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水资源管理学集锦9篇

时间:2022-05-05 07:06:24

水资源管理学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1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科学理念;探究;水资源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相关水资源统计数据表明,部分地区地区水资源储量明显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超过允许的开发利用极限,水资源分配矛盾逐渐凸显,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2011年中央一号文的颁布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放在了当今国家事业发展的首位,为我国今后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2012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发〔2012〕3号)的颁布,标志着水资源管理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最严格的管理时代。2014年2月,水利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对全国31个行政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针对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目标完成情况、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标志着我国有史以来最严格的一次水资源管理考核问责全面启动。本文通过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的剖析,为今后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偶有发生,管理制度不严格,行政区独立管理与流域管理工作不协调,利益管理导向明显,致使流域机构管理权限受制,水行政执法工作难以展开,缺乏协调机制。不利于水资源统一管理、科学管理。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化。

1.2地下水资管开发没有统一的规划

随着工业产业的飞速发展,地下水资源随意开采、无度开采现象日益增加,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日益增加,导致地下水位持续急剧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地面沉降、塌陷;井位不合理分布能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衰减、枯竭并伴有地下水污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沿海地区易造成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咸化,从而对地下水资源产生不可弥补的破坏。

1.3水资源的市场配置不合理

目前的生产、生活用水价格过低,不能反映供需市场的实际情况,不能真实、准确反映水资源的实际价值。低廉的用水成本导致节水意识弱化,过度使用水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

1.4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有待加强和完善

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分级考核制度,把水资源考核评比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格监管,确保目标实现。

2水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

2012年提出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新时代水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纲要,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水环境状况、建设节水型社会、最终实现人水和谐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建立完善的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加强需水定向管理

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加强需水定向管理,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制定用水分配方案,以流域机构、行政区为单位根据用水总量进行有计划的细化分配,用水控制体系要覆盖到县级、乡镇级,规范取水许可申请程序,注重取水、退水的协调关系,优化水资源配置,从严从紧核定用水户的取水量,对取用水户做到明确许可取水量,明确年度取水计划,明确取水计量措施、节水目标、退水水质等要求。规范取水水权分配、登记、管理、转让等行为,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从而提高水源综合利用率。

2.2重视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分配,加大水资源宏观管理力度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牢牢把握水资源的分配权,完善取水许可制度,是保证水资源系统规划和分配计划执行的行政手段,带有法律强制性,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实施监督的有效手段,也是水资源管理系统运转的关键措施。为确保水资源规划有效执行,可以设立专门组织或者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严格考核。对因执行规划不力造成决策失误和重大损失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人的责任。按照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工业、农业、生态等用水需要的原则,科学分配水量,科学确定用水规模和时序。城市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对现有的取用水单位包括城市供水部门没有办理取水许可的,要限期办理取水许可登记,逾期不办理的要依法进行处罚。新建、改建、扩建基本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未经论证的,不得批准取水,不予安排用水计划。

2.3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调配制度

建立高效权威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破除多部门、多行业、多头管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对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对流域和区域用水的统一调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根据流域规划、供水计划制定合理的年度水资源分配计划,完善用水监督机制、节水考核机制,按水资源分配额度进行考核监督。逐步建立一个以水资源国家统一调配,流域、区域分级管理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

2.4建立健全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制度

根据水质状况和水环境保护要求,明确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建立排污口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严禁新增、改建、扩建排污口,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排污口。加快水质监测设施和监测网络建设,加大排污口监测力度,提高监测单位应急反应能力,对排污量大的排污口进行重点监测,全面掌握入河排污总量的变化情况,为水功能水环境建设提供支撑。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遏制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防止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完善水资源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2.5建立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经济调解制度

确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各类水资源用水资费标准,彻底改变原有低价使用或无偿使用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建立水资源交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按水资源分配额度、需求量实行动态水价控制、阶梯水价控制,逐步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结构和数量。对于缺水严重烦的地区要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限制限制高污染、高耗水行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对于其农业用水、基本生态环境用水应考虑其特殊性,研究制定合理的用水定价机制,同时还要充分保障城镇居民及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用水。

水价制定原则要体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在兼顾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价杠杆作用,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实行差别水价,促进节约用水,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机制,其具体征收标准,由各地区根据当地污水处理成本及企业、居民承受能力进行微调。

2.6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用水保障制度

根据流域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研究制定流域水资源控制指标、地下水开发利用控制指标,生态环境用水标准等作为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的标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优先保证生态环境用水,强化统一调配是大江大河下泄水量满足生态环境控制标准。要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修复、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破坏者采取缴纳补偿费或恢复生态工程等措施,使之负担起与生态环境损害相应的经济责任。

要逐步完善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形成自觉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识。在保证供水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建设,从工程运行、技术管理、全面控制等方面,通过生态放养、植物种植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调节生态平衡。

2.7建立健全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调度制度

建立完善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调度机制,做好干旱、突发性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本着生活用水优先供应的原则,通过水资源统一调度,使旱情处于可控状态,最大程度的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全面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水资源动态管理水平及应对特大干旱、突发性水污染、突发性水事件等方面的预警能力,根据旱情及突发事件的等级及时有效的起动与之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各部门联动联防,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抗灾或突发性事件得到妥善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加强信息化设备的基础建设,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3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制度、技术、保障等三个方面,共同构建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

参考文献:

[1]刘晓云,孟云锋,刘敬德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探讨山东水利2011年

[2]秦天玲,严登华,宋新山等我国水资源管理及其关键问题初探中国水利2011年

[3]王浩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关键技术支撑探析中国水利2011年

[4]左其亭,张保祥,王宗志等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水科学研究的启示与讨论 南水北调水利科技,2011年

作者简介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2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水政;水资源管理

引言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对环境保护也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在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水政水资源现状的措施,做到充分利用水资源,在用水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规范的态度,使得我国的水政水资源的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水政水资源管理现状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人们虽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在生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与现象,破坏环境,会使得水资源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我国的水资源也不是很丰富,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我国也是人口大国,分布到个人,水资源数量就非常少,而且还存在着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象,虽然南方水资源较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海水,淡水资源还是比较稀少的,所以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就比较少。

此外,水政监察工作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的体系和完善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反观现在,大部分水利部门针对水政监察都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工作体系与完善的工作制度,从而导致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没有统一的标准,监察标准各有千秋,最后汇总时杂乱不堪,既严重影响了水政监察工作的质量,又对社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阻碍了水政监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例如,对某一地区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因为该地处于下游地区,所以水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该地区的河流数目众多,水利设施也比较完善,但是现阶段也出现了水土流失较严重,水资源被严重粮费,水价不平衡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政府有关部门没有重视对水政水资源的管理,而且责任也没有落实到个人,没有建立健全水政水资源的管理机制,而且当地民众对于水资源也没有一定的保护意识。

2提升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措施

2.1秉承生态经济的管理理念

新时期,水资源的管理定会受到世界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所以,必须在生态环境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下实施水资源的管理,并建立生态低碳的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这种管理理念,就是基于水资源是一种有战略价值的有限性资源且不可替代的认识下形成的。目前,人类尚未找到可替代水的物质,同时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体的保证,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管理,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新型水资源管理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高利用串,促进节水型经济的形成。

2.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重点对全县用水企业安装计员监控设备,使工业生产尽可能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利用。强化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换发取水许可证,全面审核取水量,促进全市取水规范化、供水合理化、用水节约化。

2.3创新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思路

要加强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力度,就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在管理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对于水利工程所颁布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要求来实施,但不能盲目的按照国家的要求来做,而是要结合当地水政水资源的总体情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利用。对于从事水政水资源工作的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工作意识,管理单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水资源管理知识的培训,培养良好的管理意识,不断创新与完善水政水资源管理的工作思路,对于水政水资源的行政执法,也要加强执行力度,从而提升水政水资源的管理水平。

2.4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提高水政执法能力

首先,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对执法行为有效规范;为了将各项水法律法规给严格落实下去,水利局需要从制度建设着手,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各个水政监察岗位、人员责任权利等明确规定,促使水政执法行为得到规范,从制度层面来保证水政监察工作职责得到切实履行。

其次,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在很多项目中,需要同其他部门积极协作,以便顺利完成工作,提高效率。例如,在依法取缔某占用河滩修建砂场码头时,遇到很大阻力,水政监察大队将情况反映给水利局,水利局及时向县政府汇报,获得县公安局支持,通过现场联合执法,依法取缔了违建码头,确保了水工程不受破坏。再如,我县大唐电力的运输车压坏了江堤防汛道路,水政监察大队拿出修复方案和交通通行建议,上报大唐电力安徽省公司后,省公司高度重视,及时下达维修经费100万元用于防汛道路修复,并严令分公司禁止超载车辆在防汛道路上通行,确保了防汛抢险交通安全。

再次,加强队伍建设;执法人员是关键因素,为了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每周需要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全体执法人员都需要积极参与进来,对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对办案经验积极交流,分析现阶段执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对策,以便实现业务水平提高的目的。将民主座谈以及廉政教育等活动给定期开展下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依法治水的理念给切实树立下去,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进而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提升水政监察工作质量。

此外,开展便民服务,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将便民联系卡发放下去,以便将水政监察答对的职责、联系电话等公布给社会和办事群众,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帮助解决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将意见征求信发放给企业和群众,并且将执法人员岗位评议活动开展下去;邀请人民群众作为监督员,监督水政监察队伍的工作言行,促使水政工作透明度得到显著提升。

2.5利用好新媒体,丰富宣传途径

宣传媒介的不断更新使新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水政执法宣传工作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将新媒体充分运用到执法宣传中去,不能让新媒体成为摆设。现在水政执法部门基本都已建立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为打造宣传工作新气象,真正提高宣传效率,必须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其方便、快捷、准确的优势,增强公信力,满足群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将其建设成为畅通民意的渠道,实现水政水资源管理宣传方式的转型,提升整个水政水资源管理的水平。此外,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广泛深入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让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居民养成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法治文化的建立有助于水政执法工作的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水的长久之计,是实现水政水资源管理的文化基础。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3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六年,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找新形势下水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逐步形成“坚持一个目标”(即建设可持续发展水利)、“把握两个规律”(即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落实三个统筹”(即统筹城乡水利协调发展,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工程建设和资源管理协调推进)、“提升四个能力”(即防洪保安能力,资源保障能力,环境保护能力,服务民生能力)的新时期科学治水思路。在这一科学治水新思路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拓展水利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能力,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水利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以保障防洪安全为目标,大力加强了城乡防洪工程建设,建设完成了**、**、**堤及4.8公里防洪墙等一批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了防洪保安能力;开展了市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城市防汛三维仿真决策支持系统,使我市防汛调度指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两年来持续的严重干旱灾害,从确保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出发,狠抓了以水源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国家抗旱中心**分中心建设,确保了全市粮食生产的保产增收。

(二)水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成功申报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编制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大纲》。大力开展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市区工业用水计划率达到了98.1%,重复利用率达到了75.2%,全面超过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从缓解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出发,启动了西泉眼水库供水工程建设,开展了供水应急维修加固工程建设,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水环境治理进一步深化。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以建设**土区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为重点,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万亩。加强地下水保护,城区80%区域地下水水位回升,地下水下降漏斗区域面积由380平方公里缩减至200平方公里。大力开展水功能区划管理,认真制定并实施水源区保护规划;积极推进排污口管理,规范了入河排污行为。建设完成了金河湾湿地植物园,恢复了湿地“城市绿肺”的功能,促进了人水和谐。

(四)民生水利基础进一步夯实。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质量不高的问题,建设饮水井805眼,解决了44.76万人的饮水困难;积极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病险水库6座,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堤防1790公里,新建水库186座,建设灌溉井90614眼、小塘坝8397处、提水站4407处;累计兴建灌区10745处,实灌面积58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10万亩;建设小水电站17座,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年发电量8000万度;已建人畜饮水工程3500处,解决了295.83万人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4万亩;所辖县(市)乡(镇)已建自来水厂25个,输配水管网总长613.32公里,日供水能力17.3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洪除涝、农田灌溉、水土保持和城乡供排水体系,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实践表明,水利在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科学发展、服务民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原因

在分析总结过程中,局党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查找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体上看,这几年局党委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思想重视,态度坚定,行动积极,措施有力,效果比较明显。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还有一定问题。经过对征求到的15条意见和建议的认真梳理,查找出影响和制约水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旧的体制机制不利于水务科学发展;水务

事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经济效益差,发展缓慢;历史遗留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

产生以上问题,既有客观方面原因,也有主观方面原因。就客观方面看,主要是由于历史和地域条件限制,特别是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水利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水务问题的手段相对有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就主观方面看,一是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虽然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治水思路,推出了一些创新治水实践的举措,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由于传统水利思维定势根深蒂固,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还仅仅局限在对传统水利发展模式的修修补补,并没有上升到运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和调整**水务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战略高度。在治水理念上,还存在满足于行业的平稳发展而开拓不够,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而创新不够,破解旧的体制机制的办法还不多,对如何创建**水务的科学发展模式还需不断更新。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够。较多时间用在“跑省进京”和深入农村一线上,用在抓好重点水务工作上,而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帮助指导企业改革不够。三是统筹兼顾不够。把主要精力放在规划未来几年加快水利发展的构想和争取大项目上,放在了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务发展上,未能统筹兼顾好和处置好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进缓慢。四是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不够。在系统内部,既存在上下职责不清,也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相互之间既有缺位问题,也有越位问题,既浪费资源,又影响效率。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现象仍客观存在,导致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管理职能削弱,同时企业生存又困难重重,影响了水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要站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上,谋划水务行业的主要方向和总体工作思路,使水务事业的发展更具有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此,我们聘请国家和省市水利专家,制定了**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主要方向和总的思路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防洪保安、节水增效为基础,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前提,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手段,按照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和保证粮食安全提供水资源、防洪和生态环境保障的要求,为**市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具体是建设七大体系:构建科学的防洪抗旱体系;构建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科学的执法体系;构建城乡水务基础设施管理机制与模式;构建科学的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体系;梳理我市河网体系,恢复河道健康生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水务投融资和产业体系。

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通过认真学习和总结反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对新时期**水务创新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重新进行了一些思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不断创新治水理念,使我市水务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谋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以学习促观念转变和更新。要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深入领会,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紧密联系实际并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统领发展、推动发展。要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治水理念,破除因循守旧的传统水利观念,牢固树立新时期科学治水新理念新思路,转变发展观念,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按照人水和谐理念,创新治水实践,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建设。

(二)关注民生,围绕民生促发展。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大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竭尽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加重视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前重点要解决好局属企业生存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加快推进水利工程集团建设,解决企业生存困难问题。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水利企业发展经验,重点研究对局属企业资源进行整合,组建水利工程集团公司,进而提升企业资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缓慢的问题,谋求企业新发展。此项工作,明年年底前出台组建方案。二是加快推进合作建房处置变现进度,解决住房货币化补贴资金缺口问题。关心职工住房问题,坚持统筹兼顾,拿出一定精力放在解决历史遗留合作建房问题上,公开、公正、透明、依法处置好资产,争取尽早变现,为职工早日发放住房货币补贴创造条件。此项工作,年底前成立合作建房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加大水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解决“三沟”水环境差问题。全力推进《万家灌区和“三沟”供水一体化体系建设方案》落实,改善“三沟”水环境。四是全力推进局属企业改制,解决职工上访问题。进一步加大厂办集体企业的改革力度,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平息职工上访,消除不稳定因素。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解决历史遗留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三)大胆实践,用科学的方法助发展。在我们的治水实践中,有许多难点课题,需要我们依靠先进的知识和科技手段去破解。一要以科技提升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和决策水平。以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信息化建设为目标,建设我市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和决策信息平台,实现数字化模拟、信息化指挥,提高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和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二要以科技促节水。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的节水新技术、新设备,以高科技节水设施、设备带动和引领节约用水工作。三要科学制定沿江产业带规划。既要研究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对河床变化、河势安全的影响关系,又要着力研究蓄水对开发沿江产业带带来的发展新机遇,科学编制、科学实施,确保沿江产业带开发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总之,要以科学破解发展难题,要以科学的态度推动实践科学治水,以科学作为促进水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依托载体,真抓实干快发展。围绕实现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创新治水实践。保障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水利行业保障发展、服务民生的主要任务,也是水务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务工作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中的突出水问题,拓展治水领域,创新治水实践,推动治水进步,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对全市水资源实现科学有序、安全可靠的管理和配置,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对水资源的新需求;以节水减排、节水减污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探索我市资源型、工程型、环境型缺水城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二是建立旱涝保收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围绕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确定的260亿斤粮食产能目标,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水源工程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三是建立防洪保安体系。搞好大江大河、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大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群众防洪安全。四是建立和谐水生态体系。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与保护的有效体制与机制,实行“谁受益、谁保护,谁开发、谁补偿,谁损毁、谁修复”的政策;实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入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保护河湖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系统;加强水功能区划管理,按照引排分开、清污分流的原则,规划建设清水通道系统,实现对河网水系的科学治理;加强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更加注重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断改善城乡水土生态环境。五是建立城乡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全面规划实施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建设,系统建立突发性水污染监测预警的有效机制;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城镇供水能力建设,强化水质监管,切实保障城乡群众饮水安全。

(五)加强自身建设,人水和谐共发展。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把抓好行业队伍建设作为支撑和保障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双重内涵,着力在提高水务服务管理职能和加强水务行业干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一要打造服务型水行政部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依法治水进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大力推行水务政务公开,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要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监督”的原则,加强对取水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检查,把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有机统一起来。要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一个窗口”对外制度,实行统

一、联合、集中办理制度,从许可申请方式到受理程序和期限,都要体现便民快捷的原则,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廉洁高效、便民为民的服务型、法制型水行政管理部门。二要建设服务型水务干部队伍。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职工头脑、指导工作,加强工作的科学性,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分类指导,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加强工作的系统性,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推动科学管水治水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加强工作的务实性,既要加快工作节奏,又要强化工作的落实,坚持调查研究,讲求工作实效。进而,有力促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异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

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和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新举措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4

[关键词]呈贡大学城 水资源 现状 建议

一、呈贡大学城介绍

呈贡大学城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规模大、人口多的大学城之一,坐落于昆明市呈贡区洛羊镇,坐落于吴家营、朗家营、缪家营自然村地界内,占地43.15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目前昆明半个市区,距离昆明市区约24公里。这里北接规划中的市级行政中心区,东接丘陵果园,环境优美,独立安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呈贡大学城目前有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11所大中专院校,附带附近的一些企业和居民,呈贡大学城及周边目前居住着将近15万人口。

二、大学城水资源现状

(1)大学城地区本身水量不足。1.大学城地区本身缺水;大学城本身位于高原地带,四周山峦环抱,山上树木较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分储存能力不足。2.由于气候原因,昆明呈贡大学城地处海拔2000米左右的吴家营街道办和洛羊镇辖区内,本身昆明辖区内就缺水,造成大学城本身水量更加不足。3.大学城地区供水单一;大学城供水主要由滇池水净化供给。

(2)浪费水资源较为严重。大学城地区居民和师生在水源充足时,不关注和在意节水,一旦水源紧张时,只能自怨自艾。

(3)水资源再利用较少。大学城较多学校和社区在污水和正常用水处理问题上不够节约,譬如植被花草用水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可再生利用的污水来解决,而很多都是直接采用正常使用的自来水浇灌花草树木,造成可循环利用的没有利用,该节省的没有节省下来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4)水资源配送不合理。呈贡大学城地区分为中心高校教育区、边缘政府机关区和房地产及企事业单位区。而相关部门在水资源配送时,往往对中心高校教育区实行限制拉闸用水的情形,而对边缘政府机关区和房地产和企事业单位区实行不限水或少限水的政策,但是数据显示中心高校教育区人口超过10万,而边缘地区人口不过1-2万,造成的厚此薄彼的现象,难免不得不让大部分觉得不公。

(5)水资源基本设施不够完善。目前的呈贡大学城,还有较多的区域内没有实现城市化,下水道等用水方面基础设施尚未完工,导致部分死角和较偏远社区目前仍然采用人力的挑水喝的情况。

(6)水资源储存不够关注。呈贡大学城虽然地处山林,但是附近有松茂水库、关山水库、白龙潭水库以及滇池。部分山腰仍有自然清泉,可直接饮用,相关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和保护的相关措施,造成了浪费。

三、大学城水资源现状成因分析

2003年以来,呈贡大学城用水量激增,但清洁水源日益减少,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缺水造成的各大学、事业单位、小区生活停水现象经常发生。大学城许多社区由于缺水,造成居民和学生用水困难,植被等缺水等许多问题。

(1)从自然环境和非人为因素来考虑,当前呈贡大学城的水资源现状主要呈现如下几种情形。

1.从自然环境成因来看,呈贡大学城虽处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地区,地势北低南高,东高西低,但是由于昆明地区多雨季节多为阵雨,为常见的坡面雨,大学城以北的昆明市城区海拔低,大学城海拔高,从北面过来的雨,每次都要经过一个坡面“爬坡”的过程才能到达大学城所在地,从而造成雨量相对低于昆明市城区。同时,从南面而来的坡面雨则刚好被大学城所在的山脉挡住,也是造成大学城雨量少的一个原因。这也侧面解释了呈贡大学城经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和“彩虹”的景观。

2.从地理环境成因来看,大学城地区本身缺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近年来云南降水量较少,昆明近年来缺水严重,滇池大部分水源供给到昆明市区,环滇池地区都经常性缺水。同时,面对几乎半个昆明城区大小的呈贡大学城的建设,用水量已经严重超过供水的负荷,地区发展和供水困难成为当前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更严重的是,大学城较多地区地处山岗,从山底到山腰都是光秃秃的泥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本身储水能力差,一场大雨下来,经不起一两天的大晴天的蒸发,气候马上就转变得非常干燥。

3.从供水系统来看,大学城地区供水单一。目前呈贡大学城的供水主要由呈贡区自来水厂供给,而本身呈贡区不但需要供给呈贡区10多万的居民和工农业用水,目前更是承担了将近一个呈贡区的人口所在地的供水任务,本身设施和水源不足。从图1中可以看出,呈贡大学城周边并没有河流,无河注入的湖泊不可能长期供水,地下水有限,自来水厂最终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大学城西部不远的滇池水净化。

(2)从人为因素来考虑,呈贡水资源利用有较大的不足之处。

1.部分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对水资源利用不够。表现突出为学校,较多学校没有引导师生节水抗旱的观念,水资源浪费严重,如经常性的因损坏龙头或水管爆裂,水资源白白流走长时间无人管理等现象,这些都一定程度造成浪费缺水。而企事业对节水更是困难重重,较多事业单位和企业认为在用水问题上,他们是消费者,只要出得起钱出水费,对于节约用水不关乎他们的事,这样的思想有蔓延的趋势。

2.大学城居民对周边地区水资源利用关注不够。由于呈贡大学城背靠大山,临近松茂水库、关山水库、白龙潭水库,本身存在着较多的自然山泉,如呈贡大学城云南师范大学东校区的梁王路建成三年,未栽种行道树的梁王路略显荒凉。但一股神秘水源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每天都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白白取水。据专家考证和当地居民介绍,梁王路神秘水源来自松茂水库,它出现于三年前,共有八个大小不等的出水点分布在不到200米的范围内。梁王路的泉水每天24小时不停地出水,水资源浪费严重。可见,急需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予以保护高原上来之不易的山泉。

3.大学城对水循环利用不到位。大学城很多学校在对污水分流排放意识不强,污水排放直接关系到生活污水分类处理的成败,但是呈贡大学城的生活污水排放并没有实现污水的分流排放。很多学校并没有将生活污水中的冲厕污水和洗澡、洗衣服等洗漱污水分类排放。

四、加强大学城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1)政府在呈贡大学城水资源管理上的建议

水资源利用保护工作,涉及到许多政府部门,困难重重。大学城的水资源源头是滇池,而近些年来,滇池的污染让人堪忧,一旦滇池水都不能净化利用,呈贡大学城和呈贡新区的几十万居民将面临着重大的用水问题。正如许多专家及部门人员所言:“各行政职能部门在保护滇池时存在着保护部门利益的现象”当一些部门利益与滇池环境保护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有时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出发,从而发生回避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和推卸责任的现象,这也是各部门在滇池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有利相争,无利推诿”的原因。

1.对于水资源管理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细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防止出现推诿的现象,做到谁的责任谁负责,以全局利益为重,从制度上遏制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目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形成开发权力大,保护责任小,大道理管不了小道理的局面,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管理机制缺乏活力和效率。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主要涉及到供水部门和污水处理部门。

①城市供水部门节水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用水户减少了用水量,还要影响供水企业的直接经济收益,因此城市及工业的节水新器具和新工艺推广缓慢,甚至有些地方供水部门因设施老化,造成漏水浪费,就用直接提高水费来弥补损失。

②废污水的排放量与供水量成正比,环保部门希望用水户尽量少用水以免增加污水处理费用。但供水部门不负责污水处理,希望多供水,增加水费收入,节水意识不强,如有些地方的环保部门试图在供水环节中加上专门的废污水处理附加费,以达到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却因供水和污水处理各有各的“婆家”,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2.水利部门管理水源,投入大,但水资源的利用收益主要集中在供水部门,造成相关水资源费无法落实,有些自来水公司就称自来水价格中不含水资源费,还有少数城市地下水资源费让城建部门收走了。因此,要统一水资源的利益和责任部门,尽可能避免多方受益,到了负责任的时候,彼此推脱责任,最终损失的是大众居民的权益。

3.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完善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从区域上保护地下水,防止水质恶化,应从源头上即地下水补给区进行保护。同时,水利部门要定期对水资源的质量、价格和排水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检查,保证水资源的最大化的得到充分的利用。水资源是“水源地-供水-排水-治污-水回用”这样一个闭环的系统,需要统一管理,才能优化配置,达到最佳效益继续开展污水资源化、雨洪利用的研究和应用。

4.对呈贡大学城的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研。为保证大学城供水安全,应科学地适度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合理开发利用。对已确定的应急供水水源地应尽快投入勘探和开发工作,对其它地区继续开展调查工作,寻找新的存在的天然水源,应急水源,及时做出处理并完善。

目前呈贡大学城这种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对节水工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节水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2)大学城居民在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1.相关部门加大节约宣传力度,居民从思想上增强节省的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昆明属于干旱地带,节水抗旱,人人有责,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事业机关单位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节水观。

①通过宣传加强民众和单位的节水意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节水措施。②节约用水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发展战略方针,在优先保证大学城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在无法满足居民用水时,适度压缩大学城内工业用水。

2.提高水资源的再度利用率,抑制水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大学城内的居民对水资源利用可以采取多重利用的原理,如洗脸、洗衣等用水可以用于冲厕等用途。

总之,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用水居民的全力配合才能促使水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尹滔.昆明呈贡白龙潭B地块的市政道路雨水利用措施[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第24期.

[3]何欣志,马子红.呈贡大学城加快生活污水循环利用的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1年7期.

作者简介: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5

科研信息工作,即科学研究信息的收集、管理、研究、利用和向上级领导提供真实准确的所需情报信息的工作。就教育教学机构而言,科研信息工作的职责与职能实际可分为两部分,1.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2.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教学资源信息的收集、管理、检索、利用及管理方法与设备配置的研究(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统称为教学资源。基本分为三类:a. 人的资源 b. 物的资源包括各种媒体和教学辅助设施 c. 是无形资产包括学校品牌、政策、管理和公共关系)。当然,还有向上级领导层提供真实准确的所需资源信息情报的职责。(以下我们主要探讨的是第二项的内容)

目前,在科研信息工作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容易将分属不同概念和范畴的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及教育技术的手段混淆。

如其一:用于教学和科研、管理等信息的收集、管理、再利用等工作工具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及技术手段,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混淆,科研信息工作部门容易等同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管理处或指导处;

其二:教育、教学资源,学校管理信息的收集、管理、研究、利用,与电化教学的等同与混淆。

根据我校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体会,我们认为科研信息工作应侧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信息系统及设备资源的规划与管理(科研信息工作的职责)

a. 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规划与管理

信息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实质上是包括了设备资源的规划和信息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即硬件和软件的规划与管理。其研究的重点不是建立什么结构的网络,(依目前的发展水平,教育系统及相关行业的计算机网络结构基本上是一个成熟的、通用的、标准的结构。象拓扑结构,百兆、千兆网等) 重要的,或者说必须明确的是,信息工作的职责是规划、研究建立一个能够准确、快速向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和有关部门,提供所需信息的信息网络系统及相关应用系统平台。通俗的讲,就是规划和研究建立一个知道能够干什么,有什么用途的,能够达到什么效果的网络系统及相关应用系统平台。

网络系统及应用系统平台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网络系统是信息的载体,或是信息流的物理链路;而应用系统平台则是信息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或是信息流程的集成方式。

比如说,在校园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籍管理、考试评价、教师反馈管理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校园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建立人事管理平台,教学资料、教案管理平台,总务、财务、财产管理平台,设备资产、技术档案管理平台,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数字图书馆等等。这些分支应用平台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关联,集成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数字化应用管理系统,即数字化校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象windows等系统软件只是支持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罢了,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教学或教学管理)

科研信息工作的侧重点之一就是研究、规划、制定校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以及信息流程的集成方式。而信息流在网络系统中运行时,是否流畅、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安全(数据安全和数据自动恢复),则是做为评判信息之载体的网络系统优良的唯一标准。

我们的规划理念应突出“功能性”并将其放在决策的首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最好但求最佳最实用。计算机和IT产品换代周期之短,在你签合同时,或许你的选择就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了。因此,在强调“技术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功能性”。目前,一些单位,普遍只偏重网络硬件设备的规划投资与建设,而忽略应用系统平台软件的规划、投入与建设,甚至在学校建设中没有软件投资的预算(更何谈软件维护的预算)。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商在谈判中最开心的事,是客户对应用软件、对应用系统平台“不感兴趣”。以至于一些学校在网络建成多年以后,除了上网(INTERNET)浏览、文件的互传等家庭单机也能完成的功能外,别无它用。更重要的一点,盗版软件在校园网中的广泛使用,会给学校带来潜在的巨大的隐患。

b.信息采集、制作及终端显示等设备的规划管理及投入重点

信息采集与终端“显示”是学校教学、管理等数字网络系统的“输入”与 “输出” 端。“输入”的目的是“输出”。

以课堂教学软件为例,其软件制作的全过程,可归属为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过程。采集与加工的目的是为了课堂教学的需要,最终的表现形式是在终端设备上(课堂上)显示文字、图形、图象、播放声音,以求完美的表现软件的创作意图。

一些学校在设备投入上普遍重“中间”而轻“两端”,在配置计算机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时(专业软件制作人员除外),盲目追求高配置,机型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忽视了对采集设备和终端显示播放等设备重要性的认识。致使一些教学软件在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上运行时很流畅,很漂亮,而在课堂上、教室内的计算机运行时却十分困难(包括演示教室或专门的多功能、多媒体报告厅),甚至不能运行。显示设备、打印输出设备、扩声设备也同样存在因配置偏低造成的图象清晰度低,色彩失真,声音失真的问题。软件制作的再好,课堂上不好用、运行不流畅、最终显示效果不佳,甚至不能用,岂不是舍本而求末!

对采集设备(包括摄象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录音设备)也同样存在着误区,一个耳聪目明的人,才能将他的所见所闻真实的向人们加以描述,采集设备如同人的眼睛和耳朵,前期设备如果“耳目失聪”,后期设备再好,也不会加工出好的“作品”。

转贴于 那么,作为部级示范校,究竟需不需要专业级或准专业级的采集与输出设备呢?

还以课堂教学为例:我们知道,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教师往往将在课堂(或普通)环境中难以捕捉的实验,在课下做成功时,用视频设备记录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如:生物演示实验中,向学生展示培养皿内的菌落和记录培养菌落生长过程时,如使用电视视频手段,没有500线分辨率的专业设备或准专业设备(摄象机或电视机),是不能清楚、真实的显示原物体的图像和色彩的。如使用数码相机采集制作,虽然有些普通便携机型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没有问题,但在复杂环境中就无法使用。(如培养皿玻璃材质的反光,会影响皿内菌落成像时的清晰度。化学实验使用的玻璃器皿、试管等的反光,也同样会影响玻璃器皿、试管内物质的形态、清晰度和颜色的还原)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只有专业或准专业机型在加装相应镜头后才能解决。(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刚刚接触实验的初一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当你把一幅“模糊”的图像展现给他时,他可能不会认为是图像不清楚,不会认为是图像色彩不准确,而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如同他所看到的图像是一样的,是“模糊”的。因为学生最相信的人,是他的老师。)

普通便携型数码相机或摄象机所具有的只是记录功能,专业或准专业数码相机或摄象机则更加强调的是创作功能。这种“创作”功能不仅在教学、软件制作中非常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加强的学校数字化管理进程中,更是需要(如校史资料、重要文献、校舍、设备技术档案的数字化存档等)。

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引导和指导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再利用(科研信息工作的职能)

互联网和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是承载教育教学以及校园管理信息的非常便捷有效的信息载体之一。利用信息技术及其系统,辅助教育教学及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离不开便捷有效的校园信息网络及信息资源。校园信息网络形成之后,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建设成为校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实现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制作、存储、检索与再利用,提高教育教学科研信息工作水平,已成为科研信息工作的重点。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是在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基础上发展实施的。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校园网内部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建设要比互联网更加有效和有序,也更为重要。信息匮乏和信息过剩、信息淹没,同样是一种灾难。如果当你向系统查询一项所需专业信息,系统却给你提供了一万条相关信息时,系统就等于没有给你提供信息。“信息过剩” 的来源是当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发展和膨胀。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信息的制造力、生产力、传播力资源是无限的,而接受信息的“注意力”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学校可以利用管理规范、管理技术防止垃圾信息的输入,可以界定“范围”,保证信息的专业性、正确性和针对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管理、利用,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网络化使传统的、个别的、孤立的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创造出全新的学校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流程。

实质上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是对学校全体员工“教育教学智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不仅仅是被动的收集、记录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数据,或是将信息按某种特定方式排列以便于搜索,而是包含了对学校全体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步骤的归纳和肯定。比如,一些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模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往往只存在于教学管理者、教师个体头脑之中,即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有交流也不是十分便利(往往受到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能否让这些交流更快捷,更有效呢?通过构建校园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手段,可以有效的达到学校全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相互或自我学习。同时也更容易使这些“智慧”在资源信息管理平台中存储、再利用,不会随着人员的变动而发生“智慧”的流失。

我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为我校的管理与教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校的建设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将我校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典课件、典型教案、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管理经验、管理文献等元素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供校园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存储、调用与共享。

例如:我们可以将那些优秀的,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的老教师所讲授的精彩课堂实况(系列),录制成资料片(有些属于抢救性发掘的含义),供我们的新教师学习、观摩。

我们还可以将这些老教师的经典教案,进行数字化存储,在网上展示。

随着青年教师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普及,我们更应该提供一个能够和校园网络资源信息中心进行无缝链接集成的、跨平台的网络备课系统(如:能使多种格式的文本文件,图象、音视频文件之间的相互调用、提取,及网络音视频编辑等)。使得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备课。且可将教案在网络上存储、提取并演示。让学生们和其它教师也可以浏览其教案,以达到方便学生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有利于教师们之间相互学习的效果。使之更加便捷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和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对“教育教学智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使之再利用并有效“增值”,是教育教学资源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变革与创新。而其变革与创新,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并借助其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而实现的,其数字化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储存,和“教育教学智慧资源”再利用、再发现的有效工具;提供了在校园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内,摆脱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的自由交流、检索、学习的巨大空间。在技术变革与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让课程去驱动技术,引导技术的发展,并反作用于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发展历程上必然的历史潮流。

构建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水平,服务于教育与教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是科研信息工作永远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11 期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水利施工企业;形象学;薪酬体系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标识最突出的特点是易于识别,显示事物自身特征,标示事物间不同的意义、区别与归属。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模式”“中国制造”“中国元素”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评论最多的话题,形象成为时代最强音。国家是这样,企业更是如此。保护和重塑优秀企业形象,加大人力资源形象管理投资,重视人力资源形象管理,保障水利企业快速、稳步发展,有着时代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1] [2]

2. 发展水利行业的战略重要性

水利施工企业是指从事水利建筑商品或提供水利建筑劳务的企业,它通常包括水利建筑公司、水利建筑安装公司、水利机械化施工公司、水利工程公司及其它专业性建筑公司等。根据有关规定,国家对建筑企业实行资质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2.1水利的战略地位

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水利的地位作出过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早在1934年,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系统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

2.2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因此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3.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障碍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却存在着诸多障碍。因而影响了我国水利施工企业高质量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我国目前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障碍影响,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对改善目前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有所帮助。

3.1对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

虽然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单纯的福利工作,发展到人力资源招募、选择、训练、再到人际关系的培养、自我满足的激励。反映出人们日益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在水利施工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重视。[3] 企业的管理者更多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生产、销售等一些能够对企业利润产生直接影响的活动上。管理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企业一切事物的管理归根到底都要从对人的管理开始。[4]

3.2员工企业形象代表意识被动

大多数水利施工企业中的员工都有这样的想法, 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是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事, 与自身无关,实际上, 员工是企业形象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是水利施工企业的形象员工职业生涯的开发、规划很大一部分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5]。我国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下,劳动者一旦被配置于某企业、行业或部门,就会沉淀下来,一定终身,缺乏竞争、缺乏流动、不能从整个企业出发,代表企业形象[6]。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加强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

4. 综合运用激励理论对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员工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的本质在于激励,它是一把双刃剑,激励不足或者过度均不会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而合理激励的“度”难以把握。如何发挥薪酬激励正能量历来是管理学界研究的难点,如何通过设计高效、合理的薪酬体系来激励员工成为企业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

20 世纪后,随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激励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等研究成果。内容型激励理论认识到需要是行为的动因,但它仅研究了“用什么激励”的问题,没有揭示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未解决“如何激励”的问题。过程型激励理论揭示了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强化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行为结果对行为的反作用。以上三种类型的激励理论都过于片面,仅研究了人类行为模式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并不能够解释人类行为的整个动机模式。人的复杂性,注定不可能用一种理论来解释人类所有的动机模式,即使相对全面的综合激励模型也不能面面俱到。

4.1以公平理论确定 “给多少”,以期望理论明确“给什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注自身报酬的绝对值,还关注报酬的相对值,他们总是将自己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做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反过来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这里投入指为工作所作的努力,主要包括工作时间、教育程度、工作投入及其他无形损耗等,而产出指员工从组织中获得的任何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晋升和认可等。依据公平理论来设计“给什么”、“给多少”,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性,不仅要让能者多得,同时还可以降低员工的不满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公平并不意味着平均,追求公平需要避免走入平均主义的误区,公平讲究的是能者多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公平包括结果公平和程序公平。前者是指员工在投入后获得产出具有公正性,后者指产生这种结果的决策过程具有公正性。根据公平原则,薪酬体系应采用分层分类,所谓分层分类的薪酬体系,是指根据员工的职位类型和级别等的不同而采取的与其需求相适应的薪酬管理方式。我们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除了要保证设计的公平性外,还要注意引导员工的公平心理,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期望理论强调,一个人是否会采取某种行为取决于他对个人努力能否导致个人绩效、个人绩效能否导致组织奖励和组织奖励能否满足个人需要这三对关系的期望。组织奖励满足员工需要是期望理论的核心,也是激励员工的根本。

虽然人们的需要难以把握,但不外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种。“ 给多少”固然要依据公平理论来设计,但不可否认,员工对几乎所有组织奖励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如绩效提薪的幅度、奖金发放的比例等。如果薪酬体系的设置达不到员工的心理预期,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2以双因素理论和强化理论来确定“什么时间给”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

双因素理论将使员工产生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而将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前者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 如个人成长和晋升机会、责任感、认可和赞美等) ,后者主要和工作环境及条件相关( 薪金、职务、与同事关系等)。

激励因素可以产生满意; 保健因素可以避免产生不满意; 而没有激励因素,则没有满意但也没有不满意。根据双因素理论,员工只有在感到满意的时候才会采取积极的行为,在不满意的时候才会出现消极怠工的行为,而在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 阴影区域) 的情况下,虽然不会出现怠工行为,但也不会出现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实践中,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特定情况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必须明确哪些因素使员工没有满意但是还没有产生不满意,哪些因素已经使员工产生了不满意。通过“什么时间给”尽量让员工在没有满意但还没有产生不满意的因素方面感到满意,使已经产生不满的因素不再增加并尽量减少员工的不满意[7]。

5.结论

运用形象学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分析水利的战略地位、发展水利的重要性,在分析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障碍基础上,通过提出以公平理论确定 “给多少”,以期望理论明确“给什么”,以双因素理论和强化理论来确定“什么时间给”的综合运用激励理论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为我国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6.参考文献

[1]曹惠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调配与交流的理论分析[J].财会通讯,2009,(33):126-129,161.

[2]布仁呼.人力资源调配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工程[J].职业,2012,(19):102-103.

[3]郎丽涛.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科技信息,2009(2):44.

[4]李超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观环境分析及改良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105-107.

[5] 刘继南、周积华、段鹏等 《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年版。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7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96-01

1 前言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人口众多,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使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管理工作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无论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是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管理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和不足,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影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基于此,只有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 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职能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和重视的热点话题。尽快解决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相关部门不断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和措施,加大了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力度。然而,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职能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水务管理部门与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问题,水务管理部门与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对工业生产用水的管理等问题,都没有妥善地处理好,进而导致相关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影响了水资源管理工作。

2.2 管理观念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管理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就现阶段而言,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管理理念落后,不符合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与健全,要求对水资源的管理观念也要随之改变,只有具备现代化、科技化的管理理念,才能与之相适应。然而,就目前来说,在水资源管理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依法治水的局面还没有形成,某些发达国家科学管理水资源的现代管理方法还没有真正学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2.3 管理方法方面存在问题

水资源管理在管理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主要是对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还不健全,管理的方法还不科学,管理的手段还太落后。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涉及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又没有一套专门的、科学严谨的法律法规,加上管理方法的严重滞后,对水资源还没有实行统一管理,致使我国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距离。

3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尽快实施依法治水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法制体系是各行各业正常、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水利行业也不例外。拥有一套完善健全的机制体系是确保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要想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力度,第一:必须要有一套科学严禁的法律法规。因此,对现有的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进一步完善,以保证水资源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第二: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国家对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第三:各级政府还要有效的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工作开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3.2 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水资源短缺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一大阻碍,合理配置水资源,科学利用现有资源,做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相协调,是各级政府水务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第一:水务管理部门要根据我国水资源现状,编制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将我国现有水资源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与人口发展协调起来,进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二:水务管理部门要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会同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到需要水资源的相关部门,并做到远期与近期相结合,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第三:水务管理部门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3.3 切实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而,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每一项水利工程,并切实加强对所有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使之发挥应有效能。第一:要做到每一项水利工程都必须符合水利发展规划,严格杜绝重复建设;第二:是对每一项水利工程都要科学合理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严格杜绝豆腐渣工程。第三:切实加强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严格杜绝“重建轻管"现象发生,努力使每一项水利工程都发挥出应有效能。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小水利工程的管理,切实解决好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而使每一项水利工程都能发挥出最大的规划设计效能。

4 结束语

水资源是人们生活赖以生存基本资源。但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因此,为了迅速改善这一现状,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 卓敏.浅谈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J].新财经(理论版),2012(3):102-103.

[2] 杨杰.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1(16):170-170.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8

关键词: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

1水资源管理概况

于2001年实现了对甘肃省水资源的全面、科学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对当地水资源进行了合理规划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最终希望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来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定的甘肃省水资源管理方案,加强对甘肃省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实现当地水资源管理的目标以及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意义。

2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管理任务艰巨

甘肃省是我国内陆省份之一,全省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全年降水量极少,生态环境抵抗力差,地势多为高原和丘陵,当地呈现地多水少,地高水低的水资源分布形态。尤其在高扬程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增加了甘肃省水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难度。

2.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甘肃省农田灌溉工作落后,主要是通过漫灌的方式灌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极低;此外,人们日常生活节水意识较差,水资源少却不能有效利用,使得甘肃省水资源匮乏问题更加突出。

2.3水资源定价不够合理

水资源物价管理部门只按照水的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来收取水费,不仅违反了水资源的价值规律,也造成了水资源管理的恶性循环,阻碍了甘肃省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4执法力度不够

在水资源管理中执法力度不够,常常引发由于相关利益冲突而导致的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破坏水利设施的案件屡禁不止,这给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5科技支撑不足

由于甘肃省内黄河流域面积大,治理任务艰巨,管理操作复杂,因此对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非常高。目前,水资源的管理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水平较低,科技支撑不足,致使甘肃省水资源管理工作一直处于缓慢推进中.

3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对策

3.1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的建立

贯彻依法治水、科学治理的理念,水管部门要努力做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避免各自为政、多头治水现象的发生。统一农村与城市的用水标准,科学、合理的核准水价,从而实现用水许可管理能力的强化以及水资源费用的合理收缴。

3.2优化水资源配置

由于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该地区长期处于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抵抗力差,生产技术水平低的状态,因此,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把依靠水资源管理来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效益[2]。

3.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由于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的水资源极为匮乏,所以,针对当地农业发展必须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更新农业技术,以高水平的灌溉方式替代传统的灌溉方式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还应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实现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4加大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在原有的水利基础设施上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实现农业安全用水的同时提高灌区的调蓄能力,为解决城市、工业用水需求以及远程供水问题提供新思路。

3.5发挥雨水集流工程作用

可以通过借鉴“121雨水集流工程”建设当地的雨水集流工程,充分发挥雨水集流工程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人民的用水压力。

3.6建立水权转让制度

通过水权转让的方式带动水资源供需关系的改变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优化调整水资源的消费结构,让人们参与到水资源的管理中,从而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实现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化。

3.7引入市场机制

传统的低价以及无偿用水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今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形势。将水资源作为经济资源,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水价,通过建立完善的水价体系以及运营方式提升水价,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当地经济的增长。

3.8公众参与水资源的管理

要注重培养群众的节水意识,通过节水宣传教育调动人们共同管理水资源的积极性,实现水资源管理的全民化、普遍化。除此之外,在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建立相应的群众水资源管理协会,引导用户参与水资源管理,从而实现水资源管理的科学、高效化。

3.9严格水政执法

推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政策,严格落实依法执政方针,做好群众的教育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管理氛围,切实做到引导和惩戒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维护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用水秩序,从而提高人们用水的法律意识,减少相关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执法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提高其执法能力,以确保水政执法科学、有效的落实和贯彻[3]。3.10增加科技投入甘肃省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因此,各部门的协调及资金支持都要切实做到最优,此外,通过增加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研发先进的施工设备,以科学技术作为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的支撑,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甘肃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法治理等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义强.甘肃省沿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资源管理刍议[J].甘肃科技纵横,2014,(8).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9

【关键词】:加强;水资源管理;意见

中图分类号: TV2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我国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日益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战略性自然资源,加强水利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不仅是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安全。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长期以来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 方法和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具体特点,加强水资源管理,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生态发展的平衡,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意义

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规划,遵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能够利用当前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效,使其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漏洞

1.水资源管理体系亟需完善

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水资源的产权状况不明晰,在水资源的管理中,缺乏利益协调机制,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时,谁先发现、谁先开发,谁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样水资源管理机制就难以协调,并且严重违反了我国《水法》的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虽然国家有水法存在,但它却形同虚设,往往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规定和制度来执行,这样做不但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而且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从而在水资源方面的供需矛盾显得更加尖锐,这也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急需完善的根源。

2.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

我们生活所需要的水大部分是淡水资源,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是“水球”,然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却只占其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淡水又不能直接被人们利用,当前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主要靠地下水。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分布又极不均衡,加上工业发展以及地表水的污染和浪费等,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因此对地下水的开采愈来愈频繁,开采量也愈来愈多。更严重的是,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人们对地下水无节制地开采,在地下水大量流失的同时,还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塌陷的安全隐患,大大地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水资源在市场上的价格太低,市场配置不合理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节约意识尤其是节水意识比较淡薄,人们都认为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没有必要过分地节约。同时,国家为了方便人们用水,对水的定价较低,甚至可以说与水的价值极不对称,这使得人们在利用水资源时不懂得节约和珍惜,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更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三.关于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几点意见

1.国家需要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要想水资源的管理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法律上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水法,为依法管水依法治水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证。可以变“取水权”为“水资源使用权”。现代的水资源既可以带来一定的利益,又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可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确保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而“水资源使用权”的确立则是市场机制得以起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对于一些具体管理工作,如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水灾防治、水量调度,都应出台具体的法规,使管理措施法制化。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建立法制性的水务机制,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章来开展日常的工作。第二,完善执法体系,切实提高水务的执法能力,保证水利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有切实的法律支持和保障;建立一支专业素质和法律素质并重的队伍,为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总而言之,国家政府部门应加快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的完善,以不断完善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并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合理分配水资源,切实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的污染浪费问题,并在解决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同时,着力解决供需矛盾。

2.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行统一管理

针对当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混乱,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挥好水管部门的重要功能,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统一管理。水管部门要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切实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可以根据整体的需水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和分配方案和计划,还要发挥好它的监督功能,致力于自身监督职能的发挥,监督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3.调整水资源的市场价格,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市场价格体系

由于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水资源是可以供我们无限使用的可再生资源,节水意识不强,他们不注重爱护和珍惜水资源,从而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污染,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体现水的真正价值所在,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采用价格杆杠不断完善现有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价格,适当地将水资源的价格调高,使人们从水价上看出水资源的紧缺度,同时注重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从而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控制人们的用水量,使人们自觉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4.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管理

作为现代水资源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等多方面的用水需要,以及所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量,还要把握好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资源情况,从而更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要规划好各种不同情况下水资源的开发量和利用量,对各个部分和不同情况下的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区别出不同情况下的用水情况,从而确保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加大节水宣传力度

为更好地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国家要大力推行节水政策,动员全社会人员一起加入到节约水资源的行列中来,而且我们可以从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着手,通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法律尤其是新《水法》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法制观念,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工农业用水大户,必须规范和整顿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并推广节水方式,比如在农业上可以避免使用灌溉的技术,可采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微灌、喷灌等技术。在工业用水方面也要采用各种节水措施,可以要求其通过工艺设备的改革、废水的回收和利用、高效换热技术、汽化冷却技术等节水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和用水量,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要树立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观念。

6.利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我们处于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的四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的科技水平也提高了,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利用好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开发出有效的节水工具和节水方式,对水资源的利用要做到合理有效,尽可能的节约水资源,从而从科学的角度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我们应该积极分析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张广玲. 浅论当前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