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播学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8 14:57:52

传播学毕业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本文提出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其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2

大致来说,艺术类高考专业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需要长期扎实的“童子功”的,譬如美术、音乐;另一类是半路出家,“华丽转型”型。这类考生备考时间相对较短。如广播电视、影视、戏剧类,管理类,公共关系学类,理论类等专业。

“童子功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顾名思义,这类专业没有个“十年功”你是混不进去的。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通常从很小的时候就尝尽了“人间疾苦”――再冷的冬天也要练琴,再枯燥的时候也得对着鸡蛋画画,哪怕脚上有伤也得坚持练舞……好在,熬出头之后的风光,也是相当令人艳羡的。

音乐类:含音乐表演(如声乐、器乐等)、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音乐教育、乐器修造(如提琴制作、钢琴调律)等。

美术类:含绘画(如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书法、艺术设计(如环境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动画等。

舞蹈类:含舞蹈表演(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国际舞等)、舞蹈编导、舞蹈学(如舞蹈教育)等。

不难看出,这类“童子功”型专业的对扣性相对较强,譬如音乐表演、绘画、雕塑、舞蹈表演等专业的性质让人一目了然。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设计类几个相关专业。

艺术设计可以说是应用性最强的美术类专业,也是美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力量。它与时展紧密相关,具有多元性,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多方面。由于艺术设计的涉及范围太广了,所以它的专业分类还包含很多细化的专业方向,每个方向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各有侧重。

平面设计专业即视觉传达,主要学习广告战略、广告表现、书籍设计、插图设计、摄影艺术与技术、新媒体创作与应用等课程。毕业生就职于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形象策划设计、逆向设计、展示设计等工作。当然,如果你有一颗渴望创造的心,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是最佳选择。

广告设计专业主要学习广告策划与创意、文案、广告经营、媒体研究、摄像与摄影、广告设计、市场调查等课程。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的广告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告部门、中外广告公司、市场调查与咨询行业等。

室内设计专业主要学习室内空间设计、室内陈设设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多成为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主要学习素描、水粉静物、室内设计原理、现代设计史、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AutoCAD、Photoshop图像处理、Corel图形设计等课程。学生多从事专业相关行业,如橱柜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表现师、预算员、工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施工监理等行业。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学习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室内外装饰设计、装饰材料构造与工程预决算、展示设计、家具设计、景观ms211、CorelDraw、AutoCAD、Photoshop、3DMAX等课程。其毕业生多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绘画、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小区规划等设计工作。

服装设计专业主要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排料与推板、服装立体裁剪等课程。该专业对口就业率极高,多从事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打板、服装推板、服装生产工艺单编写、样衣制作、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主要学习设计素描、产品速写、设计图学、快速表现技法、视觉传达设计、形态设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多就职于工业设计公司、IT产品设计与制造、家具、玩具、影视动画公司、游戏后期产品设计等企业,从事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学习素描、色彩、构成学、数字特技原理、MAYA、After Effects、Premiere、影视广告创意设计等课程。在电视台、影视公司、大众传媒、音乐与唱片发行公司、广告等领域都可以看见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

“华丽转型型”:半路出家 亦可艳惊四座

这种艺考类专业的情形与“童子功”型不一样。很多同学是进入高中后才考虑改走艺考之路进行的“华丽转型”。这样一样可能在艺考中胜出。比如一些同学从上高中起就参加一些像美术、古筝、播音主持这样的培训班,如果天赋尚可,所学专业突出,再加上文化课成绩不错,不仅可以上个本科,甚至有机会考上像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名校。

对于这一类考生来说,可选择的专业更多偏向于应用实践类。譬如广播电视艺术类、戏剧影视艺术类等专业,它们区别于美术、声乐、舞蹈需要长期积累,与你平日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关系紧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类“华丽转型”专业考生的要求,各大高校可能会有不同的录取政策,主要是专业技能的加试,例如:画面组合、影视作品评析、命题演讲、综合素质及其方案策划等。其专业课考试看重的不仅是学生现阶段学习某专业的能力,还有未来从事这一专业的潜力。

广电、影视、戏剧类

电视上俊男靓女主播们的无限风光显然给广播电视艺术类专业的大红大紫点燃了一把火。近几年来,包括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播音主持在内的专业,已经成为艺考最大的热门。

广电、影视、戏剧类:含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如录音工程等)、摄影摄像、影视照明、电视节目制作、表演(如影视表演、戏曲表演、戏剧表演等)、导演(如影视导演、戏剧导演等)、影视戏剧文学等。

播音与主持专业

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你就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电视节目播音员了吗?如果你这样认为,显然是大错特错的。虽然标准的普通话和流畅自如的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硬件”,但是,更为重要的“软件”――临场应变能力才是这个行当里最无敌的杀手锏。这种能力需要从业人员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结构。

大学期间,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了解整个新闻采集、编辑的流程,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技术,优秀的毕业生除了需要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知识和语言文学的相关能力,还要掌握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心理、艺术和美学等多学科知识。

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非常广,除去我们熟知的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广告配音、电视电影配音等职位,还可以系统学习采编播课程,毕业后从事音频编辑、灯光师、影响师等工作。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

想知道我们每天看到的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可以解答你所有的疑问。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可以分为数字媒体艺术、数字电视制作等方面,旨在培养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同时又能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网页设计、课件制作的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毕业生分布于电视台、电台、广告公司、网络传播公司等各种传媒机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如果说电视节目制作的岗位是起房子的建筑工人,那么节目编导可以说是房子的“建筑设计师”,他们是台前幕后的灵魂人物,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是优秀编导的培养基地。编导编导,既要能做编辑、编剧,又要能做导演,是个名副其实的“杂家”。编导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当丰富,从新闻传播的相关原理,到影视作品分析,再到戏曲类的专业学问,甚至还有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等等,与影视相关的内容它都尽收囊中。时下,随着毕业生逐渐增多,所有学生都面临着一样的就业压力,而编导专业学生因为一人可以同时承担多种工作,成为传媒行业的新宠。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

在校园里有一群很酷的学生,你常常会看到他们扛着摄像机在校园里东走西窜地拍片,他们八成就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用镜头将艺术梦想延续,影像画面就是他们诠释眼中世界的方式,斯皮尔伯格、张艺谋、奥利弗・斯通都是出身摄影类的专业,难怪他们的电影画面总是极具美感。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和摄影技术,该专业的毕业生几乎不会被外行“抢饭碗”,因为他们今后走的是技术型路线,他们的岗位可没这么容易被替代。影楼、影视公司、新闻媒体行业都是该专业的对口单位。

导演专业

也许你从小就是班干部,具有掌控全局的协调能力,又恰好对影视抱有热情,那么导演专业恰好符合你的特点。导演是一个剧组的总指挥,因而全面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是优秀导演的两个支撑点。

导演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导演基础、电视节目制作、戏剧、戏曲及电影表演学、导演艺术、电影电视画面、视听语言、中外戏剧史、艺术概论等课程。这个专业,毕业作品可是重头戏。很多高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有自己的毕业作品,可以是集体创作的毕业大戏,也可以是影视作品。这部毕业作品直接就能成为你的求职简历,因为每个毕业作品都是学子综合能力的体现。

导演专业学生就业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理论型,供职于文化系统公务员岗位,或继续深造,搞教学科研;也有人选择做自由剧评人、撰稿人等。其二是实战型,在剧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影、电视剧制作等工作。

戏剧影视文学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话剧,只有演员和导演远远不够,一个出色的剧本才是关键,近年来小成本电影常有“丝的逆袭”之作,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等一系列黑色幽默更将剧本为王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着实证明好电影不一定要大制作,好剧本也会让电影魅力无限。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就是培养编剧的基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需要广阔的知识面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创作好剧本的基础。该专业几乎涵盖中文系的所有课程,如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应用写作等,又有艺术类课程,如编剧法、DV实践、经典作品赏析、表演理论等。除去文学和艺术学的主干课程外,学生还要了解政治历史、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具有艺术品味,又有现实情怀的作品。可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剧,在影视行业是大有可为的。目前这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招生人数并不多,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主要供职于剧场、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传媒机构。

管理、学术类

近年来,艺术类管理专业也成为报考热点,尤其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个新鲜名词,吸引了大量考生。不同的开设院校该专业的特色各异,如戏剧学院的制片管理侧重于影视方面,美术学院的管理学院侧重于艺术品鉴赏与管理等,在报考前需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意向。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 发展 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 论文 (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 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 历史 、 政治 学、 科学 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 自然 科学和 艺术 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 体育 、 计算 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 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 科学 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 教育 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 发展 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 自然 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 政治 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4

1 培养目标

1.1 盲目复制本科,缺乏高职特色

由于高职类院校开办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时间不长,经验有限,很多院校都是照搬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定位于专科层次,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品和培养方向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明显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和从事与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设计、规划、决策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1]由此可以归纳出,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厚基础、宽口径;而高职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学生要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并没有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由于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学历又不如本科生,从而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1.2 局限于传统媒体,没有突出新媒体的地位

目前我国中西部县级广播电视台对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有较大的人才需求,由于国家《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播音员、主持人的最低学历是专科,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受学历层次限制,在定位毕业生规格时,往往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为基层广播电视机构培养播音员主持人。但如今传媒业发展迅猛,新媒体不断涌现。作为培养媒体人的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保守、陈旧。现有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的规格需求。虽然目前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毕业生还基本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机构工作,但今后几年,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相应就业岗位的减少,如果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然局限于传统媒体,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2 课程设置

2.1 课程设置求多求全

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不同,反映在课程设置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学科的理论体系来设置课程的,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进程,要求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较为全面。“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 [2]不强调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针对性及实用性。针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的课程只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就可以了,专业课程的开设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理论课程的开设要以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度,不需要去开设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或者对学生技能掌握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复制了本科的课程设置,开设了许多对学生掌握技能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2.2 教学形式单一,专业实践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借鉴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大课集中讲授理论,小课实践训练等方式。小课是对大课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强化,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单位招收的员工能够缩短适应期,快速胜任工作环境,那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在小课或去实际工作岗位见习才能实现。“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小课课时应占到专业课的3/4―4/5比较合适。” [3]目前各院校对于大课和小课的开课比例不尽相同,有些院校由于受师资条件的制约甚至没有开设小课。

3 师资力量短缺

随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播音主持专业考生急剧增加,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攀高,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则明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招收普通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以及从广播电视行业外聘播音员、主持人担任教师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招收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系统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媒体实践经验,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距离成为教育部要求的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

外聘的广播电视机构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广播电视一线的工作经历,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播音员、主持人,却往往没有系统接受过播音主持教育,对专业理论了解不够,或是缺乏授课经验,只能示范,却讲不好课。另外,由于外聘教师还同时担任着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工作,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4 生源质量下降

近年来,开设主持与播音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招生人数逐年提高,使得招生门槛越来越低。许多文化素质不高,声形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被招收到主持与播音专业中。有些学生选择主持与播音专业并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看重了艺术类专业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这些学生感觉只要能说话就能学主持与播音,于是在考前经过两三个月的突击训练就被录取到主持与播音专业。还有些学生甚至在考前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是在被其他专业录取后,出于兴趣又调剂到主持与播音专业。这样“先天不足”的学生入校后,由于自身的声形条件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专业课的学习又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对专业学习丧失信心。而在教学中,教师也会在学生的语音、发声等基础技能上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到教学进度。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也会由于声形条件不佳、专业技能较差,因而无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在求职应聘时处于劣势。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新闻传播 职业预期 核心竞争力 职业能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校在培养新闻传播学类学生时,其主要着眼点是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应该充分考虑其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毕业后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未来的不同的预期,学生在自己职业预期的指引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相关项目,从而达到构建自己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是指其为自己将来职业做出的设定和选择。职业预期的实质就是在专业内二次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次选择。每一个专业培养学生都是按照教学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分,以及每门课程要达到什么样分值才能结业,这种设计是根据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设定,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都可能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方向。新闻传播类学生毕业后,既可能是做记者,也可能是做媒体经营人员,还可能做企业宣传人员。在就业专业化的格局下,记者这一岗位又可以分为经济新闻记者、时政新闻记者、社会新闻记者等多个方向。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为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出一种选择,并依据自己的职业预期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即是要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是要从事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是从事某项工作时在专业上的基本要求;职业综合能力是出色地完成本专业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诸方面。

职业预期是职业能力构建的根本指南,职业能力培养是增加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闻传播类学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者目标岗位就需要着力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使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预期。

二、职业能力构建的误区

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我要做什么”,很少去考虑“我能干什么”,作为大学毕业生,首先是要衡量自己能干什么,再去决定自己要干什么。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容易进入误区。

1.通修所开课程导致个性缺失

由于新闻传播类就业口径较宽,学生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学生就不在专业内进行细分,或者进行再选择,于是把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毫无选择地进行选修,毕业进入社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动知识支撑其岗位需求。但是。由于本科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要用大量时间来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并不是每一门课都能精通,这就导致学生原来全才预期发生偏差,甚至全而不才。也就是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学生眼高手低直接后果是就现在一些学校的就业率不及中职或中技,以及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后回到中职或中技去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校中没有自己的职业预期,就很储备自己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在职业预期时,不能把自己培养成全才,而是婴把自己培养成专才。

2.职业预期飘浮常换更换预期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想“我要干什么”,由于人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不同的阶段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同,不少学生在受到外界影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未来的预期。不同的职业预期所要具备的知识是不同,所以这些学生就根据某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设定选修相应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不同的就业预期,这样导致学生所修课程没有系统性,其后果同学生毕业后,所学很多课程,却没有能真正可以增强其竞争力。

3.理论实践能力不能同步发展

职业能力由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对于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而言,既要能讲出理论,也能动手操作具体事件。可一些在学生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片面理解能力,一部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点,烂熟于胸。可是让他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操作一项具体工作却无能为力,甚至案例分析也会不会做;相同,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动手操作一些具体项目,但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却无法回答。所以学生在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时,既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善于操作实际项目,更重要的是,不仅培养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二者都不偏废。

三、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选择

职业能力构建关键的一步就是使自己从通才、全才向专才转换,落实到在校的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简单地说就是打牢基础,突出专长,重在运用。

1.学分与修业时间突破原框架

大学教学计划是按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安排,一般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几个体系构成。其中专业选修课是学校根据本专业学生在达到的基本能力所安排,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目前众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是在本学院或本专业内开设,学生自主选择。这种选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但其存的问题也不能规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口径相对宽,每一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有论者认为,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业岗位人才需求也正在细分。如果一个的预期是毕业后从事财经新闻工作。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经济学知识、政治经济学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而对于一般新闻传播类专业组织教学的院系一般仅根据本学科知识配置教师和课程,这就需要院际之间、校际之间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且所获得的学分互相承认。

与跨专业选课同等重要的是灵活学制,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中止在校学习,而选择校外见(实)习,后恢复在校学习,补充学分。在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校推行灵活的学制。目前国内大学正在推行以学分制教学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要求学生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业修完学分即可申请毕业和学位。允许自主选择毕业时间,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不选课或少选课而到相关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

通过课程选修和休学实践,学生基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预期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基本具备期望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的突破

课堂教学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组织的教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在于传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堂教学本身需要突破原有大一统的内容灌输,在传播必要有知识点后,留出必要有时间让学生自修。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上。在

应用教学环节,针对同一门课程,可以细分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预期进行案例选择和分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传媒经济概论》、《新媒体产业导论》、《媒介资本运营》等课程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课程细分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在新媒体赢利分析的案例分析课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自己的爱好,选择诸如电子杂志、地方门户网站等媒介的赢利模式进行分析。因为是学生自己的爱好,其准备较为充分,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评析又有效地补充了学生分析的不足。对同一门课而言,课堂教学实现了必修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课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与大课教学相对应的是,对课程考核的方式需要多元化。对课程的结业考试或考核使用得最多的是统一考试、课堂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几种方式。几种方式各有优劣。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同一门课程考核方式相同,但不同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不同,针对课堂结业的方式可以尝试多元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期和自己的擅长选择适合自身的考核方式,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由学生申请,教师和相关部门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进行审核,确定是否同意其申请。

3.根据职业预期选择论文方向

独特的学业个性是大学构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学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论文选题构建自身学业个性。要求大学生撰写论文是考核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撰写好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论文的要求决定了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所以在论文撰写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论文方向,通过完成论文促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论文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项目设计。论文主要是运用某个工具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把某些现象上升到理论。项目设计则是根据要达到的目标,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完成一项工作。前者注重理论培养,后者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需要就业,可以选择做一个项目策划;毕业后需要考研或者从事其他非实务性工作,可以选择做论文。不管是项目设计还是撰写论文,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都导向是构建自身的竞争力。该项学习不能为完成而完成。要着实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一个行业,并能把握这个行业动向;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能完成预期职业所要完全的基本工作。

4.构建导师制实现教与学互动

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两个基地两个导师的作用。即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理论导师、专业导师。卡尔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闻机构联手合作开设了覆盖全国的实习项目。这些实习项目主要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周到三周的新闻实践,诸如到CTV新闻、TSN、CANWEST新闻、探索频道、加拿大地理杂志等媒体进行实习,并让他们独立制作影视节目。。校内实践基地学习根据理论教学需要建设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可以保证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校外实习基地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校内的教师担任的是理论导师,因为学校教育强调学理性,校内教师具备较强的水平,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论知识不足的问题,

而校外导师是一些在业内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中。有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却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两个导师相互配合,学生一旦遇到相应的专业问题,可以直接向两个导师寻求帮助。特别是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培养动手能力,并反向作用,促使其对理论知识的补充。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几名学生在学习新媒体产业课时对电子杂志产业兴趣,创办了《默闻》杂志,两个月时间,单期最高网络下载量达到900余次。学生在制作电子杂志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媒体内部运作程序、机理,还学会了相关的软件使用。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6

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他们是时代的宠儿,新世纪的弄潮儿。

然而,随着时间的淘沙,当初的新闻人已不仅仅满足于对社会现状和人生百态永无止境的追究,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新闻传播专业在国内高校开设的历史尚不是很长,因此很多高校的本科阶段,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笼统性,并且多偏向于新闻实务;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细化分开,并偏向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研究。

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学学院,基本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在内的四个专业。近年来,这些专业被考生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热门的专业。在研究生阶段,新闻传播学院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不同的是,新闻学下设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历史新闻学等研究方向,而传播学则包括传播理论研究方向、视觉传播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方向、策略传播研究等方向。

专业的设置与意义必以需求为依据,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四类就业方向

1.传统媒体

一说起新闻媒体,大家脑海中可能会联想到的电视、报纸、杂志等。狭义上的媒体指的仅仅是和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相关的媒体类行业,而广义上则包括了广告、公关在内的多数传播媒体。但是目前业内所公认的媒体,仅指狭义媒体。

狭义上的媒体,包括报业、广播电视业、期刊业、出版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网络电视在内的新媒体两大部分。其中,传统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去向。这两大媒体需求的人才学历一般在硕士以上,除了要求应聘者新闻专业素质过硬,还要具备其他专业知识背景以适应受众需求分化的趋势,以及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行业人脉。高端党报、党刊出版社的工作相对稳定,每年的校园招聘名额有限,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待遇尚好,适合于重视身份认同的名校研究生报考;而全国知名报业集团和期刊媒体则适合擅长于写调查性报告的学生报考。

2.新媒体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以腾讯、网易、新浪、TOM以及搜狐为代表的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目前已占中国网络经济市场份额中的28%。一般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做的大多为频道记者、编辑类。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新闻敏感度和文字功底以外,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也非常高。

3.外企相关业务岗位

企业的相关业务岗位也是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青睐,主要分布在公关、广告、咨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投行这些领域。企业类从业人员的整体薪水比媒体类要高,部分外企如“四大”、投行,毕业生第一年的月薪可达4000~6000元,为媒体类单位薪酬的2~3倍。加之公关、广告、咨询类公司在近几年异军突起,转向这方面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入行后主要从事企业的公关及宣传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搜集行业信息、专门的行业新闻撰写、策划公司活动等。胜任这些工作要求应聘者有较高的英语写作及口语水平、出色的沟通能力,并在这些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一技之长的人。

但企业相关业务岗位的工作强度很大,要求从业者有较强抗压力。

4.国企及政府部门

国企及政府部门的工作岗位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应届毕业生报考,因为这类单位都可以解决户口、编制等问题,且福利待遇优厚,但竞争也非常激烈。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去国企的人数非常多,具体工作岗位主要是企业的对外交流部、宣传部,以及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宣传部门。工作内容涉及文书撰写、搜集行业信息和政策建议等。这些单位的待遇较稳定,一般来讲国企工资比政府部门工资要高。

新闻传播专业:探知外界的天窗

从业者说:陈燕茹, ageLOC中国商

校园里的师弟师妹,或许和我当年一样,是抱着金灿灿光耀耀的新闻理想,迈进新闻学院的,我大一就在《重庆商报》实习,感受着采访、策划、组稿的循环往复。

在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我的日常表上排满了实习计划,尝试了包括房地产、公关专员、广告专员和HR助理等角色。

而正是因为这些迷茫与尝试,我的梦想一点一点地照进了现实。我很早就对人生有个规划,想在23岁到30岁期间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大四那年,我只身去了北京,有幸在一家创业型广告公司实习,并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教给了我在学校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包括如何处理公司甲方、乙方之间的关系、创意及创新能力的历练等等。公司的创业氛围非常好,我就是在那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大学即将结束,当别的同学还在踌躇考研、出国等问题时,我已经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以后要干什么。当时,我从行内得知,一个关于抗衰老产品的创新发明,于是我购买了这个产品的销售权,创业之初,销售、市场、公关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本着一切后果自己承担、遇上麻烦自己解决的原则,在短时间之内,我的思维从一个员工转变为了考虑全局的老板。除此之外,自己创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可想而知的,除了立足全局进行思考,还要有资金规划能力,甚至是不怕失败的毅力。“做不要怨,怨不要做”,正是这种思想支撑着我一步步走来,突破人脉瓶颈。

现如今,我所开创的公司,营业额占重庆市同类企业营业额的五分之一。

一路走来,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选择了新闻专业,因为它给我的绝对不局限于新闻学方面的知识,而是一种沟通方法,一种思维上的宽度,一种勇于尝试创新的激情。成绩永远是次要的,在大学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航向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新闻专业就是指点我人生航向的十字舵。

透析专业与就业的瓶颈

近年来,新闻专业与学生的就业情况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是就业较之前变困难,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纷纷转行。当问到不从事媒体行业的原因时,76%的人认为媒体门槛过高,其次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完整在新闻学院没学到什么东西,再次是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媒体工作。

二是在选择新闻专业的初衷上,有70%的同学认为是出于个人兴趣,50%的人是因为向往高薪,只有18%的同学是出于新闻理想。这说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已不再是理想为首要,取而代之的是兴趣与薪酬待遇。

三是直到临毕业时,还有40%的学生不确定今后是否从事媒体相关的职业。这说明学生选择专业时过于盲目,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往往是进入校门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学新闻。

四是学生毕业之后,倾向于继续深造、出国的比例更多,且在读研的时候还选择新闻专业的人数减少。

……

上述几大变化,在本世纪之初已见端倪,在近两年事业单位转企的背景之下,这种变化更加明显。正如《南方周末》刊文所述: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和从业人员的想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新闻传播学专业背后的窘境

曾经的热门专业,现在却变成了就业难专业,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受到媒体发展变革的影响,不少单位严格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

与此同时,新闻专业的开设规模空前庞大,过去新闻类专业只有部分高校的中文系开办,而现在一些综合性院校、行业性院校等也在抢着办。这样一来新闻人才的供求失衡就显而易见了。事实上,如今就连进一些好的新闻单位实习都要通过打通人脉获得宝贵的机会,而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杀入最后面试环节的应聘者事后回想起来也许还会心有余悸。

另外,趋向供求信息的缺失与滞后,也导致了学生报考的盲目性。比如当初报考志愿时的热门专业,等到读完大学准备就业时早已成了冷门;我国的高等教育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中小企业对毕业生业务能力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无法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使毕业生丧失就业机会。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加剧人才市场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专业的“非主流化”就业非常明显,出国留学、考公务员,到外企、国企做白领的占了绝大多数,而真的专业对口,投身媒体的则越来越少。某校新闻学院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就业选择的前两位的因素分别是“薪金福利”和“区位条件”,而“专业对口”却排在最后一位。

为什么众多毕业生,在校园里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后,却没能按照专业轨迹继续向前走?

形势变化快,在校学生如何坦然面对?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项目负责人 钟新教授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总结出新闻专业的两个特点:第一,从新闻学院走出来的毕业生,从事媒体行业的人还是居多,这个比例大概占60%;第二,如果一个学生的本科专业是新闻学,研究生还选择读新闻学专业,那么他今后从事媒体工作的可能性就远远高于“半路出家”选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7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黄淮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基本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以下结合黄淮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和课程论文3个环节。开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1.课内实训

课内实训即以案例教学、项目模拟等方式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实验教学,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摄影摄像基础技能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训练、非线性编辑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技能训练、播音与主持技能训练、广播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电视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纪录片制作技能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训的时间,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实训要由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教师或具有地方媒体实战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指导教师,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学生在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后,结合具体课程进行的开放性创作实践,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现,主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例如,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创作实践,可由业界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深入社会进行新闻采访,再通过稿件编写等对采访素材的后期加工训练,使学生熟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制播流程;对于电视编辑创作实践,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先确定选题,再进行专题创作,从而使学生熟悉电视编辑制作的环节,提高摄像水平,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具备一定的电视作品创作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实践,重点应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栏目与节目策划、脚本编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实践,可在业界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策划广播电视栏目并写出脚本,进而结合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节目创作,在节目制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节目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综合创作能力;对于纪录片创作实践和电视广告创作实践,重点应在以前各项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纪录片及电视广告创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纪录片创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论文

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论文应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等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通过课程论文的撰写,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课内实训和课程实践的效果,并为大四时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实习实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通常安排在第一学年。专业认知实习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地方媒体、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参观调查,听取业界人士的实践工作讲座;二是邀请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做专业认知报告及咨询指导等。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对专业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感性认识,了解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感受业界专家的专业精神,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提高专业认知实习的效果,应要求学生及时撰写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2.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指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工作,从而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加深专业认知,建立初步的职业观,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定位,并明确自身的不足,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3.专业(毕业)综合训练

专业(毕业)综合训练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是对前三年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检验。开展专业(毕业)综合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最好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让学生深入省内外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实岗锻炼,并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有效地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三)课外社会实践

课外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寒暑假社会实践,即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深入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回报社会。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

(1)专业赛事。专业大赛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战模拟演练机会,深受高校、业界与学生欢迎。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关键在于赛事的举办目的与组织运作方式。第一,学科专业赛事应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例如,DV大赛应与剧本创作、摄影摄像艺术、导演基础、影视短片制作等课程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影视策划、创意、剧本撰写、导演、拍摄、剪辑等方面的能力;广告大赛应与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广告制作等课程教学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第二,应建立固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并安排充裕的指导时间。第三,应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与奖励细则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2)学生专业社团活动。在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并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例如,黄淮学院非常影视社、主持人协会、方舟文学社、青竹话剧社、吟诵协会等专业社团的学生,通过参与入驻该校创新创业园的驻马店电视台文艺中心、驻马店新闻网、驻马店手机报的栏目运作与节目制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3)实题项目运作,即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的实题项目运作,实题实做。在实题项目运作中,应根据需要组建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应尽量包含不同年级的学生。(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检验。在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到:突出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实题实做,杜绝抄袭和假大空现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研精神。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的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具体讲,应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教师,并选派专职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到媒体顶岗锻炼等方式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应积极邀请媒体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主动聘请他们做专业实务课程的兼职教师;应培养一批专业建设急需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并组建专业核心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媒介技术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既要注重高端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引进高性能先进设备,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需加强与高校周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的合作,通过合作发展联盟创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要推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将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电视台等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

(三)强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中,应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行教学内容开放、师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项目带动的实地现场教学;应完善考试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实践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其提高情况、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等。

(四)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8

【摘要】日本新闻传播教育奉行的理念是通才教育,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

【关键词】日本模式 新闻传播 素养教育

1.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现状。研究日本的新闻教育,必须要提的三位人物是松本君平、小野秀雄、小山荣三。松本君平1899年出版的《新闻学》是日本的奠基之作。1918年,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组织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邵飘萍做讲师,毛泽东听课半年)即使用此教材。由于当时日语几乎全是汉字,所以可直接引进。小野秀雄1926年创办《新闻学研究》期刊,1929年创立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1932年创办上智大学文学部新闻学科,1951年发起日本新闻学研究会并任会长。小山荣三1935年出版《新闻学》,1946年出版《舆论调查概要》,1949年创建东京大学世论研究所并任所长,1969年出版《新闻学原理》,其弟子饱户弘(后任世论所所长)也是我的导师水野博介的老师。传播学传入日本较早。目前在日本国立及私立的四年制大学中开设六门以上与新闻及传播有关课程的高校有67所,其中有22所高校开设17门课程以上。在上述67所高校中,开设传播学系的高校不足10%,开设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只占25%,开设新闻学或传播学讲座的高校也不足25%。

2003年,通过对开设与新闻及传播有关课程17门以上的22所高校所做的调查表明:课程主要集中在多媒体及新媒体(23.7%)、大众媒体(20.1%)、传播学(16.3%)、广播电视(15.4%)、大众传播史(14.7%)、新闻学(14.7%)、文化及大众文化(12.1%)、情报社会及情报化(11.8%)、媒介产业(10.0%)、国际及跨文化传播(9.7%)、广告(9.2%)等。日语中的情报与中文里的情报意思不同,正如经济、广告、会计等近代许多词汇一样,情报也是从日文中引用过来的。但日文中的情报,以1921年为界,发生了重要的意义变化,而我国仍沿用至今。1876年,日本陆军少佐酒井忠恕翻译《法国步兵阵中要务实施演习轨典》,首次使用“情报”一词。1903年,森林太郎,即后来明治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森鸥外翻译库拉吾泽威茨的《大战学理》。“情报”一词引入我国并定着下来。而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21年藤冈胜二出版的《大英和辞典》又第一次将信息译为情报。从此,情报的含义在中日两国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即:日本变了,中国没变。

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也可以从事其他职业,而新闻媒体也录用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工作。日本传播教育乃至日本高等教育中“通才教育”的理念,使这种自由的转换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2003年通过对日本23家各类媒体所做的调查表明:传播媒体希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①具有平衡的思考能力;②拥有宽泛的知识结构;③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④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日本的传播教育对学生的一般教养的培养非常重视,传播媒介也更需要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和一般性(非专业性)工作能力良好的人,反而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从媒体对传播教学部门的需求来看,以日本五大报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培养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关采写编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则是踏进媒体后通过培训和锻炼等来获取的。媒体的要求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除了把事实公正地报道出来,还应是社会分析家、引导社会变革的评论员。为了培养合格的新闻记者就必须进行系统的专门训练。除了学习信息收集、写作方法、计算机操作等等之外,还要学会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性标准化教育。

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员工进入报社后,先要在各大报社的总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报社的运行机制、内部管理规程、职业道德等等诸多方面。据说有些报社还为新进人员的培训请来了律师,讲解采访活动中涉及的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总部培训结束后,则全部被分配到该报社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社去接受锻炼。其理由是,总社的各个部门分工比较细,新进员工无法体验到所有的工种,而分社则不同,一般需要负责一个省或市的报道,涉及的面较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地方分社(1至2个)全方位地锻炼了数年后,积累了经验,再回到总社从事编辑工作。无论是在分社还是在总社,在成为一名熟练的记者以前,一般都要接受经验丰富的记者或编辑的指导。这种指导既涉及采写编评等专业知识,又包含了作为一名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人格。另外,每隔数年,还要对记者进行一次集训。而且,在地方还多数从治安报道入手,叫做“回转警察”,据说在日本做新闻这方面是最简单的。没有个人发挥,只要听警察的话、多拜访警局即可。

2.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在日本,对新闻教育的理解通常有三个层面,即专门教育、普及教育和职业训练。试分述如下。

首先,看一下专业教育,即以培养新闻工作者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三个层面中,这是相对最不发达的。在日本全国500多所大学中,设立新闻院、系、专业的,只有27所,约占1/20。而同期的美国为700多所,中国为600多所。固然,与中国相比,由于日本的人口约为中国的1/10,这个数字亦不算小;但与美国相比,则差距还是十分悬殊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日美两国在职业训练层面上的观念和机制不同:前者依赖传媒,而后者倚重学校。

与此同时,必须指出另一个重要的动向,即“新闻”概念的扩大化。既然新闻教育机构的兴盛依托于信息化的洪流大潮,则广义的信息教育也就必然地、势不可挡地渗入了传统的新闻教育内容。这里仅观察一下各院系专业的名称,就不难看出这一从“新闻”到“信息”的大趋势。在上述27个教育机构中,至今仍以“新闻”命名的,仅有4个,甚至一贯流行的“大众传播”称谓也只有6个,而挂起“信息(情报)传播”招牌的最多,达9个,并呈越来越多之势(参见表4)。

尤需注意的是,日本始终没有出现过“新闻学院”。仅有的两个学院级机构,一称“情报学院”(文教大学),一称“传播学院”(东京经济大学)。在这类学院中,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学科也好,大众传播学科也好,自然都只是广义(社会)信息(传播)学科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东京经济大学传播学院为例,它下设“个人与共同体”、“组织与产业”、“异文化”三个系,分别展开有关“家庭、社区等传播”、“企业、社团、行政机构等传播”、“宗教、语言等异文化之间传播”的研究和教育,这就完全打破了历来的构架,不再以具体传播学科而是以社会活动领域作为划分、确定培养目标类型的基准。正如该学院创立宗旨所指出的,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情报)和传播的专家。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其次,再看本科教育,更能进一步体会上述信息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与专门教育相比,这个层面显得格外热闹。500多所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的,现有140多所,比70年代初的30多所,翻了两番。同期,课程数也从300多门迅速攀升为1500多门。有趣的是,这些课程名称所使用的关键词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新闻”从狭义向广义即“大众传播”乃至“情报传媒”扩展的轨迹(参见表5)。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新闻学科的消失。事实上,“新闻”、“传媒”及“报纸”、“广电”等微观性、操作性课程也在不断增加,只是速度相对慢一些。但无论如何,在讲授宏观性、理论性课程时,从“大众传播”及至“情报传播”的高度来把握“新闻”和各种“传播”现象,确已成为主流。

概而言之,在整个社会急速信息化(导致各行各业都空前急迫地需要新闻和传播知识)的条件下,普及教育得天独厚地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就现状而言,整个传媒界中,新闻类毕业生仍只占少数,但可以肯定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普及教育的发达,进入传媒的各类毕业生中拥有一定的新闻相关知识的越来越多了,这自然受到传媒的欢迎。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学校实施“通才”教育的方针,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包括传媒在内的用人单位的需求。

最后,从职业训练层面看,则可以发现日本新闻教育机制的最大特点——新闻(大众传播)工作者的培养或者说最后造就,主要靠传媒自身而非学校,即传媒仍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对年轻职员进行系统的以实务为主的职业训练。与此相关联,在每年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中,传媒一般不特别青眯新闻院系专业的毕业生(如前所述,由此而造成专门教育的相对滞后)。由此可见,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主要是通才教育,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3.从新闻到“情报”,从东京大学到上智大学。以上是对日本新闻传播教育全景式的勾勒。接下来,拟通过个案分析,获得对细部的了解。

在日本高校现有的20多个新闻院系专业中,创建于1932年的上智(SOPHLA)大学新闻系是最古老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比它再早的,唯有成立于1929年的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它是1949年由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改为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1992年又更名为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

由此一般认为,上智偏重教育,东大偏重研究,可以说,上智的办学模式,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综观“上智模式”有以下特点:

3.1 教育宗旨——由“专才”变“精英”。早年,上智与其他新闻院系专业一样,曾经以“培养记者(及编辑)”为唯一目标。如今,适应信息化形势的需要,改为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的通用型人才。强调即使不进传媒,也要成为“富有良知的社会一员”。

3.2 课程体系——通识/研究。与上述思路相配合,上智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灵活,请参阅表4。四个学年中,一共有三套课程:必修课、必修选择课(分为A、B、C三个系列,每个系列至少选一门)、任意选择课。专业课程数计32门,约140个学分,要求从中最少修满96个学分;公共课程数除必修课(外语、体育、人类学)的16个学分之外,还要求在全校公共选择课中修满24个学分。也就是说,总计取得136个学分的学生,就可以毕业了。如表4所示,这一体系既力图避免各门课程在横向上的重复,又考虑到尽量保持各个学年在纵向上的连贯。另外,有一门贯穿后三个学年的所谓“研讨”课,很值得一提。其具体做法是,让每个教师带领约10名学生(由学生根据本人志趣、教师专长等自由选择、决定),开展从小组讨论、实习、个别答疑直至毕业论文指导等活动。这也可称是一种“导师制”,虽然只算1个学分,却大有益于教学相长以及师生关系的密切化。

3.3 人员结构——教授多/讲师少。上智的一个突出优点是,人员极其精干。这所诞生于1913年,具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大学,现有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0000人,而专职教师仅约500人,另有兼职教师约400人,职员约300人,共计约1200人。与此相联系,新闻系每年招生约70人,在系学生总数约300人;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7人,讲师1人),兼职教师7人(主要聘自传媒,担任实务、操作性课程),职员2人,共计17人。我的母校国立琦玉大学是两长一短三学期,短学期几乎全是兼职。

3.4 毕业出路——半数媒体、半数事务性工作。据统计,建系75年来,上智大学新闻系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其中约一半在传媒任职,成为业务骨干或行政要员的也不在少数。这说明,其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前述日本特有的“传媒重实务、学校重理论”的大气候下,专门教育机构的作用比较有限,即如上智这样老资格的院系专业,也不例外。但尽管如此,它的若干经验,对我们仍不乏参考意义。

扩而言之,从整个日本新闻教育事业的沿革、布局、机制和动向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迪。新闻教育要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应用教学向重视素质教育转变,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美育人格、提升能力的思路,呼吁社会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各界人士支持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以及高修养的社会一员。

参考文献

1 日本集英社编.日本数据.1995:57页

2 日本大众传播学会编.大众传播学研究.第43期,三岭书房. 1993:84页

3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编.传播学院简介.1995:5页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9

传媒专业学生就业的泛媒体化,从现实来看,带动了传媒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更宽,并使得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多元。这就需要传媒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建设、思路培养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面对目前众多的传媒教育院校,国家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整合,同时也可因势利导引导新闻院校进行科学的自身定位,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不同类型的传媒人才,满足传媒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一、传媒学科的从业结构变化趋势

在近年高校传媒院校持续增多、新闻类专业学生大幅增长,及传媒业界“有限需求”下,传媒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成为普遍。

广东商学院新闻系05级新闻2班57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报告显示,在大多数媒体缩减招聘名额的大环境下,这些学新闻的学生中仅有7人从事媒体工作,分布在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媒体中,纸质媒体仅2人。去年该系新闻专业45名毕业生,1/3的毕业生在网络、报纸和电视台等媒体工作。其他的同学最后更多地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其中有30多人最后选择了在汽车公司、传播公司、合资企业、国企、中小企业等企业工作。

另外一组数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在接受媒体访谈中谈到,从毕业生的去向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毕业生实际上最后去媒体工作的也就是60%-70%,其余的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跟传媒相关的公关、营销、推广、宣传等工作。①

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而更多的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并非“无可奈何”的状况。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同领域都提出对传媒学科背景的需求,比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关、营销、推广、宣传等工作,就需要具有传媒意识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广州市外经贸局相关方面负责人在谈到用人思路时提到,广州是高度外向型的城市,无论在对外联系还是把广州推向世界的工作方面,具有传媒意识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都很适用,也因为这一点更愿意招收同等条件下的传媒学科背景毕业生。广州钢铁集团党委宣传部的一名管理层人士介绍,在企业内部刊物和电视台中,骨干力量都是传媒学科背景的学生。

在这种社会需求改变之下,传媒学科学生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而集中在三大类:一类是适合传媒学科自身发展需求的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需求受近年传媒教育高速发展直至未来良好趋势影响,决定了一大批办有新闻传播院校的高校需要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这种需要主要指向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一类是媒介与出版机构需要的传媒业从业者,这类人才需求受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等直接影响;还有一类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党政机关和企业对宣传、公关人才等单位对传媒学科背景的人才需求。也即三类人才需求走向:传媒界研究型人才、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泛媒体行业人才。

二、泛媒体化下的传媒教育模式探讨

“泛媒体化”概念的理解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媒体行业内,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多,新媒体类型的不断涌现及其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带来的“泛媒体化”;另一种是媒体以外的不同行业,对具有传媒意识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推动形成“泛媒体化”从业的新需求。

从现实来看,泛媒体化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意味着传媒学科的毕业生就业面更宽,与之相关的是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多元。这就要求新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培养思路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就新闻院校本身来看,如何使传媒学科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对这类人才的要求真正对接,成为有待研究的问题。更宏观层面来看,面对目前众多的传媒教育院校,国家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整合,同时也可因势利导引导新闻院校差异化发展、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传媒人才的结构性需求:一类是给新闻单位培养适用的新闻人才,一类是给传媒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研究型人才,还有一类是给其他单位培养“泛媒体”人才。所谓泛媒体人才,其实就是指虽不在正式的传媒单位工作,但在与传媒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并具备了传媒素养的人才。为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人才要更强调研究能力和学术性,给新闻单位培养的人才要更“专”一些,而给“泛媒体”单位培养的人才可更“杂”一点,因为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泛媒体人员往往是几肩挑,因此尽可能“一专多能”。

其一,探索跨学科合作机制,筑传媒本科教育的“宽基础”。中国的新闻教育沿承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美国最初的新闻教育传统。但近年越来越多的新闻实践中已显现出,传媒学科背景的不少学生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后劲不足”、“创新思维不强”等弊病,而难免沦为技术的工匠。

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后劲足”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就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下功夫,推动传媒专业与其他多个学科专业建立选修课程的合作机制,通过这种“刚性”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大类基础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在实现“专才”、“泛才”的积累过程中有制度性督促和保障。

传媒本科教育的这种“宽基础”,在促进学生在大众传播领域能获得更广的就业机会方面已有实例。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沃尔特・克朗凯特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乔・福特(Joe Foote)介绍说,该学院本科和预科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除了做新闻记者外,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共关系、媒介管理以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领域。这与他们对传媒本科教育的思路有关,该院要求本科学生选修本新闻专业以外课程最低达到80学分,其中人文学科不得少于65学分。②

而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今传媒业界,“宽基础”都是传媒教育的必要基础和世界传媒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新闻教育起步最早的美国新闻教育来看,陈昌风曾从美国3类主流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模式中,分别抽取一个院校研究其课程设置、办学方向及特色,其结论为: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历史变迁,逐渐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发展,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专才而变为通才。③典型的例证为:19世纪20年代开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密苏里式的职业训练模式,其创始人布莱耶(Willard G. Bleyer)认定新闻教育应当包括一整套的知识,应当给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一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他的课程设计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应当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英语等内容。

其二,注重传媒学科的理念培养,提升传媒学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媒介融合成为趋势、新媒体不断涌现及其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带来的“泛媒体化”的传媒产业现状下,传媒学科毕业生仅仅有“宽基础”还不够,培养学生在对时代认知下的创新精神和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热门的新媒体行业来看,笔者访谈的多家新媒体行业企业反映,目前,行业新媒体发展不缺熟练的IT技术员和成熟的新闻采编人员,他们需要更多的“懂行”人才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优势或潜力――新闻资源整合者、技术官僚、公关活动家、市场营销高手。

从契合目前产业发展需求或推动引领产业发展来看,这种“懂行”的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熟练掌握新闻采编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术的人才,而是利用先进理念走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的人才,要求应该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理念,新闻理念、信息整合理念、技术理念(互联网精神)、经营理念,以及在对传媒时代认知下的创新理念。

这些综合素质,是传媒新时代下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实际需求。不管是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的传媒,还是技术出身的传媒,其从业人员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素质积累。但,这种理念要求不是空头理论家,而是基于“宽基础”之上的不断创新。就当下的教育体系中,在创新最需要的素质如跨领域思维、多元化思维、自我表达、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方面,国内教育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所必备的多元化的能力,具体而言,需要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多角度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有新闻时代认知能力,有技术思维,有不断更新的创意,以及与人相处合作,管理运营的能力。唯有如此,传媒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甚至推动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其三,推动传媒教育分类分层分级,引导传媒院校差异化发展。传媒学科毕业生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的普遍现象,与近年高校传媒院校持续增多、新闻类专业学生成倍增长,及传媒业界“有限需求”相关联。在业界“有限需求”的大环境下,许多院校却依然瞄准传媒教育,涉足传媒教育的院校非常多,而且还有继续扩大规模之势,使已经“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加严重。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改变这种盲目发展、同质化追求,而摸索适合自身定位的科学发展模式才是传媒教育持续发展之道。

就目前对传媒人才的三大类走向需求趋势来看,各传媒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基础,围绕“传媒研究型人才、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泛媒体行业人才”进行科学定位、特色优势发展。比如,知名度不高的一般院校的传媒专业毕业生,要在新闻单位里找到工作很难。面对这种局面可以进行“泛媒体就业”寻求新的出路,即进入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非传媒单位工作。如进入企业从事内刊、广告策划及文化传播、宣传、新闻管理、新闻发言人、公关等方面的工作。传媒学科的毕业生在这些行业完全用得着,也逐渐受这类用人单位青睐,传媒院校应该在推行“宽基础”、“理念”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泛媒体”,甚至推动自身形成该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一些重点新闻院校还应抓住传统优势基础,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媒体中坚力量方面强化影响力。

在国外,大学有明确的分类、分层和分级,比如社区大学,培养上手快、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一些重点大学则培养研究型人才。传媒教育也莫过如此。卡耐基委员会的一项权威性研究报告介绍,美国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分为4类:第一类是综合性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这些院校设有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并专设传媒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如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那大学、伊利诺伊斯大学的新闻与传播院校。第二类是以传播学研究为特色的传播教育。这类教育很少专业导向,培养传播通才,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传播学院。第三类是专业性研究院。他们以培养记者、编辑、广播专业等人才为主,如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新闻研究院。第四类是只有本科专业的学院和社区学院。设有新闻和传播的课程,规模较小。④但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缺少分类分层分级,专科教育想升格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想升格为研究生教育,为了办学而办学。在当下国内传媒教育院校呈现“千校一面”、“千院一面”的状况下,改变这种结构性不平衡现状,推动传媒教育分类分层分级、引导传媒院校差异化发展,不失为走出困境的一条可行之径。

注释

①《争创传媒行业人才培养典范》,《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8.5

②《美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限模糊――专访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