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友情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8 14:57:36

大学生友情论文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1

莫友芝文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莫友芝的学术渊源首先是受他父亲莫与俦的影响。莫与俦(1763~1841),字犹人,贵州都匀府独山州人,嘉庆三年中举,嘉庆四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时,莫与俦得与汉学大师相师友,莫友芝在《清故授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县知县贵州遵义府教授显考莫公行状》(以下简称《莫公行状》)中说“:盖公少时所治,唯取士五经,及成进士,座主则相国朱公珪、刘公权之、阮公元;又师事相国纪公昀、编修洪公亮吉;而同年友如编修张公惠言、主事郝公懿行、尚书姚公文田、王公引之,讲六书、明汉学者数十计,故熟于国朝大师家法渊源。”⑤因此,莫与俦的汉学造诣非同一般,其后来教育学生及子莫友芝即以汉学为基础,兼修宋学。《莫公行状》云“:逮授子友芝经,乃令以雅故为本。”⑥这种教育方法为莫友芝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故曾国藩《翰林院庶吉士遵义府学教授莫君墓表》云:“久之,门人郑珍与其第五子友芝,遂通许、郑之学,充然西南硕儒矣。”①关于学问根基对于诗词创作的重要作用,莫与俦有清醒的认识:“前辈能者皆根柢磅礴,以其余发为词章,故若是,诸生诚求所以能若是者,则决科又不足言矣。”②《莫公行状》中还说:“公论诗文,于汉唐宋无所偏主。”并记述了莫与俦对诗词的看法“:人论诗,皆以王孟章柳,以渊明,吾观韩昌黎,真得渊明气象。学者知此,可与言诗。”③莫与俦不偏唐宋一家,对韩愈诗歌学问深厚的认识,无疑对莫友芝、郑珍这两位宋诗派代表诗人的诗学观念有重大影响。程恩泽对莫友芝的文学思想也有重大影响。程恩泽(1785~1837),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县人,官至户部侍郎,师事朴学大师凌廷堪,为阮元再传弟子,是清代道、咸宋诗派的首倡者,论诗尤重学问,其《金石题咏汇编序》云:“《诗》、《骚》之源,首性情,次学问。《诗》无学问则《雅》、《颂》缺,《骚》无学问则《大招》废。世有俊才洒洒,倾倒一时;一遇鸿章巨制,则瞢然无所措。无他,学问浅也;学问浅则性情焉得厚?”④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学习韩愈、黄庭坚,张穆在《程侍郎遗集初编序》中说他“诗初好温李,年长学厚,则昌黎、山谷兼有其胜”⑤,他自己在《赠谭铁箫太守》中也明确表达了推崇杜甫、韩愈和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社:“独于西江社,旆以杜韩帜。”⑥道光五年(1825),程恩泽任贵州学政,西南硕儒郑珍、莫友芝皆出其门下,这对郑珍、莫友芝融通汉、宋两学,成为清代宋诗派的中坚人物意义重大。陈衍《石遗室诗话》云:“道咸以来,何子贞(绍基)、祁春圃(隽藻)、魏默深(源)、曾涤生(国藩)、欧阳涧东(辂)、郑子尹(珍)、莫子偲(友芝)诸老,始喜言宋诗。何、郑、莫,皆出于程春海侍郎门下。”⑦在这些人物当中,郑珍所受影响尤大,他 20 岁获选拔贡生时,程恩泽读到他的文章后,以为孺子可教,并对郑珍进行教导:“为学不先识字,何以读三代、秦、两汉之书?”⑧程恩泽又以汉代贵州先贤尹珍相期许,为郑珍取字为子尹。郑珍从此师从程恩泽,潜心小学,并于道光六年追随程恩泽至湖南幕中。而郑珍和莫友芝相交尤深,他的诗学观对莫友芝应该不无影响。莫友芝在《郑子尹〈巢经巢诗钞〉序》中说:“子尹长友芝五岁,兄事之。自廿年前,友芝侍先君遵义郡学,子尹居东八十里乐安溪上,数以秘册互假写勘往还。丁酉后,春官奔走,郡乘牵绊,两人共晨夕尤多。……计订交至今且三十年,中间饥驱离索不常合,并靡不以学行文章相砻砥……”⑨两人在几十年的交往中,朝夕相处,探讨学习,相互影响,形成了近乎相同的文学观念,共同成长为清代宋诗学派在贵州的代表人物。对莫友芝的文学思想产生过影响的还有清代的中兴功臣曾国藩。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县人。他不仅是清代政坛的风云人物,还是清代桐城文派、宋诗派的中坚人物,其论诗推重黄庭坚,其《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二首》云:“大雅沦正音,筝琶实繁响。杜、韩去千年,摇落吾安放。涪叟差可人,通肸蚃。造意追无垠,琢辞辨倔强。伸文揉作缩,直气摧为枉。自仆宗涪公,时流颇忻向。”①曾国藩于此对黄庭坚的诗歌大加赞赏,并公开表示自他宗尚黄庭坚诗风后,诗坛风气为之一变。陈衍《石遗室诗话》也云:“湘乡出而诗、字皆宗涪翁”②,又说:“湘乡诗文字皆私淑江西,洞庭以南,言声韵之学者,稍改故步。”③曾国藩凭借自己的诗文创作和理论及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对当时的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莫友芝和曾国藩为莫逆之交,黎庶昌《莫征君别传》记载:“丁末会试,公车报罢,与曾文正公国藩邂逅于琉璃厂书肆。始未相知也,偶举论汉学门户,文正大惊,叩姓名,曰‘:黔中固有此宿学耶!’即过语国子监学正刘椒云传莹,为置酒虎坊桥,造榻订交而去。”④莫友芝归黔后,曾有诗赠曾国藩,曾国藩亦有《赠莫友芝》相答。后黔中大乱,莫友芝又客曾国藩幕达十几年之久,直至客死兴化里下河。于此可见,曾国藩的有关宋诗的言论不能不对莫友芝产生影响。

莫友芝的文学思想

1. 贵州地方文学史观。贵州僻处西南一隅,几乎和中原地区隔绝,直到明代才开始建省,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人们的心目中历来是文化的荒漠。而莫与俦、莫友芝父子两代人,试图改变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意欲对贵州教育史和文学史进行梳理,使之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也使他们父子成为意识明确的地方文学史家。莫与俦在《贵州置省以来建学记》中云“:学校之兴,人才所系。……”⑤莫友芝在编《黔诗纪略》的时候,把莫与俦的这篇文章放在了开篇的首要位置,以明贵州文学的发展是在教育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始的,对此他有明确的说明:“先教授犹人府君有《贵州置省以来建学记》,谨引附于篇,以见黔文兴起之所由。”⑥其根据这种观念所编集的《黔诗纪略》共收贵州明代诗人 241 人,存诗 2498 首,显示了贵州有明一代辉煌的诗歌创作成果,其编撰体例为:“其书因诗存人,亦因人存诗,旁征事实,各系以传,而大要以年为次。”⑦这表明其编撰这部 33 卷的明代贵州诗歌总集时是有明确的文学史观念的。其为明代贵州代表诗人谢三秀的诗集《雪鸿堂诗搜逸》所作的序中对贵州诗歌的发展史亦有明确的论述“:黔自明始有诗,萌芽于宣、正,条衍于景、成以来,而桐豫于隆、万。自武略而止蓭,而用章、廷润、竹泉、汝锡,而时中、西园,而唐山、子昇、宗鲁、伯元,而道父、吉甫、徐川、元淑,百有余年。榛莽第开,略具途轨。山甫、湜之、内江诸老,又一意儒学,特余事及之。洎乎用霖《味澹》、卓凡《屡非》,炳麟铿訇,道乃大启。一时方麓、邓州、泠然、瑞明、心易、循陔、美若、无近、少崔、小范,旗鼓响应,延、温、沅、潕间,几于人握灵珠,家抱荆璧。”①从贵州诗歌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繁盛,通过具体时间、具体作家、代表诗人串联成清晰可睹的贵州诗歌发展史。其中既用时间的观念来彰显历史,又用代表诗人突出其成就,说明贵州诗歌滥觞于明代宣德、正统年间,其代表诗人则为王训、詹英、黄绂等,这些诗人在一百多年时间里的诗歌创作,对于贵州诗坛具有拓荒的意义;在景泰、成化年间,贵州诗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代表诗人为孙应鳌、李渭、马廷锡等;而隆庆、万历年间,则是明代贵州诗歌的繁盛时期,这个时期不但产生了潘润民、赵其杰等优秀诗人,而且诗歌创作在贵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几乎到了人人都可以舞文弄墨、吟诗作句的地步,贵州代表诗人谢三秀就是在这一繁盛的局面下横空出世的。

2.“性情”和“学问”融通的诗学观。自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诗有别趣,非关书也;诗有别味,非关理也”之说出来之后,诗坛就形成了一股反对宋人“以文为诗,以学为诗,以理为诗”的潮流,明代前后七子在复古诗潮中还明确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主张,清初王士祯提出“神韵说”、沈德潜提倡“格调说”、袁枚主张“性灵说”,实际上走的还是尊唐的诗歌道路,重视诗人的“性情”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而乾嘉之际考据之学的兴盛,翁方纲“肌理说”的提出,诗坛上又形成了一股宗宋的诗潮。这派诗人以程恩泽、祁隽藻、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曾国藩为代表,重视“学问”,以学问为根柢,主张向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学习,提倡宋调。莫友芝就是在这样的诗学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诗学主张。首先,莫友芝认为诗歌创作要以学问为根柢,要向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学习,其《郑子尹〈巢经巢诗钞〉序》云:“圣门以诗教,而后儒者多不言,遂起严羽‘别材、别趣,非关书、理’之论,由之而弊竟出于浮薄不根,而流僻邪散之音作,而诗道荒矣。夫儒者力有不暇,性有不近,则有矣!古今所称圣于诗、大家于诗,有不儒行绝特、破万卷、理万物而能者邪?”②莫友芝首先批评了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认为这种理论造成了浅薄粗疏的诗风,致使诗歌创作走上了邪僻的道路。然后,他又指出自古至今凡是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诗人都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以学问为根柢,则作诗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歌源泉,写出的诗歌才能浑厚蕴藉、诗味隽永,故他自述学诗的经历和教人学诗时,往往以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为效法的榜样,他在《答温生瑶光》一诗中说:“请君俎豆昌黎公,戛戛自扫陈言空。上追甫白下郊籍,天浆霞佩神交通。”③学诗要学韩愈,不落陈言,还要追随杜甫、李白,效法孟郊、张籍。在《和柏容见题旧诗草韵》一诗中,他还说“:杜陵矗孔道,上与日月根。昌黎续孟业,引此绳绳孙。荀扬宋三宗,遗响袭芳荪。李苏别庄老,旁敬难孤尊。少年妄持论,自笑皮毛扪……”①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学道路、韩愈“根之茂者其叶盛,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文学理念犹如孔孟之道,荀子、扬雄、宋代的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都是后代诗人应该认真学习的对象,而李白、苏轼就像是庄子和老子,也应该有所涉及。对宋诗根于学问的提倡,在莫友芝的诗学思想中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其次,莫友芝为诗提倡以学问为根柢,但他对唐诗的气象宏大、境界深远、情韵感人并不轻视,他于重“学问”的同时,并不忽视“性情”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主张“学问”和“性情”的融合。他在《郑子尹〈巢经巢诗钞〉序》中说郑珍精通汉学之后,又云“:乃复遍综洛闽遗言,精研身考,以求此心之安。涵以天地时物变化之妙,证诸世态古今升降之故,久之焕然于中,乃有确乎不可拔者。”②郑珍不但精通汉代经学、训诂,而且旁通宋代义理之学,汉宋两学的融通使郑珍博古通今,境界浑然乃大,其作诗时就能够“而才力赡裕,溢而为诗,对客挥毫,隽伟宏肆,见者诧为讲学家所未有;而要其横驱侧出,卒于大道无所牴牾,则又非真讲学人不能为。”③才力的充盈成就了郑珍“隽伟宏肆”、旁逸横出、瑰丽多姿的诗歌风格,而“见者诧为讲学家所未有”是说其诗歌充满了感性形象,性情外露,富于感情;关于郑珍作诗时充满了“性情”的情形,莫友芝在《郑子尹〈巢经巢诗钞〉序》中也有论述:“当其兴到,顷刻千言;无所感触,辄经时不作一字。”④由此可见郑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充满了真实的性情。“则又非真讲学人不能为”则是说其诗歌是学人之诗,是以学问为根柢的。既以“学问”为根柢,又充满真实的“性情”,“性情”和“学问”相融通,才能写出“隽伟宏肆”的瑰丽诗章。这就使清初以来的尊唐还是宗宋的关键话语“性情”和“学问”得到了调和,浑然融于一体。莫友芝在《书为庭芝弟选莲洋诗后》中又说:“使学更能称才,太白、东坡一间耳。”⑤如果学问和才华性情相称的话,那就能成为和李白、苏轼比肩的诗人。

比莫友芝晚了五十多年的光宣年间的陈衍后来在《石遗室诗话》中说:“嘉道以来,则程春海侍郎、祁春圃相国。而何子贞编修、郑子尹大令,皆出程侍郎之门,益以莫子偲大令、曾涤生相国。诸公率以开元、天宝、元和、元祐诸大家为职志,不规规于王文简之标举神韵,沈文悫之持温柔敦厚,盖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也。”⑥在《近代诗钞》序中,陈衍也指出这批诗人是“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⑦“学人之言”是指以“学问”为根柢,“诗人之言”是以“性情”为依归,这两者的结合,显示了尊唐和宗宋的调和。“学人之诗”“、诗人之诗”这一概念,钱谦益、黄宗羲等清初学者已经提出,陈衍的贡献在于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考察,使两者合二为一,相互融通。而莫友芝所说的“讲学家所未有……又非真讲学人不能为”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他虽然没有用“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这样的话语来明确的说明,但其兼学人和诗人的身份,对学问和诗歌创作都有真切的体会,与郑珍又是三十多年的老友,故能深刻理解诗歌创作的甘苦,我们还是不难从中体会出他调和“学问”和“性情”的诗学旨趣。

3. 以“婉约”为正宗,提倡“清空”风格的词学观。莫友芝的诗学思想是建立在对严羽的“别材、别趣”说的批评上的,其词学思想也是建立在对清初词坛的批评上的,颇似李清照的《词论》。首先,莫友芝批评了清代词坛的三种弊病:蒋士铨(号藏园)的质朴粗犷;吴锡麟(号谷人)的气韵固实,不够空灵;郭麐(号频伽)的风骨孱弱。其《〈葑烟亭词草〉序》云:“窃论近日海内言词,率有三病:质犷于藏园,气实于谷人,骨孱于频伽。”①蒋士铨属于清初陈维崧所开创的“阳羡派”,陈维崧词学习苏轼、辛弃疾,提倡豪放词风。但清代中期,康雍乾盛世不再,社会现实呈现一种衰败的景象,阳羡派末流浅率叫嚣,豪放不足却粗疏有余,莫友芝对蒋士铨的批评即是对此种词风的批评。吴锡麟、郭麐属于清初朱彝尊开创的浙西词派,朱彝尊推尊词体,崇尚醇雅,适应于统治者歌舞升平的需要。浙西词派发展至清代中叶,以历鹗为代表,吴锡麟、郭麐为辅,其末流未免襞积饾饤,把词引向淫鄙虚浮的死胡同,意浅境狭,莫友芝对吴锡麟、郭麐的批评即是对浙西末流的批评。其次,莫友芝又批评了清代中期婉约派词人的三种弊病。他在《〈葑烟亭词草〉序》中又云“:其倜然不囿习气,而溯流正宗者,又有三病:专淮海而廓,师清真而靡,服梅溪而佻。故非尧章骚雅,划断众流,未有不摭粗遗精,随波忘返者也。”②有的人专学秦观却只得其肤廓,有的人学习周邦彦却只得其靡丽,有的人学习史达祖却只得其轻佻。这些人大多只是随波逐流,只学到了粗浅的表面风格,而没有学到他们词作的精华。再次,莫友芝又批评了清代中叶因生活狭窄和词境单一而流行的一种真气少存、意旨浅薄、枯瘠琐碎的词风。其《陈息凡〈香草词〉序》云:“词自皋闻选论,出其品第,乃跻诗而上,逌然国风、乐府之遗,海内学人始不以歌筵小技相疵亵。嘉道以来,斯道大畅,几于人金荃而户浣花。然或意随言竭,则浅而寡蕴;音逐情靡,又荡而不归。”③皋闻是张惠言的字,是清代常州词派的开创者,论词主张意内言外,比兴寄托,把词提高到和诗同等的地位,但忽略了词作为一种抒情文体的社会使命,落入了只重形式、技巧的泥淖。故莫友芝批评这股风气中的很多词缺乏言外之旨,意蕴浅薄寡淡,只是在音韵、技巧上下功夫。

批评了上述三种词坛弊病之后,莫友芝又通过对贵州两位词人黎兆勋、陈钟祥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词学主张。首先,莫友芝严守尊体的传统观念,以婉约词为词坛正宗,提倡雅音。其《〈葑烟亭词草〉序》云“:其倜然不囿习气,而溯流正宗者,又有三病:专淮海而廓,师清真而靡,服梅溪而佻。故非尧章骚雅,划断众流,未有不摭粗遗精,随波忘返者也。”④莫友芝在此处指出了词坛的三种弊病,也透露出莫友芝视以秦观、周邦彦、史达祖为代表的婉约词为词的正宗,并说只有像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那样的词人雅作才能够在当时随波逐流的词风中独树一帜。在《陈息凡〈香草词〉序》中,莫友芝又云:“其近、慢诸制,亦复揉才于律,翕然雅音。”①在词作中揉入了才学,全然都是雅正的音调。对于雅词的提倡显示了莫友芝作为一代学人的理想的词学观念。其次,博采众长,提倡清空的词风。其《〈葑烟亭词草〉序》云:“柏容少近辛、刘,繙然自嫌,严芟痛改,低首秦、周诸老,而引出以白石空凉之音,所谓前后三病,已无从阑入。”②黎兆勋,字柏容,遵义人,莫友芝说黎兆勋少年时学习辛弃疾、刘克庄,词风豪放;经过严格删改后,努力向秦观、周邦彦等婉约词人学习,最后以姜夔为典范,词风达到了清空悲寂的境界,经过多方面的学习之后,前文指出的六种弊病,在黎兆勋的词里已经看不到了。再次,要求词律精严,音韵谐调,具有感人的力量。其《〈葑烟亭词草〉序》云“:余每持苛论,即一字清浊小戾于古,必疵乙之,而柏容常以为不谬,日锻月炼,不尽善不已。近则每变愈上,虽子建好人讥谈,人亦何所置喙?”③在和黎兆勋讲论诗词的时候,莫友芝对于音律的和谐要求得非常严格,黎兆勋在其督促之下,词的创作不断进步,《〈葑烟亭词草〉序》又云“:昔吴尺凫为词,在中年以后,故寓托深而揽撷富,宋牧仲虚怀讨论,其词可上拟北宋。柏容兼之,宜其幽宕绵邈,使人意移,为之不已,于长水、乌丝、珂雪间参一坐,岂有愧哉?”④莫友芝称赞黎兆勋的词内容丰富,寄托深刻,情意绵邈,具有感人的力量,可与北宋人创作的词相比拟。在《陈息凡〈香草词〉序》中,莫友芝又评陈钟祥的词曰“:如集中无题诸令、引,读之迷离惝恍,使人无端哀乐,一往而深。”⑤

此外,莫友芝在《〈葑烟亭词草〉序》、《陈息凡〈依隐斋诗集〉序》、《〈播川诗抄〉序》、《〈播雅〉序》等序跋中还对“穷而后工”、诗歌的风骨、诗人气质和诗歌风格的关系、地方环境风俗对诗歌风格的影响等都有所阐释,从这些论述中可以得知莫友芝的诗学道路和心路历程,对于研究宋诗派的诗歌风貌不无裨益。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2

关键词:雕塑;滑田友

滑田友先生是早期留法的中国雕塑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吴作人先生对他有如此评价:“中西合壁,熔铸古今。既体现了西方雕塑的精髓,又充满了中国文化之神韵。他对中国的现代雕刻贡献极大,影响极深。”

滑田友先生出身贫苦,但自幼聪敏好学,小学毕业后曾随从父亲学过木工手艺,一九一九年考入江苏省第六师范学校接受过五年的艺术教育。他善于思考,动手能力极强,又具有艺术天赋,经徐悲鸿介绍给江小鹣做助手。一九三三年,他随徐悲鸿先生去法国留学,从此正式踏上了艰辛而又辉煌的艺术创造之路,最终成了一位闻名中外的大雕塑家。

通过对众多研究滑田友的文章的研读,以下作品和事件在滑田友的一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小儿头像》。《小儿头像》这件作品在滑田友的研究者眼里是一件改变其命运的作品。这件作品创作于1930年,是滑田友以他儿子为原型创作的木雕作品。由于他从小随父亲学习木匠手艺再加上曾在师范学校艺术系学习过,况且木雕的模特儿又是爱子,因而可以说这件木雕作品是他多年来练就的扎实的造型能力与深深的爱子之情结合的产物。说这件作品特殊并不是它本身有多么完美,技法有多么高超,也许很多处理手法上尚有不足,而是它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这件木雕使滑田友遇见了他人生转折的最重要的提携人――徐悲鸿。滑田友在家人和同事的鼓励下,将这件作品的照片寄给当时南京中央大学任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先生。徐先生很是欣赏这件作品,他说:“中国现在恐怕还没有人能刻出这样的雕塑。”后来徐先生送他出国学习,并在出国前将他介绍给当时国内知名的雕塑家江小鹣先生做助手。

赴法留学正是改变滑田友一生的大事,而成为江小鹣先生的助手对滑田友也有着莫大的影响。江小鹣先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西洋雕刻家之一,曾任上海美专的教授。他主张以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为主,融合东西方艺术精华,提倡写实。笔者认为在滑田友的一生中,徐悲鸿先生固然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安排其出国、给予滑田友经济上的资助还是后来归国后邀请他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但是江小鹣先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说滑田友在第六师范学习时教导他的管一德老师是他艺术生涯中的启蒙人和提携人的话,那么江小鹣先生就是他雕塑专业上的启蒙老师,不难看出滑田友的创作理念应该是受到了江小鹣先生的影响。

第二,修复角圣寺罗汉壁。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计划修复角圣寺彩塑罗汉,江小鹣先生将这一重任交给正在做他助手的滑田友。笔者认为这次修复工作对滑田友之后的创作和总结自己的一套理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次修复工作中,他因为修复中遇到的问题使他和自己先前在师范学校学习水彩画的经验联系起来,总结出“贯通一气”和谢赫“六法”的关系,这说明当时的滑田友已经对雕塑手法进行了触及理论的思考。虽然当时的这一理论尚且不完善,但已经奠定了他之后的“雕塑六法”的理论基础。此次的修复工作对于滑田友来说好比一扇门,把他带入一个属于中国雕塑自身的传统世界,他从保圣寺残留的杨惠之的手笔中汲取养分。修复保圣寺雕塑对于滑田友来说试一次文化的沉思,随着修复工作的深入,使他对于古代雕塑的总体精神有了很多的体悟,并开始抓住了雕塑单体“姿态”与整体“气势”的关系。按人物主次、雕像与背景的关联重新加以组合,从整体的韵律、节奏与气势凸显雕塑的神采。这对早期的滑田友来说是一次突破性的飞跃。

这次工作对于滑田友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修复项目,而是一次复苏古典艺术光华的文化行为,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滑田友对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有了深切的体会和把握,而这些也都反映在他的早期作品里。正是有了这一经历,滑田友在赴法学习的15年中,前期主要是对西洋技法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注重与中国传统相结合。

第三,《轰炸》。《轰炸》这件作品和与其同期的《胡小姐像》达到了滑田友独特艺术风格的高峰。《轰炸》构思起于滑田友在1936年一幅反映日本侵华战争的国画和1937年的一个立体小稿《恐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做成圆雕,二战结束后才被放大,收藏于巴黎近代艺术博物馆。孔雁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说道“这件作品中完全继承了东方艺术对线的运用以及西方艺术对情绪、气氛的渲染和体积、质量、光影的制作手法。”这件作品可以看出:滑田友已经很好的将扎实的西方写实技法和东方传统对线的运用结合起来,从这时起他真正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第四,滑田友归国。有人说,如果滑田友不回国也许可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正像罗丹所说的:“在做一位艺术家之前,必须先做一个人。”②滑田友的出生贫苦家庭,在法国学习时又吃尽世间疾苦,更是经历了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48年新中国即将成立,滑田友带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自己事业的抱负回到中国,开始在国立北平艺专雕塑系教课(国立北平艺专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中央美术学院)。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诸多政治因素确实影响了滑田友后期的创作,孔雁先生在文中写道“他在创作中不断的改造自己,以使自己在国外已经步入高峰的艺术形式向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等风格转变,力求作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虽然如此,滑田友一面保持着高度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也全身心的投入到雕塑教学中去。

纵观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的雕塑研究相对于绘画研究来说是比较欠缺的,而对滑田友先生的研究更是“匮乏”。只能找到可数的几篇文献进行参考。无论哪家之言,内容有无重叠,都是对对滑田友先生研究的丰富。(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不自称“大师”的大师》,钱绍武,美术研究,1991年第03期。

[2]《名师的足迹――浅论滑田友及其雕塑艺术》,孔雁,艺术探索,1994年第02期。

[3]《滑田友先生的艺术之路》,沈吉鹏、张铜,美术研究,2001年第03期。

[4]《试论滑田友雕塑作品的情感表达》,华龙宝,美术大观,2012年第01期。

[5]《论<诗人陈散原像>―对雕塑家滑田友一件作品的认知》,华龙宝,艺术百家,2007年第s1期。

[6]《滑田友――为人的精神造像与“以中化西”的雕塑创造》,范迪安,《滑田友》,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11。

[7]《自述(选)――研究雕塑时代》,滑田友,《滑田友》,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11。

[8]《雕塑研究与谢赫“六法”》,滑田友,《滑田友》,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11。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3

一、生活体验引共鸣

品德与社会教学主张让学生中在生活中学习思品,在生活体验中引发共鸣达成共识。品社中的教材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剧情再现,从中领悟课文中的思想内涵。

二、讨论争辩达共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教材,通过讨论争辩活动,可以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例如,教学《朋友之间》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讲述和朋友的故事,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他们之间的浓厚友谊;学生自主交流介绍自己的朋友,引导讨论: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学生围绕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人说,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一棵大树;朋友是我们搏击海浪时的一叶扁舟;朋友是我们登高远眺时的一架云梯;朋友是我们卧病在床时的一声问候……朋友之间相处融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可是有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棵友谊树。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之树茁壮成长,使它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请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去争辩,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三、换位体验提认识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角色转换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促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你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四、实践内化促发展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除了课上的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升。

总之,教师要创设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逐步实现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社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4

孙宝华     13851536669

案例介绍

前不久,我开了一堂校内公开课《羚羊木雕》。因为本课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于是在上到“在妈妈的逼迫之下,‘我’既无奈又伤心,只有找万芳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了”这一情节时,我组织了一场辩论:“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求:同意要回来的为正方,坐到A位置。不同意要回来的为反方,坐到B位置。

辩论实录

师:好,大家都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也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现在请各位针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正方:我认为应该要回。这是爸爸送给我的礼物,寄托了爸爸对我的爱,我怎 能把爸爸的爱随便送人呢?这是对爸爸的极不尊重。(掌声)

反方:我反对,我很看重和万芳的友谊,我就会把我认为最有价值的礼物送给  她,无论东西贵贱。这也表明我把友情、亲情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正方:但你得顾及爸爸的感受啊。你不要回会伤害爸爸的爱。

反方:我认为不该要回,东西送出去了又去要回是不讲信用的行为。做人要讲信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掌声)

正方:应该要回。小孩子互赠礼物是可以的,但要看是什么东西,羚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朋友不合适。

反方:我认为只要是真心朋友没有什么不可以送。

正方:那么如果是你的全部家产,你还愿意相送吗?

反方:如果是真心朋友,就是送全部家产我也乐意!

正方:什么都可以送,那你什么也没有呢?

反方:那我就把“心”送给朋友,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朋友。

正方:应该要回,“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有心意就行,难道友谊一定要用金钱去衡量吗?如果这样,我宁愿孤独一生!(长时间热烈地鼓掌!)

反方:就算你们什么都可以送,也得跟大人商量一下,你们这样做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正方:我们已经长大了,做事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自由,难道什么事都必须同父母商量吗?

全体学生:鼓掌!

反方:“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我们怎能对父母的劝告置之不理呢

全体学生:静悄悄的,大家若有所思——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辨论精彩极了!连我也被你们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大家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震奋!你们的辩论道出了友情的可贵。是啊,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接着,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提问:“这件事情怎样处理才能既不伤害友情又不影响亲情呢?” 有的说:“和爸爸妈妈讲友谊的重要。” 有的说“先和父母商量,得到他们许可再送。”还有的说:“多理解,多和父母沟通。”这样自然引出了文章的主题。

案例反思

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不时引来阵阵喝彩。这场辩论,犹如一个跳动的音符,奏出了这堂课的最强音!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我们不难看到,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激发了情感,对文本有了更丰富的理解,达到“情义重于财物,正确看待沟通与理解的关系”的教学目的。但这种效果还仅仅是显性的,如果从更深层面去思考,我们还可以挖掘到课堂辩论的更多功用。如:

首先,辩论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辩论式的课堂,气氛热烈,宽松而自由,学生可以旁征博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和发展。同时,学生为了找出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对方,会绞尽脑汁,调动所有的信息资源为我所用。这种旁征博引将直接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其次,辩论可以最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争论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生有疑惑或意见分歧时,求知的欲望一定会十分强烈。这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辩论的主要武器是语言,参与辩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智慧火花竞相迸射。一方面要透彻理解对方的意思,一方面又要即时组织好自已的言辞。务求清晰而富有说服力,促使学生们关注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组织,这种具有现场交际特征的语言运用,对学生无疑是最佳的语言训练。

第三,辩论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社会生活的画卷,而世界上的事物错综复杂,现象纷繁,学生理解教材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而通过辩论可以有效地推进对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比较、思辩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辩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的争斗,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去探求不同见解的各自的依据。在“辩论式”学习中,学生们主动质疑,共同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他人的见解进行评价和补充,有利于提高学生敏感的捕捉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不难想见一个墨守成规或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去积极参与争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辩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皆具有重要作用。

著名学者陆世仪说过:“人性中皆有误,必工夫不断,悟心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课堂辩论常常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全神贯注,思维敏锐,兴趣高涨;正如击石取火一般,它对于增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以及发展个性和潜能等方面均能产生奇效。所以,应让辩论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5

文/游宇明

1995年2月6日,作家夏衍逝世。好友陈荒煤极其难过,在得知噩耗后,他整整一天都沉默着,不愿与人说话。

陈荒煤永远不会忘记17年前的一个场景。那年元月,远在重庆的陈荒煤突然收到来自北京的一个包裹,包裹里是一份花生米和一包香肠,都是他平时爱吃的。当然还有一封短简,信里这样写:“这是探路,收到后请即来信。至盼。”

包裹是老友夏衍寄来的,当时夏衍刚刚恢复自由。“”前,陈荒煤曾担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兼电影局局长,夏衍一度做过他的上级。因为陈荒煤非常佩服夏衍的才华,夏衍对他也特别信任,两人关系极好。后来,陈荒煤与夏衍一起受到批判,被下放到重庆图书馆抄写资料卡片。夏衍复出之后,第一时间就跟老友联系。

陈荒煤自然及时回了信,很快他又接到了夏衍的来信,要陈荒煤立即写一份申诉材料,说他会通过方毅直接交到邓小平手上。陈荒煤按照夏衍的意思寄出了申诉信,随后就有了的结论。结论留有尾巴,只是夏衍早就料到了,他事先叮嘱陈荒煤,审查结论只要不是叛徒,其他都不要计较,等回京再说。陈荒煤记住了夏衍的话,心平气和地签了字,终于回到了阔别12年的北京,结束了漫长的流放生涯。后来,陈荒煤又重新活跃在文化界。

张天翼与蒋牧良都是湖南湘乡人。两人相识时,张天翼已是民国文坛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蒋牧良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学爱好者;张天翼是官宦之子,蒋牧良是农家子弟。然而,他们都非常真诚、善良,彼此将对方视为知己。

1973年,蒋牧良逝世后,留下没有职业的妻子和3个没有工作的孩子,靠每月45元抚恤费生活。得知蒋牧良遗属的窘境,张天翼心急如焚,他决定每年资助这个家庭360元钱(20世纪70年代,这笔钱可以购买500斤猪肉),一寄就是5年,直到这个家庭生活有所改善,再三请求其停寄才作罢。而就在第6个年头决定停寄时,张天翼还托妻子寄去了200元钱。其实,就在蒋牧良逝世不到两年时,张天翼因为脑血栓已经瘫痪在床,自己家的开销也非常大。

夏衍、张天翼对友谊的真诚让人深怀敬意。与陈荒煤相比,夏衍在职位、名气上一直占着优势;与蒋牧良相比,张天翼的文学成就、物质生活水准也处在更有利的位置。然而,他们无视世俗的等级鸿沟,一个自己刚刚解套,立即向身陷泥沼中的朋友伸出援手,而且连细节都想得那么周到;一个在朋友逝世之后依然情深义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关照其遗属的生活。

世界上有两种友情,一种像玉兰花,极度夸张,色彩、芳香都弥散在外,你可以轻而易举地体会到,那些以金钱、世俗的各种好处相引诱的友情多属此类,它是锦上添花式的;一种似桂花,外表很不显眼,但它可以默默地愉悦你的心、芳香你的生命,它极大地抽除了功利的东西,纯粹得像阳光一般。桂花般的友情经得起岁月的曝晒。

(选自《晚报文萃》2014年第22期)

【技法一赏】

多种方式,巧妙表达。“珍重友情”类习作重在表达情感,歌颂纯真的友情。因此,写作中叙事是基础,本文选取了刚刚恢复自由的夏衍向身陷泥沼中的朋友伸出援手和自身窘迫的张天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关照朋友遗属两则事例。细腻的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如,文中的包裹介绍、家境说明等内容,让我们感受到朋友间的惺惺相惜、情深义重,为文末的抒情作铺垫。抒情、议论可使文章更有深度,上文文末议论加抒情,比较评价两组友情的异同,表达对桂花般友情的赞美之情,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跟踪演练】

1.题目理解。请你谈谈对文章题目“有一种友谊像桂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文章的标题往往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主题,有的标题形象地暗示了主题,有的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解答时,首先要找文章的点题句,文章的点题句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需要注意的是要联系文本和主旨,不能从字面上去死抠。

2.词语品味。结合具体语境,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句的表达效果。

(1)夏衍复出之后,第一时间就跟老友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就在第6个年头决定停寄时,张天翼还托妻子寄去了200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品味重点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重要词语的含义,从而做出合理、全面的解释。

3.段落作用。文章最后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解答文章结尾作用的题型,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这道题已经给了答题的角度,因此需考虑: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中心的关系上分析考虑。2.结构上,应从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题目)、揭示主旨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结合答题的思路解答此题即可。

4.拓展延伸。桂花般的友情令人愉悦。在你的自身生活、阅读经历中或许也曾接触过这样的友谊。请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你所了解的类似这样的纯洁友谊。(限1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但并不是任意下笔。作答时,一要明确选材范围,可以是自身生活,也可以是阅读经历;二要找准触发点,结合文章主旨去考虑,即桂花般的纯洁友情;三要注意“字数限制”,不可超出此范围或简单一句话作答。

文友

文/尚纯江

小张和小李是文友,同在一所中学教学,两个人都偏爱写作。小张爱好写小说、散文,小李爱写政论文。两个人是好友,是那种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相互鼓励,说看谁先出版自己的书。

小张写的小说、散文关注民生及芸芸众生的生活,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反映世间百态、人生众相。小张用自己的小说、散文扬善抑恶,深得读者的好评。小张很快成为这座小城的名人。当然,他也得到了足够的稿费。人们说,这座小城将有一颗作家之星冉冉升起。

小李写的政论文处处显示出真知灼见。他的文章笔锋犀利,针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鞭挞。同时,小李也对政策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深刻探讨。他的文章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县市领导的好评,当然也得到了一笔笔稿费。人们说,这座县城将有一颗政坛新星冉冉升起。

小张常常收到来信,来信说他的文章已被他们的刊物转载,并寄来了一笔丰厚的稿费。小张用这笔稿费资助了几个成绩较好但家境贫寒的学生,有时还搭上自己的工资,小张因此成为月光族。有人说小张傻,辛辛苦苦挣来的稿费给了别人。小张笑了笑,不说什么。

小李也常常收到来信,来信说他的文章被他们出的大型文献专辑选用,却没有稿费,还要他寄去一笔不少的费用用来购买专辑和论文证书。小李为此搭上了稿费不说,还欠上了外债,也成了月光族。有人说小李傻,辛辛苦苦挣来的稿费都买了无用的证书和专辑。小李笑了笑,也不说什么。

学校为出了这两位名人亦喜亦忧。喜的是,这座学校出了两位作家;忧的是,这两位成名人物早晚会搭上高枝,远走高飞。这是显而易见的,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千年不易之理。

果然不久,小张和小李都接到了聘书。

小张接到的是一家杂志社的聘书,要聘请他做那家杂志社的编辑。小张婉言谢绝了,继续做他的教师。几年后,小张虽然被评为高级中学教师、省作协会员,但依旧清贫如洗,窄小的家中却常常被学子们光顾。

不久,小李又被一位县委书记看重,小李答应了县委书记的要求。小李先当了县委书记的秘书,然后做了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不几年便建起了自己的豪宅,坐上了豪车,宽阔的客厅常常富豪云集。但从此,两人的友谊也走到了尽头。那是小张主动割断了这个友谊。而小李却时常提起这段珍贵的友谊,说“苟富贵勿相忘”,要提携昔日的好友,但却被小张拒绝。

这时人们才大梦初醒,说小张是真傻,小李是假傻。

小张投资学生一无所得,成了贫寒作家、终身教师;小李却生财有道升官有道,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眼下正是副县长热门人选。

但是有一天,小李被检察机关请到了监狱,被判了有期徒刑。小张到监狱内去看望小李这位昔日的好友。小李紧紧拉着小张的手,泪洒衣襟,悔不当初。小张送给小李一部自己出的文学专辑,说:“从头来,还有明日。”

小李把那本书紧紧抱在怀里,频频点头。

小张不久在家里收到了一部从监狱里寄来的小说,内容是描写政府惩治官场腐败的。那部小说上赫然写着小李的名字。

小张与小李依然是好朋友,从此不舍不弃。

(选自《人间》2015年第2期)

【技法一赏】

双线行文,互相映衬。本文的最大亮点就是两个视角,分人表述,行进中又互有交叉,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文章以小张和小李是文友的总述起笔,然后交叉分述:介绍小张的作品及影响,对应小李的相关情况;介绍小张如何处理稿费,又以小李的处理稿费的方式呼应,行至文中又借学校的喜忧巧妙汇合;接着又分述二人接到聘书后的人生演变;最后靠友情的纽带合流收笔。文章在叙述视角上巧妙转换,相互推进,展示出友情与人生的如影相随。

【跟踪演练】

1.情节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限7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探究。本来是很好的朋友,当小李转聘从政之后,小张为什么主动割断了这个友谊?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句品味。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时人们才大梦初醒,说小张是真傻,小李是假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6

【关键词】论语;朋友;益友;修身

从历史上来看,孔子的思想是我们所推崇的思想,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居于主导地位。至今,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对朋友的界定和要求也在变化,越来越发现朋友早已不是想象中的心灵的交汇。这不仅让我们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呢?其实这在《论语》中早有了解释。

1 《论语》中的“益友”

在《论语――季氏篇》中提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朋友有“益友”和“损友”之分,对于“益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

第一,“友直”。“直”是指内在的真诚和正直,同正直的人交朋友,意思是说朋友要坦诚相见,毫不隐瞒。比如,论语中,子路直言提出孔子的做法不当的: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2}(雍也――第六)。由此可见,孔子对于交朋友不仅是这么对自己要求的,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子路的不满可以对孔子直言相告,而孔子并不因为子路的直言心存芥蒂。二人坦诚相告,直言相劝不正是孔子所认为益友的品质吗?

第二,“友谅”。“谅”字有两种含义:一是守信用;二是体谅。守信用是儒家最为推崇的美德之一。对朋友要讲信用,在《论语》中有很多论述大家都耳熟能详“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曾子的“三省”明确的告诉我们交朋友诚实守信是多么的重要。弟子的话是能够代表老师思想的,朋友之间也要守信,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思想。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在教学中谈论自己志向时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与其说这是孔子的志向,不如说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老人生活安逸,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对青年人有足够的关心,这不正在给学生们描绘和平安逸的社会理想画面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友谅”中还应该包含了对朋友的体谅之情。曾子认为夫子一以贯之的道,就是忠恕。《乡党――第十》: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后事。孔子说:“我来给他料理丧事吧。”孔子身体力行教给学生们,朋友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要雪中送炭。

第三,“友多闻”。就是强调身为朋友,要博学多闻、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并非是泛泛寒暄,而是人生经历、生活态度上的分享。“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说,不与和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做朋友。很多解释认为,“不如己者”就是不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但是本文认为这样的解释有失偏颇,如果孔子的观点是拒绝和不如自己的人相交,那么他又怎么能渴望比他高尚的人与他交往呢?而且,这也和他“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相背离。

《论语》开篇所讲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应该是这种志趣相投,博学广识的人。这样多闻多识的朋友能够给我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需要能力见识优于我们的人来帮助提高。与这样的人做朋友自然不会是酒肉朋友,有共同兴趣、共同爱好、共同话题的交流是心灵上相互慰藉,心智上的共同成长。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肯定,这样的朋友只会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提升修养。

2 《论语》中的交朋友

区分了“益友”和“损友”,我们如何才能交到好朋友呢?

首先,要修身。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先要提升自己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才会有仁人志士接近你。《里仁》篇中指出:德不孤,必有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又善于与人交往,人们也会久而敬之。就像子禽问子贡的话:“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4}“温良恭俭让”作为古代要求君子的德目,君子也是儒家所向往的一种境界。同和他有同样追求的人交往,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国家政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5}(颜渊――第十二)君子凭借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先以君子品德要求自己,再同和自己有共同理想追求的人交往,何愁没有知己没有朋友。

其次,要躬行。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6}(里仁――第四)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说出来却做不到是让人感到可耻的事。孔子认为君子要“讷于言,敏于行”。谨言慎行是孔子一直遵守的原则,他入太庙每事必问,大家都怀疑他不懂礼,其实这正是他严格要求自己的表现。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提升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与朋友交往中谨言慎行,以君子的德行要求自己,以德服人、以友辅仁,提升修养。

3 《论语》中朋友观对现代的启示

我们在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正在受到无情的侵蚀。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的变革、文化上的开放让我们的传统变得无处安放。我们在扩大交流范围的同时,也在抱怨没有真心的朋友对待自己。我们羡慕高山流水,千古知音的伯牙子期,羡慕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的“管鲍之交”。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进步,将人们的活动范围、交往圈子扩大到全世界,人们对于朋友的界定越来越模糊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抱怨空虚、无聊的时候,很多交友聊天的软件应运而生。最常用的比如QQ、微信、陌陌等等。我们天天乐此不疲地更新软件上的朋友圈子,只顾低头盯着手机屏幕上所谓朋友的动态。网络上虚构所谓的“朋友圈”并不能让人真正的了解你,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对方。

《论语》中没有告诉我们朋友需要几个,但我们可以从中总结一下。一个正直的能随时找出你错误的人;一个守信的能说到做到也就是能够给你安全感的人;一个见多识广能够给你指导的人。孔子告诉我们,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对朋友要宽容,在朋友有难或犯错时要帮助朋友。交友当作君子之交,而不作小人之交。“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别人值得了解的人。这正是我们需要改变的交友态度。

【参考文献】

[1]傅佩荣,郭齐勇,孔祥林.孔子九讲[M].中华书局.

[2]夏海.论语与人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少农.读《论语》有感悟[M].海潮出版社.

[4]《论语》全本[M].北京燕山出版社.诵读本.

注释:

{1}《论语》全本[M].北京燕山出版社,诵读本,季氏第十六,第214页.

{2}《论语》全本[M].北京燕山出版社,诵读本,雍也第六,第73页.

{3}《论语》全本[M].北京燕山出版社,诵读本,学而第一,第3页.

{4}《论语》全本[M].北京燕山出版社,诵读本,学而第一,第6页.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国美学/抒情传统/华人学者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独特品格被许多学者有意无意地体认为一种与主体表现相联系的抒情特性。在海外汉学界,已有一些学者对中国艺术的抒情特性从大美学的角度进行了历时态的研寻和共时态的把捉,并逐步形成了一个有所承袭的学术传统。按照学者萧驰先生对抒情传统所作的“谱系研寻”,陈世骧所开创的这条学术思路上承宗白华“研寻中国艺术之意境的特构”的学术追求,往下又为诸多海外学者所有意沿袭:先有高友工建构起涵盖多个艺术门类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架构;又有孙康仪、林顺夫分别从断代史的角度,蔡英俊、吕正惠、余宝琳分别从传统诗学的概念发展,刻画了中国抒情传统的形成与演变;再有张淑香对抒情传统的本体意识作了思辨性的考察。倘再加上宇文所安、浦安迪对此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广泛拓展,中国美学的抒情传统研究无疑已渐成体系。[1] 在这样一条雄阔而又不乏深刻的学术进路的影响推动下,学界完全有可能对中国古典美学作出全新的评价与定位。

旅美华人学者陈世骧乃是此一学术传统的开创者,他在《中国的抒情传统》[2] 一文中最先从比较文学的视角提出,相对于西方文学而言,中国文学的道统就整体而论是一种抒情的道统。与滥觞于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喜剧的西方文学不同,中国的文学传统始于以音乐为其要髓的《诗经》和《楚辞》。《诗经》“弥漫着个人弦音,含有人类日常的挂虑和切身的某种哀求”,《楚辞》是“文学家切身地反映的自我影像”和“用韵文写成的激昂慷慨的自我倾诉”,因此都是抒情诗歌的典范。《诗经》和《楚辞》把“以字的音乐做组织”和“内心自白做意旨”这抒情诗的两大要素结合起来,从形式和内容上确定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紧接而来的汉代的乐府和赋在此文学道统中继续光大并推进了抒情的趋势。自此以还,抒情传统“风靡六朝,绵延过唐朝以及以后的世代”,甚至“当小说和戏剧的叙事技巧最后以迟来的面目出现时,抒情体仍旧声势逼人,各路渗透”。与此相对应,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批评也以抒情诗为主要关注对象,如孔子就认为诗的目的在于“言志”,也就是情的流露。这导致中西正派批评显示了“滔滔的雄辩对简明的点悟法,法庭上所用的分析对经验感应的回响”这样不同的分野。

在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性质作出此番评价之后,陈世骧在《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和《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3] 两篇文章中从字源学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抒情文学的源头活水。《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一文考证了“诗”字的源起及其原始意义,认为中国“诗”字虽然从公元前八九世纪才见使用,但从原始上就有一个明确的意象,即“蕴止于心,发之于言,而还带有与舞蹈歌永同源同气的节奏的艺术”。由于中国较早地出现了这样一个具有此明确意象的“诗”字,因此中国的诗学长久以来一直以抒情言志并韵律为其基本特点。《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一文从《诗经》的形成入手探索中国文学抒情特质的起源,发现“兴”和抒情入乐诗歌的萌现是密切联系的,而这些抒情入乐作品被称为“诗”则是晚期发展变化的结果。“兴”最初是指原始初民合群游戏时“上举欢舞”所发出的声音,带着神采飞逸的气氛;当脱颖而出的领唱者把握当下的情绪,贯注他特具的才份,便能唱出有节奏有表情的章句,成为《诗经》中诸多民歌作品的创作根本。袭自古代的音乐辞藻和“上举欢舞”所特有的自然节奏构成了《诗经》中“兴”的本质,“兴”是这些诗歌形成一种抒情文类的灵魂,也是中国文学抒情特质的最初由来。后世的文学创作尽管是个人才具的直接后果,但却始终脱不开根源于“兴”之气氛的民间传统。

此外,陈世骧还在《姿与gesture》一文中探讨了由人的“基本情意生成而支配”的“姿”在抒情传统下中国文艺批评中的特殊意义;在《时间和律度在中国诗中之示意作用》一文中通过实例展示了时间和律度这两大要素在抒情诗抒情表意方面的特殊功用;在《中国诗歌中的自然》一文中提出中国诗人常常不肯以客观的态度描写自然,而是以自然象征人事,使自然与人生交织交融的观点,以此说明了中国诗人假借自然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创作取向。另外在《中国诗学与禅学》一文中陈世骧还提出,宋代的诗学在与禅学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下发动了一场不动声色的标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运动,导致中国传统诗学在两个方面得到了强化:“一是将自然作为某种直接的个人体验,二是充满暗示的诗歌的抒情性。”由此陈世骧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本质归结为“一种升华为非个人化的意境的情感,一种在得到生动描写的自然对象中具体化的情感,中国人由此达到特殊与一般,自我与宇宙的契合无间。”[4]

陈世骧的功绩在于,从整体文学的层面提出了抒情传统是中国文学的道统,并探讨了中国抒情文学的源起及其后展的特征,为中国美学抒情传统的研寻开辟了道路。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高友工对抒情传统的发明用功甚巨,他将抒情传统的视界从古典文学拓展至包括音乐、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等诸多艺术品类在内的广阔的美学领域,以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建构起一个中国抒情美学的宏大体系。相对于陈世骧对中国抒情传统所做的现象描述,高友工的抒情美学建构无疑带有更多的本体论意味。

《中国抒情美学》[5] 一文是高友工实现其抒情美学体系建构的代表论文。在此论文中,高友工一方面为抒情美学奠立了一般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在追寻五大艺术门类之发展历程的过程中发掘其“特定的质朴而潜在的美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整套艺术标准和技术规则”,从而建构起一个理论严密、材料翔实的抒情美学体系。

高友工把抒情美学的理论焦点集中在创造性体验的两个方面,即创作行为和创作媒介。从创作行为方面来看,向心性体验构成了中国传统中文化表达的主要因素。由于最典型的审美体验可以满足感官愉悦、构成性实现和生命直觉的观念,并且在后者亦即“抒情美学”的意义上,反思的审美体验将包含生命的和理解的因素,因此通过对审美形式的敏锐感知来激活体验,将使人们直觉性地无限接近于意义,从而解决体验交流中意义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之间的深刻两难。这就引出了关于创造媒介——语言的深入探讨。高友工的语言理论强调了语言不仅具有交流的功能,还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工具,正是存储功能使得主体对审美体验的反省成为可能。因此书面语言和其他有助于记忆的媒介一样都应该是“抒情美学”各艺术品类的有效媒介。高友工还区分了语言的外延和内涵(语言的内涵指可引导人们进行内在反思的语词意义),并指出在向心的诠释中语符的内在解释凭想象设想语词的内涵,而内涵的模式则使对人类体验的反思成为一种更丰富的内在行为。

基于上述讨论,高友工提出,抒情艺术家的创造力表现在“他们用符号构成表现了其内在的精神状态”。抒情艺术的创作以内在化始,以符号化终。内在化是对外在材料的并合过程,符号化则是指将符号用作艺术表现。在内化过程中,精神样式将不同的思想之流与一个统一的基质强有力地整合在了一起,由此设定的创作行为的内在基调形成了抒情风格的第一个特征。在符号化过程中,外在物质对象与内在精神状态在符号系统框架中互相汇聚交融,解释者根据概念在系统中的性质来解释世界,这就规定了抒情风格的创作方式的性质。

在探讨了抒情艺术的基本程式之后,高友工开始深入追寻中国古典音乐、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的发展历程,辨认它们作为抒情艺术的身份特征和兴衰变化。

在高友工看来,音乐是抒情美学关注的重心,先秦音乐理论为抒情美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先秦思想家已经认识到音乐的本质并不在单纯的感官享受而在于某种超越性的精神情态,而正是情与志由内而外持续转变的形式化过程构成了音乐所寻求的抒情特性。同时音乐所追求的内在的生命力量和最终的和谐正是中国抒情美学的中心观点。

汉魏六朝时期,独立的文学理论兴起,抒情美学的基本问题得到了拓展和更成熟的表述。先是由陆机在其《文赋》中关注了主体的创作行为,接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集中探讨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语言问题。高友工认为《文心雕龙》的美学框架即由“神思”和“情文”构成,“神思”作为一种认识、想象、诠释和表现的精神过程,与所谓的内在化行为最为接近;而刘勰关于“情文”的论述则可以看做是他的符号理论。刘勰借此强调了文学的情感表现功能,并把文学标举为最卓越的内在性艺术。

公元7世纪,随着书法被确认为主导性的艺术形式,以及律诗成为官方承认的韵文形式,高友工心目中的抒情美学时代到来了。律诗和书法的创造观都集中体现在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媒介上,它们一者强化了修辞规则,一者强化了字词的物质形式,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性形式的作用。这两种以内在化和符号化来表现艺术家精神状态的艺术样式最终导致了“境”的空间范式和“气”的时间节律的生成。“意境”作为诗歌所代表的最高理想,在审美观念所代表的精神空间中实现,而“气势”作为书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则代表了一种与线条的演进相联系的生命的韵律。

公元9世纪,转变为抒情艺术的绘画集中汇聚了其他艺术品类的美学理想,标志了抒情美学鼎盛时期的来临。山水画和文人画在其各自复杂的发展历程中,一方面使山水成为艺术家内在性的一部分,一方面使抽象的笔墨形式脱离现实语境而具有了独立的意义,最终成为符合内在化与符号化程式的理想的抒情艺术。当诗与书法通过题署的方式与绘画结合在一起时,艺术家内在的“气”与他本人交融在了一起,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又使“境”保持了应有的韵味,从而在“气”与“境”的结合中实现了古代艺术家最高的精神追求。

至此,高友工把中国古代的五大艺术品类都纳入到了内在化、符号化的结构程式中,从而建构起一个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中国抒情美学体系。

在完成了《中国抒情美学》的体系建构之后,高友工又对中国各类古典艺术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的挖掘,以此充实完善他的抒情美学体系。他在《律诗美学》[6] 一文中进一步探讨了律诗格律规则的发展演变,从中发掘潜藏在规则之下的“隐含的美学”,并在此过程中体认抒情诗歌所展现的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在《小令在诗传统中的地位》[7] 一文中追溯了词的形式由小令到长调的变化过程,凸显了小令在扩大抒情传统的时空构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叙事传统中的抒情境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读法》[8] 一文中,以《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为例,探讨了中国诗传统中“抒情境界”的演变,及其对文言或白话叙事文学的影响,等等。

纵观高友工的学术研究,其优长在于以形式结构的系统概括来提炼艺术史及其规律,其结果是简洁明了地凸现了抒情传统及其历史地位。

高友工之后,诸多海外学者主动沿袭这一来自于陈世骧的学术思路,在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抒情传统的建构。孙康宜和林顺夫的研究集中于断代史,他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细察抒情传统的转折与变化,其中前者的研究以六朝诗歌和唐宋词为主,后者的学术兴趣则更多地集中在宋词一块。吕正惠、蔡英俊将目光聚焦在比兴、物色、缘情、情景交融等诗学概念上,从传统诗学的概念发展中透视抒情传统的历变。张淑香对抒情传统的本体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辨,并在《抒情传统的本体意识——从理论的“演出”解读〈兰亭集序〉》[9] 一文中提出“中国抒情传统是源自本身文化中一种强固的集体共同存在的感通意识”。

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萧驰先生是颇为特殊的一位。他的《中国抒情传统》一书所集结的论文虽然可以看做是与此学术传统的对话,但这些论文在写作之时作者“却并未自觉到与此一学术传统的关联”;并且近年来萧驰的学术进路发生了转向,开始渐渐地从抒情传统中脱离出来。不过萧驰先生的《中国抒情传统》一书对抒情传统研究还是有着许多特殊的意义。

在悠久漫长的中国艺术文化史中,确切存在着一条绵延不断支脉密布的抒情传统之流,它与艺术文化的其他传统和现象一起,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景观。对这一传统进行美学观照,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触及到中国文化的本根。这一工作,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可算是大力拓荒,以后国内学者对“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概念进行了研究,成果累累。遗憾的是,超越朱先生很难,大量的工作未能尽人意,更何况,我们似乎对来自海外的声音缺乏关注,一不留神,就落后了。本文之撰作,即是希望国内学者对主要由海外华人学者所揭示的抒情传统及其研究方法和成果予以更多的了解,加大交流的力度,急起直追,共臻学术。

【参考文献】

[1]萧驰. 中国抒情传统[m]. 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1.

[2][3][4]陈世骧. 陈世骧文存[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6]乐黛云,陈珏. 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c].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8

关键词:布依族;莫友芝;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莫友芝(1811~1871)字子,自号亭,又号紫泉、叟,贵州独山人。莫与俦第五子,在莫家父子中成就最高。道光十一年举人。咸丰八年选知县,不就。客曾国藩幕府。屡荐不就官,同治初八金陵书局校雠经史,卒于同治十年,年六十一。莫友芝学历深厚,多才多艺,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治诗尤精,又工真行篆隶书”(《中国名人大辞典》)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与著名学者、诗人郑珍(子尹)齐名,名重西南,被称为“西南巨儒”。

莫友芝生平事迹见于《清史稿》四百八十六卷,《清史列传》六十九卷,《续碑传集》七十九卷,在今人杨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袁行云著《清人诗集叙录》,柯俞春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中均有著述。

莫友芝的主要著作有《亭诗钞》、《亭遗诗》、《影山词》、《黔诗纪略》、《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石梁记》、《声韵考略》、《过庭碎录》、《樗茧谱注》、《宋元旧本经眼录》《影山草堂六种》、《亭知见传本书目》等。莫友芝治学严谨,“恒彻旦暮不息,寝食并废”,且藏书极丰,因此学术精深。1838年他与郑珍入京会试落榜后,返回遵义合修《遵义府志》。二人通力合作,三年成书。

《清诗纪事》中记载郑珍、翁同书为《亭诗钞》作序,并摘录其《葛镜桥》、《和东坡起伏龙形》、《芦酒三首》、《湘乡相公命刊唐为本说文残帙笺异且许为题诗歌以呈谢》、《湘乡爵相惠题唐为本说文卷子次韵奉答》、《读渔洋评定宋荔裳入蜀诗卷有怀》、《哭杜杏东及其子云木三首》、《赠何愿船刑部二首》、《有感二首》、《寄送翁药房中丞内召还京》十首诗。袁行云著《清人诗集叙录》中载:《乌江渡》、《扎佐》、《息烽》、《大箐小箐》、《葛镜桥》、《羊崖关》、《飞越峰歌》、《中元洞》、《青龙洞》、《黄师行》、《碧云》、《乐安溪》等篇,状写黔中难摹之情,沉挚与《巢经巢诗》相似,出黔诗以寄赠题图居多。

莫友芝在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中,都恪守宋诗派法旨,他主张“破万卷,理万物”,“才力赡裕而为诗”,其不少诗作体现了宋诗派诗歌的共同倾向: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从莫友芝诗歌内容来看,主要有叙事诗和一些关于考据的诗,也有朋友间唱和酬答的诗以及描摹山水和生活小景的诗。

考据入诗,是莫友芝诗歌的一大特点。如《芦酒三首》、《甘薯歌》就是其中的代表。《芦酒三首》是对杜甫《送弟亚赴河西判官》中“芦酒多还醉,宋庄绰鸡肋”中“芦酒”一词的考据。诗后还有一两千言的长注,考证了芦酒的名称由来、变化及酿造方法,叙述了各地独特的风俗。如果离开了注释,诗意就很晦涩,如其二曰:

烧翁滴淋岭表,谓居辰水钓藤先。岂知瓶笛关西法,远绍炉粟米传。

多使醉人宜小户,歇难全美戒轻口。豪吞细吸从吾意,何事旗枪斗茗烟。

这首诗中,“烧翁”是酿酒方法,“滴淋”是饮酒方式,“钓藤”是芦酒的别称,这种考据文字古奥,用典很多,枯燥乏味,是宋诗派诗人炫博逞学的表现。

莫友芝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介儒生,他父亲的老师、同学身居高官(如洪亮吉、朱、阮元、王念孙等),他的知己曾国藩,他所结识的朝中大臣祁隽藻、端华、肃顺等人,都是名重朝野的高官仕宦,只要莫友芝相请,他们都可以鼎力相助,但是莫友芝不愿投靠权贵,不去奔走科场捷径,不随封建世俗俯仰。因此,其朋友间唱和酬答的诗作内容庞杂,包含很强的个人情绪,有他对科场的黑暗和科举考试弊端的无情揭露,如《赠孟柳桥州判》:

从来仕路有经纶,善手公然化封畛。徒言弊吏陟优异,岂解中人把推引。

上策争看腾踏去,下村亦博肥硗准。眼中称意凡几辈,谁是不营甘蠢蠢!

在莫友芝诗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山水诗及生活小诗。他热爱大自然,常在天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以此冲淡仕途失意的愁绪,诗歌具有雄奇瑰丽的特色,取景多取怪山激川,热衷于营造一种光怪陆离的山水境界,用奇景来抒发其内心动荡不安的情绪。如《铜顶风雪积日,用东坡韵》:

推蓬讶此莲千叶,幻出千峰万峰雪。泰山何必小秋毫,起灭微尘信奇绝。东船欲移压水重,西舫乍开回柁折。柯牢系听浮沉,斥堠才看旋漫灭。北风倒入晚愈甚,沅水驾天寒更掣。风筋水力定谁勇,回雪跳波乱生缬。天意年来懂泽少,因仞藉丰犹不屑。潜冻杀九江平,应放晴曦暂窥瞥。藐姑仙人那可近,五谷精气徒侈说。即愁朝封空斟,更奈单衾拥寒铁。

晚年他遍游吴越之间,广交名士文人,探幽访胜,纵情山水。他的山水诗能抓住自然景物的特色,赋予大自然鲜明的个性,并常用拟人的手法写景,如 “百棰驱不前,欲尽牢溪水”,把石牛山写成低头痛饮的大水牛,十分有趣。同时他的山水诗也特别关注国计民生,具有杜甫“穷年忧黎元”的情怀。如《大河北百里间自去秋至今无雨雪》描绘了一副悲凉凄惨的荒野画面,表现了诗人哀民生之多艰,希望救民于水火的美好情怀:

河上驱车俨大荒,平沙四野接苍茫。惊风飒飒飘哀雁,落日萧萧黯太行。

二月桑榆无信息,三时云汉剧增光。何当手挽昆仑水,遍洒中原作岁康。

前人评莫友芝的诗,说他“早岁刻意二谢,中间希踪韦柳,晚乃苍劲古秀”(《贵州通志》),颇为中肯。徐世昌《晚晴移诗汇诗话》云:“子尹序《亭诗》,拟以东野、后山,谓其制境之耿狷、求志之专精、用心之谨细,似古人之苦行力学者。读集中诗,密励隐秀。其称元道州曰:‘疏花透凝寒,落落自真态。’殆足自喻也。经籍碑版,论定详备,开后来五十年风气。穿穴贯,多前辈所未逮。”俞陛云《云边小识》:“莫君近体诗颇雄健,有《经南阳》句云:‘疆土久荒申伯国,夕阳谁问汉家营》。’《沔汉》句云:‘一线波盘江北去,万重山压汉东来。’又有:‘赴壑修山还没尾,如云大翼不遮身。’句,语颇奇崛。” 陈衍《石遗室诗话》:“郑莫并称,而子学人之诗,长于考证,与子尹有过不相同者。如《芦酒诗》后记一二千言,《哭杜杏东》亦有记千百言附后,皆有注,可称诗史。”

可见,在当时少数民族文学并不被关注的年代,莫友芝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推崇,为以后布依族文学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资助

参考文献:

[1]何积金.《布依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385.

[2]张剑.《莫友芝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17.

[3]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2456.

[4]钱仲联.《清诗纪事》〔M〕.凤凰出版社,2004.卷三2419.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9

我希望有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希望有一个恋人,手牵着手,相濡以沫!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

关于爱情的经典名言

1、年轻人必须注意。要在革命斗中选择革命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也常常表现出一个人的政治品质。不要把它摆在不适当的地位,必须严肃对待它。——王若飞

2、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莎士比亚

3、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在于你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荒茔枯冢和破碎心灵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别林斯基

4、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培根

5、醋海风波是凶险的,能断送一切。——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6、人不是仅仅为了爱而生存的;难道男人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控制某一个女子,而女子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左右某一个男子吗?从来不是!——《赫尔岑论文学》

7、我们在处理恋爱时应当是自觉的,思想健康的,对自己负责的人,这样就不会演出爱情的悲剧了。——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8、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9、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的东西赶得远远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10、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美丽,才值得颂扬。——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11、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婚姻问题上可以不考虑社会关系,我的意思是说自然关系的响影比社会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它甚至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而且在爱好、脾气、感情和性格方面是如此严格地要求双方相配……这样一对彼此相配的夫妇是经得起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袭击的,当他们一切儿过着穷困的日子的时候,他们比一对占有全世界的财产的离心离德的夫妻还幸福得多。——卢梭:《爱弥儿》

12、如果说爱情使人忧心不安的话,则尊重是令人信任的;一个诚实的人是不会单单而不敬的,因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卢梭:《爱弥儿》

13、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莎士比亚

14、忠诚的爱情充溢在我的心里,我无法估计自己享有的财富。——莎士比亚

15、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两个人尽管隔得很远,却也很近。——柴可夫斯基:《我的音乐生活》

16、爱情是作为伟大的因素渗入他们的生活的,但是它并不把其他因素都吞噬吮吸掉。他们并不因为爱情而割弃公民精神、艺术、科学的普遍利益;相反,他们还要把爱情的一切鼓舞、爱情的一切火焰带到这些方面去,而反过来,这些世界的广阔与宏伟也渗透到了爱情里。——《赫尔岑论文学》

17、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李大钊选集》

18、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雨果

19、恋爱给人以智慧,而它常常借智慧而支持。——派斯格尔

20、在这个只有两个人有份的特殊恩赐之中,相互间有一种特别甜蜜的爱,是不能用笔墨言语来表现的。——赫尔岑:《谁之罪》

21、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22、爱情赐予万事万物的魅力,其实决不应该是人生中短暂现象,这一道绚烂的生命的光芒,不应该仅仅照耀着探求和渴慕时期,这个时期其实只应该相当于一天的黎明,黎明虽然可爱,美丽,但在接踵而至的白天,那光和热却比黎明时分更大得多。——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23、爱情应当使人的力量的感觉更丰富起来,并且爱情确正在使人丰富起来。——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24、青年男女应当保持真诚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有这样一种关系:无论对任何事物,不夸大,也不低估。如果彼此不欺骗,如果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这时候,不管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友谊的、爱慕的等等关系——-那都是健全的关系。——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25、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26、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薄迦丘

27、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28、士为知已者用嘛!人生得一知已,死而无憾呐!人不能老是行时,在你背时的时候,有人还了解你,就是知已了。——刘少奇

29、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30、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圣·奥古斯丁:《忏悔录》

31、缺乏真正的朋友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片荒野……——《培根论说文集》

32、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培根论说文集》

33、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

34、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文集》

35、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已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薄伽丘

36、不论是多情的诗顺,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普希金

37、装假固然不好,处处坦白,也不成,这要看是什么时候。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鲁迅书简》

38、很多显得象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并不显得象朋友。——德谟克里特

39、人间的恶人即使装出十分善心的样子,有思想的人也是不会看不出的。——《伊索寓言》

40、心思中的猜疑有如鸟中的蝙蝠,他们永远是在黄昏里飞的。……这种心理使人精神迷惘,疏远朋友,而且也扰乱事务,使之不能顺利有恒。——《培根论说文集》

41、我对于我们自己内部的倾轧,比对敌人在算计我们,还觉得可怕。——《华盛顿文选》

42、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奥斯特洛夫斯基:《演讲·论文·书信集》

43、所谓友谊,这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请开炮吧》奥斯特洛夫斯基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