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课外阅读集锦9篇

时间:2022-11-29 10:55:39

大学生课外阅读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1

调查对象:校本部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项目:课外阅读的目的、时间长短、阅读场所、书籍类型及其范围、阅读书籍来源

问卷情况:功300份,收回289份,有效问卷268份,回收率92.73%。

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园良好读书风气的形成。

内容摘要:

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是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才的起点和成就事业的沃土。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兴趣系统的研究,有助于高等学校准确及时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状况,以便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兴趣,从而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状况 阅读兴趣 阅读目的

调查单位分布:分布基本均衡

学院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合计

能源 11 12 11 10 44

信电 12 14 11 12 49

管理 9 13 12 6 40

文法 9 9 9 13 40

外文 14 11 17 11 53

体育 10 8 13 11 42

合计 65 67 73 63 268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阅读的状况:

本次调查涉及大学生的整个课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按次序排列分别为:课外阅读65%、网上冲浪62%、体育活动59%、观看影视58%、玩25%、其他(2%)。本次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范围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就是阅读!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有较高热情,对课外阅读持积极态度。

其直观图如下:

表一:

情况 网上冲浪 体育活动 课外阅读 观看影视 其他

人数 167 159 68 175 156 18

比例 62% 59% 25% 65% 58% 2%

上网和课外阅读是大学生打发业余时间最常用的方法,我们从其他调查结果了解到,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把网络用于学习的只占较小的比重,而用于聊天和玩游戏的所占比重最大.我们走进网吧和学校机房的时候就会获得一些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应接不暇的是奇迹-传奇-大话西游等网络贵族游戏和如CS等硬盘游戏,以及嘟嘟嘟的QQ铃声。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课外阅读者比网上冲浪者高出三个百分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了很多,对自己的前景不如以前那么自信,知道怎么才能增加自己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筹码,切身感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逐渐多了几分成熟,少了一些冲动和急噪,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未来。令人欣慰的是,作为理工类院校的矿业大学,有阅读习惯的人占总人数的94%,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尤其是在阅读类型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

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型(表二:)

情况 专业辅导 文学类 外语计算机 其他 合计

人数 25 161 27 55 268

比例(%) 9.33 60.07 10.07 20.52 100

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者要远多与其他如专业辅导、外语计算机等,达到60.07%,如果在人文类院校,这并不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但在以煤炭专业为主导的矿大,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这里缺少纵向比较的数据),作为文科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安慰,因为这写数据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学校又多了一些人文气息,已经在向真正的综合类院校转变,不必担心一个崇尚学术自由和学术交流的人文学者在这里找不到知音和“敌人”。但是这里又存在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课外阅读的结构是否合理的情况,大学生都 对文学特别青睐,而对专业课的学习却不够重视,容易出现对什么都了解除了自己的专业的怪现象。

每天课外阅读所花时间(表三:)

情况 1小时以内 2小时 3小时 3小时以上 合计

人数 124 94 34 16 268

比例(%) 46.27 35.07 12.69 5.97 100

月阅读量(表四:)

情况 0本 1-2本 3-4本 4本以上 合计

组中值 0 1.5 3.5 4.5

人数 11 134 81 42 268

比例(%) 4.1 49.63 29.85 19.42 100

从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在时间上:46.27%的学生每天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作课外阅读,35.07%的学生花2小时,12.69%的学生花3小时,5.97%的学生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81.34%,超过两小时的仅占18.66%,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因为大学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没月不搞课外阅读的仅占4.1%,有49.63%的人每月读1.5本,29.85%的学生每月读3.5本。而每月读4.5本的占了19.42%。从阅读两上暴露的问题则更加明显:每月阅读量在1.5本以内占53.73%,在3.5本以上的仅占49.27%,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重状况,不管怎样也不算是合理。所以虽然矿大的人文气氛有所改善,但总体上还是不够理想,与以文科为主导的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状况:

从表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型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较偏爱文学类(60.07%),外语计算机次之(10.07%),专业辅导仅9.33%,其他20.52%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差异

类型年级 专业辅导类 文学类 外语计算机类 其他 合计

一年级 2 40 8 15 65

二年级 1 44 5 14 64

三年级 7 29 10 13 59

四年级 3 22 12 15 52

从年级看,大一大学生专业辅导类占课外阅读的3.08%,文学类占61.54%,外语计算机占12.31%;大二:专业辅导1.56%,文学类68.75%,外语计算机类7.81%;大三学生:

专业辅导11.86%,文学49.15%,外语计算机16.95%;大四:专业辅导类5.77%,文学类42.31%,外语计算机类23.08%。对于 不如同的年级,同学的阅读状况并不一样,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其中文学类的读物大二是高峰,然后呈递减的趋势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分析

课外阅读兴趣,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占总人数的65%,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调查发现,文学书籍(主要是小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同时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文学类书籍以其思想性和批判性的风格,非常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适合更多的大众),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首选的阅读刊物。造成大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阅读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

三、大学生的阅读动机

情况 陶冶情操 拓展知识 指导实践 提高考分 其他

人数 150 217 63 9 19

比例(%) 55.97 80.97 23.51 3.36 7.09

55.97%大学生的阅读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80.97%是为了拓展知识,指导实践也占了25.31%,而为了提高考分的仅占3.36%。这说明在课外阅读中,人们的功利意识并不是太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分,拿到学分,在考试中可以不“挂”,而是上升到一个高度,即为了自身发展,提高自己的素质,全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格,也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同时,也是为了调节机械的专业学习,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养成合理的习惯,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学类读物更受大学生的欢迎了。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专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没有课外阅读的调节和补充,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不可想象的。

三、总结:

(1)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本次调查表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知道的是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比较偏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己,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2)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2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本只是知识宝库的导游图,它只是指引游览部分典型景点。作为大学生,要在大学学习阶段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的提高,必须有充分的课外阅读。笔者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探索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知识和文化熏陶。调查涉及四个本科、三个专科理工类专业,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5份。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课外时间安排

按照由高到低顺序,大学生课外时间分别用于课外阅读(40.0%)、其他(29.2%)、体育活动(21.2%)、网上冲浪(17.0%)、观看影视(10.3%)、(8.1%)。从统计数据来看,多数大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等有益的活动。在调查中29.2%的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其他”,根据走访座谈的情况,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利用课外时间兼职家教、打零工。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比例基本相当,本科39.5%,专科41.4%。不同年级的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比例有明显区别,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为43.0%、42.6%、41.7%、20.0%。年级越高,课外时间用于阅读比例越少。但是考虑到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每周集中上课时数比较少,拥有更多的课外时间,虽然用于课外读书的时间比例不足低年级学生的一半,但用于课外读书的时间并不少(本文第四部分有相关讨论)。可以理解,毕业年级的学生面临就业、升学,确实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时间。

2.大学生读书兴趣

大学生课外自主时间用于读书课外阅读,无疑是很正常、也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大学生喜欢读什么书呢?粗略看来,文学类占45.7%、外语计算机类占13.6%、专业辅导类占9.9%、其他类37.5占%。我们所考虑到的专业辅导类和外语计算机类,属于课堂学习或等级考试的需要,文学类则属于理工类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构建更完整的知识结构的。37.5%的学生选择“其他类”,到底喜欢哪类读物呢?在另外一个调查项目中有更详细的反映:传记类38.8%;言情类27.9%、网络小说25.7%、科幻类24.5%、动漫类20.7%、武侠类18.8%;体育类14.6%;学术类23.4%;其他类29.4%。通过走访座谈,29.4%的“其他类”包括文摘类、就业指导丛书和消遣类杂志。大学生的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博览群书”成为学生的一种趋向。

3.大学生的读书动机

关于课外读书的动机,65.2%的大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为了拓展知识,32.4%是为了陶冶情操,指导实践占9.7%,而为了提高考分的仅占2.2%。这说明在课外阅读中,人们的功利意识并不是太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分、拿学分,而是为了自身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素质。课外阅读可以调节枯燥、机械的专业学习,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从这一点上,容易理解为什么文学类、传记类读物更受理工类大学生的欢迎。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专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没有课外阅读的调节和补充,不仅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将变得枯燥乏味,而且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将受到影响。

4.读书时间投入情况

一般讲,在社会舆论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全日制学历和函授、业余同等学历相比较,前者含金量更高。全日制高等教育和函授、业余等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课程并无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别在于课外阅读数量及时间投入,甚至可以认为,课外阅读数量及时间投入的多少,反映接受大学文化熏陶的程度。当代大学生平均每周多少时间用于读课外书呢?调查结果显示:1小时以下占9.4%,1-3小时占33.1%,3-7小时占32.8%,7-14小时占19.5%,14小时以上占6.1%。

为了考查不同年级的学生课外读书时间投入情况。我们对五个不同年级专业进行了比较后发现在校大学生课外时间用于阅读的数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基本呈上升趋势。在另外题为“您认为今后大学生的读书时间将有什么样的变化?”的调查中,41.0%的调查对象认为会“越来越少”,36.0%“越来越多”,23.5%认为“与过去变化不大”。显然,大学生目前在课外阅读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虽然本次调查结果和其它同类调查相比,本院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投入的时间稍多一些,但是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将来也很难有更多投入。这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信号。

5.读书的数量与质量

调查统计结果中,54.3%的学生表示个人读书的数量比较少,40.0%的学生表示个人读书的数量正常,其余5.7%的学生认为自己课外读书数量比较多。只有不足50%的学生对自己读书的数量感到满意,那么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又如何呢?

调查显示:22.9%的大学生没有读书计划,61.7%的大学生虽然有读书计划,但往往执行情况不好。只有15.3%的大学生能够做到有计划而且执行较好。整体上大学生课外读书是一种无计划或有计划执行不利的状态,反映出课外阅读的随意性。

在课外阅读的随意性背景下,大学生是如何选择图书来阅读的呢?49.7%的学生是出于要增长某方面的知识来选择阅读,这部分学生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进行阅读。但是42.5%的学生是根据书的知名度、34.5%的学生是由于“偶尔翻到,感觉不错”、20.5%的学生是出于对作者的崇拜和尊敬来选择阅读,这三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22.9%的大学生没有读书计划,61.7%的大学生有读书计划但往往执行情况不好”是相符合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与效果,特意以“你读书做笔记吗?”为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4.3%的大学生偶尔做笔记,15.8%的大学生从来不做笔记。只有10.8%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做笔记。读书时间不多,读书选择上有一定随意性,读书很少做笔记,读书质量不会太高。

6.大学生读书的来源

在题为“您所看的书的主要来源――”的调查中,54.1%的学生是图书馆借阅,35.6%从同学或朋友处借,23.9%自己购买,11.3%从网上看,7.1%是家里藏书,另有3.7%是其它来源。

学生课外阅读图书只有54.1%来自于图书馆,这反映两个问题:首先是高等学校随近十年来的不断扩招,生均藏书数量不足;其次大学生“博览群书”,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图书馆藏书类型与学生阅读口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大学生读书的另外两个重要来源是从同学或朋友处借、自己购买,实际上这可以归结为一个渠道――读书者自己购买。那么大学生个人能有多少藏书(教材除外)呢?调查结果为:藏书10本以下43.0%,藏书11-50本44.2%,藏书51-100本11.3%。87.2%的大学生藏书超过50本。

二、对策与建议

1.完善管理制度 督促大学生多读书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课程学时数量少了,学生自主时间多了,调查结果却反映学生用于课外读书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而且41%的学生认为读书时间将越来越少。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应结合选修课,在尊重学生兴趣、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以“提交读书计划――教师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评阅――取得选修学分”的模式,督促大学生多读书,同时提高读书效果。

2.举行专题活动 引导学生读好书

大学生的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应该是好事情。但大学生读书种类并不理想,言情、武侠、动漫及消遣类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类图书大多属于快餐类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性帮助。通过举行专题读书活动,正面引导学生选择文化含量更高的书目阅读,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3.拓宽图书来源 提供读书方便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3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阅读量;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地问题,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的观点。课标中不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地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推荐书目

因此,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异彩缤纷的阅读天地里,真正地获得语言与知识、精神与情感的丰富体验,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重要任务。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改变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能储存海量的教学信息,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阅读材料,同时它又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按照具体需求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它所具有的互动性、形象性、直观性,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再比如,基于“云计算”框架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社区博客等应用,为学生拓展视野、合作学习、展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下面,我就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与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课内课外补充,拓宽阅读空间

一本薄薄的语文书,要想办法把它“读厚”、“读透”、“读活”,这就需要师生一起爱读书,通过更多的课外阅读去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比如教学《舞动的北京》(S版四下第15课)这一课,四年多以前的08北京奥运会对于我现在的学生来说,那是幼时的点滴记忆,单单让学生体味文字毕竟是比较抽象的。我事先发动学生自己上网搜集有关北京奥运会、关于篆书书法、关于中国印章文化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的学习,既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又让他们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再如《观潮》(S版四上第6课),课文描述了海宁盐官镇的“一线潮”,钱塘江大潮其远不止书中描绘的一种情景,还有“交叉潮”和“回头潮”。我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央视每年直播的视频资料等,以多样化的手段给孩子们展示了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壮阔美景,进而达到激发孩子更大求知欲的目的。

我常常以从所学课文入手,推荐阅读作者的其他代表作;也可以从文体入手,推荐阅读其他相同体裁的文章。组织了春天诗会、校园小辩论会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使课内与课外互为补充、拓展,相得益彰。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与保持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容量

在web3.0时代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尤其是移动通讯终端(手机、平板电脑、ipad、iphone等)的普及,各类阅读类应用程序不断推陈出新,为孩子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总会去怀着浓浓的兴趣进行探究的。在课外阅读方面,激发兴趣与保持兴趣同样重要。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量才可以进一步扩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抓传统的阅读(或称为纸质阅读),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又要善于利用“超媒体”应用性阅读的优势,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采取精读与泛读并重的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诗文篇章,必须精读,详细诵习,反复思考,力争对内容和形式都有较深的领会。对于其他的推荐性文章、名著,可以泛读,学生自行阅读,教师略加指点或师生简单讨论,以求大意。

在阅读课中,教师要让学生们养成善于课后搜寻信息的好习惯,从而对课文的文本进行补充或批判,师生共同利用好现代教育资源进行必要的补充。比如,学了《“心正笔正”的柳公权》(S版五上第22课)一文,学生还想搜集有关书法名家的故事、传说,教师就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兴趣的持久还在于更深入地参与。为此,我在班上开辟“书卷飘香”专栏,定期让学生汇报课外阅读情况,还可以为学生推荐课外读书应用程序、订阅免费的电子杂志、推荐读书网站、建立读书QQ群、微博群等,这样就可以变有限的纸质文本为无限的网络空间,学生参与度增加了,自然能多读书。

3借助视频媒体手段,化繁为简,拓展学生阅读容量

观看影视作品是利用广播电视和媒体进行课外阅读的好途径,其化繁为简,极好地拓展了学生阅读量。

课标为小学生推荐了若干中外名著,且大多数已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等。从影视欣赏中,既让学生了解到名著的内容,又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影视作品的知识容量十分丰富,就拿剧本的阅读来说,便融合了人物语言、舞台场景、肢体语言等。譬如《快乐王子》(S版四上第31课)剧本,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照剧本进行表演,然后播放《快乐王子?剧场版》(2009年版动漫)让学生进行再次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在观影(视)过程中,老师要作适当分析点评,使学生每看一部影视片,文学鉴赏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在观看《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与《奴隶英雄》(即电影《斯巴达克斯》两部影视片后,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如何评价英雄的话题。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名著读后感展示”、“小品话剧表演”等,让阅读所得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加以运用。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协调好语文知识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的关系,科学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指导小学生安排课外时间,引领小学生进行更多的、更有效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飞跃,从而完成课标规定的学段课外阅读目标,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课外阅读 浅阅读 深阅读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严重地冲击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阅读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素养、精神世界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新媒体的发展,使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再受时间、空间、载体的限制,新媒体无疑是最佳的阅读平台,为大学生的阅读开创了无限的空间。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都是来自媒体,在这样短而快的阅读中,信息的获取就会变得无比快捷,但在享受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弊端,如:断章取义、功利性等一系列的问题,其阅读形式也大多是浅阅读、娱乐阅读、快餐式阅读。怎样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重拾过去的经典,是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严重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重拾深度阅读的意义

阅读有狭义上的阅读,也有广义上的阅读。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人们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通过不断的阅读来充实自己,在不断探索以及反思的过程中,接近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有效地培养和增强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我们这里所讲的深度阅读是相对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以碎片化阅读、娱乐性阅读等一系列行为为目的的浅阅读而言的。其“深”所体现的不仅仅是阅读内容的广度以及深度,还表现了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知、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完善人格的追求等。从辩证的角度来说,深度阅读是一个阅读、实践、印证以及反省的过程。与深度阅读相对应的是浅阅读。浅阅读的性质与深度阅读的性质也是相对的,即浅阅读是简单、轻松,具有娱乐性、适用性等特点为目的的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相对来说良莠不齐,并且碎片化的趋势也比较严重,这就为浅阅读埋下了伏笔。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阅读还有关系性阅读的特点,例如,我们比较常见的微信朋友圈阅读,多数情况下都是相互转发、分享、链接的,在当前我们可以将它形象地比喻为“刷屏阅读”。通过这种阅读形式来获得的信息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都是集中在娱乐性较强的爆炸性信息上。就目前大学生来说,大多都比较喜欢这种图片、短讯的阅读方式,它越来越深地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长篇文章、需要花费时间来思考的文章、具有意义深远的文章等,失去应有的阅读耐心,而将娱乐作为阅读的目的,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在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引导,无论是从创新性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品格塑造方面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

(一)阅读信息的“碎片化”,导致注意力分散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阅读信息的“碎片化”,而导致当代大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思维的深度。著名学者詹姆斯・默盖尔将阅读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以及探索性阅读。我们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触及的层次会有所不同,层次的不同所代表阅读的深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快读、慢读、粗读、细读等,一系列简单并且快速地浏览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发展的速度更是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在公交车、地铁、马路、大学校园以及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都有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他们手眼并用,全神贯注地浏览着手中的阅读器。这样的情况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所“切碎”的不仅仅是我们看到信息的本身,它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地“切断”了人们思维的深度。简单、快速、便捷的碎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广大群众浅阅读的心理。从快餐文化、娱乐信息、八卦传闻、段子手、流行语录等快速获取信息,人们阅读的过程还伴随着删减、转发的过程。因此,人们的阅读行为越来越快,阅读时间越来越短,甚至有的时候来不及阅读就被下一条信息所占据。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思考的余地以及深入交流的时间。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时期,他们无论是在阅读上,还是在思维辨别上都是一个最佳时期。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他们应该通过严肃、认真的阅读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观以及认知度,从而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但是,这个时期大学生的阅读功能却逐渐被“碎片化信息”瓦解,将“浅阅读”变成他们唯一的实用主义的阅读。

(二)大学生产生随意、功利、从众以及娱乐的阅读危机

“浅阅读”虽然给人们带来的信息非常丰富,但大量的娱乐以及相关内容不仅占用了人们深度阅读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浅阅读”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阅读行为上,例如:随意性、功利性、从众性以及娱乐性。对于“浅阅读”来讲,它在无形之中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让人们习惯于依靠提问、搜索以及交互获得知识碎片,对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价值度都没有过多的要求。这些信息多数都是人们推荐出来的,对于读者来说,他们都是被动的接受。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网络名词,例如:“被阅读”“占位阅读”等。假如“浅阅读”全部占位,那么,大学生的见解以及思考将都会与“碎片化信息”如同镜花水月一般虚无结缥缈。当前大学生“浅阅读”的行为还表现在文凭热、考证热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中。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信息不仅仅是因为个人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以及校园等大环境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里借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都是些工具书、试题集库等,还有的出现了计算机+英语+专业课的现象。我们在微信、微博以及QQ朋友圈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被转发的考试经验、面试经验等,而这些信息的转发量以及阅读量相对来说都比较高,有的甚至在瞬间被刷屏。对大学生来讲,便捷、丰富的数字化信息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相对比较轻松、愉悦的阅读物来作为专业学习的调节以及补充。这种学习方式固然好,但是还有许多学生不能科学理性地把控阅读的度,而是将学习的调味剂娱乐化。如此一来,我们所说的“阅读”将会变成“悦读”。因此,它的意义也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大学生除了喜欢欣赏一些娱乐性较强的内容外,还喜欢阅读一些娱乐性较强的语言,例如:一些有关八卦的微信公众号都会吸引较多的人关注。新媒体环境下,“浅阅读”在不断蔓延的过程中,将会在无形之中改变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同样这也是高校面临的一种挑战。究竟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怎样才能让学生重拾以往的经典阅读,怎样才能通过阅读来建立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系,这是当前教育者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深度阅读”的有效举措

(一)⑿旅教逵氪统媒体进行科学有效的结合

一般情况下,接收者心目中的媒体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媒体内容的期望值。当前新媒体的形式层出不穷,功能也各不相同。在引导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因人而异,根据他们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以及使用程度,适时地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机的互补。例如对传统的读书会来说,可以建立一些虚拟的团体、网络空间,并通过阅读分享来进行再生以及拓展,或者开通一些微信、微博、QQ群体、博客等一系列的社交媒体平台。高校图书馆也需要不断创新阅读服务,改善阅读环境,不断实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平衡发展。总之不能片面地将某一个媒体,从整体传播中抽出来单独评价它的优劣,必须要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机的融合以及在功能上的叠加,进而形成一个移动互联网微传播和传统阅读媒体相互叠加的有效载体。

(二)要对阅读内容进行多层次的导读

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将阅读信息传播给大学生是一种职责。所以,必须要将阅读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相吻合,要简明易懂,以便大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经常会出现阅读内容选择难、阅读内容枯燥无味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宽阅读渠道,不断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导读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从阅读内容的害怕进入到阅读内容的享受。比如可以科学有效地利用名人讲座效应、微课、微信、公开课、微博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导读。就拿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时事性问题来说,就可以利用图书馆来向大学生推荐比较热点的专题,还可以邀请相关人士针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交流。

(三)建立一个多主题的阅读群体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表明,个体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都会采取与周围群体一致的心理以及行为倾向。鉴于此,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特别关注群体的参与度,大力发扬联动式推广。我们这里所说的连动式推广,是指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阅读推广主体联合起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受益。例如在大学生课余可以联合相关院系、大学生社团、班级、共青团等举办读书节,开展红色经典、经典文学名著等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论坛、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便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新媒体,树立正确的新媒体阅读观念,加强文化比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或理性抉择,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经典阅读为导向的原则,建立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不断消除新媒体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在开展活动之前,组织者必须先进行宣传动员,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以便作进一步的互动和交流。如此一来,不仅活动形式得到了丰富,还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

总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由于受到传播媒体内容以及自身所处大环境的影响,其课外阅读效果、阅读方式、阅读时间等相比于传统阅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大学生课外阅读带来许多影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位,以及基本的价值取向,并借助新媒体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指导,让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进行有效阅读,不断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形成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与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吕冬梅.基于多校区大学生阅读新特点的阅读指导策略[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40(2):53-56.

[2]刘静.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和阅读推广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8):4-6.

[3]江姗姗,袁曦临,王琳琳.当代大学生阅读倾向的实证研究――以东南大学为例[J].情报探索,2010(10):12-16.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5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 英语课外阅读 阅读现状

安徽省级课题 课题批准号JG08053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12-03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它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还规定六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万词以上。

课外阅读对于广大的高中学生很重要,但很多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课业负担重,致使他们仅能应付解题。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不知道一些有效的阅读途径和阅读策略。

长期以来,很多英语教师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仅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没有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课外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而很多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也是以应试为目的,有些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来源也仅仅是试题中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

在本课题的研究之前,课题组成员对自己所教的几个班级先做了初步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是报纸(《英语周报》或者是《学英语》)。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也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每周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或组织学生交流。

对于农村的高中学生,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班级一般是实行大班授课模式,课堂阅读教学虽然可以解决一些同学阅读中的某些共性问题,但无法照顾学生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而且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农村高中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课外阅读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阅读的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我们掌握农村高中生的阅读途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以及在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安徽桐城的六所高中,分别为桐城天城高中、桐城六中、桐城七中、桐城八中、桐城十中和桐城十一中,其中天城高中是位于农村的省级示范高中,位于桐城双港镇,其它五所高中分别位于桐城的陶冲镇、范岗镇、大关镇、金神镇和青草镇。对这六所农村高中进行调查问卷以便掌握农村高中生的阅读现状,问卷的所有问题都要求结合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对于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阅读途径和阅读策略,以帮助农村高中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1、调查问卷

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英语阅读情况展开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位于安徽省桐城的农村高中,调查问卷的对象分别为桐城天城高中、桐城六中(原青草高中)、桐城七中(原范岗高中)、桐城八中(原大关高中)、桐城十中(原金神高中)和桐城十一中(原青草塥高中),其中天城高中是位于农村的省级示范高中。

2、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途径、阅读方法进行了解。在六所高中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对问卷的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基本情况不清或选择同一选项者为无效问卷,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选项空缺为遗漏值,统计数据以有效值为准。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

3、访谈

对一些学生进行访谈并做记录,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并撰写个案研究的实录并进行分析。访谈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相关调查。积极的阅读态度能使学生体味到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4、提出阅读策略与课外阅读途径的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的结果,提出有效阅读策略和有效的阅读途径并在学生和教师当中进行推广。同时要注意激发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英语的积极性,还要积极推荐适合不同阅读水平的材料,注意开发和利用英语阅读资源。

三、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了分析。问卷的基本情况如下:

共发放了10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问卷的题目分别涉及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课外阅读的目的、课外阅读计划、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和经常读的英语阅读材料来源、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对课外阅读策略的认识和使用。

经过统计,问卷中的13个选择题的情况如下:

1.关于课外阅读的兴趣

A.非常喜欢 4.8% B.喜欢 25.2%C.有点喜欢 42.7% D.不喜欢 20.6% E.根本不喜欢 6.7%

分析:农村高中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非常喜欢、喜欢和有点喜欢的占72.7% ,说明他们有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愿望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有27.3%不喜欢和根本不喜欢进行课外阅读,这与多年的应试教育有关,这些同学仅关心课内的学到的知识 。

2.关于课外阅读的作用

A.很大 25.9% B. 较大43.8% C.不太大 23.7% D.不大5.1% E.根本没作用2.5%

分析:在认识上,总体有69.7%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大的作用,对英语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这是大多数农村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

3.关于课外阅读的目的

A.增强语感,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73.8% B. 扩大词汇量C.69.1% D.扩大知识面60% E.提高阅读兴趣 53.2% F.其它6.8%

分析:在动机上, 增强语感,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占73.8%,扩大词汇量占69.1%,.扩大知识面占60%,这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相对明确。

4. 你认为有必要制定详细的英语课外阅读计划吗?

A.非常有必要9.5% B. 有必要49.6% C.作用不大 15.9% D.可以不制定 19.3% E.根本没必要 5.7%

分析:认为制定英语课外阅读计划作用不大、可以不制定的和根本没必要制定的共占40.9%,这是个不小的比例,要让学生要明确制定课外阅读计划的必要性是本课题要提出的建议之一。

5. 你比较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是?

A. 人物传记 22.1% B. 科普材料14.7% C. 历史, 地理 9.6% D. 童话, 故事 40.9% E. 幽默, 动漫 37%

分析:调查发现对科普材料感兴趣的只有14.7%的学生,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仅占9.6%, 而对童话故事、幽默、动画感兴趣的却有77.9% 。建议学生课外要多读科普材料和历史、地理方面的材料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6. 你认为课外应阅读哪些材料?

A. 英语报刊 50.5% B. 阅读理解题集 46% C. 英文简易读本 32.8% D. 英文原著 8.5% E. 教材配套材料 46.4% F. 没读过 8.1%

分析:在材料的选取方面,选择英语报刊、阅读理解题集、教材配套材料的学生诸多,表明学生选择材料的被动性,另外大多学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指导,课外阅读也是围绕高考展开的。

7.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

A. 不到半小时31.6% B. 半小时 22.9% C .1小时 26.9% D. 2小时11% E .2小时以上6.6%

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每周半个小时和不到半个小时进行阅读的占54.5%,1小时以内包括一小时的占81.4%。这表明农村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8. 你一般何时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A. 晚自习21% B. 早读时间 26.8% C. 午休时 9.1% D. 周末 30.5% E 寒暑假 15.9%

分析:学生主要利用晚自习、早读时间、周末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只有15.9%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9. 你通常以什么方式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A.集体阅读6.1% B. 个人阅读 84.7% C. 小组阅读 4.2% D 都没有 9.6% E其它 3.9%

分析:学生的阅读方式以个人阅读为主,占84.7%,集体阅读和小组阅读所占比例很小。这反映了农村高中学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对英语课外阅读的组织不够,没有形成集体阅读的氛围。

10.课外阅读时遇到生词你会?

A根据上下文猜测 32.7% B 跳过去25.7% C 马上查字典 22.2% D 读完后查字典 23.7% E 其它 3.2%

分析:根据上下文猜测的学生占 32.7%,表明部分学生已经有了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但仍然有 22.2%的学生马上查词典,这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整个语篇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策略的训练。

11. 你认为老师有必要对英语阅读进行方法指导吗?

A.非常必要 20.2% B. 有必要 48.8% C. 不清楚 17.1% D. 不太必要 9.6% E. 不必要 4.3%

分析:有69%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这表明很多学生希望改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渴望得到方法上的指导。

12. 在英语课外阅读方面你遇到的困难是?

A.词汇量不足 81.7% B. 缺少合适的材料 18.5% C. 没有时间19.9% D. 语法不好,长句子读不懂 66.7% E. 阅读速度慢 44.7% F.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 12.5%

分析:根据调查词汇量不足是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遇到的最大困难(占81.7%),其次是语法不好,长句子读不懂(占 66.7%),还有阅读速度慢(占44.7%)也是英语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之一。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也有助于课外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前段时间很多相关人士提倡淡化语法,淡化语法并不等于不学语法,一定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句子,也有助于多整篇文章的理解。

13. 你认为阅读策略对英语课外阅读的作用如何?

A. 非常大18.1% B. 较大42.9% C. 一般 28.6% D. 不太大7.8% E. 根本没作用 2.6%

分析: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帮助。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阅读策略对英语课外阅读作用非常大和较大的共有61%,认为作用不大和觉得根本没作用的一共有10.4%的同学。平时教师要加强策略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小结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92-01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个部分。课内阅读指的是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则是学生在课堂之外自己独立进行的阅读活动。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内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很好地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也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意义

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课外书籍不仅能充实学生的头脑,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比例吧。”这也正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初中生而言,阅读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而应该增加对课外书籍的阅读量。课外阅读不仅能弥补课堂内的不足,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增加信息量,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活动

1. 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期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强大动力。当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自觉自主地进行阅读活动。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并养成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以采取多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2.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科学的阅读方法对提高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有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曾国藩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读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适合的课外阅读计划,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有限的阅读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高效率的课外阅读活动。

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还要注意文章的阅读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展开不同方式的阅读。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对于一些优美经典的文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和细读,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对于一般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略读,记录其中精彩的词句。

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积累,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和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是对课外阅读内容的巩固,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并在阅读完作品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也可以从阅读材料中摘抄优美的词句,积累丰富的词汇,为写作打好基础。

3. 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外阅读材料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学生能否正确地选择课外书籍,关系到课外阅读活动能否有效开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每位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

首先,可以选择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外书籍或者教辅类材料。这类书籍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堂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更多的课外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扩大学生对中外名著的阅读量。如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中国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还有外国一些不可不读的名作。这类文章都是经典之作,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文学常识,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在阅读中外名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最后,可以选择合适的杂志报刊。学生适当地阅读杂志报刊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从中发掘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如《语文周报》、《青年文摘》、《读者》等这类阅读材料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具体时代感,能够充分地体现现实生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7

语文作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质的提高,在重视课堂常规学习之外还应做到听、说、读、写并重,走出课堂,向外延伸,走出大语文学习之路。

阅读能力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生时时在阅读,人生处处是阅读。上网是阅读,看电视是阅读,购物需要阅读,乘车需要阅读,看病需要阅读……衣食住行无一能离开阅读,这足见阅读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实践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87-01

一、课外阅读与中学生素质发展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2000年9月《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向全国50个城市的中学师生发出近万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学生中,无聊时才读课外书的占43.2%,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占28.7%,极少进行课外阅读的占3.6%;家长中,反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占33.2%,不干涉孩子课外阅读的占8.5%;教师中,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占61.2%,同意孩子阅读部分优秀课外读物的占30.9%,认为课外阅读对学生没有益处的占7.9%。大量数据表明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此外,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阅读内容不够纯正健康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摆在师生面前的一道鸿沟。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路上,推动课外阅读的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阅读与人的素质发展关系密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广泛有效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鉴赏的水平。广大一线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探索与实践

(一)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1.理论依据。

德国当代杰出的哲学家哈马贝斯把人类的兴趣总分为三个层面,其中,“解放兴趣”位于其理论的最上层。他认为“解放兴趣”的核心是对主体进行“权力赋予”――整合“自主”和“责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中,应大胆解放学生的心灵,使阅读者的主体意识得以生发,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一段时间后进行整合“自主”与“责任”,真正明白“自我”在“阅读”这一领域内的“权力赋予”。

2.贴近现实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双重巨变的特殊时期,他们渴望他人的理解、尊重,他们渴求对世界和他人的了解和探索。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着重引导其关注时展的脉搏、主流文化的方向、国内外重大事件的透视,让阅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相融为一。比如组织学生以、黄岩岛等系列事件为中心进行阅读,也可以将这些内容与主席夫妇的外事活动、米歇尔访华等系列事件进行比较分析阅读,培养学生从国内到世界、从微观到宏观、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战略等多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选择合适内容,提升广泛兴趣。

除了上述现实层面的内容外,由于高中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古今中外很多名著也很适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或者午休等时间在班级读书角进行阅读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既不占用课堂时间,也不浪费课余生活。

还有一些阅读内容是很多教师和家长一直避而不谈的,那就是有关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卫生知识的内容。其实学生在两性方面的兴趣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转移到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上来。教师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章,帮助学生们形成更为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友谊观等,引导高中生走上身心健康发展之路。

(二)如何开展阅读实践

1.阅读的分类和方法。

阅读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心智活动,如果以阅读目的作为标准来进行分类,阅读方法可分为搜索浏览性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鉴赏评价性阅读、创造活用性阅读、消遣娱乐性阅读。如果根据阅读能力来分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积累性阅读阶段、理解性阅读阶段、鉴赏性阅读阶段、创造性阅读阶段。课外阅读取法于课内,用之于课外,学生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阅读个体,灵活多样地选择阅读方法。

2.阅读个体的差异。

阅读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一个所有教师都必须正视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每个个体的阅读基础、阅读方法和领悟能力都存在客观的差异,同样的材料于甲适合精读,于乙适合略读,于丙可以进行积累性阅读,于丁则可以进行创作性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一定要在细致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分层指导、个体指点,以期共同提高、全面推进。

3.读多少、何时读、如何读的相关问题。

《中国中学百科全书・语文卷》里对课外阅读的定义为“语文课堂训练之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是课堂阅读的补充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要的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并不等于课程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课外阅读的指导计划和阅读目标。

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余学生仅依靠双休日或假期很难达到最低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所以,高中生要“挤”时间读,课内读、课外读、课间读、空闲读、节假日读、寒暑假读,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应当求慢、求稳、求实、求恒。“恒”字当头,学生的阅读实践、师的监督检查以及家长的鼓励配合,三者都不可松懈,只有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学生在进行阅读实践时,需要注意“笔随心行”的阅读方法。即在阅读时有所读、有所思、有所写。如果只读不写,阅读的内容往往成了过眼云烟,在脑海中杳无踪影。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的把自己的感受、观点、收获在书中或纸上作眉批、评论,或是做摘抄和整理,然后进行自我回味或互相交流,让这些阅读所得成为一份耐人回味的绝美的精神佳肴。

参考文献: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8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快餐式阅读之风见长: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等。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选书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要留意报刊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让学生参与选书,师生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激发阅读兴趣。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求学生去阅读《红楼梦》;教学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可以介绍学生去阅读托尔斯泰《复活》等。还可以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进行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去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下面要提到的阅读活动,也适宜在课内进行。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无可非议的。

三、组织活动

大学生课外阅读范文9

一、狭隘——课外阅读的现状

正确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审美品质。然而,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是偏颇的、狭隘的。目前,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单一。从学生自选阅读内容看,学生喜欢漫画、小说故事类书籍,而科技类、社科类书籍则很少有人问津。在回答“你最喜爱的作家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回答的是杨红樱、琼瑶等。传统文学史上提到的“鲁郭茅,巴老曹”,甚至有人不知道是谁。《微型小说选刊》《阿衰正传》《兵器知识》等杂志颇受欢迎,而对文学史上的经典着作学生却很少问津,学生“短阅读”的现象比较严重。从教师推荐内容看,大多数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课外阅读窄化为考试的附庸品,只推荐给学生规定的考试篇目,甚至帮助学生摘取整本书中的与考试关系密切的篇章,引导学生猜题、压题。有些老师只推荐给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籍,将学生课外阅读引向死胡同,学生“死阅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外阅读量狭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阅读前没有计划,随意性较强,没有目的性,学生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想怎样看就怎样看,想看多少就看多少,“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阅读中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课本看腻了,找本课外书看看,调剂调剂,蜻蜓点水,休闲阅读。3.阅读后不作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更没有深入地思考;或者恰恰相反,为了完成2至3页的读书摘抄而去被动阅读。总之,小学生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和消遣性。

二、氛围——课外阅读现状的成因

造成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原因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反映没有时间课外阅读。平时上课,晚上还要完成相应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看书,学生的生活被繁重的作业填满,陷在作业堆中,教师强化了“硬件作业”,却挤跑了课外阅读这一“软件作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且有些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意义也不明确,每当学生课余时间拿起课外书读时,家长往往会说:“不做作业,看闲书,不务正业,看书能看出个好成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与家长的意愿相悖。其次,教师自身阅读缺乏。现在我们大部分教师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缺乏学习意识,不能进行广泛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认为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应付教学,导致对学生阅读的引领乏力。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是无法培养一批爱读书的学生的,一个没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教师也是无法给学生多少文化积淀的。同时,课外阅读的方法引导缺失。怎样引导学生爱书?怎样正确、有效地读书?我们广大教师往往心中无数,缺少方法,教师的训练乏力。阅读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

三、厚积——课外阅读的意义

首先,拓展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就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谈得上运用,进而熟练地运用,得心应手地运用。其次,拓展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育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任务,但是仅依靠课内这些文章的阅读学习来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再次,拓展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和文章的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目,多读书。因而,课外阅读应成为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是提高小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小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怎样写好作文主要靠的是学生阅读的积累。

四、行动——课外阅读的应对策略

1.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用名人的伟大精神或顽强意志鼓励学生;可用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的方法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可用精美文章吸引学生,教师有意无意地在学生面前大声诵读优美文章或精彩片断,熏陶学生,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可言传身教,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

2.培养课外阅读习惯。习惯经反复训练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亟待加强。林语堂在谈读书时说道:“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这可以作为我们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一面镜子。以下是我在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时所做的努力:①多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能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②勤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督促学生养成做不同类型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写读后感等。③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理解的字、词、句及时运用各种方法查阅,直至弄明白。

3.提示课外阅读方法。语文阅读课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几本书。所以,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应包括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诵读法、泛读法、精读法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我们应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