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13 17:07:09

农业专业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 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 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 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 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

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 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P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农学;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31-02

现代化大农业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由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大农业人才是强农的根本,农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的重任。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该转换培养模式,走实现自身价值的特色化发展之路,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这也是体现高校社会职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了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在农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明确培养目标

农学类专业主要以大田农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等共同特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农学专业学生除了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外,同时还应该具有科研管理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与农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研发与推广等工作的综合型、应用型农业高科技人才。

二、转变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充实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1]。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要求农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知识并重,即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能够快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并指导实践,所以对实践教学要求更多,因此学校设置“3+1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学本科为四年,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主要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最后一年在企业或者是涉农单位开展各种专业实践、毕业实习、专业实训等内容。通过在企业和涉农企事业单位一年的实践锻炼,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化,有效地弥补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实践锻炼也让学生对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有了客观的定位,看到了自己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和能力上的不足,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加深了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显著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培养关键能力

现代社会的经济、科技形势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如果长期固守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必然会导致农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传统的课程体系,突出的特点是专业壁垒森严,专业色彩浓厚。除公共课程外,多数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一个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农业复合型人才,除了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有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沟通能力、群众工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等,要促进学生知学统一,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所以,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中,应避免课程体系单一、结构失衡,突出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边缘叉性课程,具体可以分成几个类别: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科技讲座课程、身心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包括法律法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经济管理课程、交际与礼仪课程、文学基础等课程。改革后,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

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按照重视能力培养、拓宽知识领域的教育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定位、学科发展、专业指导思想和特色,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生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在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给学生以适当的科研奖励,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热情。同时在投身科研的过程中,学生切身感知到农业科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自身的努力方向。联系与农学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如作物化学调控、作物逆境生理学、农业推广学、绿色食品生产等,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及生产实践相结合。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升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删减掉不同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节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拓宽知识领域。通过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五、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更需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农业人才。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更大程度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这说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又一有效途径。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面对这种形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根据农学类专业的特点,利用依托垦区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环境,开展农资经销、特色农产品开发、种子生产与经营、动植物生产等相关的创业培训,从国家政策、市场经济分析及管件技术环节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除了开展创业课程外,还举办创业大赛、创业工作坊、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案例分析等,联系知名企业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由于创业本身就体现了开办和首创的艰辛与风险,因此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培训模式、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从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大学生的创业经验来看,大学生毕业后,先“就业”获得对在公司工作的“经验感知”,而后从事“创业”活动,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3]。因此,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就业教育。

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4]。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担当着指导农业生产的重任,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农业院校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论文创新性不强、重复选题、对实践指导性弱、论文写作不规范等,学院建立健全了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制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章制度,组建督查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实施、教师指导、答辩等环节进行监督,对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实行追责,建立毕业论文的奖惩制度,完善导师制度。入学教育中增加导师与学生交流环节,将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向学生公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课题组。由于农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多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一年,因此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早进课题组,尽早开展毕业论文的研究。鼓励大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科研培训计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灵活安排毕业论文答辩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论文,有助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宏涛,曹丽颖,吴a冬.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8-50.

[2] 万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79-83.

[3] [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第2版[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

[关键词] 新农村 大学生 自主创业 吸引力 要素

一、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

由于社会对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自主创业,自谋出路。2006年12在北京城市学院召开的“创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专场论坛上,现场1000多名大学生,“愿意在城市创业的有多少人?”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但主持人问“同学们毕业后,谁会选择去农村创业?”现场大学生中举手的只有寥寥几人。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对到农村创业持怀疑的态度,还在犹豫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舆论环境,大学生认为到农村就业创业没面子;二是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如交通条件、通讯条件、文化条件等没有城里好;三是担心创业的内容、项目少,投入资金大,无成功的把握等。但大学生在城里创业成功的太少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创业内容狭窄,市场小,专业竞争激烈;创业门槛高,资金需求大,操作难度大,入门困难。

而在农村创业则不同,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创业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功。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学生顾澄勇,毕业时主动放弃“白领”工作,回到农村,把所学知识与卖鸡蛋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销售,生意越做越红火。从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系毕业的龙波与女友王旭到农村“科学养猪”,如今在全国各地已拥有12个养猪场,年产猪万余头,产值超千万元。安徽科技学院王中华等三位大四学生顶着压力,毅然把户口迁到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创业活动。由于他们懂技术、善经营,双孢菇生产项目当年就基本收回投资成本,这对当地农民产生了显著的示范作用,当年有7户农民加入双孢蘑菇生产,今年又有20多户农民要求加入村里新成立的食用菌生产合作社。

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刘明辉回到家乡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镇高轩村,干起了养殖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的“猪―沼―果”生态农业养殖项目今年获利6万余元。目前,瑞金市有500多名大学生争相回乡创业,发展起肉牛养殖、花卉种植、反季节蔬菜等高效农业生产基地600多个,普及推广各种种养技术120多项,带动5万余户农民走上了现代农业之路。

以上事例说明,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渐成燎原之势,农村创业成功的例子和良好的农村创业氛围,正吸引着大学毕业生奔向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大学生创业致富的全新平台呈现在人们面前。

二、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吸引力要素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上世纪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四次全国人大在“十一五”规划中重提它,内涵已有重大变化和丰富。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它内涵丰富、目标明确,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十一五”国家建设的重点内容,明确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创业平台,笔者分析,目前新农村建设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要素有以下五点:

1.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型知青杨大可:谱写大学生新农村创业路》、《四川:23岁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当上新民镇城乡青年就业创业互助合作社社长》、《艺术系美女大学毕业生应聘养猪》等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

以前,对于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就业地点不选择城市而选择农村,则容易被指责为“没本事”,家族成员也会自认为“没面子”。如今,媒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较多关注,也对就业形式、农村创业进行了正面的舆论引导,这使得有机会接触现代传媒的农民们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渐渐能够接受读完大学的孩子不一定非得在城市里工作的事实了,而能参与新农村建设是非常荣耀的事。同时,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持支持态度。社会宽容度的不断增加,使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具备了较理想的舆论环境。

2.丰富的创业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包括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初步工业化和总体小康基础之上全面的小康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改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 支出达到4318亿元,同比增长22.8%。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 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这十大措施中,有措施与新农村建设相关。具体内容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治安问题、小城镇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等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沼气、电网改造、电话网络通信的信息工程、村级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以上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内涵。

3.完善的就业政策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2005年,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 年,中央和国家八部委启动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计划。200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江苏省从2008年起连续5年,每年选派160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的目标,大学生村官享受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和工资待遇,“年薪”可达1.8万元,每人还有2000元的一次性安置经费,这些全由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包干”。下村的大学生还可享受一系列激励保障政策:任职满3年并考核合格的,可优先被县(市、区)和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在三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或选择一门单科加5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可由国家代为偿还。此外,从2010年起,省有关部门还将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职位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定向招录。

除了以上政策,还有团中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江苏省的苏北计划等等,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有力地保障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基本利益,促进了大学毕业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业。

4.大量的人才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创业人才。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带头人尤为缺乏。经过系统学习的大学毕业生,是具有一定政治、专业素质人才,完全具备成长为新农村建设领路人和带头人的潜能。

(2)新农村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建设需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大量的教师,因此,需要师范毕业生和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医疗体制的改革,尤其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医学类毕业生和相关的管理人才。

(3)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科、生物、食品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发挥其专长。

(4)生态保护、循环农业需要环境资源类、管理类毕业生。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这些为生物、化学、农学、轻工、园艺、环境等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创业的舞台。

(5)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工程类大学毕业生。新农村建设中针对道路、饮水、通讯、通电、燃料、改厨、改厕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网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需要相关的农业工程、管理、化工、交通工程、给排水、电气工程、传播学、计算机、通讯等专业的毕业生。

(6)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行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创业的机会。特色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农家乐、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食品、旅游、管理等各类大学生。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发展需要保险、物流、财经等各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5.充沛的资源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从广义上讲,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应涵盖农区、牧区、林区、渔区等。因此,农产品资源充沛,这些资源除了传统的农区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外,还有草原牧区的牛、羊等牧业资源;森林中的林业资源(竹、木等);各类水产养殖(海水养殖、淡水养殖等);此外,养猪、养兔、养鸭等养殖业;苹果、香蕉、猕猴桃等种植业;循环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业等。农村资源丰富而多采,层次多,数量多,劳动力成本低,价格相对便宜。大学毕业生来农村创业可办的项目多,前期资金投入少,加上大学生的一技之长(如专业、信息、管理等),创业成功的概率非常高。如在全国推行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第三产业以其投资少、收益稳定、经营地点与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创业的机会。

如发展农业观光特色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我国各地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可以挖掘出本地的特色旅游项目,如把旅游与生态农业结合,可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农业观光游及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设施等。

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舞台空前宽广,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吸引大学毕业生去自主创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到广大的乡镇创立新的事业,可为农村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为大学生的参加而富有创新和活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会加快步伐并更和谐发展。高校毕业生到新农村创业完全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实现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陶 涛:大学生农村创业大有作为[N].中国青年报,2006,12,21

[2]汪元宏:大学生农村创业启示录[N].中国教育报,2007,01,24

[3]廖国良 杨 颖 姜建明:一大批大学生回乡创业建设新农村[N].经济日报,2007,11,28

[4]吴永红:新型知青杨大可:谱写大学生新农村创业路[EB/OL]. /,2007,04,03

第4篇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 总结 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 发展 高等 教育 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 企业 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 农村 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 理学 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 金融 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 考试 ,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 经济 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 理学 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 会计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 教育 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企业 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 金融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 科学 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 农村 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5篇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类新型教学模式创建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非常明确地突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简称农经专业)是各农业高校均设立的本科专业。面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发展对农经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但从农经专业实践教学实际运行看,教学仍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农经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

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东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为例:学生四年应修满179.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总学分的19.2%;实践时长为27周,折合为1个半学期;实践形式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涵盖了军事、劳动、读书、调研、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12个环节;实践地点包含校外与校内,其中校内实践侧重于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践由基地教学和学生自择实习单位完成;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融合了较多主体,有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实习单位等。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可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

(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运行模式

1.实验教师指导的实验室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专业实践,即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由实验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验项目,在实验室中辅以计算机技术完成实践。该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和实践,增强学生对各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实习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综合实践,这也是实践教学中历时最长、学分最高的活动。该模式倡导的是毕业论文导师指导的开放式实习。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自择实习单位,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情况,并积累实践资料;毕业实习结束后,通过上交实习材料证明实习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获取相应学分。

3.校内实践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应用于综合教学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对实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而后由专业统一组织赴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增强对实习内容的认知和应用。不过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现有的基地实践一般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式学习。

4.自主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以及各课程论文写作等环节。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专业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现行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优缺点

从上述实践模式的实际运行看,现有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简单易操作,即实践设计完全服从于教学内容,且实践内容可长期稳定使用,便于教师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的把握。二是成本低廉易满足,即现有实践以实验室教学和自主实践为主,其成本投入主要是实验室建设费用以及学生的往返路费,有效节约了基地维护费用、住宿费用和管理费用,能够缓解实践经费的不足。三是能进不出易控制,即社会实践地点的安排,能通过校内实践完成则不倾向于校外实践,更便于组织者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能够较大程度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从高校实践经费少、学生安全为首位等现实情况考虑,现有模式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从实践目的和目标看,现有实践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践能力内生性强,专业知识转化差。现有的基地参观式实习由于无法接触基地工作的实质,使基地对实践的促进效用极小,因此学生社会实践的大部分属于校内实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由此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带有内生性,即空想多、不实际,眼界低、认识浅,思维窄、无创新。结果往往是学生虽有实践经历,但仍无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专业知识与服务三农缺少有效衔接。

农经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及其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取决于该专业知识对三农发展的贡献,这无疑需要专业知识要服务于三农,而实践教学本身是很好的载体和途径,但是局限于校内的实践,学生的知识既不能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专业知识也不能通过实践得以完善和丰富,总体不利于专业发展。

二、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综上分析,现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农经专业知识服务于三农,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在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实践阶段、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三种可行性强的运行模式。

(一)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

1.基本思想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为农经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深入农村,达到培养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认识农村,发现、分析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行方式在学校所在地的城乡接合部,选择较近的行政村作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对人口、社会、经济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跟踪调研。所取得的调研资料和分析结果可建立数据库,便于年级间的传承和借鉴。这也是该模式区别于走马观花式调查的主要特点。实践中,学校或学院可通过用技术或管理为基地服务,取得村干部和村民对学生长期进行调查研究的支持。

3.模式优点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大多数农工商企业齐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企业和农户共存。因此,农林院校在城乡结合部就近选点,进行农经专业的实习具有明显的优点:

(1)可以解决实习经费困难。学生步行或用其它代步工具容易到达实习地,可以节省交通、住宿费用,既安全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提高组织纪律性。

(2)可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到远离学校的其它地方实习,大都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并且准备工作头绪多,协调问题繁杂。就近实习,教学单位可以就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

(3)可以使实习活动更深入、更综合。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集中性,有利于学生对村、农户或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轨迹和规律的理解[1],也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经济大形势对三农经济带来的影响,因而宏观、微观得以兼顾。

4.运行保障

(1)精选实习地点,保证基地稳定。实习基地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农村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保证实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地能得到全面运用[2]。二是所选行政村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不会突变成纯粹的市区,以保证实习的持续性。三是实习地距离学校越近越好,以保证实习的便利性。

(2)详细策划方案,对实习内容、学科组合、实习环节、任务分解、人员配置、数据收集等进行细致的设计,以保证实习内容的连续性,且都应在实习数据库中得以全面反映。

(二)优化项目的实验室模式

1.基本思想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衔接紧密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实验室教学项目,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农经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运行方式(1)指导教师根据三农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可以构造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业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等基本实验教学模块。

(2)组成小组完成项目。学生可根据自愿原则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付诸实施,完成项目分析与总结报告。

(3)组间对比与交流。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中交流,既须要对本小组工作进展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又须对其他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使组间与同学间取长补短。

(4)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小组解决方案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贡献、出勤率等。

3.模式优点

(1)可弥补校外实践开展不足的缺陷。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虽然是最有效、首选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囿于基地选择难、建立难、稳定难等问题,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需要其他有效的实践模式加以补充。通过教师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项目,可以有效弥补不能走出去的缺憾。

(2)该模式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使学生有目的地解决农经领域的管理问题,能够综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项目的解决本身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学科基础,因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运行保障(1)需精选教学项目。项目设计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综合性和前沿性。综合性,即项目尽可能包含社会中的多个领域,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前沿性,即项目应注重农经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考察与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基层与农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保证项目设计接近工作实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三)灵活多元的毕业实习模式

1.基本思想将实习形式、组织管理实现多元化,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更灵活地进行模式选择,以此避免传统毕业实习模式中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导师难以从根本上对毕业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学生寻找实习单位难等难题,能够将毕业与就业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2.运行方式要使该模式有效运行,重点是根据学生实习需要,设计可供选择的多元毕业实习组合。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应由互兼型实践、模拟型实践和基地型实践三类组成,其适用范围及运行方法以下分述之。

(1)互兼型实践。即毕业实习单位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单位结合起来,就业单位即实习单位。这类实践形式主要针对已确定工作单位或就业意向已明确,以及能自行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可以放开实行自主实习的方法,协同实习单位加强对其毕业实习过程的监督管理。

(2)模拟型实践。主要供考研学生、参加各种招考的学生选择,使他们既可实习又有精力备考。模拟实践要通过搭建虚拟环境和业务,让学生切实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熟悉业务流程,并通过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在角色转换、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3]。对于农经专业的学生而言,模拟实习的内容与方法有很多,比如借助于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网上模拟实习的第三方平台,指导学生在网上展开自我创业等内容的实习,或者聘请涉农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来校,在专门设立的模拟实验室中,现场布置各阶段的实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同时就学生对就业的各种困惑给予释疑[4]。

(3)基地型实践。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实习但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困难的学生,需要学院或学校统一解决实习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参考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不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这拓宽了毕业生实践基地的选择。学校和学院可按《通知》精神,加强与涉农机关、事业单位,如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的联系,为学生实习搭建平台。

3.模式优点

(1)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使实习的目的性更强,也更能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能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就业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得到锻炼和提高。

(3)多元化模式的选择,能够有效扩大毕业生真正参与实践的范围,提高毕业实践效率,保障毕业实践效果。4.运行保障(1)设计多重的监督管理,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互兼型实践应协同家长、就业单位,形成家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三重监督的机制;模拟型实践需要培训专门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型实践需要取得基地人员的配合,实现校内外的双重监督。(2)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完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毕业实习的考核不应仅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材料,可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以杜绝伪造实习材料的毕业实践,这也可给学生以压力,调动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

三、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运行的综合保障

(一)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应投放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做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学校及学院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涉农部门及涉农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从实际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出发,制定激励制度,使实践基地得以稳定和延续。

(二)注重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既是实习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实习效果的检验者,其社会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走出去的少,自身实践能力不足,指导学生实践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保障实践教学的当务之急。建议学校和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三农而认识三农,进而服务三农,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实行全过程管理,即实践教学从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三阶段实行全过程管理。(1)细化事前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需要详细制订活动计划、活动目的和活动程序,为开展活动做好周密准备,有计划地安排和管理实践活动。(2)强化事中控制。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各主体应明晰责任,出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和处理,以提高社会实践效率和效果。(3)严格事后考核。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后,要有科学的实践评价体系对之进行考评。可按照不同的实践环节,制定检验标准,并将考评成绩作为评估学生能否按期毕业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考察学生行为表现,并与最终实践成绩挂钩。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公务员之家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6篇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为何会在就业率和月薪上出现这种差异?有舆论将此归为就业不公平,但在笔者看来,当前就业不公平,就业中存在“父辈就业”现象,是导致农村生无法和城市学生“拼爹”的一方面原因。除此,不合理的高考制度导致农村生更多进入二本、三本等普通院校,而二本、三本院校近年来的盲目扩招,也是农村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改革高考制度、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不完善就业体系,这种城乡差异还会持续扩大,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在逐年提高,2000年农村学生占招生总数的48%,2012年达到59.1%,其中本科生由44.1%提高到52.5%。但是,农村生进重点大学的比例却很低。2013年,北京大学共招收3145名本科生,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仅为14.2%。这还是在国家推出定向扶贫招生计划之后得到的数据。此前,北大的农村生比例只有10%左右。从全国范围看,“985工程”高校中的农村考生比例仅为20.8%。根据调查数据,更多农村生进入了二本、三本院校。

而二本、三本院校的教育质量比“985”、“211”院校更令人忧虑。一方面,这些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获得的政府资源少,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相对也少;另一方面,不少二本、三本院校近年来走规模办学路线,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且,为使扩招顺利进行,很多学校选择办学成本较低、不需要专业实验室、对专任师资也要求不严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盲目扩招,直接的后果就是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难。前不久,一项由麦可思等机构联合的“薪酬排行榜”显示:在2012届各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文科专业几乎包揽了毕业半年后薪酬排行的倒数十名。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出版的《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2年)》也指出,2012年各大类专业毕业生起点薪酬平均水平分别为:哲学专业1600元、历史学专业1871元、教育学专业2263元、文学专业2518元、医学专业2636元、军事学专业2667元、农学专业2703元、经济学专业2708元、工学专业2812元、管理学专业2825元、理学专业2834元、法学专业3021元。总体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毕业生起点薪酬整体高于人文学科。

这清晰地描述出农村学生的求学与就业路径:农村学生上本科院校的比例提高,但大多数是进入二本、三本院校,一些二本、三本院校的教育质量缺乏保障,且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较多,结果导致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薪酬低,再加上“父辈就业”的影响,就业的城乡差异就十分巨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就业公平是必须的,但还必须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应改革高考制度,不再以单一的分数评价选拔学生。在目前的高考体系中,分数是唯一的评选标准,表面上看,每个考生在同一张试卷上进行竞争,是公平的,但对教育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的农村生来说,高考其实并不公平。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2010年的高考中,考生的父亲来自农村,考生的文科高考成绩平均能达到433.8分,如考生的父亲在城市,其文科平均成绩可达到471.4分,相差37分。

改变这种不公平状况,从长远看必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而在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实中,改革高考制度更具现实意义,如果能建立全国重点大学基于全国统一测试的自主招生,并在自主招生中加入地区教育因素评价,就可很大程度地校正地区不公平、城乡差异。

其次,应打破学校间的身份等级,推进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平等发展,甚至取消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制度设计,我国将高校分为“985”、“211”和一本、二本、三本,是人为地将高校划分为等级,这制造了学校间的不平等,压缩了二本、三本院校的发展空间。加之学校普遍缺乏办学自,因此,不少二本、三本院校的办学没有特色、办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竞争力。

第7篇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 survey on agricultural graduates' employment intention, salary, psychology etc.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sing e-mail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work in original specialty is small and skill matching employment rate is relatively low.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农业类;就业

Key words: vocational graduates;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177-02

0引言

近两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毕业生人数的逐年上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了大家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高职院校农业类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定位的针对性,这类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受到关注。以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农艺系为例进行两项调查,调查一,笔者采用电子邮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系2010届种植类专业毕业生(已毕业半年)进行了针对性调查,调查对象共234人,其中男生90人,女生144人。调查二,向26家农业类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使用和需求情况调查表》、《毕业称职情况调查表》,经用人单位答填、签章后返回,汇总得到如下结果。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1 农业类毕业生对口就业情况由图1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农业类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就业情况良好。但是对口就业率不高,仅为56.78%。作为农业类毕业生,由于政府对农业的大力扶持,企业对这些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学生就业形势良好。但是,对口就业情况与其他非农专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学生毕业半年后有许多就跳槽到其他公司就业。

1.2 就业单位性质图2表明,农业类学生就业单位56.78%集中在对口企业,37.22%的学生在其他企业上班。此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分别占2.35%,2.37%。对于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学生还很少,仅占1.28%。由此看出,高职院校农业类学生就业主要还是集中在企业,事业单位的学生较少。自主创业在毕业半年后的人群中占的比例较少。

1.3 薪资情况分析调查显示(图3),高职院校农业类80.59%的学生意向薪资在2000元以内,实际上,这个薪资水平的学生人数高达91.77%。17.07%的学生希望毕业后的工资能够在2000-3000元,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23%的学生有机会拿到这个水平。一千元以下及三千元以上的工资对于高职院校农业类大专生来说,过低和过高,这两个群体都不曾出现。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学生一般薪酬平均水平在1890元/月,农业类毕业生要略低于这个水平。这是由整个国家的形势政策决定的。所以,农业类毕业生必须认清形势,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否则很容易导致心态失衡,出现负面心理。

1.4 农园艺学生从事的主要职业毕业后28.98%的学生从事的是技术工作,比如园艺工、作物生产管理、组培员、花卉工等技术工作。19.7%的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包括对口专业及非对口专业营销类工作。此外,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的占9.5%,当然,他们都会涉及多个工作方面,比如兼做技术、管理等。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因此,他们从事科研方面的机会较少。由图4我们分析,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类毕业生主要就是定位在懂技术,会管理,这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1.5 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分析图5显示,农业类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应具备的素质从高到低依次为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及其他等。由于用人单位吸收的毕业生大多从事的工作主要为技术性工种,所以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该排第一位。由图5可以看出,11家单位最看重实践操作,占所有企业的42.31%。19.23%的企业非常看重理论知识,认为专业基础不牢,真正就业后再去学习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也限制了个人的发展空间及发展速度。此外,有11.54%的用人单位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放在首位,甚至认为比专业基础及实践操作还要重要。7.69%的单位最重视员工的创新精神。另外,7.69%的单位对毕业生的其他素质要求较高,认为是必须具备的。这些素质能力包括爱岗敬业、有吃苦精神、能适应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心理素质要高等等。

2结语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就高职院校农业类毕业生就业心理进入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从而才有可能针对性的帮助广大高职院校农业类毕业生高职院校农业类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获得满意的工作。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乡镇企业,吸引力

毕业生顺利就业,取得合适的报酬,占据满意的岗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的深层法则。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生由于学历、能力、素养的特殊性,在当前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依靠自己本领在城市谋得一份体面、合适的工作实在不易,回乡谋发展应是他们不错的选择。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发展有两条出路:一,自我创业(从事现代农业、兴办各类企业);二、进入乡镇企业工作。据调查自我创业寥寥无几,进入乡企是回乡五年制大专生的普遍选择。本调查报告,拟以宝应县曹甸镇乡镇企业2005—2009所录职教毕业员工和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了解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入企的现实状况,对比中专生、高中后大专生,研究乡镇企业对五年制大专生的用工兴趣、态度和看法,探求五年制大专生之于乡镇企业的实际吸引力,以为将来五年制高职学校农村招生、专业设置、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调查背景

1、曹甸镇工业经济简介

宝应县曹甸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进入新世纪,基本形成了以文体教玩具、精细化工、玻璃水晶、超硬材料、电缆辅料、石化管件、机电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木器加工、印刷包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企业众多、用工量大,截止2009年12月底,在册企业499家,其中规模以上(年开票销售500万元以上)24家,从业人员12876人(女性5358人)。

2、2005—2009全镇企业录用职教毕业员工

图一:录用职教毕业员工人数(单位:人)

表一:职教毕业员工来源(单位: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本镇

76

81

108

86

97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73.8%

69.8%

68.8%

70.5%

60.6%

本县外镇

25

28

31

21

44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24.3%

24.1%

19.7%

17.2%

27.5%

外县

2

7

18

15

19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1.9%

6.0%

11.5%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乡镇企业,吸引力

毕业生顺利就业,取得合适的报酬,占据满意的岗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的深层法则。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生由于学历、能力、素养的特殊性,在当前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依靠自己本领在城市谋得一份体面、合适的工作实在不易,回乡谋发展应是他们不错的选择。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发展有两条出路:一,自我创业(从事现代农业、兴办各类企业);二、进入乡镇企业工作。据调查自我创业寥寥无几,进入乡企是回乡五年制大专生的普遍选择。本调查报告,拟以宝应县曹甸镇乡镇企业2005—2009所录职教毕业员工和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了解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入企的现实状况,对比中专生、高中后大专生,研究乡镇企业对五年制大专生的用工兴趣、态度和看法,探求五年制大专生之于乡镇企业的实际吸引力,以为将来五年制高职学校农村招生、专业设置、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调查背景

1、曹甸镇工业经济简介

宝应县曹甸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进入新世纪,基本形成了以文体教玩具、精细化工、玻璃水晶、超硬材料、电缆辅料、石化管件、机电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木器加工、印刷包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企业众多、用工量大,截止2009年12月底,在册企业499家,其中规模以上(年开票销售500万元以上)24家,从业人员12876人(女性5358人)。

2、2005—2009全镇企业录用职教毕业员工

图一:录用职教毕业员工人数(单位:人)

表一:职教毕业员工来源(单位: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本镇

76

81

108

86

97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73.8%

69.8%

68.8%

70.5%

60.6%

本县外镇

25

28

31

21

44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24.3%

24.1%

19.7%

17.2%

27.5%

外县

2

7

18

15

19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1.9%

6.0%

11.5%

12.3%

11.9%

二、样本与调查说明

1、调查样本

以宝应县曹甸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化工、电缆、玩具、教具等20个企业,2005——2009所录员工和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员工240人(男150人,女90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40人(男30人,女10人);发放问卷一240份(中专80份,男50份,女30份;五年制大专80份,男50份,女30份;高中后大专80份,男50份,女30份),回收24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24份(中专73份,五年制大专75份,高中后大专76份),占问卷一总数的92.9%;发放问卷二40份,回收4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37份,占问卷二总数的92.5%。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说明

1、问卷一:员工调查

表二:从事的岗位(单位:人)

操作工

文员

销售

技术

管理

中专

65

5

7

2

1

大专(五年制)

52

11

9

5

3

大专(高中后)

23

15

12

17

13

“表二”调查显示,中专员工有65人(占总数的81.3%)从事一线操作,而从事技术、文员等白领工种的寥寥无几;高中后大专57人(占总数的71.3%)从事技术、文员等相对轻松的脑力劳动,只有少部分人做了一线操作工人;五年制大专员工,52人(占总数的65%)从事一线体力劳动,又有多人胜任了其他各种富有挑战性的白领工种。可见五年制大专自身定位底,愿意、能够从事一线工作,同时适应能力较强,可以胜任一些技术和管理岗。

图二:月平均薪水(单位:元·人)

“图二”调查显示,中专员工的平均月薪主要集中在1000—1500区域(34人),低薪人数较多(7人);五年制大专和高中后大专的平均月薪主要集中在1500—2000区域(五年制37人,高中后39人),无论是高新还是低薪,二者人数大致相当。可见,在乡企五年制大专在收入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不仅和高中后大专基本持平,而且与留城的毕业生也相差无几。

图三: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单位:人)

“图三”调查显示,乡企用工更加规范和理性:中专员工主要签订的是1年左右的短期劳动合同,3年以上的人数很少;五年制大专和高中后大专情况大体相近,主要签订是三年左右的劳动合同。可见,五年制大专是乡企的重要人才部分,企业愿意与其签订长期的用工合同,维持人才员工的稳定性。

图四:享受保险、住房公积金情况(单位:人)

“图四”调查显示,乡企普遍注意到了工伤和养老保险,其他各种保障措施有待完善。相比于中专员工,五年制大专在享受医疗、失业、生育保险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而与高中后大专相比,略有劣势,主要原因是从事的工种以一线操作为主,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少,企业负责人对其了解不多。

表三:工作现状满意度

不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很满意

非常满意

中专

0.21

0.34

0.23

0.15

0.07

大专(五年制)

0.14

0.26

0.33

0.14

0.13

大专(高中后)

0.34

0.32

0.17

0.11

0.06

“表三”调查显示,对工作现状满意度最高的是五年制大专员工,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三者相加高达60%,主要原因是与自己的各项预期比较接近;不满意度最高的是高中后大专,达到34%,原因有三:自视甚高、收入较低、乡下就业;中专介于二者之间,表明他们既认清了自己的身份,同时又不满足于当前的工作现状。

表四:岗位发展前景预测

堪忧

迷茫

不好说

有希望

充满信心

中专

0.24

0.27

0.22

0.15

0.12

大专(五年制)

0.14

0.18

0.24

0.27

0.17

大专(高中后)

0.31

0.29

0.21

0.13

0.06

“表四”调查显示,对自身岗位发展前景最有信心的是五年制大专员工,有希望、充满信心相加达到了44%,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留城的同学,自己的专业、特长得以发展,价值得以认可;最没有信心的仍是高中后大专,“堪忧”和“迷茫”相加达到了50%,可见高中后大专乡企工作勉为其难,离自身预期较远;介于二者之中的是中专员工,“迷茫”和“不好说”达到了49%,可见中专生既认清了事实,又不甘命运的安排。

2、问卷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调查

图五:员工平均在岗时间(单位:年)

“图五”调查显示,五年制大专员工平均在岗时间最长,达到3.3年;高中后大专为2.8年;中专最短仅为2.5年。可见,五年制大专与高中后大专、中专相比,在本地乡企中从事的工作,较为适合自身发展,愿意通过较长时间的坚持在某一岗位上做出一定成绩。中专与高中后大专平均在岗时间较短,前者是因为工作艰辛而收入较低,后者则是预期和现实落差过大,希望通过变换工作得到提升。

图六:对员工满意率:

“图六”调查显示,相比较而言企业最满意的员工是五年制大专毕业生,满意率高达73%,根本原因在于性价比最优,能力较全面,可胜任多种岗位,定位却实事求是;中专生企业满意率最低,仅为53%,原因在于专业技能虽基本胜任岗位要求,不过一旦转岗却难以适应,文化素养也亟待提高;高中后大专企业满意率低于五年制大专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高中后大专自视甚高,不愿从事“机械性”劳动,难以管理。

图七:职教毕业员工能力比较

“图七”调查显示,如果以本科生为评价基准,五年制大专员工的各项能力明显优于中专员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分别高出20%、15%、20%;但与高中后大专相比各项能力却也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关键能力明显欠缺。可见,五年制大专专业技能基本赢得了企业认可,但在人文素养、职业精神、意志品质、决策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八:影响乡企招录五年制大专毕业生的因素

“图八”调查显示,乡企招录五年制大专毕业生的最大障碍是毕业生数量不足,本地户籍、愿意回乡、符合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其次是人们传统观念的束缚,达到30%,城里大专毕业,本地乡企就业,众多群众依然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事实;乡镇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企业用工的相对不规范也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在乡企的顺利就业;而城市企业普遍顾忌的用工成本提高,乡企却考虑的很少,只占8%,可见乡镇企业对高层次员工的渴望与需求。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与个别座谈以及对我校近三年顶岗实习学生和近三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转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镇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稀缺依然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的特色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对人才需求比较特别,本科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小;乡企最需要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能力全面,态度端正、吃苦耐劳、扎根农村,愿意从事一线操作,又能通过适当的培养和训练胜任管理、技术等更高要求岗位的人才。相比于高中后大专,五年制大专生更符合这一要求。农村户籍的五年制大专生是当地乡镇企业最需要、最愿意接受的实用人才。

2、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员工在当地乡镇企业,无论在收入水平、福利待遇方面,还是劳动保障、社会保险方面都具备相当的水准,完全可以同自己的留城同学或高中后大专员工相媲美;无论是自己主观的工作现状评价、发展前景预测,还是企业领导客观的能力分析、忠诚度调查,相对指数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见,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毕业生在当地乡镇企业得到了普遍的优待,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得到了发展;只要回乡在企业谋得一份职业,很多人对现状较满意,对前景有信心,愿意长期坚持。

3、五年制大专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基本得到了企业认可,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文化素养不高、职业精神有待提升、意志品质尚需磨练、决策管理能力短板、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乡镇企业招录本地户籍五年制大专员工也存在许多障碍和制约因素,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受传统观念束缚,人们不愿上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导致可供招录的员工数量稀少,更不愿意大专毕业后,回乡入乡镇企业就业;乡企用工不规范、乡镇基础设施落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五、建议和对策

依据上面的调查结论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和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1、巩固扩大五年制高职学校的农村招生。鉴于乡镇企业对本地户籍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真诚和巨大需求,巩固和扩大五年制高职学校在农村的招生是当务之急。事实上,在生源持续降低、就业愈加艰难的今天,江苏高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正在于真正、深度地服务“三农”,只有如此,才能稳妥地把握农村这片广阔的生源地带。让农村学生接受五年制高职,学校自身建设也是关键,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未上普高的遗憾感,来上职校的自卑感,管理模式与中专相区别,增强高校特征,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入学门槛,保持适当的淘汰率是必由选择。

2、加快五年制高职学校课程设置、校企合作诸方面的改革步伐。部分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不仅要面向企业、面向实践、面向就业,甚至要直接面向乡镇企业的实践和就业;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也应包括各类乡镇企业。为了能够向乡镇企业输送合格、合适的劳动者,职业学校必须关注乡企,研究乡企,以乡企为师,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贴近乡企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应该向广度、深度发展,鉴于乡镇企业浓厚的地域性特征,订单式培养、“地招班”模式、校企联动、基地共建等等,都不失为有效形式。

3、加强农村户籍学生的乡土观念教育和“三农”问题教育。对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强化乡土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土爱乡情节的有效路径;认识、了解“三农”问题,是学生珍视农业、同情农民、建设农村的前提。农村户籍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有了浓厚的乡土观念,对“三农”有了深刻的理解,自然会摆脱毕业回乡工作的羞耻感,自然会认为能够在乡企实现自身价值,自然会愿意回到家乡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