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40:17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1

一、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嬗变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假设为不受经济系统内任何变量影响的外生变量,好像技术是从天上掉下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PaulRoraer)、卢卡斯(Robert Lucas)、巴罗(Robert Barro)和斯克特(Maurice Scott)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和积累,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别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源自各国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同刺激,以及向他人学习的能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源泉的认识轨迹经历了从强调物质资本(哈罗德、多马)、外生技术进步(索洛、斯旺、丹尼森)、人力资本(舒尔茨)、内生技术进步(罗默、卢卡斯)到产权制度(诺斯)的演变过程。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焦点经历了一个从“物”到“人”,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发展演化道路。从崇尚物质资本积累的资本决定论,发展到注重科技创新与进步,尤其是强调以人的素质为中心的人力资本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历程表明,人们对经济增长要素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在不同的区域、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及各要素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是不同的。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除此之外,有识之士关注到制度的作用和环境的制约更是无法回避。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在地球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变量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将制度和环境变量内生化,构建内生性新型工业化理论框架。

二、内生性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经验前提――要素变化与工业化的耦合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演进及优化。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由经济要素重要性变化所引致持续不断的经济增长,最终的结果都表现为结构变迁。工业化的进程也体现了上述规律,随着工业内生增长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致不断的、持续的结构变迁。钱纳里指出“把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如其分”。赛尔奎因认为结构转变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中心特征,是解释经济增长速度和模式的本质要素。周振华指出要解释现代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发生和怎样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结构问题的阐述。实际上产业结构是各经济增长要素质态的反映和表征,产业结构直接反映经济运行的整体功能和效益。经济发展实际上表现为一个由要素变动导致结构变动的过程。工业化阶段作为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过程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征出来。从工业经济增长的要素层面上来看,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重化工业阶段,包括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和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二个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包括以一般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和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时期;第三个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包括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时期。这三个工业结构变动阶段之间是相互衔接和部分重叠的。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这三个阶段既存在着演进的先后顺序,又往往受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而交错在一起。一般来说,当工业结构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第一个时期时,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当工业结构由重化工业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迅速推进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而当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时,工业化到了后期阶段。可以看出,资本、劳动、技术三要素组合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的变化,可以反映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工业化水平越低,劳动投入比例越大;随工业化水平提高,资本投入比例不断上升,而劳动投入比例不断下降,在工业化进入到更高阶段之后,技术投入比例则超过劳动投入比例和资本投入比例。上述研究表明,传统要素重要性的变化与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耦合现象。

(二)理论框架的创新――制度和环境的内生化

一国工业化道路选择与国家的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制度性因素、政府的干预等密切相关。工业化的发端和推进都与劳动、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和环境密不可分,它们都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其中,劳动和资本是工业化的基础性要素,技术进步是工业化的关键性要素,制度是工业化的遍在性要素,环境是工业化重要的约束性要素。本研究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制度和环境内生化,从而拓展新经济增长模型,把制度和环境看作与资本、劳动和技术同等重要的内生性要素。本文分析框架的前提和假设是:工业化演进和要素变化的耦合关系;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不断将增长要素内生化,从而引致结构的变化。本文引入制度和环境这两个要素的经济学意义是:其一,恰当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带来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其二,环境要素的内生化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工业经济增长的负外部性。

本文工业产出被表示为:

y(t)=F(K(t),L(t),A(t),i(t),E(t)

(2-1)

式2-1中,K(t)为总资本投入,L(t)表示社会全体劳动力,A(t)是工业部门技术水平,i(t)代表工业部门制度要素,E(t)反映环境要素对工业部门的影响。

根据曼昆(Mankiw)、罗默(Romer)等建立的拓展卢卡斯(Lucas)模型,本文构建的内生工业经济增长模型F可进一步地具体表示为:

式2-3中:d是资本投入工业生产中的比例;是劳动力在工业部门的比例。由式2-3两边对t求导得:

式2-5表述了工业经济增长与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我们分析工业化路径选择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三、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实证分析

工业化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有序演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工业化路径是国家推进本国工业化的途径和办法的总称,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道

路应该由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和本国的具体国情共同决定,不存在一条普遍性的工业化道路。当然,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也是不同的。一般来看,在工业化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的要素存在一个转换规律,即经济增长依次依赖于劳动、资本、技术(知识、信息等)、制度和环境等。

新中国的工业化及其路径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工业化道路上表现出迥异的特征。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8年,实行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时期。受原苏联工业化模式影响,中国并没有沿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这一时期中国走的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一种政府主导、重工业优先发展、封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以高积累、高投入、以追求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这一时期,中国虽然初步构建起了独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不明晰的产权,增加了交易成本,阻碍了个人和单位积极性的发挥,牺牲了经济效率,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付出了资源极度浪费、城市化严重滞后、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剧等沉重的代价。

第二个阶段是1978--2002年,为工业化发展的转轨时期和快速推动期。1978年以后,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产业结构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了调整,对外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工业化道路的制度选择从过去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吸引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大大缓解了资金、技术短缺所造成的发展制约,经济由封闭开始走向开放。当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新的结构性矛盾,出现了能源、原材料等的紧缺,该时期的工业增长模式同样对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超常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超常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总体上,这个阶段沿袭了前一阶段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仍然实行了以高投入和追求数量为特征的外延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来,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和形成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十六大确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决不仅是主观认识的提高,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所在。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总量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却不高,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延续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意味着我们必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内生经济增长要求改变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大资源和环境利用的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步入新世纪,世界工业化发展呈现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和市场全球一体化、可持续发展观强化等趋势,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工业化生产方式随之改变。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必须实现工业化道路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同,新型工业化强调内生性增长,其本质是内生性要素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所引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主要特征有:①以知识为内生变量的工业化。依靠知识创新和新知识利用,实现工业经济的边际效益递增。罗默提出“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强调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卢卡斯则提出“人力资本完整性增长模式”,强调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新型工业化是以集约型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强调经济增长要素要逐步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转变。②以环境为内生变量的工业化。传统工业化忽视了工业化进程中环境盈亏的核算,以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新型工业化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就要求将环境作为工业经济增长的内生约束变量,唯有如此,人与自然才能和谐。③以制度为内生变量的工业化。制度变迁是经济和社会演变的基本核心,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North,1990)。古典经济学用利益驱动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但经济理性对经济行为的作用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那就是制度(institution)。新型工业化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基础性方式的工业化,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基础。④以要素和结构相互作用的工业化。传统工业强调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投入与扩张,新型工业化更强调的是新的增长要素的导入,更强调的是要素的变化所引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空间结构的优化。⑤以发挥比较和竞争优势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充分利用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以历史的眼光看,50多年来中国对工业化道路的三次选择,都是事物在新条件、新形势下向更高层次的演进,是扬弃而不是否定。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种工业化道路向另一种道路的转换和演进,是系统内外要素变化的结果。

四、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的作用与贡献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ner)在其《国家竞争优势》c11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0f Nationsl一书中提出六大要素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中政府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影响钻石体系另外几个核心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从而达到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指出: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国要想培育发达的工业,就必须对尚且幼稚的工业加以保护。汉密尔顿(Hamilton)和克鲁格曼(Krugman)都强调保护幼稚工业和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过程中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前,中国政府的作用非常关键,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既要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又要引导微观经济健康发展。政府不能只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应当成为引导新型工业化积极健康发

展的施动者。作为变革的启动者和制度的安排者,政府必须创建通向市场经济的必备制度和意识。要坚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实现改革的新突破。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要着眼于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采取深化改革的措施和办法,积极探索和开拓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经济领域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进步事件。如何以内生性新型工业化理念为指导,处理好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几个重大关系尤为重要。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的关系。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会动摇,一个人口上10亿的巨型大国,农业永远是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根基。农业是中国的母亲产业,没有农业,工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工业的反哺,农业发展步伐将会极其缓慢。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有着有机的内在联系,两者必须协调,不可失衡,更不可对立。

新型工业化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新型工业化是在吸取传统工业化的“先污染再治理”和高资源消耗教训基础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新型工业化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自然资源的约束决定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

新型工业化与服务业的关系。新型工业化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从一个侧面讲,没有工业化,服务业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另一个侧面讲,没有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工业化也新不起来。

新型工业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生产过程的进行,必须不断组合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生产要素优化结合方式,从人与物的关系上说,这种新的要素结合方式就是技术,而能增进效率的要素结合方式的变动就是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要求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会对工业及其他行业产生外溢效应,进而会形成工业化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

新型工业化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当一种新事物、新现象出现,原有的制度对它的运行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的时候,就需要选择新的制度,实行制度创新。中国正处于综合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期,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十分重要。新型工业化变革不仅是一次技术变革,也是一次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意识形态的变革。有效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既要求建立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还要求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技术市场运行机制和技术创新评价体制,从而推动产权制度、金融制度、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和人事制度等的创新。

新型工业化与环境友好的关系。人类在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大自然已经开始了报复,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20世纪末,一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集体向全球发出警告:“人与自然正处于迎头相撞的险境。”莱斯特・R・布朗甚至呼喊:“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传统工业化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过程,经济越发展,生态失衡越严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要求社会经济运行方式进行调整甚至变革,以缓解生态压力,遏止环境恶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157-03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工业化中。发达国家已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又突然来袭,中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江苏经过近六十年来的经济建设,全省工业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产业结构由轻工业占较大比重转变为重化工占主导,工业化正经历由中期向中后期和成熟期转变的过程。

国外经济学界关于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角度(配第和克拉克[1]);(2)从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的角度(钱纳里[2] 等)。初期国内一部分学者对新型工业所处阶段进行了研究,史清琪[3]认为工业化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江小娟[4]研究员指出,一个国家是否完成了工业化,有“松”和“紧”两种衡量口径。李荣融[5]指出,从总体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在对新型工业化的解读中,曲格平[6]发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两个方面而言的。

综上,对于工业化的现有研究大都是从国家层面的理论分析,在区域方面的具体的对工业化评价研究缺乏,本文从江苏省现有的新型工业化指标出发,构建更为完善的江苏省新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江苏省现有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不足之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江苏省结合本省产业发展实际,于2007年制定了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苏政办发[2007]138号)。然而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现有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产业结构调整指标反映不足。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更注重信息化带动下的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反映这方面因素的指标应占显著地位,但是目前的指标体系在这方面反映的还不够。(2)科技创新指标反映不足。两化融合背景下要求各产业及各企业今后的发展应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充分重视科技创新的进展情况,与此相关的指标,包括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情况都应该有具体的反映及一定的比例。(3)两化融合指标反映不足。十七大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的推进,比较显著地体现在两化融合的思想上,因此,反映两化融合的指标应该放在显著的位置,但目前的指标体系还需这方面的指标给予补充。(4)没有给出具体指标的权重。目前的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各项指标所占权重,所以很难判断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该明确给出指标权重。(5)数据的收集渠道及审核方法没有说明。在构建好一套指标体系之后,最重要的是数据的收集审核工作是否能顺利的进行。因此在指标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还需对收据的收集渠道和审核的具体方法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选取

新型工业化指标的构建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评价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二是比较各地区或国家的新型工业化状况。考虑到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是一个分层的综合体系,本文共选取了8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见下页表1)。

(二)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指标释义

1.经济发展指标。重点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包括:1)人均GDP增长率。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江苏GDP占全国比重增长率。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2)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包括:1)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3)国际化。国际化是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包括:1)对外贸易依存度,即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2.科技创新指标。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1)科技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的投入。包括:1)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与销售收入的比例。3)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支出总额。4)政府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2)科技产出。包括:1)每十万人口专利授权量。2)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3)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社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4)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社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3)高端人才引入。包括:1)科学家工程师数。2)引进留学人员数。3)引进外国专家数。

3.综合效益指标。重点评价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包括2个指标。(1)工业经济效益。包括: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综合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总体水平的特殊相对数,是各单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的综合计算。计算公式: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数值×权重/该指标国家标准值)/总权重×100%。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率。 3)总资产贡献率。是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总资产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 其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2)第三产业经济效益。包括:1)第三产业贡献率。即第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2)第三产业拉动率。

4.资源利用指标。重点评价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状况,包括4个二级指标。(1)能源集约利用。包括: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及下降率。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下降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能源消费量增长指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数-1)×100%。(2)水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计算公式:工业取水量/工业增加值。(3)土地集约利用。包括:1)工业用地产出率,即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地的比值。2)土地产出率,即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土地面积的比值。(4)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

5.绿色制造指标。重点评价工业化进程中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状况。(1)污染治理。包括:1)城市污水处理率。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2)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3)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2)三废排放。包括: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2)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3)工业粉尘去除率。 4)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

6.人力资源利用指标。重点评价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发挥状况,包括:(1)科技人员比重。该指标反映目前科技人员情况及其组成结构。包含:1)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2)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2)教育水平。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包含:1)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这一指标表明了教育在当前社会的受重视程度。2)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表明目前高水平受教育人才的基本情况。

7.信息化指标。重点评价了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基本状况,包含3个二级指标:(1)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革。包含:1)省级机关政府网站拥有率。2)政府网站日平均访问量。(2)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是反映信息化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指标,包含:1)企业网站建设覆盖率。反映企业资源整合状况。2)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系统覆盖率。

8.可持续性指标。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成果,包括3个二级指标:(1)环境可持续性。指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包括:1)森林覆盖率。2)空气质量。3)绿化覆盖率。(2)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指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等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包含:1)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2)人均实现利用外资。(3)社会可持续性。反映了在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情况。包含:1)人口密度。2)人均耗电量。

三、政策建议

本文在改进江苏省现有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新构建的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实施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如下:(1)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关系。科技创新对江苏省的新型工业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2)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抢抓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有选择、高起点地承接国际产业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4)将信息化渗透到工业化的各个领域,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交互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世锦.传统与现代之间——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文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 史清琪.中国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G]//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江小娟.新型工业化与发展[G]//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 李荣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G]//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 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环境与保护,2003,(1).

[7] 王新天,周振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跨越式发展[J].求是,2003,(9).

[8] 李悦.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G]//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 张贡生,王廷科,郑俊义.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观点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6).

[10] 李同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监测标准探讨[J].前沿.2005,(11):13-17.

[11] 涂成林,易卫华.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及对广州的实证分析[J].珠江经济,2006,(11).

[12] 汪晓昀,吴纪宁.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1):15-19.

[13] 谢德禄,李琼,王小明.试析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J].改革,2004,(4):30-38.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3

[关键词] 第二次现代化;新型现代化道路;知识创新体系;产业结构升级

一、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概念解读与特征比较

1.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概念解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转折,标志就是现代主义的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9年法国学者利奥塔出版《后现代状态》;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教授提出生态现代化;1986年德国学者贝克教授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再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理论;1991年德国第25届社会学大会将“继续现代化”作为会议主题;1993年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出版《现代化新论》;1997年美国学者殷根哈特教授出版《现代化与后现代化》;1999年我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出版《第二次现代化》,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这四个时代。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其实,它就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它是一种新现代化,不仅覆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内容,而且还有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新经济、新文明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纳入它的范畴。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大致经历200多年(1763~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将大致经历100多年(1971~2100年)(见表1)。这一时间分界,与美国密执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殷根哈特把1970年作为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起点基本一致,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把1973年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第五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也基本一致。当然,现代化是没有终止点的,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后,人类社会将进行新的现代化,即未来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难题(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同时化解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困境(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矛盾),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预测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打开了一扇新天窗,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2.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当然,第二次现代化与第一次现代化相比,有些变化是新出现的,如网络化、智能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权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否定”,如工业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自然主义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推进。具体来说,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以及世界不同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特征和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体系都有相当的差距和区别(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具体比较分析详见表2、表3和表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学习经济、数字化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郑长军,2003),又包括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型社会等在内的新社会,还包括知识文明、信息文明、网络文明、非物质文明等在内的新文明。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将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新目标。概而言之,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征服,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道路是以化石资源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发展道路,那么,第二次现代化道路就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现状与可持续性

1.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与现状。目前,我国已进入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期,同时第二次现代化也加速跟进,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我国两次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力争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是较早重视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且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参评国家中的第54位;第二次现代化的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1980~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差距在缩小。仍继续保持199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生活质量指数也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80~2003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见表5)。

从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指数比较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比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进步潜力;(2)对比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仍需要加快经济增长、经济进步,提高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程度;(3)对比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和服务业生产率都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因此,加快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2.我国现代化的瓶颈与可持续性。 我国在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第二次现代化加速跟进、综合现代化稳步提高的过程中,受工业化演进规律和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紧迫的瓶颈压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纯粹经济理论来说,无论是农业革命与埃及的崛起、工业革命与英国的崛起,还是工业化的演进与欧美日的崛起,现代化或工业化就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即矿物资源)的生产过程”(麦迪逊,2001)。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或工业化的演进趋势与规律体现为:进入工业化的人口逐步扩大 工业化的总需求急剧扩大 工业化生产率不断提高 资源的开发消耗不断增加 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天然资源出现短缺和匮乏 工业化生产发生瓶颈和危机 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停滞或衰退(韩民青,2006)。也就是说,受“增长极限理论”的约束,经典现代化或传统工业化也存在进步极限。

其次,从我国具体实践来说,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引致许多负面效应和发展瓶颈。就负面效应而言,粗放型方式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加速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基本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破坏;同时,抑制了对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关系重大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国家创新的动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使我国产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和微笑曲线的底端(吴敬琏,2006)。就发展瓶颈而言,粗放型方式引致了资源瓶颈、环境瓶颈、全要素生产率瓶颈、核心竞争力瓶颈、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瓶颈,以及收入分配瓶颈、社会就业瓶颈、社会保障瓶颈、城乡二元社会瓶颈、“丰裕中的贫困”等社会瓶颈。这些经济与社会的瓶颈综合性地抑制着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纯粹经济理论的分析,还是从我国具体实践的分析,无论是现代化或工业化自然演进的规律,还是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都隐含着一个最佳均衡,那就是第二次现代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三、第二次现代化: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问题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86-03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梳理

伴随着党的十报告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包括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的辨析,对新型城镇化不同层面的关系研究,对新型城镇化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及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等等。

从理论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外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其本质特征和内涵包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全国“一刀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分工,增强城市就业容量;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一是对传统城镇化内涵的发展性运用,二是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方向,传统城镇化理论与当前实践相结合。有学者从城镇化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内涵上包括六个层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农业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的学者在对比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而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发展,两者在内涵、目标、内容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它具体是指“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城镇化过程。”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还有学者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来看待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从新型城镇化目标与未来战略的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在这些研究上,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发现。有的学者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迁村并居的问题、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模式以及政策调整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城镇化不等于都市化,城镇化不等于放弃乡村,城镇化不等于建造城镇,城镇化不等于舍弃传统,城镇化不等于没有差异,城镇化不等于同一路径。正是对以上问题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了近年我国“粗放式城镇化”建设问题。有的学者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分析,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二元结构转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人居环境问题凸显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缺失。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粗放、主体利益分配格局难以调和以及规划建设不合理。有的学者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七大失衡问题,分别是城乡发展失衡、空间分布失衡、规模结构失衡、要素结构失衡、“四化”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失衡及生态失衡等。还有学者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包括如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经验以及问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在未来发展路径、方向以及战略的思考。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道路,其发展路径至少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二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和互动,确保有序增长;三是要坚持走生态、环保、集约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有学者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以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走城乡关系“一元化”的道路,走城乡结构协调的道路,走城乡平等共享的道路,走多样性和谐的道路,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合力共推道路。有的学者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应该处理好关系,分别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同“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全球化、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关系。有的学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做到东中西有序差别的推进,具体包括西部实行集中连片模式,中部实行壮市强镇模式,东部实行强市进化模式。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走倾斜平坦的道路、走产城互动的道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包容增长的道路、走创新驱动的道路、走政府引导的道路、走本土开放的道路。还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传统城镇化主要是空间城镇化,并给新型城镇化发展设置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地分割问题、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农业人口无法向城市过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从空间城镇化模式向人口城镇化和多元城镇化模式转型。

(四)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

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直接提出“支撑”这一概念的并不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从中国规划研究视角,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他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应该能够为将要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住房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够使现有城镇的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支撑城镇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他提出我国城镇化急需“科技支撑”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刘江提出,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是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刘江,2014)。

朱杰堂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内涵、支撑体系及其测度指标都会有所区别(朱杰堂,2014)。

林涵碧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时提出,要科学定位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工业化是走向发达的必然选择和必经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财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也不可能加快。”

吴家喜直接提出“建设科技,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这一提法,“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大城镇化科技创新力度,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叶裕民相对全面的构建了城市化支持系统。他提出,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转型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实现城镇化模式的整体过渡。为此,他提炼出总体模式、实现路径、制度保障3个层面的12个转型维度展开梳理与分析,力求从城镇化的视角串联、勾勒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线与转型路径。

姚士谋给予城镇化的定义是“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主要含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也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李晓莉从地理学的视角提到:城镇化支撑体系由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和五个支撑子体系构成。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分别是乡村承载平台、单体城镇承载平台、城镇体系承载平台和城镇――区域系统承载平台。它们从空间地域构成方面支撑城镇化进程。五个支撑子体系则是经济产业支撑子体系、基础设施支撑子体系、科技文化教育支撑子体系、资源环境生态支撑子体系和管理规划制度支撑子体系。它们从城镇化要素构成角度支撑城镇化进程。

李雨提到,城镇化的动力支撑机制分为两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二是城市的拉力。

于澄认为应对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制度进行设计并系统改革,如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财税制度、居住证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同时辅以相应政策措施。

郭凯峰在提到,山地城镇化的支撑路径分为三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镇化用地资源普查路径、顺应自然的人口城镇化生态噪音减量路径、量力而行的空间城镇化点状组团演进路径。

王艳红认为,应完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教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钱鞠提出,西部地区要想发展,必须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及雄厚的科教基础与创新实力作重要支撑。

李泉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城乡网络协调互动的利益枢纽――构建稳定的农业反哺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产业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创新团队――重视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必要支撑――构筑乡村工业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节点枢纽――重视区域城镇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关键环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城乡制度创新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生态保障――城乡生态协调机制。

总的来说,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建构很薄弱,没有在解释模式、理论模型以及学说贡献上形成相对成熟的成果。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分析

从实践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形成区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成都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

(一)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发展的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再配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都作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全面实施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战略,充分利用小城镇对大城市和小乡村的承接作用,按照“全域成都”协调发展理念,进行了将农田保护、生态环保、现代高端产业、城市先进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成都经验尤以“三圣花乡”模式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二是景观化打造、生态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三是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激发(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87页)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创新农村融资模式。

(二)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三)苏南模式:政府引导推动型的模式

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世纪之交,在这个阶段,乡镇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也造就了发达的乡镇经济。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阶段,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要推动力。主要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

(四)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三、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科技支撑、产业配合、创新驱动、政策保障、政策安排、教育同步、人的需求、资源环境的容纳力等各方面与之匹配。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将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农村,失地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保障实现就业,从政策、制度层面上保证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待遇、就业援助和教育权利,实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不是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农村区域从事经营活动,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了农村。农民出租房屋后,到城市居住,亲身体验城市生活规则,通过双向互动,更直观、更生动地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加快向市民化转变。

二是加强市场动力机制建设。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机制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产权的明晰,市场平台的构建,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登记,实施确权登记颁证,明晰产权,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要素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市场平台。要进一步提高流转交易的透明度,通过立法等手段简化交易流程,消除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融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加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市场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注重村级集体资产的参与,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探索包括PPP模式在内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办法,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私营业主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要激发民间参与活力。创造环境,构建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导向型机制,鼓励和扶持农民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加直接的经济利益,有效激发农民参与活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隋平.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3(8)

[2] 李晓莉.河南省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李彦东,刘小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3(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5

关键词: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3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将高等教育分作三类,包括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型人才;专业性应用型大学或学院,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如教师、工程师、医师等“师化”人才;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其中第二类高校指应用型本科院校。山东交通学院2013年获批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设立在自动化类下的特设专业,学院自2013年正式成立,已经接近500人,本文将重点论述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将学校特色与专业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措施,进而达到专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一、轨道交通人才需求分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13年末,累计有19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87条,运营里程2539公里。2013年实际新增2个运营城市、16条运营线路、395公里运营里程。目前我国已获批运营、开建、筹划地铁的城市共有28个线网规划,2020年将建成轨交运营线路177条,运营总里程6100公里;到2050年规划建成290条城市轨交线路,运营总里程达11740公里。至2020年,城市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增至1000公里。每建设1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至少需要60名左右管理及技术人员。据分析,至2020年,地铁要新增4至5万名员工,而新增员工的主体是一线技术管理岗位人员。轨道交通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包括两类,即设备安装、调试、测试和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学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轨道交通行业工作的约占95%,其中从事操作维护工作的约占85%、行政管理占10%左右,而脱离该行业的约占5%。

二、应用型人才的定义

应用型人才概念是随着社会分工细化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四次大的社会分工,包括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人形成独立的社会阶层,以及科学技术成为单独的行业。在科学技术行业中,人才一般又分为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类。应用型人才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人才,其任务主要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是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概括而言,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源动力;其次,应用型人才从事的工作性质是理论知识的横向应用,而不再是理论内容的纵向挖掘或研究;最后,他们应具备将理论或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且能够从实践应用中总结提炼共性技术问题。

三、信号专业特点剖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和铁路运输是两种主要的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可以总结为如下五种技术系统(见下页表1),主要涉及电子电路、继电器控制、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通信、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集控制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大主要学科,是典型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行业体系。

四、人才培养措施

1.树立应用型培养理念。所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既包括学校管理理念的应用型、也包括教师教学理念的应用型。建设应用型专业的首要任务在于围绕应用型培养目标,改变或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一是改变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或修订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利用政策指挥棒引导教师改变理念。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新进教师大多为从“校园”到“校园”,在应用型如何实践方面必然缺少切身的感悟,因此需要加强对此类教师的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

2.构建“深度校企联合”培养体系。校企联合是众多高职、应用型高等院校普遍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合作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首先,探索校企之间的硬件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实验条件、实训条件等,如学校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进行实训培养,企业利用学校的教师、实验环境进行优秀员工的能力、学历提升教育等。其次,探索校企之间的智力资源共享机制,包括优秀企业员工聘任专业课教师;优秀教师到企业协助解决部分技术难题;双方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等。

3.建立应用型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平台+模块”的发展策略,建立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平台,根据专业方向设置课程群模块。通识课模块主要包括数学类、物理类、设计类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遴选控制类、通信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中的核心课程组成。设置国铁和城轨两大培养方向,国铁和城轨两个课程群模块。其次,采取“小课程、短课时”课时设置模式,缩短讲解时间,预留课时增加到实验或实践环节。构建“掌握基础理论―实验提升认知能力―实训强化应用能力”的“一条龙”式的培养体系,创造条件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实践应用”两者之间的交互式提高。

4.搭建应用型实验、实训室。培养应用型人才,实验室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是基础,更是必要条件。实验条件直接决定着课程体系的建设,开设何种课程,课程如何设置实验实训内容,都由实验室硬件条件决定。因此,在实验条件设计上以学生“能动手、愿动手”为目标,改变“观摩式”实验模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

5.加强建设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轨道交通系统是安全苛求系统,从业人员一般均需经过严格的专业技能培训。从教育角度而言,实验室或实训室锻炼了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要真正提高他们的一线生产能力,在走进工作岗位之前,仍然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培养。综合实训基地主要是以轨道交通实物实训实施,构建一个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多个部门、多个工种的综合性实训考核基地,满足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信号与通信、车辆维修、供电系统维修等多专业的实训演练、教学指导、实做考核以及技能鉴定等工作,并且可以作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孵化器。

五、结语

为办好本专业,经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在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办学模式,在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了网络化建设新时期,轨道交通相关专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产业融合;两化融合

1 文献综述

工业化理论主要产生于发展经济学理论。钱纳里认为:“工业化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张培刚认为:“工业化即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他们都是从结构转变意义上解释工业化的。

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研究。刘世锦(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的一些重要特点。任保平(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的转型,认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提高工业化质量和功能的新阶段。陈冬(2006)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

也有学者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汪斌,余冬筠(2004)运用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估计了信息化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带动度和对三次产业的差别影响,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最大。张继良、杨仁发(2008)阐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模式创新、动力机制,提出政府规制的政策建议。

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观点,目前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内涵的还不多。

2 新型工业化的界定

2.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产业为依托,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通过两化融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过程。

2.2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群的核心和领头技术。信息产业转变了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可以改进传统技术,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是它能够很快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尤其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显著吸纳就业,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信息产业的低消耗、低污染特点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信息产业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工业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同时能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因此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破垄断,加大经济开放的程度,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有效组织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所倡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而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适合集约化增长方式的有效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协作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企业间上下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内部经济的外部性,促进企业持续进行集群式创新,实现企业内的规模经济,是一种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内涵

在十六大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两化融合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1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产业融合开始大规模扩展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象,它表明了产业融合与信息化之间确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是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体系中各产业之间的资产通用性,产业间分工内部化,使产业融合在比较稳定的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为广泛的产业融合创造了根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电信、广播电视、出版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为例,这三个曾经边界清晰的产业,因为信息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以及信息终端的融合,使得这三大产业开始有所交叉,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各产业的企业之间开始互相竞争,三大产业逐步走向融合,并且推动着管制部门、管制政策也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

目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各产业部门持续深入地渗透,信息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在各产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由于这些信息和知识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其结果必然导致部分产业的资产之间实现通用,最后走向融合。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生与融合

我国现在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主要载体,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利用和协调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促进“两化”的共生与融合。

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传统工业要实现高效、节能、环保,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这就必然要求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新型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从而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3 两化融合的作用: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人才需求

由于放松管制、降低产业之间的壁垒等原因,产业融合使资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提高产业效率。根据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代替竞争力衰退的产业部门实现的。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从外因角度分析,主要是需求拉动形成;从内因角度分析,主要是产业竞争力增强、成本降低,特别是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的。由技术革新和业务交叉形成的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相关产业融合技术水准高的产业,实现产业创新,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由于市场的扩张与随之产生的对内容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对相关部门的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除了市场的成长能够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增加、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大就业规模外,还对创造性人才产生了特别强烈的需求。

4 实证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自1980年创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因此研究深圳工业化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在深圳三十多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全世界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深圳抓住了两次机遇,直接参加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促进了深圳的经济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深圳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也同时得到快速发展。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深圳市在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支持下,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产业升级,建立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产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也逐渐加大。通过两次产业转移,深圳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跨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直接进入到了以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当前,深圳正由“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过渡,而现代服务业在这个过渡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动、调整和提升,也是深圳特区迈向“后工业化”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以现代服务业为高比重的“后工业经济”时代,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方式,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其产品的垄断性、创新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对非生产性经营活动增多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抑制进行效率、利润、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补偿,使深圳特区能够在“十一五”规划末期顺利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实现城市经济时代的重要转型。

5 总结

本文首先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分析其特征,分析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组织形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两化融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以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为例,说明其工业化发展之路。新型工业化的思想已经在不断完善,但是如何让它付诸于实践,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4]任保平.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7):2128.

[7]张继良,杨仁发.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J].学术月刊,2008,(6):7783.[8]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4):6470.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7

 

0引言

 

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成果就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伴随科技对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设施、工业设备被淘汰,工业闲置空间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工业废弃的产生伴随着昔日繁华的老牌工业区的没落,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工厂倒闭等经济问题、失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城市人口外迁等城市问题、税收减少等政治问题、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如何处理大量的工业废弃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综合性难题。尤其在二战后,工业变革日新月异,工业废弃的产生以几何体增加,在处理这些工业废弃的过程中各国也在不断积累经验。对工业废弃的处理经历了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销毁、销毁重建、回收再利用、综合性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工业废弃物是人类社会自身历史的见证,工业建设过程中的成果与遗存属于人类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工业遗产的概念由此而来。

 

1工业遗产研究成果概述

 

工业遗产的理论依据是工业考古学,是一门包括调查、考察、记载保护工业遗迹的学科,目的在于从社会史和技术史的角度评价这些遗迹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日本学者相继引入工业考古学的概念,并对本国工业遗产展开研究。我国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开始于21世纪,2006年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伴随着工业考古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工业遗产的实践也在不断推进,相关的学术机构、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纷纷成立,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于2003年通过并提交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下塔吉尔宪章》,明确了工业遗产的定义、内涵、工作原则与技术方式和形态分类,成为目前各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指导性章程。工业遗产被定义为:那些在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方面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组成。它们由建筑物、机械、车间、制造场、工厂、矿场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所、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设施、交通设施所组成,与工业相关联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宅、宗教礼拜地和教育机构都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

 

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开发的实践,主要以四种模式为主: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景观公园改造模式、艺术创意介入模式和综合开发模式。

 

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是指将该工业遗产所在建筑、厂区等,再造为同一主题的博物馆或美术馆,或者把工业区连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建成生态博物馆,原工业设备、机器、工具等制品就地展示,如意大利罗马的蒙特马尔蒂尼中心博物馆、巴黎的奥塞美术馆。

 

景观公园模式,指利用原工业遗产与城市记忆的链接,保留一定的原有工业设施,在原工业遗产所在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整理规划,建立城市公园。

 

艺术创意介入模式,指利用工业遗产原有的特殊美感和空间特色,如工业设施的历史斑驳痕迹或工厂建筑宽敞高大的厂房仓库,把工业遗产改造成为艺术空间,北京798艺术区就是利用大型厂房的包豪斯建筑风格,重新注入艺术功能。

 

综合开发模式,往往在一个区域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中出现,如德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策划,把没落的德国鲁尔区改造成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其中包括亨利钢铁厂露天博物馆、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奥伯豪森中心购物区,区域内的废旧铁路和旧火车车皮成为社区儿童艺术学校的表演场地,焦炭厂被改造成餐厅、儿童游泳池。在工业遗产的实际改造中,往往采用综合开发模式,涵盖工业博物馆、景观公园、艺术创意介入等模式。

 

短短50年间,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工业遗产相关的法律、制度、组织、学科渐渐建立起来。对工业遗产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最开始的时候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目标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观念的转变,工业遗产改造的重点变为对遗产的保护和对历史记忆的保留。

 

2台湾地区工业遗产研究概述

 

工业遗产,台湾常使用的说法是“产业文化资产”,强调其所具有的价值涵义。台湾地区大多数工业遗产形成于日治时期,日本占领中国台湾的50年中,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政策,把台湾作为日本的物资补给地,大量搜刮台湾的盐、铁、糖、粮,并由此兴建配套的铁路运输系统。日本退出台湾岛之后,给台湾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存,主要以大型厂房、工业设备、铁路为主。20世纪后期,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影响、岛内产业结构的更迭和转型,工业遗存遭到闲置或废弃。

 

台湾地区开展工业遗产保护起步较早,1981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成立,1982文化建设委员会公布施行《文化资产保存法》,正式开启台湾的文化资产保护。1998年,台湾“行政院”成立文化资产委员会,确定工业遗产的内容、分类、范围,利用工业考古学的方法建立工业遗产调查操作手册。

 

在工业遗产评估和调查的基础上,文建会开展了三个计划:1998年闲置空间再利用计划、2002年台湾世界遗产潜力点计划、2002年产业性文化资产保存计划。

 

闲置空间再利用计划具体指向铁道艺术网络及五大创意文化园区。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是指把闲置的铁道仓库作为艺术家的工作坊和艺术展演场所重新规划,具体包括台中20号仓库、嘉义铁道艺术村、枋寮F3艺文特区、新竹铁道艺术村、台东铁道艺术村、花莲铁道文化园区。五大创意文化园区是指,2002年,台湾文建会推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在全台范围内选择了四个闲置酒厂和一个仓库,具体指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嘉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花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台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遗产再利用为创意文化园区,强调的是艺术创作与商业机制的连接。

 

台湾早期的工业遗产保护是出于环境整治和日常维护需要,并且以观光商业利益为重,忽视工业遗产本身的社会文化功能、历史文化价值。2000年之后,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开始推行一系列文化资产“再利用”主题活动,特别是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之后,大量古迹和历史建筑受到很大的破坏,工业遗产再次受到重视。

 

笔者在台湾学习期间,重点考察研究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走过台湾知名与不知名的很多文化创意站点之后,发现台湾的工业遗产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多是从工业遗产出发,缘于台湾历史古迹的缺乏和工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遗存;第二,台湾铁路的记忆贯穿整个台湾当代社会,工业遗产中的大部分资产或直接或间接都会与台湾铁路产生联系,“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阿里山窄轨铁道”、“盐铁专线”、“台铁便当”等,从火车站、铁路线路、铁路仓库、铁路制造厂、铁路餐饮服务等等,台湾地区都把其纳入文化资产,并进行主题开发、品牌管理,台湾铁路不仅从交通地理上串联全台湾空间结构,还从文化记忆上搭建台湾的时间意象。所以对台湾铁道文化的研究就拥有了,了解当代台湾文化的意义。

 

3台湾地区铁道文化再生历程概述

 

台湾铁路,自1837年刘铭传建立第一条铁轨以来,已经有180年的历史,期间承载客运货运,对台湾经济发展和大众交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20世纪末,台湾地区社会结构的改变、大众运输系统的进步,都让百年台铁原有的功能逐渐被替代,2005年台湾高铁运行之后,台铁的实用功能锐减,多条支线凋零直至废弃。

 

对于包含台湾记忆的台湾铁路,台湾地区没有选择粗放式的销毁或丢弃,而是在多方势力介入台铁的留存与保护研究之后,最终确认借由台铁原有的功能与条件打造文化艺术观光路线,让台铁的功能延续,生命力拓展。

 

3.1大陆对台湾铁道文化研究综述

 

大陆地区对台湾工业遗产和台湾铁道文化再利用的研究早已有之,多零散见于建筑、城市景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类的论文期刊。如石颖川的硕士学位论文《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人类学思考——西直门火车站的变迁与历史记忆》(2010年)从社会学角度讨论铁道再利用的必要性;林双毅的硕士论文《城市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2013年)中提到台湾铁道文化开发。还有一部分论文以某一个铁道艺术村为案例,从一个角度讨论研究,如范丽的硕士论文《旅游开发与既有建筑再利用研究》(2013年),从改造的背景、策略、使用评价角度研究“台东铁道艺术村”;樊丽媚的硕士论文《台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2013年)通过对台湾的工业遗产现状进行普查、分析和总结,提到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并从建筑类型和改造类型分析“台中20号仓库”和“嘉义铁道艺术村”;王蕾霰、周波在论文《台湾产业遗产保存与再利用实践研究》(2015年)中详细讨论台湾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认识和实践,以“台东铁道艺术村”为例,论述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的缘起;赵红霞的硕士论文《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台湾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2015年)从空间结构、建筑类型、改造手法、改造理念等角度分析“台中20号仓库”;李星敏的硕士论文《铁路废弃地的景观更新设计对策》(2015年)从景观更新的角度讨论“嘉义铁道艺术村”。由此可见,把台湾铁道文化作为单独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目前还没有出现。

 

3.2台湾铁道文化再生实践

 

台湾人的铁路包含的是浓浓的化不开的世代记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台铁衍生出的产业链上下游基本上可以涵盖50%的台湾文化营造,台湾人喜欢并擅长开发铁路文化,例如,制造铁路用铁的铁厂工人,用铁路部件废弃物组装成的装置摆放在台北市政府广场;铁路运输过的木材和旧铁轨为主体建成的“宜兰罗东林业园区”;铁路旁边原来用来存储货物的旧仓库、职工宿舍、办工场所,改建成艺术园区,如台中20号仓库铁道艺术村、新竹市铁道艺术区、枋寮F3铁道艺术村、台东铁花村、花莲铁道商业街区;台铁便当成为一个重要的品牌,铁路途径的台东县池上地区,为过路的台铁旅客准备的池上便当,成为众多游客的旅行的目的;很多火车站本身就是历史建筑,由于台湾地区历史上被众多不同的政体治理,期间留下的痕迹,又以火车站的建筑样式最为明显,如日本占领时期修建的日式风格明显的集集火车站、花莲火车站、平溪线十份车站,巴洛克风格的台中火车站,原住民元素突出的台东火车站、台东海端火车站等等。

 

3.3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项目

 

“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是台湾文建会推行的“闲置空间再利用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铁道艺术网络利用各个火车站闲置的仓库改造为艺术家创作的工作坊及展演场所,借由此带动台湾文化艺术发展。2000年,位于台中火车站后方的20到26号仓库成为铁道艺术网络的第一个运营点,开放仓库给艺术家进驻,其中的20号仓库免费开放给大众参观,并同时作为展览和休憩的场所,之后台中的铁道艺术村被称之为“台中20号仓库”。继台中的铁道艺术村之后,陆续完成嘉义、枋寮、新竹、台东四处铁道艺术村的建立,2009年又推动花莲铁道艺术村的规划运营,自此台湾铁道艺术网络串联起由“点”到“面”贯穿整个台湾铁道东西南北的艺术创作网络,并借由此网络整合台湾艺术创作活力、地方文化特色、交流互动方式及相关观光与产业资源。

 

4结语

 

250年工业文明历史在物质和非物质层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迹,而工业遗迹所具有的现代气质恰当的契合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所以社区、社群、记忆、城市意象被带入到推动现代社会的视野中,台湾铁路工业遗产的改造试图回应社区诉求,首先致力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空间合二为一的现代呈现,然后才是对文化发展、产业转型、经济提升、环境改善的显现作用。台湾工业遗产的改造为大陆提供了一种参考,即“微小叙事”和“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把细微的情感和社区的需要作为从工业遗产到文化发展的立足点,把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以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呈现,方能让工业遗产活化再生。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道路 顶层设计 基本内核 实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取得了极其重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以往的城镇化道路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城镇化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因此,党的十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①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对此进行顶层设计。那么,我国何以必须对城镇化道路进行顶层设计呢?这一新型城镇化道路设计的内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实现这一顶层设计呢?

新型城镇化何以必须进行顶层设计

无论我们是否能够自觉地对城镇化道路进行设计,城镇化都已经成为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截止201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到2012年底,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52.57%。这就不仅在量的层次上实现了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同时,也在质的层面上推动了整个城镇化道路由“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换型”的转化,使得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当关键的历史时期。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也不断地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诸如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均发展水平过低、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来回迁徙等,这些也成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综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他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及由于对各种问题处理不当而产生的种种后果,诸如“拉美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停滞不前”、“社会动荡”等,这也成为我们在探讨城镇化道路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吸取各个国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力求避免其他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成为我国推动城镇化发展道路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进一步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自觉地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与发展需要的城镇化道路,显然成为了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这种自觉及自觉的程度,首先就在于是否能够对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长远而系统地设计,其次在于究竟是在何种层面上进行这一城镇化道路的设计。熟悉辩证法规律的中国共产党人显然更有理由和能力对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长远、系统而又最高端的设计。而且,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党和政府也早已注意到了引进顶层设计理念的重要意义,并掌握了顶层设计的基本思想,不断强调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

当前,能否将顶层设计这一理念结合于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关系到能否体现了对于城镇化道路选择上的高度自觉,这无疑会成为能否进一步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自觉地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与发展需要的城镇化道路的标志。可以说,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虽然并没有直接使用顶层设计这一概念,但无论是就其内容和方法而言,还是就其战略意义而言,都确定无疑地体现了党和国家正在不断对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着新的顶层设计。对于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道路的理性选择。

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核

虽然顶层设计这一概念进入中央文件的时间并不太长,但事实上,由于辩证法传统的存在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提出,我国党和政府其实在事实上一直都在对我国的发展道路进行着系统的顶层设计。其实,在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前,党和政府就已经不断地对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了顶层设计。结合历次对于城镇化道路的设计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以党的十报告的相关论述为依托,我们不难看到这一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核。

可以说,在整个设计中,我国党和政府之所以要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在根本上就是要走出一条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道路,而这一道路无疑是一条更多地在城镇化的质的意义上进行设计的道路,是一条依托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杜绝片面的空间扩张、城市规模扩大而更加注重以提升城市内在概念和公共服务等内涵型目标为中心的城镇化道路。这一城镇化道路,实质上存在着三大内核:

其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城镇化的规模。这一点,不仅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城镇化永续发展的要求,更是充分尊重不断增加的城镇化居民的发展需求和推动城乡一体、新老居民服务均等化,实现发展公平的具体体现。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已有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镇人口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比重并在不断地增加。

但是,仅仅是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显然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城镇化的问题,城镇化必须是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推动,进而使得转移人口通过享受现代化成果而成为城镇居民,也为城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居民转移或者城乡人口结构调整的过程。因而,在这样的一种新的城镇化过程中,人自身的发展,以及为了人而发展也就必然成为城镇化最为核心的理念。

正因如此,在整个城镇化的道路上,需要解决的显然就不仅是不断增加的城镇人的质的提高,以及对于新的居民的心理认同和融入,而且是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改善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全民的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使得乡村在本质意义上成为一种乡村风格的城镇并真正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高效、高质与和谐。所谓“高效”,就是不仅要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达到城镇化与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发展成果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形成最优化的城乡一体化整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公共服务的现念、现代效率,进而达到优质高效的目标,同时,也更是要适应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加快城镇化的效率,取得最好的效益。

所谓“高质”,则必须是在城镇化的质量上做文章,从片面地扩大城镇规模、简单的人口转移等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化的“结构转换型”、质量提高型的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走城镇化的质量之路。

而所谓“和谐”,则必须是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城镇化发展与环境的生态化发展的协调,实现发展过程中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实现城镇新老居民的协调,在不断推进的城镇化与资源利用的“低碳”化相协调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公共服务的协调,进而达到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目的。

其三,新型城镇化必须因地制宜,基于本地特色,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化当然离不开合理的城镇体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特点就是讲究国情与特色,就是充分利用辩证法理论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结合地区与时代特点,实施开放、有序、可持续、多向度的科学发展,按照具体情况和发展步骤来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形成符合地区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城镇体系显然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顶层设计的应有之义。并且,也只有在因地制宜、基于本地特色、形成合理城镇体系的前提下,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物质依据。

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径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呢?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必须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就新在它不仅是一条崭新的城镇化道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统筹了包括整个社会、现实的个人、生态环境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系统与长远的规划,涉及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由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顶层设计,就必须在充分理解这一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人为本的人居城市发展理念、生态和谐的低碳发展理念、智能高效的无形网络城市发展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人居城市发展理念。在新的城镇化过程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适宜人的居住和发展来统筹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基本职能,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于居民的提高和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实现城市内部和新的移民在城市内部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使得不断流动的居民能够在城镇化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日益变化的新生活。

其次是生态和谐的低碳发展理念。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结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在城镇化过程中严格执行城市生态发展、低碳发展的目标。规范和引导城镇居民在节能、低碳、环保的理念下更好地工作与生活,实现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高度和谐统一。

再次是智能高效的无形网络城市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发展出一批实体性的城市,而是必须通过城镇化的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城市周边地区都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因而,这里的高效、优质的基本取向应该是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人流、物流、资金等各个方面的跨越行政区划边界和地理边界的新理念,来形成一种区别于有形的地理界线的原有城市概念的无形网络城市。在这样的无形网络城市意义上,有形的实体城市的面积虽然可能只有几十平方公里,但是,由城市本身发展而形成的影响力、辐射力则会通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跨越行政区划的边界,使之成为城市网络中心,在其周边形成一个无形网络城市。如北京对保定、张家口、唐山、廊坊等周边地区的直接影响就使得受影响的这些地区与北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与石家庄的联系,这就其实形成了一种新的横向的无形网络城市。

而就我国大力推行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而言,这种无形网络城市的发展显然具有更为深刻的实践意义。而至于在城市内部形成的无形网络,则也不仅需要考虑信息交流的问题,而必须是通过调整居民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达到内部发展的和谐和外部的城市认同,通过无形的关系网络达到城市居民的整体和谐,进而共享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目标和思路形成具体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任何顶层设计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基本的实践,只有把整个宏观设计的目标与方略形成具体的行动,才可能真正实现这一顶层设计。但是,在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一些城市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却往往由于缺乏统一而长远的系统规划进一步引发了新的问题,使整个城镇化的过程不能体现新的思路和新的成果。因而,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解决已经出现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目标和思路形成具体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目标与方略,既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具体性,也要以长远规划和通盘统筹的方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现有问题,更要按照顶层设计的目标和思路形成具体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尽量避免在发展道路上走弯路。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要基于本地特色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符合地区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城镇体系无疑是城镇化道路的基本依托,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城市的特点也同样都是形成了具有鲜明的自身文化内涵和本地特色,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物等,而且是规划非常好的城镇体系。而基于我国广大地域中不同城市自身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取向,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具体的实践中就更需要基于本地特色,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比如东部地区城镇化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小城镇自行发展、许多农民自己创业成立工业园,带动了本地区的发展,形成了小城镇数量多、体系完备、联成一片的局面,对此,就可以通过不断发展的小城镇为依托,结合地方特色加以引导,更好地通过协调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来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镇体系。而西部地区民营经济不发达,更多地是由政府发动自上而下进行,很多地区小城镇发展很不健全,对此,可以发挥现有城市的特色优势,逐步形成城市辐射带,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至于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具体形成,则显然更需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生态发展容量和产业布局进行系统规划,进而突出鲜明的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

必须打造独特的主导产业来支撑城镇化的发展。一个城市究竟能不能最终获得成功,归根结底还需要依靠主导产业的发展,而这也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相协调的原因之一。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却是没有产业支撑,更谈不上独特的产业支撑。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依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顶层设计,结合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

总之,为了更好地进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顶层设计,不仅必须在理解其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而且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规划,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顺利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作者单位分别为: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医学院】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17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11-0048-04

当今世界,绿色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趋势。因而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发展,作为本国应对多重危机、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现在,全球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潮流正在改变着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即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及其世界科技、贸易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这已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历史机遇与严重挑战

进入21世纪之后,英国率先发起了“低碳革命”。2009年夏,英国制定了《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并了国家战略文件《英国低碳转换计划》,把低碳经济作为英国后危机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今年初,瑞士达沃斯论坛呼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再加上西方国家的“碳关税”、“碳标签”等措施,逐步步入实践阶段,可以说,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使人感到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低碳时代。对此,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低碳陷阱”。今年8月11日,太原日报以“新起点、新高度、新跨越”为题发表了“

前世界范围内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导

新型工业化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新型工业文明的经济还是一种高碳经济与高碳文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文明,走低碳发展之道,必须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综合为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内在环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一种工业化同生态化、低碳化同时进行与有机结合跨越式低碳发展,体现着工业文明与高碳文明向生态文明与低碳文明的绿色转型,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绿色市场化和绿色信息化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第四,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运行机制问题。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代表着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和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