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8-03 16:45:32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1

一、农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基

农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基,不断取代人力劳作,农机的进步是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保障。农业生产能推动农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和劳动力方面占据较高的比重,现代农机的发展替代人畜力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手段,农机的利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将分散的农业逐渐整合成大规模种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向着现代农业高效化、规模化、标准化与产业化的方向不断进步。农机的推行让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是农业史上重大的改革,促进农业生产水平,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有了稳定保障。现阶段,我国的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农机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标准。努力提高农机的利用和推广范围,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农业生产中农机起到优化生产绩效的作用

农机的利用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传统的农耕依靠人力和牲畜进行生产,由于体能的消耗和工作效率的低下,农业生产往往处于较低水平,农机的出现有效的改变了这种局面,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机不断向着高效快速的方向进步,对农业的支撑作用逐渐提升,通过高效率的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绩效,农机在生产中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提高生产质量和产量,这是传统农业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发展农机技术是保障农业生产效率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

三、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

农机生产的高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关键,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技术的改革使农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贡献率不断增大,现代农业生产中,机械插秧、机械喷药、机械收割逐渐取代传统农业人工播种和收割,实现了生产的高效率;节水灌溉、精确播种、稳定产量、化肥利用等先进技术的利用上也取得突出成果,有效利用现有土地完成高产量的生产目标;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抗旱排涝、工程技术等农业先进技术的利用,有效增强了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了农产品产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产量,节约了能源。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的发展保证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能保证我国社会化主义进程的发展。

四、农机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

我国的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在农机的推广和利用方面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偏远山区的农业耕作还遵循祖辈的劳作方式,整体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机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在推广方面应该不断得到加快,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农机的设计和价格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让偏远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提高,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现代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生产依旧占据农民收入的高比重,农业生产水平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农机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生产率相比传统的人畜生产有着很大的飞跃,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商品化和专业化,使农业生产更加有序化,农机的合理使用保证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农业与经济的矛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农机的推广能有效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农机的推广和利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产品质量和产量,由于农机的现代操作手段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农业生产中,农机的利用是人为操控的,在利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前,农民对于农机的了解和操作应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农机的操作不是简单的劳动力操作,是以一定的生产目标作为使用手段的,考虑到农机对生产成本的降低,在操作农机时,尽可能利用现有农机完成生产作业,考验农民对农机的了解和操作水平,更深层次是农民自身素质影响农机生产效率。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农村现代化改革,提高农业生产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稳定保障。

结语: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2

关键词 农户分散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03-0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管理出来的”表明了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但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中点多面广、分散无序、滥用农用投入品的特点仍未根本改变。同时,伴随从业人员老龄化、低文化、兼职化趋势的加剧,使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愈加困难。

党的十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为从供给角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明了方向。因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对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

1 农户分散经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1.1 农民收入低,无力承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任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难以支撑农民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富裕的要求。在该背景下,生产者为了获得农业生产的高净收益,除使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措施外,还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大、产品交易市场存在匿名性等因素影响,往往不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乱用、滥用农药等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1-2]。如2010年海南省毒豇豆事件中,陵水县英州镇5家瓜菜收购点的豇豆均含有水胺硫磷[3]。

1.2 产业化水平低,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难控制

农户经营主体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区域性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开放度高,易形成养殖业、种植业、水产业等农业资源相互交错的格局,很难对农业投入品的选择和使用进行统一和协调。一旦单个农户发生的农作物、畜禽灾情控制不及时,灾情极易扩大到整个区域,导致病虫害、疾病控制此起彼伏。长而久之,不仅导致灾害越来越频繁,用药贯穿整个生长周期,还会使病虫害、疾病等产生抗性,不得不增加用药剂量和频率,污染产地环境和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2,4]。

1.3 科技水平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不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长时段地离开农村,造成农业产业链基础环节弱化。老人和妇女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导致本就脆弱的农业产业素质进一步降低,伴随农业生产的进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与从业人员素质日益下降的矛盾愈发突出。尽管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先进、系统化的农业标准,但由于大部分农户文化水平低,难以掌握病虫害、疾病等发生发展规律,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加上我国农业技术体系服务不完善,导致大部分农户主要依据防治效果、依靠经验选择和使用农药等农用投入品,致使许多农业措施不能按标准化规程实施,造成初级农产品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和违禁药物残留超标,极大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5-6],如90%以上的农户在选购农药时首先考虑的是防治效果[7];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滥用剧毒农药神农丹制种姜[8]。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培育发展了一大批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1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扩大经营规模,科学组合和集约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净收益。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借产品质量高、销售渠道宽稳等优势,通过农超对接等方式减少产销成本,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质量与效益的双赢互动,极大提高了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9]。如2012年山东省莱芜市,专业大户户均经营收入11.4万元,是普通农户的3倍以上;家庭农场平均收入45.6万元,最高的达到300万元以上;全市逾22万农户参与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 887元,连续9年实现2位数增长;生姜年产量40万 t,其中2/3用于出口。

2.2 保护产地环境,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良好的产地环境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在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出于长远利益考虑,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必然充分发挥农业所特有的物质循环功能,摒弃生产低质量产品并按高质量产品价格出售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使用违禁药物,减少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等,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环境友好型农用物资,实现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影响的最小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节本增效目标。

2.3 科技水平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与分散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多的资金,从业人员素质较高,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思想意识超前,能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的控制;同时,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掌握的农业资源相对集中,生产规模相对较大,能通过出资研发、购买成果等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以应用促进研发的良性互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提高了科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支撑能力,还因其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10]。

3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3.1 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要把培养职业农民作为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核心任务,以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重点,探索培育模式,加大培训力度,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推进农民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切实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深层问题。通过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培训,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3.2 改善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村、扶持农民发展的理念,通过加大扶持引导,着力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一是完善政策法律环境,加快出善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土地流转、融资借贷、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强化政策扶持;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开展以农田水利、耕地质量、物质装备等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坚实的公共基础设施保障;三是发挥政府的支持与参与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农业创业、就业环境。

3.3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坚持公益性、经营并举,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大力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环境友好型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创新农业信息化服务形式,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快捷的农业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服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机构农作物统防统治、区域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3.4 加快科技创新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大幅提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科技支撑能力,应按照“协同创新、支撑发展、服务产业”的原则,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开展长期持续攻关,重点解决农业节本增效、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环境修复、病虫害防治、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储运、农业防灾减灾、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等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4 参考文献

[1] 刘一平.现阶段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问题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309-310,313.

[2] 章力建,魏赛,朱立志.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9):16-19.

[3] 徐湘江,李宏秋,冯永刚.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3(4):96-97.

[4] 罗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状况及对策[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3(8):8-10.

[5] 熊忠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26-28,40.

[6] 耿瑜,熊明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农业质量标准,2009(6):39-40.

[7] 徐志,张艳玲.分散农户经营模式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之我见[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6):60-62.

[8] 陈业兵,赵善仓,刘伟,等.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来源与防控措施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4):25-27.

[9] 孔庆乐.日照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1):14-20.

[10] 宿爱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3):40-44.

基金项目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3RKC02008);山东省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3KF09)。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3

关键词:影响;高效;农村经济;农业;社会

目前,以高效农业作为带动农业生产的新型理念,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方向,大力提倡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善于利用各地农村的社会、自然资源,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最优化,确保生态、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统一。在提出高效农业中依然还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以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下文从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影响作为出发点,分析高效农业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情况,并研究具体策略。

1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与高效农业对其的影响

1.1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以来,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从生产方式来看,由于农村地区的科技水平、自动化普及程度以及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大部分农民依然选择旧式传统的耕作方法进行生产,一般选用镰刀、锄头以及箩筐等为主要工具,基本不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甚至还有一些农民并不熟知新型技术,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无疑在水稻瘟病防治、科学栽培方面存有极大地缺陷;从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与基础设施上来看,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的差距很大,加上农民自身素质水平很低,生活习惯比较差,基础设施薄弱,无疑导致农产品生产效率很低,规模过小等方面不足,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1.2高效农业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高效农业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3方面,由于我国人口面积广,相对应可耕作的范围则比较小,为了提升土地的利用率,积极应用高效农业,有利于扩大耕地利用度,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改善农村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还能大幅度增强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保证农产业产业合理化经营,确保生产的质量与产量,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生态资源的利用,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从而进一步推广相关农业种植、栽培技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水平,更好的掌握栽培技术;有利于解放各地农村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促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谐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渐渐扩大生产经济的规模,确保我国农村经济的有力发展。

2高效农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2.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

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需要合理、科学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综合发展农业经济。坚持以农民增收作为主要的目标,大力提升第一产业。同时,还需保证第二、第三产业的和谐发展,妥善处理农村经济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多个方面,学会因地制宜、宜牧则牧等基本原则,实现林业、牧业、渔业等全面发展。管理人员还需建立当地特有的农产品,将其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大力开发,改变单方面提升产品产量,而是科学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视产品的质量,实现高效、优质农业产品的生产。

2.2坚持特色产业的开发

由于各地市场需求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合理发展农业经济,需要依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学会利用农村地区的生物能、土地资源、废弃物,针对性开展特色农产业。尝试生产特色产品,扩大食物的生产加工面积,以生产特色食品为起点,逐一生产一系列农产品,最终进一步加大市场占有率,坚持以商品为基本目的,以当代市场为主要方向,渐渐发展我国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最大效益。

2.3加大科技水平的投入

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是进一步发展高校农业的前提条件,如果想提高当地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应该重视科学技术水平的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尽可能避免杂草、秸秆直接燃烧,可将其作为农产品饲料,以提升土壤的肥料。也可将农产品采取多层次加工的方式,从而提升产品的实际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生态效益。相关研究人员,还应该积极实行养殖结合种植,尝试开发新途径加大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产品质量,促使农业的高效发展,带动农村经济。

3结束语

国家应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其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日益紧密,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土地利用率,还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发展高效农业,从而加快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总而言之,国家应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确保产业的合理化经营,促进国内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作者:吴翠梅 单位: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次仁央吉.浅谈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2):101.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4

一、发展进程和环境条件

(一)“九五”期间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央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九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除2000年减产幅度较大外,其它年份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达到或超过400公斤,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供大于求。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64%,比1995年提高9.2个百分点。到2000年底,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已达1.75亿人,比1995年增加1100多万人。三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第二轮家庭承包顺利完成,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起步,试点工作已取得成效。四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明显加快。五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7%,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6500万人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人,基本完成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58.6%下降到2000年的50.1% 。这些成就的取得,既为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贡献,也为“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五”期间发展的环境条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激烈,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是比较有利的。一是我国正处在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做支撑,农业的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二是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将继续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还将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国际市场。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潜力很大。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将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五是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人口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这既有利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九五”期间,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在“十五”期间努力加以解决。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由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2.1%,近几年一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影响扩大内需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农民负担比较沉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人均耕地资源减少,干旱缺水日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已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农业科技应用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比较弱,科研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机制不活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压力将会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分析

“十五”期间,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将是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关键因素。据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预期为7%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将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局部地方将向富裕型过渡,居民的营养水平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05年,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46%。到201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

受上述因素影响,“十五”期间对农产品的需求呈平稳增长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粮食中口粮消费将会减少,饲料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消费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逐步从初级的原料产品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二、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方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依靠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十五”期间要突出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后续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由注重传统投入为主转到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由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加快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精神,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把农业发展尽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积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主要目标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扭转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趋势,力争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把农村小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2005年,全国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2亿千瓦。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到200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左右,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44%。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三、发展任务

(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

在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种植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合理化,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55.7%、29.8% 、10.9%,调整为50%、33%、13%。

1.种植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前提,继续全面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稳定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逐步形成"三元"种植结构。推进农作物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总量平衡和效益不断提高的目标,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业新格局。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要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生产科技储备,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9.2亿亩,“十五”期间年度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2.畜牧业。要抓住粮食供应比较充裕、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到2005年,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畜产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发展畜牧业,必须依靠科技,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要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建设。开发饲料资源,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加强草原建设,大力发展饲料工业。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改进分散户饲养技术,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专业化、集约化饲养水平。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现代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的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畜产品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3.渔业。坚持"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进一步优化渔业结构。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力推广普及健康养殖方式,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化养殖,发展休闲渔业。到2005年,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67%。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保持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调整海洋捕捞结构,重点发展远洋渔业,在稳定发展过洋性渔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大洋性渔业,提高我国在公海生产的比重。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到2005年渔业加工产品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积极推进科技兴渔,增强渔业发展后劲。到2005年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渔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重大养殖病害得到有效防治。加强渔业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新的渔业管理制度。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我国渔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基本形成健康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新兴的休闲渔业和良好的渔业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

(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大力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在“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全面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粮对粮食品质的不同要求,扩大优质稻谷、加工专用小麦和玉米、饲用玉米、优质小杂粮生产,力争到2005年早稻优质品率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以上,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进一步扩大,加工专用小麦基本实现自给。棉花要以新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三大棉区为基础,稳定发展集中连片的优质高产棉田,加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纺织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棉花生产,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积极扩大"双低"油菜比重,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到2005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比重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大力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实施东北地区大豆玉米轮作计划,发展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生产,主攻单产,改良品种,重点发展高油、高蛋白大豆生产,满足不同用途对大豆质量的需求。稳定发展糖料生产,大力推广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量。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名特优新产品生产,增加加工专用型品种的比重,提高加工、保鲜水平。

养殖业要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2005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到65%,瘦肉型猪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牛羊禽等肉类产量所占的比重上升到35%;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积极推进奶业产业化,大力增加液态奶生产;结合毛纺工业对优质细羊毛的需要,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重点提高绵羊个体产毛量和羊毛品质。进一步优化水产品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品种的比重,提高水产品的加工保鲜质量。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到2005年,力争大多数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质量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初步控制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力争50%左右的农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50%左右的农产品实现包装上市。基本解决畜产品中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超标以及激素类药物残留问题,主要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l00%,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初步缓解渔业水质污染状况,基本解决渔药残留、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危害问题,力争75%左右的主要水产品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主要水产品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

(三)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打破农产品短缺时期形成的"小而全"生产格局,促进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来抓,形成规模,创出品牌,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我国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逐步确立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域分工格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积极发展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加强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调整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模式,切实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物质基础。西部地区在发展目标上,既要大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着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在发展重点上,要切实抓好草原保护和建设,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形成区域经济支柱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在发展模式上,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坚持走依靠科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的状况,走节水农业的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灌区节水和旱区节水并重,加大田间节水的力度,坚持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等措施相结合,采取多种节水技术模式,建立与当地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促进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有一个大的发展。重点发展粮食、油料、肉类的精、深加工,把蔬菜、水果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农产品的加工品及制成品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和优质化方向发展,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当前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在巩固和提高东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的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坚持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这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组织、中介组织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五)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城镇化水平,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引导乡镇企业继续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新的发展。“十五”期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率保持在10%左右,出口交货值年均递增率达到8%,到2005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7亿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争取到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稳定在l%左右,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到74%左右,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25%左右。

优化乡镇企业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东部地区要加快发展提高,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中部地区乡镇企业要发展与提高并重,有选择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继续推进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把乡镇企业发展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支持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继续推进体制创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实现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探索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广辟融资渠道,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制定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继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的同时,发挥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作用。“十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l000万人左右。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发挥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十五”期间,农村小城镇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500万人左右。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积极引导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增加劳务收入。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5

1.1缺乏技术指导,设施农业发展的专业性不足

机构较少,层次也不高。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现实中的设施农业距离真正的设施农业的要求和规范还有一段距离,如不同农产品品种种植对大棚的选择,不同农产品对不同类型大棚和温室的适应性,大棚与温室材料的选择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设施农业内部生产物流系统的建立等。总体而言,目前的设施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还比较粗放,迫切需要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1.2配套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没有形成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以荷兰、以色列等国家为代表,其明显的特征是设施结构多样化、生产管理自动化、生产操作机械化、生产方式集约化,既涉及内部系统,如水、肥、光等的控制系统和生产物流系统,也涉及整体生产过程,包括种子形成、种苗培育、生长控制、产品收获与销售等环节。而目前设施农业生产的前后段及其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善,设施农业所需要的种苗培育不足,没有形成规模,缺乏科技含量,与设施农业配套的农业机械产业与设施农业需要的温室控制的材料产业也没有形成,使得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足,温室等环境控制目标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针对设施农业的冷链仓储产业、肥料产业等都还没有形成体系,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影响了设施农业效应的发挥。

1.3人力资源缺乏,相关技术应用困难

设施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要求,需要懂技术和管理的人员进行生产和管理,国外设施农业生产单位一般都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相应的专业性工作,如番茄培育过程中的肥、水控制,果实的采摘、储存及销售等。而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能人个体仅仅是经验居多,不少从事设施农业的投资者,仅仅是投资者,自身不熟悉农业技术与管理,其拥有的技术人员十分有限,甚至完全没有。另外,农业高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数量有限,且这些农业人才中的不少人也不愿意服务农业,短期内难以满足设施农业对人才的需要。人力资源的缺乏给设施农业的发展及其技术应用与创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现实中虽有些技术,但缺乏引进和应用技术的人力资源基础。

1.4生产与销售的物流理念缺乏,影响了设施农业的质量与效益

农产品的质量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内容,而效益是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密切相关,农产品的质量需要通过控制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目标,同时,农产品易腐变质,需要控制运输与销售环节,实现销售过程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目标可以通过设施农业实现,销售过程的质量需要销售物流的理念加以控制。效益的实现既需要生产成本的降低,需要设施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土地产出率和生产率,也需要销售物流成本及其损耗的降低,更需要质量的保证,以实现设施农业的农产品附加值。但设施农业生产者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的精益意识还不强,生产过程粗放,技术含量不高,品质与质量难以保证,部分产品与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甚至因为设施的原因,使得品质发生了不好的变化,难以获得市场附加值。同时,储存与运输也比较粗放,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运输和配送,缺乏冷库储存、冷链车运输等环节的配套,损耗与传统方式差距不大,难以实现设施农业的高附加值、高生产率的目标,收益受到影响。

1.5相关的经营与销售模式创新不足

不能满足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由于设施农业的生产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创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因此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投入相应增加。投入的增加需要通过收益的增加来补偿,而收益的增加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价格的增加,二是产量的增加。价格的增加要依赖高附加值,产量的增加需要更高的土地产出率和生产率。无论是价格还是产量都要通过农产品的经营和销售才能实现。要实现高附加值的目标,就要通过经营管理生产出市场需要的有机和绿色农产品,并形成与设施农业生产相一致的市场销售渠道与模式。目前的农产品销售,包含了经纪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等环节,超市曾成为设施农业对应的销售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超市的设施农产品销售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出现超市农贸市场化了,超市所卖的农产品不新鲜、品质也不够好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超市对相应农产品客户的吸引力。总之,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土地规模经营和创新销售模式的对接。

2设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设施农业发展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及科学规划,现实中问题的存在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发展目标存在偏差,农业自身发展规律重视不够

不少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源于旅游观光和地方农业示范推广的政绩工程的需要,还有些是农业外资金所推动形成,缺乏立足于农业发展本身的科学规划。一方面,不少地区通过大规模的大棚种植,主要是为了形成旅游农业景观,满足体验休闲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部分资金转向农业,不少地区招商引资的内容中增加了农业的内容。虽然设施农业投入利润率不高,但可以获得国家的相关补贴,使得利润率相对比较稳定,对农业外投资者还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不少农业外资金进入了设施农业,但他们对设施农业生产、管理及其技术的运用研究不够。从这些角度而言,设施农业的起步,不完全是依据农业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的,发展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立足设施农业的科学规划重视不够。

2.2非农资金进入农业准备不够充分,对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了解不足

由于农业外资金进入及政府的推动,设施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所需的技术储备不足,影响了设施农业发展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土地经营规模比较小,利润率不高,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户,很难积累资金进行设施农业的投资与生产。设施农业发展的资金主要还是农业外资金的进入,不少是来自于从事第二产业和房地产业并已获得一定资金积累的人,转到农业领域投资。相对而言,这些投资具有一般商业投资特性,缺乏设施农业发展的积累和渐进过程,相应的技术积累和技术支持也不够,因此,设施农业发展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就显得不够。

2.3完全市场化的收益不稳定,配套产业形成的市场驱动力有限

由于设施农业发展的时间不长,政府推动的色彩浓厚,设施农业发展需要的配套产业没有跟上,另外,设施农业本身的生产与效益情况也影响了配套产业的发展。国家有鼓励设施农业投资的补贴政策,但没有设施农业配套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设施农业发展的初步阶段,设施农业本身利润率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从事配套产业的收益率也受到影响。因此,市场上与设施农业发展配套的产业发展缓慢,配套产业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包括设施农业用种子、材料、设施等产业。目前,从事设施农业材料研究的机构和企业就比较少,比如对塑料大棚材料的研究、适合不同农产品生长的采光材料的研究等。

2.4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生活、工作条件差异,设施农业对人

才的吸引力比较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基层设施农业生产单位发展的需要,综合性设施农业人才就更加缺乏。设施农业所需人才的形成,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高校培养,二是社会教育机构培训。而最终从事设施农业领域的人才数量和质量还决定于设施农业的吸引力。如果设施农业工作条件好、待遇高,将会形成一定的吸引力,推动高校报考相关农业专业的学生人数的增加,毕业从事这一领域的人员也将增加,也会有更多的人员会通过培训进入这一领域并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而现实中,设施农业的发展还需要靠政府的补贴支持,在农村工作的社会地位、待遇和工作条件等还不能形成相应的吸引力。在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还有不少人才不愿意服务农业。因此,除部分投资者和种田能手外,难以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综合性人才更加缺乏,短期内难以改变。

2.5设施农产品附加值实现有限,导致生产与销售物流等前后产业链延伸动力不足

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的影响,设施农业的投资者和生产者对设施农业农产品的附加值的实现途径研究不够,加上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和收益的不确定性,设施农业生产者在不能保证收益的情况下,缺乏进行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设备和技术投资的积极性。事实上,生产物流与销售物流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不足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与品质,进而影响设施农业农产品的附加值,影响到设施农业的效益,最后会影响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设施农业的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设备与技术还不够系统与完善,还缺乏一定的产业基础,相关设备的价格也较高,在目前的设施农业的利润空间下,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的设备与技术应用还不具有投资的吸引力,将会影响到设施农业的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的理念形成与技术应用。

2.6销售和经营模式创新不足,反向制约了设施农业生产方式的持续发展

设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经营模式和市场销售模式的变革,否则设施农业的相应目标就难以实现。但受农产品传统消费市场与消费特征的影响,目前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不足。现实中,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比较关注安全,但又不愿意接受高价格,另一方面,设施农业及规模化农业生产总量还不够,农产品市场波动比较大,价格不稳定,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销售模式和渠道,以保证设施农业在高土地产出率和高生产率的情况下,通过销售模式的创新实现其附加值及效益。部分设施农业单位采用宅配的方式,面向高端消费者,实现了产品的附加值,但也是少数企业的少量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

3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遵循农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创新经营和销售模式,发展配套产业,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

3.1尊重规律,明确目标,科学规划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不能仅仅以招商引资、休闲旅游甚至政绩工程为目标,应该依据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设施农业的高附加值、高生产率为目标,科学规划、专业发展,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的数量、品种和品质,充分发挥设施农业应有的作用,满足社会多元化、多样性的需求。

3.2改善条件和环境,吸引人才,强化产学研合作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相应标准,加强对设施农业的指导和规范,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新技术的运用,逐步改善农业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激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参与设施农业的规划、设计和生产,既要吸引资金又要吸引人才,提高设施农业发展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科学性。

3.3完善政策,驱动配套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链协同效益

调整设施农业的补贴范围,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配套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逐渐吸引更多的企业为设施农业服务,如在种子、设施农业机械、设施农业运用的新材料和新品种等相关领域,不断丰富配套产业,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3.4加强培训与教育,提高人才数量与质量,满足发展需要

高校要调整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培养适应设施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通过相应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服务农业意识的培养,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设施农业发展中去。另外,政府要扶持和支持设施农业人才的培训,创新合乎设施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训机制和模式,鼓励相应的教育培训机构,从事设施农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事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3.5加强技术开发与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附加值

对设施农业生产过程控制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设施农业生产过程对农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如设施生产可能形成的病虫害、设施生产造成的产品品质的变化等,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充分运用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保证设施农业的产品安全,降低农产品的损耗,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与销售的协调程度,保证农产品的可持续性和有效供给,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高品质,实现设施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效益。

3.6推动销售模式创新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6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现状;问题;对策;湖南新宁

中图分类号 f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95-03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对进一步提高新宁县农产品质量、树立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创农业新优势、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针对新宁县农业标准化现状,对其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新宁县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1 农业标准化概述

农业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农业标准按照生产过程分类可分为种质、种子(种畜禽)繁育、种养技术规程、采后处理贮藏、产品质量等标准;按照类别分类可分为产品质量、种质、安全卫生、种养技术规程、农业环境保护等标准。现在农业标准化择重在管理,其概念为“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是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以建立完善标准体系为技术基础,应用现代管理和质量控制技术,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将标准要求落实到农产品产销的每个环节,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也就是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和管理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主要包含4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技术基地;二是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标准要求实施到位;三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获得最大综合效益,指的是通过加强管理,使资源实现最佳整合而产生的效益。

2 新宁县农业标准化现状

随着现代农业和市场化的迅猛发展,新宁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脐橙、水稻等18种主要农产品已制订了生产标准,满师傅、家家红等龙头企业都制订完善了相应的企业标准,同时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标准体系已初具规模,大宗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了50%,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

为切实解决新宁县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品牌不强、效益低等问题,近几年来,新宁县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01年新宁县就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脐橙)示范基地县,并同时实施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县创建监测项目,2008年又被定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以脐橙、葡萄、蔬菜为主导产品在全县范围建立示范基地,全面推进标准化进程,现已制订了《绿色食品 崀丰脐橙标准》《绿色食品 崀丰脐橙种质标准》,2000年以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宁县优势农产品为重点,逐步加强对主导作物脐橙、蜜柑、水稻、黄豆、花生、西瓜、葡萄、辣椒、西红柿、黄瓜、苦瓜、丝瓜、萝卜、茄子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结合每年开展的无公害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现已制订18个技术规程,并完善了满师傅豆腐、家家红糖水罐头2个企业标准和加工规程,在已认定农产品基地、已认证农作物品种范围全面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五统一措施推行标准生产,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16个,标准化生产面积2.27万hm2,同时积极开展出口果园商检认证,已有10个果园获得了出口果园商检注册登记,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促进了新宁县农业标准化生产。

2.2 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

新宁县自1999年始启动农产品“三品认证”工作以来,以满师傅食品罐头厂、家家红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书大姐菜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认证步伐逐步加快,到目前为止,新宁县已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2.28万hm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9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以脐橙等主导产品为主,建立了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2.3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成立了“新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几年来进一步完善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检测设施和提高检测能力,连续5年中心通过了检测能用考核,同时,2008年县财政又划拨专项经费在全县18个乡镇建立了18个乡镇农残速测站,并指导扶持城区各大超市农残自检机构开展市场准入的检验检测,优果、步步新、大众、玲珑、家家乐5个超市都已建立了速测站,在接受上级部门监督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品自检,正式实施市场准入,实现了从基地到市场的标准化控制,县—乡—基地(市场)监督检测体系基本形成,为新宁县农业标准化的形成做好了前期保障。

3 新宁县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标准化知识尚未普及

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还不够了解,一些标准只能在主导产品示范基地内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不能在全县范围全面普及,实施标准化生产还不能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缺乏统一规划,制定和实施标准还处于分散状态,针对性不够强,导致标准的重点不突出,主导产品缺少配套和完整性,不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

3.2 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不完善

由于新宁县农业标准化起步较晚,一是已制订的标准质量上有待完善,在农产品的商品规格、质量标准和包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二是制订的标准较少,很多产品质量标准还没有建立,烟草、茶叶、药材等系列产品在标准制订上还是空白,农产品分级、加工、包装等标准基本尚未涉足,市场管理也没有统一标准,市场监督部门也没有规范商品质量和市场准入的具体依据。

3.3 标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新宁县制定的一些标准中,产中技术规范多,产后标准和系列标准少,标准与市场、流通结合不够紧密;标准考虑国内因素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少;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推广工作有脱节,对标准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许多标准还没有传到广大技术人员手中,更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和应用。

3.4 农产品质量监测手段滞后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基础设施不完善,手段较落后,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未能全程监测;农产品上市准入制度不健全,群众对上市产品质量不够放心。

4 加快推进新宁县农业标准化的对策

实施农业标准化须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如何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从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着手,探索实施农产品等级分类包装,提高农产品商品质量;积极推行市场准入、检测等制度,逐步向生产标准化领域前移,最终达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目的。

4.1 把实施标准化作为提升新宁县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宁县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各级要充分认识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近年来,新宁县农产品因农药残留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产品出口形象,迫切需要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无公害化。

近年来,随着新宁县农村改革深入,农业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农产品实现了量的扩张。长期以来,新宁县农业生产由千家万户按传统的方法进行,生产操作、产品质量、商品包装等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农产品都没有形成品牌,大大地降低了优质农产品应有的市场竞争力,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当前,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优质化和大量低质农产品供给过剩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潜在的危机悄然袭来,没有质量的农产品经不住市场的冲击,一段时期新宁县农产品出现了卖难问题,极大地约束了新宁县农业发展和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新宁县农业迫切需要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那就是农业标准化。只有通过标准化生产,建立合乎新宁县实际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系列标准,进行农产品认证,指导企业、组织农户按统一的操作规程开展生产,对产品使用统一的包装标志,逐渐在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多方努力,使新宁县农产品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为此,要求相关部门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重视研究农业标准化,紧紧结合农业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农业标准化计划,在全面实施科技兴农工作中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

4.2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4.2.1 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从田头到餐桌

,提高农产品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向市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要加快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引导龙头企业率先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对于条件好的地区要积极实行国际标准,促进新宁县农业生产标准化发展。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项目,要更多地向产业化经营组织倾斜,吸引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基地和标准化项目建设。

4.2.2 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继续加大对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建设的投入,形成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是农业标准化的最终阶段,也是农业标准化实施效果的有效评价。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要加大与食品卫生、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市场监督检测,严格检验制度,加强质量抽检力度,从生产环节做起,实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监控。龙头企业要主动执行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要求,带动农户和商品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

4.2.3 严格实行市场准入。一是检查是否按照等级分类包装,等级是否符合交易要求。二是检查安全质量,是否拥有安全检测标志。三是检查商品标签,是否注明产地、日期、规格等内容。通过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行为。农业监测机构加强对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及各种辅助材料、农业生态环境实行全面的质量监测,确保提供健康、优质的农产品和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4.3 创新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要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农业主管部门要负责起草标准、宣传标准,并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科技部门应把农业标准化和实施科技项目加以推广;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确运用标准化,协助有关部门贯彻标准及对实施情况监督检查。二是建立农业监测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三是建立农产品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和完善质量认证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扶持和培育优质农产品[1-6],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4 建设好农业标准化基地

4.4.1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适应新形势,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新宁县要充分发挥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突出主攻方向,加大力度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成脐橙、水稻、蔬菜、葡萄、玉米等主导产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抓点带面,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康发展,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通过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产品认证达4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90%以上。

4.4.2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以标准化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农业产业,推动农业标准化广泛应用,努力以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有效提高。坚持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降低生产成本,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地位作用,引导标准化全面开展,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4.4.3 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用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循环,改变传统农业的增长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新宁县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中,重要一条是把农业标准化建设引入到产业化工作的轨道,使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发展[7-9]。

4.5 建立一支农业标准化技术队伍

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一支农业标准化技术队伍,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每个岗位都要实行专人负责。新宁县各农业部门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依靠农业标准化技术队伍,将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发挥到田间地头,带动农民实施标准化工作。在完善农业标准化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农业标准化投入政策不断完善,从财政方面促进农业标准化发展。二是将农业标准化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2]。对从事农业标准化人员要在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关心支持,妥善解决好应享受农业

科技人员的一系列政策,充分调动农业标准化人员的积极性。对推广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有关单位和主要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三是对多学科、多部门科技人员参加的重大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在申报科技进步奖、科技推广奖时,应适当放宽。

5 参考文献

[1] 杨发荣,秦春林.发展甘肃标准化农业的对策建议[j].甘肃科技,2005(11):2.

[2] 许建平.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j].中国标准化,2000(2):11.

[3] 张莹,王晓岩.试析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j].当代生态农业,2008(1):74-75.

[4] 姚於康.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层次[j].科技与经济,2003,16(2):27-32.

[5] 张鲁煜.积极推进新疆农业标准化进程[j].新疆农垦经济,2003(6):23-24.

[6] 李洪舟.积极推进军用通信保障装备设计的标准化[c]//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宁波: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2007:265-268.

[7] 曾晖.农产品安全问题研究[c]//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青岛: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2003:160-165.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7

“三品一标”产生的背景及定义

“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简称。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始于21世纪初,是在适应入世和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推出的。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背景下推动起来的。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有机食品是国际有机农业宣传和辐射带动的结果,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经过有资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则是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推进地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具体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从企业案例看蔬菜“三品一标”的发展

广州市某农场有限公司地处珠三角中心地区,面临港澳,辐射华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发展蔬菜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从事蔬菜种植及保鲜加工业务,公司自成立到80年代末,因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较落后,加之品牌影响力较小,规模一直没有有效的发展和壮大,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90年代初,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大潮流推动了绿色食品的发展,顺应该趋势,公司开始着力于绿色食品的申报,并于90年代末成功申报了菜心、芥蓝等优势品种。21世纪初,农业部提出了建设绿色食品大产业的奋斗目标,该企业为打响自有品牌、增强竞争力,又相继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随着“三品”认证的深入,该企业大幅提高了生产化组织程度和品牌影响力,其质量可靠的蔬菜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肯定,公司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立了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有机结合模式。至今,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大型农场、蔬菜加工场和生产基地,集种植、加工、销售及辐射带动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蔬菜行业推行“三品一标”工作的几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在国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大背景下,各地重点启动绿色食品的蔬菜产业示范点,探索和建立绿色食品的工作体系和发展模式,此时绿色食品生产主要是由亟待寻求新发展的企业来推行,但认证品种较少,仅局限在部分优势品种。

(2)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随着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大幅推广和实施,蔬菜企业面向市场需求,为取得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走产业化的道路,绿色食品认证积极性极大提高,认证数量也大幅提升。

(3)跨越式发展阶段 2000-2005年,随着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提出了建设绿色食品大产业的奋斗目标,相继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三品一标”工作呈现出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做到了“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

(4)提升阶段 2006年至今,主要是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扩大总量规模,着力强化监督管理,“三品一标”的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作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表和政府公共品牌,权威性已基本建立,品牌公信力已基本形成,品牌认知度得到全面提升。

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资源,为人们提供丰富且廉价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与此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的蔬菜生产与消费国,蔬菜生产规模、种植面积、从业人数、产量、人均占有量、加工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尽管蔬菜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生产中重产量轻质量、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较为突出。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三废等的排放使得农业环境日益恶化,而当前蔬菜生产分散,规模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困难,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也导致蔬菜产品污染严重,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蔬菜产品而引发人畜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尽管近年来在农业部的领导和组织下,因高毒农药残留超标引起中毒的事件大幅减少,但蔬菜中有禁用农药检出的事件依然频频曝光,如绿色和平组织报道的蔬菜农药残留“鸡尾酒”事件、海南豇豆检出禁用农药事件、广东中山和湛江农民违规将禁限用农药用于蔬菜生产事件等。蔬菜作为人民群众在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农产品,其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和幸福程度。普通消费者的质量安全知识有限,对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很难鉴别,再加上部分媒体的恶意炒作,消费者很容易盲从和恐慌,产生对政府和社会的不信任感,而且这种心理会从蔬菜转移到其他产品,造成不必要的盲目恐慌。在这种形势下,亟需加强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督检验,提高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因此,蔬菜发展“三品一标”势在必行。

蔬菜发展“三品一标”的意义

蔬菜发展“三品一标”

是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的关键基础

蔬菜发展“三品一标”,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提高了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了蔬菜质量可追溯,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成功典范。

蔬菜发展“三品一标”

是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

开展蔬菜“三品一标”的质量安全认证,通过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纠正,对上市蔬菜及时追踪和检查,从而有效地防止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蔬菜发展“三品一标”

是促进农产品消费的重要条件

通过推行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发展安全优质蔬菜生产和流通,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蔬菜优质优价,使农业发展进入以消费引导生产、靠市场需求拉动产品供给的良性发展轨道。

蔬菜发展“三品一标”

是扩大蔬菜出口的有力手段

推行蔬菜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企业增强质量意识,积极采用先进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国家组织实施的质量认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有利于提高蔬菜质量的信誉度。另一方面,蔬菜质量安全认证制度的建立也为克服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的技术壁垒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准入技术条件。

蔬菜发展“三品一标”

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重要措施

实施品牌战略是增强我国蔬菜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打造品牌的基础是建立可靠的质量安全保障制度。认证体系的建设必将促进蔬菜质量安全制度的建设,从而增强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安全的信任度。我国蔬菜质量安全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将培育出越来越多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知名蔬菜品牌。

蔬菜发展“三品一标”

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蔬菜生产全过程实行质量安全认证,构建“以认证标志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既是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也是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的基本组织保障;既有利于强化企业、基地、农户间的联结,促进产销机制创新,又有利于培育龙头企业,加快蔬菜产业化进程。

蔬菜产业发展“三品一标”的措施与建议

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进展,但也应看到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生产管理方面 少数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违规使用非法农业投入品,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另外也存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超期、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用标率过低、超范围用标等管理问题。

(2)市场监管方面 近年来随着“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快速增长,监管任务越来越重,但现有人力、物力都明显不足,监管能力和手段跟不上;另外个别工作机构存在行为不规范、制度不落实、审查不严格等现象,损害了品牌形象。

(3)消费观念方面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已经趋于“零容忍”,作为国家公共安全品牌的“三品一标”更是受到极大的关注,人民群众对其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不允许其有任何瑕疵。

(4)舆论风险方面 近几年,因蔬菜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而造成地区性、行业性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三品一标”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影响的不光是个别产品,也将影响国家公共品牌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其危害远比普通农产品大得多;另外,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日新月异,部分媒体的恶意炒作更容易将“三品一标”蔬菜推到风口浪尖上。

因此,在“三品一标”由注重发展规模到注重发展质量的新时期,针对面临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来推进蔬菜“三品一标”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生产管理

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的过程就是推进标准化生产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强化技术服务,加快制定确保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和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规程,并及时指导基层将其转化为简明的宣传资料,让农民能看能用;需要强化培训服务,构建层次分明的培训体系,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资源,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开展生产管理培训,切实提高基地和企业质量控制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强化信息服务,要将认证登记的相关规定、标准、程序等信息在网络等媒介中公开,为申报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强化市场监管

2011年国务院相继召开了3次会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在此大环境下,各地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三品一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落实和考核。为了将加强监管的工作落实,需要切实加大对获证产地产品的质量监测力度,加大抽检比例和频率,淘汰不合格的产地和产品;需要强化认证后监督检查,以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管理为重点,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需要强化包装标识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实现基本包装标识的可追溯管理控制体系,严厉打击假冒行为。

引导消费观念

“三品一标”蔬菜虽然都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的安全蔬菜,但其标准水平、生产方式等各具特点,在新时期需要发挥各自所长,科学引导消费。无公害农产品要牢牢把握“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消费安全”的主线,进一步加强对生产主体质量控制能力的把关,稳步推进发展,提升产品质量;绿色食品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认证门槛,走精品化路线,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有机食品要立足国情,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来满足国内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地理标志农产品要坚持立足传统农耕文化和特殊地理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范有序地实施登记保护,确保主体权益、品质特色和品牌价值。

规避舆论风险

在新时期要重视舆论媒体的作用,把握信息传播规律,加强对舆论媒体的应用和应对能力。对舆论突发事件或不实报道要高度警觉、准确研判,及时排查隐患、消除风险,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将事件处理在当地,把问题化解在源头,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目标的实现。

相关新闻链接

“三品一标”将率先实行质量安全全国追溯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绿色食品工作会议、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农业部将通过加快建设“全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率先推行“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全国追溯管理,实现全国“三品一标”从产地到市场、从源头到消费者的全程信息监控。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是一种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控制、品牌化营销和信息化服务为一体的监管模式。其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在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迅速锁定源头,界定主体责任,督促生产者增强自律意识,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情况,增强整个过程的透明度,推动产品信息的公开。

为了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老百姓消费安全,目前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建成或陆续开始建设区域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但是,全国性的统一追溯体系还尚未形成,整体上溯源网络不完善,且区域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查询。“全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建成之后,将是一个高度开放、覆盖全国、互联互通、通查通识的部级追溯信息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从生产档案记录到消费者查询的全国性追溯系统。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8

本次论坛由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联合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中原农民出版社、新乡市农业局共同举办,主题为“农产品安全——绿色·安全·责任”。论坛筹备期间,河南省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省长王铁百忙之中审阅了论坛相关方案,并作出批示:“希望认真准备,期待论坛取得较大成效。”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致开幕辞,出版局副巡视员纪存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罗斌,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长王全周,河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刘国卯等,分别就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作了形势分析和政策解读。

农民日报社总编辑孙林,河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任高潮,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红林,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纪委书记张勋,新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等出席论坛并致贺。

220余位政府和农业企业代表在“保护农产品安全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倡议展板上庄重签名,宣誓责任,表达担当。10余家农业企业与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

社会各界寄予厚望

首届中原农产品安全与发展高层论坛由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发起,旨在研究探讨河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总结、宣传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寻求破解农产品生产安全、消费安全与质量安全监管难题的途径,切实保护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推动河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论坛筹备过程中,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省食品安全办、省畜牧局等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正如论坛主持人、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瑜垠感言,新闻媒体和政府部门共同举办农产品安全论坛,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此次论坛的举办,对于提高河南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创造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优良环境,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极大地促进河南农产品安全事业的全面发展。”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的开幕辞满含期许。

出版局副巡视员纪存双在发言中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肯定。他说,河南各界有识之士齐聚一堂研究三农问题,表现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新风貌,展示了河南农业发展的新希望。本次论坛思路开阔、立意深刻、用心良苦,既是对三农问题全新的理性思考,也是对三农工作实践的新探索,体现了河南各级政府、各新闻媒体和有关农业企业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度的文化担当。

彰显责任共担使命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罗斌在题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对策》的主题报告中谈到,当前我国农产品总体质量上有保障,消费安全可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处于稳中有升、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产地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和违规使用添加剂,是造成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食品污染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污染源,确定关键控制点,从其特性、毒性、剂量和人体摄入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机制。

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长王全周就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状况、畜产品安全管理形势、监管监测要点等作了分析,河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刘国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概念、主要目标任务等作了政策解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行动支队调研员刘长顺针对2012年河南几个涉农打假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围绕“农产品安全与企业责任”这一主题,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黄河稻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表演讲,表达了他们“做良心企业,造安全产品”的意愿和决心。雏鹰农牧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质量官侯五群作为企业界代表庄严宣誓,并借首届中原农产品安全与发展高层论坛的契机发出倡议:呼吁河南广大农产品生产企业,坚决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自觉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安全生产、优质经营,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关。自觉服从监管部门监督管理,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配合查处、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共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企业自身权益和消费者利益,承担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神圣职责,以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河南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5月31日下午,参加论坛的百余位农企代表分别参观了黄河稻夫生态有机农场和河南太平牧业有限公司种猪繁育场,大家对有机大米的耕作、高科技视频监控系统在种猪繁育方面的应用等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放办刊打造品牌

首届中原农产品安全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举办,也标志着《农村农业农民·农产品安全专刊》的正式启动。论坛会场发放的调查问卷,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反馈,他们对办好专刊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农产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农产品安全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为维护农产品市场消费安全,推进涉农企业健康发展和品牌塑造,作为全国唯一一份三农期刊,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秉承开放办刊理念,决定联合广大涉农企业,共同树立农产品安全品牌形象,架起企业与政府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打造一批全国农产品质量信得过的知名品牌,推进中国农业健康发展。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9

关键词高效农业;规模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连云港

在农业和 农村 经济 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高效农业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业发展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1]。

1连云港市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连云港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始终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江苏沿海开发、港口建设、农产品出口的先发效应,顺应外向型农业产业看好的新趋向,按照 工业 化的思路谋划农业,调整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和空间布局,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突出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抓好精深加工和市场流通,强化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园区化、外向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已初显端倪, 现代 农业规模扩张。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型农业。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开通农业科技人工语音服务热线,培育农业科技型 企业 10家、科技示范园10个,深入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逐步健全农资农技服务 网络 。已形成100多个相对集中连片的各类农产品基地。连云港市生态农业基础优越,市属4个县均为生态农业县,并在全省率先成为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示范县,已形成优质稻米、创汇蔬菜、优质畜禽、海淡水养殖、花卉林果茶等五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80%。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2万hm 2 ,设施农业达到4.67万hm 2 ,初步形成稻米、蔬菜、水果、肉食、杂粮、水产、林木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

2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全市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民已经从中得到了实惠,但也面临着不少矛盾和困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土地难流转;资金难筹措;规模难形成;产销难对接;风险难保障;合作经济组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信息服务滞后,农技服务水平和农民素质亟待提高。

3对策

3.1围绕农业组织化,重抓组织领导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服务力度、考核奖惩力度,形成良好的领导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2]。一是重抓组织领导。要落实目标任务,加强检查考核,推动快速发展。市委书记王建华强调,要以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的重要意义。连云港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在加速推进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重视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顺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同步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挥该市资源环境优势的有效载体,要以 科学 的路径,认真落实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的关键举措。二是重抓政策扶持。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招商引资为核心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除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税收及贷款优惠、“包装项目”上争资金外,要抓住上海、苏南等工业化发达城市产业北移的机遇,主动对接,招商引资,发展“三资”农业,要把农业招商引资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实行专人负责,专项考核,加大奖励力度。

3.2围绕高效产业化,重抓规划引领

要以更高的追求,准确定位加快 发展 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的目标任务。无论是确定发展目标,还是布局产业结构,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要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追求。一是注重规划引领。要高度重视抓好高效农业的发展规划,并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新 农村 建设整体规划相衔接,切实提高规划方案的 科学 性、前瞻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龙头、产业化为抓手、外向化为动力、生态化为优势,壮大市场主体,完善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组织形式,不断提升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长水平[3]。二是做强特色优势。要统筹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确保实现“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龙头 企业 、建设一批专业基地、打响一批知名品牌、引进一批发展主体、扶持一批示范典型”等“六个一批”目标。要依托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和服务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壮大农产品营销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尽快实现市有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县有专业批发市场、乡有特色产地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民经纪人的营销体系。

3.3围绕农业品牌化,重抓品质提高

抓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标准建设,加强品牌创建,打响更多的农产品品牌,要进一步加强高效农业发展规划,保持相对长期稳定。一是坚持质量与品牌并重。努力做到论证一个“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培植一个品牌、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不断放大质量和品牌的综合效应。建设农业质量标准体系,要围绕名特优新产品、大宗农产品、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重点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强采标、贯标以及企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积极指导和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尽快形成规模,彰显特色。二是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要按照农业部“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工作,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积极组织好各类名牌农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抓好质量跟踪管理,以保证名牌产品的信誉和权益。尽快构建起“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

3.4要围绕监管经常化,重抓产品安全

要逐步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安全速测体系,实行基地检测与市场检测相结合,逐步将检测关口前移,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不用禁用药品,规范限用药品[4]。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坚持质量与品牌并重,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宣传普及农业政策法规,切实加强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假劣农资和非法经营使用有害农资的违法案件,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二是强化市场监管。要进一步强化食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各项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监测为重点,包括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农业监测体系,切实提高连云港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4 参考 文献

[1] 张丽丽.关于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j]. 现代 农业科技,2008(6):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