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经济发展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6-21 09:05:28

新经济发展分析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1

[关键词]乡镇;经济;发展;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72

乡镇作为我国行政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水平,所以在新的时期进行乡镇经济发展对策的研究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虽然从20世纪以来我国乡镇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通过对目前乡镇经济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对新的时期乡镇经济发展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

1新时期发展乡镇经济的重要性

乡镇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新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新的时期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乡镇经济发展还可以扩大经济的辐射范围,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同时,乡镇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进步,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增加农村的财富。

2现阶段乡镇经济存在的问题

21乡镇领导因循守旧,缺少创新思维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产生的农作物,并且很多的乡镇领导思想比较保守,把主要的工作集中在农田建设、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等方面,然而对于乡镇企业和乡镇经济创新的思考比较欠缺,对于那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项目缺少主动学习的理念,并且也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行为。此外,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只要实现地方的稳定就可以,缺少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魄力,农村居民大多因循守旧,并且缺少融资来源,缺少创新和拼搏的动力,普遍来看缺少经商的理念。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整体来看技术设施较为落后,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等信息发展严重滞后,导致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停滞不前,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降低了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农民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差,缺少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毅力。

22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乡镇地区人口占到我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农村地区的总供给较少,难以满足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需求,农村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来看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可以利用和开发的土地资源较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的阻力;并且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较为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大部分乡镇的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工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我国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落实村民自治制度,村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经济实力较差,领导村民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村民委员会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并且乡镇财政资金不能对乡镇经济提供充足的支持。

23乡镇企业发展不完善

乡镇企业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近些年来乡镇经济得到了非常快速地发展,企业数量和经济规模都在不断发展,但是总体来看这些乡镇企业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很多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流动资金较少,周转能力较差,不能及时更新和完善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技术,部分乡镇企业处于手工操作的生产阶段,生产效率较低,缺少市场竞争力。此外,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以经验为主,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缺少科学管理的理念,不能用专业的知识对企业进行系统管理与分析;企业的领导人在管理过程中,主观色彩较为浓厚,没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封闭的经济环境使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较少,信心不完善最终制约乡镇企业的发展。

3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对策

31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面对的一大重点问题,乡镇经济作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促进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是逐渐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实现我国农业的产业化。首先,需要不断优化我国的农业结构,促进农村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农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同时突出农业发展的特色,逐渐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低效益种植的现状;其次,还需要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在利用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蔬菜、水果、农作物的加工产业,实现食品配送、直销配送的发展模式,以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再次,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农业市场,农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市场的一员,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进行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凭借农业区域特色产业有计划地发展农业市场,进行农产品供销一体化经营;最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农村地区整体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田生产的水利设施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乡镇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步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32促进乡镇企业改革

我国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所以促进乡镇企业改革是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需要扩大乡镇企业的融资规模和发展融资方式,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利用自身地区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市场经济中的优秀企业,为乡镇地方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本支持;其次,需要不断壮大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发展规模小,整体的实力较低,所以政府应该积极出台新的政策鼓励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为这些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税收上的优惠,鼓励其进行公司制管理和经营,壮大民营企业的规模,增加这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最后,提高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财力上的支持,鼓励其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以便增强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33完善农村地区的环境

首先,要解放和更新乡镇领导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发展乡镇经济的重要性逐渐转变乡镇政府的工作重心,组织有关人员到其他经济发达的乡村地区进行学习,聘请经济专家和学者对乡镇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乡镇当地经济发展的新道路;其次,要不断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进行招商引资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尤其是促进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再次,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环境,为实现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要完善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

34建立乡镇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乡镇地区作为我国行政区域的基础,是与人民群众直接交流沟通的基层单位,同时乡镇地区的矛盾和问题也较为突出,所以乡镇经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支柱性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期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乡镇自身特色为立足点,结合乡镇所在地区的独特优势,如自然环境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等,大力发展乡镇支柱性产业,建立特色乡镇产业链,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的变革。

4结论

总之,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村地区的支持,同样乡镇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当前,我国乡镇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乡镇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以推动我国乡镇经济模式的变革并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及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林汐浅谈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J].时代金融:下旬,2013(5):177-179

[2]张军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415-416

[3]胡晓春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6):232-233

(上接P265)

[2]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12

[3]曹俊杰,刘国华发展现代农业:国际经验与中国模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4):7

[4]马继青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9(7):154-156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2

一、工业经济增长及污染排放的差距

“九五”时期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98%、9.45%、9.24%和5.95%。在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上,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2000年与1995年相比,东部、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分别上升1.41%和0.28%,而西部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下降1.68%。东部地区各项工业污染占全国工业污染的份额低于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份额,而中、西部地区各项工业污染占全国工业污染的份额均高于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份额,尤其是西部地区工业污染占全国工业污染的份额是所实现工业总产值份额的2倍以上。中、西部工业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但是工业污染却明显高于东部。西部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最慢,而且工业污染最严重。在环境污染程度上,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进一步分析可看出,东部除工业废气外,其它污染的份额不仅没有随工业总产值份额的增加而上升,反而出现下降,说明东部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的效果显著。中部地区除工业废气外,其它污染的份额随工业总产值份额的增加而增加;西部地区除工业粉尘、固体废弃物外,其它污染的份额在工业总产值份额减少的情况下反而增加。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西部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上研究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污染治理效益也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在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上,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在造成环境污染程度上,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在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上,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东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较早,产业集中程度高,内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能力强,具有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优势,在市场培育、科技创新、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比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变动与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布局和制度变迁密切相关。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是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天然气、有色金属、盐化工、造纸工业和化肥工业,大都是耗水耗能大户、污染密集型产业,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形成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结构,加之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治理水平又低下,使得西部地区不仅工业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工业污染的状况比较严重。根据分析,“九五”时期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下降但污染总量占全国污染总量的份额上升,虽然西部地区的工业污染总量占全国工业污染总量的份额并不大,但单位工业总产值的污染强度是全国水平的二到三倍,是东部地区的三到五倍,是中部地区的二倍。反映出西部工业经济增长和污染治理效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继续拉大。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3

【摘要】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总体上已经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给优势已然告罄。就资本投人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传统工业化结束,以及消费率缓慢提高等,储蓄率开始下滑。技术进步的动态仍然令我们失望: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新常态;机遇;挑战;经济放缓;转型

一、新常态的由来及其背景

在中国,新常态一词则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发展阶段密切相联。2014年5月,主席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使用新常态概念。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主席又一次用新常态来概括当前经济形势。1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主席集中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并集中表达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机遇的乐观预期。到了2014年12月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主席从九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成因及发展方向,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新形势和深刻揭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种战略判断。这一战略判断,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研判国家经济形势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思想。整体上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层面讲,全球经济格局已发生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回顾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可以发现,依靠广阔的世界市场所带来的强大外需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但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已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显著特征,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已不复存在。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试图重构国际贸易规则,贸易保护主义也纷纷抬头,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雪上加霜。从国内层面看,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人口红利、资源环境红利等已逐渐衰减,已难以保持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比较优势。从实际情况看,东部发达地区“民工荒”等现象的出现,我国“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传统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多年高速的经济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年均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回落到中低增速的“新常态”。

二、减速新常态下的特点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总体上已经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给优势已然告罄。就资本投人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传统工业化结束,以及消费率缓慢提高等,储蓄率开始下滑。技术进步的动态仍然令我们失望: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要言之,劳动力和资本投人增长率下降,技术进步缓慢,三因素叠加,导致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二是资源配置效率变化。过去30余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大量资源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效率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效率高的第二产业,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三是创新能力不足。根据汤森路透的研究报告,2012年,以专利为主要指标的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排名,中国企业无一上榜,以知名商标为主要指标的世界品牌100强当中,中国仅有4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对25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统计显示,其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例平均仅为0.65%,而其中知识产权资产占无形资产的比例则仅有16.98%,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差距显著。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使我们忽视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正如指出的:“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始终面临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的缺陷。

三、新常态下的新矛盾和新挑战

在新常态下,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进入了一个新的中高增速平台。毫无疑问,与这个新平台“内洽”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如储蓄、投资、物价、就业、财政收支(包括赤字)、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货币供给、利率等等,均呈现出新的性状。这些变化将在几乎所有领域中引致“水落石出”效果,这不仅会暴露出我国经济运行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而且会引发新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新常态下的新挑战。1.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然而,当前中国产能过剩之严重,绝难用市场经济的一般道理加以解释,其中,深藏着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当然在于企业盲目扩张,但是,若无其背后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推波助澜,企业的肓目扩张绝难形成气候。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就业和税收人,同时也为获取中央政府的产业优惠和转移支付,无不以“画地为牢”的方式扶持本地企业。产业政策导向上的趋同,致使各地区之间出现较为普遍的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全国加总,产能过剩就是合乎逻辑的结果。中国地方政府“父爱主义”的产业政策,客观上有着“自造”道德风险,引致企业不计成本盲目扩张的倾向。在市场经济中,因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的损失,是由企业自身承担的,而在中国的体制下,造成的损失可能最终都要由政府来买单。基于这种体制,一些企业或地方政府在做投资决策时就会更加冒进,由此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就更形严重。中央已经决定采取综合措施来根治产能过剩,其要点可概括为“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然而,这些战略安排,主要还是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中央精神的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在创造合适的机制方面下功夫。

四、对于解决新常态下产能过剩的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真正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是根治产能过剩的关键。换言之,我们需要培育高效率的市场机制,并依托它来进行产业重组;其次,应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配置存量资本中的作用。由资本市龆不是行政干预来调整产能、消化过剩,应是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路径。再次,解决产能过剩要有全球视野。要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以及未来产业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探讨解决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我们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高度来推动产业和产能转移,从而缓解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

参考文献: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4

一、经济新闻纸媒体的分类

改革开放多年来,经济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在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2100多种报纸中,经济类报纸约占40%,综合类报纸开辟的经济专刊、专栏和广播电视开办的经济类栏目,更是丰富多彩。可以说,经济报道的数量越来越多,报道面越来越广。

以受众最为熟知的纸质经济媒体为例,把经济媒体的种类做系统性的概括和分类,从中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经济媒体的分类上也能探寻到我国经济新闻受众的阅读特点和选择风格,为今后我国纸质经济媒体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和吸取的经验。从媒体基本定位来看,可将目前纸质经济类媒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综合性财经报纸

主要指创刊比较早的老牌经济媒体,如《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传统经济刊物,这些经济媒体由于经营年代比较久远,在受众的心目中拥有了一席之地,受众的忠诚度很高,加之报道的内容权威公正,有些更是官方,自然可信度高。

(二)证券型经济类媒体

此类经济媒体主要侧重于金融与股市,着重报道有关虚拟经济的信息,以股票和证券等理财产品为主,与受众的财富息息相关,因此受众的关注度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证券市场》、《金融时报》等经济报纸,的信息紧跟市场动态,紧盯市场的一举一动,让受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对自己很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三)行业依托型经济类媒体

其报道的内容和媒体的发展与经济市场的某一个行业密切相关,主要报道的都是这一领域的经济新闻和信息,自身定位准确、专业,把这一行业的动态和信息做专做强,目标受众也是固定而准确。如《中国建材报》、《中国房地产报》由于把全部精力都专注于一个行业,报道的精度和力度自然比其他综合类经济媒体更胜一筹,深受受众的欢迎。

(四)新财经媒体

这类经济媒体的主要受众一般是比较高端的商务人士和财政官员,他们是经济的决策者、参与者和制定者,属于高素质、高学历的受众群体,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专业知识和素养,对一般的经济新闻和信息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结论,不会随波逐流,可以说是有主见的精英群体。因此,面向他们要做好经济新闻和信息必须下更大的功夫,做更多的工作,所报道的信息应该更具前瞻性和建设性。如《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一直以“新闻创造价值”为自己的办报宗旨,为目标读者“提供有效信息,提供好的行业信息和好的评论作为一种参考而获得价值。”

(五)信息型经济媒体

一般这些媒体在内容上以各种商家和产品的打折促销信息为主,信息密集,种类繁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可以说有关受众的日常经济活动的信息“一网打尽”,受众可以在这些媒体上浏览到自己需要的商业信息和产品的价格趋势。此类媒体的特点是版面多、信息广,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二、当前纸媒经济新闻报道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新闻媒体的发展也是生机勃勃,顺应国家的总体发展和受众的要求,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开设经济专版和专栏,一些专业经济类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蔚成风气。各媒体在经济新闻的报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投入最大的财力和人力来进行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水平也是逐渐提升,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但是,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在传播方式和报道手法上仍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缺乏可读性

新时代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还没有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经济报道的习惯和毛病,在报道中过多地强调数据和资料,导致经济新闻缺乏可读性。“笔者经常阅读国外报刊和通讯社的金融报道,感到他们的稿件一般都很少有行话术语,有一般金融知识的普通读者都可以看懂。”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术语太多,不通俗;重物不重人;大量的罗列数字,却忽视数字背后的涵义等。

(二)缺少“人气”

当下的经济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仍存在着只重事物不见人的误区,一味地把新闻报道看做是对新闻事件的直接传递,在报道中把全部的精力和篇幅都放在了对数据、利润、走势、价格等一些呆板的信息上,使得经济新闻的报道毫无生命力和生气。诚然,经济新闻是以对经济信息的报道为主,但是单纯地对经济信息进行报道会使报道的总体风格失去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缺乏深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经济报道及时给予科学的解释和理论的说明。”我国的大多数经济新闻报道还停留在对事件表面比较浅显的报道阶段,只是充当信息的“搬运工”,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报道,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缺乏深度和内涵。

(四)娱乐化倾向

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博得关注,有些经济新闻媒体有意地向经济信息中加入过多的娱乐因素,在报道手法上也是趋向于娱乐新闻。过度地报道信息背后所谓的内幕,制造悬念,故意设计戏剧化的冲突。偏离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根本宗旨,置经济新闻的严肃性和客观性于不顾,报道中充斥着大量的戏谑和网络词汇,让受众读来一头雾水,分不清所浏览的是经济新闻还是娱乐新闻。媒体为了提高关注度加入些娱乐的报道手法本无可厚非,但要把握好度,在不失去经济信息这个中心的前提下适当地辅以娱乐报道手法,使经济新闻的报道锦上添花。这个度的把握需要经济新闻的从业者努力去实践和摸索,通过对受众的反馈和交流,从中找到新闻报道最合理的尺度。

三、纸媒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研究

(一)加大贴近性,发挥舆论作用

从手中切身利益出发,用更大的篇幅报道其关心关注的信息

和新闻,与直接报道商业的经营活动相比,虽然不是直接方式,但在启迪受众的思想、提高受众的财商,使受众对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和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洞察和了解。经济新闻的监督规范作用不能离开市场活动而独立进行。它的监督和规范是政策上的、也是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是宏观与微观的有效结合,为经济的有序健康运行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坚实的后盾。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规范的、法制化的有序经济,没有法律约束的市场经济竟会混乱不堪,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法制建设并不十分完善,市场经济容易与权、钱、情等因素产生不良的联系,一些犯法违规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充分发挥经济报道的解释分析功能

发挥经济报道的解释功能,意味着经济报道的语言必须要通俗易懂。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言简意赅地报道信息;在增强新闻信息量的同时,加强它的知识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服务性也将随之体现。新闻报道的解释方法很多,可利用个案事实对新闻本体进行解释;亦可用直白明了的手法对中观和微观的理念进行充分解释;记者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可以举一反三提出建议,启发受众对新闻事件之中的内容和意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要以小见大,从宏观经济中寻找民生视角

经济报道看似相当宏观,诸如国家政策、经济方针、国企改制、世界时局、全球经济等等,而且在人们的印象中,经济新闻报道中总是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和专业图表,加之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长篇的政策法规、指导方针、经济计划,很难让受众对报道的内容产生兴趣。本质上,经济新闻报道应该与百姓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从百姓的角度和立场报道新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能眼高手低、理论脱离实际。

(四)加强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对新闻在报道背景、事实内涵、信息价值、发展寓意的深层次对人们熟知的新闻信息进行剖析和解读。深度报道这个名词最早来自于西方的新闻界,是西方媒介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产生的革新式的报道理念。现如今,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信息的发展已不仅仅简单的信息传递,而需对经济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层次原因做全面的分析和解读,因此,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时展的产物。发过来,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又使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越来越高、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首先出现在报纸媒介,因其竞争力不如电视网络而兴起,发展越来越好,受众份额较以往有显著增加,随着报纸的崛起,电视与网络等其他媒介也不甘示弱,先后引入深度报道的新闻模式,效果也能令人满意。新世纪以来,报纸深度报道面临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强势竞争,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增强深度上下功夫。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深度”,在于说理之深,在于观察之深,在于思考之深。

参考文献:

[1]宁思思.报刊经济新闻报道的多维视角研究[D].湘潭大学,2012

[2]许向东.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经济新闻报道[D].郑州大学,2002

[3]毕方芳.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3

[4]宋群.经济新闻写作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中国记者,2007,70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途径

因为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使得新媒体作为一种较新的发展模式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所谓的新媒体就其自身来看主要是内容与渠道两个角度具有自身的新特征。在实际的发展之中,新媒体运用何种运营模式,做出何种运营发展途径,是各个专业工作者面临的需要解决以及探索的重大任务。

1新媒体经济所具有的特征

在规范新媒体经济的过程之中,需要对新媒体经济的特征以及自身成长发展的特点做出规范性的确定。

1.1缩短时间,信息量以乘积式增长

新媒体经济对于信息的以及传播具有自身的特殊渠道与特点,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数据信息时间周期。与此同时,借由人际传播自身的及时性与互动性问题,进行使得信息的量以乘积式的形式不断上涨,资讯信息量的数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的受众的自身的关注角度。新媒体经济因为传播的对象以及传播的信息形式不再是单一单层向,从而使得信息受众与传播者接受与处理的地位有所交换。

1.2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新媒体经济是多项平台的融合与演化,新媒体经济需要多项平台的融合与发展使得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形成了较大的商业模式,此种商业模式是使得传统媒体向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电子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最终超越了传统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

1.3降低传播的成本,降低技术方面的要求

新媒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成本,拓宽了媒体的发展渠道。基于新媒体与传播的渠道自身的角度来讲,因为网络技术的自身发展的特征与操作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一定信息的的门槛,使得信息的入口更加易得,从而增加了受众具有获取信息的平等权利。其中,传播成本较少是指数码设备之中包含着相当大的信息数据处理的功能,并且与传统机械设备做比较,价格相抵较为廉价。总之,新媒体的特点导致了新媒体经在当前整体的产业环境下,有着自身的发展的优势与北京。这不仅仅使得新媒体能够形成自身的经济增长点,并且能够推动新的商业莫属的发展,为以后的新媒体的运营提供无限可能。

2新媒体经济发展的途径

就新媒体经济的自身的特殊性与新媒体经济发展的途径特点而言,新媒体经济自身因为容易出现无法自动调和的情况,笔者认为国家在新媒体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应该主动并且不断调控与引导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就当前全球环境发展实际来看,在新媒体经济的冲击与发展,各个国家对于新媒体的发展都在进行积极努力地探索与发展。在各国实践的基础之上,实践的基础便是就产业链自身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价值再创造,使得内容能够创新、生产能够持续发展。

2.1丰富创意环节

内容的创新以及丰富是整个产业链自身的开端也是前提,创意内容的打造以及诞生需要创意的丰富与完善。在此项环节之中,创意产品的诞生与发展意味着版权需要合法,利润需要独有。但是就当前的形势而言,新媒体产业在自身的发展的初期,规模较小的企业不能够把握好发展政策的方向,从而使得在创意环节匮乏造成了决策的失误,最后蒙受较大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内容制作环节规范化、科学化

新媒体经济在创意的环节做好后,需要在内容创作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投资与运营,但是当前很多涉及新媒体经济的企业很难完成以及设计好较为成本高昂的内容制作与设计。在内容制作与设计方面,这其中的成本包括设备硬件、工作室空间的建立。比如视频的制作便是需要配套的软件与机械并且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跟进。因为内容制作环节成本较为高昂,所以使得企业需要强大的经济力作为其支撑。除了经济实力的支撑之外,较为科学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思维也是当前新媒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3顺畅生产复制环节,增强竞争力

在新媒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生产复制环节是整个新媒体经济对于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小的环节,但是在同样的人力与物力的情况下,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进行维护与发展。

2.4国家政策法规的跟进

就传播的环节与渠道而言,需要国家对新媒体经济做出商业环境的保驾护航。但是当前新媒体经济当前市场依然不成熟,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政策上的障碍与政策上的落后,为了能够使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整体产业链形成价值,需要国家进行政策的跟进与发展。

3结束语

新媒体经济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较多并且能够很好地推动规范化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当前发展新媒体经济需要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压力下,不断推动内容创新、保护本国创意,然后对产业链增加经济支持。

作者:王赟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

参考文献

[1]薛敏.新媒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探析[J].北京农业,2015(3):252-252.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6

关键词: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4-0016-03

一、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腹地经济落后,产业趋同

新区所处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所覆盖的地域广大,大多是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都相对落后,各主要城市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有限周边几大主要城市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各地建设缺少整体性规划,趋同性大于互补性,难以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链,不能为滨诲新区的经济辐射功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新区经济结构问题

1.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是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新区的产业结构分析看,1994年到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从50.75亿元上升到369.36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基本维持在 31%左右,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仍然是工业制造业,不具备一个完善的现代化综合经济区域所必需的要素。同时,和同期快速发展的第二产业相比,新区的第三产业增长趋势有所放缓,这将影响新区经济未来的协调持续发展。

2.产业链不完善。一是主导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发挥不出产业聚集效应。如: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439.8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450亿元,实现产值翻番,年均增长25.74%,占新区工业总产值45%左右,产值规模约占全国6%,经济效益继续在全国领先。但是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产品的加工和装配,而产品技术进步和更新的来源掌握在跨国公司,产业整体仍处于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3.新区民营经济发展比重小。作为一个新兴区域,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可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明,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发挥重大作用。但目前经济新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仅为10%,对拉动新区经济快速增长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行政区工作欠协调,没有形成合力

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滨海新区管委会,负责滨海新区有关发展事宜,在区域经济管理方式上力求创新,实行经济联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新区的前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滨海新区管委会不是一级政府,在新区的规划、管理、协调等方面缺乏权威性,新区内的各个行政区、功能区内部仍存在各自发展、过度竞争的现象,影响了新区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限制了新区内资源整合和配置的合理化,阻碍了新区的快速发展。

(四)金融规模不足,金融创新相对滞后

1.滨海新区的金融业发展状况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截止2005年7月,滨海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和贷款分别为1118.31亿元、850.9亿元,而浦东新区同期各项存款和贷款分别达到了4709.88亿元、4226.90亿元;从金融机构的规模上来看,新区内共有银行54家分支机构,其中只有一家外资银行,而浦东新区仅外资银行就达173家。金融总量和规模的欠缺导致了金融业服务水平不高,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差,不能满足新区日益发展的需要。

2.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偏小。2004年新区的金融业产值32.50亿元,所占比重仅为地区生产总值的2.6%。经济要发展,金融须先行。区域内产业的调整、区域内分工协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都依赖区域金融体系运行的顺畅,金融业发展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区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不能有效地发挥推助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

3.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资金供求结构有待改善。新区内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为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今年上半年,新区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合计达327.84亿元,占新区人民币贷款40.63%。而作为经济增长点的新兴产业、新兴企业所得到的资金支持有限,银行信贷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此外,新区内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手段单一,加大结构调整的难度。

4.金融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新区外资企业众多,国际贸易发达,需要的金融服务日益增多,而新区内金融机构推出新的服务产品的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新区未来的发展,大约需要5000亿的资金支持,单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急需金融的支持,如何扩大金融总量,加快金融创新,对新区发展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五)资源短缺

滨海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盐、地热,而其它资源匮乏,其中最主要的是淡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严重不足。随着天津工业东移,预计滨海新区今后每天将需要数以百万吨计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然而,天津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6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15,滨海新区的人均拥有量还要低于整个天津市的平均水平,是重度缺水地区。从电力部门获悉,2005年滨海新区电力缺口为 15万千瓦,预计今年仅开发区电力缺口就达7万千瓦左右。到2010滨海新区生产总值要超过3000亿元,如没有相应措施,水电供需的矛盾将进一步扩大。

二、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发展首先是从局部开始的。滨海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带,新区应该认清自身的优势,加快扩大经济总量,迅速成长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立足天津,依托京冀,特别是利用北京的资金、科技优势,增强其辐射和集聚功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京津冀的经济整合。

(二)调整新区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辐射力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新区2010年发展目标确定第三产业比重要达到40%。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首先发展物流业,形成海、空、港一体的国际物流运作体系。要加快建设天津港,使其成为国际化深水大港、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主枢纽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要扩建滨海国际机场,实现和首都机场实质性联合,形成航空货运为主;同时,加快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形成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其次,加快金融业发展,支持新区离岸金融市场和中国北方国有资产交易市场的建设;最后,发展房地产业,2010年新区人口将达到300万人,房地产业要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建造宜居的海滨城市。

2.做强主导产业,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向周边地区延伸产业链,带动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区要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辐射作用,延伸产业链,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各种资源,吸引为新区内大企业服务的中小型专业化配套企业,扶持其做大做强,并能为其他地区的相关产业提供零配件,加大新区产业的聚集力。产业链的完善可以把主导产业紧紧地围成一圈,消除产业之间的缝隙,形成产业的聚集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新区应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认真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要继续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以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从事高端科技产品的研发,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促进产业的升级;加快企业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研究开发机构和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支持本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本地企业要抓住机遇,争创民族品牌,积极参与自身主业的研发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提升盈利空间,推动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民营企业方面,政府一是要鼓励民营企业为新区内“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从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政府要牵头为民营企业发展融资提供贷款保证,制定信用担保及监督、预警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健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机制,整合资源优势,迅速壮大实力和规模;金融机构必须积极进行创新建设,建立信贷产品开发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国民待遇的信贷支持和优质金融服务。

(三)整合行政区和功能区资源

以区域经济为立足点,利用现有的新区管委会,尽快建立高效、精简的政府部门,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土地管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财政管理,加强新区内部各区政府机构在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协调,集中整合现有资源。当前主要是处理好各行政区之间、行政区与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突出各行政区和功能区的发展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扬长避短;实现海关、税务、外汇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办公,简化手续,加快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将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的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建立公平诚信、充满自由的市场,促进城乡一体化。

(四)扩大金融总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学习深圳和浦东在发展金融方面的经验,加大政策扶植金融发展的力度。制定《滨海新区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建立金融发展专项基金,吸引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补贴其办公用房和解决高级管理人员子女户籍等一系列生活问题。设立金融创新奖项,对有创新贡献的个人和金融机构进行奖励。改善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促进新区金融健康发展。二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滨海新区内外资企业多,国际贸易发达,企业需求变化快,为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规避风险、资金理财的需要,应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素质、金融产品设计创新能力,拓展银行业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服务种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支持金融机构总部(行、公司)提升驻滨海新区金融分支机构的级别,扩大其自主经管的权限、范围,积极同新区内企业进行合作,支持企业发展。四是加强环渤海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整合金融资源,争取银行混业经营试点,进行金融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可考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金融信息产业园区。千方百计提高新区金融总量和规模,积极支持环渤海地区企业发展,促进产业调整。

(五)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在我国能源利用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滨海新区应该率先垂范,在节约能源、优化产业布局与新能源开发利用上要走到前列。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使新区废物最终达到零排放,能源最大限度地被有效使用,资源最优化利用,成为科技示范区。一方面要千方百计聚集更多的资源,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极端珍惜现有资源,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注重绿色GDP的增长。目前新区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加快海水淡化工程建设,缓解滨海新区的淡水危机。目前,新区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靠外调的滦河水和黄河水,但外调水的供应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水资源的缺乏已经影响了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已成为解决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区要积极开展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申报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争取做海水淡化示范区,利用海水淡化服务现代化工业,走科技兴区的道路。二是调整滨海新区电网布局,通过与北京、河北的电网相连,将天津电网建设成为网架坚强、结构合理、运行灵活、与天津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一流电网,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三是在进一步加强引资力度的同时,提高外资质量,严格杜绝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项目引进。新区要引进能耗少、清洁生产的项目,培育附加值高的产业,同时,鼓励企业节能降耗。这些措施,将进一步保证能源、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促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组组长:张起良

课题组成员:刘淼 刘建军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7

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即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加快现代化,曾有不同的认识。不少省市特别是东部一些省市,都提出加快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因此有的同志主张用加快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但是,许多同志认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000年,我国人均GDP854美元,不仅同当年高收入国家人均GDP27443美元有很大距离,而且同当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2039美元和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1153美元也有较大距离。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很大一部分地区农民收入没有达到小康收入水平,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农村有2800万人尚未脱贫,城市有近2000万人领取最低生活补助金)。根据这样的国情,比较切合实际的选择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应当看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不仅易于为人民理解,而且目标不那么张扬,不会给外国人以咄咄逼人的感觉,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就全国整体水平而言的。有条件的地方,如东部一些省市,可以发展得更快一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任务是,用20年时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涵义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更高,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做到。

二、一个主题——新世纪头20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对中国来说,发展还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要快速发展。因此,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主题就是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78—200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52%,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000年,我国GDP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超过1万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银行认为,我国2000年GDP已达到4万亿美元。由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行列。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和划分标准,1999年全世界中下收入国家为人均GNP756美元以上,我国当年人均GNP已达到78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GDP(由于我们利用不少外资,因而人均GDP,略大于人均GNP)为840美元,有了进一步提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了一个台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心就是要用大约20年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其基础和主题,则是要在这20年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做到每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平均每年经济增长7.18%。这个速度虽然比前22年低一些,但是仍属高速或快速发展范畴。分析各方面的条件说明,实现上述快速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工作做得好还有可能超过。

中国具有并将继续保持高储蓄率和投资率,有世界上最富裕的劳动力资源,正在迅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中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生产力的组织,能够把各种生产潜力组织起来发挥出来。因此,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经济尽管已经持续高速增长了20多年,今后20年仍然具有较高的自然经济增长率,能保持7%—8%的平均增长水平,超过日本、韩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持续高速增长的时间。2001年和2002年前三个季度在世界经济低迷的不利条件下,中国经济增势不减,仍实现7.3%和7.9%的高速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具有相当强的活力和发展势头。

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经济2001—2020年年均GDP增长7.18%,同期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年均GDP增长3%,则中国人均GDP到2010年为1592美元,2020年为3027美元,同期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为2513美元和3097美元。可见,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到那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跃升到世界第3位,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4%上升到占8.4%。

为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制订和实施恰当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已经为我国制订了三步走和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目标,即到21世纪上半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五大以来和十六大,又进一步将第三步发展战略再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20年,经济总量力争再翻一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经济总量大体再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完善发展思路,实施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其它重大方针政策。首先,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趋势,发展要有新的思路。概括来说,一是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保护,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注重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其次,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实施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其它重大方针政策。比如,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扩大国内市场应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立足点。当前要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当长时期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更积极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等。

第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2000年底,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发展的体制仍到处可见,严重影响经济潜力的发挥。进入新世纪,改革还要求有新的突破,即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理顺分配关系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取得成功,将最有力地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开放也要有新局面,即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最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工业化一般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从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增加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的过程。我国目前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消耗低,四是环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前四条是根据我国人均资源短缺(注:根据国家统计局材料,人均耕地面积2000年世界平均为0.24公顷,而中国只有0.1公顷。人均淡水资源,2000年世界平均为8241立方米,而我国只有2257立方米。人均探明可开采石油储量,2000年美国为13.6吨,巴西为6.7吨,而我国只有4.2吨。)和适应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第五条则是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特别丰富的国情提出来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用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化的标志已不再主要体现在工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占优势,而应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占较大优势,同时农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大大下降;建成独立完整的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取代初级产品占越来越大比重;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是以拼资源、拼能源、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为代价,而是处处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提倡循环使用,回收再用,重复利用,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等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同重视发展科技教育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问题要研究。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十六大报告对三农问题特别重视,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部分单列一题叙述,这是过去党代表大会报告中没有过的。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论述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又跳出农业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肯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市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还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只有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将成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全面的小康,这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速,至2001年已达37%,但是还不够快,至今仍有占63%的人口在农村,有占近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5%。所以,今后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更有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或城镇化可说是发展新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认真研究诸如用城市化概念好还是城镇化概念好、城市化道路如何走、发展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

五、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

中央十五计划建议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是适应新阶段新形势(如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般商品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作出的正确选择。调整经济结构,除了上面已论述的调整城乡结构外,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一是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生物、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政务、商务、公共服务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二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包括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三是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和改造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四是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和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未来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主要靠发展第三产业。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8

[关键词] 科斯定理 交易费用 制度交易 专业化经济

考察一下人类经济发展史,就会发现整个经济史所反映的主要是一部社会分工和组织不断演化的历史。两百多年前斯密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他很自然地把分工作为研究的重点,并得出结论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能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确立了分工和组织演化问题对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分工和组织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分工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一、分工与经济的发展

两百年前斯密就注意到了分工能够产生的经济增长更为基本和更为重要的源泉:人类的知识学习功能,并在实践中利用知识来为自己谋求利益是人类的本性。但人类可用于学习的资源--时间是有限的。分工可以使人专于一个工作,在提高人们的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增加了专业的多样性,带来分工经济:人们总会在边干边学中不断提高其劳动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对原料和工具的利用效率。分工节约了劳动转换时间,并节省了不分工时重复的学习成本,从而劳动者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更有效地学习,其劳动生产率将随着专业化水平上升而增加。

二、组织与经济的发展

既然分工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那么是什么因素制约着分工的进行从而限制着经济的发展呢?也就是说,分工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或者说,为什么分工和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历史轨迹呢?

1.组织分工的市场

生产上的分工经济诱使人们参与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而消费上的多样化偏好则引导人们相互交换其专业化产品。如果人们在相互交换专业化产品时受到限制,那么分工受到制约。

“交易费用”概念的出现使得对分工问题有了更加有力的分析工具。分工经济和消费多样化要求使得分工和交换同时成为必要,但交换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交易费用。当分工经济大于所带来的交易费用时,分工就是有利可图的;而当后者大于前者时,分工就是无利可图的和不可行的,理性的人就不会选择参与分工。分工就会在其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达到均衡。

2.分工的制度结构

交易费用制约着分工规模,那么什么是交易费用呢?交易费用是指契约的搜寻、谈判、缔约、执行和维护所产生的费用,交易的实质是附着在财产上的有关权利―产权的相互交换,产权是形成交易的前提,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这些预期通过社会的法律、习俗和道德得到表达。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德姆塞茨,1967)。界定产权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处理外部性并以此为经济行为提供适当的激励,使得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相一致,从而指引人们去做那些于人于己都有利的事,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变迁本身又是一件具有外部性的活动,一旦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出现且被证明是有效率的,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其他人模仿。整个社会由此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在制度创新上存在共同利益的相容性大集团,这种共同利益的实现有赖于强制力量或者是“选择性激励”措施(奥尔森,1965)。适应这种要求,类似于政府和专利的制度出现了。政府对暴力活动使用权的垄断使得它是唯一可以在非一致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强制易的组织,由于这一特性,政府在界定、实施和保护产权上有低成本优势。政府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制度服务以换取报酬―强制性征收的税入,政府的目标是实现统治者租金的最大化,为此它倾向于把产权拍卖给社会上愿为此付出最大税金的阶层。

各利益集团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对特定制度安排下的经济绩效做出评价,然后根据其对制度的认识,彼此之间进行制度交易以谋求福利增进,这就是制度变迁(布罗姆利,1989)。制度变迁的结果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的现状、人们对过去及现存制度的认识状况及其制度偏好,还取决于各种利益集团(包括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实现从原有的制度向有效率的制度的变迁是有成本的,因为新产权的确立要付出成本,更重要的是因为产权代表了收入流和服务流,产权在社会上的分配或重新分配实际上就是利益在人们之间分配或重新分配,为了争夺利益的寻租活动会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制度变迁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这决定的分工也将是一个随着制度的演进而逐步演进的过程。同时,动态化的分工为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变化提供了供给,这些变化又会诱发制度变迁。分工和制度之间的关系也被动态化了,经济发展因此受到其本身发展的历史路径的制约(诺思,1990)。

3.组织分工的企业

只有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经济组织,才能称为“企业”。第一,企业内部存在分工协作关系,是一种团队生产;第二,企业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下形成的,因而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内涵;第三,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是为交换价值而生产。从技术关系来看,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生产过程内部各工序和操作的专业化为基础的劳动的技术组织。

但是分工只是企业出现的一个必要却不充分条件,企业出现的另一个必要条件为存在着交易费用上的差别(科斯,1937;钱得勒,1977)。在不完全契约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进行专业化生产并相互交换专业化产品可能带来高昂的交易费用,这种高交易费用可能来自频繁的重复谈判(科斯,1937)、产品考核需要(巴泽尔,1982)、机会主义行为对专用性投资的危害(威廉姆森,1979)和对可占用性要素的争夺(克莱茵等,1978)。当这种直接产品交换的交易费用是如此之高,以至于生产要素使用权的转让代替产品交换能够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时,企业就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劳动分工中出现了。因此,企业的本质是以要素市场契约取代中间产品市场契约(张五常,1983)。生产要素从原来的通过产品市场取得收入为通过转让要素使用权而获得收入,这一转变为偷懒行为提供了机会,监督和剩余控制权是需要的,而剩余索取权则为监督和剩余控制权的恰当行使提供了激励。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通常被授予给其活动最难以监督和贡献最难以确定的企业管理者,作为对其投入的间接定价,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企业将交易费用很高的活动卷入了分工,而同时却避免了对此类活动的产出和投入直接定价。相对于直接定价的市场来说,企业提供了一种代价更小的分工组织形式,因而为分工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杨小凯,1998)。企业和市场将会在其边际交易费用相等的那一点上达到均衡;若企业交易费用减小,企业相对市场将会扩大,在这个意义上企业与市场具有替代效应,但企业交易费用减小会带来整个社会交易规模的扩大,市场交易因此也会扩大,所以企业与市场之间又具有“收入效应”。

三、结论

本文发现,当人们偏好消费的多样化和存在着交易费用时,人的趋利性及其学习功能是产生并推动分工、组织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也正是这种学习的动态效应导致了分工、组织和经济的动态发展。人类对交易费用的认知效应产生了制度并推动制度变迁的发生;分工与制度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循环因果积累关系”,局部专业化经济的变化会引起整个分工结构的变化和制度变迁,而这种被诱致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加强最初发生变化的专业化经济,同样,某一制度变迁会使得整个制度体系和分工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又会使制度安排面临着新的变化;经济发展就是对分工和制度上述动态发展的体现。初始的人口、人口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以及学习效应的不确定性甚至一些完全偶然的事件会使得最初的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因不同的国家而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分工结构和制度结构,在循环因果积累关系的作用下,这些不同可能被自我强化,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历史发展轨迹可能因此而不同。

参考文献:

[1]杨小凯:1998,《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斯蒂格勒:1996,《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

[3]诺思:1994(1990),《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效绩》,上海三联书店

[4]布罗姆利:1996(1989),《经济利益和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

[5]科斯等:1994,《财产权利和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6]陈郁编:1996,《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9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丽水市;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浙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N003)成果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基于东部丽水市的实证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1日

丽水市地处东部内陆,是东部经济发达省的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起步较晚,处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但是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37元,是全省平均值的58%;同年底,丽水市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对全市农村居民的全面覆盖。

一、行政力量的介入和大力推动是新农合快速覆盖的主要推手

(一)各级政府将完成新农合医疗筹资等任务当作政府的首要工作来完成。全面推广新农合制度以来,为落实新农合发展的计划目标,各级政府强调集中主要精力,打好新农合筹资仗,强化责任,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2007年初,为了完成省政府做出的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60元标准的目标,云和县通过县政府办公会议讨论并决定,当年度新农合筹资差额65.8万元全部将由县政府承担,为全县82,248位参合农村居民每人补贴8元,维护农村居民的参合积极性,把参合率提升至94.6%,居全市第一位。2010年,云和县采取对参合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扶持等政策,县财政支出26万多元对其个人缴费部分的50%予以补助;当年1月,全县就圆满完成新农合全年的筹资任务,参合率上升至98.3%。

(二)政府积极解决新农合发展中的各种束缚,为新农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新农合的经办机构的新建、日常运行和业务能力建设等都需要较高的启动经费和运行费用,各级政府主动承担,减轻新农合发展的资金压力,维护新农合基金的安全。2008年,龙泉县政府完成财政筹资20余万元,为全县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及分院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对操作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使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化率达到100%,实现实时联网报销,规范了新农合报销结算制度。2010年,青田县动用县财政,增加合作医疗办公室人员编制,为各乡镇配备专职或兼职经办人员,提高新农合的监管水平,为严格合作医疗的初审提供了人员保证,有助于维护新农合的平稳运行。

(三)政府不断加强对新农合的基金管理和监督,保证新农合的平稳运行。为了切实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各区县市政府建立健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机制,防范开大处方药、做不必要的检查、违规套取新农合资金现象的发生;积极推动了新农合经办服务和医疗机构的分离,实行管理专人专职、异地任职、定期轮岗,以确保新农合的独立性;规范新农合审核流程,建立稽查制度等,严令禁止经办机构擅自变更支付项目和报销范围、提取管理费用等;积极推进新医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要求合理用药,加强住院病人的基础信息、门诊情况、化验情况及信息管理,以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推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政府对推动新农合的深入发展负担过重,激励不足。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行政力量的积极推动是新农合全面覆盖的主要推手,但是基层政府缺乏推动新农合升级的内驱力,原因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无法避免在人力资源上对发达地区进行“逆向补助”。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青壮年劳动力到县外、市外发达地区务工的现象,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人员越多,然而,出外人员只能在原籍才能享受到新农合的相关保障。2009年,丽水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只有24%、19%,多数人通过新农合获取医疗保障。这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红利为经济发达地区享有,而老幼弱病残的社会负担是由经济欠发达区域来承担,加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相对数量多,新农合筹资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般性提高,都必然引起筹资总额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基层政府总体可支配财政收入不高,还承担着扶贫救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社会责任,因而对完善相关机制制度、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方便异地就医报销、增加参合人员的实惠的积极性不高;对其新农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倾向于利用行政手段和政府压力来解决。

(二)农村居民筹资负担感强,有病及时就医的意识不足。农村居民新农合筹资负担感强烈,一是因为人均收入不高。虽然参合农村居民2011年度个人筹资负担仅为100元,占人均筹资的30.9%,占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64元的1.4%,但是从农户户主完成全家筹资的角度来考虑的,对三口之家,个人月收入的50.4%用于缴纳全家的参合费,压力感明显。对自负筹资比上涨过快的预期,也加重了农村居民参合的负担感;二是因为农村居民对政府财政补贴的感知度不高。即便是在家庭账户管理模式下,个人对已经缴纳资金也没有控制能力,除非家庭成员生病,自筹资金“只能是对他人的资助”,自己没生病吃了亏,参合不值;三是对县域合作的认同感低。新农合以县为单位进行筹资,超出了农村居民社区的范围,农村居民少有机会参与新农合事务的管理和监督;集体经济组织缺乏筹资补助能力,也降低了农村居民新农合的主人翁感。农村居民参合意愿不高,影响了其养成有病及时就医的意识,也限制了其对新农合事务的参与。

(三)合作医疗机构未能根本扭转“看病贵”的问题。当前,新农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是由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新农合工作管理委员会来负责的,它既支配着地方医疗服务机构,又监管着新农合部门,处于运动员兼裁判员的双重身份,缺乏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并督促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变以药养医并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动力,也缺乏推动基金管理机构成为独立运行的机构的动力。新农合基金管理机构只对合作医疗审核、报销、统计、审批、转院等工作负有责任,对基金安全只负有分析报告的义务,还没有形成代表参合人员利益的独立地位,缺乏独立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议价的权力和利用其购买力来最大限度地维护参合人员利益的能力。在以药养医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加之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医疗机构倾向于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外的药品和做不必要的检查以增加收入,而这些医疗费用并不在新农合报销的范围内,这就造成参合人员实际自负医疗费用比新农合设计负担比高得多,“看病贵”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在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缺乏控制的情况下,新农合实行控费制度只能是对患病农村居民获取医疗补偿的限定,不能实质上降低医疗费用,也无法对参合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形成实质上的控制。为了避免误诊误治造成的负担,很多参合农村居民选择享受较低的报销,到更高层次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患病农村居民盲目流向上级医疗机构,增加了县市级医疗机构的负担,造成了中心医院忙于常见病症治疗,难以提高医疗技术;同时,又造成村级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政府投资乡村卫生室的积极性,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造成了“看病难”的问题。

(四)农村居民健康“守门人”制度还未形成。由于新农合缺乏有效措施改变定点医疗单位的趋利性,没有医疗机构代表农村居民的利益,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直接负责,熟悉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给患病农村居民最适合的医疗保健,以最少的钱购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对农村居民个人健康状况最熟悉的乡村医生不仅与参合农村居民无直接利益关系,还普遍存在技术骨干短缺、整体素质不高、医疗水平相对有限、财政补助不足等问题,甚至出现看错病、开错药、打错针、造成间接传染等医疗事故,根本不能发挥“守门人”的作用。由于缺乏专业的医疗顾问,患病农村居民与县级医院信息完全不对等的劣势的竞争地位,难以对医疗过程和医疗单位形成最有力的监督。即使对医疗服务有疑问,如果没有熟悉的医生,患病农村居民也往往无法提出质疑。据各区县市新农合章程规定,农村居民要就近到乡镇卫生院看病,并遵循相关转院手续和报销比例;在私立或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所发生的符合规定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按县内分段报销标准的50%执行。这些规定不是增强农村三级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而是排斥了社会资本的竞争,无助于加强对医疗单位行为的控制,反而鼓励了其趋利性,强化了农村医疗市场的自然垄断,造成医疗单位开大处方、做不必要的检查、多收费、医患合谋骗取基金等问题屡禁不止,无助于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

三、增加内动力,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一)要明确中央政府、省政府对基层政府转移支付的责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央和省政府合理地承担新农合的筹资任务和运行费用,平衡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与财政负担,提高基层政府推动社会进步和人力资源发展的积极性,避免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增强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能力,吸引青壮年农村居民、吸引有知识的新生代农村居民就地就业,相对降低留守的老弱病残幼等群体对比较贫乏的医疗资源的压力,避免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经济发达地区的逆向补助,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财政政策来推进各地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来完善具体制度,加快新农合的制度创新。

加快信息化建设,排除地方保护主义隔阂,扩大县县、市市、省省之间的合作,沟通新农合与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的合作,真正实现参合农村居民信息、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共享,促进人力资源的共同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稳步提高。为此,各地必须取消到县市省外就医、外出期间住院的手续限定,简化转院或备案手续,增加出外就医报销比例,使参合农村居民能够就近就医,异地就医,保证新农合对流动人员的覆盖,避免医疗保障制度的真空。经济发达区域应该做好有暂住证的农民工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与劳动力输出地新农合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完善流动务工人员在外就医的报销制度,避免出现贫困地区对富裕地区的长期的逆补偿,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到合作共赢。加快以新农合省级信息平台和中心数据库为核心的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设,服务于各地新农合决策和运行,为各县市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参合农村居民异地就诊数据信息,对异地间就诊费用进行审核、补偿和结算等提供技术的支持,避免异地就医中医患合谋或患者多地重复报销等欺骗合作医疗资金的问题,保证合作医疗资金安全。

(二)推进核心制度创新,突出合作医疗的优势。政府要充分发挥其顶层设计的优势,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农村居民在新农合事业中的权利和义务,为新农合的持续发展提供法制基础;在实践中根据实情、民情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和完善具体制度细节;积极探索新农合基金独立运行制度,完善行政和社会监督制度,避免卫生行政部门直接干预新农合事务,使新农合基金真正成为医疗单位和患病农村居民之外的第三方者付费,利用其对等的专业技能和集体购买的能力,提高患病农村居民与医疗机构的谈判能力,形成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数量和费用的有力监督,避免做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等过度医疗行为。试行农村居民医疗健康“守门人”制度,由一名或数名全科医疗担负一个农村社区的保健任务,实行定额医疗费用,病人选择医生,医生必须给予其病人最合理的医疗照顾,保证最优治疗方案的采用,盲目转入重点医院或在基层医院、专科医院治疗效果不好,将会增加责任医生的定额资金的负担,最合适的治疗可以节约定额资金,使医生真正关心农村居民的健康,客观上又节约了医疗资源,维护了新农合资金的安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消除新农合与职工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的差距,消除城乡差别,维护社会公平。

(三)培养农村居民合作事务的参与能力和监督能力,提高其自身健康意识。除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政府社保等部门对新农合的监督之外,关键是要动员农村居民对新农合事业的积极参与和对新农合运行的有力监督。农村居民是新农合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没有农村居民对新农合的深入了解、监督、信任和参与,就没有新农合的平稳运行,就不能保障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为此,必须增加新农合运行的透明度,保证农村居民获知新农合基金的筹集、使用、结转等信息权利,保护农村居民对新农合事业的知情权;积极宣传并保障参合农村居民的相关权利,培养农村居民参合的积极性和对新农合运行的监督意识;理顺参合农村居民对新农合监督的各种渠道,丰富新农合监督的途径,方便参合农村居民对新农合的监督。农村居民对新农合事业的监督,反过来会提升农村居民参合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农村居民合作意识、法制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合作医疗运行成本的下降。相关机构要做好宣传,鼓励农村居民关注自身健康,做好身体的保健,逐步增加免费健康检查的频率;要大幅度提高门诊报销比例,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才能得到更多的补偿,激励农村居民小病及时就医,避免无病折腾出病,小病拖成大病,既消耗了公共资源又增加了身体的痛苦。随着新农合基金的扩大,保小病的条件已经具备,应适时把“保大病,兼顾小病”次序调整“重保健,保小病,统筹大病”。

(四)创新基层医疗卫生组织,打造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首先,完善竞争有序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医疗市场优质资源的供给。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广新医改的成功经验,有计划地对乡镇卫生院及分院、村卫生室进行基本建设、设备购买、人员引进等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帮助,对特殊人才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进行专项补助;对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的偏远乡村直接进行医疗卫生设施和人员进行投资,改善医疗卫生不平衡的状况;对在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偏远山区、穷困地区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放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进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医疗市场适当竞争,调动医疗机构提升服务、创新产品的积极性。形成常态化的省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网络视频教育、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应急指挥和城乡居民电子健康信息等系统,使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远程诊疗服务。

其次,创建新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逐步增加全科医生的培养。积极扶持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全面提高农村社区医生的待遇,鼓励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全科医生做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保证人才的有序流动,避免农村社区医生的流失。建立相应激励制度,把全科医生培养成热爱乡村、关爱农村居民群众的“私人医生”,既要继承赤脚医生的精神,只要病人有需要就随时能出诊,又给予患病农村居民最适当的医疗建议,为每个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医疗检查,小病直接就医,大病、特殊病要给予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的安排。

此外,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让公立医疗机构重新回到公益化的轨道上来;要改革大病统筹制度,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作为新农合基金的补充,共创立体式的农村居民医疗保健制度,包括完善特殊病的商业保险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慈善捐助制度等,全面降低患病农村居民的负担。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