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9-06 17:07:51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3-0165-03

1 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1.1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经济体和工业与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加剧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综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做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这个主体中既需要大型国有企业的力量,也需要依赖中小规模非公有制企业的鼎力支持。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方式仍属于粗放型、资源型、低技能型,这些问题既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也不能适应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进一步恶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必须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转型升级。

1.2 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路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不断壮大,发展的质量也不断提升,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晚、起点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数量较多,整体竞争实力偏弱。由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国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的“软肋”,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非公有制经济以大量的人力投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成为出卖廉价劳动力的“世界工厂”,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实现企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究其原因,既有政府管理职能不到位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等自身内部因素,导致非公有制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非公有制经济要成为竞争力强、持续发展的市场主体,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寻求突破,加大科技投入,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循环。

1.3 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户数达3452.89万户,登记从业人员7097.67万人。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目前70%的城镇居民和85%以上的农民工都在民营中小企业就业。截至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8亿人,仅“十一五”期间就累计吸纳6000多万人就业,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大幅度增加,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06年,全国有2576万家个体工商户,户均资金近2.53万元,这些个体户涉及家庭人口达7500多万人,其中多数人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为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保证。可见,非公有制经济与民生息息相关,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单纯是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稳定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2 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

2.1 自主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不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占多数,这些企业在创业之初进入的行业往往是简单加工业或服务业。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多数中小企业缺少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水平不足,技术力量不高,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结构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专、精、特、新”不明显的状况在许多非公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较弱、数量不多。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导致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这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也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中小型企业每年用于产品、技术创新的费用占公司年销售额的比重大致在2%~3%之间,微软公司的研发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20%,而我国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仅占其销售收入的0.31%。创新投入不足使得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淘汰。

2.2 经营模式粗放,多数处于产业链的末端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占很大比重,多数中小企业属于外延粗放型经营模式,设备与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能耗高、效益差;一些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企业规模偏小,很多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分布格局,且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即非公经济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道路运输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行业,在新兴的服务行业如金融、通讯、科技等行业较少;在技术含量低的采掘、加工业比较集中,在技术含量高的新兴技术型行业中比较少,大多数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企业生命周期短。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企业占绝大多数,管理水平和手段均显粗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个体工商户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有限,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链也不长,产品科技含量

偏低。

2.3 政策法律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

目前在思想观念、体制、政策法规、生产要素的获取、竞争环境等多方面还存在着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些地方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不够,服务意识不强;“贷款难、融资渠道窄”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数据显示,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比率达到99.6%,但中小企业贷款额在国内商业银行全部贷款余额中的比重仅为22.5%,融资难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并带来企业经济行为短期化;虽然国家制定了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在具体执行中,经常出现政策不明确、不清晰、不透明的现象,“明宽暗严”现象还比较严重。虽然有些行业没有规定限制民资进入,但无形壁垒依然存在,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这些都是非公有制企业难以进入的领域。在法制环境方面,近几年国家建立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但执行中执法不公、执法不力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法律法规甚至相互冲突,如公司法中规定公司可以减少注册资本,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则规定公司不能减少注册资本,这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多不便。

3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3.1 以创新作为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

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非公有制企业如果继续依靠廉价劳动力、依靠消耗能源资源来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道路也会越走越艰难。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依靠资源节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会充足。要创新经营观念,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使他们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增强科学决策和市场应变能力。要加快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更多的自主品牌,使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非公企业或者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创办的初期以家族企业为主,“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是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之一,通过制度创新,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摆脱“家族式”管理的局限性,使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2 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走转型升级之路

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特征明显,离集约型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走转型升级之路。第一,要淘汰落后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把绿色增长作为经济目标纳入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实现企业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相结合,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领域,从传统的以流通服务为主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潜力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法律法规未禁止的电力、电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垄断行业领域的投资与经营。第三,在产业布局上由小规模、分散化经营为主转向大规模、专业化经营为特征的产业集群转变,通过产业集群的联动效应,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在结构规模上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转变,通过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企业各项成本,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第五,在产业发展上要由以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向以资源深度加工及转换升值方向转变,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产品附加值。

3.3 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环境

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和谐的发展氛围,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否则就会影响到整个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要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只有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社会资源的配置才会有效率,因此构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非常重要。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清理和修订那些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资、财税、土地使用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与国企享有同等待遇;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融资瓶颈,积极探索和发展金融中介服务组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互担保机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及创业基金的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注重使用产业政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及经营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建波,张丽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J].大庆社会科学,2011,(4).

[2] 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18).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在中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得到发展,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支持,是我党结合现实经济活动对马克思经济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一、建国初期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发展状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其发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在随后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他明确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建国后不久,国家在积极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是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但是,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共党内在如何对待多种经济成分问题上出现了意见分歧。1953年党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毛泽东认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这段话实际上把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完全对立起来,最终导致了非公有制经济从1956—1978年一直处于被否定、被排斥的地位。1958年我党脱离中国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造成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1961—1962年,全国部分农村出现了群众自发实行的“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但是这种方式却被毛泽东认为是“单干风”而遭到严厉批判。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的“左”倾错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顶点,个体手工业、商业和农民的家庭副业等分散经营被扫荡无遗。

二、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问题: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最终形成了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思想。

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的土地大包干,打破了“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拉开了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序幕。1979年中共中央提出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存在的方针政策。198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提出允许“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种植业的能手,请帮工、带徒弟”,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大批雇工大户。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有益的补充。经过几年的实践,党中央对私营经济的作用逐步给予肯定。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中认为私营企业的存在不可避免,去掉了从前对企业雇工数量的限制。随后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要求。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又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标志着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要求要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逐步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非公有制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到后来迅猛发展,长期以来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不合理局面被逐步打破。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原因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1.党中央对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中国基本国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生产社会化程度普遍不高,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呈现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因此,中国只能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而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党不断完善并坚定贯彻发展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适应了当前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非公有制经济才能够得以迅猛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适应中国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薄、基础差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依靠公有制经济,还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因为:(1)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发展社会生产,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2)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中国城乡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非公有制经济吸收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么多人就业,国家没有花一分钱的直接投资,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3)非公有制的迅速发展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税收,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外资投入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当中,弥补中国当前建设资金的不足。(4)非公有制的迅猛发展也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有长短,互相竞争,互相补充。(5)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其自身的努力和公有制经济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辛勤创业,为社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由于公有制经济长期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动力以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非公有制经济从中受益很多。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提供的强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难以迅速发展。

四、非公有制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保持着迅速发展的势头,未来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其中个别地区、个别部门的非公有制经济会超过公有制经济而占较大的比重。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对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并把它作为修宪内容提交讨论后,正式载入宪法。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得到确认和保证,将消除人们心中的种种顾忌,鼓励人们大胆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决策,这表明了党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坚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随着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确认和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也将明显得到改观: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性的限制和歧视将会逐步被取消,它们的运行空间会更为广阔,发展的机遇将会更多,管理体制将会更加完善、经营环境将会更为宽松。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本身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资本更为雄厚,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造就了许多会经营懂管理有技术的人才。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将会加大资本、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职工队伍的素质,这些将为其迅速发展奠定较为牢固的内部基础。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如果要进一步发展,还要正视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偷税漏税、侵犯劳动者利益等,这些都会影响其本身的社会形象和发展。因此,非公有制经济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走诚实合法经营的道路。同时,政府也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和管理。

随着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必将充分发挥出来,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蒋学模.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原因;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及成效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西南部。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是部级的贫困旗县。近年来,旗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通辽市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旗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近几年,随着我旗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旗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目前奈曼旗非公经济主体发展到16416户,占到全部经济主体的95%以上,实现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7.1%。

(二)非公有制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2年的36.1:30.2:33.7调整为2012年的19.2:56.1:24.7。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随之也不断壮大。

(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奈曼旗非公企业共提供了全旗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5%的新增就业岗位。

二、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近几年虽然我旗非公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任务,我旗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总量少、规模小。截止目前,奈曼旗非公经济主体虽然发展到16416户,但其中个体工商户15950户,私营企业只有816户,从企业总量上看,远远落后于发达县市。在816家私营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目前只有63家。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抗御风险、很难生存。

(二)产业层次低,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我旗个体私营企业大部分投资于传统服务行业和小商品市场,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粗加工、小作坊、家庭式管理阶段,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为半成品,精、细、好产品较少,投放市场后,产品明显缺少竞争力。近年来虽引进了一些工业企业,但大项目少,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服务业支撑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现代服务业发展仍显缓慢,潜在优势还没有得到发挥。

(三)企业资信度不高,融资困难。由于我旗非公有制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资本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弱,透明度和资信度较低,企业贷款较难,绝大部分企业只能通过积累自有资金扩大生产规模。而这种积累往往难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后续资金的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有的甚至面临倒闭。

经调研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发展环境不宽松。

一是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不力的问题。一些部门帮助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弱,水平不高。个别干部群众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信心不足,认为我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缺基础、缺资金、缺人才,只能是小打小闹、小商小贩,初加工、低层次,难有大发展。二是管理服务体制建设滞后。在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协调困难等问题,“错位、越位、缺位”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执法行为不规范。个别部门执法中存在收费多,服务少;检查多,指导少;罚款多,支持少。四是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存在着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不高,服务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完善、要素市场不健全等问题。

(二)融资渠道不畅通。

资金缺乏是制约我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大气候造成的。长期以来我旗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家、区、市将优惠政策大多集中于农业,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给予的优惠政策很少。二是金融服务滞后。现行银行体制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的需求,一方面银行有大量资金贷不出去,另一方面,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贷款困难。三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因牵头部门不明确、前期资金筹集难、企业及社会认知程度低等原因,至今只建立两家,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与之相适应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诚信体系建设尚没有完全建立,所以也不能为非公有制经济贷款提供完善的担保服务。同时,行业协会及商会等民间组织在资金互助、提供相互担保或联合担保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信誉度低,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少,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而且,个别企业不能按期还款,造成金融系统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不信任。

(三)企业内部活力不强

管理落后,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影响非公有制企业的长远发展。一是“家族化管理”是众多中小非公有制企业较为普遍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生产决策带有较强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和规范极大地束缚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二是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引进、管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员工收入相对偏低,社会保障落实不够,留不住人才。另外,非公有制企业用人流动性很大,形成不了人才优势。三是不注重科技投入。我旗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层次和水平不高,多数企业仍然沿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方式,而内涵式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仍未形成。

三、对策与建议

近期自治区制定出台了《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从准入条件、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收费政策、要素保障、政务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了70条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我们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促进我旗非公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我们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落实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上,落实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形成政府支持创业、社会鼓励创业、群众参与创业、政策有利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造适宜非公经济发芽、成长的良好环境。

1.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宣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法规、政策和措施。

2.优化政务环境。以提高服务效率为突破口,清理整顿行政审批事项,完善网上审批,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过错追究制,不断对全旗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进行规划、协调、监督、服务。要抓好自治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的落实。旗财政要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3.优化商务环境。质检、工商、商务、文化等部门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促成市场正当有序的竞争。

4.优化法制环境。组建民营经济维权中心,健全投诉、查访、问责和沟通对接机制,畅通非公企业反映诉求的渠道。

5.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信用评价、人才培训、信息咨询、行业协会、法律援助六大服务体系,开展优质服务,促进我旗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多渠道破解融资难问题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对非公经济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将非公经济发展基金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要成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会,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民营中小企业创业促就业专项资金,按上年度民营经济上缴税金的1%比例提取并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保持逐年增长。加大银企对接力度。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对发展前景好、成长性强的企业重点扶持。加快金融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主渠道、新型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平台三个层面的地方金融体系建设。

1.政府牵头建立推进民营企业融资工作的政策协调机制。政府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组成联席会议,定期加强情况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中的突出问题。

2.政府每年从非公有制企业上交地方财政收入的新增部分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基金。

3.加强非公企业自身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融资信用等级,拓宽融资平台。非公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非公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的信誉来赢得银行的支持。

4.支持各种协会和行业组织发展合作基金会、资金互助会等集体资金互助组织。

(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起一套与现代化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高效管理机制,尽快走出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从管理上要效益,从技术上要效益。

1.提升民营企业人员素质。在民营企业中实施“高级管理人员培养计划”,选拔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纳入旗政府的人才库管理。不断改善用人环境。要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想方设法留住业务骨干和人才。多层次加强劳动就业培训。

2.积极倡导非公有制企业“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自觉维护劳动用工制度,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员工素质,稳定员工队伍。

3.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实提供统计资料,鼓励企业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名牌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扩大规模,延伸链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支持非公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用以贷款贴息、资金补助和风险投资等形式,重点支持非公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1.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搞好规划,创造环境,围绕我旗农副产品加工、矽砂、风能等比较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围绕服务业招商引资;围绕优势产业链招商引资;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事业招商引资。

2.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把工作精力和重点放在招商引资上,真正成为全旗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4

非公有制经济是千千万万老百姓通过自主创业而从事的经济事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源泉,也是振兴___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虽然我市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全省中游,同南方先进城市比,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不足、力度不够,计划经济的观念和做法依然存在,现行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舆论氛围不够浓厚。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对解决群众充分就业、缓解国企改革压力、增加政府财力有着重大作用,而且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我市地方国有企业转制即将全部到位的新形势下,建议在经济发展思路中,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第一战略重点;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上,大力倡导各职能部门和行业垄断单位彻底跳出计划经济的老框子和主要为公有制经济服务的老圈子,把工作重心迅速转到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的轨道上来。以温州市委市政府奉行的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官、不怕压,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的工作精神,强化发展意识,“先放后导、先发展后规范”,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理念,做该做的事,做说了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

2、明确思路,抓好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已明确___国有经济以鞍钢为主,地方经济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因此,建议从落实《中共___市委、___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入手,责成各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具体操作措施,做到“一放、二扶、三保、四引”。一放即放宽准入条件、放开经营范围、放活对民营投资项目的审批、放弃不必要的年检、年测、年审、年查。二扶即设立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资金、奖励资金、补贴资金,构建市、县(市)区两级担保体系;实行对小规模工商企业包税制度;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降低融资成本,银行贷款年度转贷时对抵押资产取消重复评估等;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培训经营者,培训人才,招聘人才。三保即对非公有制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在法律上提供保护和法律援助,在安全方面提供公安机关的“平安卡”,对其合法财产和合法利益予以强有力的保障;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办好同业协会,组织起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政府某些部门的非法干预、阻挠进行强有力的查处,特别是重点查处乱检查、乱罚款、随意进入企业实施干扰等行为,切实落实进入企业检查登记制。四引即以国际500强和国内500强为重点,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注重保护和鼓励原有外商和内商增资扩股的积极性。

3、治本清源,精兵简政。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根源之一在于机构重叠交叉、人员膨胀繁杂、经费自收自支等,造成吃皇粮的多,吃收费等杂粮的更多。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由于有些部门和单位费用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全靠收费生存,多年形成了庞大的开支和高奖金、高补贴,不拼命收费,无以生存。再多的监督和教育,只能治一时之标,不能治长远之本。有的群众说:“要想不让一群饿羊,不去吃老百姓的庄稼,只有你为它们准备足够的饲草,围上严密的栅栏。否则,仅靠牧羊人的吆喝,是不能规范羊群的求生行为的”。去年我市各种收费合计100109万元,这么庞大的收费数字后面,对软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前提是,从根本上消除影响软环境改善体制上的病根。建议按照重叠者合并、多余者取消、分散者集中、人多者精简的原则,精简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和在编人员,取消编外人员。各级财政部门应定出时间表,5年内,将所有自收自支的执法部门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防止重收费轻服务,真正做到吃“皇粮”而不吃“杂粮”,管理者的待遇与收费多少无关。同时,尽快调整市级分管经济工作的相关部门,明确其职责范围,强化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

4、改革审批,提高效率。审批部门多、环节多、办理时限长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又一症结。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虽然我市经过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但有些部门的审批事项并没有实质性的减少,有些部门设在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只起到“收发室”的作用,体外环节很多。因此,建议把改革审批的重点放在由“多部门、多处室、多层次、多关卡”向“少部门、一处室、单层次、一站式”转变,由官本位、管本位向以民为本、以服务为本转变。参照沈阳市的做法,凡是市里自行规定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国家和省里的审批事项,能改登记备案的一律改为备案制;对前置审批事项较多,负有一定法律责任的,实行企业呈报项目申报承诺制,达到既有利于发展,又不伤害干部的目的。总之,应大力提倡对非公有制经济多支持少干预、多指导少指责、多服务少设卡、多协调少扯皮,真正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5、转轨清障,主动服务。目前,我市有的部门的管理规章仍然延续计划经济、公有制企业的条文,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例如交通和车辆管理部门要求企业要有十台以上车辆才能 办理有关证件,小型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十台车就办不了;又如非公有制企业反映,在我市的企业使用现金尚有各种限制,而在温州,非公有制企业的现金可以存在信用卡中,用多少提多少,没有什么限制;再如,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自有资金上的建设项目,自己不能建设施工,被要求统一对外招投标;还有部分单位利用垄断经营权设置许多不合理收费等等,企业很有意见。因此,建议有关部门主动把工作行为和规章彻底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主动清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主动为企业服务。

6、依法行政,统一待遇。软环境屡治不好、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之一是执法部门多、执法人员多,有自由检查权、处罚权、裁量权、豁免权的多,故而形成的多、权力寻租的多、吃拿卡要的多、影响软环境的多。由于有执法审批权的单位待遇高、各色收入多,形成了千军万马都往执法部门挤的现象。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最好是取消各种收费。建议对投资者办理所有行政手续不再收费;本市各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不再向企业收费;法定培训和强制性检测,也一律不再收费。对必须收费的,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公开、公正、透明。建立行政执法检查、收费登记制度,执法人员检查、收费时必须出示检查证件并登记,否则,企业有权拒绝检查。在收费没有彻底取消之前,应该像深圳和成都市那样,全市机关各部门统一工资和奖金补贴标准,不允许各部门自行发放任何奖金和补贴,否则以违法违纪查处。断了有权部门的“合法”途径,彻底清除的原动力,把政府部门行为纳入行政许可法的轨道。

7、款票分离,简化年检。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的收费项目实行分别开票,统一收费,款票分离,管罚分离。建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对不同类别的收费,经严格审批后,向社会公布交费项目、标准、期限并将通知单送达各企业或个人,委托收费局或市商业银行代收,实行计算机管理,直接全部送交财政,不许执法部门有过渡帐户。除此之外,任何部门、单位不得自行向企业征缴任何费用。目前对企业的各种年检、产品检测、度量器具检测等,种类繁多、次数较频、收费较多,企业意见很大。企业认为涉及安全、食品、药品卫生等检查是必须的,但有些是可以简化的。问题是现在的年检、检测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创收和谋私的合法手段,一道检验令下,各个企业要走门子、请客送礼;有的年检是只收费不检验,如职工体检往往是交费不检就合格。因此建议政府清理各种年检、检验,能减则减,不能减则实行免费检验,合格不收费,不合格按章处罚,让企业心服口服,以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安全和公平。在此基础上,实行诚信等级评定,对获得___市工商信用良好企业及国家、省、市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免检产品称号的企业和省级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试行年检免检制。

8、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此次调研,委员们走出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过去往往说软环境问题局以上领导都重视,是处以下阻力大。其实,处以下都归局以上管,问题在下面,根子在局以上,只有局以上真正能舍弃部门和个人私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私有化、有害化;只有对破坏软环境的行为,在追究直接责任者的同时,上溯到其主管领导和局主要领导,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处长、科长现象”。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市投诉中心应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查处的同时,每半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对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进行一次评议。被评为最差机关的,撤换单位主要领导,整顿执法队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末位淘汰制。对违纪违规的执法人员先行免职,然后依法依纪处理。对给经济发展软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任人,应开除公务员队伍,追究分管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同时,建立投诉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外来投资者、企业法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干扰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并向各级投诉中心投诉、举报。对查实的,由被投诉单位出资5000至10000元,对投诉人进行奖励。

9、打造诚信,落实政策。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信用信息系统,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等各类媒体,将政府的发展规划、结构调整计划、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招标项目和相关法规、政策措施向社会公布,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目前,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比较先进、比较配套,现在需要兑现落实。做到投资时间不分早晚,投资身份不分内外,投资企业不分大小,投资金额不分多少,政策上一视同仁,进一步打造诚信政府形象,形成引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调研中企业反映我市创名牌的奖励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转让政策还有没兑现的,建议政府及时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凡企业按政策规定应享受的各项优惠、奖励,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按规定时间办结,并及时向企业反馈,取信于民,以利再发展。

10、借助优势,扶强做大。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吸纳民资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是我市有别于南方地区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所在。沈阳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三路大军:一是现有非公有制企业;二是国企改制后的企业;三是外地进来的企业。我市目前宜加速现有国企的转制,引导民资参与国企转制,以利尽快形成一路生力军,利用老工业基地的现成基础,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参与国企改制、改造。对收购国有企业一次性付清现款的,可参照沈阳(沈委发『20__3号)等城市的做法,经核准给予10-30的优惠。非公有制企业受让国有企业产权,享受与国有企业转制前相同的优惠政策,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原国有企业改制前已办理的各项专项手续和生产经营许可证不因所有制变更而取消。 其在改制企业股权红利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三年内由受益财政同级政府全额奖给所有者,后三年减半。同时,注重扶持规模大、市场容量大、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就业岗位多、纳税多、无污染的非公有制企业加速发展。对年纳税(不含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地方留成部分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按其增速20—30、30—50、50以上分档,由受益财政同级政府分别按其超上年地方留成部分的20、30、40奖励给企业;对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制造业5000万元以上)、增速达到20以上的(不含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按其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超上年部分的50由受益财政同级政府奖励给企业(不重复奖励);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等条件上升一档执行,给予重点扶植,以利于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

11、提高素质,优化人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和主力军。要防止非公有制企业陷入家族式管理的落后形式。建议政府把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管理层乃至操作层人员素质列为工作重点和服务重点,构建非公有制经济人力资源平台。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公共培训,以培养高级管理者、职业经理人、职业技术能手等人才为重点,为非公有制企业输送多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二是结合国家正在南方城市试行的,以培养中小民营企业家为目标的“银河培训工程”,积极做好咨询和争取试点工作。三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创业培训基地为主要依托,大力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培训,提高民众创业的成功率。四是充分发挥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和高等学校的作用,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的培训、为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家素质创造条件。五是鼓励成人教育机构、各类职业学校和其他具备办学资质的机构开展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培训;鼓励创办中介机构开展各类招聘中介活动,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及时沟通信息,快捷高效地办妥流动或录用手续,建立并完善人事、人才租赁等服务功能,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用人环境。

12、主攻瓶颈,加强融资。调研中企业共同的反映是融资瓶颈束缚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自我积累有限,仍处于非公有制经济自我积累阶段。自有资金少,向银行贷款难;民间资本少,相互融资空间小。而温州早已进入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膨胀阶段,早已完成了“创业积累”。目前温州市民间游资达2500亿元以上,不仅自身可以互动融资、有了股份制民办银行,而且可以到上海等大城市收购房地产,进入资本扩张阶段。因此,建议政府把为非公有制企业融资作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瓶颈问题来解决。一是整合资源,增加投入,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二是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由同级财政安排一定比例资金,建立市、县(市)区两级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资入股或控股,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三是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信用,协调银行融通贷款,减少存贷差。目前,我市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没有贷款记录,没有贷款和按时还贷记录就没有信用记录。因此,必须帮助企业办好用好第一笔贷款,逐步建立企业自己的信用档案。每年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搭建平台。对支持企业发展有贡献的银行给予奖励。同时建议各银行开展“授信贷款额度”业务。如温州市国家银行为康奈集团核定了四亿元贷款的授信额度,在此额度内,企业法人签字即贷,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四是培育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市商业银行多渠道扩充资本金,降低呆坏帐比例;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吸引外资、外地民资银行来我市开办分支机构;向温州市学习,依托地方商业银行探索创办股份制民办银行。五是大力扶持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以各种方式上市融资。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申请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13、盘活土地,保障发展。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土地紧缺是制约发展的又一瓶颈。建议充分合理、高效利用现有已进入各类开发区的土地资源,整合开发区与周边乡镇企业和荒山荒地资源,盘活老国有企业和公建单位的闲置土地,扶持有规模、有潜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尽快实现生产力扩张。同时对非公有制企业用地,搞好扶持和服务。学习外地经验,对非公有制企业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纳入年度计划用地指标。工业用地需调整土地用途的,优先办理报批手续。简化用地审批环节,对重大工业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个案审批。各县(市)区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按不少于5的比例提取资金用于调节工业用地成本,加大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工业项目用地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市级分成的1 0和县(市)区分成的40部分可以缓交三年。

14、放水养鱼,灵活税收。税务部门要学习外地的作法,增强欲取先予、鼓励先进、增量调节的观念。对暂不具备一般纳税人条件的企业,或刚从个体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的,可以给予2—3年的过渡期,实行定期定额征税的办法。对吸纳下岗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非公有制企业,应尽快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非公有制企业研发费用,应落实税前列支、计入成本的政策;对非公有制企业用于慈善事业、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捐款,可税前列支、计入成本。允许非公有制企业与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同时,借鉴外地经验,对非公有制企业当年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70作为奖励,用于支持该企业发展。

15、官退民进,构建平台。目前,我市各类协会中,许多是官办、安置二线和退休领导干部靠强制收费而生存的协会,只收费,没有实质作用。现在,上海市正在把撤消这类官办协会作为治理环境的一个战役来打,市长亲自动员、督战。建议我市把清理撤消这类协会列入日程,并确定撤消时间表。然后以“自愿入会”为基本原则,以民间性、自律性、非营利性为基本要求,以沟通、组织协调为基本职能,广泛吸收非公有制企业入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选领导、自筹经费、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作用,为企业提供行业发展动态、产品价格预测、市场行情等商务信息和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逐步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参与行业规划和资质审查、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和行业利益等职责。为了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在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商标品牌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建议参照沈阳市的做法,设立非公有制企业权益维护投诉中心和律师顾问团。此外,充分发挥好工商联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政府与行业和企业密切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培育和发展中介机构,大力扶持咨询、法律、会计、资信评估、市场等中介服务业及各类经纪人,逐步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创业辅导、诊断、咨询、评估、培训等服务。同时,规范中介机构的中介行为和收费,建立咨询评估机构的执业责任制,确保中介机构依法开展活动,提供规范、专业的优质服务平台。

16、打造名牌,办好市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处于初级阶段向发达阶段过渡期。可吸取温州的经验教训,引导企业注重质量,跳过某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初期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欺诈投机的短期行为,努力打造名牌。各级政府要落实奖励名牌的政策,积蓄力量,积累诚信,扶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我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抓项目,势头很好。与此同时,建议加强对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开发。要巩固提高西柳服装、南台箱包、二台子钢材等市场,谋求打造___的精品钢材现货市场,规划培育钢材期货市场。通过市场流通带二产、促三产。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5

一、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艰苦创业,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已从单纯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进入到了一个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成为技术与创新的主体和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至20__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871家,其中规模企业12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全年实现gdp79.0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72%。上缴各项税收4.9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2%,有力的支持了地方财政建设。并且,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安排就业24万余人,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二、 金融危机对非公经济的影响情况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凸显,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各非公企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资金运作困难,产品滞销,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等现象,这些影响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制约。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

1.订单出现缩水。从去年以来,全国各地企业已在吃力地消化调整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带来的经营压力,而后又遭遇百年难逢的全球金融风暴,这场风暴飘洋过海快速登陆,让我们的非公企业明显感到“寒潮刺骨”。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国际需求进一步萎缩,使我市的出口型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据大多数企业反映,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进入20__年以来,企业订单数量进一步减少,不少采购商还将长单改为短单、大单改为小单。订单出现严重“缩水”,让企业“吃不饱”。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市冶金铸造、皮革等行业的相当一部分出口型非公企业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预计以后形势会更加严峻。

2.产品大量积压。一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购买力减弱,售货商的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加之国外市场需求不足,出口受阻。而生产企业的企业主又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理性分析,在购买力减弱、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仍盲目组织生产,势必造成产品供大于求、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有的生产企业为使企业不停产甚至倒闭,仍然只得维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又不能及时发送到售货商,致使形成市场“有货无市”的现象。如潭市镇利隆铸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低合金钢球,年产量为500吨,往年是产品供不应求。去年下半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今年虽然尚未开工,但是库存仍有300多吨。目前我市皮革、铸造行业除怀其制革、银河制革、红东方制革等几家皮革企业还在勉强维持生产,长虹铸造、华星铸造、鼎盛铸造等几家铸造企业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有不俗业绩外,其余都处于开工不足的状态。

3.成本不断上升。据我们调查显示,关于“当前非公经济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排在前两位的是“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人工成本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国内消费不足的双重作用,对非公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去年上半年,企业环境成本、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给企业生产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到了下半年能源等原材料价格虽有所回落,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加剧了我市经济下滑的速度,投资减少,企业效益下降。加之受市场预期的影响,居民消费能力下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如:我市化工产业集群08年产值同比减少30%,湘潭碱业有限公司从08年10月底停产,现虽然开工生产,但纯碱和氯化铵库存居高不下,销售价格也从去年第三季度的每吨产品3000元,跌至现在的1800元以下。成本价过高,成品价偏低,势必造成企业的效益下降。

4.资金严重短缺。受去年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加上销售资金难以回笼,一些企业已出现资金链断裂。从今年我们走访的26个非公企业来说,有15个企业经营者表示“资金紧张”, 7个企业经营者表示可“勉强维持”,仅有4个企业认为“资金宽裕”。同时,虽然目前国家的货币政策有所调整,但受经济预期的影响,银行贷款依然谨慎。且企业向银行贷款要经过国家政策对口贷款、企业申报、财产抵押、物价部门审定、工商部门开证、银行业务部门调查等10余项程序,走完这些程序少则半月,多则一月有余,而等到资金划拨到户至少也要2个月之久,手续非常烦琐,并且金额数目小。而原材料购买、扩大生产规模、设备维修和技术升级等都需要资金,加之其他融资渠道不畅,非公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显著改善,资金短缺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掣肘。

三、对非公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考

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应政策,出台了积极措施,从中央财政拿出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我们地方党委和政府如何引导和帮助非公企业走出困境,积极应对“危机”?非公企业如何提高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科学发展?这是我们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借鉴浙江等发达地区的经验,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治本之策:调整结构。我市非公企业是伴随着近十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大规模解体、转制而发展起来的,除所有制形式有较根本性变化以外,实际上也承接了不少国有企业的“先天性病症”。目前最突出的表现是:总体发展水平低,大多数非公

企业是粗放式经营;产品雷同、低水平重复,科技含量低、污染较严重,市场竞争力弱;兄弟相残、恶性竞争现象较突出。当前,国外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客观上为湘乡非公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调整机遇。当前,要把“三促进”即促进提高非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我市非公企业调整的重要方针。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扶优扶强,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扶持有利于节能、环保、民生、就业的产业以及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下决心抑制那些成本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产能。这应当是我市非公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治本之策。

二是搭车之策:借梯上楼。实践证明: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仅靠低价竞争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的附价值。灵活善变的温州民营企业开始借梯上楼提升自己。如温州一些著名企业,通过与国内、世界著名企业合作联姻,迅速提升了品牌,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借助知名企业的现存销售渠道,长驱直入欧美市场。在这方面我市的一些非公企业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如燕京啤酒、湘潭碱业等企业。其他一些有实力的非公企业可以借鉴这一战术,与国内外强势企业联姻,提升、包装自己,使自己迅速搭上市场“快车”,开辟向省外、国外市场进军的广阔天地。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6

一、为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从市场和经济结构这两个高度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可以增强市场经济活力。非公有制经济有助于打破垄断,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可以促进创业。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可以鼓励农民进城创业或者就业。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1999年和2003年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最高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05年2月,非公有制经济36条出台,是我国首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中央政府文件,建立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框架。2010年5月,非公有制经济新36条的颁布又为非公有制经济、民间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

二、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问题

1.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安排缺乏可操作性

虽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实施,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平台和法制环境。《物权法》《行政许可法》《公司法》等法律的颁布或修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但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完全成为具体的制度安排,许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另外,这些政策性文件规定过于原则化,对于哪些行业和领域允许或禁止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缺乏明确的清单,更缺乏具体的、易于操作的措施和办法。

2.市场准入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障碍

在那些传统的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仍面临着市场准入方面的各种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与阻碍,一直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涉足最少、进入最为艰难、最难以扩张的产业领域。公用事业领域目前仍然没有实行政企分开,政府没有退出,民营资本无法投资。即使在竞争性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的进入上也受到来自不同部门和地方的行政力量的干预,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相互结合。

3.税收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阻碍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绝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虽然它们在支持国企改革和提供就业机会和保证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巨大,但是我国在税法的制定和修订中经常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需求,非公有制经济也不能与公有制经济、外资经济一样享受到各种税收优惠。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享受的种种优惠相比,在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都面临着税负过重的问题。

4.金融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阻碍

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证券市场不成熟,金融资源配置低下。金融体系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头号问题,而且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限制较多。在现有的上市公司中公有制企业占大多数,在企业债券融资方面国内95%以上的企业债券是公有制企业发行的,非公有制企业多数无法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二是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银行体系改革的滞后使得间接融资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限制较多。另外,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某些非法集资和利用不正当手段的贷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稀缺,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现行的金融体制和立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

三、切实营造良好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1.进一步转变法制观念,不断营造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从法律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私人性质,需要更加科学、严格、合理的规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公共属性,于国、于民、于社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需要更加科学、严格、平等的保护。这既是客观实际,也是立法、司法、社会管理者观念转变、与时俱进必须面对的现实。要由过分依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调控逐步过渡到政策的支持、引导与法律法规调整并重,在法律法规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扫除体制障碍,要加快清理和修订那些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资、财税、土地使用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与国企享有同等待遇。

2.切实做好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细化与配套

在国家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切实将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方面。一是制定适用全国统一的基本法。以《宪法》和国务院两个“非公有制经济36条”为基础,制定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同时修改与之有冲突的法律法规,使各法做到无缝对接。二是依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办法。针对不同行业各自的特点,可分别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对于一般领域,则应完全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三是以“非公有制经济新36条”为基础,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加快实现行政审批制向行政许可制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发挥行政许可制度的作用,保证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激发竞争活力。

3.制定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财产

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存在形式,制定有针对性的产权保护制度。通过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产权基本制度,制定相配套的具体产权保护制度,并落实为具体制度安排,来保护好公民的这些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另外。《物权法》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平等地位,享受相同的权利,遵守相同的规则,承担相同的责任。然而,在执法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多半处在弱势的地位,这也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司法行政工作中要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4.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准入的领域和范围

一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清理行业准入中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让非公有制经济畅通地进入到电信、邮政、石油、金融等行业和领域。二是进一步细化市场准入法律法规。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公有制经济准入基础设施、石油石化、电力通信、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实施办法,规定具体的出资限额、经营范围等准入资格和条件,将鼓励型政策尽可能落到实处,切实破除玻璃门现象。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从中央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积极鼓励通过联合、联营、集资、入股等方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

5.建立公平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使非公有制企业获得公平的税收待遇和财政支持

一是公平合理对非公有制企业征收税款。税收部门要以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为目的,在总量上减轻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负担。二是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减免。对那种创新型、成长型非公有制企业,给予更多的减免优惠政策。三是规范各类行政事业收费。要加强治理向中小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坚决取缔重复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四是加大国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财政支持。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6.加速金融制度创新。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7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十一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再次鲜明地表达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决支持的态度。《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部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它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别突出的是放宽市场准入,公平待遇,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垄断行业和领域,给予非公有制经济以极大的政策支持,必将推动非公有经济步入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是多方面的。从经济上看,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生力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去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xx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xx%。非公有制企业实缴税金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对各级财政收入贡献份额不断加大,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县(市),非公有制企业实缴税金已占本级财政收入的80%以上。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看,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而且有利于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还是我们有效解决就业这个突出矛盾的重要途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开办门槛低的特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就是鼓励广大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的就业。据统计,目前我市城镇新增的就业岗位90%以上是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奉献爱心,为弘扬哈尔滨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强弱、增长快慢、效益大小,与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有直接关系。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公有制经济比重高,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晚,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数量和质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服务效率、发展环境等方面,还有诸多与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开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二、解放思想,落实政策,积极扶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事关全市大局。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政策,积极扶持,努力使我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总量更大、产业结构更优、企业素质更高、制度管理更好、发展环境更佳,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

一要坚持放手发展、扩大总量。要进一步放宽条件、放开领域、放开经营,鼓励各类非公有制经济放手、放胆发展,尽快形成全民创业的热潮。要研究具体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国防科技等行业和领域。支持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及留学回国人员投资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在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组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一批为主导产品协作配套的非公有制企业。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对国有企业分离出来的生产型、服务型、社会型等辅助单位进行收购、租赁或参股。鼓励城市工商业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积极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农民企业家进城创业。

二要努力形成规模、提升层次。制约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集约化水平不高。要倡导合作理念,借鉴国内外优势企业规模扩张的经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加强联合与合作,加快集团化进程。积极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大力推进创业园区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聚,降低发展成本。重视发展“小巨人”企业。选择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企业资产优、市场潜力大、竞争实力强的民营企业作种子,在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快速扩张规模和总量,成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龙头和支柱。努力创造条件,支持民营企业上配套生产,加快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利用我市与xx开展经贸合作的独特优势,加快对xx出口产品加工区、对xx科技产业合作园区等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到xx投资创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外申报知识产权,为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切实加强领导,搞好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宽松的社会氛围,是区域发展的无形资产,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关键要营造一个适宜其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要积极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中央和省、市都出台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但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措施,只有落实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效果。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要定期对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指导和推进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工作部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对自己的工作重新进行审视,坚决调整那些体现所有制差别或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政策和规章,把公平的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要积极营造有序的法制环境。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强化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禁行政事业单位凭借权力和垄断地位向非公有制企业强制收费、变相收费。以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继续搞好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坚持“非违法不介入”的原则,依法对非公有制经济予以保护。同时,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形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使守法经营的非公有制企业顺利成长。

三要积极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大户和重点项目的“直通车”服务制度,实施对企业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市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各区、县(市)和行政职能部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相关的服务中心。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行业协会发展,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8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总量增加,在全区经济的比重提高

经过初步测算,2004年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30.8%,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从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看,目前仍以公有经济为主,但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和比重不断增加,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经济类型看,个体私营经济是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内蒙古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分产业看,第二产业仍是非公有制经济主力军,所占比重最大,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产业特征仍呈“二、三、一”格局。

(二)发展快,增速快于GDP

近年来,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了GDP和公有制经济。经过测算,2000-200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平均增长26%,比GDP年平均增速快11.6个百分点,比公有制经济增速快10个百分点。2004年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7.4%,比GDP增长速度快8个百分点,比全区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快11个百分点。从构成看,2004年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增长30%,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加值增长18%。与上年相比,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速度提高了4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三)贡献大,对全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增强

2004年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经过测算,2004年在全区GDP增长19.4%中,非公有制经济贡献了8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从非公有制经济内部构成看,个体私营经济仍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个体私营经济对全区GDP的贡献率达37%,外商、港澳台经济贡献率为4%以上。

(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好,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具有较大优势

2004年,工商登记的城镇个体私营企业48.7万户,其中私营企业42681户,比上年增加7567户;从业人员100.3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的29.2%;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占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达90%。由此可见,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地私营企业及民间投资的推动。

(五)非公有制工业发展快,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于非公有制工业的快速增长,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提高,全区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6%,比2003年提高3个百分点;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2003年增长30.8%,比上年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对全区GDP的贡献率为28.7%,比2003年提高3.7个百分点。在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增加值分别占82%和18%,说明内蒙古非公有制工业主要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

(六)非公有制经济是房地产业、住宿餐饮和商品流通领域的主力军

200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70%;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公有制经济份额占到8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590多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同比增长21%。

(七)投资加快,投资结构多元化

200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680多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达到38%。其中,城镇个体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个人建房)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倍。民间资本投资增长的加快,改变了投资结构,从过去主要靠政府和银行投资求发展的格局逐步改变为全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结构,减轻了政府投资压力,分散了投资风险,使民间资本投资成为投资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扩展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创造税收(含国、地税)56.66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18.1%,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实现税收37.2亿元,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税收11.64亿元,成为内蒙古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差

由于内蒙古地处内陆,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观念相对落后,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与沿海省市比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差。2004年,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只有830多亿元,而2002年广东已达到6108.48亿元,江苏、浙江分别达到4999.6亿元和4271.76亿元,分别是内蒙古的7.3倍、6倍和5倍。内蒙古个体私营工商户注册资金680.6亿元,户均注册14万元,而浙江2003年末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已达2515.43亿元,比内蒙古多1835亿元。就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看,多数企业实行的是粗放型和封闭型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经营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素质总体不高,发展意识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内蒙古非公有制企业的做大做强。

(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不足,差距较大

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以个体私营为主,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决定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内蒙古个体私营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发达省市相比,仍显不足。截至2003年末,内蒙古个体私营企业户数59万户,从业人员159.73万人,远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2004年内蒙古个体私营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远低于浙江2003年52.1%的水平。在上缴税收方面,2003年,广东为340亿元、浙江为288亿元、江苏为283亿元,而内蒙古2004年国、地税收入仅为37.2亿元。

(三)融资渠道不畅,企业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由于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变化大,整体素质不高,银行对其信贷资产保全难,防范风险难以落实,所以个体私营企业进入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市场困难较大,致使相当部分业户置身利率高、风险大的民间金融市场,通过非正常渠道筹措资金,既增大了经营成本,又扰乱了金融秩序,影响了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很难获得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商业银行受体制、管理和观念的影响,对非公有制企业心存戒备,贷款门槛较高;资本市场的融资更是难上加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据金融机构统计,2004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短期贷款余额中,个体私营企业贷款仅占1.39%,“三资”企业贷款占0.3%,与其创造的增加值比率极不相称,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与金融资源的占有不匹配。全区民间投资占全区城镇以上单位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3.9%上升到50%。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受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金融部门对个体私营企业财务状况了解难,放贷额度掌握难,办理抵押担保贷款评估难,负债情况摸清难等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有些个体私营企业也确实存在信用不佳,市场行情摸不准等问题,放贷条件不够充足。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刺激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倾斜的政策措施,但非公有制企业在获得国有银行贷款方面仍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政策效应显现不够。因此,融资难问题不仅是制约以前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今后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四)非公有制投资比重偏低,发展后劲仍需增强

长期以来,由于内蒙古对民间投资的一些限制和认识局限,使民间投资“启而不动”,发展较慢,非公有制投资比重偏低。2004年,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09.6亿元,非公有制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8%;其中个体私营固定资产投资(不含住宅)143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

我们分析,目前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深层次的问题,也有浅层次的问题。从客观原因来看:

1.法制环境不够完善,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过高。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适应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要求,有不少法律法规急需制定和有待修改,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在市场主体准入方面,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制定了不少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但事实上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不公平的做法仍然存在,非公有制经济不能与其他经济成分共享平等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加快发展。

2.生产经营资金短缺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造成资金短缺除个体私营经营者自身因素外,体现在银行方面,也有政策性限制因素,认为个体私营企业诚信度低,经营管理及效益预期不佳;用财产抵押贷款数额有限;对一些下岗失业人员申请的小额担保贷款,审批制度过严,关心不够。

3.电力不足、运力紧张,仍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由于供电短缺,造成许多非公有制工业企业难以持续正常生产,一些建成企业迟迟不能开工生产。目前乌海市的海南区高载能工业园区里开工企业仅占入驻企业的三分之一。运力不足,也增大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4.政府管理部门还存在人为设卡和重收费轻管理的问题。虽然不是普遍问题,但至少说明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从观念到扶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的转变和改进。如有关部门重复收费的问题;税务部门存在不是按照个体私营企业的实际效益而是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机械执行的问题;个体工商户税费负担较重,有些收费不合理;一些执法部门严重超编,靠罚款养人;个别地方政府在优化环境中,对待地方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有不一视同仁、重企业轻个体的问题等。

5.行业商会、协会作用发挥不够。有些行业商(协)会还隶属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自上而下成立的,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商会和个体私营协会对基层分会和行业协会的重视还不够,从而基础性协调作用发挥不到位,一些个体私营会员的呼声不能及时反映上来,遇到实际问题协调不得力或无力协调。

三、加快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彻底更新观念,打破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改变一切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牢固树立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观念,做到思想上“放胆”、机制上“放活”、政策上“放宽”。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将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对民营企业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二是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三是严禁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清理整顿行政机关的中介服务、有偿服务、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四是让非公有制企业主掌握最新的政策信息,既可让他们对政府行为有所了解,也便于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五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根据全区中小企业成长的需求、服务市场的发育状况和财力状况,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富有成效和特色的服务体系,包括信用担保、筹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经营管理、国际合作等,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信用制度建设,发展诚信企业,建立和发展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是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和改善经营的重要途径。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建立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各商业银行分(支)行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相应的新业务、新品种,同时研究新的风险控制办法,在控制风险的同时,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地方金融机构要考虑吸收民间资本,积极探索银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二是将政府设立的财政性引导资金、财政性补助扶持资金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三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四是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公司的作用,积极引导非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本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培育和壮大非公有制科技企业;五是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

(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企业家的培养。非公有制业主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新形势,尽快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竞争规则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必须完善人才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吸收社会人才,充实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专业人才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高科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三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非公有制企业的创新任重而道远。在融资渠道上,要从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求发展,转到多元融资发展上来;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式管理转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在企业组织上,要从小而散向公司化、股份合作制、集团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发展上,要从短期行为转到可持续发展和注重保护环境、生态上来;在经济理念上,要不断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使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做好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科技企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五)提升企业科技含量

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通过采取“产学研用”等经营模式,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优势,开发具有发展潜力、科技含量高、适宜地区发展的项目和产品,逐步形成高起点、快发展的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集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成果来内蒙古创业,加大吸引和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非公有制企业的力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科技含量。引导有条件的国有科研机构转化为科技型企业,提高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的科技含量及整体水平;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集中度、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方向转化,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9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财政政策

一、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2012年总体情况看,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1)乡镇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上交税收均持续增长。2012年,山南地区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69000万元,同比增长8.1%;营业收入60240万元,同比增长7.3%;增加值30860万元,同比增长7.7%;盈利总额14780万元,同比增长8.5%;上交税金4490万元,同比增长7.6%;劳动者报酬10860万元,同比增长8.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1426人,同比增长6.1%;乡镇企业个数达114户。(2)多种经营对农牧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大。2012年,山南地区多种经营实现总收入105500万元,同比增长7.2%,完成年度计划的101.2%;纯收入66565万元,同比增长7.1%,完成年度计划的100.5%;劳务输出总人数为8.6万人次,完成年度计划的102%;劳务输出总收入39000万元,同比增长6.9%。(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税收贡献越来越突出。截止2012年底,山南地区私营企业达707户,雇工人数12870人,注册资金36.7亿元。个体工商户11267户,从业人数37162人,注册资金3.1亿元。2012年,山南地区通过民间项目投资12.3亿元。从山南地区2012年重点企业纳税情况可以看出,前20户纳税大户中私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控股企业为16户,占80%。

二、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缺乏对非公有制经济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缺乏全局观念。二是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扶持措施不到位。(2)整体发展不快。一是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成本高。二是科技含量不高。三是龙头企业小,企业实力还不够强,难以发挥辐射拉动作用。(3)企业经营者素质偏低,内部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层次偏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形式上以家庭为主,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规章制度,企业内部运行机构不够健全。三是非公有制企业沿袭家族式管理模式,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措困难。尽管山南地区金融业制订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法规和政策,但当地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现象,致使一些好的项目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严重制约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5)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中从事传统产业的多,经营新兴产业的少,资源消耗和效益回报不成正比。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从二三产业结构状况看,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工业园区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不充分,支撑带动作用不强,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1)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发展特色农牧业、优势矿产业、旅游业、建材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领域,参与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产业建设,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三农”建设与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服务等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增加税收扶持力度。(2)运用财政补贴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山南要结合本地财政实际状况,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与技改、贷款担保、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实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补贴策。如:对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传统项目及有成果的科学研究开发项目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加以扶持,对非公有制企业新增员工的培训、工资费用进行适当补贴等。(3)运用财政担保、财政信用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一方面,建立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投入,把非公有制经济的贷款指标纳入年度信贷计划,安排和解决生产经营所需的技术改造和流动资金贷款。(4)制定吸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财政政策。山南要想使非公有制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制定吸引人才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建立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