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会计软件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2:57

会计软件论文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1

1在用友软件中的初始设置

若采取买断方式代销的,在应付款管理系统的“设置初始设置产品科目设置”中,将所代销商品的采购科目设置为“220203应付账款应付不含税代销款”。在存货核算系统的“科目设置存货科目设置”中,将受托代销商品的存货科目设置为“1321受托代销商品”。在存货核算系统的“科目设置对方科目设置”中将收发类型为采购入库的代销商品的暂估科目设置为“2314受托代销商品款”、将收发类型为销售出库的代销商品的对方科目设置为“6401主营业务成本”。

2具体会计核算过程

2.1受托方的物流会计处理

(1)收到受托代销商品

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录入或生单形成受托代销采购入库单,并审核采购入库单(受托采购)。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对上述采购入库单的内容进行“业务核算(正常单据记账)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采购入库单(暂估记账)]制单”:借:受托代销商品××委托企业贷:受托代销商品款××委托企业

(2)销售受托代销商品的物流处理

在销售管理系统中,录入销售发票,并进行复核,若现销,则在此进行现结操作。在应收款管理系统中,进行审核发票,系统自动生成“销售出库单”。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对销售出库单进行审核。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进行“业务核算(正常单据记账)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相应销售发票或销售出库单(这与初始设置有关)”,制单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受托代销商品××委托企业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单击“日常处理应付单据录入”,选择“单据名称:应付单”“单据类型:其他应付单”,从而填制一张“应付单”。其中,表头的科目为“应付账款应付不含税代销款”,表体的科目为“受托代销商品款”。即生成凭证如下:借:受托代销商品款××委托企业贷:应付账款应付不含税代销款××委托企业

2.2受托方的资金流会计处理

(1)销售受托代销商品的资金流处理

根据前面所填并已审核的对第三方销售发票,在应收款管理系统中,进行“发票制单”或“现结制单”:借:应收账款××单位/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2)向委托企业开出代销清单

且收到委托方开出的受托代销发票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进行“采购结算受托代销采购结算”,输入相应的内容,此时系统会自动生成机制受托代销发票。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对上述发票进行审核,并制单如下:借:应付账款应付不含税代销款××委托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贷:银行存款(现结)应付账款××委托企业(未现结)若有未现结,则以后结算时,应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填制付款单,并审核付款单,然后制单:借:应付账款××委托企业贷:银行存款当结算完毕,则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进行核销操作。

二用友软件中采取收取手续费方式的受托代销业务处理

1在用友软件中的初始设置

若采取收取手续费方式的受托业务核算,应当在应收款系统的“设置初始设置产品科目设置”中对所代销商品的销售收入科目设置为“220203应付账款应付不含税代销款”。在应付款系统的“设置初始设置产品科目设置”中对所代销商品的采购科目设置为“220203应付账款应付不含税代销款”。在存货核算系统的“科目设置存货科目设置”中,将受托代销商品的存货科目设置为“1321受托代销商品”。在存货核算系统的“科目设置对方科目设置”中将收发类型为采购入库的代销商品的暂估科目设置为“2314受托代销商品款”、将收发类型为销售出库的代销商品的对方科目设置为“2314受托代销商品款”。

2具体会计核算过程

2.1受托方的物流会计处理

(1)收到代销商品时,商品入库: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录入或生单形成受托代销采购入库单,并审核采购入库单(受托采购)。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对上述采购入库单的内容进行“业务核算(正常单据记账)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采购入库单(暂估记账)]制单”:借:受托代销商品××委托企业贷:受托代销商品款××委托企业

(2)销售代销商品时,商品出库:在销售管理系统中,录入销售发票,并进行复核,若现销,则在此进行现结操作。在应收款管理系统中,进行审核发票,系统自动生成“销售出库单”。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对销售出库单进行审核。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进行“业务核算(正常单据记账)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相应销售发票或销售出库单(这与初始设置有关)”,制单如下:借:受托代销商品款××委托企业贷:受托代销商品××委托企业

2.2受托方的资金流会计处理

(1)销售代销商品时,给第三方开出销售发票:在销售系统中录入或生单形成销售发票,并复核;在应收款系统中进行销售发票的审核,然后在进行发票制单或现结制单,会生成凭证: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单位贷:应付账款应付不含税代销款××委托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2)开出代销清单后,收到委托方发票时: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进行受托代销结算,自动生成受托代销发票,若结算资金,则进行现付操作,然后在应付系统中审核并制单。借:应付账款应付不含税代销款××委托单位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贷:应付账款××委托单位(未现结)银行存款(现结)若未现结,则应当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填制“付款单”,并审核及制单(同前)。

(3)向委托企业开出收取手续费的发票在销售管理系统中开出收取手续费的普通发票,并复核(在此不应当有现结操作),在应收款管理系统中审核普通发票,在应收管理系统中进行“发票制单”:借:应收账款××委托企业贷:其他业务收入(按手续费金额填写)在应收管理系统中进行“转账应收冲应付”处理:借:应付账款××委托企业贷:应收账款××委托企业

三结束语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2

摘 要 自二十世纪八十代以来,中国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会计软件与企业管理软件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就会计软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深入讨论,希望本文对今后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趋势作一展望后,对我国会计软件有一长足发展。

关键词 会计软件 环境影响 发展现状 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会计软件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应用已有20多年,会计软件在这短短的二十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300余家财务软件厂商和100多种财务会计软件产品,这些会计软件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完善,对提高财会工作质量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会计软件的界定

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完成会计工作的电子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一系列指挥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的程序代码和有关的文档技术资料。它用于配合计算机完成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的会计管理和会计辅助决策等工作。

二、我国会计的当前形式分析

(一)会计软件所处的环境

1998年6月,我国8家主要会计软件企业在北京宣布全面向企业管理软件进军,从此会计软件与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现在我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环境是一个市场化的环境,我国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已经从政府主导型发展成为自由竞争型,我国的市场已经从一个国内的市场,发展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把握这个基本形势。目前,国内会计软件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转折点。从产业发展背景来看,国内会计软件将逐渐失去由于政策壁垒所带来的垄断地位。

(二)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是从结束以后才开始的,相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在1965年就陆续建成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我国的电算化事业起步很晚。国内会计软件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70年末,并经历了专用会计软件与通用会计软件两个阶段。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初期,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是运用自己开发的专用会计软件。由于此类会计软件的开发周期长、投资大,财务管理信息化推进非常缓慢。截止2012年,国内会计软件销售额为13.20亿元,占国内管理软件整体市场50.4%的份额,仍是管理软件市场的主体。

(三)我国会计软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走过近30年的历程。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民族品牌的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是会计软件未体现出计算机的优势。会计电算化软件只是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代替了手工系统下的纸张、笔墨加算盘而已,只是将中世纪的会计思想反映到了现代计算机的屏幕上,计算机只不过是充当了手工会计的工具。因为它既没有消除会计手工信息系统存在主观判断因素等固有缺陷,又未在信息处理方面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二是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投资集中、设计周到、便于交流、售后服务较易管理。但在近几年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逐渐暴露出了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定义较抽象,系统体积较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需要的功能等等。

三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数据的实时共享性差,安全保密性弱。就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上数据库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实现数据的高度实时共享,但遗憾的是目前许多软件还只是保留在单个用户级的水平。

(四)我国会计软件发展趋势分析

面对如今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我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纷纷行动起来,提出的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并设计和开发了会计软件。目前有关会计软件的说法很多,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会计软件的中心思想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能够在企业内部、企业间网络以及互联网范围内整合起来,不仅能够具备以往的会计软件的功能,而且还能够支持远程处理,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和网上理财服务。

三、我国会计软件发展的建议

会计软件的市场广阔、国内会计软件的竞争力不强以及国外会计软件的潜在威胁便构成了中国会计软件的现状。如何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抵御国外会计软件的侵入是国内会计软件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全力发展国内会计软件,其发展方向是国际化。促进我国会计软件向国际化发展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会计理论及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会计理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会计学科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会计电算化理论则是以会计理论为基础用于直接指导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理论,它们的发展对会计软件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没有完善、成熟的会计理论和会计电算化理论也就不可能有功能强大、适应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会计软件。对于会计软件公司则最好能一方面关注理论界和国家财政法规的变化动态,另一方面自己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结合会计实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理论研究,以期更好的进行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软件公司不应当只跟从理论界和国家财政法规的发展,可以有所突破和超前,因为会计软件的发展会进一步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匮乏是我国会计软件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要使我国会计软件能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进行会计教学应当密切关注国内外会计发展动态,尽可能的缩短教学与实务之间的距离;同时应当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即使毕业生的知识已经过时陈旧也能通过自学及时得到更新。只有能够适应会计发展变化的人才有可能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发展。

四、结语

尽管国内有些会计软件公司已推出企业管理软件,但至今还没有权威的报告证明这些软件除了减少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以外还能有其他更大的、明显的作用。所以软件公司不能只考虑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还应当考虑我国会计体系的发展趋势,以适应和促进在我国会计事业快步的、面向国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翠英.浅谈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途径.绿色财会.2009(03).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3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软件设计;设计步骤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8-0003-04

CALL Software Design: Operable Steps//Ma Junbo

Abstract One of the hurdles confronting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is the lack of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oftware, which necessitates particip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software design, to produce more software and overcome the inherent weakness of commercial CALL software. However, information on CALL software design, especially manageable step, is wanting. Based on existing CALL software design theories,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by extracting the author’s first-hand experience from designing 15 CALL CD-ROMs into three phases, each of which is elaborated in concrete steps.

Key words CALL; software design; design steps

Author’s address AFLS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518055

1 引言

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之一,是软件数量的匮乏和质量的欠缺。笔者在2003年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高校英语教师人均只有2套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ALL)软件[1]。7年之后的今天,情况虽有很大改善,但问题似还没有根本解决。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多媒体软件来教授外语技能的需求,毫无疑问也是巨大的。然而,从市场上可购买到的、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的交互式多媒体语言教学软件却非常少。尽管需求巨大,外语教师可以找到的、基于课程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显然还很缺乏[2]119-120。此外,对已有CALL材料的批评也不绝于耳[3]。许多软件虽被冠以第二语言习得的名字,却缺少基本语言学习原理的支持。这些软件往往不是源于使用者(教师),而是源于软件公司,而公司最大的兴趣在于获取利润[4]31,34。因此,要解决目前CALL软件的主要问题,需要广大语言教师积极参与到其设计过程中去。

尽管许多CALL项目和学习环境已经建立,CALL软件设计所积累的信息却很少。现有CALL项目的理论与实际程序设计之间也往往有很大的距离[5]100。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在语言学习材料的文献中很少涉及,学习材料编写的一般原则也很少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文献中找到[6]109。在中国,到目前为止,在CALL软件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更不用说设计的原则了。即使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发源地的西方,关于CALL软件设计的研究也是重点关注为软件开发者提供原理或指导方针[5]83,这些原理该如何实现则鲜有论及。正如Ohlsson所做的比喻:为飞机设计师提供了物理学原理,但对机翼和发动机却丝毫不涉及[5]95。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感兴趣的人,在设计软件时仍然不知所措,仍然需要一路跌跌撞撞地去摸索。

笔者在近10年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实践中,先后开发了《希望英语》教学辅导光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辅导光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及《计算机英语》、《管理英语》网络课件(高等教育出版社),积累了一定的CALL软件设计经验。笔者把相关经验总结出来,希望提供一些切实的步骤供CALL软件设计新手参考。这些步骤的介绍,建立在过去半个世纪所积累的CALL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之上,对熟练的设计人员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借用Keith & Lafford设计前阶段、设计阶段和设计后阶段的概念[7]126。

2 设计前阶段

在本阶段,设计者熟悉相关理论,了解使用环境和已开发出的同类软件,从而为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步骤1:熟悉相关理论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跟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6]47。就CALL软件设计而言,与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关系最为密切,把CALL软件和其他类型的教学软件(比如物理学习软件)区别开来的,正是这些软件的语言特征。设计者首先要确定认同什么样的语言观和学习观,这些观念会影响教师选取语言的哪些方面让学生注意和学习。之后,设计者必须考虑教学法[8]2。软件设计者对语言教与学所采取的观念注定会影响他如何界定CALL[6]8。遗憾的是,语言学和语言学习理论目前都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鉴于这些领域的复杂性,近期也可能不会有定论。但是,对这三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则是非常必要的。考虑到已有的理论都不能完全解决语言学习的复杂问题,国内外目前都倾向采取折中主义的态度,合理使用各种有益的元素[6]122-123[8]1[9]。

步骤2:明确使用对象

明确使用对象是影响CALL软件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5]84,91:设计者需要尽一切努力知道可能的使用者和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设计者必须对学习者个人特征以及学习环境相关的因素高度敏感,应该明白学习者的年龄、动机、目标、计算机使用经历、学习策略、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等。其他重要的因素还包括硬件情况、班级大小、学习时间、目标群体的教育背景等。语言教师也是整个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对语言及语言学习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们将采纳的具体教学方法,将极大地影响CALL软件的使用方式以及CALL软件能否与课程有机融合。在软件设计开始前,应对使用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做需求分析,充分考虑他们的具体需求。设计应适应不同的环境,对学习环境的现状做描述性分析也有必要。

步骤3:了解已开发软件

一方面,软件开发一直贯穿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历史,其间开发了大量CALL软件,关于CALL软件的研究也有一些。另一方面,CALL是门高速发展的学科,CALL领域中技术的发展速度经常超出语言教师的预期。因此,全面回顾CALL软件的开发历史、现有的技术以及相关的文献,可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继承前人的优点。CALL软件应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或对已有的产品提供有意义的补充。如果所开发的软件仅仅是模仿别人,那么所付出的努力将会浪费[2]145。上述回顾可从现有软件开始。设计者需要尽可能广泛地调查现有教育软件,检验不同软件的优缺点。此外,找到这些已开发软件的文章和书籍,了解这些软件的理论基础、所采用的技术等。仔细研究已有的软件和阅读这些软件的评论文章,可使设计者更好地设计使用者喜欢、教学上合理的软件[7]128。最后,应密切关注软件业的主流动向:当前最流行的编程语言是什么,这些编程语言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一般语言教师在技术方面有天生的缺陷,可咨询IT领域的专家以弥补不足。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过去的标准编程语言如Basic可能已被Java、html等取代。

3 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设计者决定开发起点,规划内容与结构,根据目标确定功能,选择开发模式,勾画产品并付诸开发。

步骤 4:决定开发起点

CALL软件设计者在设计起始阶段,对从何处开始往往犯难,更不用说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头脑中所有的仅是一些模糊的想法,用语言描述似乎都很困难。因此,为了能具体化这些想法,必须弄明白设计中的有关参数。在这方面,设计CALL软件的一些大致原则已经确立[5]85-86,89[6]2,85。这些原则可帮助设计者清晰软件设计以及项目的目的和目标,最重要的是可以清晰开发的起点。

第一个起点涉及“自上而下(top-down)”还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问题。自上而下的起点以语言理论、学习理论或课程为中心。软件设计还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即用计算机解决具体的语言学习问题。

第二个起点涉及“整体的(holistic)”还是“分离的(discrete)”的问题。整体设计把学习环境的有关元素及过程看成一个整体,分离设计则针对某一技术或语言的某一方面、某一技能。把语言分解成不同的部分可能还存在争议,但可使教学的操作性更强。

第三个起点涉及“导师(tutor)”还是“工具(tool)”的问题。导师型CALL通过电脑对学习者的输入进行评估,工具型CALL则不能。因此,如果设计者希望他所设计的软件能以某种方式评估学生的输入,他可从计算机的导师功能出发,否则可从计算机的工具功能出发。

最后一个起点涉及理论检验还是实际教学的问题。前者可能会关注语言习得某一方面的变量,后者则会更加关注实际学习环境中的因素。

步骤5:内容与结构

有时会先有内容,然后再考虑怎么开始,比如为已有的教材开发光盘;有时非常清晰该如何开始,并开始考虑设计时应该包含的内容,比如设计一强化学生听力的软件。在前一种情况中,需要根据技术的可行性弄清楚原有学习材料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后一种情况中,需根据一定的理论寻找能最佳运用这些理论的材料,然后寻找特定的技术或特定技术的某些功能来展示这些材料。Mike Levy认为[8]1-18,对语言学习而言,CALL技术有其强项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决定是否采纳某项技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一系列技术、教学因素和学习者因素之间进行仔细的权衡。CALL软件和学习内容本身并不保证会对学生有用,能促进学习的是把这些材料展示给学生的方式。最后,需要以树状图的形式画出软件的总体结构,并按逻辑顺序确定所有内容[10]。

步骤6:根据目标确定功能

在内容和技术之间很少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根据Jacobson的“理论到设计框架(theory-to-design framework)”,在理论元素和具体设计特征之间应该有直接的联系[5]94。许多设计可以建立在一个理论之上,单一设计也可从许多理论中得到支持。选择一恰当理论,然后直接转化成设计并进行开发,往往是不可能的。在明确内容、结构和教学目的后,可从设计前阶段所分析的各种理论中选择一种来实现教学目标,然后再选择某一特定功能来实现所选择的理论。以《希望英语》教学辅导光盘为例,该光盘的阅读部分就是直接借鉴从上至下、从下至上以及图式理论的阅读理论[11]。超链接的功能可以非常容易地从词跳转到段落再到篇章,反之亦然,从而可以使学习者选择任何一种适合他的阅读模式,还可以让学习者掌握一些背景知识以及篇章结构的信息,也就是说计算机可以为学习者准备内容和形式图式,从而帮助其理解。

步骤7:决定开发模式

CALL软件的开发需要3个领域的知识:目标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在语言教学领域,很难有人一开始就精通3个方面。业界曾出现过多种解决方案[4]35[7]127[12][13]3,其中至今还有现实意义的当是Ahmad等提出的4个开发模式[14]。模式一是计算机专家和语言专家合作,优势在于双方都可以展示出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缺陷在于任何一方都必须理解对方的要点和问题;模式二是语言教师掌握程序语言,但是语言教师要达到运用自如的编程水平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模式三是语言教师学习著作语言(authoring language);模式四是语言教师掌握著作系统(authoring package)。著作系统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比较容易上手,但功能比较有限,可能会限制设计思想的实现。Gimeno-Sanz和Davis指出[10]:“设计和制作多媒体CALL软件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需要许多技能和对细节的高度关注。如今的计算机程序是如此复杂,以至于个人几乎不可能具备单独开发CALL软件项目的所有技能。因此,团队合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总之,设计者可以选择任何适合他的开发模式,但应优先考虑团队合作的形式。

步骤8:功能描述和效果图

正如在“步骤7”所讨论的,语言教师通常不具备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所有知识。鉴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目前还比较低,应优先考虑语言教师和计算机人员的合作。即使有教师已经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这种合作模式的效果也往往会更好,因为语言教师的编程能力再高也不能和专业的程序员相比。因此,语言教师设计,然后交由技术员开发,从而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教师希望软件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必须让程序员十分明白。语言教师精通教学内容,让他们犯难的往往是用计算机的什么功能来展示学习材料,从而最充分地实现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技术人员一般都是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门外汉,而所设计的软件功能必须表述得非常清楚。设计者所期望的效果可能会被开发者误解,因此功能描述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的清楚和详细。设计完成后,即使是自己开发,功能描述也可使原有的想法更清晰。功能、展示方式和界面经常会交织在一起,需要把最终产品的效果直观地勾画出来。学习材料及展示这些材料的特定功能确定后,设计者对自己的设计已有清晰认识,但对最终产品的效果可能还会比较模糊。此时,需要对大脑中的想法进一步细化,以至于画出最终产品页面布局的草图。有了功能描述和效果图后,程序员通常能比较满意地实现设计者所期望的效果。至此,设计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

4 设计后阶段

本阶段对上一阶段所做的设计进行评估,设计者在开发过程中与程序员保持沟通,最好能参与产品的测试和文档的准备,并做相关的研究工作。

步骤9:设计评估

设计蓝图完成后,在程序开发前应进行评估,有几对关系可供参照。第一对关系涉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问题[15][2]137。前者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进行,后者在开发结束时进行。后者要简单和容易,但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开发好的软件证明设计有问题或不是设计者所期望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通常会优先考虑形成性评估。第二对关系实际上跟广义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有关,对CALL软件开发也起重要参考作用。早期软件开发的流程被称作“瀑布模式(waterfall model)”,以线形方式从一个阶段再到另一个阶段,比如从分析直至维护。这种开发方式的缺点在于:必须整个系统开发完后才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最新的开发标准是统一过程(unified process)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把设计分成不同模块,每一模块自成体系,包含软件开发流程的所有要素。模块化意味着更新或替换某一特定功能对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将降到最低[16]273-275,284。评估后,若有问题,需修改设计;若无问题,则交给程序员开发。

步骤10: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正如在“步骤7”所讨论的,语言教师通常和技术员一起合作开发CALL软件。这并不意味着语言教师完成设计后就可以高枕无忧,静等程序员按要求开发出软件。要开发效果好、满足教学需要的课件,就不能把设计丢给技术员后不管,毕竟他们对语言教育知之甚少[4]34。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语言教师和技术员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工作关系,双方有时还需要适当的妥协。语言教师需要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某一功能特征的重要性――对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还是无关紧要?如果教学目标能从根本上得以保留,技术员为了技术上的便利,采用其他的功能或形式是完全可行的。总之,语言教师和技术员必须共同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后果进行讨论和分析[10][4]42-43。设计者和开发者之间的对话对软件的成功至关重要,持续的对话可保证设计者始终了解软件开发的进展和状况,不仅可预防误解,对将来该软件设计新的版本也大有裨益[13]16。

步骤11:实地检测,文档准备和研究

John Higgins认为[6]104,软件开发可分为4个阶段,即分析、设计、编程和检测,语言教师负责第一阶段工作,语言教师和计算机人员合作负责第二阶段,计算机人员则独自负责第三和第四阶段。笔者则认为,语言教师和计算机人员的合作应该从始至终。语言教师在分析、设计和开发中的角色在前文已经讨论。编程任务完成后,在常规检测阶段,语言教师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包括实地检测、文档准备和研究。软件成形后,软件开发人员当然需要实地检测,包括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配置机型上运行,以检测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语言教师所需要做的,则是自己和安排学生试用,以确定是否有教学方面的问题。对于文档的编制,除了技术有关的内容外,语言教师所写的“帮助”文件和“使用指导”文件一般会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和掌握。经常忽略的一点是,CALL软件设计者应该通过实验或内省的方式做一些软件相关的研究[17]。设计者还可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和教师处收集反馈,也可仅仅请使用者记录使用中不满意的地方。所有这一切都将会为新版本和下一次的设计不断积累经验。

5 结语

上述11个步骤并不一定要刻板地遵守,有些步骤可以省略,另外一些步骤则可能增加。根据15张光盘的一手开发经验,笔者认为这些步骤可作为CALL软件设计新手的一个起点,对有经验的老手来说也可作为参考清单。这些步骤的介绍主要针对开发大型、课程相关软件的设计者,对开发针对某一课堂、某一技能或某一群体学生的设计者来说,也应有重要参考价值,因为这两类软件设计的区别在规模和复杂程度上,基本的过程是相通的。对于中型和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除了上述11个步骤外,还需一定的项目管理技巧,这已在20世纪末英国70个课件项目中得以证实[18]。项目管理的知识已超出CALL软件设计和笔者的能力范围,此处不再赘述,感兴趣和有需要的设计者可从其他地方了解。

这些步骤不可能穷尽CALL软件设计的全过程,所形成的设计路线也当然不是唯一或最好的。正如Fred Riley多年前所警告的一样[13]15:“开发好的课件没有捷径,也没有所谓的‘正确’路线去开发完美的产品。即使没有‘正确’的路线,有些路线会少些荆棘和弯曲。”上述步骤的意义在于,这些步骤是根据过去半个世纪所沉淀的CALL设计理论和笔者的一手经验提炼而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即使是新手也可以照样跟做,然后再逐渐积累提高。考虑到单机版的CALL软件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9][6]142-143,而网络技术的盛行又已增加一个新的维度,本文若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外语教师关心、研究CALL软件的设计,逐渐形成中国特色CALL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则是笔者所深切期望的!

参考文献

[1]马俊波.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水平和使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J].外语电化教学,2003(1):56-60

[2]Wang X.Accomplishing more with les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basedcourseware[M]//Donaldson R & Haggstrom M.Changing language education through CALL.New York:Routledge,2006

[3]Davis G.Introduction to multimedia CALL[G]//Davies G.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orlanguage teachers(ICT4LT).Slough: Thames Valley University,2000

[4]Bancheri S.A language teacher’s perspective on effective courseware[M]//Donaldson R & Haggstrom M.Changinglanguage education through CALL.New York:Routledge,2006

[5]Levy M.Design process in CALL: Integrating theory, research and evaluation[M]//Cameron K.CALL: Media,design & applications.Lisse:Swets & Zeitlinger Publishers,1999

[6]Levy 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ontext and conceptualiz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7]Keith C & Lafford P.Designing software for vocational language programs: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process[M]//Pennington M.Teaching languages with computers: The state of the art.La Jolla:AthelstanPublications,1989

[8]Levy M.Effective use of CALL technologies: Finding the right balance[M]//Donaldson R & Haggstrom M.Changinglanguage education through CALL.New York:Routledge,2006

[9]周福芹,刘秀云.当前外语教学法的理论动态与实践走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3):41

[10]Gimeno-Sanz A & Davies G.CALL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G]//Davies G.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techn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ICT4LT).Slough:Thames Valley University,1999

[11]马俊波.案例教学和图式理论在ESP阅读网络课件中的综合运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1):19

[12]Holmes G.Creating CALL courseware: Some possibilities[M]//Wyatt puter assisted language instruc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 Ltd,1984:21

[13]Riley F.Understanding IT: Multimedia courseware design[D].Hull:University of Hull,1995

[14]Ahmad K,Corbett G,Rogers M & Sussex puters,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7

[15]Shaughnessy M.CALL, commercialism and culture: Inherent software design conflicts and their results[J]. ReCALL,2003,15(2): 263

[16]Cushion S.A software development approach for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J].Computer AssistedLanguage Learning,2005,18(4)

[17]Reeder K,Heift T,Roche J,Tabyanian S,Schlickau S & Golz P.Toward a theory of evaluation for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media[M]//Fotos S & Browne C.New perspectives on CALL for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4:257-258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4

这里总结的通用软件,主要是源自学习、教学和实际工作的经验。大学生计算机通用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PDF、Photoshop等。其中,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软件分为微软Office和金山WPS两个版本。而PDF和Photoshop软件,市场上主要使用Adobe公司的产品。这些通用软件的掌握有利于完成大学学习及走入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Word

Word软件是最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之一。Word软件应该重点学习其字体、段落、样式、表格制作、页眉和页脚、文本框及艺术字、符号及公式编辑、页面设置、目录、脚注、批注、修订和更改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编写学术论文及书籍、排版设置、制作简历等具有极大的帮助。

Word的学习难点在于格式编排,特别是论文的编排,需要较多的实际操作才容易掌握。Word的排版有很多技巧,后面的Excel、PowerPoint与Word都是一脉相承的。

此外,针对考研考博的学生,因为以后会牵涉到写大量论文,而期刊论文出版社排版需要在作者本人排版基础上再进行优化,这时,排版软件TEX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并且现在很多接受论文也希望使用TEX,所以还应该学习一下TEX系列的软件,因为未来相当一部分投稿都是只需要TEX格式,不需要Word格式。

二、Excel

Excel软件也是很常用的。Excel应该重点学习的内容包括字体、样式、单元格、表格、插图、图表、文本设计、符号、页面设置、公式、数据连接、排序和筛选、编程计算、批注和更改等内容。

这些操作和Word非常类似,如果将Word学好,Excel上手也非常容易。Excel对于数据统计分析具有极大帮助,和Word之间的配合使用也较多。

Excel的难点主要在于公式与函数、编程计算和数据连接操作,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

三、PowerPoint

PowerPoint与Excel、Word是办公软件最常使用的三个组合。PowerPoint应该学会幻灯片的设计及效果、字体、段落、绘图、插入图像、文字、符号、媒体、动画等内容。PowerPoint主要用于展示自己需要演讲的内容,例如求职面试、授课等。

PowerPoint的设计是难点之一,特别是字体和色彩及模板的搭配,需要一定的审美眼光和实践经验。

四、PDF

PDF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只是一个阅读软件,实际上功能远远超出想象的范围。以Adobe PDF为例,其具备将PDF转换成为Word格式的功能,并且PDF上可以进行批注、插入签名、添加勾型、文本编辑等操作。

PDF的主要难点在于添加签名,如何将设计的签名准确无误地添加到PDF上。

五、Photoshop

目前,PS技术(Photoshop简称,通用平面美术设计,可以设计和美化图像)使用非常广泛。Photoshop衍生出了许多类似于电脑上的“美图秀秀”、手机上的“美颜相机”等软件。

如果学生可以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各种图形设计效果,包括自行设计各种方案。

Photoshop的主要难点在于图像细节处理、图层操作等。

六、总结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5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 科技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43-02

一、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现实情况

长期以来,由于软件工程课程偏重于方法学理论的讲授,其中心是软件生命周期的工程技术方法。然而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于缺乏工程开发经验和管理知识的在校学生来说非常难以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感觉软件工程理论对软件开发的帮助作用不大[1]!尽管实践教学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他们往往为了能完成任务的考核,只能按照要求粗略地完成或者收集现成的文档来充数,而未能通过实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此外,靠死记硬背的知识、概念常常未能得到有效理解,从而难以转化为软件工程技能。多年来,各个学校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其实践教学方法,当前也有些对传统实践教学改进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些效果[2][3]。经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可知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套用软件工业界的要求,但学生缺乏技能和实践条件对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只能敷衍了事,达不到对软件工程知识理解和应用的目的;而另一类则是要求不明确且缺乏规范,因要求过于简单而无法达到增强对软件工程理论应用的目的。

鉴于这样的情况,学校迫切需要对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加以改革,逐步建立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践教学和参加软件科技竞赛的一种培养机制。因此,使课程设计成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4]。

二、“课程设计与科技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就是要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法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践教学活动带动软件工程理论的学习。这样实践教学就能改变成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动学习方式,从而使教学出现可喜的变化。它能把教师要求转变为以学生自主要求,把常规工程文档写作转变为以任务为驱动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学习。

该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实施的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参照科技竞赛题目的特点,并依据软件工程理论、方法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程设计的知识要求结构如图1所示。在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挑选某种易于扩展、应用的工程技术方法,在软件工程规范文档的要求下进行课程设计。从而使其按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和测试的流程来开发软件。这样,经过课程设计较为完整的项目训练,能有助于对学生工程技能的培养和对工程理论的理解,最终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软件工程的核心理念有较好的把握。它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参与各级软件类科技竞赛,提高自己就业时的信心和社会竞争力,使其毕业后能够顺利过渡到实际的软件应用开发中,并在实践中对软件工程理论加以检验和完善并逐步锻炼成为社会急需的各类软件人才。

课程设计与科技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在课程设计实践中加深对软件工程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知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实践教学目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要做到以下的要求。首先,关于课程设计与科技竞赛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以学生兴趣为中心自由选择题目。针对实践教学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是保证该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题目要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要求。此外,题目要注重以解决身边的软件需求为背景,充分使其既包含教学知识点,又能激发学生软件开发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软件工程能力的目的。其次,实践指导老师要提供合适的示范案例,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由此,在课程设计的准备阶段需要对为完成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进行明确且扼要地讲透。这样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才知道行进的方向而不至于迷茫和不知所措!在课程设计中,要使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并尽快地掌握工程的基本方法和使用工具的基本技能。同时,应尽量使学生独立地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而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指导和监督。再次,应确定合适评价标准,客观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方法是以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求各课程组定时汇报开展的进度和情况,并及时地对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

三、课程设计的教学实施

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对课程设计与科技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了研究,并总结出该方法的大致流程如图2所示。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案例示范为核心,不断地引导学生对其选定的课程设计进行改进,使其能满足掌握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以及测试的基本技能,并把不断改进贯穿到整个设计中。由此,课程设计应从课程设计准备,精选小项目案例文档示范,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课程项目的设计与改进,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设计结果的评价与改进进行精心地组织。因此,准备阶段就是对训练内容所涉及的工程知识进行精炼概括与总结,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此外,示范的项目案例要进行精心的选择,使其能够覆盖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要求,又要精干有效,易于参照与模仿学习,切忌过于庞杂。教师应把课程设计准备知识与项目案例进行参照讲解,让学生彻底了解训练的要求。在题目的选择上,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精选的小应用软件题目,让学生参照选择或根据生活经验自拟题目。并在项目设计中进行全程的监督和引导,并随时指出其设计和参照示范项目和实践要求的差距。对各阶段结果,应组织一些志愿学生和做得好的学生对各阶段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如此不断地迭代改进,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技能,并巩固对应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示范效果。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需求获取与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软件生命周期的技能,并学会软件工程规范文档的编写与应用。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6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实验 设计 创新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来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工程科学,它的教育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中的方法学和工程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今天,软件工程的教学正面临着计算学科发展规范所提出的更高质量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所带来的客观问题。软件工程教育应当给予学生“工程”的概念,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构建知识结构,将科学与工程有效结合,实施技术与管理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因此,对软件工程实验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与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1CC2004与规范对软件工程课程的要求

IEEE/ACM一直在跟踪工业界对计算领域人才需求和教育界对人才教育培训的状况、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于2004年6月1日公布了“计算教程CC2004”。CC2004将计算学科分为计算机科学 (CS) 、计算机工程 (CE) 、软件工程 (SE) 、信息技术 (IT) 和信息系统 (IS) 等五个专业方向,各个专业都针对本科生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IEEE/ACM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包括:

1) 系统观点:熟悉系统设计、构造和分析过程。

2)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知识面要宽,但具体领域方向上要能够深入。

3) 设计经验:参与设计活动,具有项目 (工程) 概念。

4) 工具使用:能够使用计算机软、硬件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 职业训练:了解职业 (行业) 需求,具有“产品”(如软件、系统、行业和应用服务等) 意识。

6) 交流技巧:能够以合适的形式 (如书面、口头、可视化等) 进行交流和沟通。

为指导我国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发展,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了“战略研究报告”,并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软件工程方向) 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如今,软件工程已经由最初的一个学科方向,发展成为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软件工程强调采用工程化的方式开发软件,要求培养的软件工程师能够胜任如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测试、构造、操作、管理,以及销售、咨询和培训等多种角色,并能在软件工程过程中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开发工具。《规范》要求,软件工程课程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知识与技能,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专业所需的能力。其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工具的使用与实验、工程设计与实现、评审与测试、团队协作与沟通、过程管理与控制等;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项目实践、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2软件工程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连年扩招,在教学规模上有了迅速发展,从精英教育迅速走入了大众化教育环境。但是,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即使仍然优秀与先进,也不能完全适应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需要,新的高等教育形势呼唤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上的缺乏与不足与今天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远远不相适应。长期以来,我们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存在着“什么都学过 (却) 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处境,专业教育、教材与应用需求严重脱节。事实上,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就业市场不需要计算机人才,其根源还是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所致。

软件工程课程虽然一直都有实验教学的要求,但常常只是停留在组织学生编写软件项目若干设计文档这个单一环节上。然而,由于中等教育过早和长期的文理分家,理工科学生的文档编写能力是个“软肋”,他们不感兴趣;而且,由于教学时间有限,要真正完成软件工程各阶段文档的编写事实上也没有可能。此外,由于学生甚至连任课教师也缺乏软件开发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使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工程科学却常常被当成理论课来开展,课堂教学必然枯燥、乏味。因此,作为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软件工程的实验教学,如何保证软件工程实验环节的效果一直是个问题。

软件工程课程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市场培养适用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软件工程课程要“因材施教”,通过加强实验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此,迫切需要优秀的软件工程实验教材和对软件工程综合实践的精心设计。

3关于解决问题的思考

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材施教”。通过对计算学科教学现状和对培养对象的分析,我们认识到:

1)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到教材建设上。尤其是应用型大专院校的教材建设不仅要做好减法――适当地降低理论要求,也要做好加法――增加探究性实验并在实践环节中有突破性的创新。

2) 要根据学生求知欲望强的特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努力形成一个“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会点”的积极局面。

3) 实验内容的建设要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适当的难度。可操作性保证学生都能完成实验而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抄袭的理由,克服实验数据普遍抄袭的弊病;趣味性体现“寓教于乐”以提高学生完成实验的积极性;而适当的难度有助于激发优秀学生进一步钻研的斗志。

4) 实验内容应覆盖软件工程学科的各个主要环节,覆盖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也要避免“喧宾夺主”,冲击或淡化相应理论课程的学习。实验内容要形式多样,例如可以是实验、论文、课程设计等不同环节,并且各种实验内容应该得到严肃认真的设计,使实验产生适当的节奏感。同时,在积极发展实验教育的同时,要保证必要的理论教学水平。

4实验的创新与成果

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文档的组织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考虑和安排,尝试为软件工程课程编写并出版了《软件工程学实验》教材。该实验教材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充分理解课程的大多数主教材,遵循课程教学的规律和节奏,体现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本课程的知识内涵和提高理论与实践的水平。

《软件工程学实验》通过一系列学习软件工程工具的实验练习,把软件工程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从而加深对软件工程的认识和理解。实验内容涉及到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如表1所示。

实验1:软件工程工具与环境。主要通过因特网搜索与浏览等,让学生熟悉软件工程的技术支持环境,了解软件工程工具以及支持环境对于开展软件工程实践的意义,了解主流的软件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产品及其发展与应用状况,尝试通过专业网站的辅助与支持来开展软件工程应用实践。

实验2:软件工程标准化。了解支持国家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信息的专业网站。熟悉和掌握软件工程标准化的概念、内容及其意义。系统地了解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国家标准,重点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GB/T8567-1988,掌握软件项目规模与软件文档实施关系的处理方法,掌握软件文档管理的基本要求。

实验3:软件开发绘图工具Visio。了解Visio工具软件的功能特色和工作环境,掌握应用Visio工具绘制软件开发图形的基本操作;了解开发Visio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通过UML模型图、网络图、机架图和网站图等图形的绘制,熟悉Visio绘图操作。

实验4:软件分析与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了解PowerDesigner的4个模型:业务处理模型(BPM)、概念数据模型(CDM)、物理数据模型(PDM) 和面向对象模型(OOM)及其相互关系与作用;初步了解系统分析和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的概念和操作界面;学习运用PowerDesigner工具进行简单系统分析建模操作,学习建立BPM、CDM、PDM和OOM的方法等。

实验5:软件自动化测试。学习自动化测试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软件生命周期,了解自动测试工具的类型以及测试步骤和自动测试用例设计基础,了解测试自动化的优点和限制,掌握MI WinRunner功能测试等工具的基本操作。

实验6:软件项目管理Project。了解IT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项目管理核心领域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的一般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实验7:软件配置管理VSS。学习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工具集成和相关技术,初步了解Visual SourceSafe 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每个实验中都包含背景知识介绍、所需的工具与准备工作,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指导等,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教材中所介绍概念的理解以及掌握一些主流工具或应用的基本使用方法。每个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体会完成实验总结。

实验总结:软件工程实验总结。全部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回顾所有实验内容,进行系统的概括、评价和总结,以巩固通过实验所了解和掌握的软件工程相关知识和技术。师生通过“实验总结”和“教师评价”部分,交流对学科知识、实验内容的理解与体会。每个实验单元设计了“实验单元的学习评价”,全部实验完成之后的实验总结部分还设计了“课程学习能力测评”等内容,书后则提供了“实验成绩记录”,以此方便师生交流对学科知识、实验内容的理解与体会,方便老师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记录和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课程设计:根据实验进度,分别要求完成的两个课程设计作业是:

1) 指定或自选项目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文档;

2) PowerDesigner项目设计――物业管理系统。

5学生的体会与评价

《软件工程学实验》教材编写和出版以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师生们大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教师们说:

*很高兴看到一本非常优秀、实用的软件工程实验教材,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弥补了软件工程实验的空缺。

*得到《软件工程实验》一书很受启发,特别是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操作与理解,感到这本书确实很好,有拨云见日的感觉。该书的各部分都很有特点,对软件工程课程各部分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一些学生的实验总结摘录如下。

*这组实验是辅助我们学好软件工程的重要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我们真正领会了课程所介绍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实验充分地结合了课本,效果非常好,大家对学好软件工程有了强大的信心和兴趣,让人感到学以致用。用一句话来总结软件工程实验:学软件工程可以没有实验,但学好软件工程则必须要有实验。

*软件工程课是唯一一门让我觉得学得还不够,课时还不够多的一门课程。较其他计算机课程,这门课多的是快乐和轻松,少的是无奈和郁闷,如此惬意地完成,其中又不缺少知识的灌溉。……

6后记

我们高兴地看到,软件工程课程实验教学中所做的设计与创新尝试,较好地符合了CC2004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同时,也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好评。我们要认真研究“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和CC2004的相关报告,积极进取,继续完善已经获得的成果。

在软件工程实验课程成功设计的基础上,我们正在考虑下一步以软件开发小组为基本模型,设计“软件工程项目沙盘模拟系统”作为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环节,组织学生以一定的竞技方式开展软件工程项目的设计活动,使学生能综合应用软件工程知识,充分运用软件工程工具,很好地实践和完成软件工程项目,从中感性地理解和把握软件工程活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4,8.

[2] 周苏,王文等.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5,194-198.

[3] 周苏等.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第三届中美电子商务高级论坛论文集,2006:585-588.

[4] 周苏,王文等编著.软件工程学教程 (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7

关键词:多元教学模式;软件工程;案例教学法

作者简介:司春景(1981-),女,新疆阿拉尔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李向阳(1973-),男,新疆阿拉尔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塔里木大学本科质量工程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项目编号:2009062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98-03

“软件工程”是一门指导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的学科,主要利用工程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将现代技术方法和正确的管理技术相结合,重点研究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来指导软件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工程”课程是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最能直接应用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它要求做出一个满足用户要求的系统,这是一个很具体的实践过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和项目背景。[1]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讲授。传统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方面重视基本知识的教授;在教学原则上强调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和巩固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预习、教师讲授和学生反复复习记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则选用“填鸭式”教学。这种强调知识的单线注入和忽略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当前高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教材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没有任何大型软件开发经验或参与开发的高校本科生,如果教材只关注软件工程理论的讲解,包括软件开发模型、分析和设计方法等,则学生无法将理论联系实际,所学内容不知所云,更无法在日后发展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目前许多高校“软件工程”课程除了理论讲解外,也加入了实践教学部分。往往受学时所限,实践分为软件项目若干设计文档的编写和软件工程工具的实验练习。前者受缺乏相应的开发环境、教师虚拟客户不能很好地反应现实需求、理工科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设计文档的编写不能很好提高学生能力;后者在一定程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管理和团体协作能力方面仍显不足。

3.评分模式单一

软件工程采用了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上课出勤情况(10%)+实验完成情况(10%)+作业完成情况(10%)。任课教师通过对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不同权重来评价学生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掌握情况,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此方法不足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实际软件设计开发的兴趣。

二、现有的教学方法的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从事软件工程的相关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软件工程课程进行了改革。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教学方法改革:

1.自底向上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应用

授课方式主要是用倒叙的方式贯穿完整案例(包含警戒案例),以启发、讨论、辩论的形式讲授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及过程,使学生不觉生疏,易接受,又符合IT从业人员的工作进程。[2]

2.模块化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在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上,根据课程体系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将教学部分划分为若干独立的模块,确定模块之间的关联,针对不同的教学计划要求,采用不同的模块组合有选择地进行讲授和学习。[3]

3.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案例教学是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培养目标要求,教师选用相应的案例作为基本素材,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思考、分析、讨论、设计、开发和交流等相关活动,在活动中教授学生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及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4.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导向、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根据要讲授的理论知识预先准备一个或者多个小的软件开发项目;然后,将学生作为主体,以软件开发项目的研发过程为引导,采用学生小组团队合作和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实践性活动,在研发过程中同学和老师要对每位学生所完成的每个阶段任务加以点评、督促改进、分享经验等;最后,学生将成功的软件给予演示。[5]

5.三位一体式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该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对“软件工程”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定位、教材的选取、课程培养目标的分析下,采取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项目实践为标准,模板、案例、指导说明为辅助的三位一体式的教学思路。[6]

对目前在“软件工程”课程改革中应用的五种方法针对改革侧重点进行汇总发现(见表1),单一的教学方法只是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某一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不能从全面发挥效果,而对于“软件工程”课程来说三者同样重要。

三、基于多元教学法的课程改革新模式

某一种教学模式改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要求,只有将多元教学模式组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各自对课程教学的优势,避其缺点,找到一种既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又能充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准确地考核学生的教学模式。本次课程改革就是本着这样一种思想,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多样化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多样化

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生以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软件工程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要具有开发软件项目的能力,首先要熟悉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对如何按照工程化的方法系统地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大型软件,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其次是了解目前已有系统、工具和技术。

(1)授课内容引入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理论知识相匹配的实际案例,将比较抽象的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和技术转为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诠释,增强理论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形象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深刻领会和理解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教学效果收到了事半功倍。

(2)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近几年,软件原理、方法和技术发展较快,许多适应时展的软件不断涌出,而目前的教材虽不断改版更新,但其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软件工程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外,还要时刻关注新内容的出现。

(3)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件中插入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生动。

(4)课堂小组讨论。从小问题到大问题,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讨论和分析试验,使理论有实践作支撑,抽象的知识变得看得见,用得着,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2.实践教学内容多样化

软件工程理论的讲解是课程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基础,而软件工程中许多理论内容如果只是教师讲解不加以实践,内容本身就会变得空洞和不可理解,例如:软件复杂性计算、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测量标准、结构化的实现方法等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本身的内涵。掌握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熟练应用软件开发实践中的方法和技术是“软件工程”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1)课程角色扮演。教师预先选择若干小项目,班内学生根据自己对项目熟悉情况选择项目名称,划分项目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每个项目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不同软件工程角色,例如项目负责人、需求分析负责人、设计负责人、编码负责人、测试负责人和用户代表,进行项目分工。项目组成员按时完成自己负责任务,撰写相应文档。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所遇到问题。在整个开发过程可以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课程时开展的专项训练。课程设计采取在学校内模拟IT企业环境下完成来自企业案例或开发一些具有应用价值项目或学校教师承担的开发项目的部分开发工作,也可以是学生自选项目,整个课程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工程实施的基本思想来实施。

(3)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经常邀请软件公司长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给学生讲解自己在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中的经验,高质量软件产品需要经过怎样的开发过程,软件生命周期中标准文档如何撰写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走出去,到软件产品的研发单位实地实习。

3.考试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反映学生实际软件开发的水平,也与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相匹配,为此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才符合现实需求,主要包括:笔试、课后角色扮演、课程设计和项目总结。

(1)笔试占总成绩的35%,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

(2)课后角色扮演占总成绩的15%。由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在课后角色扮演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打分,主要由3部分取平均值组成:1/3*(整个项目的成绩+自己负责完成的文档成绩+组内其他成员负责完成的文档的平均成绩)。

(3)项目总结或心得体会占总成绩的15%。根据学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撰写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报告、每个小组成员建立的个人开发记录或日志的实际情况,相互打分。

四、基于多元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方案

基于上述改革理念,按照软件工程开发原理、方法和技术,选用典型项目案例,将学生按照项目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每个小组对应着一个具体的项目,每个人对应着一个具体工作过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多元教学。

第一步,教师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讲解。在每一个软件生命周期结束后,教师进行案例场景描述。教师按照理论知识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描述,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相关案例中。教师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学生通过案例体会到小项目中所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步,课后角色扮演。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完成项目分工,明确自己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有的任务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决出所要完成的任务,并由相应的角色人实际操作完成。例如,需求分析一章内容,学生课后进行项目小组讨论,决定需求分析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需求分析,并由扮演需求分析人员的学生完成需求报告。软件开发过程需要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根据学生的性格、表达能力、开发能力、理论基础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人员分组,将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项目开发。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既能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步,课程设计。当全部内容讲解完成,就可以开始长达2周的课程设计内容了。这段时间要求项目小组,彻底完成一个由教师虚拟的项目。此步骤中,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在开发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建立个人开发记录或日志,理论联系实际学着开发软件。

第四步,学生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经过多个教学环节后,每个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各自的项目任务,对各自团队的成果进行总结。教师听取每个团队的汇报后,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项目成果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在团队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自己哪些方面不足。

第五步,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一方面经常邀请软件公司长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给学生讲解自己在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中的经验,高质量软件产品需要经过怎样的开发过程,软件生命周期中标准文档如何撰写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走出去,到软件产品的研发单位,实地实习。

五、结束语

在多元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利用多媒体PPT充实了课堂内容,小组讨论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跟上了发展,以及启发式的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实践教学从课后角色扮演、期末集中时间课程设计,到寒暑假校企实习,整个过程依据软件工程思想逐步的从小角色的扮演,团结合作做一个虚拟项目,到真正到软件公司去实习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软件工程协作、纪律等。考核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方式,除了考查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还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多元教学,按照方案进行实施,强调动手能力,将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融入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提高到了实践这一层面,使得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

参考文献:

[1]张海潘.软件工程导论[M].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温春友,敖广武.对软件工程课程自底向上教学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8,(3):27-28.

[3]孙知信.软件工程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9-42.

[4]彭佳红,彭佳文,等.基于案例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60-62.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8

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运行系统,它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录入、数据维护、打印、查询等,可以进行通用性和模块化设计,安全保密性较好。针对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对其具体应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设计;应用

1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概述

计算机在企业中应用广泛,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的应用解决了会计信息核算与管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极大提高了会计核算速度,提升了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为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提供了客观条件保障。计算机网络不断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业务数据的共享,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由传统的实务型转向经营型发展,使会计相关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2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组建

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计算机、网络有着紧密联系,网络功能的不断扩展也使各个领域的技术手段有所提升。很多企业在组建财务局域网时,会从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出发,按照会计业务进行分工,设置不同的工作站,这些工作站与总服务器相联,构成了企业的财务局域网。在局域网络运行的过程中,要求除了微机室和处长室以外,其他工作站不允许随便打开数据库复制数据,以保障企业会计数据的安全。

3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会计电算化软件是在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系统的相关方法对会计业务的整体流程及功能进行科学合理分析而形成。电算化网络软件可以迅速完成财务处各个岗位的任务,不管是速度还是质量,都优于传统单机应用。由于实现了数据共享,方便了财务内部各个岗位之间的数据信息查询,不仅可以为企业上级部门提供必要的资料,还能为企业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3.1主要功能

第一,数据录入。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会充分考虑会计工作中用户运用手工做凭证、登账及填写会计档案的习惯。在进行数据录入时,会采用卡片式输入法,也就是通过自己工作站在屏幕上填制凭证,然后再由软件自行编号,每笔业务都采用均分借贷输入的方法,不仅可以统一输入格式,还方便了数据信息的共享和查询。第二,数据维护。数据维护是当前数据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的财务数据是指各种记账凭证数据形成的结果,这些数据信息一般都会直接存放在指定的数据库中,由企业专门的数据维护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这样也方便了财务部各个工作站调用这些数据信息,而网络软件的出现则为数据提供了修改、删除、校队、打印等功能。为进一步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记账、结账都需要企业财务部门的专业人员负责处理。第三,统计计算。一般的企业会计业务都是按照月度进行记账、编制总账和月度报表的,而我们使用的软件都是以实际情况为基准,由基本的会计凭证开始,经过一系列的账目统计,记录各类明细账、总账和财务报表的详细信息。作为数据处理的核心,统计计算这一模块可以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完成各种复杂计算。第四,查询检索。查询检索是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查询途径、灵活程度都会对软件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软件最初设计采用条件查询和模糊查询两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各类原始数据的单项系统查询,还能对多项数据进行逻辑组合式查询,不仅可以查询当前的各项数据信息,也能查询之前的资料信息。获取数据信息也非常方便,必要时还可以将其直接打印出来,供用户使用。

3.2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特点

第一,通用性设计。由于软件的运行需要以网络为依托,因此,研发人员在设计网络软件时会包含一个独立的通用模块,这一模块在企业财务部的各个工作站中运行,处理着不同的业务工作,这些模块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输入及输出格式都是分离的,这样就方便了工作人员输入和输出。第二,模块化设计。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主要采用了模块化和集成化设计,各个子模块在总的控制模块控制下完成相应的功能,且模块与模块之间还有提示进行连接,使用者在调用数据信息时,只需要移动鼠标,点击相应的执行指令,就可以对相应的业务进行处理。第三,优化设计。由于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数据加工、处理及运算。有的数据信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非常复杂,且计算量巨大,因此,对于这一类数据信息,技术研究人员一般不允许运用常规的方法对其进行设计。研究人员一定要对网络软件的设计算法、运算及相应的程序语句进行多方面的优化和调整,不断提高运行速度。第四,安全保密性。在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过程中,软件采用了确认性保护、封闭式保护及文件口令保护等措施,以进一步提升软件的安全系数,有效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

4会计电算化软件设计工具

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是一种信息化、智能化软件,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保障企业内部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该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FoxproFORDOR数据库管理系统,此管理系统功能强大且适合大范围的信息管理。该管理系统在编制程序上要比其他管理系统更加方便、快捷,且语言系统采用了最接近人声的语言表达系统,因此信息管理系统多用于开发各种信息管理软件方面。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如果对其进行适当改造,还能将其运用于其他系统中。

5结语

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在设计时,是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以模块化和集成化为基础的应用系统,这一网络软件的实用性经过考验,运行效果良好。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信息技术有关联,而企业财务部门对审核、查账、记账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在企业内部引入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对整个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它可以实现企业会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该软件系统功能强大,对其进行适当改变,就可以直接运用于其他领域,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的后续发展空间巨大。研究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从多个角度对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家常,邱强.会计信息供求的经济动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105-106.

[2]邓强.浅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C]//2004年全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3]李曼.浅论外贸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管理和控制[C]//2004年对外经济财会论文选论文集,2004.

[4]王晓明,徐文尚,付言浩,等.一种实用智能变送器的设计与实现[C]//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5]李欣欣,李为民,梁济仁.多媒体数据网络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C]//广西计算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6]彭日财.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C]//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5.

[7]陈峰.当前财务软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C]//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5.

[8]杨云,范柏涌.银行会计电算化建设初探[C]//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5.

[9]张敏,王伟琴,李红,等.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研究[C]//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年会论文集,2005.

会计软件论文范文9

摘要:本文从“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和目标出发,从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工程实践、规范文档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及细节作了分析与解决。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改革;分阶段课程;工程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目前,在国内1900多所普通高校中有500多所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40所左右的院校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几乎包含了SWEBOK的全部领域。在教学中为了教学课时的安排和突出重点,通常是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为主,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较多地强调理论学习,所讲授知识相对当前的新技术来讲有些滞后,虽然也有一定的实践相配合,但实践与当前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再加上由于软件工程的优势在训练学生的小型项目上体现不充分,学生普遍认为软件工程就是画画图,学与没学差别不大,导致学习效果不好,使得软件方向的学生只重视编码,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重视不够,建模方法使用混乱,文档不规范,影响了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与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能力相差较大。这些暴露出的问题说明“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结果不令人满意,教与学的付出和收获没有成正比,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此外,随着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软件工程领域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丰富,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改变这一现状,适应技术的发展,对现行的“软件工程”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以培养工程型应用人才为课程目标

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大部分院校通常会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但是,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来说,仅局限于应用型人才是不够的,这是由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即它是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与应用领域结合紧密)决定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工程型应用人才。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应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对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软件工程”来说,课程目标应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素质,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促进工程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3调整课程结构,不断强化工程能力

现行软件工程课通常是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进行教学,在内容上,以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为主,辅以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项目管理的一般知识;在方法上,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均有;课程安排,通常集中在一学期内完成,课时通常较其他专业课程多,配套的实践课通常是与理论在同一学期完成,课时较理论课时少,题目一般较简单。在保留现行课程教学优点的基础上,主要从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工程实践、规范文档三个方面进行“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

3.1调整课程结构,延长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这里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不是要打乱软件生命周期,而是增大课程的时空跨度,将原来在一学期内开设的课程扩展为两个学期的课程,增加案例教学与实践训练题目的综合度,进一步充实课程内容,通过连续性教学的刺激,使工程的意识和方法得到正强化。从而在较长时期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具体措施是:将现行课程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阶段,基础阶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主,高级阶段以实践为主,适当补充理论,两个阶段之间是螺旋上升的关系。

课程基础阶段的内容是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目的是让学生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内容、结构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基本知识,熟悉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课时数可以在50~60学时之间。理论讲授以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为主,注意小案例的运用,配套实践以训练基本技能为主,包括对Visio或者Rose等工具的使用。课程基础阶段应尽量早地开始,可以在第四或第五学期,这个时候程序设计课、数据结构等重要前驱课程都已经开过了;更重要的是,在其后的其他课程学习中,特别是实践环节,很多时候都要用到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强化基础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工程意识。

课程的提高阶段主要是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的实践训练,仍然是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以较综合的贴近实际的软件项目进行训练,包括完整的软件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把软件工程课的基础知识与包括软件程序设计技术、项目管理、数据库、软件测试等各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文档和程序系统为手段,提高工程能力,形成一定的工程素质。提高阶段课程应稍后一些,可以在第七学期,以学生课外完成为主,课堂上主要是答疑性指导,课时数可以在40左右,在实验室进行。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并适当补充一些知识,比如较新软件过程模型、软件开发方法和CMM的实施等。

在进行课程结构调整时,必须注意两个阶段的连续性,否则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后果。注意到在两个阶段课程之间的长达两三个学期的时段,因此必须有相应的课程安排与之配合,这就是知识与能力不断线原则。课程安排可以是在其他课程的实验里面规定使用基础阶段所讲授的内容,也可以是单独的课外实践,一定要保证正强化。

3.2加强工程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是当前毕业生的一个软肋,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造成当前计算机相关专业特别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低潮”。只有从低年级开始大力加强以“软件工程”课程实践为代表的实践环节,提高能力,才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这里以课程提高阶段的实践进行说明。

课程提高阶段的实践训练是整个课程的总结,课程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综合实践,因此,在进行实践训练安排时,训练形式、内容、要求等都很重要,用于训练的项目要有一定的规模和综合度。

实践训练在一学期之内完成,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个组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按软件生命周期分为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也可再分为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软件测试与改进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要进行验收,验收时尽量推行学生论讲,最后阶段完成后要进行答辩,对每一阶段都要严格要求。

实践训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软件测试与改进,其中,可以需求分析与详细设计为重点。方法上应以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为主。除编码外,每一内容都应有相应的文档训练,而且对文档应严格要求,在小组完成项目后,应该有一个总结报告。根据专业的特色和条件,训练的项目最好与某些应用领域相结合,这样能使训练更接近实际。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性能,还要考虑建造系统的代价以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此外,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中小IT企业的方法和管理,可以建议学生在详细设计和编码阶段写程序员日志(或叫开发日志),提前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

软件测试对软件环境和师资条件要求较高,有条件时可以使用WinRunner、QTP等软件进行训练,条件不具备时,可以使用JUnit等进行单元测试训练。

在学生负担不重而且有相应的条件时,可以按照CMM2实施,从中抽取初五个关键过程: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对其加以改造或者适当降低要求进行训练。

3.3文档的规范化引导

软件工程的文档编写一直是学生的难点,好多学生都认为太麻烦,这是因为他们对文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在整个“软件工程”课程中都要强调并加强引导,在各个验收阶段要严格要求。

软件文档的标准本身对师生来说就是一个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学校跟IT业界是有距离的。很多主流的文档格式或者说模版,比如CMM标准的文档,如果没有跟企业合作的话,是很难了解或拿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国标GB-85系列来进行。

实际上,对学生的文档规范性引导,并不是一定要有了最新的业界标准文档格式才能进行,因为格式这个东西很容易学会,关键是要训练学生常规的编写经验,培养文档意识,把文档作为验收的内容和阶段结束的标志。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怎么写文档,需要注意些什么,在验收后一定要对学生的文档进行点评,对典型问题要注重回头看,教师要用自己的严谨、负责的态度感染学生,突出文档规范的重要性。

4结束语

“软件工程”课程自身的综合性以及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课程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对“软件工程”课程必须以培养工程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不断向前推进改革。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单纯地以“软件工程”课程的基本知识为内容,而是综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多个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加强文档训练,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度,稳步推进,才能有效改进目前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