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典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9-20 08:42:10

经典教育论文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参考文献: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经典诵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29-02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也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辅导员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当前,许多大学生消极厌学,沉迷网络,贪图享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观念淡薄。然而,现行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收效甚微,许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未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为此,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十分必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可见,中华传统经典思想深刻,具有丰富的人身修养和爱国主义思想,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将国学经典作为切入点,利用诵读经典的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将国学经典加以渗透和运用,可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经典晨读”活动为例,探索经典诵读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玉林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学校,是培养广大中小学教师人才队伍的摇篮,培养一批对国家、民族和人民负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中小学教育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于2013年9月开展“经典晨读”活动,旨在从传统经典中汲取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及责任意识,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一、经典略论

传统经典,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必诵之书,然而近百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渐渐连古文都读不懂,更不用说如“四书五经”一类的经典了。无论世事如何诡谲,人间如何颠沛,人性始终如一。经过历史涤荡流传下来的经典,它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只是古人的,更是现代的,乃至是未来的。北宋理学家程伊川曾说:“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只《论语》一书,即可陪人一辈子。而要接近乃至于了解《论语》,用诵读的方法可谓事半功倍。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先生曾为大学生开出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必读中国书目数十部,并认为“《论语》为二千年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希望大学生能“熟读成诵”。文化教养是人生必须涂抹的底色,经典是滋养人生德性与才情的源头活水。经典的诵读与学习只是生命启发的开始,而这个开始,不限于文史、政经、艺术、理工各门专业的学子。

一名大学生能把任何一本经典熟练诵读,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大学生是时代之骄子,未来之希望。大学阶段,是一个个体生命最容易彷徨、失落、沮丧、孤独的岁月,也是一个个体生命寻求方向、激发志气、砥定人格的关键时机,而一个个体生命能否挺立自我、畅明笃定地航向人生旅程,端赖当下一念之自觉。通过经典的学习,每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都能够从圣贤的智慧海洋中汲取活力,拥有独立思考的胆识;每一个有志气的年轻人,都能够从圣贤的智慧光明中引发生机,走出坚实的每一步,不惧怕,不彷徨;每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都能够发挥他的创造力,肩负起对这个时代应有的责任。

二、经典诵读活动形式甄选

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将诵读经典教育与现代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辅导员亲自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使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古圣先贤精神,开启内在心灵的真、善、美,培养爱国意识,抒发爱国情怀。同时,从传统教育的理念及模式中推陈出新,探索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将晨读与班级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实行“学――思――行”三步规划:

第一步:学――诵读经典

利用晨读(7:00―8:00)时间,辅导员亲自带领学生诵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每学期读一部),使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明白仁、义、礼、智、信等做人处世之学。

第二步:思――解释经典

在熟悉经典的基础上,参照古代注疏,梳理文意,每个月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每位学生每学期写2―3篇读书心得;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将传统经典思想与大学生活相结合。

第三步:行――践行经典

积极实践传统文化精神,将文化涵养与为人之道融入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成立经典教育支教团队、文化进社区服务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教育与现代幼儿教育的探索研究,为幼儿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三、经典诵读实现路径探析

(一)理念宣导

组织大学生进行经典教育理论学习,为学生接受经典诵读做好思想铺垫。学习内容包括:《人文教育从经典导读出发》、《: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

(二)晨读经典

每天7:00―8:00,组织学生诵读经典1小时,诵读书目的顺序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诵读形式:辅导员领读―全班齐读―学生自读。

(三)经典读书交流会

举办经典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的感悟与收获。学院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次读书会:《大学》读书交流会,《论语》读书交流会,为学生表达自我提供了有效平台。学生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分享读书的经历与感悟。

(四)国学大讲堂

邀请国学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对传统经典进行现代性诠释。学院目前已举办两期国学讲座。第一期:《礼记・大学》解读;第二期:做人做事与创业的根基――国学文化魅力探析;第三期:学习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通过国学讲座,将传统经典思想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相结合,砥砺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做人处事的智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

(五)传统文化公益行

鼓励大学生践行传统文化精神,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学院目前已先后组织10个班级,近500人次到玉林市福利院提供志愿服务,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中得到提高。

四、经典诵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成效

(一)对经典文本的熟悉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现已有500多名学生诵读经典,其中《大学》诵读过100遍,《论语》50遍,部分学生已将《中庸》诵读100遍,现阶段正在开展诵读《孟子》活动。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大学生们对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明白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为人之道。

(二)集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增强

大学生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不仅培养了阅读经典的兴趣,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从经典中懂得了做人为学的道理,切实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内在心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摒弃惰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尊师重道,课堂出勤率和旷课率逐渐降低。学生集体意识增强,学生之间建立起感恩、诚信、互助、互爱的集体精神,同时,他们也学会打开自我的内心,释放自己的正能量,学会积极正面地面对生活。大部分学生摆脱了迷茫的状态,树立信心,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五、经典诵读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学生需要的道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因此,将国学经典作为切入点,利用晨读经典、国学讲座等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基于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实施“经典晨读”活动的实践与经验,本文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可行性与创新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总结出了新的实践经验:

(一)高校辅导员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搭建晨读经典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利于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将传统经典与学生活动、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既能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滋养心性,提升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意识。最后,辅导员不仅要鼓励学生成长,更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以诚待人,培养民族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经典;基础类;结构类;装修类;系统读经;累计式方法;学校教育

经典教育属于“根”的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道”、“ 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五经、"四书"等经典,里面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仍是当今社会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是健康人的基本素质。"修身"、"立德"等道德文化关于为人处世的论述,指引立身行事,潜移默化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处事习惯,"化"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可以提高内在修养。不仅如此,经典教育还可促进智力教育。

中小学生诵读蒙学读物和几本经典,对开发智力很有好处。十三岁以前多多诵读,不仅充分运用了自身记忆能力很强的资源记忆大量经文,而且能起到全脑开发的作用。十年读经,十年解经,十年用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起到开智慧的作用。

有一份资料,说的是“国学经典诵读十大益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华经典精粹选读》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当代社会,流行读物泛滥,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困惑和焦虑,经过经典的熏修,可让孩子从小树立 “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9)提升自信,有利于身体健康――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等家庭系统会更加赏识孩子,从而增添孩子的自信。

(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基于此,读经运动在民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读经班如雨后春笋,但其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在同一个读经班孩子年龄相差较大,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智水平不同,年龄特点各异,放在同一个教室学习相同的内容显然不科学;且所读内容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很强,很多人认为经典教育只是《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这些与真正的经典教育差距很远。

与这样的情形不同的是系统读经。系统读经是就是指读经要系统全面,不可偏废;国学经典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包括基础类经典,结构类经典,装修类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都属于基础类。所谓基础类,就是用来教你怎么做人的经典。有了地基, 还要学习结构类的经典。即要学习整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做人做事的规律。讲解世界天地之道变化规律的结构类经典首先有《易经》,其次还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等由圣人所整理所撰写的经。第三类是装修类的,如《唐诗》、《宋词》。此类经典重视审美和抒情,已经为大众教材所采纳。

人才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打地基。打地基的同时,要设计好准备盖多少层的楼。这就有一个结构的问题,即人格的培养。打好地基,做好结构, 还要装修。因此要学装修习类经典,更要学习基础类经典、结构类经典。对一个孩子的培养,如果不知道什么是人的地基、结构,就会培养出大量的没有地基、没有结构,只重视装修的人。

目前系统读经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不是学校必学课程及家长认识水平、指导能力、家庭经济基础都有限,大多数孩子无法接触到国学经典而错失了人格构建,道德培养的最佳时期,甚至以后终身也无缘经典。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有条件运用累积式方法实行系统读经。累积式诵读法即为每天累积式读经。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七遍;每样经文约读十分钟,但不超过十分钟;一天可以选择读三到七样经典;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唐诗选读》;且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唐诗选读》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W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累积式”教育法的特点是什么?

应用中医理论:强调标本兼治,明确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中医里的“疗程”概念。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青年教师;综合素质;中医经典课程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不断推进、对中医药院校教学现状的不断反思,发现中医药教育事业需要与时俱进、加速发展。中医经典是中医的灵魂,中医经典课程是包含《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温病学》在内的由基础向临床过渡的课程,属于中医主干学科。学习经典绝不是守旧的表现,只有打好根基,深植沃土,才能使中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相当重要,要使青年教师(45岁以下)成为中医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升教学能力,值得不断思考和研究。本文主要就笔者多年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认识来探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核体系等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学”,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水平为准则,教学相长,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轻松、稳固的教学环境,推进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深入发展。

2加强传统文化修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的魂和根,其思维模式、系统联系、理论体系都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医经典著作既是以理解生命为特点的医学典籍,又是荟萃我国古代百科知识的文化精品。而经典著作本身所具备的“行文古奥,言简意赅,内容繁冗,学术底蕴深厚,信息观点各异,展现各家之长”等特点,一直是导致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不易,使用更难”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扰学生学好中医经典课程的重大障碍。这就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博学、慎思、明辨、笃行。除了应熟读中医四大经典,对经典原文熟记成诵,熟背条文及经方,熟练掌握原文,做到融会贯通外,还应努力提高传统文化修养,注重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及中医古籍名篇的选读。如学习《易经》《论语》《老子》等,了解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易学思想;从名篇著作中探寻各家中医思想,博览群书,领悟其真谛,把握其精髓,拓展其内涵,从而加深对中医经典的理解,真正建立传统中医思维模式,构建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把握中医经典著作的精髓。

3夯实临床基础

一名优秀的中医经典课程教师应该做到教学与临床两不误。“无理论则浅,无临床则空”,教学为临床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临床是教学的反馈和检验。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是中医经典教学的重要内涵,若没有临床,即使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也只是“纸上谈兵”,难以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习经典的目的。从教学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95%的学生更愿意听取从临证经验或体会中把握经典经方并灵活运用的例子。因此,作为一名中医经典课程的青年教师,一定要下功夫“学经典,做临床”,以临床验证教学,提高辨证论治水平,让学生体会经方的实用性,以医促教。笔者近五年来坚持每周上2~3次门诊,积累临床病案,丰富临床经验,同时也很重视学术与临床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以培养优秀的中医接班人。可见,“跟名师”也是夯实临床基础行之有效的环节。笔者除门诊外,每周还有1~2次到我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跟师上门诊,不断学习名师运用经典经方及辨证诊疗的方法,从而提高诊治水平,增强临床能力。有了在临床跟随名老中医运用经方治病的实践体会,讲课时自然更生动灵活、精彩丰富,趣味性也更浓厚,与学生互动良好,颇受学生好评。

4提升自身水平

中医经典课程综合性很强,对教师水平要求甚高。青年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攻读学位,丰富知识储备,加强科研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习,互补提高,掌握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前沿性,学习其他院校教学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参加经典理论课程进修、研修或学术传承培训班,听取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讲授中医经典课程,强化经典,注重临床;参加校内外各级教学竞赛,如基本功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微课比赛、慕课比赛等,开阔视野,展示风采,体现自我,以赛促教,从而提升教学能力,激发教学热情,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5改进教学方法

经典教学应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拓展,改进教学方法,统筹安排课时,合理设计教学单元,将教学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设多元化课堂。(1)随堂抽背原文,定期安排默写及背诵。中医经典课程需要学生不断诵读和记忆名家学术思想及经方,要求掌握一百多条原文和二百多首经方,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通过随堂或定期的背诵或默写,督促学生对经典著作进行学习,在熟记的基础上领会经典的精华。(2)适当增加文献资料查阅课程,利用文献教研室现有的设备和条件,积极为学生提供文献研究平台。如中医古籍、名家讲稿、医家医案、期刊文献等各类文献资料及工具书,查阅相关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做到有据可循。(3)适时安排临床见习,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收集整理病案,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思考,体会临床疾病的变化,体现中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临床能力的培养。(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构建翻转课堂。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整理临床收集的病案或通过文献查阅的名家医案,分组进行病案讨论;播放名家讲课视频,学生观看后分组回答提前设定的问题,以更好地掌握经典内容;师生互换教学,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讲授部分经典原文,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真实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测试学生自学的情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授之以渔”。

6加强教学反思

每堂课、每一单元内容结束后,都应进行教学反思。笔者通过自制的中医经典教学效果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同时,建立QQ群或微信群作为交流的纽带,全方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反馈意见,弥补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如调整教学节奏、提前安排学生预习等,充分把握学生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能力。

7结语

作为青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而作为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师,还担负着传承祖国医学宝贵财富的责任。只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多方面、多层次、多手段[1]地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教”与“学”结合,“教”与“医”齐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现代社会中医经典教育的需求。

作者:王倩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普遍化与通俗化实践,它能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利益与愿望,切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从而更好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延安时期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的一种实践活动。延安时期,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

一、系统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物质载体。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全面、系统、准确地翻译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条件

延安时期,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保障。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加强了对经典著作翻译工作的重视。一方面,他们创办了马列学院编译部、中央军委编译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译局、八路军抗日战争研究会编译处等大量专门的翻译机构及出版机构,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中央领导的直接参与及领导为推动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是中国革命运动迫切的理论需求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动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为迎接新时期的新的挑战与困难,迫切需要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此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到只有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才能彻底从思想根源上清除“左”倾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是大量海内外知识分子聚集延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人才。延安时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与教育家王学文、吴亮平、艾思奇、王实味、何■麟、张仲实、何柏年等大批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及较高外语水平的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延安,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水平较高的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队伍,为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取得的成就

延安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较全面地翻译并出版了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点编译了以《马克思恩格斯丛书》为代表的马恩经典著作及以《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为代表的马恩经典著作单行本;编译了以《列宁选集》为代表的列宁经典著作及以《什么是列宁主义》为代表的经典著作单行本;编译了以《斯大林选集》为代表的斯大林经典著作及以《斯大林言论集》为代表的经典著作单行本。

二是较集中地翻译并出版了《资本论》等经典经济学著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论》的编译颇为关注,《资本论》的成功编译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翻译史上的一大建树。此外,大批的知识分子还相继翻译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读书偶译》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文本。

三是较完整地翻译并出版了《军队》等经典军事性著作。《共产主义同盟史》《步兵》《炮兵》《骑兵》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军事性著作大部分都是在延安时期被首次编译与出版,为延安时期党制定军事策略与方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是较系统地翻译并出版了《费尔巴哈论》等经典著作。《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实践在认识上的作用》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编译与出版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三)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工作与其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与其大众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1]。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其经典著作翻译工作指明了方向。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典著作翻译工作是以不同的实践需求为导向,延安时期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是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如何正确看待共产国际的指示与苏联的经验为内容,是为党在延安的中心任务而服务。另一方面,全面系统的经典著作翻译工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奠定了直接的理论基础。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为延安时期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

二、搭建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

延安时期,党中央的领导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搭建了多层次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平台。

(一)干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干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环节,因为干部是执行党的路线与方针的主体力量,干部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贯彻执行的力度。在延安时期,抗战爆发后延安的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青年知识分子大量聚集延安的同时,党的抗战也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对此,党中央全面开展了对农村、城市、老区、半老区、迎敌区、新区等不同地区的不同层次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内容的干部教育活动,为全面抗战提供丰富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二)社会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的主阵地

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是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以识字课本、戏剧、黑板报等具体的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灵活多样的、为普通大众所乐意接受的形式对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留守儿童、失学少年及青年进行了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教育、文化教育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质及抗战意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国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的主阵地

国民教育是指以培养未来的民族战士为目的,以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素养与政治觉悟为目标的对适龄儿童进行正规化、制度化的中小学教育活动。延安时期党根据陕甘宁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教材方面,取消《百家姓》等不适合抗战的旧式教材,将《新中华报》及边区革命历史等有利抗战的资料作为补充教材,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在课程设置上,以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为指导,调整了课程设置,将统一战线与抗战政治教育及防空防毒等以军事政治为中心的内容作为中小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增加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在教学方法上,灵活采用参观、实验、讨论等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方法,如用群众所熟悉的方言来代替普通话的教学方式,在算术课上让学生们计算新四军打死多少敌人等将教育内容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方法。这些灵活的国民教育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实现。

三、构建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

构建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另一方面,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及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愿望。

(一)报刊宣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渠道

延安时期,党中央领导以革命战争实践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以党报党刊为主要内容的宣传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以党报思想指导健全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体系。延安时期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的报刊工作具有党在思想上对其高度重视、中央直接参与主办由分散转为集中、办好党报党刊的同时重点抓文艺类综合报刊的几个突出特点。这些显著的特点显示报刊的宣传工作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二是将党报党刊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载体[2]。《新中华报》全面地宣传了持久战的战术及战略、党的政治主张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批判了妥协与投降主义,反击了反共的高潮,刊发了《纪念孙中山与马克思(社论)》等马克思主义文章。《解放日报》全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方针与毛泽东思想,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企图发动内战的阴谋。新华通讯社通过播放《论持久战》等著作大力宣传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通过对《抗日战争十大纲领》等著作的播放全面宣传了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与政策路线。

(二)文艺宣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要载体

在毛泽东同志革命思想及延安时期党的文艺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掀起了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代表的主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以诗歌、美术、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的大众化的文艺宣传实践活动,典型文艺宣传活动有以下两个。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国学经典;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学经典本身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继承和发扬

十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在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加以变革、创新和发展。国学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魅力,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才使我们显得与众不同,有其独特的个性。

抛弃传统,就等于丢掉根本,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丧失文化的特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我们应当怀着温情和敬意自豪地去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当下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体制、政策有待完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我们更需要感悟国学经典,提升人生境界。

二、学习国学经典对提升高校政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国学经典蕴含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在很多方面得到了体现。首先,体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如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其次,体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如无数志士仁人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次,体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如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最后,还体现在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上。如J为人的境界有不同层级,如儒家认为,人生境界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理想人格,儒家把“君子”“圣人”作为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他们虽时代不同,类型有别,但其共同点都是关注人的精神品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通过感悟国学经典,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学习国学经典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业务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学经典中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方面不仅形成了系统理论,而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借鉴,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其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材里面有很多涉及国学的经典内容,因而学习国学经典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多次引用国学经典。如讲到合作学习的学习理念,“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讲到终身学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讲到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才者,灾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二章“弘扬中华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中更是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有着崇尚中华精神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国精神,涵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也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适当掌握国学经典。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国学经典,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特别是对有关历史进程中的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使大学生高度重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提高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部分教学中,我们很多地方可以结合老子的《道德经》等。所以适当学习国学经典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和高质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特殊地位来说,适当学习国学经典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胎记,爱中华民族,爱祖国的灿烂文化,这是做一个合格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更是如此。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人才为谁服务的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渠道是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因而提高高校政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有着特殊意义。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适当学习国学经典,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涵养,而且对我国人才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

五、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适当学习国学经典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是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理论必然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课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以文化形态、方式、方法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国学经典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根据所授内容的需要,适当学习国学经典,对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文 章.北大国学课[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汪应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曾 睿.国家经典对当今教育的作用[J].江西教育,2006(10):20-21.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 儿童;读经;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于儿童读经问题的讨论愈演愈烈,整个讨论形成了旗帜鲜明的支持和反对两大阵营。这场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讨论的发展、参与人数的增多、讨论程度的深入,这场讨论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范围内“要不要对孩子进行读经教育”的问题,而是上升到文化、哲学等层面上的论争。

一、儿童读经的渊源

关于儿童读经的争论源来已久,自民国元年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至次年5月,蔡元培又下达了第二道法令:“废止师 范中、小学读经科。”中国在教育制度上废除了儿童读经。但也是由此开始,近代关于“儿童是否应该读经”的争论便不绝于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读经的性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是社会统治阶级为达到自身政治目的而发起的逆文化潮流。当代的儿童读经运动不管从性质上、内容上、目的上均与近代的不同,当代的儿童读经是处在中国民族复兴、人文思想大盛的时代,它是“国学热”的延续。

当代的儿童读经运动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台中师大王财贵教授,为弥补台湾基础教育中重知识轻文化的弊端,在台湾首倡“儿童诵读祖国优秀文化经典运动”。随后1995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巴金和冰心等9位文化名宿提出议案,呼吁建立幼儿古典学校。随后,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ICI国际文教基金会(香港)与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动下,大陆儿童读经运动逐渐形成。当代儿童读经的基本理论是要让儿童从小接触最有价值的中国经典文学,并且反复诵读达到可以背诵的阶段。儿童读经教育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2004 年,儒学崇拜者蒋庆先生花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 12 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但遭到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士的撰文批评,由此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整个讨论形成了旗帜鲜明的支持和反对两大阵营。

二、儿童读经的支持与批判之争

对儿童读经的支持与对儿童读经的批判, 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于“经”的理解。所谓儿童读经教育就是一种主张在3―13岁儿童之间开展长期的以古代经典诵读为主的教育。那何为经典,是否凡是古代的文化著作或文章都可以称为古代经典。这是争论之初,反对者提出的问题。针对“经”的内涵,支持者把“经”的概念外延扩大,借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 中对经的释义“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提出中国古代的“经典”都是“经”,不仅指儒家的经典,还包括墨、道、法、兵、等各家流传下来的经典。这种理解把经的涵义扩大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就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此,双方都是基于对儿童读经取材的深层考虑,基本上弥补了双方对于“经”理解的偏差。

其次是关于读“经”的方式。支持者认为儿童背诵经典,有些内容虽然现在不一定理解、消化,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会像牛的“反刍”一样,慢慢地会将这些内容理解、消化。并且认为儿童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大量的背诵也有助于儿童记忆力的提高。对此,反对者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违反儿童本性的方法。不求理解,何谓教育。单纯的背诵,而不知道意思,与现在的填鸭式教学没有任何区别。是违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最后是关于读经的有效性。读经是否有用,这是双方争论的焦点。支持者一方坚持认为“蒙以养正”的观点,让少年儿童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即提供他们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从小学会做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反对者一方则认为传统经典中隐含的奴性文化还有许多错误和不科学之处,儿童在不能充分理解和分辨的情况之下照单全收,后果十分令人担忧。从这点来讲,宣扬儿童“读经”究竟是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吸收了其中的糟粕,是存在疑问的。

三、儿童读经教育再分析

关于儿童读经的大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讨论的重点也由儿童是否一定要“读经”逐渐转向了如何“读经”上来;从支持、赞同或怀疑、拒斥一切有关儿童“读经”的主张转向冷静地对待已经客观存在的“读经”现象,并对“读经”现象本身进行分析研究。不可否认,现在的儿童读经教育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很多的儿童读经班,儿童读经教育正在逐步开展,但是现在社会上的读经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对于儿童读经问题,笔者认为儿童读经是可以的,但是“读”必须把握一个“度”字。度首先体现在教材的选择上。四书五经、《老子》、《墨子》、《孙子)、《史记》等等都被读经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为经典,因为“它们在每个伟大文化的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与引导的作用,是灵感的来源,思想运动的来源,话语的来源。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行动的准则,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并能代表这些经典都适合儿童学习、诵读。这些所谓“经典”中也有大量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文化糟粕。即使是百家推崇的《论语》,也有着不可避免的不适宜儿童诵读的。因此,儿童读经的前提条件是选择适宜儿童的教材。读经不能让儿童对一本书全盘的诵读,应该对经典中的糟粕进行剔除后,再让儿童诵读。还是以《论语》为例,经书当中有不适宜儿童诵读的封建思想,但是同样有许多值得儿童诵读的内容,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其中有许多值得诵读的内容,因此,在教材的问题上,应该使用节选的方法。中华民族的经典很多,节选既有利于儿童诵读经典中的精华,避免吸收其中的糟粕,还能保证儿童多诵读一些经典,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度还体现在读经的方法上。读经运动的倡导者的读经方法就是背诵,即使他们不懂也没关系,只要他们背下来,在以后理解能力提升后,就会将以往所背诵过的经典消化下去。其中以王财贵先生提出的“小朋友跟我念”的读经方法为典型。

度还要求对于儿童每日诵读量的把握,读经不能一味的要求越多越好,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诵读的安排,切不能给儿童过大压力,这样只会造成儿童对于读经的反感,甚至于厌恶。这样,反而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儿童的读经不能占用儿童游戏的时间,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要给予儿童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有的家长和教师,将读经作为儿童日常学习的最主要的部分,这也是不可取的。儿童应该多方面发展,过分的诵读经典只会让儿童发展失去平衡。读经的时间,家长可以安排在儿童上学前、放学后、饭前、饭后、睡前等各十几分钟,对儿童进行读经教育,每次的时间不长,又不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也是可以保证的。

纵观这次由儿童“读经”热而引发的大讨论,我们都应该采取宽容开放的态度,把它作为文化领域和教育领域内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教育形式,让儿童和家长多一种选择,这是一件好事情。毕竟究实而言,如果掌握好度,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有利于儿童各方面发展的。但是,如果人为地把儿童“读经”问题推向极端,无论是大一统式的全国推广还是全盘加以否定,都是武断的、专制主义的表现。相信在不不违背教育科学的前提下, 让中华传统文明在儿童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并使其得到发扬则是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心愿。

参考文献:

[1] 郭齐家.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1

[2] 廖军和.儿童“读经”问题引发的争议.中国教育学刊,2006,3

[3] 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复古倒退的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4,5

[4] 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北京教育,2005,4

[5] 孙习. “幼儿读经”引发的思考―文献综述.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6

[6] 严仲连. 理性对待“对儿童读经的批判”.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7] 刘晓东. 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 ”?―与郭齐家先生商榷.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11

[8] 金霖祥, 张正江.论少年儿童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8

但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成长成才成人。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而使‘人为物役’,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内心空虚,成绩下降,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主要是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但是,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中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1.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人文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4(2).

[3] 鲁迅.呐喊・自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文学经典;大学生;文学阅读;美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58-02

无论在传统教育,还是在现代教育中,文学经典阅读在大学生培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经典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在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道德情操的培养,还是在对大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指出:“改进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那么,当前大学生文学经典的阅读情况如何呢?他们的文学经典阅读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他们文学经典的阅读质量?这些问题在当前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相继就被提了出来。

一、当前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情况不容乐观

文学经典是历代文学巨匠对所处的时代精神和个人生命情怀的反映,是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精神文化的结晶,经受了千百年历史岁月的检验,历久弥新,成为滋养后人,启迪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古往今来,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无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秀代表。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伟大创造,也无不是在广泛汲取前人智慧,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鼓舞人,只有高尚的情操才能塑造人,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学习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人格心理渐趋于完善、思想开放、易于塑造和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时期。一个人的思想情怀,在这个时期,如果能较多地与文学经典作品相遇,相结合,会为他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应当看到,当前大学生文学经典的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许多中文专业的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史记》、《世说新语》等古代文学典籍,《哈姆雷特》、《堂吉诃德》等外国文学经典,现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包括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非兴趣所及,其对文学经典的阅读量就可想而知了。这里除了有学生本人因志向、勤奋、兴趣、偏好等原因外,也包含时代社会、文学经典本身等因素。社会上流行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实用、轻审美;重技术,轻理论;重生存,轻超越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理念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精神追求。大学生在入大学前,面临升学的压力;入学后,又面临就业的压力。升学是指挥棒,就业也是指挥棒。“有用”和“无用”在无形中指引着学生,也在指引着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的取向。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意识是每个人想在未来领域成就高端的必然法则。专和博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现在大学各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许多新兴学科还在不断涌现,一个人的精力本来是有限的,精尖则意味着难以广博,这也影响着大学生更广泛的文学经典阅读。多元化、媒体化、数字化的时代,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多种可能,文学经典阅读只是其中一种。文化消费追求快餐化、平面化。手机、电视、网络给纸媒体的文学经典阅读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文学经典除了思想的隽永深刻,还在于其内部其他因素的精心、精美、精致。读懂一部经典,需要阅读者有相应的经历、经验、素养、品位、心境,还要求阅读者要有充裕的时间、耐力作保障。读懂鲁迅,首先精神要回归鲁迅的时代;读懂杜甫,要首先理解儒家的“沉郁”情怀;读懂《儒林外史》,要明白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命运;读懂《史记》,首先要了解司马迁的心灵史。这些方面对一个20岁左右大学生,可能都是一时难以达到的,这影响到对文学经典的阅读的亲近程度,继而影响到他们文学经典阅读的深度、高度、广度。综上因素,造成了当前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情况不容乐观而亟需改变的局面。

二、美学对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根本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