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古诗文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30 10:38:09

古诗文教学论文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文;背诵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05-01中华五千年文明,大多存于古时文献之中,其中古典诗词尤其堪称中华文学之精华。学诗读诗,能有效增加学生人文涵养,让他们的人格变得厚重起来。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均为历代名家名篇,内涵高雅厚实,词句精美,韵律和美,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涵咏,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这些诗文,以适当的方式组织学生习读背诵。具体如何组织与实施呢?现在简要分享笔者的一些实践经验。

1.安排恰当的时间

学校早读是7:30分开始,笔者则7:20到教室,利用提前的这十分钟和学生一起读诗背诗,一天一首,并作适当讲解。时日一长,学生每天上学时都会自觉地早到十分钟。因此,一个周内,不管是英语早读还是数学早读,之前的这十分钟都成了"诵诗十分钟"。其次,下午放学时,笔者也往往抽三到五分钟组织学生背早上所背之诗,背完即放学。如此安排,学生极其欢迎,因为他们不需要回家专门安排时间来背诵,只是上学和放学时各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轻松背得一首诗。他们感觉在没有什么负担的情况下就背得一首诗,心里十分愉快。这样的时间安排当然需要教师作出较大的付出,这就需要教师克服很多个人困难,敬业爱岗,努力投身于教学和学生管理,把学生当子女一样看待。每天都要注意做到按时到位,使学生逐步形成早读晚背的习惯。早读晚背安排在课表上,但如果执行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最终效果不会好。所以,安排好恰当的时间后,还要求教师持之以恒。

2.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

背诗不能急躁贪多,切不可想一天背多首。笔者的经验是最好一天只背一首,一个学期16个周,每周5个工作日,背80首诗是稀松平常的事。笔者给学生制定了每日背诗计划,每天学生只需要背下一首诗并能理解,每过十天后将前面背的十首诗歌回顾总结一下,并且由教师组织进行小测试。这样的计划,任务也不重,学生很容易接受,因此实施起来非常轻松。有的学生每天只针对一首诗进行背诵,达到了倒背如流之效果。有了合适的目标,再有合适的计划,按计划执行下来,目标也就能顺利实现了。

3.教给合适的方法

背当然不能傻背、死背,而要有一定的方法。方法需要老师指导。笔者教给学生的方法是:(1)读准。即力求将古诗字词读音搞准读准,不读白字。为做到这一点,在读之前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把每一个字的音查准读准。(2)读顺。即句读停顿等把握准确,能读得顺溜。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反复念读,由慢到快,力求在快速朗读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咬字吐字清晰。(3)读懂。充分理解诗句意思,读懂每句诗。为让学生懂,教师可作必要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全面地把握古典诗文意义。(4)涵咏。在前三方面做好的基础上,学会涵咏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感情来。

4.把握认知规律

指导学生背诵诗歌,不能盲目,不能蛮干,不能简单追求结果,而要懂得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要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讲究循序渐进,注重日积月累。笔者指导学生背诵时,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记忆能力测试,对不同的学生作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一些记忆和理解能力都强的学生,就让他们再背一些相关的诗歌篇目。对记忆能力稍弱的学生,就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能完成。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为全面把握学生背诵成长历程,笔者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背诵成长档案袋,他们每天背诵的成果都会有所记录和体现,一一记于档案袋中。一段时间内,允许学生查看自己的档案记录,对自己的背诵史进行回顾总结,从而调整此后的背诵计划。档案袋记录的内容,更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背诵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继续背诵的的热情和兴趣。

5.定期开展背诗沙龙活动

为巩固背诵成果,也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笔者会定期举办古诗沙龙活动。活动形式具体有古诗手抄报展览、古诗接龙、古诗配画、古诗配乐等,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在这种活动的参与中,又进一步巩固了诗歌的背诵,并且背读的兴趣又得以进一步激发。研究表明,小学生大多有表现欲望,特别是他们觉得有自信的方面,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表现给他人看。背诗沙龙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当他们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又会受到激励,从而会更有欲望继续诵读古诗文。所以,教师不能把这样的活动当成一种负担,应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多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这样的活动。

6.不定期举办古读诵读大赛

为展示学生背诵成果,笔者不定期地在班级中举办古诗诵读大赛,通过海选方式,分组进行淘汰赛,最后获胜者将获得"背诵之星"称号。通过这样的活动,笔者所管理的班级已经产生了好几名背诵之星,而还没有拿到该称号的学生,也在积极努力,想争取成为下一届的背诵之星。当然,这种背诵大赛,还可以在年级层面甚至全校进行,这样可将背诵活动推广至全校学生,让广大学生也从中受益。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将有助于改善学生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他们的人生底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让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行动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古诗文诵读活动之中。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将来,祖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7、8、10.

[2]周晓文、李国英.识字教学软件制作中的汉字学理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50-51

[3]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1998:116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3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诵读、理解以及鉴赏古诗词,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体会、运用古诗词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古诗词教学经验,简要论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观点,希望对广大同仁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尤其是唐宋时期,古诗词更是发展到顶峰,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古诗词作者,由于他们的存在,我国的古诗词才得以发扬光大。笔者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将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经验结合在一起,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学习什么内容,都必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古诗词学习当然也一样,所以教师要善于将古诗词内容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歌曲,通过优美的歌曲引入古诗词创设的独特意境中。这种方法能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更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等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再引领学生做好诗词的分析,感受诗词中暗含的思想感情,既体现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的关心,也表达出自己希望能够重返仕途的愿望。

二、注重积累,反复朗读

荀子曾经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鲁迅也曾经说:“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事情才有可能成功,学习过程同样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才能实现质变,向前飞跃一大步。举例来说,我们如今都知道马克思理论是重要的理论指导,他的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论能够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但是恐怕没有人知道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艰难过程。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常年泡在图书馆中,以至于脚下形成一个坑,他阅读的书籍超过一千五百本,写出一百多本读书笔记。马克思还灵活掌握了世界多个国家的语言,他在自己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能够写出不朽的著作《资本论》。可见,无论什么专业的知识,一定要注意积累,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自然会融会贯通,因此古诗词教学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另外,要想学好古诗词,不能忽视诵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才能形成语感。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只有多读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刻思想含义,也只有多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其中的写作方法。只有多加诵读才能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三、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

诗词作者在进行古诗词创作时,往往有一定的背景条件,有的时候是借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有的时候是通过事物描写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等。所以,如果教师在教授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创作背景,将会非常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诗词的基本内涵。举例来说,当学习《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战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使学生了解到战争带给人们痛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与作者在感情上实现对接。如果教师不对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很难根据题目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当然也就难以把握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

四、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也就是在古诗中最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字或者词,诗眼往往生动而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能够体现作者的推敲功夫。如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就是全诗的诗眼,不仅形象地刻画出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而且非常生动,活灵活现。又如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深”字可谓是一语双关,不仅夸张地表现出潭水的深,也表现出作者与王伦的友情深,将潭水与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刻画出了烽烟的挺拔,突出了边塞荒凉的气氛,“圆”字准确地体现出长河落日的突出特征,使整个画面显得雄奇瑰丽。简单的两个字便准确地描绘出一幅边塞景象,依靠自然景物衬托出作者孤寂落寞的思想感情。

五、品析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好作品是千修万改而来的,名家的作品也如此,尤其优美的诗篇,都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所以,分析古诗词不仅要学习其优美凝练的诗句,还要关注诗词的意境,进而探究诗人的情感。《江雪》的作者是柳宗元,他的这首绝世名诗的写作背景,正是被贬永州之时。“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运用对比彰显了天高地远的空旷,以及老翁的卑微渺小,用飞鸟无踪,反衬老翁的寂寞,万物皆躲避事事的侵扰,只有作者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自己的操守,虽然被贬,无奈,但还坚守一份执着。

【结 语】

总之,古诗词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一定要在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更要教学生灵活运用诗歌的创作手法。教师只有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才能逐步改善古诗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小学时学过的这些古诗,我至今仍能熟练地背出来。这些古诗要么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要么抒发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思,要么表现一种奇妙的美景,无论哪一种诗境,都能让我们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意境。这些诗词就像从远古流传下来的一条河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大量的事实证明,在少年时期学习到的东西往往是终生难忘的,就像是一处宝藏,任何时候都可以从中取出光彩夺目的珍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古诗词,背诵古诗词,尽可能多地储备些“珠宝”。

但是,小学生初接触诗词,理解有些难度,我们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增强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下面本人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点体会。

一、问题导入法

小学生初学古诗,对古诗没有什么概念,如果直接拿出作品来读来背,学生势必一头雾水。这时,最好找一个问题作为切入口,这个问题要适合古诗的情境,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离开爸爸妈妈时会想念他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我又问:“如果想他们又见不到,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沉默了,有的学生说:“可以看照片。”我接着问:“古时候的人,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也会远离家人,也会想念家人,那时候又没有照片,他们会怎么办呢?”这下,学生开始思考了,我便顺势提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找找答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古诗的情境,边读边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导入方法从学生可以理解的情感入手,教他们从生活中去体会。在这首诗中,核心的情感就是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我的导入是先导入了情感,呼唤起他们对亲人的情感,尽管思念时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无论是看照片还是登高望远,其对家人的情感则都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他们在理解上就没有了障碍,同样的思念还能拉近他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

二、运用诵读教学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法不是要求老师逐字逐句去解释古诗,而是通过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们感受到古诗的抑扬顿挫之美。古诗都是押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学生背诵熟记。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感性的,善于记忆,就算他们并不懂得诗词的意思,但只要读的熟了,同样能够背诵下来。原来很多作家都提到他们在上私塾的时候,那个时候根本读不懂,但是也按照要求背诵了下来,等到渐渐长大,他们也就逐渐懂得了那些诗文中的深刻含义。

当学生熟读成诵时,再让学生理解古诗中所描写的景,或所抒的情感,稍加点拨,便可以体会诗中的含义与感情。另外,朗读,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意境便会在头脑中形成。可见,有情感的朗读是让学生感悟古诗内涵的最佳途径。

朗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要读出诗词的音韵美,用音乐的美打动学生,让他们忘我地朗读,反复地朗读,从而背诵下来。还有一点要提到,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毕竟是一种需要吃苦精神的活动,所以也要让学生们懂得学习就是要吃些苦,不能够给学生学习只有享乐没有艰辛的错觉。

三、运用图片教学法

有些古诗的意境比较深远,学生难以想象出,这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一些画面。如在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诗时,由于学生生活在平原,对大山没有什么概念,不能理解山间小路无人踪迹的景象,于是,我给学生们放映了两幅图画,画面上,山高路远,到处是白皑皑的山,山上小路时隐时现,没有飞鸟,也没有其他的人,只有诗人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舟中遥望。这样一来,不仅古诗中深远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诗人的情感也凸显了出来。我们的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出诗的意境,通过视觉辅助,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同时,美丽的画面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和画的紧密联系,用画来诠释诗是对诗词最好的注脚和说明,既能够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能够锻炼学生描述画面美景的描述能力,对于理解用词和造句具有积极的作用。使用图片,不仅仅是利用多媒体,还可以运用其他课本插图,或者其他资料里的插图,也可以锻炼着让学生读完诗之后,通过想象来描述,或者画出头脑中的意境。这对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深远意义。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古诗文 教学障碍 解决措施

结合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古诗文教学,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道迈不过去的槛,这道槛的形成在于有这样几种障碍。

一是老师的自身素养与教学过程造成的障碍。因为古诗文是从古代传下来的文化精髓,要教好古诗文,老师需要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与内涵,需要掌握更多的古诗文知识。语文教师是母语的自觉播火者,是具有较深厚的母语文化修养根基的人。语文老师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且自身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一定教学艺术的文化人。因此,在传统文化方面应该给未来的语文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在走上语文教育岗位以后,既要自觉主动地阅读文化典籍,又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文化人,就要把自己“浸泡”在文化氛围中。但是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和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古诗文教学在课堂出现窘态,老师讲不透彻,学生缺乏兴趣,慢慢形成古诗文教学与学习的障碍。

二是学生对古诗文没有兴趣,主要原因:虽然现在有了新课标的指导,但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很单一,从对教师的调查看,占百分之八十的教师把古诗文教学目标定位在解词释义上,采用串讲和默写的教学方法。古诗文教学课大多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首先结合字词意义的解释翻译串讲全文;其次是中心归纳;最后是特点分析。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力气用在讲解古诗文实词、虚词、句式上,古诗文教学变成背诵和默写的古诗文解释。由于古诗文教学方法单一,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阅读古诗文体验,更不要说多角度创造性地阅读,学生逐渐对古诗文失去阅读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古诗文的学习价值有足够的认识,对古诗文产生兴趣的原因是自己对古诗文的感性认识;或者文章的语言优美,或者教师的讲解生动。不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的原因是迫于考试的压力。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强调字词、落实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时候,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自主参与所学到的知识,是僵化的、惰性的、难以迁移的。让学生被动接受已有知识的结果,远远不如让学生着力于如何得到这结果及得到的方法有效果。例如:在学生初涉文言学习时,规定学生人手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借助工具书进行翻译,不能参考辅导材料,教师在学生自译后才给出正确答案的比照。长此以往,课堂内外的自译过程使学生由不会查找到查找速度越来越快,再到不依赖工具书准确翻译。这就是由一个个“小”的学习过程组建而成的“大”的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在自我实践中感悟到“怎样学到”,并且体验到尊重知识、严谨治学、勇于修正的情感态度。这其实是对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所倡导的理念内核的阐发。这样不仅落实了字词,获得了应有的语言能力,而且不会失去原有的学习兴趣。

在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多样化的知识表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经常反思,不要按照一成不变的思路讲解课文,不要将讲解只局限于教材和课文的单一文本,要努力寻找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在语文教师设计课堂时,让学生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课程活动,经由多样化的知识拓宽视野、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应该属于必须考虑的因素。其实学习资源,并非只有老师自己整理,也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和查找。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更扎实,也愿意记、学。如可以让学生从课程素材中选择感兴趣的作家、文章或章节等进行主题性、专题性的研究学习,展示学习资源与成果;或为实现某种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整理文言虚词、特殊句式等)以小组形式搜查、结集各种学习资源。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内容,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好的基础。古诗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古诗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这是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不只是借助一些多媒体课件和一些新的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而是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合理地把握整堂课,既要灵活生动又要有知识趣味。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上新课前,若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加入多媒体课件。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文中领略了意境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第2版.

[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第2版.

[3]宁左权.语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J].河南师范大学报,2000(1).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7

的确,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积淀出无数的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其作品中所创造的情景、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透过这些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所体验和创造出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细细地品读,认真地体味,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册书都编排了十首古典诗词,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陶冶性情的好机会。然而,由于教学进度和考试内容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师们一般都只用两课时来完成五首诗词的品读,用的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熟读、背诵、翻译三步曲。这与其说是品读,不如说是“走马观花”。学生来不及观其貌美,嗅其花香,就要举步前行了。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不外乎是用一层薄薄的黑纱盖住了这些“瑰宝”,让人看不清,想不透,这无疑是一种浪费。诗歌的教学不应只流于形式和片面,对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翻译只会冲淡了诗意。这样的课堂只会显得单调,更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词的精粹在于其创设的意境,含蓄而镌永,字面上的美词绝句也是因其意境而生。所谓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而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因此,不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是难以理解诗歌的内涵,领略诗歌的魅力的。笔者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以理解为基础,以培养初步欣赏能力和陶冶性情作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自主地体味其中的魅力,才是达到这最终目标的有效途径。

有人可能会说,含而不露是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教学的最大难点。对于诗歌的意境,教师本身也要仔细地揣摩品味才能“尝”出其韵味,那又该如何把这些微妙的感觉带给学生呢?既不能把自己个人的理解、感受强加给学生,民意;也不能对着学生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笔者在教学诗歌时所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不知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会而言传。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借鉴过其他教师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作过初步的尝试,那就是采用“以画传情”的方法来进行意境教学:古代诗人通常不会在诗歌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要在自然或社会的景象中找到合适的载体,借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或社会场景的表述来蕴藏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因此他笔下的形象都灌注着作者的思想情绪,这种情与景的交融就成就了诗歌的意境。而这意境仅用语言是不能传达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用画来将这抽象的意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以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诗意。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和心得体会:

一.诗画结合,传情达意。

正是因为诗人的情感都融入到景物的描写当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情感,

必须要从这渗透了“情”的景物入手。若把这些景物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具体的感知,就能很自然地引领他们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从而更深刻地领略诗歌的图画美和意境美。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边看画,边读诗。即在教学过程中以相应的图片帮助理解,这是诗歌意境

教学中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方法。

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

诗人“单车”“问边”,行经宽阔无边的大漠,顿生孤独寂寞之感,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绘景名句。读到这一句,学生多半没有到过西北大漠,对诗中雄浑壮阔的景观难以想象,对诗人那种孤寂之感更难以理解。这时,展示一系列以西北大漠为主题的画面,观赏那黄沙浩瀚的壮阔景观,让学生对西北大漠有一个初步的感观认识,然后让他们自行想象:假如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广漠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时再回到诗中,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很自然就领略其中的魅力。再辅之以“落日”、“炊烟”的画面,让学生讨论:“烟”什么情况下才会直直地上升,“落日”如何显得更圆,这两种景物能钩起人怎样的情思……就这样,学生会一步一步地悟出这“直”、“圆”二字的绝妙之处。

这种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插入具体画面的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某些景物所寄托着的诗人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学诗的兴趣,教师讲起课来也得心应手得多。

2.先看画,再读诗。即在开始该诗歌的教学之前,先以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引

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逐步把他们引进诗歌的意境当中。

再以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先展示一系列以月亮或月夜为主题的图片,让学生观

察画面,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画中的意境,并可引用曾经学过的咏月名句来总结一下月亮可以寄托的人的情感世界。比如,以一幅明月当空照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以一幅残月西挂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孤寂之愁;再以一幅荒漠上空的半月,引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思念之苦……

用这一系列的月夜图,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般柔美的境界,引领他们在月夜之下“漫步”,想象一下这圣洁的月亮会令人想起什么,会触动自己内心的哪一丝情感。到了这个时候,再导出苏轼写作此词时的情景,让学生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展示一幅画面:一轮圆月高挂天空,月中还隐约可见如兔如树的暗影;凄冷的月色如银般倾泻大地;月下一人正举杯独舞,飘然若仙。在这样一幅画面背景下,配上一段柔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边轻声朗读,边感受其意境美。这样一来,有了前面的意境感受和情感基础,以下的教读和品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种先看画再读诗的方法,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感知过程,还可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这丰富多彩的画面,对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那拓展思维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作画悟诗,品味诗意。

对于一些景物描写比较具体的诗歌,我们可用这样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

自己对诗意的感知和理解,自己创作一幅画,把感受用画笔画出来。笔者在这方面也曾作过两种尝试:

其一,课前描画,感知诗意。

在布置预习的时候,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再用笔把它们画出来,要求要画出自己的感受。

以元散曲《天净沙•秋思》为例:

先提示学生,这首曲一共写了十种景物: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布置他们抓住这几种景物的特征把它们组合成一幅图画,用水墨画的形式画出来。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挑出画得最好的作品来分析,并把曲中各种物象的特征渗透到里面,纠正学生画里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最后就可以把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大致归纳为衰败,凄凉的意境。

学生画出来的虽然并不完全符合诗歌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但这作画的过程,已是对诗意的揣摩和感受的过程,对诗的意境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然后,在正式讲课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更投入,更有兴趣地去听课。而且分析学生在画中出现的败笔,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诗歌的意境。比如上面的绘画,有个别学生把“瘦马”画成“肥马”,把“夕阳”画成“如日中天”,这时老师就可将计就计,点出这“瘦马”与“夕阳”所蕴含着的人物的颠沛流离的疲态和日暮思乡的愁肠。如此这般,诗意就如画卷般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渗透学生的心灵。

其二,课后作画,再现诗意。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用自己的画笔把它画出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回味,加深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曹操的诗《观沧海》为例: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走进那种豪迈壮阔的意境,理解诗人借大海的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让学生在课后把大海那波澜壮阔,包蕴万千的气势画出来。那么,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经意地再一次回味了诗歌的意境,把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画进画中。当然,这是对那些认真对待这次作业的学生而言。

以画传情的诗歌意境教学方法,在其他许多的古代诗词教学中都可用得上,比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杜甫的《望岳》,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8

下面,我试用文学鉴赏的理论来阐述将古诗教学分为感知、审美、体味三个阶段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其在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其想象力,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感知阶段

感知,顾名思义是指鉴赏主体通过自己的感觉、知觉器官去破译艺术的形式符号,从而感受鉴赏客体的形象。文学作品的感知首先要对文学作品的形式符号进行破译,即对语言文字进行解读。反映到诗词教学中,学生是鉴赏主体,古诗便是鉴赏客体。主体与客体相遇,进行鉴赏活动,基础是主体对课题的意义要有接受理解的能力。因此,感知的第一步在于理解字词。

对于从事专业文学鉴赏的评论家们来说,或者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理解一般的文学作品,破译形式符号都不成为问题,只是一件很简单、很轻松的工作,但学生不同。首先古诗的语言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语言在自身的不断发展中,使本来就隐晦的诗的语言更加晦涩难懂,古今词义的差别,古有今无的语法现象,诗歌语法的不规范,都成为学生理解古诗的障碍。其次,古诗又多用典故,包含大量古代的风土人情,这些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遥远,在他们的知识储备中,找不到相关的知识点来理解这些新鲜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诗词的首要任务便成为了理解字词,背诵诗意。这一步是非常必要也是相当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很好的解决字词问题直接关系到底下意象的把握、意境的感悟能否完成。

如何对字词进行讲解,这里不再多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是值得肯定的。没有记忆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不可能对古诗进行鉴赏。

在文论中,强调所谓“知世论人”,是说评论作家不能离开作家的生活年代,同样,理解作品也不能离开作品产生的背景,生长的土壤。这是其一。其次,理解古诗特有的障碍还有诗中存在着大量的典故、风土人情。对这些社会历史知识的掌握是鉴赏主体在鉴赏前必须的知识储备。鉴赏主体对这些知识掌握得越丰富,他对诗意的理解也将越深刻。例如,不理解古人重离别、易伤感的心理特点,就无法真切地体会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心境;不知道陆游一生为国事奔波操劳的经历,不理解他的一腔爱国之情,也就无法理解“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悲壮。而社会历史知识的获得完全是从间接经验中来的,不可能去亲自实践。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时,必须对这方面知识进行介绍。

完成以上工作只是为古诗的鉴赏打下一个基础,鉴赏活动远远比理解字词、掌握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得多,也许是因为这一步对学生而言太重要了,所以学生的鉴赏活动往往就此而止,对于真正的诗味倒不再追求。其实,真的“诗”还在后面,这就进入到下一个层次:审美阶段。

审美阶段

感知形象,不过是文学鉴赏的第一步。如果仅仅迈出这一步便驻足不前,那离诗的真谛还很遥远。在文学鉴赏中讲究一个“品”字,即接受者根据各自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再现艺术意象,使艺术形象具有鉴赏主体的个性特征。但由于知识积累的限制,学生的“品”很难深入展开,更难使再创的形象具有接受者的个性,那么学生的审美活动该如何展开呢?

记忆是帮助学生重建意象的有效手段。诗人的思想、情感借助于意象凝定在形式符号中。接受者必须先将一个个意象复活,而记忆在这过程中起着联系现实与艺术的作用。贺知章《咏柳》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较为常见,尤其是江南,对柳树,学生大多有感性的认识,只是学生所见的柳是不带任何感情的生命体,因此,学生的艺术再现就不能是简单的现实回忆,而必须是一次艺术创造的过程。可见,记忆为学生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感性的现实基础。

艺术性地重建意象不同于对词句的理解。它不但可以是相异的,甚至可以是相反的。这便是艺术接受的主体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艺术的鉴赏本来就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因此教学古诗时引导学生谈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是一种完全开放的自由的艺术创造,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艺术敏感,发展学生个性都是很好的锻炼。此时教师宜放开手脚,不要再对学生进行任何束缚和规范。学生的审美感受往往与他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紧密相连。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喜好。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写独处他乡的孤独,思乡之情。这首诗的审美活动较为容易展开,给学生再创造的空间也很大。各人根据各自的体验,对各种意象的认识、体会也不尽相同。对“月”“乌”“霜”“江枫”“渔火”以及寒山寺的钟声,不同的鉴赏主体会有不同的体验,从而产生各异的审美感受。文学鉴赏主体性与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相通的。在课堂上,此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就是一举两得的事了。

对诗意富有个性的感悟、审美是鉴赏中高于词义的理解的一个层次,但这还不是鉴赏的终点。在对诗意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还有一个“体味阶段”。

体味阶段

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创造了一个个超乎现实的,富有形上意味的意境世界。对意境的体味是鉴赏古典诗词的至高境界。

“意境”一词最早由唐代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所体悟到的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境界。意境生成的可能性表现在诗词的形式上是中国古诗词多用名词、形容词,而少有动词,是一个个意象的组合,从而给鉴赏者留下很大的再创造的空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几句便是如此。

对意境的追求是文学鉴赏的最终目的,学生可能难以达到心领神会的高妙境界,但既然是对诗歌的鉴赏,就应该对诗中的境界努力去体味。

展开丰富的联想是得以走进意境世界中的重要心理功能。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意象展开想象是体味意境的基础。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两句中,出现的意象有“孤帆”、“碧空”、“长江”、“天际”,动词一个“尽”,一个“流”。借助这四个意象,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生活经验在脑中现出一副画面。这幅画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水流人去的情感体验也会随着审美主体在现实中的经历的丰富而丰满。在课堂上至少可以做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中,想象诗人的所见,体会诗人的所感,由此展开一连串丰富的想象。仍以上面一首诗为例,此诗再创造的余地相当大。诗写送别,却一字不提如何送别。这是李白的高明之处。黄鹤楼中,李白与孟浩然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孤帆之上,孟浩然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独立江岸,李白又在想些什么,等等。这都是艺术再创造的好入口,因此,展开的这些联想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画面,而是一连串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是一个进行着的场景。这种创造往往基于鉴赏者的情感、体验上的共鸣,是鉴赏者沉浸于艺术意象中的表现。学生的意境体味不必强求,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艺术的敏感也不全是先天所具备的,后天的努力、训练在造就一个艺术天才的过程中也相当重要。

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诗歌鉴赏;诵读;质疑;讨论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教学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语文教师该怎样处理好诗歌教学中的诵读、质疑、讨论呢?

一、学习诗歌要做到多读、熟读

古人学习诗文,讲求烂熟于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崇尚诵读。孔夫子时代“诵《诗》三百”(《论语・子路》)蔚然成风。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部分,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使用多样的诗歌教学方法,谨防教法单一。提倡多读、熟读,严防心口分离。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除此之外,读的数量、遍数也要注意。阅读也不是盲目的阅读,是有针对性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重点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就可以让诗歌教学落到实处,收效将是显而易见的。

二、以学生质疑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

学生懒于质疑,懒于思考,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是语文老师的悲剧。质疑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的中心,教师应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鼓励质疑问难,让学生敢于质疑,多角度、多方位质疑,激发质疑思维的活跃性,有效地质疑。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解决学生不敢质疑、懒于质疑的心理问题

教师如果总唱独角戏,“满堂灌”是无法启发学生质疑的。在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消除胆怯怕羞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因为学生问题稀奇古怪就大加挞伐,不要因为学生语言幼稚就大加斥责,用学生的眼光去看问题,我们不仅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更应该仰视学生。针对诗歌鉴赏的大胆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让教师欣喜的。生问生答、生问师答,让学生问出来,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如,李白《蜀道难》中的情感变化就是学生质疑的热点,无论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还是缘景明情的角度,学生想出来了新意,各抒己见,各抒奇见,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教会学生质疑

“读书须反复,读书须思考,读书须生疑。”在实践中,通过预习和阅读,发现新知识和难点,在课堂上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高质疑效果和学习效率,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诗题中质疑,在注释中质疑,在意象中质疑,在意境中质疑,在诗人情感中,在选词造句上质疑,在多媒体教学中质疑,在画面中质疑等。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质疑的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智慧的过程,也是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这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热爱我国的古典诗歌。

三、讨论不但能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的精神,更是探究性教学形成结论的过程

1.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难易要恰当,方法要多样

讨论内容要与学生掌握的知识相联系,要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相联系,要保证内容不难,同时也不要太简单。太难,讨论无疾而终;太简单,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诗歌鉴赏的内容和情感积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口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是讨论主体,教师是讨论的指导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讨论机会不多,时间不长,学生也可能认为自己的发言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讨论中的指导者。教师在学生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在抓住核心关键时,在讨论出新意时鼓励赞扬;在学生偏离主题时,在学生钻牛角时给予指导;同时调控各讨论小组,使讨论有序地进行,调控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甚至教师可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营造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总之,诗歌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阅读、质疑、讨论,共同探求,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