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检测英语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08:37

检测英语论文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1

设计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到选择什么材料,到哪去选择以及怎样选择。为了选择一部合适的电影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对于他所要教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兴趣以及他们学习的不同语境。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利用问卷调查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写作测验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英语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闲聊以及小组合作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选取电影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一部。对于电影本身,教师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这部电影,电影的题材、年代以及语言等都要考虑到。对于不同的老师来说,他们选取的电影材料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些标准或许能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首先要考虑到电影是否更注重情节内容,是否更有利于加强学习者的学习,一些色情或有政治倾向的电影应该避免。所选取的电影一定要有代表性,因为电影教学能够训练学习者的听说读能力。教师应该避免选取那些具有太多俚语的电影。有些电影将会激发学习者的思考热情,给他们的生活一些启示,甚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类电影会激发学生去表达自己、谈论自己,对于他们语言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堂活动设计

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充当一定的角色。例如,教师可以充当组织者、活动控制着、评审员、督促着、参与者、帮助者以及调查者等等。教师只有明确了解自己在课堂活动中所起的角色,他们就能够设计一个合适并有效的课堂活动。并且,教师可以游刃有余的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是两人一组、多个人一组以及各自一组等。电影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怎么分组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完善课堂活动。已经明确了教师的角色以及学生的分组方式,那么,接下来有必要讨论一下课堂活动的模式。不同的教学活动模式已经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被检验过了,比如从心理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以及认知科学等角度来进行验证。本篇文章主要注重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的课堂活动模式。

三、课堂活动模式的检测

对于检测模式的分类可基于不同的标准形式,检测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本课的课堂设计,我们主要讨论两种常用的检测类型,即成就检验和能力测试。成就检验是基于一个详细的语言大纲以及学习者课本中的部分大纲和章节。成就检验是检测学习者对于所教的内容掌握程度如何。能力测试旨在展示在一定时间内,学习者语言能力水平的整体把握。在英语电影课堂教学中,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运用到能力测试来评估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他们学了多少。所以,教师就有能力了解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整一下选取什么样的电影和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从而更有效的加强学习者的英语能力。在电影教学课堂中,为了检测学习者是否掌握了课程目标的内容以及对于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提高有多少,六中测试模式可以应用,即听力测试、观察测试、写作测试、陈述、课文、小测验以及考试。通过这些测验,可以有效地掌握电影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口语;口语评估;交际能力;检测方法

0 导言

2000年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提出构建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特点的教学体系。这一教育性质决定了口语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针对面试还是就业,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而恰当的的检测和评估机制能够更好地促进口语教学的实施。

1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检测和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与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习动力不足,热衷考试过关。因此更需要切合的评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另一方面,英语口语的检测和评估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英语口语方面的水平与需求,更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口语学习中的问题和薄弱点。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并学习相关知识。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的检测和评估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与评估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可以较为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有很多同学不能完成简单的日常对话。不论那类学生,口语的听与说的能力往往是听说读写中最弱的一项。究其原因,主要因为:(1) 学生缺乏学习方向,对自身英语学习没有规划,对口语缺乏重视;(2)高职教育强调实用与就业相结合,而学院在课堂设置中最实用的口语课却安排极少;(3)教师教学思路陈旧,仍然重视读写,放松听说。由于高职学生听说能力较弱,甚至有部分教师过于“体贴学生”放弃了全英文授课。

而在口语评估体系方面,国家也已开始建立了系统的英语口语检测体系。像现在我们全国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中的口语测试、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口语测试、剑桥商务英语考试中的口语测试和面试、雅思和托福等考试中的口语测试等等。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地、全面地的口语测试体系。即便是这些测试,由于某些检测因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结果并不准确。例如:监考的严格程度、考场的设施和环境、考官的口语水平及主观感受、考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考试答题的时间和要求等等因素都能影响到了学生口语检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及检测与评估体机制的建议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真正树立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观念,加大口语课程的设置。并且加强教师培训,使有限的英语课堂能够真正能够用于实用对话的练习。确保课堂英文使用率特别是听说使用比率。

再者,要由小及大,由近及远。设立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一套评估机制,真正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热情与重视。如口语测试中,学院自身可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平时课堂的口语问答,发言,小组会话等成绩纳入到综合评定中,积极开展师评,自评与学生互评。平时的口语学习与表现直接体现在期末成绩中,必能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日常的口语的学与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口语测试和评估方面要与社会接轨,积极和社会取证机构合作,如商务类学生口语考试与全国剑桥商务英语取证挂钩,其他专业也可与全国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以及三一伦敦英语口语考试等合作。最终做到测试与社会取证相结合, 取证与就业相呼应。这才能做到教学与就业相结合,真正激发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地重视口语学习,尽早确立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规划。

4 高职英语口语检测与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在高职学院自身口语检测中,要注重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学生口语的准确性、合适性以及有效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在评估的内容和标准的设计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1)首先从口语测试方式来说,可以在口语测试中设计一些交际功能强的口语测试任务,比如可以就日常生活、教学过程、性格特征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提出询问,然后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个人看法和观点;也可以进行情境对话,组织学生选择一个情境,并进行扮演,完成交际任务;或者就某一话题,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各自讨论并陈诉其观点。这样有助于学生集中精神,开动自己的大脑,想法设法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容,并在测试过程中充分的表现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也使得口语测试更真实、更具细节性、也更合理。

(2)其次从口语测试的内容来说,口语测试的内容应该具备相互交流的特性和真实性,这样才使得学生对口语测试的内容更直观,也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获得信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此外口语情境内容也应该要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最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具身临其境之感,使得学生更能畅所欲言,体现其交际能力。

(3)然后从口语测试内容的文化方面来说,在设计测试试题时应该尽量选择不同的、真实的语音环境和背景。英语口语测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日常交际和商务活动中熟练的运用英语。因此,在试题内容方向的选择时可以倾向于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等方面的情景,用来考察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方向环境中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于这些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4)最后从口语测试评分的细节考察点来看,对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方面,要根据口语测试的侧重点从各个细节来对其进行评价并打分。例如,从宏观层面上来看,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措辞的使用是否合乎情境;学生理解会话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以及表达社会文化的语言能力等几个方面。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可以根据考察学生在规定的实践内表达内容的多少;口语表达是否流利;口语发音和语调是否准确;口语选词和语法的使用是否合理等等几个细节。综合这些,可以根据口语考试的侧重点来制定考察点的分数和规则,并根据学生口语测试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系统地评价和评估。

5 结束语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检测和评估是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有力手段,它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同时也反馈了高校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而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提高高职院校整体英语口语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现今,各大高职院校迫切要做的事就是如何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估体系,同时健全其测试内容与方法,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与测试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Bachman LE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章雪玲.在职护理人员专英语口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

[3]赵凤君,王心涤.本科护生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

[4]苏英.试探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2010(12).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3

一、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专业化的英语水平考试

(一)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英语水平考试语言测试按语言测试的目的可以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能力倾向测试、分班测试和诊断测试等五种。既不同于为了让教师掌握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决定教材的难易、课时分配等问题对新生入学后进行的全面考查的分班测试,也不同于用来预示学生学习某种语言的潜力和天赋类似于智商测试的能力倾向测试,也不同于为了了解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上的长处与短处而给教师提供教学效果或质量方面的信息如课堂小测验的诊断测试,还不同于检查学生在某一课程中的学习进展情况的成绩测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英语水平测试,其基本目的是用来衡量考生语言能力的考试,正如国内的高考英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国外的托福(TOEFL)、雅思(IELTS)考试等英语水平考试。目前,注会英语测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题型包括分为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阅读理解、汉译英与英译汉、短文写作4个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英语的语法和词汇识记能力、英语的读、写、译能力。

(二)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专业化水平考试注会英语测试不同于高考英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国外的托福、雅思考试等一般英语水平考试,而是一种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因为其目的是为培养和选拔能够在英语环境中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国际化人才,主要考点为注册会计师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注会英语测试专业化实指英语考试内容会计专业化,应涉及到注册会计师从业所需的各专业知识,既要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专业知识,还要涉及会计实务英语交际能力。《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测试纲要》明确指出,考生应掌握经济、会计、审计、财务专业英语常用词汇。能读懂与经济、会计、审计、财务相关的英文文献等、能够撰写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英文文章,写作的内容包括社会、文化、会计、审计、经济等方面的一般常识。

(三)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全面能力的考试既要考查考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要考查考生的会计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这两种能力应该得到有机的结合而不是分开来检测,因此,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综合的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

二、注会英语测试的倍度与效度分析

(一)注会英语测试的信度分析注会英语测试的信度,作为评估注会英语测试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测试时对考生的会计专业英语水平提供可靠的度量。注会英语测试信度的高低说明的是测试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试者真实的英语水平。理论上,如果一个测试具有较高信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同一考生施考多少次,考生各次的测试成绩应该是一致的。尽管在测试实践中,测试成绩受到其他非语言能力因素如测试的实施、考生的个人特征、平分人等影响而产生偏差,但其主要取决于考生的注会英语能力因素。英语语言能力因素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英语语言能力从表现形式方面可分为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从英语语言习得方面可分为词汇能力、语法能力、语音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在语用上主要指将英语语言规则用于不同的会计英语环境中的能力,即英语交际语言能力。注会英语测试,作为一种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应尽可能真实测试注册会计师们的真实语言能力。为此。既要考查其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又要考察其词汇能力、语法能力、语音能力,此外,还要考察他们在会计行业中英语交际语言能力。注会英语测试目前形式上包括约60%客观题(关于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的完形填空2大题20小题,20分和阅读理解4―5题共4吩)和约40%主观题(汉译英与英译汉,2题共20分,和短文写作1题共20分),内容题材广泛,涉及到社会、文化、会计、审计、经济等方面的一般常识。然而,当前的注会英语测试考查了受试者的读写译能力、词汇和语法能力及会计行业中书面英语的交际能力而具有一定的信度,却并没有考查受试者的听说能力、语音能力和会计行业中英语口的实际交际能力,其直接结果可能是会计师们拥有的是“高分低能”的哑巴似英语而有背于“国际化会计人才选拔”这一初衷,从而导致信度不高。

(二)注会英语测试的效度分析注会英语测试的效度是指考试在多大程度上测出预期要测量的东西或考试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预期的测量任务,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标。效度有高低之分,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效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目的而言的。效度分为五种: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同期效度、预测效度和表面效度。结构效度也称观念效度或理论基础效度,是指注会英语测试是否以有效的英语语言观和英语语言学习观为理论根据;观念效度是会计英语语言测试的主要效度,是一切其他效度的基础;内容效度是指注会英语测试的内容是否构成它要测试的内容的有效抽样。观念效度和内容效度属注会英语语言测试的内在效度。同期效度和预测效度属外在效度,它们指测试结果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与一些外在标准相关,又称标准参照效度。这些外在标准主要是指在同期或未来某个时间举行的被认为具有效度的另一相同性质的考试以及教师的评价等。表面效度是指注会英语测试从外观看上去被人接受的程度,即看上去是否考查了它应该考查的内容。注会英语测试是以英语语言观和学习观为理论依据的,具有较强的结构效度,但作为专业化英语水平测试因其没有在内容上考查所有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有效的参照效度标准,导致其效度不高。准参照效度的衡量最好是以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同类考试为参照标准,如英国的ACA专业资格考试,让2009年5月13位首批获得ACA专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参加注会英语测试,来衡量我国注会英语测试的效度。注会英语测试标准参照效度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测试自2006年首次举行以来,已进行四次全国性考试。2006年共有1310人报名,1037人参加考试,共有558人取得合格成绩,合格率为53.81%;2007年共有1049人报名,805人参加考试,共有311人取得合格成绩,合格率为38.73%;2008

年共有1273人报名,950A参加考试,共有344AgX得合格成绩,合格率为36.21%。与同期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数相比,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除了报考的考生需具有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的规定外,主要是因为“注会英语测试标合格成绩的人员将发给合格证书,记人会员档案,并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高级人才培训时参考”规定的是作为参考,而不是重要条件,减少了其社会价值。降低了注会英语测试的有效性,有效地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国际化。

三、注会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及其原因

(一)注会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反拨作用指注会英语测试对教学、学习及社会等产生的影响或反作用。作为注会英语测试社会效果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反拨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尽管非同类测试和测试的不同方面对教学与学习的影响可能存在程度的不同。反拨效应不仅对会计英语教学和会计英语学习具有意义,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意义。追求良好的反拨效应是测试理论研究的永恒话题。人们期望注会英语测试能够引起正向反拨效应。注会英语测试的反拨效应是测试者关注的焦点。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4

【关键词】本族语英语教师 中国英语教师 教学差异 因子量表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01-04

【Abstract】Through a thorough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previous relevant researches, this research carefully develops a twenty-three factor survey in which the technique of scale measuring is used. With the aid of statistics science, the research data is analyzed and results are found that the most influential component that determines how sample students perce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ativ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and Chines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is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survey that is in-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five out of the total ten factors which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over all of the five factor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hinese English teachers are perceived better than native English teachers. As for the remaining 7 factor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other sections of survey, native English teachers are perceived better than Chinese English teachers. This research casts light on how to optimize the use of resource of language teacher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SLA in a school setting in China.

【Key words】Nativ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Chines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Difference in in-class teaching abilityAn empirical study

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的引进和使用在空前开放和繁荣的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本族语英语教师的队伍不断的发展壮大,对他们的管理、使用、教学效能以及他们与中国教师合作教学的研究也与之兴起。但是针对本族语英语教师与中国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差异的系统研究在中国大陆几乎没有。经过翻查大量的资料,发现阻碍这方面研究隐藏的问题主要有:本族语英语教师与中国英语教师是否存在可比性?这个问题是涉及是否所有母语非英语的英语教师永远无法和受过正规训练的本族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相比较这一潜台词。如果,不怕比较,该如何比较?是否有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依据?而这些问题正是本项目努力探索和寻找的答案。

一、文献回顾

在国外,对本族语英语教师与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新的领域。有研究指出对本族语英语教师(Native Speaking ESL/EFL Teacher)和非本族语英语教师(Non-native Speaking ESL/EFL Teacher)的比较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代表人物主要有Kachru(1981)、[注1]Pride(1981)、[注2]Nickel(1985)、[注3]Coppieters(1987)、[注4]Kresovich(1988)[注5]和Edge(1988)。[注6]这个时期的研究对本族语教师和非本族语教师展示给学生两种不同意义的成功英语学习者的榜样问题开始关注。到了九十年代初期,Medgyes(1992)[注7]首次提出本族语教师与非本族语教师哪一“阵营”对第二外语教学领域的价值更大的讨论。因为在这之前,漫长的第二语言教育的历史长河中,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声音是基本不存在的。Medgyes指出最完美的本族语英语教师是一个对学生母语高度精通的人,而最完美的非本族语英语教师是一个对英语有近似母语使用能力的人(Medgyes 1992: 348f.)。之后,Canagarajah(1992)[注8]提出本族语教师在母语非英语的国家将会是更好的教师因为他们具有对本族语文化独一无二的表征能力,而非本族语教师在英语国家将会更有优势因为他们具有特有的多元文化的知识。可是,到了本世纪,越来越多第二外语教育专家对Canagarajah的观点持有保留意见。他们更倾向于相信非本族语教师在自己的国家会更有优势(Llurda 2005b)。[注9]二十世纪初的一些关于本族语英语教师与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比较研究倾向于研究可能存在于本族语英语教师与非本族语英语教师之间的使用英语上的差别和教学法上的区别。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cNeill(2005)[注10]的专家及新手本族语英语教师与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新手中国英语教师,对于预测哪些英语单词会让广东话使用者难以理解,非常精通。而专家和新手本族语教师基本不能做出准确预测。这一研究结果遭到Ellis(2004)、[注1](2006)[注12]的反对。Ellis认为导致这个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更多与一个国家实行单语制度或双语制度有关,而非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的区别所造成。本世纪初,在本族语英语教师与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比较研究领域的又一焦点是对“两大阵营”语言意识差别的研究。Barratt & Kontra(2000)[注13]发现本族语教师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失望,因为他们不能建立英语与学生母语之间的对比和联系。另外他们也不能体会学生二语习得的艰难。随后的Arva & Medgyes(2000)[注14]的研究又一次验证了Barratt & Kontra的研究发现。最后,在本领域的最近期“一颗重磅炸弹”的理论是Cook(2005)[注15]的二语习得及教学应以非本族语教师为模范而不是模仿本族语教师系统论证。

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对本族语英语教师与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比较研究的关注和其理论系统的不断深入,这一领域研究方法逐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基本可以总结为五大类:[注16]①非实证性的对非本族语英语教师性质和自身条件的思考记录;②教师个人的经历和自述;③调查问卷;④各种形式的采访;⑤课堂观摩。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在理论回顾中,发现国外主流研究方法五大类中的①、②、④的科学性备受攻击。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被试主体难以控制;二是被试自身因主观臆想而得到的结论。这两个非常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影响较大,从而使研究的科学信度降低。所以,能够提供第三方客观评价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备受研究人员的青睐。本研究主要借鉴了Moussu(2002)[注17]项目、Mahboob(2003)[注18]的博士论文研究实验、Cheuing(2002)[注19]在香港进行的研究和Evrim Ustunluoglu[注20]在土耳其进行的研究。经过反复研究它们的实验科学性,再结合相关理论回顾,决定提取Evrim Ustunluoglu研究总结的30个检验因子作为预测因子,从课堂教学效能、课堂管理与交流、教师个人魅力三个方面来比较本族语英语教师与中国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差异。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有1-Sample Kolmogorov-Smirnov(数据正态检验)、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Paired-Sample T Test(配对T检验)和Principle Components(主成分分析法)。

三、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讨论

1.预 测

把提取的30个因子按照他们测量维度归类做成量表。每个因子测量程度有三个档次:表现出、部分表现出、没有表现出。为了方便使用统计学分析数据,本研究给每个档次标上数字。表现出标记为3,部分表现出标记为2,没有表现出标记为1,然后选择2009级全部本科生469人为样本总体。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出20%,共94人做预测样本。94份量表中整理出80份有效量表。然后计算出每个因子的得分进行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经过信度分析的检验去掉了7个学生难以认知的因子。得到一份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0.914>

然后再对23项因子的测量总得分做1-Sample Kolmogorov-Smirnov(数据正态检验)。得到p=0.156>0.01。所以可以认为抽样的样本来自于具有理论分布的总体。

a. Test distribution is Normal.

b. Calculated from data.

2.测试及研究发现讨论

经过了前期预测的修正,本量表将对担任2009级本科英语教学任务的中教(11人)、外教(11人)进行教学差异测量。所有参与学生以不记名形式回答量表。正式测试从总体469人中得到有效量表373份(48份无效,48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数据)。同时也得到量表的再测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922。

首先先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s)找到在解释学生评价外教与中教教学差异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那些因子。先做KMO探测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KMO值0.741>0.7,比较适合做主成分分析。Bartlett球形假设被拒绝。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第一部分的特征根是2.390>1.0,解释了79.6%的差异原因,是最能影响学生评价结果的部分。所以,提取第一部分10个因子做Paired-Sample T Test(配对T检验)。

从配对T检验的结果里发现因子2,3,4,8,9的p值分别为0.000<0.05,0.004<0.05,0.000<0.05,0.007<0.05,0.044<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说明测量结果能够证明中教与外教在该因子上确实存在差异。现在来看是哪些因子,中教外教有什么样的差异。

从主成分分析和配对T检验中得到的能确实说明存在于学生心目中的中教和外教教学差异的5个因子是:2.在上这一课的时候,联系上节课所学内容;3.根据学生的程度来调整上课的进度;4.及时合理的使用教学工具和材料(如图片、音乐、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等);8.有效纠正错误和不完整的答案;9.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这5个因子的测量结果中,中教的总分和平均分全部优于外教。这个结果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在本量表中,在最能影响整个量表测量结果的第一部分里(课堂教学效能差异检测),有一半的因子有统计学差异意义。而结果是学生认为在这5个因子测量的维度里,中教确实比外教优秀。这些结果与Medgyes(1994)[注21]在非本族语教师的优势与劣势讨论中,提出的非本族语教师的6大优势中的2点论述相一致。它们是非本族语教师能够理解学生学习的难处与需要和能对这些难处和需要做出准确的预测。

最后看一下,在剩下的因子里哪些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它们又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剩下的有统计学差异的因子是:11.在上课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基本不占用学生下课休息时间;13.经常表扬学生;14.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15.使用肢体语言;16.教师有令你感到愉快的感染力;17.教师值得你信任;18.教师充满活力;21.教师为人宽容,包容学生;22.教师情感细腻,能够体会学生细微的感受。其中,因子11(在上课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基本不占用学生下课休息时间)、13(经常表扬学生)、14(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15(使用肢体语言)、16(教师有令你感到愉快的感染力)、18(教师充满活力)、21(教师为人宽容,包容学生)的结果说明,在学生心目中的这些因子里,外教比中教确实表现优秀。这些因子主要是关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及教师的个人魅力。总的来说,学生对外教的幽默,感情流露比如身体语言的使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等给予了肯定。而中教可能因为传统的教育文化的影响,例如严师出高徒等,所以在教师个人魅力展现中没有优势。非常有趣的是,学生们在认可西式教育的人性化特点的同时,却认为中国教师相比外教更值得他们信任,也更能理解和体会他们的感受。因子17、18的结果说明了这一点。

四、结束语

本研究在查阅和参考了大量的国外前沿相关领域的理论及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制作了测量本族语教师和中国教师在课堂教学效能、课堂管理与交流、教师个人魅力三个维度上差异的23因子量表。经过专门适用于研究和比较差别的科学统计方法的分析如,Paired-Sample T Test(配对T检验)和Principle Components (主成分分析法)等,发现教学效能维度是最能影响学生评价外教与中教的差异指标。而中国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效能领域没有受到母语非英语的劣势影响,在5个因子上由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证明表现优于外教。而外教在课堂管理与交流,教师个人魅力两个维度里,有7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证明外教优于中教。这可能和西方教育的人性化特点及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有关。

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仅限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2009级全体本科学生样本组。挑选该样本组是因为本学院是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在录取大学新生时,对单科英语高考成绩要求比较高。所以本科生英语基础扎实。比较适合做教师们的实证。另外,从事本科教学的中国教师大部分是国外学成归来,而其他人全部具有一定海外培训经历。这个特点可能给了他们与受过正规CELTA训练的外教们竞争的优势。最后,有必要申明本研究自始至终的宗旨在于促进与专业的本族语英语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探索适合学生身心愉悦与学业成长相结合的学校二语习得的模式。

注 释

1 Kachru, B.(1981). Models for non-native Englishes. In B. Kachru(ed.), The other tongue: English across cultur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31~57

2 Pride, J.(1981). Native competence and the bilingual/multilingual speaker. English World-Wide 2.2, 141~153

3 Nickel, G.(1985). How ‘native’ can(or should)a non-native speaker be? IT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67/68,141~160

4 Coppieters, R.(1987). Competence difference between native and near-native speakers. Language 63, 544~573

5 Kresovich, B. M.(1988). Error gravity: Perceptions of native-speaking and non-native speaking faculty in EF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311732.)

6 Edge, J.(1988). Natives, speakers and models. Japan Association of Language Teachers Journal 9.2, 153~157

7 Medgyes, P. (1992). Native or non-native: Who’s worth more?ELT Journal 46.4, 340~349

8 Canagarajah, A. S.(1999). Interrogating the ‘native speaker fallacy’: Non-linguistic roots, non-pedagogical results. In Braine (ed.), 77~92

9 Llurda, E.(1005b). Non-native TESOL students as seen by practicum supervisors. In Llurda(ed.), 131~154

10 McNeill, A.(2005). Non-native speaker teachers and awareness of lexical difficulty in pedagogical texts. In Llurda(ed.), 107~128

11 Ellis, E.(2004). The invisible multilingual teacher: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non-native teacher inESL. 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5.1, 71~107

12 Ellis, E. (2006).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as a contributor to ESOL teacher cognition. TESL-E f10.2, 90~108

13 Barratt, L. & E. Kontra(2000). 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in cultures other than their own. TESOL Journal 9.3, 19~23

14 Arva, V. & P. Medgyes(2000). Native and non-native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System 28, 355~372

15 Cook, V.(2005). Basing teaching on the L2 user. In Llurda(ed.), 47~61

16 Moussu, L & E. Llurda(2008).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History and research. Language Teaching 41.3, 315~348

17 Moussu, L.(2002). English as a second students’ reactions to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Master’s thesi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68 879.)

18 Mahboob, A.(2003). Status of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Ph. 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19 Cheung, Y. L. & G. Braine(2007). The attitud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towards native and nonnative teachers of English. Master’s Thesi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 Ustunluoglu, E.(2007).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native and non-native teachers. Teachers and Teaching : theory and practice 13.1, 63~79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5

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估教学成绩和测试命题的依据,即我们所说的“依标据本”,而“课标”中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是研究测试目的的立足点。因此,中考英语命题,既要有语言知识及文化意识的测试,又要有语言技能的综合测试,为符合此目标和要求,中考命题就必须遵守教学规律及人性的发展,把握以下五个命题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英语试题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检测的内容不能有错误;二是检测的形式要合理;三是检测的结构要恰当。   要避免出现内容错误,最主要的是不能出“模棱两可”的题。之所以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   1.忽视了在题干中提供必要的限制条件。   2.只注意了某些“旧的”语法规则而忽视了语言发展的新信息。   3.把某些目前仍处在争论之中的语言现象片面地看做是“规则”,而忽视了这些内容尚无定论这个事实。   其次是只注意了语境,但没有注意其语言的真实性、交流性和实用性。   检测形式的合理是根据其目标,针对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来设计它的形式,构建一个能实现其教学目标的相对稳定且可调的动态模式。   检测结构的恰当是在对目标及要求的分析下,确定所要考查的范围,根据其范围划分出要测试的几个主要方面。然后按照这几个方面划定出要测试的几个部分,同时划分出各部分间的比例。考试的性质能否体现,目标能否达到,往往就反映在各部分的比重上,通过它的反拨效应,直接左右着教学的发展方向。最后是根据考试时间确定其总题量。   二、目标性原则   中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因此英语命题的目标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知识的识记能力   教学中,我们常说不要“死记硬背”,但这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记,什么都不要背,只是不要“死”记“硬”背而已。可以设想,如果学生不读不记英语单词、语法、句型,那如何能掌握单词的含义、词语的固定搭配及句型的用法呢?为了检测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型、话题的识记能力,试题中应适量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如2001年重庆的Don‘t eat that meat,it smells____ .A.dirty B.delicious C.terrible D.sweet   (二)所学知识的领会能力   学生课堂上虽然“听”了不少的知识,但并非都能领会、理解。因此设计试题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检测领会能力的内容。如:同义句转换。   (三)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实践能力   教师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接触异国文化,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此设计试题时就应该选择一些检测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及学法的内容。如一写作题:马上要期末测试了,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一份英语复习计划,词数在 60—80词,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语句较通顺,无大的语法错误;再如2000年重庆市的完形填空关于学习效率的文章。   (四)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检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将测试基础知识与分析理解能力融于一体,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着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渗透情感、策略和文化的考查,力争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五、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包括命题内容及形式的可变性及学生终身学习的策略性,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英语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它随着时代及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出现新的语言理解的情况,命题时必须考虑到语言的发展性以及形式的调控性。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6

【关键词】英语写作 考试质量分析 教学反思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course examination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most suitable starting of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d “English Writing” final examination paper of grade 2014 in our university by using 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 theory and analyzed the quality of test from normality, reliability, discrimination, difficulty these four objective indexes,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urse exam papers is reasonable on the whole. Teaching reflection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Key words】English Writing; Test quality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教育部在2005年1号文件中强调“高等学校要努力探索和建立本校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2016年11月2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透露,教育部在积极推动教学质量评价监督:要求高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自评体系;开展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审核评估。课程考试质量分析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自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考试质量分析是考试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分析和评价结果是对考试工作和教学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并给予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的课程考试质量分析对于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绵阳师范学院2014级外语学院专业《英语写作II》课程考试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测量学中的理论对《英语写作II》试卷从信度、效度、难度进行分析。

一、研究对象解读分析

1.《英语写作II》试卷来源。该试卷依据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试卷标准化要求,采取统一试题模板,结合《英语写作II》课程特色命题。试卷是由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承担《英语写作》的授课教师命题,严格按照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英语写作》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为命题标准、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为指导。该试卷通过基础英语教研室多次审查,由教研室主任审核,最后经过教学院长审核批准。试卷适用对象为外语专业2014级本科学生,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长为120分钟,试卷分数共计268份。

2.试卷题型。本次《英语写作II》试卷的题型如下图所示:

图表一:

3.试卷评阅方式。《英语写作II》试卷由命题教师制定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由任课教师阅卷,试卷评分采用集体阅卷方式,客观题严格按照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给分。主观题由承担过《英语写作》讲授的教师按点裁分,尤其是大作文部分,需要根据题目中要求的提纲给分,综合考虑到学生的书法、语法、句子结构以及句子类型以及择词去酌情给分,最后由其他教师进行总分和复核。凡是涉及到批阅给分的地方,都需要阅卷教师核定签字。

二、试卷定量分析各个指标

根据测量学原理,本文将从试卷的信度、效度和难度几个方面对《英语写作II》试卷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布进行教学反思。

1.学生期末成绩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如图表二与图表三所示,本次《英语写作II》考试的成绩分布反映出,参加考试的学生一共268名,成绩六十分以下的仅有6人,成绩达90分的仅有4人,分数在70-79分的学生占学生比例的百分之六十三,即考试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特别优秀和特别差的学生均占少数。考试成绩显示,本次期末考试成绩基本符合正态拟合检验的正态分布趋势,也反映出本次《英语写作II》考试试卷能够检验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图表二:

图表三:

2.试卷信度解读。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对信度指数的要求因测试别的不同而不同,人们通常对标准化测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0以上,例如“托福”的信度大致为0.95,而课堂测试的信度系数则以0.70-0.80之间为可接受性系数。本次《英语写作II》试卷采取了内部一致性信度与评分者信度相结合的方式,得出本次试卷信度系数为0.68,反映出本次期末考试成绩较为可靠,能够反映出268名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试卷效度分析。顾名思义,试卷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或者正确性的质量指标,能反映出试卷是否达到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预期目的。本套试卷是从试卷内容效度方面入手,分析了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根据《英语写作》教学大纲要求与考试大纲要求对试卷内容进行了统计和考察,采取计算相关系数定量测试的方法,计算出《英语写作II》试卷有效度高达76%,反映出本次试卷有良好的效度,可以作为检测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一个检验手段。

4.试卷难度指标。试卷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试卷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试卷的难易程度,表征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及能力的掌握程度。本次试卷难度分析,我们采用了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计算办法是将考试总分按高低顺序排列,取分数最高(最低)的27%考生作为高分组(低分组),算出每组的得分率(该组学生的平均得分除以100分),难度=(高分组得分率+低分组得分率)/2,难度值的适宜范围为0.4~0.7。一般而言,难度值越大,题目越容易。本次《英语写作II》试卷综合六个班级的试卷难度取平均值,得到整个试卷难度系数为0.65,符合学科检验的标准。

三、结语

通过对我校2014级英语专业六个本科班的《英语写作II》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析,《英语写作II》试卷从信度、效度、难度都基本符合测量学原理,能基本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于《英语写作》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能够为《英语写作》之后的教学改革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信息。结果 表明,可以通过对试卷采取定量分析检测命题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为专业课试题库的建设提供了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亮宝,王莉,赵爱.大学期末考试试卷量化分析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1,03:163-165.

[2]谢威士.课程考试质量分析与教学反思――以实验心理学课程考试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06).

【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之考试改革《英语写作II 》(Mnu-JY1647-07600521)。

作者简介: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7

关键词: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69-02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与岗位能力要求、工作任务紧密匹配。以企业需要为导向,岗位配对为手段,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不乏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一、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创设教学情境和项目目标,共同按照一个完整项目的工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项目过程中可查阅文献资料、团队讨论并自觉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创造了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的新格局。笔者将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真实(模拟)环境中探索学习,将“工”与“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1.研究对象。课题的测试对象来自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11级通信工程系四个班级。本学期,11软件技术1班和11软件技术2班为一个教学班级(实验班);11游戏软件1班与11游戏软件1班为一个教学班级(对照班)。实验进行前对两个班的英语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班的英语写作水平无显著差异。

2.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步骤。①设置情境,设计学习项目。创设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教学环境,可以利用多媒体在教室设置教学情境,也可在报告厅、语音室、实训工厂或者企业,把学生引入需要通过项目训练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②项目讲解,操作示范。教师首先对将要完成的项目做分析,讲解要注意的问题并根据项目的工作过程,示范完成项目的学习。③学生分组,协作学习。笔者根据各班学生的特点,将学生每6~8人组成一个小组,并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挑选一名自律性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④独立探索,能力培养。项目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强化高职学生职业英语核心能力,培养职业角色意识及高职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独立完成学习项目打下基础。⑤项目展示,学习评价。各小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项目,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组成员合作,也可选派成员展示,围绕项目教学内容,鼓励创新项目展示形式。根据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教师总结出各个小组所呈现的内容,通过汇总使学生把握有关项目的知识。学生通过评价,反思自己的成功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田廑,2008)。师生共同讨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研究方法。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实验班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两个教学班级实验过程中的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研究结果。①数据搜集。实验时间为l4周,每周上2次课,每次时长1.5小时,由同一个教师任教,采用材《新职业英语IT英语》。两个班的学生在实验期间共参加7次题目一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实验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实验过程中的测试成绩:实验前的前测。此次测试目的在于检测实验前两个班的写作能力是否有显著差异;实验后测(第14周)。13周培训结束后进行实验后测,以比较接受不同教学法的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及应用英语的能力是否有显著差异;②评分标准。学生的成绩评定方法采用综合考核方式,满分为100分,其中包括英语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工作项目评定。整个实验过程中,聘请了学院英语教研室优秀老师和企业老师参与监督和评分。

三、项目导向教学效果分析

1.前测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进行了前测,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56.0488和56.0000;标准差分别为12.48990和12.27779,该次前测结果显示两个班综合考核的成绩无明显差异。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在方差检验中,方差相等情况下,F=0.036,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即:Sig.=0.850>0.05,说明,接受方差相等的假设。T检验,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即:Sig.=0.986>0.05,说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测成绩无明显差异。

2.后测分析。经过13周的培训后于第14周进行后测,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后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62.0976和73.8636;标准差分别是11.16648和10.43605,这表明两班后测成绩差异明显。对两班成绩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在方差检验中,方差相等情况下,F=0.001,因为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即:Sig.=0.981>0.05,说明,接受方差相等的假设。T检验,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即:Sig.=0.000

四、项目导向教学的启示

第一,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并不对立。传统教学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强调运用技能和知识,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因此,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合理地把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含在项目中。第二,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是紧紧围绕项目教学实质展开教学活动的,采取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千变万化,应灵活运用项目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如分组情况、成员组成、项目步骤、考查方式等。第三,项目评价有重点。项目评价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每次课的评价重点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灵活改变。

通过将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笔者认为,项目导向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运用和创造语言的能力,并在学生现有的母语交际能力和目标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将英语课堂与社会工作和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龙芸.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语法翻译法与项目教学法比较研究[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雷术海.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8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量表;信度;效度;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3-0102-05

一、引言

“自我效能感”概念由教育家班杜拉(Bandura)于1977年提出。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概念最初应用于社会学领域,并逐渐渗透到外语教育领域。国外有关自我效能感研究相对成熟,国内研究以近十年。以“外语自我效能感”为关键词,时间跨度2000―2010年在中国知网搜索,得到150个结果,非实证研究论文106篇,实证性研究论文44篇,发表时间集中在2006―2011年间。可见英语自我效能感研究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

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主题包括:英语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开发(Shell D F, Colvin C和Bruning R H,1995;答会明,2006;毛梅娜,2007;吴秀文,2008),英语自我效能感来源研究(毛梅娜,2007),英语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学习因素相关性研究(Shell D F,M urphy C C和Bruning R H,1989;陈准,2006;李琼,2008;郑冰,2008;唐芳,徐锦芬,2011),提高英语自我效能感途径和方法研究(卓晓斌,2005;胡芸,2009;)。从已有研究发现:英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预测效果,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兴趣、通过不懈的努力、面对困难更具忍耐力和体验更少的焦虑。而成功的学习经验也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Bandura,1997),因此如何准确测量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从而为改善教学提供参照显得尤为重要。而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而言,阅读技能是英语学习技能的重要部分,也是各级考试中分值最大的部分。而现存的英语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多是英语总体技能量表,缺乏对各分技能量表的开发。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技能自我效能感量表则更为鲜见。为了了解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水平,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心理测量支持,我们编制了问卷量表,并对其进行了多维度检验。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量表被试者为一所省属重点高校的288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之所以选择大二学生因为他们正处在英语学习高峰期(刚参加一次四级考试,正准备下一次),对英语学习的感觉比较敏锐。被试随机抽取,尽量兼顾被试专业文理均衡、性别均衡,学生来自金融、会计、计算机、新闻、公共管理、生物工程、财政、经济学等专业。其中男生129人,占总人数的45%,女生159人,占总人数的55%。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平均为7年,年龄平均约19岁。

(二)量表的编制

量表的编制遵循了Schwarzer(1998)自我效能感题项设计的三个基本特征:(1)主语应该是”我”,目的是测量个体的主观信念;(2)应该含有“能够””会”等的动词成分,表明活动的成功是源于个体的能力;(3)应该包括障碍或要求一定技能的任务,说明活动任务应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在没有难度活动任务完成过程中,所激发的自我效能期望是没有现实影响意义的。

量表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阅读自评量表为蓝本,并参考王垒的《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和测量》(1990)中的维度特征自编而成。阅读自我效能感量表初稿包含25个项目。采用李克特6级量表,从1―6表示6个依次递进的等级,1表示该题所说情况与自我情况完全不符合。6表示该题所说情况完全符合。初稿通过与3位优秀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分析讨论,剔除3项效度较低的题项,最后用于试测的问卷题项共22个。

(三)问卷量表的施测

问卷量表施测以随堂、限时的方式进行,时间为10~15分钟,以学生认真答完所有问题为准,不催促学生作答,以保证问卷结果的准确性。问卷不要求学生署名,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中,学生只被要求填写最近一次四级考试的阅读分项成绩。

问卷收集后,经筛选,凡四级考试阅读专项成绩未填写、漏答、或一两种答案一选到底的问卷均被视为无效问卷被剔除,共剔除36份,进入统计软件的问卷288份。我们运用SPSS19.0中文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量表进行了多维度检验。

三、信、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

我们对量表进行了总体Cronbach &系数检验,检验结果为0.877。为了进一步得知量表的信度指标,又对量表进行了折半信度检验和各因子内部Cronbach &系数检验,折半信度检验即分别检验量表单数题项和双数题项的Cronbach &系数,分别为0.780和0.781,总量表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后提取出4个因子,各因子Cronbach &系数分别为0.805,

0.761,0.735,0.635。

(二)效度检验

1. 内容效度。量表初稿经过与3位优秀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分析讨论,从最初的25个题项减少到22个题项,根据教师的意见删除了3项效度不高的题项,基本确保了量表的内容效度。

2. 同时效度。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因此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阅读自我效能感水平应和学生四级考试阅读分项成绩成正相关,如相关系数不高,则量表的同时效度不高。验证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四级考试阅读分项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512,呈中度相关。

3.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量表题项能否很好的区分受试者,即进行不同水平段受试者平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我们运用SPSS19.0把受试按照量表得分高低分成高、中、低三组,运用one-way ANOVA进行三组之间显著性差异比较。

4. 因子分析。我们对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检验量表结构效度,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KMO检验值为0.885,Barrlett’s test为1 727.279,显著性水平为0.000 0,这说明测试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正交旋转(Varimax)后得出4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百分比48.255%。因子特征值及方差百分比。

从分析生成的碎石图也可看出,从第4个因子以后的曲线变得比较平缓,最后接近一条直线,进一步佐证了上述分析结果。

四、量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挖掘量表的深层信息,以探究各因子对四级阅读成绩的因果关系,即学生在各因子题项的得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预测他(她)的四级阅读成绩。

我们把4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四级阅读成绩做为因变量,用逐步进入法对量表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四级阅读成绩和各因子相关分析结果。

分析得出的方差分析表显示:模型1的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的和各为32 191.960,116 339.453。模型2的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各为38 514.760,

110 016.653. 说明这两个模型解释了英语四级阅读成绩的部分方差。

因子3“阅读高级技能”和因子4“阅读运用技能”没能进入回归模型。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如下:表5显示因子1“阅读基础技能”和因子3“阅读高级技能”相关系数高达0.620,分析得出的方差分析表显示“阅读高级技能”的方差膨胀因子(VIF)高达1.727,说明因子1“阅读基础技能”和因子3“阅读高级技能”存在共线性关系。说明因子2和因子3中包含题项对因变量“英语四级阅读成绩”的解释力很大程度是重合的。因此模型舍弃因子3“阅读高级技能”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五、路径分析

Bandura(1977)指出构建自我效能有4个来源:动作性掌握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感状态。自我效能感最大的来源是动作性掌握经验,即过去成功的或失败的学习经历会对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会对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判断有影响。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学习者的“阅读基础技能”和“阅读任务技能”2个因子对四级阅读成绩的水平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选择“四级阅读成绩”和“阅读基础技能”和“阅读任务技能”2个因子进行路径分析,得出路径分析的最终模型。

六、结论

(一)主要发现

1. 本研究首次编制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量表,并经过多维信、效度检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水平,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的“英语四级阅读成绩”和“阅读基础技能”“阅读任务技能”2个因子有因果关系,和“阅读高级技能”和“阅读运用技能”没有显著因果关系。可能的原因为:英语四级考试着重考察学习者的阅读基础技能和阅读任务技能,而“阅读高级技能”和“阅读运用技能”中包含的题项如“我能辨别文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在阅读英文报刊或网络新闻时,我能先看题目、插图、简介、导言、各段小标题、结语等,再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关键段落,关键词汇阅读”“我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教材,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我能借助词典从技术性手册中快速查找所需信息以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技能不在四级考试的范围之内。研究结果印证了以往的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具有因果关系。

3. 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四级阅读成绩和2个因子“阅读基础技能”“阅读任务技能”之间的影响路径是存在的,但并不十分显著。原因可能为:影响学习者阅读成绩的因素很多,其中更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学习基础和精力投入。而自我效能感具有主观性特征,相同阅读水平的学习者因为性格差异会对自己学习效能感做出不同的判断。研究表明学习者的阅读自我效能感对其阅读成绩有一定的指证作用,但不是学习者阅读成绩的关键决定因素。

(二)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来自一所省属重点高校,数据来源并不能反映全国各类院校学生阅读自我效能感水平。本研究侧重对量表的开发设计及检验,没有考察性别对阅读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对量表的效度检验中,只运用SPSS19.0对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而没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这些都有赖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M].New York:Freeman,1997.

[2]Shell D F, Colvin C&Bruning R H. Self-efficacy,attribution,and outcome expectancy mechanism in reading and writing achievement: Grade-level and achievement-level difference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5,(3):386-398.

[3]Shell D F ,M urphy C C & Bruning R H. Self-efficacy and outcome expectancy mechanisms in reading and writing achievemen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1):91-100.

[4]Schunk D H,Swartz CW. Writ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with gifted students: Effects and feedback on self-efficacy and skills[J]. Reader Review,1991,(15):225-230.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答会明.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6):569-571.

[7]王垒.The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self-efficacy[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33-40

检测英语论文范文9

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英语教育。但是,英语教育的结果却是很不理想,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更是不容乐观,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英语教学整体水平低下。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英语教师以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还属于封闭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许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考试仍然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因此,大多数教师受“为应试而教”的影响,教学上重笔头,轻听说。把英语仅当作知识来传授,只重分数,忽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缺乏口语练习的机会。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大打折扣。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状况,就要改革当前的英语考试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通过评价教育功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依据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说有赖于听读,听说有助于读写,写又可以巩固听说和读。此外,教科书不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机械地重复语言,而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结合实际运用语言,开展听说读写活动,以便把书中的词语、句型变成自己的语言机制的组成部分。这样,学生的语言技能才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运用自己有限的语言去应付无法预知的情况;才能通过听读来吸取信息,敢于开谈,传递信息,并通过听说来加速阅读,推动书面表达,交流信息。所以,无论从语言的发展、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还是从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

二、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英语口语测试是整个英语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正确的导向。二是,教学理论、教学改革影响测试理论与手段的更新,而测试手段和测试形式的变化与改革必将导致教学理论与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开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英语口语测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及其应试能力,而且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交际语言,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中学英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与评价的改革。如何进行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口语测试命题与评价,使测试的信度、效度、可行性得到最大的保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

三、初中英语口语测试题型以及形式

1.口试测试的题型

口语测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检测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检测其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口语测试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朗读

从简写本英文小说或其它合适的材料中选取适当的段落,供考生朗读,但不能选用课文。考生在面对教师朗读之前,有几分钟时间研究一下朗读材料。想要设计合适的朗读测试,最有效的方法是设想现实生活的实际环境,要求考生按这种环境朗读。

(2)对话

①口试教师就考生所朗读的短文内容提出3—5个问题。

②教师提出3—5个问题与考生进行语言交流。内容可涉及考生的个人信息及其它熟悉的话题。可以先提出yes/no问句、反意疑问句,再接着提特殊疑问句。此外,为保持灵活性,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范围广泛的主题准备一系列问题。

(3)角色扮演

考生通过抽签方式得到一张卡片,卡片上描述某一特定的情景,可由两个考生或考生与主

考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可先准备一至两分钟。

这种测试方法改变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创设多种情景让考生提问或做出反应,考查其能否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开始并维持对话或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操作中要注意考生的匹配,如水平差异过大,能力强的一方就可能控制交际的主动权,而能力弱的一方容易产生胆怯、自卑的心理,造成交际失败。

(4)图片描述

这是口语测试较为普通的一种方法,既要求考生对图画、地图或示意图进行描述、叙述,也包括对图中内容进行讨论。

①给考生一图片系列,允许其准备几分钟,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要求。命题人应仔细选择测试用的图画,要能控制所需要的基本词汇及句子结构。

②另一种用图片进行测试的方法是:考生和口语教师面前摆有5幅图画,每幅图画只有一个方面与另外4幅有所不同。首先给学生一张带有一个字母(a,b,c,d或e)的卡片,教师不能看见该字母,要求考生描述与字母相对应的图画,然后,教师根据描述内容找出那幅图画。教师要根据考生描述的正确与流利程度、描述所花的时间长短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最后核对卡片。

(5)话题谈论

教师提供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就这个话题展开陈述或表达观点和意见,谈一至两分钟。考生有一分钟的时间做准备,也可做笔记。此项测试考查的不是知识,而是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命题人选择的话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及知识水平,并且尽量与上一部分测试内容相关。  (6)小组讨论或辩论

由考生自由组合成3人小组,就熟悉的话题或所读的故事进行讨论或辩论。这种形式考查学生能否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进行辩论,并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考生之间必须有积极的交流,不是一人说一段,另一人再说一大段。

设计口语测试时,不必所有形式都采用,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两至三种。

2.口语测试的形式

(1)直接型口试

直接型口试以口语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为蓝本,通过考生的口头表达来考查其口语能力,具有较高的卷面效度。但是,直接型口试的评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考试过程很难统一标准,信度不高且耗时费力。常见的直接型口试形式有:①由考官面试考生,每次只测试一名考生。②根据考生的语言水平和性格差异,把考生配对成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小组,再让他们对话、扮演角色或讨论某一个话题。

(2)半直接型口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必然是今后语言测试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计算机辅助口试中,可控制的变量相对增加,考试的信度也可以得到保证。但计算机辅助口试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因为,口试的整个过程都被刻录在光盘上,这种口试必须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对录音设备要求比较高,不利于在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推广。

为了体现口语测试公平、公正,测试中考官应有笔试记录,对考生的测试内容也应有录音记录或光盘刻录。学校和教师对各年级口语测试应有专门的档案收藏。

四、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应试策略

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就是检测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检测其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其中包括对语音、语调、词汇、语速、语感、理解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应不断积累和储备,应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习惯。听说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听说训练直接关系到英语口试的成败。因此,平常的口语教学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强化语音语调,加大朗读训练

语音语调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发音是否准确、清晰,语调是否自然、流畅,学生朗读时能否恰当地运用意群断句,连读自然、正确。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多听录音或其它音像制品,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听单词辨音,也可以听一些连贯的词组,听短文、对话等,然后要一句一句地模仿。而朗读短文的选读应以学生易接受、好理解的材料为主,要求学生一方面要迅速看懂短文内容,同时对朗读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感进行准备,语音、语调只有通过朗读完整的短文才能得以全面的体现。

2.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情景交流,增加语言输入

听和说作为语言交流的两个方面,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一定的听说氛围,只靠闷头学习,很难在听说方面有所收获。因此,要有意识地、积极地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应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训练,平时尽量让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活动,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交流。课外,组织兴趣小组、创办英语角,定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时时处在英语氛围中,使学生心情放松、耳濡目染,在娱乐中得到英语听说的训练。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输入,正确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输入不是灌输,要创造良好的物

质环境和心理情境使学生主动地通过听读接受信息,可以用朗读、背诵、复述课文内容的照本训练法;还可以运用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法;师生、同桌间的对话法、比赛法等,以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多样的形式来加强说话训练。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用创造性的教学法思维,将教材内容激活并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真正做到“围绕教材,抛开教材,返回教材,不要教材”,活教活学,学以致用。

英语课程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口语训练是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加强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元素。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完善现行考试制度和改革现行考试模式,在中学阶段增加英语口语测试,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景和:《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3.《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