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集锦9篇

时间:2023-06-18 10:31:05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1

关键词:治安学;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社会治安稳定

中图分类号:D9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6-0106-03

一、治安学的学科名称

“治安学”是中国特有的学科或概念。西方发达国家虽有许多对治安现象、治安问题和治安对策的独到研究,但没有类似的提法。它们是通过研究警察科学来研究社会治安现象、治安问题和治安对策的。中国的治安学是在治安(行政)管理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治安学专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但严格来说,在中国从学术研究意义上正式提出“治安学”(“治安学”不同于“治安管理学”,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其标志是金其高著《社会治安学》的问世。1998年,中国教育部在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论证时,公安大学提出将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两个专业合并为治安学专业,治安学的概念得以明确。

有学者认为,这一专业名称的变化,一方面说明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安学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将解决该学科在“治安管理学”层面研究上的诸多“瓶颈”。另一方面说明治安学要想迈入成熟的学科行列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名称的变化,一方面对中国目前的公安(警察)学的体系或专业设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或冲击;另一方面对治安学基础理论的创立或治安(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已经十分迫切。笔者认为,这次专业名称的变化,绝非对初始专业名称的简单恢复,而是基于学科基础上的重新定位。

二、治安学的研究对象

(一)治安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难题

治安管理学是基于公安工作中的治安管理业务来命名的。多年以来,治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职责管辖范围的影响和制约。如果把治安管理学简单的概括为是研究治安管理活动的规律与对策的话,那么治安学就应当是研究治安现象及其对策的学科。治安管理学作为公安学科的子学科,一般认为与刑事侦查学是并列的学科。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公安学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专业)同为法学学科下的二级目录。作为法学(专业)的子学科的刑法学等,是与治安管理学、刑事侦查学处在同一层级上的,而在研究生教育中,犯罪学又作为刑法学的一个方向,有些学者也认为犯罪学是刑法学的子学科。这样,上述有关学科的关系可列表如下:

对于治安学,从历史的逻辑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治安现象是伴随人类社会而存在的,在现代警察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维护治安的活动。影响和危害治安的问题是多样的,程度是不同的,犯罪只是其中主要的、严重的一种。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刑法学理论,犯罪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由刑法规范并应当予以刑罚制裁的行为。因此,作为主要研究刑事制裁的刑法学和研究发现、揭露、证实犯罪的侦查学,就成为犯罪学的子学科,而犯罪学又是治安学的子学科。于是,上述有关学科的关系如下表。

这就提出了治安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问题。

(二)关于治安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治安学研究对象的讨论还未达成共识,其观点主要有:社会治安问题说,治安现象及其规律说,治安现象及其规律、对策说,治安现象及其原因、对策说,治安防范说,公共安全说,社会安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和转化机制说,公共秩序与安全管理说。

治安学的研究对象不确定是治安学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的根本性问题。正是因为治安学研究对象这一首要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就出现了如下一些问题:一是治安学的学科地位和研究方向不明确;二是难以科学地划分出治安学的具体学科(或分支学科)和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治安学的学科体系不完善;三是难以准确地找到治安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治安管理学、犯罪学、侦查学等学科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治安学和治安管理学这两门相近的学科,广大研究人员和学者均认为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而且治安学包含治安管理学,但由于治安学的研究对象尚末确定,因而难以找出它们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导致在一些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把两者混同的现象。

(三)科学划定治安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它既是一门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也是建立、发展和完善这门学科的基础。一门学科的体系也是受其特有的研究对象所决定和制约的。学科的研究对象既要反映其研究内容的特殊性,以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又要体现它作为一门学科的整体性和各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性。

治安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就是社会治安稳定。因为社会治安稳定既是治安工作的最终目标、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治安学的根本价值所在。研究社会治安稳定既是治安学的出发点,也是治安学的归宿。据此,社会治安稳定应成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治安稳定与否是通过社会治安形势表现出来的,社会治安形势又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治安问题。而治安问题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诸领域矛盾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或可称之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它具体表现为影响治安秩序的消极因素所造成的妨碍、威胁、危害等后果。治安问题的产生机制是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的社会行为。因此,治安问题是各种社会秩序不能良性运行所产生的结果,即各种社会秩序所产生的问题集中化、显形化的表现。由于治安问题具有原因的复杂性、形成因素的综合性、发展的变异性、危害的多样性、时空的变动性、多发性等特点,所以,很难发现它的固定不变的规律。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新旧体制、新旧观念正在发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反映到社会治安中来,对社会治安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基于这个大前提,对近年来的社会治安形势,我们就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了。因此,社会治安稳定不仅与社会稳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社会治安稳定与否与社会稳定与否具有同步性的特点。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社会治安工作搞好了,社会治安稳定了,就能够对政治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稳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由于社会结构自身的复杂性,社会稳定涉及方方面面,因此,社会稳定具有综合性。它包括政治稳

定、经济稳定、社会治安稳定以及人心安定等。这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政治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核心,经济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治安稳定是政治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人心安定是社会稳定的综合反映。社会稳定的这一特点,要求在治安学研究中,必须总揽全局,充分认识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治安稳定、人心安定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善于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研究和解决社会稳定问题。

三、治安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体系

(一)治安学的学科地位

治安学是正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一门学科是否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首先看它是否符合一定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的确定应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批准,199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中的“编制原则”第一条明确规定:“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对照这四个基本条件来审视当前治安学科建设的现状,可以说治安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已初具规模。同时也不难看出,在“有关研究机构”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等方面,确实还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近年来,治安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把“治安学”确定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该学科发展的必然。

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设置的三个公安学类专业(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和两个公安技术类专业(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其中的公安学类、公安技术类都不是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而是本科的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公安学类仅仅是一个本科专业划分的门类,至少在目前还不是国家标准中的一个学科。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硬要把治安学、侦查学说成是公安学的子学科,确实有点牵强。而上述国家标准已经把刑事侦查学划为法学的三级学科,刑事侦查学已经名正言顺地找到了归宿,作为与刑事侦查学在同一个摇篮中成长起来的治安学,也面临着如何定位的问题。

如何确定一门学科的学科地位,实际上就是如何摆正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治安学也应该和刑事侦查学一样,列为法学的三级学科。也有学者认为,治安学是法学门类中一级学科。也有学者认为,治安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研究治安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学科。治安学是公安(警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安学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还有人认为,治安学应列为公共管理学所属学科行政管理学的子学科。事实上,治安学确实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但它总要有一个归属的地方,一个自己的位置。笔者认为,因为目前国家的标准学科分类还没有把公安学或警察学列入,如果列入,治安学应作为公安学(警察学)的一个子学科。如果治安学单独列入标准学科序列,治安学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二)治安学的学科体系

根据治安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治安学的学科体系大体包括:

1、治安学原理。即理论治安学或治安学基础理论。

2、治安史学。包括治安思想史、治安制度史以及治安研究的历史等。

3、比较治安学。包括中外治安比较、城乡治安比较等。

4、治安法学。包括治安行政法学等。

5、应用治安学。即广义的治安管理学,包括治安秩序管理、户政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监督管理、出入境和外国人管理以及治安规划、治安预测、治安评价等。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对治安学研究对象和范围、治安学学科地位和学科体系等有关问题的探讨,我们对治安学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对治安学的概念的研究,可以初步给治安学下一个定义: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2

>> 政治关联与环境信息披露 浅谈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 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研究综述 政治关联、融资便利与公司绩效 公司融资与政治关联文献综述 政治关联、公司治理与研发创新 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文献综述 政治关联与盈余管理方式 政治关联度与企业绩效 CEO权力、政治关联与银行业绩风险 政治关联、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 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企业创新能力关系 地方保护、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企业高管政治关联与政府补助关系探究 地区、企业特征与政治关联企业政府补助 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政府支持与财务稳健 政治关联、制度环境差异与债务融资决策 政治关联、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融资 制度环境、政治关联与家族企业研发投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3-10.

[2]Mara Faccio,Ronald W. Masulis,and John J.Mcconnell.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orporate Bailout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6,61(6):2597-2635.

[3]Asim Ijaz Khwaja,Atif Mian .Do lenders favor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Rent provision in an emerging financial market[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371-1410.

[4]Claessens E,Feijen E,Laeven L.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preferential access to finance:The role of campaign contribu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8(3):554-580.

[5]Dombrovsky V.Do Political connections matter? Firm—level evidence form Latvia[R]. Stockholm scho01 of Economics in Riga and Baltic,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Studies,2008.

[6]Change E C,Wong S M L. Political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in China’s listed firm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4):617-636.

[7]Cheung Y L,Jing L H,Raghavendrar P. Guanxi,political connections,and expropriation:The dark side of state ownershipi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R].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5.

[8]Aggarwal R K,Meschke F,Wang T. Corporate political contribution:investment or agency[R].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07.

[9]Ball,Kothari S. P., Robin A.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9(1):1-51.

[10]ISO14031—1999.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Guidelines[S].

[11]郭瑞婷,李玉萍.基于多屡次灰色方法的制造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研究[J].机械制造,2011:77-81.

[12]Stijn Claessens,Erik Feijend,Luc Laeven.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preferential access to finance:The role of campaign contribu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88(3):554-580.

[13]Change E C,Wong S M L.Political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in China’s listed firm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4):617-636.

[14]Cheung Y L,Jing L H,Raghavendrar P. Guanxi,Political connections,and expropriation:the dark side of state ownership i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R].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5.

[15]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6]Gouldner,Alvin W.The Norm of Reciprocity:A Preliminary Statement[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0,25(2):161-178.

[17]Greenberg,M.S. A theory of indebtedness. In K. J. Gergen,M. S. Greenberg,and R. H. Willis (eds.),Social Exchange: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

[18]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3-10.

[19]姚圣,侯晓红.环境会计控制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9-93.

[20]姚圣.生存权保障、会计控制与环境监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2.

[21]姚圣.政治关联、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11:78-85.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3

(一)全体会议制度

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2至3次,主要任务是分析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听取有关部门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汇报,研究贯彻落实省、市、县社会管理工作决策部署的意见措施,协调解决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对推进阶段性社会管理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二)专项工作会议制度

局综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项工作会议根据需要随时召开,主要任务是研究解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决策部署过程中的重大专项问题,统一思想,协调政策,推动落实。

二、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度

局综治专门工作小组组长单位负责本组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建立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协调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各成员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组长工作。各专门工作小组组长单位要明确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负责专项工作,成员单位要确定专人参与专项工作,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专门工作小组例会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1次,主要任务是听取专项工作组、各成员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各专门工作小组下设的各专项工作组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情况报告制度

局综治各专门工作小组、专项工作组每月要向局综治办公室报告专项工作情况,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综治领导小组每年1月和7月分别向县综治委报送全年和半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四、工作联系点制度

根据安排,挂钩联系镇(社区)开展综治共建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推动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赴联系点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联络员应保持与联系点的经常性联系。联系点共建工作情况要及时向县综治委反馈,并作为综治考评的重要内容。

五、联络员工作制度

局综治领导小组明确一名担任综治工作联络员,其主要职责任务是全面准确地掌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协助做好我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加强与县综治办及县综治委各相关成员单位间的工作联系、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共同推动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

六、督促检查制度

局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项目任务,每年对各专门工作小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根据年度全县综治工作重点任务,每半年对各科室、大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各科室、大队定期对本部门工作情况开展督促检查。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4

思想政治教育成熟发展期学科范畴研究综述一、学科范畴研究的发展性背景与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理论体系是开放型的、自然生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理论、基础理论、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原理与实践研究硕果累累。同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及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要求,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又有很多的困惑与争论,这都需要重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反思、研究、澄清、定位与拓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学科理论基石的学科范畴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研究能有效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体系框架,同时不断拓展各理论结点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研究对象、内容、路径、领域、过程、原则、方法、启示和反思。

二、学科范畴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并走向成熟,学界已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这其中,不乏从各种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含义、特征、功能、建构原则、体系结构、理论创新等提出创见的力作,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理论研究正不断深入。

但是,学科范畴理论研究的数量总体上还很少,而且不成体系,众多学术论著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度,也尚未对其作出明确、严格、公认的科学界定和解释。而且对一些学科范畴只是孤立地、静态地进行描述,而不是联系地、动态地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弄清学科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诸多学者以不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起点进行建构,但这些学科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构建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逻辑论证不够充分、严密、合理,还存在很大分歧。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理论研究会日益成熟。我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营养时,必须通过自己的消化,使之对本学科有益的成分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的有机构成因素。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

三、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多元分析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统筹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并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学科范畴问题。

2.文献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中应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收集资料的范围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已有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汲取营养,批判地继承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各位专家、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

四、学科范畴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对核心理论、基础理论、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把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区分开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整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基本范畴的基本特征、逻辑结构、建构原则、功能和建构方法等形成较为科学的大胆假设和论断,从而为实现本研究的三个核心亮点和创新点做铺垫:总结和归纳学科范畴丰富与发展的最新成果;根据学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大胆提出若干新星学科范畴;对学科范畴体系结构调整与创新的取向和原则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5

论述了学科范畴研究在学科成熟发展期的发展性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政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思路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成熟发展期学科范畴研究综述一、学科范畴研究的发展性背景与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理论体系是开放型的、自然生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理论、基础理论、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原理与实践研究硕果累累。同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及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要求,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又有很多的困惑与争论,这都需要重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反思、研究、澄清、定位与拓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学科理论基石的学科范畴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研究能有效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体系框架,同时不断拓展各理论结点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研究对象、内容、路径、领域、过程、原则、方法、启示和反思。

二、学科范畴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并走向成熟,学界已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这其中,不乏从各种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含义、特征、功能、建构原则、体系结构、理论创新等提出创见的力作,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理论研究正不断深入。

但是,学科范畴理论研究的数量总体上还很少,而且不成体系,众多学术论著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度,也尚未对其作出明确、严格、公认的科学界定和解释。而且对一些学科范畴只是孤立地、静态地进行描述,而不是联系地、动态地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弄清学科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诸多学者以不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起点进行建构,但这些学科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构建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逻辑论证不够充分、严密、合理,还存在很大分歧。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理论研究会日益成熟。我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营养时,必须通过自己的消化,使之对本学科有益的成分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的有机构成因素。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

三、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多元分析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统筹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并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学科范畴问题。

2.文献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中应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收集资料的范围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已有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汲取营养,批判地

转贴于

继承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各位专家、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6

我国职业代际流动的城乡差异研究

关于洞头县羊栖菜营销的社会实践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制度研究述评

游客对武汉市旅游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和影响研究综述

关于宝丰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依法治国:西方法学概念与中国法治问题

关于湖北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武汉市旅游标准化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长兴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跨区域污染治理:一个复合行政理论的应用

中美交叉上市股票的价格波动引导关系分析

任重而道远:房地产税税基批量评估研究综述

关于武汉市旅游标准化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基于环境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美式期权定价的前向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济南都市圈城镇化质量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关于长兴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经济学的人性回归: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

关于“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开征零售税的思考

法律董事专业背景、地位特征与财务报告质量

自主创新、FDI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

我国人口、经济与环境区域协调性的差异比较

经济类研究生英语教学与商务外交能力的培养

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税收饶让的实证分析

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实证调研报告

公民“闹大”的行为逻辑及其合法性评价标准

外部治理对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功能探析

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近年来国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若干问题的争议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武汉市房产泡沫的测度

社会转型中的建设与中国宪法学的转型

弱势群体保护的意义——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

管理者异质性视角下的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研究

对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分析和反思——以浙江省为例

中国养老模式优化选择——基于人口老龄化问题

可持续的中国城乡居民养老金体系的数学模型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困境与研究路径

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我国食品安全分析

基于旅游者个性的“灵秀湖北”旅游品牌塑造

基于GWR模型的我国房地产行业供需状况研究

负面主题下声音与卷入度对广告态度的影响

我国开放式基金羊群行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分析

社区治理视域下我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探究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7

关键字:合谋;上市公司;证券市场

“合谋”一词在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Tirole(1992)指出:“在金融经济学中,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存在着合谋现象。”同样的,在股票发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合谋”问题。本文对合谋理论的提出以及在中国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相关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国外对“合谋”的经典文献研究综述

对于合谋理论的最早描述,Chamberlin(1929)指出,在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寡头垄断企业的研究中,寡头垄断企业为维持垄断价格保证高额利润的获得,就会以一种纯粹非合作的方式进行勾结,从而达成默契合谋。随后David M.Kreps(1982)引入博弈论在动态的框架下对“合谋”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合作的结果可能发生,这时即存在着合谋的均衡。

国内对“合谋”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上市公司运行中的“合谋”的研究综述

在独立董事发挥应有的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与其他主体的合谋的现象。董志强和蒲勇健 (2006)认为鉴于我国独立董事与大股东之间存在“合谋”的原因在于中国没有完善的独董市场和对投资者有力的法律保护。公司内部存在的合谋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公司的运行效率。蔡庆丰和(2008)认为,当投资经理人和公司经理人的合谋行为降低了资本市场的企业监控效率;严也舟和王祖山(2009)认为大股东和管理者合谋会导致公司治理效率的下降。

(二)证券市场中的“合谋”研究综述

扈文秀和刘小龙(2013)通过建立模型指出证券市场中存在着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行为,操纵者和内幕交易者存在着合谋行为;周彩霞和翟金娟(2013)论证了在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的前提下,中国的保荐人有动机与发行人一起“合谋”上市,保荐人制度在中国演变为寻租制。对于询价发行制度中“合谋”现象,刘志远(2011)研究了询价发行制度中“合谋”的影响因素,认为询价对象家数越多,合谋程度越低;询价对象的异质性越高,合谋程度越低;李心丹,俞红海(2012)认为询价制度的改革,打破了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谋而且推进了机构投资者之间的过度竞争。

如何防范“合谋”的研究综述

Tirole(1986,1992)在P-S-A模型中指出,合谋会造成组织效率的损失。对于如何防范合谋,提升组织内的运行效率,Tirole(1986,1992)提出委托人可设计一个防止串谋的主契约,使监督人和人的收益超过他们参与串谋的收益;Laffont和Martimort(1995)认为实现监督分工是有益的,有助于人在串谋时解决监督人之间的协调问题。

关于合谋机制如何防范的研究,部分学者尝试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来分析。孟大文(2007)验证了在非对称信息下,Tirole(1986,1992)的防范合谋原理只能实现部分防范合谋;闫邹先和尚秋芬(2008)沿袭了Laffont和Tirole的观点,认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只是产生合谋的条件。在证券市场层面,蒋大兴和沈晖(2011)指出应当实现从私人选择到公共选择的转变;林千惠(2012)认为机构投资者合谋是引起IPO抑价程度加深的原因之一,发行方可以通过控制配售比例降低合谋对IPO定价的影响。

对合谋理论的研究评述

(一)现有的文献倾向于把合谋理论应用到上市公司的治理过程中,大部分文献研究了独立董事、公司经理人、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以及监督主体之间存在着合谋的可能性,并分析合谋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合谋的措施。针对上市公司中的合谋现象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和完善。

(二)在证券市场领域有关合谋理论研究的还相对有限。在现有的文献中,大部分只是集中于表面现象的研究而忽视其本质的意义,多数文献的研究只是针对股票发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合谋以及影响合谋的因素,而并未指出存在合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存在合谋的真正原因在于股票发行的制度缺失,以保护融资者为目的而忽略了投资者利益的股票发行制度是导致股票发行市场中存在合谋的关键。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股票发行信息披露不完全也导致了合谋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Chamberlin E. H.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2]Tirole J. H. Hierarchies and Bureaucracies: on the Rule of collusion in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 and Organization, 1986( 2)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思考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05方案”中的定位

“05方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调整为四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是有历史、有理论、有应用,有利于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出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性、整体性。

“05方案”中的四门必修课,目标旨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各自承担着不相同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便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为其他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四大理论成果,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是单纯的历史课,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为理解“概论课”所讲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实践基础。由此可见,在新方案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和历史发展脉络,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这门课程的设置较为合理,课程之间与课程内部形成有机统一体系,能适应当前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更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正确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三对关系

    (一)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联系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等。作为教师要了解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情,在课堂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去理解,教师加以引导,当然这也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史”与“论”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以历史史实为载体而引导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其最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里就特别需要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高校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所承担的不是单纯的历史教育的功能,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把握历史规律性学习的基础上突出政治理论教育。

(三)综述与专题的关系

教材中每篇综述有统领这个时期历史全局的含义,主要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同时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规律。所以在讲述综述内容时,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出发,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要太拘泥于具体琐碎的史实,如果有的学生对历史史实还不太了解,可在课后加以补课;而专题讲述应从微观角度出发,注重运用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文献等加以分析。综述与专题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将其割裂开来,综述的论点可指导专题的史实,而专题中的史实可为综述的论点服务。

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教学应结合现实,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将抽象理论教学具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仅靠抽象的理论是不行的,要注意联系现实,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这可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可把基本理论知识与当时社会的背景有效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比如说讲到抗日战争这一专题时,我们可以联系当前日本对二战的态度,到目前为止,日本右翼势力还不敢面对现实,企图逃避战争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说明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政府对日本的态度。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大学生在对日问题上可能会出现的偏激行为,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优越感。另外,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在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恰当地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强化他们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把握,还可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使得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对于政治理论教育也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针对近些年考研情况,在课堂讲课中可加入一些考研题的分析,加深其对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结合当今考研题型,在每章结束后可以给有意愿考研的同学留一些作业,比如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再次上课时可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多媒体立体式教学,加强课堂互动。

在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政治理论课多是大课,上课学生很多,如果单凭教师讲授,缺乏多媒体的配合,效果可想而知。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寻找大量相关的图片、影视作品等音像资料,同时配合以动画,这样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例如讲述抗日战争这一专题时时,可寻找日本侵华的大量图片给学生观看,还可以可播放《南京大屠杀》的部分片段,这样会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具有直观性、立体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三)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使政治理论教学起到更好的效果,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还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正常的必修课程中来,比如说可获得一个学分,这样用硬性的制度可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可通过与团委联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出出调查报告,社会调查的题目可以统一命题,也可以自己定,但 是不能超越政治理论课的范围。结束后,由辅导员或者政治教师给学生打分,将调查报告与理论课成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对学生进行党建和革命传统教育,以期提高学生理论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9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4-09

一、引言

国外志愿服务萌芽于19世纪初,在“二战”后得到迅猛发展。它最初起源于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升到一定高度。

在我国,自1994年团中央成立中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我国志愿服务工作正逐步步入正规化、组织化、规范化轨道,青年志愿行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为社会做了大量踏踏实实的工作,形成了“关爱行动”“西部计划”“阳光行动”“海外计划”“暖冬行动”“节水护水计划”六大品牌活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也蓬勃发展,现有团体会员340个,包括常务理事单位38个、理事单位119个;个人会员717名,包括常务理事55名,理事224名。由此可以看出,青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并在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般认为,青年志愿服务可以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因此从政策导向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简称“十三五”规划)在第六十六章中明确提出:鼓励青少年更多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6年重点工作,其中第七项明确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依法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团中央和团广东省委《学校共青团2016年工作要点》均明确提出:创新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各地各学校在扶贫帮困、大型赛会、生态环保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因此,基于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特别是近十年关于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简要述评,为青年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二、国外研究综述

关于现代志愿服务的起源时间,学界至今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也有学者主张起源于19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但学界高度统一的观点是,西方是现代志愿服务的起源地。至今,国外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已逾百年时间,在国际上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

国外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研究的主要领域集中在青年志愿服务的参与机制、管理机制、组织机制、支持保障体系构建、国际化合作等几大方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有学者把国外的志愿服务研究概括为三类:志愿服务的缘 起、发展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研究,志愿服务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研究,志愿服务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归结起来,国外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起步早、范围广、程度深、影响大、研究成果丰硕,相较于国内,至今仍处于领先地位,可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三、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现代意义上的青年志愿服务,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热线在广东上线,由此开创了青年志愿服务先河。1989年,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诞生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团体。1990年,深圳市诞生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1992年,佛山市首次在香港义工的帮助下成立“义工团”,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至此,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相关研究也逐步展开和深入。

目前,在知网近15年中(2002―2017)以“青年志愿服务”为主题精确检索的文章有2628篇,研究范围涉及青年志愿服务的方方面面,归结起来,国内近15年关于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年志愿服务历史发展与现状研究、相关背景下的创新研究、关系研究、比较和启示研究、综述类研究和实证研究六个方面。具体如下:

(1)历史发展与现状研究。谭建光(2013)、谌学军(2012)、梁绿琦(2015)分别对党的十后青年志愿服务发展、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开展、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兴起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相关背景下的创新研究。韩雪梅、刘艳英、唐凯(2016),付娟(2015), 陈全成、韩涌泉、周文青(2012),许岩(2013)均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背景视角对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和机制进行研究;而徐靓(2008)、王芳(2006)主要探讨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如何进行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周茜霖(2013)在《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影响》一文中主要探讨了新媒体对青年志愿服务发展创新的影响和路径研究。

(3)关系研究。龙永红(2015)、毛立红(2014)均在研究中专门探讨了青年志愿服务创新与青年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关系;成睿(2010)则关注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关系;谭建光(2004)则着重阐述了全球化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

(4)比较与启示研究。祁枫雪(2015)、白宏亮(2009)分别对中日、中美青年志愿服务进行了比较研究;张锋(2014),张燕玲、张晓红(2012),刘洪玲(2009)则着重研究了国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启示;陈素文(2008)、张丽霞(2000)则聚焦于中外青年志愿服务现状、活动的比较与借鉴。

(5)综述类研究。胡凯(2015), 肖强、罗公利(2012),胡雅娟(2011), 龚万达(2010)分别以不同时间节点和时间段(10年、20年),对我国志愿服务研究做了详细综述;郝亚鑫(2016),梁杰华、杜立操(2012),祝小迁、窦贤琨(2012),则侧重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这一视角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龚万达于2010年发表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综述》一文,是对国外志愿服务进行综合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6)实证研究。丁勇、谭建光(2015),刘兴旺(2010)均以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为例,总结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经验教训;刘思博、汪彩霞(2011)则从广东省佛山市桂城街道的微观角度解剖城市街道青年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发展;郭晓葵、施瑶、陈少杰(2015)以河北大学为例,对高校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养老公共事务创新发展进行了专项研究;范亚锋(2014)以青岛2014世园会为例,分析了我国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管理的发展瓶颈及创新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国内关于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研究中,基于实证角度的研究本身较少,且主要以省市(如深圳市、中山市、佛山市等)、学校(如河北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等)、大型活动(如世博会、青岛世园会等)为实证案例。

四、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性述评

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体现出起步早、范围广、程度深、影响大等特点,对青年志愿服务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建设、文化融合等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探讨和论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成果,国外在青年志愿服务的定量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确的地步。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研究起步至今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还处于比较初步和浅显的阶段,体现出起步较晚、涉及范围广而不专、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等特点。有关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多停留在历史发展与现状、存在问题、经验介绍和实证分析等层面,并且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方面尚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当然,研究的相对滞后与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起步较晚以及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不足有关。

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一是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研究比我国的现有研究更加深刻、精确和发达,其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加以引进和借鉴;二是在引进和借鉴的过程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我国的国情,克服“水土不服”的情况;三是我国目前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相对落后,但不能盲目追求短期的“井喷式”发展模式,而应该夯实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和创新。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坚定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基础,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理论成果,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体系,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亚鑫.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6(1):93-94.

[2]谭建光,周宏峰.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1):76-81.

[3]张燕玲,张晓红.国外志愿服务发展趋势[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25-31.

[4]祝小迁,窦贤琨.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2(2):109-113.

[5]肖 强,罗公利.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2(2):5-9.

[6]龚万达.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6-41.

[7]龚万达.志愿服务20年――中国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0(11):87-91.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