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集锦9篇

时间:2022-02-17 10:52:30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1

关键词: 重庆高考历史试题 复习备考 特点

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和对高中教学的指导,历年的高考试题都有其传承性、稳定性。2013年是重庆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第一次新高考。认真分析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把握新高考试题的风格和试题考查的新动向对于2014年高考后期复习备考,特别是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2013年重庆历史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并就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2013年重庆高考历史试题的统计和分析

选择题:对纯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占三分之一,有1、2、3、11四个小题共计16分,其中最偏、最难的是11小题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内容;对学生纯阅读能力考查占六分之一,有4、5两题,共计8分,读懂材料就能完成;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占三分之一,有7、9、10、12题,共计16分,这四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与新材料结合,分析材料、甄别选择项,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是能力要求最难的;运用新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占六分之一,有6、8两小题,共计8分,这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经济基础观点、主要矛盾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题:第一,阅读能力考查,即通过阅读材料,提炼、概括或归纳材料的观点或大意,即根据材料作答有13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一、二小问;第二大问;第14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一小问;第二大问的第一、三小问;第三大问的第一小问;两大题共7个小问,共计24分。第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有13大题第一大问第三小问;第14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二小问;第二大问的第二小问;第三大问的第二小问,共4个小问,共计18分。第三,综合能力的考查,13、14大题的最后一问,共计10分。

二、2013年重庆高考试题的特点

1.在平稳过渡保持试卷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根据重庆中学历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以能力立意为基准,通过引用新材料,创设情境,强调引导学生根据史料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探究,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较好地实现历史三维目标的考查。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既突出重点,又兼顾知识覆盖面。试题设计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知识考查与情境设置兼顾不同版本的差别,同时试卷覆盖必修和选修六本教材。

3.试卷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体现借史启智、以史为鉴。

4.史观统领,试卷注重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根据新的史学观分析、认识历史现象。

三、2014年高考历史后期复习备考的想法

1.把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平时的历史教学中。

首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科特点,提高学科能力。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不是在高三备考中短时间能具备的,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更新理念,变革教学方式,加强问题教学和材料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的讲解,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通过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强化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

其次,培养正确的历史意识。一是引导学生正确感知历史,即回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融合几个模块的相关内容,摒弃思维定式,对历史问题进行真实的认知和思考。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历史地思考问题,即用发展的眼光思考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弄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三是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即联系现实思考历史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分析,从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从而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功在平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在历史教学备考中重视课标、考纲、考点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问题就是高中历史教材一纲多本、以纲为纲。这个纲就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初次迎接新高考,许多老师纠结于新教材多个版本,高考到底是怎么考的问题。其实,现在看来,课标、考纲、考点是解决我们困惑的最好方法。钻课标、研考纲、抓考点是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目标、方向,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对课标的学习研究,历史教学才能有的放矢,“避轻就重,抓大放小”,才能准确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做到既有进度又有效率。在高考备考中只有重视对考纲、考点的学习研究,才能解决新教材多个版本的困惑,才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脉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准确把握教学难度,从而取得好成绩。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在进一步深刻领会课改目标和高考方案、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结合历史高考试题的导向,对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的考量,而不是对已经过去的高考试题亦步亦趋,并据此制订出符合高考要求和学生实际的复习方案,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

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阅读、判断、思考和表述,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认真研究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大力加强必修与必修、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认真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取长补短,高效使用教材进行复习教学。

3.后期复习通过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适应新历史高考的不二选择。英国历史教育学家蒂姆·洛马斯说:“要了解(材料)所提供的证据,需要对那个时代的境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掌握证据的意义和提出正确的意见之前,需要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没有对历史本身的认识,是不可能正确处理证据的。”新高考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淡化识记类型知识考查,但是完全忽视基础知识的识记又是万万不可的。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完全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在高三后期复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搞清“是什么”,还必须明白“为什么”、“怎么样”、“说明什么或还有什么”。最好的方法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多引导学生采用概括、图示、列表、比较等方法掌握历史知识,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比如教师可指导和督促学生打破教材已有的体系,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加强历史特定时段即中外历史的几个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史实体系的构建,全面把握这几个社会转型期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2013年重庆高考试题中材料题13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14大题第一大问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第三大问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三个题都是考查社会转型时期相关史实,分值比重很大。

4.后期对学生备考的心理辅导、复习策略和考场答题策略指导。

高考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及心理素养综合素养的考查,其中,良好的心态是高考取胜的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在知识的识记、习题演练及模拟考试中,对于学生出现焦虑、烦躁、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调整复习节奏,改进复习方法,指导学生调整复习策略,搞好错题研究,做好规范答题。客观分析失分原因。另一方面,利用课间多与学生交流,通过自身或以往学生的备考经验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以便让学生随时保持从容自信,以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后期的复习之中,从而为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元强.大渝特邀名师解析—2013年高考[DB/OL]腾讯·大渝网2013.6.8.

[2]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6.1.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2

一、大钢修订的背景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为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美国历史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历史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 1992年《历史课程全国标准项目》开始启动。1996年,三个《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正式发表。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从而成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首先,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美国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标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它认为,学习本国史的意义在于:“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从能力培养来看,美国的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认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

从历史课程的功能来讲,美国历史教学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60年代,西欧的“新社会史学”对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社会史”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美国历史上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沉默无声的”姜芙众生。美国史成为印第安人、非洲高美国人、亚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书写的历史。“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伸手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英国于1991年颁发统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该文件提出三个具体的成就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下,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历史上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和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组织与交流。“国家课程”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修养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 CD-ROMS、 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有以下主要共同点:1.历史教学的整体目行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后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大思维训练的类型;2.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一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不是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议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4.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近十年来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德育方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它同时强调“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决定》特别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智育方面充分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总书记于3片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亲切关怀,是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干部历史、地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充分肯定、鼓励和鞭策。实际上,去年江泽民同志在致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就曾指出,学习中国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获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他还指出,干部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以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10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进展。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试验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它提到历史学“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国民的素质”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清世界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国情”。基础知识方面,它强调要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能力培养上“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增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养成“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等等。根据试验大纲编写的试验教材从1997年秋开始至今,已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了一轮,反映基本是好的。与在1990年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上海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的《历史》有几点新意。第一,它采用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是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如此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上海又颁布《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希望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同时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初中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在高中开辟专题史;设置居于探究性课程模式的史学阅读、分析与实践;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

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主旨是:在教育理念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它在初高中阶段构建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一分部一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构建中外史合编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采用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这一体系强调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注重在初中综合学习的基础上的纵深学习。在高三年级则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

对课程价值的论证中,与过去传统提法相比,北京市的历史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它把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下面只列举对传统突破较为突出的几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容涵盖得相对狭窄。北京市的《标准》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试验大纲征订版的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历史教育的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掘;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历史学科体系束缚较大,对历史教学体系的考虑则不足;知识点偏密、概念偏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高中1996年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最近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这部大纲体现了如下新意。

(-)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强调与充实

首先,历史教学大纲的政治导向性和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大纲中得到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西方学术观点不断地被研究借鉴,活跃了学术思想,使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出现到70年代达到高峰的西方“新史学”对西方的传统史学发起冲击。法国的“年鉴学派”、英美的“新社会史”,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英国的“全球历史观”和美国的“世界体系理论”一都扩大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国史学工作者摈弃“左”的影响和教条主义倾向,通过借鉴和吸收,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在我国历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也使很多青少年对诸多历史问题产生糊涂、甚至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

转贴于

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历史教学大纲,理应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历史课程标准或历史教科书概莫能外。比如,从美国的历史标准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教育主要强调三个原则。第一,爱国主义精(patriotism)。这个词虽然很少直接出现,但是它的精神自然渗透于课文具体的历史叙述中。第二,美国价值观念的教育,主要通过《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学习和理解来实现;第三,《公民权总论》对公民权观念进行灌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样要体现符合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为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就要求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有一个准确而审慎的定位,为它制定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在这方面,修订大纲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和方法的指导,又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大纲在原则上仍然依据唯物主义史观。把社会发展形态和性质作为历史阶段分期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在世界史方面,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从整体世界史现出发,以“ 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分期法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国情出发,再考虑到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专业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对象,十月革命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况且,即使从纯学术角度衡量,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说”的立论基础仍然有其合理性。所以,修订大纲仍然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处理是审慎而负责的。

另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反映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修订大纲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无效、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也得到拓展。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日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比较突出的地位。所谓国情教育,一方面,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另外,“正确的国际意识”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还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但是需要指出,对“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和“世界公民”这样比较时髦的概念要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也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第三届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神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人文素养方面,从浅层次上讲,正确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高层次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加强人文精神,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尊重和珍惜,产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为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修订大纲对“研究性课题”的新设置,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研习过程中,首先涉及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有关的史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解读、判断和运用。接着,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大纲还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

在考试和评估方面,为了体现鼓励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等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特别强调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理解的同时,要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评估,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大纲特别强调,历史教学要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可以联系去年的科索沃问题;讲到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理解它对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知识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的中美关系,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吸此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修订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19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1996年试验大纲已经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修订大纲保留了试验大纲的基本思想,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1990年大纲中,对世界现代史的定性从“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改变为现在的“是垄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再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评价。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这次大纲在修订时增添了这方面的内容。从国内的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过去几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内容十分重要,有益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和走向,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清醒地应对21世纪挑战。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钢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涉及东欧剧变导致两极格局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明确指出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实际上想把北约轰炸南联盟及其体现的“新干涉主义”原则包括进来。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修订大纳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纲在坚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的前提下,避免对历史进行机械化、庸俗化和教条主义的叙述和理解。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防止把人类历史叙述为简单的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史。西方的一些史学理论、流派和方法,如法国的年鉴史学、近代化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人口史、生态史学,新社会史和政治史,以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政治史和阶级斗争史的痕迹较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日益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修订大纲也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它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如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修订大纲还特别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这些内容的增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在历史过程中推动作用的理解,认识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修订大纲的世界史部分努力突破欧洲中心论,增多了亚洲史的内容。这也与近年来国外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日本中学历史教学努力摆脱“偏重欧美”的传统,开始重视亚洲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韩国有些中学历史教材甚至遵循“近远亲疏”的排列顺序,把中国文明单元置于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之前讲述,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更是地理上的近邻。马来西亚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开设东亚史。美国历史教育也因近十几年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打破“西欧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的传统,强调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更应当重视亚洲的历史和现状。修订大纲讲述了较多亚洲史的内容,如“16至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经济发展”几节。此外,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节中,对亚洲史多有涉及。

(四)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留出充分的空间,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修订大纲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3

关键词:高校;公共历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在外人看来高校里“高、大、上”的专业知识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会“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传授对象由学生逐步扩散到社会人士。其中,人文社科专业的历史课程颇受大众的欢迎,百家讲坛的兴起、淘课的流行即是典型,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网络剧也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公务员考试以及许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都不乏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全民“历史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尴尬:学生兴趣的缺乏以及实效性不强。

之所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列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笔者认为,虽然2007年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全新课程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授课对象为所有本科层次学生。该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通知文件也界定了该门课程的政治理论课属性。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弱理论性、偏史实性,其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为了便于和美国高校本科通识类必修课程美国史教育对应比较,笔者在本文中称其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该课程从性质上分析仍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

一、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普遍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学生历史学习意识缺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一门基础知识学科,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在高中时已经学习过历史,本科阶段不需要重复学习。更多的学生则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帮助。学生没有正确的历史学习意识,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学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几节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学会设计出一个小零件、一个程序,而对历史的学习似乎不能起到这么直接的实际效用,“历史无用论”观点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龚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历史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人类社会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透视力。这些都是学生无法主动意识到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历史学习意识。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虽然教学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师早已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内容还是一样局限于书本,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时就已经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阶段,变动不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最后,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需要作出改变。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核还是传统的考试形式。考试试题类型固化,内容固定,对学生的历史理解、思考方面的考查较少。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一个时间点或者一个英雄人物,更在于了解这段历史的意义和对现代的启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查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基础学科不尽相同,记住公式,套用解题不是历史学习所需要的结果。

二、美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极其重视公共历史教育,美国高校一般把美国史设置为通识类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据近几年对美国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调查,美国史作为公共历史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体系、马里兰大学体系等,统一把美国史设置为本科必修课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国史必修的全美顶尖的三十所文理学院,本科必修课的选课目录中依然保有美国史。

事实上,对于这些不必修美国史的全美顶尖学院来说,由于进校学生的素质极高,学生在美国史方面的素养已相当不错,传统的公共历史教育课程――美国史对这些学校和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合,因而这类学校一般以其他美国史领域的专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这种其他课程,很可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或经济、政治方面等更为专门的课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识以及这些教派对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这些课程需要相当的美国史训练,许多选择该类课程的学生高中时在美国史方面的训练就极其过硬。

美国高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历史教育?从根本上看是以“通识教育” 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则和精神决定的,而历史教育是“通识教育”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通识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学科,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主旨,使学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文明有系统和深入的认识理解,养成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具的思维方式。美国高校一般不将自己视为培养技术专家的地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在美国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国高校重视的是历史这类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在技能与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科阶段许多技能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一般不设置,必须要等学生在本科阶段打 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去学习。

另外,由于美国高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注重在公共历史教育中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在课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政府、社区、企业等工作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编辑报告、收集文献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研究中锻炼了思维、收获了方法。

三、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确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记录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又一步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以及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事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习得的历史经验、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意味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观念和要求。现阶段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意识,让青年人能够彰往察来,学会运用历史经验,应对现今社会生活。

第二,教学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历史知识的转化率。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其一,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界限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明显。高校学生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通过接受公共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其对专业学科的理解。文学专业,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史,理解特定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环境,以理解该文学作品的核心;旅游专业,更是需要学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知晓当地古迹的历史内涵。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各科文化交汇相融的过程,只有弱化历史学科的专业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公共历史教育的意义所在。其二,公共历史教育不应该与社会生活、社会工作割裂。公共历史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接轨社会,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服务。在公共历史教育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注重分析历史事件与现代事件发生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历史规律,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关系的理解。

第三,改变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历史、学懂历史。高校公共历史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核方式应该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辅。在考核形式中,不仅可以采用试题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课题讨论、撰写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考核还应结合平时课堂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对于教师每次布置的思考作业是否有独特、新颖的想法,这些都是最终考核结果的重要参考标准。

除此之外,公共历史教育的考核内容应该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向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上转变。比如,以往考试试题都会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问题,现在的试题可以转变成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借鉴意义方面的考查上来。单纯的对知识点记忆背诵的考核转变成了对历史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考核,如果学生对此理解透彻并有着独到的见解,那就真的学“懂”历史了。

参考文献:

[1]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历史教学,2004(7):57-60.

[2]陈靖丰.现代化与国民的历史教育――战后美国历史教育述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尧.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王小丽,肖守军.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对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实践改革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高考特点;备考策略

高中课程课改和教学改革以来,文综高考卷历史部分为了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命题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基本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以及“目标立意”的转变。在现阶段一标多材的背景之下,怎样更好地处理教材,怎样更准确地处理好课标、教材及考纲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能够使高考复习更为有效十分重要。

一、解读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从高考的现实需要出发,强调通史体系,根据多种史观、通史的思路对课程标准的内容加以调整。新高考试卷中的很多题目突出对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的考查,注意多角度、综合地分析问题,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历史试题从古到今的排列顺序,也反映了学科体系的要求。

二、对几年来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及考情的综合分析

1.高考历史试卷的总体难度较大

难度与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难度为0.5时,其区分度最佳。因此高考命题的设计难度通常为0.50~0.55。据有关资料和相关专家研究显示,近年来全国历史试卷的平均难度为0.46。

2.主要题型是材料型问答题,凸显历史学科特征,彰显课程理念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卷渗透着“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理念。材料选材新颖,文字史料包括史籍、诗歌、法律条文、人物言论、时事新闻、历史著作等;图片史料包括历史文物图、历史照片、漫画等;数据史料包括柱状数据图、表格等。

3.体现有度开放,给考生一定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最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为考生思维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符合新课程提倡的满足考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主要是41题。

4.引领大学历史研究的方向,渗透全新史观,中外关联,古今贯通,注重对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整体性的考查,也加大对学习过程、历史史证、学习历史的方法的考查

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以及生态史观等都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程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其突出的表现为注重区分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等基本的史学要素,注重信息提炼、史论一致、孤证不立、史料辨伪等原则和方法,注重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等基本环节,注重史料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充分性等。

三、备考策略:明确复习目标,处理好课标、教材和考试大纲之间的关系,做好常规的三轮复习工作

1.一轮复习

(1)优化专题复习,阐释历史纵向发展的规律。在每一个专题复习中对重要概念要重点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要感悟、理解历史概念要素、完善概念结构、历史的理解概念、比较与鉴别概念及多角度地认识史事价值等。

(2)打破必修、选修模块的界限,在构建起通史体系的同时,梳理出主干知识,并提炼出主题,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和阶段性特征。

示例:中国古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古达的农耕文明。

中国近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近代化进程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国现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2.二轮复习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新视角抓结合点,用多史观、多角度在优化模块内部复习内容的同时跨模块复习,古今贯通,中外联系,阐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3.三轮复习

训练应试技巧,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要高度重视模拟阅卷、试卷分析和查漏补缺,强化补偿矫正和改进的环节。最简洁的方法是用高考真题来引领复习,揣摩高考的特点。

平时需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速度的提升和培养。具体在选择题方面看立场、看观点、看设问的角度。综合题要在获取有效信息后系统抽象综合,落实在卷面上的答案要做到“五化”,即书写工整化、层次段落化、表述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和重点重复化等。

经过几年的高中课程课改和教学改革,文综卷历史部分在考查内容、考查方式上基本确定。高考命题专家出题的落脚点基本跳出了高中历史教材的局限,密切关注与高校历史教学必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强化史学的现实功能,特别注重新史观、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迅速做出转变,把握高考规律,科学、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使高中历史教学适应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5

关键词:历史学科;选考制度;集束式复习

浙江省从2014级高一开始实行新的历史选考制度,并于2015年9月了选考测试卷,在2015年10月、2016年4月组织了两次选考,从而形成了三份极有标本价值的试卷(以下简称“三份试卷”)。这三份试卷体现出的历史选考新特征,对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集束式复习”是笔者基于“三份试卷”、针对新选考专门设计的一种重点复习策略,经过实践,已体现出一定的效果。现将有关思考与实践在此呈现,求教于广大同行,意在逐步地完善这种策略,使复习备考更为有效。

一、“集束式复习”概念解析

“集束式复习”是指:在复习过程中,寻找各课中可关联其他模块知识点的内容,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组合后,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复习小专题,在课堂上通过知识梳理调用、问题分析探究等方式,实现更有效的复习。在这种复习策略下,每节复习课既不是通史复习,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题复习,而是从某一复习课的具体内容出发,发散关联到散布于各册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这样形成的小专题会起到整合、集成的复习效果。

具体操作上,一般是先按照模块内容进行常规复习,意在巩固基础知识,特别是一些比较细致具体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设计或者由学生讨论,寻找本课可与其他模块内容关联集束的知识点,形成集束式复习小专题。

二、选考背景下进行历史“集束式复习”的必要性

首先,选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这给教师的复习教学进度安排提出了灵活性方面的要求。

在原高考制度下,学校的教学都是统一进度:高一面向全体,着眼于学考,完成基本要求;高二、高三两年完成必修模块发展要求和选修模块新课教学,组织两到三轮复习,最后统一参加高考。

选考制度下,学生在高二、高三两个学年中可以从四次考试时间中任选两次参加,取较好的一次成绩作为高校录取依据。除了高二第一学期那次外,后三次都会有较多数量的学生选择,这样就会形成三种不同的组合:高二第二学期(4月)+高三第一学期(10月)、高二第二学期(4月)+高三第二学期(4月)、高三第一学期(10月)+高三第二学期(4月)。学生参加考试的时间变得灵活,不可避免地要求教师安排的复习课进度也要有更大的灵活性。

其次,选考的考查难度给教师活化课堂提出了新要求。

总体上看,“三份试卷”侧重于考查基本的教材知识,难度相较于高考有明显降低。降低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教师的束缚,但也可能导致“背多分”教学策略的回潮,造成历史课堂的僵化。

目前阶段的选考侧重于考查教材知识,不等于选考会一直这样考下去,况且素养立意的“国考”已呼之欲出。另一方面,高中历史课程的使命也决定着我们的课堂不能变成机械僵化的“读经堂”。历史教师有责任寻找更丰富的形式来活化课堂,让学生在更多样化的形式中调动、理解所学知识,运用知识来培养更高层次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教材知识的牢固掌握,并带动相关能力的提升。

第三,选考加试题命制结构给复习内容选择提出了新要求。

加试在整个选考中是拉开分数的主要“阵地”,但毕竟只占30%的比例,“以不变应万变”的全面复习虽然稳健,摊子却铺得太大,效益不高。

根据考试标准的要求,选考加试部分中选修内容应占10~20分。加试要求选修4、选修6、选修3都要兼顾到,要体现价值导向,要体现一定的能力立意,但又不能太难。受这些因素制约,命题者往往会重视那些关联选修必修模块的知识点。

从“三份试卷”来看,非选择题确实都是将选修模块的内容与必修模块的内容关联命制,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加试试题的这一特征适当缩小复习的重点面。

综上,“集束式复习”与依托教材顺序的专题式复习以及全面的通史复习相比,小巧灵活,不追求体系的完整,至少有三个可以选择的实行时间,适应了学生在考试时间上的多元选择;教学形式有所变化,课堂的探究成分加强,自由度、开放性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层次能力;由某一课具体内容为基础,寻找关联多模块的知识点,也有利于针对加试部分的特点,突出重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益。

三、“集束式复习”策略的实践

笔者以人教版《历史》(选修6)(以下简称“选修6”)为轴,进行了“集束式复习”策略的实践。以选修6为轴的“集束式复习”一般安排在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时进行,这样既是将选修6作为一轮复习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作为新一轮复习的开端。当然也可以在二轮复习完成后,作为三轮复习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甚至可以直接与选修6的新授课同时进行(比较适用于高二4月就参加选考的学生)。

笔者在以选修6为轴的“集束式复习”过程中,探索了以下四种较成熟的策略。

(一)基于历史事件的“集束式复习”策略

这种策略以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选题,将选修6与其他模块中的相关知识点有机整合,形成整体,有利于学生完整理解重大历史事件。

如复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这一单元时,笔者首先将其与必修3(必修教材为人民版,下同)第六专题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文艺复兴”小专题。学生结合两部分内容梳理文艺复兴的基本知识后,笔者进一步联系同一专题中的第1课《蒙昧中的觉醒》和选修6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有哪些?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文学、美术、建筑等领域中分别如何体现?

(3)举例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及文学艺术作品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继承。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生比较充分地联系了必修和选修的相关知识,也联系了选修6内部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包括了事实陈述、概念举例、理解分析等多个层次。

选修6的《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一课与必修2中的早期殖民扩张也可以用类似方法集束复习。

(二)基于历史人物的“集束式复习”策略

这种策略以某一重要历史人物为选题,将选修6与其他模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组合,使学生更立体地理解历史人物、迁移运用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所学方法技能。

如在复习《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一课时,教材对汉武帝的叙述只是一笔带过,但笔者注意到这是各个模块中最后出现的有关汉武帝的知识点。所以笔者以“汉武帝的施政”为主题,引导学生梳理散布于各个模块中的有关知识点,形成了以下提纲。

政治上: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州刺史加强监察;实行察举制选官。

经济上:开通丝绸之路;实行铁业官营;加强重农抑商,打击富商大贾。

思想文化上:独尊儒术,建立太学,建立制度化官方化的儒学教育体系。

民族关系上:反击匈奴,扩建长城。

对外关系上:通过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其他文明建立联系。

基于上述知识提纲,笔者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讨论题。

(1)汉武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措施背后有什么共同的逻辑?

(2)汉武帝时期在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外关系扩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政治上的集权有什么关系?

(3)从汉朝以后中国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汉武帝的政策有怎样的积极意义和弊端?

这一以“汉武帝的施政”为主题的集束式复习,既将散落在各个模块中的知识点系统整合,引导学生整理和调动有关知识,同时也迁移运用了选修4所学的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选修6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两课,分别与选修4中的秦始皇以及唐太宗、康熙有一定关联,也可用类似方法进行集束式复习。

(三)基于阶段特征整合的“集束式复习”策略

这种策略以某一历史阶段为选题,将选修6与其他模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组合,使学生更全面理解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高中历史课程中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不足。

如在复习《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一课时,笔者注意到在必修1、必修3、选修4当中,都涉及古代希腊文明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古代希腊文明的主要特点,笔者设计了“整体回顾古希腊文明”的集束小专题。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形成以下知识提纲。

政治: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及历程;马其顿王国攻占雅典。

经济:商业发达;海上贸易与殖民活动。

思想文化:自由平等互利的观念;人文精神产生;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文化遗产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

在这个提纲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希腊文明各个方面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有内在关联的,笔者根据浙江省选考的命题方式命制了以下课堂习题。

材料:希腊联军曾立誓言“被波斯人毁灭的圣殿不再重建”,但公元前450年这一誓言被解除,伯里克利坚持要在原址上修建一座更加庞大、更加壮丽辉煌的神庙,以此展示希腊人的智慧和伟大……探究帕特农的建筑理念,我们不得不引入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从建筑尺度到结构细节,帕特农建筑家都是以人为尺度,从人的视角和感触出发,不仅灌注生机予冰冷的大理石,而且使它们禀赋人的灵性和理想。

――肖鹰《美之典范:帕特农神庙》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帕特农神庙的建筑特色,并分析帕特农神庙重建的历史背景。

本题以应考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古希腊文明有关特征联系起来分析。笔者精心摘选的材料,强调了伯里克利时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帕特农神庙建筑艺术之间的关联,通过扩展阅读,挖掘了教材隐含的知识,对启发学生养成通识思维习惯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再比如选修6第五、六单元中涉及明清时期的内容较多,可以围绕“明清时期的中国文明”形成专题。

(四)基于同一历史发展主题的 “集束式复习”策略

这种策略以某一历史发展主题为选题,将选修6与其他模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组合,使学生能更完整地理解历史发展过程、提升历史时序素养。

如在复习《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一课时,笔者将此课与必修1第一专题的条目“元朝行省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第三专题的条目“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四专题的条目“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选修4《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关联,组成“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这一集束复习专题,梳理出“唐朝政府与吐蕃的关系―元代设置宣政院辖区―清代册封达赖与班禅、理藩院管理―中华民国提出‘五族共和’―新中国建立自治区”这一线索,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是中央政权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这一基本结论。

又如复习《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一课时,笔者受2015年10月选考第33题的启发,从保和殿切入,引导学生将考试标准中有关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了从“中国古代贵族教育”到改革开放后“科教兴国”的发展线索。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6

关键词: 纲要课 课程教学 问题 措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纲要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如何上好“纲要”课,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纲要”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公共理论课,是一个亟须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跨度大,内容广泛。

各高校使用的概论课教材大多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版)。该版教材共有10章,从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到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新中国而奋斗,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章内容安排有规律可循,一般来讲首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是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详细介绍。时间跨度长达160多年,内容超过300页。在如此繁多的讲授任务中,不但要讲授主要历史事件,还要从这些历史大事件的脉络中勾勒出中国人民尤其是共产党在历史洪流中的正确路线,尤为不易。

(二)课时过少,影响教学内容安排。

纲要课课时过少,课堂讲授内容本来就难以按时完成,若再要按时完成两次实践教学任务就更困难。因此,纲要课课程中更多的是按照教学大纲,蜻蜓点水般地过一遍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要想做到足时足量完整教学的各项任务,达到要求的教学目的,难度可想而知。这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共计36学时,前文已经论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繁多,而实践课程也是需要花费时间认真安排的。两次实践方案的安排、指导,每一次实践题目的确定,实践提纲的审核,实践过程中的详细指导,实践成果的最后批阅,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马虎,而完成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教学学时只有区区36课。

(三)讲授内容简略,不易建立逻辑联系。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的存在,因此自然而然产生了第三个问题。内容与时间的冲突,必然要牺牲讲授内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和实践部分。牺牲的地方就是讲授内容和实践教学的简略和简化,整个教学安排就会流于浮漂轻泛。近现代以来的大事件之间的起承转合就会讲不清楚,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就会显得混乱,那么讲不清楚和逻辑混乱就会影响同学们对于“三个选择”的接受。结果就是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讲授内容时间跨度大、内容过多,期间还要论证“三个选择”,难度可想而知。

(四)实践教学问题较多。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各高校实践教学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仅仅是应付实践教学的任务,同学们对于纲要课传达的历史发展逻辑不易把握,使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实践教学形式过于陈旧,基本上就是看看电影,写写观后感;或者是读书,写读后感;再就是参观革命遗迹,写参观心得。这些形式大多了无新意,陈陈相因;三是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从实践方案到实践考核,基本沿袭旧有的方案和计划,教师没有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教学设计中;四是实践教学考核不够规范。仅仅是看同学有没有实践提纲,有没有实践报告,有没有实践手册,如果有这些环节,那么再根据字迹、报告的长度给一个大概的分数。而实践的效果,同学们有没有从中得到锻炼,从中得出有益的教育,就无从考核、也无法考核。

二、改进纲要课教学的措施和对策

(一)加强纲要课程教学研究。

加强对纲要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是增强纲要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讲授纲要课的教师不要满足于教学现状,应通过加强对教学效果的理论研究,指导纲要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发现纲要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提出教学改进措施。这样,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教学实践有利于发现问题,而对教学中各种问题的理论研究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学效果、教育质量的提升。比如,如何在现有的学时下,重点突出地讲授教学内容,如何在整个教学周期(一个学期)中,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如何既兼顾教学内容,又让同学们接受近现代以来的“三个选择”。

(二)教师应自觉提高理论素质。

纲要课课程与概论课课程的关系密切,纲要课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讲授纲要课课程的教师,必然要具备这几门课程的相关知识背景。而要具备相关课程的知识背景,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系统阅读相关书籍,如《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传》等,不但要做重点阅读的准备,还要制订长期的阅读计划;二是从事纲要课程教学的教师要积极走出去,到其他高校、研究单位进修。从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参观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三)提高教师修养,重视人性化教学。

授课能否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关系一门课程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如何在纲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摆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笔者以为,授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师个人的修养。如果一个教师修养不够,衣衫不整、胡子拉碴,教学语言贫乏、刻板,那么在已经相当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就不能够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加强教师个人修养,要注意仪容仪表,要锤炼教学语言。二是人性化教学。与人相处,以诚相待。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的尊严是要维护的,但学生的尊严也要维护,更要呵护。在教学中,课余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既要在课堂上做严师,更要在课下做学生的益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相待以诚,相守以礼。课堂上,要慷慨激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下,要温婉和缓,细微之处关心照顾。这样的老师,课堂上是理想主义者,课下是可亲的兄长,怎能不受到同学们的爱戴?

(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合理安排纲要课教学。

纲要课与中学历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概论课的联系与区别,要求任课教师和教研室认真规划、设计,既要上好纲要课,又要与其他课程内容区分开,精简内容、避免重复,合理安排纲要课教学。在纲要课教学中,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纲要课重点在于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事件讲述,概论课重点在于改革开放以后的理论总结的讲述。中学历史重在讲授历史事件知识点,纲要课重在讲授近现代以来国家和人民的选择。纲要课和概论课某些章节的内容是相同的,在两门课程的安排上,要避免重复讲授。要妥当安排教学内容,错开知识点,不能使纲要课和概论课各自的逻辑脉络发生错乱,使同学们接受不同的教学内容,保持学习的新鲜感。纲要课的讲授要从历史细节出发,否则课堂教学必然贫乏、无力,最终沦为空洞的说教,只能引起同学们的厌倦和厌学。纲要课不但要串起历史事件的脉络,还要结合现实,打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道,从历史的脉络中看清现实。

(五)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性。

1.采用专题式教学。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跨度大、时间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要在有限的36个学时内面面俱到、详细讲述是不可能的,而蜻蜓点水也达不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开展专题教学,突破教材框架,减少历史进程的描述,砍去枝蔓,抓住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抓住历史发展进程中起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进行讲授,抓住课程中的难点进行阐述。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也解决了难点,使学生把握住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精要,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采用PPT课件教学,可有效避免传统教师在课堂上连篇累牍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使课堂氛围更生动活泼,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图像、视频感官的需求。我们要跟上数字化发展的步伐,选择与授课内容结合较好的优秀视频影像资料,制作精美文图、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重视历史细节。各高校纲要课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细节不够,基本为历史事件中的大脉络式的宏大叙事。这样的纲要课教学就会流于空洞和贫乏,整个教学就会成为任课教师的自说自话或者说教,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细节问题,就是在讲述一件大事件中,不宜采用理论性强或专业性强的语言,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并尽可能用历史的细节来论证。所谓历史的细节,不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偏离教学中心要求,讲一些奇闻轶事和花边新闻,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讲授一些具体的有生动内容或形象的史事或体现人物形象的事例、生活片断或简洁明了的名言名句等。详细讲述这些小细节,从细微之处支撑课堂教学的理论部分,在细节中体现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智勇.改进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

[2]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7,3.

[3]桂署钦.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7

关键词:导学案 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始终是每位教育者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手段也逐步现代化,但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过程中利用“导学案”,仍不失为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高一高二新生对教材很陌生,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手段对学生直观教学,加深印象和提高兴趣。高三学生对教材有一定的认识,依案自主学习,更能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那如何利用好“导学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我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精心打造每份“导学案”,保证复习的有效性和方向的正确性。

高三教学任务紧,我们历史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每份导学案编写前,由组长主持,组内全部成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选定两三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中心备课成员,在学期伊始就分配好编写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在编写导学案时做到:

(一)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考试大纲,把握高考方向。新课标和考纲是指引我们复习的依据,所以每个成员要准确把握新课标和考纲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揣摩新一年高考对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层次和方向。如果教师认为高三复习就是指引学生掌握课标和考纲,明确知识点,换汤不换药式的“灌输式”教学,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降低了复习的效率,偏离了方向。

(二)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使知识点条理、清晰、明确。人民版的教材是专题史,在顺序上割裂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联系。在一轮复习时先来个“大手术”,打破三本必修,按通史的顺序构建宏观知识网络。把握横向、纵向通史的主干和每个专题的主线,让学生深刻理解政治、思想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教材是连接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纽带,是落实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教材的知识内容就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全部。对教材进行适度归纳整合,使杂乱无章的历史知识清晰化、条理化,通过整合,对教材的内容作出详讲、略讲的安排,使得教学重难点更加凸现;或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一番梳理、打磨,使教学内容更有序、更有层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总之,经过教师的一番精心整合后形成的教学设计,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精心选择习题,保证复习的有效性。教师讲的再多不如学生精练重要。所以我们备课组在导学案练习选择环节下了深功夫,设计了“高考感悟”和“随堂练习”两个环节。高考感悟选择新课标地区近年来与此课有关的高考真题,让学生感悟高考的方向和复习的思路。随堂练习主要选择各地区当年一模试题。教材所呈现的史料毕竟是有限的和熟悉的,所以尽量多提供给学生“情景史料试题”,但不需要面面俱到,选择一部分代表性的习题。例如在复习《顺乎世界之潮流》时,选择江苏高考题“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备课组在使用前,制作者要解释本题与课标、考纲的联系和使用的原因,以明确新课标的理念和考纲要求,提高复习的正确性和效率。

二、精心用好每份“导学案”,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编写再好的导学案如果不用好,就是一纸空文。所以,利用好导学案是中心环节。

首先,导学案印发应在上复习课之前,学生可以对照课标和考纲自主学习,了解本课复习的任务和重难点。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难题。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学习有针对性。在上课开始,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解惑使学生明确本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明确试题考查的方向和试题的难度与能力要求。

其次,对习题要做到“精练精讲”。如上述江苏高考例题:第一步审题,审准试题的范围:“从洋务派到新文化运动”规定了时间“近代前期”;审清试题主次:“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问题多,分值高;审准试题的关键词: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确定了作答的对象;“概况、分析”规定了作答的方式;“主张、社会实践、特点、共同之处、影响”限定了作答的内容。第二步构思解答提纲,通过审题拟定答题提纲,要做到要点齐全、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紧扣主题。同时,不能忽视每个问题的分值,一般历史试题一点一分,检查答案是否遗漏。第三步编写完整答案。构思好答案后就要编写答案了。编写时要注意文笔流畅,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严谨、紧扣问题,同时解题思路要多样、创新。教无定法,答案也无定张。历史试题千变万化,但只要授之以“渔”而不是简单给之以“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三、精心做好每份“导学案”的落实与反馈,对学生和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

“导学案”检查和批阅虽是课后完成,却是对学生和教学评价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谈到历史课的评价,很多人认为就是看学生的测试成绩、历史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我认为做好评价要做到三个层面的考查:第一层,对所掌握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如果学生知识混淆,那还是对知识网络结构不理解,不能很好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记忆起来比较费力和容易遗忘。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单独辅导,做好补差工作。第二层,学习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虽然是能力的载体,但知识只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才能真正被学生掌握。在批阅学生的导学案中,要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历史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历史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表现为“情景史料试题”正确率较高,组织答案语言较为精炼。第三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历史学习内容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其中包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科学态度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在检测试题时判断学生的历史观点是否正确、积极向上。考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学生之间合作是否密切,讨论是否充分,是否能够尊重与分析对方的观点,并能妥善处理矛盾。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8

关键词: 新课改; 新高考; 新课程教学; 无缝对接; 相映生辉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09-02

2007年9月,作为一名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我与陕西省一起步入新课改,新课改让我倍感压力与挑战。如何尽快适应新课改,如何尽快地改变自己的课堂,如何尽快地适应新高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涌而上,让我一下子感到无所适从。一轮新高考后,我也有了许多收获与释然。

新高考命题充分体现课改精神,要在新高考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走进新课改。要走进新课改,一定要逐步改变过去过多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模式,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研究探索的主动学习方式,要充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和注重体验。因此基于我的实践,我认为新高考最大限度地支持新课改,新高考也会逐步提高对新课改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加深入地走进新高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命题趋势,找准命题的切入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复习工作

1.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意从新课程理念去理解,这样才会与高考命题人员同步思维。

2.必须处理好课标、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关系(如右图)

课标是高考命题的根据,超标的知识,不在高考范围。考查的内容是课标的一部分。高考的公平性要求试卷命题不以教材为蓝本,而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考试说明》是我们研究高考最有价值的具有法规性的文件。

3.做好教材、《课标》和《说明》的比较研究。

教材有的内容而《课标》和《说明》没有的——少讲

教材没有的内容而《课标》和《说明》要求的——建议扩展和补充

对于层次高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其他教材,拓宽知识面。

教师应该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整合资源,为备考提供复习资料。

4.研究高考试题。历年试题——整体研究中找共性;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动态。仔细琢磨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及稳定性和变化趋势,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和要求,对了解命题走向,把握复习方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全程复习计划

从备考实际来看,高考的准备其实从高一就开始了。因此,历史教师要从长远考虑,加强高一、高二的模块教学,这是最初夯基奠土阶段。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以《考试说明》顺序落实考点;第二轮复习以通史序列复习,加强知识的整合,勾勒知识的内在联系,细析阶段特征。第三轮复习以“热点”引领,主要讲清“热点焦点”与历史的融通,主要大国英法美德日俄的国别史等。做到“两标”开道,计划导引,层层推进,加强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全面落实课改精神,加强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精耕细作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回顾我们的新课改实践,初涉新课改时,注重新理念的体现,强调学生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形式,一味地求新求异。而伴随着实践的磨砺,课堂的教学返璞归真,关注参与的效果,讲究教师的主导,追求设计的科学与合理,从求新求异回归到求真求实,从形式的创新到实质的创新,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操练场。课堂改革要反对另一个极端。即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愿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辨、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等等。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忽略学科教学的一个最本真的问题——对于学科本身的研究、学科动态信息的了解,以及课堂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训练和积累。一支粉笔照样可以搞课改,关键在于理念而不是形式。

四、夯实基础,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主干知识?在历史教材中前后纵贯,是有知识体系的历史知识,涉及到中外历史的大事如政治、科技、教育、思想、经济、国际关系等。这些知识现实感强,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我们当今科教兴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民主政治的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联系极为密切。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经常受用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有时在教材上简单地提及、分布零散,但其借鉴功能突出,在地位上也属主干知识。

如何有效复习主干知识呢?一是要系统阅读,由粗到细夯实基础。虽然考试的资源会向教材之外延伸,但历史能力是建立在教材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强化看书储备一定量的史实,使基础得以升化。二是东拉西扯,由细到粗构建网络。“东拉西扯”就是把相关的知识,只要能联系得上的,不管是什么角度什么模块的知识,都可联结起来,这样让学生形成联系习惯,自然熟能生巧,学生就会学会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系统。

另外,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即注重问题意识阅读,因为命题考试是问题性的思维程序,需要考生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组织所学史实形成答案。这就更需要平时具备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五、对教材进行适当、必要的整合

高一高二新课有必要这样做,高三大容量的复习课更应当如此。一轮复习时,尽可能地将同一性质或前后关联的历史现象放在一起,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解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对教材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高考考试说明所列的内容条目来看,有的已经进行了整合。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多联系,在复习政治史内容时,有必要将相关的经济史、文化史内容联系到位。不追求复习的进度,而强调复习的实效性,通过知识联系,实现反复复习。如我们在复习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时,必须联系同时的近现代科技、政治制度和文学艺术。同时联系苏联工业化,将东西方实现工业化的不同途径与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原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六、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特别关注必修内容的复习教学,选修内容可在必修内容复习时进行穿插或在必修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从今年高考历史试题部分可以看出,52分非选择题,只有15分来自选修,且难度不大。因此,在一轮复习时不需要单独复习选修内容,至于在必修内容中无法联系的部分内容,可在新高考考试说明下来后再进行补充。

七、渗透史观教学,加强与社会现实的联接

当前高考通常运用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整体(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此外还有唯物史观与革命史观。新史观为学习历史和考查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要把握好史观教学的“度”,在高考备考中不要刻意去堂堂渗透,适宜则用,自然点到,水到渠成,如用“全球史观”阐释抗日战争的意义,即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用“革命史观”阐释,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以史观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古今中外的历史现象,运用新史观重新构建专题体系。

总之,新课改与新高考的适度平衡,可以提升中国基础教育的软实力。新课改只有通过新高考的检验,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有二者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才能相映生辉。

作为新课改、新高考一线的教师,经历了一轮新课改、两次新高考珠洗礼,心里有许多释然,也有许多收获。我与新课、新高考共进步、共成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课改没有专家,新课改、新高考需要实践,需要总结,需要探索,我认为努力比能力更重要。“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让我们从课堂开始,在新一轮的课改与高考中奋力前行,走出一条更加稳健、更加坚实的新课改、新高考之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2] 陕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考试说明(文科 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2.

[3] 陕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参考答案(陕西卷).2011,6.

[4] 走进高中新课程.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9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25-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而设置的全新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笔者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全校的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文法、经管、理工、艺术等10个学科类别,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800份,回收8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95.2%。调查问卷按照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态度、对爱国主义和《纲要》课程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五个核心问题共设计选择题20项和教学建议1项。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一)对历史课程的态度

此项问卷调查表明,高中阶段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认为历史课程是单纯的以记忆为主的课程,不感兴趣、不喜欢的只有0.26%。学生喜欢或者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对历史是否感兴趣。文科生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比仅仅把历史作为一门必考课程的学生高10%,理科生中认为学习历史对高考无意义,无兴趣的仅有6.30%,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课程是感兴趣的。

(二)对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

1.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对涉及国家、民族的大事非常关注。

关于爱国主义的体现,81.50%的学生选择了“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62.07%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在“维护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上”。对于“热爱社会主义,认真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选择这一项的学生占到了61.68%,居第三位。这表明,大学生对爱国主义观念的态度,集中地体现在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及对社会主义的态度。但是“热爱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党的思想”这一选项却只有49.21%,这表明少数学生对于爱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没有理解好,有一些偏颇,这也是我们《纲要》课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2.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

当问及有无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在“很有必要”、“有必要”、“没必要”、“说不清楚”四个选项中,选择“很有必要”、“有必要”的比例超过了90%,选择“没必要”的只有5.51%,愿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达到了89.9%。由此可见,我校大部分学生是比较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愿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

当代大学生是如何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他们认为,“新闻等电视节目”是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德育基地”为第二途径,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书籍、网络、电影、历史馆与展览、长辈口述和音乐。

(三)对《纲要》课程的认识

调查表明,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高校开设“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中学虽学过,但是应试性的,谈不上认真独立思考,因此,需要在大学进一步系统学习,进而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开设《纲要》课程的重大意义已经得到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认可,其政治理论教育之独特价值并不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复与深化,而是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削弱“历史”内容的恢复和加强。

(四)对《纲要》课程与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的认识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哪一门课程对爱国主义教育影响最大?35.43%的学生选择了《纲要》,33.99%的学生选择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他三门课程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从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出学生受《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相较其他几门课程是比较大的。

在问到目前《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38.32%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问题,21.78%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手段问题,19.55%的学生认为是教学内容问题,只有14.70%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态度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学内容、方式、手段方面与学生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对于如何加强《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73.10%的学生选择了“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或资料片”这种方式,59.32%的学生则认为要“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5.51%的学生认为应该“组织爱国主义主题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53.02%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上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三、《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基本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是正确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同时,大学生总体上对“纲要”的课程目标的认识状况较好,对此课程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新的历史知识、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等重要作用也有相当的认识。但此次调查也表明《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实效性差,“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新闻等电视节目”是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途径,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成为第二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未能完全发挥育人“主渠道”的作用。为此,必须创新育人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帮助。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吸引力感染力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单一,较多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再加上部分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重叠,这就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纲要》课程教师应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有所取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大学生对《纲要》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现实感和生命力缺失

学生在教学建议一项中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纲要》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现实感和生命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到了爱国主义的历史继承性,并没有总结它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在以后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

四、针对《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纲要》蕴含着丰富、深厚、具体的爱国主义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尽管较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几门课程中《纲要》课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最大,但仍然有将近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加强此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爱国意识。

(二)深化教学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严重束缚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思考。在《纲要》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众多教学方法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纲要》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的课堂教育。这种方法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抓好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纲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提供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历史内容,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昨天和今天的内在联系,增强理性思考,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有历史感、更有吸引力、更有成效。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或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受学生相当喜欢的教学方式。另外,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阅历,增强体验和感受。总之,教师应该在《纲要》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师队伍建设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从教育者做起。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国家民族的思想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这不仅要求学校必须有一支有爱国情感和高素质的队伍,还要求教师对国家和民族要有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要热爱教师事业。学生要博览群书,知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教育方法,利用多种手段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五、结论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以便进一步加强开展《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对历史课程的态度、对爱国主义和《纲要》课程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等五个方面,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生进行了《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实效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的建议,包括应明确教学目的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史、国情和增强爱国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爱国主义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洪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1,(6).

[2] 樊卡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3] 杨晓红. “纲要”课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探析[J].沧桑,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