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6-27 16:05:52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1

摘 要: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教学优势。了解相关跨文化冲突案例,可以获取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 案例教学法 优势 步骤

案例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语言知识学习变为通过案例分析与评价自主获得知识,它立足于语言交际功能,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正确理解和模仿来掌握语言表达形式,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案例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方面――跨文化能力培养,尤其需要通过案例的展示和剖析清楚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英语跨文化教学改革。跨文化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于,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有助于学生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概念和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力作用,例如: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中打招呼方式的不同,通过案例教学,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牢记与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时要说“你好!”而不是问对方要去那里或吃饭了吗。在中西价值观念教学中,若平铺直叙地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因而失去学习兴趣。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即以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中庸之道”为切入点,联系西方人对个人成就感的注重为例,推出中西价值体系有哪些明显区别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疑问;此时再指导学生过案例归纳总结,查阅资料,讨论,互相补充,学生就会因学习目标的进一步时确而增加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可以更客观地反映跨文化冲突实际情况。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其素材应来源于实践,没有个人倾向性的意见或观念,而是对真实情景的客观描述。以英语国家的礼貌原则和平等待人的心理文化为例,英语中充满了 Thank you;Please;Excuse me 这类礼貌语言。表示拒绝时,要说 I"m afraid;Sorry;Thank you.他们不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很少说“你应该如何”,而代之以委婉语,如 Would you mind ...?Would you please...?等等。在表达建议时很少用祈使句,而用 You"d better ...;Let"s ...,shall we?How about...?Why not...?通过案例教学法,西方文化的“礼貌”原则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英语国家客人交谈的规则与技巧。

3.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讨论,扮演角色,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情境,找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为在真实语境中克服跨文化冲突奠定基础。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跨文化教学与能力培养,要遵循以下几个操作步骤:⑴课前结合授课内容选编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案例材料中要包括具有教学价值的事例及其背景、情节和说明。案例必须从实际中来,真实、生动;案例要典型,有跨文化知识代表性,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案例要讲究系统性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易于做归纳和总结。⑵在课堂上适时运用案例。案例既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前,请学生观察并总结此案例中揭示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也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后,通过案例巩固学生当堂所学文化知识并起到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于同一案例,每个学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评价,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和概括性。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分析案例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有关跨文化知识的补充。通过分析与评价,使学生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观点,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即使学生分析判断有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可采取诱导方式,使学生自觉修正观点。以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为例。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英语里打电话的模式为:电话铃响,接电话者自报电话号码,打电话者要求与某人通话。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西方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都具有这种接电话的常识。通过给出接电话的案例,让学生们分析中西接电话方式以及用语的差异,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评价,并及时做好概括总结,学生在此基础上做的有关打电话的对话一定注意到了此类跨文化信息的处理。

案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学习能力,改变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引导学生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有效克服语言学习带来的跨文化冲突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交际过程中积极思考、自觉参与、主动了解相关跨文化冲突案例,获取更多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信心,发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技能,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anice YaldenM《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原理》,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

[2].张绍杰、杨忠:《高校外语专业在新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外语界》,2000.3。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2

关键词:学习者需求;跨文化交际;教材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国内,跨文化交际这一跨学科研究,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从引进西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到结合中国实际多角度探讨学科内涵和外延,“跨文化交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关注。至今我国已有几十所大学的外语院系开设了这门课程。注重研究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强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界内外的普遍共识与具体实践(许力生,2012)。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担负起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目前,从高职高专到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均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笔者通过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进行了统计,截止2016年6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编写的跨文化交际课教材已出版超过60种。本文将对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现行教材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课程学习者的需求调查,探究跨文化交际学教材的发展现状,以期为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发展和此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帮助。

二、学习者需求调查

语言学家Harmer1983指出,研究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Breen&Candlin1987、Cunningsworth2002等也认为,评估教材要考虑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差异,以及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是否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等。特别是Breen和Candlin强调对教材的评估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基于此理念,笔者进行了学习者需求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课程选用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和意见。

(一)调查对象及形式

笔者选取了上海理工大学英语专业2015年秋季选修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学生年级分布为大二及大三,学生共110名。调查形式为问卷和面谈结合的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同时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访谈。

(二)数据分析

在回收的102份有效问卷中,大二学生42名(占41.2%),大三学生60名(占58.8%)。

1.对教材的总体评价

大部分学生(97.1%)对课程使用教材的总体评价良好,其中选择满意的占59.8%,选择基本满意的占37.3%。

2.课程学习预期及教材内容评价

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这一课程应涉及哪些内容,学生的认识各有不同。但能看出一些共性的认识,比如“跨国交际”是学生觉得课程最首要的内容,有86.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包含跨国交际。相比之下,对于本应属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跨性别交际”、“跨代(年龄)交际”等内容,学生并未有充分的了解。39.2%的学生认为“跨性别交际”属于课程内容,选择“跨代(年龄)交际”的学生为34.3%。根据后续与学生的面谈了解,造成这一认识的原因有二:一是自身对学科内容认识的不足;二是所用的教材中的内容多为跨国、跨民族交际,对跨性别和跨代交际并未有所涉及。对于课程学习最感兴趣的部分,学生的选择集中在“交际案例分析”(31.3%)和“英语国家文化介绍”(30.3%)。对于属于课程重点的“跨文化交际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只有19.6%的学生选择。经过面谈也对这一现象有了进一步了解:大部分学生抱着实用性的态度学习此课程,希望能直观感受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希望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学习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就本应是重点的学科概念和理论,学生一致反映选文过长过难,理解比较困难。特别对于选此课程的大二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这一部分更是难点。另外,学生认为各章节选文的编排过于零散,部分篇章之间关联度不大,很难从中提炼出重点。

3.教材练习及配套资料评价

对于教材的练习设置是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所帮助这一问题,大部分(74.5%)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帮助”,说明练习的设置对于此类非语言技能训练的课程也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材是否需要制作配套光盘或网络补充资料,超过半数的学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69.6%的学生认为需要添加此类配套资料,以帮助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理解。

(三)学生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笔者得出几点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材的学生需求:(1)教材的重点概念和理论性内容应编排得系统化,避免过于零散和前后重复,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和理解。选文应难度适中,重点突出,避免冗长。(2)教材内容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概念或理论性内容之后,需要相应的案例分析,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将理论运用于实践。(3)除了教材本身,需要有相应配套的光盘或网络补充资料,以帮助学生自学和加强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三、现行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分析

(一)研究对象

选取经不完全统计,市面上可得的跨文化交际学国内教材中,大部分为2009年和之后出版或改版的教材。故本文在众多教材中,选取2009年以来国内出版的,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8本。其中7本为英语编写,1本为中文编写。8本教材中有1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2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

(二)现行教材分析

笔者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的结果,从教材内容编排、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和练习及补充扩展资料这三方面,对这8本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进行具体分析。

1.教材内容编排根据教材的目录概览,此8本教材章节编排各有不同,但大都涵盖了一些跨文化交际的主要话题和理论。对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这两个基本概念,8本教材均专门设章节讨论;对于“价值观体系”这一重要概念有7本教材设独立章节讨论;6本教材专门安排了一整章介绍“跨文化交际能力”;5本教材涉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话题。但是,对于“文化身份”、“性别研究”这类本属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各只有一本教材设章节讨论。这与前面提到的学生需求分析的调查结果相吻合。教材内容编排的倾向性,造成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学基本内容的认识不够完整。此外8本教材均直接或间接地选取了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经典著作或教材的部分篇章或段落内容。其中选取频率最高的就是Edward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7本教材涉及)和“空间和时间的概念”(6本教材涉及)。但是,各教材的选文难易程度差异较大。有些简介摘选改写的篇章过于简单,同时部分教材从国外专著或原版教材直接选用的篇章过于冗长,对国内本科生来讲阅读难度也较大。

2.理论与实践结合性8本教材都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中4本是在章节内容安排上体现,理论概念介绍和实际跨文化交际环境分编章节。实际跨文化交际环境涉及的有:社会交往习俗、家庭观、跨文化交际与教育、跨文化交际与商务等。其余教材是在介绍概念或理论性内容之后,附上相应的案例分析,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以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是某些案例的编写或选取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案例有明显的“虚构”之嫌,有些案例与之前介绍的理论知识点关联度不大。

3.练习与扩展资料8本教材均在各章编写了练习,并且多为开放式的思考题。在考查学生对各章节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主观能动地考虑问题,而非机械地得出答案。其中有4本教材附有参考课外书目或网址的建议,利于学生拓展学习,拓宽了自学空间。但是有些问题编写过于笼统,与章节内容并无直接关系。有些推荐的阅读书目过于专业,难度不适合本科阶段的学生。

(三)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发展现状

基于以上对现行教材的分析,可对跨文化交际学的教材发展现状有进一步了解。可喜之处是:1.作为英语专业一门较新兴的课程,可选教材越来越多,越来越新;2.多本教材为新版,在旧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反馈,内容有了更新改进,更适合实际教学,更具时代性;3.章节的编排基本涵盖了跨文化交际领域讨论的主要话题,涉及了重要理论及基础概念。同时也发现一些现行教材的缺陷:1.由于一直以来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此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描述,教材编写缺乏大纲实质性的指导;2.教材的原创性不够。大多参考国外跨文化交际教材体系,内容重复度高。3.未紧跟学科最新研究趋势。缺少较新理论的探讨,与学科本土研究的结合度不高。4.教学对象不够明确,教学安排不清晰。各本教材语言难度相差悬殊,笼统定位英语专业学生,未指明具体使用对象,如适合哪个年级的学生。8本教材都未给出教学时数、学时安排的建议,不利于教材的实际使用。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国内的起步较于欧美虽然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如今这一课程也大多被置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中。课程教材从一开始的寥寥数种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充分说明了这门课程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基于学习者需求调查的教材现状分析,发现现行教材优劣并存。对教材发展现状的了解,有助于今后教材建设的完善和提高。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更适合的教材,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更优化教材的使用,仍需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3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68-02

一、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指发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交际行为,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业个人或社会团体,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词汇与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大量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开始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觉得只要自己会用英语与人交流,同时懂得相应的商务知识就可以进行跨国商务活动,造成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更谈不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了。事实上,很多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都会感觉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欠缺,在具体的商务实践中,他们会下意识地受到母语的影响,习惯性地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和交流习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不同国家的人们的时间观念是不一样的,现在大部分人持“线性”的时间观念,认为每一天都不重复,所以特别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然而,在一些落后地区,人们还是持有“环性”的时间概念,以为时间像一个封闭的圆环,可以循环使用。所以在实际商务交往中,就会表现出有些国家的人们商务拜会等非常守时,简单寒暄几句后即进入正题,而有些国家的人们赴约迟到司空见惯,甚至会谈好几个小时都只是喝咖啡、聊天,不会进入正题。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也都有一些禁忌等,如给中国人送钟是大忌,因为钟是终的谐音,给人送钟,就等于想让人早点死。因此,如果不考虑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缺少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相关知识,轻则会闹出笑话,重则影响双方贸易的结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然而,在跨文化商务交际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介绍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只是简单通过自己的讲解来介绍跨文化商务交际,这些教学手段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对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任课教师就应该具备相关的商务知识。但是,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是近几年才在全国普及,很多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虽然语言功底非常扎实,但是对于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以及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很欠缺。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恶补方式掌握并积累了商务知识,但同时实践经验非常少。鉴于此,商务英语专业的任课教师应该参与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商务培训班等,与时俱进,了解学术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或者利用各种机会到外贸公司或者跨国企业等进行挂职锻炼,对于商务方面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这样,既可以加深教师对于商务英语理论知识的理解,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积累了宝贵经验,从而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生动的实践知识。

(二)注重任务教学法的使用,锻炼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任务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到辅助作用。任课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授课内容制定教学任务,学生则为完成这一任务而制订一系列的计划,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该计划,并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最后得出自己的经验教训。这种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比较单薄,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时应模拟实际的企业环境,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练习一些商务技能。例如,通过模拟商务谈判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商务礼仪的认识,了解到商务谈判的原则与技巧,掌握一定的谈判策略,同时还加强了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另外,通过让学生拍摄视频,从学生的视角去发现生活当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由于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选修课,大部分院校都安排大班授课,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觉愉快地加入到课堂建设中来。教师同时应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组织学生针对任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讨论,尤其对于学生容易忽视的文化差异加以正确的引导,避免以后犯错。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由哈佛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学生在对案例进行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这种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他们从不同视角来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案例的选择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的案例只能通过书籍和网络来获取,因此,教师必须要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编辑,选取一些与探讨主题密切相关的案例,有利于课堂的教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应进行事先提问。教师的事先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对于案例进行分析思考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相关的语言知识,培养了跨文化意识,同时还对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进行了训练。通常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组织,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由记录员来记录要点,由汇报人来代表小组向大家汇报讨论结果。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进一步提升跨文化的交际意识。最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归纳总结,有效的保障了知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四)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

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与学习平台改进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播放与所讲授内容相关的电影片段及视频短片,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商务活动,了解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以及社会习俗。例如,教师可以播放像《刮痧》、《世界是平的》等电影片段,通过具体的情节来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录制自己的模拟商务活动的活动短片,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理解。

(五)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资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十分有限,但是在课下,学生有充足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来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下广泛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名著、观看原汁原味的电影和电视剧等,并且创造各种机会使他们彼此交流心得体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接触到各种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还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题材了解到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等,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同时还扩大了文化视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对于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作用,鼓励学生多和外教交流,了解和学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流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轻松的学习模式。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英语思维模式,可以为将来成功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打好基础。因此,学校可定期举办英语讲座、英语演讲比赛、英文电影配音、英语文化节和英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并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给学生展示英语才能和用英语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策划以及其他的语言问题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经常去口语角交流,提高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运用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结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需要任课教师和教育部门共同完成。高校教师应在平时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实践经验的积累,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意识以及解决跨文化商务交际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瑗.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关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32-33.

[2] 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西班牙语国家 留学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74-02

随着国际文化交往和学术交流的发展,来华留学或交换学习的外国学生日益增多,其中,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占很大的比例。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跨文化适应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对广州某高校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进行采访,访谈的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誊写,从人际交往、时间观、空间观三方面,对其中关于跨文化冲突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为跨文化交际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人际交往

从调查结果来看,人际交往方面的跨文化交际冲突是最常见的,也是对留学生影响最大的。在中国,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中国人打交道,同时,他们也观察到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们存在许多差异。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墨西哥留学生C认为中国人很冷漠,比如,她看到一位老太太要过马路,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忙扶着她。她认为这是很奇怪的,因为在墨西哥,当看到陌生人有需要时,人们都会来帮忙。

以上这种现象,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如“碰瓷”现象的多发,导致人们不愿意帮助陌生人。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属于内敛型,如果陌生人没有直接寻求帮助,大部分中国人不会随意上前帮忙。但是在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里,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不管此人有没有直接寻求帮助,他们都会上前帮忙。

案例二:厄瓜多尔留学生S表示,在中国的公共场所经常会看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是让她觉得很困扰的行为,比如:有些人会在公共场所做出不文明的行为,譬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还有中学生谈恋爱的时候会在公共场合做一些过于亲密的动作,对她来说这些行为过于开放。这些现象都让她难以接受。

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只是少部分缺乏公共道德和素质的人做出的行为,但是在外国留学生眼中,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他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就餐礼仪方面,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中国也遇到了文化冲击,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三:秘鲁留学生D表示,中国的饭店常常是很吵闹的,而在秘鲁,就餐时是不能大声说话的,如果在就餐时大声交谈,会被认为是非常粗鲁、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她对中国吵闹的就餐环境很不习惯。

在中国,餐桌上的交谈被认为是人际交往很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甚至在餐桌上进行生意洽谈。但是,在西班牙语国家,在餐桌上大声交谈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会引起其他人极大的反感。

案例四:哥伦比亚留学生A表示,中国人在餐桌上有很多禁忌。比如,他曾经把筷子直插在饭碗上,立即遭到了中国朋友的劝止。

在以上案例中,把筷子直插在饭碗上的动作,由于与上香拜祭的动作相似,被许多中国人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十分忌讳。但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个动作的含义,因此造成了跨文化交际冲突。

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的送礼文化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送礼方面也遇到过问题,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五:哥伦比亚留学生R向一位中国朋友送了一把伞作为礼物,但是这位朋友并不是非常高兴,事后他才了解到,送伞蕴含着要分散的意思,因此才明白在中国送礼不宜送伞。

汉语中存在许多多音字、谐音字,“伞”与“散”谐音,因此以伞作为礼物,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分散”“分离”。类似的例子还有分吃一只梨表示“分离”等。但是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由于语言水平、文化背景的限制,并没有了解到这些忌讳。

二、时间观

霍尔(1959)在《无声的语言》中说,“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时间观的差异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对于时间的感知、理解和安排,和中国人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高校的时间安排,有可能会让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感到不适应。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六:委内瑞拉留学生H表示,中国大学的时间表和委内瑞拉人的作息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在委内瑞拉,早上上学不会这么早,九点多才正式上课,午餐时间是一点半,晚餐时间是八点到九点。

在西班牙语国家,课程开始的时间和就餐时间普遍比中国晚1到3小时,且大部分学校下午即结束课程,晚上无需上课。但是在中国,课程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且学校食堂营业时间是依据作息表规定的,食物供应时间比较固定。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需要就餐时,食堂往往已经关门。另外,在西班牙,两点到四点半为午休(siesta)时间,而在中国,这个时间段通常为上课时间。因此,中国高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可能会导致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的不适应。

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对于时间的感知和把握也有所不同,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七:西班牙留学生Z表示,在西班牙,迟到是很普遍的,一般人们很少按约定时间准时到达,而在中国,如果有人迟到了,中国朋友就会很不高兴。

案例八:秘鲁留学生J曾经问过他的一位中国朋友,他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一点是什么。中国朋友的回答是迟到的问题,原因是两人在约定外出时,J每次都会迟到一段时间。对此,J的中国朋友心里有一点不满,但为了不伤害双方感情,并没有直接指出。但J表示非常不解,不明白朋友为什么为此生气。

由于生活习惯和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迟到在西班牙语国家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许多人觉得迟到半小时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在西班牙语国家,迟到并不意味着不尊重,而准时到达并不一定是美德。比如,在西班牙,约定了时间去朋友家用晚餐,如果准时到达,会被认为是不给对方时间准备,是不礼貌的。但是在中国,由于生活节奏较快,人们比较追求效率,不管是日常约会,还是商务场合,都会要求准时到达,如果迟到,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三、空间观

不同民族对空间的感知和利用也是不同的,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空间观方面也遇到了文化冲击,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九:秘鲁留学生J表示,当他问身边的人:“你来自哪里?”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中国”或者“广东”。但是这些地域概念范围是很广的,他想知道具体是哪个城市,所以他感到非常不解。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国人着眼的地域范围较大,而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着眼的具体范围较小且具体。这也反映出,中国人比较注重于集体观念,而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比较注重于个人观念。

案例十:墨西哥留学生C观察到,在中国,就餐时,中国人会选择位置,地位较高的人会有特别的位置,而在墨西哥,大家都是随便就坐,没有特殊的位置。

就坐的位置在中国体现了地位的不同,比如长辈、上级应坐在主位。而在西班牙语国家,长辈和晚辈,上级和下级之间,都倾向于平等相处,而在位置的选择上,自然就没有太多的讲究。

另外,空间观的差异还体现在人与人交谈时距离的差异,在中国,人与人交谈时会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交谈时距离很近,则会被认为是十分亲密的关系。而在西班牙语国家,交谈时人与人距离较小,且出于礼貌和尊重,交谈时双眼应直视对方。因此,如果中国人在交谈时保持了较大的距离,或者没有直视对方的双眼,会被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认为是不礼貌或者不尊重。

四、建议

跨文化交际冲突可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率,从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消极影响。为了避免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华学习遇到的跨文化交际冲突对他们在华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将从高校和留学生两方面提出跨文化交际的相关建议。

(一)高校方面

1.面向留学生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语言水平的限制,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人人际交往、时间观和空间观等方面文化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因此,在留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对外汉语课之外,高校可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供留学生选修。

2.支持建立、发展校内服务留学生的社团或组织

在留学生人数较多的高等院校,一般都存在服务留学生的社团或组织。这些社团和组织为留学生提供接机服务,解决生活难题,寻找语言伙伴等,对留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规模有限,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许多留学生可能并不了解这些社团或组织的信息。对此,高校方面可以提供资金、宣传力度等方面的扶持。

(二)留学生方面

1.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中国或学习目的地相关文化

留学生在来华学习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当地华人、学校提供的信息等多种渠道,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目的地的相关文化。在华高校学习时,也可通过加入相关组织、寻找中国语伴、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方式、时间观和空间观等。

2.做到入乡随俗,互相尊重

在华学习、生活,留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要做到尊重当地习俗。比如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与朋友约会时,要做到准时,要尊重中国的餐桌礼仪等。

五、结语

不同民族、不同个体在人际交往、时间观、空间观方面的认识肯定会有所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中国难免会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为了避免这些跨文化交际冲突对交际效果产生消极影响,除了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要做到入乡随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之外,我们对现有的社会文化和观念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身素质,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承认矛盾,缓解冲突,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积极交流。

【参考文献】

[1]但海剑,陈雷.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形成和处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438-441.

[2]蓝晨兴.跨文化交际冲突探析[J].现代交际,2016(08):53-57.

[3]梁星.跨文化交际冲突深层原因分析与对策[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85-88.

[4]马伟.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J].青海社会科学,2012(02):110-113.

[5]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实例分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3(01):90-92.

[6]杨小莉,陈.中外空间观差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1):170-172.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5

关键词: 跨文化 教学能力 对泰汉语教学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颁布的《对外汉语教师标准》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提出明确规定,不但要求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而且要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语言教学实践技能①。本文从跨文化角度,针对对泰汉语教学,讨论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并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提出建议。

二、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层面

跨文化教学能力是指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能力。包括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及跨文化反思能力三个方面。

(一)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对外汉语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甚至学生之间各自的文化背景也不同。一些在中国课堂上司空见惯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不再适用。因此,要在多元的跨文化背景下组织教学,就要求教师在遭遇文化冲突时具备一种容忍力和调试力,但这往往并不容易。汉语教师想要在遭遇文化习惯冲突时正常地开展教学,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在心态上作出一系列调整,包括调整对自身课堂角色的定位,是领导者、参与者或是观察者;通过移情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不以中国文化习惯中的对错标准评判外国学生的行为,不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如老师认为学生上课吃东西就是不尊重老师,并断定学生也抱有相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一种良好的心态下组织教学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跨文化表达和交流能力

除了要在心态上具备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之外,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表达和交流能力,这是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外汉语教师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跨文化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语言的转换能力。这里的转换一方面是指各种语言如汉语、学生母语、媒介语之间的转换,在初级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有时教师需要借助其他语言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表达时,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自由灵活地在各个难度等级的汉语词汇、语法之间进行转换;在解释复杂、高级的词汇时,能用学生已掌握的简单、初级词汇进行可懂输入;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选择适当等级的词汇、语法和语体,并进行调整和熟练转换。二是用非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非语言是指“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交谈时的身体距离、沉默语行为、声音、语调、音量、绘画、图像、衣着打扮和人体姿态实物标志等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用做交流信息、传递思想、表达感情、态度……”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有时语言解释不清或解释起来费时费力的词汇或语言点,用非语言却能很轻松地达到交流效果。如在对泰国学生讲解“礼貌”一词时,上课的教师双手合十,向学生做了一个泰国人最常用的合十礼,然后又故意趾高气扬地从学生面前走过(在泰国文化中,从他人面前经过而不弯腰低头被视为是不礼貌的行为)。之后,他对比两种行为说,前一个行为就是“礼貌”的表现,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学生对老师生动的教学大为赞赏。可见,学习一些非语言交际的技能,能帮助汉语教师强化教学效果,也让教学变得活泼生动。

(三)跨文化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对象,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的能力,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由于教学的跨文化特性,对外汉语教师还应具备跨文化思维的反思能力。对外汉语课堂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状况,比如一个在国内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却没有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取得预期效果等,遇到这些状况,教师不仅要有控制当场局面,灵活改变教学计划的能力,更要有在事后进行积极、理性反思的能力。要时刻考虑文化因素,发现课题后能从跨文化的宏观角度掌握事件过程,发现问题症结,从而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三、关于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议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认为,跨文化教学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极为重要,但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初入职的教师或预备教师却在这方面有很大欠缺。如今,不少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都把能为学生提供境外实习机会作为一大办学特色,但这些到境外实习的学生,有很多却遇到诸如课堂沟通障碍、教学效率低、教学组织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跨文化教学的能力。这也就提醒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应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是只靠个别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就能完成的,它应该贯穿汉语国际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而在各培养阶段的模式和重点不尽相同的。在此,我们针对面向泰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各个培养阶段,对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一种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即:感知式训练―体验式训练―互动式训练―反思式训练。

在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的阶段,还未建立起强烈的专业意识,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任何跨文化教学经验,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感知的方法,把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这方面。大学一年级会开设一些基础性的语言课和文化课,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泰语、中外文化等课程,而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这些课程应有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英语、泰语专业的相关课程。在这些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应有意识地从跨文化角度加入一些中外语言和文化对比的内容,如在现代汉语或泰语课上,不是单纯教授汉语知识或泰语,而是注意将两种语言结合起来,从语音、构词、语法及语言中所渗透的文化等方面做一些对比分析,如汉语普通话声调调值和泰语声调调值的比较,汉语句式结构和泰语句式结构的异同等,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培养一种“双文化的意识和自觉”③。

第二阶段的体验式训练通常是在大学二年级,这时学生开始接触更多也更为核心的专业理论课程,诸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等,这些算是学生真正走进对外汉语教学范畴的课程。在这些课程教学中,除了理论的讲授外,对比研究、案例分析也很重要。在案例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通过案例体会和学习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从跨文化教学角度启发学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确立对外汉语教学是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的教学这一观念。有时,可以专门针对跨文化交际选择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参考书上提供的,可以是影视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的(如高年级学生的赴泰实习日记),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些间接的跨文化教学的经验。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如和本校的留学生“结对子”,到本地的对外汉语课堂进行观课,让学生能够体验在汉语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学。

第三阶段,学生开始进行赴泰实习,也就是说,跨文化教学进入“实战”阶段,他们要在泰语环境下进行汉语教学,也将通过与泰国学生的互动获得更多直接经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长期浸淫在目的语环境中,对于提高目的语语言能力和感受目的语文化很有帮助。同样的,赴泰实习教师处于教学对象的母语环境,则能够更直接地了解泰语和泰国文化,提高对中、泰文化之间差异的认识,对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敏感性也很有效。如果说在之前的体验训练阶段学生学到的是一种带有普遍性和宏观性的间接经验,那么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将获得更多微观的也是带有特殊性的直接经验。同时,在这一阶段,学生不再享有之前那种教师近距离指导的方式,而要独自处于异文化环境,经历跨文化交际的“蜜月期”、“沮丧期”甚至是“困难期”,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实时互动指导,若没有教师跟岗实习的条件,则可采用远程(如电子邮件、网络实时通讯等)指导的形式,从教学技巧、交际策略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同学生作互动式的交流和指导,让学生顺利度过“调整期”,最终达到“适应期”。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也对跨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的成长规律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作为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第四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之前获得的经验进行有效反思,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专题讲座、师生研讨等多种形式,运用案例式教学反思的方法,对学生之前在实践阶段中的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案例,对当时决策时的理念与疑惑及由此所做出的处理方式进行阐述,并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这种交互式和开放式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教学反思的方法,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

四、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单位应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阶段特点,制订实施有效的培养方案,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职前就能具备较好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注释:

①聂学慧.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第37卷(5).

②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③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J].语言与翻译,2004(1).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2.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3]聂学慧.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第37卷(5).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6

[关键词] 日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训练 认知层面 情感层面 行为层面

在外语教学中通常有两种方式来处理目标语言国文化。一种是仅以目标语言国文化为对象,二是在目标语言国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也考虑学习者本国的文化。目前在中国的日语教育中前者占了大多数。但实际与日本人交流过程中,与学生本国(中国)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沟通是否顺利,误解、分歧是否产生)。因此,要顺畅地与日本人进行交流,就要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考虑文化的异同。从语言教育的观点来讲,是以目标国文化与学习者本国文化要素对交流产生的影响为焦点来培养自身能力,即异文化交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训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跨文化交际训练的背景

跨文化交际训练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派遣了其有史以来数量最为庞大的外交官、军人、宗教、商务人士队伍到世界各地。为提高工作效率,事先要对这些人进行训练。此项训练以大学为依托,教授目标国的地理、法律、政治、教育制度、习俗、天气等。之后,随着美国国内黑人、少数民族等不同人种、民族问题的日益严峻,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交际学等领域的学者推动了异文化交际现象的研究。到上世纪70年代,基于各种基础研究成果的发表,异文化交际成为正式的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训练也开始作为进入目标文化国之前的必要准备而开展起来。

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与特征

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式有很多种,虽然各种训练方法可作为单独训练项目来实施,但考虑到学生的目的、可用时间、教材等因素,通常要采取多种训练项目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基础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宏观上认识跨文化交际训练的特征。

1.授课学习形式

信息知识学习(认知层面•S•G):从研读文献、专家、日本人、有日本文化体验的人士中获得知识。包括: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外显的日本文化,如家庭形态、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模式等;内隐的潜在的日本文化,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行为规范、人际交往法则等;语言的文化象征意义与非语言知识,如动作、日本人的时间观、日本人的沉默是金理论、说话时的言外之意、眼神等;文化概念、交际概念、文化冲突等异文化交际中的典型问题。

2.自主学习形式

归属训练(认知层面•S•G):训练理解并说明日本人行为模式的特征、原因。通过日本文化的原因归属法,即“同型归因”的方法进行训练。首先,阅读由于异文化接触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的案例,从选项中选择产生摩擦的原因并站在日本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

3.体验学习形式

小组讨论型训练,可分为案例分析训练和自我意识训练。

案例分析训练(认知层面•S•G):阅读异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问题事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发现案例中显现的文化要素与问题点,训练思考问题的解决或回避问题的方法。采用在职场或前辈与晚辈之间等容易产生文化差异焦点的内容作为危机案例(以表1为例),此外,也可在实际发生的案例基础上,再进行情况更为复杂的案例分析。

自我意识训练(情感层面•M):是以自我觉醒与个人成长为目标的训练。采用以某个特征来构成小组的形式,训练人际交往能力和感受能力。通过对自己的态度、价值观、行为模式等的进一步剖析,提高与日本人相处中的洞察力和社会活动中处理问题的灵活度。

角色演技型训练,主要可分为文化认知训练和角色扮演。

文化认知训练(认知层面•情感层面•M):通过训练,加深对本国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理解,培养深受本国文化影响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可在训练中假设一个日本人与一个中国人之间发生了摩擦,由此进行分饰角色的表演。在此过程中,要求观看表演的学生从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个角度进行讨论,然后一一列出并分析中国人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

角色扮演训练(行为层面•情感层面•认知层面•S):以请老师写推荐信、拒绝上司的邀约等为主题,在角色扮演训练中处理异文化交际中出现的特定状况。通过让学生扮演中日双方角色的练习,进一步学会情感控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目前,异文化训练是将个人成长和与异文化有关的练习、教育进行明确区分,以体验式学习为中心,知识学习兼而有之的一种训练。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对学习负责,教师在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学生未曾遭遇过的场面,要求学生独自面对,并能理清思路、控制情感。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与日本人交往中应对进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八代京子,町理子.文化トレニング[M].日本:三修社,2009.

[2]八代京子,口容子.文化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ワクブック[M].日本:三修社,2010.

[3]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7

关键词:双语教学;跨文化差异;案例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54-02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然而,从各校实施双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仍有较多争议,例如:①双语教学的专业差异问题;②双语教学的目标与定位问题;③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问题;④师资力量问题;⑤教学效果及其评估问题等。本文依据双语教学目标定位、专业特点以及学生能力状况,试图从跨文化差异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教材、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目标与问题分析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主要指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所进行的非语言学科教学。其目标有三个,即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完成专业学科的教学;语言目标是指在非语言类学科中,运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并能用外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思维目标是指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分析,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其中,知识目标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是首位的;其次是语言目标,它要求学习者掌握专业外语水平。从理论上讲,任何课程都可以开展双语教学。但由于受到专业性质差异性的制约,要开展双语教学就必须对双语教学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科学论证。一般而言,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小的自然科学,例如数学、物理等,比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的社会科学更容易开展双语教学。因此,社会科学学科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更慎重一些,要从专业实际出发,考虑专业和课程本身的特点。据统计,目前双语教学在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基本普及,但双语教学实践中不同学校、不同课程和教师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大多数高校都是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双语教学的效果也是众说纷纭。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双语教学比母语教学更能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有利于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但由于语言理解的障碍,双语教学的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普遍反映是对双语教学期望很大,但是对英文管理知识却不能很好地理解,理解英文和理解汉语存在差异,实际效果不理想。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一个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基于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不能等同于专业外语课的学习,应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目的是借助它来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知识、管理思想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跨文化障碍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和妨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问题。例如《薪酬管理》这门课,我们选的是米尔科维奇的著名教材和相关教辅资源,但在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国外的社会经济及立法环境的不同,本教材里有大量与我国国情不同的相关内容,如何进行取舍是个难题;二是管理科学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发展,比较成熟,本书在内容表述上相当灵活,有丰富的权变思想,但学生在接受中却存在问题。另外,对班级整体外语水平没有足够了解,没有很好地选择与此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一定程度挫伤了教师的双语教学热情以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即使后期采用了大量本土案例,虽然效果不错,却淡化了外语语言的运用。

三、基于跨文化差异视角的《薪酬管理》双语教学实践探讨

双语教学模式不只是课堂授课模式,还应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鉴于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以及参与双语教学师生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需要从主讲教师教辅材料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调整、课堂授课的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来考虑。

(一)关于双语教材的选择和改编

目前,国内双语教学中关于教材的使用与选择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中英文合订教材,教师讲解和课件都是中英文双语;二是使用英文教材,但教师讲解和课件都是双语形式;三是使用英文教材,教师讲解和课件都是英文形式,这种形式相对比较少。这种选择主要是基于语言目标考虑的。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外源性,即使是国内教材,也大多是基于国外知识框架,改头换面而来,尽管有了一些国内案例材料的支撑,但是从理论和制度层面出现知识断层。因此,国内外教学并非仅仅是语言方面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存在技术知识背后的文化和理念差异。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在涉及组织内部薪酬公平性问题方面,对于薪酬公平性的感知就存在较大的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差异,如果不让学生理解这一点,而仅仅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岗位评价来体现内部薪酬差异性,这是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的。这种差异使得我们在选择教材时面临两难问题。完全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并不合适。我们在教学实践进行以下尝试:①首先精选国外教材,例如《薪酬管理》课程,我们选择是Milkovich和Newman的经典教材《Compensation》(Ninth Edition),因为这本教材内容体系全面,不仅包括技术层知识,也包括理论和制度层的知识体系,并有大量的参考文献,给授课教师较大的教学选择空间;②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删繁就简,编写精简教材,仅保留简洁的学科知识结构及技术知识点,同时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英语,降低了对学生的语言要求;③通过对教辅材料的整理,将有关跨文化知识点纳入其中,以便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状况,进行动态选择教学。

(二)双语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配置

教学内容的组织包括精编的简化英文版的教材、课件、教辅材料及其相互动态配置,其目的在于克服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障碍,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配置与动态选择,从而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语言运用方面,考虑教师与学生的英文水平,学生的专业基础,我们精编英文教材突出技术知识,并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英文课件,以降低课堂双语教学的语言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我们根据课程进度开列中英文版相关参考书目,让学生利用课外熟悉课堂中难以用英文表述的有关理论知识点,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课堂案例教学采用中英文形式,英文案例取自国外原版案例,中文案例则取自国内本土案例。案例课堂讨论采用中文讨论;二是跨文化差异案例导入,如前文所述,由于管理学科知识的外源性,跨文化交流障碍必然存在。我们通过知识点对比的中英文案例,试图克服学生在管理学科知识接受方面的跨文化障碍。例如,关于“薪酬公平性”这一知识点,我们在课堂英文教学中主要关注岗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而关于公平理论知识,则要求课后参阅相关中文书目。关于公平性知觉在跨文化中的差异以及在薪酬管理中的体现,则通过中文本土案例以及英文原版案例进行课堂比较讨论;三是教学内容动态配置问题,精编原版英文教材及课件是课堂双语教学的主体,完全采用英文。教学计划中课程学期安排、教师的英文水平以及学生的英文水平和专业基础都会存在差异。针对这一差异,我们可以动态配置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教学形式上,双语教学具语言性和专业科学性的双重特点。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在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按课件或教学笔记说英语,学生在下面听英语,形式呆板。因此,我们尝试在教学方法采取更加灵活变通的方法。一是教学过程的延伸,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不能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时间,因为双语教学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更应延伸至课前和课后。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配合课堂教学进度,提前布置学生理论知识点及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每次课后布置下次案例材料以及课程内容相关文献阅读;二是语言地灵活运用,一方面,如前所述表现为教学材料的灵活配置上,另一方表现为课堂表达上。由于班级或班级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教学中除核心精编教材和课件全英文外,其他教学内容语言的运用可灵活进行;三是案例教学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为了克服双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障碍,我们采用中英案例对比分析,并建立案例库。但是案例库是开放的,每次案例分析讨论分组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主选择中文案例或英文案例。案例教学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由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作补充或点评。

五、结束语

跨文化交流主要涉及不同文化制度背景下的人们间的交流,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同样存在着跨文化交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由于语言和跨文化障碍,存在目标置换现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语言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存在两难的情况,往往是提高了学生的英文学习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效果往往并不如人意。基于此,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薪酬管理》双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并通过再次的教学实践进行检验。经过几轮教学实践,事后教学评估显示:学生对这种双语教学基本报以肯定态度,认为双语教学不仅能学习专业知识,更能很好地掌握相关专业英语知识,并通过分析讨论锻炼了专业思维。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8

摘 要:随着近年来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第二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本文简单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内容提出了一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国际化正在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大趋势下,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直接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交流、碰撞。因此,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产生积极作用,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一、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

1.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

“第二语言教学是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能力的掌握,包括具体的言语交际能力和技巧……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培养出能用目标与进行交际的人才。具体到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周小兵,2004)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帮助学习者获得日常交际能力——也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目的,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出发点和直接需求。对外汉语是以汉语为目的语,教学对象为外国留学生或海外学生的教学。由于教学对象的母语、教育程度、个性等情况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这正是将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作为母语教学区分开来的重要所在。而这些文化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理解和使用上的问题,增加了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对象的学习者的学习困难。例如,“关系”、“意思”等词对汉语初学者来说难以理解,“出息”一词也较容易出现偏误。

2.跨文化交际

胡文仲(1999)认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L.S.Harms(1973)认为,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而跨文化交际能力,W.B.Kim(1992)指出,就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

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促进交际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减少文化障碍,加强对目的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恰当地、得体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规则,适应汉语语言环境,以达到顺利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因此,第二语言教学不能离开跨文化交际环境而孤立地存在,而是应该结合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处理好课堂教学、第二文化环境和跨文化交际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二语言教学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架起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二、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些跨文化交际问题

由于语言及文化见存在着种种差异,教师与第二语言学习者都可能会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只有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这些问题,通过训练与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尽量避免误解,减少文化冲突,达到比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1.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的概念现在比较为人熟知,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Kalvero Oberg,1958)

由于一个人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出于本国文化的影响,在目的国文化中寻找不到共同或相似的经历与经验,那么他可能遭遇文化挫折感,其生理功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不论是外国留学生还是在海外工作的汉语教师及志愿者,他们都可能面临这个文化差异的问题,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

2.价值观念

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思维、行为等多种方式是不同群体或个人文化差异的外化体现,究其内在原因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它决定了人们选择什么样的行动模式、方式及目的。这与人们的价值观——喜欢什么样的事态或观念,不喜欢什么样的事态或观念,这种大致的喜好倾向——密切相关。价值观主导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反映价值观。了解价值观是理解不同的语言、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前提,也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因此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尤其是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时,应该尊重与了解目的国的价值观,不能用本国的价值观标准武断地判断、评价或理解目的国的文化现象。

3.思维定势与偏见

Lippmann(1922)最早提出了“定势”的概念,他认为复杂的环境使人们无法全面地认识世界,因此未来节省时间,人们使用简化的认知方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人或民族、种族塑造成一定的形象。这种形象往往带有人的主观情感,有时非常执着。如果产生了误判,那么比较容易导致偏见。例如有人认为德国人、日本人呆板僵硬,法国人浪漫,黑人喜欢犯罪等等。

尽管思维定势与偏见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影响了第二语言教学的交际效果,甚至有可能引起交际失误。

4.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本文化优于他文化的心跳,是文化观念上的主观主义。它偏袒本文化,按照主观的标准给他文化分成等级,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民族中心主义在任何文化中都存在着,反映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涉及语言使用、交际传播、社会结构与文化等多个方面。

民族中心主义不利于建立理性的文化认同与公正的价值判断,这种情感如果过度,就可能引起文化冲突,阻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三、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第二语言教学的思考

帮助学习者提高跨文化意识,让其真正认识、理解并正确运用目的语语言规则,达成交际目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而在此之前,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清楚地了解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及文化的特点、差异以及预设可能遇到的冲突,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休克,度过文化适应过程,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利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之所以长盛不衰,正是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认识母语和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特性、差异,避免母语的干扰,对于那些大同小异、同中有异的语言和文化成分,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当然,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拥有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基础是必须的,同时也应该多花时间与精力了解学生的母语语言文化与汉语的差异所在,做到有准备、有应对的第二语言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对比分析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对比的思路和重点,词汇系统如,“朋友”和英语中的“friend”、“friendship”,“骨气”等;语言结构方面如“不大不小、不胖不瘦”体现出来的中庸思想;还有语用规则方面,如讨论比较多的称呼语等。

2)尊重学生、了解学生

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首先应该遵循跨文化交际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互相尊重、平等待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各民族文化在价值上都是相等的。因此尽管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肯定与汉语文化存在差异,有时是巨大的差异,但不能骄傲自大、一叶障目,应该充分认识彼此,尊重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避免发生文化冲突。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到不同的学习者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性格、学习动机等,应该针对其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等。

2.第二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引入

1)在内容上,循序渐进,坚持实用性,注意度的把握

不同层次的语言水平、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对教学重点、方式需要作出合理的安排,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举例来说,在初级阶段,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做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例如打电话时,汉语中没有“这是某某人”(This is)的用法。针对日常生活,从较多交际练习中渗透,可以是课前导入的情景对话,也可以使用任务法,形式不拘一格。

实用性是指,引入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应该与语言知识、日常交际紧密相关。例如,对待恭维时,中国人往往比较谦逊,尽量少赞誉自己,“过奖了”,“哪里,哪里”——学生学了以后可以马上用得上。对于那些不经常使用的文化知识,在课堂上不需花费太多笔墨解释,如“地主”一词,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电影《半夜鸡叫》、《白毛女》,课下去看。

此外,在引入文化内容时,还应该注意度的把握。也就是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交际需要,注意文化知识的比重,不过分求深、求全,否则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引起负面学习效果。例如“周瑜打黄盖”、“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惯用语,没有必要详细介绍周瑜、黄盖、刘姥姥的生平事迹,只要学生知道意思、如何正确使用,就足以完成交际。

2)在方法上,注意背景知识的阐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有些语言现象发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有特殊的含义。这些具有隐含或者联想意义的词语或句子有时会让学习者理解困难,不知所措。例如一些带颜色的词语“黄袍、紫禁城、红人”等等。教师应该结合历史民俗、思维方式等文化知识加以解释。这种方法也可以与汉字教学结合起来,适当地插入其造字理据的讲解,既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汉字构型的规律,也可以寓教于乐,例如“肉”在做偏旁时也写作“月”,“脑、臂、肺、肥、胖”;“女”做偏旁的字“好、妇、嫁”等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女性社会地位和对婚姻的看法。

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案例教学法。案例既可以是教师准备,也可以是学生写的典型案例;既可以是交际失误引发的问题,也可以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经验。在课堂上,使用案例为教学素材,教师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的环境中去,开展对话和研讨。关键步骤在于分析讨论环节,如何创造良好的讨论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这对教师的素质有不小的要求。

情景模拟法。围绕跨文化交际的一些具体问题,学生自主编写材料,老师加以修改、完善,例如如何向人请假、与人道别、请人帮忙等,再来讨论表演某个场景,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目的语解决问题,比较好地与目的语中蕴含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结合起来。

视听教学法。顾名思义,这种教学方法是使用电影等影响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在观看过程中培养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如果使用这种教学法,那么应该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例如利用问答、讨论等互动热身环节,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一方面对影像材料的内容有所掌握。另外,试听影像只是手段,提高能力才是目的,因此观后的总结环节也非常重要,可以利用分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课下准备自己的观点发言,课上交流讨论。

互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探讨,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主要运用问答、讨论、游戏等多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的形式,经常与上面几种教学法结合使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9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从无到有、由少至多,外资的引入对中国有着长期的综合优势,对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力量则是以跨国企业作为主体。如今,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90家在华投资,其中,跨国企业所占比重超过85%,而其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亦已多达1600余家。

据相关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城镇需就业劳动力达2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680万人次。在这个经济危机泛滥、信用危机恐慌的年代,学生就业问题不容小视。亦是基于较少研究专门涉及“跨国企业求职技巧”相关话题展开之原因,笔者认为本项目研究具有其必要性。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将其目标定位于跨国企业,这是适应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能够步入跨国企业工作,是国际化人才的符号,是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竞争力的象征。然而,应聘跨国企业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才华与能力的测试,笔者在本项目研究中,以访谈和资料参考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不同国家间文化冲突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探究跨国企业求职相关技巧。

二、跨国企业求职中文化冲突的表现

很多应聘者认为,在跨国企业求职过程中,自己首先接触到的通常为中方代表,故而,根本没有必要在求职阶段研究跨国企业中存在的文化冲突相关问题。但事实上,学习跨国企业文化冲突与跨国企业求职两者之间不无联系。

在跨国企业求职过程中,才华、能力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用人单位必须确认被录用的应聘者高度认同并理解该跨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并确定其能够很好地融入到这样一个存有文化差异的工作氛围当中,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包括:文化冲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文化冲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文化冲突对机构运行模式的影响等等。而应聘者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解与把握,都将在跨国企业求职过程中以各种形式得以考察。故而,作为一名跨国企业求职者,懂得“思维习惯”上存在的文化冲突和一些较为基础的“身体语言”方面的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一)思维习惯

1、东方好曲线,西方好直线

从思维方式上来讲,中西方具有很大差异。东方哲学思维以探寻世界的统一性为根本,十分强调“亦此亦彼”、“天人合一”,故而,中国人惯以迂回式的曲线思维思考、表达;然对于西方理论家来讲,则以寻求世界的对立为根本,由此,“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便成为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西方人便习惯采用直截了当的直线型思维。

2、东方重整体,西方重解析

正如季羡林大师所言:“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就思维模式而言,东方人多重悟性、偏人文、看伦理,属于整体、直觉、具象思维;而西方人往往重理性、偏技术、看证实,属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3、东方偏模糊,西方偏精确

基于东方迂回、曲折的思维方式,以及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东方人的思维更偏重模糊性与整体性,会更为本能地探寻事物的来龙去脉、过程、究竟;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思维模式颇为直接,偏于逻辑,且独立性很强,生活约束较少,故他们并不习惯过多地去关注环境,其经历更容易集中于一点,进而精确研究。

4、东方喜中庸,西方喜偏激

“中庸”,是儒家最为经典的思想之一,历经几千年至今,它依然是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为大家所遵循。在中国,“中庸”是人们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所依照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对心身健康发展、调解人际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西方人则偏好激性思维,尤其在他们提出新思想、创立新理论的初期时候,往往有些极端主义,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用“言过其实”来形容,他们喜好只“击”一点而不及其余,待新事物基本建立后,再做修正。在西方人看来,不偏即没有创新、没有创意,这样的东西是完全没有“市场”的。

(二)身体语言

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沟通方式并非单一局限于有声语言,身体语言同有声语言一样,都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常常通过表情、手势或其他姿势来向对方传递信息。然而,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是,在某些文化当中,同样的身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如此,在跨国企业求职中,对于身体语言应用的研究便显得尤其重要。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内部情感体验引起的面部肌肉变化模式,它是人体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部分,亦为人类最重要、最有效、变化最多的一种交流方式。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就曾经研究表示:就信息传递效果而言,7%来自于文字、38%来自于音调、55%来自于面部表情,可见,面部表情在沟通、交流中占有关键地位。

(1)眼神交流

对于眼神交流,美国人大多习惯于在谈话一开始便首先与对方进行目光接触,以表达自己对所谈话题非常感兴趣,而后便将视线转移开来,或从一只眼睛移至另一只眼睛,之后再进行目光接触。

(2)大笑

大笑,通常用于传递友好、亲近、满意、高兴以及愉悦之情,这在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是适用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中国人习惯大笑,而西方人却对此极度反感,它对事物的发展起有消极、负面之影响。

(3)伸舌头

就中国人而言,有时会在自己言行不合适而不好意思时伸舌头,伴之以脖子一缩,以表达自己尴尬之情。而在英美等国家,这样的行为被视为是一种非常粗鲁的表现,往往带有一定贬斥、戏谑之色彩。

2、身势语言

(1)头部

头部动作在非语言交际中使用非常频繁,其中,最为典型的动作之一即为摇头。摇头,在中国,通常情况下表示“否定”、“拒绝”之意,但在英美文化中,亦在“高兴”、“佩服”、“惊叹”时使用,往往伴以微笑或其他表示高兴、钦佩的表情使用,意思是“这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这居然是真的!”等。

(2)手势

伸出一只手,将食指和大拇指扣成一个圆圈。在中国、美国,人们用这个手势表示“OK”,有“答应”、“允诺”之意;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泰国,译为“没问题”;在日本、韩国、缅甸,它代表“金钱”;在法国,表示“微不足道”;在希腊、巴西、意大利撒丁岛,这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污秽手势;在马耳他,是一句无声而恶毒的咒骂之语,须谨慎使用。

三、典型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小A,文学学士,北京某高校2012届毕业生,现实习于戴姆勒东北亚零配件贸易服务有限公司。

在接受笔者访问时,她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小A说,自己在参加该跨国企业面试时,曾经遇到这样一道非常普通却值得一提的问题:“请问,对于我公司的6个岗位招聘信息,你认为哪个比较适合自己?”当时小A目标非常明确,直接就报了“行政助理”一职务并阐述了选择这一职务的相关依据。小A说,和自己同组的两个女孩,资历与自己不相上下,但对于这个问题,她们都没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含糊地传达了几个岗位她们都能接受一信息。最终,小A通过了面试,而同组的两位女孩在该场面试中被淘汰。

其实,如果面试的不是跨国企业,而是私企一类的企业,面试官很可能会倾向与小A同组的两个女孩,因为她们对自己的事业目标并没有一个十分严格而精确的界定,在中国人的思维意识里,这是随和的象征;然而,对于一个跨国企业来讲则不然。

通过对案例一的讲述、分析,笔者认为,对于跨国企业求职,切忌事业目标模糊、宽泛,求职者必须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定位,这是相信自己,亦是勇于前行、不断攀登的体现。

(二)案例二

小B,经济学硕士,北京某高校2011届毕业生,现就职于联合利华。

“求职联合利华竞争非常激烈”,小B说,当时自己在该跨国企业面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请问你对自己近几年的事业发展有何规划?”小B的回答清晰、系统,内容充实而贴切实际。

基于西方国家在鼓励团队合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人培养、发展的特性,绝大多数跨国企业相当看重员工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在他们看来,能够很好地将自身职业发展进行较为细致的规划,是一种着眼个人成长、对自己高度负责、进取心强的表现。

故而,从案例二我们知道,应聘跨国企业,求职者一定要有这样注重自身培养与发展的意识,这是跨国企业有别于其他性质企业在招聘中着重考察的关键所在。

(三)案例三

小C,文学学士,北京某高校2012届毕业生,现实习于伟达(中国)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

访谈中,小C提及了自己在该跨国企业面试经历的最后阶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这几乎是面试结束前HR必问的一个问题。小C说,当时,自己就就这个问题与HR协调了实习时间方面较为细节的问题,并就工资相关事项进行了询问。

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偏于腼腆、委婉,所以,在面试过程中,当HR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时,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没有”;在涉及到工资薪金问题时,求职者更是避而不谈,抑或回答甚为模糊。

跨国企业非常看重员工的主观、个性思维,鼓励精进与创新,所以,在面试最后,恰当地询问一些问题是有必要的。作为求职者,需要正确看待工资问题。对于跨国企业来讲,并不回避薪金问题的协商,求职者可以坦诚地提出自己的期望值,但必须是建立在正确自我定位、合理估算自身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之上的,须有理有据才行。

四、结语

“跨国企业求职技巧研究”,其关键在于“跨国”二字。不同国家,因其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不尽相同,故导致人们基本信仰与行为规范上的矛盾性差异。在跨国企业中,这种差异显现出不同形态文化及文化要素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之势,进而形成文化冲突。

笔者在研究中,通过大量访谈并结合资料参考、总结,着重从“思维习惯”和“身体语言”两方面阐释了跨国企业中存在的突出文化冲突,并基于典型案例展开相关分析,就跨国企业求职中应聘者较易遇到的文化冲突境况进行详细说明。

如今,文化冲突愈加凸显,并已成为跨国企业在异文化地区投资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文化冲突使得企业人员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合作,这不仅影响企业内部安定与团结,更有甚者可直接导致公司发展的失败。所以,对一名跨国企业求职者来讲,能够很好地找到差异文化的结合点,并懂得如何超越企业内部文化冲突,便成为跨国企业求职技巧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