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药物设计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30 10:38:07

药物设计论文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工程特色;科学训练方法;生产工艺;车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c)-124-02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 discuss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LIU Xianjin, LI Jiaming,LI Chuanrun

(College of Pharmacy,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is the bottleneck in teaching result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e fields of concept innovation, design innovation and methodology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teaching link of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Project features;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Production process;Workshop design

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其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制药过程中的工程、科研、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严谨的学习及工作态度。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2]。笔者将对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从理念创新[1]、设计创新、方法创新三个层面上进行探讨,力求完善制药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1 教学理念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1.1 在教学理念上

以新的“学生―医药工业发展―医药工业实践” 三个中心代替旧的“老师―书本―课堂” 三个中心。改革教学方式,鼓励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助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1.2 培养创新意识是工程能力提高的核心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创造性的思维可发掘。教师指导作用是引导学生突破对实习产品的思维定势,鼓励设计创新。优秀的毕业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并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现。优秀的设计方案还能够推广应用。

2 选题注重突出工程特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全国制药工程教学领域的工作者在教学各环节都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然而,根据2009年全国制药工程教学研讨会获悉的信息,也发现存在如下的一些共性问题:即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工程特色不够突出,生产实习靠短期见习完成;既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偏少;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做工程设计的比例偏少,仅20%左右;多数进行专题实验,依据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等。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不高而使得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不够突出这一严重问题。由此可知,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是目前严重束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效果的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尝试和改进:

2.1 确定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主题思想是毕业实习的根本出发点

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有化工制图、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药剂学、制药工程、药物分离技术、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制药工艺学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工程设计过程是巩固和获取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知识及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建议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应全部进行工程设计。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紧密结合,以实际应用问题推动设计创新,邀请药厂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专家到校任兼职教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使学生逐步树立工程观点,提高工程能力。

2.2 狠抓工艺和设备两条主线是提高工程能力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内容中构架新的知识体系,坚持选题科学性、内容系统性、知识前沿性、理论新颖性和原则规范性,构建优化的工艺设计知识结构。选题与过程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实例培养、训练学生使用工程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方面的选题主要有:某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合成工艺设计;某药品剂型的工艺设计;某药品剂型生产设备及厂房设计;某药品生产设备的再验证等。通常,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从大四下学期开始,本科生集中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一般学校都安排16周左右。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按照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及单元操作过程,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践,使学生掌握不同药品的生产工艺及工艺控制要点,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突破重点、难点和薄弱点是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

通过各种工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学生掌握、串联和突破各专业课的知识重点,通过工程数据的计算、训练来化解工程计算这一知识难点,通过工程中的非工艺设计条件的处理和解决,弥补交叉、边缘知识的薄弱点。注重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训练和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

2.4培养动手、观察、分析、综述四种能力,促使工程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

在工程设计的所有题目中,有关某个药品的生产工艺及车间设计方面的题目所涉及的专业课内容最多,因此,笔者以年产一亿粒胃康灵胶囊的生产工艺及车间初步设计为例重点介绍其设计的基本程序及涉及到的专业课。

2.4.1 胃康灵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生产工艺包括前期的中药预处理和剂型生产两大工艺内容。在生产工艺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充分比较,尤其注重前沿工艺技术的应用。最终确定最优工艺路线。专业课涉及到中药学、中药炮制学、药剂学、药物分离技术、制药工艺学等课程内容。

2.4.2 根据确定的生产工艺,选择各工艺所需设备。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选型原则,掌握所用药物的物料衡算和所选设备的能量衡算,学会依据选型原则中的计算数据和GMP中的具体规定,择优选择所需设备。画出工艺布置框图、设备布置图。专业课涉及到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原理及设备、药事法规等课程内容。

2.4.3 根据已选工艺和设备,确定所用车间的整体布局。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车间布局的原则,学习管路设计,学习空调系统的选取,学习空调净化系统设计,熟悉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画出车间布置图、车间风管布置图。专业课涉及到化工制图、制药工程原理及设备、药事法规、化工原理、三废处理等课程内容。

通过上述工程设计课题的完成,学生们复习、掌握了专业课的知识,掌握了各专业课在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及相互间的联系,明确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学习重点和今后实际工作的重点,将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落到实处。

3 教学途径、手段多样化,实习、参观与论文同步进行

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根据选题,确定基本思路,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资料。

3.1 校内论文

50%学生在校内由导师的科研项目组进行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的各项实验设备,完成药物合成、提取、分离等工艺过程及各种剂型的工艺和车间设计。融会贯通专业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熟练使用CAD画出生产工艺图、设备布置图、管路布置图、车间布置图。在论文开题报告和答辩环节,要求学生将设计内容做成课件,通过多媒体系统演示并表述设计全过程,通过自己归纳、介绍及评委和听众点评、提问,完善、巩固专业知识。实现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有创新性成果。

3.2 校企结合

还有50%左右学生因已与就业单位签约,本人及就业单位都希望先期进入应聘单位实习工作,就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在就业与实践教学基地(科研院所或制药企业)进行制药过程的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毕业设计工作,由校内和科研院所或企业组成双师型论文指导教师队伍。这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就业或实习单位的生产情况,选择有关的工程设计题目,在就业单位一边工作,一边理论结合实际,完成设计。这部分学生普遍积极性高、论文的针对性强,既使得论文数据具体、设备及设施真实,又借助老师的帮助,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组织参观

为了强化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当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参观各种设备一应齐全的全国性制药机械展览会和具有一定特色的药品剂型展览会。使学生们对专业课中学过的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中用到的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操作方法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以便学生们进入不同制药企业时,适应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角色投入迅速,能较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4 结语

笔者按照以上程序和内容指导了若干届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设计,学生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各门专业课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工程设计有机地串联起来。并且通过论文撰写,掌握和总结了大型工程设计的思考方法和程序。增强和提高了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工程素质。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途,对发展制药行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会对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我们所有从事该专业教学的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将努力探索、不断改进。相信只有作好充分准备,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确保制药工程专业向着我们预定的目标走上成功之路,越办越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英.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纵横,2004, 2(7):31.

[2]祝宏,刘永琼,巨修炼,等.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及实践[J].药学教育,2005, 21(5):17-19.

[3]欧阳臻,宁德刚,徐卫东,等.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探讨[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4):71.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药剂学;实验教学;应用

药剂学,主要针对药物制剂进行研讨的学科,涉及到药物制剂各个方面的知识,包括理论、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等等,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在药学专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现如今,已设置的药学专业包括药学、生物制药以及药物制剂等等,药剂学作为核心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学生从研究到管理药物制剂的综合能力。过去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传统药剂学实验和综合性药剂学实验的优点与缺点,重点探讨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传统的药剂学实验vs综合性药剂学实验

1.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方面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即在学生开展基本理论课程之后,及时开展相应的实验课程,按照教材的方法,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实验,从而获得实验结果,最后把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理论。在这种实验方式下,学生往往不会主动设计和分析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具体的步骤,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解决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与提高。而综合性实验则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实验过程,每个实验环节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此,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独自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实验的难题,直到最终完成实验操作的所有操作环节。

1.2教学课时与教学效果方面 验证性实验教学课时和周期比较短,同时每次实验课程并不相连,而是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教学课时的安排不利于学生连贯性与系统性思维的拓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则是在验证性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环节进行组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的习题。

2 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1文献资料的查阅 首先给学生布置题目,以下面题目为例子:制备吲哚美辛-B-环糊精包合物。指导学生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查阅文献的渠道包括教材、学校图书馆、各种中文期刊数据库等等。在查阅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文献查阅的效率与针对性,应当以关键词作为依据进行查找。如此一来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同时拓展实验设计的思维,给予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灵感,为实验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充足的科学依据。

2.2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学生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个性化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试验计划,务必要求实验每一个步骤都具体化、细致化。在选择实验方式的时候,应当对所查阅的文献所提到的实验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明确的了解不同实验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因为每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试剂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把所有实验的步骤都设计完毕之后,应当让学生亲身接触实验器材和试剂,基于现有的实验条件调整实验方案。

2.3对实验计划进行优化 试验计划设计完毕后,除了调整实验计划以外,还需要通过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原本实验方案的优点与缺点,并且对缺点进行改进。本实验课题的操作环节包括四方面,首先需要制备包合物,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改进,再对包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4指导实验操作 首先,在制备包合物的环节中,通过正交试验选择合适的饱和水溶液进行制备,试验的目标主要在于验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所投入的材料比例、制备的温度、溶液和水的比例三方面因素,平均每个因素具有三个相应的水平,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各自负责一个条件的试验,并且在第一次实验课堂中,安排3个学时,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制备包合物、建立测定药物定量分析法。在实验前介绍主要的实验仪器,在课后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数据处理分析,让学生通过正交设计软件,明确工艺条件。在第二次实验课堂上,安排学时为3个,主要的实验任务在于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第三次实验课堂上,主要针对所制备的包合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第四次实验课堂上,安排4个学时,主要任务在于观察所制备的包合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5指导讨论与论文书写 在实验操作完毕之后,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然后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函数编辑,进行计算和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包括浓度、包含率,最后通过图表进行绘图表示。数据处理结束后,指导学生按照科研论文的格式进行论文书写,并且强调论文或者实验报告的重点部分在于讨论分析,把数据上升为理论总结,实现最基础理论的升华。

综上,在本文实验中,涉及到药物制剂制备、定量定性分析、药理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各个药学专业和数据统计学科等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不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通过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的开展,不仅提高学生参加实验操作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新世纪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菲,郝利勇,郝吉福,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03).

[2]应晓英,高建青,袁弘,等.适应药剂学发展探索新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科学,2008,(04).

[3]梁健钦.浅谈《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2).

[4]崔晗,宦梦蕾,刘道洲,等.药剂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2)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1(a)-0116-04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 system constructing and implementing

ZHANG Zhanrui FENG Suomin MA Yuantao ZHAO Ning

Pharmaceut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School of Pharmacy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harmacy specialties, the construction guideline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was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is system were drafted; a three-ti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and designing experiment were constructed; a new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ies was built in this stud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ing was aroused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were improve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So the construction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eaching.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合理设计药物剂型、科学评价制剂质量、科学制订给药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品研发、质量评价及指导临床用药打下良好的基础[1]。为达这一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并重,由于西安医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本课程时间较晚,所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实验教学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立足于药学类专业需求,探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构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的总体指导思想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属于药物临床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验证、巩固和扩展理论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但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课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新时期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由于我院药学类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一些医疗单位,故我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把握了这一大方向的基础上,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具体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优化实验项目,精选实验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建设,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强化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进行高质量教材及配套实验教材的建设[2-4]。

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针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由两门独立的学科组成这一特点,确定实验体系应涵盖这两个学科的内容,即生物药剂学部分中有药物的溶出度实验、组织分布实验、血浆蛋白结合率等内容,药物动力学部分则开设了血药法和尿药法实验求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等内容。为逐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将实验体系分为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教学3个层次[5-8]。

2.1 实验项目的设置原则

2.1.1 实验项目应“新” 由于该实验体系的建立仍在摸索阶段,通过网络以及与兄弟院校的联系,根据确定的实验内容方向和层次需求,初步确定一些实验项目,合理设计实验,并在实验中融入新科学、新技术、新方法,来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并有机会及时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实验研究,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2.1.2 实验内容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我院办学定位,坚持“为基层一线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适应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因此设定实验内容时针对临床需求和大家关注的药品安全问题,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1.3 实验课应密切联系理论课 实验课内容应能很好地配合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使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做到协调统一,故实验课的开设应充分注意到理论课的教学阶段。首先开设验证性实验,紧密衔接理论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在相关教学内容结束后开出,使实验课与理论课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完成共同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实验课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强化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抓住每个操作步骤用理论知识点来解释每一步所做的原理,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不再是茫然,而是对于每一步每一过程都了然于心。

2.2 综合、设计性实验体系

综合性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及相关课程的知识贯穿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将一些常规指标的测定及各种实验手段组合在一起,组成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完成的任务是可以在一个实验中研究多个问题,或者利用多种实验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如复方阿司匹林片剂的处方设计、工艺筛选及质量控制,使学生初步了解新药研发的过程,又将学过的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等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设计性实验:以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并将所学的药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于实验的设计,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和研究项目,实验室提供条件,学生通过查阅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过程,并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写出注意事项,最终完成从实验设计到亲自动手操作全过程,做出具有一定精度的测试结果,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科学地总结失败和成功的经验[2]。

3 新实验体系的实施

3.1 配套教材与大纲的建设

由于在我院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时间比较短,尚未建立系统的实验体系,建立并实施该实验体系需要依赖于一套好的实验教材,因此,编写一套高水平的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完善的基础。在参考兄弟院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教研室自行编写了实验教材。其中生物药剂学中包含实验3项,药动学包含实验3项,共6项实验,实验教材中将每一项实验的给药方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取样技巧等内容以图表等多种方式详尽罗列,图文并茂使学生能结合理论内容很快理解这些实验的目的及期望达到的目标。教研室所编写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内容详实、联系问题广泛,经多年使用广受学生好评,并得到同行认可。

除了一套好的实验教材,与此相匹配的还有相应的实验大纲,大纲明确每节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实验目标;重点内容是每节课的灵魂所在,既是教师要重点讲述的内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消化理解的内容。实验目标使学生更好地明确每节课的精髓及期望达到的目标,这样授课教师在内容讲述时都会将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明确的指出,提示学生本节课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2 开放实验室

为配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顺利进行,使其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院大胆开放实验室。于学期初根据教学安排制订开放时间表,拟定开放实验内容范围,采取预约登记的进行方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推动了学生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3.3 实验考核方法

根据我院课程要求,实验教学学时在40学时以下的不单独进行实践考试,那么实验考核的方式就是以实验报告的方式体现的,其中实验表现(30%)、实验报告(70%),学生们往往是根据实验讲义内容、依照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地做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后由老师批阅。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实验设备有限所以在进行实验分组时是8~10人一小组,再根据实验内容分步骤完成,最后统一进行数据处理,那么存在的问题就是这8~10个人的实验报告就是一样的,这样就难免出现一些学生偷懒,在实验过程中持观望态度不动手,最后照别人的实验报告完成自己的实验报告。改革后,如果仅凭实验报告则无法客观反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对实践考核采用多指标综合考核的方法,主要由考勤及操作(10%)、课堂提问(20%)、实验结果与报告(70%)这三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提问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新实验预习情况,另一部分是上次实验的总结与体会;实验报告则要求除了数据处理及结论之外,应有类似论文的讨论部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突出了实验考核的重点,还可以全方位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实践技能,在考核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实验的积极性[9-12],对于该实验体系的建立及执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新实验体系的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果

4.1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许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方法和结论提出质疑并有所思考,对实验中有些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授课老师检验后,部分科学合理的建议已向实验室提出并被采纳,充实了实验内容。同时设计性实验是学生自己制订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面对各种挑战与挫折,允许学生实验失败,只是最后要求学生撰写实验心得体会分析失败原因,通过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10]。

4.2 改进传统实验,逐步开发新实验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最初于2008年我院开设实验课,实验内容仅有3项,而且内容仅局限于生物药剂学这部分内容,药动学实验部分一直是个空白,为使本课程的实验更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本研究对传统实验项目进行综合改进,在生物药剂学部分增加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与竞争性研究一项,药动学部分通过预增加实验内容3项,随着实验内容的扩充,实验仪器设备随着更新换代,提高了实验水平,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本研究还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3 对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产生的新学科,对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程教学教师及实验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将这一领域中新的发展趋势纳入教学内容中,这样既保证学生接受了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又接触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前沿的发展动向。

5 新实验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把握契机,整体规划,体现了加强基础、突出特色、紧密结合临床的原则,使用了临床上和药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和方法,整合了实验室的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13]。通过教学实践,新实验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如:①实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是根据预实验内容编写的,在学生实验中发现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仍需要进一步改进。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不太先进,目前药动学计算软件有3P87/3P97,本研究尚未在实验过程中引入。③设计性实验成绩的评定标准还不够具体,如何准确地把握设计性实验的深广度是教师在设定实验题目时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④设计性实验具有模糊性、待定性及反常性等特点使实验经费预算困难增加,而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增加一部分经费投入。⑤由于实验人次数剧增,仪器设备接待能力明显不足。⑥多媒体软件辅助实验教学这一方面还比较欠缺。

[参考文献]

[1] 王锐利,张淑秋,张丽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1):47-49.

[2] 成颖,刘道洲,刘苗.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标准的建立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55-757.

[3] 鲁茜,印晓星,吴云明.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262-264.

[4] 张青,徐群为,刘丽萍.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高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76-778.

[5] 贾永艳,李民,祝侠丽.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62-163.

[6] 赵永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医药指南,2011,9(25):356-357.

[7] 何纯莲,赵冰清,黄浩.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J].药学教育,2006,22(1):43-45.

[8] 宋英明,邹维,孙吉凤.《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79.

[9] 鞠爱霞,崔明宇,康宇红,等.创新性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2,25(3):430-431.

[10] 刘畅,韩翠艳,马晓星.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161-163.

[11] 赖玲.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4):276-277.

[12] 邹豪,鲁莹,陈琰,等.构建系统性药动学实验教学体系及实施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7,25(2):107-109.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发展规划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21 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流[1]。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中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2]。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水平,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创制工程中心成立于2012年(依托单位贵州大学),该中心拥有价值近600万元的仪器设备,中心使用面积1200余平方米,由植物化学研究室、药物合成研究室、药物制剂研究室、药物分析研究室、药理毒理研究室、保健食品研究室等六个功能研究室组成。是一个省级管理的独立的实验教学实体。该中心自成立以来,紧密结合制药产业的发展需要,面向我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以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为重点,主要从事中药民族药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研究。该中心同时以学科发展为契机,全面指导、带动本科生实验教学,经过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已初见成效。

1.实验教学改革

1.1实验理论教学

近几年来,本工程中心结合学院药学专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在本工程中心的理论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革,其具体措施主要从教学内容上进化繁为简,推陈出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工程中心理论教学内容的改变,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改变为指导,在以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重点放在新药研发的创新思路上。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在教学中及时融入药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的技术增长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理论教学中的药物分子设计内容和药物合成反应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我们主要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或了解药物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1.1.1药物分子设计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药物分子设计在新药研究和发现研究领域中成为不可缺少的知识点,药物设计已成为新药研究和设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以前本工程中心在该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化学模式为主,以介绍药物的化学合成和化学性质为主要内容,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将化学和生物学的内容相分离,造成知识脱节,已不能适应新药研究的需要。因此,在对国内外新药设计和研究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决定融合和取舍国内外现有药物分子设计教材的特色,为我所用,以当前新药研究中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为出发点和归属,选择有代表性的药物为讲课的重点,以点带面,不必面面俱到。计划通过该教学内容的学习,为学生在后期学习及工作中参与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打下基础。

1.1.2药物合成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药物合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在于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改进、实验教学的加强。主要以面向制药企业的现状,重介绍典型药物的生产制备原理为线索,对现有药物合成路线和工艺条件进行评价,同时将目前制药工业中仍存在的问题交给学生,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新的合成途径,以开阔思路和锻炼能力。

1.2 实验操作教学

原有的实验操作教材注重相关基本操作的串联,以大量“照方抓药”的性质安排实验操作体系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我们主要对多数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对原有实验内容做了优化组合,引入了许多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同时注重实验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实验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增加实验的探索性,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增加一些探索性思考题,如在药物分子的合成实验中,简化一些在实验方法的文字叙述,插入有针对性的思考题;删去一些操作性实验步骤,改为让学生自己完成相关数据库检索,查询类似文献资料,完成对同一药物分子的多条路线设计及其合理性和优缺点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对多条路线的合理性验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通过本工程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要给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的科研理念,要开展实验研究必须学会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要使实验成功不但要有扎实的实验技能,更要具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

1.2.2增加设计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内容,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如在植物化学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实验中,要求学生设计各种提取分离方法,并对分离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对比评价,对指纹图谱的对比指认及波谱学分析鉴定成分。有意识引进较前沿的科研成果,加强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探索性研究,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对本学科前沿发展的最新认识。

总之,本工程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的锻炼,能很好的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由过去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3 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本工程中心对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学生由过去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式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有了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通过本中心实验教学改革,该中心毕业的学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3)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5)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掌握1门外语,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下转第330页)

(上接第315页)2.运行管理机制改革

本创制工程中心前身为贵州大学天然药物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成立于2010年,管理机制主要采用核心团队成员分工制,但是该机制运行以来发现日常协调管理存在缺陷,造成实验装备和技术力量难以形成优势,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创制工程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对前身研发中心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改革,主要在借鉴国内外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省教育厅指导下实行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采取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模式,设立相对独立的、有国内外中药材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参与的学术委员会,确定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和学术活动。学术委员会成员9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原则上每年召开学术会议1~2次。

工程实验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办公室主任(专职)1名,仪器设备专职管理人员1名,各功能研究室分别设研究室主任1名。在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工作业绩、业务水平、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连续聘任的主要依据。

3.创制工程中心发展规划

3.1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计划

坚持人才为第一资源的建设思路,围绕人才强“中药民族药创制工程中心”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工程研究团队。引进不同级别工程研究力量,注重不断改善工程中心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形成一支覆盖药学各专业领域的、结构合理的工程研究队伍;引进高水平领军性人物,带动提高“中药民族药创制工程中心”的整体水平。

(1)近五年内,培养建立一支40-60人的固定研究团队,其中60%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达18-20人,副高17~22人,力争培养省管专家或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6人。

(2)近五年内,培养博士研究生8-10名,硕士研究生150名以上。

(3)近五年内,针对不同天然(民族)医药相关企业的需求情况,开展企业技术专业人员培训工作,满足国内不同方向医药企业的需要。拟培养与天然(民族)医药相关技术专业人员100-150人次。直接或间接解决200-300人次的就业岗位问题。

3.2学科发展规划

(1)近五年内,加强与其他高等院校合作,力争将贵州大学与天然(民族)医药相关的专业(苗药制药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建成国内知名的学科。

(2)近五年内,完善与天然(民族)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基于行业标准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关课程,满足与天然(民族)医药相关企业一线的需求。

4.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贵州大学药学院以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创制工程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为目标,介绍了实验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其发展规划。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同样也会发现现在的教改和发展规划会存在缺陷,需要继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本工程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宗旨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工作无止境。只有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科]

【参考文献】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药剂学 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27-01

《物理化学》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药学类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开设物理化学的专业很多,例如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制剂专业、药学专业实验班等,物理化学课程已经成为各药学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化学公式多、理论性强、逻辑推理严密、课时虽多但过于抽象(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0学时),教学内容难以掌握;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特别是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结合药学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从前我只承担物理化学的教学任务,考虑到该专业基础课和很多药学课程衔接紧密,特别是药物制剂学,如何能把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药物制剂学中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物理化学教师从化学教研室分离出来,加入到药剂教研室这个团队中,因此笔者也逐步承担了一些药物制剂学的课程,在给几个年级、专业授课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传统教学内容(纯物理化学)和课程整合后内容(物理化学与药剂学融合)并跟踪了解了教学效果。

1 授课对象的选择

为了比较课程整合后与整合前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选择授课对象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选择了11级制药工程专业和11级药物制剂专业作为传统教学授课,这两个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开设学期为大二下学期;选择10级药学实验班进行物理化学与药剂学课程整合后的试点,课程开设学期为大三下学期。这三个专业的授课教师相同,同一学期授课。(为方便起见,以下称11级制药工程专业与药物制剂专业为A组、药学实验班为B组)两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 课堂教学的设计

2.1 传统教学(A组)的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所选的实验为单纯的物理化学实验与药剂学实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实验:热力学原理、相平衡原理、动力学原理、表面现象、溶胶性质等,药剂学实验:鉴定新型制剂中间体的形成、制备稳定的乳剂的重要理论基础、药物制剂有效期、表面活性剂是药物制剂中常用的辅料1、电位是判断微粒制剂(如微乳)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1]。课上教师利用20 min的时间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对理论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学生能加深记忆。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物理化学实验中,独立的完成物理化学实验。

2.2 物理化学与药物制剂学整合(B组) 的课堂教学设计

(1)精心设计实验

为了把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药物制剂学理论进行完美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在韩翠艳主任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整合后的实验主要有五个:差热分析固体分散体或包合物、乳剂配方的筛选、Vc和青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有效期的测定[2]、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微乳制备及电位测定[3]。

3 教学效果的分析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手段。

3.1 考核内容及考试成绩统计

3.2 成绩分析比较

(1)从实验课成绩来看,A组平均分为38.8,得分率为77.6%;而B组平均分为45,得分率为90%,可见采用整合后的综合实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明显高于整合前的传统授课。

(2)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A组平均分为32,得分率为64%;而B组平均分为37分,得分率为74%,可见采用整合式教学专业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授课专业,但考虑实验班学生入学时成绩较高,学习努力,因此,期末考试成绩仅做参考。

(3)平均成绩来看,A组的平均成绩为70.8分,B班的平均成绩为82分,可见两组成绩有明显差异。

4 结语

采用物理化学与药物制剂学课程相互融合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进行分析,这样可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理论的真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查阅文献的实际能力,另外通过学生的听课效果反馈,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整合后的实验内容实践性更强,对其提高综合能力帮助很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面向药学专业,体现药学专业特色,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增娟.药剂学教学改革初探[J].药学教育,2008,24(2):38-40.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改革;深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67-02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由于网络技术十分发达,作为现代大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未来的规划都有自己的打算,加之现代社会商业氛围很浓,经济发展较快,也增加了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因此跟大一、大二相比,大三和大四他们已不再特别关注学习、考试分数的高低及在班级的排名,大部分学生已缺乏学习激情,他们更关注前途和就业问题,而我们的许多专业课程主要都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因此如何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成了我们专业课老师的头等大事。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在计量、质量、检测、标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我校药学教育应在“定量药学”、“标准药学”等方面有所体现,将数学模型理念与药学、生物学相融合,共同促进我校药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丰富、完善和延伸我校的“质量、标准”办学理念和特色。因此,作为“定量药学”和“计量药学”核心课程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模式必须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药学人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国内外药学类专业一门必修课,该门课程在我校已开设5年。本门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同时利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体内作用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为新药设计、药物质量评价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本课程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药代动力学及从事新剂型新制剂研发和临床药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传统药学主要是经验药学,大多主要研究药物的活性,偏向于定性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药学的发展最终要走向定量药学,以更加精确、量化的方式来研究和创制新药。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则主要是利用现代生物学和数学模型手段来开展外源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对药物在机体内的过程进行“量化”,以此来定量评价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及制定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对于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目前国内外相关高校和专业均进行了探索。国内有高校教师对近3-5年的药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门课程比较难学,且药物动力学部分含有较多的高等数学公式,涉及公式推导、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大一所学内容,同时对于高等数学本身又是生物、医药类专业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及让学生迅速接受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动力学课程学习是药物动力学部分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对此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有的高校采用优化教法、适当应用PBL教学法,同时采用EXCEL等软件编辑了不同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处理程序,让学生进行学习,收到很好效果。在国外的教学方面,北美和日本的药学院非常重视调整和改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内容。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该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在本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拟进行以下改革,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纯粹的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的说教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知能力,将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首先,应用EXEL软件、SPSS等处理软件,编辑体内药物分析中标准曲线、回收率以及精密度的计算公式,同时编辑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公式,并在课堂相关章节进行模拟演示。其次,在一些重要章节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学术讨论会的模式,让学生利用所学文献检索知识,自己查找国内外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重要期刊文献,分组讨论,并写出读书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能力及写作能力,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2.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基于校级开放实验项目、校课外科技活动、新苗人才计划以及学科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将其中比较成熟的实验项目编入实验指导书中,同时与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紧密结合,编撰出一部特色的、多课程联合的实验指导教程。其次,以“产学研项目”和“科研项目”为基础,构建紧密的实习基地,构建“互惠互利”的长期机制。最后,积极与当地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药师协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校外单位联系,采取参观、讲座的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明确学生将来就业方向。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新药开发案例、分组讨论、激励法、强化训练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关键是要解决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视频网络课件及真实的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及相关“药害”具体案例分析。

4.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涉及到高等数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多学科,因此除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加强改革外,在考核部分也应建立相应的配套体系,以此来评价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模式,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学生制作的小软件、综述、实验设计、读书报告等内容均作为其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我校药学专业开设已满5年,五年来在每一届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均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和改进,并对相关课程改革进行了前期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05-08届药学专业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我校教师初步体会到了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上的共性问题,准备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因此,在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思路,并努力将改革思路付诸实施,为我校药学专业发展提供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郭剑伟,王成军,余梅.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6,5(6):81-83.

[2]李小娜,李唐棣,吕立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25-26.

[3]李安良,吴艳芬.应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17-490.

[4]林以宁,马世平.日本6年制药学教育的实习模式及特点[J].药学教育,2008,24(4):60-62.

项目资助:中国计量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资助;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教改项目资助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药理学 综合设计性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34

1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基础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此我们“药理学教研室”开设了《药理学》(药学、医学、护理专业)、《临床药理学》(药学专业)和《中药药理学》(中药方向)课程。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中开设了《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

目前,我们“药理学教研室”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局面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三门课程各自独立的开设,各自有各自的任课教师;这种理论和实验21的教学方式在以往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独立思考及实验操作能力。

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扩大招生及其教育经费投入相对缓慢等原因,《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随理论课单独开课这种模式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很难体现药理学学科内的连续性,各自为战的实验课程间,既不能使学生得到跨课程、多技能的综合训练的培养;也不能突出“药理学学科”系统教学及多课程交叉的特点;更会在设计、操作实验过程中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例如以往的《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只单一以健康正常动物为实验对象进行药物药效学研究,观察动物整体对药物的反应,或离体器官、细胞、微生物对药物的反应,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的实验内容又放在《临床药理学实验》课程中进行,这样既没有对同一药物做到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整体统一的药理学实验,同时又在设计、操作实验过程中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更不能很好地将各门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因此,在保证原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探索构建“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很有必要。

2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的内容

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既定并已完善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充分吸纳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力求实验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就业、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编写《“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而不能简单将《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实验》和《中药药理学实验》融合在一起而作为实验的项目及内容,而是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药理学学科”的特色,通过就业单位的实地调研,合理调整、安排实验项目,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本科实习及未来职业的无缝衔接。

3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的方法

首先根据《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药物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实验所涉及的动物、仪器、设备、试剂、实验方法、步骤、预期的实验结果及可能出现的误差等。

实验前带教教师应据实验教材简单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理论内容和本次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中的本次实验内容,一个实验组的学生应据实验内容充分讨论并做出实验具体操作分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实验室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出和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由于综合设计性实验时间较长,可采取分段分次完成,每次实验3~4小时。整个实验结束,应保管好每组实验原始记录,以一个实验班40人、10组实验数据为样本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并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

4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创新点

第一,“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相融性,能帮助学生理清“药理学学科”的专业脉络,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二,“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内容与药品研制、使用的实际过程相符合,通过课题选择、文献检索、实验方案的设计、修改、执行、优化和实验结果分析等过程,可让学生对药品的科研和临床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模拟演练。

5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意义

“药理学”课程群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践,使学生对“药理学学科”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节约了教学资源,注重了在教学内容上各课程间的衔接,增强了整个学科的连贯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动手操作能力;降低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盲从性,使学生能够尽早适应就业环境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l],尹雅玲,张玉林等.加快临床药理学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医药专业人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6(5):211.

[2]罗琳,徐济良.改革药理学教学模式培养服务型药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45-46.

[3]郑建新,田月红.大学课程考试方式及利弊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09-110.

[4]徐晓玉.关于《中药药理学》教材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6,(7):23.

[5]姜科声,徐晓红,高超颖.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中外医疗,2009,(32):112-113.

作者简介:张忠泉,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徐玫,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8

一、完善自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解惑”,我们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发现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知识很吃力。主要是因为他们仅仅把物理化学课程看作是化学基础课程的一部分,不了解物理化学课程与药学主干课程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针对这种现象,从物理化学实验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应用实例的介绍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化学的学习对药学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这种引导始终贯穿于实验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我们把它总结为三重视。

1.重视学生实验课前的预习。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前应该让学生做好充分预习,我们会布置与实验相应的若干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同时我们也在尝试不断转变教学模式,设计一些研究性实验,改变学生被动实验的做法,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

2.重视学生实验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验研究,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多提问,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2至3名学生使用一套仪器,我们要求学生合理分工,各尽其能,杜绝一人做多人看的现象,使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其中。

3.重视学生实验后的总结。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务必求实,要用所测得真实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如有偏差,说明原因即可,培养学生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发散思维,让学生自己“感悟”

现在学校始终离不开“课本、课堂、教师”三个中心,唯独忽视了学生这个中心。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做同一实验的学生只能按已经设计好的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学生听了印象不深,实验后只对自己所作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讨论,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存在教师少、学生多的客观事实,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位学生,不利于学生对实验技能和实验相关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知识面和创新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我们提出的教学思想是:在达到实验目的和要求的情况下,在上课过程中采取重点指导广泛参与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个别的实验进行改良,扩大实验的测量范围,一个实验让几组学生分阶段完成,使实验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上课前随机抽1到2组学生重点指导,要求对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认真分析,总结出要点;上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讲解实验的设计方案和注意事项,再做演示实验,如发现问题全班同学讨论。期间,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多看多想,从而使学生做出正确判断,最后由教师作总结。这样,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实验后共享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可能。

基于这种思想,我们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广:

1.体现药学专业的特色,扩展实验的内容。例如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增加测量不同药物的燃烧热,思考如何利用燃烧热来判断药物的纯度。通过旋光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可加强对药物稳定性预测的研究,从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相关的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

2.设计一些研究性实验。例如对常见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提纯。这不但需要知道天然药物的各种分离方法和相应有机化合物性质等知识,还要能够根据所测药物的相图设计出应用精馏、萃取等分离方法的先后顺序,确定有关分离检测手段和计算方法等等。该实验是对药学基础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加深,相当于过去的几个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对已经掌握的各门知识和信息进行一番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反复推敲,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依据,设计出理想的实验方案。它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好的锻炼。

3.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物理化学实验所测实验数据多,直观性不强,传统的处理数据是手工作图描点,用时多且误差大,而且学生在处理数据时,往往追求数据与文献相近而对实验数据进行主观取舍或曲解。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原始数据当场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迅速给出结果,杜绝对科研不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

三、认真总结,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作示范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反馈信息主要来自课后实验报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不断巡视,及时检查每个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判断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便进行相应调整,力争达到实验目的。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总结经验、分析教训、交流心得体会,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和设想。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探索,有成绩也有教训。我们会继续努力,使物理化学实验课更好地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服务,学生必将在上课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鲁纯素.物理化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侯新朴,詹先成.物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胡润淮.用创新性思维指导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时珍国医国药,2007(8).

[4]张秋,霞王香.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07(5)45-46.

药物设计论文范文9

【关键词】药剂学 药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39-01

一、药学相关专业实验课程的整合

药学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显著特征,对专业课程的整合能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完整和接近实际[1]。高职高专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一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筛选和编排社会需要的、与学生就业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体现药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部分高职院校通过药学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整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能使学生从基础学科的基本操作训练向专业学科应用操作技能循序渐进的转换和提高[2]。

二、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开展

1.传统的药剂学实验

传统的药剂学实验教学常采用验证型的教学模式,学生按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和方法验证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教师给予学生的依然是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操作,结论性结果。相对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操作、问题型结果相去甚远;它所带来的后果是:①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过程死板,学生缺乏实验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②教师指定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学生缺乏创造、改变实验条件的机会,灵活性严重不足;③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实验,目的性不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④如此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在操作技能、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药剂学实验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任务[3]。

2.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

我校药剂学教研室在实验教学的改革上不断努力,将药剂学实验设置为三大部分:“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常规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实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常规综合性实验在各高校中普通应用,已经基本成熟。而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以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该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出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部分本科院校已开始对药剂学自主实验进行了探索[4],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校药剂学教研室在对比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了浸出制剂作为自主设计实验对象,所谓浸出制剂是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具体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丸剂、酒剂、酊剂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为5人左右组成一个小团队,每个团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资料后选取一个浸出制剂作为实验课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查阅文献 、选取处方、设计方案、准备实验用药材及原料及提取分离、制剂成型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指导教师仅参与方案的可行性探讨及操作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我校药剂学教研究曾于2011年针对09级药学专业学生展开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结果,于2012年进行了立项研究后,继续对10级、11级、12级药学专业开展浸出制剂的自主设计实验。通过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具体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药剂学方面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缜密的科研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尤其是对学生在实习前对药学专业课程的整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学生在即将踏进工作岗位时将药学专业各学科知识贯穿起来应用。

三、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与药学专业相关实验实训课程的整合

1.与药学文献课程的整合

文献检索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科研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图书馆有非常丰富的文献资源,亦可通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询高质量的信息。可单纯的课堂授课或简单的实践课并不能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实践技能。通过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开展,学生对文献的检索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并学会在大量的数据资源和工具书中选择对实验方案设计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这是对文献检索最有价值的体验,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学习不能获得的技能。

2.与生药学课程的整合

学生在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后,开始选购处方中的原料药材。在这其间,学生需要亲自去药房购买药品,为了保证所制备的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对以饮片为主的原料药材进行品种、品质的鉴定,这使生药学课程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于生药学课程来说,是难得的一次实践体验。

3.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整合

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开展是以浸出制剂为主要原料进行制剂成型工艺的探索,其中非常重要的工艺设计就是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每个小组根据不同的处方设计不同的提取工艺:其中包括各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应用,如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亦有提取条件的选择,如溶剂种类的选取、溶剂倍量及提取次数的确定。每个小组的分离提纯工艺设计也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天然药物化学具体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此过程相当于一个系统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实践技能,并提高了对实验结果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与药物分析课程的整合

药剂学实验的研究内容包含成型工艺和质量控制,而药物的质量控制又是药物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设计,始终需以药品的质量特性即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为前提,必须研究所制得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内容,此过程又相当于药物分析课程一个贯穿课程始终的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单一的几个药物分析实验可以取代的。

四、结语

任何一种药物在临床使用时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使用的安全、有效、稳定的给药形式,即剂型,药剂学是一门以剂型为中心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药剂学实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最好的途径。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独立完成文献资料查阅及选取立项课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并很好地将药学各专业各实验实训课程进行了有效地整合。药剂学课程作为药学知识的核心专业课,位于药学知识结构金字塔的顶部,选取浸出制剂作实验对象可以应用到的专业知识更广阔,能很好地将药学文献、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及药物分析课程所学的知识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运用于真正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莉, 陈振峰,牛丽红,等.药学相关实验课程整合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16-17.

[2]杨友田.三年制高职药学专业药学实验Ⅱ整合的思考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6):84-85.

[3]秦凌浩,王晓明等.药剂学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效果初探[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9):335-336.

[4]关皎,张秀荣,等.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新剂型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