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重症护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57

重症护理论文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1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80例,均为CT或MRI确诊为重症脑外伤患者。其中,硬膜下血肿50例,脑干伤20例,脑肿瘤2例,脑出血8例。新入科、新上岗护士16人,带教老师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后,测查新入科的护士及通过使用护理路径护理过的病人,护士及病人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第1天(当日)根据病情如无手术指证者,予以吸氧,根据医嘱用脱水剂、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病情,每1~2小时巡视1次,交待年轻有文化的家属留下陪伴病人,做好必要的看护工作和一些日常生活照料,安慰家属,做好心理护理。介绍本院脑外科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化解他们心中的忧虑,做好沟通,告知床位医生,责任护士,让家属在必要时能及时与他们联系,解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

第2天,病情未加重,做好卧位及翻身指导,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特殊药物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交代清楚。指导并协助家属1~2小时为病人翻身1次,观察病人是否合并有颅中窝损伤,是否有脑脊液鼻漏,耳漏或耳鼻出血。如有上述情况,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平卧位头偏向脑脊液耳漏侧的卧位或抬高头部30°卧位,便于引流,维持此至停止漏液3~5日,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至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黏连而封闭漏口。②密切观察引流量及颜色。③保持局部清洁,每日2次清洁、消毒外耳道、鼻腔、口腔,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液体逆流入颅。反复强调定要让液体自然流出,避免添、堵、掏等动作,以免引起颅内感染。④避免颅内压骤升,交代家属如病人清醒后不可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等,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高而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⑤对于脑脊液鼻漏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严禁从鼻腔吸痰或置胃管,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作腰穿。⑥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如头痛、发热等。⑦遵医嘱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第3天,讲解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的必要性,翻身拍背的目的、方法及必要性,功能锻炼的目的及必要性。

第4天,昏迷仍未清醒,观察是否出现应激性溃疡,如未出现,先吸尽口鼻腔分泌物后准备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置胃管时注意方法,争取一次性成功。即胃管置入15~25cm时,托起病人颈部,使下颔靠近胸骨柄,以增加咽部的弧度,使胃管顺利插入,不致因反复插管导致呼吸道不畅或插入时致呕吐窒息使颅内压力增加而加重病情。置入后,第1次鼻饲,带教护士一定要观察,确认鼻饲管在位通畅,鼻饲量不要太多,先滴入50~100ml38~41℃开水,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告知病人家属每次鼻饲前准备鼻饲液的方法,并让家属演示,直至完全正确后由新上岗护士指导病人家属按从每次鼻饲量100ml逐次加量50~250ml/次,6~8次/日,每次浓度从低到高,从稀到稠,温度38~41℃,每次鼻饲前后用温开水10ml冲管,防堵塞,有条件时可用恒温器,保证鼻饲液温度适宜,以免引起胃的不适。鼻饲前准备鼻饲液时要注意保持手部卫生,鼻饲液现配现用,用不完放冰箱中,当日用完(最长不超过24小时)以防变质导致腹泻,开始鼻饲后,每日观察病人的大便次数、量、颜色等,并注意动态观察病人的化验结果,是否有负氮平衡或负氮平衡有无改善,血压是否升高,血糖有无升高,及时观察有无小便、小便量、颜色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医生。

第5天,反复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教家属怎样从锻炼小关节开始到活动大关节。防止偏瘫肢体的肌肉萎缩,下肢血栓形成,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昏迷转醒后的肢体功能迅速的恢复,为日后回归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天,如在病程中病情好转,进一步强调以上的健康宣教及各方面护理,为出院做好准备。

第7天,如病人神志转清,可拔除胃管,让病人进食,观察是否便秘,如有,注意饮食,鼓励多吃水果蔬菜,如香蕉、青菜等,防止屏气大便,导致颅内压增加。刚清醒后一定要在床上大便,不能不听劝阻上厕所,因为长时间的卧床使血管的张力下降,突然起床后,易引起性低血压而致晕厥跌倒,易出现危险,要反复与家属交代并在护理记录本记录。清醒后先让病人坐在床上,观察有无不适。如无不适,让病人坐到床边,让下肢下垂数分钟,再在家属的扶持下站立数分钟。如不适,再下床,在床边锻炼,来回走几圈,这样锻炼2天后再上厕所,并一定要有家属扶持,在旁照料,以免出现危险。

第8天,如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饮食睡眠及二便均正常,即可作出院指导,根据发病诱因,指导注意事项,如行车安全,忌酒后驾车等。如是高血压引起的,则应注意控制血压,禁烟酒,进行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冬季适当保暖,保持大便通畅等,并告知病人出院结帐的方法。

在病中如出现病情加重,出现脑疝后,立即进入下一个路径。

病人病情危重出现脑疝时:①需立即汇报医生;②护士应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通知理发师剃光头,正确留取配血备血标本并认真查看,以免因签名不清楚或写病人姓名的谐音字而耽误出结果的时间,急诊时告知家属送标本的路径;③通知家属应准备的用物,做好沟通;④写好病情记录;⑤手术车来接病人时护士一定要到床边协助保证正确的转运;⑥整理氧气装置,心电监护仪,更换床上用物,铺麻醉床;⑦病人术毕回房接病人时,观察神志是否清醒,如清醒,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未带气管插管,立即吸氧,心电监护;⑧观察头部有无引流管,有引流管,保证正确引流,使引流袋的上端位置低于头部,应及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是否被牵挂,折叠,并定时记量,如在短时间内引流量>100ml,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⑨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医嘱15~30分钟1次,直至平稳后改1小时1次;⑩应保证头部抬高15°~30°,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交代家属注意应有专人负责带好病人的双手,以防麻醉清醒后或神志逐渐清醒后把引流管抓脱或烦躁导致头部乱动,导致引流管拽脱。并负责观察病人有无呕吐征兆,如有,一定要注意把头偏向一侧,防窒息。以后护理转入上一昏迷路径。

如病人出手术室后,带气管插管入病室,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交代家属注意带好病人的手,防止意外拔管。护理人员应按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护理,保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温度20~22℃,湿度55%~65%。病室紫外线消毒2次/日,30分钟/次。配置气管插管内滴药,生理盐水250ml中加入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每次滴3ml左右,每15分钟1次。保证200~400ml/日,根据痰液黏稠程度绝地每次滴入的量及间隔时间,如痰液黏稠增加次数,增加滴入量,确保能有效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病情好转,神志转清及时通知麻醉师看是否能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充分吸痰,拔管后注意拍背,鼓励咳嗽,促进痰液排出。如病情未好转,气管插管48小时左右,医生可能根据病情需要做气管切开,做好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让家属明白,如呼吸不通畅最终会导致加重颅内压,故为病人考虑,应同意并积极配合做此手术。同时,应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应劝慰病人医护人员正在尽力抢救,家属也应积极支持,此时,家属救治病人的决心决定着病人痊愈程度乃至生命。病程中病人如有中枢性高热,及时使用冰毯及冰帽,并注意根据医嘱或病人的体温调节、设定温度,及时更换冰帽中的冰,确保冰帽、冰毯的使用效果,确保病人腋下体温<38℃。观察病人是否有对冷敏感致腹泻,腹胀等不适,如有,应注意调节温度。如用冬眠合剂应注意血压的观察。如体温逐渐下降,应逐渐撤冰毯,冰帽,以免体温反复。如病情好转,神志转清,除注意气管切开护理外,其他路径与上述昏迷转清的病人一致。

如病情加重不是手术能解除的脑干重度损伤,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时应汇报医生,如有使用呼吸机的医嘱,护理人员准备呼吸机并调试后推到床旁,根据医嘱调节参数,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观察记录,根据需要抽取血气分析,以备医生准确了解病情,使用呼吸机后注意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使用粗细及硬度均适宜的吸痰管,正确的吸力,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确保有效通气。当呼吸改善,做好撤机准备,可用SIMV、PSV模式。脱机后观察呼吸情况,24小时后呼吸无变化就可撤机,撤机后做好终末处理,病情好转后转入上路径。

每项操作,每个路径,带教老师先要亲自做,做时讲解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并让新员工演示。

讨论

护理路径的使用有利于护理人员准确掌握各时间段的应对方式,对准确判断及治疗脑外科各个时间段重症病人有指导作用,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促进了护士与患者的相互沟通,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和谐了护患关系。护理路径有利于护理管理者检查判断护理质量。护理路径制定有利于新上岗人员迅速成长起来,减少了她们的应激,有利于她们生理、心理的健康。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2

【摘要】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由于神经外科ICU(ICU)是以抢救各种神经外科重症为主的治疗体系,病人病情危急且变化快,而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因此了解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事件产生的特点,对提高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障病人医疗、护理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我院收治562例ICU病人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及潜在的护理风险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6年8月收治的562例ICU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脑出血275例,占48.93%;脑挫伤83例,占14.76%;头部外伤74例,占13.17%;脑肿瘤37例,占6.56%;颅骨骨折23例,占4.10%;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占3.92%;硬膜下血肿20例,占3.56%;硬膜外血肿18例,占3.20%;脑脓肿5例,占0.89%;脑血管畸形4例,占0.71%;颈髓高位损伤1例,占0.18%。平均住ICU时间为3.75天。

二、ICU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

2.1非计划性拔管ICU病人的监护仪器多,身上管道多,在翻身或做各种治疗时各种管道可能出现意外脱管或者患者自行拔管,本组562例患者中,有4例自拔气管插管,6例自拔胃管,3例自拔脑室及创腔引流管,4例自拔导尿管,1例自拔静脉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占3.20%。在气管插管、胃管、静脉插管、导尿管、引流管中,以气管脱落至体外或自动拔除的风险性最大,气管导管滑脱的严重后果应不容忽视,由于导管滑落后情况紧急,加上大部分病人需要再次插管,并有缺氧烦躁表现,在此情况下气管插管难度加大,造成气道的损伤;病人自行拔管时因为肿胀的气囊,以及导管前端斜面的刺激,100%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气道损伤,若伤及较大血管引起出血,对病人又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再次插管的后续问题,增加医疗费用,加重并发症等将会给病人带来不便。

2.2ICU护士应急能力低或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有的ICU护士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低下。如脑挫伤的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冷汗淋漓、嗜睡或意识朦胧,应考虑为脑疝的早期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经CT检查确诊后及早手术治疗,若等到出现瞳孔不等大时才发现病情变化,手术疗效就不如前者了。如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尿量增多,每小时300ml以上,护士应及早报告医生是否有尿崩的可能,及早应用垂体后叶素,防止加重尿崩,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2.3口头医嘱多ICU内抢救患者多,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生,但医生不愿意起床开医嘱。如微泵注射升压药或降压药用完后,叫医生起床开医嘱,但医生叫护士按照原医嘱执行,等明晨才补开医嘱,这是违反规章制度的。

2.4院内感染危重患者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或用品缺乏等,造成患者院内感染。在562例患者中,4例出现颅内感染,16例出现肺部感染,8例出现尿路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98%。

2.5窒息ICU病人大多数为昏迷病人,无力咳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呕吐物误吸等均有可能引起窒息。在562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气管插管半堵塞,经加强湿化及吸痰,未造成窒息。

三、预防措施

3.1减少和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应耐心讲解人工气道的正常不适反应、气道处理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对于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病人进行适当约束。我科针对此类病人自制一种手袜式约束带约束双上肢,防止病人乱抓乱拔,取得较好效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在为病人治疗、护理及翻身时,防止管道滑脱,操作完毕均要检查各导管是否固定在位。

3.2加强ICU护士的责任心及专业知识培训对于ICU护士应教育她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认真做好各项治疗及护理,使病人渡过危险阶段。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她们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患者抢救技术等,在病人病情危急需迅速抢救时,护士能够以娴熟的技术实施急救以精湛的技术消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取得他们的信任。

3.3正确执行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经2人复核,对有疑问的医嘱要询问医生确认无误后才执行,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一次治疗都要经2人查对,在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要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非抢救时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3.4防止院内感染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护理操作时要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如:每位病人用过的呼吸机、雾化器、湿化瓶都应消毒后再给另一位病人使用;每次操作前都应洗手,每给一位病人治疗后应洗手再给另一位病人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3.5防止窒息发生患者呕吐时头偏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床边备好吸引器及吸引用物,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要充分湿化气道,防止痰液结痂,翻身时给予叩背,使痰液松动易吸出。

四、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处于不稳定状态,应通过监护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作相应的处理,使病人渡过危险阶段。因此,护士不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还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护理差错,引发纠纷。

4.1与侵犯病人合法权益有关的潜在问题病人就医时享有知情权,如果医务工作者不顾及病人的合法权益,不认真执行“知情同意”原则,就会引起一系列矛盾。例如护士在给病人抽血时,应向病人或家属告知抽血的目的,取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后,才可以给病人抽血,如不向病人或家属告知,侵犯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这是法律不允许的。

4.2与特护记录有关的潜在法律问题特护记录是病人在ICU病情变化最准确、最宝贵的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在抢救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护理措施要及时、准确、详细记录。如果记录不当将会引发护理纠纷。例如病人血压突然下降抢救时不仅要写清几点几分发生病情变化,如何抢救,还应写清几点几分医生、主任到场,并写清医生、主任的全名,以免抢救无效因护理记录不全而被卷入法律纠纷之中。

4.3与执行医嘱有关的潜在法律问题医嘱是护士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唯一依据,护士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均属于违规行为。但是,ICU的病人病情变化快,在执行长期医嘱遇到疑问时护士应随时向医生反映病情,以便给予合理的治疗。例如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时给予降压药将血压降至正常,如还有长期医嘱的口服降压药,应请示医生是否调整口服药,以免将血压降得过低,引起病情变化。

4.4与护士配置有关的问题在ICU里,夜班多,加班多,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年轻护士经验少,有时忙于1位重病人,对另外的病人可能疏于照顾或因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由此带来法律问题。因此,合理的人员配置十分重要。

五、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工作是知识、技能、责任与爱心的结合。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同时也要遵照、依靠和运用法律进行工作。

5.1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法律既保护病人又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在为病人作操作时,应考虑到病人的知情权,明确告知病人所有检查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对实验性的操作应执行告知签字制度。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正当权利。我们通过典型事例的学习,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

5.2以客观记录为依据,提高特护记录的法律性特护记录是否客观、真实、准确,直接反映了护理行为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体现护理质量。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即刻记录、客观记录、如实记录。不仅重视病情观察,而且使护理文书更具有法律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如遇到护理纠纷时,护理记录在举证时更具有说服力。

5.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熟练操作技能良好的护理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防范护理纠纷的基础和保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护理新知识、新技能,充实和更新知识内容,扩展知识面,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在观察病情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病情为医生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医生所开医嘱起到监督作用,对有疑问的医嘱一定要问清楚再执行。

5.4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在ICU里,根据护士职业身份分清职责,实习护士、见习护士不具备执业资格,只能在带教老师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为病人做简单无创操作,如雾化吸入、叩背排痰等。病情危重的由高年资护师以上人员监护,曾有调查报道:78%的护士认为,护理工作繁忙、超负荷劳动与护理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应合理使用人力资源,适当分配工作量,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确保护理安全。

六、小结

根据ICU特点,病人病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而ICU护士处于临床第一线,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因此了解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事件产生的特点,对提高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障病人医疗、护理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特殊的服务对象,救死扶伤的工作特性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因此,通过深入、反复的培训学习,使护士认清执行法律、规章、常规,执行“三查七对”,就是在守法;认清高度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工作的疏忽或因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造成的后果,可能触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护士正确评估病人潜在风险的基础上,能够提醒护士哪些是高风险的重点病人,促使护士加强对病人的观察、护理,督促护士落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2]钱淑清.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J].护理研究,2005,19(3):69-70.

[3]金燕.重症监护病人气管导管滑脱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3):532-533.

[4]祝敏芳.浅谈新形式下护士的自我保护[J].护理研究,2003,17(3):301-302.

[5]刘明溱,孙光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40.

[6]王丽娟.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3):258-259.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3

1.1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46例,占53.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37.2%),下呼吸道感染14例(16.3%),胃肠道感染21例(24.4%),泌尿道感染13例(15.1%),其他6例。

1.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ICU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种类较多等均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体见表1:

1.3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感染均在3天内消失,治愈率为100%。

2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高龄、侵入性操作、ICU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联合使用种类较多等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高龄患者机体较为衰弱,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极易受到外界感染,而接受有创性检查及治疗患者,机体正常防御技能受到破坏,导致细菌侵入人体难度较大,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侵入性操作中,一些消毒灭菌不合格医疗器材的使用等可诱导感染的发生,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为了抵抗细菌感染,患者多会采用抗生素治疗,然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种类较多等均可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感染发生,因此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及护理干预,减少感染的发生。护理对策:

①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工作较为繁重,医院要加强对其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健康教育,同时由院内指派专门感染检测员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及指导;所有侵入性操作所需使用的器械、工具等均需严格消毒并拔管。

②保证ICU内良好的室内环境,在不同患者之间采用屏障进行分隔,医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安装空气层流设备,对空气污染进行杜绝,室内每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定期消毒清洁室内器械及设备。

③所有进入重症监护室内人员均需适应专用消毒口罩、衣帽及拖鞋等,进入病房及操作前均需严格洗手,医院需要配备手部专用消毒剂;患者使用的废弃物放进密闭、专用袋子内送往专门的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操作。

④本次研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呼吸道护理不到位引起,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医护人员需要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及无菌手套;患者使用呼吸机通道间隔2天更换一次,同时将冷凝水及时处理,避免患者倒吸;采用环氧乙烷对相关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患者使用器械均专人专用,保证无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吸痰技术。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4

1.1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实施循证护理,如下所示:

1.1.1循证方法:成立以护士长为首的循证护理小组组,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查阅资料,寻找证据,在对证据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实践,制定出最终的护理干预措施。

1.1.2调整,减轻疼痛:急性胰腺炎多伴有剧烈的腹痛,因此在护理中要防止患者因剧痛翻来覆去而坠床,各类监护仪器要固定牢固。护士要协助患者弯腰并屈膝侧卧,以减轻疼痛程度。同时要告知患者遵照医嘱服用止痛药。

1.1.3实施禁食水护理,注重口腔清洁: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的胃肠减压与禁食水易引发咽喉不适与口唇干燥。因此应及时为患者涂抹唇膏等,以保持口唇湿润。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洗漱,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

1.1.4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部疼痛的部位、剧烈程度以及疼痛的性质。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关注病人心理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同时,要保持胃管通畅,注意引出液的性状。准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防止出现患者体液不足,引发休克等不良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要迅速上报主治医生,以迅速处理、治疗。

1.1.5全身感染的护理:在全身感染期,对于接受抗生素治疗,但体温仍然高者,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对患者的尿、血、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进行定期化验。

1.1.6健康教育:护理过程中药对患者积极地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告知该病产生的原因,相关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配合程度。出院时,要进行相关的出院指导,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且要定期复查,以避免复发。

1.2效果评价

分别从护理质量、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三方面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价。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性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等3个方面,各因子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并发症包括电解质失衡、应激性溃疡、肠麻痹、继发性感染和器官衰竭等。患者满意度按照方式的不同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等3个等级。

1.3重症急性胰腺炎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16.0软件。护理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满意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

循证护理组在护理操作、护理态度和护理文书写作质量等护理质量各因子间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循证护理组发生电解质失衡、应激性溃疡、肠麻痹、继发性感染和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1730,p<0.0001)。即表明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更高。

3小结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本科护理学专业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国内三级、大部分二级医院都开设了ICU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房)和急救室,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具有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护士无论在数量还是素质上都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急危重症护理人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通过开展本科护理学专业后期急危重症分流的方式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医疗快速发展,急需急危重症护理人才

2011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纲要明确了近年护理事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队伍。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学科的细化,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日益重要,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满足患者的需求。赵娟娟等对广东省166家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教育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发现95.18%的医院表示今后在较长时间内需补充不同领域的专科护士,特别是ICU和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其中三级医院分列在第一和第三位、二级医院分列在第四和第一位,急危重症护理人才有较大需求[1]。

2.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途径有待提升

ICU护士的培养主要是在职护理培训模式,即从现有的各科室中选拔一些优秀的具有从事本工作意向的护士,经过适当培训后承担ICU护理工作,由于培训时间短、形式较单一,师资力量较薄弱等导致护士得不到系统的急危重症护理教育,另外目前的急危重症护士还存在资历较浅,年纪较轻等问题[2]。张建伟、史维君等对上海地区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培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是护士进入ICU前缺乏系统培训,进入ICU后培训也未常规化、系统化,培训的内容与临床需求及重症护理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3]。因此,必须创新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在本科教育阶段进行后期急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教育,以求培养全面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

3.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3.1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急危重症护理人员除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强烈责任心及高深的职业情操外,还必须具有临危应急处理和临床医生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在急危重症护理处理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能力,以便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更好地为护理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对本科护理学专业后期急危重症方向采取“1.5+‘1+1’+1.5”的培养模式。第1个1.5即1.5年护理学培养前期,主要是学习人文素养、思想品德及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素质、品德及临床医学相关知识,能够解答患者一般的医学疑问;“1+1”即1年的专业知识培养,包括通常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急危重症的系统知识,确保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向;第2个1.5即1.5年的护理实践,包括1年的正常护理技能训练与实习和0.5年的急危重症护理强化训练和实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3.2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理论和实践培养体系。

3.2.1理论教学培养体系。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课程由五大块组成。(1)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阅读护理专业外文资料和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护理学科信息。(2)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通过护理伦理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的职业态度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素质,使护生具有较强沟通技巧,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3)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充分理解和有效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4)护理学专业课程:学习护理基础、专科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急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服务对象健康问题的能力。(5)选修类课程:目的是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及交叉学科知识培养。

3.2.2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过程是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过程,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适应工作的能力,主要由实验教学、临床见习、护理技能强化训练、预防医学和社区护理实践、毕业实习、课外科研能力训练等组成。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思维,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见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获得临床案例和护理操作的实际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专业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见习巩固所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早期进入社会、进入临床;通过见习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环境、护士基本素质要求和医院规章制度,进一步巩固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毕业实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稳定的专业思想,使其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等实习基地进行实践,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熟悉慢性病、传染病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知识,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服务理念,积极促进人类健康;通过课外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科研意识,为将来更好地从事护理工作和开创护理事业新局面。

3.3加强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本科护理学专业后期分流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但满足了医院对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需求,得到广大医院认可,同时为护理学生就业开拓了新的渠道。为培养更多更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必须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3.3.1优化课程结构和设置,精选课程。

由于急危重症护理方向是属于护理学专业后期分流,设置的课程较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为此必须优化课程结构和设置,适当精简或合并课程,避免重复授课。如将传染病护理课程合并到内科护理中,一方面是有些医院未开设传染科,另一方面是传染病在大的范围归属于内科,可以融合到内科护理中进行讲解;可以将一些专科护理合并,如口腔护理与五官科护,老年护理和康复护理与社区护理合并等。在教学过程中优选教学内容,通过跨课程、跨学科备课,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简洁明了,强化学习效果。

3.3.2更新教育方法和模式。

根据护理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必须更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目的、有选择地应用PBL、案例式、讨论式、情景式[4]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3.3建立重症监护模拟病房,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学生实习期间难以有效地学习和使用重症监护相关设备,得到操作的机会就更少。为解决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少的问题,学校应建立重症监护模拟病房,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师资,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重症监护训练。毕业实习是确保学生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选择具有ICU、急诊科实力较强的三级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础,学校与教学基地建立互利合作稳定的关系,加大对教学基地的投入,激发教学基的教学热情,可以在各实践教学点建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选择人才库中的护士进行带教工作。

3.3.4加强急危重症护理师资培养。

师资队伍是目前制约护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普遍只有中专学历,且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也普遍存在学历较低等问题,制约护理学教育的发展。首先学校必须加强师资培养,增加护士进修学习机会;其次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主动学习;再次教师应当确立为学生服务的目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越强大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娟娟,尤黎明等.广东省医院护理人力及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8):39-42.

[2]张建伟,史维君等.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培训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65-368.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 专科护士 培训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的地方,收住的病人往往处于生死关头,病情瞬息万变,甚至有猝死的危险。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参与抢救的全过程,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并24小时动态监护病人病情。护士严密监护的结果和治疗经过供医生作为诊疗参考,动态调整诊疗方案。因此,重症医学科护士在抢救危重病人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素质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抢救的成功率。现把我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1 我院重症医学科概况

1.1 我院属于县市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500张,重症医学科编制床位10张。年均收治病人1287人,床位使用率达75.8%,抢救成功率87.6%。

1.2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备 配备正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护士24名,护理员3名,床护比为1:2.6,符合国家综合医院人员配备标准。

1.3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结构 配备的26名护士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8人,中专学历14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15人。

2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

2.1 护理人员素质

2.1.1 重症医学科固定在岗护士条件:①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②在医院其它科室试用3个月,经理论、技能考试合格;③在全院内、外大科轮转满3年,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④经过三个月的专科准入培训,培训结束后经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达标,方可从事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2.1.2 重症医学科收住的均为危重病人,随机性大,病情严重而复杂,病情程度难以估计,往往需要紧急抢救。因此重症医学科护士还必需具备以下条件:①专业性强,知识面广。认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掌握护理新动向,了解各种危重病的临床表现、抢救程序,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有精湛的护理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②镇定自如,反应灵敏,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争分夺秒地配合医生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③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八对”。④ 语言要有专业性、逻辑性,符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双向法律防护意识,既要保护病人的利益,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2 综合培训

在临床内、外大科轮转了三年的护士已具有一定的护理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但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及紧急情况下抢救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尚有欠缺,因此,对她们进行重症医学科的专科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2.2.1 专科准入培训 培训时间为3个月,培训内容如下:第一周:①熟悉重症医学科的概况、环境布局;②掌握重症医学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次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③掌握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护理。第二周:①介绍接、送病人的程序;②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看护一个病情较稳定的病人;③讲解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消毒及保管。第三周:①熟练掌握病人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②熟练插胃管、喂食,留取各种检验标本。第四周:熟悉外科各类导管相关知识及护理操作规程。第五周:①掌握深静脉置管护理;②学习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及血气分析报告的阅读。第六周:学习本科表格式护理文件书写格式,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书写护理记录。第七周:熟悉有创血压监测相关知识,掌握有创血压监测。第八周:掌握输液泵、微量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能独立进行人工气道的护理。第九周:①掌握简易呼吸器使用的相关知识;②学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③掌握医嘱处理流程,熟悉使用电脑处理医嘱。第十周:熟悉呼吸机使用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

第十一周:熟悉呼吸衰竭及ARDS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第十二周:学习心电除颤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术。

2.2.2 专科理论知识培训 科内理论培训:每月二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护士长晨间提问及护理业务查房;每二个月一次专科、三基理论考试;每季度一次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并做好记录。护理部理论培训:①五年以下护士:每月一次护理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专科、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达标;②五年以上护士:每季度一次护理业务学习、专科及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达标。每季度一次全院护理业务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 转贴于

2.2.3 专科操作培训 护理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通过示教、讲解、提问、讨论的方法提高护士对护理操作技能的认识,加深对规范化操作流程的印象。最需要接受的操作培训项目是: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心肺复苏术,这也是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后,在医生未到抢救现场时护士可以独立完成的急救操作,尽早实施此类操作能为患者获得成功复苏奠定良好的基础[1]。其次是:监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内吸痰、经口鼻吸痰、接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滴(推)注泵的使用、动脉穿刺术、轴线翻身法、心电图机的使用等。

科内操作培训: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季度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操作考核,并做好记录。护理部专科操作培训:指定专人负责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季度有计划地进行专科各项操作考核,成绩达标,与个人年终考核成绩挂钩。

2.2.4 规范交接班培训 采取主动流程管理模式进行交接班,在交接班过程中,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较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更全面,更能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能力,避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护理部制定交接班制度,每周二次进行跟班检查,以强化规范化交接班。

2.2.5 专科再培训 重症医学科护士每两年需参加各级护理学会举办的学习班、专题讲座或学术论文交流,培训率达100%;每两年接受院部专科再培训,考核成绩必需达标,方可继续从事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2.2.6 选派外出培训 为了掌握护理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在临床实践、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护理部每年选派重症医学科优秀护士参加国内各种短期培训班或进修学习;为了配合医疗开展各种新业务、新项目,选派优秀骨干与医生同步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2.3 科室考核与综合鉴定

2.3.1 重症医学科上岗护士培训结束后,由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其进行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基础护理操作考试。

2.3.2 护士长组织全科医务人员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工作表现进行无计名投票,对新上岗护士进行综合鉴定,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对确实不能适应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的护士,由护士长递交书面报告上交护理部,严格把好留用关。

2.4 满意度调查

2.4.1 护士长带领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住院患者每月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做好记录,并与个人奖金分配挂钩。

2.4.2 护理部每月一次对科室住院患者及全院医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

2.4.3 将各种问卷调查结果与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护士长个人考核及十佳护士考核挂钩。

3 小结

重症医学科在岗护士经过严格规范的专科培训后,专业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配合抢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均明显提高,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病人及家属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9.2%,全院各科医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达98.7%,在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7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658-02

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他们的心理状态经常是消极的,不同于其他病人,而这种消极情绪往往加重患者的病情[1]。随着医药行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现代社会人们对爱伤观念的逐步重视,人们对晚期癌症患者护理的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科学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2]。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我科室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晚期癌症患者40人作为本次工作的实验对象,每一位患者对应一名护士,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室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晚期癌症患者40人作为本次工作的实验对象,每一位患者对应一名护士,护士年龄19~29岁,平均24. 45士5. 12岁。工作年龄:4~ 8年,平均6 55士2. 12年,每位护士的护理水平及文化程度基本一致。所有病人进行统一管理,常规生活基本一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无其他并发症,具有可比性。晚期癌症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n 20 20男 12 11女 8 9平均年龄 65.4士12.3 66.5士13.11.2方法:

所有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20例/组,观察组进行精神护理和居家护理干预,比如控制饮食、常规体格监测、药物干预和癌症知识宣传等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追踪病人的健康情况,做一统计学处理。

1. 3溃疡治愈评价指标:

根据40位病人术后的护理结束时的基本身体状况来判断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晚期癌症患者疾病控制状况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控制欲恶化。另外对40位病人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用来衡量,并追踪其临床效果加以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 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设a=0.05,当P

2结果

2. 1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健康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癌症得到控制的有16例,仅有4出现进一步明显恶化;对照组病人状况明显较差,只有8人病情得以控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缺乏与癌症相关的保健知识,无论是身体上或精神上承受正常难以想象的痛苦,经常发生在患者及家属的各种心理变化。家庭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对待疾病。在我国癌症的发病率高,在术后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有效地精神护理和居家护理非常重要,它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减小外科创伤,降低复发率和快速恢复等优点。随着医药行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再加上人们对爱伤观念的逐步重视[3]。人们对癌症的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医学认为,癌症的发病原因与饮食、运动习惯、心理、精神等密切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是精神护理和居家护理,其中包括药物、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等方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医院现场临时的护理工作中,如果恰巧是年老体衰的晚期癌症患者,并带有头晕或意识不清,临床护士应时刻注意病人的一般常规的临床指标,及时记录,最重要的时及时上报上级管理医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处理。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8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红河蒙自 661199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7月确诊为重症急胰腺炎患者76例。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各38例,观察护理实施方法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最大化的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使患者摆脱危险,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关键词 ] 重症急性胰腺炎;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057-02

急性胰腺炎为腹部外科常见急诊疾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有着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特点[1],有数据表明SAP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近1/5。如何采取更加有效合理的护理方式进行配合,从而最大化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减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此类重症患者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也在临床中积极探索摸索寻找更加有效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有利于加强医护间的协调性与一致性,护理人员会更加关注病人的主观感觉,从而为患者提供最新、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案实施治疗,下面就我院对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的循证护理实施过程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7月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其中观察组(循证护理组)38例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28~56岁,平均42岁,发病原因中酗酒者18例,暴饮暴食者12例,胆道疾病因素者6例,其它2例。对照组(传统护理组)38例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26~54岁,平均40岁,发病原因中酗酒者16例,暴饮暴食者14例,胆道疾病因素者5例,其它3例。两组从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所有患者均依据临床病史、生化及CT检查确诊

1.2临床表现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大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位于上腹部偏左,伴有呕吐、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可引起血容量降低,导致休克、脱水、感染、多脏器衰竭,患者血、尿淀粉酶均升高,CT检查可见肾周围区消失、网膜囊和网膜脂肪变性、密度增厚、胸腔积液、腹水等病变。

1.3循证护理概述

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 Mcmaster大学Alba Dicenso教授首次提出循证护理理念,循证护理为遵循证据的护理,护理过程中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它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护理学理念,将成为推进经验护理向科学化护理迈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1.4方法

1.4.1对照组 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法,主要为,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记录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PaO2变化,进行吸氧治疗,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条或更多有效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在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 同时进行消化功能、肾功能监护(具体略)

1.4.2观察组 采取循证护理,具体实施如下:①基础措施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理论培训,讲解相关概述及知识, 落实到临床护理实践中。②循证问题提出 在病程发展及查房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质状况,结合病人本人需求,进行依据、循证,从整体出发,提出问题,如腹痛发生的相关因素,如何防治出血性休克、疼痛性休克、控制腹痛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何进行心理安慰使其配合治疗,经过讨论,列出护理要点。③循证支持 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病情变化,收集相关文献,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科学评价和筛选,结合临床实际,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方案。④循证护理实践 适时进行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禁食水,取得患者配合, 严密观察病情,观察生化指标按时测定尿量、尿糖、血生化、血钙、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观察神志及腹痛情况,评估疼痛的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进行疼痛护理,如采取分散注意力或体位变换方式减轻疼痛程度,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输液速度,进行管道护理,了解心理状态,消除其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支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腹胀腹痛症状,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进行肠内营养护理,预防胃肠道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应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减慢滴注的速度,预防误吸,有误吸应立即停止输入,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抽出胃内残留的营养液。

1.5效果评定

发病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进行效果统计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P<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主要为胰腺的自身消化、炎性细胞因子导致的全身性炎症,病情危急,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可进一步造成循环功能紊乱及肾脏损害。对患者而言,护理方法是否全面有效对于整个疾病的愈后至关重要[2]。

循证护理(EBN)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又叫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中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结果为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提出问题,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决策[3]。随着患者对医学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传统的护理已满足不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如何运用循证思想推进临床各类问题的解决,是护理领域研究的新课题。

循证护理受到循证医学的影响,借助循证医学中的系统评价,更科学系统地评估病人的实际情况,以对其采取最优的护理方法,在本组观察对象的循证护理过程中,为防止各类发并症的出现,我们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情况,及时建立重症监护,对症处理胰外器官的损害,支持脏器功能,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为抢救和治疗赢得时机。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危重患者会出现出血、ARDS以及休克,为此我们在循证护理时注意呕吐物、大小便的颜色,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根据不同病情作相应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为避免ARDS的发生,护理时协助病人翻身和叩背,鼓励病人有效深呼吸和咳嗽,有休克出现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保证足够的氧气供给,保护脑细胞

综上, 循证护理可最大化的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使患者摆脱危险,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参考文献]

[1] 郭颖贞.肠内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27-28.

[2] 张晶,葛继萍.急性重型腺炎63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1-92.

重症护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综合性护理;效果评价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病程长,病情较重,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功能也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患者大多需给氧、吸痰、鼻饲等治疗,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并发症较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死亡率极高,患者预后极差。因此神经内科的护理较复杂,护理工作量大,护患矛盾较多。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护理提倡人性化、综合性护理服务,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事业的发展[1]。我院于2010~2012年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6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47~78岁,平均(55.3±0.49)岁。住院时间18~24 d,平均(21.5±0.16)d。原发疾病脑卒中19例,古兰-巴雷综合征2例,使用机械通气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9~79岁,平均(56.1±0.58)岁。住院时间19~25 d,平均(22.5±0.37)d。其中脑卒中20例,古兰-巴雷综合征1例,使用机械通气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提供药物治疗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

1.2.2.1循证护理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病区护士长负责、督导护士和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并完成护理工作。对督导护士和责任护士进行循证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循证护理的方法。各循证小组2次/d进行重症患者护理查房,并就重症护理各环节中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床边交班。及时探讨重点难点护理问题,通过查找资料及文献检索,探索实用性、可行性的护理方案[2]。

1.2.2.2人性化护理 ①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和娴熟的护理;②进行心理干预,建立完整的生命支持系统,及时观察患者情绪,主动关心、安慰、帮助患者,提供患者正能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告之亲情的重要性,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尊重患者隐私,不私下谈论患者病情及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3];③因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除提供治疗疾病治疗操作和抢救护理措施外,护理人员还需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洗头、口腔护理、修剪指甲等,给患者以生命的尊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临床护理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治愈27例,死亡6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多,患者多存在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低,病死率较高。因此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内容复杂,护理操作多,护理要求较高。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在护理实践中,以最新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解决具体存在的护理问题,是一种保护性防御措施:护理人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答案,减少护理差错;患者在护理人员论证求真后实施护理操作,避免了不确定的意外伤害。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与临床护理实践中,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伤害,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所谓人性化护理模式,是针对患者具体情况,护理人员综合考虑后制定的,具有个性化、整体化、创造性、有效性特点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在疾病护理的同时,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尊严、保守患者的个人隐私,提倡情感与疾病治疗并重,生命与尊严并重,在疾病治疗、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提供心理支持,给予生命的尊严,让患者保持最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本研究中,采用人性化的循证护理模式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可获得心理及亲情上的支持、疾病的有效治疗及护理,能保持身心的最佳状态,从而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常红,刘芳,刘凤,等.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运用[J].现代护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