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竞技体育的概念集锦9篇

时间:2023-10-07 09:02:28

竞技体育的概念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1

摘 要: 通过对足球运动是社会活动这一认识出发,并从哲学的角度认识足球比赛技术的概念 ;利用系统的整体观和复杂性思维的方法,探索足球比赛技术基础;分析竞技足球比赛技术 基础结构的要素;在宏观上反映了足球比赛技术基础结构的相关规律,从而提高对足球比赛 技术中制胜因素的认识,并充实足球技术基础理论内容,为竞技足球技术科学训练提供理论 支持。

关键词:足球比赛;技术基础 ;结构要素;制胜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3-0126-03

A Research of Technical Winning Factors in Football Matches WANG Xiangd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Hebei China)

Abstract: As football sport is a social activity, we analyze the concept of foot ball techniques in view of philosophy and probe into its base and elements of it s structure in a systemic way. The paper reflects the pertinent rule of football technical structure in a macro way, so it will be helpful to make us know more about football techniques, enrich the content of football technical theory and p rovide more theory guide for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of football techniques.

Key words: football match; technical basis; structure elements; winning factors

近几年,我国足球比赛技术概念的内涵已经从行动和动作方法向比赛技术运用能力和技巧拓 展。只有把竞技比赛技术有关的新理念运用到足球竞技比赛技术系统,构成足 球比赛技术理论体系,才能放大足球竞技比赛技术的整体功能,提高我国足球竞技比赛技术 的质量和效益。本文探索足球比赛技术基本结构不是从生物性 学科或社会学科等,某一学科出发,而是从足球竞技技术系统宏观的角度出发,并借鉴前人 先进的研究成果,探索竞技比赛技术应用系统中,具体的、相互联系的、具有决定性的制胜 要素。

1 对竞技足球技术概念的认识

从哲学中技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分析得出,竞技足球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 属性,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是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是竞技能力的构 成要素,是竞技能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足球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运动中合 理完成各种动作的方法,可独立在比赛之外。我们可以称其为技术动作。足球技术的社会属 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比赛环境中,动作运用能力和技巧,意味着动作的完成含有身体、心 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即比赛技术。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运动如果缺乏完善的社会性比赛技术,竞技运动就难以发展和形成 现实性的竞争力。“竞技运动比赛,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是人的社会性反映,是人与 人在竞赛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群体属性。不断的竞赛,就是强化这种群体关系。这是 竞技的人性化。竞技不仅具有生物性(自然性)竞争的一面,还有人性――社会性竞争(公 平竞争)和社会性协作的一面。"[1]

通过上述分析,竞技足球技术可以定义为:足球运动员以自然技术为基础,以动作目标为起 点和归宿,通过比赛控球过程,人与人之间联系关系的协同和竞争,比赛技术结构、功能和 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认知性技能(知道做什么)、运动性技能(正确的去作) 和开式技能(执行动作技能)。“开式技能是指在变化和不可预见的环境中执行的运动动作 。”[2]是自然性技术和社会性技术的结合,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极其复杂 的动作行为变化表现的总合,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以上对竞技足球技术概念所下的定义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技 术所作的界定。科学的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高度概括。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逐渐深化的。因此,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事物发展而发 展的。足球运动竞技技术这一概念也将会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得到拓展。

2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结构分析

长期以来,在体育研究中,受简单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复杂的现象加以简化或还原 ,在局部静态的审视问题。事实证明,体育科学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体育研究思维方式的转 变,复杂性思维超越还原性思维,实现体育竞技项目整体化的研究。它“把体育视为一个学 科系统,然后,归并到一种可供分析的更大系统中,从而给出在变化的环境下对体育的 分析 、理解和认识。” 复杂性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研究把竞技技术作为子系统,然后,把其放到 竞技技能母系统中,在足球实践情景中,综合与比赛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在不断变化的时 空下对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的动态分析和认识(图1)。

竞技能力是构成竞技运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下属单元子系统。技能即竞技技术能力是构成 竞技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下属单元子系统。操作技能是构成竞技技术的核心要素,也是 其下属单元子系统(图2)。

3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要素分析

技术动作应用活动是构成比赛技术应用系统的表面层次,是人们可以大量观察到的踢、停、 顶、运等实践活动。这些技术应用活动是人们容易发现和认识的现象,是比赛场上大量进行 着的技术实践。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一切内容都必须遵循竞技比赛制胜规律,它是竞技运动的 核心问题。制胜规律组成包括2个方面:1) 制胜因素;2) 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制胜因 素是竞争双方取胜对方的要素。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指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组合方 式。足球比赛技术环节结构要素链接(图3)。比赛技术环节制胜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图 示可以看出,足球运动员比赛技术成功动作表现是外界信息的内化过程,是感知动作能力、 决策和专门动作技能多种因素有机组合的结果。不论是技术要素还是技术环节必须以人为本 ,解决好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充分显示人的主观能动的 作用。

3.1 控制

3.1.1 球的控制

球的控制是实现有球技术目的,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是动作的有效性和完成控制球目的的 核心要素,它体现动作控制和信息处理的主要心理过程。这里必须掌握球的特性和球感。

3.1.2 动作控制

动作控制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做出理想的比赛技术动作。良好的比赛技能是更加有效的动作控 制水平和一个控制系统的所有独立部分(如肌肉和关节)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 。

3.1.3 视觉控制

足球比赛最主要的外源信息来自视觉。在足球比赛过程中我们的视觉尤其是深度视觉在确定 比赛环境和人、球活动结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首先视觉为我们提供了人与球活动的信 息,如人的活动位置、球的飞行路线和速度,其次使我们了解自己做出的动作的时间和空间 的特点。视觉控制在控制人的动作行为方面有两个视觉系统和功能,一是中央视觉――专门 确认物体,二是周边视觉――专门控制动作。

3.1.4 情绪控制

“情绪是反映竞赛活动对一种特殊态度的体验。运动员的情绪对于他们参赛获胜十分重要。 运动员在比赛中对情绪的体验最为深刻,来自内外环境变化的种种刺激都会使运动员的情绪 发生变化。优秀运动员能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并能沿着积极地从挫折中迅 速解脱出来。又能把注意力从情绪波动中转到竞赛上。运动员若不具备这种能力,就很难在 比赛中控制其比赛行为。”“运动员情绪的两极性使运动员行为表现为,积极的增力,消极 的减力。增力能使之运动行为表现更出色,反之运动员行为将会失常。情绪高涨也能激发运 动 员灵感,促使他们在比赛场上创造新的运动行为和新成绩。因为运动员情绪的适度高涨,神 经支配处于理想状态,可以有节奏地把身体各部位的积极性全部调动出来,产生超常的比赛 技术技能和运动行为。”

3.2 预测

预测是足球比赛制胜要素之一。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根据场上比赛环境的变化现实的情况 ,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发生,以便能够提前进行信息处理,预先做 好准备。更快地做出需要的适宜的反应动作。

在足球比赛过程中,无论是空间预测还是时间预测或者时空同时预测,都需要对比赛环境条 件变化规律有清楚的了解。动作的规律性是影响运动员有效的预测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例 如:某个运动员总是以一种形式过人、传球,对手就能预测出他的动作规律性,从而阻止他 的进攻,反之,动作无规律性,使对手对自己的动作无法预测。

比赛中的预测总是有利弊两方面,成功预测和错误预测。因此对预测利弊的利用常常是设计 比赛技战术的重要因素。例如:运动员通过动作时间和空间特性的变化,迷惑对手的预测活 动,促使对手改变策略,放弃预测,就要求运动员具有比赛动作的随机化,使对手对自己的 动作无法预测或做出错误的预测进而利用他的预测错误设计各种动作,引诱对手做出错误的 反应,从而创造更多的制胜机会。

3.3 概念模式

所谓“概念模式”是指运动的知识结构和比赛经验整体化的一种形式,它是足球比赛技术的 基础,对正确认识赛场,指导思维和实施行动,发挥比赛技术功能起着决定作用。在足球比 赛技术与形成过程中,“概念模式”是环节的一个关键制胜要素。在比赛中运动员对赛场信 息的分析往往以“概念模式”为依据,经过瞬间的判断迅速做出“概念模式”的反映行动, 体现出高度与预见性和目的性。

概念模式就是在头脑中形成方案并在比赛中实现这些方案。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模式,才能在 赛场中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足球比赛技术中的概念模式也可理解为一种策略,运 动员头脑里只有具备各种策略才能对付赛场上的千变万化而克敌制胜。因此,加强概念模式 的培养和训练,对提高足球比赛技术有重要意义。

影响概念模式形成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结构。运动员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概念模式形成的重要因 素。认知结构是指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一切新的知识掌握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 的,不受认知结构影响的新事物的学习与掌握是不存在的。在概念模式培养中,足球教练员 一定要注意运动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理论知识,熟悉专项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为 概念模式的形成打下基础。运动员如果没有合理的认知结构就很难发挥思维潜力,难以形成 概念模式。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攻守速度越来越快,比赛负荷越来越大,技术运用难度越来越高 ,一句话,就是高速度、高难度、高强度对抗条件下准确地完成每次攻守任务。因此,在攻 守中建立丰富的概念模式,并在教学与训练中不断强化并储存于记忆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 。

概念模式的建立是足球比赛技术发挥的“物质”保障。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应有意识地 对运动员进行培养,强化已建立的概念模式(图4)。

3.4 决策

足球比赛竞争策略之间存在着策略依存的特征。因此,科学决策的思路应该是针对对方每种 策略或策略组合,选择出自己的策略或策略组合。对对方策略选择的判断,包括对方对自己 的策略判断的判断,预测竞争结果和确定自己的可行最优策略(决策)。比赛可行最优策略 ,视其对方策略而变化,是竞争策略的根本特征。决策和行为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决策是 行为的控制者,而行为是决策的执行者,两者产生于对比赛目标的追求。比赛中,运动员根 据现实情况选择一种策略,可以在对抗的空间中每次运用,反复运用,也可以交换运用。在 比赛对抗中,决策选择正确与否,决定比赛行为实施的结果。正确决策取得成功和胜利,错 误的决策导致挫折或失败。

在比赛中运动员做出的决策带有非常理性的特点:1) 紧迫性;2) 具体性;3) 灵活性;4)

战术性;5) 执行性;6) 能动性;7) 创造性。

总之,足球比赛技术的一切行动是在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决策要做到科学化的决策, 决策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决策,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的决策。

3.5 准确

动作技巧的准确取决于肌肉运动感觉和知觉以及专门化知觉的高度发展,球的感觉、时空感 觉等。由于有球技术的应用没有固定的完整的形式,它的技术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及时 而准确地反应外界环境的刺激。准确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比赛中,准确地处理信息的能力 表现在三个阶段:即感知阶段,反应选择阶段和反应程序阶段。

在现代科学中,运用信息这个概念,表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如果一个系统有确定的有序结构 ,就意味着已经包含着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叫做结构信息,可表示有序性。结构信息量愈 大,系统愈有序。反应不论是反应选择还是反应程序,是有意识的应答行动。足球比赛有球 技术的动作反应是复杂的反应,是对处理信息多项刺激做出回答的反应,也就是准确地处理 信息过程的反应。

4 结 论

1) 从哲学中技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分析得出竞技足球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有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是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是竞技能力 的构成要素,是竞技能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足球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运动 中合理完成各种动作的方法,可独立在比赛之外。我们可以称其为技术动作。足球技术的社 会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比赛环境中,动作运用能力和技巧,意味着动作的完成含有身体 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也即比赛技术。

2) 竞技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实践的操作必须来源于决策。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应 用也不例外,技术应用实施受技术应用决策的驱动。技术应用决策是指足球运动员在比赛竞 争的战略目标、策略和战术实施中,在运用技术动作时,是途径、手段的制定和抉择,是运 动员行动时的即时思维活动,是一种视时间、区域的要求,来恰当选择技术动作的能力。从 比赛的技巧性而言,足球比赛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判断的较量。人们所进行踢、停、顶 、运等实践活动,依据于自身的决策而做出判断和选择。

3) 比赛技术作为一个系统,其系统结构是指构成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一种固 定和必然的联系、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由足球运动规律决定的足球比赛 技术微观结构的五个基本环节:判断、选择、移动、触球、还原环节,也是技术运用原理, 它们同其他一些制胜要素组成一条链锁,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使比赛过程始终保持系统状态的确定性,优化组合和控制实施。实践就能最大限度地 发挥比赛技术结构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宋继新,著.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46,74.

[2] 张英波,著.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2.

[3] 伍绍祖,主编.系统科学与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47.

[4] 陈昌曙,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7.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233.

[6] 陈小平.论专项特征――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学,2 007(2):73.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2

中国究竟有没有体育产业(sport industry)?

要谈体育产业,首先要从“体育”的基本概念说起。“体育”这个词,是从英文的sport翻译过来的。那么sport是什么呢?Sport一词来自古法语的desport,原意更接近于“休闲娱乐”,leisure。将sport翻译成中文,我们得到了“体育”这样一个词。

或许从最初的翻译开始,我们就曲解了sport的本意。用“体”和“育”两个字组合而成,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生活形态,表现出典型的中国功用哲学观。

然而,sport从来都没有将精神与肉体区分的意思,相反,从雅典古奥林匹克遗址,到英国公校的sport传统,再到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价值观,都是通过参与肢体竞技,以实现精神和肉体的更高结合。而我们在接受这样一种完全西方化的文化概念时,一开始就将精神和肉体割裂了,甚至出现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样的歧视性语汇。

在中国,体育被等同于“更高更快更强”。“更高更快更强”确实是竞技体育的一种体现,但绝不是体育精神的全部。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五大价值观――自尊自律、尊重规则、尊重他人、公平竞争和通过参与运动获得的自身满足感,没有一条是“更高更快更强”的胜利主义追求,也无意通过sport来提升国与族的诉求。这五条只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sport关乎个体,关乎每一个个体在参与sport当中获得的自身提升。

因此,sport的真谛,不是成堆的金牌,而是关乎每个个体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只有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不再完全区分对待,淡化金牌和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的诉求,体育才能恢复其原貌。

曲解了sport的原义,就很难界定和区分体育产业,更不可能为其发展开辟出真正的道路。

在中国,“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于美国经济分析的热衷。因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先把体育产业划分出来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体育经济最发达、市场最广博、系统最完善的国家。

中国是上世纪90年代才提出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当得知早在1980年代美国的体育产业就占其GDP的1%时,国人恍然大悟,原来,国民经济中还有这样一个组成部分?原来,每天跑步打球游泳,也能纳入到宏伟壮丽的GDP中!

然而,经过很多年的探索,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只停留在好高骛远的经济概念游戏上。中国有体育竞技、无体育传统;有众多的体育品牌,无深厚的体育文化;有潜力巨大的体育市场,无架构井然的体育产业。体育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种隔靴搔痒的舶来文化。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在还没有真正全面、准确地接受sport这个概念时,就急不可待地将它工具化、政治化了。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弄懂体育是什么,又盲目提出一个体育产业的概念,而且攀龙附凤地添上许多相关不相关的经济数值,得出的只能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庞然怪物。

因此,要推动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真正的原动力,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广泛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体育事业在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体上说仍然秉持以取得金牌的竞技体育为导向,以精英体育诉求为目标。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体育产业只能舍本逐末。由此诞生出来的一些体育品牌,也都是围绕狭隘的竞技体育,也只能集中在几个极其有限的体育传播平台上。“这一刻,看中国”这句广告词,就高度概括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缺失。

因此,体育产业在中国真正的发展,应该取决于整个社会的体育参与程度。当跑步的人更多了,打球的人更多了,看体育赛事和体育电视节目的人更多了,对各种体育产品以及服务的要求更高了的时候,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

政府作为社会引导主体,应该从这样的方向入手,去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只有把体育还给社会、还给人民,才能真正带来体育产业的秩序化,带来体育产业的未来繁荣。

(作者为体坛周报社副社长)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体育竞赛表演;著作权法;独创性表达;知识产权劳动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6-0179-0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法律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从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来看,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这些知识产权领域的新客体又有其各自独特之处,往往难以直接归入现有知识产权体系进行保护,这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拟对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法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该领域的理论空白尽微薄之力。

〖BT(1+11体育竞赛表演著作权法保护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BT)

2001年修改《著作权法》时,因我国的杂技表演在国际上屡获大奖,所以修订的《著作权法》中采纳了一些立法委员的建议,将杂技艺术作品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这引起了体育界的广泛关注,加之当时中国申奥成功,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对于与杂技艺术表演相似的花样滑冰、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带有技能性并展现艺术美感的体育竞赛中的动作表演是否也可和杂技艺术作品一样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在体育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体育竞赛表演著作权法保护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者们对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法保护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有从体育竞赛表演的概念出发,再根据著作权法对作品的定义进行对比,得出体育竞赛表演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予以保护的结论[1],亦有得出相反结论的论述[2];有对体育竞赛表演进行分类分别阐述其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属性[3],也有从国际公约角度阐述体育竞赛表演可纳入著作权作品进行保护的[4],还有讨论对体育竞赛表演的运动员赋予表演者权[5]。但目前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并未涉及。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体育竞赛表演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如下。

21体育竞赛表演的概念不清

体育竞赛和表演这两个概念都比较容易理解,而两者的结合――体育竞赛表演到底该如何定义,其内涵是什么外延又该怎样理解,从现行学者们的论述中还没有统一的答案。有学者称体育竞赛表演在日常使用中的涵义,既可对是以体育为内容的表演的说明,表示体育竞赛对观赏者而言就是一种表演[3]; 还有学者认为运动员通过体育竞技动作, 将自己的动作技巧,动作艺术构思展示给观众[1]。

以上这些定义并没有清晰明确给出体育竞赛表演的内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概念的混乱。在没有给出清晰明确的体育竞赛表演的定义就直接讨论如何给予其著作权法的保护,不仅会造成基本概念的混乱,而且还会影响对该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入研究。

22体育竞赛表演的作品特性不明

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法保护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其有不同于一般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作品的属性。然而,现有研究成果却鲜有涉及体育竞赛表演的此种特性,这就是都从作品构成要件出发分析体育竞赛表演的作品构成却得到南辕北辙的结论的原因。

23关于背景问题的争议

在很多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法保护的学术论文中都会提及体育竞赛表演和杂技艺术作品的类比关系,认为应给与二者相同或类似的保护。然而与体育界对杂技艺术作品纳入著作权法的热情不同,知识产权学界对杂技表演是否应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有较大争议。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过程中,很多专家甚至提议应该取消“杂技艺术作品”。那么以杂技艺术作品的基础来论及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保护似乎就显得有些根基不稳了。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4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5

1.体育从二战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理论和成果涌现出来,但相对于其他的成熟的学科来说体育还很年轻,体育学还没有奠定真正的基础,也没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体育。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借鉴其他学科来研究体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鉴学科的人。

2.体育的概念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体育概念划分得不明确,致使这个领域的一些下属学科的划分不清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第二,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个体育体系的建立有混乱。第三,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国体育与世界的接轨有障碍。

二、近25年来体育概念的发展状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较大规模的对体育的概念研讨了3次,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980年,《成都体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胡晓风先生“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的文章,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最大的贡献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对体育的定义,对于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这种定义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并增强学生的体制,但把体育只当作体质教育,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这种思想与同期日本有些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1983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了刘秉果先生“体育概念应如何确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引得体育条,也是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从三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体育概念论》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理论》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在中国大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尽管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评,认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的割裂开来看,歪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对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较好代替这种划分,并能让大家接受的新的划分方法。2.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3.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即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概念》,对体育定义得相当全面,突出特点是:1.既肯定了人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3.这个定义是以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学者在体育的:“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定义的。4.将体育归入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1999年,在《体育与科学》第2期,韩丹先生发表了“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的论文,较全面地对体育及进行了定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概念的文章。但对体育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且有用被定义概念解释想要定义概念的情况。

由于中国对国外有关文献研究的滞后性,国外对sport的定义仍基本延续了历史的定义方法。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外以前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对我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1.体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2.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但也不难看出研究中对体育的概念定义得过于笼统、宏观、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对体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邻近的属概念界定含糊,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体育”不够准确。

三、结论

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3.“人”成为体育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4.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5.注意到了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关注体育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础,研究结论不够确定,反映体育的本质不够。2.对国外资料的理解不够精确,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成“体育”,不够准确,并且研究滞后。3.对国外的学习借鉴,多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4.概念定义的过于宏观、笼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5.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6.对玩、游戏、休闲、娱乐、身体教育、sport、竞技、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

四、建议

1.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有独立的见解,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2.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中国对体育概念理解的内涵不断扩大,要界定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注意这种趋势,避免内涵扩大给体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董杰.对近25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研究的比较.体育与科学,2001,(2).

[2]李慧萌.从逻辑学的角度对体育定义的重新审视.皖西学院学报,2005,(2).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体育战略 体育强国 哲学观点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01-02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一理论是同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的“要努力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因而正确理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深入研究体育强国战略,制定相应体育强国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体育大国的提出

“体育大国”一词最早出现在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开幕式后指出:“中国已是一个体育大国,全世界都期望中国将派出一支强大的队伍参加明年奥运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以“体育大国”之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1995年《中国体育科技》刊文《迈向体育大国――1994年中国体坛回顾》,提出“我们看见祖国体育正在逐渐成熟,体育大国初现曙光”的感慨。《中国体育科技》在2006年又发表了《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擅变》一文,其中指出:“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续几届奥运会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竟技体育大国。”

上述材料说明,对体育大国的定义主要还是以竞赛锦标夺取数量作为衡量标准,而“大”在现代汉语中是指体积、面积、数量、容量、力量、强度等超过一般或者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体育大国”的提出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密不可分,竞技体育运动员在世界各级赛事上争金夺银、夺取锦标的数量成为我国体育大国的基础。

二、体育强国的提出

起初“体育强国”与“体育大国”的界定不甚清晰,也一直处于混用状态。日本《朝日新闻》于1964年6月间发表了第18届奥运会各项比赛分析的文章,谈到“苏联参加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后,苏联与美国成为世界两大体育强国。1956年以后,苏联所获得金牌的数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苏联也依靠强大的组织展开足球、击剑、自行车等美国相对不太重视的项目,并且在培养优秀运动员和体育科研工作上也超过了美国。”此时的体育强国依然沿用体育大国中对金牌数衡量的定义,而“强”在汉语中是指程度高、强盛、势力大,与“弱”相对,对体育强国的正确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金牌榜上以32金排在金牌榜第二位,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在总结中表示中国还远没有达到“体育强国”的地位。学术界对中国还尚未达到体育强国的原因做出了如下归纳:第一,中国虽然已经成为金牌大户,但和美国、俄罗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第二,在足球、篮球这两个集体项目上竞技水平还比较低,与“体育强国”的标准相去较远;第三,中国在田径和游泳这两个金牌数最多的基础项目上实力还相对较弱;第四,对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体育强国的衡量标准,不应该只看竞技体育的成绩,更要参考国民身体素质、体育运动场地的数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及广度等。此时衡量体育强国已经从单纯的锦标数量上升为锦标的质量,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质量,这也使体育强国的理论科学化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三、质量观下“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辩证关系

体育大国的“大”是一个量度的概念,体现了竞技体育中夺取锦标在数量上的多,体育强国的“强”是一个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了竞技体育中夺取锦标数量多的基础上质量的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竞技体育之外全民健身领域中国民体质的强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量是事物的程度、规模、速度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上的组合排列等,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体育大国正如上文所述,是以竞技体育夺取锦标数量为衡量的,是我国体育事业在某一领域发展的量化体现,其数量多少的改变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地位与水平。

但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当量积累到一定限度,会促使原本物质构成的排列、组合、内容等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是量变引起质变。对于我国体育事业“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其本质就是体育大国“量”的积累逐步促成体育强国“质”的改变。当然这种质变是有条件的:首先,必须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限度,也就是当竞技体育夺取的锦标已经取得一定数量;其次,外部条件促进量变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也就是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已经不止于数量的追求,这种质变才能得到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也就成了必然趋势。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部分到整体,体育强国“质变”的过程也遵循这种规律,体育强国作为体育大国质变的结果,其质变的过程是伴随着体育大国在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这种部分质变既包含有横向上,即行业间的部分质变,也包含有纵向上,即时间跨度中的部分质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量变会促成质变,但量变不能马上促成质变,因此,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也是渐进性质变的过程。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中国体育在新历史时期与新社会需要下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新挑战。当竞技体育的金牌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赋予体育的要求时,对体育更深层次的内涵研究与发掘也就成了必然。体育不仅仅是竞赛争夺锦标,体育还有提高国民体质、排解社会成员不良心绪、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等内涵,体育不仅仅是竞技体育,体育还包括社会体育、休闲体育、体育产业等部分。体育强国“强”的本质是体育内涵的多重体现,是体育各组成部分的和谐发展,由竞技体育带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体育强国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结论

体育大国的“大”是一个量度的概念,体现了在竞技体育中夺取锦标在数量上的“多”,体育强国的“强”是一个质的概念,一方面他体现了竞技体育中在夺取锦标数量多的基础上质量的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在竞技体育之外全民健身领域中国民体质与素质的强盛。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迈进需要一步一步来走,需要按照阶段性特点组织实施我国体育战略的逐步改革。

【参考文献】

[1]曹守和,傅砚农,赵玉梅等.中国体育思想史(现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人学出版社,2008.

[2]国家体委.《朝日新闻》分析东京奥运会各项比赛[J].体育参考,1964(37).

[3]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理论处.2004年奥运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体育工作情况,2004(17).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7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 运动素材 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l、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5)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8

关键词:高校体育 社会体育 发展趋势 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的健身意识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新的情形下,面向新世纪,我国的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应当向何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及其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便成为每个体育学者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在探讨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时,有必要首先明确“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这是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

简单地说,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在高等学校中进行的体育。社会体育是在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社会群体中进行的体育,通常是指在企业、机关、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体育。

由于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在我国一般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同一层次上的概念。Www.133229.CoM然而,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校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应当被包括在社会体育之中。这并不是要否定学校体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而只是想说明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体育概念的外延包含了学校体育概念的外延,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种概念,两者之间存有属种关系。因此,学校体育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的制约,同时学校体育的实践也会影响社会体育发展。明确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与社会体育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展望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前景时,应当把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总趋势和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2、新世纪我国社会体育的几种主要类型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了新世纪社会体育将会以多元的方式迅猛发展,从其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2.1 健身型

健身型的体育活动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健康水平。参加者没有任何功利思想,也不追求大运动量,他们把运动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2 娱乐型

娱乐型的体育活动是指参加者为了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调节情绪,获得欢乐而参加的体育活动。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造成了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因此,摆脱_丁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压,到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娱乐已成为现代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社会中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会逐渐增多,娱乐型的体育活动将作为社会体育的主要类型之一得到不断的发展。

2.3 职业型

职业型的体育活动是指以夺标为主要目的的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各种世界大赛的存在,决定了职业竞技运动的存在和发展。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和竞技运动职业进程的加快,职业型竞技运动在我国未来社会中将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构成社会体育的重要内容。

3、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人才,而高校体育又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则是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从高校体育必须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角度展望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3.1 培养学生的生涯健身意识,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评价一个国家社会体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体育人口的百分率,而高校体

育则是为社会培养体育人口的重要一环。经过高校体育的培养,使大多数学生养成健身意识和习惯,不仅可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的目的,还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体育人口得到增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未来的高校体育将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体育教学中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运动项目,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提供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以便使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3.2 体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将使高校的体育环境发生根本性好转

高新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的导人将使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体育场馆的建设将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大大增加。通过高校体育,大学生尤其是体育院系的学生将在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前提下,至少在1-2个运动项目上有特长,做到“一专多能”。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后就会在社会体育中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开展。

3.3 素质教育贯穿于高校体育之中,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高

未来社会的高校体育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场所,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三基”的能力,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组织指导能力、防止运动中伤害事故的能力、处理运动中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多种健身方法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自己运动”、“会指导他人运动”、“会科学的运动”的i会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体育的需要。

3.4 高校体育将在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竞技运动职业化的推进,社会体育客观上需要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人才,高校体育尤其是体育院校将会更多地担负起培养竞技运动人才的重任。在未来社会中,目前单纯运动学校和专业运动队的种种弊端,如教学质量低,文化学习效果差;管理水平不够,道德水准低下;没有文凭运动员退役后择业范围窄等将被克服,多种形式、多层次的高校竞技运动俱乐部或代表队将得到完善,竞技与教育相结合将成为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我国体育类院校已有开设社会体育教育学专业。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吴秀云,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6

2.面向21世纪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兼谈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臧连明福建体育科技1998年15-19

3.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田雨普,体育学刊,2007,6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9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问题。文章阐释了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价值和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竞技体育 软实力 提升意义 提升策略

竞技体育软实力,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精神和智力的形态融合在竞技体育硬实力之中,在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这一点在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如今,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硬实力的不断增强,通过加强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方式,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了关系我国体育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通过阐释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分析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价值和策略,来为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概念及内涵

竞技体育软实力是相对于竞技体育硬实力来说的那些无形的实力要素,通常说来,这些实力要素,都是以精神和智力的形态融合在竞技体育硬实力之中的,以一种不可量化、不可物化力量的方式支撑和促进着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发展与提升。概括来说,竞技体育软实力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的资源,与竞技体育硬实力中那些有形的、可见的资源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次,竞技体育软实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实力主体不断的自我积累获得的,是一种后发优势;再次,竞技体育软实力,具有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性,因此,其能够重复使用,且具有无限增值的特点;第四,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必须要依托于竞技体育硬实力才能够得以发挥和显现;最后,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指标是隐性的,相较于竞技体育硬实力的指标来说,是很难进行准确的量化的。

二、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价值

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是,概括来说其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有助于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升。竞技体育软实力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在竞技体育软实力上有所突破,将会大大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我国竞技体育硬实力一起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其次,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是建设体育强国,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能够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共进,从而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体育强国的建成和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策略

(一)重视驾驭竞技体育规律的能力的提升。

要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确保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充分的了解、掌握、运用和驾驭竞技体育的规律。例如: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运动队的管理规律以及优秀的体育运动人才的成长规律等等。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这些竞技体育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的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竞技体育工作的开展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而且谁能够合理的运用、科学的驾驭这些规律,那么往往就意味着,谁就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与先机。因此,在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竞技体育规律的认识与掌握,通过加强科学研究的力度、认真总结我国多年来的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积极跟踪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提升我国驾驭竞技体育规律的能力。

(二)重视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竞技体育精神文化,不但可以超越地域和国界传播体育文化思想,进行体育文化思想的交流与共享,而且还能够从某种层面上来弥补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硬实力的不足,让本国的体育文化思想得到其它国家的认同与肯定,大大增强这个国家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使得国家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由此可见,提升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竞争力,不但是提升一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竞技体育软实力文明行、融合性与缓和性最为集中的表现。

而要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一是,要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体育赛事,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二是,重视国际性竞技体育赛事的举办。通过主办重大国际性竞技体育比赛的方式,来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国际知名度;三是,要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各种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活动将我国的体育理论、体育思想和学术成果介绍出去,并通过思想碰撞的方式,对其他国家的竞技体育产生影响。

(三)重视管理体制的创新

国家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来作保障。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提升的内在要求。虽然说,前些年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举国体制已经逐渐表现了滞后性的问题,出现了诸多的弊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竞技体育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举国体制就已经不再适应了,如果此时仍然故步自封,不知变通,必然会影响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发展和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就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何艳华,付甲,邰峰.对国家竞技文化软实力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