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创新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6 18:34:04

大学生创新论文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1

(一)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部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发散——集合——发散的循环过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一种基于创新思维框架下的由发散到集合,再由集合到发散的循环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学生在进行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时,就要考虑到该固体是否规则,在液体中的悬浮状况,是否溶于液体等,因此,在多种可能的情况下,学生就要探索不同的实验方法,调动发散思维,从而实现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验过程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过程

物理实验是围绕一个既定的问题开展的,学生需要调动自身的多种思维能力,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例如:综合、分析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实验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训练。例如:在进行“偏振现象”研究实验时,要求学生设计出各种光路,使之产生不同的偏振光,进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并进行相互对比。实验前,学生要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假设,做好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一步步进行验证。类似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将逻辑思维融入其中,并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提出质疑,进而提升批判思维能力

传统的“一言堂”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批判思维的形成,恰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理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带着质疑在实验中加以批判、验证。例如在进行钠光灯波长测量时,有些学生发现测量值与理论值不相符,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钠光是由双黄线构成的,即两种波长的混合值,并受到实验环境的影响。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提出质疑,进而提升了批判思维能力。

(四)学生在物理现象分析过程中形成直觉思维能力

很多物理实验现象需要认真观察才能捕捉到,因此物理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时间,具备逻辑推理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预见能力。例如伽利略首先直觉地判断“重物先落地”是错误的,然后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得出物体的落地速度不因重量而改变的结论,了亚里士多德“重物先落地”的说法。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设备单一,实验仪器高度集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制约

物理实验仪器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实验仪器高度集成,很多实验步骤都无需学生动手,这样会使学生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动手能力提升缓慢。机械的实验操作,也很难让学生对各种实验原理和设计方法有所了解,更别说创新了。

(二)教学内容陈旧,内容较多

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并且在实验教材中,对实验的原理、方法甚至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案都一一列出,学生做实验的任务就是机械操作,并得出已经知道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很大帮助,但对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意义不大,甚至会使学生养成懒惰、不善于动脑的习惯。

(三)教学模式落后

一直以来,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多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无微不至”的讲解,然后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实验。看似一片“和谐景象”,但是真正的教学目的却没有达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显得落后。

(四)实验教学过程限制颇多

由于实验教科书的指导相当详细,教师只要监督学生一步步完成实验即可,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仅起到了“监工”的作用,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却无从体现,学生也无法发挥创新能力,甚至还受到教师的诸多束缚,例如:当提出异议时,教师会认为学生不听话(书中已经写得清清楚楚,偏要提出不同意见),并认为是故意找茬。另外,由于实验课时较少,教师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也有意压缩学生探究、验证质疑的时间,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验效果看似显著,实则问题颇多。

(五)实验室缺乏创新环境

高校的实验室往往定时开放,并且很多实验内容也未能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指本科生)。学生的很多创新思想不是因缺少实验仪器,就是因仪器使用受限而被扼杀在摇篮里。另外,实验室在师资力量上,也存在严重不足,很多教师多年都未获得过继续深造的机会,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仍停留在多年前。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一)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根据物理实验自身的研究方法和规律,建立从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重视实验选修课的设置,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给学生创设创新活动的空间。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方法,在头脑中形成直觉和想象,构思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开放物理教学实验室,提高实验经费投入

实验室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时间也不局限于上课期间。从设备的安全及使用效率考虑,可指定专门教师指导和管理,但不能扼杀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学生如需动用贵重仪器,可征得管理教师同意后进行。随着物理实验要求的提高,高校应加大物理实验经费的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还要预留出更新设备的资金。另外,高校还应该注意仪器设备的科学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尤其是一些大型仪器设备。

(三)更新理念,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不是一时的凭空捏造,而是要具备创新意识和相关的知识储备。由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理念,并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其次应加强创新知识的学习,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综合知识,掌握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注重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信息的了解,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去,才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

要将科学发展史贯穿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注重科学思想发展史的教育。例如:在电磁感应实验中,介绍法拉第在仔细分析电流的磁效应基础上,认为电流既然能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也应该能产生电流,因此提出了磁能生电的假说。尽管在实验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信念坚定,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把学生融入到科学家的思维情境和发明创造的氛围中,促使学生将自身的学习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人类社会的先进思想。同时科学家的创新思维方法又可以从方法论上指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地从不同视角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开拓创新思维空间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2

1.学生参与率低。由于学生长期接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并且很多的高校存在一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因此严重的影响了多数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此制约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从大学生参与“制作(撰写)科技作品(论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项目”等三项活动中不难看出,大学生虽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但是真正进入科研领域的比例是少之又少的。虽然“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打算在全国各高校引起强烈的反映,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但从每年高校的参与人数来说,也是凤毛麟角,更多高校只是把它作为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一个口号,唱得很响,但是并没有充分调动绝大多数大学生积极行动,参与其中。

2.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和帮助。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创新性和专业性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师的重要指导作用。在普通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是一些大学生有创新意识和愿望,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科技含量较低的小制作,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指导教师几乎不参与,或参与非常少,导致学生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低,作品科技含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3.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能够不断深入研究科技创新活动、平衡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基础,与学分设置、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物质和精神激励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一方面,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特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也形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激励标准高,太过于苛求、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联系这些因素之间的机制,只注重传统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忽视学生的学分及评价制度创新,激励学生科技创新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

4.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活动场地、必要的资金和实验室仪器设备都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目前,大学生由于科技活动投入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进行分析:忽视管理团队的组织和专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活动经费来源,一般主要依靠学校的补助;专门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和场地非常的有限,有些高校甚至是没有的。这些物质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生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二、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宣传,营造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根据参与学生少的现象,应该积极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宣传,给学生解读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和保障激励政策,同时介绍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中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并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宣传和指导,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机制。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完善运行管理体制。首先,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二,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提供相应的活动经费和硬件支持,以此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三,要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事业心强、有吃苦耐劳精神、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团队,这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奖励机制,以此加大科技创新的表彰力度,并与奖学金评定以及优秀学生的选拔等评比活动挂钩,要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体系,从而调动学生主体和个体的积极性。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3

1.科技创新能力涵义

总结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事物进步与发展的共同因素。一般来讲,科技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科技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的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机构,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21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将更加注重由思想品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的全面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开拓性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由于当今科学技术和当今世界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中国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与机遇。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结构材料的应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科学、工程的进步,使人类的科学工程活动空间和水平拓展到一个极高的领域、高度和规模;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与奇迹的不断涌现,全球政治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广泛合作,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努力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矛盾,对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讲,在人均资源贫瘠,中国民族工业只有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而担负着培养高层人才的高等教育,是中国科技科技创新的关键,培养新时代的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大学生就成为必然。

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个人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城中,课程内容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另外,当前高校的许多教师思想陈旧,缺乏创造性,无形之中限制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思想呆滞,缺少敢于质疑的品质,学业上没有创造性;而且,很多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实施学分量化,这种方式让学生一味的追求成绩,对自己创造能力的发展不重视,造成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

2.课程安排不合理,过于详细

当前高校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专业课与公选课。在专业的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注重专业课程的安排,将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本专业扩展,学生的学习从大一到大三,一头钻进专业课程中,不注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尽管,近年来高校也设置了选修课,不过大多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一定的深度。

3.重视认知教学,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最丰富的时期,而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认知观为主要方向,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而情感的丰富是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它对形成学生好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力有很大的帮助。当前高校教育大多注重智力的培养,忽视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力的形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忽视心理教育

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的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因为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缺乏明确的目标,专业思想不了牢靠,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

5.教师忽略对备课的科技创新意识

大多高校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完成自己的课时量,按部就班的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完成对学生的授课。在备课过程中,也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照搬,很少对知识点扩充,备课没有科技创新,重复老一套,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授课没有科技创新,学生的学习也很难有所科技创新。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1.树立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

科技创新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与深入化,是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中那些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关、人才观,以科技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与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科技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科技创新思想与科技创新意识。在高校中,教师是大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想,是决定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理念的关键,因此,教师必要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意识。

2.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进行科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就要体现创造性学习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构建一个科技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主动学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开阔视野猎取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其次,建个创造性学习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一是要树立学生主体观,打破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把教育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二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方法,注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的科技创新意识

高校教师作为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头人,是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首先,高校教师要在思想上具有先进性。在学科教授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品质的提高,让学生从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科技创新理念;其次,要根据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加强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化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教师不要仅仅再满足于讲课、解惑,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最后,作为教师能够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质疑,能够错误平和对待,要以自身的科技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去影响,指引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与提高,最终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激情。

4.建议高效、科学的评价机制

由于现有的考试方式,高效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励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方面,首先改革现行的考试体质,因为现有考试方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试,用考试的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低,这种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可以给教师一定的权利,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如书面答卷,科研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考评,以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与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改变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学质量,构建综合性素质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到得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再次,建议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如:对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生,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作出成绩的学生,申请免修相关课程。

5.设计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课外作业

第一,作业设计应力避枯燥无味的简单重复和机械训练。作业的形式要新颖,富有趣味性,要能引起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把完成作业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驱使学生主动、精细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比如:数学的一题多解、变式训练以及把纯数学问题转化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等,都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二,作业设计要富有挑战性。跳起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是愉快的,作业设计既要源于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进一步巩固,加深印象,又要略高于教材,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作业设计要加大实践操作的比重。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和灵感,能调动其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第四,教师必须加强对课外作业的辅导,启发学生打破旧思想框框的束缚,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对各种科技创新性设想进行分析、整理、判断,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6.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地自我培养

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后,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时刻积累加强。具体来讲要做到一下几方面:一是让学生要成把自己的火花时刻记录下来的习惯;二是塑造大学生富有怀疑精神,求实精神,自信心,好奇心,勤奋刻苦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三是养成学生对科技创新具有大无畏的气魄;四是锻炼学生从经验、事实、材料中提炼自己思想的能力;五是引导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念

党的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塑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应该承担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责任。

一、 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在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任务,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才能拥有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2]。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建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依赖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而且依赖于全体社会公民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培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生态文明观,使他们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3]。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生态人”。“生态人”是指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道德人,其行为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准则,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生态性存在[4]。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是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点关注群体,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反思对待自然的方式,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意识、生态文化的社会人才的职责。

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大学生既是接受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对象,也是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大学生群体是有理想、有热情的群体,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同时,也将其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透过一言一行向社会传达出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转变,要通过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榜样,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社会文明消费、适度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体[5]。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全面发展的个体应当是把对自然界的认识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体的认识[6]。”这样具有全面关系的个人才能有效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怀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怀,鼓励其履行社会公民的基本义务,承担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就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 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生态文明的正式提出以及赋予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关键地位,体现了我党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紧迫性的高度重视和对生态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治理理念。随着我国日益频发的生态问题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许多学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越来越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中国人类生态学的奠基人周鸿教授于1985年率先在云南大学开设《人类生态学》的选修课程、2013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北海职业学院成立全国首个“泛北部湾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等。但是,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总体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些薄弱的地方仍需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意识欠缺

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其生态意识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园里和课堂上,随处可见大学生生态意识缺失的表现,如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课桌椅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在工作和教学中,教育者应当具备扎实的生态理论知识,并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7]。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者本身生态意识不够强烈,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课堂上出现了重视灌输教学忽略沟通,重视单向说理忽略互动交流的问题,未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相契合,大学生无法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对自身学习、生活的作用,这就导致了整个系统失衡,出现生态困境。

2、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之外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大学生成长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思想、社会舆论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唯一变量,它受社会领域同生共构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结构的极大影响。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不断加速、社会转型不断深入、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的爆炸时代,社会诸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多元化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8]。由于教育信息与外在环境不对称现象的出现,教育氛围与教育理念停滞不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很好的衔接,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生态环境之外,环境教育质量不高。

3、生态行为践行不乐观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学生具有浓郁的生态意识,而生态意识就是说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只有具有了这种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生态意识才能最大可能的转化为生态实践行为。在生态意识上升至生态实践行为时,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践行却不够乐观,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树人的工作,需要引导大学生从实处落实生态行为,现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还比较薄弱,仍是集中于理论教学,对生态行为的实践教育还不够深入,在举办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活动时流于表面形式,缺乏长期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使得生态教育的理念很难持久的深入大学生内心,对于大学生落实生态行为的引导不够深入。

4、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落后。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了

冲击。大学生这个群体,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却未能跟上步伐,未能广泛使用网络等新媒体教育手段,比如说创建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网站,设置生态文明专栏等,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较为落后,依然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从内心深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因而给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展开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日益强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要着力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视角,努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1、挖掘学科内容,创新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9]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2)形成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大学生的所有思想政治课程,虽然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与生态文明知识以及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相联系,可以说生态文明知识处处存在[10]。如文明消费、保护校园环境、不随地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节水节电等,这些都是生态文明行为。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抓紧课堂这一环节,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之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教育。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点,紧密联系学科内容和特点,紧密联系实际,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创新生态价值,激发大学生的环境危机感及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提高教育者生态文明素养,坚持典范育人

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之中,教育者、先进模范党员等的示范和榜样教育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具有高生态意识的教育者队伍,提高教育者生态文明素养,这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教育者在给大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也要注重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注意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特点、实践特点,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法治意识等生态文明知识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之中,将大学生塑造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人才。正所谓“言传身教”,教育者、党员应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以身作则,自觉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言行,正面引导和感染大学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个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言行,最终以动态、开放和辩证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发展,自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11]。

3、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文明校园

文化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感染和改变着人的道德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之间,总有一个综合了具体的目标和价值、集知识与信仰于一体的‘中间项’,即一种文化模式[12]。”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是以文化的方式融入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目前大学校园中,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比如乱涂乱画、践踏草坪、浪费水电、随地吐痰等。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利用文化所具有的渗透性和传承性的特征,以直观生动、形象活泼的呈现方式,将生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13]。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环境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理念对于大学生形成与生态文明契合的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融入生态体验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见之。在引导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习惯的同时,也要注重参与社会的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行为。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使生态文明理念进书本、进课堂。课堂教学与生态体验相结合,通过参与实践,生态文明理念才能落到实处,生态行为才能践行到实处。生态体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臻于和谐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模式。它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和重构道德教育全过程,凸显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使导引者和体验者双方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陶养健康人格[14]。”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环保行动,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自然社会,在与自然世界的相处中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宣传生态理念,创建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网站,设置生态文明专栏等,让大学生感受到浓厚的生态氛围,充分了解生态文明,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P4-5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3]魏荣,王京京.论生态文明建设诉求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5(5)P33-36

[4]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P174

[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P12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7]姬明华,董海军.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8(4)P5-8

[8]李军.生态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P44-45

[9]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182-183

[10]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0(6)P128-131

[11]陶小模,秦佩.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5):68-69

[12][英]米 凯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M].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3]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6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

1.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

2.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评审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各院系、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团委共同推荐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立项、检查和验收,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抓好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依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企业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都要结合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各实验室每年都要制订接纳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计划,要通过实验室开放、创新性实验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创新实践基地要按照专家推荐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都要确立一批具有基地学科特色、代表学术前沿且适合学生参研的创新实践课题,择优参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为每个立项项目联系一位或几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热心从事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

3.创新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展板、网站等媒体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扩大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要定期组织并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学术沙龙以及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条件成熟的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其开设一批实践性强、特色突出的全校性实践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三)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为载体,以项目经费为保障,深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加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组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百家争鸣”的原则,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社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俱乐部、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组(工作组)等。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的活动要有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2.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日常活动载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竞赛。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对创新俱乐部活动的开展给予经费支持。

3.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设立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按照“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立项,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创新实践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科研,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荐等,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定期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严格规范指导教师的聘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发动学校各方力量,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为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组建指导教师团队,为科技创新项目聘请指导教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前沿问题、热点课题,进而确定主题新颖、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供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指导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7

关键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244-02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软硬件的逐步完善,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研究生的总体科研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2013年4月11日,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哈工大等校牵头的首批14家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了“2011计划”认定。该计划全称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种类型。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发挥协同创新机制的优势,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共同选择。

一、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

江苏省2009年抽检研究生学位论文,博士论文963本,硕士论文3228本。经过专家评审,抽查的博士论文中“优秀”占26.38%、“良好”占53.67%、“合格”占的18.07%、“不合格”占1.86%。硕士论文中“优秀”占13%、“良好”占53.86%、“合格”占29.2%、“不合格”占3.89%。

江苏省2010年抽检研究生学位论文1410篇,免除论文,最终抽检评议了1404篇论文。其士论文374篇,占27%;硕士论文1030篇,占73%。送检的4212份(每篇论文送3名专家评议)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一共有4118份论文获得合格及以上等次评议结果,通过率为97.8%。其中有1108份博士论文顺利通过评议,通过率为98.8%;3010份硕士论文顺利通过评议,通过率为97.4%。不少单位通过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加大论文盲审比例等一系列措施,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江苏省2011年抽检研究生学位论文,博士论文1032篇,硕士论文3195篇。经过专家评审,抽查的博士学位论文中“优秀”占20.8%;“良好”占58.1%;“合格”占18.7%;“不合格”占2.3%。抽查的硕士论文中“优秀”占11.4%;“良好”占60.1%;“合格”占26.8%;“不合格”占1.7%。

三年的抽检各项数据体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优秀率比较低,论文的良好率占到半数以上,不合格的论文也有一定的比例,这些说明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水平令人堪忧,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也提示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问题: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文献查阅和综述能力不强;科研实践不强;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不强等。

(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待于提高。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受到关注。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现象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缺失,导致有些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偏低、科研能力较弱。这个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如研究生科研氛围不浓,学位论文中资料堆积的文字多、自己的研究创新内容少等。

2.高校间协同创新机制缺失。当前高校间协同创新机制的缺失是限制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障碍和瓶颈。各个高校内部缺少跨学科、跨院系、跨部门的科研组织形式以及具体配套政策和实施机制,合作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不够完善。高校采取了一些机制激励措施虽然能够体现一定的导向性,但其广泛性、长期性、可操作性不足,应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地健全、完善[1]。

3.导师队伍不够完备。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背景之下,目前各高校师生比例都很高,如何更好地实施导师制已成橄拗婆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瓶颈。高校导师队伍不够完备,研究生培养仍采用导师负责制模式,较难培养综合型、学科交叉型人才,难以造就能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高级人才。

4.研究生的教育与科研实践脱节。大学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当前高校的师资队伍和科研设施相对薄弱,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够,致使研究生的科研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环节有所脱节,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汇集了高校的优质资源,具备良好的科研设施条件。高校需加大对科研平台的经费投入,改善各种平台的硬件条件,持续完善各类实验室的设施、技术装备等的建设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2]。

(二)健全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

高校内部的协同创新可以为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教育和培养,构建创新所需的合理知识结构。以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学科方向特色为指导,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可以搭建跨学科的教育资源平台,鼓励研究生进行跨院跨学科选课,带给他们不同学科的研究视野和综合知识结构,进而更高效地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

研究生扩招致使高校研究生的导师数量和公用资源不足,导师和研究生的比例严重失调。高校应结合学科建设的需求,聘请外单位的优秀人员做兼职导师[3]。严格按照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培养与评价条例,将研究生导师的聘任、培训、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四)严格审查学位论文质量

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意识,积极创新培养模式和机制,高校应严格做好学位论文评审环节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整体培养质量。

(五)按社会需求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高校的高级人才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职业需求复杂多样的变化[2]。高校应积极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共建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战略联盟等,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开发产品等,开设应用型实践课程、专题研讨会等新课,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开展高水平的合作交流,聘请海外知名学者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在双语教学、国际会议、联合培养博硕士生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积极为研究生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注重对其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张树霞,科技资讯,2012,(35):164-165.

[2]晓艳,范学工.论科技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107-109.

[3]马革兰,连漪.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3-164.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for College Postgraduates under New Situation

YANG Rong-min,Ma Ge-lan,Wang Hai-ju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Nanjing,Nanjing,Jiangsu 210044,China)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8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180-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对于高校来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有待提高,为此,高校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

创新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摆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许多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培养的学生需要注重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成绩好,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受到社会的青睐。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概述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是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心理学中的反映。格根1985年发表于《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杂志上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正式开始的标志,也是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宣言书。在该文中,格根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立场从元理论层面概括为四个基本假设,这四个假设在格根此后的许多论文和著作中不断复现,可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纲领。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第一,社会建构论主要阐释人类(如何)描述、解释、说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他们自己)的过程。

第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主张放弃对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或心理过程的研究,转向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对话、协商、冲突、修辞等社会性过程。

第三,社会建构论认为,被人们作为反映工具使用的语言,其意义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正因为此,一切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建构思维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实践探索

第一,构建创新愿景

高校大学生要想培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的是在他们生活的世界中构建创新愿景。高校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23岁之间,处于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具有创新潜力,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敢于打破定势思维。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高校大学生若是能够具有创新的强烈欲望,能够在头脑中构建美好的创新愿景,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培养创新意识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强调创新知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与外界互动中主动建构而生成,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知识建构的过程。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对于创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个人在创新中的作用,要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在创新意识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创新素养。

(二)高校创新环境的实践探索

第一,营造创新氛围,促进团队优势互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

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高校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促进团队间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互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

第二,通过资源共享,达到团队协作共赢,培养高校学生的个性品质。

在心理学中,个性是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人们常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持征称作良好的个性品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正是要建构资源共享的氛围中重点培养高校大学生合作、共赢的个性品质。

(三)社会创新环境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论文范文9

[关键词]创新;培育模式;对策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创新教育理念也日渐深入人心。无论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人性解放的微观角度来看,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对高校创新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程度。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特点

什么是创新和创新素质?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追本溯源,或从词义本身、或从创新概念的发展角度来解释“创新”的含义。一些理论还论述了创新的类别和层次,指出创新是多层次的,既包含真正的发明创造(即产生前所未有的成果),也包括启发式创造(即产生的成果不一定是全新的,而是以自己的认知为参照物,发现自己未知的事物)。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创新,是对“新”有着不同的理解。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因素。创新素质培育模式,则是指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以一定的创新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形成独特的教育实践方式的总称。不少文章都对如何培养这些创新素质、形成模式提出了一些观点,多数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实行通识教育、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设置专门的学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制度上对创新行为进行物质保障和精神激励等等。部分研究也开始着眼于微观环境中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对策。譬如,有针对某个高校的具体研究,也有针对某类教育对象(如研究生、本科生、理工类学生,等)的具体研究。这些研究不仅着眼于具体的环境,也提炼出了一些共通的规律。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上述研究方法较为相似,定位于某个高校的微观层面,希望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案,同时尽可能地探索出“大学生创新的培育模式”的一些规律。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创新素质培育在大学阶段的独特特点及主要任务:

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处于创新素质培育的最佳时期。就一般状况而言,大学生主要为二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一年龄段是人类创造能力最强的时候。在生理上,各方面的条件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已经成熟;在心理上,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日益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逐渐发展。因此,这个时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

大学生所具备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拥有创新的有利条件。大学是一个集中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也能充分的利用高校科研平台和人力资源。因此,他们的创新就有可能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成果组合上,而是有机会达到较高的层次。

大学生的创新与科研人员的创新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的创新虽然有以上有利条件,但依然不同于科研人员的创新。“科研人员的创新大都是一种社会化的创新,而学生创新大都是一种个体化的创新,一种创新潜能的综合素质的体现。”科学家及科研人员是专门从事创新的工作者,对理论与实践都有深入的探索。他们基础知识过硬,视野广阔,学术积累扎实,较易出成果。大学生大多数成果仅仅是知识创新,成果较少,且更多的是从“类创造”开始做起。

综上所述,大学阶段是创新素质培育的最佳时期,拥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创新成果。但是,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的综合素质,即培养创新意识、塑造创新能力、鼓励创新韧劲,才是高等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研究表明,目前高校的创新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整体模式。主要体现在: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创新氛围的营造没有完全到位,师生的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唤醒,创新所需的硬件投入也缺乏规范和整合,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政策支持等。笔者认为,可以因校制宜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进行解决:

(一)加强创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当前,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不少,但是从总体上看,相关研究还比较零散,很多仅仅是泛泛而谈,没有解决根本的、深层次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不同的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条件、环境皆不相同,不仅需要运用创新的普遍理论开展创新教育,更需要进一步研究适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创新理论。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行,是有效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

首先,在学校内部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多股力量积极参与创新教育活动,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在“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首届新中国论坛中指出,“大学和个人的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文化,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生凝聚力、创造力、教育力和影响力。” “文化决定着我们的境界、选择和行为方式,文化从最深处、最细处、最根本地影响着我们的事业和个人的发展。” “对于大学来说,文化是事业的灵魂,对于个人而言,文化是自立自强的根本,文化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从学校、学院文化的层面重视创新氛围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虽然需要长时间的经营和积淀,但一旦形成,便会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师生自觉工作和学习的习惯。

其次,用网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扩大宣传,拓宽渠道,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创新教育的相关内容。很多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网站、专栏等,这些专门的创新创业网站,将创新教育活动常态化,为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创新活动的相关内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