提供的培训,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培训。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有两种基本的选择:一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部门进行培训;二是利用外部培训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进行培训。因为跨文化的培训并不涉及到技术或商业秘密,不少企业倾向于后一种选择。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或是一次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多,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培训成本。

参考文献

[1]范静,秦霖:跨国公司文化管理[J].商业研究.2004(1)

[2]储冬红,郭睦庚:经济全球化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4(1)

[3]张素峰:国际化经营与跨文化管理[J].长江论坛.2003(4)

[4]于俊秋:克服跨国公司中的管理障碍,做好跨文化管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5]龙建辉:企业跨文化管理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6]杨晓玲:21世纪企业管理的创新--跨文化管理[J].企业经济.2004(9)

跨文化理论论文范文9

(一)思想来源认同协商理论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Goffman于1959年提出社会交往要以“达成一种协商的共识”为基础,首次提出“认同要通过协商来实现”这一理念。随后,这一观点被Secord,Backman和Schlenker引入到心理学领域并发展延伸。

(二)跨文化传播领域的认同协商理论19世纪80年代,人际传播学者StellaTing-Toomey将认同协商理论发展到跨文化传播领域,指出积极的认同协商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个体都有一种“多重自我认同感”,因此必须结合多重因素分析认同的建构,涉及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家庭社会化与性别社会化,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阶级认同、专业认同等。除此之外,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机制也影响着协商的过程。认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人们总是在新群体和既存群体中反复角色定位,获得认同。正如“我是谁”可以划分为“我过去是谁”、“我现在是谁”和“我将来是谁”。

(三)Toomey关于认同协商理论的一些假设:1.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核心动力是与他人的广泛交往,即“社会化过程”。2.任何个体都存在着“多重自我认同感”。3.文化多样性,个体复杂性,社会环境多变性都会影响个体的认同。4.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越强,在进行跨文化交往时会表现得更自如。5.个体在熟知文化中会表现出“安全感”,在陌生文化中则表现出“脆弱感”。跨文化交往时,“安全感越强就越开放,越从容;脆弱感越强就越容易保守,越焦虑”。6.“可预见性”带来信任,“不可预见性”导致猜疑、偏见。一般来讲,个体在熟知文化中获得“可预见性”,在非熟知文化中应对“不可预见性”。“在与熟悉者交往时,由于个人价值观念、行为体系受到反复认定而产生信任;在与陌生者交往时,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情况而带来尴尬和隔阂”。7.认同界限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这一界限表现为“归属感”和“异化感”。当个体被群体认同时,会有“归属感”;反之,会有“异化感”。8.在认同协商过程中,个体对“安全感”、“脆弱感”,“可预见性”、“不可预见性”,“归属感”、“异化感”等概念的认知和应对,直接影响其认同协商结果。9.个体在情感、认知及行为上的获知范围越丰富,越有助于其进行认同协商。10.积极的认同协商带来的是理解、尊重和肯定,这也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二、影响认同协商的相关因素

(一)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认同即对待自我的态度和观念,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工作状态、现实情境、未来希望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追求自我个性的统一和连续,是区别自身与他者的依据。自我认同的实质就是回答:我是谁?社会认同,是个体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身份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的在情感上、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相对应,社会认同的实质是回答:我们是谁?总之,“个体的自我身份就是个体的自我认同,个体的公众身份就是个体的社会认同”。

(二)家庭社会化和性别社会化任何认同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而家庭社会化和性别社会化是认同协商的基础。1.家庭社会化。家庭社会化包括相互对立的两种制度:“个人家庭制度”和“定位家庭制度”。“个人家庭制度”又称“民主家庭制度”,它重视家庭成员个性,家庭事务民主决定,父母子女关系如朋友般,家庭权力距离很小,多存在于个人主义文化体系。“定位家庭制度”注重家庭成员地位和权利,尊重父母权威,家庭权力距离很大,多存在于集体主义文化体系。2.性别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获得性别认同,并依照其性别角色的规范和规则行事的过程。性别认同首先在家庭及学校的童年时期获得,它同时受到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等的影响。比如在美国,女孩儿被教导要与人共处,合作;男孩儿被教导要独立,竞争。而在传统的墨西哥,女孩儿受家庭保护,被孤立于家庭之外,男孩儿被鼓励出外磨练。不过总体看来,女性的代名词有:美好、感性、温和;男性代名词有:强壮、理性、好斗等。需要注意的是,与性别相关的议题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关注重点。3.族群认同。“族群”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种生物所形成的团体。族群可按种族、血统、、语言等不同的标准划分,族群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族群认同即个体在情感上、观念上、行为上从属于某一特定族群。从以下两点解读族群认同:①族群价值观是否单一。混血人种、双国籍人要么倾向于某一族群价值观,要么游离于两者之间以适应生存。②族群归属感。Toomey认为,族群认同也是一种主观观念,族群认同感的强弱也会影响身份认同的延续和改变。当认同感弱时,个体归属感就容易动摇,出现认同改变。4.情感、认知以及行为机制。积极的情感因素,比如尊重、客观、信任、肯定等,是个体之间进行积极认同协商,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基础。反之,消极的情感因素,会产生偏见、忽视、嘲笑等,阻碍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实现。跨文化传播活动前期,对交往对象的文化特征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是认同协商的基础。

三、两种认同协商发展模式

认同协商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发展模式。

(一)文化-族群认同发展模式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在认同协商过程中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按照所发挥作用,Berry等人提出了文化-族群认同发展模式(见表一):AC是个体既坚持自身族群认同,又能适应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一种双重认同;AD是个体注重自身族群认同,避免接触适应社会主流文化,形成族群导向认同;BC是在文化认同占主导作用下,形成同化型认同;BD是在弱族群认同和弱文化认同状态下,出现边缘型认同,个体往往处于游离状态,不知所归,身份模糊不清。在BC模式下,个体的文化认同占主导作用,以国籍表达个体身份就是该模式的体现。在AD模式下,个体的族群认同占主导作用,非裔美洲人、亚裔美洲人、欧美人、拉美人等都是这种模式的体现。尤其是在移民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族群认同可能会让位于文化认同,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可能同处于一个文化群体。Toomey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指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正面临着如何为“美国人”下一个合适定义的难题。

(二)族群认同发展模式随着个体族群意识强弱的发展过程,Cross首次提出了族群认同发展模式,后Helms在Cross基础上,修正了族群认同发展模式(见表二):Pre-encounter阶段是族群成员受到大的文化环境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影响,表现很无知,族群意识感很弱。Encounterstage阶段,族群成员遭受一系列族群打击(比如种族歧视或无法完全融入社会),族群意识开始觉醒。Immersion-Emersion阶段,族群意识完全觉醒,并重新确立族群认同。最后Internalization-Commitment阶段,族群成员保持族群认同的前提下,融入社会,开始与其他群体交往。

四、认同协商对于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启发

认同协商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认同协商理论,要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传播者,可以引用Dodd提出的“第三种文化”概念。“跨文化传播双方A、B把各自文化特色放在一边,寻找共同的领域。在交往时,双方都致力于寻找一种彼此共享的新的文化空间。A、B双方并无必要去同化对方,而是寻找、创造共同之处,求同存异。”Dodd提出,实现“第三种文化”,必须从情感、认知、行为机制三个层面去努力。从情感层面上,针对异文化和异文化群体,以尊重为基础,排除偏见、定势。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定势是指,以一些事先假设(并非客观)为基础,对某一群体标准化和简化的观念。比如认为德国人永远机械地遵守纪律,法国人永远陷入轻浮爱情,犹太人永远吝啬和狡诈,中国人永远喜欢模棱两可等等。从认知层面上,需要积累丰富的跨文化知识。能够从历史上、结构上和环境上来解读个体身份的形成;能够驾驭两种即便是对立的价值体系;运用多文化标准聆听、解读异文化及异文化群体;从多文化角度分析解决跨文化交往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