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27 11:07:53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写作学;技;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26-02

针对中文专业就业形式不乐观的现状,一些学校认识到中文专业必须要进行改革,而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中文专业的创意性凸显出来。写作学更是这场改革中的重镇。比如,上海大学就开设了创意写作学,目的就是纠正中文专业在市场上特色不突出的弊端。将“创意”作为写作学的重要特色,这种设想很好,因为长期以来,高校写作学教学一直模糊了写作学学科中的“意”与“技”的界限,仅仅将它视为一种简单的技能训练。目前高校的写作学教材,事实上是一种“意”与“技”的统一体,这里说的“意”是指一种写作观念,“技”指的是一种技能或技巧。在现实教学中,不管是教学管理者亦或是老师,都没有将“意”与“技”区分开,而是本着一种教会学生写作技能的思维来开设写作学的。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老师殚精竭虑传道解惑,学生始终觉得所学与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没有多大关系。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一开始老师就错误的将写作学课程定位为一种技能教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增进写作技能。而写作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不是一种技巧,是一种观念的启发。如“意境”,书上说的一般是“情景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不是技巧,只是开启一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投入感情,不只是无动于衷地观察。另外一些则是学完之后直接投入到写作实践中的知识,比如“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它就是一种技巧。正因为忽视了这两种性质不同知识的界限,所以在写作学教学中,老师讲得累,学生学起来也常常疑窦顿生。我国古代的写作学传统就习惯于将“理”与“技”辩证统一起来,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创作论”部分,就层次清晰地分为“理”与“技”两个部分:从第二十七节“神思”到第三十二节的“熔裁”是创作的理念,第三十三节“章句”到第四十三节的“附会”谈的是创作的技巧。这表明,刘勰对二者的区分既清晰,同时又将二者统一于写作中。要提高写作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做出澄清,将属于观念启示的知识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属于技巧的知识则强调它的实用性。这样,学生就知道有些知识不是直接可以运用的,而是需要反复揣摩领略的,通过含英咀华能拓宽自己的写作思维,有些知识就是一种技能。

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其中“创意”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持环节,一个好的“创意”能够成就一个文化产业。美国在军事和政治上从来没有真正打过胜仗,美国的胜利靠的是文化:冷战开始时,美苏文化产业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在美国GDP占比约26%,经过半个世纪的冷战,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已发展成占比例为第一的支柱产业,同时美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文化产业出口国,出口占比超过军工和一般制造业,美国的强大是奠基于文化及其产业化发展上。与美国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占GDP总值约5%,极度落后于美国。中文专业如果能在这方面抓住机会,乘势而上,无论对就业还是对学科的建设都大有裨益。中文专业不像其他应用型学科,有可以直接运用的技术,中文专业的特色与长处是它的理念,假如能够整合中文系的专业资源,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写作功底和文化理念的学生,这对他们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写作学更应该重视理念的培养。

在写作学教学中,“意”与“技”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意”的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一种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技”的教学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传递“意”的技能与技巧,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当前高校写作学教学,存在一种趋势,即以为教学要与市场接轨,于是一窝蜂不分专业、不分泾渭的硬性要求增加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教学。而将一时间看不见效果的理念与理论的教学搁置一边,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因为市场需求绝不只是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物质与文化消费一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需求。这种趋势要求高校文科教学既要重视技巧也要重视观念。写作学教学切切不可因为错误的认识而置“理”于不顾,一味的强调“技”,而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保持一种文化生态上的平衡。写作学与文章学不一样,文章学侧重于对写作客体的研究,换言之,文章学研究的是作为一种目标的文章,一旦文章完成,那么这个目标就算达到,从该意义上说,文章学研究的是一种固化的对象,即作为一种意义比较稳定的精神产品,文章一旦完成,其内在属性就基本上确定了下来,具有共时性的特点。写作学研究的是写作主体的精神创作过程,它不是一种固化的形态,而是处在不同的变化状态中,具有历时性的特点。写作行为不像文章学那样具有固定的内容,它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对写作行为的把握不能采取固定的研究方式,而毋宁说是一种处于探索中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的方式就决定了写作学带有某种观念上的实验性,也就是说,写作学在很多方面是以一种需要验证的方式来探索写作行为的,因为写作行为缺少固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写作理论作为一种颠扑不破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它很可能是一种写作观念,这种观念不是技能,或许对具体的写作缺少直接应用性,但是它可以开启写作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思路更为开阔。如果教师不懂得理论的属性,冒冒失失地将理论作为技能来传授,那么这首先就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理论与技能之间需要一种转换,有的理论或许本身是一种技能,在写作实践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转化,但是有些观念性的理论与技能之间有着隔膜。再则,有些观念性的理论还处于探索、实验状态中,它可能是一种假设,不是具体化经过了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技能,如果不能认清这点,很可能会使学生步入歧途,影响他们以后的写作。“技”与“意”的二分法的提出,目的在于消除那种将技能与观念不分疆域的做法。“意”虽然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与实验性,但这种“意”在写作中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将“意”与“技”区别开来,一方面可以使“意”在教学中更为自由的商榷、讨论,增加写作学的思辨色彩,另一方面使“技”的训练因为有思想观念上的引导而不会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今译[M].周振甫,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2]葛红兵.创意写作学的学科定位[J].湘潭大学学报,2011,(5).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还存在着某些滞后的观念,这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日益更新的文化是极不谐调的。这种滞后与不谐调,使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观念之一:重音乐技巧轻文化知识。

这种观念,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我们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招生的文化录取分数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种观念是其录取标准的“派生品”。尽管近些年我们已经意识到降低高校音乐艺术专业的文化录取分数的危害性,但由于历史的因素,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高校艺术专业录取的文化分低”。言外之意,考不上普通院校,考艺术院校。报考艺术专业是部分考生开启大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是通向大学之门的一条“捷径”。抱有上述观念的学生在每年的师范艺术考生中占60%左右,其中一部分考不上其他专业的考生把眼光转向音乐专业,从而日夜加班突击音乐技巧,以尽快实现大学梦。那么,其他40%的艺术考生呢,对音乐的热爱是真实的,同时文化知识也开始“滑坡”,但是他们并不担心考不上大学,原因不言而喻。不管抱什么心理,这些学生进入高校之后重音乐技术,轻综合文化知识,是必然的结果。

上述学生带着业已形成的观念进入高校后,尽管教师每天强调综合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先期形成的观念。从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学生宁愿每天在音乐技巧上花更多的时间,宁愿在音乐技巧上投更大的“资“,宁愿在音乐技巧上吃更大的苦,也不愿在综合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上下功夫。因此,原本进校之前文化知识水平就较低,进校之后,对英语、大学语文、大学心理学、哲学、艺术概论等课程,又如何能学进去、学得好?某高校音乐系在每年文化考试中,尽管考前均采取强硬的杜绝考试作弊的措施,但每年仍然有不少学生抄袭、作弊,领导、教师对此感到非常棘手。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音乐专业的学生,录取时文化课的分数均在不及格甚至更低线上,进校后学校又不单独为这些学生补课,这样的文化基础要想考及格,只有一条路——作弊。

观念之二:重音乐技术轻音乐理论。

学生的具体表现:对音乐技术学习有直接作用的课程感兴趣,对基础理论课,如史论、音乐美学、和声、配器等课程均不感兴趣。有些课程即使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学生被动学习,也不能真正深入进去。学生们认为,这些课程与所学技巧并无太大的关系,这些课程不能帮他们在毕业后“谋生”。加之教师强调某些专业技巧课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技巧练习方面。

即便是有些学生对某门音乐理论课感兴趣,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仅有纯音乐技术的提高,而没有音乐理论水平的提高,是不能促进音乐全面素质的提高的。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因此,往往造成音乐技术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失衡。实质上这种失衡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观念之三:重视本专业轻视相邻专业。

搞声乐专业的学生买歌曲集,搞钢琴专业的学生买练习曲,搞小提琴专业的买小提琴练习曲。

总之,从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购书、借书、存书这一侧面,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即有多少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的同时又注意学习相邻专业知识?“学好本专业知识,考出一个好成绩,就算是一个好学生。”这是我们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现实标准,这是一个无奈的标准,因为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又学好相邻学科的知识是一个高级的目标,是一个对大多数学生显得过高的目标。学好本专业是一条通向事业成功道路的独木桥,一些学生的思维往往被限制在狭窄而封闭的空间,他们意识不到借鉴并学好相邻学科的知识,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走向更高境界,向更深层次发展、研究、探索的阳光大道。

观念之四:重文本知识,轻实践能力。

首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开始由以前的学历型、知识型转变为综合型、能力型。但由于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音乐技术课,音乐理论与文化知识的选修课,几乎占据了90%以上的课时,而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被迫将以前的统一安排、统一指导的集中实习,变为个体自主、宏观指导的分散教育实习,使学生失去了更多的提高能力的机会。其次,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教学能力的艺术实践活动,有些院校并没有真正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四不像”,“高不成,低不就”是可想而知的。根据调查了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后,因综合知识贫乏和艺术修养的肤浅,十分渴望重返校园。

前面所谈的几种观念,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既有典型性又有普遍性,其中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对陈旧教育观念的承袭。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有教育创新。要改变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其一,由单一型、封闭性向开放型、综合型人才观念转变。即由只注重音乐技巧,仅从音乐本学科接受知识,转变为以音乐为主、多学科吸纳营养。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任何艺术,虽然都有技术、技艺的成分,但纯技术永远不可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培养音乐人才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化的人生观,才能真正洞彻艺术的奥秘,只有深入理解人生,深刻体验生命,才能理解和把握艺术。生命、价值和意义是艺术的核心所在,文学、哲学(特别是生命哲学)、历史是熔铸智慧、通向艺术殿堂的秘密所在。

其二,由技能型向思考型、理论型人才观念转变。即摆脱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从机械的技能练习,转变为思考式、思辨式、智能式的理论把握和理论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育以传统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其结果造成技巧课机械模仿和理论课被动重复、记忆的局面。“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技巧练习与其说是练习动作,不如说是练脑,即:练习对动作的控制。在练习中产生的表演动作的困难,究其原因还是大脑对动作的调节控制产生的困难,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在进行技能练习时,应展开积极的思维并分析造成演唱、演奏动作困难的原因,以聪明的大脑指挥来排除练习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自动地去开发文化宝库和宇宙的宝藏。”事实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学习,应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趋向和个性特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使音乐专业的学生摆正文化知识与音乐知识、音乐技巧、音乐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当今时代,知识积累和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要想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将来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们在工作岗位上所需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在工作实践中重新学习的,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只是奠定一个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伊曼说:“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十、九十都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学方法、推理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出结论以及分析事实和综合事实的能力上。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运用获得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选择、获取、吸收新知识和总结新经验的思想方法,这是高校音乐教育转变传统观念,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最佳途径。

其三,由培养知识型、技巧型向培养能力型人才观念转变。即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把握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在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等方面做好准备,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又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艺术实践应规范化、系统化、多样化,新观念、新方法和新兴课程应纳入常规教学,而不应仅是某一学生或教师的个人行为。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3

关键词:作业权 学业自我 调控 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业练习对于学业自我的培养有着正向与负向的双重效应,由于作业设置的程序化、模块化与标准化,忽视了知识习得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心理差异。在作业过程中未能真正实现“民主作业”。只有消解不合理的教师权威、消解教师在作业目标和内容选择上的专断、在行为认可与作业评价中的偏颇,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作业权利的回归。为此,在熟悉语文作业改革的理论基础、宏观原则、具体策略的基础上,在对学业自我概念理论的充分研究上,将语文作业的内容进行微观的细化和循序渐进的安排,让渡语文作业设计的权利。做到作业的安排不仅仅以教材选文、练习系统[1]和应试规律为目标;不仅仅以教师和编者作为作业设计的责任人,应将选择、设计与评价的权利回归学生。高考的全面改革要求作业作为关乎学生日常学习的行为过程要做出一系列的自我革新来完善系统,以应对新时期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常态以完善学业能力的要求。本文对近年来语文自主作业以及语文学业自我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并从作业目的的决策与安排、作业内容的选择与建构、作业过程的认可与尊重、作业评价的公正与参与几个方面来探讨作业过程的参与度对学业自我的影响,提出调节学生学业自我正向发展的措施。

二、关于语文自主作业的研究综述

基于“中国知识网”数据库,通过“文献”,以“作业自主”为检索主题,搜索出1072条相关文献,时间分布相对均匀,多涉及教育类期刊,也有硕士论文和会议论文。对文献数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在语文作业自主的相关研究中,对作业设计和作业有效性研究的文章数量最高,且研究来源多为专家学者的论著或硕博论文,另外有不少教育期刊涉及作业观的变革、自主作业的研究、作业管理角度的研究和近几年以互联网作业为对象的研究。

(一)对作业设计和有效作业的研究

对作业自主设计的研究主要针对课外作业,借鉴自主学习理论、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探讨语文作业的可操作性,从而全面分析作业设计的问题及其对策。孙传华多年致力于小学高年级自主作业研究,力争使学生的作业形式由“他主”转向“自主”,“从自主设计、自主解答、自主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2]王艳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自主性总结出分层而练、因材而练、合作而练的家庭作业设计模式。[3]使得“学习负担最优化,并且不会超出科学规定的课内学习和家庭作业的实践量。”[4]

(二)作业生活化的作业观的变革

近年来语文教育生活化从理论走向实践,冉超“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既符合学生兴趣,又能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贯穿其中的语文作业,使学生真正走向全面发展。”[5]李臣之等认为以往的教授主义作业观弊端明显,影响学生学习,应当坚持发展主义作业观,崇尚德性,强调主动做,倡导生态化。从功能观的审视、作业整体的设计、作业量的控制各方面入手建立了多方协调的作业审阅机制,同时对作业辅导体系的构建和作业环境的营造开辟了新思路。[6]另外一种作业观认为学生作业的瓶颈与限制在于受传统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表现出的形式机械化、内容刻板化、目标简单化、数量冗繁化、评价迟缓化的特征,应该注重的是现代知识观所强调的在具体情境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创生的过程。[7]

(三)自主学习及学习权利的研究

直接涉及到作业自主相关概念的文献散见在各类教育期刊上,如杨朝军的《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王洪利《把作业的自利还给学生》、范雅娟《给学生自 作业设计新路径探索》。其中陈德菊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最终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8]体现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被赋予的权利。

(四)从作业管理角度研究自主作业

王伟琦从作业管理的角度阐述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习得和发展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学习作业,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幅提高。[9]还有来自现场会议的声音,全面讨论了自主作业改革的意义和内容。其价值体现在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以自主课程促学生主动发展。其改革内容包括学科作业“自主化”和综合素养作业“个性化”,“前者有全自主、半自主、加自主、作业签免四种方式,后者包括自主健身、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学艺、自主劳动五项内容。”[10]

(五)以互联网研究为主的自主作业研究

在新时期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作业改革也有了新的研究方向,王峥嵘[11]和周礼[12]基于作业电子书包的形式,设计出了“微学习-强互动-微练习”的以有效的电子书包形式为主的新型学习模式,并进行了实际的教学案例分析。

三、关于语文学业自我的相关研究

通过“文献”,以“语文学业自我”为检索主题,搜索出241条相关文献,多涉及教育类期刊、心理学杂志、优秀硕士论文。对语文学业自我的研究多为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分支或组成部分,涉及有学业自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和与作业倦怠关系的研究。

(一)语文学业自我概念的界定和结构模型

语文学业自我首先从Shavelson提出的多维度层次的自我概念结构模型中的学业自我概念中细分出来,之后在Song-Hattie模型中作为划分在能力自我概念和成就自我概念下的一个单独领域与数学、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并列,发展到1988年,Marsh、Byrne和Shavelson用语言和数学自我概念来代替学业自我概念。“所谓语文学业自我就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语文学业各方面比较稳定的认识、体验和评价,具体包括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成就、语文学习情感和语文学习行为等方面。”[13]

(二)语文学业自我对语文学业成绩相关性的研究

在学业自我对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中,Byrne首先发现学业成绩和能力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高于非学业自我,在特定领域中的成绩与相对应的学业自我概念有显著相关。我国的王中会、许燕认为,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14]欧阳丹经过更细致的研究发现,语文与数学自我概念分别与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之间存在高正相关。[15]徐富明等研究发现,学生的语文成绩与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和语文学业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与语文自我的相关度高于一般学业自我相关度。[16]

四、对作业自主与学业自我关系研究的启示

结合文献涉及的内容以及对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如下规律:首先,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有较为成熟的量表,主要以应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且具体到单个学科领域时研究较为宽泛,从宏观的角度阐述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具体到日常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质的分析,这需要我们创新思路,综合更细致的学科领域内,将量化研究与教育领域内质性的存在相结合,使研究更有创新性,有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其次,从各领域内的研究来看,我国自我概念的研究大量出现在学校领域,学业自我概念有着较为统一的标准、相对成熟的量表和易于验证的效度和信度。学业自我概念尚未涉及与学科领域密切相关的操作行为,应加强对学科内自我概念的开发与研究。

前人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有: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构建学生的作业发展观。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二者的因果关系顺序也发生着变化,当学生有了较高的认知能力、认知技能以及自我调控能力时,就会对作业的自主程度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内化他人的评价,形成一种更为和谐的学业自我概念,使自主作业更趋向自觉,预测学业成绩成为可能。其次,应加强自主作业对语文消极学业自我的干预。亲身体验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将作业安排的权利交付学生,让学生直接掌控作业过程,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有权决定与安排作业目标。学生学业自我达到的程度影响学生对任务的选择,平时作业是否愿意努力、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是否付出行动都应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适度拔高下制定最终方案。其二,有权选择与建构作业内容,学生由此可以选择和创生更富有时代性和独特性的个人作业,发挥特长,选取适当的参照对象,提高语文学业自我。其三,有权受到作业过程中的认可与尊重。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平等对话中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最后,学生有权参与对作业的评价。以往的研究中多认为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父母和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待和积极的评价,更多支持和接纳,教师应积极创设成功的机会,辅导学生达成目标。日常作业中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更有利于个性发展与整体提高相统一,有利于自我暗示,分层进步,消解整体评价所形成的负向效应。

注释:

[1]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2]孙传华:《自主,让语文作业更有活力》,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3]王艳:《自主设计,让家庭作业更有效》,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第4期。

[4]吴文侃译,[前苏]Ю.К.巴班斯基著:《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5]冉超:《语文作业生活化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李臣之,孙微:《发展主义作业观》,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7期。

[7]刘钊,孙飞飞:《学生作业设计新构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陈德菊:《从分层作业到自主作业――对的思考》,教育,2014年,第12期。

[9]王伟琦:《从“计划配给”到“自主选择”――小学生作业管理的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0]谢凡:《作业改革的“魔力”:“我选择・我快乐・我成长”――来自中小学管理杂志社“自主作业现场会”的声音》,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5期。

[11]王峥嵘:《电子书包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2]周礼:《电子书包环境下的高效自主学习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3]李磊:《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及其与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4]王中会,许燕:《学习风格、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2期。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 汉语言文学 学科复合 专业知识 实施 效果

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着与教授者, 而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 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并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自身所具备的教育思想,树立以“ 育人为本 ”的基本观念 ,适应时展和社会科技整体进步的综合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强化,构建扎实的学科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二是通过稳固的基础知识,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框架,同时开展深入浅出的教学创新工作,提高学生对于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着眼于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创建和谐的教学体系。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 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这些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于以往

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极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 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它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 更回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素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发生彻底转变, 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首先要发生重大转变和完善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3、汉语言文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 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 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改变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的措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在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中, 不但要求教师积极寻求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合理的安排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而且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而才能实现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活动主阵地的教学目标。

2、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变换思想练习,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新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不但要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与完善, 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练习是课堂活动的基础部分之一,在习题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观念,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变换思想,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结语: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但随着就业环境的日渐复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场教学革命,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专业,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本文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最后论述转变教学观念的具体措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

古老的东方文化中饱含着巨大的创新资源和动力,其内在的公正、礼让等核心价值提供的广阔的人文视野。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系统的学习过程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汉语言文学未来教育的创新性以及人才总体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主要着眼点不是应用,而是旨在为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取向施加一定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是为社会的人文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教学的最大价值无法通过简单的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其所创造的价值主要是无法具体用数字加以量化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更加关注实用性。特别是当前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汉语言专业的教学也要相应的加以变革,力争实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兼具时代的特色。

二、新课程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新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更加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的培养以及与人沟通和团结协作意识的树立。

(一)重新进行职业定位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用发展的眼光对职业重新进行思考和审视,从而理解职业所应彰显的新的内涵。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中学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而言,要首先确保自己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可能,除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理论,还要努力在教学能力、道德修养以及科研等方面有所创新,不断提升自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人生、享受工作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实自我,还可以践行自我价值观,实现职业梦想。

(二)提升自我修养

首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其次,要注意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知识结构要突出广和杂两个特性,也就是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尽可能的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转变教学观念的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扎实的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课改不但为其提供解决方案,还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及时转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学活动围绕着教师展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视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来展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以往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去摄取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还要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所变革和创新,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可样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相应的练习,但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注意课堂练习教学环节思想观念的更新,要借助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变换思想,在达到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锻炼新技能、启发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许和解决的思维和能力。

(三)将教学与生活充分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借助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充分的展示出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科学的教学观念来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这里的科学性主要就体现在教师充分认识到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以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上,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以及实际水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直观灵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着与教授者,而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要想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初语文教材的差异性。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伟奇.”应用性”观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 5)

[2] 孙宝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考试周刊,2009,(3)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6

当代大多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都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否认,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比较模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多元化,一些不良思想难免会侵入校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代高校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却在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上与现实脱节,空洞乏味,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也是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传统

当代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上过于传统,缺乏创新。一味依靠课堂灌输,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的说教教育,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就很难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单一

受市场经济趋利化的影响,政府甚至是家庭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只是高校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学校就成了“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孤立之势,忽视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是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合力作用的基础上将社会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的过程。因此,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方面,还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

3、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假、大、空”

目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没有能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求,没有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还一味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内容“假、大、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总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原因种种,重要的就是与现实相脱节,导致过于抽象,没有将理想教育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等结合在一起,缺少人文主义的关怀。

二、就业指导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都是全面发展自己,其中也包括思维能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将就业指导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要求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强调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目标的引导、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就业技能的培训等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都得到极大的培养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目标越来越趋向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力,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双重培养,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通过提高人文素养等途径来提升其精神境界,帮助起树立崇高的理想,从而使学生能真正的在科学文化、思想理论和文体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二)理念上的联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因此我们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一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③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在实施过程中同样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做到整体性与个性的统一,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教育内容上的联系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把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政治、经济与理想信念协调一致地统一起来,把理想信念构建于做人做事基本规范的严格要求、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及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德才基础,使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和谐发展[3-4]。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目标设置也都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为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与理想信念教育过程是一脉相承的,这使得理想信念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实现了教育向现实社会的回归。

(四)教育目标上的联系

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素质:坚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必备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这三大素质的培养,需要我们给大学生以必要的思想引导、人文关怀,事业关注以及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教育大学生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为其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大学生就业指导着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的双重培养,在学生在校期间对其进行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技巧等教育,以社会职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一条龙的就业指导服务,为其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理想信念教育都是高校人才教育的组成部分,都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指导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将就业指导有机地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有效的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高理想教育的实用性、现实性和可行性。

三、将就业指导作为理想信念教育新载体的路径探析

(一)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

高校应积极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将就业指导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帮助他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从而选择更符合自身的工作岗位,为社会、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开展各类生动有效的就业指导活动,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高校可以积极营造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类就业指导讲座、模拟招聘会、简历制作大赛、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从而实现顺利就业。另外,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自觉的将个人需求同国家、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二)注意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合力作用

将就业指导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应以学校为中心,同时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构建起一个整体的互动网络。具体而言,学校开设职业规划等相关的课程,开展就业指导活动,这些都需要形成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体系。至于课程和活动,两者之间应该有着必要和相关的联系,且必须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应注意克服目前相关课程的开设相对独立,且开课目的不够明确等问题。同时,开课对象不能只局限于毕业生,而应该加强对在校低年级学生的指导。让他们有一个长期、充分的准备,而不是临近毕业时才惊慌备战。当然,对于就业问题,学校领导必须足够关注,需要进行深入细致地考虑和服务,应当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兴趣所在;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个人理想,坚持一份希望,而不至于迷失到被动纷乱的竞争中。同时,学校在指导和协助学生的基础上,需要考虑其家庭和社会环境之间的某些影响,这往往会是制约学生的潜在因素。因此,还需要尽可能建立一种信息交流沟通的机制,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到学校的相关活动中,密切与学校合作。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把社会引进学校。比如,与企业举办某些活动,聆听企业的相关报道等。我们在引进的同时,还应当直接走进社会,应该联合相关的机构,促进就业指导制度的完善。

(三)从价值观、人生观等角度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7

关键词:生态哲学;进步观;新人道主义;人类的第二次启蒙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4-0006-08

一、 超越“具体应用论”:生态哲学的地位需要重新评价

在对生态哲学的研究中,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把生态哲学仅仅理解为“一般哲学原理”在生态问题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是作为“一般哲学”下属的“部门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随着时代和文明的演变必然引起哲学变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种观点的理论前提,就是必须假定一个超越具体时代的“一般哲学”和“一般哲学原理”的存在,然后再依据和运用这个“一般哲学”的“一般原理”,推演出一个作为 “一般哲学”下属的“部门哲学”——生态哲学。在这里,作为“被应用”的“一般哲学原理”是“先于”作为“部门哲学”的“生态哲学”存在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先于”生态哲学的一般哲学是从哪里来的呢?按照这种逻辑,它只能是“前生态文明”时代的“西方传统哲学”;人们实际上是把西方传统哲学当作了普适于所有时代的“一般哲学”。这样,这种观点就背离了哲学的时代本性,承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时代的“一般哲学”和“一般哲学原理”的存在。而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超历史的、超时间的“一般哲学”的存在。被人们当做“一般哲学”加以应用的哲学,实际上是“前生态哲学”,即西方传统哲学;被人们当做“一般哲学原理”加以应用的“哲学原理”,实际上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原理。这种对生态哲学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把西方传统哲学普遍化,企图用旧时代哲学来解释我们的时代新出现的生态问题。按照这种理解,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人本主义哲学提供的哲学观念,也就是适合于我们的新时代的“一般哲学”的观念(原理);而所谓生态哲学,就是用这个“一般哲学”提供的“一般原理”去解释具体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哲学。这种作为“部门哲学”的生态哲学,既然仅仅是所谓“一般哲学”的具体应用,当然就不具有世界观的意义。西方传统哲学这个“老朽”仍然高傲地俯视并解说着新的时代,企图把新时代也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1]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多次明确地阐述过哲学的时代本性。黑格尔认为,“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2]12,哲学不过是它所在的时代的思想表达而已,因此任何哲学都不可能超越它所在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2]12。也就是说,任何哲学,都是只属于自己时代的“特殊哲学”,而不是属于(适用于)所有时代的“一般哲学”;同样,任何时代所需要的哲学,都只是与该时代的文明和文化相适应的特殊哲学。[3]因此,企图使西方传统哲学超越它的时代,并进一步成为解释生态文明的做法,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同样愚蠢的”。在我国哲学界,似乎没有公开反对哲学的时代本性的人,然而,在对哲学观的具体研究中,把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把西方近代哲学看作是普适古今的“一般哲学”的观点普遍存在着:人们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仅仅适用于西方传统“知识论哲学”的“哲学基本问题”说成是普适古今的所有(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把西方近代哲学的反生态的“进步观”仍然看做是我们时代的进步观,西方传统哲学的旧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仍然被看作是我们时代的价值观。如果不改变这种哲学研究落后于时展的现象,要确立起生态文明是根本不可能的。

什么是“生态哲学”?根据哲学的时代性特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态哲学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是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与逻辑所构思起来的新时代的哲学。它是生态文明的“活的灵魂”,是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哲学的新形态的哲学。现在,在所谓“元哲学”研究的领域,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仍占据着统治地位,适合于生态文明

的新哲学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因此,我们还无法对生态哲学的各个方面给出一个全面的、确切的、清晰的规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且必须明确的,那就是必须颠覆西方传统哲学的那些反生态价值的基本价值观念(如我们在下文所反对的那些基本观念),以便确立起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基本价值观念。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西方近代传统哲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发展观和人生态度,要想形成一种作为新哲学的“生态哲学”是根本不可能的。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念本来是造成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思想罪犯”,它应该为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承担“思想上的”责任;但是,这种陈旧的哲学观念现在仍占据着统治地位,并被我们看作是普适古今的“一般哲学”观念,而把生态哲学看作是旧哲学的“下属部门”或“具体运用”。“下属部门论”和“具体运用论”的实质,就是把旧哲学的基本观念拿到新时代,并用来支配新时代的理论思维,要求人们永远停留在旧时代的思想观念中。这样做只能导致下面的结果:把西方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主体形而上学等在工业文明的基地上产生出来的、仅仅适合于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生搬硬套地移植到“生态哲学”的研究中,用西方传统哲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去剪裁和解释当代的现实。这样,不仅不能建立起生态哲学,而且还会进一步把工业文明时代的旧哲学观念延伸到生态文明的时代,从而使得摇摇欲坠的工业文明得以维持,使新的生态文明无法确立起来。因此,生态哲学不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具体运用,而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叛和超越。只有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基本的价值观,才能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形成适合于生态文明的新哲学——生态哲学。

二、超越西方传统的“进步”观:人类需要第二次“启蒙”

现代性的根源肇始于启蒙运动。西方史学家通常把18世纪、特别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前的那些岁月叫做启蒙时代。启蒙的原意是摆脱愚昧、迷信和盲从;启蒙的实质是现代性的启蒙,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即现代文明(工业文明)。发展、进步的观念,正是由启蒙所产生的。尼采说:“‘进步’只是一个现代的观念。”[4]古代社会没有进步与发展的观念,循环论的历史观在那时占据着统治地位。古代社会甚至通行着一种“扬古抑今”的“反发展”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看来,古代的、过去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这样,“过去”就成为评价“现在”和“未来”的价值尺度:在治国上,要“效先王之法”;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上,要以古代“贤人”为榜样,“效古人之德”;在技艺上,也以古人的成就为最高成就(例如今天我们的广告还在用“古代宫廷秘方”、“祖传秘方”来证明某种药的优秀)。正是启蒙运动才确立了“进步与发展”的观念。在启蒙学者们看来,历史是不断进步的,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首先是从宗教和迷信中解放出来,然后是从历史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而作为现代性的基本观念——“进步”的观念,则是启蒙运动确立的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念。这个观念也是现代文明——工业文明的基本观念。

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概念与进步概念具有本质上的内在关联。“发展”概念揭示的是一个变化过程,而“进步”概念则是规定发展的价值指向的一个概念,它进一步揭示了“发展”的价值方向。因此,发展概念不仅包含着运动、变化的要素,还包含着一种“向好”的“价值预设”。通过这种价值预设,规定了发展“向好”方向性,以便把“发展”这种“向上”的运动同“倒退”这种“向下”的运动区别开来。在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并非一般的运动变化,而是趋向于某种“向好”的价值预设的运动和变化,这就是所谓“进步”;而退步(退化)、落后则意味着一种“向坏”运动和变化。因此,发展不仅是变化,而且是进化。

但是,发展概念又与一般的“进化”概念是不同的。在汉语中,一般的“进化”概念虽然也揭示了一种“向好”的变化,但是,这种“向好”的变化是一种“自在”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向好”的变化则是一种“人为”的变化,即在人的目的支配下的、按照“价值预设”进行的“自觉”的运动,这种自觉所形成的“向好”的变化就是“进步”。因此,“进化”概念一般只是在描述自然过程(如宇宙的进化过程、生命的进化过程)时使用,而“进步”概念仅在描述人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时使用。就是说

进化概念是一个“自然”的概念,而“发展”、“进步”概念则是一个社会历史的、文化的概念。

但是,发展、进步概念并不是所有文明形态的属性,而仅仅是工业文明这种特殊文明的属性。农业文明的“春种——秋收”的循环模式,形成了一种循环论的历史观。因此,“发展”、“进步”概念不属于农业文明,而仅仅属于工业文明。也就是说,发展观、进步观不是农业文明的价值观,而是工业文明的价值观。

工业文明是一种不同于农业文明的特殊文明。农业文明中的农牧业生产,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性生产”。农牧业生产过程是对自然过程的模仿,或者说是自然过程的“有人照料”的重演。在这种生产中,人不是真正的生产者,而是“自然生产过程”的“照料者”;牲畜的肉是牲畜自己“生产”(生长)的,粮食也是庄稼自己“生产”(生长)的,而不是人“制造”的,因而生产的主体在本质上不是人,而是自然(牲畜或庄稼)。因此,尽管有人的活动参与其中,这种生产过程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个自然过程。与这种生产相适应,人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是“效仿”或“模仿”,自然被看成是人的榜样和导师。“自然在耕田人的眼里几乎可以说是效仿的榜样,是阐述人生的模式。”“自然也成了具有秩序、和谐和美好的领域。自然一词也随之带有美好和高尚的感情色彩。”农耕时期的这种对自然的看法,通过文学作品已经牢固地建立在人们的情感中,以至碰到自然这个词,就会引起我们联想到那充满浪漫主义的、美好和高尚的境界。[5]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田园诗代表着对过去时代母亲般仁慈怀抱的向往。自然被描绘成一个花园,一幅乡村景象,或者一幅平和丰产的景象。在那时,人们的心中,自然不仅是实体,而且是纯洁、善良、平和、美好、友善、关爱的价值象征。[6]

相反,工业社会的机器生产已经不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引导。自然成为人类认识、改造、征服的对象。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制造”, 而“制造”的基本逻辑就是首先把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割碎”,从中选择部分对人有用的“自然物”做材料,然后再按照人的目的重新“组装”,把人的目的、欲望、意志和文化精神嵌入到自然物之中,最后形成一个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人工物”(如汽车)。制造过程的开端是对“自然整体”的“割裂”,因而工业生产是以对自然整体联系的“撕裂”为前提的;而生产过程,就是“用人工秩序取代自然秩序”的过程;作为生产的结果,被人工组装出来的“物”已经失去了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关联,不再是“自在”、“自立”、“本然”意义上的自然物,而是受制于文化逻辑的“文明物”或“属人物”了。所谓“人化自然”概念,是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一个概念。人化自然,实质上就是被“去自然化”的“自然”,是失去了“存在”本性的、按照人的文化与目的重新安排和改造过的虚假的“自然”,即“非自然”。它虽然继续保留着自然物的外观,但骨子里却生长着文化的基因,血管中流淌的是“人造血液”。这种被人骄傲地称为“精美制品”的人工物,在自然界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也不是按照自然的逻辑自发产生的,因而在自然系统中是没有它的位置的。因此,工业产品对于“工业人”来说,是他的能力的证明,但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它就是“垃圾”。工业文明的这种“反自然”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仅仅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这种文明就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危机。这种自然的危机,实际上是工业文明的危机。要保持自然系统的稳定平衡,要保持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人类迫切需要用一种新的文明取代工业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发展观和进步观,正是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在发展问题上的突出表现。进步是一种“向好”的变化;进步的价值指向是“好”。工业文明理解的“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生产来说,人类占有、支配自然资源的效率越高,生产就越进步。在机器生产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已经成为生产力,因而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同时意味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机器生产用外部自然力代替了人的天然器官的劳动功能,因而人类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的效率对人的天然器官的依赖性越小,生产也就越进步。工业生产“进步”的终极指向是“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的实质,就是完全用机器取代人的天然器官的劳动功能。第二,从人的生活方式来看,进步

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称之为“野蛮”、“落后”,而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称之为“文明”、“进步”。在这种进步观看来,城市的生活方式比农村的生活方式进步,而大城市(如上海)的生活方式比中小城市的生活方式进步。我们喝瓶装水就比喝天然的井水进步,我们坐汽车就比坐牛车或骑自行车进步,我们消费“深加工”产品的就比消费初级产品的生活进步。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是比后者更远离自然。这种进步观的终极指向,就是使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远离自然。我们的生活以接近自然为耻,以远离自然为荣,这就是这种进步观的实质。

但是,人的身体也是一种“自然物”——动物,因而人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也不能摆脱自然对它的制约。人类的机体是适应狩猎和采集这种生存方式形成的,或者说,是按照狩猎和采集这种生活方式设计的。因此,我们的身体的生命功能和结构是与那种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但是,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我们用技术建立起一个与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我们正在以我们的进步不断远离那种与人的生命结构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我们把这叫做“进步”。这种进步的实质,就是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以技术的生活方式代替自然的生活方式。自人类形成的时刻起,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然而,人类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却几乎没有变化。这样,就必然发生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同人的生命机体的功能结构的冲突。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诊断放射学家博伊德·伊顿说:“作为狩猎者和采集者设计出来的人类,现在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当然会蒙受这些后果了。”①现在,学术界一般只看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外部自然界”的冲突(其后果是资源危机和环境的破坏),而没有重视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同人本身的自然——人的生命功能结构的冲突。这一冲突的必然结果,就是当代“文明病”的发生。“文明病”的发生和广泛流行,说到底是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我们的生命功能结构的冲突造成,是“文明原理”同人的“生命原理”的冲突造成。因此,现代工业文明指向“远离自然”的进步观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的生命机体的危机。这种“进步”不仅造成了多种文明病的发生,也使得人类生命机体的免疫力逐步下降,使人类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大大降低。当代的人类是生活在巨大、复杂的“技术保护罩”(如空调、医疗技术等)之下,离开这种“技术保护罩”,人类已经不能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了。社会越“进步”,人的生命机体就越脆弱,就越来越不能适应接近自然的生活。

当然,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时期内,这种进步观是有积极意义的,因而这种进步观在其产生的时代是合理的。当人们生产的产品还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体力的过度支出危害着人的健康的时候,从自然界获得更多的消费资料和适当的减少体力的支出,对人的健康是由好处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如果这种对自然的“远离”、“背离”无限度地、持续地发展下去,即追求过度的消费和过度地减少人的体力支出,就可能造成对整个人类的生命健康的致命伤害。因此,这种“远离自然”的进步观,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生存的、不可持续的进步观。

在当今人类面临生态环境危机和人本身的生存危机的条件下,人类迫切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进步观念。但是,西方传统的“发展观”和“进步观”,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髓,融入了人的血液。从普通的百姓到政府高官,从牙牙学语的稚子到白发苍苍的老叟,都狂热地迷恋着这种进步观。因此,没有一次区别于人类第一次启蒙的新的启蒙(第二次启蒙),就不可能突破西方传统的进步观和发展观,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是没有希望的。这人类的“第二次启蒙”就是生态文明的启蒙。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确立一种生态世界观。生态文明要求超越西方传统哲学的机械论、原子论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从而确立一种“生态整体论”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在这种新世界观看来,世界不是机械地堆积起来的巨大的“物质堆”,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系统的稳定平衡是一切自然物和人的存在的基础。

第二,要确立一种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地球上任何生物个体,在

存竞争中都不仅实现着自身的生存利益,而且也创造着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的生存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生物物种和个体的存在,对其他物种和个体都具有“生态价值”;其次,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积极是“意义”也就是“生态价值”;再次,既然人也是自然界整体中的一员,那么,其他自然物和自然界整体系统的稳定平衡的存在也就成了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而对人的生存具有“环境价值”。

第三,要确立一种生态伦理观。“要把伦理关系从人类内部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必须超越近性主义的主体形而上学和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当我们从存在论关系去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区分不见了,它们都是自然世界整体中的一员。在这个意义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同类’之间的关系。当我们为了把人与自然归于同类,以确立它们之间的伦理关系时,我们便找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共有的‘生命价值’:人与自然都是具有生命的存在,都具有‘生命价值’”,“生命价值”是人与自然之间具有的‘价值同根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确立起这样一个伦理原则:‘我同自然物都是有生命的存在,因而我应该像对待我自己的生命那样对待其他一切自然生命’。这样,自然就不再是满足人类欲望的工具,而是人类的有生命的伦理伙伴、‘同宗兄弟’或养育人类的‘母亲’。”[7]

因此,如果说人类的“第一次启蒙”是使人认识到了自己的主体性的话,那么,人类的这“第二次启蒙”则要使人认识到,只有把人的主体性纳入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的控制之下,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人类才能可持续地生存下去。

三、超越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人类应该重新认识自己

发生在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最高的成就就是“人的发现”。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人与上帝的对立中,确立了人对上帝的主导地位,在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对立中,确立了世俗生活对神圣的精神生活的主导地位,在现世与来世的关系中,确立了“现世”对“来世”的主导地位。经过后来的启蒙运动,进一步确立起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政治观念。又经后来的欧洲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哲学。

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不但是一种人学理论,而且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也是一种以人性为尺度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人道主义不是一个哲学派别,而是一种哲学形态——西方传统的主体形而上学就是人道主义的哲学。这种哲学所确立的基本观念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中,现在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在崇高的精神生活与世俗的物质享乐的关系中,物质享乐是至高无上的。人把自己变成了上帝的继承人,变成了一个要无限度地占有和消费自然界的“贪婪主体”,一个自认为是宇宙最高存在的“狂妄主体”,一个失去对自己进行约束的和规范的“疯狂主体”,一个对自然生命缺乏同情和爱心的“野蛮主体”。

这种人道主义基本的价值原则是自由原则,自由被看成是人的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理想性本质。实现自由理想的价值追求,主要是通过消灭外在权威实现的。具体表现为:

第一,消灭了神圣权威。这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明确提出并付诸行动。人权战胜了神权,人性取代了神性;世俗取代了天国,上帝失去了创造和统治世界的地位。人成为上帝的继承人。在人与上帝的关系中,人获得了自由。

第二,消灭了社会权威。具体表现为:在政治上推倒了王权,在文化上消灭了传统,确立了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性观、主体观和对社会的解释原则。当传统被人们抛弃之后,过去就在人的记忆中彻底消失了;当上帝被人“杀死”之后,“来世”和未来也从人们的希望中隐退,人成为一个自由的、对一切都可为所欲为的绝对主体。

第三,“人化了”自然,即“终结了”自然。人把世界区分为主体和客体,人是统治自然的主体,自然成为满足人的欲望的材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立了人的自由。人按照自己的目的“为自然界立法”,在观念中构造出一个“世界图景”或“座架”(海德格尔语),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消灭自然的自在性,给自然“去功能化”,用人工的秩序取

代自然的秩序,把自然存在变成了“为我的存在”或“属人的存在”。这种人道主义是对自然的遗忘,即“对存在的遗忘”(海德格尔语)。这种人道主义,就是海德格所极力反对的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或“主体形而上学”。

西方传统哲学所“发现”的“人”,仅仅是工业文明所要求的人,而不是普适古今中外的理想性的“一般人”。关于“这种人”的哲学——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哲学,也仅仅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哲学,而不是普适古今中外的“一般哲学”或“一般的人道主义”。现在,工业文明已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它不仅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因此,工业文明的危机也是“人”的危机,但不是抽象的“一般人”的危机,而是一种特定的人——“工业人”的危机。要解决这种危机,只能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并且用一种适合于生态文明的“新人”取代作为“工业人”的“旧人”。我们要超越、改造的人,实际上是 “工业人”;我们要确立的,实际上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新人”。这就要求人类必须重新“发现”自己,即“人的第二次发现”,以便重新确立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确立发展观和进步观,重新安排人类的生活。在哲学上,“人的第二次发现”的实质,就是要确立起一种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不同的“新人道主义”。

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哲学观念,它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在它产生的历史时代初期具有合理性。即使在今天,这种人道主义在尊重人、关心人等方面也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所要求的新哲学,仍然可以叫做“人道主义”,但必须明确的是,这种人道主义是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旧人道主义的“新人道主义”。所谓“人道”即人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行动之道。生态文明时代的人,不同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因而生态文明时代也应该有与工业文明时代不同的新的“人道”。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它既包含着以人为中心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因而它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同时,它又是人对自身的自我意识,因而也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和伦理规范。因此,既然生态文明要求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人”,它也就要求有一种与这种“新人”相匹配的不同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的“新人道主义”。这种“新人道主义”在理论上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重新确立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通常我们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包含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个别的自然物的关系”。实践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人只有通过改造“物”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因此,在这个关系中,“人与物”之间存在着实践关系,即主客体的关系。其次,“人与自然”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更加重要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界整体”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只能是“存在论”关系,而不是“实践论”的主客体关系。从逻辑上说,人作为自然界整体内部的一个“存在者”,不可能把自然界整体作为实践对象。在这个关系中,人只是自然界整体中的“一员”,人的存在必然从属于自然整体的存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这一西方主体形而上学的论断是不成立的。我们最多也只能把“人与个别自然物的关系”说成是主客体关系,而“人与自然界整体的关系”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主客体关系,而是人对自然界整体的从属关系。西方传统人道主义的错误,就在于它把仅仅适合于“人与特殊自然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扩大为“人与自然界整体”之间的关系,结果把人变成了能够主宰自然界整体的绝对主体。

第二,人不是宇宙中的最高存在,“自然界整体”的存在才是宇宙的最高存在。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把人看成是自然界整体的主体,并扬言要把整个自然界变成“属人的存在”,其实质就是把人看成一个最高的存在、无限的存在。而在新人道主义看来,人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对于自然界整体来说,人只是这一整体内部的一个特殊的存在者,在人与自然界整体的关系中产生,人的实践活动不是没有限度的,保持自然界整体关系的稳定、平衡,是限制人的实践活动的“底线”。因此,人不是无限的存在,而只是一个“有限的存在”。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多么高的程度,人的实践都摆脱不了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对人的限制。承认人的存在的“有限性”,是“新人道主义”的一个基本观念。作为“有限存在”的

人类,当然不可能高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存在。人类要重新认识自己,首先就要认识到人的“有限性”,以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人的有限性,要求一种新的伦理学,即保护自然的“环境(生态)伦理”和以约束自身实践行为为特质的“发展伦理”。

第三,“新人道主义”作为人道主义的一种,并不反对“关心人”、“关注人”,也不反对我们的行动是“为了人”。新人道主义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的区别在于,二者具有根本对立的价值观。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为了“什么样的”人?是为了人的“什么”?是为了个人还是为了人类?是为了人的眼前利益还是为了未来人的长远利益?是为了人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生存还是为了挥霍性享乐?……这些才是两种不同的人道主义相区别的实质。在这里,抽象地谈论“关心人”、“为了人”是毫无意义的。西方现展观正是以“一切都是为了人”为理由开展对自然的征服与掠夺的。这种人道主义是个人本位的,它关心的只是个人利益而不是全人类的利益,它关心的只是人的眼前利益而不是人的可持续生存的长远利益,因而它把“挥霍性消费”、对自然界的掠夺都看成是“为了人”。结果是,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可以被冠冕堂皇地冠以“为了人”的理由:我们片面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也可以说是为了人,我们可以说这是为了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人的幸福等。这种“为了人”,从全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就是对人类的毁灭。

在理解生态文明时代的新人道主义时,中国传统哲学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中,包含着“天”、“地”、“人”三个基本要素。“天”首先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俗语所说的“天机不可泄露”就表明了“天”的神秘性。其次,“天”是对人的行为始终保持强大压力和限制的存在。所谓“天道难违”、“天理难容”,说的就是人的行为不能违背“天理”或“天道”。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天”往往被人格化为各种法力强大的神的居所。在天上,这些神窥视着每一个人的行为,对地上的人进行褒奖或处罚。这样,人死后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前途——进入天堂和被打入地狱。因此,“天”又是人不得不“敬畏”的存在。我的理解是,中国哲学中的“天”,与西方生态哲学讲的“自然系统整体”具有类似的含义。 “地”(大地,也包括大地上的一切自然物)是人生活的场所,即人类的“家园”或“环境”,它是人能够直接与之发生关系的自然。人对“物”的关系,不是掠夺,而是维护;不是占有,而是“爱”。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关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是由“敬天”、“尊祖”、“仁人”、“爱物”等构成的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语)、“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王阳明语),从“人与万物一体”所得出的结论就是“人与万物一理”(朱熹语)。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人道高于天道,而是天道高于人道。中国传统哲学通过对“天、地、人”关系的理解,阐述了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完全不同的一种对人的独特理解。这样理解的人是与自然处于和谐统一的关系中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刘福森.哲学观:我们该如何对待哲学[j].江海学刊,2011(1):12-21.

[4]尼采.上帝之死——反基督[m].刘崎,译.台北: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46.

[5]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6.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8

[关键词] 毕业生;职业期望;文献评述

[中图分类号] G6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43?04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规模上进入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由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绝大多数在毕业后都直接走向了就业市场。由于研究生专业招生结构不象本科生那样注重就业市场,客观上导致了研究生的就业水平因专业不同而变化较大,如目前经管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专业培养质量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导致经管类研究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与其职业期望有一定距离。因此,深入分析研究生的职业期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研究生专业结构、招生规模、培养计划的全面调整与改革。

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主要关注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层面的内容,对学生个人层面的关注不多,尤其在学生职业期望方面的研究争议较大。事实上,在教育经济学领域,职业期望的研究恰好被忽略了[1]。本文拟通过对职业期望研究文献的综述,试图获得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研究有意义的启示,为进一步探究经管类研究生的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二、研究文献评述

在国外研究文献中,专门针对职业期望的理论讨论不多,对职业期望的概念也没有严格的界定和讨论,大多数研究文献主要分布在调查职业价值观结构和特点方面,文献中基本上把职业期望等同于职业价值观。在国内研究文献中,学者们对上述两个概念都有讨论或界定,相比之下,职业期望的研究讨论较少,以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较多。总的来说,在职业期望的研究中基本上都借鉴了职业价值观的内容,所以研究文献中常出现混用的状况。

1.国外职业期望研究

在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国外学者兴起了对职业价值观(或职业期望)的研究与关注。在上个世纪之初,相关方面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美国波士顿大学的F.parsons是最早关注个人职业价值观问题的学者,在波士顿他开设了职业所,专门从事职业指导以及职业理论的研究工作。F.parsons在《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个人职业选择和个人价值观等问题,并带动了整个学术界对职业价值观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发展,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文献研究可知,国外对职业期望的探讨可转化为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聚焦在:职业价值观概念的研究、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和职业价值观理论的研究

(1)职业价值观概念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对研究生职业期望问题的专门研究几乎难以见到,因为他们认为职业价值观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即使针对大学学习者的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也主要是对大学生的讨论。最先提出职业价值观概念的学者是Super,D.E,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讨论,他认为职业价值观与个人追求、

[收稿日期] 2013-07-12;[修回日期] 2013-10-10

[基金项目] 湖南省学位办研究项目“经管类研究生职业期望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G2011C011)

[作者简介] 李明(1960-),男,江西萍乡人,管理学博士,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领导决策与公共管理;郑香(1987-),女,湖南新田人,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工作目标有关,是在从事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正视自身内在需求、重视工作的特质和属性[2]。而Elizur,D.则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某种工作结果和工作成效的看法[3]。也有学者从理念的高度去认识问题,如Ros,M.将职业价值观当做一种信念,是期待自身工作所能取得的最终状态或行为方式的坚定信心[4]。Brown从实际过程去认识问题,并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在工作实践中,期望得到的满意产出和成果[5]。Porfeli 等学者从人的心理活动结果去分析问题,认为职业价值观能表现出职业人的状态,且此状态与工作密切相关,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6]。由此可见,这些认识和思考虽然触及到了职业期望的内容,但仍然主要表现为对职业价值的概念判断。

(2)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进一步地梳理相关文献后发现,对职业价值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上,国外学者就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职业价值观结构最精练的概括就是可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若进一步将价值的无形与有形相结合思考,则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若将价值的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分析,还可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除此之外,从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层次分析,有学者将职业价值观分为6个维度,即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关系、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和创造性等6个方面。这些研究都在试图把职业价值观内容的研究引向更深的层次,即体现职业价值追求的方面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表现和相互关联的。

(3)职业价值观理论研究

职业价值观理论体系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地位,不少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从职业价值观发生发展过程来看,Zinzberg的理论研究把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实现期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特点[7]。Super从职业自我发展的角度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把人的职业选择划分为形成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巩固期五个阶段并形成职业自我概念理论,该理论中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前一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对后一阶段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8]。提出了职业锚理论的Edga. H. Schein被认为是具有不同反响的学者,他所定义的职业锚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始终会围绕自身的价值观,且不放弃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表现为价值观、动机和个人能力等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9]。上述观点和理论描述了职业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内容,事实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职业期望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职业期望的进一步研究给予了引导和指导,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2.国内职业期望研究

客观上,相对国外学者来说在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上国内学者要晚许多。较早开始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研的学者韩进之等人,在1979年他们调查了我国青少年的职业理想状况[10]。真正在职业价值观研究方面被国内学者重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之与本研究相关的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就业问题的逐渐显露,学术界更是日益关注,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职业期望的概念、职业期望的结构、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等方面。

(1)职业期望的概念

虽然国内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居多,但对职业期望也有研究。1999年,凌文辁等人在研究职业价值观时,认为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态度,是在职业选择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11]。2003年,于海波、张进辅等人,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信念,是根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形成的,是自身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是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12]。可见,我国学者比国外学者更习惯于从一般到抽象的方式去定义职业价值观。

在研究或定义职业期望时,我国学者认为它是指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期望,即期待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从职业期望的字面理解,所谓职业期望实际上是劳动者个体行为的倾向或趋势。从现实意义来说,职业期望不应该是虚幻的,它是劳动者的一种主动追求,表现为劳动者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协调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并与社会需要、就业机会相契合。职业期望与职业声望不同,职业声望既是职业地位的反映,也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观评价;职业声望更多地表现为现实状况,体现的是某种职业的权力、身份、工资、地位、晋升机会、发展前途、工作环境等资源情况。所以,职业声望与职业期望二者不可混淆。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毕竟个体理性上追求和期望从事的职业,大多是社会声望高的工作。另外,职业期望直接反映了着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决定了职业期望,而职业期望也体现了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它们也有区别,职业价值观是个理念范畴,而职业期望是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的实际希望。

(2)职业期望的结构

在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参考了国外的测量方法,我们自身的独创性研究不多。凌文辁认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13]。于海波则把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为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物质生活、威望、家族等因素[14]。通过借鉴凌文辁的测量表,吴谅谅、李宝仙认为职业期望分为了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声望地位和稳定性因素四个因素[15]。

(3)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

大学生职业期望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个人的性别、年龄、专业、人力资本等内容均属于个人因素。阴国恩等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大学里男性学生比较愿意选择有权利和地位或有挑战性的职业,而女性学生则更愿意选择稳定、轻松、简单的职业;就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在职业性质选择上也存在差异[16]。另外,喻永红的研究显示,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看重工资福利,且工作选择更自主。低年级学生的职业选择,较多地依赖老师和领导做主[17]。孟续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性别和专业学科对学生的职业期望存在显著的影响,同时对职业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别;研究还证明,文史教类专业的学生最关注职业价值观,其次为法哲类、理工类、经管类和医农类学生[18]。

在家庭因素方面。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韩翼祥等指出: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因素可以通过代际关系传承下去,并使不平等程度继续扩大。另外,家庭经济状况既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又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父辈的差异会依赖代际关系继续传承并扩大,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加将推高他们的收入期望[19]。有学者还专门探讨了家庭内容对子女职业期望的全面影响,如黄星榕认为,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的影响,其父母的思想观念、文化背景、教育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选择,父母对职业的认同能直接影响其子女的职业价值观[20]。

在学校因素方面。不少学者都认为,学校对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杨克旭指出:不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质量均不完全相同,导致所培养出的学生素质和能力也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期望[21]。车恩利进一步认为,不同学校由于层次上的差异,使学生们形成的职业期望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学校的层次高其学生的职业期望也高,相反,层次低其学生的职业期望就低。如较低层次的高校,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适时地降低自己对工作地区和福利待遇上的要求。究其原因,这种层次差异带来的结果差异集中体现在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上[22]。

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蒋阳飞的研究表明,就业市场、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就业法规政策等因素均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23]。王健,潘林的研究认为,一定时期的社会氛围也是影响职业价值观的一个主要因素,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的社会变化性仍然是影响大学生产生多元化价值观的根本原因[24]。张玉柱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容易被社会环境因素所影响,即内外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25]。还有学者从社会变迁发展角度对职业价值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如周鹏就认为,社会环境的变迁对职业价值观有显著的影响,变迁会引起职业的系列内容如层次、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产生变化,并深刻影响职业的选择[26]。

(4)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研究

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的专门研究的文献不多,其研究的重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就业的职业选择特点上。龚惠香、江益民通过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后指出,男性研究生往往主动选择待遇好、地位高的职业,而女性研究生则偏向选择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工作性质稳定、工作环境舒适的职业[27]。贾莲的研究从时代性出发认为,研究生的职业选择,比较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才是生活需要,他们在乎是否能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28]。李生琦的研究从现实性出发认为,一般来说,男性研究生在职业选择时比较注重工作的发展前途,其次是工资待遇,再就自身的兴趣爱好;女性研究生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舒适度[29]。总之,国内学者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相关研究不够系统,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研究主要做的是性别差异的分析,或者是笼统地将研究生分为文科和理科专业进行讨论,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职业期望分析研究不多,因此,文献研究中对研究生的职业期望的深度研究是不够的。

三、结语

由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大多研究的是大学生的职业期望现状,分析投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没有将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来研究。另外,通过文献研究,不难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比较窄,大多研究都停留在对现状的简单描述,对其原因的讨论分析不深入。因此,深入探讨研究生的职业期望对研究生就业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Freeman,R. B. The Market for College-Trained Manpower: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Career Choice[M].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2] 刘雪莲.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34-35.

[3] 安静.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35-36.

[4] Super,D.E. 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J]. Chicago: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1970(2):10-12.

[5] Elizur,D.,Sagie,A.Facts of personal values: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Life and Work Values[J]. Applied Psychology:An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73-87.

[6] Ros,M.,Schwartz,S.H.,Surkis,S.Basic Individual Values,Work Values,and the Meaning of Work.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49-71.

[7] Brown,D.The role of work and cultural values in occupational choice,Satisfaction,And success:Atheoretical statement.Journal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2,28(23):48-55.

[8] Porfeli,E. J.,& Vondracek,F. W. Development of work values. In V. B. Skorikov&W. Patton(Eds.),Career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Rotterdam,Netherlands:Sense Publishers,2007,34(2):15-26.

[9] Jersild,A.T.,Brook,j.S & Brook.D.W.The Psychology of Adolescence[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8,30(2):35-37.

[10] Super,D.E.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M]. New York,NY:Harper & Row,1957,45(4):23-25.

[11] Schein,E.H.Career Anchor:Discovering Your Real Values.San Diego,CA:University Associate Ins,1978,34(2):990-997.

[12]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21(3):343-344.

[13] 于海波,张大均,张进辅.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初步构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4-65.

[14] 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9):8-9.

[15] 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42-42.

[16] 喻永红,李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12):33-34.

[17] 孟续铎.2006 年北京地区大学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1):43-47.

[18] 韩翼祥,翁杰,周必.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决策和职业请问――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7(6):12-13.

[19] 黄星榕.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引导[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5):525-528.

[20] 杨克旭,杨木.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去向分析――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的抽样调查[J].现代教育理,2009,(12):23-24.

[21] 车恩利.大学生职业期望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7(6):36-37.

[22] 蒋阳飞.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6):23-24.

[23] 王健,潘林.现阶段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2-13.

[24] 张玉柱.高师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60-61.

[25] 周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思考与展望[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1-52.

[26] 龚惠香,江益民.高校研究生人生价值观现状调查和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11):14-15.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专业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就在教师身上,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来看,教师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鉴于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也应打牢专业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化和提高自身素养,以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信念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所谓的教学信念就是教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教学观、师生观、教育观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体现,教师信念形成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己本身的认知过程,对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教育信念,可能是教师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点点积攒下来的经验,也可能是从书籍报纸上总结出来的前人的经验之谈,更有可能是自己深思熟虑、苦苦思索得出来的理念……信念就像是一台指路明灯,有方向、有目标的摸索总比没有经验、没有方向,摸着石头过河好。教师有了这种教育理念后,就能够将无意识、无目的的模糊教学方法转化为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方法,最后逐渐走向专业成熟。教育信念就好比做一件事情的大纲,大纲确定下来了以后,其他工作就能井井有条地进行。这就是为什么说教育信念是专业发展前提的原因,它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对于教师自身知识和素养的提高也有重大的帮助。总而言之,世界观指导方法论,只有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双重成功。

二、不断更新 与时俱进

对于已经在小学教学多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大都已经在大学里接受过专业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也已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但若他们就此停止不前,不去更新知识,只满足于当下,那么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将会逐渐落后于社会,跟不上社会的需要。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灌入新鲜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武装”大脑,避免被社会淘汰。同时,由于社会比以前更为进步和开放,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面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得多,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也比较迅速。他们已不满足于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这一单纯的教学方式,转而渴望有更为生动新鲜的课堂。这样一来,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应该仅满足于已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而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一方面,学校要让教师走出去,参加一些短期培训;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出面聘请教育专家,在校举办培训讲座。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从而使他们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最新的教育方法。

三、实践出真知

“实践出真知”,真理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才总结出来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在何时都应该与教育实践完美结合,不能脱离学校的日常教学进程,也不能离开教学实践的主体――学生。同样,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也不能离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所学到的知识,并模拟课堂教学,以便积累经验。比如,公开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机会,可以大大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许多专业教师面前站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压力会逼迫教师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钻研和改进。上完一节公开课,教师也能得到很多专家或者其他同事的点评,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客观的点评可以帮助教师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进步的需要,对于提高当今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小学语文老师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不断培训自我的过程,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占国.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06).

[2]孙菊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3]王婷婷.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4]周慧霞,朱苏飞.校本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3(06).

[5]胡曼君.浅谈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J].民营科技,2011(1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