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产业规模化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6-12 16:20:47

产业规模化发展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1

关键词:生态养鸡业;规模化;标准化;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3-5800-05

湖北省位居中国中部,地理纬度适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既有辽阔的江汉平原,湖泊众多,又有适宜发展生态养鸡的广阔的山地和丘陵,物产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国内重要的家禽养殖区域,是传统优质禽产品生产大省[1]。在计划经济时期的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湖北省鲜蛋上调量连续17年、出口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上调的禽产品销往国内24个省市。当时农村放牧饲养生产的土鸡、土鸡蛋品质优良,风味极佳,享誉全国。在这个时期,由于湖北省武汉市有鲜活农产品供港专列,因此湖北省土鸡蛋大量通过专列运往香港,从而成为最早的禽产品供港地区,为稳定香港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户散养鸡产业的兴旺发达造就了湖北省家禽产业的辉煌历史。然而,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主要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目前湖北省农村传统养鸡大幅减少,国内优质禽产品大省地位严重削弱[2,3]。为了做大做强湖北省家禽产业,必须加快家禽产业结构调整,在大力发展集约化蛋鸡和肉鸡生产的同时,应积极发展土鸡生态饲养,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高端禽产品的需要。本研究对湖北省生态养鸡产业现状与优势条件进行了介绍,并针对该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建议,旨在为促进湖北省生态养鸡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 湖北省生态养鸡产业现状

1.1 生态养鸡发展现状

湖北省生态放牧饲养的鸡品种主要是地方鸡及其配套系。据《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4],湖北省拥有7个地方鸡品种,分别是江汉鸡、洪山鸡、景阳鸡、双莲鸡、郧阳大鸡、郧阳白羽乌鸡、麻城绿壳蛋鸡等。这些地方品种是人们在长期生产过程中逐渐培育而成的,独具特色,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分布广等特点,非常适于放牧饲养,是宝贵的遗传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也是进行新品种选育的基础[5-7]。

目前,湖北省饲养地方品种鸡约1亿多只。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传统养鸡生产不断萎缩,但规模化生态养鸡则持续发展。在全省饲养的地方鸡中,规模化生态养鸡约4 000万只,其他为农村传统方式饲养。全省规模化生态养鸡年出笼约4 000万只,年产高品质生态鲜蛋约10万t。全省从事规模化生态养鸡的专业合作社有100多个。

规模化生态养鸡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特色产业,其生产经营形式也由过去的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逐步迈入了公司化、专业合作社的大生产与产业化阶段。生产的鲜蛋、活鸡不仅在省内销售,而且还畅销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河南等省(市)。

规模化生态养鸡作为现代畜牧业的组成部分,受到了湖北省各级畜牧主管部门的重视。湖北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3年前就将谷城县纳入了全省生态养鸡示范县,并列入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全省组织实施。

1.2 地方鸡选育研究现状

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欣华生态畜禽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培育出的“隐性白羽矮脚专门化父本新品系”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并分别与湖北省建始祥丰农牧有限公司、郧县神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进行了景阳鸡、郧阳白羽乌鸡的保种选育工作。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培育出了金水乌鸡;与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共同进行了“洪山鸡提纯复壮选育”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制定了《洪山鸡》地方标准;与十堰市康达畜禽良种场共同对郧阳大鸡进行了提纯复壮和选育工作。武汉三益公司主要从事江汉鸡的选育与开发,在国内土种蛋鸡供种方面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知名度。同时,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等职能部门非常重视和支持地方鸡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工作,目前,郧阳大鸡、郧阳白羽乌鸡、景阳鸡、麻城绿壳蛋鸡、双莲鸡、洪山鸡等均建立了保种场,部分品种已开始进行新品系选育及利用工作。湖北欣华生态畜禽开发有限公司于2012年对其开发的欣华蛋鸡配套系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其改良的三系配套土蛋鸡年产蛋可达260多枚。

在地方鸡开发利用中,应用了快慢羽自别雌雄技术、矮小基因伴性遗传特性、隐性白羽配套技术、绿壳蛋鸡配套技术以及早期连产的高产个体选择方法等,提高了地方鸡开发的科技含量。特别是早期连产技术的应用对缩短地方鸡选育的世代间隔、加快育种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湖北省进行了部分地方鸡的选育研究工作,但相比广东、广西、江苏、上海等国内优质家禽生产与配套系研发大省(市)还有较大差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培育出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鸡新品种(配套系)。

2 湖北省发展生态养鸡产业的优势条件

2.1 政策支持

2006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作为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可见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上,国家历来是从战略角度上认识其重要性,把它当成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来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至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惠及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为湖北省生态养鸡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和动力源泉。在政策法规方面,国家对农业和畜牧业一直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2.2 资源丰富

湖北地理纬度适中,全年无霜期230~290 d,多数区域年降水量800~1 100 mm,水、光、热充足,荒山林地天然饲料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生态养鸡。湖北辖区地理结构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国土面积18万km2,荒山、林地、果园、茶园面积宽广,为各地发展规模化生态养鸡奠定了基础[8]。

2.3 产业带逐步形成

为加快发展生态养鸡产业,湖北省划定了生态养鸡产业带,一是鄂东生态鸡产业带,包括蕲春、罗田、英山、红安、麻城、阳新等6县(市);二是鄂北、鄂西北生态鸡产业带,包括大悟、广水、随县、曾都、谷城、南漳、丹江口、郧县、房县、竹山、竹溪等11县(市、区);三是鄂西、鄂西南生态鸡产业带,包括远安、当阳、宜都、松滋、石首、兴山、夷陵、恩施、来凤、咸丰等10个县(市、区)。这些区域生态养鸡产业经过多年的重点发展,已培植出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如蕲春李时珍禽畜专业合作社、谷城荆山源农牧有限公司等,建成了生态养鸡示范基地并带动千家万户进行生态养鸡,形成了相当规模。

2.4 生态养鸡模式形成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湖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湖北省地方鸡产业技术体系等机构在充分调研湖北省生态养鸡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养鸡经验,推出了适合于中国大多数省区推广应用的规模化生态养鸡“553”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一群鸡规模不大于500只,每667 m2地放养不大于50只,兼顾产蛋与活鸡生产,鸡群更新日龄300 d左右[2]。采用“553”模式进行生态养鸡,鸡可为果树、茶园、林地除草、施肥,林地则为鸡群遮阴、避雨,并提供部分饵料,形成互惠共生的生物循环体系,达到降低养鸡生产的饲料支出、提高产品品质和养鸡收益的目的,不仅能节约经济作物的除草、施肥支出,还能降低农药、鸡粪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养鸡是真正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认可。为了规范生态养鸡生产,保障生态养鸡产品品质,加强生态养鸡的产销管理,促进生态养鸡健康发展,湖北省家禽业协会于2012年8月开始,成立了生态养鸡技术指导委员会,对生态养鸡单位进行生产方式认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规模化生态养鸡模式认定工作,进一步规范了生态养鸡生产,为生态养鸡产品真正做到优质优价提供了保障。

2.5 成立了地方鸡产业技术体系

湖北省于2012年12月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地方鸡产业技术体系是其中之一。地方鸡体系是全省生态养鸡产业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以生态养鸡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生态养鸡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生态养鸡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生态养鸡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湖北省生态养鸡产业竞争力,促进湖北省生态养鸡产业发展。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地方鸡产业发展,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已于2013年7月成立了家禽业协会地方鸡分会,搭建起地方鸡生态养鸡产业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整合了资源,促进了产业发展。

3 湖北省生态养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繁育体系不完善

丰富的地方鸡品种是劳动人民历经数千年根据其体质、外貌、生产性能培育而成,这些地方鸡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肉质细嫩、蛋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及口感好等优点,但同时存在生长缓慢、早期增重慢、育肥效果差、饲养周期长、耗料多、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等不足,相当一部分地方鸡未经系统的选育提纯,群体内个体间生产性能参差不齐,目前培育出的能适合规模放养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系也很少,而大量外来高产品种的引入,使杂交乱配现象严重,致使地方鸡的一些优良基因大量流失[9]。因此,市场上鸡种来源混杂,其羽色、外貌不整齐,生产性能退化,不利于规模化饲养。由于缺乏系统选育研究和规范生产,湖北省地方鸡繁育体系不完善,基本没有形成良种繁育场、父母代种鸡场和商品鸡生产场的繁育体系,加上外来种群的盲目引进致使地方鸡特色资源逐渐退化,已有的种鸡场大多设施简陋、供种质量低、供种能力不足,制约了生态养鸡产业的发展。

3.2 地方鸡遗传资源开发滞后

湖北省地方鸡长期处于自繁自养的自然选择状态,生产性能低下,其优良性状没有得到挖掘和充分的开发利用,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由于持续选育工作难以坚持、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湖北省7个地方鸡品种中,除洪山鸡、江汉鸡、郧阳大鸡经过了系统的提纯复壮选育、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开发利用外,其他均处于保种和小批量商品化生产状态。

3.3 生产方式落后

湖北省生态养鸡主要是以广大农民散养的方式为主,虽然其规模化饲养量在逐年增加,全省也已推广“553”新型生态养鸡模式[10]。但新型养殖模式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家家户户分散饲养的比重仍然很高。养殖过程中缺少专业的养殖设备,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许多养殖户没有接受过畜牧兽医学科的专业培训,同时没有能力提供基本的生产设施。大多数养殖户没有掌握科学的饲料配制技术,不能为散养鸡提供营养均衡的全价配合饲料,致使放养鸡营养不良,体质下降,生长速度缓慢,影响其正常上市。湖北省生态养鸡也存在以“千家万户”、“船小好调头”等为主要特征的“小规模大群体”现象[11],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设施简陋、生产水平低、养殖效益不高。

3.4 产业化程度低

生态养鸡从鸡群饲养到产品销售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目前生态养鸡的销售多为原始产品(活鸡、鲜鸡蛋)销售,而且以本地消费为主,属于典型的“自产自销”,养殖具有盲目性,生产方式原始,精深加工产品匮乏,附加值较低,副产品的利用率低。而且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养鸡企业为数不多,虽然有湖北欣华生态畜禽开发有限公司、蕲春时诊濒湖山养土鸡园、谷城荆山源农牧有限公司等公司及合作社在进行规模化生态养鸡生产,但这些企业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缺乏能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品牌,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生态养鸡生产过程中存在各自为营的现象,千家万户面对市场,养殖户间常常发生抢占市场的纷争,尚未形成生态鸡养殖、饲料生产、特色加工、销售推广为一体的产业链,产业化程度比较低。

3.5 疫病防控难度大

引起生态养鸡疫病防控难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生态养鸡所选用的鸡种一般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在疫病预防控制方面存在认识误区,没有提前预防的意识,缺乏有效的免疫程序,甚至有养殖户将病鸡和健康鸡混在一起养,使疾病的控制难度加大。二是生态养鸡的生产设施简陋、粪便无害化处理程度低、产品以鲜活产品上市为主,这是造成生态养鸡疫病增多的主要原因。三是受畜禽养殖大环境影响,家禽疫病种类增加,旧病未除,又添新病,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现象严重,很多传染病的病原发生抗原漂移或变异,导致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非典型化[12],不易诊断,防治难度加大。

4 发展建议

4.1 建立健全繁育体系

做好地方鸡提纯复壮选育工作,为规模化生态养鸡提供优质鸡种是提高生产、发展生产的核心,是规模化生态养鸡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载体。据美国农业部对美国50年来畜牧业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作用的总结,品种对提高畜禽生产力的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种业的发展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对地方鸡优良品种要规划区域性的保种和育种基地,建立科学的选育系统,应用现代联合育种技术以及繁殖生物学技术,建立、健全由核心原种场、父母代种鸡场和商品鸡放养场相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消除一些地区品种整齐度差、优劣混杂的情况。建立健全良繁体系对推动湖北省地方鸡产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优良种鸡供种能力、保障安全优质地方鸡产品供给、着力推进地方鸡生态养殖产业化经营和科技创新、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增强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养鸡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 保护利用地方品种

地方鸡以其良好的肉质、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市场的欢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地方鸡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大多数地方鸡品种由于没有经过系统选育,其生产性能偏低,群内个体差异大,饲养成本高,不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因此必须对地方鸡品种进行科学保护。保种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利用,对地方鸡种质资源进行挖掘和创新利用,培育配套系,使优良的地方鸡成为优质鸡肉、鸡蛋产品的生产主体,形成优质拳头产品,并参与国内新一轮优质禽种的市场竞争,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地方鸡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4.3 推动标准化发展

建立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专用生产资料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推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13],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为社会提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在生态养鸡标准化生产方面,重点要加强饲料添加剂、饲养技术、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深加工标准化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工作。如在饲料、养殖以及冻鸡、冰鲜鸡生产企业中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等[14],将对提高生态养鸡养殖效益、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4 发展产品加工

目前,城乡膳食消费结构进入转型期,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趋向营养、卫生、新鲜、美味,分割产品、低温产品、旅游休闲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日益受到青睐,这是肉鸡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当前国内大中城市集贸市场已逐渐取缔了活鸡屠宰,取而代之的是在超市以成品、半成品方式上市。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大;民族众多,各地饮食文化不尽相同,这都为产品的深加工奠定了基础。湖北省现有加工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且数量少、资本小、科技含量低、管理差,应加大对加工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生产更多的终端产品,延长和完善产业链,通过深加工,把单一、低层次、低价格的活鸡变成新鲜、营养高、花样多、消费方便、高附加值、高利润的加工产品;尽快发展一批生态鸡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重点支持发展屠宰分割企业、熟食制品企业、羽毛制品企业,培育出全国著名加工企业和知名品牌;现有的加工厂应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整顿提高、确保安全,并积极进行ISO9000、HACCP认证。

4.5 提高产业化程度

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是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为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生态养鸡生产必须走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产业化生产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集团式生产,从鸡种繁育、孵化育雏、育成育肥、肉蛋营销、产品加工与贮藏、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特色餐饮、旅游开发等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延伸完善产业化链条。从生产形式来看,是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基地+农户为主体,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以利益互补的形式将鸡肉、鸡蛋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规模化生态养鸡发展较好的地区均建立有良种繁育体系、饲料加工体系、家禽保健体系、设备加工维修体系、产品加工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15],因此,今后在生态养鸡生产上要遵循适度规模、分散饲养、专业化生产、就近加工、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加强高效养殖模式的集成、组装、推广,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生产工艺研究与推广,实现生态养鸡全产业链的规范生产,提高产业化程度。

4.6 打造品牌

目前,生态养鸡的养殖地多处于山区等偏僻地区,交通不便,致使当地优良品种知名度低,因此,在打开多元化销售渠道的同时,要建立地方生态养鸡品牌意识。品牌是一个卖方(或一群卖方)为了与竞争者的同类产品服务相区别,而给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所使用的一个名称、术语、符号、设计或以上四种的组合。品牌的建立和推广既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实现产品质量的保证和产品价值的监督,同时,品牌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品牌既是商品的身份证,也是产品竞争力的集中表现、产品品质和信誉的载体。建立和扩大品牌影响力,有利于产品销售。龙头企业应重视品牌战略。虽然湖北省地方优质鸡品种较多,但真正名气大的品牌却很少,在品牌创建推广方面,应向广东温氏、广西凤翔等企业学习。

5 小结

综上所述,规模化生态养鸡与集约化笼养这两种养殖形式不是对立、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以满足鸡产品消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集约化笼养可满足市场对肉、蛋数量的需求,而规模化生态养鸡可满足注重产品质量的优质高端禽产品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养禽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湖北省具有交通枢纽的优势,只要充分利用好丰富的品种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新品系选育,提高地方鸡生产性能,不断探索新型、高效的养殖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可靠的科技服务体系为保障,实施科学养殖,湖北省生态养鸡产业就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治云,方 义,刘兴斌,等.湖北省家禽业现状与发展对策[A].2003-2004年湖北省畜牧兽医文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陈红颂,李朝国,梅 波,等.加快推进湖北省生态养鸡的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2(1):13-15.

[3] 程军波,钱 勇.略眼望湖北,极目家禽业[J].中国禽业导刊,2008,25(9):29-33.

[4] 丁山河,陈红颂.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 杨 宁.家禽保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新月异[J].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0):3-5.

[6] 孙 汉.畜禽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及途径[J].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8):8-10.

[7] 和仕海.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24):3-5.

[8] 申 杰,潘爱銮,皮劲松,等.湖北省肉鸡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569-5571.

[9] 马月辉,吴常信.畜禽遗传资源受威胁程度评价[J].家畜生态,2001(2):8-13.

[10] 李朝国,潘爱銮,袁明波,等.规模化高效生态养鸡“553模式”的编制与解读[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2):99-111.

[11] 吴荣富.“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的市场危机[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6):6-8.

[12] 张中直.养鸡生产中疫病流行特点和防制策略[J].北方牧业,2004(16):7.

[13] 操先明.江西省优质肉鸡产业化发展探讨[J].中国禽业导刊,2008,25(12):20.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2

一、河北省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

1.河北省是华夏轴心文明的重要诞生地。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在涿鹿(现河北省涿鹿县)进行了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在冀州之野(现河北省冀州)擒杀敌方首领蚩尤。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河北地域还曾存在战国七雄中的两大诸侯国燕国和赵国。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胡服骑射”,而发生在燕国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更为我们留下了“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这样的名言。河北省的地域文明正是从这种文化气氛与文化需求中不断孕育造就的,成熟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从这里开始向四面八方延展开去,织就成绵密、明快的智慧画卷的。

2.河北省保持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多重结点。封建时代燕赵地域繁华的鼎盛是在明清时期。宋元以后华夏政治文化中心东移,明代都城的北上和清代统治的南下促成了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开挖和利用,见证了华夏传统文明最后的繁荣,而河北正处在京杭大运河水运的北起始地。进入近代,京汉、石太、津浦等多条铁路的修建勾勒了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图景,铁路像一条金属河流,负载着华夏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进。这时冀东地区的煤矿资源正好可以为这条经济动脉提供动力支持,于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通脉络再次交汇于此,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亦随之在此交融。随着北京作为现代中国的首都坐落于河北腹地,当代立体交通的形成使河北省在全国乃至全球交通中处于枢纽地位。

3.河北省目前处在多重发展机遇的交汇处。河北省新的发展必然面对经济结构调整或产业升级的新的转型。从传统重工业、制造业、纺织业向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型服务业的转移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无论是从华夏文明诞生地和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上(传统文化资源),还是从现代交通枢纽和环抱京津(接近最大旅游客源地和最具可进入性)的意义上,她都完全具备了实现新的转化的条件。应该看到河北地域存在一个巨大的“中国结”:各种经济、文化、历史的线索都在这里编织在一起,成为一幅华夏文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美丽图案。

二、文化意义的整理、评估到文化产品开发

1.在文化观念层面上,实现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精神内涵,曾经对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新时代应该有新的文化观念及其文化标志,才能起到新的认同和凝聚作用。因此,河北任何文化产品的开发,都不应该是对传统文化单纯的接受和展示,而是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在观念层面的创造性转化,是基于河北地域文化的积极内涵,实现对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主题的创造性转化。

2.在规划设计层面上,实现从传统文化观念向现代标志性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也曾经发展出自己的标志性符号系统,我们目前最为常见的“龙凤”就是代表。在我们燕赵地域,这样的文化符号更是渗透到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武强木版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以及各地传统戏曲歌舞等等,都是非常有开发价值的文化项目。基于新的文化观念,对燕赵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转化,为现代社会提供文化产品,为后人留下新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一项规模巨大的艺术创作、创造、乃至创收的工作。

3.实际运作层面上,实现从区域性产业运作向全球华人对儒家文化复兴运动广泛参与的创造性转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就为形成系列性的、大量的、具有独特文化意义和标志性符号特征的、各类人群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从政府部门着眼,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机构的调整;从河北各界文化人士方面说,需要他们积极参与亲力亲为;从全国的视角着眼,还要将其转化为各界经济人士投资并能够取得丰厚回报的一个新的目标;从全球视角说,还应该是向往燕赵文化的各地区乃至各国人民普遍参与的社会工程。燕赵地域是华夏轴心文明的诞生地,全世界炎黄子孙以及憧憬华夏文化的各国人民的文化纽带,任何一种基于如此深厚传统的文化产品的开发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广泛社会参与基础。因此完全有条件将深厚而热烈的乡情、亲情、民族情感转化为文化产品开发的实际运作。

三、文化品牌的整合传播

现代文化品牌的形成过程往往伴随着重大的文化庆典活动。河北文化人利用“吴桥杂技”这样非常具有河北文化特征的项目,开发了“吴桥杂技节”,已历经十届二十年,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其做大做强的空间十分巨大,但持续性、延展性、辐射性和创收能力还亟待加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江苏省,他们早在2003年挂牌成立了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由省级政府投资组建、省委宣传部直接管理并被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资格、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新型国有独资大型文化企业。主要从事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目前已形成跨所有制、跨经营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涉及数码文化、影视、电视广告、大型演出、文化产业投融资、数字电视等多个领域。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河北旅游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种重大旅游文化活动越来越有影响,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旅游文化产品。我们应该借重大文化庆典性活动的契机整合现有文化产品,推广和提升文化品牌。

四、突破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实现整体性的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现代产业,涉及到许多传统产业部门,文化产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产业发展的逻辑,是一种以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发展模式,因此实现其发展尤其需要有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启动。

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有整体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需要文化观念的创新与转换,需要借助于国内外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协助,以及海内外学术界、艺术界与华人社会的广泛参与。现阶段河北省文化团体生存状态堪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纠其原因我们现有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人才的凝聚力,已不能适应现代文化和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应当尽快建立有效的创意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探索以“创意资本”为主的新型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资助制度,为企业投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的服务。

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回收期较长,有很多项目可能是公益项目,暂时无法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或者无法仅仅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各种社会融资方式和渠道。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3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化;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10-0101-04

中共十报告指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步伐,不仅能使我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更好地抢占高附加值产业的制高点,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能力,而且是减少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影响的现实需求,更是适应全球产业模块化、网络化和低碳化趋势的迫切要求。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光伏、风电、生物医药和纳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一)空间集聚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之间竞争的加剧,必然要求园区的基础服务设施越来越专用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目前我国许多新兴产业园区的项目多而杂、园区缺乏特色、公共服务平台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超100亿元的新兴产业园区凤毛麟角。终端产品少、产业链控制能力差,园区与园区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动不足。

(二)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

目前,我国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明显落后,尚未完全掌握风电整机总体设计,变流器、主轴轴承、变桨距系统和电控系统等关键设备与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张于、李红宇,2010)。生产光伏电池的设备主要依赖国外,第二代薄膜电池技术、第三代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传感器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世界水平5~10年,规模化生产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核心芯片、新型传感器及传感节点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物联网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等都有待突破。

(三)研发投入有待进一步优化

技术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是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主要瓶颈之一。2012年,我国研发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7%,而2007年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这一比重分别达到3.47%、3.44%、2.68%和2.54%。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研发及市场开拓风险高,政策扶助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否则是杯水车薪,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动力就会不足。

(四)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尽管我国在物联网产业某些领域的标准建设有一定优势,但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方面的标准建设还比较滞后。光伏产业技术标准建设迟缓,风电的电机组制造、检测和调试的标准还未形成完整体系,多数关键零部件的标准还未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和主导设计若受制于人,就很难形成规模化和高端化,更谈不上控制高附加值环节。

(五)金融支持有待进一步强化

目前我国的创司虽然注册资本较多,但投资项目仍然偏少、投资额偏小,金融资本的市场化速度滞后,针对科技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转让、交易体系尚不健全。银行信贷产品、信贷担保业务流程、风险评价等,主要还是面向传统产业客户和传统的有形资产,科技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大多数担保机构由民营资本出资组建,出于风险控制和盈利回报考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融资担保条件较高,企业股权退出渠道还比较单一。

(六)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我国以低成本、快速供应能力为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许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尚未突破。光伏发电成本较高、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生产相同品种的企业数量较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场同质化、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较严重的低端产品供给过剩和重复生产的现象。

二、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我国要在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取得制高点,就必须用后工业化时代产业发展的理念去梳理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路径,在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等方面都要有新思路。

(一)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化步伐

1 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化高端人才+企业化研发+专业化基础设施”的催生机制。产业知识化关键要在产业优势链节中注入知识元素。知识的载体是人,必须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来加快产业知识化进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原有产业对高端知识和技术的引力极为有限。知识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城市的功能必须通过降低企业的进入成本、专业化的基础服务设施和专用信息的使用成本、产业技术发展的协同成本和智力劳动者的获得成本来实现产业规模化和高端化。

2 要进一步优化“专业化人力资本甄别+专业化风投+专业化软资源运作”的成长机制。目前,我国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的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甄别和专业化的软资源运作。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甄别,不仅可以克服政府在引进海外创新创业的领军型人才方面的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专业化风投企业对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甄别成本,使风投资本能准确投入有着巨大市场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风投资本的投资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的领军型人才和专业化风投入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导区域。

3 要进一步强化“个性化要素服务+专业化制度+专业化监管”的助推机制。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求政府的助推不同于制造型外资企业,制造型外资企业往往在意土地、厂房、劳动力、物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而科技创新型企业更在意于专用化基础服务设施、基础性专用信息共享、产业间要素融合、协同关键技术突破、需方补贴政策、核心知识产权保护、垄断部门稀缺要素的释放、知识产业制度建设和监管效率等。

(二)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步伐

1 进一步细化规划机制,以产业技术路线图来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资源。我国的物联网产业要获得爆发式增长,必须以产业技术路线图来集聚物联网产业的高端资源,突破、明晰商业模式。通过产业技术路线图可以加快建立一个真正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让企业能根据产业技术路线图参与到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从中获得相应的商业回报,使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真正成为物联网产业爆发式成长的驱动力(高怡冰,2009)。

2 进一步实化协同机制,以产业战略联盟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控制能力。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产品以及组织方式进行模块化分解,按照模块化的生产方式进行重新集中,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模块化生产的组织的柔变性、信息的流动性和治理的专业性等都需要通过实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的途径来提高协同能力,以弥补政府协同能力的不足,提升集聚区域对产业链高端的控制能力。

3 进一步精化孵化机制,以孵化器和加速器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运行成本。孵化器可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源和资本源,大大降低新兴企业的创办成本。加速器是培育并助推高成长性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可以满足加速器内企业对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资源集聚和转化(何科方、钟书华,2009)。

(三)进一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催化”机制

1 建立社会资金流向实体产业的引导机制。制定出一套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及相关政策的激励体系,引导社会资金真正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正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催化剂”。同时,必须迅速有效地把投资和创新从金融中拯救出来,使其进入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出现过度泡沫化,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走向良性发展轨道(朱瑞博,2011)。

2 健全产业投资、融资的风险规避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需要多元化的资本供给。不同发展阶段新兴企业有不同的融资需求,要促使优质资源和要素向有竞争力的创新优势企业集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过程中的融资市场失灵问题,需要通过健全产业投融资的风险规避机制来解决。要加快建立不同层次市场间的转板机制,最终建立统一互联的、与国际市场适度对接的资本市场体系(朱瑞博,2010)。

3 优化“产、学、研、资”的合作机制。通过技术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创新,鼓励推动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各类基金开展战略合作,实施成果转化,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资”的合作新机制。

(四)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步伐

“十二五”期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和传统产业高速转型的“双峰”重叠阶段。做好“两峰共推”,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的有效对接点。

1 促进衰退产业要素的有序退出。目前,我国土地、环境、资本等要素还非常稀缺,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必须把传统制造业的土地、资本等稀缺要素进行有序退出,进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增添动力。

2 加快产业要素与制度的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有利于保持稳定的经济大局,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发挥信息的传导、放大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过程是要素流动趋利的市场化过程。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市场信息的收集、甄别和上,充分发挥市场信息在要素流动趋利的传导作用。

4 以顶级制造获得顶级技术、控制顶级市场。通过引进顶级技术,改变原有动力、材料、结构和工艺,采取新的技术路线,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要以顶级设备进入顶级产品市场。我国许多民营制造业企业都有较好的加工设备,要以顶级设备与军工企业、央企和大型外企合作,是我国制造业高端化的一条捷径。

三、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对空间布局和技术线路图进行设计,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引导力

必须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的空间布局和技术线路重新进行设计,以减少区域内板块之间招商过程中不必要的竞争成本,以及专用性基础服务战略性设施投入后的沉淀成本。尽可能减少“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的折腾成本,发挥顶层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引导力,提高公共资源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使用效率。

(二)助推民营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原动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更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主力军。要以引进和培育核心企业为基础,通过分享专用性基础服务设施和产业的约定分工,助推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助推民营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控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核心动力。通过核心企业形成集聚,吸引相关配套企业向一定区域集中,再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产业链环节上的规模效应,衍生出新的技术链(冯华、温岳中,2011)。

(三)对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增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突破力

要以企业为中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等。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建立创新研究平台。注重对架构设计师、模块集成商和核心元件提供商的引进和培育。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掌握非专有核心模块技术,通过创新网络的学习,掌握产品的非专有架构技术,并形成架构创新和模块创新能力。

(四)完善投融资体系,放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引爆力

目前,很多风险资本为了赢利,大都投向了传统企业和技术比较成熟的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相对不足,使得风险投资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效应极为有限。要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引导银行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以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量体裁衣,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要求。要充分发挥专业风险投资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经验移植、管理监督和辅助上市的作用。

(五)创新扶持方式、扩大市场需求,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拉动力

政府除了支持创新活动外,还需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帮助企业创造市场需求,采取需求与供给的双向激励政策。政府应在重大装备上,推广国产首套装备购买风险补偿机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品的购买者进行补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实施优先购买(李晓华、吕铁,2010)。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4

关键词:生猪;转型升级;规模化养殖;路径;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92-04

生猪产业是关系国家食物安全的基础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受成本上涨、环境压力增大、供求关系波动以及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的以散户养殖为主的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建全省有7个国家重点支持的生猪调出大县(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福建省生猪养殖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结合国内外生猪养殖发展的趋势和福建省生猪养殖的现实条件探讨福建省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的路径对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总体发展形势

1.1 世界生猪养殖发展趋势

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世界生猪生产养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逐渐趋向工业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第二,猪品种和类型不断转变,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第三,饲料工业发达,加大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第四,采用饲养管理新技术,如采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种猪繁育体系、杂交优势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高效益饲养管理新技术。

1.2 我国生猪养殖转型发展趋势

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 000亿元以上[1]。2012年全国猪肉产量5 335万t,年末生猪存栏47 492万头、出栏69 628万头[2]。根据USDA2013年5月推出的预测报告,2013年我国猪肉消费量预计将达到5 261.5万t,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50.2%,远高于第二大的消费地区欧盟27国和第三大的美国。而我国对猪肉的进口依赖度极低,每年进口、出口占消费量比例仅为1%~2%[3]。

虽然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但生猪养殖产业化水平落后,市场集中度极低。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2010年我国生猪出栏头数在3 000以上的养殖场出栏数量占全国的比例为15.4%,出栏规模在50 000头以上养殖场年出栏占全国比重仅为1%。从养殖场(户)数来看,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占总数的95.71%,50 000头以上全国仅有121家养殖场(户)(见表1)。而美国2011年生猪存栏量达到5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存栏占比为78%,存栏规模50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存栏占比达到54.7%;日本存栏规模在3 000头以上的猪场存栏占比低于美国,但也达到了56.3%。与产业化程度高的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潜力空间很大。在生猪养殖业技术壁垒方面,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技术壁垒较低。虽然近几年养殖专业化水平在提高,规模化养殖不断兴起,但总体上农户圈养、散养仍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一直把规模化养殖作为生猪产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加以扶持,实践中由于生猪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上升,散养模式的机会成本逐渐加大,市场的波动进一步加大“小、弱”养殖户的风险,而随着规模化养殖经济效益的体现以及规模化养殖下游加工销售渠道的拓宽,生猪规模化养殖趋势日益明显,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按业内认定的标准,规模以上为500头)的规模养殖场(户)出栏生猪数量占总出栏量的比例为34.54%,与1990年以前散养模式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相比有很大进步。散养户的不断退出,为规模化养殖留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十二五”期间我国更鼓励大企业进入,促使生猪养殖业朝规模化、信息化、集约化方向整合。未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和资源与资本的全球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潜力更大,但同时也面临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和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等转型升级的压力。此外,从地方政府的意识层面看,普遍存在不支持和实际反对扩大生猪生产规模的意识和导向。生猪养殖不用纳税,不仅不能为各地政府带来税收,反而带来大量污染,地方政府需要投入资金去配套上级相关扶持政策,大多地方政府实际上没有动力去发展生猪养殖业。

2 福建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

2.1 总体状况

近几年福建省的生猪养殖发展比较快,10年前福建省的生猪自给率还很低,猪肉要靠从外省调配,但是目前福建生猪量不仅可以自给自足,每年将近一半的富余生猪还卖到广东、浙江、江西等外省。

从规模上看,福建省生猪规模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化养殖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福建省生猪业总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80%以上,2009年生猪业产值超过了200亿。2010年,福建省大小猪场(户)共611 591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有7473个,占总数的1.22%(全国为0.36%),这些养殖场(户)出栏生猪占总出栏数的52.36%(全国为34.54%),年出栏5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424个,10 000头以上的148个,10 000头以上养殖场(户)出栏生猪占总数的10.14%(全国为6.63%)(见表1)。年产10万头猪的特大型养殖企业有光华、鸿达、南阳、福丰、森鲜猪场等,还有计划年产50万头的南阳猪场等。从产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龙岩、福州、漳州、泉州和南平等市,五个地区的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近8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猪养殖业正逐渐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

从养殖水平看,福建省生猪饲养技术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在行业中有相对优势。2012猪肉产量155.55万t(占全国总量的2.92%),年末生猪存栏1 340.86万头(占全国总量的2.82%)、出栏2 069.05万头(占全国总量的2.97%)[4]。生猪年出栏率159.4%(全国生猪年出栏率平均为 146.6%,且为历史最高)。2010年福建省平均每头母猪出栏大猪14.42头(全国平均为13.3头/母猪)。种繁育体系日臻完善。全省共有200多家种猪生产企业领取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基本满足全省养猪业发展对种猪及猪苗的需求,猪苗外调减少。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每年扶持多个标准化示范场,国家也连续数年资助部分标准化场建设。

2.2 突出问题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福建省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也面临着土地与环保的双重关键制约、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养殖综合成本上涨快、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与技术服务体系滞后、地方政府缺乏实际支持动力等问题,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在土地问题上,福建省用于规模化养猪的土地资源缺乏,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而传统生猪养殖占地多,污染大,“猪肉要吃,生猪少养、不养”已成为一些沿海县市,特别是工商业发达县市心照不宣的“发展战略”。

第二,在上游饲料供应上,饲料粮(玉米、豆粕、麦皮)几乎全部要从省外调入,饲料粮供应受省外制约,而且价格比其他省份更贵,饲料资源没有优势。

第三,在环保问题上,福建省政府出台了比较严格的环境及水源保护要求,全省养猪业目前每年产生近1 000万吨猪粪、1 700万t猪尿和7 000万t的养殖污水,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加上福建省的山形地势和种植习惯,由于没能形成种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猪粪污染问题还无法有效消纳解决。

第四,在养殖规模上,全省仍以小规模和散养户为主。2010年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规模和散养猪场有604 118个,占总数的98.78%,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占总数的91.18%,出栏生猪占总数的18.99%(见表1)。小规模和散养猪场,疫病多,生产水平低下,存在添加违禁药物,乱用抗生素等现象,不仅提供市场产品总量少,而且所提供的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没有保证。随着今后城市超市供应猪肉进货渠道朝订单农业发展,小规模猪场将更难生存。

3 福建省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路径

3.1 总体思路

根据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和国家保障生猪产业安全与稳定发展的战略,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确立“控制总量转方式、丢小扶大提质量”的发展主线,坚持规模大小适度化、生态养殖无害化、科学生产标准化、效益提升产业化,着力解决生猪养殖中的规模分散问题,缓解养殖带来的生态压力,重点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逐步探索“龙头企业+规模场”等生猪规模化养殖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加强标准化生产、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等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进福建省生猪规模化养殖走生态型、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生猪养殖发展道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3.2 主要路径

3.2.1 加强污染治理,促进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 采取“一拆、二控、三治、四关、五转”手段,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综合措施,推进阶段性生猪养殖业污染集中整治工作,运用生物、工程、生态等多种治理模式,有效控制生猪养殖面源污染。

强化属地管理,建立以乡镇(街道)为主的养殖业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把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依法治污,土地、林业部门切实加强对养殖场用地、林地审批管理。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现有规模养殖场的环保审批工作,加强对新、改 、扩建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估审批及环保“三同时”管理,对“未审批先建设”的养殖场,应依法予以处罚或予以关闭。同时,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排污达标情况的督查监控,对违规超标排放养殖场依法收取排污费。强化联合执法,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养殖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对未批新建的养殖场坚决予以依法取缔,特别是对违法在禁养区和禁建区内抢建的养殖场的,坚决予以和行政处罚[6]。

3.2.2 坚持标准化生产,突出疫病防治 巩固提高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制定标准化、高水平的养殖发展规划,尽快建成标准化示范场,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通过改造使规模养猪场、养殖小区广泛应用标准化技术。用现代装备、现代工艺武装生猪生产,提升集约化生猪生产水平。在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养殖过程、产品检测、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逐步探索建立标准化规程,强化标准控制,提升整体实力[7]。建立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逐步建立猪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的要求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做大产业品牌,增强产业素质。

做好疫情监测和疫病防治工作,保障疫苗安全供应,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和扑杀补贴机制。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基层兽医防疫人员的待遇。落实强制免疫制度,对严重危害生猪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严格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建立重大动物疫情快速扑杀补贴机制,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处置、控制疫情。

3.2.3 发展立体农业,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生态型发展 积极引进总量控制新技术和项目综合利用技术,以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为重点,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养殖场。重点发展粪便加工有机肥、沼液转化能源,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各规模养殖场的生猪生产规模、地理位置,采取种养结合、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多级氧化塘、堆积发酵等多种处理方式,综合利用生猪粪便等废弃资源,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鼓励养殖场采用“猪-沼-果(草、林、菜、粮)”、生物发酵床等“零排放”生态治理模式,实现养殖排泄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切实提高养殖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扶持猪粪便加工利用企业的发展,鼓励沼气发电和粪便加工生物有机肥等,按照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立体农业的发展方向,合理组织生猪养殖,促进循环经济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3.2.4 加强产业链建设,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依托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生猪良种培育和供应,将良种作为生猪产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加快良种繁育步伐,加快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养猪业协会为平台,做好生猪养殖服务和销售信息沟通工作,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做强饲料兽药产业,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全面推行高效、环保、安全型饲料生产技术,积极发展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产业。推进生猪屠宰加工等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完善和推广以养殖排泄物为原料发酵沼气为村民、公司员工提供生活燃料,为欧柑、烟叶、蔬菜、百合花等提供肥料的做法和经验,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模式。适时建设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生猪养殖粪尿制作有机肥料。

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安全饲料生产、无公害生猪养殖、生猪养殖污染综合防治、生猪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狠抓技术技能培训,加快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鼓励专业合作组织与养殖企业和农户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完善信息服务,实现生猪市场价格预测等信息资源共享,完善生猪的产销衔接,建立物流服务,稳定销售渠道。通过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体系建设,引导农民分工合作,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猪养殖发展的路子。

3.2.5 探索“龙头企业+规模场”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扶持壮大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生猪产业的区域布局,重点培育带动力强、在业内知名度高、品牌信誉好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从事产品深度开发。针对福建散户养殖较多的特点,引导和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养殖企业组织化程度。引导加工企业、种猪繁育企业、饲料供应企业参与生猪产业基地建设。鼓励探索建立“龙头企业+规模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多种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订单”进行生猪收购、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养殖模式内养殖企业统一采购原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养殖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 关于尽快上市生猪期货遏制肉价上涨的建议[N],证券时报,2007-11-26.

[2] 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3] 李方新.变革中的生猪养殖业-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看生猪养殖[N]. 华泰证券,2013-08-28.

[4] 福建省统计局.2012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5] 王有木.南平市延平区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福建畜牧兽医,2009,31(6):43.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5

一、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养殖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规模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大量畜禽粪便、养殖污水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是克服土地等生产要素制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是提高畜禽产品、水产品品质,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有效保护资源环境,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养殖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加快推进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学确定畜牧、水产生态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发展畜牧、水产生态养殖业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优化畜牧、水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转变畜牧、水产业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科学管理,发展适度规模畜牧、水产生态养殖,着力构建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养殖健康、节约高效的现代生态畜牧、水产业生产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禽、水产品的供给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保,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生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工作目标是:在2008年完成存栏1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扩大畜禽治理种类和范围,把水禽、蛋禽、肉鸡和湖羊规模养殖场列入治理计划。2010年前完成存栏50头以上生猪、4000羽以上水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抓好规模化温室龟鳖养殖场污水达标排放的试点工作。2012年前完成存栏1万羽以上蛋禽、2万羽以上肉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对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羊场开展雨污分流及污水集中发酵处理工作。完成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搬迁,创建25个省级现代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和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小区,95%以上规模养殖场实现农牧结合、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散养户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利用;完成罗氏沼虾育苗场和集中连片5万平方米以上温室龟鳖养殖小区污水处理重复使用设施建设,水产养殖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畜产品、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生态养殖业产值(包括蚕桑)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以上。

三、优化畜牧、水产养殖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一)不断优化畜牧、水产业布局。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对“十一五”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规划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按照生态环保的理念,进一步细化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的区域划分和界限,并以此为依据,对畜禽、水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生猪生产要“发展规模养殖、控制养殖规模”,东部平原养殖区要控制养殖总量,重点向西部山区半山区养殖区发展,保持生猪产业稳步发展。要加快发展湖羊、獭兔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特种家禽等,优化畜牧业结构,限制重污染畜种的发展;水产养殖业,要控制温室龟鳖、罗氏沼虾育苗、开放性水域网箱及珍珠养殖等重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特种水产生态化养殖。着力培育20个畜牧、水产业强乡(镇)和一批畜牧、水产业强村,建成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

(二)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用地。要统筹规划,优先安排生态畜牧业用地,在适宜发展畜牧产业的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规划并预留畜牧业发展用地。根据农牧结合、节约用地的原则,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将规模生态养殖场(小区)用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列入禁养区内限期搬迁的养殖场,各级政府要落实新的场址。

(三)积极发展生态规模养殖。要加快转变养殖方式,规范养殖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和推广各种生态养殖模式。要大力支持规模生态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对小规模养殖密集区,要加快向生态养殖小区发展。生态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要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完善设施,生态高效,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实行人畜分离,村庄与畜牧场分开。要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对畜禽粪便超过周边承载量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尽量在异地配套相应承载利用能力的种植业基地,推动畜禽排泄物异地资源化利用。要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加快老鱼塘改造、建设标准鱼塘的步伐,大力发展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种养模式,着力改善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要大力推广水质综合控制技术、多种轮养模式和多品种、多食性、多层次的立体混养模式,不断拓展养殖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污染消纳力和经济效益。

四、加强对畜牧、水产养殖业的科学管理

(一)加快推进养殖业排泄物治理。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要求,制定规模畜禽养殖场和水产温室养殖场治理计划,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生物净化和循环利用等多种治污形式,落实治理措施,分期分批推进治理。对在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要制定搬迁或关闭的计划,限期完成搬迁或关闭,努力实现规模养殖场零排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实行养殖准入制度。坚持总量控制,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原则,对新建、扩建、改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和水产苗种场、龟鳖温室养殖场等,应按照动物防疫、水产种苗管理、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养殖准入制度。由建场者提出办场申请,当地乡镇政府同意,县区农业部门进行养殖环境条件审核,报县区经济主管部门备案,凭备案通知书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环保部门审批,经环保部门许可后,方可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向农业、环保部门申领《动物防疫合格证》、《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方可投入生产。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申请人凭《动物防疫合格证》、《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和项目环评文件批复,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新建罗氏沼虾育苗场和温室龟鳖养殖场;禁止在开放性水域新发展珍珠养殖,对已经养殖的要严格控制施肥投饵数量,并逐步退出养殖。

(三)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对2008年底以后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实行污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新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和水产温室养殖场在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排放污物,排放的污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物排放标准。对2008年底前建造的规模养殖场,根据治理计划和要求,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四)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无公害畜产品与水产品养殖技术规程、标准和要求进行科学饲养,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督指导,实施畜禽、水产养殖档案和畜禽免疫标识制度,逐步建立畜禽、水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饲养管理过程到市场销售的全程监控体系和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畜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工作。依法开展畜禽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畜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理顺检疫检验体系,明确检疫检验责任,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检疫检验程序规范操作。

(六)加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快病死畜禽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建立病死畜禽收集网络,对病死畜禽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坚决防止乱丢乱弃现象,切实保护周边环境。到2010年基本实现市本级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2012年实现全市主要畜禽养殖场和畜禽产品交易市场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目标。要建立业主为主、政府补助、社会支持的资金筹措机制,保障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落实畜牧、水产生态养殖业保障措施

(一)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县、区人民政府要将畜禽、水产业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相应的计划和整治方案,促进畜牧、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乡(镇)人民政府要做好本辖区内的组织、协调、落实、督促和检查工作。农业部门要抓好畜牧、水产业发展规划的修订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指导,做好畜牧、水产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的考核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畜牧、水产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负责规模养殖场《工商企业营业执照》的发放。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二)加强社会氛围的营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发展生态畜牧、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各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新模式、新做法、新经验和先进典型,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对发展生态养殖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业,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6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洮北区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全区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3.05万吨、1.26万吨和7.17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32亿元,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畜牧业发展对于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洮北区畜禽养殖也存在着规模不大,生产方式落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大宗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等问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由收集整理,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1.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发展现状

据2012年末数据显示,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到620万头(只),其中主要畜禽饲养量:生猪39.96万头、奶牛1.18万头、肉牛2.05万头、绵羊(肉绒羊)38.88万只、禽类530万只,全区现有备案在册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147家,其中奶牛场31家、肉牛场6家、蛋鸡场21家、肉鸡场5家、生猪场41家、养羊场38家、养鹿场3家、养鸽场1家、养貉场1家,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总量接近300万头(只),规模化养殖生产比重占畜禽总饲养量的48.2%。

2.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规模养殖用地难 发展规模化养殖缺乏总体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用地没有纳入用地计划,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无章可循,随意性强。《畜牧法》和各级政府促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发展相关政策中“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发展规模化养殖占地难的矛盾十分突出,制约了规模化养殖场快速发展。

2.2建场选址不科学 有的畜禽养殖场选址距离村庄、学校、居民区和主要交通要道较近,存在不同程度疫病的流行和环境污染隐患。

2.3场区布局不合理 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存在场区布局缺乏科学规划,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不分离,圈舍建设标准低,净、污道不分,防疫消毒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很难为畜禽健康生长营造适宜环境。

2.4饲养管理不规范 一些养殖场标准化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建立或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养殖档案填写不完整,低水平、高耗能养殖导致经营效益不高。

2.5养殖污染压力大 畜禽规模化养殖使得粪污产生量增加,由于建造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投入成本大,依靠养殖场自身出资负担过重难以实施,一些养殖场采用简单粪污堆放处理形式,给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2.6产业发展水平低 洮北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比较少,企业基地建设和带动农户能力差,企业与农户缺乏有效对接,农村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作用发挥有限,组织化程度不高,畜禽养殖存在着无序性,受市场影响较大,市场行情好时养殖量剧增,行情低时陡减,时常出现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现象。

2.7发展资金较短缺 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一些养殖企业由于财力有限,小额农贷额度偏低,难以对规模养殖提供支持,再生产投入不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促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发展的建议

3.1科学布局规划 一是要制定畜禽养殖总体发展规划。在养殖场(小区)建设中,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及标准化养殖“六化”要求,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二是要科学选址。规模养殖场应该地势高,水源足,远离污染源,排污方便,距居民点、铁路和主要公路500米以上;三是养殖场区布局要合理。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分离,净道、污道分开,防疫消毒和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四是圈舍设计要科学。既要冬暖夏凉,又要利于通风,为畜禽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2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骨干力量,要积极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走产业化经营之路,通过订单连接、服务连接、资产连接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各类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增强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安排养殖生产。

3.3重视减排环保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建立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养殖生产与粪污排放无害化处理同步进行,防止造成环境污染。鼓励规模化养

殖场、养殖小区开展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环保、生态养殖。

3.4搞好技术服务 牧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突出科技兴牧,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力度,定期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学标准、用标准意识;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养殖场需求,送科技入户,指导养殖场规范化建设,引导养殖场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先进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建设,坚持“引、育、繁”相结合方针,推广冷配技术,满足畜牧业发展对良种的需求,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搞好防疫监测预警,扎实开展计划免疫和消毒灭源工作,严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7

论文摘要 阐述了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从中找出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启示:一是农业产业化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三是坚持“技术创新、完善法制、推进社会化服务”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模式;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模式;日本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模式。下文对3种方式分别如下阐述。

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1.1大规模机械化模式

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地多人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美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肉类等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1位。目前,农场的各个环节,已全面进入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化的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研究推广把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施各类作业,农业出现了向精准方向发展的趋势。

1.2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模式

以荷兰为例,荷兰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看是一个小国,但却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园艺产业的强国。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数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荷兰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保持在世界第2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荷兰在农业领域推行集约机械化的道路。

1.3小规模精细机械化模式

日本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规模虽小,但机械化程度很高。由于人多地少,日本十分重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积极开展品种引进和改良,大力发展堆肥和高效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日本有90%以上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栽插和收获的机械化分别达到98%和99%。日本有着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2 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2.1必须紧密结合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

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想方设法解决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

2.2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各异,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找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东部地区应将农业机械化生产范围拓展到外向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中部粮食主产区,应重点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8

1制约因素

1.1产品档次低是发展困难点

虽然很多区域的自然环境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农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比较好,但是总体的规模范围比较小。相对而言很多先进地域在各方面的发展层次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这种情况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价值会产生限制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高科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未来农业发展中规模化经济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如果不达到规模化,将很难实现高效和进步。

1.2分散经营是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很多区域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个体的生产、自主的经营。农民充当了生产者、运输者、经营人等多方面的角色,这种形式对于整体的发展产生了制约,每个农户这种自我经营的模式导致种植规模无法扩大,整体农业市场集中水平相对较低,如果出现市场波动等意外的情况,将会给农民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和损失。

1.3发展明显的不平衡

很多地方的农民对于发展高效农业的专业认识程度达不到,整体上对于这种经营模式感觉非常困惑,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部分农民对于当下自己经营的状况比较满意,不愿意尝试新的方式,由于保守想法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城镇之间、街道之间的发展出现了失衡。部分新模式运行良好的地区不断地创新突破,得到了很好的成绩,突破了旧观念思想的限制,部分区域的运行效果不明显,还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导,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也不明显。

1.4资金问题是发展限制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国家已经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不断地鼓励和激励农业行业的进步发展,主动的进行资金财政方面调整来满足农业的发展需要,可是这种资金调动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农业领域发展的步伐,资金的数量不足和调动不及时成为农业高效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意义

2.1农业跨越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过实验和数据的研究表明,采用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已经可以达到每公顷数十万元甚至更高的水平,采用高效农业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帮助农民解决经济问题。国家的部分工业化地域和农业化地域的劳动人员应该进行转移,很多专业水平高超的、专业经验丰富的人士应该成为发展的主力军,对于发展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逐渐的解决。随着城乡配套改革方案的不断应用,意味着高效规模化的农业发展已经提到了实践的层面,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2产生长久性的影响

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能够在多方面产生良性的影响。首先给予农业产业新的内涵,更好地为现代化社会的市场化经济服务,提高参与农业生产人员的综合水平素质,不断地进行观念改革,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创新。从当下的实际状况分析来说,整个行业的发展处在动态的变化中,随时面临着市场经济等多方面的考验。

3农业高效发展的路径选择

3.1从战略高度上形成共识

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是经济体制改革变化后的客观需求。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的专业化分工趋势逐渐明显。在世界大环境范围的影响下,农产品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三农”经济在农村经济变化过程、管理体制、体制的实施过程中都提出来新的要求。实现农业规模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体制改革中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农村经营体制发展中、农村社会化体系的内部需要,该手段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由传统化的手段逐渐向高效化农业发展,实现行业领域转变的必经之路。

该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手段,最终实现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结合,将过去的个体性分散生产方式逐渐向规模化方式经营,从过去单一性的、重视产品数量逐渐变成重视产品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将初级的农业产品不断进行深入加工,实现营销模式的巨大变化。

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国内的部分区域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区域特点的高效农业生产模式,但是总体规模比较小,生产出的农业产品种类相对比较单一。部分地域本身的生态优势非常独到,这已经为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可能性,应该最大化的挖掘这些内在潜力意识,坚持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不断地对产业结构和生产格局进行优化调整,将小范围的高效农业逐渐发展成一种主流形态,促进我国农业行业整体的进步发展。

3.2抓住重点,推动全局

想要发展高效农业应该不断的建立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重视主导产业的培养。对于农业结构的改革大力支持,增加调控力度,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实现规模化经营,重视区域性特点,重视产品优质的多重原则,建立具有标杆性作用的规模基地,让产业发展性优势产区不断的集中,发挥带头作用。

对于农村的相关劳动力及时进行调整和转移,让土地的经营权利得到相应的变更。在稳定相关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推行和实施农民转移过程,在符合市场的前提下对于土地的应用权利进行调整,让相关的资源逐渐地向优势地域转移,加大土地经营的规模,提高规范化农业发展的水平。

3.3建立相应的品牌,提升综合竞争力

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应该对于品牌效应具有充分的认识,相关人员应该对于如何树立品牌观念有正确的理解,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地进行推广,提高农业品牌战略,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提升产品的精度,对于市场整体的趋势有了解,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范围,让品牌效应为经济的发展做出正面影响。

3.4建立保证机制

对于农村区域的基础设备建设要不断加强,保证整体综合生产水平不断上升。对于农田的基本建设工作要不断加强,对于中低的产田应该逐渐进行改造,对于相关水利设备设施也要不断建设。深入进行机械化农业推广,加大对于相关设备设施的研究力度,促进相关领域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提高机械设备应用范围,让农业发展逐渐向其他领域不断的扩展。

3.5建立具体的平台,促进技术改革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9

关键词:城镇化;规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70-03

城镇化模式是城镇化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格局和形态,是城镇化实践的产物。城镇化的推进,是不可重复的过程,正确的选择城镇化模式,制定相适应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对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

一、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理论研究

城镇化模式的形成受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体制影响,因此不同国家、地区在经济水平、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下,对城镇化模式存在不同的划分标准。

国外的研究按照城市规模和发展特征分为四种方向。第一,大城市模式的探讨。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的“扇形理论”、哈里斯的“多核心理论”等都是针对大城市进行的规模和区位结构研究。第二,最优城市规模。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由于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威尔斯认为应该回到原始的村落小镇生活。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的“理想城市”和泰特斯・索尔特的“模范村庄”试图借助农村的优点来治理城市问题。埃比兹.霍德华提倡3万人的“花园城市”;舒马赫认为50万人口为最优规模。第三,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不同的模式。2001年,日本学者今野修平根据日本的实践提出城市发展的三种模式:城市化、特大城市化和特大城市群化。第四,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西方乡村城市化的代表有美国学者M.Pacioner和法国学者麦尔兰,他们都认为乡村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

费孝通先生一系列关于小城镇的研究在全国掀起了小城镇模式研究的热潮。随着小城镇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大城市论。1986年,胡兆量在《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对策》一文中推测出大城市的辐射力对一个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杨波等(2006)指出,我国总体仍处于城市化前期阶段,应该选择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在大小城市模式争论不休的同时,一些学者比较了大小城市的优缺点,提出了中等城市论。1988年刘纯彬发表的《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是中等城市论的代表性文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跳出了模式的比较和争论,提出了一个城市化发展的都市圈模式,对今后的城市化道路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政府在其过程中主导作用明显。

(一)城镇化的特殊性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需要大量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也需要大规模的产业调整以吸纳农村人口。我国城乡差异大,大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与落后的农村反差巨大。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严格控制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发展速度也一直滞后于工业发展。矛盾长期积累,城镇化任务沉重。

(二)城镇化的动力

199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新城的设置、大规模城市改造都由政府直接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把城镇化纳入国家战略,其政府主导的特征更为突出。在城镇体系的设置上,国家大规模增设市。大中小城市体系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政治特征,经济中心往往和政治中心一致。

(三)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1.滞后型城镇化模式

1950―1957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后,城市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批的就业岗位,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1958―1963年,先是受等政策的影响,城市人口机械性增长,随后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城镇化水平再一次下降。1966―1978年,由于重工轻农的政策,农业生产受挫,于是国家制定一系列“反城市化”措施,使城镇化水平再次下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人为地把农民限制在农村,造成严重的滞后城市化。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2.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模式竞相绽放

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许多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有的经济特区,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城乡一体化模式初步形成后,由于不同的条件,城镇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如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模式”,以家庭工业、个体、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温州模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及政府主导的“香港模式”。

三、我国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

在城镇化推进中,部分人口进入城镇但是其身份并没有融入城镇,带来城镇内部市民与非市民的新二元结构。大量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

(二)城镇化质量低

中国的土地城镇化速度要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以城市辐射能力拉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发挥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但是强化行政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一些地方政府重城市规模扩张,忽视城市内涵提升和功能完善,以大量投资、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摊大饼式的粗放式城镇化,严重的浪费土地资源、浪费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造成城镇化的低效率、城镇土地利用低效率。人为的拉大城镇规模,有城无业,使得城镇没有能力吸纳新近人口,城市运营效率低下。

(三)城市承载能力差

城市发展往往重视实体经济、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城市的建设和设施的投入多以经济发展为重心,GDP增长快,而住房、交通、绿地、各项服务设施不足。使农民工成为市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劳动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各方面权利和待遇的基础薄弱。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环境脏乱差、疾病流行、失业严重、社会治安恶化等等,使城市的承载力大大下降。

四、我国城镇化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笔者从城镇规模的界定、管理模式的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我国城镇化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以产业和就业规模决定城镇规模

城镇规模应该因地制宜,以产业规模和就业规模来决定未来城镇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就业规模决定城镇人口规模。

1.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

城镇的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决定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城镇人口规模要依据现有的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原有的工业,增加产业的链条,把具有竞争力的附加产品链条做好,向产业集聚方向发展。以增量创新带动存量改革。第一产业规模决定农村就业规模、第二和第三产业规模决定城市就业规模。城市基础产业、配套产业、服务产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就业规模决定城镇规模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在继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重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和正规性,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只有稳定的就业,农民的收入才能够稳定,才能改变目前农民就业地多变、过度依赖农村家园等问题。稳定的就业也有利于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进城有了稳定的就业,“拖家带口”的比例也会上升。一旦就业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就考虑非就业人口,即被哺育人口和纯消费人口。就业和非就业人口的存在,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服务型产业存在,需要增加这些产业的就业人口。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这是一个动态的进程。

(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1.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的改革

城市基础设施种类多、系统性较强,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需要协调。各子系统进行专业管理,但也需要协调综合管理。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合理布局,由此造成了许多城市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制约了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挥。合理有效率的利用地上空间资源和地下空间资源,有必要对建设机制进行改革,使各基础设施主管部门联合办公、联合作业,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从设计到建设能够联合进行,整合资源,避免浪费,有效制止“拆了建、建了拆”这种重复建设。政府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不管是地面建筑还是地下设施,用打造“百年工程”的思路去设计、布局、建设。避免重建设、轻管理,重地面、轻地下,重规模、轻品质,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

2.重视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还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与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城市就业机会多,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也是农村人口向往城市的重要因素。城镇化不能忽视教育资源的整合,要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居民享有合理的医疗服务。这些公共服务领域的正外部性强,应大力发展,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望。

(三)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

1.发展生活业

构建便捷的生活服务体系,营造诚信和谐的生活消费环境。生活业直接面向人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购买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生活业包括商贸物流、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健身娱乐、社区服务、文教卫生。当前,网上购物等新生业态逐步改变传统生活消费方式,极大丰富着生活业发展内涵,为提升生活业发展注入动力。

2.发展生产业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生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为满足中间需求而向其他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生产的一类国民经济产业。生产有中间投入性、知识密集性、产业关联性的特点。生产业的充分发展是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也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业的带动作用开始。

(四)城镇文化建设的创新

城镇化不仅是城乡布局的调整和农村居民身份的转变,而且是包括空间布局、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人的素质、思想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系统工程。伴随城镇的物质生活建设,城镇居民的精神生活也应得到关注。真正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生活的市民化,所以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大众的文体活动,使人民的精神风貌与日新月异的物质生活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曹钢.中国城镇化模式举证及其本质差异[J].改革,2010,(4).

[2] 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 模式”:超越“A 模式”的诱惑和“B 模 式”的 泥淖[J].城市规划,2008,(11).

[3]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7).

[4] 王丽英,俞伯阳,梅昊辰,李佩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J].决策参考,2010,(5).

[5] 曹敏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3).

[6] 夏杰长.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经验总结与改革措施[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

[7] 王雪瑞.我国生产业成长与发展现状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5).

[8] 魏珊珊.城市化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9] 崔功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再思考[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文论集,2009.

[10] 简新华.新型城镇化与旧型城市化之比较[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论文集,2014.

[11] 冯娟,曾菊新.试论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3).

[12] 姚士谋,王成新,解晓南.21世纪中国城市化模式探讨[J].科技导报,2004,(7).

[13] 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的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6.

[14] 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J].改革,2010,(10).

[15]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16] 孙祥云,王小龙.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若干模式[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

[17]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3).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mod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MA Xing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 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