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集锦9篇

时间:2023-09-14 17:39:14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 新技术 技术创新

技术经济学诞生于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时代,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革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 技术经济学概述

1. 技术经济学含义

技术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技术性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快速进步的技术和飞度发展的经济紧密相连的必然产物。技术经济学旨在研究两种之间的关系,力求两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飞跃必然借助于技术的成熟,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会反过来革新各种技术。两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

技术经济学主要探究怎样通过更新技术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项目的可行性。通过一定量的调查研究,从技术分析、国民经济分析、市场分析以及财务分析等多方面多角度,对种类繁多的投资项目其技术是否可行,其经济是否合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②技术应用于实践后的经济效益,探索如何提高经济效益。③根据我国实际,研究如何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稳步增长,以及相应的规律。

2. 研究对象

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科学,拥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与其他学科有差别的方法、理论体系。虽然它已经开始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以及特殊国情的理论框架与对应的方法体系,但是,由于形成的时间不长,它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仍然在学术界众说纷纭。按照2003年傅家骥教授主编的《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一书,将技术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研究对象归纳为三大领域,四个不同的层次以及三个具体的方面。书中的观点为,此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是经济领域里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技术领域中其经济活动对应的规律;技术发展中自身具有的规律。技术经济学对这三大领域中四个层次的不同问题进行研究。即企业层面、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以及工程项目层面。在上述领域以及涉及到的层面中,还需三个具体方面的问题,即技术经济学自身的基本方法、基础理论,以及它们应用于实际技术经济活动后相应的问题。

二、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虽然面比较广,但是都比较零散,并未形成自身的特色,某些领域的相关研究有待加强。目前,研究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科理论不够系统、完善

由于介于技术学和经济学之间,其研究对象十分广泛,涉及到的领域很多;学科属性模糊不清,在管理学以及经济学之间来回摇摆;学科内容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更新,缺乏系统性,各种研究之间也缺少应有的关联;分析方法条理不够清晰,规范性上明显不足;学科建设较为落后,无法达到国际化水平。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此学科的方法能够适用于很多方面,研究的可行性涉及经济建设中的很多方面,使其快速扩张,目前我国建设规模庞大,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有很多大项目都必须研究其可行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学科也如雨后春笋般的茁壮成长。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的目光往往集中在现实以及热点问题上,而很少去研究理论问题。故而,原有的理论框架以及学科体系都需要一个过程来完善与更新。

2. 学科建设没有与教育衔接

技术经济学能否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依靠人才,而人才需要接受相应的教育。然而很多高校并未设置这一学科,而是将其划分为工商管理下属的二级学科,这样的做法与其社会极大的需求量不相符合,使得本科教育与这一学科建设之间没有必要的衔接。因此,应当将技术经济学纳入一级学科,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师生队伍,从毕业生中选拔以及培养出真正的研究人才。

3. 对技术的结构、体系、属性、特征等不够重视

从技术经济学研究所的对象或者其学科性质角度,或者就其学科体系而言,技术是技术经济学的核心。学科建设中,对技术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当将其看作一种文化、一门科学、一个专门的领域。随着新时代下各种学科的渗透以及交叉,应当对技术自身具有的类型、特征、本质、价值、体系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其社会以及自然属性、价值性与中立性、物质性与精神性、供给与需求、层次性以及阶段性等等很多方面的探讨有待加强,这不仅与此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有关,还和其理论方法相应的研究有关。

4. 应当处理好中国特色与学科特色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完全与技术经济学相吻合的学科,这对在与国外学术界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技术经济学目前普遍应用于我国很多行业,但是却未形成道理对体系,学科色彩不鲜明。并且在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其共性与应用的广泛性,似乎此学科人人能学、处处能用,而缺乏学科应有的特色。

三、 新技术对技术经济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促使经济腾飞。新技术必然会从很多方面给技术经济学带来影响。

1. 新技术的应用促进技术经济学的深化与扩展

项目评价以及技术经济分析,一定按照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的标准和目标,加强技术的适应性、先进性等,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强化充实项目相关的社会经济评价。为了使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其区域经济评价。在经济评价中同时需要考虑项目在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等方面的分析。使自身积极的与国际接轨,对各种海外并购以及对外投资项目等评价体系应当大力研究。

尽量使评价决策对应的程序民主化、科学化。近二十年来,很多工程项目都注意到了研究其可行性和注重审查评估。但是最近出现了很多“软项目”,例如很多展览会、庆祝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其中不乏大规模的软项目,但是其决策程序有待规范,投入不少,多为浪费,效益较差。因此,凡是涉及到公共资金的那些项目,事前以及事后评价必不可少。

2. 新技术加快学科的规范化与系统化

当今社会,技术经济学适应性较强,发展迅速。其理论体系虽然已经初步成型,但是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学科建设里某些基本问题,如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等,学术界依然没有达成共识。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展使学科失去自身的属性,如何根据其特点以及发展状况,提炼、归纳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说法十分必要。此外,项目评价和上面提到的可行性研究涉猎方案优选、福利经济学、市场理论等,而技术创新同样属于其研究范畴,但是两者之间没有交集,其相关性不是很大。技术经济学其自身的规范化以及系统化亟待加强。

3. 重视研究技术创新

技术经济学反过来促进新技术的革新与开发。总体而言,我国的产业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很大产业相差国际水平十多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技术保密更加严苛,只有通过自身创新研究,才能够谋求出路。因此,本学科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就是研究中国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发展的新思路,研究如何让中国由原来的制造中心、加工中心逐渐转化为创新中心,这种创新,包括吸收、总结、研究成功从而实现技术的大突破。

4. 扩大学科的应用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经济学对应的理论方法逐渐变得更深更广,广泛应用于很多产业政策、技术等政策以及生产力、经济规模、企业改造等诸多方面的评价和论证。因此,原创性、集成性、引进性创新尤为重要,这些都将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总之,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加快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成熟与系统化、规范化,反过来,技术经济学的成熟理论又会对革新技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技术的持续发展,新技术应用于各种领域中的各种企业,必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

参考文献:

[1] 赵海军.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J]. 西南造纸, 2000;01

[2] 童光荣, 郭笑撰.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09

[3] 吴美林, 张向群. 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 经济纵横, 2001;04

[4] 张承谦, 陈利建. 技术进步型企业的特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0;02

[5] 钟学义,陈平. 技术,技术进步,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之诠释[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03

[6] 徐斌,喻德华. 技术经济学范式与技术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3

[7]王金菊,闫雪晶,陈戈止. 对当前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多样化的思考[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05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生教育;学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088-06

1引言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是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国民经济建设开始兴起的一门学科,1956年于光远先生创建技术经济学科,至今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特别是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奋斗历程后[1],现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是力图通过将技术学、经济学、管理学交叉融合,兼顾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培养满足新时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一门学科专业。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面临新使命、新挑战、新机遇。

2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纵观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引进苏联科学技术的同时,在计划工作、基本建设、企业管理中引进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初期的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项目建设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纠正不讲经济效果的错误倾向。经济理论界通过总结50年代经济建设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广泛讨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问题,具体涉及经济效果的一般概念、实质、范围、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计量方法等。第三阶段,停滞阶段。1966年爆发,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也受到了抑制,进入停滞阶段[2]。第四阶段,复兴阶段。改革开放引来了“科学的春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研究的内容从20世纪60年代以技术经济学科为代表的“项目和技术活动中的经济分析”,加入以科技哲学学者为代表的“科技发展中的经济及政策问题”、以经济和管理学者为代表的“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及政策问题”[3]。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规模的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技术选择、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评价的方法体系、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成为研究重点。第五阶段,繁荣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技术经济学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活动中,研究范围不仅丰富和完善微观企业层次,而且逐步扩展到中观行业层次,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相近学科(如工程经济学、价值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与决策等)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技术经济学的发展[4]。第六阶段,创新阶段。从1997年技术经济学专业改名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至今,积极借鉴国外技术创新理论,提出自主创新理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技术创新领域范围拓展到微观、中观和宏观各个层面。

3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对象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发展时间较短,研究对象原来相对稳定,即应该在重视经济规律和技术规律应用的前提下研究技术与经济结合规律[5]。刘光大(1987)在《关于技术经济学科性质的探讨》指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在满足社会需求中的运动规律和作用。或者说,技术经济学回答的问题不是怎样做可以取得某种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同样的使用价值怎样做才能使超出劳动维持费的新创价值尽可能高[6]。傅家骥、雷家啸、程源(2003)在《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三个领域、四个层次、三个方面,三个领域是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等,四个层次是项目层面、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国家层面,三个方面是技术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方法、技术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现实技术经济活动中的应用[7]。蔡跃洲(2011)在《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基于学科发展历史视角的分析》提出,自主创新、资源环境、生态保护、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技术转移等已逐步成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关理论涉及经济增长理论、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等主流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前沿的领域范畴[8]。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将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融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协调发展的条件、规律、效果及实现途径的一门交叉科学。伴随着科技与经济、科技与产业的深入融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展,逐步延伸到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管理、集群创新、平台创新、协同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等。

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体系框架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国外称为技术管理(MOT),涉及的课程包括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特别强调发挥技术潜力的研究、开发、规划、运作、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杨宏等(1996)认为技术管理的内容可以多种分类,其中主要是综合国外学术研究和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为代表的MOT内容,如下图所示[9]。科学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体系,充分体现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文理工相结合的原则、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本国与外国相结合的原则[10]。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体系的简化框架

5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状况

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自产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学科专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分别始于1981年和1986年,1981年第一批技术经济学硕士点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1986年第一批技术经济学博士点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等[11]。经过十一批增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前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已达100多个,博士点已达30多个[12]。

6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7.1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通过收集22所“985”院校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信息,获得开设课程共191门。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基础理论、专业应用和专业技术三个大类,大类下面再根据内容划分为若干小类。考虑各个院校在同一类别下面设置的课程名称存在差异,列出各个小类具体课程名称。表2是各个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包括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表3是基础理论类、专业应用类和专业技术类三大类课程各自所占比例。

课程数目是某一类别中各个高等学校开设课程的总门数,反映高等学校在某一类课程中下设的课程数目,方便了解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和资源投入量。占总课程比重是各大类课程下面各小类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份额,反映某类课程种类的多样性和在总课程中的重要性。开设学校是开设某类课程的“985”高等学校数目。课程覆盖率是开设某类课程的高等学校数目与全部22所高等学校的比值,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类课程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及其普遍性。

(1)各个高等学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基础理论课程数目占全部课程66.5%,超过总课程数目的一半,说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该专业的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数目分别占总课程数目的28.8%和4.7%,仅占基础理论类课程数目的43.3%和7.1%。尤其是专业技术类课程偏少,只有7所高等学校开设此类课程(分别是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开大学),覆盖率只达32%。

(2)按照课程种类排名前三位的类目依次为企业管理(52门)、管理科学(19门)、投融资管理(18门)。其中,企业管理类课程涵盖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与企业文化、创业管理七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包括的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25.7%,而管理科学占总数目的9.9%。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吸纳技术管理、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的理论,与管理类课程联系密切,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注重同数学理论、统计学理论等定量分析学科的结合,这对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因素分析、数值的统计及预测是至关重要的[14]。由表1知,各个高等学校根据各自侧重点的不同,开设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会计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关系九个类别的课程。比如,华北电力大学针对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设置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电力经济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理论解决电力行业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将创新与科技、经济相结合作为重点。可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涵盖高新科学技术、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类等,能满足多种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过于宽泛地涵盖各个学科知识,是否意味本学科研究领域范围不是十分明确。

(3)从课程覆盖面看,管理科学达100%,即22所“985”高等学校均开设了此类课程,企业管理的课程覆盖率达95%,这两类课程远远领先于其他类目,各个高等学校在培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人才时对管理类课程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管理的课程覆盖率超过技术经济学,前者为82%,后者为45%,反映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与表1技术创新管理名列研究方向首位相呼应,从一个层面映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从狭隘的研究领域中挣脱出来,寻找到更为广阔、更富竞争力的天地,以便实现提升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创新之目标。

8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尚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8.1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早期雷家啸和程源在《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中总结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二是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主干部分。但是,这两个问题是以明确“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的,若对“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不透,则难以在技术和经济的交叉领域把握“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15],而且现在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和管理学科的加入,进一步加剧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之难度。

8.2知识体系系统化与整体性不强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涉及的领域较多,也较分散。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偏向于应用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可从事学科建设与基本理论探索的专家学者却不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16]。作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技术经济学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但重政治经济学、轻生产力经济学,重微观经济学、轻宏观经济学,重实证经济学、轻规范经济学,重新古典经济学、轻新制度经济学[17]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同时,经济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以及其他课程如何合理配置,形成有机整体有待探索。

8.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不平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相对缺乏,学生单一通过课堂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缺乏透彻的了解与认识,所学知识停留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层次,导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

8.4领域范围与相关学科过多重叠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仅仅掌握一门学科专业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应顺势而上。但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之根基的项目经济评价、风险投融资管理等在经济学、企业管理、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学科专业也有所涉及[18],不利于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之优势。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的过多交融,导致其特有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无法充分发挥竞争力[19]。因此,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应凝练和提升其学科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管理以及信息化系统支撑保障之研究,增强核心竞争力。

9完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9.1明确学科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加大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大类下的一个学科专业,应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明确学科专业定位,进而构建和完善其知识框架,将管理类与经济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若缺乏相应比例的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可能会无法凸显本学科专业自身优势和特色。因此,课程设置应当适度加大学科专业专业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在夯实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理论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避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空中楼阁”、“灌输型”的教学模式。

9.2巩固重点学科专业课程,优选相关学科专业课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分散,几乎涵盖管理类课程的所有方面,却尚未形成本学科重点特色课程。因此,把握学科交叉与重点投入的黄金分割点,保留关系密切的相关职能管理类别学科专业课程,填补重点学科专业课程遗漏之空白,剔除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尤其是企业管理类的某些重复内容课程),重点完善技术创新管理、项目管理类、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等特色课程,减轻或摆脱易被替代的压力。

9.3打造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

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硕士和博士教育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分地强调学术研究,二是放羊式的社会实践,理论难以很好地服务于现实。教师及学生均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增加对企业现实情况的认知,因地制宜引导教师和学生走出理论束缚,有条件的可以参照美日等国的经验,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工作年限、具有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验[20],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访问、企业实习、网络调查等参与实践且加强实践考核,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9.4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抓紧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随着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师资队伍相对不足,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不仅给导师和高等院校带来了挑战,也制约了导师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和辅导,不利于学生和导师、团队之间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科专业兴旺发展的中流砥柱,各个高等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地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健全科研和教学设施,努力营造蓬勃向上的学术氛围。教育教学资源方面,部分高等学校采用的是国外教材,虽然基本理论可以满足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之需要,但案例部分多是国外企业的情况,与我国企业实际脱节[21]。此外,本学科专业刊物主要是《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技术经济》等,高水平刊物数量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构建学科威望,容易造成信心危机,集中表现为众多优秀学者并不倾向于把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于本学科专业期刊[22]。

9.5大力推广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

积极引导政府、高等学校、咨询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参与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建设,针对现实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大数据分析等热点问题,应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方法,发挥“系统综合、方案比较、效益评价”的特色,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实效,进而推广、完善、提倡[23],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一分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2]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3]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4]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5]吴岐山.谈中国技术经济学的特色[J].技术经济学,1990(6):50-52

[6]刘光大.关于技术经济学科性质的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1):30-34.

[7]傅家骥,雷家,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蔡跃洲.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基于学科发展历史视角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1):138-147.

[9]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研管理,2005(6):49-55.

[10]董福忠,陆满平.论技术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与地位[J].技术经济,1998(7):4-7.

[11]王国弘,张治河.我国技术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技术经济,2012(6):21-26.

[12]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13]傅强,邹晓峰,郜琳琳.技术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32-38.

[14]孙续元.技术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发展与前瞻[J].经济评论,2001(3):11-15.

[15]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16]王淑英.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2):57-59.

[17]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18]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19]Alan Pilkington,Thorsten Teichert.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themes,concepts and relationships[J],Technovation,2006(26):288-299.

[20]刘建,王卫仑,宋博通,等.我国技术管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2006(4):48-52.

[21]刘建,王卫仑,宋博通,等.我国技术管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2006(4):48-5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无机材料技术经济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41-02

一、引言

我国主要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断涌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形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其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目前不少高校非常重视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不仅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而且在理工类各专业也开设了该课程。为满足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无机材料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更好地适应行业工作,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在2013版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无机材料技术经济》作为专业选修课。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课程的现状,介绍了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建设情况。

二、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的现状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已充分认识到技术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纷纷在工科专业中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把该课程作为全校理工类学生的必修课,浙江工业大学把该课程作为全校各工程类专业的公共必选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开设此课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工科专业开设《工程经济学》课程。石油大学技术经济学课程是该校各工程技术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选修课。广西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了“电力技术经济”课程,浙江科技学院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武汉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概算编制和初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开设此课程。

三、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简介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是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讲述无机材料生产中技术经济问题,是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无机材料工业的特点,研究无机材料工业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及科研等各方面和各阶段的经济效益问题,任务是将无机材料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前期决策中,对项目的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等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掌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达到能对具体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准确评价的目的,培养学生作为复合型工程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四、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内容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为32学时,选用教材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工技术经济》,主要内容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经济评价方法;不确定分析及风险决策;技术经济预测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生产管理的经济分析与优化;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技术经济分析。要在32学时中将以上内容法全面讲解清楚,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以上教学内容进行增删。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技术经济的定义、内容、特点、发展概况及其应用,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介绍课程安排、参考书目、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该课程有总体的了解和印象,增加了教材上没有的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现状。第二部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经济效益、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投资、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等基本概念,投资、成本、利润等各种指标的内容及计算。第三部分――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可比性原则,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现金流量和净现金流量的概念,资金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第四部分――经济评价方法。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追加投资回收期、投资效果系数、年值、差额净现值、差额内部收益等基本指标的定义、定义式和经济含义,单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多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第五部分――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决策。第六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市场研究和生a规模、原材料路线和工艺技术的选择、厂址的选择、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财务评价、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教材中其他的内容由学生结合课本和案例自学。

五、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教学方法

讲授无机材料技术经济,目的是培养既懂无机材料生产技术,又懂经济,既有科学思维,又有经济头脑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交互式的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与无机材料工程实际相结合,案例教学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能够生动、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中许多知识点都适合案例教学,例如:投资估算、资金等效值计算、盈亏平衡分析、风险分析、可行性研究等,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实施时,教师可以案例的形式引入知识点,通过讲解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习等差分付序列现值时,引入案例:某陶瓷厂在技术改造中第一年的收益额100万元,其后逐年进行技术改造,优化工艺参数等,使收益逐年递增。设第一年以后至第8年末收益逐年递增额为3万元。试求在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该厂8年的收益现值。通过讲解公式推导和计算使学生掌握资金等值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讲解后,马上给学生相似案例,让学生当堂进行解决,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计算公式分析与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交互式的问题教学法

交互式问题教学法就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师生互相提出问题,通常是在讲述知识点前由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n,知识点讲完后进行提问和讨论,或以课堂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计算解答。某一知识点讲完后,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由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很容易会产生一些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些向老师提问的时间,由老师解答或集体讨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时,先提出问题。某水泥厂年初从建设银行贷款1000万元,并约定借期为N年,贷款年利率为I。讨论式问题:从水泥厂角度看,借用他人的资源,是要付出代价的,并且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越多。这种代价与什么有关系?怎样的关系? 计算式问题,现在的500万元,与5年后的500万元,在价值上不等。那么,现在的500万元,与5年后的多少万元,在价值上相等?(在年利率为13.6%的情况下,与将来5年后的1000万元,在价值上相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了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价值的变化――增值。而且,时间越长,资金的增值越多。另外,学生们感兴趣的是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有限的资金增值,这样的问题会向老师提出来,这个问题正好符合“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表现”这个知识点,可以给学生们介绍可以通过直接投资,从生产过程中获得收益或效益。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通过间接投资,出让资金的使用权来获得利息和收益,如存入银行、放贷、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

(三)考核方法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实践性强,要在短学时内起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分析与决策能力的作用只能采取平时作业、课堂参与度、实践能力考核、理论水平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多是解决小型的案例,以计算为主。课堂参与度主要考核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参与程度。实践能力考核采取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形式,让同学们查阅资料或去企业调研,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理论水平考核采取开卷形式,考核内容突出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水平。

六、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材料类专业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而且还要懂技术经济,掌握一定的技术经济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研究、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自主创业等各项工作中,能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无机材料技术经济应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加以建设,同时加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经济效益意识,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对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研课题(项目编号JYLA2012-25);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4G133)。]

参考文献:

[1] 吴添祖,虞晓芬,龚建立.技术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吕海萍,董颖,李长安,董敏.工科学生的三个使命与技术经济学课程改革[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2)

[3] 白晓青.“电力技术经济”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4] 宋航,付超.化工技术经济[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曹平,李军,全学军.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改革探析.广东化工,2012

[6] 李冬梅,刘红岩.工科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设置探讨――以华北科技学院为例.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4

2、基本特点: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预测性、数量性、比较性;

3、研究任务: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寻找技术经济的客观规律,寻找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合理关系,包括最佳关系和协调关系;

4、研究对象:包括研究技术领域的经济活动规律、经济领域的技术发展规律、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三大领域;

5、研究问题:包括工程、企业、产业和国家四个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5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制建设和法学。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不断扩大为代表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科技创新能力为重要支撑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关注科技创新与发展,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共识。在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研究探讨科技法学和健全科技法制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科技法制——时代与发展的呼唤

面对国际上科技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总体态势,我们不论是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关系的认识,还是对于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都应该比过去更加深刻。这些认识和理解,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从总体上来看,知识经济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知识经济之所以从最发达国家先形成气候,其原因即在于此。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知识经济是无国界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或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并非发达国家的专利。

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1]人类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农业经济和200余年的经济发展阶段。近半个世纪来,机、晶体管、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全球、多媒体通讯等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一般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以微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石和动力,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

显然,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这种革命性变革的,不是别的,正是以科技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新技术革命。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核心,没有科技创新,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知识经济。然而,创新是具有风险的,知识是可以为社会所共享的。没有国家的扶持,没有相应的机制确保这种扶持,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产出与收益回报机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社会运行,是难以为继的。

2、科技创新呼唤科技法制建设。在以竞争性和法制化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法律环境,对于知识与科技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效,影响极大。科技创新,呼唤科技法制建设。

随着科技进步和科技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运行中的科技、知识含量也在不断增加,知识经济也在相伴而生。相应的科技法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

首先,科技知识的社会共享化属性,要求政府对科技工作尤其是基础科技工作的扶持,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众所周知,今天所享有的有线通讯、无线通讯等许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科技创新成果,其基本原型和原理知识,就是贝尔、麦克斯韦尔等早年的发明和创新成果。①基础科学知识和其他公用性科技知识,是一个国家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需要国家长期稳定的投入与扶持。国家科学基金计划、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攀登计划)和正在实施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正是这种投入与扶持的具体体现。基础性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周期较长,其效果的显现所需时间更长,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为了确保国家在某些重大基础科学领域处于主动地位,为了使全社会科技进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确保政府的扶持和科技投入。

其次,科技创新的与知识经济的社会运作,呼唤顺应科技发展、公平有序的科技法制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产权关系的明晰是对市场竞争主体间关系的基本要求,投入的市场回报和价值的实现,是市场竞争主体的基本权利。而这些,都有赖于法律的确认和界定。按照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少数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机构以外,其他研究开发机构一律推向市场。2000年,242个原国家行业部门所属研究开发机构整体进行战略性改组,分别改制为或企业集团,或者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科技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这些机构连同其它科技先导型企业,将以其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成果开拓市场、并在市场上取得其研究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条件。而要使科技创新能够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是不可设想的。有人评判,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没有长达200多年的知识产权保护(美国1790年、英国1632年、法国1792年分别颁布实施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的专利法)[2],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也许不会发生在今天的这些发达国家。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如基因专利的问题、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其它法律问题等,都有待法学研究和立法做出相应的回答。

第三,科技创新需要一种适宜创新的文化氛围,更需要一种适宜创新的法律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不仅应成为法律所确认的原则,而且应为具体的法律规范所体现。科技人员权益保护制度、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等具体法律制度的确立,正是构建适宜科技创新的法律环境的具体工作。

另外,某些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也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予以适当的限制。早在1986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就邀请联合国大学就科学和技术发展对人权与基本自由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研究,试图通过此项研究提出相应的法律方面的建议。[3]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里的许多重大进展如基因工程与技术、克隆技术的等,也正在面临许多新的法律问题。

3、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科技法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是知识的表达,知识的传播与转移,完全可以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来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更是为知识的传播与转移插上了翅膀。今天,人们通过因特网,即可以完成计算机软件类商品的交易和有关知识产权的许可贸易。如果说,传统的海关,还可以对作为知识产权载体的有形产品的贸易实施监管,那么,对于主要依赖信息传播方式实现的知识产权贸易这种知识经济运作的中心环节,如何实现监管,建立什么样的运作规则等,都有待相应的立法做出相应的回答。

二、健全科技法制——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依法治国,首先就是要依法管理各项国家事务,使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当家作主根本利益的实现。科技事业,作为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事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在国家管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健全科技法制,正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内在要求。

(一)科技法制的渊源与背景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当今世界,科技活动已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这部分社会关系的科技法律规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相当久外远的时期。纵观当今世界,科技进步速度较快、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其科技立法也较为完备,科技法体系已经建成。如日本的《科技六法》收录科技法律、法规222件,另有科技条约31件,我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文译本长达134万字,其中大部分颁行于五、六十年代。[4]近几年,有关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科技立法,不论是各国国内立法,还是国际立法,其速度都在加快。科技法在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正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科技立法也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二)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历程与阶段

我国的科技法制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5]:

1949年10月至1976年12月为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初萌期,50年代初,60年代初期分别颁布了一批科技法规,1966年至1976年陷于停顿状态。

1977年1月至1984年12月,全国科学大会后颁行了四个科技奖励条例和一些科技法规规章,科技法制的春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春天同时到来,科技立法处于复萌期,其特征是,这时期较为零散,还不是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科技立法。

1985年1月至1993年1月间,我国《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技术合同法》等重大单行科技法律和有关法规相继出台实施,并对专利法等进行了修改,有关智力劳动成果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标志着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已正式起步,并开始取得成效。在此期间,全国第一次、第二次科技立法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中国科技法学会正式成立并召开首届学术年会;科技立法作为软科学研究的重要已正式列入国家研究发展计划。由于科技法学及相关软科学研究的兴起,系统构建科技法制体系的任务已明确提出,并体现在国家科委的《科学技术政策指南(科技白皮书)》上[6]。

自1993年以来,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在“七五”工作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其主要标志是,具有科技基本法性质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已经正式颁布实施(1993年7月2日通过,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开始走向主动性、预见性、系统性立法阶段。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陆续出台并开始实施。

(三)科技法体系的建设与科技法学研究

综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科技法制建设的情况,大多也经历了从零散的科技法规范的制定、到单行或专门科技立法、再到系统化法制建设的过程。60年代以前,除了旨在保护智力成果权益的知识产权法以外,各国的专门科技立法较少,大都散见于其他立法之中。“60年代以后,各国开始制定科技基本法。这一工作是从实行判例法传统的英国和美国开始的。英国于196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法》,规定了国家的科技发展目标、组织形式等,成为英国科技活动的基本准则。美国于1976年在制定了《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组织和重点法》,确定了美国科技政策制定的准则、实施范围与步骤、政府职责、重点领域及科技计划实施的组织形式等。此后,法国等欧洲国家、日、韩等亚洲国家、墨西哥等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制定了本国的科技基本法,并加紧各方面的配套立法,走上专门化、体系化的发展道路。”[2]

我国的科技立法,随着科技进步法作为科技基本法的颁布实施,开始进入有规划、系统性、着眼于科技法体系的建设阶段。相应地科技法学研究,也已不再拘泥于某个单行法的研究或者某个专门法律问题的研究,而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整个科技法体系的研究。

作为健全我国法体系的初步构想,笔者认为,除了宪法的有关规范外,我国的科技法体系应当是由科技基本法和15个方面的专门科技立法以及相应的配套法规规章组成的、多层次的科技法体系。这15个方面与科技进步法相配套的科技法律分别是:国家科技管理法,农业科技进步法,科技进步法,科技促进法,国防科技进步法,科技普及法(科普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法,基础与基金法,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合同法(已被吸收到合同法之中),研究开发机构法,科技工作者法,科技保障法(或科技投入法),科技奖励法,国际科技合作法,科技审议监督法。在科技法体系中,除了国家科技法律、科技行政法规、规章、有效的司法解释以外,地方性科技法规规章,也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

广义的科技法与科技法研究包括知识产权在内,是我们应有的共识。这一点,我国地区的学者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台湾地区一年一度的智慧产权法研讨会,2000年改为“科技法研讨会”[7],其包括许多知识产权的研讨,许多新的知识产权问题也的确都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三、科技法学—— 一个亟待发展的交叉学科

法学的研究与学科发展,是法制建设的基础,也是铸就法治精神、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科技发展、技术创新需要加强科技法治,科技法治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科技法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学科建设,亟待加强。

(一)法学科的整合与分化中科技法学的地位

80年代,在我国随着科技与法律的性联姻,科技法在诞生,科技法学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业被学术界接受,[8]中国科技法学会和一批科技法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科技法学开始登上大学的课堂,[9]一些全国性和国际性科技法方面的学术会议相继召开。然而,其在中国大学的发展却不那么顺利。在大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同学科点的设置密切相关的。许多大学关心的是能否能他增加高层次学位学科授权点,至于该学科研究与发展真正的意义和价值等专业性问题,则很少考虑。另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学位授权点的设置的关系在大学里的表现,也直接到社会对学科的认可。这已经成为受“名正则言顺”训导的人们的思维习惯。随着法学科的调整,科技法学作为1988年新增加的研究生学位授权点专业被取消,研究生的培养也只能作为一个方向,有的放在法,有的放在法学。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对于科技法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淡化作用,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以及科技工作特殊的内在性、科技法律关系的复杂性等,都对建设和发展科技法学科提出了急迫的需求,即从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来看,科技法学科的建设与科技法学研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或者说“只能强化,不能淡化。”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科技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科技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科技法学在台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除了半官方性质的资讯科技策进会所属科技法律中心以外,台湾的大学、台湾大学、大学也设有科技法研究机构,承担科技法的研究工作,培养科技法学研究生。从2001年开始,东吴大学法学院也开始招收科技法的研究生。科技法学在台湾已经成为一门显学。[10]

(二)法学科传统的分类及其对科技法学的影响

部门法的分类方法主要的可以表述为:依据调整对象的和调整方法的不同而将法律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同时又要考虑到现有的法律学科的划分和现有立法的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法学科。然而,在实际的划分过程中,每位学者则各自又有自己的划分标准和方法。而这种划分标准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又同该学者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另外,学科的划分与认可,本来也应当是各个学科(含原本还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学科)自由发展的结果。许多原来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学科专业的,现在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学科专业。如机及其软件、工程、信息管理等学科专业的设立,大都是随着社会的需要和研究工作的开展而兴起的。原本搞数学和计算数学的部分人转来研究计算机及其软件;原本搞计算机或者通讯或其他专业的转来搞网络工程;原本搞计算机、管理学和其他学科的人转来搞信息管理等等。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创立了这些原本没有的许多新学科。这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常态,一种趋势。

然而,这种情况在习惯势力和其他非科学因素影响较多的学术领域(请注意,这是事实而非应然)却表现得非常难以“容忍”。先是经济法学遭受“诘难”,后有科技法学学科点被取消,都是这种习惯势力和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作为科技基本法的科技进步法,通过立法程序将我国推进科技进步的基本方针、基本准则、基本经验、基本政策和目标体制、上升为国家法律制度,同时,就科技工作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制度做出规定,从而,为建立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科技法体系确立框架、奠定了基础。这部科技基本法的出台并实施,为科技法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为科技法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了法律上的基础。

(三)科技法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国家发展战略及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对于科技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当代科学发展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的经验,我们也是完全可以借鉴的。因此,对中国科技法学界来说,理清发展思路,顺应社会实际需要,努力建设与发展科技法学学科,才是正确的选择。

1、既定学科专业目录的“限制”,不应成为学科建设的根本性障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断提高,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法学在国际上格外被受到重视。联合国设专门法律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来管理和协调各国的知识产权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将知识产权问题作为其重要的谈判议题并成为其重要的法律规则,近年来的纠缠不清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尽人皆知,知识产权法学科专业发展的社会需求也是清楚的。尽管知识产权法学也没有被正式列入研究生的专业目录,但其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设立与发展均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和肯定。

2、重视和支持科技法学基本理论的研究。结合深入研究科技发展与科技法治的实际,探讨科技法治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尽快确立起科技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为学科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社会实际需求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具备独立的学科特点和基本理论也是极其重要的条件。近年来,科技法学在科技立法和科技法的实施方面,国家和地方确立了一些性研究课题,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法治建设做出了实际的贡献。但在科技法学理论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弱。建议在这方面予以关注,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也应当给以适当的经费支持。

3、重视和支持科技法学教学与研究机构的建设,是建设与发展科技法学学科的基础。在大学设立科技法研究机构,并开展相应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对于科技法学的发展与科技法制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科专业目录的限制,常规的经费和其他支持条件同“本子上”有的学科点难以相提并论,给这类研究机构的工作造成实际的困难,而他们的工作又是直接服务与科技工作与科技法制建设的,因此,对于这类研究机构的建设,科技与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4、注重科技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科技法学的教学,事关培养具有科技法律意识的新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管理者队伍,也是科技法学学科建设的应有之意。但是,由于缺乏科技法教学方面的研究,使得教学与教材建设工作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

5、注重科技法学队伍的建设。由于科技法的研究毕竟涉及许多科技知识和科技管理问题,是许多原有的法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者所不熟悉的,而加盟科技法学队伍的研究人员,由于其学科背景的关系,尚未得到传统法学界的认可。其结果是,一方面从原法学研究队伍中进入的较少(远不如经济法兴起的时候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研究人员加入的多);另一方面,原本已有科技法基础的,也开始转向其他学科。因此,必须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并发展这支队伍,这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1]路甬祥·迎接知识经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N] 科技日报,1999 1 1(1)。

[2]罗玉中·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A] 司法部 中共中央法制讲座汇编[C]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59-272。

[3]C.G.威拉曼特里·人权与科学技术发展[M].张新宝等译 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

[4]《科技六法》翻译组。(日)科学技术厅 科学技术六法[Z].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5]方明伦·中国科技法制建设的进程及沿革[A].段瑞春·科技进步的法律调节[C]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2.344-351。

[6]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白皮书第3号[Z].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211-242。

[7]刘尚志·全国科技法律研讨会论文集[M].台湾:2000 11。

[8]倪正茂·科技法学导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技术创新;随机前沿法;Malmquist指数;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01-03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已席卷全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知识、信息、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中逐渐成了决定性的因素。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创新为动力、智力资源为支撑、高新技术为支柱、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近几年全国一些大城市快速发展,广东有逐渐被其他经济大省超过的趋势。广东省委省政府基于对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性思考,陆续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措施,广东省还纳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构筑推动自主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产业升级等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广东省的技术创新效率如何?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技术创新理论被熊彼特提出,后来经过斯旺(Swan,1956)、卡斯(Cass,1965)和库普曼斯(Koopmans,1965)发展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到1986年,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为开端,以研究内生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开始兴起。以保罗・罗默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阐明了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技术进步,它将有关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推向高潮。Coe和Helpman(1995)利用22个国家的样本,研究了科技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本国和贸易伙伴的R&D支出几乎可以解释50%的OECD国家生产率增长[1]。F?re,Grosskopf和Norrisand Zhang(1994)[2]采用Caves,Christensen和Diewert(1982)[3]定义的由Malmquist(1953)引进的TFP增长指数,说明分量距离函数如何用类似DEA方法估计,并说明UP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组成部分。Morales(2004)扩展了基于“创造性毁灭”思想的模型框架,将政府部门从事公共研发、资助企业研发以及对企业研发进行补贴全部内生化。其结论是:当政府资助企业研发时,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政府对企业研发的单位补贴率不仅不会挤出企业研发投资,还能产生一种提高社会应用研发与基础研发的汲水效应,从而有助于提升长期经济增长率[4]。Stelios Michalopoulos等(2009)以Schumpeterian内生成长模型开始分析,他们在模型分析中引入金融家参与创新过程,结论是技术创新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这二者都停止,除非金融家连续创新[5]。

中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是从介绍西方研究成果开始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研究工作从翻译学习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论,从主要侧重于创新系统、创新网络和技术扩散等方面的理论分析,转向了实证研究。国内学者一般是从三个角度: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家的整体研究,如王兵和颜鹏飞(2007)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 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6]。

中观层面的研究包括省际层面和一些行业或产业的技术效率研究。对行业或产业层面的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研究对象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二是对引起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一般地集中在劳动力特点、专业化程度、城市化进程、区域规模、产业结构、垄断及关税、参与进出口程度、所有制等方面。姚先国等(2007)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1999―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文章认为,提高产业技术效率,优化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加快技术引进和技术追赶步伐是推进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的有效途径[7]。

微观层面主要是对企业的研究,主要是测重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和比较,早期较多地使用交叉数据,而近几年的研究更多地基于面板数据进行跨年度的分析;另外是对引起技术创新效率在样本对象间的差异和时间维上的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规模、地理位置、劳动力特点等)。如范承泽、胡一帆等(2008)研究了FDI这一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得出结论:一个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随其引进的外商投资数量的增多而减少;行业层面的FDI对该行业中外商投资较多的企业的研发投入起更大的积极作用[8]。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对效率的研究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以随机前沿分析法(SFA)为代表。此方法由Meeusen与Van den Broeck(1977)和Aigner,Lovell与Shmidt (ALS) (1977) 分别独立发展而成。

随机前沿分析法通常先估计一个生产函数,根据己知的一组投入产出观察值,定义出所有可能的投入产出组合的外部边界(生产前沿面),使所有观察值均在边界之内,每个观察值与边界的距离即为该生产点的效率,从非效率点到效率边界的测度呈放射状扩张与收缩。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行研究。超越对数函数的成本函数的通常表达式是C = f ( y,w,t),其中C为总成本,y为产出量,w为投入价格,t为时间。本文采用两个产出,4个投入,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D0it=α0+αmlnyitm+βklnxiyk+βjklnxitjlnxitk+εit (1)

式中,D0it表示产出距离函数,yit表示产出向量(yit1是专利授权数,yit2是人均GDP);xit表示投入向量(包括研发人员数,研发经费,实际利用外资);εit是随机误差项;α,β是待估计参数。SFA方法将回归误差项假设为一个复合误差项,包含无效率值以及随机误差:εit=uit+νit。其中,uit代表区域效率,假设服从不对称分布,通常是半正态分布( half-normal distribution) ;νit则代表随机误差(统计噪声,statistic noise),假设服从对称分布,一般是标准正态分布( 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 。同时,无效率和随机误差项都假设与成本函数中的投入、产出变量正交。

非参数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为代表。DEA方法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其采用的模型形式不断发展。其中有由Fare et al(1994)改造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Malmquist指数早期被集中运用于研究消费者行为的领域。1982年以后,Malmquist指数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分析投入产出等研究领域。Malmquist指数,表示决策单元在t期到t +1期整体生产率的变化程度,由决策单元t期至t+l期生产技术变动值的几何平均数,再乘以技术效率变动的值得到。若M>1,表示该决策单元的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若M

鉴于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两种方法在分析技术上有差别:SFA方法是基于静态的比较,无法对各地区的效率作出完整的动态刻画,而Malmquist指数是通过“追赶效应”和“前沿面移动效应”可以对有效性进行动态考察。为了对广东省各市的效率水平进行全面的考察,本文将结合随机前沿超越对数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

(二)数据与变量

本文采用广东省17市(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2001―2008年度数据作为分析的初始数据集,原始数据采自历年《广东科技年鉴》、《广东统计年鉴》。实证研究产出变量为广东省各市的人均GDP和专利授权数,投入变量有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和实际利用外资。研发人员主要来自各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研发经费为各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人均GDP,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和实际利用外资数来自《广东统计年鉴》,专利授权数来自《广东科技年鉴》。

二、实证结果分析

从所分析的17个市来看,八年的平均效率值都大于0.5,但技术创新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离1还有差距);各地区效率平均值从2001年的0.6200上升到2008年的0.7428,总体呈现连年上升势头。从各地静态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平均值来看,排名前几位的是珠海、茂名、韶关、惠州、肇庆,广州第七,深圳第九。从Malmquist指数值来看,2001―2002年M值均未大于1,2002―2003年M值大于1的有8个市,2003―2004年有16个,2004―2005年1个,2005―2006年有9个,2006―2007年有4个,2007―2008年有9个。在这些M值大于1的地区中,出现最多的是广州、深圳、佛山、中山。将样本的总体情况的效率分解来看,EC值大多数大于1的年份是2002―2003年、2003―2004年、2005―2006年,2007―2008年间,这表明各地区总体上在技术相对效率方面是提高的;其中广州、深圳、汕头、佛山、东莞、肇庆等地的EC值在多数年份大于1,表示这些地区的前沿面效率是在不断外移的。而从TC值来看,各地区大多数年份大于1的是2002―2003年、2003―2004年、2004―2005年、2006―2007年,2007―2008年间,说明各地区在技术进步在这些年间总体比较明显;TC值在这些年份大部分各大于1的城市有: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湛江、茂名等,技术进步存在有些年份大于1,有些年份小于1,表明各地区各年的发展变化不均衡,有时技术效率进步,有时衰退。各地区多数年份的TC值大于EC值,这表明,对生产率的变化来看,技术创新效率对此变化的贡献大于技术效率的相对变化。从M值较大的地区,如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等地来看,TC值几乎都是大于EC值的,这表明,技术进步的地区,其生产率也较高,其他生产率较低的地区,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贡献较小或几乎没有。

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较高的地区来看,如广州市,历来重视技术创新,不仅有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如各种专项计划,资金支持,一些企业研发费用可获税收减免,还有一些技术创新创业基金在运行,同时,注意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从“九五”起,广州市率先采用了“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隶属关系”的“三不分”原则,对中央和省驻穗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在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等方面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和整合全市各类科技资源,营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促使各类科技资源向广州聚集。通过市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大力促进广州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深圳也一直将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主导战略,因深圳的科研机构、高校相对较少,研发力量主要依靠企业主体,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大力支持和重视,另外建立一整套技术创新所必备的,运转系统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也是提高深圳技术创新的一个原因,深圳市在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不断改革破除了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使深圳政府、企业都清楚的认识到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配置,使得深圳的技术创新一直都具有示范性和有效性。中山市是以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为特色的,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力求构建完善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支能满足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人才队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升级改造,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不仅构建了市、镇区、企业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平台的机制建设,还实施了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等工程。另外,还设立专利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出台了《中山市专利资助办法》、《中山市专利工作体系建设扶持办法》,《中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性政策文件,还积极鼓励企业组建各类研发机构,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所以从这些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较高的地区来看,取得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都与这些地区重视技术创新,大力投入各种发素,采用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本地区经济发展优势有关。

结论

本文使用广东省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F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广东省技术创新效率与全要素经济增长,广东省17市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同时,各地区之间的动态技术效率发展不均衡,技术进步在各地区都有呈现,但在推动各地区生产率提高方面贡献不大。为推动技术进步,加强技术创新以加快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积极培育和创造区域内的高等级生产要素资源,研发人员对产出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创新型的企业家、研究人员、工程师这类高级生产要素对于区域内每个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非常重要,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投入项。发挥各高校、科研院所对区域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大对区域的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往往技术创新效率高,经济也比较发达。这是由于区域产业集群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区域内集中程度,产业集群度越高,说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合作程度越高。政府应根据城市的资源特征,作出产业规划,通过相应的政策扶植,有意识地引导和催生创新企业的产业集群。培育与完善区域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完善的支持体系是维持区域不断持续创新的关键,也是保证区域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稳定发展的辅助条件。

参考文献:

[1]Coe D E,Helpman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859-887.

[2]Fare R,Grosskopf Lovel C A K.Production Frontier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75-98.

[3]Caves D W Christensen L R ,Diewert W E.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s,1982,50 (6):1393-1414.

[4]Morales M.F.Research policy and endogenous growth[J].Spanish Economic Review 2004(6):179-209.

[5]Stelios Michalopoulos,Luc Laeven,Ross Levine.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 No.15356,2009.

[6]王兵,颜鹏飞.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APEC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5):91-103.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7

关键词:科技 面向 经济建设 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体上是要继续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这不仅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科学技术本身繁荣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脱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开经济建设去发展科学技术的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资金有限,就更需要把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确定科研规划和项目安排

科研规划要做到两个兼顾:一是,要兼顾新科技革命,跟踪世界科学技术的进程;注意缩短我国与发达工业国家的差距。科研规划的制定不能脱离世界科学技术的大潮流。科研项目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尖端性,不能搞那些落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二是,要兼顾我国具体国情,从经济建设的实际水平、实际需要、实际承受能力出发。有的科研项目,是世界领先的,我们也有这样的人才去研究,但耗资巨大,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这也难以上马。有的科研项目,虽然先进,但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短期内甚至几十年内都不可能吸纳,那么就可以暂不上马。也就是说,科研规划的主体应当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直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2、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应当与生产相结合

除了一些基础科学的研究,其他大量的应用技术和高技术研究,都应当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研机构注意与企业相结合,进行合作研究、合作开发。企业可以提供资金、设备,同时分享科研成果。科研人员要与生产工人相结合,联合攻关,以保证新技术开发既有先进性,又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3、应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过去科学研究的一个大问题是,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起来不容易,至今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其原因就在于涉及的面广、问题多,尤其是涉及到经济体制和科研体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这个问题还要靠深化经济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来解决。不过有一点是应当做到的,实际上也有可能做到的。即凡是应用技术研究,只有研制出可供商业性开发的产品才算完成任务,不能只提供半成品和样品。这就要求科研机构要对科技成果的商业性开发(前景、可行性、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等)进行研究。

4、实行应用技术、高科技和基础科学研究的三结合

这三个层次的研究工作,要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力量,以推动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削弱基础研究,就没有发展后劲。而不搞高新科技,整个科技水平就无法提高,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为了更好贯彻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在实行应用技术、高科技和基础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前提下,还应当注意突出重点,保证急需。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应当突出应用技术这个重点。把发展应用技术当作突破口,带动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就是走强化应用技术这条路。最初,它并不是按部就班地发展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而是把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应用技术的开发上。并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主要是美国)的科研成果,下大力进行改进、加工、完善,使之尽快转化为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走向世界的商品。在此基础上,当拥有雄厚资金之后,才陆续开发高新科技产品。即使是它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也未放弃强化应用技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转向基础科学的研究,亚洲“四小龙”基本上是照搬日本的模式。

中国的国情与它们不同,不能机械地模仿,但它们的有些做法可以参考。我们的科研投资、研究能力和科研设备都非常有限,只有保证重点,才能取得实效。如果分散、平均地使用力量,就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突出应用技术,也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保证急需,优先研究那些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应用技术,优先开发那些能够较快地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并能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要加强统一领导,集中力量,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用在那些最关键的项目上。

除此之外,发展科学技术和战略选择,还应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形势相适应。我国的经济已经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移,这就要求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必须由内向型转移到外向型,以紧密配合、强有力地支持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否则,就会相互脱节,不仅达不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而且自身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局限。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重点应当放在研制出口产品方面,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成能够直接打入国际市场的商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抓住两个环节。

其一,加强与目前大量出口产品有关的应用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大量出口的产品主要有石油、纺织品、服装、玩具、工艺品、鞋帽、农副产品、水产品、茶叶、土特产以及低端的电子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出口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过去挑战来自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随着它们将出口的重点转移向高科技产品,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换成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这些国家的竞争力量相当的强劲。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8

论文摘要:本丈认为技术市场的发育和完备是技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途径。技术市场是社会文化、制度、政策、法律等条件整合下的技术汇集和技术转移的活动场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发展、完善及产业化的途径。如何建立有序、合理、规范的技术市场是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经济学家、哲学家、技术专家等对技术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于光远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哲学家埃吕尔认为技术是合理、有效模式和机制的总和;是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方法的整体。一般的技术专家认为技术是人们应用科学和经验知识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劳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各种技能、方法、程序的总和。经济学专家刘学认为技术是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将劳动技能、方法和规则、劳动手段、与技术知识等诸要素以一定方式结合而形成的有效系统,即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管理技术。经济学家提出了可交易技术或技术商品的概念,如谢思全认为可交易技术具有可界定或表达性(可交易技术有可确定的边界);有明确的归属和产权(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是交易的基础);有保障性(受到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技术的分工和专业化是技术市场存在的客观原因。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美国经济学家阿林·杨认为“劳动分工依赖于劳动分工的水平”。上世纪80年代斯蒂格里茨、卢卡斯等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了分工、专业化与市场的关系。杨小凯在此基础上认为技术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是经济发展的条件。90年代贝克尔和墨菲把知识和技术的作用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根源;即知识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使经济产生递增收益。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揭示了技术的边际收益原因。索洛提出了著名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技术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使用的关键是技术市场的发育水平。技术成为商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技术商品和技术市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有人认为技术市场是在技术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供求双方经济关系的总和。我们认为技术市场是对技术商品的选择过程.在交易的选择完成时开始了技术社会运行;没有进人市场的技术不是技术商品。这个间题不涉及市场外的技术社会运行的问题。可交易的技术即是技术商品,任何技术都可成为商品。技术的可交易性是市场经济决定的;可交易技术是被选择的技术。不同市场单位的选择不同;不被选择的技术是不能成为技术商品的。市场的社会选择是技术成为商品的前提,市场是个复杂系统,市场的发育如何会影响技术交易社会活动,最终影响技术的社会运行。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社会运行关键是社会和个体的选择;社会在选择技术,企业也在选择技术,在市场经济中选择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市场的存在说明技术交易是有社会成本的,减少交易成本是研究技术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的经济学家研究和解释了技术市场的规模与边界问题。竞争均衡模型认为技术交易与经济的组织水平关系,组织水平高,交易效率高。

    技术市场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中介、市场管理和市场规范的制定等。市场主体是指具有独立的经济实体,有可交易技术权的法人(个人、社会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等)。市场客体是可供选择的技术商品,是技术市场的基础;技术商品决定技术市场水平的基础,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中介是联系市场主体和客体的社会组织桥梁和通道,反映了市场的社会网络关系;减少了技术社会运行的社会成本。管理和规范是技术市场的社会运行的制度和法律保证,具有导向作用,并营造市场的文化氛围。技术市场具有如下功能:信息过滤功能—提供买卖双方可选择的技术信息,莫定了交易的前提。风险分散功能.—分散了研究、开发、中试、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减少社会运行成本—减少了技术转移的成本,即减少了技术双方的交易成本。动力扩大功能—产生竞争,刺激了技术商品的质量、完善程度;刺激技术研究和开发。优化技术资源—技术商品得到社会承认,互相补充多样性技术各自的不足。规范和引导功能—加强了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社会规范.引导研发在有目的。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9

论文摘要:本丈认为技术市场的发育和完备是技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途径。技术市场是社会文化、制度、政策、法律等条件整合下的技术汇集和技术转移的活动场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发展、完善及产业化的途径。如何建立有序、合理、规范的技术市场是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经济学家、哲学家、技术专家等对技术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于光远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哲学家埃吕尔认为技术是合理、有效模式和机制的总和;是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方法的整体。一般的技术专家认为技术是人们应用科学和经验知识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劳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各种技能、方法、程序的总和。经济学专家刘学认为技术是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将劳动技能、方法和规则、劳动手段、与技术知识等诸要素以一定方式结合而形成的有效系统,即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管理技术。经济学家提出了可交易技术或技术商品的概念,如谢思全认为可交易技术具有可界定或表达性(可交易技术有可确定的边界);有明确的归属和产权(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是交易的基础);有保障性(受到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技术的分工和专业化是技术市场存在的客观原因。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美国经济学家阿林·杨认为“劳动分工依赖于劳动分工的水平”。上世纪80年代斯蒂格里茨、卢卡斯等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了分工、专业化与市场的关系。杨小凯在此基础上认为技术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是经济发展的条件。90年代贝克尔和墨菲把知识和技术的作用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根源;即知识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使经济产生递增收益。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揭示了技术的边际收益原因。索洛提出了著名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技术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使用的关键是技术市场的发育水平。技术成为商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技术商品和技术市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有人认为技术市场是在技术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供求双方经济关系的总和。我们认为技术市场是对技术商品的选择过程.在交易的选择完成时开始了技术社会运行;没有进人市场的技术不是技术商品。这个间题不涉及市场外的技术社会运行的问题。可交易的技术即是技术商品,任何技术都可成为商品。技术的可交易性是市场经济决定的;可交易技术是被选择的技术。不同市场单位的选择不同;不被选择的技术是不能成为技术商品的。市场的社会选择是技术成为商品的前提,市场是个复杂系统,市场的发育如何会影响技术交易社会活动,最终影响技术的社会运行。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社会运行关键是社会和个体的选择;社会在选择技术,企业也在选择技术,在市场经济中选择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市场的存在说明技术交易是有社会成本的,减少交易成本是研究技术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的经济学家研究和解释了技术市场的规模与边界问题。竞争均衡模型认为技术交易与经济的组织水平关系,组织水平高,交易效率高。

技术市场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中介、市场管理和市场规范的制定等。市场主体是指具有独立的经济实体,有可交易技术权的法人(个人、社会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等)。市场客体是可供选择的技术商品,是技术市场的基础;技术商品决定技术市场水平的基础,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中介是联系市场主体和客体的社会组织桥梁和通道,反映了市场的社会网络关系;减少了技术社会运行的社会成本。管理和规范是技术市场的社会运行的制度和法律保证,具有导向作用,并营造市场的文化氛围。技术市场具有如下功能:信息过滤功能—提供买卖双方可选择的技术信息,莫定了交易的前提。风险分散功能.—分散了研究、开发、中试、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减少社会运行成本—减少了技术转移的成本,即减少了技术双方的交易成本。动力扩大功能—产生竞争,刺激了技术商品的质量、完善程度;刺激技术研究和开发。优化技术资源—技术商品得到社会承认,互相补充多样性技术各自的不足。规范和引导功能—加强了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社会规范.引导研发在有目的。