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创业基础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5:20

创业基础论文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1

专业

7月5日(星期六)

7月6日(星期日)

上午 9:00-11:30

下午 2:30-5:00

上午 9:00-11:30

下午 2:30-5:00

金融

1020105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27015 创业教育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国际贸易

1020109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餐饮管理

1020118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54 管理学原理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工商管理

1020176 00058 市场营销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096 风险管理 27093 管理学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0347 管理沟通 会计

1020203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

1020205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27015 创业教育 00166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市场营销

1020207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旅游管理

1020209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00012 英语(一) 27015 创业教育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电子商务

1020215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物流管理

1020228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2 英语(一)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采购与供应管理

1020265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销售管理

1020313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律师

103011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法律

103011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工作与管理

103020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272 社会工作概论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00273 社会工作实务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行政管理

10303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107 现代管理学 00277 行政管理学 27015 创业教育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前教育

10401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9761 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 小学教育

1040103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

1040109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8660 人格心理学 28793 学习心理与辅导 汉语言文学

1050114 00535 现代汉语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英语

1050207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日语

1050208 00605 基础日语(一) 00607 日语语法 00843 日语阅读(一) 27005 商务日语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商务英语

1050226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共关系

1050303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07 现代管理学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新闻学

1050308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艺术设计

1050436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动画设计

105044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游戏艺术设计

1050459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10803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191 机械制造技术 00012 英语(一) 机电一体化工程

1080306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2 英语(一) 计算机及应用

1080701 02142 数据结构导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2 英语(一)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323 操作系统概论 房屋建筑工程

10808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化工工艺

10812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151 工程制图 00012 英语(一) 烹饪工艺

1081305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524 烹饪学概论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27067 江苏风味菜点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计算机信息管理(委托)

1082207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2 英语(一)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护理学

11007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药学

1100803 02976 医古文(一) 03040 中药鉴定学 03044 中药药剂学 02930 中医学基础(一)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50 药理学(三) 03047 分析化学(二) 企业管理

5020258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873 经济法概论 27871 统计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27870 管理学基础 27884 人力资源管理 27882 生产管理 27877 市场营销 财务与会计

5020297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873 经济法概论 27275 管理会计 27015 创业教育 27989 财务分析 27876 财务会计 27871 统计基础 秘书

505010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52 组织行为学 27015 创业教育 27870 管理学基础 27879 农业政策与法规 机电

5080335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964 机械制造基础 27972 农业机械 27015 创业教育 27877 市场营销 27979 电气控制技术 27984 自动检测技术 园林

5090114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27877 市场营销 畜牧兽医

5090413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农业经济管理

50906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873 经济法概论 27871 统计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27870 管理学基础 27876 财务会计 27879 农业政策与法规 27877 市场营销 农艺

5090630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7015 创业教育 27877 市场营销 审计学

2020117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4 管理学原理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27049 社会审计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6073 财政审计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50 内部审计 06072 企业财务审计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餐饮管理

2020119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金融管理

2020120 27090 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00107 现代管理学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27087 金融企业会计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89 公司财务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27016 日语 27088 国际投资学 工商管理

2020142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151 企业经营战略 27094 管理科学 00152 组织行为学 30447 数据、模型与决策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27016 日语 30445 宏观经济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0173 00097 外贸英语写作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27040 电子商务 27184 国际经济合作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185 WTO与国际经贸惯例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27188 ERP(企业信息系统) 会计

2020204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60 审计学 00015 英语(二) 00058 市场营销学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2 组织行为学 30448 会计信息系统 00158 资产评估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27016 日语 市场营销

2020208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84 市场营销策划 00015 英语(二)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27040 电子商务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183 消费经济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旅游管理

2020210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4 管理学原理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27131 旅游文化学 27129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 27128 旅游美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464 旅游电子商务  30463 酒店管理概论 27016 日语 27871 统计基础 电子商务

2020216 00911 互联网数据库 00054 管理学原理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908 网络营销与策划 00152 组织行为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人力资源管理

2020218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07 现代管理学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5962 招聘管理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0052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00152 组织行为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商务管理

2020226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84 市场营销策划 00015 英语(二) 00938 组织行为学(二) 00940 战略管理教程 00947 国际商务管理学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物流管理

2020229 00151 企业经营战略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2628 管理经济学 00015 英语(二)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2 组织行为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劳动和社会保障

2020232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公共管理

2020267 03335 公共管理学 00272 社会工作概论 00277 行政管理学 00015 英语(二)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1848 公务员制度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工程管理

2020279 06087 工程项目管理 00054 管理学原理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6289 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6086 工程监理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采购与供应管理

2020282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152 组织行为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销售管理

2020314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183 消费经济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法律

2030106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58 保险法 00015 英语(二) 0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233 税法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律师

2030108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233 税法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监所管理(委托)

2030109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30203 00282 个案社会工作 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00275 社会问题 00015 英语(二) 03348 市场调查 00283 社会行政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53 社会发展学 27016 日语 行政管理学

2030302 00318 公共政策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1848 公务员制度 00015 英语(二)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公安管理(委托)

203040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前教育

2040102 28041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28042 中外文学精读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28052 儿童发展 28053 幼儿园教师道德与法律修养 28054 数学基础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9768 教育伦理学 27016 日语 28050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28051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 教育管理

2040107 00447 教育行政学 00015 英语(二)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心理健康教育

2040110 29657 公共关系心理学 29658 犯罪心理学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00015 英语(二)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小学教育

2040112 28041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28042 中外文学精读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28066 小学创造教育 28063 教育统计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9768 教育伦理学 27016 日语 28064 文艺概论 28068 小学语文专题研究 28069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义务教育

2040125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思想政治教育

2040202 29777 法学专题 28078 学校德育工作概论 00277 行政管理学 00015 英语(二) 29774 哲学原理专题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9768 教育伦理学 2808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9775 文化学概论 体育教育

2040302 00503 体育教育学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016 日语 秘书学

2050104 00523 中国秘书史 27189 申论 00527 中外秘书比较 00015 英语(二) 27190 现代企业制度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462 文书档案管理 27016 日语 27191 秘书文化学 汉语言文学

2050105 00037 美学 0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015 英语(二)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27039 鲁迅研究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8956 20世纪欧美文学史 27016 日语 汉语言文学教育

2050113 00037 美学 0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015 英语(二) 29782 语文教学研究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专业+创业;实践;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培养方案设计总的原则是:根据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体现“专业+创业”的培养模式,具体培养方案设计体现“3+1”模式,四年四推进自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完善的重点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运行方式等方面。

一、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主要体现“3+1”,3年校内教育+1年校外实践教育,即1年通识教育课(专业与创业通识教育课),2年专业基础课与创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创业专业课的教育,1年校外实习基地教育及毕业实习和创业项目实践。其中实验教学四环节顺次推进,包括基础实验实训、专业基础实验实训、专业+创业实验实训、就业创业实践。具体如下第1、2学期:理论上公共基础课和创业通识教育相结合;实验实践层面公共基础实验和创业通识实验相结合。公共基础实验(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等;创业通识实验(实践)包括办公自动化训练及考证、经济应用文写作训练、职业发展训练等。第3、4、5、6学期:理论层面专业基础课和创业基础课相结合;专业课和创业专业课相结合专业基础实验和创业基础实验相结合;专业实验和创业实验相结合。其中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包括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市场营销模拟、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实习、生产管理课程实习等;创业基础及创业实验(实训)包括人才测评实验、拓展训练、社会调查/创业体验等。 第7、8学期专业实习和创业实习相结合,就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相结合。其中第7学期,主要在学校的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及创业孵化园进行实验和实训,具体项目包括创业资源与商业计划书训练、参与项目运营管理、Syb培训、ERP综合实训、SPSS统计软件应用、商务谈判模拟等;第8学期,将学生推向市场,进行毕业实习和创业项目实践。

二、运行模式

第一阶段:普适型教育,主要分三个层面,一是掌握思想政治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人文底蕴与情怀,二是面向全专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创业哲学、创业心理、创业素质以及基本的创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三是展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让学生自我设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选择路径。

第二阶段:基础技能教育,本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分析基本方法与工具,拥有扎实的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管理学基础,为学生解决专业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分析工具及解决办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业的基础课程,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第三阶段:专业方向教育,本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先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础上,由专业的人才测评教师利用学校先进的人才测评软件对学生进行素质、性格测评,全面了解的学生的专业方向。其次,专业课与创业课相结合,深入学习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进一步掌握创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不仅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管理等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中小企业创业、分析创业实践案例,创业风险,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知识能够深度把握。最后,通过选修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与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阶段:专业实习与创业实践,本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首先是对学生进行ERP实训与SYB培训,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学生全面掌握企业流程与创业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的部分课程在企业中学习,并指派相应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进一步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选择就业的学生进行企业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选择创业的学生前期到创业实习基地实习,后期组建创业团队,提交创业项目策划案,进驻创业孵化园。

该创新实验区运行的四个阶段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前三个阶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课内或课外实验与理论课程匹配,最后一个阶段,将学生融入社会,升华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业能力,并在学生就业、创业后两年内对学生就业情况、创业情况实施跟踪、指导、反馈,整体掌握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就业者和创业者的应用型人才。

三、学生自主管理

“四年四推进”的主要内容:

“四年四推进”是指在大学本科四年培养过程中分四个阶段,即在每个年级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的执行,有目的实施的学生自主教育项目,辅助培养方案的实现,开展有侧重点的教育和辅导。第一推进阶段:新生适应期和定向期,这一阶段目标是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制定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目标。该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学习上如何从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或讨论式;生活上如何从依赖式转变为自理式或自立式;与同学相处如何从本土化转变为区域化或全国化。将来准备职业生涯规划,该阶段具体的工作包括:专业介绍;个人四年学习规划:理想、目标、计划、措施;时间的管理与利用;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大学学习方法指导;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基础课和专业课关系;实行专业导师制及其他。

第二推进阶段:“专业+创业”知识积累和探索期,这一阶段重点打牢专业与创业知识基础,全面进行锻炼培养。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掌握大学学习特点、方法,具备自觉、主动学习能力;展现个人特长优势,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牢固夯实学业基础,为后续就业、创业、考研冲刺做好准备。该阶段具体工作及方法途径包括:学习经验交流会;课程论文练习与交流;听专业学术报告;学习如何查阅和积累资料及其他。

第三推进阶段:社会实践与职业确定期。这一阶段目标:基本完成本科教育大纲规定的课程,具备相应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进行“专业+创业”实践实训阶段。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学业完成及资格证书获取;会做一般性社会调查;根据老师安排完成实践独立课程;能够完成阶段性课程论文。在第二阶段有关工作的基础上应重点考虑以下工作:课程论文或社会调查报告;专业与创业实习;学年论文写作与交流;职业去向的确定;完成独立实践课程及其他。

第四推进阶段:目标实现期。该阶段目标实现,创业的实现阶段,包括个人创业、团队创业;考取研究生或顺利就业。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明确创业方向,进行创业团队组建、项目的选择及组织创业;明确考研目标,并参加考前辅导班培训。端正就业思想,并掌握相应的应聘常识和技巧,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或者创业计划书。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及措施:创业项目的确定,创业团队组建及创业方案的设计;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及答辩;组织就业指导讲座和参加校内外招聘会;开展“珍惜在校时光,我为母校添彩”活动。

参考文献: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3

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表导演基础、戏剧评论、中国戏曲、中国古典诗词赏析、阅读与鉴赏、中国古典散文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话剧、外国戏剧、艺术概论、戏剧概论、影视写作、当代西方戏剧艺术、编剧理论、视听语言、经典作品分析、电影经典研究、公共必修课等。厦门大学、山西大学这类综合院校下开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具有明显的文学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基本开在文学院下,课程设置主要是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创意写作导论、小说鉴赏、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国历代散文选、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论、现代文学100篇(上下)、当代文学100篇(上下)、中国文学史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解读、大众文化、文化研究导论、认识电影等。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这类艺术专科院校强化职业教育,锻炼学生的技能,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表演能力和写作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电影发展史、戏剧学概论、戏曲概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编剧概论、中外经典剧作导读、话剧影视剧本写作、戏曲文学剧本写作等。此外还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观摩影视剧和舞台剧演出活动、各个学习阶段的创作实习、在校内创编影视、话剧与戏曲剧本并排练演出、参与社会艺术机构艺术创作实践、毕业联合创作实践等。

从上述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如中央戏剧学院这类艺术类学府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侧重艺术类,专业教育比较发达;培养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扎实的文学表达能力,基础宽、视野广、专业精、有创造性的高精尖人才。而像厦门大学这类综合性院校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侧重写作、文学艺术创作,学科建设依托该校的文学院,培养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坚实的戏剧影视艺术基础,能从事戏剧艺术理论研究和相关编辑工作的专门人才。浙江艺术学院这类专科性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课程设置有着明显的职业教育性质,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其对文化理论的教育功能、专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等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有很大不同;其课程较单一。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必修课程概况

各大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对必修课的设置结构稍有不同,大致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等。统计中笔者发现,各校开设的课程门数、类别也相差很大,笔者把课程名称相似的课程归纳为一种,弃仅有一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得到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基本认识:

1.我国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大多集中在理论课程上,实践课程少艺术院校注重开设实践课程,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东部院校由于经济实力强,建设了影视实践基地,开设实践课程也较多。这些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开发了一些特色课程。如摄影课,除了上课讲解摄影理论知识之外,实地摄影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艺术类院校开发戏剧影视编辑、戏剧影视摄制、戏剧影视制作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实践能力。综合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少,文化理论课程居多;综合性院校的戏剧影视专业大部分开设在文学院下,借助文学院的师资力量,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

2.各院校对戏剧影视文学的核心课程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开设课程科目具有随意性,专业特色课程不突出有的院校对戏剧影视的学科定位模糊不清,导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一些院校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设置在文学院或者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下,借助该院系的师资力量,课程和中文、新闻专业有交叉(如电视摄影与编辑、电视编导基础纪录片创作等课程在传播与艺术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有开设)。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4

关键词:设计概论; 生态教育; 教学改革; 生态设计思维

全球化的扩张和信息化的大发展,给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以前所未有之影响,为此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学和课程改革规划中从战略高度提出变革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在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手段上实现现代化和科技化。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群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其目标和教学手段理当顺应时展需要,在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目标体系下,通过生态式教学体系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理论课程与技法课程构成生态的教学体系,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生态式教学及对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意味着和解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构成人类生存基本向度,也意味着人与人构成的社会文化也是一种生态关系。因此,人类不但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更需要努力去保护人类社会文化生态。在哲学本体论上,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因而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恶化,其缘由不在其他而在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人本身是自然的,何能制造生态危机?马克思精确指认自然生态问题的根源,他说:“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态关系构成,意味着人与人同样构成和解的生态关系。走向生态教育,乃是时代必然和人之发展本性。

我国著名学者滕守尧先生对中国长达几十年艺术教育问题深刻剖析上,断言中国艺术教育问题根源于灌输式和园丁式教育哲学和实践方式,这些极大固化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实际上构成对艺术教育最大戕害,因此应当走向生态式教育,打破各学科、各课程长期以来相互分离、相互矛盾的格局,以培养生态艺术人为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所谓生态式教育“就是一种为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平衡状态,形成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专家’。”[2]在滕先生看来,生态式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复归感性活动本身,其学习生活将变得有意义,从而解放了学生主体性,学的更有信心和更积极。因此,就生态式教学本性而言,它是批判传统过于强调知识性灌输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从而超越片面发展的教育哲学,回归人之感性存在,变成有智慧的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彻底解放。

就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在动态发展过程看,先后出现工艺教育、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类型,证明艺术专业体系建构中,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始终处在学科建设之重要位置,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教育已经相当专业化了,可以分成音乐艺术教育、戏剧教育、舞蹈教育、绘画教育等,每门学科都有各自学科理论基础课程。尽管人们都知道任何学科基础理论课是极为重要的,但知道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实践中会支付更多时间和精力措置学科理论基础课,给予高度重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认人类未来发展前景和实践指导,也指认现代人类社会的教育上的异化,就是各学科之间畛域明显且排斥其他外来影响,法学家只会法学,不识科技和伦理,科学家不太愿意花时间在艺术上,因而导致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对立和分割,直接导致现代社会文化生态危机。这一危机根源于人的片面和局限的存在和发展状态,人为利益而战,但这个利益是个体性的,而非为整体性的,人必须走出这一误区。生态教育理论的提出,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人必须接受各种学科教育,打破学科间畛域分明格局,这一理论对艺术教育体系建构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二、《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面临问题和挑战

如前所述,我们看到: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将艺术基础课分为理论基础和技法基础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设置问题在于教学实践中常常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与参照和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关怀。与国外的艺术设计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更重视技术或技巧的获得,而忽视理论和创意的学习,包括很多长期从事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者普遍都认为艺术设计教育就是技法教育,基础理论课教学大可弃置不用。这种思潮在高校艺术学院普遍流行,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构建和发展,甚至可以说,目前我国艺术学院培养学生专注“技术人”与此不无关系。

处理好基础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教育不仅仅需要提供学生坚实的基本功,也是为学生提供创意思维和设计理论的重要途径。目前的设计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实行灌输式方式,采取“由技入道”的教育方式将设计理论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或是将基础理论课程理解为作品欣赏课,弱化思考的环节进行教学;亦或是将基础理论课教学割裂于技法课教学,使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各自为政”,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实施。被动的学习方式无法达到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下面,本文将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强调如何加强对基础理论学习,转换教学思维,从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根基。《设计概论》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介绍设计的本质与特征、设计发展的历史与现、设计门类、设计思维表现、设计师等知识。过去,《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往往是单一非独立的,随着艺术学和设计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设计概论》课程体系日渐完善,其交叉性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学生通过学习,对设计专业会产生理性的认识,对于当今学生吸收历史文化精华,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学习古人成功的经验和技巧,了解设计艺术的演变和脉络,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达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学生大略了解古今中外数千年的设计历史和演变历程, 掌握设计领域所涉及的基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具有形式美的眼光和时尚的审美观进行设计思维锻炼,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目前,在《设计概论》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基础课理论程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作用不过起加强模仿训练的辅助作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仍然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设计概论》课程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于课程重要性的把握,认为只是一门脱离实践的理论课程,与专业学习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在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有些高校在课程课时设置上只有24课时,如此少的课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教学方式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创意思维的训练。在教学方式上,《设计概论》采用的是大班教学,有时候人数达到几百人,对于传统的说教和完全的理论教学方式,学生的接受度较差,小组讨论和方案设计等实践教学模式几乎无法实施,课程内容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也是目前《设计概论》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基础理论课教学根本目的是为专业设计课程打下产生创意并且能用具有美感的形式表达创意的基础。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创作能力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开发创意思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技巧可以通过反复实践而达到,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对设计方法的掌握却需要长期的磨炼而获得。

三、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群的生态式模式

“生态式教育”是一种为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失衡状态,形成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的专家”。这种人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人”、“贯通而求洞识的人”、“通达而识整体的人和经常获得“芝麻开门”式智慧。生态式艺术教育打通多种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运用各学科自身的优势进行互生互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提倡生态式教育,即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即将教育活动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艺术各专业之间寻求专业知识和自我的一种平衡和协调关系,并形成有效的“生态链”,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艺术学科的全面认识。在此意义上,《设计概论》生态式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坚持艺术设计教育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创新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的自觉追求,强调整合的综合艺术素养课程,突出体验、学以致用的综合艺术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创新、强调对话教学。

第一,培养设计思维,加强思维训练。“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教育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3]生态式教育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新的教育思想,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把握,激发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设计思维的目的。艺术设计过程离不开创造性设计思维,无论是在视觉形式上,还是在结构上,设计本身就是对各种设计思维形式进行协调、运转的过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创新性思维在设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创新设计,鼓励有独特新颖的想法、与众不同、推陈出新以及有出人意料的答案或反应。在教学实践中,应增加思维训练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对于创造及其表达关系的表述,并鼓励学生对自己设计创意方案进行表述和评价。通过个人讲述和小组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以及对创新性思维的开发。

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在需要,改变单一的灌输论的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从“被动”转换到“主动”,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创作,才能达到课程的真正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特的、科学的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规的、惯性的和单一的认知方式, 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活学生的原创性。”[4]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题讨论,如椅子设计、自行车设计等专题讨论,使得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考虑到设计的个性和商业化特性。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也使学生之间可以更多地了解其他同学的设计思维,智慧与创造力的激荡,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教学中注重感受和体验,开启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引导。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和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作品的“看”和“听”上,还应调动学生对主动参与体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审美经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所积累的审美信息构成的经验。对艺术设计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所积淀的对设计作品审美经验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接受态度上或表现出接受,或表现出抵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的“经验”,在教学中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思考和进行比较,更好地进行接受。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专题讲座讨论、参观博物馆、设计公司等理论与实践环节相结合。通过设计理论-设计历史-设计创作之间的生态组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接受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

第三,以“打通”的形式,将理论教学与技法创作相关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于教育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教育的过度专业化的倾向提出了批评。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是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出发点。理论教学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生态因子的性质和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有关联作用的。这种作用是在各生态因子相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整体如果失去了其中一些关键性生态因子,就难以作为完整的形式而发挥作用。[5]`因此,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将人文知识、各专业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思维训练融入到每一个主题教学活动中去,经过整合机制,使课程更加凸显其导向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7.

[2]滕守尧.论生态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12.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9.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知识基础;创新表现;三重螺旋

中图分类号 F204, G6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37-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经济”成了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时尚名词。知识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影响,而知识经济中 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 灵魂。但近年来,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匮乏已成为我 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障碍,增强我国的创新能力非常紧迫。关于知识经济和创新的关系, 简单说知识经济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一个表现,但知识经济和创新之间的关 系并不是简单的因果或线性关系。体现知识经济的重要指标是经济知识基础,而体现创新的 一个重要指标是创新表现。关于创新表现,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关于经济知识基础也有一些 专家做了相关研究。但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却非常少,而现实实践却表明,有必要弄清楚二 者间的内在联系以更好的指导实践。因此,研究经济知识基础与创新表现之间的关系,寻找 其中的作用机制,不仅对于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 对弥补以往研究不足,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知识经济”一词最初来源于进化经济学家,自从1996年被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写入年 度报告后,就引起了各国政府、组织及学术机构的高度重视。关于知识经济中知识基础的测 度一直是一个难题[1],因为在全球水平上,经济的结构信息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 的效应,而且现有的GDP和其他多数宏观经济指标基本上不适用于对它的测度。但OECD和一 些学者还是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如OECD提出用工业部门知识密度的相关指标对一国的 知识基础进行测量[2];像技术和区域这样的创新系统指标的选择框架也被一些学 者所考虑[3-4]。我国学者如柳卸林、吴季松、孙敬水和蒋玉珉等人也在这方面进 行了一些研究,但主要是设计指标体系,并且这些指标和方法与OECD提出的较为类似[ 5-7]。

虽然OECD和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知识基础测量的研究做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 创新系统对知识基础的分析对测量问题来说仍然是不够的[8],因为在这些研究中 知识没有被作为一个社会协调的机制,而主要是一个公共或私有产品[9]。另外, 大部分对知识基础测量的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是国家创新系统,这种理论强调事物本身和制度 设置、安排是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对边界模糊组织的创新解释能力较差,而以知识为基础 的新经济中边界模糊性组织越来越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焦点也过于重视机构的组织 和经济增长,而对知识本身的配置研究不够[10]。

基于此原因,Leydesdorff等借鉴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模型的交互动力机制和Storper的“三 位一体”理论提出了技术、组织和区域的三重螺旋模型来测度经济的知识基础。三重螺旋模 型认为大学、企业和政府的“交迭”(overlap)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其三方联系是 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各参与者互相作用,从 而推动创新螺旋上升[11]。“三位一体”理论认为技术、组织和地域相互缠绕、部 分重叠,由此产生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以关系密度出现,而且当关系的密度在区域内被彻 底的物化,就能发展出竞争优势[12]。之所以选择技术、组织和区域作为知识基础 分析的对象有如下原因:创新劳动的分工主要发生在国家或者区域水平上,知识主要在国家 或者区域水平上被积累[13,14],推动和约束知识交换的知识基础结构相当一部分 也为地理区域所约束[15];除地理分布外,技术水平对创新系统的增强也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毕竟知识的积累、系统的创新主要通过技术水平来体现[16];除地理 分布、技术水平外,不同大小公司之间的劳动分工也被认为是影响知识基础的重要决定因素 [12]。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认为地理设置、技术在不同部门的配置 、以及工业制度的组织结构形成三个相互独立的变异来源[16],这三个来源在配置 中可以互相增强,以致系统水平的不确定性被减少,经济的知识基础就此形成。

根据这种思想,Leydesdorff等提出了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的经 济知识基础 测量方法,简称TH算法[9]。用或然熵测度技术、组织和区域三个维度的相互信息 ,三维之间的信息流导致负的Shannon熵,或减少系统水平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局部 减少能被认为是系统自组织反应的结果。这种复杂的现象不是技术、组织和区域各子系统或 它们关系的结果,而是来自配置效应[17]。

在Leydesdorff等的实证研究中,他们用邮政编码代表地理区位,公司大小代表组织, 部门编码作为技术。利用此方法,Leydesdorff、Wilfred Dolfsma和Gerben Van der Panne 对荷兰经济的知识基础进行了测量[9],Leydesdorff、Fritsch对德国的知识基础 进行了测量[18],Lengyel、Leydesdorff对匈牙利的知识基础进行了测量[10 ]。但得出的结论与直觉正好相反――中技术比高技术更有利于经济知识基础的建设,即 通过中等技术的知识扩散比高技术的知识创造对区域经济更重要,原因是中等技术制造业是 镶入区域的,而高技术产业是设置在国家或者国际水平上,更趋向于分解区域内的知识基础 [9,18]。高?波等:基于省域的经济知识基础与创新表现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2期

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相对以往测度经济知识基础的理论不仅在方 法论上进行 了创新,提出与原来思路完全不同的分析工具,而且该方法能够解释知识的配置和系统进化 的动力问题,但Leydesdorff等却没有在他们原来理论基础上对经济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的表 现进行研究,而这个问题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本文尝试从实 证角度研究经济的知识基础对创新表现是否具有显著效用。 因此我们的第一个假设是:H1:基于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的经济知识基础是否对我国 的创新表现有显著影响?

在Leydesdorff 等的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中,“企业规模”被作为组织螺旋 的一个。而组织也能从“企业所有制”的角度进行划分,另外,“企业所有制”不仅是 划分组织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是区分官产学关系的重要方面关于官产学关系三重 螺旋模型有三种典型的类型――集权式、放任式和交叠式。这三种模式是根据政府作用的强 弱进行划分的,而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比重是衡量政府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国有企业 占绝对比例的国家,其模式基本属于集权式。。“企业所有制”能代替“企业规模 ”作为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的一个螺旋吗?因此,我们的第二个假设是:H2:“企业所有制”类型能否作为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中组织 的螺旋?“企业所有制”类型对创新表现是否有显著的影响?

在Leydesdorff等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中技术比高技术更有利于经济知识基础的 积累。基于这个结论,我们是否能得出中低技术对区域创新表现的贡献更大呢?这个问题需 要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我们的第三个假设是:H3:中技术对区域创新 表现的贡献是否比高技术更大?

2 模型设计和数据

2.1 模型设计

本文依据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的三重螺旋模型观点设计计量模型。主要思路是区域R& D及 其他因素投入,和知识基础共同决定区域创新的表现。因此计量模型中,因变量是区域创新 的表现,以往很多学者用授予专利数或发表的SCI论文数作为创新表现的变量,由于SCI 论文数与经济联系较远,不太适合,这里选择年授予专利数作为因变量。因为OECD的知识经 济指标体系中就把专利作为知识产出的首选指标。但该指标的缺点是只能反映数量,不能反 映质量。Leydesdorff et al.的研究中,“技术、组织和区域”的三重螺旋结构被作为区域 经济知识基础,因此,自变量应该包括技术、组织和区域因素。但是由于我们研究的是我国 各省市的截面数据,实际上已经体现了地理的设置。

借鉴Leydesdorff et al.确定技术、组织变量的方法,我们用中、高技术企业数代表技术因 素,用大中小企业数来表示组织因素。模型中忽略低技术企业的原因除了低技术企业对知识 经济贡献小之外,还能防止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除了三重螺旋模型中技术、组织因素对知 识产出的影响之外,投入因素也是决定知识产出的重要因素,因此,研发投入也应该作为自 变量加入到模型中。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人员的投入、人员的知识水平等也会影响 知识的产出,但这些因素的数据不容易获得,为了不使回归模型产生遗漏变量问题,我们把 因变量的前一期数据作为自变量加入到模型中。另外,为了检验假设2,我们给出了一些关 于企业所有制的变量,这些变量是国有企业数、私有企业数和合资企业数。

为了能够把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的协同共生思想体现到模型中,笔者采用技术和 组织变量交叉的形式,虽然这样不能完全体现三重螺旋的协同共生思想,但也是本文的一个 尝试。

2.2 数据

本文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高技术统计年 鉴》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09年统计年鉴中工业的相关数据。

本文的地理区域为我国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一级的行政区域,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有 22个省、4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共计31个样本。

产业技术方面,我们利用OECD关于产业技术水平的规定,对我国工业进行分级,如表1所示 。其中,为了简化计算,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合并为中技术产业,并统计各省市高、中技术 的企业数。由于在我国相关年鉴中,第三产业的相关数据不完全,所以,未能把与知识基础 联系紧密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考虑在内,这是本研究的一个不足。除地理分布、产业结构外,不同大小公司之间的劳动分工也被认为是影响知识基础的重要因 素[12]。在统计年鉴中,我国关于大中小企业的划分如下表2所示。由于统计年鉴 中统计的企业都是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以上的企业,缺少500万元以下企业的统计,这样的 样本实际上减少了小型企业的数量,不利于对小型企业的分析。

3 计量分析结果和解释

通过计量统计分析,我们得出如下表3中的结果。其中,异方差的检验线性模型用BP test, 非线性模型用white test。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4经检验是同方差的, 可以直接采用 OLS方法;而模型5、模型6经检验有异方差,所以,需要采用Robust方法。3.1 检验―1

首先,检验第一个问题――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的三重螺旋作为知识基础对我国创新表现 的影响是否显著。这个检验通过不带交叉项的模型1、2和带交叉项的模型 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5、6系数估计量显 著性的比较能够得出。在模型1、2中,自变量――中高技术企业系数估计量都不显著,只有 大中企业估计量统计意义显著,而在模型5、6中,绝大多数自变量系数的估计量统计意义非 常显著,而且像研发、中高技术企业、以及一些交叉项,其自变量经济意义也比较显著。可 见,以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存在的三重螺旋对我国创新表现的影响确实显著。

3.2 检验―2

这里我们对第二个假设进行检验,即组织的所有制类型是否能够代替组织大小成为技术、组 织和区域三重螺旋模型中的一个螺旋,组织的所有制类型对创新的影响是否显著。由一般经 济分析可知,大中型企业由于资金充足、人力资源雄厚,因此技术水平也较高,相反,中小 型企业的技术水平一般较低;而在不同所有制类型中,对中高技术的偏好应该没有多少差异 。所以,一般经济分析是组织的大小比组织的所有制类型更适合三重螺旋模型。表3中,模 型1和模型2是没有三重螺旋思想的回归模型。比较这两个回归模型可知,在有所有制类型的 模型1中,中高技术产业、国企、私企和三资企业的系数估计量统计上都不显著;而在分企 业大小的模型2中,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系数估计量统计上非常显著,初步可以说明组织 的大小比组织的所有制类型更能够解释区域创新的表现。再看模型3和模型4,这两个模型是 尝试把组织所有制类型代替组织大小而建立的有三重螺旋思想的模型。由它们的统计显著性 可知,组织所有制类型不能代替组织大小作为三重螺旋的一个螺旋来解释经济的知识基础问 题。

虽然组织的所有制类型对创新表现没有直接的影响,不能代替组织大小作为三重螺旋的一个 螺旋,但它对区域创新的表现还是有间接影响的。通过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模型可以进行分 析,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大学都由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创 新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确立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 济改革的主要方向,国家或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越来越少,我国的创新模式也逐渐向重叠交互 的创新模式过渡。三重螺旋模型创新模式类型的最主要表现就是企业所有制类型所占的比例 ,在政府主导型创新模式中,国有企业占绝对比例,而在重叠交互的创新模式中,国有企业 不再占很大比例,企业间的运作主要是靠市场手段,政府的作用也不再是直接干预,而是间 接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之间以平等、独立的身份联合参与创新 ,这样能够增加三者之间系统交互的质量和密度。所以,由国企占主导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 改革标志着创新模式也从政府主导向重叠模式的过渡,实质上将有利于增进系统交互的密度 和质量,它对知识基础的积累及创新的表现作用是间接的。关于组织所有制类型对知识基础 作用的实证,可以考虑应用时间序列或面板数据,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以后继续深入。

3.3 检验―3

关于假设3――高技术和中技术对区域创新表现的贡献是否有差异。这个问题的检验需要参 考模型2、模型5和模型6。在没有三重螺旋作用的模型2中,高技术的系数估计量要大于中技 术的估计量,尽管在统计意义上都不显著。这基本可以说明一般研究中得出的高技术产业对 区域创新表现的贡献更大和更有利于知识基础的积累和创新表现的结论是在没有考虑系统交 互协同作用下得出的结论。模型5中,高技术系数估计量统计意义不显著;模型6中,中技术 对区域创新表现的效应为0.539 3,高技术的效应为0.112 3(各交叉项的系数分别乘以大中 小 企业数的平均数,求和),所以,可以得出中技术比高技术对区域创新表现的贡献更大。总 结这两个分析可以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中技术比高技术更有利于区域知识基础的积累是 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在技术与组织、地理产生系统共生的系统自反应机制下,而在这种机制 作用较小的条件下,该结论不一定成立。得出这个结论的内在机制是――相对于区域的创新 扩散,高技术制造业更聚焦于国际生产和全球市场。

4 主要结论和局限

本文以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对我国经济 知识基础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的三重螺旋”作为经济知识基础,对我国各省市创新的表现 有显著影响。

第二,本文实证结果支持了相对组织所有制类型,组织大小才是组成“技术、组织和产业三 重螺旋模型”的一个螺旋,它更能与不同技术水平的产业相协同,对创新表现的影响更直接 。利用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模型分析可知,组织所有制类型对知识基础的影响是间接的,主 要通过促进创新向重叠模式的过渡来增进系统交互的密度和质量,以达到对经济知识基础的 推进。

第三,当技术与组织、地理产生系统共生的系统自组织机制作用发生时,中技术部门比高技 术部门对创新表现的影响更重要。

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计量经济模型设计中,利用中高技术和大中小企业类型的交 叉项不能完全反应三重螺旋的协同共生理念,这方面有待日后继续深入研究。第二,自变量 设计中,中高技术企业数量、大中小企业数量虽然能够反映知识基础的数量,但在反映知识 基础质量上有一定局限。第三,数据和样本问题。由于缺少各地市的相关数据,仅能提供31 个省市自治区的样本,样本数量少;另外统计年鉴数据不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以下的 小型企业,将给计量结果带来偏差。第四,回归方法可能忽略基于官产学关系和知识投入产 出关系过渡阶段带来的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oray D. The Economics of Knowledge[M]. Cambridge, MA: MIT Pr ess, 2004.

[2]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R]. Paris: OECD,200 3.

[3]Braczyk H J, Cooke P, Heidenreich M. (E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M]. London/Bristol PA: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ess, 1998.

[4]Carlsson B. Innovation Systems: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from A Schum pete rian Perspective[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 tional Joseph A. Schumpeter Society, Milan, 10-12 June 2004.

[5]柳卸林.中国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8,(12): 9-11.[Liu

Xielin. The Index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Stage of Chinese Knowledge Economy [ J]. Chinese Soft Science, 1998, (12): 9-11.]

[6]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Wu Jisong. Knowledge Econ omy [M]. Beijing: S & T Press, 1998.]

[7]孙敬水,蒋玉珉.知识经济的测度方法及分析比较[J].统计研究, 1999,(7): 21-26.

[Sun Jingshui, Jiang Yumin. The Measure Method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of Knowl edge Economy [J]. Statistic Research, 1999,(7): 21-26.]

[8]David P A, Foray 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y of the Knowledge Society [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2, 54 (171):9-23.

[9]Leydesdorff L, Dolfsma W, Panne G V. Measuring the Knowledge Base of an Eco nomy in Terms of Triplehelix Relations among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T erritory' [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181-199.

[10]Lengyel B, Leydesdorff L. Measuring the Knowledge Base in Hungar y: Triple Helix Dynamic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 nual Conference of the Hungarian Association of Economics, 19 December, 2007.

[11]Etzkowitz H, Leydesdorff L. 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 rnment Relations: 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 ASST Review, 1995, 14 (1): 14-19.

[12]Storper M. 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 [J].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7.

[13]Lundvall B. A.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M]. London: Pinter, 1992. [14]Nelson R R.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15]Marshall A.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 London: Macmillan, 1920.

[16]Fritsch M. Cooper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R&D Activities[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4, 28:829-846.

[17]Jakulin A, Bratko I. Quantifying and Visualizing Attribute Interactions: A n Approach Based on Entropy[R/OL].省略/abs/cs.AI/0308002, 2004.

[18]Leydesdorff L, Fritsch M. Measuring the Knowledge Base of Regional Innovat ion Systems in Germany in terms of a Triple Helix Dynamics[J]. Research Policy , 2004, 35:1538-1553.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Knowl edge Base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GAO Bo1 NIU Panqiang2,3 DONG Yifeng4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2. School of Media & Design, Shanghai Jiaoton 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3.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 n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2, China; 4. Department of Ec onomy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Jinan Shandong 25 0014,China)

Abstract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measure economic knowledge ba setheory, the triple helix model of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 relatio nshipis not only innovative in the aspect of methodology, but also brings fortha means of analys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 idea. This model can exp lain the pr oblem of the motive power of knowledge configuration and system evolution whichis v ery significant to the government’s policymaking, while Leydesdorff didn't st udythe economic knowledge base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 s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6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民航运输专业;实践教学

2015年,民航运输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51.6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8%;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2650架,比上年增长280架;颁证运输机场210个,比上年增加8个。迅速发展的行业和相对滞后的专业教育使得民航专业人才需求和供给产生了较大的偏差。民航企业看重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而传统单一的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行业的要求,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 民航运输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实践教学内容分散。传统实践教学往往以课程为单位,以学期为单位,内容相对较为分散,无法与企业和岗位对接,也无法体现各实践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其次,传统实践教学模式陈旧、方法单一。主要体现为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目标不够明确,实践内容不够丰富,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最后,传统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严重脱节。传统的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作用是对理论知识的解释、验证或者简单的延伸,并未结合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建立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 民航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民航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

民航运输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民航运输管理知识、具有良好政治、人文、身体、心理和专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具备民航机场运营管理、航空公司运营管理、适航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安检等方面专业能力,从事民航运输组织、生产、商务营运的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要求学生学好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理论教育,构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

2.2 民航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因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各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艺复兴之后,大学的专业教育在被推向极端之时,产生了一种宣扬自由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在近半个世纪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愈来愈被更多专家学者所重视。民航运输专业的定位使得其在实践环节需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以注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民航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配合与促进,考虑各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民航企业各岗位的具体需求为基本模块,由简单操作到综合实训,遵循基础技能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规律,创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第一环节是基础实践。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知识结构开展诸如军训、思想政治实训、英语实训、计算机应用实训以及民航企业认知实训等基础性的实训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

第二环节是专业实践。考虑到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行业背景也有了基本的认知,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岗位的分工和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细分为客运服务、货运服务、机场服务、安检服务以及专业拓展五大模块。

第三环节是综合实践。主要包含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综合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论文。在高年级的W生掌握了相对完善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相应的专业实践后,将其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实践。

第四环节是创新实践。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积极响应“大众穿心,万众创业”的号召,推进创新实践。主要包含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方案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或者专题的调研,旨在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3.1 建设配套仿真实践教学平台

民航客运实训中心。民航客运实训中心主要包括民航客运计算机订座、 民航离港控制、 民航值机服务、民航安全检查和飞机载重平衡等实训室组成。

民航货运实训中心。民航货运实训中心包括航空货物收运、货物仓储、货物检测、特种货物、报关报检等实训室。

民航旅客服务中心。 民航旅客服务中心由模拟机场贵宾室、模拟特殊旅客实训室组成。

3.2 加强系列实践慕课建设

由于在线开放课程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加了受众范围,提高了课程吸引力,进而也增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因而正全面的崛起,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以精品课程或者精品视频课程为依托,录制相关实训项目视频,便于学生及时巩固实践项目,根据个人对实践项目的掌握程度随时控制项目演示的进度,并开发交互式平台,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在观看慕课时遇到的问题。

3.3 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民航运输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既各具特点又包含着有机的联系,以模块的各自特点为出发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以民航运输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为背景,通过运用任务驱动式、体验学习式教学法,头脑风暴学习法和自主学习法对当前教学中不适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同时要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以保障教学方法的运用。

3.4 强化科研训练

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强化科研训练。如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并提高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的参与程度。

3.5 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

毕业论文是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在论文选题、指导教师遴选、过程管理、工作条件保障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并严格实施。毕业论文选题须全面反映培养目标和要求,提高应用研究型选题比例,侧重实际应用价值较高的选题,严格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遵循严谨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不能用一种教学论思想实现多种培养目标。基于认识论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论基础是探究和创新,这是认识论基础上学术本位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这种教学论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与实践的教学论不一样。深入研究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论有利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分类组织教学,并实施教学改革。

一、 基于认识论的普通高等教育哲学观

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关于高等教育为何存在与发展的哲学一直存在着政治论与认识论之争。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闲逸的好奇”精神作为追求知识的目的,认为人们力求了解他们生存的世界,就像为满足好奇去做一件好奇的事情一样,是不受价值影响的;强调政治论哲学的人,认为探求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政治论与认识哲学之争,渗透到高等教育目的与功能的各个方面,如高等教育的存在是为高深知识自身的原因,还是为了社会的需要;高等学校是以培养通才为目标,还是培养专才;科学研究是以纯基础理论为主,还是着重应用研究;社会服务是直接服务还是间接服务等等。在高等教育历史上,这两种哲学观一直主导着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要么二者分别起作用,要么表现为二者并存、冲突、融合;就是在不同的学校,甚至是在同一学校的不同的系里,这两种哲学观的体现也不尽相同,从而使西方大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办学特色。伴随着知识产业的兴起,高等教育被视作克服国家危机的工具和社会发展的“轴心组织”。这些都使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哲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越来越发现大学或学院已成为它们所服务社会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生为了“准备生活”而进入学院和大学,学院和大学同样也被塑造成为“为准备生活”的服务性机构。但大学所固有的文化特性一直是大学发展潜在起作用的机制,高深知识的继承与发现一直是大学生命不息、世代相传的动力源泉。纽曼认为“知识本身就是目的”,洪堡主张“由科学达至修养”,弗莱克斯纳重视大学“理智”的形成,他们都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的目的以及知识为目的的大学发展的。他们都主张大学应相对独立和学术自由,反对大学过分功利化,大学应当“理智”地引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他们共同为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及其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认识论哲学思想并不是主张大学不应当关注社会,绝对游离于社会,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如纽曼也十分关心自由教育的“有用性”,他认为“理性文化”既有自由的、非职业的特点,同时也是有用的,受过自由教育的人可以胜任许多职业。而洪堡的大学理想以及柏林大学的实践本身就是为了克服国家和民族的危机,顺应了当时德国思想界提出的“国家服务于教育,教育服务于理性的国家”的理想。

现代大学中知识的整体性联系被割裂,知识的实用价值得以片面强化,而知识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失落。现代大学中,知识被割裂得支离破碎,系科划分过于狭窄,过分强调职业教育,人人只满足于个人需要而缺少共同的责任。正如博耶在《美国的大学教育》的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学存在着人文教育与职业至上论之间矛盾。今天,大学生们为工作而忧虑,目光短浅地强调职业教育的主张以其注重技能的训练而支配着高等学校。”过分专业化造成人的“新的片面发展”,从而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经济奴隶”或“经济动物”。因此,科技越发展,人们越感到精神的空虚、情感的压抑,甚至产生了空前的人伦和道德危机。

专业教育建立在专门化知识基础之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专门化、学科的分化而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其谋生做好准备。专业教育目的与发展理智的自由教育目的有明显的不同,它主要体现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普通教育到自由教育都是以追求高深学问为目的,也就是以学术为本位;而专业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职业服务。实际上专业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本位的。这是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野的基础。

我们对于这两种教育哲学的基本认识是把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形式,即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简单的划分。普通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基于认识论的,是相对的理性主义;高等职业教育是基于政治论的,是相对的工具主义。它们的哲学基点是学术本位和职业本位。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在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今天,普通高等教育不可能以纯粹的认识论为基础,把大学变成研究所,它必须为社会、经济、国家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可能以纯粹的政治论为基础,把大学办成另外一种类型的工厂,也有积极探索未知的内涵。

基于认识论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和基于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不一样,其教学论也是有区别的。和“应用与实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论的基础是探究与创新。

二、 探究与创新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

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既取决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水平,又直接受学校性质、发展方向、办学目标、内部结构、办学条件等因素的约束,是各方面对大学培养人才的总的期望和要求的综合反映。不同类型的学校因所处地位、条件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美国政府在《科学技术1982年度报告》等文件中曾明确指出,“就质量而言,我国的教育制度必须培养出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世界上领先的大学——有能力培养最高质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大学”,这是发展美国科学技术的战略保证。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来发现、发展新原理、新技术、新知识、满足国家建设与国防安全的需要,开创国家未来。这就是美国基于认识论的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众所周知,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科学的教学论对于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认识过程,但同时在总体上又遵循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即间接知识的来源为直接经验,学生学得的间接经验最终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为之服务。教学过程可用下列图式表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虚线前后的“实践”分别表示特定阶段的教学过程之外的实践基础和实践目的,实践部分则表明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的认识过程。办法是以理论为主体来联系实际,而不是从实践出发来学习理论“从做中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过程。传统教育的一个最大缺陷应在于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管理,而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教学过程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过程。一定的能力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知识必须转化为能力与行为;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我们不能从传统教学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极端滑到轻知识传授、重能力培养的另一个极端。教学过程是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形成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过程。这体现了培养学生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方向性。其一是专业方向性;其二是对于大学生创造性、独立性的要求更高;其三是将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

探究教学,是现代西方科学教育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尤其是从20世纪到50年代末兴起以来,它持久不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是现代科学教育革新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而受到广泛的推崇。探究教学不仅是当代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想观和方法论,而且还是制定科学的教育标准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正是因为探究教学的这些影响,使得它在现代西方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历程中,“探究教学”(lnquiry teaching)的思想由来已久,其早可见于F·培根、赫尔巴特、夸美纽斯等人的教育认著中,近可见于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教育主张中。把探究发现作为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倡导运用在科学教学之中,则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他在其著作《写给德国教师的教学法指南》(1835)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探讨发现的教学法原则。随后,英国化学家、科学教育家阿姆特朗(Armstrong)也在其教育论著《科学方法的教学》(1903)中提出了要把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引入到科学教学中的主张,并全面研究了探究发现法的目的、原则、内容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他认为所谓探究发现的教学,就是仿照科学探究发现科学的模式来实施的科学教学,这样的教学用于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自然的智慧能力与科学本领。

探究教学的兴起对当代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尤其是培养观、教学观和课程观的更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值得尝试的教学观。它有三个显著的作用:一是促进了科学教育观和培养目标的革新。探究教学的最突出特点是把教学的过程视作为“探究科学”过程。人们认为,这种“探究”既是科学的特征,也是科学的素养。因此,倡导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成为科学教育革新的重要着眼点。这种探究的素养不仅包括会推理、会创造性思维、会做决策、会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而且也包括对科学及其科学过程的了解,具有科学的认识观与历史观、掌握探究科学的种种技能和方法,以及探究的意识、态度、精神与习惯。二是树立了新的科学教学观和教学方法论。探究的教学观认为,科学的教学实质上是探求认识“科学真理”的过程。因此,鼓励和指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应是科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探究教学观的确立,促进了科学教学方法论的发展。倡导科学的教学不仅要坚持用探究的方法教、而且要教探究的方法,并鼓励教师成为探究教学规律的研究者。三是促进了探究性科学的兴起。其影响侧重在两大方面:一是促进了普通科学课程提高“探究性”,尤其是课程学习组织的设疑性与探讨性,并把坚持学习中的探究和探究中的学习作为提高课程探究性的重要措施。二是促进了专门化探究课程的发展;这种专门化的课程不仅注重把有实际意义的科学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课题,而且注重按照探究的特征和程序来编写知识体系、设计探究学习的活动。促进了科学课程对培养探究技能和探究理解力的重视。

探究教学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科学教育课程的变革发展趋向,带来了科学课程发展的新特点:其一,从主要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的科学课程转向于以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建构能力的科学课程。其意图就是期望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探究素养的目的。其二,从主要以强化学术性探究的科学课程转向于注重科学、人文、社会相联系、重视实际应用价值教育的科学课程。通过参与实际的探究活动学会探究科学的方法,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社会观和历史观。

创新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基础形成的,是探究教学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人类对原有认识局限的一种突破与进步,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新的认识或新的总结。创新不是异想天开,它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宽厚的专业知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指导下的一种突破性的思想意识与能力。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例子。当袁隆平院士还是一名农业专科学校的教师时,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认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这一经典理论,没有经过普遍试验,缺乏实验依据。在这一信念支配下,经过多年的试验,终于筛选、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以不迷信经典理论、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社会,为国内、外所承认,成为誉满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所以说,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反过来,创新亦是在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经验之上产生的,从而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这就是高校学生学习与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技能仍然不可少的。前人的知识、经验、技能是后人创新的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以认识论为基础,学术本位是其本质。培养的是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客观上要求其教学论必须以“探究和创新”为基础。“探究和创新”的基础是思考,探究离不开思考,创新必须在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探究与创新”的教学过程是“学中思、思中学”的过程。

三、 探究与创新教学论的实施方法

追求高深学问,以学术为主,必须要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创新。高深学问不探究、不创新就会枯竭,失去高深学问的内涵。这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

“探究和创新”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论在指导教学工作时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重新审视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根本上建立起探究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制订,应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强调教学计划能反映出“通识”教育,实现“通才”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这同样意味着淡化专业教学,强化基础教学,强化综合性教学。二是新教材的编写内容力求反映当代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发展方向和前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激情及创新欲。三是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对基础课教学阶段以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继承前人知识、经验为主,其作用为今后深造、应用知识、创造知识及接受终身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专业课教学宜采取以专业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的形式来开展探究教学,请学有专长的教授、专家、学者专题介绍某一专业或相邻几个专业的最新理论技术及前沿的学术研究动态,实际应用状况及发展中将面临的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这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与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的专业学术报告去深化、探究、培养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讨论、理解,把握这门学科的要点,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激发起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与研究生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梁志.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96,(5).

[5]马廷奇.冲突与整合:西方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演变[J].江苏高教,2002,(3).

[6]杨广云.大学教学论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1997,(5).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8

艺术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创办艺术专业教育始于1983年,是陕西省最早开办艺术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现有音乐表演系、音乐教育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美术学系、公共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系、戏剧影视文学系7个教学单位。学院招生范围涵盖陕西、山西、江苏、福建、河北、山东、湖南、广西、河南、甘肃十个省份,第一志愿录取率连续四年为10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17年在校生共计155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专任教师9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1人,讲师48人;博士3人,硕士52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一千余万元。拥有11个实验室、3个专业展厅、4个排练室、1个音乐厅、1个虚拟演播厅以及12个教学实践基地和6个产学研基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陕西省特色建设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还与泰国斯巴顿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办学及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并在美国蒙格马利大学举办画展。学院先后有90多人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奖项137多个(入选国际性专业展览22件次)、国际国内声乐和器乐大赛奖87余项。

招生专业介绍

设计学类

设计学类包含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三个专业,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公共艺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创意能力,能在室内外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视觉设计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的专门艺术设计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艺术造型能力与视觉设计能力的训练,掌握现代城市的公共景观、公共场所等领域空间造型规律,学习与培养艺术工程、艺术化设施、陈设艺术品等设计、制作及施工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分别对公共艺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综合内容。

专业方向: 陶瓷雕塑方向、现代壁画方向。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公共景观设计、公共展示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材料与工艺、中国民间美术史、当代艺术思潮、数码图形处理、雕塑基础、陶瓷基础、雕塑表现、陶瓷表现、壁画基础、浮雕基础、壁画表现、浮雕表现等。

实践环节:陶瓷雕塑方向主要有:陶瓷材料雕塑、传统与现代艺术性陶艺、日用陶瓷、陶瓷工艺品等;现代壁画方向主要有:壁画设计与制作、壁画材料应用、壁画综合表现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市政规划局、交通部门、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创作、设计、研究、教学及艺术工程管理等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化信息与传播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类产品设计、开发、制作、传输、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能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审美与技术两个层面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领域、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专业方向: 数字游戏3D设计方向、UI与游戏原画设计方向。

主要课程:3D模型基础、专业造型基础、专业设计基础I、专业设计基础Ⅱ、动画设计、数字影像技术、 3D动画设计与引擎测试、UI设计、动态图文设计、视觉表述。

实践环节:风景写生、毕业考察、职前定岗实习、行业考察、行业实习。

就业方向:动漫或游戏原画设计师、3D 游戏设计与制作岗位、APP 设计师、游戏UI界面设计师、商业插画师、多媒体制作师。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宽的视觉传达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设计方法并具备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地方文化创意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能以“平面设计”作为信息沟通和表达的形式,针对社会机构通过系统有效的方式传递信息、价值或表达某种体验,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并熟练掌握现代化设计手段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专业方向: 平面设计、插图设计。

主要课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有:视觉传达基础、视觉表述、文本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插图综合设计、影像与设计、综合媒介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丝网印技术、插图与设计、图形创意等。

实践环节:风景写生、毕业考察、企业实训。

就业方向:媒体的版面设计、创意设计、企业的形象设计及导入、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出版社编辑设计师,书籍装帧设计师、杂志编辑设计师、信息设计师、广告创意策划、公共区域导视设计、平面媒体的插图设计、绘本设计、公共图形、时尚设计和多媒体应用设计等。

美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知能并重、开放兼容”的人才培养目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学生“知识、能力 、素养”的个性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具备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文博等工作能力。

专业方向: 中国画方向、自由视觉表现方向。

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术教学方法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美术概论、油画、版画、设计、摄影、美术评论、自由绘画、综合艺术实践、民间造型艺术研究、工笔技法、写意花鸟技法与写生、写意山水技法等课程。

实践环节:风景写生、民间美术考察、毕业考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研究、艺术文博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传承地方传统音乐、适应现代音乐发展现状需求,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系统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能够在各级各类艺术演出院团、教育单位、文化传播和演艺公司、基层文化馆、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电台、电视台、媒体、文教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工会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学、艺术辅导、社会培训、音乐采编、音乐活动策划等有关文艺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方向: 民族乐器演奏专业方向:二胡、竹笛、古筝、扬琴、琵琶、打击乐(排鼓、中国大鼓)等;声乐表演专业方向: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西洋乐器演奏专业方向: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双排键、打击乐(军鼓、爵士鼓)等专业。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歌剧、声乐艺术史、合唱与指挥、形体、重奏、合奏、钢琴即兴伴奏、电脑音乐制作等课程。

实践环节:西安鼓乐排练、歌剧排练、声乐排练、民族器乐排练、专业比赛、校外演出项目组织策划、毕业音乐会管理与实施等。

就业方向:社会文艺演出院团、教育单位、文化传播和演艺公司、基层文化馆、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电台、电视台、媒体、文教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工会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学、艺术辅导、社会培训、音乐采编、音乐活动策划等有关文艺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音乐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与一定研究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以及一定的表演能力,具备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和伴奏、合唱指挥、中外器乐演奏以及舞蹈的基本技能;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机构工作者、艺术工作者。

专业方向: 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中外乐器、舞蹈、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中西方音乐史及作品赏析、合唱、合唱指挥常识、歌曲编配与弹唱、电脑音乐创编以及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和技术应用类课程。

实践环节: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声乐及器乐作品排练、专业比赛、校内外演出项目组织策划与实施、毕业音乐会等。

就业方向: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师,社会培训机构教师、教育管理、文艺表演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够适应戏剧影视快速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能在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影视剧项目策划、审核、创作,影视剧拍摄和制作,戏剧影视评论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专业方向:影视策划与编剧、影视拍摄与制作。

主要课程:中国电影史、世界电影史、艺术概论、影视概论、影视美学、视听语言、经典影片读解、影视导演基础、影视摄影、影视剪辑、影视编剧理论、新媒体推广与营销、文化产业概述等。影视策划与编剧方向课程:剧本策划与创意、剧本分析、剧本写作、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文案基础写作。影视拍摄与制作方向课程:短片创作、后期特效、纪录片创作、录音基础、新媒体技术与运用。

实践环节:专业采风、行业考察、专业实习,影视短片创作、编剧、小剧场工作室实训项目以及影视自主创新训练项目等。

就业方向:在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影视剧项目策划、审核、创作,影视剧拍摄和制作,戏剧影视评论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报考条件与录取原则

报考条件:符合2018年生源省份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

录取原则

1.专业课成绩的使用:我校所设考点省份的考生文化课成绩合格且专业课通过生源所在省份专业课统考并合格后,使用我校校考成绩;我校未设考点省份的考生文化课成绩合格且专业课通过生源所在省份专业课统考并合格后,使用生源所在省份专业课统考成绩。

2.录取原则:除在陕西省编导类专业课统考过线,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外,其他各专业均按照文化课成绩过线,按照专业课成绩择优录取。

校考考试内容

1.美术类:科目:素描、色彩。总分:200分。考试时间各科3小时。

2.音乐类: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在湖南组织校考,考试内容如下:

3.戏剧影视文学:在河北使用河北大学校考成绩;认可河北大学考试内容。在湖南组织校考,考试科目为:专业基础知识。时间为3小时。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9

关键词:制度合法性;高新区;群体规模;高科技创业

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6002607

一、引言

转型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大范围和大规模的制度变迁,高科技创业是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发生而发展的,也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然而,初始状态的制度缺失会抑制高科技创业的发展。意识到这种抑制作用以后,政府往往将成为提供有效制度供给的“第一行动集团”。制度合法性基础的获得,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分不开,也与高科技新创企业群体本身的发展壮大分不开。

1991―2007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4个高新区为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各地区高科技创业提供了制度合法性基础,逐渐发展成为高科技创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家的政策支持不仅对于一个地方高科技创业制度基础的产生具有先决的作用,而且也是制度获得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因素。这在我国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具有许多生动的体现,政府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便是一个例子。

在政府政策以外,高科技新创企业群体本身也是高科技创业发展的合法性来源之一。高科技创业的知识专有性本身很可能构成其谋求合法性的障碍,个体难以成为种群的时候,产业生态就很难真正立起来。当模仿盛行之时,很可能的情况是这种创新开始得到了认可,有利于建立制度的合法性。毕竟,制度更多时候是一个群体的概念。

本文将讨论制度合法性基础与高科技创业的关系。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对高科技创业研究的创新性,不局限于理论探讨,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政府和产业本身两个维度的制度合法性指标,衡量其与高科技创业的关系。(2)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望为制度合法性基础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实证证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制度合法性的政策基础与高科技创业

当意识到制度缺失对高科技创业的抑制作用后,政府将成为提供有效制度供给的“第一行动集团”。本文认为,政府对高科技创业的发展施加干预有以下理论依据。首先,高科技创业涉及的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纯粹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无法解决外部性问题,这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制度保障[1]。创业家私人付出的技术创新成本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得到充分的补偿,以致缺乏参与此类活动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通过直接参与或变革相应的制度加以解决,这就表现为高科技创业建立合法性基础,以激励企业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创业行为。

在以往的经济学假设为主要基础的相关研究中,新创企业的生存被认为是取决于他们的生产(过程、技术等)和组织设计的效率、创业者自身对特定机会的感知和警觉(entrepreneur and altertness),以及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偏好等。但是,“无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基于奥地利学派的讨论,他们所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创业活动的社会嵌入性(social embeddedness)。高科技新创企业尽管在技术上优势显著,但是却往往由于某些非技术性或非效率性的因素而难以满足企业家的创业预期,最终抑制了企业的创业行为”[2]。以往创业研究的这种“非社会化的”经济学假设[3]实际上极大地忽略了创业和创新价值的社会决定因素,即在多大程度上既存的制度安排以及在特定制度背景下业已制度化的价值观(value)、规范(norm)和认知(cognition)能够理解或接受一种创新或创业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何种反应,也就构成了创业活动所谓合法性(legitimacy)问题。Zimmerman和Zeitz则突破了合法性与新企业生存关系的认识,指出合法性不仅有助于新企业克服生存门槛,也是其成长的重要途径,合法性是一种资源。新企业面临决定它们能否生存与成长的“合法性门槛”。“跨越合法性门槛,新企业将顺利地整合资源,实现成长。当不能克服合法性门槛时,新企业最终将因为缺乏制度支持而衰落甚至死亡。因此从合法性视角,新企业成长过程是一个根据制度选择合法化战略,获得管制、规范、认知和行业合法性,整合资源,跨越合法性门槛的过程”[4]。

同时,高科技创业合法性问题的产生有其内生性,是由创业活动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创新性在构成创业机会的同时,也通过预期因素、报酬因素等企业家微观机制构成了创业合法性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众多研究中,信息不对称和信念异质性被视为创业利润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构成了创业机会存在的前提条件[5]。然而,这些研究所忽略的一点是,在另一方面,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和信念异质性往往构成了创业活动合法性的内在障碍,表现为高科技创业家尽管拥有技术,尽管也具有创业动机,但对创业行为持有观望态度。

从政治制度约束来看,中国民营企业在改革以来的发展历程就充分显示了政治合法性对于在转型背景下的企业发展的显著影响,在经历了各种表述如“允许”、“鼓励”、“必要补充”、“重要组成”之后,国家对私营经济的态度在各种文件中体现了逐步肯定的渐进式特征,高技术创业的相关政策的制订沿着制度变迁的路径进一步展开。随后一系列有关企业的法规出台,进一步给私营企业群体创造发展空间),这实际上正构成了民营经济不断实现其自身政治合法性的过程。从高科技创业制度变迁的历程来看,政府对高科技创业首次明确的政策颁布,以及高科技园区的批准建立就成为为高科技创业发展建立了制度合法性基础。中央政府为推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以及高科技创业及产业的发展,实施火炬计划,提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地方政府随即响应纷纷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央政府之后又从各地高新开发区中选择一批成立为部级高新开发区,实施更多政策优惠,各地在中央组合政策的大原则下,陆续制定和实施各自的支持高科技创业和创新的办法。1991―2007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4个高新区为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各地区高科技创业提供了制度合法性基础,逐渐发展成为高科技创业发展的原动力。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高科技创业的制度合法性基础(部级高新区)确立时间越早的地区,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越明显。

2.制度合法性的产业基础与高科技创业

高科技新创企业群体本身也是高科技创业发展的合法性来源之一。高科技创业的知识专有性和难以模仿性在构成机会和优势的同时也构成了谋求合法性的障碍。一方面,专有性和难以模仿性可能阻碍更多的群体参与以及采取集体行动。模仿实际上代表了对某一创新的认可[6],模仿者的增多有助于创新在市场中合法性的确立。特别是当市场具有网络外部性时,相关的模仿反而有助于对某一创新活动认知群体的扩大以及认知水平的提升,进而带来认知合法性的提升[7]。根据种群生态理论(Population Ecology),在群体发展的最初阶段(例如在一个新产业中),由于缺乏可以学习的经验以及环境的认可,组织往往面临着很高的失败率,组织间的相互学习模仿有助于产业相关知识的扩散和经验的汲取,从而提升新组织生存的机会[8],种群密度的提升则意味着整个群体的合法性的提升,进而从整体上降低每一个体组织生存的风险[9]。

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这里所讲的企业种群指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多个企业在某一空间的集合,是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核或者说是集聚胚[10]。主要表现为新企业的数量和员工数量的大幅增加和集群企业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不断自我调整。企业种群也就是同一产业的对外扩散和传播过程,企业种群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从环境中取得资金、人才及技术资源时,区域内同类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空间范围不断扩大[10]。随着个别人或个别企业成功的示范作用的加强,市场容量的增大,不断有新的创业者加入,有的是外地同行企业的入驻,更多的是本地创业者的加入,具有多样化紧密产业关联的企业总数目的不断增加,最终突破小数目条件约束而形成企业集群的雏形[11]。进一步地,创业群体通过形成创业文化作用于地区创业水平。Fritsch和Mueller[12]检验了创新水平和创业环境是导致德国地区创业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引导创新和创业氛围可以作为正确的政策行为进行实施,促进地区创业;他们还根据建立的面板数据得出地区创业水平特别是长期而言有明显路径依赖的结论。

因此,高科技新创企业群体的扩大也会作为一种合法性基础,促进高科技创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仔细分析部级高新区与高科技新创企业群体这两类合法性来源,不难发现部级高新区依然是最初始的合法性基础,而高科技企业群体这一合法性基础的出现有赖于部级高新区这一合法性基础的出现,高科技企业群体在很大程度体现了制度合法性基础的影响范围,但高科技企业群体的合法性基础则在后续的时间段为高科技创业的发展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高科技创业的制度合法性基础(高科技企业群体规模)的影响范围越大,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越明显。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家认定的高科技企业数量已经占到全部的81%―95%,所以,在实证检验中,分析各地区高科技创业情况时,用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数据进行替代基本上是可靠的[13]。

本文所使用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统计样本以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对象,包括除掉宁夏、青海、和港澳台之外的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重庆包括在四川内。这27个省区市的共同特点是均设有数量不等的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样本选取以年度为时间单位,时间范围从1995―2006年。因此统计样本量为27个,观测值为324个。

2.主要变量与模型设定

(1)刻画高科技创业的有关变量

首先,高科技企业数目。Kreft和Sobel[14]指出,对于创业者进入活动水平最好的反映是企业数量,特别是个人所有企业。在关于创业活动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都选择了企业数量作为测度指标。李新春等[13]就以企业数量作为被影响变量来测量高科技创业水平。在本文的研究中包含着时间序列方面的数据,因此本文也选用企业数量作为测度指标,

其次,高科技企业雇用人员数目。创业活动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它能够大量吸纳社会劳动力,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Bosma等[15]指出创业者所创造的就业是其社会绩效表现的一个方面。与企业数量情况相类似,一些实证研究直接使用雇员数量指标。因此,本文的第二个因变量即是高科技企业雇佣人员数。

再次,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性收入。李新春等[13]以总产值作为发展衡量指标。高科技企业的收入构成与一般企业不尽一致,既有技术性收入,又有销售收入。技术性收入更能体现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性和价值。据此,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因变量――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性收入。

(2)刻画制度合法性的有关变量

首先,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部级高科技园区的批准建立是高科技创业发展的制度合法性基础,预计一个地区内部级高新区确立的时间对该地区高科技创业有重要影响。具体做法就是,对于非直辖市的省份,对其赋值为该年度该省区所拥有的部级高新区数目;对于直辖市,对其赋值为该年度该省区所拥有的部级高新区数目的基础上乘以三(这与Démurger[16];李新春等[13]的方法相似)。构造的这一制度合法性指标能够反映出高新区数量增加对省市地区的影响, 并考虑到直辖市的特殊优势。

其次,高科技新创企业群体本身也是高科技创业发展的合法性来源之一。对于这一制度合法性指标,基于种群理论研究的多数文献一致,用前一年度高科技企业数目来进行刻画,但为了避免数值过大,取对数形式进行分析。

(3) 控制变量

根据模型要求,本文设置了相应的控制变量:

首先,资源禀赋,即地区科技活动人员人数占全国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重。

其次,经济外向度,用进出口总额与外商直接投资之和占该地区GDP的比重来表示。

再次,人文环境,采用地区大专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来衡量这一非正式制度变量。

最后,创业企业的组织网络环境,并用高等学校、研究与开发机构等科研经费中企业资金的比重来衡量。

根据研究假设及变量,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分别构造如下模型检验制度合法性基础对高科技创业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图11995―2006年间不同区域间的高科技创业趋势变动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将中国各地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分别计算它们从1995―2006年各年的高科技创业水平 ,发现在过去的12年中,中西部地区的高科技创业增长相对缓慢,三大区域创业水平差距不断地在扩大,东部地区的高科技企业增长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

我们也从变异系数的角度来说明我国高科技创业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中国地区之间的高科技创业差距在20 世纪末显著扩大。图1显示来自两组不同样本的各省高科技企业数目的变异系数(CV) 。第一组样本包括1995―2006年期间所有27个省市的高科技企业数目。第二组样本在第一组样本的基础上去除了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第二组的高科技创业的地区差距比第一组相对要小,且自2000―2006年之间没有显著上升趋势。这两个差别表明,三大直辖市的高科技创业始终比其它省份显著活跃,它们与其他省市的地区差异在2000年之后显著扩大。这一结果也间接地说明,高科技创业的地区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东部地区与其他区域间的差异所解释。

图1反映中国省份地区高科技企业数的变异系数(1995―2006年)

2.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分析了各个主要变量的相关性,见表3的相关性矩阵。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衡量制度合法性基础的两个指标的相关性较高,这提醒我们在回归分析需要避免两个指标同时引入回归模型造成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3.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我们对制度合法性对高科技创业发展的影响做回归分析。经过沃尔德F 检验、LM 检验和Hausman 检验,确定以高科技企业的数目、员工数和技术性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见表4所示。

表5显示了制度合法性对高科技创业产生影响的回归结果。我们分别以高科技企业的数目、雇用员工数和技术性收入建立回归模型,以体现实证分析的稳健性。其中,我们分别将衡量制度合法性的两个指标即部级高新区的确立时间、高科技企业群体规模,依次引入回归模型;模型3、模型6和模型9是将制度合法性的两个衡量指标都引入回归方程的全模型。无论是以高科技企业的数目、雇用员工数、技术性收入中的任何一个作为因变量,高科技企业群体规模对高科技创业的促进作用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不同的是,部级高新区的制度合法性信号对高科技企业数目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对高科技企业员工规模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高科技企业技术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部级高新区的示范信号更多地局限在对高科技创业规模而非产出的激励上。但总体而言,该部分的实证结果很好地支持了制度合法性对地区高科技创业水平的激励作用。具体而言,高科技创业的制度合法性基础(部级高新区)确立时间越早的地区,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越明显,这支持了H1的成立;高科技创业的制度合法性基础(高科技企业群体规模)的影响范围越大,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越明显,这支持了H2的成立。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看到:(1)高科技创业的制度合法性基础(部级高新区)确立时间越早的地区,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越明显;(2)高科技创业的制度合法性基础(高科技企业群体规模)的影响范围越大,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越明显。可见不仅在理论上制度合法性基础能够促进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而且实证研究也能够得到一致的结论。这也从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制度合法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参考文献:

[1]张小蒂. 美国创业投资业成功运作的主要因素及启示[J]. 金融研究, 1999,(9):75-79.

[2]张玉利, 杜国臣. 创业的合法性悖论[J]. 科技与经济,2007,(10):47-58.

[3]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1(3): 481-510.

[4]Zimmerman, M.A., Zeitz, G.J. Beyond Survival: Achieving New Venture Growth by Building Legitimac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3): 414-431.

[5]Delmar, F., Shane, S. Legitimating First: Organizing Activities and the Survival of New Ventur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4, 19 (3): 385-410.

[6]Tsang, E.W.K. In Search of Legitimacy: The Private Entrepreneur in China[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6,21(1): 21-30.

[7]Guiheux, G. The Political“Participation”of Entrepreneurs: Challenge or Opportunity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J].Social Research, 2005,73(1): 219-244.

[6]Rogers, E.M. Difusion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Free Press,1994.

[7]Conner, K.R.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Five Schools of Thought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 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the Firm?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1): 121-154.

[8]Parkhe, A. Interfirm Diversity,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Longevity in Global Allian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1,(22): 579-601.

[9]Hannan, M.T., Carro1, G.R.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 Density, Legitimation, and Competi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0]喻卫斌, 叶祥松. 产业集群的组织特性及其政策含义[J]. 经济学家, 2005,(2):125-128.

[11]杨静文, 朱宪辰, 冯俊文. 创业机制在企业集群发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 2004,(5):8-10.

[12]Fritsch, M., Mueller, P. The Persistence of Regional New Business Formation-activity over Time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of Policy Promotion Programs[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7, 17 (3): 299-315.

[13]李新春, 宋宇, 蒋年云.高科技创业的地区差异[J]. 中国社会科学, 2004,(3):17-30.

[14]Kreft, S.F., Sobel,R.S. Public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J]. Cato Journal,2005,25(3):59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