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集锦9篇

时间:2023-08-03 16:45:44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1

关键词:井冈山;红色文化;文化产品;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52-0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精神品质,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鲜明的现实性,是当代青少年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德育教育的特性,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弘扬,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

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资源与文化产品开发现状

井冈山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至今仍保存较好的革命旧址有 29 处,其中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10 处;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18处;原市政府所在地茨坪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后方单位所在地,因而也是红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陈列开放的7处革命旧址均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江西重点博物馆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馆藏文物5 800 多件。井冈山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多、分布集中等特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红色文化产品开发对象。

(一)红色文化产品形成品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这是一座不同于其他任何山的大山,是一座注定要影响中国命运的大山,是一座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独特价值的大山。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现已依托于井冈山著名红色文化创造出一体化的红色文化产品,推出了集培训、参与体验、拓展训练为一体的培训模式,拥有自己的品牌。

(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

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风景秀丽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核心景区茨坪,占地75亩,建筑面积44 883.64平方米,是主管的唯一一家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全国性培训机构,拥有综合楼、学员楼、学员餐厅、专家楼共4栋单体建筑。各项教学、生活设施先进,可容纳1 500余人同期培训,是目前井冈山风景区培训、接待能力最大的机构。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已达261.43平方公里,拥有11个大景区、76处景点、460 多个景物景观。在景区建设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对旅游点进行开发建设,使旅游接待能力提高了3倍。井冈山先后完成了泰井高速公路建设、井冈山机场复航以及景区公路的修缮。吉井铁路的开工建设,井冈山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与南昌、赣州、长沙、广州等大城市形成4小时经济圈。

(三)客源市场广阔

井冈山精神名扬中外,客源基础扎实。近年来,井冈山红色文化旅游的客源不仅包括常住本地及周边地区的青少年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基层党组织团组织成员及在本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大专院校等,还吸引了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向往井冈山革命精神,享受其自然风光的大批游客,继而形成了红色文化旅游的巨大客源市场。

二、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产品设计

(一)以教育基地红色资源为基础整合开发红色旅游

利用井冈山教育基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促进教育基地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开发教育基地红色资源的重要手段。红色旅游是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发展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业,一方面要求教育基地规模做大、内容更丰富,增加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求把教育基地其他红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线。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可大力开发以下几类产品:

1.革命传统文化观光、体验旅游产品。以广大青少年党团员为目标市场,在井冈山的革命旧址旧居、遗址遗迹及纪念性的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地进行有组织的观光学习,吸引他们前往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观摩学习、缅怀先烈,达到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增强责任感的目的。可以通过在革命纪念地开展入党入团宣誓主题团队会等活动,零距离观摩实地体验革命传统文化氛围,达到保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先进性与战斗力的教育目的。

2.军事文化考察旅游产品。针对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军事院校学生,在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战场遗址、朱毛红军会师旧址三湾改编旧址,三大纪律首次颁布旧址、新七岭战场遗址、五斗江战场遗址等地,通过多媒体现场观摩或实战演习等方式,展现著名的事件、战事和军队历史进行军事文化和国防知识教育。

3.井冈山革命道路体验系列旅游产品。以井冈山革命斗争为主题,以井冈山为龙头,以青少年个人和团队的切身体验为产品特色,重走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线路、吃红军饭、穿红军衣、唱红军歌、宿红军营地、接受红军操练、参加军事演习等一系列活动,真实感受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现实生活。

4.井冈山精神宣教旅游产品。以广大青少年党员团员为目标市场,以现有的井冈山精神研究会为基本阵地,成立专门的井冈山精神宣讲团,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和教育单位组织规模不等的巡回展和井冈山精神宣讲,激发人们游览井冈山的欲望,还可以举办全国井冈山精神知识竞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旅游。

(二)依托移动互联网,设计开发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红色自由行攻略APP

“自由行”广受青少年的喜爱,但是这种旅游方式需要在旅游前对目的地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整理(主要通过网络)。现今网络上对井冈山等红色革命基地的信息并不多,且更新不及时。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可以开发相关自由行旅游攻略手机APP,利用本地优势,为广大青少年有偿提供相关旅游学习规划以及攻略。

(三)设计动漫、游戏、电子书等青少年喜爱的红色文化产品

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应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喜好,设计开发相应的红色文化产品。例如,对于青少年喜欢动漫产品的现状,可以发掘历史事件和革命人物,创作出青年人喜欢的动漫产品。除了动漫之外,红色文化游戏领域也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如,将诸多的历史事件融入一个游戏之中,使青少年在游戏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科技的发展、电子书的普及、红色电子书的设计研发也是当务之急的任务。

(四)设计开发红色革命主题文化衫、公仔玩偶等个性化红色文化产品

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一直把其红色文化产品侧重点放在“红色教育”上,产品相对单一,缺乏特色。大部分青少年是以团队的形式,到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应针对其团队旅游的模式,设计开发相应的红色文化纪念品。例如,对于青少年喜欢各式各样的主题文化衫,可以发掘历史事件和革命人物,创作出红色革命主题文化衫。这样既可以开发新型的红色文化,也可以宣传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除文化衫外,红色革命传统任务公仔玩偶领域也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例如,将某个时期井冈山的革命历史人物设计成Q版的人物公仔,使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五)设计开发体验式“红色革命对战”真人CS基地

目前,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红色文化产品虽然推出了集培训参与体验拓展训练为一体的培训模式,开展走一小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向革命先烈献一束花,吃一顿红军套餐,看一场红色歌舞,学唱一首红军歌谣等具有一定体验性的活动,但是不具有现代化气息,对青少年吸引力不大。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应将井冈山红色革命场景再现,加入现代化元素,设计开发体验式“红色革命对战”真人CS基地,让广大青少年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红色革命的艰辛过程,从而增强了培训教育的时代感和感召力。

(六)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设计开发具有“井冈山”元素的微电影、微视剧等创新型红色传媒文化产品

目前,国内开发的一些以红色革命主题的电影、电视剧广受人们欢迎,如《亮剑》、《集结号》、《烈火中永生》、《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等都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以及票房,并达到了对广大民众进行爱国主机教育的目的。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应以“井冈山”为创作元素,依托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广为受用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发设计微电影、微视剧等新兴红色传媒文化产品,从而运用这种新型的影视传媒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学习红色革命传统文化。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面临新形势,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也需要创新,将我国的近代革命历史精神传输给青少年,会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付强,孟淑杰.浅论红色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与价值实现――以河北省为例[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3).

[2] 黄玲,刘建平.体验经济视角下青少年红色旅游市场开发模式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3).

[3] 李长春.进一步拓展红色旅游的载体和内容[N].中国旅游报,2009-05-22.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6-0060-04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所蕴含的科学思想观念、正确政治观点、高尚道德情操、严明法纪意识、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审美情趣,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本文将在阐述红色资源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教育功能的时代拓展。

一、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功能分析

1.思想导引功能

红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工具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它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本质,决定了它应当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思想导引功能。

(1)凝聚人心。红色资源具有真实性、真情性的特点。今天的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虽然无法亲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却可以从红色资源真实而生动的人、事、物、魂中了解革命的艰苦,了解民主、自由和独立的来之不易,从而凝聚起人心,珍惜和维护和平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

(2)统一思想。红色资源具有真理性、科学性的特点。它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历史与逻辑起点,它用历史的笔触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了生动注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质资源,红色资源的真理性和科学性能使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与西方价值观念的碰撞中掌握主动,并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3)鼓舞斗志。红色资源还具有先进性、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中相结合的产物。从先进的精神动力到强大的实践动力,红色资源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鼓舞人民以昂扬的斗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2.政治驾驭功能

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为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服务的政治工作,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与党的奋斗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道路紧密相联的红色资源,其政治驾驭功能的发挥,正是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的。

(1)实现政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红色资源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上体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在内容上灌输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倡导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最终的归结与指向,便是使我们对现行政治制度保持高度认同,将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我们的最高政治目标。

(2)强化政治观念。红色资源蕴含着群众观点、民主观念、以人为本思想、公仆意识等正确的政治观点。它“以事实为根基,以历史为主体,从不同角度真实地记录了党和人民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风雨历程”。将红色资源融入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能使人们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政治历史,从而有利于提高国民政治素质,强化政治观念,培养人们的民主意识与参政议政能力。

(3)促进政治稳定。红色资源的形成过程,也是我们党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人民由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我们党依靠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鉴别力,正确回答了为什么革命与怎样革命的问题。在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竞争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具备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鉴别力,我们才能更好地解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才能立场坚定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实现政治局势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

3.道德示范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教育法,是通过典型的人和事,及其体现的精神进行示范,促使人们学习经验或吸取教训,从而达到提高认识、升华精神、调适行为的目的。榜样的作用,往往比理论灌输具有更强大的说服力。

(1)培育艰苦奋斗品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秉承红色资源所蕴含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在个人生活上不讲排场、不比阔绰、不过度消费;在政府行为中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成事。

(2)培育忧患风险意识。共产党人在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养成了一种包含强烈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在内的忧患意识,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应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应对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培育无私奉献品质。红色资源蕴含的无私奉献品质,是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取得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些精神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培育诚实守信品质。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时期,正是信守诺言、慷慨赠枪,感动了“绿林朋友”袁文才,才有了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在井冈山扎根立足。今天,良好党风的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取得,需要发扬开诚布公、取信于民的道德价值观;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也同样需要发扬诚信经营、讲求信誉的道德价值观。

4.心理优化功能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具有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性情感的具体的人。人的行为不单受思想、立场、观点的支配,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知识,以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红色资源虽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其所具有的理想、信念、意志、品德因素,对缓减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给人们心灵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有一定作用。

(1)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在中国近现代,斗争的胜利与挫折、道路的求索与抉择,无时不在考验着民众。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经受了各种考验。在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矛盾冲突层出不穷,需要我们汲取历史养分,敢于和善于抓住机遇、接受挑战,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历史转折和时代变革带来的阵痛,在面临挫折时能迅速调适心态、转变观念、振作精神。

(2)培育积极健康心理。“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些革命歌谣,充分体现了红

军将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大行其道的今天,利用红色资源培育人们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逆境时保持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心态,在顺境中戒骄戒躁、反腐戒奢,保持朴素清廉的革命本色。

(3)培育自尊自强心理。红色资源集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优点,能通过各种内容或方式,动之以情,励之以志,树之以德,导之以行,解决情感、意志、行为问题。在战争年代,中华民族面临外侮与侵略所表现出来的自信自强,中国人民身处贫弱所表现出来的自立自强,共产党人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所表现出的自尊自爱,对我们今天树立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有着重要价值。

5.审美熏陶功能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是自然和谐的关系,是人们高尚的修养,是社会进步的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受教育者进行美的熏陶是重要一课。

(1)生发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美’,是这样一种境界: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了主体身心的一种特殊需要――‘美感’的需要,它是客体某些方面达到了与主体的高度统一和和谐。”对美与真、善的追求,从来是相伴相随的。革命环境虽然异常艰苦,爱情、友情、亲情却是永恒主题。革命烈士为我们留下的《红色家书》、《红色情书》、《红色家训》,既有对亲人浓烈的爱与眷恋,又有为民族利益舍生取义的情怀。它们在给人带来美的熏陶时,也使人内心生发出向真、向善的美好情感和追求,这对我们弘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审美情趣。首先,红色资源独特的形式美、内容美、力量美,激起了人们感受和认识美的热情,激发了人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红色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的自然情趣美、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美、无私奉献的青春生命美、精心设计的陈列艺术美:安静肃穆的环境美、悠扬激越的歌声美交织在一起,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使我们面对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时,能以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抵御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

6.法纪教育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红色资源中革命军队忍饥挨饿却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的感人细节,英雄人物严守纪律的真实故事,纪律制度所体现出的法纪精神,来加强对受教育者法纪观念的教育。

(1)强化法纪观念。革命战争时期,纪律严明是我党我军团结群众、克敌制胜的法宝。只有纪律严明,才能保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党和红军成为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斗集体。在和平年代,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必须从过去严酷斗争历史中领悟纪律的重要性,不断强化法纪观念,做到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维护党的政治权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维护党的清正廉洁;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维护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及各项事业有序发展。

(2)提高践行法纪的自觉性。无论是良好作风,还是规范准则,都需要内化于心,并转化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燃烧液燃遍全身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他是自觉遵守纪律、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范。在今天,我们应利用红色资源中的英雄业绩、部队秋毫无犯的事迹,教育受教育者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日积月累,在行为中点滴养成;坚持慎独,在生活中自省自重。

二、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时代拓展

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结构、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决定了其功能对外界作用的大小或者正负。过去,红色资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方法,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1.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素结构优化

(1)认真厘定红色资源的主题、精髓、灵魂与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不断优化事物内在各组成要素,才能使其功能良好运作。红色资源是一个聚合体,其要素包括中国革命道路、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以及体现其上的物质载体。其中,中国革命道路是红色资源的主题,革命文化是红色资源的精髓,革命精神是红色资源的灵魂;各类纪念场馆、博物馆、旧址、纪念碑、烈士陵园,以及反映革命道路、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等,是红色资源赖以呈现的物质载体。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与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也就没有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革命道路所形成的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红色精神文化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时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革命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仅是红色资源的灵魂,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各类纪念场馆、博物馆、旧址、纪念碑、烈士陵园,及以革命道路、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为真实内容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红色资源的物质载体,使红色资源以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呈现在世人面前。

(2)科学定位红色资源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要素既定的条件下,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在红色资源所具有的各项功能中,思想导引、政治驾驭功能居于核心地位,属于内核层;道德示范、法纪教育是基础功能,属于中间层;心理优化和审美熏陶功能是延伸功能,属于外核层。有了科学的定位,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对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功能的定位,主要从其效果表现来判断。思想导引、政治驾驭功能之所以是核心功能,是因为只有率先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教育更是决定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性质、内容和方向。道德示范和法纪教育之所以是基础功能,是因为日常思想行为大量地表现为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具有普遍的、经常的调节作用。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法规也是维护社会正常有序运转的一个基础手段。进行道德示范与法纪教育,是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并行不悖的体现。作为一个功能整体,我们把心理优化和审美熏陶功能列为红色资源教育的延伸功能。事实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外核层的作用是最快也最容易传达给受教育者的,而对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给予关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2.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从“有限现实空间”向“无限网络空间”拓展

(1)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拓展红色资源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反映和承载红色资源革命精神的旧址、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往往较为分散,且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参观的人数、次数、时间、地点也有限,使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受

到了限制。借助网络、电信、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的组合,开设各类以红色资源为主要展示内容的红色网站、网上纪念馆等,即可实现对受教育者跨越时空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式教育,使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从有限的现实空间向无限网络空间拓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2)利用红色资源充实和丰富信息网络平台。2007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网络上存在着不同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碰撞,可谓善恶交织、良莠莫辨。政治上,有传播诸如“”之类歪理邪说、西方敌对势力恶意攻击的“黑色信息”;道德上,有冲击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黄色信息”;思想上,有真伪莫辩、造成人们思想认识模糊、精神意识扭曲的“灰色信息”。而红色资源是具有影响力、渗透力的先进文化,它是一种“红色信息”。网络平台需要包括“红色信息”在内的各种优质信息来充实和丰富,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这无形中拓展了红色资源的影响力。

3.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良性互动

(1)与个体、群体环境互动。红色资源具有时间跨度久远性、空间分布零散性、内在品质崇高性、外在姿态高大性等特点。它所包含的人、事、物、魂等都具有崇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又容易被宣传教育部门过度地渲染、夸大和拔高,使得一些经典形象在老百姓眼里变得“假”、“大”、“空”。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易接受发生在身边近前,具有时代感、新鲜感、真实感,能够亲身体会和检验的教育内容。这就需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认真地去了解受教育者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感知性、接受性;情绪、情感、意志力;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等。并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层次、知识层次,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教育。同时,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群体客体的差异性,如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不同,稳定群体与流动群体的不同等,选择不同的手段来进行教育。二是坚持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心理、贴近群众语言的原则,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中平民化、生活化、草根化的内容,并用群众语言、百姓思维表达出来。坚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原则,集聚和凝练红色资源的精神与物质形态,从而拉近红色资源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实现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个体、群体环境的良性互动。

(2)与社会环境互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我们常常将社会环境分为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法制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等,这些环境都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开放性,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来优化,并实现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如优化社会政治环境,统一政治认识,制定刚性政策法规,能够为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优化社会经济环境,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能够为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经济支持;优化社会文化及传媒环境,始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能够为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优化单位环境和社区环境,将红色资源纳入单位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内容,能够为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抢救、保护、修缮各类革命旧址,维护好纪念场馆、博物馆等,能够为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实践场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引导,能够为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4.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单一向复合发展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3

把红色文化教育同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军人本色。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思想资料,欢迎参阅。

 

 

       材料一

今年以来,xx县紧紧围绕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要求,立足文化积淀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的特点,打“红色文化”特色牌,“讲好xx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文化教育同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军人本色。

夯实阵地,增强思想教育感召力。围绕“走文旅融合发展路、打红色文化特色牌”的思路,全力打造以xx军安西战役纪念馆为主阵地的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红xx军最后一战纪念塔、烈士陵园、红xx军休整地和蘑菇台子等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维修、扩建和绿化,通过声光电、沙盘实景、雕塑美术、图片、亲笔书信、回忆、实物展示等,把了解红xx军历史、参观革命文物、观看红色影片和学习革命传统等活动作为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洗礼必修课,把“红色文化”打造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退役军人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深化双拥工作的感召力。

整合资源,形成思想教育聚合力。充分发挥县域内红色遗址众多、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红色主题,整合xx军安西战役纪念馆、蘑菇台军事会议纪念馆、xx军最后一战纪念塔、红柳园红军烈士陵园等优质教育资源,设立现场教学点,开设“红色讲堂”,采取“课堂+基地+实践”的模式,通过基地教育、现场感受等形式,深入拓展“重走红军路、倾听红军故事、感受红军艰苦历程”等参与式、体验式、感悟式教育,着力打造革命精神传承之路、红色文化体验之路、信念意志磨练之路和西征历史记忆之路,不断加强实践培训力度,确保教育培训由理论教育向实践培训的有效转换。

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教育生命力。持续加大对红色文化内涵宣传展示和对外传播力度,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xx军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和干部群众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潜力,广泛收集红色故事,宣传革命先烈事迹,开展以知识竞答、讲红色故事、颂红色经典、听革命传统党课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大众喜闻乐见和参与积极性高的新媒体,制作优秀红色主题教育宣传片,开展xx军革命精神“五进”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

拓展载体,扩大思想教育影响力。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等活动,将“红色文化”的开展与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断拓展红色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提升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清明”、“八一”、国庆等重要节日以及退役军人返乡、教育培训等时机,积极组织驻瓜部队官兵、退役军人和干部群众到红xx军安西战役纪念馆、xx县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烈士祭扫、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颂党恩、“红色之旅——重走红军西征路”励志体验等活动,组织开展老兵故事会、先进典型报告会等活动,用英烈事迹、红色事迹、典型事迹不断激励退役军人永葆军人本色、发扬优良传统。

材料二

敬爱的党组织:

非常荣幸能向党组织汇报我的思想动态,让组织对我有更多的了解,而我也能借此机会进行思想上的自我探究。

作为一党员,我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我始终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这些都帮助我在思想上渐渐走向成熟。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学习,我的政治、思想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入党。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一直都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下面,我向党组织汇报一下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一、思想上。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且懂得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稳固的理论基石。只有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远保持一个党员员应有的先进性。

二、工作上。

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平时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学习入党誓词,克服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大胆负责,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牢记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做好前后保障工作,为思政部的工作尽职尽责!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虚心学习法律等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力求做到一专多能,以便今后更好地为学生、老师、院党委服务。

三、生活中。

我认为:为师生服务不仅仅可以体现在大事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平常的一些细节上,平时不能不屑于做小事而在等做大事,古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日常的生活中,我一直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团结同事,热心助人,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在党的关心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单有一腔热血和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我积极的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求不断的充实自己,加深理论文化知识,从而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对工作加倍认真负责,进一步加强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努力向先进党员同志看齐,不断完善自己,注重日常生活作风的养成,自觉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相信只要我坚持要求进步,不懈学习,我一定能够得到党组织的认可。请党组织考验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4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资源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况

于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讲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但目前仍有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有瑕疵。

1.1 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

首先,理想信念向物质化发展。大学生对大学和自身缺乏科学认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在网络媒体信息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了不良信息的影响,思想趋于现实,追求物质享受,囿于世俗攀比,奢侈消费观念严重,产生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内心无从适应。另一方面表现在理想信念向虚拟化发展,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感到迷茫和困惑,找不到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迷茫,导致学生失去了积极努力的内在动力,甚至造成个体理想和信仰的缺失。其次,社会上个别贪腐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导致部分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

1.2 大学生价值观不够完善,人格容易发生偏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的个人本位主义价值观强烈地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趋向于世俗化、功利化,贪图享乐,动摇了为国为民的宏伟抱负。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注重个人的成功与奋斗,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了人生目标和个体价值的实现。

1.3 大学生荣辱观不够强烈,缺乏集体意识

当前,部分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思想行为的多元化,对传统的荣辱观念、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传统美德以“不能太死板”来解读,只求最终结果,而不忽视事情的发展过程,甚至出现损害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部分学生对校规校纪视而不见,学习风气差,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出现考试作弊,上课迟到、早退等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誉观养成,有损集体荣誉的行为。

2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红色资源作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活教材,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2.1 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红色资源是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革命精神等,它蕴涵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高尚品德,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以通过红色资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资源有了新的内容:例如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民族团结精神、争先创新精神等等,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2.2 红色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活教材

红色资源的内容丰富,按照载体的不同可以将红色资源分为三大类:物质的红色资源、信息的红色资源和精神的红色资源。物质的红色资源,如遗迹、旧址、文物等;信息的红色资源,如文献、歌曲、标语、影像等;精神的红色资源,如百色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教育者如果仅仅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是枯燥乏味、生硬的,不符合现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红色资源是延绵不断的,体现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红色资源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物质的红色资源和信息的红色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3 红色资源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红色资源使教育者能够根据不同载体的特点,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选择不同的教育手段,将厚重的先进文化、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革命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以适应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第一,宣传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红色资源的基本载体是“红色”基地,“红色”基地以生动、具体、形象地将红色资源再现出来,有利于大学生深刻的理解红色资源的科学内涵,增加了对红色资源的感染力,进而对红色资源产生认同感,增强教育效果,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方式,教育者在课堂教授的同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将“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主动去思考,比如让大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关于红色资源的PPT教育课件,并结合生动的影片进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感染,真正体验到对祖国的浓烈挚爱之情和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宝贵精神。

3 整合利用红色资源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3.1 拓展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红色资源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红色资源纪念馆、图片、资料、博物馆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教材。因此,教育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种红色资源载体的功能、特点和适用条件,根据教育主体的特点和教育内容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次,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结合政治活动组织师生参观红色基地,亲身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最后,通过体验革命先烈的艰苦岁月和荆棘坎坷,重走红色革命道路,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革命老前辈的英雄事迹,聆听革命前辈的教诲,加深学生对红色精神内涵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2 创新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高校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把红色资源纳入党课培训和党组织活动范畴,不断创新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符合当代大学生教育特点的红色资源微视频,努力构建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和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教育体系。建立稳定的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烈士陵园、革命旧址等地参观、考察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同时,高校要建立红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积极营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和改进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开辟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形式,不断拓展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空间。

3.3 丰富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红色资源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汇集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高尚品德、道德情操和治党治国的方针政策,蕴含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素材。高校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近代史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国情。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创新红色资源的育人形式,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把学校历史教育与现实发展教育相结合,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引导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通过优良的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帮助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4 优化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

红色资源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支撑。高校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探索和教学改革,进一步研究和挖掘符合以红色资源为主题的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生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高校在对红色资源进行教存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进行宣传时,可以通过讲授法把红色资源的内涵讲透、讲深,准确地诠释定义、目标和意义,围绕所讲授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让学生在生动、感人的案例中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1]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冯东飞,韩琳.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功能[J].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

[3]刘争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J].广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5

关键词:红色教学资源;大学生;思政教育;价值

1 红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1.1红色教育资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教育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诠释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从它的阶级属性角度讲,它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研究对象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结果严谨、内容丰富的整体。

1.2红色教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

红色资源是21世纪初我国学术理论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红色教学资源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年代,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心理追求等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大学教育者们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最大效果中进行了很多的尝试,许多思想教育的教育教学的资源被不断的挖掘,开发与整合,红色教学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泛的开发利用。可见,红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2 红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种精神教育

“红色资源”一词最早见于2000年,黄道快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发表的《新县借助东西合作,推动乡镇企业发展》一文中写道:“1999年,河南新县县委、县政府利用地处革命老区这一红色资源,并紧紧抓住国家有关部门定点扶贫的机遇,充分发挥当地林果、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东西合作。如今,红色资源已经在各个领域都呈现重要价值。红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呈现一种精神价值。

2.1红色教学资源是一种革命精神教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排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涵量。这些革命精神永远激励国人自强不息、甘于奉献、不畏艰险、勇于胜利,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2.2红色教学资源是一种历史精神教育。

红色资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史,反映了革命军队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史,反映了我国从备受欺凌到独立自主的发展史,反映了我国从百废待兴到生产力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中华儿女在世界扬眉吐气的发展史。红色资源使全体中国人民深深地感到谋求国家独立之艰难,推进创业发展之艰辛,迈向民族复兴之艰苦,是教育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极好教材。

2.3红色教学资源是一种人生取向精神教育。

红色资源蕴藏着非常多的革命事迹。这些革命事迹构成了教育信息中极为宝贵的部分,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精神激励作用。革命事迹包括以下几类:战争英雄的革命事迹,如、、刘胡兰、等人视死如归,为了中国解放和安宁抛头颅、洒热血,令无数人为之动容;艰苦创业的革命事迹,如焦裕禄为了兰考县的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人民幸福舍生忘死地工作,直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乐于助人的革命事迹,如雷锋视人民为亲人,激励着无数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克时艰的革命事迹,如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党员干部、战士、志愿者和全国群众倾情奉献爱心,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些革命事迹鼓舞人们克服千难万苦,追求美好生活。

3红色教学资源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形成新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红色资源多姿多彩,因此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也就多种多样。2000年6月,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作用明显。

3.1身临其境式的方法手段。

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景,让教育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并将体验和感悟内化成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在对红色资源进行体验中接受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崭新形式。如重走井冈山挑粮小道,重走长征路等体验式教育,有利于促使教育对象从直观体验中产生积极情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升思想境界。

3.2多媒体式方法手段。

从红色资源衍生出的电影、电视、音乐等,对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多媒体式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枯燥的说教中解放出来,代之以艺术的教育手法,打破课堂的时限制,使教育对象以直观形式获得知识,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观看一些励志的青春的影视剧,可以对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生成团结的精神等具有示范和激励作用。

3.3现场参观式方法手段。

由于红色资源在我国分布很广,战斗遗址、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遍布全国,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参观和瞻仰活动,在参观和瞻仰中增长知识,触动思想,净化灵魂。四是主题活动教育方法。围绕红色资源这个主题,开展征文、演讲、班会、党团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各种庆祝和纪念活动,使教育对象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了解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4结论

综上所述,红色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本地的红色资源,并积极带领学生学习和实践,并认真红色价值,将红色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有的放矢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课堂,使学生了解红色革命的意义,进一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聂国林.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黄道快.新县借助东西合作,推动乡镇企业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0(6)

[3]周振国,高海生等.红色旅游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6

关键词:红色旅游;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03-03收稿日期:2016-05-11

作者简介:张倩(1984―),女,陕西渭南人,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先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受到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意见》中还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求高校大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如今,我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一直以来研究理论大多是抽象概念理论,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红色旅游资源不仅是革命先辈们留下的丰富的物质性资源,更是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它表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历经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胜利道路。中国革命途经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等多地,其中呈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许多伟大的革命精神,通过故地游览的方式,能够深层次领会革命精神内涵。可见,红色旅游是革命历史遗存和文化的一种融合性旅游。红色旅游正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内容进行全覆盖性扩展,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同时,通过旅游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实化,让大学生可以看到、摸到、体验到,进而形成立体式的教育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红色旅游是读解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有效的方式之一。首先,它是“寓教于游”的过程,通过旅游实现学习、教育的目的;其次,它是一种隐性教育方式,通过旅游过程完成学习、进行教育是红色旅游所独有的;最后,它趣味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广泛传播。

一、红色旅游的界定

红色旅游, 简单而言是旅游与红色主动结合的。中国红色旅游实际上起源于解放初期,即开展的革命圣地瞻仰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活动,这是红色旅游的萌芽阶段。我国在红色旅游的最初阶段仅是开展有组织的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通过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推进而发展起来。由于中国历史的悠久性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我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两百个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成千上万个革命历史遗址。每一个景区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知识和区域地理风貌。

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将红色旅游的概念明确。也就是狭义的概念具体定义为: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以此为承载内容,通过以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让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进行缅怀学习。最终概括为:红色旅游是以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革命战争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物质内容为核心,开展教育学习的文化性旅游。但此概念不全面深入,在《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又对红色旅游概念的范畴进行扩大,将1840 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过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都纳入红色旅游资源范围。这是目前比较权威的被普遍认可的概念。

二、红色旅游的特点

1政治教育性

政治教育性是红色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旅游者在红色旅游过程中通过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重走长征道路等形式进行学习,达到激励今人、教育后人的目的。

红色旅游是我国特有的,老一辈革命先烈为了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他们的智慧与血肉之躯修筑革命道路,并在进行革命战斗的过程中形成了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遵义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精神”。革命先辈在这一系列精神的合力支撑下,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才赢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成立了新中国。这些革命精神本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而红色旅游的内容正是革命战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及其承载这些精神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这些革命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民来说是一笔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生命线,要牢牢坚守这条生命线,以保证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健康发展。而以红色文化为精神内涵的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的载体,特别是其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重点包含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职能之一。我国众多学者早已开始研究红色旅游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其中,虞新胜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已成为我国政治和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他指出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的优质资源与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通过深入研究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运用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成果,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杨乾良提倡让高校利用红色旅游加强对大学生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革命传统教育,开发新型的红色旅游模式,让红色旅游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在基石,让其具有教育意义,开拓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

总之,政治教育性是红色旅游的灵魂和最终目的,是红色旅游延续和存在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通过进行红色旅游这一活动,让大学生不仅仅学习革命历史,了解革命事迹,更重要的是领会革命精神,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红色旅游是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的红色文化和我国优良传统进行的良好整合过程,它是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者进行无形的教育,这也是很好地引导我国人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阵地。

2实践性

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学习过程。首先,红色旅游是一种真实环境的体验,旅游地的历史遗迹或事件发生地及其环境氛围都是传统课堂教育所不能模拟的,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触。受教育者身处具有现实感的环境,能受到更强的感染,对红色文化产生共鸣。其次,红色旅游重现和塑造了老一辈革命者进行革命的艰苦奋斗过程的环境。这使得旅游者能够亲身体验艰苦奋斗的真实环境,是我国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现代的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条件优越而且舒适,但红色旅游地大多经济相对落后,直至现在还有人民生活一直比较辛苦。 通过红色旅游让大学生步入红色之地,亲身进行实地体验,这样更能触动他们内心,让他们记忆深刻,更会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从而对他们起到了刻骨铭心的教育作用。红色旅游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生活的朴素环境,也是在艰难环境里培育其革命精神的良好途径。

3趣味性

红色旅游是“寓教于游”的一种旅游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体验过程中主动地与教育主体及环境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增强了教育的趣味性,而且深化教育的实效性,这比传统教育方式达到的效果更好。如今,国家繁荣昌盛,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和平年代,对于新中国成立和发展根本就没有直观的认识,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廉洁奉公等革命精神的具体内容,仅仅是通过学习课本上知识了解的,思想触动有限,显得较为苍白,难以引起未参与其中的学生共鸣。因为红色旅游地深刻记忆着我国在建立和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事迹,所以我国将红色旅游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集中阵地。通过进行红色旅游让大学生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更加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红色旅游以实地、实景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更加形象、具体,让大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融于游山玩水中,不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更能发挥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时代性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不仅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成熟、壮大的发展和奋斗历程,还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和胜利,不断体现其与时俱进的文化特质。例如,在2004年,新中国成立五十五周年,恰好也是红军长征出发七十周年,同时是邓小平同志一百周年诞辰。结合这一系列主题,全国各地开展纪念活动,掀起了一股到革命圣地参观、游览学习的热潮。在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时恰逢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重要的两项纪念活动共同作用,再次掀起红色旅游的发展热潮。由此,在政府指导和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红色旅游已经全面跨入市场化阶段,与政治、经济发展同步,体现了时代性。

三、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分析

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

1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脱离已经成为一个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当前社会影响下,脱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研究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及价值取向,却对学生的真实需求不重视,甚至忽视德育的个性价值研究,仅从片面上对德育的社会价值进行强调,这使道德内容失去了道德情感及道德意志里抽象的东西。二是高校重视大学生正面教育,对现实生活中的负面现象、热点问题却一直忽视其影响。同时,在德育方法上偏重政治理论课理论灌输,对学生道德实践与行为养成不重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忽视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的发挥,对学生的自身需要和兴趣根本就没考虑,更别提对学生的接受态度和程度进行分析,仅仅是强加价值观到学生身上,并要求学生通过考试来无条件地服从。总之,在单一流向的这种德育方式下,学生对学习失去了自觉性、自主性,更不利于主观能动性发挥,必然导致学生学习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中道德行为之间的知行不一。三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实际脱离。现行教材从版式到内容统统滞后于时展,对社会上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当代学生面临的敏感问题和各种矛盾回答不力。

2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片面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取以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进行集中式教育的方式,忽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认为管住学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才是自己的工作内容。这种教育理念严重限制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甚至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过分地强调,而对大学生的主体价值一直忽视,过多地强调统一思想,却对大学生的个性培养不够重视。

四、红色旅游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正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统一过程,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这一个连续的过程与时俱进地长久发展,而开展红色旅游教育为这一过程的展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舞台。

1红色旅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1)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正确判别外部世界,以此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这与我国红色旅游的教育作用不谋而合,其政治色彩更是趋于统一。我国人民素质的基本素质就是爱国主义,通过参观游览红色旅游目的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更加深入,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众所周知,爱国主义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信念的重要部分,为大学生提供了鉴古知今的大课堂。可见,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相一致。

(2)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旅游地为载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宣扬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重点从旅游爱好者的角度系统介绍关于中国革命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革命遗址、地理风貌、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通过说教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红色旅游,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新创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在我国,红色旅游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是一种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参与性更突显,大大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2红色旅游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

红色旅游是对我国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进行改革的体现。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围绕课本、课堂被动地接受集中式的灌输教育。红色旅游让大学生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中走入现实生活,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红色旅游是旅游者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通过亲身游览红色景点、感受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从旅游活动中主动地进行革命精神学习,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总之,红色旅游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为主体,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的主体,让主体主动地参与学习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大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红色旅游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是以课本的形式来抽象地展示的,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自学来学习内容。而红色旅游是通过红色资源让大学生放松身心、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历史知识、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向学生展示的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学习内容,让学生身在其中,主动地在游中学、学中游,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化、多样化、立体化。总之,红色旅游通过空间立体结构的直白展示,让学生更容易主动接受教育。红色旅游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结构。

4红色旅游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融合形成红色旅游,创造了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条件。红色旅游是一个在游中学、学中游的实践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历史,同时更能认清现实,深入认识社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变单调乏味的课堂学习为体验式学习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例如,重走长征道路,在井冈山吃一顿红军餐、唱一首红军歌、扫一次烈士墓的体验式旅游活动。在这种旅游氛围的烘托下,更容易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可见,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体验过程,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随着现代化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高校应该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体验式教育与传统的灌输式的静态教育相结合,并逐步以动态体验式教育为主,适应现代化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所以各地高校应就近与当地的红色旅游单位进行永久合作,共同推进各自发展,联合建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拓展创造有利条件。教育基地的展示内容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拓展红色旅游,体现红色教育资源的德育特色;重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同步同轨迹运行,实现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4.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7

一、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以外,多向学生介绍淄博的红色资源,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把优良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

向学生介绍淄博革命烈士石潇红的事迹,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12月26日着名的黑铁山武装起义后,他于1938年2月8日率部挺进黑铁山,历任八路军中队长、营长、副支队长兼参谋长,鲁中军区、清河军区参谋主任,渤海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1945年10月,遵照党中央的命令,率领部队通过渤海海峡进军东北途中不幸遇难,光荣殉国。让学生了解举世闻名的“黑铁山起义”“马鞍山战斗”及记载着顽固派血腥的“太和惨案”,将革命先烈宁死不屈、顽强抗日的民族精神、革命气节生动地展现出来,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理论教育优势。

二、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要想真正地把红色资源的教育意义发挥到实处,必须让学生切实感受红色资源的存在

利用周末的课余时间,带领中学生去参观纪念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等几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教育资源,制定学生参观教育基地的详细计划,组织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思想内涵。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活动,重温那段历史,重走那段两万五千里,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那份艰辛和勇气,感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领悟美好新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学校中多多开展与弘扬红色文化有关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宣传和发扬红色文化的小主人

如,学习雷锋精神的演讲比赛,比赛在全校开展,老师指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力作用。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和演讲的过程中,觉悟得以提高,思想得以升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比如,让学生学唱《东方红》《保卫黄河》《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歌曲。观看红色影视,精选《大转折》《英雄儿女》等多部红色经典电影,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定期为学生放映,并及时组织开展影评、观后感等小讨论、小交流活动,让学生从电影中得到自我教育。

四、充分运用好本学校的网络资源,办好红色网站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8

关键词:体验经济 红色 体育 旅游 营销

前言

随着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实践证明,红色旅游对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推进国民经济 社会 发展,特别是偏远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休闲 时代 ,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会空前高涨,世界经济形态也将因此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使得红色旅游产品自身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别是单一的观光性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等个性化需求,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足,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将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置于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进行 研究 ,对于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等综合能力和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益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体验经济要素融入绝色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体验经济从旅游者表象的和潜在的需求出发,当旅游者的需求被充分发掘出来,他们会自觉地为体验付费。一方面,旅游者体会到体验的美妙感觉后,其消费行为往往受非理性因素的支配,这时,他们只要认为通过进一步的货币支出可以得到更高级的体验,甚至是高峰体验,必然意愿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的开发比在服务经济下更具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利润空间。例如在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利巴雅,有一座100多年前沙皇俄国建造的监狱。用红砖建成的监狱是一座二层建筑,位于高墙内。打开铁门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单人牢房的墙壁上刻有“我想回家”等犯人的笔迹。据导游讲,监狱曾经用来关押苏联军队的 政治 犯和扰乱军队内部纪律者。在苏联军队撤退后,自1997年被关闭,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如今,该国将这座在苏联解体后被关闭的监狱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在这种另类旅游项目中体验到囚犯的生活。游客们走过两层楼内阴暗的走廊,依次参观前克格勃监狱内部牢房,沿途可以感受到混合着血腥汗渍和悲惨过去的气息。如果额外消费,还可体验 “遭受虐待”,体验严刑拷打的感觉,参与模拟处决,体验被处死的感受,也可以在牢房内过夜,不喝水、不睡觉。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界名人,而且还吸引了欧洲人前来参观。

2.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体验文化,就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与思维能力,对所经临的环境与过程,进行体会与感验。旅游者通过购买一个设计水平较高的产品,不仅能够 学习 知识、丰富经历、完善自我,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使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例如,旅游者通过参与红色旅游产品中的各种体验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红色旅游文化,这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对革命 历史 、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更真实的了解和体会,从而将会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革命老区人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得到加强和振奋民族精神,他们将会为革命老区美好的明天而拼搏。

3.有助于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效益。体验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人的品味和格调有所提高。在文化的引导下,旅游者势必容易得到较高层次的体验,而非单纯的感官体验。从旅游者角度看,他们若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就说明产品的文化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从红色旅游角度看,若旅游者可时常参与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的消费,那么整个红色旅游的文化氛围会日益浓厚。这两方面都是红色旅游产品文化效益得到提升的表现。在体验经济的指导下设计红色旅游产品,必然要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的文脉,充分展现其作为爱国主义 教育 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文化底蕴,使各个活动项目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二、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不足

红色旅游是指以 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浏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工程。它融政治性、教育性、观赏性与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是一项专项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存。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加上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反扑中对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红色产品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具有 内容 、场地、线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与其他旅游景点相距甚远可展现、可参观、可吸引的内容有较大差距令旅游者难以尽兴。 2.时效性强。由于 政治 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 旅游 的客源变化 影响 明显,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旅游形式单一。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 内容 的解说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场吸引力差。

4.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 发展 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 学习 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

三、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9

一、红色文化运用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对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功能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路径支持,导致其文化渗透力被弱化,政治教育功能及文化传播功能未能有效彰显,从而使大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的感知度和内化吸收率不高,制约红色文化在党建工作中发挥效用。

第一,党员主体意识淡化,学习红色文化的主动性减弱。全球化、信息化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西方思想的交锋与融合,借助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信息“爆炸式”传播,使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功利主义思想和“快餐文化”的蔓延,学生党员的价值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1]。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性增强,致使部分学生党员思想被弱化。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淡化后,就容易丧失接受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难以激发其接受红色革命思想洗礼的激情与动力,以及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兴趣。因此,红色文化在学生党员中的政治教育功能自然缺失。

第二,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创新力不足。目前,高校传播红色文化的方式和途径略显单一,不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宣传教育。学生党员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主要途径是参加党校培训,观看红色电影,深入最具代表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和接受红色教育的机会甚少。大多数学生党员对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兴趣,使观影活动流于形式。学校图书馆收藏的红色文化书籍少而旧,未能与时俱进,及时补充反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图书供广大学生党员借阅。同时,经费不足,高校与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关系协调不畅等因素,致使一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红色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低,甚至出现红色文化的认知错误。

第三,党务队伍配备不佳,红色文化素养欠缺。邓小平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2]。可见,党务队伍对党建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担任,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烦琐,难以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学生党支部建设,对红色文化与党支部建设的融合甚少。同时,由于部分辅导员自身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足够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难以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党支部建设之中,较大程度影响红色文化的创造性应用和学生党支部工作质量提高。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功能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了一整套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丢不得,丢了要吃大亏[3]。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它的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持续动力,必将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教育资源。

第一,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党员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在大学校园,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自由性,因此加强自我教育显得很有必要,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依靠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红色文化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体验红色革命经历,感悟红色文化内涵。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从老一辈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身上学习优秀的思想品质,在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下,吸收红色资源的先进性因子,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第二,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党员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与中国梦的实现有直接关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教育的基石,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应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与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党员学会从红色资源中学习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感受优秀革命先辈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在红色精神的感染下,广大学生党员要自觉将红色精神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三,红色文化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观上要求我们重视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历史发展的精神价值[4]。红色文化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和丰富的智力成果等,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资源。通过红色文化再现具体的、真实的历史事件,宣传和弘扬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良好氛围。

三、依托红色文化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继承、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对高校党组织永葆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促进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第一,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发挥其在高校党建中的引领作用。

红色文化体现出来的深刻思想内涵、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崇高的精神价值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载体。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并运用于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解读红色文化内涵要由“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涵认识越来越浅,越来越陌生。高校学生党支部运用红色文化时应凸显真理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真理是亘古不变的,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大学生接受的信息来源广泛,善于比较分析,敢于追求真理。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要将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学术化的红色理论通俗化、形象化、趣味化,更好地唤起学生党员的感性体验和思想共鸣。

另一方面,接受红色文化要变“被动”为“主动”。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往往在老师的引领下被动接受,高校学生党支部探索红色文化往往在外界推动之下进行。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广,积极创造和开辟有效活动平台,让广大学生党员形成对红色情感的主动追求。如党支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以舞蹈、歌曲、话剧等作品形式体验红色文化。

第二,重视党务队伍建设,加强党支部运用红色文化的管理指导。

加强党务队伍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效能的最佳着眼点。党务队伍由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纪检委员等组成。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任,支部其他职务由学生党员担任。因此,党支书作为学生党支部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也是支部文化的主要倡导者。其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对支部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对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要在思想品质、能力和作风等方面做出全面考察,并督促其加强对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红色文化的运用。

一要打造党支部红色精英团队。有人说“从事自然科学的老师,把科学原理讲好,即使人品差一点,学生也不会怀疑他传授知识的真实性。而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科学的魅力很多是通过他们的人格魅力体现的”[6]。这就要求支部书记从自身出发,修身慎言,自觉学习红色文化,将红色精神内化于性、外现于行,并将优秀革命传统运用于党支部建设的各个方面,营造良好的红色氛围,使党支部的其他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感染,打造一支红色精英团队。以党支部团队成员为点,以广大学生党员为面,注重发挥点对面的辐射和感染作用,从而形成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要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党内组织纪律,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公正,激发党支部干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党性修养,使每位成员都愿意为党支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督促其不断加强对红色文化精髓的学习,建立公开、透明的考评监督机制,使团队成员在红色经典作品阅读活动中相互学习、互相督促,分享交流学习红色文化心得,以及运用策略,为提高党支部战斗力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将红色文化的学习情况与年度党内评优评先挂钩。

第三,借助网络服务优势,实现红色文化与学生党员交互对接。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现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党的建设提出挑战,也带来机遇[7]。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高校党建工作单一性模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的自主选择功能优势,实现学生党员与红色文化的零距离接触。

首先,创建高校学生党支部红色博客、微信、微博等平台。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些红色网络平台上设立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宣传栏目,及时更新并上传一些经典的红色故事、红色歌谣、革命遗址照片、影视作品,供广大学生党员阅读与学习。同时,开辟红色论坛栏目,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撰写红色博文、微信,开展互动,分享心得,使学生党员接收到更多红色文化知识与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让红色文化更渗入人心。

其次,开辟红色网上党校。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开发,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日益加深。开辟红色网上党校,定期党课学习资料、培训课程内容、国内外时事动态等,开通党员“红色交流室”,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习红色文化的心得体会进行深入交流。这样可以同时兼顾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等不同层次人员的求知需求。既可以促进党支部党员的交流,又可以让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教育引导。

第四,利用红色资源,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