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临床中药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3:38

临床中药学论文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1

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观摩、上山采药或开展中药房实习、门诊见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活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中药学相关科研、职业技能训练的环节和方法,尚未做明确而具体的开展和实施。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教高[2007]1号文件规定,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和措施

《临床中药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庞大,根据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临床中药学》课程中一些非重点药物的讲授,集中课时用于《临床中药学》实践环节的教学。目前国际先进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因此,我们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着重关注科研和职业两大技能的实践培训,并根据医药类专业的不同,灵活选用各种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各有侧重,从而强化学生各种科研创新和职业实训实践能力。

1.科研技能。

《临床中药学》作为中医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中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为主体的特征,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临床中药学药性和药效,以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考虑到中医药专业类的学生后期会学到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药效相关课程,为避免重复性实验,因此在科研技能实践环节中我们主要强调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即中药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理的理论依据。中药药性实验研究,是对临床中药学总论部分的补充,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在未来从事临床工作时更好、更准确地处方用药,提高行医的能力,同时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后期开展药效实验或进一步科研深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践实施中,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实践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增设紧贴学生相关专业要求的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经典中药药性实验,制定中药性能理论实验讲义,同时也增加部分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规模较小,周期较短、难度适中的题目或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习惯。最后通过研究报告、实验设计标书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综合运用药性理论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大学生实践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作为主要指导老师,我们已经指导数名本科生获得省级和部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主要围绕药性理论的五方面展开:①四性,如选用寒热两性不同的中药附子、干姜和知母、石膏分别观察对发热动物解热或导致动物体温升高等作用。②五味,如观察辛味中药紫苏与紫苏芳香挥发油在辛味“能散能行”(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抗菌、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等)的区别。③归经,如选用示踪剂,经尾静脉注入动物体内,不同时间取动物器官组织,测定各器官组织的放射性强度,将其换算成示踪剂含量,即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定位分布及特点,间接提示其作用于机体内敏感的靶器官,验证其归经部位。④升降浮沉,如观察黄芩生用、酒制、炭用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⑤毒性,如选用附子、细辛等有毒中药灌胃实验动物,观察其毒副作用。

2.职业技能。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按社会对中医药类技术岗位的要求,采用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考虑到真实工作环境的局限性,我们采用现代创新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临床中药学》课程的特点,建立生动形象的多元化模拟实践教学环境———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并配合计算机软件应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参与相关工作,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并为学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就是仿真中药房架构空间布置,将中医师用药处方和中药师调配等一系列过程融为一体,既节省教学时间,又降低教学成本。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首先在CNK“I中国典型病例大全数据库”搜集典型病例,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患者”提出所患疾病的不适,“中医师”推荐正确的中药,“中药师”鉴别、炮制等调配和制备中药。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互动式模拟中药房是培养临床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能够让学生对所示病案进行分析、确立治法、选择用药,使学生提前进入中医师角色,加深理解选择用药的技能,体会到中药运用的规律性和灵活性。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熟悉如何审方,如何规范拉斗、如何抓药、称量和倒药等,对中药的动植物形态、中药饮片的形状、中药炮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特殊中药的煎服方法等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让学生能更好记住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主治。为使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仅拘泥于模拟实践环境,真实环境下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对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必不可少。社会实践阶段,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去药用植物园辨认中药,熟悉中药的形状和功效,或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中药资源分布调查,辨认采集动植药物并制作成标本或建立宣传中医中药的社会服务实践平台,向社会大众介绍中药相关的知识,弘扬中药文化,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收获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指加强与医药企业的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校外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深入到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最终,通过资源调查研究论文、研究调查报告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结语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

全部50例病人为本院2005年3月到2008年11月期间住院手术病人。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左膝16例,右膝34例。病程最长22年,最短9月。

1.2症状体征

所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膝肿胀疼痛,部分患者关节僵硬、肌肉萎缩。22例病人X线提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或关节周围骨质疏松。

2、治疗方法

2.1关节镜下治疗术

无菌手术常规准备,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常规入路进关节镜及器械,按顺序依次探查髌上囊、内外侧间沟、髌股关节和髁间窝,在多部位取滑膜组织送病检,同时将一些增生无功能的滑膜组织给予刨刀切除,清理。[1]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直到引流液体清亮为止。术后第2天进行膝关节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2.2中药外用熏蒸

术后切口愈合后开始中药外用熏蒸治疗。采用自拟的通经活络汤:独活30g、防风15克、乳没各20g、木瓜30g、牛膝30g、杜仲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忍冬藤20克、红花15克。煎煮好后,乘热熏蒸患部,每日3次,每次15min,7d为1疗程。

2.3内服中药

术后第2d开始内服壮骨去瘀汤:杜仲15g、五加皮20g、狗脊20g、熟地20g、山萸肉20g、木瓜20g、威灵仙15g、川牛膝20g、秦艽20克、鸡血藤20克、乳香10g、没药10g、红花10、赤白芍各20克。辨证为湿热,上方加黄柏10克、苍术10克、苡仁20克、忍冬藤30克、地龙10克;辨证为寒湿,上方加附子10克、桂枝10克、独活20克、麻黄10克。

3、结果

本组50例中,无一例感染,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30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病检和相关检查,50例中,创伤性滑膜炎25例,骨性关节炎15例,化脓性关节炎4例,痛风性关节炎3例,滑膜结核2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疗效评定按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2]临床疗效按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0分评定。本组优37例(74%),良7例(14%),中6例(12%),差0例,总有效率100%。

4、讨论

肾主骨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养骨骼。《素问。六节脏象论方》说:“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於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於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与骨的功能有关。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骨骼强壮,运动捷健。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故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骨髓。”肝主筋,出《灵枢•九针论》。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之合为筋。《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膜有赖肝之精气濡养,肝之气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肢体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之气血亏虚则筋力衰惫,肢体关节屈伸困难。故凡骨科疾病多与肝肾有关。本病属于中医的“痹症”。[3]痹症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同,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痛痹、着痹。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标实为寒湿、湿热痹阻,日久成瘀,阻塞经络。[4]外用方中独活、防风、乳没、木瓜、牛膝、杜仲、伸筋草、透骨草、忍冬藤、红花,祛风通络,化瘀止痛;内服方熟地、山萸肉、鸡血藤、芍药、杜仲,养肝肾生精益髓;五加皮、狗脊、秦艽,强筋骨祛风湿;木瓜、威灵仙、乳没、红花、赤芍,舒筋活络化瘀止痛;川牛膝引诸药直达病所。辨证为湿热者,加黄柏、苍术、苡仁、忍冬藤、地龙,清利湿热;辨证为寒湿者,上方加附子、桂枝、独活、麻黄,祛湿散寒止痛。滑膜主要分布关节周围。于关节腔相通,分泌液关节。在受各种病因(如骨质增生、关节炎、关节结核、风湿病等和创伤性外伤、骨伤、关节内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损伤产生炎症反应,而滑膜对炎症的刺激的反应是分泌渗液。产生疼痛,严格地讲,只要关节内有渗出积液,就证明滑膜炎症存在,其主要表现关节充血肿胀,疼痛,渗出增多,关节积液,活动下蹲困难,功能受限。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环不畅造成的无菌性炎症,主要症状是产生积液,关节滑膜是包绕在关节周围的一层膜性组织,它不仅是一层保护关节的组织,而且还会产生关节液,为关节的活动提供"液"。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出现对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时,由于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大于重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最多的关节,故滑膜炎以膝为多见。当膝关节直接受到暴力打击,长期负重慢性劳损,间接膝关节扭伤、手术过程中的损伤,剧烈体育活动或超强度训练,不正确的习惯动作,关节本身退变,膝关节反张,甚至穿鞋不当均可引起创伤滑膜遭受损伤、滑膜充血、肿胀,滑膜细胞活跃产生大量积液,其中含有血浆、白细胞、吞噬细胞等。正常关节滑液为碱性液体,由于损伤后渗出增多,关节内酸性产物堆积,滑液变为酸性,促使纤维素沉淀,如不及时清除积液,则关节滑膜长期炎症刺激反应,促使滑膜逐渐增厚,且有纤维机化,引起粘连,影响关节正常活动。滑膜细胞分泌液体,可以和滋养关节,机体运动时膝关节所产生的热能全赖于滑膜液体及其血液循环而得以散发。当关节受外在性和内在性因素影响时,滑膜发生反应,引起充血或水肿,并且渗出液体,表现为关节肿胀,痛疼,功能受障碍。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中药学》分段教学是指将《中药学》的基拙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拙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拙理论与中药学基拙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拙课《温病学》、《伤寒论》、《金魔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与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要学好临床中药学,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要教好《中药学》这门课,更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基本理论加以融汇贯通,有目的地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药临床药学;任务;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80-02

中药临床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1]。随着中医药临床的不断发展,中药不良反应及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日见增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据统计,目前中药注射剂约有120余种,占中药制剂的比例不足3%,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却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0%[2],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致变态反应的现象屡有报道[3~5],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可见,医院中药学只围着药品转的被动服务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如何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中药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为此,笔者就目前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基层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及任务

1.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中药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运用传统的用药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手段和研究成果,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从而阐明中药生产、储存、供应、制剂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及如何使中药在体内发挥最大效用,以确保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的学科[6]。

1.2中药临床药师的任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应该包括: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对医生、护士进行中药学指导,开展合理用药教育,宣传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使用中药;进行中药的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搜集药物信息,向医、护、患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建立患者用药档案(药历),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研究院内制剂,指导其使用,监测其不良反应,改进、推广其使用。李庆生[7]提出临床中药学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提高用药安全”。实践证明,临床药师的工作除了能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品使用的不良反应外,还能降低医疗费用[8]。

2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

2.1中药临床药师业务水平难以适应合理用药的要求近年来,医疗工作迫切需要药学部门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和建立中药临床药师制。目前医院老一辈中药药师长期在医院工作,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和丰富的药物知识,但由于知识老化,加上长期在药房里,掌握临床药学的新理论、现代知识和方法又有一定的难度,深入临床解决临床合理用药中的系列问题难以胜任。中青年中药师虽然知识较新,但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是以化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一些药学教育机构是开展了临床药学的课程,但由于学时的限制,临床医学的课程几乎没有,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知识匮乏。这种教育计划培养出来的中药师,谈不上参与和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另外,中药临床药师数量上难以形成队伍自成体系,工作面还不能覆盖所有临床科室,只能选择到重点科室,这一状况很难适应临床合理用药的需要。但随着中药临床药师的数量增加、素质的提高,学有专长、精通某专科医药知识的中药临床药师将逐步形成[9]。

2.2药师与临床沟通不够深入临床参与和指导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任务,临床药师只有在深入临床的实践中确实解决了问题,才能树立自己的形象。目前,基层中医院药师尚未解决“下临床”的问题。下临床难,能够在临床第一线坚持则更难,有些已经下到病房的临床药师,由于准备不充分,自身条件不具备,药学部门工作繁忙等原因未能长期坚持。

2.3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基层医院的领导受传统观念限制,对临床药学工作认识有片面性,把临床药学错误地等同一般药剂工作。另外临床药学是非赢利性质的服务性工作,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而不愿花成本投入,忽视了临床药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10]。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是举步维艰,中药师在医院难有作为,除了药师自身的问题外,医院领导对中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4临床药学相关试验研究的资金投入不足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还需要有一定的样品制备检测分析等设备和必需的办公设施,对此,大多数基层中医院缺乏资金投入。目前,中药临床药学的工作仅仅局限在处方、病历分析,找出不合理的用药,收集与分析不良反应来指导护士在药品的请领、使用、保管以及中药的安全使用等方面。

3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策略思考

3.1发挥中医药特点,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由于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点,因此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其特点,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中药无论单味还是复方均组分复杂,能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指标极少,故笔者认为,中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应围绕处方合理、对证下药、依方炮制、中药剂量与煎服法、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临床用药咨询、不良反应监测及中药安全性宣传等方面进行,并应以临床用药咨询、处方用药调查分析为切入点,在可能情况下可配合临床,就中医内科某一系统某几个病证同时分别设计提出A、B、C等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以推动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11]。

3.2提高临床中药师的业务水平目前医疗机构中有大量中医药学专门人才,可以从中挑选有工作经验和资质的中药师或中医师,进行临床中药师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入院教育,综合素质培养,涉及药政法规、职业道德等;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诊断基础,常规诊疗方法和技术;西医基本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西医临床诊断、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以及心电图、B超、X光片等影像学报告的初步阅读、分析和应用;药物知识和临床用药实践技能培训,了解所培训专业各类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与最佳用药选择,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具有与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评价能力,具有病历撰写能力等;沟通与交流技能培训,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在药物信息方面的问题与需求,就临床用药中的实际或潜在的用药问题及时向有关医护人员提出警示,解决方案;医学心理学;药学文献检索;实验室技能培训;医疗文书有关内容等[12]。

3.3加强临床中药师的临床实践临床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培养锻炼而形成的。加强临床实践,有利于养成临床中药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临床中药师工作最重要的舞台也是“临床”,工作对象是患者,临床中药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训练自己围绕患者抓住主要矛盾灵活运用知识做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参与查房、会诊、访问患者、用药指导、进行药学监护和患者用药教育,在实践中强化知识,培养与患者沟通协调能力,成为专职化的临床中药师。

3.4更新观念,转变工作重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应当要以“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临床药学工作的目的。工作重点应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体”转变为“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从“操作型”转变为“技术服务型”,发挥其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对医师、护士、患者用药安全的指导、咨询和监督作用。为此,除了药师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整个医疗服务大环境的改变,更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医院领导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在政策和制度上落实临床药学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待遇,把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药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13]。

3.5收集中药信息,提供信息服务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临床中药师应参与建立情报资料室,不仅要收集本院或本地区中药用药资料,还要收集国内外各种药学专业图书、杂志及临床用药与药物评价、国内外有关药品信息的网站特别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网站等方面的资料,重点收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涉及到中药安全性方面的信息,要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为正确使用中药提供咨询服务。

4结语

目前,基层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处于刚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建立适合中医医院特点的中药临床药学模式,推动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J].中医教育,2008,27(2):1~4.

[2]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94.

[3]蔡庆群,席萍,丁群斌.临床常用9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广东药学,2003,13(2):47~49.

[4]蒋三员,罗治华,张健民,等.36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蛇志,2002,14(3):15~17.

[5]梁进权,王宁生.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药新药,2000,25(1):56~58.

[6]董占军,王瑞昌,曹辉.临床中药师产生的必然性和主要任务[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5):396~398.

[7]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6,23(2):93~97.

[8]Ling JM,Mike LA,RubiriJ,et al.Documentation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Am.J Health Pharm,2005,62(17):1793~1797.

[9]石小鹏.医院药学与临床药师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刘洪庆,纪宝平.制约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的因素探析[J].中国药业,2004,13(11):62.

[11]梅全喜,曾聪彦.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药房,2008,19(36):2801~2804.

[12]袁飞.临床中药师的定位及培养[D].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9.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 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 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误思想影响下,中药及中成药超剂量、超时间使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归咎于我国对中成药和中药安全性在的认识不足。

2 发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对策

2.1 重视和遵循中医药的独特理论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模式,因为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辨证施治,中医药是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所以要想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就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采用现代方法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应采用不同方法多方面进行考察,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质量标准的制订仍不完善,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监管,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和中药传统剂型改造的新剂型[4]。降低中药用药风险,规范临床使用,遵循中药配伍禁忌。

2.2 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应积极参与临床

为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中药临床药学人员需要下临床参与临床活动,这也是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可采用定期跟随科室主任、主管医生一起查房会诊、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咨询和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活动。此外,中药临床药师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与协作关系,对不合理用药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每天按方抓药、只以药物为中心的观念和现象,不断提高临床药师自身的专业价值。

2.3 加强人才培养

在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方面,中医药院校首先应承担基础人才的培养重任,应广泛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专业课设置上,在本科的前两年重点学习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后两年就相对削减现有的化学课程,加强中医学、中医临床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从力所能及的培训和教育入手,如培训班、函授班等方式,多层面加大临床中药师培训力度,尽快提高现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临床的需求。

3 结语

临床药学是药学发展的方向,而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会成为中药学的一项重点工作。中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医药卫生事业,所以无论是大型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应重视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注重中药的合理应用,发挥我国的传统医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茂华,陈仁美,谈发明. 中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特殊性的思考.中国执业药师,2011,8(9):42-43.

2 王丽霞,牟稷征,陆丽珠.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药房,2001,12(9):570-572.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 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 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误思想影响下,中药及中成药超剂量、超时间使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归咎于我国对中成药和中药安全性在的认识不足。

    2 发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对策

    2.1 重视和遵循中医药的独特理论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模式,因为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辨证施治,中医药是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所以要想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就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采用现代方法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应采用不同方法多方面进行考察,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质量标准的制订仍不完善,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监管,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和中药传统剂型改造的新剂型[4]。降低中药用药风险,规范临床使用,遵循中药配伍禁忌。

    2.2 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应积极参与临床

    为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中药临床药学人员需要下临床参与临床活动,这也是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可采用定期跟随科室主任、主管医生一起查房会诊、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咨询和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活动。此外,中药临床药师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与协作关系,对不合理用药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每天按方抓药、只以药物为中心的观念和现象,不断提高临床药师自身的专业价值。

    2.3 加强人才培养

    在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方面,中医药院校首先应承担基础人才的培养重任,应广泛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专业课设置上,在本科的前两年重点学习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后两年就相对削减现有的化学课程,加强中医学、中医临床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从力所能及的培训和教育入手,如培训班、函授班等方式,多层面加大临床中药师培训力度,尽快提高现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临床的需求。

    3 结语

    临床药学是药学发展的方向,而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会成为中药学的一项重点工作。中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所以无论是大型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应重视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注重中药的合理应用,发挥我国的传统医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茂华,陈仁美,谈发明. 中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特殊性的思考.中国执业药师,2011,8(9):42-43.

    2 王丽霞,牟稷征,陆丽珠.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药房,2001,12(9):570-572.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教学药历 学员

中图分类号:G712; R19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1-0041-03

药历可分为两类,即教学药历和工作药历。工作药历是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为具体病人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的书面记录[1-2],其作为一种医疗记录文书外,还能体现药师的作用和价值、考核药师工作质量以及作为教学科研资料的来源等。而教学药历除上述工作药历的作用外,还能培养学员系统的临床思维,督促理论学习,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积累临床经验,锻炼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作为带教老师指导修改的依据等[3]。教学药历如同临床医师的“大病史”,在学习培训阶段必须常规书写。笔者之前已就教学药历的重点内容做了具体介绍[4],本文主要探讨教学药历的意义。

1 培养系统的临床思维

临床医生锻炼书写医疗文书是从写“大病史”开始的,在见习、实习期间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阶段需要写详细的“大病史”,当其资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只需写工作病史或会诊录。然而就是大量书写“大病史”,促进了临床思维的逐渐形成。对于临床药师来说,培养系统临床思维的手段有多种,如参加病房查房、病例讨论,开展床旁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等,但书写和修改教学药历肯定是一种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药历的内容全面系统,有一定的项目和格式(表1)。书写一份完整的教学药历,需要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接触病人,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其治疗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对药学监护计划及用药指导等进行评估。在住院过程中需要记录和分析药学监护的结果,对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依从性做出判断,并对治疗方案的修改提出建议和意见。出院时需要总结药物治疗的经验和教训,尤其要总结药师参与的情况和发挥的作用;并分析出院带药的合理性,开展出院后用药的指导。这样长期的严格的几乎刻板的书写模式,久而久之,习惯成为自然,形成了全面的临床思维。即便以后书写简单的工作药历,或书写会诊记录,书写的内容和顺序也不会相去太远。反之,很可能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忘记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遗漏了药学监护计划等等。

2 督促理论学习,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光看书不看病人或光看病人不看书都不能培养合格的临床药师。若在临床仅看看病人,跟临床医生一起查查房,不写教学药历等医疗文书,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去看书,进行理论学习。我们在为患者建立教学药历时,要对其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分析要有科学性,要有理论依据支持。因此需要看书、查阅文献资料。药学监护计划和用药指导也不是凭空建立的,必须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等,也必须进行理论学习。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并用所学的或所查询到的药学知识(如药剂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指导临床用药,是临床药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3 积累临床经验

从课堂上、书本里或文献中学到的药学知识是群体的、具有普遍性的。但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具体的病人不能完全照搬书本知识,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监护,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临床经验。临床药师在培训阶段学如何“用药”,积累“用药”经验是很重要的。教学药历的书写必须跟病人的病情及治疗同步,即临床药师的思想必须与病人的病情和治疗同步。在临床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在实践中验证分析的合理性及观点的正确性,从而获得心得体会及经验教训。例如一例夜间哮喘患者,口服缓释沙丁胺醇及茶碱控释片,病情一度控制。后因不能进食,置鼻饲管,将药物磨碎后经鼻饲管给药,本已控制的夜间哮喘又复发。临床药师认为缓释控释片经磨碎给药,特殊结构破坏,不能达到缓释、长效的作用。建议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并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丙卡特罗,换药后夜间哮喘控制[5]。书写该病例的药历让药师积累了临床经验,并为其他学员提供了学习间接经验的资料。我们发现有少数学员回顾性抄写已经出院病人的病历或抄临床医生病史以应付检查。没有动脑筋,不去想办法,提不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建议得不到验证,根本达不到积累临床经验的目的。

4 锻炼书面表达能力

临床药师不仅缺乏临床知识,更缺乏临床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就是其中之一。临床药师医疗文书的书面表达能力普遍不及临床医生,我们在带教临床药师学员和审阅临床药学稿件时发现药师书写临床文书的质量不令人满意。因为临床医生在见习、实习及住院医生阶段就要书写大量的医疗文书,包括书写病史,已经过长期的锻炼。而临床药师以前缺乏这方面的培训。书写教学药历是培养临床药师临床工作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学药历要求格式规范、语句通顺、用词恰当、内容精炼、逻辑性强等。在我们基地接受培训的临床药师在早期书写的教学药历中出现过不少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书写练习和带教老师的认真修改,教学药历的书写质量明显提高。

5 带教老师和学员交流的平台

学员写完教学药历后,需要带教老师进行修改点评。通过教学药历可以了解临床药师学员是否认真仔细地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其分析的内容是否有科学依据等。可以让带教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员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情况及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以便及时给予指导纠正。如带教老师在修改某学员的教学药历时发现如下字句“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作用于局部气道,起到扩张支气管作用”,立即给予点评“布地奈德为吸入糖皮质激素[6],雾化吸入并非起支气管扩张作用,而是局部抗炎作用”。通过对教学药历的修改,可及时纠正该学员概念性的错误。学员书写的教学药历内容是否完整、重点是否突出、文字是否流畅等也体现了带教老师是否对其进行过认真的指导。因此教学药历也能体现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及带教质量。

总之,教学药历不仅具备工作药历的作用,同时又有显著的教学意义,是临床药师在培训阶段必须书写的最重要的医疗文书。我们应认真完成每一份教学药历,并尽量多的书写教学药历,充分认识到教学药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潘碧云. 临床药师查房与药历的作用[J]. 中国药学杂志, 2007, 42(24): 1914-1916.

[2] 朱珠, 丛骆骆, 李大魁等. 临床药师的必备资料——药历[J]. 中国药学杂志, 2001, 36(10): 706-708.

[3] 何晓烨, 蔡映云. 临床药师书写教学药历常见的几个问题[J]. 上海医药, 2012, 33(13): 34-36.

[4] 叶晓芬, 蔡映云, 吕迁洲. 临床药师教学药历的重点内容[J]. 中国新药杂志, 2010, 19(7): 638-640.

[5] 叶晓芬, 蔡映云, 吕迁洲. 用药剂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J].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43(14): 1108-1109.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8

1提高教师的临床专业素质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要求教师必须要有非常扎实的药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还要熟悉临床经常使用的药物,具备丰富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信息时代的今天,临床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要保证临床药理学教学能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临床用药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临床专业素质。教师除通过医学文献、专业杂志、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掌握信息、更新自身知识外;还应定期到临床科室与各科临床医师交流,收集临床病例及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医师和专家共同探讨,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或邀请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到教研室来,讲述临床常见疾病的用药问题,以便及时掌握临床用药的最新动态。例如,在糖尿病的初次治疗中,传统教科书指出一般应先使用口服降糖药,在胰岛功能不良的状况下才使用胰岛素;而临床中对于年轻糖尿病患者,强调的则是胰岛素的早期强化用药,以尽快控制血糖水平。由此表明,教科书上的用药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只有通过参与临床实践,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药物知识,并针对病情掌握最新的药物用法、用量和用药观念,极大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突出教学特色,精选教学内容临床药学也是一门将药学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但它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研究药物的应用规律,旨在运用客观的科学指标和方法提高临床用药水平[2]。

从其定义来看,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药物评价,对象是健康人或/和患者,而临床药学则是通过药物或设计新的制剂和剂型实现用药个体化,以提高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主要目的,其对象仅是患者;临床药学的大量临床实践可为临床药理学的共性研究提供动力和实践依据,而临床药理学研究所得到的共性、关键性成果对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又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针对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学两门学科的差异和共性,对于临床药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就应着重讲授药物的临床评价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药理学的首要任务是对药物的临床评价,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详细介绍药物临床评价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我国近年来关于药物临床试验的新规定。例如,在讲解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时,可介绍各期临床试验的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以具体实例向学生说明,有条件还可开展实验课,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临床实验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结合循证医学的原理,向学生介绍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并进行专题讨论,提高其专业兴趣。由于教材编写相比临床实际用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临床广泛应用的许多药物都未编进教材;而学生很快就要接触临床,迫切需要了解当前临床用药的新情况。因此,对于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面,笔者结合临床所需,精选了如下课堂教学内容:在总论中着重讲解临床药动学与治疗药物监测、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的知识。对各论则选择临床使用频率较多且较复杂的药物,如心血管疾病药物、抗菌药、降糖药、呼吸系统用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消化性溃疡用药等,以疾病为中心进行重点讲授,侧重于各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临床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并对药物相互作用、药源性疾病、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及学科的新进展等内容进行介绍,真正起到联系临床医学与基础药物学的桥梁作用,弥补两者的教学空白区域;同时还介绍了有关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提高学生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当然,对于部分未能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可在业余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收集资料,与学生共享、交流,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其知识面。

3以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中,药学与医学教育相对分离,医学生不懂得怎样合理用药,药学生不懂得为什么用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法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实际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医学生学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中应以临床疾病的合理用药为中心,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在国内、外医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较好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实际情景中,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3]。

PBL教学法就其实施过程而言,包括“问题设计—自学—小组讨论—集体讨论—总结”等阶段。其中,问题设计和总结阶段的主体都是教师,教师应尽可能根据教学大纲重点要求,将临床实用意义大的历年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提前将设计好的问题告知学生,并在学生讨论总结完后做适宜的总结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法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记忆。落实到具体实施上,在课堂上还可结合开展案例教学和临床用药处方分析,这样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出几个针对临床实际病例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方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对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讨论各方案的合理性,并逐一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后教师可以对其分析判断做出总结,并介绍临床上针对此类感染病例常用的用药方案。这样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锻炼其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使其更能适应临床合理用药的需要。

4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与追踪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考核可为教师提供第一手教学信息,教师可利用考核提供的信息,调整和完善教学工作方法;考核也可督促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其内容和形式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积极性。如何在考核中体现临床药理学“紧密联系临床”这一特色,是提高学生临床用药水平的关键手段之一。在考试题型方面,应降低客观题的比重,增加主观题的分量。例如,适当加入临床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合理选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处方分析,指出合理或不合理用药的依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传统的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则适当的压缩分量。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初步确定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分数权重为40∶60(满分100分)。在考试内容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考试能够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反对“全、偏、繁”,因此笔者按照教研室集体拟定的教学大纲,根据各知识点“了解、熟悉、掌握”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临床常见疾病合理用药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考察。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9

1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前提

传统的药学教育将医学与药学完全割裂开,药学人员对医学理论知识特别是实践技能知之甚少,无法与医师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是临床药师能够深入临床发挥自身价值、指导合理用药的前提。对于医学知识,临床药学专业学生需增设内科学、外科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和诊断学等医学课程,系统完善的医学知识可以使临床药学学生熟悉诊疗知识,明确用药目的及用药方面的不足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其次还需教导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关注最新的医疗动态如疾病治疗学、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等,这些知识的积累和思维模式的培养有助于为临床药师参与疾病治疗,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益的帮助。

2带教老师充足的教学时间是保障

临床药学的实习生必须进入临床,才能学到新的知识。目前能真正满足临床需要的�R床药师的数量很少,而满足带教资格的临床药师更少,同时,临床药师工作较为繁重,需承担医院的各种点评和上报工作,实习生带教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带教临床药师对于实习学生的带教精力和时间很难保证,带教质量更有待商榷。因此,医院应给予带教药师充足的时间进行带教工作,同时建议细化量化考核制度以保证带教质量。

3教学方法的改进很重要

传统的药学教育多关注于理论教育,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临床药学是应用型学科、医疗机构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临床药学专业目前已规定临床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在这一年的实习期内,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发挥各自优势,丰富教学方式,借鉴发达国家较成功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时将小组讨论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药物整合模拟教学法等贯穿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以锻炼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同时在实习期间的科室轮转过程中,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应找准切入点,重点突出。目前在药物治疗中有明确法规可遵循,有指导原则可借鉴的就是抗感染药物治疗,而与临床交流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抗感染治疗,这是所有临床科室都要面临的问题。学生应了解不同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感染标志物的种类,细菌耐药机制并熟练掌握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只有充分了解细菌和抗菌药物特性,才能参与有关药物治疗的讨论,才能顺利成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一员。

4重视沟通技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