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集锦9篇

时间:2023-09-11 17:27:15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1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水资源开发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

1 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两个大局"的战略部署,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相当成就的基础上,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所作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战场,是指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市,另外一些中部省区尤其是与西部接壤的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甚至广西等省区也被纳入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整体框架内。

受区域自然条件,生态和水资源是限制西北地区发展的两大"瓶颈"因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制约西部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其自身"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在于其水资源贫乏、生态脆弱、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口聚集程度低和体制转变滞后等一系列区位劣势未能得到有效克服,导致区域一方面不得不长期承受资源产品大量流出和加工制造产品净流入的双重利益损失,同时区域内部实际的经济资本增值的很大一部分也是通过自然资本的转化而来的,如宁夏灵武市,据测算,1990-1997年经济资本增加3.609亿元,单纯考虑经济资本增加,GDP年均递增12.5%,而同期自然资本减少1.424亿元,而如果同时考虑自然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年均递增率则降为4.5%[1]。

为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完善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条件相匹配的经济结构体系。

生态环境建设内在涵义很宽泛,可以理解为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总称,对于西北地区来说,生态环境建设的提出是针对目前由于各种人类活动(主要是水土资源的过渡开发)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退化现象而言,其基本任务是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人为干扰,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来实现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和循环[ ]。因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不能脱离固有的自然条件和规律(主要是生态系统的宏观地带性规律),盲目地去建设一个新的生态环境,而应根据西北地区不同尺度的生态环境差异性特点,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另外根据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性,以及恢复重建的艰巨性,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防止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并尽可能地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经济上,西北地区目前以基础产业为主体,农业生产以自给为主,特色经济规模不大,且大耗水的粮食作物所占比例过高,工业上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大部分属于资源开发型且未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大量的初级能源原材料进入市场,主导功能不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2]。因此西北地区应及时把握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高起点地发展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高效特色农业和生物工程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采矿业和相应的加工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旅游业设施和拓展旅游业市场,从而建立起高效、节水和防污型的经济结构体系。

2 西北地区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评价

本文所说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五省区以及内蒙西部的阿拉善、伊克昭两盟和乌海市,涉及四个一级流域,即内陆河流域片、黄河流域片、长江流域片以及属于西南流域片,总面积339万km2,占全国面积的35%,区内共有总人口近1亿,目前城镇化率约28%,粮食总产量约3000万t。

2.1 水资源评价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腹地而远离海洋,加之高山峻岭的阻隔,气候十分干旱,多年平均降水量235mm,内陆河区降水量一般都在200mm以下,蒸发量却高达1000~2800mm,降水少而蒸发大,使得西北地区的水分稀缺程度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2344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西北地区传统水资源评价结果见表1。

广义水资源是从水分的有效性出发所提出评价口径 ,西北内陆河流域部分地区广义水资源评价结果见表2。

西北地区水资源基本特点主要有:(1)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西北地区是全国降水最低值地区,也是唯一降雨量少于农田作物需水量的地区;(2)水土矛盾突出,时空分布不均衡,调节代价高,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3)生态对水分依存度高,生态需水刚性大、水资源国民经济可利用量相对较少;(4)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频繁、下游对上游开发利用方式极为敏感。

2.2生态环境评价

受区域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绿色面积的比例,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它类型的林地,以及耕地,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难利用土地面积(包括沙漠、戈壁、盐碱地、裸岩、裸土等)占总面积的一半,远高于全国33%的平均水平。西北地区各省生态环境基本组成情况见表2。

表2 西北各省生态环境概况表

根据20年代70年代到90年代遥感影像,结合地面统计数据,西北内陆区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见表3。

总体上看,西北内陆地区山区植被在过去的20年里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

由于人为砍伐和山区夏草场的过度放牧超载,累计减少植被面积12.8万km2,退化面积的比率达24%。平原地区,从70年代以来,人工绿洲累计增加1.53万km2,增长23%,天然绿洲面积减少了9%,而绿洲和荒漠之间的交错过渡带严重退化,累计减少4.44万km2,萎缩了14%,荒漠区面积扩大5%。由此可以看出,受以水土资源开发为基本特征的人类活动影响,西北地区的生态呈现出"两扩大、一缩小"的明显趋势,即荒漠化面积扩大,人工绿洲面积扩大,荒漠-绿洲过渡交错带面积缩小,生态环境总体上向劣化方向演变。

3 西北内陆地区水分与生态结构及驱动关系

西北内陆地区高山高原和山前盆地相间的地形特征,形成了干旱地带中独具特色的水循环系统。上游山区降水相对丰富,且蒸发消耗较小,为主要径流形成区,河川径流沿程加大。出山口以下为平原区,这里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基本不产流,为径流排泄区,其间不断蒸散发和渗漏,最终消失,其中平原盆地上中游的沿河两岸,属于径流消耗和地表-地下水强烈转化区,在平原盆地的下游和人工生态系统周边地带,属于径流的耗散区。

3.1 天然状态下的水分条件与生态结构关系

水分和热量是地区生态系统演化的最为重要的两大控制性因子,具体约束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演化的还要看两项因子中的"较短板"。对于山区来说,高海拔区主要受热量控制,低海拔区水分则成为主导影响因子,两项因子交替作用造成山区生态景观垂直带谱发育,依次为冰川积雪带、高山砾漠、高山草甸(冰雪补给为主);亚高山和山地草甸(雨雪混合补给),森林带、山地草原(降雨补给为主)。对于平原区而言,由于热量相对较为充足,生态结构则几乎完全受水分条件的控制,沿河两侧依次形成绿洲、过渡带、荒漠;植被等级和盖度逐渐由高向低演变。

支撑生态系统的水分补给来源包括降水性水资源和径流性水资源,其中前者是降雨过程或是降水形成径流过程中直接为生态系统所利用的有效水分,后者是径流运动过程中或经过人工调控后为生态系统所利用的有效水分。其中地带性植被所在的天然生态系统完全消耗降水量,非地带性植被所在的天然生态系统消耗径流量为主、降水为补充,处于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交错过渡带以消耗降水为主、径流为补充。

山区的河流是地下水排泄的基准面,一般由地下水补给河道,因此内陆河山区生态系统基本靠降水性水资源支撑,有效降水的利用量决定着地带性植被的发育程度,同时也影响着降水-径流系数的变化。而在平原区,降水由盆地边缘向中央逐渐减少,总体上降水仍不足以支撑植被生长,因此荒漠是平原地区最典型的地带性生态类型。但由于盆地地势低洼,是内陆河流的归宿地,因此出山口径流是平原区非地带性植被水分的重要补给来源,由于径流的作用,内陆河平原沿河岸形成了非地带性生态群落:林地和高盖度草地以及湿地等,组成绿洲。河川径流向两岸侧渗形成一定影响范围的地下潜水。潜水蒸发的加入,"激活"了潜水影响区域内降水的"有效功能",由降水与地下潜水共同补给,在非地带性的绿洲生态与地带性的荒漠生态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绿洲而言要宽阔得多的过渡带。过渡带植被以(中)低盖度草地为主,是从非地带性绿洲生态向地带性荒漠生态的过渡形式。最终,地下潜水消失导致径流作用终止、微弱的降水成为唯一的水分来源,植被基本消失、开始进入浩瀚无际的荒漠地带。上述分析表明,河川径流是支撑盆地植被生态系统的最重要水源,降水只是起辅助作用。即使在以降水为主要水源的过渡带,径流起的也是"关键少数"的作用,因为缺少径流的补充,降水不能独立支撑植被生长,被荒漠吞噬,沦为无效蒸发。因此,平原地区降水的有效性需要河川径流(客水)的帮助才能体现。

3.2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分条件与生态演替关系

人类活动以两种方式深刻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状况及其演变,一是人类活动直接改变地表覆被情况,如土地利用、放牧与垦伐、水土保持等,这种活动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相对较为直观;二是改变区域水分条件所引起的生态演替,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全球温室效应所造成的降水与温度变化,从而引起地区生态系统的向着高级或是低级方向演替,施雅风院士在其主编的《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的评估》研究报告中,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西北地区划分为基本转型区、轻度转型区和未转型区;第二下垫面改变,引起流域产水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演化;三是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对于西北地区来说,第一种情况据中国工程院分析,这一趋势性变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演变,但不会根本性地改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且由于尺度问题,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另外第二种情况,由于西北内陆河流域产水区基本上在山区,尽管目前山区人类活动范围较为狭窄,局部下垫面变化尚未对出山口径流造成太大影响,但为维护流域"水塔"的安全,应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对山区下垫面的破坏,以保障流域水循环过程的稳定;第三种情况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目前水分条件驱动下生态演替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内陆河流域平原区降水稀少,出山口径流是区域天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用水的主要水分来源。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变了原有的天然水循环过程,在流域"四水"转化的大格局内形成了由供-用-耗-排等环节构成的人工用水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形成一方面减少了天然水循环的通量,同时改变了天然条件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水质状况。由于人工侧支水循环和天然主循环在水分通量上存在此消彼涨的动态依存关系,径流性水资源消耗在人工生态区部分的增加,必然导致天然生态区和过渡带所能利用的径流性水资源减少。当径流性水资源与降水性水资源之和小于地表植被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耗水量时,植被盖度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直到退变成需要水分更少的植被类型才能保持新的稳定状态。这就是内陆河流域平原地区人工取用水所造成的天然生态退化原因的科学解释。

需要指出,由于干旱区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存在,以及内陆河流域特有的水分运移规律,决定了当进入天然绿洲和过渡带的径流性水资源减少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过渡带而非天然绿洲。这是因为,内陆河出山口以后径流性水资源对天然绿洲和过渡带生态系统的补给,主要是通过地下水潜水蒸发的形式,地下径流首先流过天然绿洲层圈并被地表植被所袭夺,从而导致进入过渡带的径流性水资源大为衰减。近20年来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演替历程,也说明了当人工绿洲扩大、对径流性水资源消耗增加时,天然绿洲相对稳定,而过渡带面积明显减少。

4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与保护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水资源本底条件差,生态系统脆弱且退化现象严重、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和人力资本基础薄弱。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在协调经济发展与区域资源、生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地区社会净福利的快速增长,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从前面论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两大实施内容来看,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都必须以水资源消耗为基础,因此在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条件的约束下,如何协调好具有强烈竞争性的生态用水和国民经济用水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用水关系、各部门之间的用水关系,即建立起合理高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的关键。

4.1建立起合理的水资源开发体系

概括来说,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相对于传统的径流性水资源,国民水资源开发程度必须严格限制在允许开发限度以内,以保证基本生态用水得到满足;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必须朝着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耗方向,即提高水资源开发效率;三是拓展传统水资源开发的范围,即开发替代性水资源。

在统一的流域水循环框架下,国民经济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性和动态互补关系。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本底条件差,抗干扰能力弱,加上绿洲区生态对径流性水资源的依存度较高,因此国民经济取用水所占天然水循环通量的比例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内,预留出必要的生态用水。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在西北干内陆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宜,…… 按照社会经济平均耗水量为用水量的70%折算,今后内陆河流按用水量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需要说明的时,预留的生态用水量应按照耗水口径计算,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是国民经济取用水量,因此在根据国民经济允许耗水量折算到允许取用水量时,要充分注意由于节水措施带来的耗水率变化,防止因计算偏差造成生态环境用水挤占。

开发效率是水资源开发方式合理性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对比开发效率的高低主要依据不同开发方式下无效损耗所占比例大小来判断,水分的有效无效主要看水分消耗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必要的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常见的无效水分损耗主要包括水面蒸发、裸土裸岩蒸发、盐碱地蒸发、荒漠戈壁蒸发等。基于开发效率准则,西北内陆区今后应利用山区水库取代平原水库以减少水库水面无效蒸发,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和适度开采地下水以减少潜水的无效蒸发;实行管道供水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面蒸发,增加雨水就地利用量以减少产汇流过程中的无效损失,加大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等等。当然开发方式效率的提高要考虑经济条件的约束等因素。

在提高传统水资源开发效率的同时,西北地区还要充分重视替代性水资源的开发,如污水处理回用、微咸水利用、雨水利用等。对于大气水的开发,如大面积人工增雨措施的实施,由于对增雨的效果和对异地降水的影响目前在认识上尚存在一定分歧,应进一步加强实地研究、作业试验和科学研究。

4.2建立水资源合理利用模式

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模式应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水资源利用的社会公平性,即一定范围内(如同一流域)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应享有相对公平的水资源使用权;二是水资源利用高效率,即用水过程中的应尽量较少水资源的无效损耗;三是水资源利用高效益,即提高单方水的经济产出和单方水的生态服务功能。

水资源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利用的社会公平性是其合理利用的重要标致之一,包括水资源利用的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弱势群体用水保障等方面,其中区际公平可通过人均用水量相当、缺水程度接近等指标予以表征,代际公平可用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浅层地下水超采量等指标表征,弱势群体用水保障体现在基本用水保障上,具体有两条标准,一是基本用水水费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不宜过高;二是区域吃水困难人口比例应尽量降低。水资源利用的社会公平性主要通过合理配置和管理来实现。

用水效率的提高是我国长期节水工作的中心内容,其中农业用水包括渠系改造、田间工程、喷微灌等内容,工业上主要是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处理回用率、工艺改进等内容,生活上如节水器具的普及、节水意识的提高等。农业用水是西北地区的用水主体,因此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也是节水的主要内容。对于农业节水要充分重视两个问题,一是节水量的计算问题,从资源来说,所节下来的水分仅仅指采取措施所减少的无效蒸发部分,因此节水量的估算要放在水循环过程的蒸发项中进行客观评价,而不能以减少的资源转换量或是减少的取用水量来替代,如对于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中游张掖市1999年-2003年通过一系列节水措施,减少用水量4.8亿-5.8亿m3,正义峡断面增泄2.55亿m3,从资源来看,节水量应为2.55亿m3;二是由于用水效率提高所引发的相关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节水措施(如渠系衬砌)改变了原有的水循环过程,减少了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可能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二是要客观评估节水量的再利用问题,是用于满足国民经济需水增量,还是归还与生态环境,则需要建立在区域基本生态用水是否得到满足的客观评价基础上。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是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最重要的内容,包括高效用水经济结构的形成和高效生态用水结构的形成。高效用水经济结构形成一是要调整三产结构和用水比例,根据地方自身特色有重点分阶段提高二、三产业比例和用水,适当压缩农业用水。二是要做好种植结构和用水调整,加速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的形成,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尤其是在工业化基础和特色薄弱地区,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发展进行,发挥地区农产品品质好的优势,瞄准替代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如高质奶畜产品、长绒棉花、低污染特色农产品(如荞麦、杂豆等)、花卉、水果、中成药等,以农业和生物产业化为纽带,改变原来自给自足的传统家庭作业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的商品率。地区的粮食政策可在一定比例自给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以生态换粮食、以林畜产品换粮食、以经济作物换粮食"的置换战略来解决,以谋求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强政府"和"强市场"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另外由于城市化是降低人均综合用水的有效途径,西北地区在城市发展战略西北地区今后应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高效生态用水结构表现在合理生态建设目标和生态布局规划,适宜生态建设措施的选取等方面。

4.3形成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

西北地区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在上游产水区建立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为中心内容的水资源保护体系;二是在中游用水区建立起用水和排污总量控制为主体内容的水资源平衡体系;三是在下游耗水区建立起生态用水保障和高效利用体系。

西北地区河川径流基本源于山区,山区生态安全是维持流域正常水循环的根本保障,需要无条件地保证山区植被的稳定和安全,严格控制山区垦殖、天然林采伐和山区游牧,实行天然林草封育,甚至生态移民,增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以维系"水塔"的水源涵养和调节能力,确保进入到绿洲的径流性水资源保持稳定,使得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基础不致发生大的变化。

内陆河河川径流在出山口很快被人工引用,在中游地区二元水循环过程中,地表水地下水不断转化,水量不断被消耗于各种生产活动同时,水化学特征也发生改变。为保障区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和下游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必须建立起中游地区耗水和排污总量控制为主体内容的水资源平衡体系,其中中游耗水平衡包括中游地区实际耗水总量和允许耗水总量之间平衡、中游地区内部经济耗水和生态耗水间的平衡、各经济部门间的耗水平衡和各行政区耗水平衡。另外由于西北地区水环境容量较小,内陆河流域无外泄区,因此必需严格将地区排污总量控制在水环境纳污能力之内。

下游耗水区生态用水保障和高效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包括两点,一是制定一定标准条件下生态用水保障措施,包括中游一定水量的下泄以及下游生态用水的实现和维系,如黑河流域通过国务院制定的省际分水方案来实现;另外就是下游地区生态用水高效利用,包括充分考虑立地负荷能力基础上选取适宜的树种、草种的选取,合理生态景观格局的规划以及发展生态型经济等措施。

5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保障措施建议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必须加强以下五方面保障措施建设。

5.1树立新型资源和生态价值观

西北地区受自然条件约束,社会总资本构成比例很不协调,目前制定的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大力提升区域自然资本的"最短板",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增值,最终达到区域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西部开发战略中,要树立新型的资源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充分认识水资源、生态和生态环境用水的价值意义,一方面在水资源配置中预留出必要的生态用水,二是要协调水资源价格与价值的匹配关系。

5.2加强流域和区域口径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在两个层面开展,在区域发展层次上,以水为中心进行发展指标的全面平衡。区域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要以水资源的安全供给与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前提。兼顾除害与兴利、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进行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合理分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上,结合供水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发展饲草饲料基地和灌溉草场,增加林牧业的比例。对已确定为保护范围的脆弱生态地带,要实施生态抢救工程,通过改造和兴建水利工程为其供水。对黄土高原地区,原则上以水资源的就地利用为主,以发挥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的多重效益。在完成上述两个层面协调关系基础上,由上而下制定不同层次基于流域水资源总量控制的合理配置方案,并坚决贯彻执行。

5.3实行以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为实现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迫切需要加强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对于西北内陆区而言,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当务之急一是要成立能够真正行使管理职责的流域管理机构,二是要完成流域水资源使用权的各级初始分配,并建立起完善的计量、监测和管理系统,对取用水部门实行取用耗水和排污两套口径的总量控制。以此为基础,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对于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一是要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力度,二是要探索上下游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

5.4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西北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应当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水资源管理为主要内容,将现代水权和水价理论同区域实践相结合,在积极培育和强化公众节水意识的基础上,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手段调控、加强需水管理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建设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节水在内的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以水资源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需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2

通常提到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水资源是数量一定、质量可靠且能够被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实现恢复和更新。水资源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其功能多样且不可替代,但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有限,因而水资源有着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独特性,加强水资源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水资源是一种基础性自然资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得以控制的重要因素,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自然界中淡水儲存量有限,若不能够做到节约用水,就会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影响。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水资源污染加剧,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势在必行。 

2 节约用水与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策略 

2.1 建立并严格落实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 

为有效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并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化开发利用,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及水资源现状,建立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并将其严格落实到实处[1]。政府部门应当为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建立健全节水相关法律法规,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对城市经济结构加以调整,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可以通过规范的用水权市场交易来实现。通过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落实,能够在保障社会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并且能够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置,因而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落实具有一定可行性。 

2.2 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面节水意识 

水资源是万物之本,是社会生产生活得以开展的重要资源。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有限的,切不可过渡浪费和消耗。淡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但近年来受到生态恶化及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的情况都比较严重,一旦社会群体的节水意识不到位,水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就无法实现开发利用,势必会给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造成制约。 

因此,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每位中国公民都应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水资源保护中。社会应当积极加强节水宣传,全面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保证水资源得到科学保护。因此,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要帮助社会群体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价值观,确保其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将水资源保护落实到行动中,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利条件。节水意识的培养应当从细节入手,通过宣传画、宣传广告等开展节水宣传,强化社会群体的水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优良的水生态环境体系,以用水大户——农业为例,积极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通过水资源合理保护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2]。 

2.3 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并加以科学利用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的实现,需要以科学且完善的水资源保护长效机制为支持,通过这一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科学利用,合理规划水资源,提高水资源保护的有效性,真正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应当健全相关法律规范,为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据。与此同时,为促进水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得到科学化利用,应当基于本国国情和地区发展特点开展具体化分析,科学实施退耕还林、营造湿地、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改善水土环境,提高水涵养能力,还可以通过退田还湖、疏浚河流及综合治理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从而为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3]。 

由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地方政府配套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上存在诸多问题,而水资源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科学应用,能够基于该机制的系统性、全局性来弥补上述不足,缓解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 

2.4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跨流域调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我国水资源环境比较复杂,为有效保护生命之源,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水资源加以优化配置,并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包括南水北调、引黄入淀等,准确把握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和科学规划,对水环境进行有效改善[4]。 

2.5 加大污水资源化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多,若能够加大污水资源化力度,保证污水满足排放标准或污水灌溉标准,势必能够实现双赢,既降低环境污染,又解决了农业用水,真正实现资源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方式将污水资源化,实现污染治理与农业灌溉的有机结合,有效缓解水资源问题,促进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 

3 结语 

水资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水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一旦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不科学,极易给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造成制约。因此,整个社会要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水资源保护机制的规范建立和科学运用,对水资源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推进整个社会生态的平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明.节约用水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J].甘肃农业,2013(5):36. 

[2]樊霞.关于如何节约用水和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3(23):618-619.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3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及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其动态水量河川经流量,一般称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储存量是历史时期积累形成的动态水量都比较小,主要靠地表水和降水入渗补给。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思路。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乌拉泊水库清理搬迁工程、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顺应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的和谐统一。

1.水资源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乌鲁木齐市水源保护区管理条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拟定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预案。

1.1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陆续出台了《水法》、《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出各地水域纳污能量核定,提出限制排污总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在完成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各地区水源地名录。

1.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

按照中央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模式和有效途径。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活动作为落实节水型社会各项活动。

1.3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1.4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

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害,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利用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中清理出的清淤质对1573.5亩戈壁沙坑平均覆土约1米厚,选择防风性强、深根性、抗遡性强、耐旱适宜在项目区生长的乡土树种进行生态建设恢复。一方面即减少外运清淤质费用,另一方面对水库上游戈壁沙坑通过生态建设,可以防风保土,改善水库生态环境状况,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界面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符合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国策以及支持科技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先行的思路不谋而合。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不仅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而且是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针对现存在的水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指导治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央水利工作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我们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思路,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洪体系建设中,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2.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法规体系。

要贯彻落实《水法》,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水资源管理条例”“节水管理条例”“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要加强水资源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水资源战略规划,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搞好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使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做到量水而行。

2.3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水法》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贯彻落实《水法》,用足、用好现有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根据《水法》,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2.4创新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依靠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要实行以用人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同时,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5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结束语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统筹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当幅度地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水资源保障。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4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保护水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身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保护制度不完善

我国在《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建立了很多水资源保护制度:水资源规划制度、水资源利用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水权交易制度和水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所以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公众参与的缺失也使得水资源管理缺乏监督,行政权滥用,甚至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不合理。

(二)全国水资源管理模式存在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12条规定了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并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和监督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由水利部负责,地下水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大气水归气象局管理,水污染防治归环境保护部门管理,农林牧渔业供水归农业部和林业部管理。多部门管理往往缺乏协调与合作,造成了部门间政策不协调,甚至是矛盾或冲突,削弱了水资源保护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和执行,影响了水资源保护的效果。

(三)水资源保护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水资源保护的效果,是水资源保护机制健全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水资源保护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中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太弱,缺乏大局观念,也不能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严重影响了水资源保护的效率。

二、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1、加强环境责任意识,以利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也就是说既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危害环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人不应该采取从同自然对立的立场上来理解自己文化活动的意义,不应该采取对自然消极顺从或肆意征服的态度,而应该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把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看做自己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的和谐集中体现为环境公正。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负有防止对环境的损害并尽力改善环境的责任;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处罚。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同时兼顾2个基本原则: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作为主题和目标。

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

按照中央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模式和有效途径。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活动作为落实节水型社会各项活动。

3、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4、资源消耗由“借贷式”转为“预付式”

我国资源开发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开发状态,从单一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过度的过程。随着湖泊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对湖泊“无度、无序、无偿”的长期利用,使得湖泊资源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湖泊生物资源随着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显出资源的宝贵。为了达到“一个旨在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非支配自然的社会”不能把提前借贷消费的方式用于环境,先破坏再“修复”,利息是还不完的。应该预见到竭泽而渔的后果,从而保护环境,只要对环境付出积极的预付,它也将善待人类。对未来的态度就是对现实的态度,一个共同体如何对待未来,它也会如何对待现在。对后代人利益的认可和保护,是人类理性力量的表现。历史证明,“一个社会如果不再认同后代人的利益,丧失了对未来社会的积极关注,那么它也就丧失了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很快就会走向崩溃。”从功利的角度看,即便是从当代人的自身利益出发,这种对未来的关注也是明智的。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指导治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中央水利工作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我们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思路,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洪体系建设中,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2、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把水资源问题放到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要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目前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树立水资源忧患和保护意识,在经济活动中避免只考虑短期和地方利益而忽视环境、整体利益的做法。要教育和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摒弃浪费用水的陋习,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节水、爱水意识和习惯,并通过开展一系列节水活动,争创“节水型环保卫生城市”。运城市应当把水资源保护看作水资源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来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和管理好水资源,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运城市的经济腾飞提供重要保障。

3、创新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依靠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要实行以用人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同时,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结束语

应该站在社会经济进步,资源维护以及开发使用的层次上来综合分析,确保资源能够有序的使用,切实提升环境承载力。打造节水型国家,将可持续的思想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为开展和谐社会贡献积极的力量。

参考文献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5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是一种具有多种属性和功能的自然资源,可用于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其最基本的要求,而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密切相关。

1.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及理解

水资源优化配置泛指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开源与节流并重,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决策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统一调配水资源;注重兴利与除弊的结合,协调好各地区及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利益与矛盾,尽可能地提高区域整体的用水效率,以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将区域或流域水资源在各子区,各用水部门间进行最优化分配。水资源优化配置使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目标值达到最优水平。

2.当前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为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居世界第85位。从水资源总量上看,我国属于丰水国,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也较为丰富,但从人均占有量上看,我国实居世界缺水国之列。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至西北内陆依次减少,水土资源组合不相匹配。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年内年际降水量和径流量变化幅度大,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夏秋多雨,春冬少雨,汛期集中在夏季。

我国干旱、洪涝灾害频繁。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洪涝、干旱灾害问题更加突出。水污染情况严重,范围广,治理困难,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2.2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目前我国企业的循环用水率仅为25%--40%,而发达国家的污水回用率达75%--80%。我国万元工业产值的用水量也比西欧、北美等地的一些发达国家高很多。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主体,但大部分地区采用大水漫灌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容易使化肥农药随水流进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水能资源开发技术不足,水能资源――这一绿色能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美国目前建有大小水坝82000多座,水库总库容约为13万亿立方米。我国水坝数量比美国还要多,但水库总库容仅约为5800多亿立方米。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还有相当于6亿吨原煤的水能资源等待开发。水能资源开发的滞后至少造成了每年向大气中多排放了6亿吨原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导致很多地址问题,威胁人类安全,破坏生态环境。

3.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1 水资源优化配置能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水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和决策理论并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统一调配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工矿企业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污水回用率,减少污水排放,使地区的污水排放量控制在河流纳污能力范围内,进而减少污染,使已污染的水体逐步得到恢复,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农业生产上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防止由于大水漫灌而造成的农药化肥随水流扩散,污染湖泊、河流、海洋,进而有效防止赤潮、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其次,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技术得到充分发展后,又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合理调配水资源,并通过一些政策来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各用水部门间的矛盾,使有限的水“用到刀刃上”,如通过完善水价体系来控制居民生活用水量,使节约下来的水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经济价值,促进经济发展,进而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经济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消除人们的“生态愚昧”,一些偏远贫穷地区的村民为了省钱,而非法大肆砍伐树木用来建造房屋、引火取暖等,导致近年来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现象仅通过政府强力禁止是无法杜绝的,百姓没钱就会想方设法地做到,只有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没必要那样做了,“生态愚昧”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杜绝。而水资源优化配置正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遇到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3.2 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生态环境保护使大部分河流得到保护和治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比以前充沛,有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取得更显著的效果,而水资源优化配置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此进入良性循环。

结论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反过来又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二者良性循环互相促进,因此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应大力提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其为科学依据,合理调配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窦明,马军霞.水资源学教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许新宜,王浩,甘泓著.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方法.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3]张博庭.水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专家论坛.中国三峡.2008.1.

[4]侯西勇,.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

[5]张霜菊.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几个生态学问题.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6]何晓光,钟茂初.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0.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6

关键词: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1-81

引言

水利风景区已经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很多地方的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了政府开发和引导的建设区域。很多风景秀丽的水利景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在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中,需要兼顾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因素,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用科学的发展观合理规范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人文意义的景区,进一步提升水库型景区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

1.水库型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水库充足的资源和独具地方色彩的文化为水库型水利风景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人们可以从中获得享受从而带来实质性的价值,从而推动整个地方水库型水利风景建设。数据显示,水库型水利风景占了整个水利风景的绝大部分,形成了整个水利风景的主流方向,大大提升了水库型水利风景的影响力。现在我们水库型水利风景陷入到破坏性危机中,很多水库型水利风景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而遭到破坏,人们缺乏科学的管理观念和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水库型水利风景荒废的情况,形成进一步的恶化;还有一些水库型水利风景被非法进行改造,例如种田或者炸山开矿造成整个景点陷入到破坏,整个水库型水利风景遭到严重的损毁;某些地方政府在开发的过程中,没做到全面科学的规划,很多优秀的水库型风景没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造成不需要的资源荒废。

机遇和挑战并存时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面临的发展状况,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就会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破坏。水库型水利景区存在开发难度,需要投入更大的物力财力,做好资源规划和合理利用,需要地方政府和民众有着清晰的保护意识,共同合力做好水库型水利风景开发和利用工作。发挥水库型风景区的优势,充分利用水库型水利风景的资源,推动当地经济生态文化的发展,做好相关的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水库型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

2.1加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合理规划设计成为水库型水利风景开发的头等大事,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握整个水库型水利风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形成明确的价值定位和建设理念,推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发展。把文化、经济、生态与水资源密切联系起来,打造和谐发展的水资源文化,加大整个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充分发挥地方的特色,建立具有独特优势的竞争力,开发出景区亮点和景区魅力,构建好整个水库型水利风景开发的整个规范和后续的管理保护,做到让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可持续科学地建设开发。

2.2充分开发资源的特点,对资源进行合理的组合,

比如,水库旅游区的旅游开发。水库旅游风景区,最主要也最核心的风景就是水,所以做好水资源的保护,防止水资源污染是水库旅游区的旅游开发中的基本工作。然而,来到水库旅游区光看水未免显得过于单调,在水资源和周边风景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开发一些水上游乐设施。比如,建设一些钓鱼台供人们钓鱼游玩,还可以建设一些水上游艇、水上摩托、划船、甚至是蹦极等娱乐设施,水岸周边再建立开发一些水库农家乐、水库酒店等配套设施,由此便能够提高水库旅游区的旅游趣味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这样就做到了充分开发水库的水资源特点。

2.3规范风景区的开发经营与管理

开发来风景区的旅游资源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不合理、不规范、无秩序的旅游开发很容易造成风景区的环境破坏,同时还会造成各方责任主体不明确引发的各种纠纷问题。我国目前的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正是存在这样的问题,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与管理缺乏良好的秩序与合理的规范,由此造成的一系列不利的影响。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旅游区环境保护措施制度,保证我国旅游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科学的开发和合理食物利用。

2.4促进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建设生态化的旅游新模式

旅游风景区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风景的宣传上,而应该给旅游风景区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水库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应该加强其生态环保方面的宣传与建设。我国人口众多,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水资源储存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能够利用的水资源却处于匮乏的程度。而且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配格局,这就造成了我国西部与北部的许多地区,水资源处于严重匮乏的境地,人民生活用水的获取十分困难,所以我们应该着重加强宣传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加强旅游生态化的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节水氛围。在水库旅游风景区的开发上,建设生态化的旅游新模式,是新形势下旅游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

结语:

水利风景区中有着不同的特色和体系,就总体而言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占了主流,成为最重要的水利风景区资源。在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中,需要兼顾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因素,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用科学的发展观合理规范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人文意义的景区,进一步提升水库型景区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

[1]司毅兵,田硕,王文慧.水利风景区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国水利,2011(16).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7

论文关键词 国际河流 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法律对策

一、我国国际河流的概况及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意义

(一)我国国际河流的概况

所谓国际河流,是指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跨国河流和分隔两个国家的边界河流的合称。如: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刚果河,北美的格兰德河,南美的亚马逊河,亚洲的印度河、湄公河等都属于跨国河流;我国东部的黑龙江、美国与加拿大间大湖区域等属于边界河流。据1977年联合国登记注册的国际河流(湖泊)共214个,流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流域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7%,贮存的水量约占世界淡水资源的一半,养育着世界40%以上的人口。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国际河流的国家之一,仅此于俄罗斯、阿根延,与智利并列第三。据统计,我国拥有国际河流(湖泊)40多条(个),其年径流量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40%以上,年出境水量约为4000亿m3。

(二)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意义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离不开水,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依靠水资源。正如威廉·克利斯托夫·汉蒂所说,“你永远都不会怀念水,直到你的井枯竭”。可见,水对于人类来说是何其重要。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世界水资源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方面,世界水资源总量正与日递减,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基于此,人类为了自身以及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作为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主要来源的国际河流,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国开始关注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纷纷制定了有利于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措施,我国也不例外。利用与保护好本国境内的国际河流,实现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证居民用水安全的基础,我国境内的国际河流众多,其中大部分水量充沛,成为该流域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应该避免国际河流过度开发利用造成水量减少和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水质污染,使国际河流能持续为居民提供宝贵而优质的生活用水。

2.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境内的国际河流不仅解决了该流域居民用水问题,也为农业、渔业、水利发电、贸易通航等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展。如,华能能澜沧江公司所属5个电站日发电量已经突破1亿千瓦时大关。所以,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由于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自然流动性而跨越了不同国家,各流域国都享有公平合理地使用国际河流并分享其利益,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淡水资源日渐匮乏的状况下,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极可能成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利益集团间竞争利用并引发冲突的导火线,甚至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因素。所以,对国际河流的公平、合理、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有助于促进流域国间的友好关系,保障我国边境的稳定,实现国防和领土安全。

二、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国水危机的日益加剧,我国对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日渐重视,比如,中国在澜沧江上游修建小湾水电站的同时,共安排了1.25亿元的环保投资,用于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科研,包括恢复施工时被破坏的森林面积。就下游国家普遍关心的渔业资源问题,大坝建设者们专门在大坝下为逆水而上产卵的鱼留了回流洞,以及在回游鱼类较集中的澜沧江下游的南阿河、罗梭江和南腊河流域开辟回游鱼类自然保护区。豏但是,这种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际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受到经济、科技与自然条件的限制,开发历史短、利用程度低、缺乏长期的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并且没有积极参加与国际合作,没有意识到参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可拥有的权利和可能产生的利益。

1.在国际公约方面,我国仍然未加入《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文件,一方面,使得我国未能以缔约国的身份享有该公约赋予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在出现纠纷时无法受该公约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至今未能融入相关国际水法体系中去,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的研究工作。

2.在双边或多边条约方面,我国的国际河流涉及周边的19个国家,而我国却只与少数几个国家签订了为数不多的双边或多边条约。如,2008年中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签订的《关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的协定》,1994年我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保护和利用边界水协定》以及2001年我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签订的《关于利用和保护跨界河流的合作协定》等。我国与其他大多数邻国之间尚未达成专门的双边或多边条约,关于国际河流开发利用的规定只是散见于一些针对性不强的环境合作协定之中。例如,1994年我国和俄罗斯签署的《环境保护合作协定》;2005年我国和朝鲜签署的《环境合作协定》等。豐一方面,缺乏与其他流域国的沟通,不利于我国制定国际河流全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整体规划,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国际合作,也使得对国际河流的单方面开发利用效率低下,不利于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二)国内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1.法律体系不健全。由于国际河流具有跨国性的特点,决定了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同于一国国内的河流,所以,对其适用的规则理应与国内河流的适用规则有所不同,但是,目前我国对国际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这些规定都以国内河流的开发利用模式或思想进行规划管理,没有意识到流域的国际性问题,从而在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和相关领域的国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比如,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往往涉及其他流域国的利益,需要与其他流域国进行协调和合作,而这些法律法规恰恰缺乏这方面的规定,导致在开展这类工作时无法可依,缺乏强有力的国内法律与制度保障,不利于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2.管理体制不合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国际河流的管理,仍然采取统一监督与分部门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缺乏一个以流域为单元、超越地方行政界线管理的河流综合管理机构。在我国,河流水资源管理涉及部门众多,要实现河流及其水资源的最优开发、保护与管理,不仅需要众多相关部门间的合作,而且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同时从全流域的整体利益出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部分部门或行业利益。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性、权威性国际河流水资源管理机构或按流域成立专门的流域管理机构,行使全权流域水资源管理权。

三、解决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问题的对策

(一)国际层面

1.完善国际河流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国际立法。我国目前尚未加入《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应积极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和谈判,争取早日加入该公约。一方面,《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作为一个多国意志协调下形成的公约,是对各国国际河流开发利用与管理具有普遍约束力国际性法律文件,加入该公约将使我国成为其中一员并受益于该公约;另一方面,该公约作为一个权威性法律文件,势必成为我国国内立法效仿的范本。

2.加强与其他流域国的国际合作。我国应该加强与国际河流其他流域国间的国际合作,健全双边或多边区域性专项协定,在水量分配、水益分配、排污标准、污染防治等方面与领国达成一致意见,作为执行的依据。专项的水协定比起现行的“环境合作协定”更有针对性,而且在开发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防治国际河流水污染、保护国际河流流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双边或多边的区域性专项水协定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国内层面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8

关键词: 青海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4.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5—0010—04

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青海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对青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量大面广,如何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加速生态环境的修复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青海自然资源的开发现状

青海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其中青海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多、高差大、地型垂直分布明显。土地面积为72.23万平公里,土地资源总量仅次于内蒙古、和新疆,居全国第4位。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所限,青海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宜农宜牧宜居的不多,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开发治理难度较大。青海省水面面积大,全省有鱼水面积1600多万亩,其中大部分是湖泊;另外还有荒水面积1.4万公顷,沼泽地、低洼地和河滩地可开挖成鱼池的有数万公顷。[1]目前,青海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限于水能发电。水能发电相对而言,投资规模巨大,投资周期较长,需要经过广泛的论证,增加了利用的难度。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河流湖泊众多,水面类型多样,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动植物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总体上动植物资源并不丰富。青海省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资源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资源,全省有天然草场3 645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 161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6.7%。青海草地资源虽有面积大、耐牧、营养高等优势,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如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沙化、鼠化、退化严重,草地利用单一等。青海对新能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塑料大棚、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太阳灶等方面,尤其河湟谷地对塑料大棚的运用,较好地克服了青海无霜期短、气温低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因素。但青海对新能源的利用,仍然存在方式单一、范围狭小等问题。青海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3种中的72.3%;探明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6种中的67.3%。[2]这些资源不仅品种多,矿产储量大,而且品种好,利用率高。在青海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一些大宗消耗的矿产资源逐渐满足不了需求,亟须探索新的替代资源和开采选矿技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农作物优质化和品种类型多样化的发展,区域经济特色日趋明显,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为低下。景观资源的利用程度受基础设施水平、资金、人才等限制,开发不足。

二、青海自然资源开发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广人稀,地处高寒、干旱缺水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建设难度大,再加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和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特殊性以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因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又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来源。在森林资源及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开发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逆向演化,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目前,由于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稀疏,难以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功能。草地植被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草地严重退化,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草地植被覆盖度下降,草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减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规划的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全面认识,资源占有和开发利用主体的地位不明确,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地方对资源开发利用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疏于管理,即使制定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也缺乏实施规划的自觉性和严肃性,规划随意改动者有之,重复建设者有之,过度开发者有之,乱采乱挖者有之,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更有甚者,一些地区的资源开发完全以当前经济效益为目的,使得违法开发利用屡禁不止,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等关系不能得到合理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过度开发利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注重近期经济效益的提高,缺乏对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考虑,忽视抚育与保护。二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不协调。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忽视环境效益的发挥,造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不相协调,主要表现在工业“三废”污染持续增加、污染治理滞后。

(三)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技术创新薄弱

目前,青海生态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偏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仍停留在粗放式和资源掠夺状态,尚未实现由资源开发型向资源节约型的转变。

经济的落后带来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部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技术改造欠账较多,加上企业管理、产品结构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缺乏活力,产品附加值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体制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造成资源开发所采用的设备、技术工艺落后,加上缺乏必要的人才,使资源开发利用处于简单、粗放的经营方式,经济效益较低,资本积累较为缓慢。

三、破解生态环境压力的对策与建议

青海现有粗放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资源导向战略受到严重挑战。充分利用市场,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追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将是青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资源观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点。就青海而言,由于干旱少雨,土地生产力低下,矿产资源储备相对不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必须对自然资源开发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要在各级领导中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意识,加强政府职能建设,建立起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自然资源开发规划、调整资源产业布局时,统筹考虑,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资源不合理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其次,要通过各种媒介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全民的参与热情,争取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再次,要把自然生态保护落到实处,必须建立环保体系,从思想意识、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社会监督等多方入手,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方面的作用,这样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取得成效。

(二)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从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来看,青海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方面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立法技术相对落后。现行的《青海省环境保护办法》是1994年通过实施的,《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是2001年颁布的。[3]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法律条文显然不利于环境及资源的保护。从宏观视域看,青海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地方立法内容不完善,地方性法规中缺乏生态保护的内容。因此, 应尽快制定适合青海地区的青海省环境保护办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立法中切实体现青海环境与资源保护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做出明确的规定,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应尽快制定青海省关于天然气资源、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条例,通过这些条例的实施,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总量调控,限制和禁止矿产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建立和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制度,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加快青海省优势资源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促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业开发协调发展。

(三)依靠科技进步, 增加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青海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对资源需求量大,如何从资源上保证青海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最终还要靠科技来解决。虽然青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再加上开发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使得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首先,要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制定科学发展对策。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利用资源信息科学体系加强资源的综合评价。[4]

其次,要积极推广应用现有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一是要充分认识科技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将科技进步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二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通过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三是要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科技投入。从财政、税收及科技专项费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加快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率。

再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基于不断循环利用资源的发展模式,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预防浪费,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5]如完善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在循环经济的研发方面,通过优惠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支持引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

(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并实施自然资源生态化战略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它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地理生态环境,因此,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应选择适合本区域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政府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法律化、规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首先,加强生态补偿的法制化、制度化。完善相应法规或条例,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和对象、补偿的方式和途径以及补偿资金的筹集渠道等。通过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青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

其次,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青海的管理体制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资源使用权、排污交易权等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科学建立流域和水资源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机制。此外,逐步探索推行政府管制下的排污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青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和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

再次,积极开展生态实验区试点工作。目前,青海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这加速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西部生态文明保护的建设步伐,所以要继续稳步加快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设步伐,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先进示范区所形成的示范效应进行推广,加强各试验区的合作,实现生态补偿实施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在任何经济社会,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依赖知识和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其更有效地支持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青海的生态保护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运用法律制度并走法治化的道路,不断增强青海生态和环境保障能力,实现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洪波.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44.

[2]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信息中心.青海简介——矿产资源[EB/LB].http://qhly/qhjj/t20060306_197260.shtml.2012—05—03.

[3]杨虎德.生态环境保护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02):67—74.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9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及其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水电进入大规模快速开发时期,水电开发中的环保问题、移民问题、开发秩序问题等倍受一些专家学者、环保人士以及有关媒体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有关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水能资源是我国当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能源,是国际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水能资源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不会产生污染问题,是替代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重要途径,是保障我国21世纪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之一。在我国面临能源短缺和能源污染的形势下,加大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据最新复查结果,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5.42亿kW,年发电量可达24740亿kW•h,约占全世界水能资源总量的1/6,居世界第一位。到200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1.3亿kW,年发电量超过4200亿kW•h。开发水能资源不但提供了大量的绿色电力,节约了宝贵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保障了能源供给和供电安全,而且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显著的社会作用。

2福建水能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

福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1353.66万kW,技术可开发电量460.49亿kW•h,约占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的2.5%。到2006年底,福建水电装机达到981.04万kW,占全国水电装机的7.5%,发电量达349.83亿kW•h;目前尚有265万kW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供开发建设。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等优势为水电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福建丰富的水能资源,既有利于保障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有利于把福建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也有利于改善发展环境,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对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福建这个水多、煤少、油缺、气不足的省份来讲,大力发展水电应是很好的选择。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开发水能资源

要实现水能资源开发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水能资源管理,注重水能资源科学、有序、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水电。

3.1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水电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规划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流域综合规划为指导,科学分析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河流水能资源开发与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生态和环境保护等的关系,科学选点,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切实把水能资源规划好、开发好、管理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分强调保护,为了保护而保护,反对一切形式的水电开发,同样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开发水电并不纯粹是一个能源问题。水电开发往往是与防洪减灾和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相联系的。如修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洪。可见,大力开发水电是实现我国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大力开发水电的方针不动摇。因此水电不是一个该不该开发的问题,而是一个该如何开发的问题。

3.2在保护基础上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水能资源开发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水能开发中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认真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利用资源与移民的生存发展、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水电的方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发挥工程特定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维持合理的天然流态,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水电开发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好、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坚决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努力实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由于截断河流和水库蓄水,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引起水温、水质、水量、河道流态、水文泥沙、地质条件发生不利的变化;由于淹没,可能引起土地资源、文物景观、陆生生物物种等的损失,等等。

新时期水电开发必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对于水电开发者而言,重要的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大保护力度。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矛盾时,应当认真考虑在经济效益上作出必要的让步:如,对有严重负面生态环境影响,目前又无有效避免措施的水电资源,尽管经济效益很好,也应当暂缓开发。对人口迁移和耕地淹没过多的“高坝大库”电站资源,尽管调节性能等经济指标很好,也应当认真研究舍弃或替代措施。总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问题上,一定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而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好的办法,切实实现好水电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综合流域各方面的要求,依法审批,并加强监管;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到环境保护设施、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格执法,防止水土流失;要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景观需水要求,确定河流的合理生态流量,落实相关工程和管理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3.3努力实现水电开发建设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由于水电建设管理体制处于转型期,前一段时期以来,水电开发建设中,特别是在中小水电开发建设中,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抢占资源、盲目开发的无序竞争状况。无序竞争,不利于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和控制成本,不利于保证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于水电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电开发自身具有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要加强政府对水电市场的宏观调控,研究制定统一的水电市场准入政策,加强对水电开发权特别是中小水电开发权的管理,控制无序竞争。要坚持和完善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体制,明确大型河流的开发主体,降低开发成本,更好地实现流域开发综合效益。

要强化规划对水电开发的指导作用。一是进一步做好河流水资源和水电开发规划,尽快完成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和规划的补充修订工作,加强对中小河流电站规划的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水电发展规划,根据水能资源和市场需求状况,合理规划水电开发的规模、速度、时序,提出对相关配套设施的要求。所有电站都必须在符合开发规划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3.4统筹兼顾,发挥综合效益

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流域和河段综合开发治理的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注重综合效益的发挥。要统筹规划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协调好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生态等各种用水需求,坚持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实现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3.5以人为本,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水电开发建设中的移民问题涉及到人的居住权和生存权的调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属当今世界性难题。福建省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移民安置十分困难,移民问题已成为我省水电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福建省在水电开发建设中,历来十分重视移民工作,移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新时期的水电开发建设,必须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彻底改变“重工程、轻移民”的倾向,努力克服“富国家、穷移民”的缺憾。要把水电开发作为移民摆脱贫困的一种途径,把移民脱贫致富作为水电开发的一项当然任务,把能否实现移民脱贫致富目标作为判断水电开发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切实重视和做好移民工作,让移民通过水电开发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