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8-31 16:37:14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1

1.1举国体制最大限度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进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以51枚金牌登上了金牌榜首位,奖牌总数达到历史的新高。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举国体制在奥运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这一体制,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确立了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领先优势。集中国家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与我国的国情以及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分不开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基础薄弱,必须在资源调配等方面下工夫,举国体制便为竞技体育崛起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竞技体育的进步,能够唤起观众对美、力量、速度的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荣誉、乐趣、活力、尊严、理念多方面精神需求。

1.2奥运会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促进作用

1.2.1奥运会促进了群众体育自发意识和学校体育的竞争意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人民群众自觉健身的意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显著的变化,群众体育也相应地有了较大的提高。“谁是球王”乒乓球争霸赛、羽毛球争霸赛、足球争霸赛等一系列赛事的开展,从全国组织海选直至最后总决赛展现了我国在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方面的广泛普及。体育场馆、健身广场扶植,广场舞、健身舞在城市、乡村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更好地迎合了大众的健身诉求。北京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体育举国体制和选材系统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基础体育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1.2.2体育设施建设在奥运会后起到促进作用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了众多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设施,这些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备、专业性强,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北京奥运会后的“十二五”期间,全民健身的城乡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经常性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比例逐年增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日益融入群众生活,健身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相应地群众对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广场、体育健身器材需求也是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全民健身工程的推广普及,在全国各地建成了市、县、乡、村的体育健身网络设施,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投入不断增加,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1.3体育文化交流在奥运会后得以加强奥运会是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盛会,集体育、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浩繁内容于一体。以奥运会为载体,中国的优秀文明、特色体育、体育理念及体育活动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不同的体育意识形态得以整合创新,在接受外国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和进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兼收并蓄地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国内的赛事、体育教育、全民健身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

2奥运战略与群众体育之间的抵牾

2.1全民健身在奥运战略的大环境下地位降低随着人类社会对竞技体育的热爱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竟技体育在体育工作中必然是重中之重。奥运会的金牌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现阶段,我国必然要把竞技体育摆在体育工作的中心。因此,在目前我国有限的体育资源条件下,必然要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从而使竞技体育和群众、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如今,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城市和乡村间的不平衡进一步拉大。

2.2东部沿海和西部,城市和乡村体育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因素等条件的影响下,各地经济水平落差较大,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如此,体育消费作为一种非必须的消费类型,体育的发展在各地表现极为不平衡。在我国比较落后的西部农村以及老、少、边、穷等地区,很多人对于体育的认识还很肤浅,更谈不上参与其中了。据调查,在我国沿海地区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群众体育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在西部的农村贫困地区,人们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努力,所以就根本谈不上健身了。这些地区,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落后,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观念更是淡薄。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周边地区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更进一步拉大了我国较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异。

2.3我国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加速发展的必要性现今,我国大多数农村体育运动的程度是较低的,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较低的体育运动水平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体育文化在增强广大农民体质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还有待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不尽人意,农村为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致贫、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农村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下,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很难打开局面,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均场地面积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相对较少,农村学校和城市相比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不仅要在国际的重大比赛中夺取更多的金牌为国增光,还要通过普及群众体育来增强国民体质。体育运动的发展要以国民健康为本。

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之路

3.1发展群众体育要从提高现有水平入手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没达到发达程度,群众生活习惯和理念不发生相应变化的情况下,体育活动是在人民群众中普及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发展群众体育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特别是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在群众体育意识、健身观念得不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阻力。设施管理不到位、缺乏懂管理人才,在基层尤为突出,因此,在具备普及群众体育的条件以前,发展群众体育要从提高现有水平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到完全具备普及的条件后,再全面发展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2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群众篮球;运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106-02

一、体育体制改革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政治在国家和政党活动的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无意对体育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中国,群众体育的领导权由国家性质决定;人民享有群众体育的权利由国家制度决定;群众体育事业的基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由党和国家的根本宗旨决定;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由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决定。而现时群众体育发展的大环境,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下形成的,这在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进步上起到了有力而巨大的作用。群众篮球运动作为在中国群众体育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的部分,毋庸置疑受到了政治的重大影响。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的影响

调查中显示,大多数的专家均认为影响着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的显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是社会发展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作为群众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水平无疑对此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经济发展所能够为群众篮球运动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有着关键性作用。再者,经济发展决定了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建设,以及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投向群众体育事业经费的机率越高,投向场地设施建设经费的机率也越高。另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受到限制。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收入水平是挂钩的。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有显著的影响。

(二)经济体制对群众篮球运动的影响

就一般规律可言,体育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我国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模式是由社会经济的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苏联的体育模式,形成了符合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的体育模式。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时代的总体社会结构中,国家基本占用了全部重要资源并对全部的社会生活实行着全面的管理,在此环境下,包括群众篮球运动在内的群众体育在规划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之内。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过度强化了政府的宏观操控,因而抑制了社会群众参与群众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也让寻求社会支持的渠道受到了阻塞。另一方面,微观管理事物对政府的群众体育管理机构造成了影响,使群众体育宏观管理的职能受到了削弱。面对这种矛盾,一场从根本上的变革势在必行。于80年代中期起步,为了使原来高度集中的模式得到改革,国家进行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体育模式改革。并且这个由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并充满生机的体育模式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三)职业篮球运动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提高促进普及,二者相辅相成,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篮球运动中,普及会受到宣传、体育健身观念、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制约。提高也会受到其它因素的限制,如科技、选材、训练方法等。

1.群众篮球运动对竞技篮球运动的基础作用

“水无源不流”,此道理在篮球运动中也得到体现。没有群众篮球运动的基础,竞技篮球运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调查问卷中显示,大部分专家认为,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在发展我国竞技篮球中将会起到显而易见的基础性作用。

根据历史资料数据显示,群众篮球运动从50年代起迅速发展,在50年代末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这一时期的竞技篮球运动也在国际大赛中屡获佳绩,接近了世界强队水平。在群众篮球运动全面倒退的70年代,竞技篮球运动水平也跌入低谷。进入80年代后,群众篮球运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竞技篮球运动也走向高峰。然而,据研究结果表明:群众篮球运动对竞技篮球运动的基础作用并不是明显地同步,而是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群众篮球运动从49年开始发展,到59年形成高潮,在此期间,竞技篮球运动也得到发展。国人勇战欧洲强队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当时,我国还没有形成从少体校到国家队的一整套的训练网络,专业队员都是通过基层选拔,如出自码头工人的国家男篮优秀中锋刘二柱。1959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正式出台是在中央批转的国家体委报告中提出的。报告指出:“开展群众性的业余体育运动和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相结合,实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这是当前体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在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体委采用“集中力量猛攻尖端”的方法。60年代,国家体委将运动训练工作方面列为工作重点,致力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运动训练,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或重点业余体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络已初步形成。从此,在竞技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训练的因素所占比重逐渐变大。这个问题在70年代的情况中得到了充分说明。一般说来,普及促进提高,而提高总是在普及之后出现的,而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并没有在70年代使竞技篮球运动体现了应有的高水平。研究后发现,从1966年至1970年,整个业余训练工作完全停止,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断层是造成我国竞技水平落后的原因。

从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群众篮球运动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20多年期间呈现出繁盛活跃的景象。进而,在80年代竞技篮球运动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步入90年代初,女子篮球队取得奥运会、世锦赛双料亚军得佳绩,男子篮球队也获得世锦赛第8名,纷纷进入了世界强队行列。但此后,女篮成绩开始出现滑坡,同事男篮也屡在亚洲赛场失利,表现出后备力量不足的态势。归根接轨,问题在训练体制方面。而后70年代,三级训练网络在我国逐步恢复。从1978年起,我国篮球队渐渐跟国际联系的加强,广收博采各国先进技术经验。1980年初,在给中央的请示报告中,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指出:“在我国,体育纳入国家计划,能够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按比例、有重点地分配财力、物力。这样就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使体育上得快一些。”在80年代,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思想在我国进一步明确。同一时间,随着研究和训练工作不断改进、发展,我国篮球运动跟上了迅速发展的国际篮球运动趋势,形成我国篮球自己特色和风格,。到了80年代中期,“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战略发展方针被国家体委提出,此方针使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关系得到协调。然而,在竞赛“指挥棒”的调节下,地方各自为政的“全运战略”、“省运战略”出现,篮球等集体项目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导致在90年代中后期竞技篮球运动的低沉。

2.竞技篮球运动对群众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球作为一项极具魅力的运动项目,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也会对开展群众篮球运动起着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民族,国人每一次在世界上取得的成功都能振奋全民族。同样,在体育赛场上,每当国家篮球队在国际上取得好的成绩,都能激起全国人民的兴奋与热情,即使是失利,也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1952年初,国家成立了中央体训班男、女篮球队(国家队),在篮球爱好者的心目中他们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央体训班男、女队除了自己坚持训练外,还到基层到各省、市表演篮球赛。作为当时的专业队,“八一”队及一些地方篮球队也经常下基层表演,指导群众篮球运动,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促进。50年代末,我们与欧洲强队多次交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时期,专业队“开门训练”,还把赛场设在厂矿、农村、学校等地方,这对群众篮球运动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广泛的促进作用。80年代起,我国竞技篮球水平持续上升,屡获佳绩。国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体育信息,如现场直播,新闻媒体的报道,能够从中感受现场的气氛,感受到祖国体育事业的强大,从而激起了人们纷纷加入到篮球这项体育运动来。在90年代中期开赛的甲A联赛,凭借主客场制特有的魄力以及主办单位、赞助商、俱乐部对球星的包装,广大青少年和篮球爱好者对其喜爱有加。

(四)体育的产业化对群众篮球运动与竞技篮球运动关系的影响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体育产业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由于在我国如今篮球运动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可见我国的篮球市场潜力无穷。所以,体育的产业化使群众篮球运动与竞技篮球运动的关系变得密切相关。一方面,大部分参加群众篮球运动的主体是竞技篮球产业的消费对象,想得到推动竞技篮球产业的发展就要发展群众篮球运动,得到了竞技篮球运动的激励从而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会随着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进一步促进群众篮球产业的发展。此外,竞技篮球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群众篮球运动吸引更多的投资,这不仅对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使群众篮球产业随之得到前进。

参考文献:

[1]杨留锁,尤耀堂,李永智.关于中国篮球市场深化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4).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3

关键词: 学校体育;国民体育;全面发展教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由于对学校体育中的相关理论概念(如: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迎合兴趣与培养兴趣,身体练习与运动技能,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等。)没有很好地认识并加以深层次理解,造成新理念层出不穷。但有说服力的教育实践报告至今未能看到,三级教材建设未能及时跟上,很多体育老师无可适从,不少地方的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学生体质状况未能得到改善。有体育老师称这场体育课改革是:“目标虚化,内容空化,组织散漫化,考核客气化。”这足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其根源就是没有定位好学校体育的位置,让学校体育在实践中处于浮游的状态。

1.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位置

目前关于体育的分类存在一些争论,但大家默认的还是把国民体育分成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在这一分类中此三种体育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体育的框架,可谓三足鼎立的态势,缺一不可。“在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今天,竞技体育方面,要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群众体育方面,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民族体质,把我国人民的机体能力和平均寿命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学校体育方面,要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体质教育,把我国青少年一代的体质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2]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目标,学校体育起相对的促进性作用。首先,学校体育在完成自身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促使学生的机体得到完美的发展。所谓完美发展,就是形态、机能、体能和精神几方面得到充分的、均衡的、协调的发展。)的同时,其实也在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天赋、有潜力的人才。有人说:学校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是输送各行业人才的生命线。学校体育在实践竞技体育的精神,体验竞技的乐趣。其次,学校体育为群众体育传授身体锻炼、健身娱乐、维护身体健康的知识,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生活理念。为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系统性练习,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生存能力。当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群众体育领域里发挥着引导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作用。

2.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力包括智力与体力两方面,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使之适合于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体力的发展主要就是通过学校体育的手段而获得。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学校体育具有教育、教养和身体发展的特点。所谓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标来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美感等。所谓教养,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规律和事实,并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技巧。所谓身体发展,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体在解剖生理和心理的机构与功能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得到良好的发育,包括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学校体育中的教育、教养和发展体现着德、智、体三方面的要求,互相渗透,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而在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学校体育是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完成这三方面的任务,而以发展身体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教育所赋予学校体育的使命就是做好教育、教养和发展身体三方面。三者互相关联、融为一体,构成学校体育的全过程。但三者不是平列的,而是有一个中心,就是增强学生体质。

3.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依为命

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命脉,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必须进入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竞技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主体,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必须把这部分文化遗产继承的任务纳入学校体育中来。”[3]国际学校体育联合会主席兰姆斯说:“教育狭义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而广义的目的在于传授技术、能力和社会生活价值观念,而这种教育包括竞技体育教育。”[4]西班牙学者何塞马利亚卡西加尔教授则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努力制定一套教育方法,提出有力的证据,并设法促进主管教育的组织采取行动,使当代人恢复他们业已失去的运动能力。”[5]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的最高层次,把它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手段是完全应该、完全必要的。而且,竞技体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是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高度发展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竞技体育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如竞争、开放、民主、民族等观念,都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现代社会应具备的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学校体育里,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如果放纵学生的主体性,“放羊式”教学,让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不能完成学校体育根本的任务,此方式也不是实现“以人为本”的良好途径。试想我们的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从来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疲劳,什么是“极限”,什么是“二次呼吸”,什么是“价值域”,什么是“中华体育精神”,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我们就说这种体育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吗?“中级水平以上的竞技体育,即组织化的体育,是应该在学校里提倡的,至于初级水平的竞技体育则应该在学校里广泛地得到开展,这正是我国学校体育目前最薄弱的一环。”[6]因此,把竞技体育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手段,是完全应该和必要的。我们绝不能在排斥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目的的同时,把作为手段的竞技体育也一概排斥。竞技体育的“增强体能”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失去它,学校体育就没有生机,处于空虚、疲软状态。

4.学校体育向群众体育开放

群众体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学校体育的延伸。群众体育里没有统一的规则,没有统一的组织,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即使有组织也是自愿的。而且他们的活动场地具有不固定性,设施稀少,活动、锻炼时间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活动形式较单一、枯燥。因此,学校体育应该向群众体育提供帮助,对其进行多方位开放。首先、提供场地设施,让群众有机会利用就近资源,创造良好的群众体育氛围;其次、提供理论指导。尽可能地发挥学校体育的理论资源的实践作用,帮助群众体育普遍性开展。有必要的情况下向社区、企业、厂矿等派送体育健身指导员,组织不同的群体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地方化、民族化。

5.结论

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共同筑成国民体育的大厦。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教养和发展生体的作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依为命的关系,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竞技体育的“技能练习”手段必须成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竞技体育要理直气壮地走进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应向群众体育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提供开放性的帮助,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群众体育普及化、地方化、民族化和多样化。由此看出,学校体育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理性定位学校体育的位置,有利于学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学生身心、有益社会的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改善以往“放羊式”、“放鹰式”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念。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任务,为提高国民体质力尽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6.

[2]张友龙.试论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位置及其目标.[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3),56—58.

[3]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1—6.

[4]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4

摘要: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成为了瓶颈,主要表现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差异显著、区域不平衡、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竞技优先战略、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弱化。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关键词:体育强国;群众体育;问题及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69-04

Abstract:Current china is struggl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rong sports country, but the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is her “soft rib”, mainly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is not hig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gional imbalances, declining physical youth . Mainly due to competitive strategic priority,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work of school sports.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ause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ity of China′s sports power in the building made a number of development approaches.

Key words: strong sports country; mass sports; problems and causes; countermeasures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便开始酝酿建立“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最早是在1983年提出来的,国家体委根据当时体育形势的发展,在1980年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上体育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然而,一直以来体育界对于什么是体育强国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比较模糊,处于争论和摸索的阶段。但对于“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1][2]却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可见,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条腿走路”。

就竞技体育而言,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在21世纪之始,中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崛起,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悉尼―雅典―北京三级跳”,并首次居于奥运会金奖牌榜之首,这一战绩具有划时代的巨大意义。田麦久、徐本力等认为,尽管外界对中国的奥运会金牌存在如“我国的优势项多为影响力较小的技能类项目,而影响力大的大球类集体项目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大多无优势,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差距还巨大,亮点不多,含金量低,影响力小”;“在球类等集体项目中,虽有一定进步,但总体说,还缺乏竞争力”;“我国奖牌分布有‘偏项’趋向”等各种质疑,但综合评价而言,我国已是竞技体育强国[2] [3](虽然学术界对此尚有异议,但普遍认为对我国已基本具备竞技体育强国的特征)。然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竞技体育的“强势”相比较,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正成为与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短板”,亟待提高。正因为如此,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谈到中国体育的奋斗目标时,他首先提的还是群众体育,并明确表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就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2 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 总体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国民体质不容乐观。国民身体素质是关系到国家健康安全的战略问题。根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公告显示,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主要指标呈下降趋势: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20-39岁年龄段成年人降低幅度最大;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60-69岁年龄段老年人降低幅度最大。参加2001年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指出,我国符合WHO健康定义人群仅15%。截至2004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人。[4]

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迅速增长的人口相比,我国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锻炼的需求。据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达到了850080个,平均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 与1995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 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增长31. 6%。但这与日本、意大利、瑞士、德国和芬兰每10万人拥有的体育设施数量(日本260个、意大利212个、瑞士220个、德国248个、芬兰457个)相比,差距甚大[5]。此外,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集中于教育系统,其占总量的65.6%。且对外开放率仍较低,仅为29.2%,即使开放其利用率也不高。体育场地资源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是体育人口不多。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水平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同样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96年为31.4%,2000年为33.9%,2004年为37.1%。但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比较仍有差距(见图1)。

四是体育锻炼质量不高。主要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处于自发、松散状态;健身项目单一,健身走和跑步作为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62.0%;负荷偏中小强度。中等强度的人数比例为56.4%,小强度为27.0%;,健身缺乏科学指导,66.7%的体育锻炼者没有接受健身指导,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76.1%,直接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和效果;相当数量的群众还在露天、简易、粗放和替代的体育锻炼地点锻炼。 [6]

2.2 城乡差异显著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和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大局,并最终会影响到体育强国发展的大局。然而,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却很不平衡,农民体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市民体育发展。

其一、城镇和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的差异。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相比,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而“经常锻炼”的人数则差异更大,城镇居民是乡村居民的2.7倍,且随年龄的增长,城镇居民“经常锻炼”人数比例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而乡村居民基本保持不变。

其二、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乡村。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城镇居民有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村为355元。尤其是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

其三、城乡居民体质差异。体育的首要功能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因此城乡居民体质的差异也可以反映城乡体育发展的差异。据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的数据显示:城镇和乡村居民在国民体质健康指数方面呈现出城乡差异,城镇和乡村居民体质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特点(见表1)。

基四、体育场地设施的差异。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从全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850080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人口的44%的城市,有783614个体育场馆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的92.1%,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56%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有66446个体育场馆,占全国体育场馆资源的7.9%。我国农村人口,尽管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却占有很少的体育场地,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锻炼场地的匾乏,致使其以自家庭院或室内参加体育锻炼者居多,从而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2.3 区域不平衡

主要是指东、中、西部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调查显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特点(图2)。其次,东、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平衡。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中部地区有15.4%,西部地区有14.7%的人强调“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是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地区仅有9.3%。由此证明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再次,东、中、西部国民体质不平衡。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也显示出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大于103.00的有上海、江苏、山东、广西、北京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100.00~103.00之间的有江西等1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97.00~100.00之间的有宁夏等7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小于97.00的有新疆、贵州、青海、西藏4个省(区)。

2.5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青少年体质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甚至关系到我国未来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然而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现状与未来体育强国的目标相悖。据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据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召开第1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会议,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在2005年高招中,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2005年和2006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8%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这一问题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在今后10年、20年的时间里将以现代文明病的高发,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低龄化、普遍化,以及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作为时代代价。同时也使我们在兵源、劳动力来源等方面陷入困境。

3 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竞技优先战略

新中国的诞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鉴于当时国民体质普遍较弱的现状,体育事业主要围绕着群众体育展开的,确立了“使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群众体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随后受“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陷入低潮。“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进入旺盛发展时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惊艳表现,使国人找到了实现“强国梦”的途径,那就是通过竞技体育来展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强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体育部门在体育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制定了“奥运战略”,实行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模式,中国的竞技体育在改革开放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2008年奥运会更是以51枚金牌位列第一。这时期虽然群众体育业也有所发展,但在强大的“奥运战略”面前,显得柔弱无力。这可通过政府财政体育经费配置中的群众体育经费比例可管窥一斑。

财政作为“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的收支活动”,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的收支活动。[7]那群众体育经费的政府财政在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里”和“公平分配”,方面的情况如何呢?首先,在《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体育事业经费部分的各个收支科目中,没有群众体育经费收支科目。群众体育经费的收支情况是隐含在其他收支科目之中的,更无具体的群众体育经费指标及其金额。其次,从地方体育系统经费支出数额看,用于竞技体育的优秀运动队、中等专业学校、业余训练、体育竞赛的经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的64.1%,即使将“其它体育事业经费”全部计为群众体育经费(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其经费支出也只占总经费支出的25.7%,相当于竞技体育的训练竞赛经费的五分之二,两者相差2.5倍。[8]由此可见,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的弱势地位。

3.2 城乡二元结构

建国后,我国“城乡分割的户藉”管理制度所形成,最显著的社会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即,城乡差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差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不仅存在于经济(见表2)、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更体现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不一,即城市中的文化事业包括体育经费是由国家财政供给,农村则是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补助为原则,客观上使农村体育所需的经费、公共设施受制于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差别。尽管,目前各级政府通过多种努力试图弱化这一体制的力量,来缩小二元结构,但由于历史“欠债”太多,农村发展群众体育不具备城市发展群众体育的优势,缺乏发展群众体育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环境。城乡体育发展差异的“鸿沟”仍需较长的时间方能填平。所以,从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来说,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任务一半在农村,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全民体育。

3.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尽快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采取了区域经济倾斜政策。由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发展所固有的优势和国家所给予的带有明显倾斜的优惠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这一战略在客观上也扩大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见表3)。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综合社会效应差异,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已有显著表现,群众体育也不例外。虽然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3.4 学校体育工作弱化

当前导致青少年儿童体质的严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等,从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中来看,学生体质下降的总体规律是受遗传影响较大的指标下降的较少,而受体育运动影响的指标下降最为严重。这可说明,学校体育工作弱化是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生每天要保证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此标准。调查显示,全国仍有45.9%的学校对此尚未认真执行,体育课被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占用普遍;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42%的学生能达到每天0.5小时体育活动,而有40%的学生达不到每天0.5小时的体育活动。学生锻炼时间不能保证,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其次,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下,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学业负担过,体育活动时间过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三,学校体育经费缺乏,体育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经调查显示,全国60%左右的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数量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中西部和农村则更为严重,只有12.44%、和25.7%的学校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最低要求。此外,相关的制度缺失亦是学校体育工作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赔偿责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4 对策

4.1 实现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2008年我国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涉及到一列的工作,包括管理者观念意识的转变、法制的完善与保障、群众体育意识的提高、体育发展条件的改善(经费、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等。否则,两者的协调发展只能是空话。日本在东京奥运后,即将体育的发展战略重心转向大众体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无无疑对我们有巨大的启示。

4.2 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在社会主义中国,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因此,政府应当规划好、建设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建设覆盖城乡及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是提高全民族体质,形成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实现群众体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协同并进的具体体现,更是逐步实现群体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4.3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逐年增强。但由于群众体育底子薄,尤其是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其发展所需的经费、场地设施缺口较大,如果仅靠政府投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的财政仍将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是一个基本趋势,这既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为统筹城乡、东中西部群众体育发展的均衡发展,在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的主要方向是应是农村、中西部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通过一些经济手段给予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企业、个人适当的扶持,如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需要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管理,兼顾效益与公平。

4.4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合理配置学校体育资源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不甚理想,甚至大打折扣,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应试教育盛行,导致升学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使现行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阳光体育”等落到实处,避免有法不依的现象;第三是加大投人力度,制订学校体育经费和配备体育设备、设施发展规划,合理调配城乡、东中西部地区学校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提供物质基础。

4.5 加强科研群众体育科研及服务

发展群众体育,还应加强重视群众体育的科研及服务。一是科研,不仅要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对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自然科学的视角,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化学、运动力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群众科学健身进行研究。二是服务,将现有的体育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尤其是要将竞技体育的科研成果从竞技场转到全民健身大舞台,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三是要增加群众体育科研投入,在原有群众体育普查和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体质、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研究,以科技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5 小 结

建设体育强国是当前及今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一具重要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我国迈向体育强国之路的障碍,因此我们应积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3):3-8.

[2]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98.

[3] 田麦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8(11):1441-1444.

[4] 田雨普.小康体育的观察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31-735.

[5] 常华.我国群众体育的历程及发展走势[J].体育与科学,2009(5):36-39.

[6]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8-12-19.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5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出发,指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群众体育事业、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适时开展职业体育,同时争取一定的国际体育话语权。从制度层面改革,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

关键词 体育大国 体育强国 路径选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在该届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的中国体育,在朝着新的目标扬帆启航。2010年11月27日亚洲运动会在广州落幕,中国军团以创造纪录的199枚金牌的佳绩傲立于亚洲之巅,继续巩固亚洲体坛霸主的地位。从亚运赛场的八连冠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第一,中国已无愧于“体育大国”和“金牌大国”的称号,但遥望“体育强国”,中国体育还任重而道远。中国体育将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树立发展与改革的信心,努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一、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含义辨析

(一)何为体育大国

体育大国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国,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因此,体育大国所蕴含的意义是一个综合的范畴。“大”是相对“小”而言,主要是从体育人口数量、体育设施规模、人均占有体育资源的面积、体积等方面来衡量。具体是指占有的体育活动的容量较多,空间较多,面积较广,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的数量较多,范围较广的国家。形式逻辑学中定义一个概念: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因此对其概念含义的思考,重点在于界定“体育”和“大国”上。我们认为,体育大国就是指,开展体育运动的项目广泛,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口数量众多,体育设施规模较大,在世界体坛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

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体育大国,不是看它在大型国际比赛中拿了几个冠军,而是看人均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多少,以及该国家人均寿命、健康程度等综合指标来衡量。通俗地说,所谓体育大国,说的是国民素质,而不是竞技体育成绩。

(二)何为体育强国

我国是否是体育强国,与体育强国的究竟有多大的差距,目前是一个热点话题。体育强国一词,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是一个具有浓厚的“爱国情结”和“中国元素”的意会词,反映了国人迫切的领先与赶超的心态;从内涵来看,是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的定性评价,是对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体育设施规模,体育产业结构,体育活动组织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关于体育强国概念的提出主要在我国,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定量化的衡量标准。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笔者认为体育强国是指该国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超群,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的国家。

二、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和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中国体育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他希望体育战线的同志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胡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家“十二五”期间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竞技体育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应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奥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影响力大的职业体育成为国家间交流、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现国家形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竞技体育蕴含的丰富精神价值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成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三、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体育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也早已成为亚洲体育当之无愧的领军者。虽然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并没有脱离开群众体育这个基础,在不断增加的奥运会金牌数量的带动下,中国的后备体育力量也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可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努力实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后劲与活力;还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创新,建立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相比于竞技体育的一片凯歌声,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发展步伐还略显缓慢。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很多地方还缺少健全完善的群众体育设施及规划、没有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加之健身器械和场所的匮乏,导致很多地方全民健身运动始终是“星星之火”,未能形成“燎原”之势。如果仍然一味追求竞技体育金牌而“顾此失彼”,以“求多”“求全”的心态设置缺乏群众基础、并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项目,就难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比翼齐飞。因此,应该以人为本,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二)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要面向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探索竞技体育发展规律,认真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冷静分析竞技体育成绩、结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在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新的金牌增长点,通过改革训练管理体制、强化竞争机制、加强训练创新等手段,提升落后项目水平。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要基础地位的项目,如田径、游泳等、对那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集体球类项目,如足球、篮球和排球,我们应当有更高的、更全面的追求。支持和鼓励各地方、各行业重点发展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运动项目,优化布局,提高效益,形成地方优势和行业特色。

(三)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0年3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指导意见》在三方面实现了创新与突破。首先,在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费、文化课教师选派和管理等方面,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分工负责。其次,突出解决运动员保障政策系统化问题。

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各级体育部门要本着对运动员负责、对事业发展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开创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事业的新局面做出更大努力。切实解决当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然而,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逐渐形成“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当竞技体育在2008年达到辉煌的顶峰时,群众体育发展的相对落后便与之形成鲜明的反差。

要实现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就要高度重视、充分实现新时期中国体育的社会价值和综合作用。目前,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与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并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其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等,都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体育事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在体育的各个门类上,都要有所进步。体育本身的内涵是很广泛的,体育既是实力又是文化,还是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因此,对体育的理解就要全面。笔者认为,首先就是发展群众体育,在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方面,体育肩负着独特的作用。金牌也是需要的,因为它也是展现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对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绝不能够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对立起来。

(五)创新举国体制,发展职业体育

体育强国的一大标志,就是应该在具有国际影响力、市场化专业化程度高的项目上取得突破,如果在国际认可度高的主流运动中没有一席之地,再多的金牌都堆砌不成一个世所公认的体育强国。因此,发展中国职业体育,需要思路的转变。2008年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审时度势,让李娜和其他几位具备了足够实力的“金花”、“单飞”,使她们在职业网坛更上层楼,终于实现了2011年法网大满贯赛事的突破性胜利。这恰恰印证了中国体育从专业化到职业化不懈探索的轨迹,如果没有专业化,也就没有今天的职业化,专业化是基础,职业化是升华,而举国体制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保障。在这个成长与提升的链条上,各种因素缺一不可,全在于如何协调合力与把握时机。

创新举国体制,发展职业体育。各个项目有各个项目成长的内在规律,但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任何项目都要符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且要融入国际的发展潮流中去。举国体制需要创新,但不等于照搬外国的职业化模式,一旦某个项目决定走职业化道路,就应该建立相适应的制度、运行规则和管理体制,让中国的职业体育“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

(六)争取国际体育话语权

成为体育强国是中国大国崛起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任国际体育组织的掌门人,除了朝中有人说话,公平公正有了人事保证之外,自然还能激发起国人,特别是体育迷们的民族自豪感。官方语境中,将出任一把手与中国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联系在一起也是常见的论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中加强话语权,目的并不是要利用自己“朝中有人”的优势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而是要更好地履行责任,维护公平公正,并在发生争议纠纷之后有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

四、结束语

体育强国的建设,不仅是国家体育职能部门的任务,更是全社会应担当的一项重要责任。强国体育梦是每个国人追求的目标,其本质上就是体育现代化;在实现体育强国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分类指导,逐渐推进,并注重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推动体育工作改革,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0.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S].(2010)22号.

[3]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S].(2010)23号.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6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区参加第16届省运会总结表彰大会,对在省运会上为我区争得荣誉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参加第16届省运会的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在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并受到表彰的运动员、教练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全区广大体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年一届的省运会,是全省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我省实施“争光计划”的基础工程,更是检阅各地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平台和衡量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届省运会也是实现申办制后的第一次赛事,我区体育健儿在强手如林的激烈角逐中,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取得了1枚金牌、1枚银牌和1项第四的好成绩,实现了我区省运会田径项目金、银牌“零的突破”。我区体育健儿获得的优异成绩,充分证明我区备战工作是积极有效的,我区体育的基础在不断夯实,力量在不断壮大。我区体育健儿在比赛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充分展现了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这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区人民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热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十六运周期里,我区竞技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市中小学运动会上连续5年实现田径项目“大满贯”。群众体育在惠民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体育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初步实现了城区有中心体育场馆、乡镇有广场健身路径、行政村有场地器材的三级配套工程。可以说,区政府对体育工作是十分满意的。在这里,我就全区体育工作提出几点要求和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要扎实抓好群众体育工作,全面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这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期盼和追求。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才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竞技体育的发展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普遍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因此,文体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增强群众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切实抓好青少年体育运动,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培养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要着眼于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培育日益丰富的健身、康体消费市场,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好农民“百镇千村”体育健身工程,不断改善城乡群众健身的设施和条件。要进一步健全群众体育组织,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

二、要优化训练项目布局,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竞技体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如何规划、布局,关系到今后我区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区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新的省运周期里,要认真总结十六届省运会的经验,立足于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立足于我区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继续以优化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为重点,进一步明确我区竞技体育项目的总体发展规划,走集约化的“精兵之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巩固传统优势项目,挖掘潜力项目,形成竞技体育的特色、亮点和争金夺银的优势项目,确保我区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的发展与提高。同时,适当发展新项目,扩大参赛面,不断提升我区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

三、要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直接影响竞技运动水平的关键因素。我区之所以在十六届省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关键是一批有潜质的运动员迅速成长起来,这充分展现了我区竞技体育的发展成果。下步工作中,文体和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配合,加强教体合作,整合资源,促进教学、训练、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为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要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质监测人员和其他群众体育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强各类群众体育技术骨干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四、要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发展体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体育工作,既需要各部门全力以赴、扎实推进,更需要广大市民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因此,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沟通协作,确保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教育和文体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体育工作。同时,要加大与各部门的协调沟通,逐步建立健全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促进我区体育工作与其他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发展。

五、要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体育事业发展活力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7

筹备和举办20*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现对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同志“*”重要思想,以举办20*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十三)举办20*年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20*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

(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20*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二十一)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赞助,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十二)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三)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党在体育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二十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二十六)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二十七)加强法制建设,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8

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基于体育应为公共服务的视角,认为取消全运会符合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符合体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这样可以使各级政府体育部门“有心”为人民服务、“有力”为人民服务,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公共服务;全运会;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01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运动会被赋予“和谐的运动会”、“全民参与的运动会”、“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但是否名副其实,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全运会是否和谐了?有多少群众参加了?促进了哪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只关注开幕式或闭幕式的盛大场面,而忽视了其背后存在的大量的矛盾和不和谐因素;不能只看到金牌的闪光,而看不到被排斥的弱势群体体育利益被侵占的阴暗。随着体育的市场化、利益的多元化,赛制也需要改革。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要求体育事业应该逐渐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不能成为某些人、某些部门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现代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一是指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固有性质,即政府职能的价值取向是服务大众和维护公共利益,所以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过程都属于公共服务;二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由于市场失灵,必须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向大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体育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使用公共资源满足公民公共体育需求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其包括4方面含义:一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强调大众的体育权利;二是资源的分配重心集中在公众体育需求上;三是服务的内容是具体的,必须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四是服务的范围不但包括物质产品的提供,还包括非物质产品的提供。

公共服务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和根据,体育公共服务也是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存在的理由和根据。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其实质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其不能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成果的分享以及各项政策的制定,都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这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具体表现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应该重点体现公众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即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是考察我国的各项事业的重要指标。而体育公共服务也应是我国各项体育工作实践的重要考察指标。

1 对“全运会”的认识

“全运会”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建国之初,为了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增进人民的身体健康,响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为迎接建国10周年大庆,党中央决定在首都北京召开首届全国运动会。可以看出,全运会举办初衷是对“全民体育”的一次总检阅,并不是把它当竞技体育看待。这种把全运会当作对“全民体育”的检阅,是基于我国各项事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出来的。而随着1979年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席位的恢复,全运会成了奥运会的练兵场。由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充斥和专业运动队的主导,全运会成为我国最高层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由原先的“全民体育的检阅”演变成“为奥运争光计划服务”,全运会的宗旨已完全偏离了举办初衷。各级政府迫于金牌政绩的压力,把全运会变成了地方政府竞技体育的大考场。而国家利用全运会赛场,使各地方政府为全运会加大投入,以达到为奥运练兵的目的。其背后却是各级地方政府把原本属于公众的大部分公共体育资源没有用在公众身上。全运会的存在使各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意识大大降低,而原本属于政府基本职能的体育公共服务只能流于形式。

2 从体育公共服务视角看全运会

全运会从第1届到2009年的第11届,规模越来越大。各种矛盾和弊端也日渐突显。全运会举办的初衷是为人民服务,但其发展完全背离了这一宗旨。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取消全运会是适时之举。

2.1 取消全运会符合政府职能转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的管制到工业社会的管理,再到后工业社会的服务,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人类公共行政走向“服务行政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建国以后,我国的几代领导人都把“服务”作为政府行政的宗旨,从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三个代表”,到如今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核心的位置。但是,由于全运会的存在,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的职能主要放在争夺全运会金牌上,从而使公共体育资源集中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上,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被忽视。试看全运会的参与主体,包括教练员、运动员、体育官员、政府官员、为竞技体育服务的科研人员等,他们是利益团体内的人士,而最广大的的普通人民群众只能充当看客。由于全运会仅在一省甚至是一城举办,更多的普通群众不但不能因为全运会而获得利益,连全运会的气氛都感受不到,有的人甚至连全运会是什么也不知道。

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一个群体、一个部门,而是指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而事实上全运会仅仅属于特定利益群体的全运会;服务型政府是把公共资源用在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而由于全运政绩的需要,各地方政府不得不把公共体育资源用在争夺金牌上;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法治的政府,而全运会导向下的体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体育资源的使用和分配基本上没有任何话语权。所以,全运会并没有起到为最广大人民大众服务的作用。并且由于全运会的存在,政府体育部门偏离了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向。如果只是把全运会当做一个练兵的场所,大可以走市场化的道路,多举行各种形式的单项比赛。美国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主要依靠民间,而政府的财政主要用于体育公共服务方面,政府的主要职能放在体育公共服务上。没有像我国这样规模大、耗资多的全运会,有的只是奥运会前夕的选拔赛,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同时,也避免了各种弊端的出现。取消全运会,让政府早日卸掉全运会包袱,让其职能早日回到为大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符合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2.2 取消全运会,符合体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体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谐发展。其目标是使体育走市场化的道路,同时让政府体育部门的职能回归到体育公共服务上来。

体育体制的改革虽然早已起步,但在“为国争光”的“国家利益”庇护下,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是体育体制改革最核心、最关键的部

分,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体育的发展。目前,竞技体育的发展依靠的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全运金牌”导向下,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在全运会上取得成绩、获得政绩,利用公共财政进行竞争的模式。按照体育走向市场的思路,即是使竞技体育单项协会实体化,促使单项协会主动去寻找市场、开拓市场,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变“等、靠、要”的思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是要取消全运会,让地方政府没有全运会的压力,这样他们也乐于放权。全运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格格不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体育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取消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全运会。所以,取消全运会,符合体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2.3 取消全运会,使各级政府“有心”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

中国人在交往中愿意做“有心人”,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人与人之间,还出现在组织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国人这种做“有心人”的特质,实际上就是通过人情的“磁力场”达到了控制或者依靠对方的目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在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确立上、各项体育政策的制定上,可以说都是“心”在人民“身”上,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并建立了各种制度,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像工间操这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曾被外国民众羡慕。但锦标主义使我国体育的各项工作与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的距离越来越远。群众体育没有跟上竞技体育发展的步伐,甚至被边缘化。国人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的逐年下降,虽然已被觉察,但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的多元需求成为现阶段最主要的矛盾,还需要我们的体育事业决策者们将更多的“心”放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但地方政府迫于全运金牌的压力,使他们“无心”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也可以说不能把大部分“心”放在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体育服务上面。体育行政人员往往以自身和本部门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再加上对各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以竞技体育为主,人民需要的体育公共服务在他们眼中成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使其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了动力。

2.4 取消全运会,使各级政府“有力”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

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由于金牌战略的需要,各级财政投入大部分用于竞技体育,从而造成了即使地方政府想为人民服务、想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也仅停留在口头上,因为无财就无力。

全运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戈口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地方服务于中央、全国一盘棋、高度集权等行政文化,使各级政府的行政目标高度统一,,各级财政也不得不把资金绝大部分投入到竞技体育,这背离了利益分配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也不符合群众利益是最根本的利益取向。地方政府为了在全运会得到更多的金牌,为了自己的政绩,必然重视对本地区竞技体育的投入,并且在项目设置上采取大而全、广撒网多捕鱼的方式,形成了项目结构趋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局面,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研究指出,我国许多省市尤其是西部一些地区,多年来在竞技体育的投入上效益较低,为国家奥运战略的贡献十分有限一。取消全运会,改变地方政府的体育政绩观,使公共体育资源不再集中在发展竞技体育上,体育为人民服务才能有“有力”的保障。作为中央政府,考虑国家利益有其合理性,应该站在国家的高度考虑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可以以奥运金牌为导向,但运动员的培养责任不能强加在地方政府身上,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中央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及基本保障。而作为地方政府,全运会对地方省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毕竟有限,取消全运会,使地方政府多为本地区居民的体育需求考虑,以服务本地区居民为宗旨,把资源集中在体育公共服务上。这样,实现竞技体育和体育公共服务分别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开管理,使地方政府有充足财力提供地方性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

2.5 取消全运会,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根据“三个代表”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体育的各项行政工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宗旨不能改变。然而,由于全运会的存在,各级地方政府对全运会的巨大投入,使属于公共资源的人、财、物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这样的全运会,除了举办城市的居民外,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物质利益,甚至连“口号式”的非物质利益似乎也与他们无关。公共体育资源分配的在价值取向上的偏离,使地方政府“无心”也“无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所以,取消全运会,改变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方向,从根本上实现体育利益从政治利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回归,符合我党的执政理念。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今后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我国所有事业的发展,政府职能都应该在这一目标模式下进行定位,为发展服务,这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同样应定位在为人民服务上,为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为竞技体育提供发展环境服务等。目前,全运会是矛盾的聚焦点。我们要统一认识,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取消全运会,明确中央一级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使公共体育资源用在为公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上。让各项目实体化,促进体育市场化,多举行各种单项的全国比赛或者选拔赛,这样也可以使一些财力有限的省市也可以参与到赛事的举办上来,促进经济落后省市的发展。另外,要把体育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到政府体育事业的考核体系之中,并逐渐加大其权重。把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纳入到体育公共服务的考核体系当中,一方面促使政府体育职能逐渐转变,另一方面使每一位公民都公平地享受到体育权益,从而也可以避免“千人秧歌”、“万人太极”的局面。取消全运会符合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符合体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可以让各级政府既“有心”,又“有力”为大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杨文轩.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280.

[2]王景波.加强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18-20.

[3]徐本力.我国全运会体制的利弊及走向的探析[J].体育学刊,2001,8(1):5―8.

[4]田春兰.新世纪对我国举办全运会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3):6-7.

[5]刘礼国,徐烨.全运会赛制改革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4):10―13.

[6]黄文敏.关于我国全运会体制的科学反思[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4):10―12.

[7]张崇民.新世纪对我国举办全运会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9):116-118.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9

关键词: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4-0097-03

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除了包括竞技水平外,国民素质、体质,体育意识、参与体育的程度,也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体育有多强的标准。体育强国视域下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该如何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体育界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寻求促进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的途径,利国利民,意义重大。

1 体育强国视域下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

1.1 正确理解体育强国的概念

在体育强国的概念问题上,国内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但他们回答的共同点是:体育强国的概念应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的、不可量化和数据化的概念,更不能以指数的形式来体现,是一个国家体育定性和定量的综合体现,只有基本特征并无统一标准[1]。由于“强”与“弱”是通过对比才能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不可能用固定、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作为界定体育强国的标准,只能通过跟其他国家的体育发展进行相应的比较而得出的定性化的评价。那么应该在体育发展的哪些领域进行比较才能体现一个国家是站在体育强国之列呢?我国的国家体育总局官员作出了回应,认为衡量体育强国要有8个标准:1.在奥运会上的体育成绩是否名列前茅2.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是否普及3.体育法律法规是否完善4.体育管理机制是否健全5.体育产业是否发达6.体育传播是否具有影响力7.体育科研成果是否先进8.体育国际交流是否丰富。[2]从以上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不能单凭在奥运会上获得最多的金牌就能成为体育强国,还要对其他的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与评价。纵观那些属于体育强国的国家,我们均可以看到他们的大众体育都发展得很好。如,芬兰只有500多万人口,却有7 000多个体育俱乐部、丹麦约1/3的人都是各种体育俱乐部的成员[3]。可见,只有普及大众体育,点燃全民对体育的热情,那么竞技体育才能获得更优秀的后备力量,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体育产业也会因为庞大的受众而发展迅速;国家也才会重视对体育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就我国现阶段的体育发展状况来看,提高国民的体育意识及整体身体素质、公共运动设施的普及程度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及促进其发展更能体现国家发展体育的初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且这也和奥运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相吻合的。当体育得到国民的热爱,能认识到体育对强身健体的重要性而乐于参与其中,当体育人口不断增加时,当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时,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站立于体育强国之列。

1.2 正确看待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当初发展竞技体育是为了在赛场上为国争光。众所周知,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发展迅猛。在国际赛场上,我们常常看到我国的顶级选手在很多项目中争金夺银,如奥运会上,如亚运会上。在2010年广州举办的16届亚运会上,中国国歌在单曲循环,足以证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良好势态。

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需要凭着举国体制来追求竞技体育的辉煌,那时我们迫切地希望通过体育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因为当时的体育被赋予了太多各种各样的意义。正如郎平在自传中所追述的那样:“我扣球的形象都上了邮票,女排的集体照做在日历上,还有纪念币、纪念章,像民族英雄一样。逼着你只能上不能下,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可见,竞技体育不可能是单纯的体育,而是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内涵。特别是在20年多前,我们是那么地需要用体育成就来激发民族自豪感。即使在今天,竞技体育依然背负太多的责任,它以在世界竞技体育比赛尤其是奥运会上夺取奖牌为目的。再看看全民健身的发展,它是以增强国民的体质、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目的,相对于竞技体育而言,全民健身所体现的体育目的显得单纯多了。参加体育运动,只是因为个体需要健康与快乐。在1995年月20日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绩。特别是有了《体育法》和《纲要》对体育资金、体育物资、体育场地设施等的明确规定,开展全民健身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生活的小区,周围的公园里都有了配套的健身场地与器材;群众体育活动的项目越来越丰富多彩,健身热情和参与人群也比以前增加了;政策调控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体育使得群众的寿命与生活质量逐年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十多年了,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已日益完善,大众体育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发展势态良好。发展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不但促进了我国体育总体水平的进步和提高,而且两者的发展都是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都能体现和贯彻执行了国务院和体育总局的精神,是利国利民的体育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